地震地质综合解释基础知识试卷
地震概论综合题整理
③ 注重地震前兆观测,发现异常,认真分析。
④ 抗震设防问题,开展工程的证的工作,加强建筑物的设防。
12、内核是如何发现的
在不该有地震信号的影区内观察到了地震信号。
13、靠近震中的地方破坏为什么不是最严重?
地震的破坏程度除了和地震的大小、震中距有关外,还与地质情况有关。沉 积 盆地的
④ 利用同一地区地震的记录要多做比较,掌握其形态概貌。
⑤ 与理论地震图对比识别震相。
10、地,如图(a), T =
当 h≠0 时,如图(b),T =
故FA = [ ! + R − h
则T = [ ! + R − h
!
!
!"
固有频率如果与地震震动频率相同也会发生共振,凹 陷 地区松软的粘土会放大地震面波,
含 水 多 的地层会沙土液化,从而加剧震害。墨西哥城震害最严重的地方是松软湖泊沉积区,
从历史上看属于,地质环境不好,所以震害比更接近震中的地方还严重。
14、低矮建筑损坏较轻,较高(三层以上)的都倒塌了,但是摩天大楼几
报,一旦误报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只有省级以上政府才能发布地震预报。
5、单台地震定位原理
① P 波、S 波倒时差和 P 波、S 波速度可 i 确定震源距离:
② 令 Ux、Uy、Uz 分别代表东西、南北、上下方向的地震记录。
射线矢量(Ux,Uy,Uz)或(
,
,
),此矢量唯一确定
近震还是远震,或是极远震;是浅震还是深震。然后粗略估计震中距在那一段范围和初
至波的类型,参考该震中距范围内震相出现的规律,进一步肯定初至波的性质,并找出
其实确切的其他基本震相。
地震知识试题及答案
地震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地震发生时,震源与震中的距离称为:A. 震级B. 震中距C. 震源深度D. 震波速度答案:B2. 地震波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是:A. 纵波B. 横波C. 面波D. 体波答案:A3. 地震的震级通常用来表示:A.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B. 地震释放的能量C. 地震波的振幅D. 地震波的周期答案:B4. 地震发生时,地面的震动是由什么波引起的?A. 光波B. 声波C. 地震波D. 电磁波答案:C5. 地震发生时,下列哪种行为是正确的?A. 迅速乘坐电梯下楼B. 躲在桌子下面C. 立刻跳窗逃生D. 站在阳台上答案:B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地震发生时,以下哪些措施是正确的?A. 保持冷静B. 关闭煤气C. 迅速跑向室外D. 躲在坚固的桌子下面答案:ABD2. 地震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震感?A. 震级B. 震源深度C. 震中距D. 建筑物结构答案:ABCD3. 地震波可以分为哪几类?A. 纵波B. 横波C. 面波D. 体波答案:ABC4. 地震预警系统的作用包括:A. 提前通知地震发生B. 提供逃生时间C. 减少经济损失D. 减少人员伤亡答案:ABCD5. 地震发生后,哪些措施有助于减少次生灾害?A. 迅速关闭电源B. 检查建筑物结构C. 清理道路障碍D. 准备急救包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震是地壳内部能量的突然释放造成的。
(对)2. 地震只发生在板块边界。
(错)3. 地震波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在液体中快。
(对)4. 地震发生时,站在开阔地带比在建筑物内更安全。
(对)5. 地震预警系统可以预测地震的发生。
(错)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答案:地震发生时,应立刻采取以下措施:保持冷静,迅速寻找坚固的桌子或床下躲避,远离玻璃窗、悬挂物和易倒物体;如在室外,迅速跑到开阔地带,远离建筑物和电线杆等。
地震地质综合解释2.0 (1)
名词解释:6*5=30简答:5*9=45计算:1*10=10论述:1*15=15地震地质综合解释思考题参考答案1、名词解释:(★)1)地震子波:在震源附近,地震波以冲击波的形式传播,当传播到一定距离时,波形逐渐稳定,此时的地震波被称为地震子波。
2)反射系数:在垂直人射的情况下,纵波入射时将只考虑产生的反射纵波和透射纵波的情况。
这时界面的反射系数定义为:3)弹性参数:地震波是在岩层中传播的弹性波,在弹性力学中,引入了一些物理量来描述弹性体的弹性特征,在研究地震波动力学时经常用到的弹性参数如下:杨氏模量E、泊松比σ、切变模量μ、体变模量K、λ系数、λ、μ合称拉梅常数2)波阻抗:波在某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与介质密度的乘积定义为该介质的波阻抗。
3)信噪比:所谓信噪比,通俗地讲就是有用的地震波与无用地震波的能量(振幅)之比。
4)振幅:质点振动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位移(幅度)称为振幅。
5)频谱:组成一个复杂振动的各个谐振动分量的特性与其频率的关系的总和,就称为这个振动的频谱6)正花状构造:与压扭性走滑断裂相对水平运动相伴生的构造样式,在走滑断裂上部形成背形构造7)负花状构造:与张扭性走滑断裂相对水平运动相伴生的构造样式,在走滑断裂上部形成向形构造8)地震相:是一个可以在区域内固定的,由地震反射层组成的三维单元,其反射结构、振幅,连续性、频率和层速度等要素,与邻近相单元不同。
9)底超:是在一个沉积层序底界上的超覆尖灭现象,它又分为上超和下超两种基本类型。
(1)上超:是一套当初是水平的地层对着一个原始倾斜面超覆尖灭,或者是一套原始倾斜的地层对着一个原始倾角更大的斜面逆倾向的超覆尖灭。
(2)下超:是一套原始是倾斜的地层对着一个原始水平倾角或者倾斜面沿下倾方向前进超覆。
10)地层下其上覆地层之间(顶界)的接触关系有顶超和削蚀。
(1)顶超:是在一个沉积层序的上界面处地层的退覆侧向消失现象。
(2)削蚀作用:是某一地层因侵蚀作用而引起的侧向消失。
地震资料解释基础复习题
地震解释基础 复习题1.为什么并非每一个地质界面都对应一个反射同相轴?子波有一定的延续长度,若地层很薄,相邻分界面的信号可能会重叠到一起形成复合波,导致无法分辨界面。
所以一个反射同相轴可能包含多个地质界面。
2.影响地震资料纵向分辨率的因素有哪些?提高分辨率的实质是什么?1)激发条件——激发宽频带子波—-井深、药量、激发岩性、虚反射、激发组合2)接收条件——检波器类型、地表岩性、检波器耦合、组合方式、仪器响应3)近地表低降速带的影响4)大地滤波作用、地层速度实质:提高主频,拓宽频带3.提高横向分辨率的方法是什么?为什么它能提高横向分辨率?偏移是提高地震勘探横向分辨率的根本方法提高横向分辨率的核心是减小菲涅尔带的大小,菲涅尔带的极限 : 要想减小菲涅尔带的大小就要减小h ,偏移将地表向下延拓到地下界面,使h=0,所以菲涅尔带减小到极限L=λ/4,所以偏移能提高横向分辨率。
4.地震剖面的对比方法1)掌握地质规律、统观全局在对比之前,要收集和分析勘探区的各种资料。
研究规律性的地质构造特征,用地质规律指导对比解释。
了解地震资料采集和处理的方法及相关因素,以便准确识别和判断出剖面假象。
2)从主测线开始对比在一个工区有多条地震剖面,应先从主测线开始对比工作,然后从主测线的反射层延伸到其他测线上去.(主测线:指垂直构造走向、横穿主要构造,并且信噪比高、反射同相轴连续性好的测线。
它还应有一定的延伸长度,最好能经过钻探井位.)3)重点对比标准层对某条测线而言,可能有几个反射层,应重点对比目标层(或称为标准层,标准层:具有较强振幅、连续性较好、可在整个工区内追踪的目标反射层。
它往往是主要的地层或岩性的分界面,与生油层或储集层有一定的关系,或本身就为生油层、储油层).4)相位对比反射波的初至难以辨认,采用相位对比.若选振幅最强、连续性最好的某同相轴进行追踪,为强相位对比。
在各个剖面上对比的相位应一致,否则会造成错误的解释。
地质勘探地震勘探数据解释考核试卷
A.炸药震源
B.空气枪震源
C.地震活动
D.车辆震动
2.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以下哪些因素的影响?()
A.介质的密度
B.介质的弹性模量
C.温度
D.地球自转
3.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来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
A.叠加
B.去噪处理
C.提高采样率
D.使用低频震源
4.地震勘探中,地震波的类型包括()
A.纵波
B.横波
C.表面波
D.折射波
5.地震资料的偏移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哪些类型?()
A.时间偏移
B.深度偏移
C.共反射点偏移
D.以上都不对
6.地震勘探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地震资料的分辨率?()
A.震源类型
B.地震波频率
C.地质构造复杂度
D.采集设备的精度
7.以下哪些是地震数据采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地震波在地下传播时,纵波的速度通常比横波的速度______。
2.地震勘探中,反射波是由地震波遇到地下界面的______产生的。
3.地震资料的叠加处理可以提高资料的______和______。
4.地震勘探中,常用的震源类型包括______和______。
A.检查震源能量
B.监测环境噪音
C.确保数据传输无误
D.分析地震波相位
12.地震勘探中,折射波法的应用前提是()
A.地下存在明显的波速差异
B.地下构造简单
C.地震波频率低
D.以上都对
13.在地震资料解释中,利用地震相分析岩性时,主要依据是()
地震工程地质考试题
1.地震地质学地震地质学是一门介于地震学与地质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是用地质学的基本理论指导研究地震发生及其活动过程的物理基础、地质构造条件和动力过程,探索地震成因及其活动的规律,为地震预测和预防服务的一门科学。
2.诱发地震在构造应力相对平衡或接近平衡的地区,由于某种人为因素的激发作用而发生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
3.粘滑断层两盘互相粘住,使滑动受阻,当应力积累到等于和大于摩擦力时,断层两盘便发生突然相对滑动,这样的粘住和突然滑动的过程称为粘滑。
4.洪积扇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山地河流流出山区谷口地段,由于地形坡度突然减小,地形开阔,流速减慢,水流分散,从而使得河水搬运能力迅速降低,把从山区所携带的大量砾石和泥砂沉积下来,形成一种扇状堆积体。
这种地貌形态称为洪积扇。
5.地震危险区划地震危险区划是在综合分析各地震区、带未来百年内地震活动趋势、各级地震强度及次数的基础上,在根据区、带内各类强度地震发生的地质标志和判定的不同强度地震可能发生地段进行圈定的。
6.地震活动的迁移性地震活动的迁移性是指在区域应力场发展过程中强震在一定的地震区、带内的不同地段(点)相继发生的现象。
7.地震宏观调查在一次强烈地震发生后,进入地震现场考察由地震所产生的各种地表现象,称为地震宏观调查。
8.砂土液化地震时,由于强烈的震动,使饱水的粉细砂层颗粒间的结构遭到破坏,由松散变为密实,又由于砂土的颗粒变细、粒径均一、透水性弱,因而在地震那一瞬间,孔隙水压剧增,来不及消散,取代了有效应力,使砂土失去了剪切强度,这种现象称为砂土液化。
简单的讲,砂土液化就是砂土的孔隙水压增大,失去抗剪强度的现象。
9.人为地震主要人工爆破、矿山开采、核爆炸以及工程活动(如修建水库等)所引起的地震10.古地震研究是指用地质、考古等方法查明史前地质时期核有震记载以前的浅源强震产生的地表沉积物剩余变形的地质标志,并复原古地震的震中位置、强度及其发生的大致时间11. 地震活动的重复性地震活动的重复性是指强震重复发生在以往发生过强震的地区,而且极震区部分或全部重叠。
地震地质综合解释基础知识试卷
地震地质综合解释基础知识试卷一、填空题(每题2分)1.地震反射同相轴的基本属性振幅、频率、相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影响地震速度的主要因素—岩性、流体、埋深、温度、压力、密度等_________ 。
3.AVC是指—地震反射波振幅随炮检距的关系_______ ,AVA是指_地震反射波振幅随方位角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振幅类地震属性主要有均方根振幅、平均振幅、最大峰值振幅、最大谷值振幅、平均能量、瞬时真振幅、反射强度、视极性平均振动能量、波峰振幅极大值、波谷振幅极大值总能量等_ (答对三种即可);地震解释中振幅类地震属性主要用于识别油气流体的聚集、岩性概况、孔隙度情况、三角洲与河道砂的展布、礁体异常、不整合、调谐效应、层序变迁 .等—(答对三种即可)5.地震解释中相干属性主要用于识别断裂构造、岩性变化、地层物性、流体变化等_______ (答对两种即可)。
6.圈闭的要素有储集层、盖层、遮挡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含油气盆地由基底、周边匚沉积地层—三个基本部分组成。
8.孔隙类型视其划分依据不同而异,主要流行三种方案:按孔隙的成因,可将孔隙类型分为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混合孔隙;据孔隙的大小,分为超毛细管孔隙、—毛细管孔隙和微毛细管孔隙;将成因和大小结合的分类,如 E.D.Pittman对碎屑岩储集体孔隙分为粒间孔、溶蚀孔、微孔和裂缝。
9.成藏期的构造应力场必将有利于正确揭示油气藏的—形成条件____________ 、—分布规律—和—高产富集控制因素—,同时对指导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以及油气田施工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
10.测井曲线的形态是岩性—、物性和—所含流体—的综合反映,因此测井曲线的对比实质上就是岩性对比。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1.圈闭:圈闭是具有储集层,盖层和遮挡条件,使油气能够在其中聚集并形成油气的场所2.储集层:具有孔隙空间,能够储存油气并且在一般压力条件下允许油气在其中流动的岩3. 层序地层学:层序地层学是研究旋回式、成因上有联系的、以侵蚀面或者与其可以对比的整合面为界的年代地层格架,以及沉积层序内部地层、岩相分布模式的地层学分支学科。
地震安全知识试题及答案
地震安全知识试题及答案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提高大家的地震应急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以下是一些地震安全知识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试题一:什么是地震?答案:地震是地球地壳发生的剧烈震动,通常是由地震断层的滑动或破裂引起的。
地震是地壳板块运动和地质变化的一种表现。
试题二:地震的产生原因是什么?答案:地震的产生原因主要与地壳构造和板块运动有关。
当板块边界发生断裂或滑动时,会引发地震。
试题三:地震的震中和震源有什么区别?答案:地震的震中是指地震波最先到达的位置,即地面受到地震波影响最强烈的地点。
而震源是地震发生的地点,是地震起源的位置。
试题四:地震烈度和地震震级有什么区别?答案:地震烈度是用来描述地震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的指标,常用的烈度标准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烈度表。
而地震震级是用来描述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的指标,常用的震级标准有里氏震级和体波震级。
试题五:地震前的典型前兆有哪些?答案:地震前常有一些典型的前兆现象,如地面出现不正常的震动、地面裂缝出现、动物异常行为等。
此外,地下水井水位变化、气体异常排放等现象也可作为地震前兆的指标。
试题六: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怎么做?答案: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迅速采取以下措施:保持冷静,尽量躲到桌子下或者其他坚固的家具旁边,保护好头部;避免站在窗户旁边,以防玻璃破碎伤到;迅速撤离到开阔地区,远离高楼大厦、电线杆、山体等容易坍塌的地方。
试题七:地震发生后我们应该注意什么?答案:地震发生后,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保持冷静,避免惊慌;迅速寻找安全的避难所,避免待在危险的地方;尽量不要使用明火,以免引发火灾;保持通讯畅通,向家人和亲友报平安;听从相关部门的指挥和安排,配合抢险救援工作。
试题八:如何预防地震灾害?答案:预防地震灾害的关键在于科学规划和建设,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体系的建设,提高公众的地震防灾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家庭应准备好应急物资,定期进行地震演练,学习正确的避险方法。
有关地震试题的题目及答案
有关地震试题的题目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地震的震级通常用来衡量地震的强度,它是根据什么来确定的?A. 地震波的振幅B. 地震波的频率C.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D. 地震波的传播距离答案:A2. 地震波中,哪种波的传播速度最快?A. 横波(S波)B. 纵波(P波)C. 面波D. 体波答案:B3. 地震发生时,通常首先到达地面的波是?A. 横波B. 纵波C. 面波D. 体波答案:B4. 地震的震源深度通常如何分类?A. 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B. 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超深源地震C. 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超深源地震、极深源地震D. 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极深源地震答案:A5. 地震的震中距是指什么?A. 震中到观测点的距离B. 震中到震源的距离C. 震中到地震波传播路径的距离D. 震中到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点的距离答案:A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地震发生时,哪些因素会影响震感的强弱?A. 震级大小B. 震源深度C. 震中距D. 地质构造答案:ABCD2. 地震波的类型包括哪些?A. 横波B. 纵波C. 面波D. 次声波答案:ABC3. 地震的破坏力与哪些因素有关?A. 震级B. 震源深度C. 建筑物的抗震能力D.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答案:ABC4. 地震预警系统的作用包括哪些?A. 提前通知地震发生B. 提供足够的时间进行疏散C. 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D. 预测地震的震级答案:ABC5. 地震发生后,哪些措施有助于减少伤亡?A. 迅速离开建筑物B. 寻找坚固的掩体C. 保持冷静,遵循疏散路线D. 立即返回家中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震是地壳内部能量的突然释放造成的。
(对)2.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比在地表快。
(错)3. 地震的震级越高,其破坏力一定越大。
(对)4. 地震预警系统可以预测地震的发生。
(错)5. 地震发生时,应该立即跑到开阔地带。
地震地质学考试试题
地震地质学考试试题1. 请简要描述地震是如何发生的。
地震是地球表面或地下突然释放的能量,通常是由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
当板块在地球内部发生相对运动时,地质应变会产生应力,当应力超过岩石强度时,岩石就会破裂,释放出能量,形成地震。
2. 什么是地震波?它们会如何传播?地震波是地震释放的能量在地球内部传播时产生的波动。
根据传播介质的不同,地震波分为P波、S波和地震表面波。
P波是最快传播的,可以穿过固体、液体和气体;而S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地震表面波是震中附近从地表面开始传播的波。
3. 什么是地震的震级和震源深度?它们对地震造成的影响是什么?地震的震级是一个用来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指标,通常使用里氏震级、芮氏震级等来表示,数值越大代表震级越大。
震源深度是地震发生的深度,通常分为浅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震级和震源深度会影响地震破坏力的大小和传播范围。
4. 地震预警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它们对减少地震灾害有何作用?地震预警系统是通过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来提前监测地震的系统。
当地震波传播到地震监测站时,系统可以根据波的速度和传播路径来估计地震的震级和震源位置,从而提前发出预警信息,让人们有更多时间采取防护措施,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
5. 请简要介绍地震的影响和灾害应对措施。
地震会造成建筑物倒塌、道路损毁、火灾、洪水等多种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为了减少地震带来的灾害,应采取防护措施如加固建筑物、建造抗震设施、提高应对能力等,同时加强地震救援队伍的建设,以应对突发地震事件。
通过以上试题的内容,我们可以更深入了解地震地质学的基本知识和相关问题,加强对地震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促进地震科学的发展和应对减灾工作的进步。
希望考生们认真准备,做好地震地质学考试的准备,加强对地震灾害的认识和预防工作,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贡献。
地理中的地震知识测试题
地理中的地震知识测试题地震,这个自然界的强大力量,常常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破坏和伤痛。
为了更好地了解地震、预防地震灾害,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关键的地震知识。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测试题来检验和加深对地震知识的理解。
一、选择题(每题 5 分,共 30 分)1、以下关于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震只发生在板块交界处B 地震是由地球内部能量突然释放引起的C 所有的地震都会造成严重的破坏D 地震发生的频率是固定不变的2、世界上地震最频繁的地区是()A 南极洲B 非洲C 环太平洋地震带D 欧洲3、地震的震级和烈度的关系是()A 震级越大,烈度一定越大B 震级越大,烈度不一定越大C 烈度与震级无关D 烈度越大,震级一定越大4、地震发生时,如果您在室内,以下哪种做法是正确的()A 迅速跳楼逃生B 躲在窗户旁边C 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D 乘坐电梯逃生5、以下哪种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A 纵波B 横波C 面波D 以上速度相同6、我国使用的地震烈度表最高为()度。
A ⅫB ⅩC ⅩⅡD ⅩⅢ二、填空题(每题 5 分,共 30 分)1、地震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的___________。
2、地震预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四种类型。
3、衡量地震大小的两个重要指标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地震造成的破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5、全球三大地震带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6、我国历史上伤亡最惨重的一次地震是_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1、请简要说明地震发生的原因。
答:地震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
地球的内部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它们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在地壳板块的交界处,由于板块的相互碰撞、挤压、拉伸等作用,会积累大量的能量。
地震工程地质考试题
地震工程地质考试题1.地震地质学地震地质学是一门介于地震学与地质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是用地质学的基本理论指导研究地震发生及其活动过程的物理基础、地质构造条件和动力过程,探索地震成因及其活动的规律,为地震预测和预防服务的一门科学。
2.诱发地震在构造应力相对平衡或接近平衡的地区,由于某种人为因素的激发作用而发生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
3.粘滑断层两盘互相粘住,使滑动受阻,当应力积累到等于和大于摩擦力时,断层两盘便发生突然相对滑动,这样的粘住和突然滑动的过程称为粘滑。
4.洪积扇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山地河流流出山区谷口地段,由于地形坡度突然减小,地形开阔,流速减慢,水流分散,从而使得河水搬运能力迅速降低,把从山区所携带的大量砾石和泥砂沉积下来,形成一种扇状堆积体。
这种地貌形态称为洪积扇。
5.地震危险区划地震危险区划是在综合分析各地震区、带未来百年内地震活动趋势、各级地震强度及次数的基础上,在根据区、带内各类强度地震发生的地质标志和判定的不同强度地震可能发生地段进行圈定的。
6.地震活动的迁移性地震活动的迁移性是指在区域应力场发展过程中强震在一定的地震区、带内的不同地段(点)相继发生的现象。
7.地震宏观调查在一次强烈地震发生后,进入地震现场考察由地震所产生的各种地表现象,称为地震宏观调查。
8.砂土液化地震时,由于强烈的震动,使饱水的粉细砂层颗粒间的结构遭到破坏,由松散变为密实,又由于砂土的颗粒变细、粒径均一、透水性弱,因而在地震那一瞬间,孔隙水压剧增,来不及消散,取代了有效应力,使砂土失去了剪切强度,这种现象称为砂土液化。
简单的讲,砂土液化就是砂土的孔隙水压增大,失去抗剪强度的现象。
9.人为地震主要人工爆破、矿山开采、核爆炸以及工程活动(如修建水库等)所引起的地震10.古地震研究是指用地质、考古等方法查明史前地质时期核有震记载以前的浅源强震产生的地表沉积物剩余变形的地质标志,并复原古地震的震中位置、强度及其发生的大致时间11. 地震活动的重复性地震活动的重复性是指强震重复发生在以往发生过强震的地区,而且极震区部分或全部重叠。
地震科普知识试题
地震科普知识试题一、单选题1、地震是地球(D )物质运动的结果。
A、外部B、地壳C、地幔D、内部2、烈度和震级的区别(A )A、烈度: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或破坏程度;震级:根据地震仪测得的地震波形计算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B、烈度:根据地震仪测得的地震波形计算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震级: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或破坏程度。
C、烈度:用来评估自然灾害本身造成的社会损失的度量标准;震级:表明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多少;D、烈度:是来表示地震造成的社会损失的程度;震级:表明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多少;3、世界上三大地震带是:(B )A、环太平洋地震带、印度洋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B、环太平洋地震带、亚欧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C、亚欧地震带、北极洋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D、印度洋地震带、北冰洋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4、(D )年河北唐山发生7.8级强列地震,造成24万多人死亡,16万人受伤,这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城市地震灾害。
A、1973年7月28日B、1974年7月28日C、1975年7月28日D、1976年7月28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于(B )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自次年3月1日起施行。
A、1997年10月29日B、1997年12月29日C、1998年12月29日D、1998年10月29日6、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家里(楼房),应如何避震(A )A、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B、去楼道C、原地不动D、跳楼7、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学校上课,应如何避震(B )A、向教室外跑B、听老师指挥C、蹲在地上D、涌向楼梯间8、抗震设计的重要的构件是(C )。
A、木柱B、檩子C、木圈梁D、地基9、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A )。
A、安全通道B、跳楼C、乘坐电梯D、从窗户抓绳下滑10、我国第一个地震观测台是(A )年,由着名地震学家李善邦主持建立的,位置在北京鹫峰。
地震知识与应用考核试卷
C.在地震发生时迅速向户外跑
D.加强地震科普宣传
9.在地震救援中,哪个环节被称为“黄金72小时”?()
A.预警时间
B.救援队伍集结时间
C.救援初期72小时内
D.医疗救治时间
10.以下哪个不是地震次生灾害?()
A.地面裂缝
B.山体滑坡
C.火灾
D.瘟疫
11.以下哪个地区不属于我国地震重点防范区?()
3. ABC
4. ABCD
5. AC
6. ABCD
7. ABCD
8. ABCD
9. ABCD
10. ABC
11. ABCD
12. ABC
13. AB
14. CD
15. ABC
16. ABC
17. ABC
18. ABCD
19. ABCD
20. ABCD
三、填空题
1. P
2.程度
3.坚固
4.减轻
5. 9.5
D.配备紧急救援包
17.以下哪些是地震后的心理援助内容?()
A.提供心理疏导
B.建立心理支持系统
C.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D.提供物质援助
18.以下哪些是地震研究的重要方面?()
A.地震预测
B.地震机制
C.地震波的传播
D.地震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9.以下哪些是地震应急预案中应包含的内容?()
A.组织指挥体系
地震知识与应用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得分: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地震地质学原理与应用考核试卷
B.滑坡
C.地面塌陷
D.火灾
5.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地震烈度分布的不均匀性?()
A.地表地质条件的差异
B.震中距离的不同
C.震源机制的差异
D.建筑结构的差异
6.下列哪些是地震工程中常用的抗震设计原则?()
A.结构的柔性设计
B.结构的韧性设计
C.结构的冗余设计
D.结构的刚性行设计
7.以下哪些地区更容易发生地震?()
3.震级是衡量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指标,烈度是描述地震对地表破坏程度的指标。震级越大,可能产生的烈度也越高,但烈度还受震中距离和地质条件影响。
4.地震工程通过抗震设计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常见设计原则包括结构柔性、韧性、冗余设计等,以吸收和分散地震能量,降低建筑物的破坏风险。
7.地震工程的设计目标是使建筑物在地震中不受任何损伤。()
8.地震波的走时可以用来确定地震的震中位置。()
9.防震减灾工作只需要在地震活跃区域进行。()
10.地震发生后,余震的数量和强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请简述地震波的基本特性,并说明纵波和横波在传播过程中的主要区别。
A.地震电磁异常
B.地下水位变化
C.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D.小震活动
14.在地震层析成像中,以下哪些可以用来推断地下结构?()
A.地震波的走时
B.地震波的振幅
C.地震波的相位
D.地震波的速度
15.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地震灾害的风险?()
A.提高建筑抗震标准
B.开展地震应急预案演练
C.提高公众的地震知识水平
6.地震断层的运动方式中,两侧岩石相对向下滑动的断层称为______断层。
05地震资料解释基础-作业
思考题或作业
10.地震波速度信息能应用于岩性解释的哪些方面? 11.为什么应用纵横波速度比能确定亮点的真实性? 12.岩石空隙中充填流体后,泊松比如何变化? 13.在用地震波速度确定砂泥岩百分比中,为什么要制作砂
泥岩压实曲线(或称岩性指数图版)? 14.影响反射波振幅的因素有哪些? 15.产生亮点的原理是什么? 16.除振幅异常能指示油气藏的存在外,还有哪些标志?形
成的原因是什么? 17.AVO技术有哪些特点?其理论基础是什么? 18.在入射角小于30度时,从CDP道集如何确定Aki—Richards
近似方程的P和G? 19.P和G的各种组合的物理含义是什么?
思考题或作业
20.如何从单个薄层反射信号确定薄层的厚度? 21.什么是调谐效应和调谐厚度?产生调谐效应的条件是什
层序地层学是根据露头、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 结合有关沉积环境和岩相古地理解释,对地层层序 格架进行地质综合解释的地层学分支。
层序地层学通过对地震、测井和露头资料的分析, 研究在构造运动、海面升降、沉积物供应和气候等 因素控制下,造成相对海平面的升降变化及其与地 层层序、层序内部不同级次单位的划分、分布规律; 研究其相互之间的成因联系、界面特征和相带分布。 以建立更精确的全球性地层年代对比、定量解释地 层沉积史和更科学地进行油藏以及其他沉积矿产的 钻前预测。
么? 22.薄层的频率特性是什么样的? 23.利用波形和频谱特性进行岩性解释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24.什么是地震属性? 25.在利用地震属性进行岩性、物性或储层特性分析时,为
什么要优选地震属性? 26.什么是地震模型技术?两种模型技术各有什么特点? 27.如何制作合成地震记录? 28.什么是相干体技术? 29.相干体技术能解决什么问题?
工程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工程地质学根底试题及答案精选1)地震(earthquake):在地壳表层,因弹性波传播所引起的振动作用或现象; 2)震域:地面上地震所涉及到的范围; 3)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4)软流圈:按板块构造的理论,在坚硬岩石圈之下的上地幔物质处于塑流状态; 5)活动断裂的锁固段或互锁段:活断层的端点,拐点,交汇点、分枝点和错列点;6)震源参数:地震发生时震源处的一些特征量或震源物理过程的一些物理量 7)弹性回跳:当断层突然错动时,断层两侧是向相反方向产生相对位移8)粘滑(stick slip)断裂面两盘这种因摩擦力而粘结然后又突然滑动而释放应力的过程9)地震震级: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来决定。
释放出来的能量愈大,那么震级愈大。
10)地震烈度:衡量地震所引起的地面震动强烈程度的尺度;它不仅取决于地震能量,同时也受震源深度,震中距,地震波传播介质的性质等因素的制约。
11) 卓越周期T0:由于表层岩土体对不同周期的地震波有选择放大作用,一种岩土体总是以某一周期的波选择放大得尤为明显而突出。
1)地震按其发生的原因,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
此外,还有因水库蓄水、深井注水和核爆炸等导致的诱发地震。
11)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
3)破坏性地震在地球上是有规律地沿一定深度集中分布在特定的部位,总体呈带状展布。
可以划分出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大洋海岭地震带及大陆裂谷系地震带四大地震活动带。
4)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最为强烈,全世界大约80%的浅源地震、90%的中源地震以及几乎所有的深源地震都集中在这个带上。
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地震释放总能量的80%.5)强烈地震的发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介质条件,构造条件和构造应力场条件。
6)根据介质断裂特征和构造应力状态的不同,可将地震分为四类:单一主震型、主震—余震型、前震—主震—余震型、群震型7)地震波是一种弹性波,它包括体波和面波两种。
地震学入门测试题
地震学入门测试题一、选择题1.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发生的什么引起的?a) 断层的滑动b) 岩石的破裂c) 岩浆的喷发d) 火山的爆发2. 地震波是在什么介质中传播的?a) 水b) 空气c) 岩石d) 火焰3. 地震的能量释放形式主要有哪两种?a) 热能和化学能b) 电能和声能c) 力学能和电磁能d) 热能和声能4. 地震的震中通常是指什么地方?a) 地震发生的地点b) 地震波的起源地c) 最破坏严重区域d) 地震波传播范围最广的地区5. 仪器记录到的地震波称为什么?a) 地震磁波b) 地震电波c) 地震震动波d) 地震声波6. 哪一种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a) P波b) S波c) 表面波d) 静态波7. 什么是里氏震级?a) 用来测量地震波的频率b) 用来测量地震波的振幅c) 用来测量地震造成的破坏d) 用来测量地震的能量释放8. 哪一种地震波对人体伤害最大?a) P波b) S波c) 表面波d) 静态波9. 地震预警系统的原理是什么?a) 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地震波传播速度b) 通过测量地震波振幅来预测地震c) 通过地震前兆现象来预测地震d) 通过计算地震波传播路径来预测地震10. 以下哪种建筑结构对地震抗性最好?a) 钢结构建筑b) 砖木结构建筑c) 混凝土结构建筑d) 石头结构建筑二、填空题1. 地震学是研究地震现象和地震波的科学。
2. 地震波传播速度和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有关。
3. 在地震学中,最早到达的地震波称为P波。
4. 震中是地震波的发源地。
5. 地震的能量释放通常以里氏震级进行衡量。
6. 地震预警系统可以提前几秒到几十秒发出地震警报。
7. 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可以通过设计和结构改善来提升。
8. 地震波传播路径会受到地球内部介质的影响。
9. 地震预测是指预测地震何时发生以及可能的破坏程度。
10. 强震动环节是指地震烈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建筑物倒塌或严重受损。
三、简答题1. 解释地震是如何发生的。
地震知识测验试题
地震知识测验试题1.你的年级是? B.7 C.8 D.92.你的性别是? A.男 B.女3. 总体来说,四川汶川地区处于哪个地震带?A.环太平洋地震带B.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4.按照震源深度,汶川地震应该属于A.浅源地震B.中源地震C.深源地震5.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一系列地震中,威力最大的地震是A. 前震B. 主震C. 余震6.我国的地震烈度分为多少个等级?A.10度B.15度C.12度7.震级是根据什么来确定的?A.地面,房屋的破坏程度B.人员的伤亡程度C.地震时释放的弹性波能量D.地震时的声音大小8.当震级超过哪个数值时,属于破坏性地震?A.3.5B.4.0C.4.2D.4.79.震级每相差1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差多少倍?A.20B.25C.30D.4010.地震发生前,地下水(包括井水,泉水)有什么异常?(多选)A.形成漩涡B.升温C.微生物增多D.翻花冒气泡E.味道变甜F.水位升降大G.味道变苦H.水位升降大I.青苔突然萎谢J.突然枯竭或突然大量涌出11.地震发生前,动物有什么异常?(多选)A.老猪吃得少,小猪吃得多B. 羊,马不进枥槽C. 耕牛一边乱叫一边耕田D.鸭子不下水,在岸上闹E.树上突然出现许多乌鸦, 鸽子到处吃虫子12.地震发生前,天空中弥漫着A.红雾B.黑雾C.黄雾D、灰雾13.地震发生前,通常会出现以下哪种情况?A.北方地区日光灯自明B.电视机接收失灵C.收音机接收异常清楚D.不能上网14.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室内,你应该A.站着别动B.躺着别C.蹲到桌子下或柱子旁D.爬到屋梁上15.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室外,你应该A.尽量远离玻璃幕墙建筑变压器和危险品场所B.跑去派出所报警C.进入屋内D.跳进河里16.地震发生后,以下的救援方式哪几个是正确的?(多选)A.加强压埋者上方的支撑B.利用软担架搬运伤者C.盖住刚获救者的眼睛D.看见压埋者就不顾一切把他拉扯出来E.清楚压埋者口,鼻腔内的灰土,F、用平卧方式搬运呼吸困难的伤者G、只身闯进瓦砾下营救伤者H、对四肢骨折,关节损伤的伤者使用夹板固定受伤部位17. 汶川地震夺去了无数同胞的宝贵生命,我们沉痛哀悼逝去的人,但更需要我们关注的是活下来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地质综合解释基础知识试卷
一、填空题(每题2分)
1.地震反射同相轴的基本属性振幅、频率、相位。
2.影响地震速度的主要因素岩性、流体、埋深、温度、压力、密度等。
3.AVO是指地震反射波振幅随炮检距的关系,
AVA是指地震反射波振幅随方位角的关系。
4.振幅类地震属性主要有均方根振幅、平均振幅、最大峰值振幅、最大谷值振幅、平均能量、瞬时真振幅、反射强度、视极性平均振动能量、波峰振幅极大值、波谷振幅极大值总能量等(答对三种即可);
地震解释中振幅类地震属性主要用于识别油气流体的聚集、岩性概况、孔隙度情况、三角洲与河道砂的展布、礁体异常、不整合、调谐效应、层序变迁等(答对三种即可)
5.地震解释中相干属性主要用于识别断裂构造、岩性变化、地层物性、流体变化等
(答对两种即可)。
6.圈闭的要素有储集层、盖层、遮挡条件。
7.含油气盆地由基底、周边和沉积地层三个基本部分组成。
8.孔隙类型视其划分依据不同而异,主要流行三种方案:按孔隙的成因,可将孔隙类型分为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混合孔隙;据孔隙的大小,分为超毛细管孔隙、毛细管孔隙和微毛细管孔隙;将成因和大小结合的分类,如E.D.Pittman对碎屑岩储集体孔隙分为粒间孔、溶蚀孔、微孔和裂缝。
9.成藏期的构造应力场必将有利于正确揭示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分布规律和高产富集控制因素,同时对指导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以及油气田施工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
10.测井曲线的形态是岩性、物性和所含流体的综合反映,因此测井曲线的对比实质上就是岩性对比。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
1.圈闭:圈闭是具有储集层,盖层和遮挡条件,使油气能够在其中聚集并形成油气的场所。
2.储集层:具有孔隙空间,能够储存油气并且在一般压力条件下允许油气在其中流动的岩层。
3. 层序地层学:层序地层学是研究旋回式、成因上有联系的、以侵蚀面或者与其可以对比的整合面为界的年代地层格架,以及沉积层序内部地层、岩相分布模式的地层学分支学科。
4.地层柱状图:是以符号和文字相结合,表示地层的岩性、厚度、层位和接触关系等地质内容的柱状图。
5. 构造图:用一系列等值线(等深线,等高线)表示地下地质界面的形态、断层系统、钻井等变化情况的图件叫构造图,它反映了工区内构造形态的变化,断裂系统的延伸方向和分布规律等。
三、简答题(每题10分)
1. 简述地震资料解释的主要内容
1)基础地质分析,
2)反射波的对比追踪,
3)构造成图
4)地震资料的地质解释
5)提交研究成果
详细自由发挥
2.曲线SP、RT、GR、AC的分别代表什么曲线?在地震地质综合解释中的用途。
SP 自然电位曲线,主要用于判断岩性、地层对比、划分渗透层、计算地层水电阻率、估计泥质含量等
RT 电阻率曲线,主要用于判断岩性、地层对比、识别油气等
GR 自然伽马测井曲线,主要用来划分岩性、确定储集层的泥质含量,进行地层对比 AC 声波速度测井曲线,主要用于制作合成地震记录,识别油气、划分岩性、计算孔隙度等
四、综合应用题
1、结合剖面,寻找沙河街内角度不整合界面(用箭头在图4-1上标明);井震结合,在图4-2上绘制沙河街组油藏剖面,并标明每个油气藏的类型。
(20分)
2、井资料分析(15分)
如上图:1)井上大致包含 3 个潜力砂组(在井上用实线条标明), 3 套储盖组合(同时在井上用虚线条标明);
2)由正演模型,对于砂组A:频率在80赫兹~ 60赫兹,地震资料有能力分辨该砂组顶底界面,而当频率在 30 -20 赫兹时,地震资料只能识别整套砂组;3)钻井证实砂组B顶油、底水,请在录井图上用直线标出该砂组油水界面位置,同时写出依据:低电位异常、高电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