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暴露ppt课件

合集下载

职业暴露处置与防护PPT课件

职业暴露处置与防护PPT课件
第三方评估
引入第三方机构对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评估,确保工作 有效开展。
谢谢观看
定期对操作规程进行评估和修订,确保其适应新的工艺技术和设 备要求。
加强监督检查
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对员工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的情况进行定 期检查和考核,确保规程得到有效执行。
04
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与 维护
口罩的正确使用与更换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总结词:口罩是职业暴露处置中的重要防护工具,正确使 用和更换口罩对于防止病原体传播至关重要。
发生原因与风险
发生原因
职业暴露的发生通常与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不良操作习惯、缺乏防护措施 等因素有关。
风险因素
长期接触高浓度有害物质、高强度噪音等环境因素,以及缺乏个人防护用品和 培训等都增加了职业暴露的风险。
职业暴露的后果
短期后果
常见的短期后果包括皮肤刺激、眼睛刺激、呼吸道刺激等,以及头痛、恶心、呕 吐等中毒症状。
摘下口罩时,请不要触碰口罩外面,只需轻轻取下耳朵上 的线即可,然后将口罩放入自封袋或者扔掉。摘下后应立 即洗手。
手套的选择与更换
总结词:手套是职业暴露处置中的重要防护工具,选择 合适的手套并正确更换对于防止病原体传播至关重要。
根据操作风险选择合适类型的手套,如医用乳胶手套、 聚乙烯手套等。
一次性手套应一次性使用,用后即弃。若手套破损、污 染应及时更换。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选择合适尺码的口罩,确保口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够紧密贴合面部轮廓, 不漏气。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在接触患者、处理污染物等高风险操作时,必须佩戴口罩 。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职业暴露讲稿ppt课件

职业暴露讲稿ppt课件
流感、麻疹等,进入高危工作区前进行免疫预防接种
甲肝、乙肝暴露后,应24小时内注射高价免疫球蛋白
。乙肝在两至四周内进行3次加强,并每个月查肝功能 和二对半。发现感染,及早进行抗病毒治疗。
丙肝暴露后,必要时打干扰素。 艾滋病病毒暴露后,尽早服药(4-24小时内),即使
超过24小时也应服药。
止病原微生物在其他病人、医务人员、探视者与环境间
的传播。
3、锐利仪器和针头应小心处置,
以 防刺伤。利器盒存放利器不要
超过容量 的2/3。
10
三、发生感染性职业暴露后 该如何处理
11
英国职业暴露后预防指导意见
紧急处理 危险性评估 咨询 决定是否预防用药 传报 随访
12
职业暴露后的紧急处理
皮肤上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伤口 粘膜用生理盐水冲洗
伤口旁迅速挤压出血
75%乙醇或0.5%碘伏消毒、并包扎伤口。
13
危险性评估
感染性职业暴露的分级
一级暴露: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 二级暴露: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
三级暴露: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
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14
预防用药的时机和疗程
艾滋病预防用药的时机和疗程
立刻 4-24 小时内 24小时以后:开始和再评估 1周以后,如感染的危险性仍然存在,也可以用药 最佳疗程4周
16
暴露者的登记和随访
《医疗锐器伤害登记表》时间、地点、经过; 暴露方式;损伤程度;暴露源种类处理方法, 预防性用药否等 医务人员暴露后,超过6月的HIV-Ab检测
3
感染性职业暴露
必须具备两个要素
接触感染性暴露源的职业从事者
感染性暴露源
4

《职业暴露》PPT课件

《职业暴露》PPT课件
口罩摘除程序
谢 谢 传染病流行期间,易感者应及时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
•人工免疫能提高人体的免疫水平,预防感染性疾病的发生与 流行;
•医务人员因工作的特殊性,如常因注射被针头刺伤皮肤、吸 入具有感染性的气溶胶或直接接触了传染物质等而被感染;
•从临床角度看,增强医务人员的免疫力是十分重要的,进行 免疫接种预防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
•如有伤口, 应当由近心段向远心段轻轻挤压,避免挤压伤口局 部,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 洗。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用70%乙醇溶液 或者0.5%聚维酮碘溶液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接触的黏膜 ,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追踪血清学病毒抗原、抗体检测。
一职业暴露的概念职业暴露是指医护职业暴露是指医护实验室实验室后勤人员以及有关工作后勤人员以及有关工作人人员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员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通过眼通过眼口口鼻及其他黏膜鼻及其他黏膜破损皮肤破损皮肤或胃肠外途径或胃肠外途径暴露于含病原体的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病物质暴露于含病原体的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病物质而具有被感染可能性的状态而具有被感染可能性的状态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40
标准预防
• 1、历史演变:
• 通用预防(1985):针对血液与体液预防,防止针刺伤,
以减少血源性传播危险;
• 人体物质隔离(1987):用于减少来自人体湿性物质(血、
粪、尿、痰、唾液、伤口引流物和其他体液)的病原体传 播的危险;
• 标准预防
2、标准预防的概念
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 物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具有 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 粘膜,接触者必须采取隔离预防措施。

职业暴露与防护ppt课件

职业暴露与防护ppt课件

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装备、定期检查 身体等,以降低职业暴露对身体健康的危害。
职业防护的 重要性
01
职业暴露
职业暴露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员工 可能接触到各种有害物质,如化学 物质、辐射等。
02
防护措施
为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企业应采 取一系列防护措施,如提供防护服、 培训员工等。
02
常见的职业暴露风 险
处理流程
建立严格的报告和记录制度,规范处理流程,包括 收集暴露事故的信息、进行医学观察、提供医疗咨 询和康复服务等内容。
信息保密
为了保护员工的隐私权,报告和记录的信息应当严 格保密,仅在必要的情况下才可向相关人员透露。
05
增强职业暴露防范 意识的方法
加强培训与教育
培训内容
提供职业暴露防护知 识和技能的培训,包 括如何正确使用防护 用品、如何进行紧急 处理等。
03 定期体检
根据不同职业暴露风险,定期进行针对性的体检,如职 业病筛查、放射性物质监测等
04
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措施
现场急救措施
01 急救原则
遵循“迅速、准确、有效”的原则,对受伤 人员进行紧急救治。
03 心肺复苏
在伤员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的情况下,立即 进行心肺复苏,维持其生命体征。
根据伤员的出血情况,采取适当的止血措施, 如加压包扎、抬高受伤部位等。
的风险。
定期更换和检查个人防护用 品
应定期更换和检查个人防护用品,以确保其 有效性。如发现破损或不适,应及时更换。
操作规程的遵守
操作规程的制定
制定并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包括工作场所的清 洁、个人防护用品的穿戴等。
安全培训
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并遵守 操作规程,提高安全意识。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ppt课件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ppt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职业暴露风险 02. 防护措施 03. 职业暴露管理 04. 职业暴露预防
1
接触传染源
直接接触:与患者或携带者直接接触, 如握手、拥抱等
间接接触:接触患者或携带者使用过 的物品,如医疗器械、生活用品等
空气传播:吸入含有病原体的飞沫或 气溶胶
接触污染环境:接触被病原体污染的 环境,如医院、实验室等
心理健康
3
职业发展:职业暴露可能导致 医务人员职业发展受限,影响
职业前景
4
社会影响:职业暴露可能导致 医务人员社会形象受损,影响 社会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和尊重
2
个人防护设备
01
口罩:防止飞沫传播
02
手套:防止接触感染
03
防护服:防止体液和 血液传播
04
护目镜:防止眼睛接 触感染
05
鞋套:防止鞋底携带 病原体
风险评估
01
评估暴露风险: 识别可能存在 的职业暴露风

02
评估暴露程度: 确定暴露程度
和频率
03
评估暴露后果: 预测暴露可能 导致的健康后

04
评估防护措施: 评估现有防护 措施的有效性
和可行性
05
评估培训需求: 确定是否需要 进行职业暴露
防护培训
06
评估应急计划: 制定应急计划, 应对职业暴露
暴露途径
01
02
03
接触患者血液、体液、 分泌物等
接触污染的医疗Leabharlann 械、 设备、环境等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 衣物等
04
接触患者家属、陪护 人员等
05
接触其他可能存在职 业暴露风险的情况
职业暴露后果

职业暴露的处理和报告PPT课件

职业暴露的处理和报告PPT课件

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如防护眼镜、手 套、口罩等,以减少职业暴露的风险。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个人防护设备的正确 使用
培训和教育的重要性
01 预防措施
提供定期的职业暴露预防培训,确保 员工了解如何采取措施降低暴露风险
02 加强教育
加强对员工的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职 业暴露的危害性以及如何正确操作设 备和流程
长期暴露
长期接触低浓度的有害物质,如长时间在 噪音较大的环境中工作。
02
职业暴露的风险 和影响
风险因素
01 疾病传播
职业暴露可能导致疾病在员工之间传播,对员工健康和 生产造成影响。
02 安全事故
职业暴露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如化学品的泄漏和辐射的 泄露等,可能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03 员工离职
职业暴露的类型
职业暴露可分为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两种类型。 直接接触是指职业人员直接与有害物质、病原体 等接触,如医护人员接触患者血液、实验室人员 操作病原体等;间接接触是指职业人员在工作中 因接触污染的物品或环境而受到的暴露,如接触 患者污染的衣物、呼吸道吸入有害气体等。
类型
事故暴露
在工作过程中意外地接触到有害物质或病 原体,如化学物质、血液等。
02
治疗与预防
根据暴露源的不同,可能需要进行特定 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如接种疫苗、药物 治疗等。
事故报告与记录
事故报告
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应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 并填写事故报告单。
记录保存
对职业暴露事故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暴露时 间、地点、方式、程度等信息,并妥善保存
记录。
05
职业暴露的报告 制度
报告的必要性
企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职业暴露处理.ppt课件

职业暴露处理.ppt课件
职业暴露处理.
要求
一、要高度重视职业暴露事件,一旦发生应及时报告科室负
责人及感控科。
二、要求科室再一次对本科医务人员必须进行职业安全防护 的教育,特别是新入科的实习生、新员工、工勤人员等; 培训及操作指导要有记录、签名体指导防止锐器伤的规范操作。
针刺伤的发生;
传递锐利器材时必须用盘作间接传递,不得直接传递; 外科手术等操作如有溅血、溅体液的可能时应穿隔离衣,戴 好防护面罩、目镜。 容易导致皮肤损伤的外科手术时应戴双层手套
在医疗护理工作中时刻牢记
要保护好每一位病人
同时要关心保护好自已!
禁止将针头放置在 床边、小车顶部
禁止用手移 去注射器针头
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后局部伤口处理:
1、保持镇静 2、健侧手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 使部分血液排出,相对减少受污染的程度;同时, 流动水或肥皂水冲洗。 5、0.5%碘伏或75%酒精消毒受伤部位。
眼部粘膜的暴露可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紧急情况下也 可用清水冲洗。
评估及用药指导。 3、定期跟踪检测。 4、提出改善意见,防刺伤教育。
职业暴露处理与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较多在拨针时发生针刺伤 大部分为低年资护士,实习护生占较大比例,可
能与操作技术欠熟练,工作忙时心理易紧张有关
;实习护生在实际工作未掌握防止锐器伤的规范
化操作,特别是在针头从血管拔出后、但未放入
锐器盒前的环节发生针刺伤。
职业暴露处理与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部分医护人员标准预防意识不足 对高危人群
未做好标准预防措施,如对高危人群抽血时未戴 手套等;部分科室未配备防护用品,或者配备未 放在需要使用的地方,未真正去落实标准预防。
建立针刺与锐器伤的应对措施

职业暴露ppt课件

职业暴露ppt课件

职业暴露可能导致职业病,如尘肺病、职业性皮肤病等 职业暴露可能导致职业中毒,如铅中毒、汞中毒等 职业暴露可能导致职业性肿瘤,如肺癌、膀胱癌等 职业暴露可能导致职业性听力损失,如噪声性耳聋等
职业暴露可能导致心理压力增大,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职业暴露可能导致职业倦怠,对工作失去兴趣和热情 职业暴露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影响社交和团队合作 职业暴露可能导致自我价值感降低,影响自信心和自尊心
化学性职业暴露:指员工在工作中接触有毒有害化学物质, 导致健康受损的现象。
生物性职业暴露:指员工在工作中接触病原微生物,导致 健康受损的现象。
心理性职业暴露:指员工在工作中承受过大的心理压力, 导致心理健康受损的现象。
生物性职业暴露:接触生物性物质,如病毒、细菌等 化学性职业暴露:接触化学物质,如化学品、农药等 物理性职业暴露:接触物理性因素,如辐射、噪音等 心理性职业暴露:接触心理性因素,如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
职业暴露可能导致职业病, 影响身体健康
职业暴露可能导致心理压 力,影响心理健康
职业暴露可能导致家庭关 系紧张,影响家庭和谐
职业暴露可能导致社会关 系紧张,影响社会稳定
制定明确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 职责和权限
加强安全设施建设,确保工作环 境安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 全意识
建立应急处理机制,及时处理突 发事件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 安全意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如口 罩、手套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制定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 员工遵守
加强员工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 同维护安全环境

职业暴露处置与防护ppt课件

职业暴露处置与防护ppt课件

刺、割皮肤
暴露量
量小
量大
暴露时间短 暴露时间长
不需特殊处理 低危 如:表皮 擦伤、针刺等
危险度 高危 如:伤口较深 仪器上可见血液等
1级暴露
2级暴露
2级暴露
20
3级暴露
(三)HIV职业暴露的评估
21
HIV暴露危险程度的评估
22
23
职业暴露后药物预防
24
暴露源的血清学检测
立即查看暴露源(患者)的经血传染性疾 病相关检验报告(3个月内结果有效)及 病史(包括特殊人群和危险行为等),如 有任何一种病原体活动性标志物阳性或有 相关感染病史,科室或部门应立即报告院 感管理科以接受相关的预防处理指导。
11
防护识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 还采用以下不同传播途径的隔离预防
空气隔离 黄色标识:如麻疹、肺结核等
飞沫隔离 粉色标识:如百日咳、白喉、 流感、流脑等
接触隔离
蓝色标识 :如肠道感染、多耐 药、皮肤感染等
12
防护用具的使用
➢ 一般诊疗活动,可戴纱布口罩或外科口罩。 ➢ 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
27
暴露源抗-HIV阳性的预防方案
❖ 通过PEP可以抑制病毒在最初感染的靶细胞或 淋巴结中的增生,从而阻止全身性感染的出 现。
❖ 基本用药:两种逆转录酶抑制剂的联合制剂 ➢双汰芝(AZT齐多夫定/3TC拉米夫定) 300mg/次 2/日 28天 ➢强化用药:两种逆转录酶抑制剂的联合制 剂 + 蛋白酶抑制剂;双汰芝 + 佳息患 (IDV印地那韦)800mg 3次/日 或 奈非 那韦(NFV)750mg, 3次/日 28天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置与防护
1

《职业暴露与预防》课件

《职业暴露与预防》课件
详细描述
根据不同职业和岗位的特点,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操作步骤、安全 注意事项、紧急处理措施等,确保员工在操作过程中遵循规程,降低职业暴露 风险。
提供个人防护用品
总结词
提供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保障员工职业安全。
详细描述
根据不同岗位的职业暴露风险,为员工提供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 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并定期检查和更换,确保用品的质量和有效性。
03
常见职业暴露的预防
化学品的职业暴露预防
选用低毒或无毒的替代品
了解化学品的性质和危害
熟悉化学品的物理、化学性质和 可能的危害,以便采取适当的防 护措施。
在可能的情况下,选择低毒或无 毒的化学品替代高毒性的化学品 。
通风设施
确保工作场所具备良好的通风设 施,降低空气中化学品的浓度。
总结词
了解化学品的性质和危害,采取 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或避免职 业暴露。
高温中暑的应急处理
高温中暑的应急处理
将患者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平卧休息;解开患者衣物,保持呼吸通畅;用湿毛巾擦拭患者身体,进行物理降 温;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缓解患者症状。
预防措施
加强高温作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防暑意识;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暴露于高温环 境中;提供足够的清凉饮料和防暑药品,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受到辐射时的应急处理
受到辐射时的应急处理
迅速离开辐射区域,避免继续暴露;根据受到的辐射类型和剂量,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隐蔽、戴 手套等;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减少对身体的危害。
预防措施
加强辐射源的管理和控制,确保安全运行;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提高防辐射意识;定期进行辐射监 测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辐射问题。

职业暴露的处理和报告PPT课件

职业暴露的处理和报告PPT课件
处理流程
一旦发生职业暴露, 应立即采取措施, 包括但不限于清洗、 消毒等,并记录下 具体情况。
报告制度
按照相关规定,及 时向上级或相关部 门报告职业暴露情 况,并配合进行调 查。
资料保存
妥善保存职业暴露 相关的处理记录和 报告资料,以备查 阅和核实。
后续跟进与评估
工作进程追踪
确认工作小组和个人遵守程序和预防措施
效率。
公众健康
职业暴露事件会导致环境污染、 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影响公众健
康。
03
职业暴露的处理 流程
现场处理
了解情况
了解暴露的具体情况, 包括暴露源、暴露方式 等。
急救措施
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 的急救措施,如冲洗、 止血等。
及时就医
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并 告知医生暴露情况和急 救措施。
报告与记录
职业暴露的处 理和报告
汇报人:XXX
01
什么是职业暴露
02
职业暴露的危害
03
职业暴露的处理流程
04
如何预防职业暴露
05
职业暴露的报告制度
目 录
01 什么是职业暴露
定义与类型
01
定义
职业暴露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因接 触有害物质、病原体、放射线等而 面临健康风险的情形。
02
类型
职业暴露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化 学暴露、生物暴露、物理暴露和心 理暴露。
职业暴露可能对个人的职业发展产生负面 影响,如影响工作效率、升迁机会等。
身心健康
职业发展
对组织的影响
组织形象
职业暴露事件可能对组织的形象和声誉造成负面影 响,影响组织的正常运营。
员工士气
职业暴露事件可能对员工的士气和工作积极性造成 负面影响,降低工作效率。

职业暴露与防护ppt课件

职业暴露与防护ppt课件

增加患病风险
职业暴露可能增加患某些疾病的 风险,如癌症、肝病等。
影响生育能力
某些职业暴露可能对男性的生育 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工作压力
长期面对职业暴露,容易引发工 作压力,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
问题。
情绪波动
职业暴露可能影响大脑化学物质 平衡,导致情绪波动、易怒、暴
躁等情绪问题。
对工作和生活的影响
生物因素暴露
职业暴露种类
生物因素暴露主要指 在工作过程中接触到 的生物性有害因素, 如细菌、病毒、真菌 等微生物。
常见行业
生物因素暴露常见于 医疗、卫生、农业等 行业中,这些行业的 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 中常常会接触各类微 生物。
02 职业暴露的危害
对身体的危害
导致健康问题
长期暴露于有害环境中可能导致 各种健康问题,如呼吸道疾病、 皮肤问题等。
扩散。
02 医疗救援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前往医院就 医,寻求医疗人员的紧急救助。
03
个人防护
在进行可能接触病原体等有害生 物因素的作业时,必须正确穿戴 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
防护服等。
05
职业暴露后的医 学处理与赔偿
职业病的认定与处理
01
Hale Waihona Puke 02医学处理医生对职业病进行诊断,提供相应的治疗 方案和预防措施,以及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04
应对职业暴露的 应急处理
化学物质暴露的应急处理
立即离开污染区,切断污染源,摘 下防护眼镜和手套,迅速用大量清 水冲洗,降低化学物质的浓度。
如有不适,立即就医,告知医生化 学物质暴露情况,以便得到及时有 效的治疗。
及时通知应急救援人员进行现场救 援,控制化学物质的扩散,避免对 环境和人员造成更大伤害。

职业暴露院感培训ppt课件

职业暴露院感培训ppt课件

强化培训与教育
提高员工职业暴露防护意识和 技能水平
定期监测与报告
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暴露事件 ,持续改进预防措施
2024/1/26
10
03
个人防护用品选用与 佩戴
2024/1/26
11
个人防护用品种类及功能
口罩
防止空气中的微粒、飞沫等有 害物质进入呼吸道,如N95口 罩可过滤95%以上的非油性颗
粒物。
2024/1/26
评估危害程度
对应急事件进行危害评估,确定影响 范围和程度。
采取控制措施
根据危害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 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24
内部报告和外部沟通渠道建立
内部报告流程
建立职业暴露内部报告制 度,明确报告流程、责任 人和时限。
2024/1/26
外部沟通渠道
与相关部门和机构建立沟 通渠道,及时上报职业暴 露情况,获取支持和指导 。
职业暴露院感培训ppt课件
2024/1/26
1
目录
2024/1/26
• 职业暴露与院感概述 • 职业暴露风险评估与预防 • 个人防护用品选用与佩戴 • 消毒隔离技术操作规范 • 废弃物处理与环境保护要求 • 应急处置与报告流程
2
01
职业暴露与院感概述
2024/1/26
3
职业暴露定义及分类
定义
感染性职业暴露
贴合鼻梁形状。
手套佩戴
选择合适的手套尺寸,确保紧密 贴合手部;佩戴前检查手套是否 破损或漏气;佩戴时避免触摸手
套外部,以免污染。
防护服穿脱
穿防护服前确保双手清洁干燥; 按照顺序穿戴防护用品,确保紧 密贴合身体;脱防护服时避免触 碰污染面,按照指定顺序逐步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用70%乙醇溶液或 者0.5%聚维酮碘溶液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接触的黏膜, 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追踪血清学病毒抗原、抗体检测。
•立即向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报告→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卡、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登记表→报告相关部门→到感染性疾病 科就诊、随访和咨询。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
1
一、职业暴露的Βιβλιοθήκη 念职业暴露是指医护、实验室、后勤人员以及有关工作人 员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通过眼、口、鼻及其他黏膜、破损皮
肤 或胃肠外途径,暴露于含病原体的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病物
质, 而具有被感染可能性的状态。
2
二、职业暴露研究的背 景
自1984年世界上报道了首例由职业暴露于被感染的血液而引起 的HIV感染以来。医护人员在护理或治疗活动中血液暴露的危害一 直受到关注。
万人。如果再加上其它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
触的工作人员,这将是一个非常大的群体由
于职业的特殊性,他(她)们长期工作在医 4
2002.11~2003.6,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灾难:传染性非 典型性肺炎(SARS)在我国局部地区出现暴发流行。内 地诊断SARS病例5326例,其中医务人员1002例。死亡 病例中约30%是医务人员。
美国疾病预防中心监测报道:每年至少发生100万次意外针刺 伤,引起20余种血源性疾病的传播。1983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 (CDC)制订了《医务人员感染控制指南》,并在随后的十几年中 颁布了大量保护医务人员免受血液暴露的文件。
1991年美国劳动部职业安全局(OSHA)制订法规要求对暴露于 经血传播性微生物的医务人员进行职业保护,各种防护措施被大量 推荐。2000年11月6日,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了有关针头安全操作 及防止刺伤的法令。

医务人员在繁忙的医疗、护理与转运工
作中,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几乎每天都要接
触各种各样的急性或慢性患者,他们当中有
的是传染性疾病患者,常常不易识别且难以
防范,使得医务人员被感染的现象十分严重。6
四、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分类
•生物危害:HIV、HBV、HCV •化学危害:抗肿瘤药、消毒制剂 •物理危害:运动功能性损伤(搬运重物,长时间站立操 作)、物理刺激(噪音、高温、紫外线、射线暴露等)、 锐器伤
我国职业暴露研究起步较晚。
3
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现状
• 根据原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中国卫生统 计年鉴》显示,在我国从事医疗卫生专业人
员已达590.7万人

其中医生201.3万人、护师(士)有
154.3万人,药剂人员32.5万,检验人员20.7
万人,其他70.0万人,其他技术人员24.4万
人,管理人员35.6万人,工勤技能人员51.9
7
锐器伤:
• 针刺伤与锐器伤是医务人员最常见的职业暴 露,不仅会引起皮肤粘膜损伤,更危险的是感 染血源性疾病。
• 美国报道护理针刺伤占职业暴露的2/3,护 士在职业生涯的全过程中每人平均会发生针刺 伤4.3次。 • 在所有注射针头刺伤事件中,54.8%的针头 已被患者的血液污染。
• 国内毛秀英等对1075名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 的情况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被调查的护士中 8
2003.3.26卫生部报告:北京出现10例SARS病例,3人死 亡,其中2人是医务人员。
卫生部正式公布医务人员感染率为18.38%(天津39.38%、 北京25.43%、山西17.64%)。
北京医务人员中SARS感染,护士占48.8%。
5
• SARS的暴发流行,把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也把人们以往 并未十分关注的医院内传播和医务人员的感 染,职业暴露及职业安全问题充分展现在世 人的面前,提醒我们倍加重视与防范。
• 3.在接触患者前后应洗手; • 4.正确处理锐器; • 5.不要将针头重新戴帽、折断或进行其它人工操作;
16
• 6禁止在可能存在血液暴露的工作场所进食及吸烟或其它; • 7不得将食物和饮料存放在放置感染性材料的冰箱内; • 8凡与血液或感染性物质接触后的所有设备、环境和物体表
面均应消毒; • 9离心或处理血液时如存在溅泼、飞溅或产生气溶胶危险时,
• 医务人员通过被污染的HIV(+)针头刺破或 9
五、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特点
1、接触的病原未知 2、接触的途径多
(1)直接接触 (2)间接接触 (3)飞沫传播 (4)空气传播 (5)消化道传播 (6)血液、体液传播
10
六、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
11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处理流 程
•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后,应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 施(在发生科室完成)。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被污染 的黏膜。 •如有伤口, 应当由近心段向远心段轻轻挤压,避免挤压伤口局部, 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 2008年杨西宁等对该院154名医学生在实习 期间针刺伤及锐器伤进行调查,发现有126名 发生针刺伤和锐器伤,共585人次,发生率为 87.8%。
•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报道全世界每年 至少有100万次针头损伤或者其他污染的尖锐 物损伤发生在医疗保健部门,并引起20余种 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每年因血源性传播疾病 造成医护人员死亡人数超过几百人。
• 在跟踪期间,特别是在最初的6周-12周,绝大 14 部分感染者会出现症状,因此在此期间必须
七、个人防护
关键在于预防为主,做好标准预防,加强卫生防 护,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15
医务人员保护措施
• 1.当皮肤与血液、体液、组织液、粘膜、血制品等直接接触 时,应戴手套;
• 2.当存在血液和体液飞溅、泼溅和喷溅至眼、口和其它粘膜 时,应戴防护性眼罩和口罩;
13
• 可疑暴露于HBV感染的血液、体液时,注射 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
• 可疑暴露于HCV感染的血液、体液时,尽 快于暴露后做HCV抗体检查,有些专家建 议暴露4-6周后检测HCV的RNA;
• 可疑暴露于HIV感染的血液、体液时,短时 间内口服抗病毒药,尽快于暴露后检测HIV 抗体,然后行周期性复查(如6周、12周、6 个月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