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文学体裁

合集下载

文学体裁知识归纳

文学体裁知识归纳

文学体裁知识归纳(一)散文1. 古代散文在我国古代,为区别于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为散文。

我国古代散文经历以下发展历程:(1)先秦散文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

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如《论语》《孟子》《庄子》;历史散文是以历史题材为主的散文,凡记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文章和书籍都是历史散文,如《左传》。

(2)两汉散文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把传记散文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东汉以后,开始出现了书、记、碑、铭、论、序等个体单篇散文形式。

(3)魏晋南北朝散文魏晋南北朝时期,文章多讲求声律,形成骈俪文体。

两晋散文以陶渊明《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为代表。

北朝的《水经注》不仅是地理著作,也是描绘山水风光的散文著作,为散文开拓了新的领域。

(4)唐宋散文在古文运动的推动下,散文的写法日益繁复,出现了文学散文,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山水游记、寓言、传记、杂文等作品,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也在此时涌现。

(5)明代散文先有前后“七子”以拟古为主,后有唐宋派主张作品“皆自胸中流出”,较为有名的是归有光。

(6)清代散文以桐城派为代表的清代散文,更注重“义理”的体现。

桐城派的代表作家姚鼐对我国古代散文文体加以总结,分为13类,包括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说、箴铭、颂赞、辞赋、哀奠。

2. 现代散文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其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断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它可以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加工创造;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而是着重于表现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具有选材、构思的灵活性和较强的抒情性,散文中的”我”通常是作者自己;语言不受韵律的限制,表达方式多样,可将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融为一体,也可以有所侧重;根据内容和主题的需要,可以像小说那样,通过对典型性的细节与生活片段,作形象描写、心理刻画、环境渲染、气氛烘托等,也可像诗歌那样运用象征等艺术手法,创设一定的艺术意境。

关于文学的四大体裁

关于文学的四大体裁

散文的种类 3,写人记事散文:通过写人叙事抒发 作者特定的感受和情思,往往带有一定 的抒情成分。 这类散文善于通过某些生活片断、场景 和细节描写以及人物的性格特征,来表 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揭示事件的意义。
言行,心理,个性,情操
评价,或隐或现的情感倾向
形象 情感
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 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是由 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 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艺术。
•精彩片段: 朴:(向鲁妈)这是太太找出来的雨衣吗? 鲁:(看着他)大概是的。 朴:(拿起看看)不对,不对,这都是新的。我要我的旧雨衣, 你回头跟太太说。 鲁:嗯。 朴:(看她不走)你不知道这间房子底下人不准随便进来么? 鲁:(看着他)不知道,老爷。 朴:你是新来的下人? 鲁:不是的,我找我的女儿来的。 朴:你的女儿?
文学体裁
文学体裁是指文学作品的外在形式, 一切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都要通过 这样或那样的体裁来表现,没有体 裁的文学作品是不存在的。
诗歌、散文、小说、剧本、 寓言、童话等文学体裁, 是文学的重要外在表现形式。
文学四大体裁 1,诗歌 2,小说 3,戏剧 4,散文
诗 歌
用高度凝练的语言,
篇幅短小
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
讲究押韵
形象的表达
意象意境
作者的情感,反映社会现实 诗是人类精神的外溢 的文学体裁。
小 说
小说是生活的一种 文学体裁。
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戏剧
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 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 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 总称。
散 文
散文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 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 抒发作者真情实感的文学体裁。

文学体裁分类

文学体裁分类

文学体裁分类一、古代文体诗歌:《诗经》短赋:《荀子·赋篇》(战国)骚赋:屈原《离骚》(战国)辞赋:司马相如《子虚赋》(汉)韵文赋文骈赋:江淹《别赋》(南朝)律赋:杜牧《阿房宫赋》(唐)文赋:苏轼《前赤壁赋》(宋)骈文:吴均《与朱元思书》(南朝)诸子散文:《论语》、《庄子》、《韩非子》编年体:《左传》、《资治通鉴》历史散文国别体:《国语》、《战国策》(史传文)纪传体:《史记》……24史纪事本末体:袁枢《通鉴纪事本末》说:韩愈《师说》《马说》柳宗元《捕蛇者说》论:贾谊《过秦论》苏洵《六国论》议论文辩:韩愈《讳辩》柳宗元《桐叶封弟辩》原:韩愈《原毁》黄宗羲《原君》散文寓言:《庄子·庖丁解牛》山川景物人事:《石钟山记》《岳阳楼记》《桃花源记》杂记文笔记文:《世说新语》《梦溪笔谈》志:《三国志》、《项脊轩志》铭《陋室铭》、碑志《五人墓碑记》、墓志铭《柳子厚墓志铭》、祭文《祭妹文》奏议:疏《论积贮疏》、表《出师表》、策《教守战策》(苏轼)书信:《与朱元思书》、《与妻书》、《报任安书》应用文序跋:《伶官传序》《〈指南录〉后序》赠序:《送东阳马生序》二、戏剧话剧:曹禺《雷雨》艺术形式歌剧:《白毛女》表现手法舞剧:《天鹅湖》戏曲:京剧、豫剧、川剧……剧情繁简独幕剧:丁西林《三块钱国币》结构不同多幕剧:老舍《茶馆》历史剧:郭沫若《屈原》反映时代现代剧:曹禺《雷雨》喜剧: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丁西林《三块钱国币》矛盾冲突悲剧:曹禺《雷雨》、莎士比亚《罗米欧与朱丽叶》正剧:老舍《茶馆》舞台剧:用于舞台表演的剧本演出场合街头剧:以速写手法迅速反映时事,一般在广场、街头演出广播剧:以广播传送、以对白、音乐及辅助音响为表现手段单本剧电视剧连续剧融合文学、戏剧和电影艺术形式,用电视录像手段制作室内剧诗歌分类邹蓉新体诗自由诗:徐志摩《再别康桥》现代诗歌(新诗)散文诗:高尔基《海燕》,鲁迅《野草》(现代生活)旧体诗: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三言:《三字经》四言:《诗经》、曹操《短歌行》古诗杂言:《楚辞》(骚体诗)时代古体诗五言:古诗十九首、曹植《白马篇》、陶渊明(古风)七言:曹丕《燕歌行》无名氏《陇上歌》鲍照诗辞赋:司马相如《子虚赋》↓乐府:《孔雀东南飞》(五言)五律:杜甫《登岳阳楼》(唐)律诗七律:杜甫《客至》古典诗歌排律:杜甫《夔洲书怀》(古代生活)今体诗绝句五绝:孟浩然《春晓》七绝:刘禹锡《石头城》小令:58字以内白居易《忆江南》(27字)词中调:59—90字范仲淹《渔家傲》(62字)长调:91字以上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100字)散曲小令:一首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曲套数:两首以上睢景臣《哨遍·高祖还乡》杂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木兰辞》、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表达抒情诗: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戴望舒《雨巷》哲理诗:王之涣《登鹳雀楼》、苏轼《题西林壁》、臧克家《有的人》格律诗:杜甫《旅夜书怀》、毛泽东《七律·长征》形式自由诗:舒婷《致橡树》、穆旦《赞美》散文诗:高尔基《海燕》来源民歌:《诗经·国风》、古诗十九首、《敕勒歌》文人诗: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李商隐《锦瑟》山水诗:谢灵运《游岭门山》、王维《山居秋暝》内容田园诗:陶渊明《归园田居》、孟浩然《过故人庄》边塞诗:王昌龄《出塞》、高适《燕歌行》讽喻诗:白居易的新乐府诗《卖炭翁》、杜甫“三吏三别”语言:三言、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古代文体诗歌:《诗经》短赋:《荀子·赋篇》(战国)骚赋:屈原《离骚》(战国)辞赋:司马相如《子虚赋》(汉)韵文赋文骈赋:江淹《别赋》(南朝)律赋:杜牧《阿房宫赋》(唐)文赋:苏轼《前赤壁赋》(宋)骈文:吴均《与朱元思书》(南朝)诸子散文:《论语》、《庄子》、《韩非子》编年体:《左传》、《资治通鉴》历史散文国别体:《国语》、《战国策》(史传文)纪传体:《史记》……24史纪事本末体:袁枢《通鉴纪事本末》说:韩愈《师说》《马说》柳宗元《捕蛇者说》论:贾谊《过秦论》苏洵《六国论》议论文辩:韩愈《讳辩》柳宗元《桐叶封弟辩》原:韩愈《原毁》黄宗羲《原君》散文寓言:《庄子·庖丁解牛》山川景物人事:《石钟山记》《岳阳楼记》《桃花源记》杂记文笔记文:《世说新语》《梦溪笔谈》志:《三国志》、《项脊轩志》铭《陋室铭》、碑志《五人墓碑记》、墓志铭《柳子厚墓志铭》、祭文《祭妹文》奏议:疏《论积贮疏》、表《出师表》、策《教守战策》(苏轼)书信:《与朱元思书》、《与妻书》、《报任安书》应用文序跋:《伶官传序》《〈指南录〉后序》赠序:《送东阳马生序》古代散文的分类。

文学体裁(词、散曲、短篇小说、剧本)

文学体裁(词、散曲、短篇小说、剧本)

1. 《雙調‧驟雨打新荷》、《雙調‧慶東原》兩首 雙調‧驟雨打新荷》 雙調‧慶東原》 散曲,分別屬於散曲的哪一種? 散曲,分別屬於散曲的哪一種? 兩首散曲均屬於小令。 兩首散曲均屬於小令。
2. 指出《雙調‧驟雨打新荷》、 《雙調‧慶東原》 指出《雙調‧驟雨打新荷》 雙調‧慶東原》 兩首散曲題目中的曲牌和宮調。 兩首散曲題目中的曲牌和宮調。 《雙調‧驟雨打新荷》,曲牌:驟雨打新荷;宮 雙調‧驟雨打新荷》 曲牌:驟雨打新荷; 調:雙調 雙調‧慶東原》 曲牌:慶東原;宮調: 《雙調‧慶東原》,曲牌:慶東原;宮調:雙調
二、散曲的體裁特點
散曲,詩歌的一種。它是元 散曲,詩歌的一種。它是元、明盛行的一種 唱曲,亦稱「清曲」。 唱曲,亦稱「清曲」。 散曲包括散套(亦稱「套數」、「套曲」、 散曲包括散套(亦稱「套數」、「套曲」、 散套 」、「套曲 大令」)、小令兩種 」)、小令兩種: 「大令」)、小令兩種: 通常用同一宮調的若干曲 子組成,長短不論, 子組成,長短不論,一韻 到底。 到底。 多限於一支曲子, 多限於一支曲子,與詞的 小令不同。 小令不同。
散套 小令
二、散曲的體裁特點
曲有曲牌和宮調: 曲有曲牌和宮調: 曲牌--一支曲子的譜式 曲牌--一支曲子的譜式 -- 宮調--樂曲的調式, --樂曲的調式 宮調--樂曲的調式,每個宮調都有若干 個曲牌。 個曲牌。 曲句在規定的字數之外可以增添字,所增加 曲句在規定的字數之外可以增添字, 的字叫「襯字」。襯字可以是實詞, 」。襯字可以是實詞 的字叫「襯字」。襯字可以是實詞,也可以 是虛詞,句首、句中都可以加,而且多少、 是虛詞,句首、句中都可以加,而且多少、 平仄不限,因此曲在語言上活潑自由, 平仄不限,因此曲在語言上活潑自由,更加 口語化,便於演唱。 口語化,便於演唱。

中国文学体裁分类大全

中国文学体裁分类大全

中国文学体裁分类大全1.诗歌(1)诗歌的特点诗歌是与小说、散文、戏剧并列着的一种文体,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

其主要特点是:①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

②诗歌有丰富的感情和想象,善于从感情上打动读者。

③诗歌的语言凝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

④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中国的旧体诗、词、曲的一句就是一行)。

(2)诗歌的分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诗歌可分为若干类别。

按国别分,可分为中国诗歌和外国诗歌;中国诗歌按时代分,可分为古代诗歌和新诗;中国古代.诗歌按体例分,分为诗、词、曲;中国古代的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词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l字以上);(1997年全国已考)元曲可分为小令和套数(又叫套曲);新诗又可分为自由诗和用旧形式写成的新诗。

(3)古代诗歌与新诗古代诗歌是泛指古代文学长河中用文言写成的韵文,即这一历史时期的诗、词、曲。

新诗指五四新文化新文学运动以后出现的诗歌。

(4)古体诗与近体诗古体诗和近体诗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二者的主要区别是:(1996年全国、2001年春季已考)古体诗主要是指唐代以前的古代诗歌,其主要特点是每首诗行数不固定、每行诗字数不固定、每首诗的用韵不固定;近体诗又称今体诗,它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主要指初唐形成的律诗和绝句,其主要特点是每首诗行数固定、每行诗字数固定、每首诗的用韵固定。

(5)诗、词、曲的区别诗、词、曲都是韵文,其主要区别在于诗要求节奏和讲求韵律。

词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它比诗的要求更加严格。

曲也是和乐演唱的一种韵文形式,但句法比词灵活,句中经常添加衬字等。

(6)新诗中的自由诗和旧体诗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提倡并兴起的一种新诗体,其中用白话写的大致押韵、形式自由的诗叫做自由体诗,如《天上的街市》、《大堰河——我的保姆》、《王贵与李香香》等。

文学体裁

文学体裁

文学体裁:散文、诗歌、戏剧、小说
文章体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一、表达技巧主要包括: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共五种,古诗中常用前四种。

2.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顺叙倒叙插叙对
比衬托卒章显志象征用典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渲染虚实结合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

3.选材剪材
4.结构技巧:过渡、呼应等。

5.意境的创设、人物形象的塑造、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
比、反复等)的运用等。

二、不同文体的表现手法:
1.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情抒情、托的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
2.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
侧相映等。

3.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

三、具体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意、对比、衬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以乐衬衰、渲染、虚实结合、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欲扬先抑、夸张、比喻、拟人、设置悬念、点面结合、开门见山、伏笔照应、开篇点题、比拟借代等。

四、诗歌的表现手法(赋、比、兴):
1.赋是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

2.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

3.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
情的写法。

文学体裁

文学体裁

文学体裁是指文学作品的具体样式,它是文学形式的因素之一,简称“文体”。

常见的有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小说剧、寓言等。

以下是是小编带来的文学体裁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Ⅰ散文这里的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专指那些以写真事物为基础来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文学作品。

按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兼有抒情成分)、抒情散文(以抒发作者情感为主)和议论散文(以说理为主)。

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形散”主要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联想丰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神不散”,主要指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散文常用的艺术手法有:寓情于景,即景抒情(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寓情于事,因事见情(如鲁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寓情于物,托物言志(如巴金的《灯》)。

Ⅱ小说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

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四部分,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场景,或用以烘托气氛,或表现人物感情,或推动人物情节发展等。

按照不同的标准,小说可分为不同的种类:按篇幅及容量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小小说)。

按内容分为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学幻想小说、公案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传奇小说等。

按写作体制分为章回小说、日记体、书信体、自传体等。

按语言形式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几个阶段:⑴寓言(先秦两汉),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

⑵笔记小说(魏晋南北朝),如干宝的《搜神记》(又成志怪、志人小说)。

⑶传奇(唐代),如李朝威的《柳毅传》。

⑷话本(宋代),如《快嘴李翠莲》。

⑸拟话本(明代),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⑹章回小说(明、清),如《红楼梦》。

Ⅲ戏剧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

文学体裁和文章体裁的区分(完整版)

文学体裁和文章体裁的区分(完整版)

⽂学体裁和⽂章体裁的区分(完整版)分不清⽂学体裁和⽂章体裁的话,会给我们的语⽂学习带来很多困扰。

以下是⼩编带来的⽂学体裁和⽂章体裁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章体裁包括:记叙⽂、议论⽂、说明⽂、应⽤⽂等四个⽅⾯的常识。

(⼀)、记叙⽂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式、以记⼈、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种⽂体。

1、记叙⽂的分类(1)从内容及表达⽅式分:①简单记叙⽂②复杂记叙⽂(2)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分:①以写⼈为主的记叙⽂②以叙事为主的记叙⽂③以写景为主的记叙⽂:④以状物为主的记叙⽂(⼆)、说明⽂以说明为主要表达⽅式,⽤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能、制作⽅法、发展过程和事理的成因、功过的⼀种⽂体。

1、说明⽂的分类从说明对象(内容)分①实体事物说明⽂②事理说明⽂③科学⼩品⽂从语⾔表达⽅式分①平实说明⽂②⽂艺性说明⽂2、说明⽂的特点(1)内容上具有⾼度的科学性(2)结构上具有清晰的条理性(3)语⾔上具有严密的准确性(三)、应⽤⽂应⽤⽂是⼀种切合⽇常⽣活、⼯作及学习的实际需要,具有⼀定格式、篇幅短⼩、简明通俗的实⽤⽂体。

1、应⽤⽂的种类(1)书信类⼀般书信、专⽤书信(感谢信、表扬信、慰问信、介绍信、公开信、证明信、申请书、建议书、倡议书、聘请书)、电报、汇款(2)笔记类⽇记、读书笔记(3)公⽂类通知、通报、报告(调查报告、科学报告)、请⽰、计划、总结、会议记录(4)宣传类⼴告稿、演讲稿、板报、新闻、通信、产品说明书(5)告⽰类启⽰、海报(6)礼仪类请柬、祝辞(贺信、贺电)、唁电、唁函、(7)契据类条据(收条、借条、领条、⽋条、请假条、留⾔条等)、合同(协议书)、公约、(8)传志类传记、地⽅志、家史(校史、村史)(四)、议论⽂议论⽂是以议论为主要⽅式,通过事实、摆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体。

(1)、议论⽂的分类按内容⽬的分:①⼀般性政论⽂②评论③杂⽂(随笔、杂谈、笔记)④读后感按论证⽅式分:①⽴论⽂②驳论⽂⼆、⽂学体裁(⼜称⽂学样式)⽂学体裁,是指诗歌、散⽂、戏剧、⼩说四⼤⽂学样式。

文学体裁

文学体裁

一.文学体裁:散文、小说、诗歌、戏剧二.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三.记叙文:(一)常见叙事线索:1.人物线索2.物品线索3.感情线索4.时间线索5.时间线索6.地点变换线索找线索:1.文章标题2.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3.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4.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5.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二)记叙文顺序:1.顺序2.(2)倒叙(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生动性,引人入胜)3.插叙『补充、衬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人物或事件)丰富情节,深化主题』(三)人物描写方法:1.外貌描写2.语言描写3.动作描写4.心理描写5.神态描写6.肖像描写(四)环境描写:1.自然环境: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推动故事情节发展2.社会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渲染环境气氛(五)记叙文的词语或句子的含义辨析:1.结合特定语境(即具体的句、段、篇、上下文),分析词语的含义2.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明确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一词多义等3.注意语气或语调4.着眼于词句之间的搭配5.着眼于词义范围的大小、轻重程度6.注意言外之意(如:挖掘比喻句中的本体或者事物的象征意义,用平实的语言表达)(六)记叙文开头句子的作用:结构上:1.开篇点题2.总领全文3.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或思考内容上:表现了……(七)记叙文中间句子的作用:结构上: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承接上文……引出下文……2.段末起总结作用3.为下文埋下伏笔4.为下文情节作铺垫5.推动情节的发展内容上:表现了……(八)记叙文结尾句子的作用:结构上:1.篇末点题2.总结全文深化中心3.令人深思,给人启示,让人回味4.前后照应(首位呼应)文末“……”应了文章“……”内容上:突出……,或再次点明……的中心(九)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意思:1.找文章标题、首尾的诗情议论性的句子2.综合概括主要段落大意(特别是抒情散文)3.从作者对人物或事物的态度判断(十)概括段意:摘句法;找出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进行适当的删改)例如:人﹢时地﹢做法﹢结果(记叙文)景物﹢特征(描写性的文章)四. 说明文(一)把握说明对象特征:1.题目2.首段3.关键句(二)说明方法分类和作用:1.举例子:具体形象地说明了……,便于读者理解。

常见的文学体裁

常见的文学体裁

常见的文学体裁在文学创作中,体裁是文章的形式,是作者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创作的,形式也成为文章的内容的结构。

文学体裁的种类有很多,最常见的文学体裁有哪些呢?(一)诗歌体裁诗歌体裁是最古老的一种文学体裁,在文学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诗歌体裁不仅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怀,也可以抒发自己的思想。

诗歌体裁有三种风格:格律诗、韵文诗和自由体诗。

格律诗是文章中最受人欢迎的体裁,特点是有着规定的格式,如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九言绝句等,例如诗人李白的《将进酒》;韵文诗的特点是文中的句子有一定的韵脚,例如诗人毛泽东的《长恨歌》;而自由体诗则没有规定的格式,可以随意发挥,例如《登鹳雀楼》。

(二)戏剧体裁戏剧体裁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有的人认为戏剧是由文学创作演变而来的,它把文学的内容和表演联系在一起,成为最具有视觉效果的文学体裁。

戏剧一般分成前言、诗歌、对白和注释四部分,影响最大的就是五湖四海的《西游记》和北宋王实甫的《醉翁亭记》了。

(三)小说体裁小说体裁是目前最流行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类型也很多,从古代的神话小说到现代的玄幻小说,从现实主义小说到言情小说,各具特色,而影响最大的就属《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和叶芝的《种树》等。

(四)散文体裁散文体裁一般指诗歌以外的文章形式,散文可以表达作者本人的思想感情,也可以抒发平日的感受,在文学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要数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柳永的《雨霖铃》和鲁迅的《忘不了的曾经的爱情》等了。

总之,以上是最常见的文学体裁,它们各有特点,正是因为文学体裁的多样性,才使文学作品更为丰富多彩。

在文学创作中,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需要,选择一种最符合自己风格的文学体裁,以写出精彩绝伦的文学作品。

文学体裁

文学体裁

文学体裁文学作品的具体样式。

两分法:韵文与散文三分法: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四分法:诗歌、小说、散文、戏剧五分法:小说、诗歌、戏剧、散文、小说剧一、诗歌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集中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

1、特点(1)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最集中的反映。

(2)有丰富的感情与想象。

(3)语言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

(4)形式以行为单位,分行根据节奏。

2、起源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来源于上古时期的劳动号子以及祭祀颂词,是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

《尚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

”《礼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

”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

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

3、中国诗歌发展《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诗→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近代诗、新诗4、表现手法古代:赋(直接陈述)、比(比喻)、兴(托物起兴)现代:比拟、夸张、借代5、古诗分类按音律分:古体诗、近体诗、词、曲。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2)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分为两种,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绝句仅为四句两联,又称绝诗、截句、断句,从上到下,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文学体裁

文学体裁

文学体裁知识精讲一、要点梳理(一)文学四大分类1.诗歌(1)诗歌的概念诗歌是我国最早是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源于原始人民的劳动呼声,是一种有声韵、有歌咏的文学。

它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集中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在形式上,一般以“行”为单位,分行排列。

(2)诗歌的基本特点①高度的概括性,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②饱含着浓烈的感情,诗歌充分表达出作者的主观感情;③形象性,诗歌借助丰富的想象,通过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表达思想感情;④诗歌语言凝练、形象而富有音乐美。

(3)诗歌的分类按题材: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

按音律:古体诗(楚辞体、乐府诗等)、近体诗(律诗、绝句)、词、曲。

(4)诗歌的发展《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诗→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近代诗、新诗2.散文(1)散文的概念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这种文体篇幅短小,取材广泛。

形式自由,写法灵活,能够迅速的反映现实生活。

(2)散文的分类叙事散文,即以记人叙事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在表现手法上,以记叙为主,见有抒情成分。

抒情散文,即以抒发作者感情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法是直抒胸臆法。

议论散文,即以说理为主的散文。

这种说理常借助生动的事例、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表达,文学色彩较浓。

(3)散文的特点①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指取材十分广泛,联想丰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神不散”指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②意境深邃。

“意”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境”就是文章所借助的某种形象。

作者只有使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达到有机融合,才能使散文的主题深刻。

③语言凝练。

散文的语言清新隽永,充满诗情画意,又简明而生动、言近而旨远,往往带有哲理。

④表现手法灵活,富于变化。

可以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也可以夹叙夹议,状物写景。

文学体裁

文学体裁

1、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

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2、骈文其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世称“四六文”。

骈文由于迁就句式,堆砌词藻,往往影响内容表达,3、原推究本源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

这种文体是对某种理论、主张、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从根本上考察、探讨,理论性较强。

4、辩即辩是非,别真伪,这种文体的特点是批驳一个错误论点,或辨析某些事实。

5、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

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

6、论论是一种论文文体一曰史论,二政论7、奏议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

它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

(1)疏。

是分条陈述的意思。

(2)表。

是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

(3)对策。

古代考试把问题写到策上,令参加考试的人回答叫策,考生回答的文章叫对策8、序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

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

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9、赠序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

10、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

11、祭文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时所诵读的文章。

体裁有韵文和散文两种。

内容是追念死者生前的主要经历,颂扬他的主要品德和业绩,寄托哀思,激励生者。

12.杂记包括:(1)山川、景物、人事杂记。

(2)笔记文。

13、游记游记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

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有带抒情色彩的14、寓言是带有劝喻或讽谏性的故事。

“寓”是“寄托”的意思。

寓言,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寄寓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惯于运用拟人的手法,语言简洁锋利。

15、史书体例①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②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③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要线索,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如南宋袁枚的《通鉴纪事本末》。

文学体裁及分类

文学体裁及分类

第一部分:四大文学体裁文学体裁是指文学作品的类别。

它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

一、小说1.小说的概念及分类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展示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特征,从而广泛而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中国小说渊源于古代神话传说,经历了六朝志怪、唐代传奇、宋元话本、明清章回小说和“五四”现代小说的发展过程。

根据篇幅的长短,小说分为长篇、短篇和中篇。

按照体例格式,可分为书信体小说、日记小说、章回体小说、系列小说等。

按照内容的不同,小说可分为言情小说、历史小说、科幻小说、武侠小说、谴责小说、心理小说等。

2.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人物和环境是小说的三个要素。

故事情节是小说的第一要素,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是展现人物性格、行为、思想、感情和心理状态的重要手段。

小说的情节,首先要完整,从故事开端、发展、高潮到结局,要求有完整的情节。

其次要紧凑,即做到简练而不冗繁、集中而不分散,主线鲜明,可有适当的跳跃却并不中断。

第三要新颖,即不落俗套,这样可以避免读者“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的乏味感。

为了使小说引人入胜,情节应生动曲折;同时,小说运用细节描写,它是使情节丰富的重要手段。

小说在故事情节的展开中,应该通过对人物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的直接描写,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

塑造人物是小说的重要任务。

小说的人物是虚构的,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不同原型的某些特征加以糅合熔铸而成的,因此,小说所刻画的人物,被称为“典型形象”或“典型性格”。

环境是小说第三个要素。

环境描写包括历史背景、时代气氛、人物关系、人情风俗以及自然景物等方面。

小说人物总是生活于特定环境,环境总是为特定人物服务的。

环境和人物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首先,环境创造人物。

环境不仅仅是人物生存的场所,还为人物活动提供了动因。

其次,人物也创造了环境。

人物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同时又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改造环境。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中国文学体裁分类大全

中国文学体裁分类大全

中国文学体裁分类大全1.诗歌(1)诗歌的特点诗歌是与小说、散文、戏剧并列着的一种文体,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

其主要特点是:①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

②诗歌有丰富的感情和想象,善于从感情上打动读者。

③诗歌的语言凝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

④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中国的旧体诗、词、曲的一句就是一行)。

(2)诗歌的分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诗歌可分为若干类别。

按国别分,可分为中国诗歌和外国诗歌;中国诗歌按时代分,可分为古代诗歌和新诗;中国古代.诗歌按体例分,分为诗、词、曲;中国古代的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词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l字以上);(1997年全国已考)元曲可分为小令和套数(又叫套曲);新诗又可分为自由诗和用旧形式写成的新诗。

(3)古代诗歌与新诗古代诗歌是泛指古代文学长河中用文言写成的韵文,即这一历史时期的诗、词、曲。

新诗指五四新文化新文学运动以后出现的诗歌。

(4)古体诗与近体诗古体诗和近体诗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二者的主要区别是:(1996年全国、2001年春季已考)古体诗主要是指唐代以前的古代诗歌,其主要特点是每首诗行数不固定、每行诗字数不固定、每首诗的用韵不固定;近体诗又称今体诗,它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主要指初唐形成的律诗和绝句,其主要特点是每首诗行数固定、每行诗字数固定、每首诗的用韵固定。

(5)诗、词、曲的区别诗、词、曲都是韵文,其主要区别在于诗要求节奏和讲求韵律。

词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它比诗的要求更加严格。

曲也是和乐演唱的一种韵文形式,但句法比词灵活,句中经常添加衬字等。

(6)新诗中的自由诗和旧体诗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提倡并兴起的一种新诗体,其中用白话写的大致押韵、形式自由的诗叫做自由体诗,如《天上的街市》、《大堰河——我的保姆》、《王贵与李香香》等。

【优质文档】文学体裁和文章体裁的区分(完整版)-实用word文档 (5页)

【优质文档】文学体裁和文章体裁的区分(完整版)-实用word文档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文学体裁和文章体裁的区分(完整版)分不清文学体裁和文章体裁的话,会给我们的语文学习带来很多困扰。

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文学体裁和文章体裁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文章体裁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四个方面的常识。

(一)、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1、记叙文的分类(1)从内容及表达方式分:①简单记叙文②复杂记叙文(2)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分:①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②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③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④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二)、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能、制作方法、发展过程和事理的成因、功过的一种文体。

1、说明文的分类从说明对象(内容)分①实体事物说明文②事理说明文③科学小品文从语言表达方式分①平实说明文②文艺性说明文2、说明文的特点(1)内容上具有高度的科学性(2)结构上具有清晰的条理性(3)语言上具有严密的准确性(三)、应用文应用文是一种切合日常生活、工作及学习的实际需要,具有一定格式、篇幅短小、简明通俗的实用文体。

1、应用文的种类(1)书信类一般书信、专用书信(感谢信、表扬信、慰问信、介绍信、公开信、证明信、申请书、建议书、倡议书、聘请书)、电报、汇款(2)笔记类日记、读书笔记(3)公文类通知、通报、报告(调查报告、科学报告)、请示、计划、总结、会议记录(4)宣传类广告稿、演讲稿、板报、新闻、通信、产品说明书。

文学体裁

文学体裁
文学体裁的分类不但是相对的,而且也是随着文学创作实践经验的丰富发展而不断地发展的。前面已经说过, 文学体裁在历史上是有它的形成、发展过程的,当创作实践中某种文学体裁还没有产生或者还没有成......
以上我们着重地介绍了两种最常见的文学体裁的分类法——“三分法”和“四分法”那么,这两种分类法的 优缺点何在呢?在本书中,我们又将采用哪种分类法呢?
文学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文学体裁作为文学形式的一个要素,它的形成归根到底 也是适应了一定社会生活的需要。由于社会生活的发展,人类认识活动的日益深化,就必然要求适于反映这种生 活内容的文学体裁的产生;而在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所形成的技术条件以及其他因素,也影响着某些文学体裁的 产生。马克思在谈到希腊艺术时曾经指出:“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 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之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从另一方面看:阿基里斯能够 同火药和弹丸并存吗?或者,《伊里亚特》能够同活字盘甚至印刷机并存吗?随着印刷机的出现,歌谣、传说和 诗神缪斯岂不是必然要绝迹,因而史诗的必要条件岂不是要消失吗?”①马克思这些话虽然不全是从文学体裁的 演变着眼的,但它却同时生动地说明了:神话、史诗这两种文学体裁只能在生产力水平和人们的认识水平都还十 分低下的社会阶段产生,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随着自然力的被支配和科学技术的发达,它们就必将逐渐在内容 和形式上发生各种演变,产生新的体裁。报告文学这种体裁的形成,也说明社会生活同文学体裁产生的关系。随 着革命斗争的深入展开,人民群众要求作家迅速而及时地反映现实,报告各条战线上的动人事迹,或揭露生活中 的丑恶现象,报告文学这种体裁恰好能够在这方面发挥较大的作用,这就是报告文学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根据。如 果离开了近代社会的变革和人民群众革命斗争的需要,离开了近代印刷出版事业的发展所提供的物质条件,报告 文学也就不可能产生,不可能形成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

体裁分文章体裁和文学体裁

体裁分文章体裁和文学体裁

体裁分文章体裁和文学体裁文章分类知识体裁分文章体裁和文学体裁。

文章体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

文学体裁:诗歌、小说、戏剧、散文。

文章的体裁,一般人把它分做记叙文、论说文、抒情文、应用文四类。

现在分别说明如下:(一)记叙文:记叙文是记事文和叙事文的合称。

记事文又叫做记述文,是把个人看到的、听到的或是想像的情形,将人物、地方或事物的形状、色彩、状态、情景、性质、效用、方法记述下来的文章。

叙事文,又叫做表达文,是表达人物或事物的动作、变化,使人知道事实经过的文章。

记叙文包括的范围很广,如记人记事,日记、游记、传说、新闻、通讯、小说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狭义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开展进行表达和描写的一类文章,常见的如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游记、日记、参观记、回忆录,以及一局部书等。

正因为记叙文写的是生活中的见闻,所以一定要表达出作者对于生活的真切感受。

写人的记叙文一般是〔1〕一事一人〔2〕多事一人〔3〕两人文章(二)论说文〔初中常常分红说明文和议论文两种〕:论说文包括说明文和议论文。

说明文是解释事物、说明事理、分析因果、说明意义,令人晓得事物、事理或因果常识的文章。

初中常见的说明文的分类事物说明文说明:解说实体事物的形状、结构、性质、特征等的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说明:阐释抽象的事理、本质、关系、规律等的说明文。

这类说明文的特点在于通过对现象的说明,到达剖析本质的目的。

科学小品说明:用文艺的笔调介绍科学知识,既有科学性,又有文艺性。

这类作品题材广泛,短小精悍。

科普说明文说明:语言比拟平实、非文艺性的引见常识、遍及科学的说明文。

说明注解词说明:对事物、人物进行讲授说明的一种说明体裁。

是共同实物、图画的说明。

1、阐释性说明文从几个不同侧面来解说事物、阐释事理的说明文叫阐释性说明文。

有关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动物、植物、科学卫生、语言文艺等方面的知识性文字或教材、科学实验报告、器物使用说明等都属于这一类。

文学的类型和体裁

文学的类型和体裁

02
文学体裁的空间 维度:民族继承 性
03
文学体裁的科学 维度:形式稳定 性
第二节 文学体 裁
一、小说
1、小说的一般特征:叙事性; 2、小说形态的历史演化:
❖ 西方:神话——寓言——传奇——史诗——故事—— 现代小说。
❖ 中国:神话——传闻——史传——传奇——笔记/故 事——话本——章回——现代小说
单击添加副标题
第十三章 文学的 类型和体裁
第一节 文学类型和体裁的划分原则
一、文学类型划分的原则
从功能上划分为再现性的叙事文学和表现性

的抒情文学; 从表现手段上划分为读本文学(阅读)和剧
02
本文学(表演)。 功能与表现手段结合形成具体的形式规范:
03
文学体裁。
二、文学体裁的性质
01
文学体裁的时间 维度: 历史变 易性
3、小说的主要类型:长篇、中篇、短篇、微型 (小小说)。
二、诗歌
1、诗歌的基本形式特征:
❖ A、分行、押韵、有节奏和韵律,富 于音乐性和形式美,适宜情感抒发;
❖ B、语言凝练、鲜明,讲求“炼句” 和“炼字”;
❖ C、语句和情感表达富有跳跃性,想 象空间广阔,以抒情见长,遵从情感 逻辑,创造审美意境。
2、诗歌的一般类型: 抒情诗、叙事诗;歌词
青花瓷
词:方文山 曲:周杰伦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 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
方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体
一、有塑造形象的是文学体裁:
a、诗歌:诗、词、曲、民谣等,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文学体裁;
b、散文:描写出对社会、人生、自然界的特殊感悟;
散文的种类有:
①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为主的散文(以记叙为主兼有抒情的成分)
②抒情散文:以抒发作者感情为主的散文
③议论散文:以说理为主的散文
c、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
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神话、传说、寓言、童话、民间
故事等);
d、戏剧: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指剧本、戏剧文学、电影文学;
e、其他文体
(1)童话: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
(2)寓言:带有劝喻或讽谏性的故事;
(3)神话故事;(4)民间故事;
(5)传说;(6)回忆录
二、没有塑造形象的是文章体裁(实用文体):四大类
a、记叙文:消息、通讯、特写、人物专访、传记、记人叙事。

b、说明文:说明具体事物或事理,介绍科技知识、地理状况等。

c、议论文:对人或事发表自己的见解、主张、看法或批驳对方观点。

有时评、社论、按语、杂文及观后感、读后感等。

d、应用文:固定格式、固定用途、专门对象。

书信、通知、启事、
调查报告、借条、申请书等。

文 [散文——议论散文、叙事散文、抒情散文
学[小说——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微型小说体[诗歌——抒情诗、叙事诗、散文诗
裁[戏剧文学——话剧、歌剧、歌舞剧、戏曲等
文 [记叙文——消息、通讯、回忆录、传记、家史等
章 [议论文——政论、评论、序跋、杂文、学术论文等体[说明文——科普说明文、辞书、教科书、说明文等裁[应用文——条据、规约、书信、公文、各类文书等
四、相关常识
(一)文学体裁是指文学作品的具体样式,它是文学形式的因素之一。

一切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都要通过这样或那样的体裁来表现,没有体裁的文学作品是不存在的。

这犹如人们做衣服,必定要量体裁衣,选择一定的样式。

在文学发展的历史上,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文学体裁,例如神话、史诗、寓言、行情诗、叙事诗、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悲剧、喜剧、正剧、抒情散文、杂文、报告文学等等。

这些名目繁多的文学体裁的产生和演变,都有一定的社会根据和它本身的发展规律。

(二)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

(三)表达方式就是常见的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

(其实也属于艺术表现手法)。

(四)修辞手法就是常见的比喻、对比、比拟、对偶、借代、夸张、互文、双关、反问、设问、反复、反语、引用等。

(五)中国古典文学体裁分为:诗和文,文又分为韵文和散文。

现代一般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并称为四大文学体裁;中国的抒情诗和散文(称为古文)最早而比较发达。

西方则分为:诗歌与散文两个基本类型。

叙事诗和戏剧成熟较早,此外小说比较发达。

答案补充
最常见的写作手法有:夸张、对比、比喻、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动静结合、寓景于情、托物言志等。

修辞手法就是修辞格的运用,常见的修辞格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以上8种为大纲规定必须掌握的修
辞格),以及反复、双关、反语、引用、对比、衬托(映衬)顶针(顶真、连珠)移用、通感、婉曲、回文、呼告、互文等。

四、文体知识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四个方面的常识。

(一)记叙文
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1、记叙文的分类
(1)从内容及表达方式分:①简单记叙文;②复杂记叙文(2)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分:
①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②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③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④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
(二)说明文
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能、制作方法、发展过程和事理的成因、功过的一种文体。

1、说明文的分类
从说明对象(内容)分:①实体事物说明文;②事理说明文;③科学小品文从语言表达方式分:①平实说明文;②文艺性说明文 2、说明文的特点
(1)内容上具有高度的科学性(2)结构上具有清晰的条理性(3)语言上具有严密的准确性(三)应用文
应用文是一种切合日常生活、工作及学习的实际需要,具有一定格式、篇幅短小、简明通俗的实用文体。

1、应用文的种类
(1)书信类:一般书信、专用书信(感谢信、表扬信、慰问信、介绍信、公开信、证明信、申请书、建议书、倡议书、聘请书)电报、汇款
(2)笔记类:日记、读书笔记
(3)公文类:通知、通报、报告(调查报告、科学报告)请示、
计划、总结、会议记录(4)宣传类:广告稿、演讲稿、板报、新闻、通信、产品说明书(5)告示类:启示、海报
(6)礼仪类:请柬、祝辞(贺信、贺电)唁电、唁函、
(7)契据类:条据(收条、借条、领条、欠条、请假条、留言条等)合同(协议书)公约、(8)传志类:传记、地方志、家史(校史、村史)(四)议论文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方式,通过事实、摆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1)议论文的分类
按内容目的分:①一般性政论文;②评论;③杂文(随笔、杂谈、笔记);④读后感按论证方式分:①立论文;②驳论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