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童年的发现》教案设计
《童年的发现》教案(精选7篇)

《童年的发现》教案《童年的发现》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童年的发现》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童年的发现》教案篇1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能正确认读“胚胎、祸患、滑翔、天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4、感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发现了什么,重点了解“我”是怎么发现的。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童年是人一生中最天真浪漫的时刻,在玩乐的时候常常有一些有趣的发现。
今天,让我们走进苏联作家费奥多罗夫的童年,去看看他的童年有怎样有趣的发现吧!(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找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4、再读课文,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作者围绕“童年的发现”先讲了些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课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讲了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了证实。
)5、激趣朗读,作者的发现有趣吗?选择最感兴趣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三、阅读理解,“‘我’发现了什么?”1、自读课文1、2自然段,说说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
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发散开去,以课文内容为切入点展开讨论。
2、朗读体会。
(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发现胚胎发育规律时的欣喜和自豪,及当众受到惩罚的愤懑。
(2)在读中评价,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入情入景地体会作者的感受。
四、细读体会童年秘密的发现过程1、“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自己的体会。
讨论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共8篇)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共8篇)篇:《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句话的含意,领悟作者童年是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3、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入情入景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一、联系实际、激趣导入师:人在长大或变老的时候,常常回忆起童年的事情。
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望不了父母有趣而又截然不同的评价,那么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童年最有意思的是什么事呢?(以激发学生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发现的学习兴趣进入新课学习。
)二、明确要求学有目标1、指名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1)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结果怎样?(2)“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3)举例说说对“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和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理解。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找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3)课文课讲了一件什么事,(4)作者围绕着童年的发现先讲了些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生:课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讲了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了证实。
四、再读课文、释疑解难1、再读课文,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阅读提示”的三个问题。
(1)“我”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自由读1、2自然段。
2、朗读体会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发现胚胎发育规律时的欣喜和自豪,及当众受到惩罚的愤懑。
读中评价,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入情入景体会作者的感受。
3、细读体会童年秘密的发现过程“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
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自己的体会。
4、从“我”的发现过程中,那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出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
童年的发现教案8则

童年的发现教案8则童年的发现教案童年的发现教案(一):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资料,体会最后一句话的含意,领悟作者童年是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3、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潜力。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入情入景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资料,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一、联系实际、激趣导入师:人在长大或变老的时候,常常回忆起童年的事情。
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望不了父母搞笑而又截然不同的评价,那么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童年最有意思的是什么事呢?(以激发学生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发现的学习兴趣进入新课学习。
)二、明确要求学有目标1、指名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1)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结果怎样?(2)“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3)举例说说对“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和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理解。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找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3)课文课讲了一件什么事,生:课文重点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4)作者围绕着童年的发现先讲了些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生:课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讲了这个发此刻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了证实。
四、再读课文、释疑解难1、再读课文,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阅读提示”的三个问题。
(1)“我”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自由读1、2自然段。
生:作者发现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2、朗读体会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发现胚胎发育规律时的欣喜和自豪,及当众受到惩罚的愤懑。
读中评价,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入情入景体会作者的感受。
3、细读体会童年秘密的发现过程“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
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自己的体会。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童年的发现》优秀教案范文(通用8篇)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童年的发现》优秀教案范文(通用8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童年的发现》优秀教案篇1训练思路1、读写结合:读写结合,以读促练。
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时,紧紧抓住课文的重点与难点,《祖父的园子》中作者在童年时期无忧无虑,她的童年多彩多姿,令人向往;《童年的发现》在作者童年时代有什么样的发现。
再引入到学生的童年生活有哪些值得回忆的童年趣事。
引导启发学生收集素材,扩展思路,选择材料等,为习作做好准备。
2、从说到写:让学生出示照片或相册,勾起对自己类似经历的回忆,充分讲述自己的趣事。
互相启发,进一步开阔思路,这样既能激发兴趣,又能产生赶快写下来的欲望。
3、鼓励表达,激励创新学生经过合作交流,把事情的说出来,接着指导学生列写作提纲,尊重学生意愿,以学生自己确定的中心选择材料,把写的方法放开,鼓励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尽量把事情的“有趣”写出来,即有童真童趣,又能从天真无邪的童年生活中激发创新精神的火花。
在教学中,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本次作文中发现进步,和编辑作品集《童真集》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成功感,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
教学目标1、回忆本单元课文,触发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2、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人生的思想感情。
3、要求学生能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围绕话题流畅记叙童年生活的精彩片段。
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愿意和同学交流自己的习作,分享习作的快乐。
4、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建构知识的学习习惯。
教学实施一、布置观察,积累素材学完《童年的发现》后,给学生较充裕的时间,用心去观察周围的人、事、物,看看自己有什么新的发现;用心去回忆自己脑海中积累的材料,想想自己曾有过什么样的发现。
二、激发兴趣,拓展思路1、谈话导入,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
如,可以这样说:著名的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牛顿因为发现苹果落地的秘密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因为发现了壶盖跳动的原因而发明了蒸汽机……有多少发现,就给人带来多少惊喜。
《童年的发现》教案优秀3篇

《童年的发现》教案优秀3篇《童年的发现》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作者发现胚胎的`发育过程,体会作者童年的探索趣味。
2.懂得童年的幻想给童年带来的快乐。
3.了解课文童真童趣的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作者被老师罚出教室后的心理感受。
2.了解课文是怎么做到真实反映童趣的。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
1.大家边听范读,边想一想我为什么那么痴迷于幻想?2.大家来读一读你了解的情况。
3.打开书,预习生字。
二、学生初读课文,并画出文中的生字。
1.指名上黑板写出不认识的字。
凋缕芳吁耍训斥脾罕藤愈凌秉飕撩梳衰绢侨眷2.指名给这些字加上拼音。
3.让学生读拼音节。
4.正音、正字。
三、理解词语。
1.再读课文,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2.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理解其它词语。
4.出示重点词语,让学生巩固练习。
读读这些词语。
四、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难读的句子。
2.同桌互相学习,克服困难。
3.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注意纠正错误读音。
4.教师指导读难句。
(1)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2)哈哈!这跟画地图差不多到这一段的结尾。
这一推理语句,要读出气势来,折字要重读。
(3)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现与发明,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语速稍快,应读得活泼,突出驱逐、迫害等词语。
5.再练练难句的朗读。
五、作业:抄词、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引导学生自学。
让学生默读全文,思考:1.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2.判断:课文围绕发现写了一件事。
()课文围绕发现写了三件事。
(√)3.小组讨论哪五件事?(1)我常常做梦,老师告诉我人是由小鱼进化来的。
(2)我得出结论,人如何由小鱼进行成人的。
(3)在生物课上被老师罚出教室。
二、深入重点段,揭示中心思想。
1.让学生结合课题质疑。
五年级语文《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精选11篇)

五年级语文《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精选11篇)五年级语文《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精选11篇)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五年级语文《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语文《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1【教材简析】本课是一篇鼓励求知、鼓励大胆想象、鼓励探究发现的课文,通过作者回忆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这件趣事,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心理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第一部分先概述了“我”九岁时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却在后来因此受到惩罚。
第二部分具体叙述“我”发现有关胚胎发育规律的前后经过。
最后,写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证实,“我”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结果被老师误解受到处罚,但“我”从中获得感悟。
本文故事情节充满童真童趣,语言风趣幽默,并有多处内心活动的描写,真实展现了孩子内心世界。
学习这篇课文,要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和讨论交流,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我”发现了什么、是怎么发现的;从中激发学生勤学好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学习精神;体会心理活动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能真实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教学目标】1、认读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天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4、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入情入景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发现了什么,重点了解“我”是怎么发现的。
2、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幽默活泼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前准备】1、回忆自己童年的“发现”。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15篇)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15篇)《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丫汲,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水墨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3.背诵喜欢的诗歌,感悟儿童诗的特点,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教学难点:比较两首儿童诗表达方式上的区别,领悟儿童诗的写法。
课前准备:1、找几首儿童诗读一读;2、了解《水浒传》里面的英雄人物。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我想》(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此时,如果有一位神仙站在你面前,能帮你实现一个愿望,那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这是一个让人感兴趣的话题,尤其是孩子们,这一环节能令他们畅所欲言,一吐为快。
孩子的愿望是那么多,又那么美好,教师从中更真切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 2.是啊,美好的愿望有那么多,要是都能一一实现那该多好啊!这不,有一个孩子就把自己的愿望写进了诗里,他的愿望是什么呢?赶紧去读读吧。
(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诗歌)(二)初独诗歌,明白大意指名分小节读诗(注意丫、汲的读音)。
自由读诗,读通顺,读流利,并想一想,孩子的愿望是什么?交流作者在每一个小节里所表达的美好心愿。
(师随机板书)(三)精读诗歌,进入情境1.那么多愿望中,哪一个最令你神往?说说理由。
2.诵读最神往的愿望,品读这一节诗句,想象画面。
[读通诗句,读好诗句,调动多种感官体验诗歌描绘的意境,学生大胆想象: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会是怎样的情景、怎样的感觉;把眼睛装在风筝上,还会看到什么,把自己种在土地上,还会变成什么]3.想象我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愿望?有感情地朗读。
(四)赏析诗歌,领悟写法1.生自由朗读全诗,体会这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2.生交流自己的发现:每一小节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
童年的发现优秀教案5篇

童年的发现优秀教案5篇童年的发现优秀教案5篇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教育过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文学、修辞、逻辑等语文知识。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童年的发现优秀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童年的发现优秀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认识“胚”、“岂”、“痴”、“婴”、“窘”5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基本读懂课文。
感悟作者童年时代求知若渴、寻根探究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发现”的过程,“我”的伟大的“发现”是怎么来的,从而培养学生大胆发现问题寻根问底的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句子的深刻含义。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在人长大或变老后,常常会回乡起童年的事情。
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忘不了的是父母有趣的截然不同的评价,那么,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童年中最有意思的是什么事呢二、按阅读提示自学课文。
三、就下面三个问题中感兴趣的问题与同伴交流1、“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结果怎样2、“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3、举例说说对“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和发现,有时还面临着俄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理解。
四、全班交流重点交流1、“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之所以有个发现,一是敢于提问,二是反复思考,三是大胆想象。
结合体会,有感情地朗读第3——13自然段。
2、举例说说对“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和发现,有时还面临着俄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理解。
(1)结合作者的故事,谈对这一句话的理解。
(2)结合知道的其他事情。
谈谈理解。
如:哥白尼、伽利略的故事等。
五、选择觉得有趣的段落读一读先自己练读,再读给同伴听。
六、说说自己是否也有过有趣的发现。
七、总结童年的发现,尽管有时候别人会觉得可笑,甚至会招来麻烦,可是,老师却希望你们每个人都有一双好奇的眼睛去发现,去享受发现的快乐,拥有自己美妙的童年的发现。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优秀4篇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篇8【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作者发现进化论的过程。
3、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问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4、学习作者通过一件事表达自己真实感受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末段的意思。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教学流程】一、音乐导入。
《童年》。
同学们,上节课林老师和我们一起初步学习了《童年的发现》这篇文章,并知道作者童年时发现了什么?谁愿意来汇报一下。
二、再读课文,体味感受。
作者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的规律?(顺序的词语:起始于……决定……仍在继续……又过了……)三、品读课文,作者的童年是怎样的?(知识点落实:压缩句子)(爱观察、善于思考)1、细读课文。
2、汇报交流。
小组合作探究与交流学习。
3、评价生成。
生生评价、师生评价。
四、悟读课文。
(发明与发现)“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五、总结与质疑。
六、读写结合。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篇9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胚、祸”等10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随心所遇、运转自如、绞尽脑汁”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作者发现胚胎发育的过程,感受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3.能结合具体事例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能结合具体事例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出示课件2】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
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
童年的发现语文教案(5篇)

童年的发现语文教案(5篇)语文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的重要手段,通过语文教育,学生可以增强自信、拓宽视野、提升综合能力。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童年的发现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童年的发现语文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能正确认读“胚胎、祸患、滑翔、天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4、感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发现了什么,重点了解“我”是怎么发现的。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童年是人一生中最天真浪漫的时刻,在玩乐的时候常常有一些有趣的发现。
今天,让我们走进苏联作家费奥多罗夫的童年,去看看他的童年有怎样有趣的发现吧!(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找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4、再读课文,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作者围绕“童年的发现”先讲了些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课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讲了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了证实。
)5、激趣朗读,作者的发现有趣吗?选择最感兴趣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三、阅读理解,“‘我’发现了什么?”1、自读课文1、2自然段,说说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
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发散开去,以课文内容为切入点展开讨论。
2、朗读体会。
(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发现胚胎发育规律时的欣喜和自豪,及当众受到惩罚的愤懑。
(2)在读中评价,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入情入景地体会作者的感受。
四、细读体会童年秘密的发现过程1、“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自己的体会。
讨论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童年的发现》优质课教学设计(精选5篇)

《童年的发现》优质课教学设计(精选5篇)《童年的发现》优质课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童年的发现》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篇课文(即第八课),该单元以“多彩的童年生活”为主题展开,《童年的发现》主要写了作者费奥多罗夫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从而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遇到问题要敢于动脑,最为重要的是有坚持不懈的勤奋钻研的精神。
教学目标1.学会14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天赋、妨碍、岂止、痴迷、厘米、羞愧、幸亏、驱逐、随心所遇、运转自如、绞尽脑汁”等词语。
读读记记“澄澈、困窘”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是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4.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学习重点感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像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学习难点理解句子:“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课前准备1.回忆自己童年的“发现”。
2.通过查阅课外书,上网等途径收集有关科学家发明发现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质疑课题。
1.生质疑课题:课文写的是谁的童年?他在童年发现了什么?他是怎样发现的?2.教师介绍有关胚胎发育的科学知识。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障碍。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文中注音的字词。
2.学习生字词,理解生字词。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课讲了一件什么事,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重点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2.反复朗读课文的第十三自然段,在这段话中画出集中描写“我”童年的发现的句子。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的时间。
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
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
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优秀3篇)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优秀3篇)《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篇一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他的行为习惯。
一个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教师同样会决定他的教学风格。
我就是这样的教师。
在学生眼里,我是整天板着脸孔,对学生处处严格要求的“严厉”老师。
以往上课,我很严肃,微笑算是对学生最好的奖励。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我们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我也在努力改变自己,改进教学方法。
一次“换脸”的经历,使我喜欢上了我的“新脸孔”。
那是前几天的一节语文课,我们学习《童年的发现》这篇课文。
当学生预习了课文之后,我提出问题:“小作者发现了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了问题。
我又提问:“小作者是如何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学生回答:“作者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
”我刚准备按照思路继续发问。
几个调皮的学生就迫不及待地说自己经常做梦也会飞。
他们的话引起了哄堂大笑。
我压住了火气,问大家:“你们在梦中也会飞吗?”同学们兴奋地讨论开了,教室里成了一窝蜂。
一场关于“梦”的辩论开始了。
怎样把学生引入课堂,继续课文的学习呢?我只要严肃地说一声:“好了,请大家安静!”学生就会停止无休止的讨论。
但如果这样,学生虽然安静了下来,但他们的心还在关于“梦”的回想中。
往日的课堂,学生都是被动地思考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兴奋、积极主动。
经过短暂的思考之后,我微笑着问学生:“谁做过关于飞行的梦,请举手!”结果,全班学生几乎同时举起了手,而且有的学生将手举得很高。
再看看学生,个个流露出兴奋、惊奇的神情。
我因势利导,接着问:“人做梦为什么会飞呢?”有的学生说:“我很想飞,如果能飞该多好呀!这个愿望只有在梦里才会实现!”有些对课文比较熟悉的学生说:“是因为人在长个。
”这样,学生又以“为什么人长个时就梦见会飞”为题进行思考,自己回到了课堂教学。
之后,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更加积极、主动,课堂气氛也相当活跃。
教学任务完成时,我又将关于“梦”的问题引入课堂。
童年的发现 教学设计(优秀9篇)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优秀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应急预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emergency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优秀9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童年的发现》教案(优秀6篇)

《童年的发现》教案(优秀6篇)《童年的发现》作文篇一教材浅析: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反映了儿童渴望求知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作者童年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学会“妨、碍”2个会认字,读读记记“妨碍、情不自禁、随心所欲、天赋、痴迷、一本正经”等词语。
教学重点:知道“我”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
教学难点:理解“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领悟作者童年时强烈的求知欲和丰富大胆的想象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有关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科学家的不幸遭遇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童年是美好的,也是充满着强烈的求知欲,每个人的童年都充满着无数个“为什么”,充满着神奇的幻想与想象。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作者,他的童年时代不仅如此,还具备着比平常人更可贵的东西(善于探究、找到“为什么”的答案),那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勾画生字新词,自学生字词语。
2.从课文中你了解到了哪些内容?3.检查自学情况。
4.理解词语。
随心所欲:指随着自己的心愿,想怎样就怎样。
天赋:自然具备,生来就有。
进化: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演变。
绞尽脑汁:形容费尽心思。
眉目:事情的头绪。
困窘:形容为难;感到难办。
本课指“我”面对老师的误解和同学的嘲笑,不知道怎么办好。
5.说说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反映了儿童渴望求知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6.理解课文脉络。
课文是以倒叙的形式写的,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概述了作者童年时的发现。
第二部分(第3—13自然段)重点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第三部分(第14—19自然段)写“我”的发现在几年以后老师讲课时得到了证实。
费奥罗多夫童年的发现教案5篇

费奥罗多夫童年的发现教案5篇费奥罗多夫童年的发现教案5篇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的重要环节,通过文学作品的欣赏和文化传统的传承,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费奥罗多夫童年的发现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费奥罗多夫童年的发现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自学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迷恋、随心所欲、运转自如、绞尽脑汁、一本正经、不怀好意”等词语。
能用比较的方法,体会“几乎”、“似乎”在句子中的作用,并能运用。
2、学习抓住文章主线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作者的探索精神。
3、引导学生交流生活中的发现,在训练表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发现与探索的兴趣,并懂得只有在不断的探索中才会有新的发现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习抓住文章主线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老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1、读课文,并理解下列词语:迷恋、随心所欲、运转自如、绞尽脑汁、不怀好意。
2、查找资料(任选其一):a有关人类起源的资料b有关科学家发明发现的资料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激发兴趣美好的童年生活中,我们在不知不觉地成长着,我们的小脑袋中会有奇思妙想,会有层出不穷的问题,我们也会不懈地探索那些有趣的疑问……前苏联有一位叫费奥多罗夫的天文学家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写了一篇文章——《童年的发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齐读课题)从课题中,你最想了解什么说明从课题入手,学生提出自己最想了解的问题,然后确定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如:“我”的发现是什么是怎么发现的即明确了本课学习的重点。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根据提示给课文分段提出问题——请教问题——发现规律——得到证实2、联系课文第1、2节,理解“几乎”,并说说“我”探究了一个什么问题说明借助全文的线索整体进入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明确“我”所提出的疑问,为进一步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3篇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讲话致辞、报告体会、合同协议、策划方案、职业规划、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eport experience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career plann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3篇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3篇,以供参考。
《童年的发现》教案7篇

《童年的发现》教案7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本文范文为您精心整理了7篇《《童年的发现》教案》,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本文范文给您的好友哦。
.布置作业篇一1.写一写自己的发现。
2.收集同学间的发现,看看谁的发现最有意义。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08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二,童年的发现,希望对你有帮助!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童年的发现》优秀教案篇二一、回忆导入引导学生说说童年的发现是什么。
以是怎样发现这童年的秘密的导入新课教学。
二、细读体会童年秘密的发现过程1.“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
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自己的体会。
讨论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2)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
(3)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4)“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
(5)“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2.从“我”的发现过程中,那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出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
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中体会执著探究的精神。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这个秘密的,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回忆讲述生活中探究秘密的小事。
三、体味秘密被证实后的感受1.学生自读课文说说的秘密被是怎样被证实的。
2.引导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这句话的意思。
让学生通过举例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引导学生说出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理解这句话。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3篇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像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2、认识本课生字,能用具体事例说明课文中有关句子的含义,体会课文幽默活泼的语言风格。
学习重难点感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像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学习难点理解句子:“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课前准备1、回忆自己童年的“发现”。
2、通过查阅课外书,上网等途径收集有关科学家发明发现的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发现的文章——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写的《童年的发现》一文。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童年时就有一个重大发现,他发现了什么呢?请大家自由读读课文。
1、生自由读课文。
2、出示生字,重点强调“澄”的读音,借助图片了解“草履虫”。
三、精读课文,品读体验1、默读第1、2自然段,找出作者童年时发现了什么?能体会出作者告诉我们这个发现时他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吗?(2)、齐读1、2自然段(3)、交流写作方法。
2、“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3——13段,看看我是怎样发现的?汇报,交流。
(1)梦中飞行我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梦中飞行是一副怎样的情景?谁能找出相关的语段读读?指名读:(每天夜里做梦我都会飞……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
)文中哪个词语可以概括梦中飞行的特点?理解“随心所欲”,从哪里可以看出这就是“随心所欲”?梦中飞行可以(),可以()可以(),想象下:还可以()?如果你也做了这样一个梦,或者你真的能飞了,你会是什么样感觉?带着这样的感受读读这段话。
自由读,指名读从这奇妙的梦里,我们感受到了他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富于幻想)师:这时的我对“飞行”,产生了好奇心,急于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接下去我们是怎么做的?谁来说?(2)请教老师我们一起找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时,我一连串提了几个问题?我们除了体会出他们的好奇外,还体会出他们怎样的的心情?(迫切,着急)好,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童年的发现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
”“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
”依据这一要求,本设计从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出发,首先通过课前让学生搜集、交流有关资料,让学生对生物学的知识有所了解,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围绕“作者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展开阅读,在文中了解作者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再去分析作者童年时为什么会有这个发现。
通过有感情朗读,品析文中的重点语句,交流议论,领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1)搜集科学家受到驱逐和迫害的例子。
(2)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科学家受到驱逐和迫害的例子。
(3)了解有关胚胎发育的科学知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人们常说“童年”生活是美好、幸福的,那时因为童年的孩子活泼、好动,富有朝气,他们对事物常带着好奇,充满着幻想,并且善于探索。
课文中的“我”在童年的时候就有一个小小的发现。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质疑:童年发现了什么?谁发现的?怎么发现的?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学习兴趣,顺利进入新课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全文,要求学生听准生字的读音、句子的语气、重音及停顿。
2.学生自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勾画生字新词,自学生字词语。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指学生认读,区别形近字并组词。
重点强调:“胚、窘、澄”的字音。
(2)理解词语:教师说词语的意思,让学生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词语。
形容费尽心思。
( )
指随着自己的心意,想怎样就怎样。
( )
形容为难;感到难办。
( )
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阻碍。
( )
事情的头绪。
( )
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演变。
( )
(3)学生提出自己在文中不理解的词语,与小组成员交流,全班汇报。
4.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交流后进行汇报: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反映了儿童渴望求知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
5.理清课文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围绕着童年的发现先讲了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
(2)小组交流:课文怎样划分段落?
(3)学生汇报。
课文是以倒叙的形式写的,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段)概述了作者童年时的发现。
第二部分(3~13段)重点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第三部分(14~19段)写“我”的发现在几年以后老师讲课时得到了证实。
6.再读课文,然后说一说:读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帮助学生扫清字词障碍,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层次,为下节课的品读、感悟人物精神做好了铺垫。
三、感情朗读,质疑交流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先小组交流,再把不懂或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进行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读书贵在有疑,只有解决了学生的疑问,才能走入文本、走进字里行间体会写作方法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四、教师小结,引读激趣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童年的发现是胚胎发育的规律。
那么作者是怎样发现这个规律的,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下节课让我们再细细品味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在总结本节课内容的基础上,顺势提出下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思考。
第二课时
一、交流资料,设疑导入
1.交流有关科学家发明发现的资料和达尔文的进化论知识。
2.提问:关于这篇课文,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还要了解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发现了胚胎发育的规律。
学生提问题,教师进行梳理。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让学生搜集、交流有关资料,让学生对科学家发明的资料和生物学的知识有所了解,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回忆旧知,带着对上节课的收获和急于想知道的问题开始新课的学习,让学生的学习目的更加明确,指向性更强。
二、精读课文,感悟“发现”
1.默读课文,思考:从“我”的发现和发现的过程中,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并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依据,画出相关的句子。
2.课堂交流,根据学生的理解,大概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随机指导。
(1)“我”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孩子。
◆“每天夜里做梦我都飞……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
”
①轻声朗读这段话,闭上眼睛想象这段话描写的情景。
②如果你也做了这样一个梦,或者你真的能飞了,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高兴、惊喜、新奇……)
③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这样推算下来,到变化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
①朗读这段话,哪些地方是“我”的幻想?
②当“我”发现或者是幻想了这样一个规律时,“我”是怎样的心情?
(格外高兴、得意……)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我”是一个喜欢刨根问底的孩子。
◆“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妙的问题……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
”
①找一找“我”问了几个问题?把问题画出来。
②想一想,这些问题之间有什么关系?(一个问题套着另一个问题,每一个问题都是对前一个问题的追问。
)
③想象当时的情景,分角色朗读这段话。
◆“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
①想象“我”研究一条鱼的样子,朗读这句话。
②你觉得“我”会翻来覆去地看些什么?会想到些什么?
(3)“我”是一个幽默的孩子。
◆“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
①你觉得这段话哪些地方很幽默,为什么让你读着想笑?
②怎样理解“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
(我们无论想做一件什么事情,还是要做一件什么事情,都要冒着危险,都要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
③举例说说对“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理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举例,比如:布鲁诺热情地宣传新天文学说,被教会视为异端,教会将他押到了罗马的宗教法庭,在监禁的七年中他受到了残酷的毒刑,最后被押至罗马百花广场的火刑柱下活活烧死。
◆“听完这句话,你大概忍不住会哈哈大笑……竟使我当众受到了惩罚。
”
朗读这段话,体会其中的幽默和机智。
设计意图:先从课文的总体上把握“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然后找出相关的句子进行说明,培养了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三、联系生活,引导“发现”
1.从课文中,你觉得文中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
(费奥多罗夫是个天真无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并有着执著精神的孩子。
)
2.从“我”的童年发现中,你有什么启发或体会?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自由讨论,教师要鼓励支持。
比如:
(1)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遇到问题要敢于动脑思考,要大胆创新,最为重要的是要有坚持不懈、勤奋钻研的精神。
(2)童年的胡思乱想就是一种“发现”。
(3)童年很美好。
……
3.你在学习、生活中有没有自己的发现?说出来和大家交流。
4.总结:尽管童年的发现有时会令人觉得可笑,甚至会招来麻烦,可是希望你们每个人都有一双好奇的眼睛去发现,去享受发现的快乐,拥有自己美妙的童年的发现。
也许,这就是你创造、研究的开始。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使学生能深刻感受到人物特点,再通过学生自主读书,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同时引导学生练习说,活化语言。
四、作业布置
写一写自己的“发现”。
设计意图:由课内到课外,由读到写,既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培养了学生的习作能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课题中的“发现”一词是本文的文眼,我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提出疑问,然后进行梳理明确主要学习任务。
教学中,要紧紧围绕“发现”展开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我”发现了什么,重点了解“我”是怎么发现的,理清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进而体会人物形象和精神品质,达到启迪教育学生的目的。
2.通过自读自悟和讨论交流,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我”发现了什么、是怎么发现的。
从中激发学生勤学好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学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