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层气资源分布概况

中国煤层气资源分布概况
中国煤层气资源分布概况

*本文为原煤炭工业部 类科研项目 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 部分研究成果。

**唐书恒,1965年生,高级工程师;1988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获硕士学位;从事煤田地质及煤层气地质勘探研究工作,现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在职博士研究生。地址:(056004)河北省邯郸市滏河大街137号。电话:(0310)7025544。

中国煤层气资源分布概况

*

唐书恒*

*

史保生 岳 巍 叶建平 王爱国

(中国煤田地质总局第一勘探局)

唐书恒等.中国煤层气资源分布概况.天然气工业,1999;19(5):6~8

摘 要 在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中,将煤层气资源划分为探明储量、控制储量、预测储量和远景资源量。全国共获得可采煤层中风化带以下煤层甲烷含量大于或等于4m 3/t 、埋深2000m 以浅的煤层气资源量为14.336944 1012m 3:其中预测储量9675.10 108m 3,远景资源量13.369434 1012m 3。全国有35个目标区的资源丰度大于1.5 108m 3/km 2,有49个目标区的资源丰度介于(0.5~1.5) 108m 3/km 2之间,有31个目标区的资源丰度小于0.5 108m 3/km 2。埋深小于1500m 的煤层气资源量9.256078 108m 3,埋深1500~2000m 的煤层气资源量5.080866 108m 3。全国有煤层气资源量大于1000 108m 3的大型目标区28个,煤层气资源量介于(200~1000) 108m 3之间的中型目标区28个,煤层气资源量小于200 108m 3的小型目标区59个。 主题词 煤成气 资源评价 资源量计算 储量计算 容积法 资源量 储量 分布

煤层气资源量的类型与级别

煤层气资源量,一般是指赋存于地下煤储层中的甲烷估算量,这些甲烷量在目前或将来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可提供开采,并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根据对煤储层的地质认识程度和储层工程数据的获得情况,将经过钻探工程控制,用所获得的有关煤层几何形态、含气量等方面的实测数据而计算的已发现的煤层甲烷量称为储量;将根据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用统计或类比方法所估算的尚未发现的煤层甲烷量称为远景资源量。储量和远景资源量的总和称为煤层气总资源量,简称资源量。

按照国家标准 天然气储量规范 (GBn270-88)的基本原则和划分方案,同时参考前人对煤层甲烷资源的分级方案 1~2 ,结合煤层气资源评价中所遇到的实际情况,将煤层气资源量划分如下。

(1)探明储量

计算范围内的煤炭储量为(A+B+C)级探明储量,煤层甲烷的含量、分布及控制因素已经查明,煤储层参数已经基本掌握,已进行了煤层甲烷井组的

勘探开发试验,掌握了煤层甲烷的产能,甚至已进行了 滚动勘探开发 ,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开发利用。这部分煤层气储量称为探明储量。探明储量可为开发可行性评价提供依据。

(2)控制储量

计算范围内的煤炭储量为(A+B+C)级探明储量,煤层甲烷含量基本掌握,初步查明甲烷分布状况,对控制因素有一定认识,对煤储层参数已有了解,进行了排采并已获得工业性气流。此时所计算的煤层气储量称为控制储量。控制储量可为开发选区提供依据。

(3)预测储量

计算范围内的煤炭储量为探明储量,有一定数量的含气量实测值,对煤层甲烷含量基本已查明或已有所了解,对煤储层参数有一定认识,对甲烷分布状况及控制因素有所了解,但缺少排采数据。此时所计算的煤层气储量为预测储量。预测储量可为评价选区提供依据。

(4)远景资源量

计算范围内的煤炭储量为预测储量或低级探明

6

储量,没有或仅有少量煤层甲烷含量数据,主要采用或仅采用类比法推测煤层甲烷含量数据;对煤层甲烷的分布状况有所认识。此时所估算的煤层气资源量为远景资源量。

煤层气资源展布

由于煤层气气藏是一种裂隙 孔隙型的气液两相、双重孔隙介质的储集类型的气藏,气井的动态与常规天然气井明显不同,所以只有容积法和气藏数值模拟法比较适用于计算煤层气的资源量,而其他计算方法的结果误差很大,以致实际上无法应用 2 。中国煤田地质总局进行的煤层气资源评价即采用容积法计算煤层气的资源量。全国共获得可采煤层中风化带以下煤层甲烷含量大于或等于4m3/t、埋深2000m以浅的煤层气资源量14.336944 1012m3。其中东北聚气区资源量为4223.24 108m3,占2.95%;华北聚气区资源量为9.552832 1012m3,占66.63%;西北聚气区资源量为2340.57 108m3,占1.63%;华南聚气区资源量为4.127731 1012 m3,占28.79%。滇藏聚气区没有符合本次评价条件的煤层气资源(本文所采用的中国煤层气聚气区划方案,请参阅本刊本期叶建平等 中国煤层气聚集区带划分 一文)。

1.煤层气资源的类级展布

煤层气预测储量可以为评价选区提供依据,但是远景资源量却不能藉以进行评价选区。各目标区内预测储量的比例高低,反映了该目标区的资源量级别以及资源可靠程度的高低。

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中共获得煤层气资源量14.336944 1012m3。其中预测储量为9675.10 108m3,占总资源量的6.75%,而远景资源量为13.369434 1012m3,占总资源量的93.25%。 东北聚气区中,预测储量比例大于25%的目标区有铁法和抚顺,预测储量比例为10%~25%的目标区有阜新、沈北、红阳。 华北聚气区中,预测储量比例大于25%的目标区有开滦、晋城、(山西)西山、石嘴山、汝萁沟、黄河北、平顶山,预测储量比例为10%~ 25%的目标区有焦作、安阳 鹤壁、阳泉 寿阳、潞安、韦州、荥巩、偃龙、新安、禹县。 西北聚气区中,预测储量比例大于25%的目标区为靖远(宝积山),预测储量比例为10%~25%的目标区有窑街(海石湾)、乌鲁木齐(老君庙)、乌鲁木齐(白杨河)。 华南聚气区中,预测储量比例大于25%的目标区有长兴 广德、乐平、丰城(泉田、进贤、高安、丰城)、萍乡、郴耒、曲仁、广旺、筠莲、红茂、攀枝花,预测储量比例为10%~25%的目标区有杨桥 袁村、涟邵、赫天祠、峨层山、中山、华蓥山北段、华蓥山中段、天府、螺观山、南桐、松藻、芙蓉。

从行政区划来看,煤层气预测储量超过100 108m3的省区依次是:山西、河南、贵州、四川、陕西、安徽、河北、辽宁、云南、新疆、宁夏和江西。甘肃和黑龙江两省的总资源量也较大,但预测储量比例却很小。

2.煤层气资源的丰度展布

单位面积上的煤层气资源量称为煤层气资源丰度。煤层气资源丰度是煤层含气量与煤层厚度综合结果的反映。在全国115个目标区中,煤层气资源丰度大于1.5 108m3/km2的有35个,丰度介于(0.5~1.5) 108m3/km2之间的有49个,丰度小于0.5 108m3/km2的有31个。 东北聚气区煤层气资源丰度大于1.5 108m3/km2的目标区有鹤岗、抚顺和红阳,丰度介于(0.5~ 1.5) 108m3/km2之间的目标区有集贤 绥滨、双鸭山、鸡西、勃利、铁法、阜新、沈北和浑江。 华北聚气区资源丰度大于1.5 108m3/km2的目标区有17个,它们是大青山、开滦、焦作、安阳 鹤壁、阳泉 寿阳、潞安、晋城、离柳 三交、三交北、吴堡、韩城、石嘴山、呼鲁斯太、荥巩、新密、淮南、淮北,丰度介于(0.5~ 1.5) 108m3/ km2的有兴隆、蓟玉、柳江、大城、峰峰、临城、和顺 左权、霍东、(山西)西山、霍州、宁武、府谷、乡宁、澄合、蒲白、庆阳、桌子山、马莲滩、汝萁沟、韦州、新安、宜洛、登封、偃龙、禹县、平顶山、徐州(九里山)共27个目标区。 西北聚气区资源丰度大于1.5 108m3/km2的目标区有乌鲁木齐(老君庙)、乌鲁木齐(白杨河)、阜康 大黄山、俄霍布拉克和艾维尔沟,丰度介于(0.5~ 1.5) 108m3/km2的有靖远(宝积山)、窑街(海石湾)、木里和鱼卡。 华南聚气区资源丰度大于1.5 108m3/km2的目标区有萍乡、中梁山、沥鼻峡、(四川)西山、古佛山、松藻、圭山、六盘水、织纳和攀枝花10个目标区,丰度介于(0.5~ 1.5) 108m3/km2的目标区有10个,包括乐平、郴耒、天府、南桐、南武、古叙、芙蓉、筠莲、黔北、恩洪。

全国煤层气资源丰度大于1.5 108m3/km2的目标区的煤层气资源量累计为7.7513 1012m3,占

7

煤层气资源总量的54%,这些目标区也是我国煤层气开发最有前景的地区;丰度介于(0.5~ 1.5) 108m3/km2之间的目标区的煤层气资源量为6.0463 1012m3,占总量的42%;丰度小于0.5 108m3/ km2的目标区的煤层气资源量仅占总量的4%以下。

3.煤层气资源的深度展布

在美国,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的煤层气井井深一般为300~1500m,多数井井深不超过1100m,超过此深度的井都会遇到许多工程问题和地质问题。考虑到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和我国煤炭资源勘探的实际情况,本次煤层气资源评价按埋深小于1500m 和介于1500~2000m两个标准分别估算和统计了煤层气资源量:前者资源量为9.256078 1012m3,占总资源量的64.56%;后者资源量为5.080866 1012m3,占总资源量的35.44%。 东北聚气区,埋深小于1500m的资源量占总资源量比例大于85%的目标区有:铁法、阜新、沈北、抚顺和浑江;整个东北聚气区中埋深小于1500m的资源量比例平均为68.1%。 华北聚气区中,埋深小于1500m的资源量比例大于85%的目标区有:大青山、宣化 下花园、柳江、蓟玉、元氏、灵山、晋城、霍东、(山西)西山、桌子山、石嘴山、汝萁沟、黄河北、徐州(九里山);整个华北聚气区中埋深小于1500m的资源量比例平均为55.6%。 在西北聚气区,埋深小于1500m 的资源量比例大于85%的目标区有:窑街(海石湾)、乌鲁木齐(老君庙)、阜康 大黄山和俄霍布拉克;整个西北聚气区中埋深小于1500m的资源量比例平均为69.22%。 华南聚气区中除云南、贵州、四川的部分目标区的煤层预测深度超过1500m以外,大部分目标区的煤层预测深度均小于1500m,所以绝大部分的目标区中埋深小于1500m的资源量比例超过85%,甚至达到100%;整个华南聚气区中埋深小于1500m的资源量比例平均达到84.68%。

从行政区划来看,埋深小于1500m的煤层气资源量超过1000 108m3的省区有11个,依次是:山西、贵州、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安徽、河北、黑龙江、新疆。其中山西和贵州两省埋深小于1500m的煤层气资源量分别达到30845.89 108m3和25643.75 108m3。

4.中国煤层气资源的规模展布

在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中,按照资源量的大小,将聚气目标区分为三类。 大型聚气目标区:煤层气资源量大于1000 108m3; 中型聚气目标区:煤层气资源量介于(200~1000) 108m3之间; 小型聚气目标区:煤层气资源量小于200 108m3。按照这个划分方案,全国115个聚气目标区中,有大型目标区28个,中型目标区28个,小型目标区59个。

东北聚气区中,只有鸡西是大型聚气目标区。华北聚气区中的大型聚气目标区最多,达21个,按照资源量大小依次为:庆阳、阳泉 寿阳、霍东、和顺 左权、潞安、三交北、离柳 三交、吴堡、乡宁、大城、淮南、府谷、韩城、晋城、淮北、焦作、荥巩、安阳 鹤壁、(山西)西山、澄合、宁武。西北聚气区中只有乌鲁木齐(白杨河)为大型聚气目标区。华南聚气区中,大型聚气目标区有5个,按资源量大小依次为:六盘水、织纳、黔北、圭山、贵阳。

东北聚气区共有4个中型聚气目标区,它们是:鹤岗、集贤 绥滨、勃利和红阳。华北聚气区分布着13个中型聚气目标区,包括:开滦、峰峰、霍州、蒲白、铜川、韦州、偃龙、新安、登封、新密、禹县、平顶山、永夏。西北聚气区只有艾维尔沟一个中型聚气目标区。华南聚气区共有10个中型聚气目标区,它们是:丰城、中梁山、沥鼻峡、松藻、古叙、芙蓉、筠莲、镇雄、恩洪和兴义。

全国共有59个小型聚气目标区,其中东北聚气区6个,华北聚气区17个,西北聚气区8个,华南聚气区28个。

晋城目标区作为大型聚气目标区,还满足另外三个条件:预测储量比例大于25%、煤层气资源丰度大于1.5 108m3/km2和埋深小于1500m的资源量比例大于85%。因此,晋城目标区是我国煤层气开发最有利的地区,近期的煤层气勘探开发实践已经证实了这一点。

本文承蒙中国工程院韩德馨院士审阅,在此深表谢意。

参 考 文 献

1 冯福垲,王廷斌,张士亚等.中国天然气地质.北京:地质

出版社,1995

2 张新民,张遂安,李静等.中国的煤层甲烷.西安:陕西科

学技术出版社,1991

(收稿日期 1998-11-16 编辑 居维清)

8

ABSTRACTS AND AUTHORS

PROSPECT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DEVELOPING COAL-BED GAS RE-SOURCES IN CHINA

Sun Wanlu(North China Petroleum Bureau of China National Star Petroleum Corporation). NA T UR.GA S IND.v.19,no.5,pp.1~5,9/25/99. (ISSN1000-0976;In Chinese)

ABSTRAC T:Coa-l bed g as is a combustible gas syngenetic and coex i stent w ith coal measures by adsorption,being mainly composed of methane.Coa-l bed reservoirs w hich were mainly found in several coa-l forming periods since Late Paleozoic are dis-tr ibuted in the r elatively stable sedimentar y-structural basins in continental plate and they are coexistent with the coal,o il and conventional gas in the basins.Although their reservoir formation conditions are related to each other,so me difference can be found in them and the rules of forming reservoir are varied;although t he ex 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for the coa-l bed gas are similar to those fo r the oil,conventional gas and coal,the wor k-ing systems and means are differ ent from each other.A modern coa-l bed gas ex 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technical system of t aking surface pr oduction by drilling as its core has been formed. T he coa-l g as industr y is just rising in China a breakthrough at t he exploration test having been made and the regio nal ex plo-ration stage being beginning.T he target and plan of developing t he coa-l g as industr y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should be drawn up because the coa-l bed gas resources are very abundant in China and a vast r ange of prospects for developing these resour ces is opened up.It is necessar y to reaso nably dispose,to make up the policies to encourage developing the coa-l bed gas industry,to en-larg e t he investment in the coa-l bed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to activ ely cooper ate w ith other countr ies and to insist up-on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according-to-law ex plor atio n and development.

SUBJEC T HEADINGS:Coa-l bed gas,M ineral product,F ea-ture,Exploration,Status quo,Developing str ategy

Sun Wanlu(p r of essor ial senior engineer),born in1938, g raduated fro m the Chang chun College of Geology in1962,being t he expert enjoying the gov ernment special subsidy.He was the former leader of the Nor th China Petroleum Bureau and the d-i rector of the project Deep Coa-l bed Gas Ex ploration (U N DP/ CPR/91/214).Currently he is the committee member of the Consultativ e Centre of the China N at ional St ar Petroleum Co rpo-ration and the director of the Consultative Centre of the N orth China P etroleum Bureau.Add:No.197,Funiu Rd.,Zhengzhou, Henan(450006),China T el:(0371)8618230

DISTRIBUTION OF COAL-BED GAS RE-SOURCES IN CHINA

Tang Shuheng,Shi Baosheng,Yue Wei,Ye Jian-ping and Wang Aiguo(No.1Exploration Bureau,Ch-i na National Administration of Coal Geology). NAT UR.GA S IND.v.19,no.5,pp.6~8,9/25/99. (ISSN1000-0976;In Chinese)

ABSTRAC T:In China,the coa-l bed gas resources w ere clas-sified as the prov ed reser ves,controlled reserves,forecast reser ves and pr ospective resources in coa-l bed gas r esource evaluation.T he total amount of the coa-l bed g as r esources under the weather ed zone in the recov er able coal seams w ith burial dept hs of less than 2000m is14336.944billion m3in China,the coa-l bed methane content being equal to or higher than4m3/t.In w hich,ther e are 967.51billion m3of for ecast reser ves and13369.434billion m3 of pr ospect ive reser ves.In China there are35,49and31tar get areas which resour ce abundances are mor e than150,betw een 150and50,and less than50million m3/km2respectively.T he coa-l bed g as resource extent w ith burial depths of less than1500 m is925.6078million m3and that w ith burial depths betw een 1500m and2000m is508.0866million m3.In China there are28large-scale,28medium-scale and59smal-l scale target ar-eas which coa-l bed g as resources are more than100000,betw een 100000and20000,and less than20000million m3respectiv-ely.

SUBJEC T HEAD INGS:Coa-l formed gas,Resour ces assess-ment,Resour ces calculat ion,R eserv e calculation,Volumetric method,R esource ex tent,Reserve,Distribution

Tang Shuheng(senior engineer),born in1965,graduated from the Beijing G raduate School of the China University of M ining and T echnolog y and receiv ed his M aster s degr ee in 1988.Now he is engaged in t he research on the co al g eolo gy and coa-l bed g as ex ploration and dev elopment and i s studying for a doctor ate in the same school.Add:No.137,N orth F uhe Street, Handan,Hebei(056004),China T el:(0310)7025544

DIVISION OF C OAL-BED GAS AC CUMU-LATION REGIONS AND ZONES IN CHINA Ye Jianping and Yue Wei(No.1Exploration Bu-reau of China National Administration of Coal Geolo-g y),Qin Yong(China University of M ining and T echnolog y)and Lin Day ang(China National Admin-istration of Coal Geology).NAT UR.GAS IND.v. 19,no.5,pp.9~12,9/25/99.(ISSN1000-0976;In

NA T URA L GAS IND UST R Y/September1999 1

中国矿产资源开发现状综述

中国矿产资源开发现状综述 姓名:班级:学号: 摘要:矿业是人类从事生产劳动古老的领域之一。矿业的发展与扩大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无可替代的促进作用。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有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30%以上的工农业用水均来自矿产资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矿产资源是人类的生命基石。人类使用矿产资源历史悠久,中国至少在50万年以前就开始利用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物质基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离不开矿产资源的快速稳定的供给。我国虽然是个矿产资源大国,但是我国人口基数大,而且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对矿产资源的依赖仍然很大。我们一定要做好国家矿产资源的宏观预测调控,健全制度,完善法规,转变观念,坚决关闭小矿业,加快技术进步,树立精品意识,实施全球资源战略,开发、利用、保护好我国现有的矿产资源,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实现“矿业强国”,并最终保证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矿业开发,矿业分布与存储,矿业现状,矿业可持续发展 1.中国矿产资源储存分布情况 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矿产资源种类较齐全的、矿产自给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资源总量大,一部分矿种(矿组)的储量名列世界前茅或首位。中国现在已经发现171中矿产资源、其中已经查明储存量的有158种,其中能源矿产10种,金属矿产54种,水气矿产3种。面前已经拥有矿产地18000处,大中型的矿产有7000余处,是世界第三大矿产资源国。而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居第53位,个别矿种甚至居世界百位之后。 1.1 富矿少,贫矿多。 我国矿产资源,贫富矿兼有,而以贫矿居多,品位低,不能直接供冶炼和化工利用,而矿石在采选过程中,浪费也很严重。开采时采富弃贫,使矿石品位下降,富矿越来越少,选别时技术落后,富集率低,并形成大量尾矿,无法合理利用。 1.2 地区分布不平衡。 我国的煤炭贮量中,山西省占1/4,内蒙古自治区占1/5,而南方很少。石油也存在这种北多南少的状况,大庆、辽河、华北、胜利等几大油田都集中在北方,有色金属则是南多北少,如钨、锰、镍、铅、锌矿等。这种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的不相匹配,长期形成了北煤南调、西煤东运的局面,大大提高了矿产开发的成本。[1] 1.3 共生、伴生矿床多,单一矿床少。 中国80%左右的有色矿床中都有共伴生元素,其中尤以铝、铜、铅、锌矿产多。而且不少矿石嵌布粒度细,结构构造复杂。中国有色矿产资源中,虽然共伴生元素多,若能搞好综合回收,可以提高矿山的综合经济效益,同时由于矿石组份复杂,势必造成选冶难度大、建设投资和生产经营成本高的现状。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及分布特点

中国在地质历史上的成煤期共有14个,其中有4个最主要的成煤期,即广泛分布在华北一带的晚炭纪——早二叠纪,广泛分布在南方各省的晚二叠纪,分布在华北北部、东北南部和西北地区的早中侏罗纪以及分布在东北地区、内蒙东部的晚侏罗纪—早白 垩纪等四个时期。它们所赋存的煤炭资源量分别占中国煤炭资源总量的26%、5%、60%和7%,合计占总资源量的98%。 上述四个最主要的成煤期中,晚二叠纪主要在中国南方形成了有工业价值的煤炭资源,其他三个成煤期分别在中国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形成极为丰富的煤炭资源。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面广,除上海市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都有不同数量的煤炭资源。 在全国2100多个县中,1200多个有预测储量,已有煤矿进行开采的县就有1100多个,占60%左右。从煤炭资源的分布区域看,华北地区最多,占全国保有储量 的49.25%,其次为西北地区,占全国的30.39%,依次为西南 地区,占8.64%,华东地区,占5.7%,中南地区,占3.06%, 东北地区,占2.97%。按省、市、自治区计算,山西、内蒙、陕西、新疆、贵州和宁夏6省区最多,这6省的保有储量约占全国的81.6%。 储量丰富,分布面广,品种齐全。据中国第二次煤田预测资料,埋深在1000m以浅的煤炭总资源量为2.6万亿t。其中大别山-秦岭-昆仑山一线以北地区资源量约2.45万亿t,占全国总资源量的94%;以南的广大地区仅占6%左右。其中新疆、内蒙古、山西和陕西等四省区占全国资源总量的81.3%,东北三省占1.6%,华东七省占2.8%,江南九省占1.6%。 中国煤炭资源的种类较多,在现有探明储量中,烟煤占75%、无烟煤占12%、褐煤占13%。其中,原料煤占27%,动力煤占73%。动力煤储量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分别占全国的46%和38%,炼焦煤主要集中在华北,无烟煤主要集中在山西和贵州两省。 中国煤炭质量,总的来看较好。已探明的储量中,灰分小于10%的特低灰煤占20%以上;硫分小于1%的低硫煤约占65%-70%;硫分1%-2%的约占15%-20%。高硫煤主要集中在西南、中南地区。华东和华北地区上部煤层多低硫煤,下部多高硫煤。 中国是世界上煤炭产量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1949年仅产煤炭3243万t,1950年4292万t;1960年达到3.97亿t,1970年3.54亿t,1980年6.20亿t,1990年突破10亿t,1995年达到13.61亿t,1996年增加到13.96亿t,创历史最高年产量记录,占世界总产煤量46.07亿t的30%。1997年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煤炭产量下降到13.73亿t。中国煤炭产量分布很不均衡。1997年超过5000万t的有9个省区。其中,山西居第一,达33840万t,约占全国总产量的 1/4;以下依次为:河南(10520万t)、山东(9090万t),黑龙江(8520万t)、内蒙古(8300万t)、河北(7880万t)、贵州

中国各温度带适合种什么树种

xx树种分布区概况 中国树种分布区主要受水,热条件限制,反过来说中国树种的分布区可以反映各区的水,热等自然环境.参照吴征镒主编的<<中国植被>> (1980)分区,将中国树种分布区区分为7个区.树种分布区与行政区不一致. 一.xx 本区范围: 北自黑龙江漠河,南至辽宁沈阳至丹东一线,西至东北平原,东至国境线,约由北纬40.30℃-53.30℃,分为4个小区. (一)xx区 大兴安岭位于黑龙江西北部,海拔700-1100m,最高海拔1529m.年均温-2℃--5.6℃,极端低温-52℃,年降水量360-500mm,无霜期90-100天,气候寒冷干燥. 主要树种是落叶松;组成大面积落叶松林.其次是樟子松,山顶有偃松匐伏生长;阔叶树种有白桦,黑桦,山杨和蒙古栎.灌木有越橘,笃斯越橘,毛蒿豆等.越橘称为北国红豆,已作为饮料资源开发.在大兴安岭北部漠河生长着少量西伯利亚红松. (二)xx,xx 包括小兴安岭,完达山脉,张广才岭和长白山.小兴安岭海拔500-700m.张广才岭达1760m.长白山达2691m .水热条件比大兴安岭好,年降水量500-800mm ,气候寒冷湿润.植物生长期100-150天. 据《黑龙江树木志》记载,黑龙江省有木本植物41科, 94属332种.主要以红松为代表树种,与其混生的针叶树种有沙冷杉,臭冷杉,红皮云杉,鱼鳞云杉,落叶松和紫杉,朝鲜崖柏,阔叶树有蒙古栎,白桦,黑桦,硕桦,紫椴,黄檗,水曲柳,胡桃楸,五角枫,大青杨,香杨等.灌木种类较多,有刺参等,在吉林珲春有野生玫瑰,刺五加等. 本区最高的山是长白山,树种垂直分布明显,分为5带.

海拔250-550m,一般都在城市边缘和居民点附近.原生的红松阔叶混交林植被完全破坏,现以落叶阔叶树为主,以蒙古栎为代表树种,其他有白桦,黑桦,黄檗,水曲柳,糠椴,怀槐,槭树,柳树,钻天杨等,长白松(美人松)分布在二道白河是本区特有树种.海拔550-1150m在植被上属于红松阔叶混交林带.以红松和蒙古栎为主,树种较复杂,针叶树还有沙冷杉,臭冷杉,紫杉,阔叶树有水曲柳,黄檗,紫椴,槭属等9种,柳属种类很多. 海拔1150-1700m为云,冷杉林带,云杉属有鱼鳞云杉,红皮云杉,冷杉属主要是臭松.在火烧迹地和皆伐迹地上有次生白桦林. 海拔1700-2200m为亚高山岳桦林带,属于长白山的森林上限.岳桦因长期适应高山风大的影响,呈多主干的矮曲林.还有偃松,蓝靛果忍冬等. 海拔2000-2691m属高山冻原带,由于山高风大,气候寒冷,乔木不能生长,只有低矮小灌木,主要种类不越橘,圆叶柳,牛皮杜鹃,苞叶杜鹃等. 二.xx 本区范围北自沈阳,东一线,南至甘肃天水,武都,沿秦岭山分水岭,伏牛山,淮河主流,安徽凤台,蚌埠,江苏江坝,盐城至海滨.西界由辽宁彰武,阜新,河北围场,沿坝上南缘,山西恒山北坡,兴县,过黄河进入陕西志丹,吴堡,安塞沿子午岭至天水,约北纬32.30℃-42.30℃,东经103.5-124.5℃.本区从地形上明显分为丘陵,平原和山地3部分。气候特点是冬季严寒晴燥,夏季酷热多雨.年平均气温8-14.8℃,由北向南递增,沈阳年平均气温为7.8℃,北京11.6℃,河南驻马店14.8℃.最低气温-20— 30.5℃(沈阳);年降水500-1000mm,由东向西递减,山东济南为723.7mm,驻马店724.7mm,西安584.4mm,北京植物生长期为235天,济南265天. 本区树木种类丰富.据<<华北树木志>>记载,有89科, 245属799种.如果加上陕西,甘肃的树种,估计在1000种以上.本区以松属和栎属的树种为代表树种. (一)xx,xx丘陵区 本区范围北以东北区南线为界,东面海,南至江苏连云港,西界以辽河平原,山东的平度,五莲至连云港.海拔高度200-500m.气候温暖,雨量充沛.辽东半岛年平均

中国煤炭资源现状

中国煤炭资源现状 第二节中国煤炭资源现状 一、我国煤炭资源的地位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我国能源资源的基本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将我国煤炭资源与石油、天然气、水能和核能等一次能源资源相比,探明的资源储量折算为标准煤,煤炭占85%以上。我国能源禀赋并不乐观,主要的一次能源、石油、天然气、煤炭的储采比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我国的一次能源禀赋结构被称为是“富煤,贫油、少气”,但既有的能源禀赋结构造成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绝对比重达到约70%,“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与欧美国家“石油为主,煤炭、天然气为辅,水电、核能为补充”的情况差别显著。 表1 中国主要一次能源探明储量情况 单位 2006年底 占全球比例(%)

储采比 世界平均储采比天然气 万亿立方米 2.45 1.3 41.8 63.3 石油 10亿桶

16.3 1.3 12.1 40.5 煤炭 亿吨 1145 12.6 48 147 图1 世界各国能源消费结构表2

根据BP能源统计,2006年全球煤炭消费比重的平均水平是28%,而我国则高达69%。未来中国能源供应以煤炭为主的格局短期内无法改变,采用各种清洁、高效的方式优化利用煤炭将是解决能源问题、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最主要途径。 二、我国煤炭资源的主要特点 (一)煤炭资源丰富、人均含量较低 煤炭是地球上蕴藏量最丰富,分布地域最广的化石燃料。据世界能源委员会的评估,至2006年底,世界煤炭可采资源量达4.84×104亿t标准煤,占世界化石燃料可采资源量的66.8%,世界煤炭探明储量为9090.64亿t,储采比为147年,其中储量最大的前十个国家依次为美国、俄罗斯、中国、印度、澳大利亚、南非、乌克兰、哈萨克斯坦、波兰、巴西,其中,美国、俄罗斯、中国分别占世界煤炭资源已探明储量的27.1和17.3和12.6%。 表3 2006年底各主要产煤国煤炭资源情况排名 国家 探明储量(百万吨) 所占份额(%)

中国煤炭资源现状分析

中国煤炭资源现状 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也是煤炭消费的大国。1996年中国煤炭探明可采储量居世界第三位,全行业年煤炭开采量达到近10亿吨。煤炭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煤炭状况:在我国的自然资源中,基本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这就决定了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重要地位。与石油和天然气比较而言,我国煤炭的储量相对比较丰富,占世界储量的11.60%。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为5.6万亿吨,其中已探明储量为1万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1%。建国以来,煤炭在全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例长期占70%以上。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05年,全国一次能源生产量为12.3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为7.85亿吨标准煤(折合11亿吨原煤),仍占63.8%。专家预测,在本世纪前30年内,煤炭在我国一次性能源构成中仍将占主体地位。 我国的煤炭资源分布广泛但不均匀。全国除上海外,其他省(区)、市均有探明储量。从地区分布看,储量主要集中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云南、贵州、河南和安徽,七省储量占全国储量的81.8%,分布呈现“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特点。 当前我国煤炭行业产业的低机械化带来的采煤效率低下,煤炭企业占用劳动力过多,煤炭开采安全等突出问题日渐严重;煤炭行业的低进入壁垒以及高退出壁垒使得我国煤炭行业竞争无序,较低的产业集中度也造成了国际竞争力的下降。因此,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我国煤炭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煤炭行业工作的重点。 近年来,煤炭行业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支持下,坚持以发展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通过实施关井压产、关闭破产和安全专项整治,使煤炭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呈现恢复性增长的强劲势头。但是,煤炭行业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里,我主要是从“煤炭产业集中度低”这一方面进行具体的说明。 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煤炭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很低。据了解,目前世界各产煤国煤炭行业集中度均高于中国,美国年产煤10亿吨左右,前4家公司占70%;澳大利亚年产煤近4亿吨,前5位公司占71%;印度年产煤4.5亿吨,1家公司占90%。然而,我国高度分散的市场结构加剧了小矿与大矿之间激烈的资源争夺战,为现代化矿井建设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留下了巨大的隐患,进而导致我国煤炭市场的供需失衡,煤炭产业效率极低的规模结构,影响了我国煤炭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严重制约了煤炭产业发展,造成了有限煤炭资源的巨大浪费。 (1)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低。炭开采业发达,煤炭加工业滞后;产品初级加工较发达,深加工、精加工较欠缺,产业链条短;产品品种单一,产业发展过于依赖初级产品;煤炭加工转化率低,投入产出率低,产业自我积累能力低下,经济效益不佳。具体表现在:筛选、洗选、炼焦、发电在煤炭加工转化的整体数量中占有绝对比重,而深度加工产品极低。一些科技含量较高的清洁能源产品和技术,如工业型煤,干法洗煤、水煤浆、煤焦油深加工、煤层气开发等基本上还停留在初级阶段。 (2).煤炭企业管理水平低,劳动力素质低。几年,在旺盛市场需求刺激下,一些大中型煤矿超能力、超强度生产,采易弃难,造成采掘衔接紧张,资源回收率低,矿井服务年限下降,埋下事故隐患,导致重特大事故频发。 煤炭行业从业人员多是富余人员、待业青年、农转非家属,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产业结构调整后,不能尽快适应新的产业在技术方面和管理方面的要求,使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不协调,严重制约了煤炭企业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步伐。 (3).环境污染破坏严重。国经济增长需要消耗煤炭,发展煤炭生产。近年来,我国煤炭消费总量维持在12-13亿以上,其中80%是原煤直接燃烧,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影

中国资源植物的地理分布——引种

中国资源植物的地理分布中国资源植物的地理分布 植物的引种驯化植物的引种驯化 中国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中国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中国资源植物的地理分布中国资源植物的地理分布 植物的引种驯化植物的引种驯化 中国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中国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一、中国资源植物的地理分布一、中国资源植物的地理分布一、中国资源植物的地理分布一、中国资源植物的地理分布 自然条件概况 ..地理位置、气候类型、土壤类型、植被类型 ..根据<中国自然保护纲要>(1987)统计:中国的高等植物中,苔藓植物约2200种(世界约23000种),蕨类植物2600种(共约12000种),裸子植物200种(世界约750 种),被子植物25000种(共约250000种),其中乔木树种2000多种,药用植物6000多种,食用植物500多种,香料植物350多种,油脂植物800多种,另外还有大量的观赏植物,工业用植物和其他用途植物. ..将我国植物资源进行综合划分,可分为以下几个区域: 东北区,华北区,西北区,黄土高原区,青藏高原区,华中区,云贵高原区和华南区等8个区域. 自然条件概况 ..地理位置、气候类型、土壤类型、植被类型 ..根据<中国自然保护纲要>(1987)统计:中国的高等植 物中,苔藓植物约2200种(世界约23000种),蕨类植物 2600种(共约12000种),裸子植物200种(世界约750种),被子植物25000种(共约250000种),其中乔木树种2000多种,药用植物6000多种,食用植物500多种, 香料植物350多种,油脂植物800多种,另外还有大量的观赏植物,工业用植物和其他用途植物.

第七章 -中国资源植物的地理分布 引种

中国资源植物的地理分布 植物的引种驯化 中国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一、中国资源植物的地理分布

自然条件概况 z地理位置、气候类型、土壤类型、植被类型 z根据<中国自然保护纲要>(1987)统计:中国的高等植物中,苔藓植物约2200种(世界约23000种),蕨类植物2600种(共约12000种),裸子植物200种(世界约750种),被子植物25000种(共约250000种),其中乔木树种2000多种,药用植物6000多种,食用植物500多种,香料植物350多种,油脂植物800多种,另外还有大量 的观赏植物,工业用植物和其他用途植物. z将我国植物资源进行综合划分,可分为以下几个区域:东北区,华北区,西北区,黄土高原区,青藏高原区,华中区,云贵高原区和华南区等8个区域.

东北区 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省和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 z材用植物:是我国最大的材用植物基地.林地面积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30%,木材蓄积量占全国总量的33.7%,年生长量占全国总量的52%.主要为寒温带针叶林,植物种类较简单,维管植物仅800多种. z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约600多种.如人参,升麻等. z农作物: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主要有大豆,水稻,小麦,玉米,甜菜,马铃薯,高粱. z牧草资源:松辽平原,古代是丰茂的牧场,主要是羊草,乌拉草(东北三宝之一).

华北区 z包括河北大部,河南北部,山东,安徽和江苏北部以及燕山,太行山,伏牛山区.为中国第一大平原 z材用植物:落叶阔叶林,主要是栎林. z药用植物:为地道药材“北约”的产区,河北安国有药都之称. z果树资源:栽培和野生果树100多种. z农作物: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仓之一.油料作物:落花生、芝麻;纤维作物:棉花、麻类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特点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特点 一、煤炭在我国能源工业中的主体地位 在我国的自然资源中,基本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这就决定了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重要地位。与石油和天然气比较而言,我国煤炭的储量相对比较丰富,煤炭资源总量为5.06万亿吨,其中已探明储量为1万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1%,而石油仅占2.4%,天然气仅占1.2%。建国以来,煤炭在全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例长期占65%以上。专家预测,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几十年内,煤炭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将是长期和稳固的,2010年煤炭在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60%左右,到2050年煤炭所占比例不会低于50%。因此,我国将实行“以煤为基础、多元发展,实行油气并举,稳步发展石油替代产品并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对传统能源进行补充”的国家能源战略。 二、我国煤炭资源概况 1、煤炭资源量 (1)煤炭资源总量 根据第二次全国煤田普查结果,分布在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一线以北的晋、陕、内蒙古、宁、甘、新等18个省的煤炭资源量达4.74万亿吨(排名前四位分别为新疆16210亿吨、内蒙古12053亿吨,山西6830亿吨、陕西2922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93.6%,而该线以南的14个省只有0.32万亿吨,仅占全国的6.4%。 客观地质条件形成的这种不均衡分布格局,决定了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调的长期发展态势。 (2)煤炭资源探明储量

截至2008年,我国煤炭保有探明储量为12464.03亿吨。内蒙1、山西、新疆、陕西、贵州五省保有探明储量10148.25亿吨,占全国的81.4%。如果再加上宁夏、青海、甘肃,七省探明储量占全国的比重接近85%。这些省煤炭资源往往又集中分布在几个大型聚煤盆地中,从而为建设大型和特大型煤炭生产基地提供了物质基础。 2、煤资源分类及地理分布 我国煤炭资源质量差异较大,烟煤、无烟煤比例较大,其中烟煤储量最高占总量的75%。 我国虽然煤炭齐全,但真正具有潜力的是低变质烟煤,而优质无烟煤和优质炼焦用煤都不多,属于稀缺煤种。天山—阴山以北地区,包括东北、内蒙古和新疆北部,以褐煤和低变质烟煤为主,中变质烟煤不多,高变质煤很少;天山—阴山以南、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以北地区,包括西北地区大部、华北地区、河南和华东北部,分布着各种变质程度的烟煤和无烟煤,只有少量褐煤;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以南地区,包括西南地区、中南地区大部和华东南部,以高变质煤为主,中变质烟煤和褐煤有分布,低变质烟煤很少。 三、我国煤炭行业主要特点 资源、产能和消费区域分布差异性明显,形成了西煤东运,北煤南调的格局。 1近年来,查明资源储量增长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和新疆。2008年全国保有煤炭探明储量比2007年增加659.58 亿吨,其中内蒙古和新疆增加545.04亿吨,占全国增量的82.6%。截至2010年,内蒙古煤炭探明储量已 经增加到7323亿吨。

树木简介

树木简介 植物名称:柏树(10张) 所在科属:柏科侧柏属(裸子植物) 形态习性:常绿乔木。树皮灰色,小枝扁 平,排列成复叶状,叶全为鳞 片状,雌雄同株。花期4-5月。 原产地:中国北部。我国特有种。 用途:观赏、绿化、木材、入药 柏树为常绿乔木,在中国分布极广,北起内蒙古、吉林,南至广东及广西北部,人工栽培范围遍及全国,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树高一般可达20米。树皮红褐色,纵裂。小枝扁平,叶鳞片状,小形。柏树喜光,较耐寒,耐干旱,喜湿润,但不耐水淹。生长缓慢,寿命极长。木质软硬适中,细致,有香气,耐腐力强。 我校柏树树龄已逾百年,在各级各任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对该处柏树进行重点保护,使之得以茁壮成长:“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目前,他们已成为参天大树,绿树成荫、环境优雅。这里新增添了体育设施、美化了路面,是孩子们最佳的游戏场所。 名称雪松(2张) 科属松科,雪松属 形态特征常绿大乔木,在原产地高达 72米,胸径2米。树冠圆锥形。 花期10---11月,种熟期翌年10月。 生态习性雪松性喜光,但稍耐阴;深根性,耐寒力较强,在我国南京-13度时未受冻害。 产地分布原产喜马拉雅山西部海拔1200--3300米的山地。现部分地区有栽培。 用途在园林上,雪松号称世界三大风景树之一(其余分别是日本的

金松和澳洲的南洋杉)。 雪松树干高耸,树姿优美,气势雄伟,为城市绿化的珍贵树种。 赞美松树的诗句 《咏松》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中文学名:松柏(5张) 科:松科 属:松树属 树龄:近二百年 常绿乔木,喜温抗寒,对土壤酸 碱度适应性强,广泛分布于我国华北南部及华东地区,亦常用作园林作观赏树种。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对松树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常用松柏象征坚强不屈的品格,并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 松树,轮状分枝,节间长,小枝比较细弱平直或略向下弯曲,针叶细长成束。因此,其树冠看起来篷松不紧凑,“松”字正是其树冠特征的形象描述。所以,“松”就是树冠篷松的一类树。 赞美松树的诗句松树 【唐】白居易 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 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五大特点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五大特点 来源:收录时间:2006年09月02日| 字号:大中小 (一)煤炭资源与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呈逆向分布 如上所述,我国煤炭资源在地理分布上的总格局是西多东少、北富南贫。而且主要集中分布在目前经济还不发达的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贵州、宁夏等6省(自治区),它们的煤炭资源总量为4.19万亿t,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82.8%;截止1996年末煤炭保有储量为8 229亿t,占全国煤炭保有储量的82.1%,而且煤类齐全,煤质普遍较好。而我国经济最发达,工业产值最高,对外贸易最活跃,需要能源最多,耗用煤量最大的京、津、冀、辽、鲁、苏、沪、浙、闽、台、粤、琼、港、桂等14个东南沿海省(市、区)只有煤炭资源量0.27万亿t,仅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5.3%;截止1996年末煤炭保有储量只有548亿t,仅占全国煤炭保有储量的5.5%,资源十分贫乏。其中,我国最繁华的现代化城市——上海所辖范围内,至今未发现有煤炭资源赋存;开放程度较高的广东省,截止1996年末,只有煤炭保有储量6亿t,天津市只有4亿t,浙江省只有1亿t,海南省不足1亿t。不仅资源很少,而且大多数还是开采条件复杂、质量较次的无烟煤或褐煤,不但开发成本大,而且煤炭的综合利用价值不高。 我国煤炭资源赋存丰度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呈逆向分布的特点,使煤炭基地远离了煤炭消费市场,煤炭资源中心远离了煤炭消费中心,从而加剧了远距离输送煤炭的压力,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困难。从目前我国的主要煤炭生产基地——山西大同,到东部和南部的用煤中心沈阳、上海、广州、京津等地,分别为1 270、1 890、2 740和430km。随着今后经济高速发展,用煤量日益增大,加之煤炭生产重心西移,运距还要加长,压力还会增大。因此,运输已成为而且还将进一步成为制约煤炭工业发展,影响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为此,国家必须高度重视煤炭运输问题。只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才能使煤炭顺利进入消费市场,满足各方面的需要,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二) 煤炭资源与水资源呈逆向分布 我国水资源比较贫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而且地域分布不均衡,南北差异很大。以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一线为界,以南水资源较丰富,以北水资源短缺。据初步统计,我国北方17个省(市、自治区)的水资源量总量,每年为6 008亿m3,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21.4%,地下水天然资源量每年为2 865亿m3,占全国地下水天然资源量的32%左右。北方以太行山为界,东部水资源多于西部地区。例如,山西、甘肃、宁夏3省(自治区)的水资源量仅占北方水资源量的7.5%,地下水天然资源量仅占北方地下水天然资源量的8.9%这3个省(自治区)及其周围的陕西、内蒙古和新疆自治区,年降雨量多在500mm以下,还有一些地区不足250mm,加之日照时间长,蒸发量大,水资源十分贫乏。据山西井坪气象站资料,晋北平朔矿区一带,1957~1992年平均降雨量为426.2mm,年平均蒸发量为2 239.0mm;据陕西神木气象站资料,陕北神府矿区一带,枯水年降雨量仅有108.6mm(1965年),丰水年降雨量为819.1mm(1967年),多年平均降雨量为435.7mm(1957~1991年),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 774.1mm(1978~1990年);据内蒙古气象台1951~1980年资料和内蒙古东胜气象站1981~1993年资料,东胜矿区一带,年平均日照时间为3 044~3 186h,历年平均降雨量为281.2~401.6mm,历年平均蒸发量为2 082.2~2 535.0mm。年蒸发量均大于年降雨量的4~5倍以上,而且地处我国西部大沙漠,属于典型的干旱或半干旱严重缺水地区。与此相反,这些地区却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不仅数量多,而且埋藏相对较浅,煤质好,品种齐全,是我国现今和今后煤炭生产建设的重点地区,也是我国现今与未来煤炭供应的主要基地。据统计,位于这一地区的晋、陕、内蒙古、宁、甘、新6省(自治区)共有煤炭资源量4.19万亿t,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82.8%;埋藏深度浅于1 000m的资源量为2.24万亿t,占全国同样深度煤炭资源总量的83.8%;截止1996年末,共有煤炭保有储量7 807亿t,占全国煤炭保有储量的77.9%。

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哲学思考

自然辩证法研究 Vol115,No110,1999 ?博士文苑? 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哲学思考 傅 雪 海 八十年代以来,由于在圣胡安盆地地面勘探开发煤层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国引进了这一技术,并在煤层气地质理论研究和勘探开发实践中经历了曲折的探索,逐渐形成了适合我国地质特征的煤层气地质理论和勘探开发技术方法。这一成果的取得经历了由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循环往复,目前正在向更高一级的认识迈进。本文试图从认识论、真理相对性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规律等方面来阐述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历程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1 煤层气的基本概念和 勘探开发的意义 煤层气是成煤和煤化作用过程中生成并储集在煤层内的一小部分气体,俗称瓦斯,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由于煤层气勘探开发具有能源、煤矿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多重意义,日益受到我国政府和有关工业部门的高度重视。中国现代化建设面临能源问题的严重挑战,由于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以及经济、科技等因素的制约,能源供应长期以来不能满足经济迅速增长的需要。因此,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不同于发达国家,也有别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我国煤炭资源量(包括探明储量和远景资源量,-2000米以浅)约5157万亿吨左右〔1〕,1994年全国煤炭产量为12129亿吨〔2〕,资源量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一直占70%以上。煤层气资源量约14万亿米3(甲烷含量大于4米3/吨,-2000米以浅)〔3〕,煤层气地面开发尚没有取得实际产能,但井下瓦斯抽放每年约6亿米3左右(146个矿井总计)〔2〕,其中利用的约4亿米3,其它2200多个矿井,煤层气(瓦斯)直接向大气中排放,年排放量约达100亿米3,既浪费了能源,又污染了环境。因此,地面勘探开发煤层气为保护我国能源战略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2 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早期实践与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同客观世界相接触,获得大量材料、信息,经过整理、加工,便形成了认识。离开人的实践活动,切断了主体和客体的联系,任何认识都是不能产生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类在煤矿开采实践活动中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煤与瓦斯突出,或瓦斯爆炸等灾害性事件,逐渐认识了煤内瓦斯气体是事故的主要原因,为了减少其对矿工的危害并改善矿井安全,人们尝试着从井下抽取瓦斯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煤中瓦斯的产生、储存和释放,瓦斯在煤层内流动方式及煤层开采前和开采期间的脱气机制等。 认识的深化,固然以正确的思维作指导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事实资料的发现和积累,而这些是同新工具、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有着密切的联系。井下瓦斯抽放早期只能在采空区和巷道内进行,随着钻探技术水平的提高,在井下施工垂直和水平钻孔进行目的层抽放或临近层排放。抽放技术由开采后老窑抽放发展到边掘边抽和预抽,由自然抽放排空到水力压裂、爆破致裂,人工卸压抽放、运输、储集和利用。我国煤层气含量测试五十年代采用的是磨口瓶法,六十年代采用的是真空罐集气法(前苏联引进),八十年代以后,采用的是解吸法(美国引进),并颁布了标准M77-84(原煤炭部),统一了煤样的采取和测试步骤与方法,测试精度有了明显改善,近年 26

中国煤层气资源分布概况

*本文为原煤炭工业部 类科研项目 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 部分研究成果。 **唐书恒,1965年生,高级工程师;1988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获硕士学位;从事煤田地质及煤层气地质勘探研究工作,现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在职博士研究生。地址:(056004)河北省邯郸市滏河大街137号。电话:(0310)7025544。 中国煤层气资源分布概况 * 唐书恒* * 史保生 岳 巍 叶建平 王爱国 (中国煤田地质总局第一勘探局) 唐书恒等.中国煤层气资源分布概况.天然气工业,1999;19(5):6~8 摘 要 在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中,将煤层气资源划分为探明储量、控制储量、预测储量和远景资源量。全国共获得可采煤层中风化带以下煤层甲烷含量大于或等于4m 3/t 、埋深2000m 以浅的煤层气资源量为14.336944 1012m 3:其中预测储量9675.10 108m 3,远景资源量13.369434 1012m 3。全国有35个目标区的资源丰度大于1.5 108m 3/km 2,有49个目标区的资源丰度介于(0.5~1.5) 108m 3/km 2之间,有31个目标区的资源丰度小于0.5 108m 3/km 2。埋深小于1500m 的煤层气资源量9.256078 108m 3,埋深1500~2000m 的煤层气资源量5.080866 108m 3。全国有煤层气资源量大于1000 108m 3的大型目标区28个,煤层气资源量介于(200~1000) 108m 3之间的中型目标区28个,煤层气资源量小于200 108m 3的小型目标区59个。 主题词 煤成气 资源评价 资源量计算 储量计算 容积法 资源量 储量 分布 煤层气资源量的类型与级别 煤层气资源量,一般是指赋存于地下煤储层中的甲烷估算量,这些甲烷量在目前或将来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可提供开采,并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根据对煤储层的地质认识程度和储层工程数据的获得情况,将经过钻探工程控制,用所获得的有关煤层几何形态、含气量等方面的实测数据而计算的已发现的煤层甲烷量称为储量;将根据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用统计或类比方法所估算的尚未发现的煤层甲烷量称为远景资源量。储量和远景资源量的总和称为煤层气总资源量,简称资源量。 按照国家标准 天然气储量规范 (GBn270-88)的基本原则和划分方案,同时参考前人对煤层甲烷资源的分级方案 1~2 ,结合煤层气资源评价中所遇到的实际情况,将煤层气资源量划分如下。 (1)探明储量 计算范围内的煤炭储量为(A+B+C)级探明储量,煤层甲烷的含量、分布及控制因素已经查明,煤储层参数已经基本掌握,已进行了煤层甲烷井组的 勘探开发试验,掌握了煤层甲烷的产能,甚至已进行了 滚动勘探开发 ,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开发利用。这部分煤层气储量称为探明储量。探明储量可为开发可行性评价提供依据。 (2)控制储量 计算范围内的煤炭储量为(A+B+C)级探明储量,煤层甲烷含量基本掌握,初步查明甲烷分布状况,对控制因素有一定认识,对煤储层参数已有了解,进行了排采并已获得工业性气流。此时所计算的煤层气储量称为控制储量。控制储量可为开发选区提供依据。 (3)预测储量 计算范围内的煤炭储量为探明储量,有一定数量的含气量实测值,对煤层甲烷含量基本已查明或已有所了解,对煤储层参数有一定认识,对甲烷分布状况及控制因素有所了解,但缺少排采数据。此时所计算的煤层气储量为预测储量。预测储量可为评价选区提供依据。 (4)远景资源量 计算范围内的煤炭储量为预测储量或低级探明 6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状况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状况(原创)煤炭产量2010年03月29日 1、我国煤炭资源漫衍状态 为止1999年底,我国煤炭资源/储存有的数量总额为10 062.5亿t,其中漫衍于秦岭——大别山以北的为9 083.4亿t,占90.3%,漫衍于太行山——雪峰山以西的为8 747.85亿t,占87.0%。其中晋、陕、蒙三省(区)为6 458.51亿t,占64.2%。我国煤炭资源/储存有的数量漫衍总身子骨儿式是北富南贫,西多东少,从而形成北煤南运、西煤东调的消费格式。 其中山西、内蒙古、陕西、贵州、云南、安徽六省(区)储存有的数量占储存有的数量总额的77.6%,六省(区)根蒂根基储存有的数量占根蒂根基储存有的数量总额的74.8%,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贵州、宁夏六省(区)资源量占资源量总额的87.80%。 二、煤炭资源的煤类煤质特征 1.煤类漫衍情况。 我国煤炭资源数量大且煤类齐备。但各煤类数量和地舆漫衍差异较大。 ①炼焦用煤。全国煤炭资源/储存有的数量中,炼焦用煤有2 645.11亿t,占资源/储存有的数量的26.3%。其中气煤1 223.22亿t,占炼焦用煤总额的46.3%;肥煤330.34亿t,占12.5%;焦煤616.84亿t,占23.3%;瘦煤421.23亿t,占15.9%;归属炼焦用煤而未分小类的53.48亿t,占2%。上述数值表明,我国炼焦用煤在资源/储存有的数量中比例较少,只占1/4,且其中半壁是气煤,而强粘结的肥煤、焦煤只占炼焦用煤的1/3,炼焦用煤还受灰、硫、磷等有害身分及可选性影响,炼焦用煤资源/储存有的数量中真正可作炼焦配煤的不足1/2。在地舆漫衍上更为不均衡,炼焦用煤首要漫衍在晋陕蒙和华东区,两区占全数炼焦用煤75.6%。其中山西、安徽、山东、贵州、黑龙江、河北、河南等七省有2 222.09亿t,占炼焦用煤总量的84%。各大区中炼焦用配煤的煤类赋存也很不般配,如东北就缺肥煤和瘦煤,华东缺焦煤和瘦煤,中南缺气煤和肥煤,西南缺气煤和肥煤,甘、宁、青、新缺肥煤和瘦煤。 ②非炼焦用煤。全国煤炭资源/储存有的数量中,非炼焦用煤有7 289.8亿t,占资源/储存有的数量总额的73.7%,其中贫煤589.70亿t,占8.1%;无气煤1 130.52亿t,占15.5%;弱粘煤161.23亿t,占2.2%;不粘煤1 619.1亿t,占22.2%;长焰煤1 488.46亿t,占20.4%;褐煤有1 312.26亿t,占18%;未分煤类的非炼焦用煤及天然焦988.53亿t,占13.6%。总体来讲,低变质气煤,包括弱粘、不粘、长焰煤,它们占非炼焦用煤的58.2%,其次是褐煤和无气煤。非炼焦用煤的各煤类在地舆漫衍上也极不平衡。无气煤首要漫衍在晋、陕、蒙和西南区占81.3%。其中山西(434.36亿t)、贵州(361.39亿t)两省就占70.3%,首要漫衍在山西阳泉、晋城矿区和贵州的织金、纳雍、毕节、大方等矿区。而东北、西北区无气煤则很缺乏。首要作为非炼焦用煤的低变质气煤(弱

中国煤层气资源分布特征

中国煤层气资源分布特征 字号:[ 大中小] 发布时间:2008-03-10 来源:中国能源网 据中联公司最新一轮的全国煤层气资源预测结果显示(2002年),中国陆上烟煤煤田和无烟煤煤田中(未包括褐煤煤田),在埋深300~2000m范围内煤层气资源总量为31.46×1012m3,世界位居第三(俄罗斯17~113×1012m3、加拿大6~76×1012m3、中国31.46×101212m3、美国11~19×1012m3)。研究表明,中国的煤层气资源不仅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而且还具有显著的时域性和地域富集特点。 中国煤层气资源分布略图 中国煤层气资源的时域分布特征 从赋存地层分析,中国的煤层气资源主要赋存于南方早石炭世(C1)、北方石炭二叠纪(C-P)、南方晚二叠世(P2)、晚三叠世(T3)、早-中侏罗世(J1-2)、东北早白垩世(K1)、晚第三纪(R3)等含煤地层(图2-2),表现出突出的时域分布特征。 早中侏罗世煤系和石炭二叠纪煤系的煤层气资源量分别为14.51×1012m3、13.69×1012m3,分别占总资源量的46.13%、43.52%;其次是晚二叠世煤系,资源量为2.87×1012m3,占资源总量的9.14%;其余煤系仅为0.38×1012m3,占1.20%(早石炭世煤系0.039×1012m3、晚三叠世煤系0.068×1012m3、早白垩世煤系0.267×1012m3和晚第三纪煤系0.004×1012m3)。

中国主要含煤地层及其煤层气资源量分布直方图(单位:108m3) 中国煤层气资源的地域富集特征 从地域分布角度看,中国的煤层气资源虽然广泛分布于新、晋、陕、冀、豫、皖、辽、吉、黑、蒙、云、贵、川、渝、湘、赣、鄂、甘、宁、青、苏、浙、鲁、桂等24个省、市、自治区,但却表现出显著的区带分布特征,具有显著的区带特征。 研究表明,昆仑-秦岭、阴山东西向巨型构造带和贺兰-龙门山-哀牢山近南北向巨型构造带,控制了中国的聚煤规律和煤层气分布特征;而贺兰山-龙门山陡变带、大兴安岭-武陵山陡变带、中国东部陆缘陡变带等三条SN-NNE向深层构造带明显地制约了中国煤层气资源的分布和可采性,其中中部区煤层气资源最为富集。 在众多的煤层气含气区,以晋陕蒙含气区煤层气资源量最大,为17.25×1012m3,占全国煤层气总资源量的54.83%;其次是北疆区,煤层气资源量为6.88×1012m3,占全国总量的21.86%;冀豫皖含气区煤层气资源量为2.89×1012m3,占全国总量的9.18%;云贵川渝含气区煤层气资源量为2.83×1012m3,占全国总量的8.99%。 在上述含气区内,又集中分布在为数不多的几个含气带。主要有鄂尔多斯盆地北部(55825.61×108m3)、沁水(55157.77×108m3)、吐-哈(26258.98×108m3)、鄂尔多斯盆地东缘(19962.27×108m3)、六盘水(15094.34×108m3)、准东(14532.17×108m3)、鄂尔多斯盆地西部(12732.0×108m3)等含气带。 不同埋藏深度煤层气资源分布特征 根据煤层埋藏深度和煤层气勘探开发需要,将煤层气赋存深度划分为300~1000m,1000~1500m和1500~2000m三个区间,各深度区间煤层气资源量分别为: 300~1000m 范围内,煤层气资源量为9.1381×1012m3,约占总资源量的29.05%; 1000~1500m范围内,煤层气资源量为9.9435×1012m3,约占总资源量的31.60%; 1500~2000m范围内,煤层气资源量为12.3796×1012m3,约占总资源量的39.35%。 以上统计表明,1500m以浅的煤层气资源量占中国煤层气资源总量的60%(图2-3),有利于煤层气资源的勘探开发。 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我国矿产资源供需状况

我国矿产资源供需状况 当今世界上的国家很少有仅靠自身的矿产资源来发展本国经济的,但是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无疑是本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主要矿产品进口量逐年上升。1987年我国矿产品及初级加工制品出口创汇62亿美元,而进口则达98亿美元;1988年出口85.75亿美元,进口116.8亿美元,逆差达31.1亿美元。可以说我国已逐渐成为矿产资源进口大国。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增长很快,主要矿产资源短缺的态势日益明显。1989年我国铁矿石原矿的产量为 1.714 5亿吨,进口铁矿砂1 259万吨。2000年现有铁矿的生产能力将减少10%~20%,因而2000年我国铁矿石产量基本稳定在目前水平。资源缺口增加,每年需进口铁矿砂2 000万吨~3 000万吨。预计2020年铁矿石产量可达2.8 亿吨~3.0亿吨,每年需进口4 500万吨~5 000万吨铁矿砂。 现有铜、铅、锌生产能力2000年减少30%~40%,三分之二有色金属统配矿山主要金属生产也到了中晚期。如果地质勘探无重大突破,21世纪初,我国金属矿产资源将出现全面紧缺的局面。

2.金属的存在和冶炼 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十分丰富,除蕴藏在地壳中的外,还有数量很大的海滨沙矿和海底金属矿藏(如锰结核和重金属矿床等),它们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陆地上可用来制取金属的矿石大约有以下八大类: (1)天然金属矿,如金、银、铂、汞等贵金属,常以单质形式存在; (2)氧化物矿,如铝矾土Al2O3·nH2O、赤铁矿Fe2O3和锡石SnO2等; (3)碳酸盐矿,如石灰石CaCO3、孔雀石Cu2(OH)2CO3等; (4)硅酸盐矿,如绿柱石Be3Al2Si6O18、高岭石(Al2Si2O7·2H2O)等; (5)硫酸盐矿,如重晶石BaSO4、石膏CaSO4·2H2O等; (6)磷酸盐矿,如磷酸钙Ca3(PO4)2和磷酸稀土矿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