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音乐美

合集下载

浅析《论语》语言的音乐美

浅析《论语》语言的音乐美

浅析《论语》语言的音乐美作者:严国胤来源:《现代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年第05期【摘要】百年来,随着学者们对孔子及儒学思想深入研究的同时,学者们也在对《论语》中的语言艺术特色进行了研究探讨。

《论语》作为我国古代一部典范的语录体著作,其语言值得后人深入探讨、学习与借鉴。

本文仅从四个方面对《论语》语言音乐美特色作一些浅析。

【关键词】论语;音乐美《论语》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记录整理的一部古代语录体著作。

《论语》中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民族心态产生了无比巨大的影响,这与其语言艺术是有一定关系的。

近百年来,《论语》的语言艺术研究因受主流意识形态的介入和政治思潮的干扰(如受“五四”时期激进主义、自由主义思潮的干扰而发生“打倒孔家店”运动,以及“文革”时期“批孔运动”),造成了对其语言艺术的研究有一定影响。

《论语》作为我国古代一部典范的语录体著作,其语言值得后人深入探讨、学习与借鉴。

《论语》语言具有一定的结构美、旋律美。

后世读者读《论语》总有一种音乐美感,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美在句式多样《论语》作为我国古代一部语录体著作,各章短小质朴,句式的表达上丰富多样,长短、整散结合,不拘一格,极大地提高了语言的魅力。

《论语》多以三、四、五、六言结合运用,在结构上表现得很完美。

略析几例如下:1、《论语》中四、三(44.33.33)言结合运用,整齐畅达、节奏分明。

例: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雍也第六》)2、《论语》中四、三、二(44.2232.3332)言结合运用为主,交错有致、语言简洁流畅。

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季氏第十六》)3、《论语》中二、三言(3.2222)结合运用,句式整齐畅达、语言简洁凝练。

例: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子罕第九》)4、《论语》中四言(444.4.4)单用,整齐畅达,音节由快及慢,强弱分明。

古代诗歌中的音乐美与韵律感

古代诗歌中的音乐美与韵律感

古代诗歌中的音乐美与韵律感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瑰宝,其鲜明特点之一就是其独特的音乐美和韵律感。

古代诗人通过巧妙运用语言的节奏和音韵来塑造诗歌的音乐性,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产生一种愉悦的感受。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古代诗歌中的音乐美与韵律感,以期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古老而优美的艺术形式。

一、音律之美古代诗歌中的音律之美是指其音节的组织和排列方式,在朗朗诵读中产生一种韵味悠远的美感。

在古代,诗歌的朗诵多以吟唱的形式呈现,音律之美对于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首先,音律之美体现在句子的起伏有致上。

古代诗歌中的语言特点是“叠韵”和“平仄”的运用。

叠韵即同一句子或同一篇诗中出现相同的韵母,使诗歌听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

而平仄则指古代诗歌中的音调,分为平声和仄声。

平声指声调平缓的韵脚,仄声则指声调高亢的韵脚。

通过合理运用平仄,使诗歌的音乐感更加鲜明,如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其中的起伏变化和平仄的运用,使诗句充满了节奏感和韵律美。

其次,音律之美还体现在诗句的长短节奏上。

古代诗歌通常采用五言或七言的格律,这种规定的字数限制使得诗句的节奏更加平衡。

五言绝句的字数限制为20个字,七言绝句的字数限制为28个字,因此诗句中的字数分配更加紧凑,通过字数的有机组合,使诗句的节奏感更加突出,呈现出一种韵律美。

例如唐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其中每句都严格控制在五言绝句的字数限制内,使整首诗显得紧凑而有力,仿佛一段音乐乐章,引人入胜。

二、韵律感的表现古代诗歌中的韵律感是指运用韵脚和押韵手法,使诗歌具有一种节奏鲜明的美感。

韵律感既体现在诗句层面上,也体现在整篇诗歌的结构上。

首先,在诗歌句子层面上,韵律感通过韵脚的运用达到。

韵脚是指诗句中末尾的音节,在古代诗歌中通常采用押韵的手法,使同一韵脚出现在不同诗句中,形成一种和谐的韵味。

诗词的韵律与音乐之美

诗词的韵律与音乐之美

诗词的韵律与音乐之美诗词是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们犹如音乐的旋律,通过优美的语言表达和丰富的意象呈现,让人触动心灵深处的共鸣。

诗词的韵律与音乐之美在其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从诗词的格律、韵脚、音乐演绎等方面探讨诗词与音乐的奇妙结合。

一、格律的音乐之美诗词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字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格律规则。

格律的优美与音乐的和谐息息相关。

比如,《唐诗三百首》中的《静夜思》以五言绝句的形式呈现,五言绝句的格律规律严谨,字数适中,能够充分展现诗人的情感与意境。

这种规律的格律使诗词具备了一种节奏感,如同音乐中的节拍,让人在阅读时感受到思想的跃动和情感的洗礼,带来一种奇妙的听觉享受。

二、韵脚的音乐之美诗词的韵脚是诗句中出现的相同音韵结尾,也是诗词中的一种重要的韵律元素。

这种音韵的重复和呼应给诗词赋予了一种独特的音乐性。

比如,《红楼梦》中的“黛玉”和“好了”两个词都有“了”字,这种音韵的呼应使诗句更加富有感染力,给人一种旋律般的美感。

这种韵脚的音乐之美不仅仅在于听觉上的享受,更是将情感与意境融入其中,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

三、音乐演绎的音乐之美诗词与音乐之美的结合并不仅仅停留在诗句的格律和韵脚上,还可以通过音乐的演绎更加细腻地表达诗词中的意境。

比如,古筝演奏家可以通过演奏技巧与表情细腻地演绎出诗词中的意境,使人们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词的内涵。

这种音乐演绎的音乐之美让人们在欣赏诗词时,既能够通过文字感受到情感的传递,又能够通过音乐的表达体验到更为丰富的美感。

总之,诗词的韵律与音乐的美是相互交融、相辅相成的。

诗词通过独特的格律和韵脚给人一种节奏感和音乐性;音乐演绎则可以更加细腻地表达诗词的意境,增强其艺术感染力。

诗词与音乐的结合不仅丰富了人们的审美体验,也让中华文化的魅力得以传承与发扬。

让我们一同欣赏诗词的韵律与音乐之美,感受其中的艺术魅力。

谈语言的音乐美

谈语言的音乐美
, 我们 总 " 丁丁当当 " , " 吱 悠吱悠 " 摹声真 切自然 , 还说 是感受到动人的音乐美 . 这种音乐 美 明去古井取水的人很多 , 但绝不是用水紧张导致大家纷 是通 过叠音 , 摹 声, 押韵 , 语 调等语 音 纷 去抢水 , 而是因为古井的水 " 清 凉可口 " , 大 家都非常 广 修辞手段表现出来的 , 使人读起来 朗 喜欢喝 , 每时每刻都少不了它 . 人们是怀着喜悦的心情 东 朗上口 , 听起来悦耳动听 , 而且还使 描 去取水的 , 所以作者说 " 像一支支快乐的乡间小曲 ", " 像 中 写更 形象 , 意义 更突出 , 气 氛更浓 郁 , 刚下过一场春雨 ". 山 感情更强烈 . 瞪着眼睛要向雨来 � 旁边一个鬼子 嗖地抽出刀来 , 市 � � � � 一 , 叠音 � �� 亲切自然, 细腻感人 的头上劈 . ( 小英雄雨来 人教版课标教材四年级下 教 叠音 , 古时叫做 " 重言 " 或 " 迭字 ", 册) 师 � � 进 多半由两个相同的形容词构成 . 恰 当 " 嗖 "模拟的是军刀快速出鞘的声音 , 学生可从 修 地运用叠音词语 , 既能增强语言的 音 中想象出日本鬼子抽刀时的恼怒和凶狠 . 摹声渲染了一 学 乐美感 , 增添学习语文的快乐 , 又可 以 种紧张 , 恐怖的气氛 , 从而反衬出雨来的勇敢 , 给学生留 院 突出词语的意义 , 强化对事物形象 � 描 下了深刻的印象 . 如果删去 " 嗖地 " , 效果就差远了 . 小 5 � 2 � 绘的效果 , 加深学生的听觉印象 . 例 英 雄 雨来 中有 十七 处用 了拟 声词 , 像 " 扑通 ( 跳 入水 8 4 � 取几粒放入口中 嚼 嚼 , 酸 溜 溜 , 中 ) , 嗡嗡嗡嗡 ( 说话 ) , 哗啦哗啦 ( 翻书 , 风吹窗户纸 ) , 吱 0 �� �� 3 甜 津 津的 , 顿时感到清爽无比 . ( 石 扭, 哐啷 ( 门响) , 吧嗒吧嗒 ( 抽烟) 咕咚咕咚 ( 跑) , 呜里哇 �� � 榴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啦, 嗷嗷 ( 鬼子叫) , 咔啦 ( 拉枪栓) 嗖嗖 ( 子 弹飞) , 嗖 ( 抽 " 酸溜溜 , 甜津 津 " 非 常逼 真 刀 ) , 唧唧咕咕 ( 鬼子说话 ) , 嗡嗡 ( 头晕耳鸣 ) , 呜呜 ( 人们 任 地写 出了石 榴那种酸 酸甜甜 的美 味 , 哭) , 轰 ( 脑袋作响) , 哗哗 ( 河水流) "等 . 这些拟声词对形 亚 而这 种美味 只要 " 嚼嚼 ", 顿时 就可 以 象地描写事物 , 生动地表现人物 ,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平 感受到 , 不需要仔细品尝 . 叠音词的运 三, 押韵�� � 韵律和谐, 声情并茂 用, 不但增强了朗读时的节奏美感 , 还 押韵就是让韵母相同或相近的词语 , 在句中一定的 表现了石榴味道的鲜美以及品尝者 对 位置上有规律地反复出现 , 回环往复 , 使得音韵和谐 , 造 石榴由衷的喜爱. 成语言的节奏感和回环美 , 从而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 押 � 战士们都笑着 , 用两 � 个指头捏 起一小片来 , 细细 韵时要依据韵与情的关系来选择韵部 抒发热烈奔放 , �� 地端详着, 轻 轻地闻着 � , � 慢 � 慢地咬着 � � � � � � , � 不住发出 � � � � � " 啧啧 " 的 豪 迈激昂的 思想感情 , 宜选用 , , ,, , �� �� 赞叹声 � . ( 彩色的翅膀 人教版课标教材六年级上册) 等发音洪亮的韵 抒发温柔缠绵 , 细腻美好的思想感情 , " 细细 ", " 轻轻 ", " 慢慢 � ", 极 具亲切感 , 形象 地 宜 选用 , , , , 等发音柔 和的韵 抒发 悲痛忧 � � � � � � � � � � � 摹拟出战士们第一次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时 � � � � , 那种既无 伤, 低沉抑郁的思想感情 , 宜选用 , , � , 等发音比较细 比喜爱又舍不得吃的甜蜜乃至陶醉的神情 � . 微的韵 . 例 � � � 夏天 , 树木长得 葱 葱 茏 茏 , 密 密 层 层的树叶把 森 � 水乡歌 (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 �� �� ��� � � � 林封得 严 严 实 实的 , 挡 住了人们的视 线 , 遮住了蓝蓝 的 这首 诗押的是坡 梭辙 , 韵脚发音 柔和 , 适宜抒 ��� � 天空 . ( 美丽的小兴安岭 人教版课标教 材三年级上 发细腻美好的思想感情 , 有助于表达作者赞美水乡 , 歌 册) 颂新生活的真挚情感 . � "� 葱葱茏茏 ", " 密密层层 ", " 严严实 实 " 的交替 � 长城和运河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 � 重叠 , 构成了一种反复吟 唱的优美音感 , 而且逼真地 描 这首 诗押的是言 前辙 , 韵脚发音 洪亮 , 适宜抒 绘出小兴安岭林木的茂盛稠密 , 为学生提供 了无边的遐 发奔放豪迈的思想感情 , 有助于突出作者对长城和运河 想空间 . 的热烈赞叹和作为中华儿女的强烈自豪感 . 二, 摹声�� � 有声有色, 不同凡响 � 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 , 摹声就是借助拟声词 � , 模拟自然界的各种声响 , 形 一件件家用电器 满 目 琳 琅 ���� 成先声夺人 , 扣人心弦的 境界 , 增强语言的 形象感和 真 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 , 实感 . 摹声能唤起学生的听觉想象 , 使学生如闻其声 , 如 却忘不了延安窑洞的温热的土坑 . � 临其境 , 从而获得对课文的深刻理解 � � . 例 ( 延安 , 我把你追寻 人教版第十二册) � � � 最有趣的 , 当然是那晶亮的 , 饱满的 , 一 嘟 噜一 嘟 这首 诗押的是唐 韵 , 江阳辙 , 有助于 表现作者 �� � 噜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了 . 开始 , 水泡很小, 摇晃着越升 对延安巨变的无限感慨和无比自豪 . � 越高 , 越来越大 , 最后在水面绽开了 , 在 " 扑 哧 " 一笑中消 为了 押韵 , 将 " 琳琅 满目 " 改为 " 满目琳琅 ", 这样韵 �� 失了 . ( 珍珠泉 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下册) 脚更和谐 , 读起来更顺口 , 感染力更强 . 如果说 , " 嘟噜 " 嘟噜 " 还只是一种自然音响 , 四, 语调�� � 抑扬顿挫, 含义丰富 那么 , " 扑哧 " 就是人化的笑声了 . 此处的拟声词 , 不仅准 语调包括停顿 , 重音 , 句调等. 确生动地录下了水泡冒出时的响声 , 而且还 传达出欣赏 停顿是指说话或朗读时的间歇 . 有时为了突出某一 水泡者的心声 , 使学生 不但感受到大自 然的美 , 而且 体 事物 , 强调某一观点 , 表达某种感情 , 而在句中没有标点 验到热爱自然 , 保护自然的高尚情感 . 符号的地方作适当的停顿 , 或在有标点的地方作更长的 取水的 人络绎不绝 停顿 , 这种停顿通常叫做逻辑停顿 . 这种停顿跟标点符 � 每天从晨光羲微到暮色降临 , 地从我家门前走过 , 桶儿 丁丁 当 当 , 扁担 吱 悠 吱 悠 , 像一 号 所表示的停顿不一 样 , 主要 是增强节奏 感 , 再则具有 �� � � ���� 支支快乐的乡间小曲 � � . 门前的路面湿漉漉的 , 老是像刚 强 调意味 . 例 下例中单斜线表示短暂的停顿 , 双斜线 下过一场春雨 . 古井 人教版第八册 � 表示稍长的停顿 , 三条斜线表示较长的停顿

课件1语言的音律美

课件1语言的音律美

语言的音律美周军主讲(2014年3月14日)前言:朗诵的声音源于汉字的字音,汉字字音独特的音律美使得朗诵与音乐、音响一起奏响了音美的和声。

有人说:朗诵就像一朵淡菊,或是一枝腊梅,它平静、清新、朴素,却极具魅力。

它以文字为灵魂,通过声音等诸多表现手段传达作品所蕴藏的文字中那悦耳的音律美和意境美。

文字作为诗歌散文的一个重要元素展现了特殊的美学意蕴,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和较高的文化品味,使得朗诵成为一种舒缓、淡雅、优美的艺术形式。

这也是我们常说的:说得比唱得好!一:音美以感耳汉字字音的美学探源语言是人类最基本的信息载体,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又是语言的延伸和扩展。

“字正腔圆”、“吐字清楚”等词语中的“字”都是指字音。

追溯到文字的产生,语言先于文字产生,图画(象形)文字,而真正的文字是在文字和语言构成一一对应关系后形成的,即产生字音后才出现了真正的文字。

字音表现在语言中就是一个音节,是语言的基本构成单位,也即人声发出的字,它是一个音节表达一个概念意义的结构单位。

字音包含声、韵、调。

王力老师在《汉语音韵》中就指出“汉语音韵学规定,每一个字都有声、韵、调。

声是声母,韵是韵母,调是声调。

汉字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明积淀中最美、最灿烂的一部分,古人通过字音声、韵、调的和谐组合创造出了富于音律美的汉字,而汉字的字音在音乐、音响的配合下,朗诵的高低、急缓又表现出了韵律美和节奏美。

声韵的音乐美“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等这些词语说明读文章读文字是我们认识世界学习文化的敲门石。

儿童刚上幼儿园学儿歌时并不识字,但却可以朗读并背诵。

而且每当我们朗诵时听着自己音音有韵的声音真是一种美的享受,当我们看到一首诗时我们会有非常强烈的冲动想把它吟诵出来。

如此种种都可以证明字音音律美的不可争辩性。

字音可以给人带来审美的愉悦,这其中有什么规律可循吗?字音是由声母、韵母组成的,汉语有21个声母39个韵母,构成了400多个音节。

浅论汪曾祺《詹大胖子》小说语言的音乐美

浅论汪曾祺《詹大胖子》小说语言的音乐美

浅论汪曾祺《詹大胖子》小说语言的音乐美【摘要】汪曾祺的小说《詹大胖子》展现了独特的音乐美,通过对语言的精妙运用,创造出浓厚的音乐氛围。

在文学中,音乐美起着重要的作用,帮助读者产生共鸣与情感连接。

作者运用语言节奏的变化,营造出音乐般的韵律感,使文本更具吸引力。

巧妙运用音调和音色,增强了情节与旋律的结合,使故事更加生动。

作者通过对人物形象的音乐描写,为角色赋予了独特的个性特征,使读者更易于产生共情。

汪曾祺的作品不仅在情节上引人入胜,更在语言层面展现了独特的音乐美。

语言和音乐在文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为作品增添了灵动和生命力。

《詹大胖子》是音乐与文学的完美结合,展现了作者对音乐美的独特理解和表达。

【关键词】《詹大胖子》、汪曾祺、音乐美、文学、语言节奏、韵律感、音调、音色、情节、旋律、人物形象、描写、独特、重要意义。

1. 引言1.1 介绍《詹大胖子》小说《詹大胖子》是著名作家汪曾祺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在上海被称为“胖子”的商人詹大胖子的故事。

小说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描绘了胖子的丰富生活经历和独特个性,展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商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风貌。

汪曾祺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和对人物内心感情的把握,展现了胖子的复杂性格和丰富情感。

小说中融入了大量的上海方言和俚语,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信。

整个故事架构紧凑,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詹大胖子》不仅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小说,更是一部展现了作者独特写作技巧和音乐美的杰作。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生动描绘和对情节的巧妙布局,汪曾祺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旋律感和韵律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场音乐盛宴之中。

1.2 音乐美在文学中的作用音乐美在文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增添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还可以使文学作品更加生动和具有情感色彩。

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是通过音乐美来进行呈现的,通过节奏感、韵律感、音调和音色的运用,作家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学世界,使读者在阅读时仿佛置身于一场音乐会中。

诗经语言特色

诗经语言特色

本色美、音乐美、性情美——浅析《<诗经>两首》语言特色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

《人间词话》所说:“《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

”古人给《<诗经>两首》如此高的评价,可见它的艺术魅力,今天我从语言方面,谈谈我的拙见。

(一)朴实无华——语言本色美《人间词话》所说:“《蒹葭》是一篇具有“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和“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

”可见它的语言不以人为雕饰,华美绚丽见长,而以拙扑自然不加雕刻为本。

在语言上保持了质朴自然的本色。

做到脱口而出,无矫饰妆束之态,语语如在目前。

而其情感正因为这种朴实无华,更显得一往情深。

如:其中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简简单单几句话,便将抒情主人公百折不回、上下而求索的坚强意志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关雎》中的“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这几句诗明白如话,简洁纯朴,而男子对姑娘思念不止,以至梦寐以求,辗转反侧的形象,跃然纸上,令人难忘。

王国维《人间词话》卷上:“人能于诗词中不为美刺投赠之篇,不使隶事之句,不用粉饰之字,则于此道已过半矣。

”《诗经》两首就是如此,既无典故,也无代字,但正因为这样,才更为形象、鲜明、生动、传神,使人有见语如见人,感同身受的效果。

(二)重章叠句——语言音乐美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三章只一章,特换韵耳。

其实首章已成绝唱。

古人作诗多一意化为三叠,所谓一唱三叹,佳者多有余音。

”这便是说它的音乐美。

《诗经》两首就是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全诗往往只变换数字,回环往复,短歌低吟,余音不绝。

如:《蒹葭》终篇以“蒹葭”和“白露”起兴,步入眼帘的是一个对彼岸世界(伊人)痴心不改的守望者。

不管是起兴还是对抒情主人公执着于“伊人”的描摹,都采用了重章叠句、反复咏叹的手法。

论语言的音乐美

论语言的音乐美

论语言的音乐美什么是语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传递情感信息的媒介,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没有语言就不可能有文化。

只有通过语言才能把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

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都拥有自己的语言。

例如中国人的语言是汉语、美国人的语言是美式英语、韩国人的语言是韩语等等。

有些人会说“我觉得韩国的语言听起来很好听,感觉特别的柔美。

”而这里的“好听的语言”就是给语言赋予了音乐的特征具有了音乐美。

语言的音乐美,一方面是指我们用于日常交流的有声的语言。

举个简单的例子,有时我们会觉得某些人的声音就像歌声一样婉转动听使人舒适。

这些“动听的语言”就是音乐所具备的。

在音乐理论中,有所谓的“音乐的语言”,音乐和语言虽然不是一回事,但是二者之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音乐和语言都是靠声音来表现的,声音和谐了就美,不和谐就不美。

整齐、抑扬、回环都是为了达到和谐的美。

在这一点上,语言和音乐是有着密切的关系。

语言的音乐美,另一方面是指“无声的语言”即文学的创作。

当我们在朗读诗歌、散文时,我们总是能感受到动人的音乐美。

这种音乐美是通过叠音、摹声、押韵、语调等语音修饰手法表现出来的。

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而且还使描写更形象意义更突出气氛更浓郁感情更强烈。

文学作品的音乐美,历来是文学语言追求的一个艺术目标,也是文学语言的一个突出特点。

叠字、叠词能给人们音乐的美感,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收,作别西天的云彩。

”叠字“轻轻”的运用使诗歌更具有画面感,渲染气氛。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诗词中叠字的使用读起来抑扬,听起来悦耳,让人回味无穷。

押韵,韵律和谐朗朗上口。

古典诗歌中相邻或相同的诗行末尾之间形成的韵母相同或相近的语音状况称为押韵。

这些押韵的字通常叫韵脚字。

语言的音乐与韵律

语言的音乐与韵律

语言的音乐与韵律语言是人类最为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我们并不只是通过语言来传递信息,语言也有其自身的美感,也就是语言的音乐与韵律。

本文将探讨语言的音乐与韵律对于交流的影响以及其在文学艺术中的体现。

一、语言的音乐之美语言的音乐之美指的是语言所特有的节奏感和音乐感。

不同语言在语音、声调和重音等方面有着各自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语言的音乐性。

比如,中文的语调起伏多变,给人一种流畅而抑扬顿挫的感觉;而英语则以韵律明快、轻快为特点,给人愉悦的感觉。

语言的音乐之美不仅体现在日常的交流中,也在文学艺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诗歌作为语言艺术的重要形式,既通过词汇和意象传递信息,同时也注重音节的韵律感。

例如,五言绝句的古诗就以平仄押韵的形式给人一种独特的美感,令人耳目一新。

二、语言的韵律之美语言的韵律之美指的是词汇和句子的排列有节奏感和优美的音韵效果。

在交流中,一句话的音节和音调的变化会影响信息的表达和接收。

一句话如果有合适的音韵效果,会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和记住。

在文学艺术创作中,语言的韵律之美更是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比如,对仗是汉语诗歌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同一句子中的词语音韵的相似性或谐音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而在散文中,作者往往会借助修辞手法,如排比、反复等,来使句子更富有韵律感和表现力。

三、语言的音乐与韵律对交流的影响语言的音乐与韵律对于交流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带有音乐与韵律的语言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和记忆。

一个节奏明快、音韵和谐的句子会让人们印象深刻,记忆更加深刻。

其次,音乐与韵律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一个朗朗上口的句子可以更好地传达情感和思想,使交流更加生动有趣。

再次,音乐与韵律也可以增加交流的趣味性。

人们喜欢听有节奏感的故事,更容易被吸引和参与。

四、语言的音乐与韵律在文学艺术中的体现语言的音乐与韵律在文学艺术创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诗歌是最能体现语言音乐与韵律的文学形式之一。

音乐语言的美学特征

音乐语言的美学特征

音乐语言的美学特征音乐,被盛誉为人类的第二语言,音乐的魅力世人无法阻挡。

音乐对人的熏陶和感染是刻骨铭心的,音乐语言给人带来的精神需求是多种多样的。

音乐语言同普通的语言都具有传情达意的功能特征,但是又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和意义。

一、音乐语言的产生语言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

语言是以语音为外衣,以语义为意义内容的音义结合体。

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被称为是没有国界的一种语言。

实际上,音乐并没有语言的特点,也就是说,严格讲,音乐本身并没有语言,音乐所传达的感情、表达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听觉器官来感知的。

英国的戴克里•库克首先提出音乐语言的概念,他认为“音乐和文学的共同之处正在于他们是作者人生的主观体验的产物,音乐家是通过独特的音乐语言来述说他的人生体验”。

从功能上看,音乐语言也具有功能性,具有创造性、意义性,也有声调的表现等,从这方面讲,音乐语言和普通的语言没有什么区别。

音乐语言有独特的价值,音乐语言是通过旋律、节奏、调试、和声等音乐元素来反应音乐家的内心世界、传达音乐家的情感,丰富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的。

音乐语言是人类的重要的精神财富。

二、音乐语言的美学特征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音乐用声音传递信息、传播感情和思想,音乐语言蕴含美学艺术,具有美学特征,音乐语言的美学特征表现在:(一)音乐语言的非语义性特征普通语言的字、词都有其特定的语音和语义内涵,一般的语言都有明确的语义所指,像我们说到“人”时,就会自然想到“独立、能行走的、高等动物”,像“风”“雨”也都实实在在的表示自然界的两种天气现象。

但是音乐语言具有非语义性的特征。

例如在音乐中,激烈的、快节奏的鼓声既可象征暴风雨的自然现象,也可象征革命风暴的来临,当然可以代表人们狂欢激动、喜悦无比的心情。

(-)音乐语言浓厚的感情性和形象的表情性特征音乐语言是而已通过器乐的选择、乐器声音的特征,如乐器声音的高低、大小、粗细等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如在《梁祝》中,作者通过小提琴琴声的悠美、缠绵、委婉的声音特点,来表现梁山伯与祝英台至死不渝的深情爱恋和生死离别的撕心裂肺之痛。

从语言的节奏与和谐简析《你别无选择》文学语言的音乐美

从语言的节奏与和谐简析《你别无选择》文学语言的音乐美
艺术与文化评论
hl| | s m t: 8c t| e 6o  ̄ m
从语言 的节奏与和谐简析 《 你别无选择 》文学语言的音乐美
魏/ I 葛 M I 伟 ( 西 工 学 院鹿 山 学院 广 西 柳 州 5 5 1 ) 广 4 6 6
摘 要: 刘索拉 的成名小说 《 你别无选择 》被我 国的文 艺理论界一直视 为一部音 乐小说 ,因为小说从 结构到内容都充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了 国民党 统治 下 民不 聊生 的社 会 。
乐协 奏 曲来 模拟 表 示 :
这样有节奏的语句在音乐, 《 J 你别无选择》 说 中也屡屡出现, 例如:
董 客突 然说 了一句 :” 生/ 沉 沦 的/ 符 ▲ 永 远/ 道/ 人 音 不知 底 细 / 音值 ▲。 ” 与 音符是音乐乐谱表上表示乐音高低和长短的符号 ,它在谱表 除此之外,作品中不仅有这样 的协奏 曲,还存在着这样的奏 上 的位置表示音的高低。而音值则是指音振动时所延续的时间的 鸣 曲 : 值 ,振动持续 的时间长,音则长 ;反之,音则短。 董客把人生比 “ 音乐▲一 乐. 音 . 音乐” 作沉沦的音符,而永远不知道它的底细与音值 ,使人不禁联想到 “ 喝吧 。 再 ” 了五 线 谱上 的II 动 的 ” 蚪们 ” 奏 出 的时 而高 亢 激进 时而 低沉 II Ii 蝌 所 “ 乐~ 乐一 乐” 音 音 音 绵延 的旋 律 ,人生 的起 起伏 伏 就 像 五线 谱上 旋 律 。在 充 满着 节奏 “ 干杯 !” 的 生活 中存 有 规则 而 又 变幻 莫测 。 整句 话 恰 当、 巧妙 地 描绘 出 了 “ 乐一 乐一 乐” 音 音 音 音 乐学 院 的学 生对 人 生 的不 确定 性 而表 露 出 的迷 茫与 无 助 ,给 人 三串重度重复的 “ 乐”犹如 贝多芬 的第五交响曲 《 音 命运》 种如在哼唱人生这首曲目时所感受到 的饱满立体 的节奏美感。 第一乐章快板的奏呜曲式 : 反复 朗读 感 受更 为 明显 深刻 :

《诗经》语言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及其他

《诗经》语言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及其他
诗经语言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及其他
《詩經》語言的音 樂美、建築美、繪畫美 及其他
一、《詩經》語言的音樂美
1.用韻和諧

《關 雎》 (周 南 )
關 關 雎 鳩, 在 河 之 洲。 窈 窕 淑 女, 君 子 好 逑。 參 差 荇 菜, 左 右 流 之。 窈 窕 淑 女, 寤 寐 求 之。 求 之 不 得, 寤 寐 思 服, 悠 哉 悠 哉, 輾 轉 反 側。 參 差 荇 菜, 左 右 采 之。 窈 窕 淑 女, 琴 瑟 友 之。 參 差 荇 菜, 左 右 芼 之。 窈 窕 淑 女, 鐘 鼓 樂 之。
《卷耳》(周南) 卷耳》 周南)
采 采 卷 耳,不 盈 頃筐。 嗟 我 懷 人, 寘 彼 周行。 陟 彼 崔 嵬,我 馬 虺隤。 我 姑 酌 彼 金 罍,維 以 不 永懷。 陟 彼 高 岡, 我 馬 玄黃。 我 姑 酌 彼 兕 觥 ,維 以 不 永傷。 陟 彼 砠 矣,我 馬瘏矣。 我仆 痡 矣, 雲 何吁 矣。
《碩鼠》(魏風) 碩鼠》 魏風)
碩 鼠 碩 鼠,无 食 我 黍! 三 岁 贯 汝,莫 我 肯 顧。 逝 将 去 女,適 彼 樂 土。 樂 土 樂 土,爰 得 我 所。 碩 鼠 碩 鼠, 無 食 我 麥! 三 歲 貫 汝,莫 我 肯 德。 逝 將 去 女,適 彼 樂 國。 樂 國 樂 國,爰 得 我 直。 碩 鼠 碩 鼠,無 食 我 苗! 三 歲 貫 汝,莫 我 肯 勞。 逝 將 去 女,適 彼 樂 郊。 樂 郊 樂 郊,誰 之 永 號?
謝謝大家
二零零九年四月
黍離(王風) 黍離(王風)
彼 黍 離 離,彼 稷 之 苗。 行 邁 靡 靡,中 心 搖 搖。 知 我 者,謂 我 心 憂,不 知 我 者,謂 我 何 求。 悠悠蒼天 此何人哉! 蒼天,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 黍 離 離,彼 稷 之 穗。 行 邁 靡 靡,中 心 如 醉。 知 我 者,謂 我 心 憂,不 知 我 者,謂 我 何 求。 悠 悠 蒼 天,此 何 人 哉! 彼 黍 離 離,彼 稷 之 實。 行 邁 靡 靡,中 心 如 噎。 知 我 者,謂 我 心 憂,不 知 我 者,謂 我 何 求。 悠 悠 蒼 天,此 何 人 哉!

从语文教学中感受音乐美

从语文教学中感受音乐美
通过欣赏和创作音乐作品,学生能够拓展思维,发掘自己的创新潜能。 在语文教学中融入音乐美,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培养出更具 创新精神的人才。
促进情感表达
音乐美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音乐美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敏感度和鉴赏能力。 音乐美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情感,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传递效果。 音乐美能够促进学生情感健康成长,培养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情感态度。
拓展文化视野
引入多元文化元素,丰富学生的文化体验 结合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拓宽语文教学的表现形式 引导学生参与文化活动,增强文化感知和认同 拓展课外阅读,增加学生的文化积累和素养
语文教学中05音乐美的未
来展望
创新教学方式
利用多媒体技术,将音乐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

未来展望:加 强跨学科合作, 提升学生综合
素质
跨学科合作在 语文教学中的
实施策略
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利用信息技术手 段,如音乐软件、 多媒体课件等, 将音乐美融入语 文教学,提高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
审美能力。
借助网络资源, 分享和交流音乐 美的教学经验和 成果,促进教师 之间的合作与共
同进步。
利用数据分析技 术,对学生的学 习行为和反馈进 行深入挖掘和分 析,为音乐美的 教学提供更加精 准的指导和支持。
学习机会。
教师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学习, 分享音乐教学经验和教学方
法,共同提高音乐素养。
THANK YOU
汇报人:
语文教学中02音乐美的感
受途径
朗读吟咏
通过朗读,感受语言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吟咏有助于深入体会诗歌的音乐性,增强审美体验

英汉语音乐美比读

英汉语音乐美比读

英汉语立日乐美徐美娥(宜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西宜春336000)摘要:英汉语言的音乐美从不同方面展示出各自语言的语音及其结构特色。

汉语是集声、韵、调之美的语言.而英语是轻重型语言。

它们的节律与韵律构成了各自特有的音乐美。

关键词:音乐美节律美音韵美1.语言的音乐美语言的发音能引起不同的听觉效果.在心理上激发不同反应。

或柔和、或清脆、或苍劲、或凝重。

一位语言学家曾发表过这样独到的论断:T he s ound ef f ect s a r evi s ual as w el l聃aur al.(声音的效果是听觉的,也是视觉的。

)它不仅给人带来悦耳之感,同时还带来悦目之感。

语言的发音有四个要素:音量、音势、音高和音色。

对于音色。

大多数语言都非常重视.而对其他的三个要素则有不同的则重。

汉语重音高.高低律的音韵基础是声调,声调的本质是音高,不同音高的调配形成高低律,即沈约所云:“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

”而英语则重音势,强调重音,在节奏中起作用的是轻重音节的安排。

汉语的音乐性主要表现在声调、音韵、节奏和旋律上。

现代汉语语音具有阴、阳、上、去四个声调,音节结构以元音为核心。

噪音少乐音多。

许多优美的散文和诗歌.巧妙地运用语音修辞手段,体现了汉语的音乐美。

汉语的音美充分利用汉语特有的元音优势、声调特点,在语流的抑扬顿挫中,形成优美的节奏和动人的旋律。

达到“铿锵和鸣”、“掷地作金石声”的效果。

而英语是重音语言。

有重音,却无四声。

英语的音乐美,一是源于其有规律的节奏(r egu l ar r hyt hm),二是则源于音韵(r hym e)。

两种语言的音乐美表现各不相同,本文主要从两种语言的节律和音韵两方面来论述英汉语的音乐美。

2.英汉语言的节律美节奏体现语言的音乐美,而语言的特点决定着语言节奏的形式,每一种语言都有各自的节律,即节奏。

英语的节奏的构造规律是轻重结合,或一重一轻,或一重二轻.由此而构成音步。

每个词必须有一个重音,单音节词一个重音,无轻音;双音节词一个重音;三音节以上的词一个重音。

【语言美体现在哪里】浅谈语言美与音乐美

【语言美体现在哪里】浅谈语言美与音乐美

【语言美体现在哪里】浅谈语言美与音乐美在实际教学中,虽然语言并不是音乐课的主要内容,但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是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切记夹带家乡方言,甚至通篇使用方言。

教师在讲解和范唱时,如果不能做到语音标准,字正腔圆,就不能准确注释歌曲或乐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不能给学生带来听觉上的美感享受,甚至降低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因此,要有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教师才可进得课堂,于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规范的语言发音,为发声练习歌唱的字正腔圆打下扎实的基础,还可以烘托艺术的美,使学生收益终身。

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准确地表达音乐作品的创作意图。

音乐作品作为一种艺术语言,学生对它的理解能力不是与生来的,更谈不上按照艺术规律进行再创作。

音乐课上教师有责任把艺术语言以导语或解说等形式转换为标准的普通话,而且教师的言语要准确、有分寸,让学生在正确的思想引导下有充分想象的空间,增强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是生动、形象和富于感染力的。

我们知道,音乐本身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因此,教师的课堂语言也相应地要生动形象,精确凝练,把音乐作品中所蕴涵的艺术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教师的课堂语言还应富于感染力,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相象力,使学生能真正地融入音种,接受艺术的感染与熏陶,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达到美育的目的。

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还应该是组织有序的。

课堂教学的组织,除了完整有序的教学环节外,体现在教师身上就是课堂语言的组织。

因此,课堂语言组织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堂好的音乐课,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紧扣教学内容。

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到带领学生遨游于音乐的海洋,应该环环相扣,富于逻辑,引人入胜。

一堂没有语言组织,东拉西扯、废话连篇、语无伦次、信马由缰的音乐课,是难以吸引学生、难以激发起学生兴趣的。

没有语言组织的音乐课堂教学,也将破坏音乐作品本身的完整性,削弱其魅力。

音乐教师虽然并不是专业的朗诵艺术家,但应朝这个方向努力,提高自身的口头表达水平,语速、语调的均衡在讲课过程中至关重要,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做到缓急一致、高低一致、轻重一致,使语言氛围和音乐氛围相互交融、浑然一体。

3、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4、语言具有音乐美。

3、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4、语言具有音乐美。

4、天净沙 秋
〔元 白朴〕
【注释】
①残霞:晚霞。 ②寒鸦:天寒归林的乌鸦。 ③飞鸿影下:雁影掠过。 【大 意】 天边是夕阳和稀疏的晚霞,不远处是一个孤零零的村落,我一眼望过去,只看到 夜幕将要来临前的一点薄雾笼罩着的几棵老树和它身上栖息的乌鸦。不远处飞来 一只孤雁,它那因为飞得较高而投射下的小小影子映在地面上,我随着它的身影 望去,远方是一片青色的山岱和碧绿的湖水,还有那点缀在它们身旁的白色小草、 红色枫叶和黄色小花。好一派秋天苍凉而又瑰丽的美景呀! 【赏 析】 该曲虽和马致远的《秋思》有相似处,但却又自有特点。首二句以“孤村” 领起,着意渲染秋日黄昏的冷寂。“一点飞鸿”给阴冷的静态画面带来了活力, 造成曲子抒发情感的转移。接着诗人用青、绿、白、红、黄五色,以远及近、由 高到低、多层次多侧面立体交叉式地描绘出秋日美丽的景象,使整个画面充满了 诗意。此曲极富艺术张力,一笔并写两面,成功地将秋日迟暮萧瑟之景与明朗绚 丽之景融合在一起,把赏心悦目的秋景作为曲子的主旋律,不失为又一篇写秋杰 作。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A ( ) A.阴山 B.边关 C.燕山 5.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 C ( ) A.花重绵阳城 B.花重锦州成 C.花重锦官城
A 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 A.《游园不值》 B.《春望》 C.《春夜喜雨》 )的诗句
七、选择填空: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 A A.王维 B.王之涣 C.王勃 )的诗句。
2.《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是元代的( B ) A.张养浩 B.马致远 C.元好问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 ) A A.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B.王昌龄《出塞》 C.杜牧 《江南春》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 C A.春色 B.梨花 C.雪景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 C 题》 A.李贺 B.李清照 C.李商隐 ) )的《无

语言的声音美

语言的声音美

语言的声音美教学目标:了解语音修辞的基本内容,提高理解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第一节:语言的声音美就是利用语言的声音进行修辞,以取得语言的音乐美。

它大体包括音节的协调、声调的协调和押韵的和谐。

好的语言,从声音上说,总是念着上口,听着悦耳,抑扬顿挫、回环婉转,给人以美的享受。

第二节:古汉语单音词占优势,现代汉语双音词占优势,其他音节的词也分别占一定数量,单词的音节数目少,不同词语音节数易于统一。

汉语词的轻重音相间,单音词读音有轻有重,双音词有“中重”、“重轻”等格式,三音节词有“中轻重”格式,四音节词有“中轻中重”格式等。

第三节:音节的协调就是指在使用语言时,根据表达需要恰当选用不同音节的词或者短语,以使音节匀称整齐,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

音节协调追求的目标主要是双音化、四字组合、前后句子数相等或相近,音节呼应主要是让前后文在声音和语意上都能紧密联系,形成整体。

音节协调与呼应的总则是流畅自然、声情并茂。

注意做到不损于内容的准确性、格调的统一性、逻辑上的合理性。

第四节:刘勰在《章句》中提出了按情韵安排章句的主张。

“若夫章句无常,而字有枚数,四字密而不促,六字裕而非缓,或变之以三五,盖应机之权节也。

”音节的选择上,用长用短,或长短穿插,整散结合,完全要符合情韵需要,情韵急,少音节短词句,情韵缓,可用舒曼之长句,情韵起伏跌宕,则可长短并用整散结合,以收荡气回肠之效。

第五节:押韵的和谐,就是在上下语句或隔句的句尾,有规律地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给人以音韵回环、和谐悦耳的音乐美。

例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第六节:利用声调的平(○)仄(△)变化,使语言形成抑扬顿挫请注册音乐美。

例如:中国有句古话:“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声调安排成平平仄仄、仄仄平平,读起来抑扬起伏,如同碧波翠浪,起伏荡漾,给人以音乐的美感。

第七节:丰富的具有声音复现特点的词语:既有双声、叠韵、叠音的单纯词,又有声母相同、韵母相近、音节重叠的合成词,还有同音、同韵、同声、同调的不同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的音乐美
-----<<春>>的群文阅读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三篇文章里的语言特点音乐美的学习,掌握体现语言音乐
美的四个方面.
2.在朗读中体会韵味,体会语言的音乐美.
教学重点:
通过对三篇文章里的语言特点音乐美的学习,掌握体现语言音乐
美的四个方面.
教学难点:
在朗读中体会韵味,体会语言的音乐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中国只要提到写春天的现代散文,似乎没有人能绕开朱自清的《春》。

当我们深入到《春》的艺术境界
中时,我们会为那美丽的春光所陶醉,会为那洋溢的诗
情所感染,会为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励。

当我们读着这篇
散文的时候,会感觉到它语言的清新朴实、通俗易懂、
朗朗上口。

读着朗朗上口就是因为它的语言具有音乐美。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语言的音乐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新授
(一)《春》语言中的音乐美
1.《春》的音乐美突出的表现在轻声字和儿话韵的运用上。

儿话韵表示喜爱、亲
切的感情色彩。

轻声字和儿话韵就是从清新朴实、浅显易懂的口语中来的,带
给人一种和谐流畅的音乐美。

如文章开头就写道:“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四句话都用“着”或“了”收尾,句子简短,语意亲切,给全文定下了轻快、活泼的基调,抒写了作者盼春的热切、喜悦的心情。

接着,作者又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春天的轮廓画,“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一连用了三个“了”字,烘托出活泼、明快的气氛,在读者面前展示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

接下去,作者就对这幅春景图作细致的描绘。

小草“嫩嫩的,绿绿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桃树、杏树、梨树“开满了花赶趟儿”,“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这里,作者用了许多累声字和儿话韵。

全文六百多字,而轻声字和儿话韵就有五十多个,大部分又用在句尾,读起来轻快、活泼,语意亲切,形成了轻松、明快的旋律,表现了作者欣喜的心情,也引起读者对春的强烈向往。

2.《春》中的叠字的运用也很有特点
全篇用叠字17处。

叠字的运用,可以放慢句子的节奏,造成舒缓亲切的语气,也可以使书面语尽量向口语靠拢,使书面语更平易、自然、顺畅;更重要的是,叠字的恰当运用,可以更准确地描绘形象。

如用“嫩嫩的”写小草的质感,用“绿绿的”写小草的颜色,用摹声词“嗡嗡”表现成千成百的蜜蜂飞舞的景象,都极生动逼真。

同时读起来,还可以产生独特的韵味。

试读这一句:“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

”一开头“家家户户,老老小小”连用四个叠字,与“城里乡下”两个对偶词组结合在一起,造成有规律的三组六顿,读起来自然形成欢快的调子。

在两个散句之后,再次出现两个重叠词:“舒活舒活”、“抖擞抖擞”,在构词法上又有变化,由AABB式变为ABAB式,顿时产生一种运动的力感。

.
3.词序的变动、句式的变化,形成一种错落有致的自然节奏,产生抑扬顿挫的音
乐美。

试读读这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按常规的词序应该是“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修饰语的后置,改变了观察视点,原先只是一种客观的叙述,现在一切都是读者主观的观察(更确切的说,是“心”
的感受与发现):先看见(发现)小草偷偷“钻出来”的神态,再注意(感受)到小草“嫩嫩的”质感(甚至产生了“拧得出水来”的感觉),最后才注目(倾心)于“绿绿的”颜色;无论眼的观察,还心的感受,都是一个过程,形成一种动态。

句式的变化也会产生新的语调。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这是重复的句式;本来,“起来了”在意义上就表示一种向上的发展运动,在音韵上又有“抑而扬”的效果,现在一再地叠用,并且与“山”、“水”、“太阳”这样的形象连结在
一起,就显出了一种明朗的调子和壮阔的气势。

有时候把长句化为短句,长、短句
交错起来说,更会形成一种错落有致的自然节奏,产生抑扬顿挫的音乐美。

定语的
后置,可以突出形象的特征,增强表现力。

如“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小姑娘的定语“花枝招展”被提出来后置,强调了小姑娘的美丽迷人,再和“笑着、走着”两个动作连在一起,更突出了小姑娘的形象:美丽、活泼、欢乐,仿佛都可以看到在她蹦蹦跳跳走着的时候,泼洒一路的鲜花和欢笑。

4.对称的或排比的短语、短句,这种句式,结构整齐、匀称,音韵和谐、优美,节奏轻盈、活泼,充满着青春的活力。

用短语、短句表情达意,是汉语的传统,也是汉语的优点。

古人作文多用短语短句,很少有用长句子的。

用短语、短句,语意显豁,节奏明快,读起来遒劲有力。

本文很好地继承了汉语的这一传统,用的多是短语、短句,最长的一句不超过15字,如“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最短的只有二三字,“坐着”、“躺着”、“园子里”、“田野里”等,大多数是在10个字以内的短句子。

还运用了口语的节奏,把长句子化为短句子。

有的是把句子中的并列词组提出来,拆为两个句子,如:“园子里,田野里”,“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我们也可以说“园子里和田野里”,“有的是功夫和希望”,但试想,如果我们说:“园子里和田野里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小草”,意思虽也不差,但节奏和韵味与原文比,就差多了。

(二)、类文阅读
1.语言中的音乐美在朱自清先生的笔下体现得淋漓尽致,
还有一位语言大师老舍,他描写的《济南的冬天》让人读起来也倍感亲切,充满韵味。

在这篇文章里具有突出音乐美的应该是儿化韵了,同学们找出来读一读,体会这种和谐流畅、亲切自然的音乐美。

2.莫怀戚的《散步》也是同学们很喜欢朗读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让同学们读起来朗朗上口最突出的原因是作者运用了大量的两两相对的句子,也就是对称的句子。

同学们找一找读一读,体会这种整齐、匀称,音韵和谐的音乐美。

(三)、课堂小结
在这三篇文章中,我们学到了要让语言具有音乐美,可以运用轻声字、儿化韵,运用叠字,运用词序的变动、句式的变
化,运用两两相对的句子,运用短句。

希望同学们能用这些知识指导你的作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