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理论读书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息理论读书笔记
【篇一:通论读书笔记汇总】
通论
一、“有效需求”及《通论》概述
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将古
典经济学就业理论作为论证的起点。凯恩斯首先指出,古典经济学
的就业理论基于两个假设。一是工资等于的劳动的边际产品;二是
当就业数量为既定时,工资的效用等于就业数量时的边际负效用。
前者构成了就业的需求曲线,后者构成了就业的供给曲线。针对于此,凯恩斯则通过对于经济现实状况的考察,否定了第二点假设。
他认为:“在货币工资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价格上升而导致的实际工
资下降一般不会使在现行工资下的劳动供给量低于价格上升前的实
际就业量。如果说会使劳动供给量低于价格上升前的实际就业量的话,那就等于说:现在的失业者虽然愿意在现行的工资下就业,但
却会在生活费用稍微上涨时,拒绝为现行工资而工作。”此外,作者
也不同意工资协议可以直接决定实际工资的一般水平这一假设。古
典经济学的就业理论将失业严格限制在“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
两类。而通过指出“非自愿失业”的存在,凯恩斯否定了古典就业理
论中“充分就业”的基本前提。不过令人多少感到困惑的是,用显而
易见的经济现实证伪充分就业理论,在今天看来并非难事,那么古
典经济学家们固守自己的理论到底为何?
随后,凯恩斯将矛头对准了“供给创造需求”的学说,该学说由萨伊、李嘉图等经济学家构建,并一直居于经济学课堂的主流。该学说认为,“在产量和就业的任何水平,总需求的价格等于总供给的价格。” 这实际上是指出储蓄与投资之间的普遍形成一致。然而,凯恩斯则
对此予以否定,整本《通论》的内容很大程度上是在构建对储蓄、
投资各自内生因素及其之间关系的全新理论框架。此外,作者对于
穆勒及庇古等学者将实物交易与引入货币后的经济体系等同提出了
质疑。后来的内容的确证明,货币绝非简单的交易媒介,相反,其
引入使经济运行机理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凯恩斯试图建立起结合货
币理论与价值与分配理论的关于货币经济的统一理论体系,这可以
被视作其理论的主要突破之一。
如果将凯恩斯的观点进行总结,可以简单概括为“有效需求不足”的
理论。那么何为有效需求?凯恩斯指出“就业量被决定于总需求函数
和总供给函数的点交点”,“而总需求与总供给函数相交时的d(即企业家雇用n个人时所预期的卖价,或者国民收入)的数值被称为有
效需求。”在当下的宏观经济语境中,有效需求可以被理解为总支出,包括消费、投资、政府支出,以及净出口支出构成。不过,仅仅如此,尚不足以把握其在凯恩斯理论中位置。从更通俗的意义上讲,
有效需求由全社会愿意消费的数量和愿意投资的数量两部分构成。
之所以说其在凯恩斯理论中居于中心地位,是因为如下事实:有效
需求决定了社会就业总量,换句话说,是有效需求在总体供需分析
与就业理论之间建立起逻辑联系。
随之要问,何为有效需求不足?凯恩斯指出,古典理论的“供给创
造需求”意味着在任何就业量之下总会存在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值,即
有效需求在任何状况下都会恰好等于社会所供给的数量。然而他却
认为,只有现期投资恰好补偿社会总收入与现期消费之差时,才存
在这一种最优关系。问题则恰恰在于,关于经济的现实运行状况,
给我了我们相反的结论: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在就业量扩大时存在
恰到好处的力量确保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之和达到与总产出相等的
程度。
接下来的问题则是,为何会产生有效需求不足?对这一问题的回答
牵涉到凯恩斯用全书
构建起的全新理论体系。上文已经说道,有效需求由消费需求与投
资需求两部分构成。凯恩斯认为,在一定收入状况下决定某社会消
费量的因素被定义为消费倾向。消费倾向这一心理因素使得消费以
低于收入(或者产出)增加的幅度变化。而有效需求中的投资部分,则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与“各种期限和风险的贷款利息率结构之间
的关系”。资本边际效率可以理解为资本预期收益与投资成本之间的
差值。而消费和投资的数量(即有效需求)二者共同决定了均衡就
业量,就业量进而决定了实际工资。这与古典就业理论中以实际工
资衡量的劳动边际负效用决定就业量的观点恰恰相反。这便是凯恩
斯就业理论的核心内容。在理解了以上问题后,笔者试图通过一张
简单的框图来反映《通论》一书的逻辑体系。图中的部分内容将在
下文中逐一进行解读。
二、概念的定义和考察
他对收入、投资及储蓄进行了定义,并对工资衡量单位及预期对基
本问题的影响作用予以探讨。
凯恩斯所界定的收入与马歇尔理论中并无差别。这一概念发展至今,与宏观经济学理论中的国民收入账户也具有一致的内涵。只是在收
入的考察中,凯恩斯指出:净收入“奠基于模糊的标准之上”,因此,这一概念尚不明确。而对储蓄、消费、投资三个概念而言,需要重
视的关键在于在对其定义的过程伴随着如下关系建立:储蓄量与投
资量在数额上的相等。至于其中的原因,凯恩斯解释道这源于“交易
双方的性质”。简单说来,投资与储蓄都等于总收入超出消费的部分。但是,二者的等量关系只建立于特定的收入、投资定义条件下。在
此
之后,关于储蓄与投资是否恒等成为众多学者争议的重要问题之一。这一论述体现出凯恩斯从个人分析到总量分析,从微观到宏观的转
换过程。凯恩斯指出,不能将个体的情况简单累加得到社会总体的
结果。个体储蓄的增加,并不一定会引起社会总储蓄的增加,而个
体储蓄的减少也并不一定使社会总储蓄减少。
三、消费倾向与乘数原理
如何理解消费倾向?作为“基本心理定律”之一,消费倾向衡量消费
随收入的变化状况。凯恩斯指出,平均而言,随着收入增加人们倾
向于更加消费,但是其消费的增加幅度通常低于消费。用正式的方
式表述消费倾向,就是指总收入与消费量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消
费倾向是决定函数本身的主要因素。由于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因此,如果增加的就业量被仅用来满足现期消费量的增加,那么,企
业家将蒙受损失。” 将总收入与消费的函数关系转化为就业量与消费
的函数关系,是此处分析的前提。随即,凯恩斯逐个讨论了影响消
费函数的主观及客观因素。客观因素包括:1、工资单位之改变;2、所得与净所得之差别之改变;3、在计算净所得时并未计及的资本价
值之不虞之变;4、时间贴现率-即现在物品与未来物品之交换比例
-之改变;5、财政政策之改变;6、个人对其未来所得之多寡,忽
改变其预期。而主观因素也包括应对突然需要的准备金、未来开支
准备、为获得利息和财产增值、为逐渐能取得日渐增加的生活开支
等八个方面。在逐一考察后,作者得出结论:“改变消费倾向的主观
和社会动机一般说来行动迟缓,利息率和其他客观因素的变动的短
期影响往往居于次要地位,因此,消费的改变主要取决于收入多寡,而不是消费倾向的改变。”
但作者也重新讨论了利率对于消费的作用。作者发现,利率增大往
往并不会增加储蓄,因为,利率的增大同时抑制了投资,储蓄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