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第一章服装缝制工艺第一节常用术语解释

合集下载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知识及制作实例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知识及制作实例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知识及制作实例第一节服装缝制常用工具与服装术语一.常用服装缝制工具(一)测量与裁剪的常用工具1.工作台板:缝纫过程中用的工作台板要平整,台板上应垫3~4层较厚实的纯棉布,使台面软硬适宜。

工作台板的规格最好为:85cm×120cm×85cm。

2.软尺:常用的为150cm长的双面塑料软性尺子,主要用于人体测量或检查核实服装各部位成品规格。

3.直尺:以公制为计算单位的直尺,主要用于服装缝制时定位和画线。

4.弯尺:弯形的尺子。

在服装缝制过程中,主要用来修正缝制中变形的弧线。

5.剪刀:包括裁剪衣料专用剪刀和剪、拆线头的纱剪。

裁剪专用剪刀的刀身长,刀口大,后柄有一定的弯度,可以贴紧工作台,裁剪平铺的布料时误差小。

裁剪专用剪刀根据剪口的长短分为不同的型号(9~12号),号越小,剪刀越小,反之则越大。

使用时可因人而宜,选择适合自己的。

6.划粉和铅笔:划粉是一种特殊的片状粉笔,有多种不同的颜色,分普通划粉和消渍划粉。

划粉和铅笔主要用来结构线或修正线。

7.描线轮:一种带手柄的圆轮,边缘为锯齿形,主要用于将纸样上的结构线准确地拓到衣料上。

8.大头针:服装立裁或修正时专用的不锈钢针、铜针或不生锈的细别针。

主要用于衣料的暂时固定或修正时固定。

9.拆线器:一种带锋利刀刃的尖头小装置,主要用于拆除缝线,不宜损伤面料的纱线。

(二)手缝工具与机缝工具1.手针:手工缝制时所用顶端尖锐的铜针,尾端有小孔,穿线后可以进行缝制。

手缝针的品种号型较多,有长短、粗细之分,目前有15个号型。

通常针号越小,针就越长越粗;针号越大,针就越短越细。

此外,还要一些特殊号码的缝针。

选用手针时应根据衣料的厚薄与用途来确定,否则会损伤衣料或增加缝纫难度。

2.插针包:供插针时,通常直径在4~10cm之间,外层用布或呢料包裹,里面填入棉絮、木梢、头发等物,主要起避免针的丢失并防止手针生锈的作用。

3.顶针:是由铜、铁、铝等金属制成的非封闭指环,可以根据手指的粗细放缩。

服装缝制工艺专业术语

服装缝制工艺专业术语

服装缝制工艺专业术语服装缝制工艺专业术语是指在服装制作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技术术语和工艺操作方法。

这些术语既可以指代具体的工具、设备和材料,也可以指代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技巧。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服装缝制工艺专业术语。

一、缝制工艺术语1. 平缝:将两片布料的右面放在一起,用平缝机进行缝制,使用平缝线或丝线,适用于衬衫、裤子等产品的制作。

2. 钉扣眼:用钉扣眼机为衣物制作扣眼,以便搭扣使用,通常用于衬衫、裙子等服装的制作。

3. 上袖:将袖子与衣身缝在一起,通常使用平缝机或平缝针进行缝制,适用于外套、大衣等服装的制作。

4. 开衩:为了方便穿着和活动,将裙子或裤子的下摆部分剪开并缝制,通常使用平缝机或开衩机进行缝制。

5. 起褶:将布料按照一定的方式折叠并缝制,使得衣物有褶皱效果,通常使用起褶机进行缝制,适用于裙子、裤子等服装的制作。

6. 扣线:使用特殊的线材将钮扣与面料缝在一起,以确保钮扣的牢固性和美观性,通常使用扣线机进行缝制。

7. 翻边:将衣物的边缘部分翻折并缝制,以增加衣物的美观性和舒适性,通常使用翻边机进行缝制,适用于裙子、裤子等服装的制作。

8. 起绉:将衣物的面料按照一定的方式折叠并缝制,使得衣物有绉皱效果,通常使用起绉机进行缝制,适用于裙子、裤子等服装的制作。

9. 手工缝制:用手工将面料进行缝制,通常使用针线进行缝制,适用于一些复杂或特殊的缝制工艺。

10. 装饰缝线:为了增加服装的美观性和装饰效果,使用不同颜色、材质和线迹进行缝制,通常使用装饰缝线机进行缝制。

二、工艺操作术语1. 剪裁:根据服装设计图纸和尺码表,将布料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裁剪,以准备后续的缝制工艺。

2. 衬里缝制:将衣物的衬里与面料进行缝制,以增加衣物的舒适性和保暖性,通常使用平缝机或衬里缝机进行缝制。

3. 补料:在服装制作过程中,如果出现破损或缺陷,需要使用与面料相同或相近的材料进行修补,通常使用手工缝制或补料机进行缝制。

4. 熨烫:在服装制作过程中,使用熨斗或熨烫机对衣物进行烫熨,以使衣物平整、光滑和整洁。

服装制作工艺基础知识

服装制作工艺基础知识

缲针 拱针 线袢 钉扣
2.服装缝纫符号及名称(图1-3)
名称
明线
双止口明线
碎褶
折裥
明裥
符号
名称
暗裥

开省号
塔克线
司马克
符号
图1-3服装缝纫符号及名称
名 称
罗纹
橡筋
扣眼位
扣位
眼刀
符 号
一、针、线的选用
手缝针型号规格有1-15个号码, 号码越小,针身越粗越长;号码越 大,针身越细越短。
手针号码与线的关系


哧”声

或无声
水 水滴不 水滴散开, 水 滴 扩 散 水 滴 迅 速 水滴散开, 水 滴 迅
滴 易散开 周 围 起 水 成小水珠 扩 散 成 小 蒸 发 成 水 速 蒸 发


水珠

成水汽

消失
四、几种最基本的熨烫技法 1.平烫分缝
2.拔烫分缝 3.归烫分缝
拔烫分缝 归烫分缝
4.烫扣缝
直扣缝
三、服装工艺操作名词术语
适用于服装原辅料检验、服 装裁剪及缝纫制作所涉及的工艺 名称范围。
见图3-5
缝纫
修片
归拔后背
缉省缝
图3-1
合摆缝
缝纫
叠袖里缝
合下裆缝
翻袖子
图3-2
封小裆
缝纫
夹翻领
合袖头
缉明线
图3-3
翻袖头
机缝
坐倒缝
坐缉缝
图3-4
分缉缝
手缝
环针
寨针
图3-5
杨树花针
一、服装熨烫工艺符号及名称
图2-1
上装部位(后身)
7 后过肩 8 背缝 9 背衩 10 后搭门 11 后肩省 12 后腰省

服装制作工艺基础知识PPT课件

服装制作工艺基础知识PPT课件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问学问,边学边问。
He is quick and eager to learn. Learning is learni ng and asking.
结束语
感谢参与本课程,也感激大家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积极 的参与。课程后会发放课程满意度评估表,如果对我们
课程或者工作有什么建议和意见,也请写在上边
一、熨烫工具使用介绍 二、熨烫定型五要素 三、熨烫的基本要领 四、几种最基本的熨烫技法 五、黏合衬的熨烫工艺
一、服装成品名词术语
常用服装成品名词术语和说 明
二、服装成品部位、部件名词术语
适用于服装设计、制作、工艺质
1
量评比所涉及的服装部位、部件
的名称。
三、服装工艺操作名词术语
适用于服装原辅料检验、服装裁 剪及缝纫制作所涉及的工艺名称 范围。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三、各种手缝针法及其在服装上的运用
第四节 机缝工艺基础与训练
一、空车训练 二、机缝前的准备 三、机缝的操作要领 四、机缝常用缝型及其在服装上的运用 五、机缝特殊缝型及在服装上的运用
第五节 熨烫工艺基础与训练

第一节 服 装 术 语
一、服装成品名词术语
二、服装成品部位、部件名词术语 三、服装工艺操作名词术语
第二节 服装专用符号
一、服装熨烫工艺符号及名称 二、服装缝纫工艺符号及名称
第三节 手缝工艺基础与训练
一、针、线的选用 二、穿线、打线结
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二
一、服装熨烫工艺符号及名称
熨烫工艺符号表示了熨烫方 式和熨烫温度的要求。 服装熨烫工艺符号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PPT课件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PPT课件
.
10、打套结:主要用于中式服装开衩口、裤子门襟、袋口两端等部位, 既增加了线迹牢度,又有一定的装饰作用,如图。
11、纳针:是一种将服装两层或多层衣料
牢固的扎缝在一起的针法,用于毛呢服装
的扎驳头、垫肩等处。可按需要将所扎部
件形成一定“窝势“,并具有一定的弹性
和硬挺度,自左向右,一上一下运针,针
.
8、锁纽孔:纽孔在外观上分为方头、圆头两种。加工的方法有手工 缝锁和机器缝锁之分。根据衣料的厚薄不同,可选择单股线、双股线 或三股线。圆头纽孔常用于毛呢等较厚的服装上,方头纽孔多用于一 般厚度的外衣上。纽孔的大小为纽扣的直径加上0.2cm左右。如图。
.
.
9、拉线襻:分为活线襻、梭子襻和双花襻。 (1)活线襻:用于衣服贴边摆缝部位面料和夹里的连接,或在裙侧
.
1.1.2 手缝工艺常用针法
2、回针:又称钩针。多用于加固某些部位的缝纫牢度,分为全回针、 半回针和逆向回针三种。区别在于起针方向的不同,形成的线迹正面 相接,有时为弯形,这种线迹外观上与缝纫线迹相似,如图为全回针、 半回针和逆向回针。
.
3、寨针:即衍缝,分为 直寨、斜寨、卷边寨,用 于服装的两层或多层的定 位缝合或临时固定。主要 是为服装加工中的机缝工 序服务的,目的是使服装 的部件或衣料之间不移位, 作为临时固定的寨线必须 拆除。起针方向为自右向 左,一上一下运针,如图。
.
12、外包缝:主要用于风衣、 大衣、夹克等服装的缝制。 缝制的方法与内包缝相同, 只是开始叠合时是反面相对, 于正面缉线,再翻折沿边缉 窄止口,如图。明包缝在外 观上正面有两道明线,具有 一定的装饰性,制作要求与 内包缝相同。
.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服装手工缝纫技法术语

服装手工缝纫技法术语

服装手工缝纫技法术语
1. 缝纫线:用于缝纫的线,一般分为棉线、聚酯线等材质,不同的线材适用于不同种类的面料。

2. 描绳:在缝纫前,用线在面料上绕出一道线,以便缝纫时对齐。

3. 填绳:在缝纫时,在两层布的中间加入线绳,以增加缝纫的厚度和立体感。

4. 锁边:在面料的边缘处,用特殊的缝纫方式进行缝制,以避免面料开裂或者起毛。

5. 筒折:将一条面料折叠成圆筒状的缝制方式,常用于制作裤子或者袖子。

6. 侧缝:将面料左右两边进行缝制以合并成一个整体的缝制方式。

7. 出摺:在面料上把某一部分向外折叠的缝制方式,常见于制作裙摆或者褶皱装饰。

8. 阳线:缝纫时,由于面料的特性,将线缝制在面料的正面,而在背面形成一条线,即阳线。

9. 阴线:与阳线相反,将线缝制在面料的背面,而在正面则形成一条线,即阴线。

10. 蝶子扣:一种装饰性的缝合方式,用于固定面料的两层重叠,并形成蝶状的装饰。

11. 衣袋:在服装内部面料上缝制底袋,可用于存放物品,也可作为服装的装饰。

12. 蕾丝:一种具有装饰性的手工缝纫材料,常用于制作服装的边缘、装饰图案等。

13. 刺绣:一种在面料上刺入线或者丝的编织技法,可用于制
作花纹、图案等装饰。

14. 粘贴拼接:使用专用胶水将面料不同部分粘合在一起的缝制方式,适用于提高服装的结构性或者装饰性。

15. 烫衣:使用烫斗将面料上的褶皱或者皱纹烫平的工艺。

服装制作工艺基础知识——服装术语

服装制作工艺基础知识——服装术语

教师授课计划
小结
巩固练习三、服装工艺操作名词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服装原辅料检验、服装裁剪及缝纫制作所涉
及的工艺名称范围。

1.命名依据
根据服装原辅料检验、服装裁剪及缝纫制作的工艺命名。

2.工艺范围
从服装面辅料检验至裁剪、缝纫制作的全部工艺范围。

下面列举一些缝纫制作工艺方面的术语(详见教材)。

服装名词术语是服装行业中的通用语言形式,只有对服装
成品术语、部件术语、工艺操作术语的全面了解,才会为以后
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一、服装成品名词术语
常用服装成品名词术语和说明
二、服装成品部位、部件名词术
服装结构部位和衣片部件的技术需要
三、服装工艺操作名词术语
服装原辅料检验、服装裁剪及缝纫制作所涉及的工艺名称
要求:
1.拿出任一款成品服装能够说出它的名称与主要特征。

2.对于特殊部件能够说出它的名称与主要特征。

3.对于服装裁片能够从工艺角度说出它的工艺名称。

教师讲授
展示实物教具,
给学生标准。

教师边讲边提问
学生
教师总结
按教师要求
学生练习。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

精选2021版课件
22
9、灌缝:是一种将线迹藏在折边或分缝槽内的方法。多用于裤、裙 腰头、里襟等不见明线部位。先将暗缝缝合成拼接,然后在衣片正面 衣缝边缘缉线或将正面的缉线线迹暗藏在缝线分开的凹槽之内。
精选2021版课件
23
10、滚包缝:是一种缉一道缝 即把两层布料的毛边都能包光 的制作方法。多用于薄料的缝 合。缝制时。上下层衣料均为 正面叠合,上层为被包裹衣片, 其边口距下层包料的边口收进 约1cm。将下层包料长出部分 向内折转0.4cm,再将其边折 转约0.6cm,形成0.6cm宽的 包折边,用压脚压住,沿边缉 缝,将上下层衣片缝牢,拉开 上下层衣片,则正面上下露针 迹,如图。
精选2021版课件
15
1.2.1 机缝基础训练
1、空车训练:抬起压脚,右脚踩踏板,脚尖轻点,启动机器,踩 踏板不能用力过大,需要停车时,踏板送开要及时。
2、手势练习:机缝时,主要用手来控制缝件和缝纫方向。缝合布 料时,双手放在缝件的后方,左手将上层缝料扶住,轻向前推,右 手拇指在下,其余四指放在夹层中,捏住下层缝料稍向后拉,收拾 轻松自然。
距、行距均在0.7cm左右,整列线迹间呈
斜向平行排列,形成”八“字形,在衣料
的表面仅微露细小针点,针尖起落时应均
匀一致,朝同一方向,换行时改变方向,
如图。
精选2021版课件
14
13、钉纽扣:普通纽 扣有两孔、四孔,缝 钉后一般形成 “一”“二”“X”线 迹。缝时缝线略松, 并在钉线四周缠绕4-5 圈,使之成为长约 0.3cm的线柄,衣料越 厚,线柄越长,使扣 进入纽眼后平服,衣 料较厚或高档服装第 一扣,一般在反面垫 以衬扣,以增加牢度, 一般多采用双线钉扣, 如图。
3、缉线练习:在布料的方面粘上无纺衬,使缝料具有一定的厚度, 然后画上直线、曲线、平行线等,然后按线印进行练习。这一环节 主要训练手、脚、眼各自的功能及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要求送布 及时,针迹整齐,线迹平整、牢固、松紧适宜,布面平服,停车及 时,转角灵活到位。

服装与配饰制作工艺课件服饰缝制基础知识第一章

服装与配饰制作工艺课件服饰缝制基础知识第一章

第一章 服饰缝制基础知识
第三节 名词术语
一 、常用服饰结构制图符号 服饰符号是在进行工程制图时,为了使设计的工程图纸标准、规范、便
于识别,避免识图差错而统一使用的标记形象。常用的服饰结构制图符号有 直角、细实线、粗实线、等分记号、点划线等。
第一章 服饰缝制基础知识
二、常用服饰专业名词术语 服饰常用专业名词术语主要有搭门、撇门、撇势、翘势、吃势、止口、
挂面、缝份、省道、克夫等。
第一章 服饰缝制基础知识
三、常用服饰缝制术语 常用服饰缝制术语有烫原料、钻眼、打粉印、编号、验片、打线丁、烫
衬、纳驳头、开袋口、合背缝等。
第一章 服饰缝制基础知识
第一节 服饰缝制工具及设备 一 、制图工具
服饰制图工具主要有:尺子、纸、擂盘、锥子、打孔机、剪口钳、剪刀 等。
第一章 服饰缝制基础知识
二、缝制工具 缝制工具主要有:针、剪刀、镊子、拆线器、顶针等。
第一章 服饰缝制基础知识
三、缝纫设备 常用的缝纫设备主要有:家用缝纫机、工业缝纫机、包缝机、锁眼机、
钉扣机、裁剪台、人体模型等。
第一章 服饰缝制基础知识
第二节 服饰材料 一 、服饰材料的内容
服饰材料就是构成服饰的各种原料,分为服饰面料、服饰辅料,服装服 饰品配件材料三类,主要包括纤维制品、皮革制品、皮膜制品、金属制品、 其他服装用品材料。
第一章 服饰缝制基础知识
二、服饰材料的种类 服饰材料主要可分为服饰面料和服饰辅料。服饰面料包括天然纤维织物
和化学纤维织物;服饰辅料包括粘合衬、拉链、缝纫线、裤钩、松紧带等。
第一章 服饰缝制材料的选用依据及原则
根据服饰的目的要求、心理和生理需求、消费等级选用。
(二)各类服饰对选材的基本要求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
6、环针:用手工缝合 裁片毛边,防止丝绺脱 散,一般在边缘绕缝, 针距0.7cm左右。如图。
7、打线钉:用语缝制物上的对位记号,分为单线双打和双线单打两 种形式,如图,均自右往左向前扌寨,针距按缝制要求而定,直线处 约为2cm,弧线处略紧密些。打线钉多使用白棉线,原因其是不掉色, 醒目,绒头长不易脱落,线钉剪好后修成0.3cm左右,轻轻熨烫或用 手拍实,以免脱落。
5、卷边缝:是将裁片的毛 边折卷两次成三层,再沿折 边上口缉缝。卷边有宽窄之 分,宽边多用于上衣的袖口、 下摆底边和裤子脚口边等, 窄边则多用于男衬衫的底摆 底边,如图。
6、折边缝:是将裁片边折光,再扣折,沿折边上口缉缝。多用于非 透明面料的裤口、袖口、下摆等处。
7、来去缝:是将布料的正缝反压后,在布料的正面不露线迹的方法。 多用于衬衫、童装的摆缝、肩缝等处的缝合,如图。在缝“来缝”时, 两块衣料相叠,正面向外,对齐缝边,沿边缘0.3cm做合缝。然后将 衣料反转,反面向外,沿边缘再做一道“去缝”,并要将来缝的缝口 包光。要求缝份整齐、均匀、宽窄一致,无起皱现象。
2、分压缝:是在平缝的基础上将缝份向两侧分开坐倒,在正面缉线 将两侧缝份分别固定。
3、扣压缝:是将一侧裁片的毛边扣光,与另一裁片正面相搭合并压 缉一道明线,多用于贴袋、袋盖和过肩处。操作时要求针迹整齐,止 口均匀,平行美观,位置准确,裁片折边平服,无毛边,如图。
4、搭缝:是将两块布料的缝份互相搭合,并在居中缉缝一道线, 如图。搭缝多用于衬布、衬料、胆料的拼接,有平服、减少拼接 厚度的作用。要求线迹平直,上、下层布片搭合处不皱缩,搭合 缝份宽窄适当,不能过多或过少,也不能一边多一边少。
11内包缝:多用于中山装、牛仔裤 等缝合。制作时,一般将下层包转 的面料多预留出0.7cm的缝份,如 图。将两层衣片正面相对叠合,下 层预留出的缝份包住上层衣片的边 缘并沿边缉第一道线,然后将上层 衣片向右翻折,在正面压缉0.4cm-0.5cm的明线。制作时要求缉线一 定要顺直,宽窄一致,缝份要对齐, 布面平整,止口整齐、美观。内包 缝外观上正面一道线迹,反面两道。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

2、分压缝:是在平缝的基础上将缝份向两侧分开坐倒,在正面缉线将 两侧缝份分别固定,
3、扣压缝:是将一侧裁片的毛边扣光,与另一裁片正面相搭合并压缉 一道明线,多用于贴袋、袋盖和过肩处,操作时要求针迹整齐,止口均匀, 平行美观,位置准确,裁片折边平服,无毛边,如图,
4、搭缝:是将两块布料的缝份互相搭合,并在居中缉缝一道线,如 图,搭缝多用于衬布、衬料、胆料的拼接,有平服、减少拼接厚度的 作用,要求线迹平直,上、下层布片搭合处不皱缩,搭合缝份宽窄适 当,不能过多或过少,也不能一边多一边少,
9、灌缝:是一种将线迹藏在折边或分缝槽内的方法,多用于裤、裙腰 头、里襟等不见明线部位,先将暗缝缝合成拼接,然后在衣片正面衣缝 边缘缉线或将正面的缉线线迹暗藏在缝线分开的凹槽之内,
10、滚包缝:是一种缉一道缝 即把两层布料的毛边都能包光 的制作方法,多用于薄料的缝 合,缝制时,上下层衣料均为正 面叠合,上层为被包裹衣片,其 边口距下层包料的边口收进约 1cm,将下层包料长出部分向 内折转0.4cm,再将其边折转约 0.6cm,形成0.6cm宽的包折边, 用压脚压住,沿边缉缝,将上下 层衣片缝牢,拉开上下层衣片, 则正面上下露针迹,如图,
3 对缝:多用于西装领上戗驳领 驳角与领角的缝合,将两个折边 连接如车缝状态且看不到线迹 的方法,
4 三角针:多用于折边的固定, 针法为内外交叉使线斜向交叉 成三角,从左向右倒退运针,如图, 要求正面不露线迹,缝线松紧适 宜,
5、拱针:多用于外衣大身正面止口 处及裤子侧缝止口处,具有一定的装 饰作用,一般为暗拱,距边缘0.5cm,针 距0.6cm左右,在正面仅露微小针迹, 如图,
项目一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
手缝工艺 机缝工艺
1.1.1 手缝工艺常用工艺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课件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课件

PPT课件
13
l 10 、打套结:主要用于中式服装开衩口、裤子门襟、袋口两端等部位,
既增加了线迹牢度,又有一定的装饰作用,如图。
l 11、纳针:是一种将服装两层或多层衣料
牢固的扎缝在一起的针法,用于毛呢服装
的扎驳头、垫肩等处。可按需要将所扎部
件形成一定“窝势“,并具有一定的弹性和
硬挺度,自左向右,一上一下运针,针距、
PPT课件
10
PPT课件
11
l 9、拉线襻:分为活线襻、梭子襻和双花襻。
l (1)活线襻:用于衣服贴边摆缝部位面料和夹里的连接,或在裙侧 腰里处作吊带。分起、钩、拉、放、连5个步骤完成。
PPT课件
12
l (2)梭子襻:一般用于袖口处作假扣眼。线迹为一环扣一环,呈链 条状,如图。
l (3)双花襻:用于驳头处的插花眼。首先打衬线,然后针由衬线下 穿过,压住左侧线套,同时左侧线头穿过针尾处线套,两线头同时抽 紧,最后来回重复,直到衬线填满,将两线头穿至反面打结。
PPT课件
25
l 12 、外包缝:主要用于风衣、 大衣、夹克等服装的缝制。
缝制的方法与内包缝相同, 只是开始叠合时是反面相对, 于正面缉线,再翻折沿边缉 窄止口,如图。明包缝在外 观上正面有两道明线,具有 一定的装饰性,制作要求与 内包缝相同。
PPT课件
26
PPT课件
20
l 6、折边缝:是将裁片边折光,再扣折,沿折边上口缉缝。多用于非 透明面料的裤口、袖口、下摆等处。
l 7、来去缝:是将布料的正缝反压后,在布料的正面不露线迹的方法。 多用于衬衫、童装的摆缝、肩缝等处的缝合,如图。在缝“来缝”时, 两块衣料相叠,正面向外,对齐缝边,沿边缘0.3cm做合缝。然后将 衣料反转,反面向外,沿边缘再做一道“去缝”,并要将来缝的缝口包 光。要求缝份整齐、均匀、宽窄一致,无起皱现象。

第一章 服装缝制工艺 第一节常用术语解释

第一章 服装缝制工艺  第一节常用术语解释

第一章服装缝制工艺基础缝制工艺基础是服装制作基础和技巧,为完成服装成品制作,要掌握和学习很多服装基础缝制工艺,有一些缝针方法和操作技巧在许多类型服装加工过程中都要使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应用性,我们称之为基础缝制工艺。

包括手缝工艺、机缝工艺和熨烫工艺。

任何一种工艺都是使用手指的技术,必须经过反复的练习才能正确地掌握,首先要从手缝工艺入手。

第一节服装缝制工艺常用术语解释一、裁剪工艺名词1.排料:制定出用料定额。

2.铺料:按划样要求铺料。

3.开剪:按划样线条用裁剪工具裁片。

4.钻眼:用裁剪工具在裁片上做出缝制标记,应做在可缝去的部位上,以免影响产品的美观。

5.打粉印:用划粉在裁片上做出缝制标记,一般作为暂时标记。

二、缝纫工艺名词1.打线钉:用白棉纱线,在裁片上做出缝制标记。

一般用于毛呢服装上的缝制标志。

2.剪省缝:将毛呢服装上因缝制后的厚度影响衣服外观的省缝剪开。

3.环缝:将毛呢服装剪开的省缝,用纱线作环形针绕缝,以免纱线脱散。

4.缉省缝:将省缝折合用机器缉缝。

5.烫省缝:将省缝坐倒或分开熨烫。

6.推门:将平面衣片,经归拔等工艺手段烫成立体形态衣片。

7.缉衬:机缉前衣身衬布。

8.烫衬:熨烫缉好的胸衬,使之形成人体胸部形态,与经推门后的前衣片相吻合。

9.覆衬:将前衣片覆在胸衬上,使衣片与衬布贴合一致,且衣片布纹处于平衡状态。

10.纳驳头:又称扎驳头,用手工或机器扎。

11.拼耳朵片:将大衣挂面上段形状如耳朵的部分进行拼接。

12.粘牵条:将牵条布用手工扎或用浆糊粘在易拉伸部位。

13.缉袋嵌线:将嵌料缉在开袋口线两侧。

14.开袋口:将已缉嵌线的袋口中间部分剪开。

15.封袋口:袋口两头机缉倒回针封口。

16.挂面:将挂面覆在前衣片止口部位。

17.合止口:将衣片和挂面在门襟止口处机缉缝合。

18.修剔止口:将缉好的止口毛边剪窄。

19.扳止口:将止口毛边与前身衬布用斜形手工针迹扳牢。

20.扎止口:在翻出的止口上,手工或机扎一道临时固定线。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课件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课件

• 4、搭缝:是将两块布料的缝份互相搭合,并在居中缉缝一道线, 如图。搭缝多用于衬布、衬料、胆料的拼接,有平服、减少拼接厚 度的作用。要求线迹平直,上、下层布片搭合处不皱缩,搭合缝份 宽窄适当,不能过多或过少,也不能一边多一边少。
5、卷边缝:是将裁片的毛 边折卷两次成三层,再沿折 边上口缉缝。卷边有宽窄之 分,宽边多用于上衣的袖口、 下摆底边和裤子脚口边等, 窄边则多用于男衬衫的底摆 底边,如图。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
• 2、分压缝:是在平缝的基础上将缝份向两侧分开坐倒,在正面缉线将 两侧缝份分别固定。
• 3、扣压缝:是将一侧裁片的毛边扣光,与另一裁片正面相搭合并压缉 一道明线,多用于贴袋、袋盖和过肩处。操作时要求针迹整齐,止口 均匀,平行美观,位置准确,裁片折边平服,无毛边,如图。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
• 12、外包缝:主要用于风衣、 大衣、夹克等服装的缝制。 缝制的方法与内包缝相同, 只是开始叠合时是反面相对, 于正面缉线,再翻折沿边缉 窄止口,如图。明包缝在外 观上正面有两道明线,具有 一定的装饰性,制作要求与 内包缝相同。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
• 6、折边缝:是将裁片边折光,再扣折,沿折边上口缉缝。多用于非透 明面料的裤口、袖口、下摆等处。
• 7、来去缝:是将布料的正缝反压后,在布料的正面不露线迹的方法。 多用于衬衫、童装的摆缝、肩缝等处的缝合,如图。在缝“来缝”时, 两块衣料相叠,正面向外,对齐缝边,沿边缘0.3cm做合缝。然后将 衣料反转,反面向外,沿边缘再做一道“去缝”,并要将来缝的缝口包 光。要求缝份整齐、均匀、宽窄一致,无起皱现象。
• 9、拉线襻:分为活线襻、梭子襻和双花襻。 • (1)活线襻:用于衣服贴边摆缝部位面料和夹里的连接,或在裙侧腰

服装缝制工艺

服装缝制工艺

服装缝制工艺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服装缝制工艺第一章服装制作工艺基础知识第一节服装术语服装术语是指服装用语,比如某一个品种,服装上的某个部位,服装制作每一种操作过程和服装成品质量要求等,都有专用语,它有利于指导生产,有利于传授和交流技术知识,也有利于管理,在服装生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服装成品部件名词术语1、上主装部位(衣服)前身:门襟、里襟、驳头、小肩、串口、底边止口、驳口、止口圆角、省位。

后身:背缝、背衩、后肩省、过肩。

领子:倒挂领、领上口、领下口、领里、立领、袖子、一片袖、圆装袖、中缝圆袖、连袖。

口袋:有盖贴袋、风琴袋、暗裥袋、明裥袋。

2、下装部(裤子)烫迹线、侧缝、腰头、腰里、后袋、门襟、里襟、侧缝直袋、侧缝斜袋、串带袢。

(二)服装操作术语1、缉缝,2、缉明线,3、缉省缝,4、坐缉缝,5、分缉缝,6、坐倒缝,7、坐缉缝,8、分缉缝,9、环针,10、擦针,11、内包缝,12、外包缝。

第二节服装专用符号服装专用符号是一种用符号代替汉字说明,即简洁又明了,比文字表示更形象标准,也便于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下面是部分专用符号。

(一)服装熨烫工艺符号及名称服装面料在工业生产中熨烫也是一道重要的工序,熨烫符号表示了熨烫方式和熨烫温度的要求。

下面是这些符号表示熨烫温度。

(二)服装缝纫工艺符号及名称服装在各部位设计了不同的工艺结构,工艺造型,服装缝纫工艺用比较形象的符号,明确地表达所要采用的缝纫方式,工艺流程各道工序的操作人员必须按照缝纫工艺符号所表示的方式进行操作。

1、手缝工艺符号及名称2、服装机缝符号及名称第三节电动平缝机介绍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平缝机的种类和型号也不断增加。

现在工业平缝机虽然种类繁多,外观各有不同,但从机械结构传动原理和过程上来看基本上相似。

一、高速平缝机的性能1、缝纫速度:9000针/分2、最大针距:5毫米3、能缝厚度:缝料在自然情况下4毫米4、电动机功率:千瓦二、使用工业平缝缝纫机应注意的事项1、上机前进行安全操作和用电安全常识学习。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

5、拱针:多用于外衣大身正面止口 处及裤子侧缝止口处,具有一定的 装饰作用,一般为暗拱,距边缘 0.5cm,针距0.6cm左右,在正面仅 露微小针迹,如图。
6、环针:用手工缝合 裁片毛边,防止丝绺脱 散,一般在边缘绕缝, 针距0.7cm左右。如图。
7、打线钉:用语缝制物上的对位记号,分为单线双打和双线单打两 种形式,如图,均自右往左向前扌寨,针距按缝制要求而定,直线处 约为2cm,弧线处略紧密些。打线钉多使用白棉线,原因其是不掉色, 醒目,绒头长不易脱落,线钉剪好后修成0.3cm左右,轻轻熨烫或用 手拍实,以免脱落。
1.2.1 机缝基础训练
1、空车训练:抬起压脚,右脚踩踏板,脚尖轻点,启动机器,踩 踏板不能用力过大,需要停车时,踏板送开要及时。 2、手势练习:机缝时,主要用手来控制缝件和缝纫方向。缝合布 料时,双手放在缝件的后方,左手将上层缝料扶住,轻向前推,右 手拇指在下,其余四指放在夹层中,捏住下层缝料稍向后拉,收拾 轻松自然。 3、缉线练习:在布料的方面粘上无纺衬,使缝料具有一定的厚度, 然后画上直线、曲线、平行线等,然后按线印进行练习。这一环节 主要训练手、脚、眼各自的功能及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要求送布 及时,针迹整齐,线迹平整、牢固、松紧适宜,布面平服,停车及 时,转角灵活到位。
4、倒回针练习
(1)起针:薄料相叠缉缝,在开端处起针,对准缉缝位置,放下 压脚,缝针穿透缝料钩住底线后即可开始缉逢。厚料的缉逢,起针 应距开端处1—2cm,然后倒回针缉回开端处,再沿线迹缉缝,注意 线迹要重合。倒回针时,右手控制回针杆,脚踩踏板要准确灵活。 (2)落针:缝料缉到尽头料厚度时,为加固缝迹,可重复缝2-3到, 长度为0.3---0.5cm注意不要重复过多,以免缝迹加厚太硬。 (3)倒回针:对缝迹的加固针法。左手控制缝料的方向,右手轻 抬回针杆。要求起落针线迹牢固,无浮线,脱线现象。倒回针一定 要在厚缝迹上进行,不能交叉。

(完整版)第一章服装缝制工艺第一节常用术语解释

(完整版)第一章服装缝制工艺第一节常用术语解释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叶锦标摘编2012 年8 月第一章服装缝制工艺基础缝制工艺基础是服装制作基础和技巧,为完成服装成品制作,要掌握和学习很多服装基础缝制工艺,有一些缝针方法和操作技巧在许多类型服装加工过程中都要使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应用性,我们称之为基础缝制工艺。

包括手缝工艺、机缝工艺和熨烫工艺。

任何一种工艺都是使用手指的技术,必须经过反复的练习才能正确地掌握,首先要从手缝工艺入手。

第一节服装缝制工艺常用术语解释、裁剪工艺名词1.排料:制定出用料定额。

2.铺料:按划样要求铺料。

3.开剪:按划样线条用裁剪工具裁片。

4.钻眼:用裁剪工具在裁片上做出缝制标记,应做在可缝去的部位上,以免影响产品的美观。

5 .打粉印:用划粉在裁片上做出缝制标记,一般作为暂时标记。

二、缝纫工艺名词1 .打线钉:用白棉纱线,在裁片上做出缝制标记。

一般用于毛呢服装上的缝制标志。

2 .剪省缝:将毛呢服装上因缝制后的厚度影响衣服外观的省缝剪开。

3 .环缝:将毛呢服装剪开的省缝,用纱线作环形针绕缝,以免纱线脱散。

4 .缉省缝:将省缝折合用机器缉缝。

5 .烫省缝:将省缝坐倒或分开熨烫。

6 .推门:将平面衣片,经归拔等工艺手段烫成立体形态衣片。

7 .缉衬:机缉前衣身衬布。

8 .烫衬:熨烫缉好的胸衬,使之形成人体胸部形态,与经推门后的前衣片相吻合。

9 .覆衬:将前衣片覆在胸衬上,使衣片与衬布贴合一致,且衣片布纹处于平衡状态。

10 .纳驳头:又称扎驳头,用手工或机器扎。

11 .拼耳朵片:将大衣挂面上段形状如耳朵的部分进行拼接。

12 .粘牵条:将牵条布用手工扎或用浆糊粘在易拉伸部位。

13 .缉袋嵌线:将嵌料缉在开袋口线两侧。

14 .开袋口:将已缉嵌线的袋口中间部分剪开。

15 .封袋口:袋口两头机缉倒回针封口。

16 .挂面:将挂面覆在前衣片止口部位。

17 .合止口:将衣片和挂面在门襟止口处机缉缝合。

18 .修剔止口:将缉好的止口毛边剪窄。

19 .扳止口:将止口毛边与前身衬布用斜形手工针迹扳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服装缝制工艺基础缝制工艺基础是服装制作基础和技巧,为完成服装成品制作,要掌握和学习很多服装基础缝制工艺,有一些缝针方法和操作技巧在许多类型服装加工过程中都要使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应用性,我们称之为基础缝制工艺。

包括手缝工艺、机缝工艺和熨烫工艺。

任何一种工艺都是使用手指的技术,必须经过反复的练习才能正确地掌握,首先要从手缝工艺入手。

第一节服装缝制工艺常用术语解释一、裁剪工艺名词1.排料:制定出用料定额。

2.铺料:按划样要求铺料。

3.开剪:按划样线条用裁剪工具裁片。

4.钻眼:用裁剪工具在裁片上做出缝制标记,应做在可缝去的部位上,以免影响产品的美观。

5.打粉印:用划粉在裁片上做出缝制标记,一般作为暂时标记。

二、缝纫工艺名词1.打线钉:用白棉纱线,在裁片上做出缝制标记。

一般用于毛呢服装上的缝制标志。

2.剪省缝:将毛呢服装上因缝制后的厚度影响衣服外观的省缝剪开。

3.环缝:将毛呢服装剪开的省缝,用纱线作环形针绕缝,以免纱线脱散。

4.缉省缝:将省缝折合用机器缉缝。

5.烫省缝:将省缝坐倒或分开熨烫。

6.推门:将平面衣片,经归拔等工艺手段烫成立体形态衣片。

7.缉衬:机缉前衣身衬布。

8.烫衬:熨烫缉好的胸衬,使之形成人体胸部形态,与经推门后的前衣片相吻合。

9.覆衬:将前衣片覆在胸衬上,使衣片与衬布贴合一致,且衣片布纹处于平衡状态。

10.纳驳头:又称扎驳头,用手工或机器扎。

11.拼耳朵片:将大衣挂面上段形状如耳朵的部分进行拼接。

12.粘牵条:将牵条布用手工扎或用浆糊粘在易拉伸部位。

13.缉袋嵌线:将嵌料缉在开袋口线两侧。

14.开袋口:将已缉嵌线的袋口中间部分剪开。

15.封袋口:袋口两头机缉倒回针封口。

16.挂面:将挂面覆在前衣片止口部位。

17.合止口:将衣片和挂面在门襟止口处机缉缝合。

18.修剔止口:将缉好的止口毛边剪窄。

19.扳止口:将止口毛边与前身衬布用斜形手工针迹扳牢。

20.扎止口:在翻出的止口上,手工或机扎一道临时固定线。

21.合背缝:将背缝机缉缝合。

22.归拢后背:将平面的后衣片,按体形归烫成立体衣片。

23.封背衩:将背衩上端封结。

24.扣烫底边:将底边折光或折转熨烫。

25.扎底边:将底边扣烫后扎一道临时固定线。

26.倒钩袖窿:沿袖窿用倒钩针法缝扎,使袖窿牢固。

27.装垫肩:将垫肩安装在袖窿肩头部位,使最厚部位处于人体肩线上,以增加领圈牢度。

28.倒扎领窝:沿领窝用倒钩针法缝扎。

29.合领衬:在领衬拼缝处机缉缝合。

30.拼领里:在领里拼缝处机缉缝合。

31.归拔领里:将覆上衬布的领里归拔熨烫成符合人体颈部的形态。

32.归拔领面:将领面归拔熨烫成符合人体颈部的形态。

33.覆领面:将领面覆上领里,使领面、领里复合一致,领角处的领面要宽松些。

34.绱领子:将领子安在领窝处,领子要稍宽松些。

35.分熨上领缝:将绱领缝份分开,熨烫后修剪。

36.分熨领串口:将领串口缉缝分开熨烫。

37.叠领串口:将领串口缝与绱领缝扎牢,注意使串口缝保持齐直。

38.包领面:将西装、大衣领面外口包转,用三角针与领里绷牢。

39.归拔偏袖:偏袖部位归拔熨烫成人体手臂的弯曲形态。

40.缲袖衩:将袖衩边与袖口贴边缲牢固定。

41.扎袖里缝:将袖子面、里缉缝对齐扎牢。

42.收袖山:抽缩袖山上手工线迹或机缝线迹,抽缩的程度以袖中线两端为多。

43.滚袖窿:用滚条将袖窿毛边包光,增加袖窿的牢度和挺度。

44.画眼位:按衣服长度和造型要求画准扣眼位置。

45.滚扣眼:用滚扣眼的布料把扣眼毛边包光。

46.锁扣眼:将扣眼用粗丝线锁光。

47.滚挂面:挂面、里口毛边用滚条包光,滚边宽度一般为0.4cm左右。

48.坐烫里子缝:将里布缉缝坐倒熨烫。

49.缲袖窿:将袖窿里布固定于袖窿上,然后将袖子里布固定于袖窿里布上。

50.缲底边:将底边与大身缲牢。

51.镶边:用镶边料按一定宽度和形状安装在衣片边沿上。

52.镶嵌线:用嵌线料镶在衣片上。

53.缉明线:机缉或手工缉缝服装表面线迹。

54.绱袖衣衩条:将袖衣衩条装在袖衣衩位上。

55.封袖衣衩:在袖衣衩上端的里侧机缉封牢。

56.绱拉链:将拉链装在门襟侧缝等部位。

57.绱松紧带:将松紧带装在袖口底边等部位。

58.钉纽:将纽扣钉在纽位上。

59.刮浆:在需要用浆位置把浆刮匀,以增加该部位挺度,便于缝合。

60.缲纽襻:将纽襻边折光缲缝。

61.盘花纽:用缲好的纽襻条,按一定花形盘成各式纽扣。

62.钉纽襻:将纽襻钉在门里襟纽位上。

63.打套结:开衣衩口用手工或机器打套结。

64.拔裆:将平面裤片,拔烫成符合人体臀部下肢形态的立体裤片。

65.绱里襟:将门襟安装在衣片门襟上。

66.绱腰头:将腰头安装在裤腰上。

67.绱串带襻:将串带襻装在腰头上。

68.封小裆:将小裆开口机缉或手工封口,增加前门襟开口的牢度。

69.扣烫脚口贴边:将裤脚口贴边扣转烫平。

70.绱贴脚条:将贴脚条装在裤脚口里侧边沿。

71.抽碎折:用缝线抽缩成不定型的细折。

72.叠顺折:缝叠成同一方向的折裥。

73.包缝:用包缝线迹将布边固定,使纱线不易脱散。

74.针迹:缝针穿刺缝料时,在缝料上形成的针眼。

75.线迹:缝制物上两个相邻针眼之间的缝线。

76.缝迹:相互连接的线迹。

77.缝迹密度:在规定单位长度内缝迹的线迹数,也叫做针脚密度。

78.缝型:一定数量的布片在缝制过程中的配置形态。

79.手针工艺:应用手针缝合衣料的各种工艺形式。

80.塑形:人为地把衣料加工成所需要的形态。

81.定型:根据面、辅料的特性,给予外力口因素,使衣料形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三、成品质量的常用术语1.对称:是指缝成后服装的左右衣片、附件、图案纹样都是对应一致的,这种对称是在中间开襟服装(包括裙和裤)的主要质量要求之一。

2.圆顺:无论是服装成品的外形轮廓,还是具体的衣缝线条,都要求自然、流畅。

3.窝服:又称窝势,即做成的服装或其附件的外观造型具有胖型,有立体感,反面凹进,正面凸出,呈弯曲的弧状,与反翘相反,有较好的里外匀,是西式服装的质量要求之一。

4.戤势:在正规西服或各类男式上衣的后衣片和袖窿的交合部位,应有一定余量的宽出,形成起伏的波浪,称为“戤势”,宽出的余量越多,戤势越长,一般在1cm左右。

5.方整:指男式服装要求成品外观或是衣缝线条平直挺括,整齐端庄,具有阳刚之美。

6.登立:与瘪落相反,要求服装成品具有立体感。

如上衣后背要求登立,即不能成为曲形。

7.平薄:各类服装的止口,如门襟止口;领止口,缝制时要求平薄,如面料较厚,在缝制时需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8.饱满:西式毛呢外衣,前胸部位一般都附胸衬,因此在做衬、敷衬时,采取工艺措施使胸部圆顺有立体感。

四、缝纫弊病常用术语1.起壳:又称壳开,指服装的面料与衬料不贴合,即制作时衬料紧或面料过松,造成里外不相容形成起壳。

2.起翘:又称反翘,指服装缝制过程中,里外匀未处理好,产生里松外紧现象,形成起翘,根据服装行业工艺要求,如衣领的领角、袋盖等,只能略向里弯曲,呈圆弧形窝势,不能向外上翘弯曲,向外弯曲即为反翘,不符合质量要求。

3.起皱:在缝制过程中,上下层衣片松紧未掌握好,造成上松下紧,松的部位出现皱曲不平现象,影响外观形态。

4.起吊:指某些衣片在缝合时,该拔出部位没有拔出,丝绺没有归整,或缝合时衣片松紧不一而引起衣缝卷缩、上提、不平均称起吊。

某些服装夹里过紧过短也会引起起吊。

5.起涌:是指有夹里或衬料的服装,衣片表面不平服、鼓起、卷缩和起皱。

6.起涟:是指上下两层衣片不平服,或缉缝后的衣缝呈涟状扭曲。

7.拉还:“还”指衣料的经纬丝绺被拉歪斜,比原来涨大的意思,如领圈、袖窿拉还等。

一般斜丝部位的衣料最易拉还,还口指服装的衣缝止口因拉还而不平、宽出,呈现出波浪起伏的荷叶边形状。

8.反吐:又称吐止口或止口外露,根据工艺要求,由上下两层衣片组成的衣缝止口,从正面看去,只能看到上层衣片的止口,如上下层止口均能看到或下层止口超出上层称止口反吐。

9.脱空:是指里外两层衣料不贴紧。

10.沉落:缝合服装肩缝时因斜势不足,引起前后袖窿下沉。

11.搅盖:主要指西式开襟上衣,如西装、中山装等,门里襟搭合后或扣上第一粒扣后两边止口交叉叠合过多,不顺直。

12.豁开:与搅盖相反,是指门、里襟搭合或扣上第一粒扣后前片止口不能搭合,或服装的某一部位应该合拢的没有合拢而分开。

13.坐势:指两层衣片缝合翻出时,衣缝没有翻足,还有一部分卷缩在里面。

14.不匀:是指在缝纫过程中,由于人为操纵不当,造成衣片的缝纫速度忽快忽慢,轻重不一,导致衣片的吃势不匀、波浪不匀、针码不匀等。

五、熨烫弊病常用术语1.极光:熨烫时下面垫布太硬或者不用湿布盖烫而产生的亮光,一般质地紧密厚实的织物易产生极光。

2.水花:熨烫时碰上水点或者湿布未烫均匀而产生水渍,一般深色真丝衣料易沾水渍。

3.烫黄:熨烫时因熨斗热度控制不当,熨斗温度过高或熨斗在衣料上原位停留时间过长,使衣料变色泛黄。

严重时还会烫焦、烫化,一般化纤衣料耐热性普遍较差,应该注意控制熨烫温度和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