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苏轼词两首》同步练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5.2《苏轼词两首》同步练习3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5.2《苏轼词两首》同步练习3](https://img.taocdn.com/s3/m/8cec5a2e650e52ea551898d8.png)
《苏轼词两首》同步练习(时间:40分钟满分:60分)一、基础巩固(1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故垒.(lěi)磊.落(lěi)累.赘(lěi) 罪行累.累(lěi)B.饥馑.(jǐn) 谨.慎(jǐn)觐.见(jìn) 怀瑾.握瑜(jǐn)C.伦.理(lún) 沦.落(lǔn)腈纶.(lún) 羽扇纶.巾(lún)D.莽.原(máng) 欺罔.(wǎng)茫.然(máng) 竹杖芒.鞋(máng)2.下列各句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樯橹..灰飞烟灭。
樯:挂帆的桅杆。
橹:一种摇船的桨。
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
B.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华:同“花”,花白。
C.一尊还酹.江月。
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
D.已而..遂晴,故作此。
已而:已经。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大江东.去,浪淘尽B.樯橹灰.飞烟灭C.卷起千堆雪.D.都门帐.饮无绪4.名句默写。
(6分,任选6句,每句1分)(1)故垒西边,人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________________,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__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3)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妨吟啸且徐行。
(苏轼《定风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定风波》)(4)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2019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苏轼词两首》同步练测
![2018-2019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苏轼词两首》同步练测](https://img.taocdn.com/s3/m/6531202fb90d6c85ec3ac63a.png)
5 苏轼词两首一、基础训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故垒.(lěi)磊.落(lěi)累.赘(lěi)罪行累累.(lěi)B.饥馑.(jǐn)谨.慎(jǐn)觐.见(jìn)怀瑾.握瑜(jǐn)C.伦.理(lún)沦.落(lǔn)腈纶.(lún)羽扇纶.巾(lún)D.莽.原(mánɡ)欺罔.(wǎnɡ)茫.然(mánɡ)竹杖芒.鞋(mánɡ)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酹江月捋虎须淘米陶醉B.遵命酒樽纶巾人伦C.料峭俊俏树梢消遥D.萧瑟笙箫吟啸潇洒3.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尊还酹.江月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
B.料峭..春风吹酒醒料峭:温暖。
C.回首向来萧瑟..处萧瑟:风吹雨落的声音。
D.樯橹..灰飞烟灭樯橹:代指曹操的水军。
4.下列词句中,诵读停顿划分无误的一项是()A.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B.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C.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D.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5.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大江..东去B.千古风流..人物C.回首向来..萧瑟处D.同行皆狼狈..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叠”。
一首词的上、下段分别称为上片、下片或上阕、下阕。
B.从晚唐五代到宋朝的温庭筠、晏殊、秦观、苏轼、李清照等一系列词坛名家的词风虽不无差别,各擅其长,但大体上可归于婉约派范畴。
C.婉约词风,其内容主要是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流连;其形式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
D.苏轼,北宋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清新豪放,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很有影响。
7.下面均是宋代词人的词句,按词风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人教新版必修4《第5课 苏轼词两首》2018年同步练习卷(13)-教师用卷
![人教新版必修4《第5课 苏轼词两首》2018年同步练习卷(13)-教师用卷](https://img.taocdn.com/s3/m/3250790bb4daa58da0114a92.png)
人教新版必修4《第5课苏轼词两首》2018年同步练习卷(13)副标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故垒.牵累.磊.落身陷缧.绁B. 公瑾.饥馑.木槿.觐.见皇帝C. 雄姿.咨.询趑.趄龇.牙咧嘴D. 萧瑟.吝啬.风樯.不稼不穑.【答案】C【解析】A.分别读作:lěi,lěi,lěi,léi;B.分别读作:jǐn,jǐn,jǐn,jìn;C.全读作:zī;D.分别读作:sè,sè,qiáng,sè。
故选:C。
考查正确识记汉字字音的能力,学会识别形似字、音近字的读音,根据字形、意义来准确记忆和辨析,坚持向字典学习汉字,要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备考策略:1 .音、形、意三结合,易混淆的词反复记忆2 .建立集错本,如:区分两个上声字与一个阳平字加一个上声字组成的词语。
3.适当做高考题、模拟题。
4.以课本中的词为重点。
5.形声字、形近字、近音同音字(易混声母、易混韵母、易混声调)、多音字归类记忆。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穿空:直插云霄B.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初嫁:刚刚嫁过来C. 已而遂晴..,故作此遂晴:最终放晴D. 竹杖芒鞋轻.胜马轻:轻松【答案】C【解析】C.“遂晴”应为“就放晴了”;译文:不久天就放晴了,所以写作了这首词;故选:C。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用法,学生应重视课本所学,加强识记和累积。
复习文言实词应注意:1.文言实词由于时间流逝,与现代汉语的用法、词义往往有较大差异。
古今通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是阅读文言文的主要障碍之一,复习时应把这些内容作为重点,通过比较、归纳,真正掌握这些内容。
2.复习文言实词,不能光靠背记词义,应词不离句,根据具体语言环境,考虑它们在句中的具体意义。
学习古汉语语法知识,是为了帮助理解词义,不要孤立、抽象地理解语法知识。
语文:2.5《苏轼词二首》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版必修4)
![语文:2.5《苏轼词二首》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cabfac5f6bd97f192279e9fe.png)
《苏轼词二首》同步练习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苏东坡有一次问一位善歌的人:“我词何如柳七(柳永)?”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这个譬喻鲜明地表明了婉约词和豪放词的不同。
请你以这首词的上阕为例,谈谈作者是如何在景物描写中表现豪放特征的。
提示:注意首先看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作者通过这些景物抒发了哪些情感,从这些具体内容来分析。
参考答案:这首词从滚滚东去的长江起笔,把大江的汹涌奔腾和历史人物的气概联系在一起,描绘了一个广阔的背景,体现了诗人站立江边凭吊古迹时激荡起伏的心情,气魄极大。
“浪”“乱石”“惊涛”“雪”等雄奇壮阔的景物,把读者带进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
2.这首词豪气冲天,但最后却陡然一转,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似乎有点不太协调,你是如何理解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诗歌所抒发的情感是复杂的,不是单一的,因而不能单纯地理解。
参考答案:壮丽的江山和英雄人物,激起作者豪迈奋发的感情。
不过想起自己的人生毫无建树,前途渺茫,作者因而自叹人生如梦。
3.从词的流派看,下列词句与其他三句不同类的一项是()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D.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提示:A项是豪放词的代表人物苏轼的作品,B、C、D三项从词的风格上看,都是婉约派的词作,它们分别是晏殊、柳永、李清照的作品。
答案:A4.“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这几句写周瑜为什么却提到小乔?提示:读诗词要结合诗词的背景来理解词句的微言大义。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5苏轼词两首试题新人教版必修4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5苏轼词两首试题新人教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44b258d7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5c.png)
5 苏轼词两首一、课外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秋晚客兴苏轼草满水池霜送梅,疏林野色近楼台。
天围故越①侵云尽,潮上孤城带月回。
客梦冷随枫叶断,愁心低逐雁行来。
流年又喜经重九,可意黄花是处开。
【注】①越,古国名。
1.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首联写出了一派晚秋景象,却没有杜甫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的萧瑟之感。
B.颔联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夜幕来临时天色吞噬云彩,潮打孤城的场景。
C.颈联“冷”字一语双关,既是写晚秋季气的凉冷,也是写作者漂泊心境的孤冷。
D.暮秋黄昏,作者客居在外的愁绪加倍浓郁,无法排解,只好寄托于南归的大雁。
解析:B 诗歌的第三句写黄昏夜幕来临的状态,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2.本诗尾联在抒情方面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抒情方式和情感分析。
第一分析抒情方式,“流年又喜经重九,可意黄花是处开”中“喜”属于直抒胸臆,抒发的情感是欣喜之情。
第二,“又喜”“可意”“是处”等词口语化,可见用语通俗易懂,抒情自然流畅。
成效是用词口语化,有助于作者情感自然直接流露。
第三,综合全诗看情感转变,前三联抒发悲秋之情,尾联以喜悦之情作结,显示出诗人的豁达性格,这能够归纳为:情感由悲转喜,层次丰硕,提升了诗歌格调。
答案:尾联直接抒情(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在重阳节看到中意的菊花盛开的欣喜之情。
用语通俗易懂,抒情自然流畅。
“又喜”“可意”“是处”等词口语化,有助于作者情感自然直接流露。
情感由悲转喜,层次丰硕,提升了诗歌格调。
前三联抒发悲秋之情,尾联以喜悦之情作结,显示出诗人的豁达性格。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3~4题。
满庭芳·过余苏轼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
因送陈慥①来过余,因为赋此。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
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
闻道司州②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
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 ③,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
高中语文《苏轼词两首》同步练习必修4
![高中语文《苏轼词两首》同步练习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dda7fc7a3b3567ec112d8a16.png)
1. 填空:《念奴娇·赤壁怀古》选自_______,是我国_______ 时期伟大词人_______的作品。
词人有政治抱负,因作诗讽刺新法,被贬为 _______ 。
贬居_______ 期间,曾两游_______ 附近的_______,写出了这首著名的词,时年_______ 岁。
2. 选择:(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黑字的字形、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 纶(lún)巾酹(lèi)酒樵(qiáo)悴崩摧(cuī)B. 纶(lǔn)巾酹(lēi)酒樵(qiáo)悴崩催(cuí)C. 纶(g uān)巾酹(lēi)酒樵(qiáo)悴崩摧(cuī)D. 纶(guān)巾酹(lèi)酒憔(qiáo)悴崩摧(cuī)(2)“故垒西边”句中的“故”当“旧”讲。
下列各句中的“故”和它意义相同的是()A. 故作不良计B. 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C. 池鱼思故渊D. 故国神游(3)“樯橹灰飞烟灭”句中的“樯橹”借代水军。
下列各句中加黑词语为借代用法的是()A. 终岁不闻丝竹声B. 举酒欲饮无管弦C. 足下蹑丝履D. 君当作磐石(4)“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对这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羽扇纶巾”,指诸葛亮。
诗句表现出诸葛亮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大破曹军。
B. “羽扇纶巾”,指诸葛亮。
诗句表现出诸葛亮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协助周瑜大破曹军。
C. “羽扇纶巾”,指周瑜。
诗句表现出周瑜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在诸葛亮协助下大破曹军。
D. “羽扇纶巾”,指周瑜。
诗句表现出周瑜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大破曹军。
(5)“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对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周瑜神游当年破曹旧地,应该笑我(苏轼)倾慕他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
B. 我(苏轼)神游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周瑜应该笑我倾慕他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苏轼词两首同步练习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苏轼词两首同步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4c09917524de518974b7d15.png)
基础夯实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故垒.(lěi)公瑾.(jǐn)浪淘.尽(tāo) 跻.身(jī)B.凝噎.(yē) 纶.巾(lún)千堆.雪(duī) 浣.衣(huàn)C.何妨.(fáng) 蓑.衣(suō)酹.江月(lèi) 粗糙.(cāo)D.吟啸.(xiào) 料峭.(qiào)生华发(fā) 糟粕.(pò)解析A项,“淘”应读“táo”;B项,“纶”应读“guān”;D项,“发”应读“fà”。
答案C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甘霖元霄樯橹怀瑾握瑜B.湛蓝故垒酒樽故国神游C.萧瑟横溢芒鞋巧然无声酹酒娇情竹杖芒鞋解析A项,“霄”应为“宵”;C项,“巧”应为“悄”;D项,“娇”应为“矫”。
答案B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时..多少豪杰一时:当时,那个时候。
B.料峭..春风吹酒醒料峭:形容微寒。
C.早生华发..华发:花白的头发。
D.回首向来萧瑟..处萧瑟:形容冷落的样子。
解析D项,“萧瑟”在此处的意思是“风吹雨落的声音”。
答案D4.导学号506800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大江东.去,浪淘尽B.樯橹灰.飞烟灭C.卷起千堆雪.D.云.树绕堤沙解析A、B、D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C项无词类活用现象。
答案C5.对《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苏轼善于以历史为词,拓宽了词的题材,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提高了词的意境,且一扫以前文人词的柔弱气息,为词坛注入了新鲜血液,开创了豪放派的先河。
这首词便是明证。
B.苏轼素有抱负,却在激烈的竞争中屡遭贬斥,甚至险遭杀身之祸,其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因而将夙志寄托在古代英雄身上,也是情理中的事。
——这首著名的词作正是如此,他借咏史抒写出了郁积胸中的块垒。
C.词人将写景、咏史、抒情糅合在一起,做到了情、景、事的交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5.2《苏轼词两首》同步练习2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5.2《苏轼词两首》同步练习2](https://img.taocdn.com/s3/m/a353832b6bd97f192279e98e.png)
《苏轼词两首》同步练习(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故垒.(lěi) 纶.巾(lún)经纶.(lún) 樯橹..(qiáng lǔ)B.捋.胡子(lǚ) 酹.江月(lèi)吟啸.(xiào) 一蓑.烟雨(suō)C.料峭.(qiào) 讥诮.(xiào)俏.丽(qiào) 悄.然(qiǎo)D.萧瑟.(sè) 吝啬.(sè)塞.责(sè) 稼穑.(qiáng)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分)A.大江东去,浪滔尽,千古风流人物。
B.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
C.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D.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A.千古风流..人物风流: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B.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
C.料峭..春风吹酒醒料峭:形容春天的微寒。
D.回首向来萧瑟..处萧瑟:风吹雨落的声音。
二、默写名句。
4.课文名句默写。
(6分)(1)________________,惊涛拍岸,________________。
(2)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是这样描绘周瑜的:小乔初嫁了,________________。
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归去,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与鉴赏三、课内精读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回答5~6题。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高中语文 第5课 苏轼词两首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第5课 苏轼词两首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3f69de44b90d6c85ec3ac6eb.png)
第5课苏轼词两首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沦.陷轮.流伦.理道德羽扇纶.巾B.墙.壁蔷.薇不稼不穑.帆樯.如林C.俊俏.讥诮.刀剑出鞘.春寒料峭.D.木槿.觐.见怀瑾.握瑜谦虚谨.慎2.下列词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浪淘.尽,风流人物淘:冲刷B.樯橹灰飞烟.灭烟:像烟一样C.竹杖芒鞋轻胜马.马:骑马D.一蓑烟雨任.平生任:担负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回首向来..人物..萧瑟处B.千古风流C.便纵有千种风情....D.同行皆狼狈4.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句写长江给人以雄奇壮丽之感,既写江景,又点明怀古,从大处落笔,气势磅礴,感情饱满。
B.“浪淘尽”三字,含蓄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凭吊古战场的心情,也蕴含了“是非成败转头空”的意思。
C.“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写“小乔初嫁”,意在以美人衬英雄,赞颂周瑜年少得志。
D.这首词在“怀古”的基础上“伤今”,词作最后回到现实,抒发自我的感伤,感情沉郁而又悲慨。
5.下列对《定风波》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全篇即景抒情,语言自然流畅,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东坡词独特的审美风格。
B.这首词借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抒写作者苦乐随缘、开朗乐观、意存归隐的人生态度和坦荡胸怀。
C.“莫听”“何妨”两句是作者的人生写照,也是全词的主题,以下词情都是由此而发。
D.“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表达了词人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对仕途风浪无所畏惧的精神。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字。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① 。
汪国真有诗曰:“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环境可以影响心境,② 。
当我们身处逆境时,我们应该像苏轼那样做到洒脱,且行且歌。
高中语文第5课苏轼词两首第1课时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第5课苏轼词两首第1课时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80e21506c8d376eeafaa31d6.png)
第2单元第5课苏轼词两首1一、双基夯实1.下边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樯橹 (qi áng)酹(lai)...吟啸 (xi ào)羽扇纶巾(guān)..B.笺注(qi.蓑衣(su ō).ān) 赤鼻矶 (j ī).料峭(qi āo).C.针砭 (bi ǎn)粗拙(cāo)..差异(ch ā)创伤(chuāng)..D.战栗(zh àn)炽烈(chì)..对称 (chang)万箭攒心(cuán)..【答案】A(B 项笺应读ji ān;峭应读 qi ào。
C 项砭应读bi ān。
D 项称应读chan。
) 2.以下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萧瑟桅杆调皮永葆活力B.已而凭吊纶巾繁冗拖拉C.赤壁风韵樯橹栩栩如生D.故垒酒樽罗网安份守己【答案】D( 份——分 )3.以下语句中加点词解说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大江东去 ( 长江 )..卷起千堆雪 ( 比喻浪花 ).B.樯橹灰飞烟灭 ( 代指曹操的水军..酹江月 ( 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C.一蓑烟雨任一生 ( 沙湖道中雨 )..已而遂晴 ( 过一会儿 )..) )D.回顾素来萧瑟处(风吹雨落的声音)..故国神游(古战场 )..【答案】C( 烟雨:江湖上烟波浩渺,雨丝风片的情形。
)4.以下句子中的“故”字,与其余意义不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A.故垒西边B.已而遂晴,故作此C.故国神游D.故人西辞黄鹤楼【答案】B(B 当“因此”讲,其余都当“旧”讲)5.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用法独出心裁的一句是()A.大江东去,浪淘尽.C.卷起千堆雪.B.樯橹灰飞烟灭.D.都门帐饮无绪.【答案】C(C 是词的比喻用法,其余都是名作状)6.从以下说法中选出不正确的一项()A.“大江东去”中的“大江”指长江B.“故国神游”一句中,“故国”指旧国,旧地,这里指当年赤壁战场。
C.“卷起千堆雪”和“樯橹灰飞烟灭”两句都运用了比喻修辞格。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二单元 第5课 苏轼词两首 习题练习二(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二单元 第5课 苏轼词两首 习题练习二(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a32df9a300a6c30d229fb5.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二单元第5课苏轼词两首习题练习二(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故垒(lěi)还酹(lèi)樯橹(qiánɡ)B.萧瑟(sè) 料峭(qiào)蓑衣(suō)C.纶巾(lún) 狼狈(bèi)沧桑(cānɡ)D.绚丽(xuàn) 珠玑(jī) 公瑾(jǐn)2.下列各项中,加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樯橹灰飞烟灭樯橹: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
樯:挂帆的桅杆。
橹:一种摇船的桨。
B.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华:通“花”,花白。
C.一尊还酹江月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
D.已而遂晴,故作此已而:已经。
3.下列各项与其他三项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A.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B.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C.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D.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4.下列加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何妨吟啸且徐行A.若属皆且为所虏B.乐工等罗列上前,连拜且泣C.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D.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5.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风流念奴姣故垒西边B.遥想浪涛尽小乔初嫁C.萧瑟人道是乱石川空D.周郎任平生山头斜照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回首向来萧瑟处B.一蓑烟雨任平生C.一时多少豪杰D.惊涛拍岸二、语言表达7.调整下面画线语句的语序,使前后格式一致。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苏轼不断被贬流放,这也许是东坡的不幸,地方人民却从中得到了大幸。
苏堤无言,默默铭记着苏轼的功绩;赤壁有字,惊涛拍击着东坡的诗篇。
8.请从陶渊明、苏轼、鲁迅、巴金中任选两人,续写下面的话。
要求:①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的境遇;②与画线语句构成排比。
人的一生,总是在一次次的选择中找到真谛。
瞿秋白,一个文弱的书生,放下了成名成家的荣耀,拾起了革命的重担,寻觅到属于自己的渡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二单元 5 苏轼词两首 同步训练(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二单元 5 苏轼词两首 同步训练(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e744899650e52ea551898b9.png)
5苏轼词两首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故垒./累.赘公瑾./谨.慎惊涛.拍岸/文韬.武略B.歼.灭/忏.悔樯.橹/蔷.薇吟啸.徐行/风雨萧.瑟C.狼狈./疲惫.料峭./俊俏.羽扇纶.巾/冠.冕堂皇D.蓑.衣/绳索.阻挠./妖娆.竹杖.芒鞋/重峦叠嶂.项,lěi/léi,jǐn,tāo。
B项,jiān/chàn,qiáng,xiào/xiāo。
C 项,bèi,qiào,guān。
D项,suō/suǒ,náo/ráo,zhàng。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穿:直指。
B.一尊还酹.江月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
C.何妨吟啸且徐.行徐:缓慢。
D.一蓑烟雨任.平生任:担负。
项,任:听任、任凭。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从修辞手法看,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B.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C.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D.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只有A项加点的词是比喻,其余都是借代。
4.将下列诗词名句补写完整。
(1)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019·江苏高考)(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用“,”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坎坷身世的无限感慨,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是全词余音袅袅的尾声。
(3)苏轼在《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都有对英雄人物的精彩描绘:曹操“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周瑜“。
,,”。
(4)苏轼在《定风波》中描写自己坦然面对人生的沉浮变换、喜乐哀愁的句子是“,,”。
(5)我欲乘风归去,,高处不胜寒。
(苏轼《水调歌头》)(6),千里共婵娟。
人教版语文高中必修四2.5 苏轼词两首同步练习
![人教版语文高中必修四2.5 苏轼词两首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84b87e0543323968011c9286.png)
2.5 苏轼词两首一、基础巩固(16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D )A.千堆.雪(duī)萧瑟.(sè)已而遂.晴(suí)B.周公瑾.(jǐn)何妨.(fǎnɡ)一蓑.烟雨(suō)C.生华发.(fā)吟啸.(xiào)羽扇纶.巾(ɡuān)D.酹.江月(lèi)樯.橹(qiánɡ)料峭.春风(qiào)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A.小乔初.嫁了初:刚刚B.樯橹..灰飞烟灭樯橹:代指曹操的水军C.回首向来萧.瑟.处萧瑟:形容冷落凄凉D.一尊还酹.江月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A.故.垒西边故.国神游B.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道.芷阳间行C.人生如.梦技不如.人D.竹杖芒鞋轻胜.马胜.地不常,盛筵难再4.下列各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B )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里词人自感苍老,同年方气盛卓有建树的周公瑾恰成对照。
B.“羽扇纶巾”,“羽扇”代指诸葛亮,和周瑜一起火攻曹操,有儒将风度。
C.“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D.“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
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做铺垫。
5.下列关于本课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C )A.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
形成于唐代,五代十国后开始兴盛,至宋代达到顶峰。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B.这两首词选自《东坡乐府笺》,其中“乐府”本是音乐行政机关,后来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
此处是词的别称。
C.公瑾,是周瑜的字。
古人一诞生就起名,成人后则有字。
一般来说,古人的名和字在意义上没有联系。
D.周郎,是对周瑜的称呼。
因为周瑜24岁时担任中郎将,故人们称他为“周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富顺县第三中学高中语文《苏轼词两首》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
修4
1. 填空:
《念奴娇·赤壁怀古》选自_______,是我国_______ 时期伟大词人_______的作品。
词人有政治抱负,因作诗讽刺新法,被贬为 _______ 。
贬居_______ 期间,曾两游_______ 附近的_______,写出了这首著名的词,时年_______ 岁。
2. 选择: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黑字的字形、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 纶(lún)巾酹(lèi)酒樵(qiáo)悴崩摧(cuī)
B. 纶(lǔn)巾酹(lēi)酒樵(qiáo)悴崩催(cuí)
C. 纶(guān)巾酹(lēi)酒樵(qiáo)悴崩摧(cuī)
D. 纶(guān)巾酹(lèi)酒憔(qiáo)悴崩摧(cuī)
(2)“故垒西边”句中的“故”当“旧”讲。
下列各句中的“故”和它意义相同的是()
A. 故作不良计
B. 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
C. 池鱼思故渊
D. 故国神游
(3)“樯橹灰飞烟灭”句中的“樯橹”借代水军。
下列各句中加黑词语为借代用法的是()
A. 终岁不闻丝竹声
B. 举酒欲饮无管弦
C. 足下蹑丝履
D. 君当作磐石
(4)“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对这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羽扇纶巾”,指诸葛亮。
诗句表现出诸葛亮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大破曹军。
B. “羽扇纶巾”,指诸葛亮。
诗句表现出诸葛亮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协助周瑜大破曹军。
C. “羽扇纶巾”,指周瑜。
诗句表现出周瑜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在诸葛亮协助下大破曹军。
D. “羽扇纶巾”,指周瑜。
诗句表现出周瑜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大破曹军。
(5)“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对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周瑜神游当年破曹旧地,应该笑我(苏轼)倾慕他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
B. 我(苏轼)神游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周瑜应该笑我倾慕他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
C. 我(苏轼)神游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人们应该笑我倾慕周瑜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
D. 我(苏轼)神游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应该笑自己倾慕周瑜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
3. 问答:
(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试分析这几句诗在景物描写上的表现力量。
(2)苏轼为什么自讥“多情”,并且说“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这首词塑造了词人自身什么样的形象?创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失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4. 对这首词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词小序中的“狼狈”是说在雨中感到窘迫、难堪,“不觉”指不在乎。
B. 首句中的“莫听”意思是不用管;“吟啸”的意思是放声长啸。
C. “一蓑烟雨”一句是说自己对披蓑衣、冒风雨的生活,向来处之泰然。
D. “山头斜照”一句是说云开雨霖,落日有情,脉脉斜辉,映照我身。
5. 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词的上阙写雨中情形,诗人不理会那穿林打叶之声,吟啸徐行,无一丝慌乱之意,与小序中的“同行皆狼狈”形成鲜明对照。
B. 词末句的“归去”取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照应上阙的“一蓑烟雨”句,表达了诗人摆脱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归隐田园的决心。
C. 全词从叙事到抒情,以表达感受、见解到体现诗人的襟怀、个性,都紧密关系着旅途
中遇雨一事。
D. 诗人以曲笔抒写胸臆,把日常生活的形象和深邃的生活哲理,有机地融合统一在一起,读来令人深受启迪。
【试题答案】
1. C 点拨:ABD的正常语序应为:A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B枣花簌簌落衣巾;D纤云弄巧,飞星传恨,暗渡迢迢银汉。
2. D
3. B 点拨:本项反引诗句,并非直抒胸臆;对古代英雄的景仰只能说是含蓄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愿望。
4. B 点拨:“吟啸”是指“吟咏、吟诗”,既指低吟,又指长啸。
5. B点拨:并没有归隐田园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