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小结与思考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1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1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1.数据的收集:学习使用观察、调查、访谈等方法收集数据,了解数据收集的注意事项。
2.数据的整理:学习使用表格、图表等方法整理数据,掌握分类、排序等整理技巧。
3.数据的描述:学习使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描述数据集中趋势,了解极差、方差等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
-数据描述的统计量:重点介绍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以及极差、方差等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
-实践活动的应用: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掌握如何将数据收集、整理与描述的方法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举例:在讲解数据的整理技巧时,可以以班级同学的身高数据为例,演示如何将原始数据整理成表格,并通过图表直观展示数据分布。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对一次班级考试成绩进行收集、整理与描述,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数据帮助我们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和整理的逻辑性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比如统计量的选择和应用,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5.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方法,勇于探索新思路,提高数据处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数据的收集方法:重点讲解观察法、调查法、访谈法等常见的数据收集方法,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各种方法的适用场景和操作步骤。
-数据的整理技巧:强调分类、排序等整理方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表格、图表等形式清晰、有序地展示数据。
2.教学难点
-数据收集的准确性:难点在于如何确保收集到的数据真实、可靠,避免因主观因素造成数据偏差。
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一. 教材分析《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让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据的收集方法、数据的整理方法、数据的描述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
二. 学情分析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但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不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据的收集方法、数据的整理方法、数据的描述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
2.教学难点:数据的收集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数据分析方法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操作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作为教学案例。
3.学生活动材料:为学生提供一些实践操作的材料,如调查问卷、数据记录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数据,如彩票中奖号码、天气情况等,引导学生了解数据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实际问题,如学校七年级学生的身高分布情况,让学生尝试用图表的形式展示数据,引导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
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小结思考(教案)
课题: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小结思考设计教师:陈洁教学目标:1.了解总体、样本、个体的概念2.理解频数、频率及几种调查方式的特点3.理解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能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4.理解并掌握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含义及步骤教学重点:理解频数、频率及几种调查方式的特点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含义及步骤学情分析:学习完本章的内容板块教师问题串学生活动串目标反馈串一、回顾分式方程和列方程组解应用题1.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在调查活动中,只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这种调查称为抽样调查.抽查与普查的优缺点:优点:(1)抽样调查只考察总体中的一部分个体,因此它的优点是调查范围小,节省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
(2)普查能获得较准确的信息。
缺点:(1)抽查结果不如普查结果准确。
(2)普查花费的时间较长,浪费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
2. 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被抽取的那些个体组成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3. 频数:对落在各个小组内的数据进行累计,得到各个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数叫做频数1. 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为频数。
2. 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为频率。
4.统计图(1)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占总量的百分比(2)条形统计图:适合多个彼此独立对象的数据的统计(3)折线统计图:清楚地反映数据的变化趋势4. 得到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步骤(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2)确定组距与组数(3)列出频数分布图(4)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学生回顾,其他学生补充并回答学生回顾,其他学生补充并回答学生回顾,其他学生补充并回答教师点评,补充教师点评,补充教师点评,补充二、用分式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例题]1、为了了解某校小学生的体能情况,对该校一个年级的部分学生进行一分钟跳绳次数测试,这个问题中,总体是______,个体是______,样本是____。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小结与复习 导学案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小结与复习一、学习目标:1.通过复习小结,进一步明确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并领悟现实生活中通过数据处理,对未知的事情作出合理的推断的事实。
2.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学会设计调查问卷.3.积极创设情境,参与调查、整理数据,体会社会调查的艰辛与乐趣,体会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辨证思想.二、自主学习:回顾本章内容,完成下面知识结构图:制表绘图→↓三、合作学习:1.在用表格整理数据时,我们通常用_______法来记录数据.2.通常地,我们对_______ 的调查叫全面调查,这种调查方式的优点是_______,缺点是_______。
3.为了掌握我校初中二年级女同学身高情况,从中抽测了60名女同学的身高,这个问题中的总体是_______,样本是_______;4.调查某县所有学生的课外作业量应选用_______(调查方式)5.数3.141592653中数字1出现的次数是_______;一年365天中,出现31号的次数_______ .6.如果让你调查班级同学喜欢哪类运动,那么:(1)你的调查问题是_______ ;(2)你的调查对象是_______;(3)你要记录的数据是_______;(4)你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7.护士若要统计一病人一昼夜体温情况,应选用_______统计图.8.一个同学随手写了一串数字10010001001000001000001001000100001,则数字0一共出现的次数是( )A.23 B.26 C.29 D.259. 期末统考中,A校优秀人数占20%,B校优秀人数占25%,则两校优生人数( )A.A校多于B校B.B校多于A校CA、B校—样多D.无法比较10.为了了解某种家用空调工作1小时的用电量,调查10台该种空调每台工作1小时的用电量,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 )A.10台空调B.10台空调每台工作I小时的用电量C.所有空调D.某种家用空调工作1小时的用电量11.下列调查中哪些是用全面调查的方式,哪些是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的?并指出总体、个体及抽样调查的样本.(1)为了了解某厂某车间生产的一批零件毛坯的质量,从中抽取几件测量它们的重量数据作调查研究;(2)为了从甲、乙两名学生中选拔一人参加射击比赛,对他们的射击水平进行测验,两人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靶10次,记录每次命中的环数;(3)为了了解一年级学生的平均年龄,某市对三所学校各取一年级中的三个班同学的年龄作调查.(4)某棉布厂了解一批棉花的纤维长度的情况;(5)一个水库养了某种鱼10万条,调查每条鱼的平均重量问题;(6)了解一个跳高训练班的训练成绩是否达到了预定的训练目标.四、巩固提高:1.对“您觉得该不该在公共场所禁烟”做民意调查,下面是三名同学设计的调查方案:同学A:我要把调查的问题放到访问量很大的网站上,这样大部分上网的人就可以看到调查的问题,并很快就可以反馈给我.同学B:我给我们小区的居民每一住户发一份问卷,一两天也就可以得到结果了.同学C:我只要在班级上调查一下同学就可以了,马上就可以得到结果.请问:上面三个同学能获得比较准确的民意吗?为什么?2.校医院调查在校七年级学生的体重,对七年级30名男生进行了调查,平均体重为48kg,你觉得这个可以作为七年级学生体重的估计吗?为什么?3.某校学生来自甲、乙、丙三个地区,其人数比为2:7:3,如图所示的扇形图表示上述分布情况:(1)如果来自甲地区的为180人,求这个学校的学生总数;(2)求各个扇形的圆心角.。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案与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案与反思《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案与反思》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最新教材二年级下册《数据收集整理》第2~6页。
教材分析: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学情分析: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正确地进行计数,所以填写统计表时不会感到太困难,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
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做出简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
本课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观看电影、朗诵比赛、水果统计等,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
学习目标:1、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做出判断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2、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3、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在具体情境中学会收集数据的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与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图片师:同学们,学校要组织同学们观看一部电影,有这四种影片,你最喜欢哪部呢。
生1:我喜欢夺宝奇兵。
生2:雪岭雄风。
生3:奇幻空间师:那我们选择什么影片呢。
(预设生只说自己喜欢的电影,师引导生说出选大多数同学喜欢的电影。
)师:怎么知道哪部电影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
生1:可以在全校的同学们中去调查一下。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7章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小结与思考教案(新版)苏科版
第7章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教学目标:1、能正确说出数据收集及整理描述的方法及知识要点。
2、能应用相关的方法和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3、能根据数据的整理描述进行决策和获取信息。
重点、难点:应用学习的方法和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根据数据的整理描述决策。
教学过程:一.【预学指导】1、统计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的方式):和 .2、抽样调查的要求:要有随机性,性和性.3、总体与个体、样本与样本容量总体:要考查的对象称为总体.个体:组成总体的考察对象称为个体.样本:从中抽取调查的那些个体构成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容量:样本中包含的称为样本容量(不带单位).4、我们常用________图、_______图、________图来描述数据.5、四种统计图在表示数据方面各有什么特点:条形图能够显示每组中的;扇形图能够显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折线图能够显示数据的;5、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6、频数分布直方图与条形统计图一样吗?若不同,有何区别与联系?二.【问题探究】问题1.下列调查中,哪些用的是普查方式,哪些用的是抽样调查方式?(1)了解一批空调的使用寿命;(2)出版社审查书稿的错别字的个数;(3)调查全省全民健身情况.问题2.请指出下列抽样调查的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分别是什么?(1)为了了解某种家用空调工作1小时的用电量,调查10台该种空调每台工作1小时的用电量;(2)为了了解某校八年级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取名学生进行视力检查.问题3.(1)天籁音乐行出售三种音乐CD,即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为了表示这三种唱片的销售量占总销售的百分比,应该用()A.扇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条形统计图 D.以上都可以(2)要清楚地表明一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应选择的统计图是( ) A.扇形统计图 B.条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D.以上都不是问题4.有若干个数据,最大值是124,最小值是103.•用频数分布表描述这组数据时,若取组距为3,则应分为组问题5.学校团委会为了举办“庆祝五·四”活动,调查了本校所有学生,调查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这次学校赞成举办郊游活动的学生有人.三.【拓展提升】1.为了解某学校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情况,在全校范围内随机抽查了部分学生参加音乐、体育、美术、书法等活动项目(每人只限一项)的情况.并将所得数据进行了统计,结果如图所示.(1)求在这次调查中,一共抽查了多少名学生;(2)求出扇形统计图中参加“音乐”活动项目所对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3)若该校有名学生,请估计该校参加“美术”活动项目的人数.2、2.某中学学生会为了解该校学生喜欢球类活动的情况,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让若干名学生从足球、乒乓球、篮球、排球四种球类运动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并将调查的结果绘制成如下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如图1,图2,要求每位同学只能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球类运动;图中用乒乓球、足球、排球、篮球代表喜欢该项目的学生人数).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在这次研究中,一共调查了多少名学生?(2)喜欢排球的人数在扇形统计图中所占的扇形圆心角是多少度?(3)补全折线统计图.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学设计及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了解数据的概念及分类。
- 掌握数据的收集方法。
- 研究数据的整理和呈现方式。
-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2.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数据的概念及分类。
- 数据的收集方法:调查问卷、实地考察、实验等。
- 数据的整理和呈现方式:表格、图表等。
3. 教学过程本课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并结合小组合作研究,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的数据(例如体重、身高等),引导学生讨论数据的概念和分类。
- 正文:- 第一步:介绍数据的收集方法,例如调查问卷、实地考察、实验等,并以实际例子进行说明。
- 第二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活动,选择一种数据收集方式,设计一个简单的调查问卷,并收集数据。
- 第三步:引导学生研究数据的整理和呈现方式,例如使用表格和图表进行数据整理。
-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
4. 教学资源- 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
- 小组活动所需的调查问卷材料和纸笔。
二、反思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和小组合作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促进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通过小组活动,学生能够动手实践,培养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关注点不够集中,导致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下次教学时,我会加强对小组活动的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相合作,并提供更具体的指导和反馈。
此外,我还可以通过增加互动环节和实际案例的演示,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通过多次练、巩固和拓展,使学生在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面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相符合,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全面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研究机会,但还有改进空间,希望能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复习与小结》教学设计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复习与小结》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的复习、小结内容。
通过本节课,让学生对本章有整体的把握和理解,加深对统计调查的掌握(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梳理本章所学知识,弄清本章知识的框架结构,巩固所学概念,明确统计的基本思想,会对数据进行整理、描述2.能力目标:通过复习小结,体会现实生活中通过数据处理,对未知的事情作出合理的推断的事实。
3.情感目标:(1)体会数据来源于又服务于生活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关心社会问题,热爱数学生活的情感(2)培养学生以科学数据为依据分析解决问题,作出合理决策的良好习惯(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基本概念,会画各种统计图,知道这些统计图的特点,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难点:列频数分布表与画频数分布直方图是对数据从数的描述转到形的描述,所以分组、列表、画图是本章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我所授课的班级,应该说学生的数学素质参差不齐,有小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乐于参与数学活动,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因学习基础较差,不动手不发言,常常是被动参与,因此应激发学生参与活动学习的兴趣,提问导引使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学会处理数据以获得成就感。
三、教法和学法分析枯燥的数据是令人乏味的。
而复习课更是相对枯燥。
所以要提供更多的学习扩展资料,供学生浏览讨论交流。
这样可让所有学生有信心、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尽可能为每个学生提供获取知识的空间,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最大的成功,让每个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提高,让他们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成就感。
四、教学形式和课前准备本课题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学习。
教学形式以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与实践能力。
教师课前做好多媒体课件,提前提下发教学案。
五、教学过程分析及时间安排教学时间:一个课时教学方法整理与巩固讲练结合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知识梳理:一、统计调查(基本概念)1.数据处理的过程数据处理一般包括、、和 .2.全面调查:考察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注意:选择收集数据的方法,要掌握两个要点:①是要简便易行,②要真实、全面。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7章《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小结与思考》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7章《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小结与思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是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7章的内容,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章内容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意义和作用,数据的收集方法,数据的整理方法,以及利用图表描述数据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实数、代数式、方程等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对于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以及如何运用图表描述数据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意义和作用,掌握数据的收集方法和整理方法。
2.学会利用图表描述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据的收集方法,数据的整理方法,以及利用图表描述数据。
2.教学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以及如何运用图表描述数据。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2.利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方法。
3.采用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利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展示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用于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学习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方法。
2.准备多媒体教学材料,包括图片、图表等,用于直观展示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
3.准备练习题和作业,用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实际问题,如调查学校学生的身高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
2.呈现(10分钟)展示调查学校学生身高情况的实际数据,让学生观察数据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案及教学反思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了解数据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的收集方式和方法。
2.掌握数据的整理方法,了解数据的分析与呈现方式。
3.练习运用表格、图表等工具进行数据的整理、分析、呈现。
4.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究能力,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和图示阅读能力。
1.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究能力。
2.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图示阅读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4.让学生明确数据对于认知事物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二、课堂教学过程安排2.1 教学时间与地点教学时间: 1-2课时教学地点:教室2.2 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2.2.1 教学内容1.数据的基本概念2.数据的收集方式和方法3.数据的整理方法4.数据的分析和呈现方式2.2.2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教师通过引入数据与学生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了解数据的作用和重要性。
第二步:观察数据1.分小组观察课本上的数据,了解数据的种类、形式、数量等。
2.每个小组统计自己班级的身高、体重、成绩等数据,让学生通过实例化接触数据处理。
第三步:数据的收集方式和方法1.教师介绍数据的收集方式和方法。
2.学生分小组自己收集一组数据,体验收集数据的过程。
第四步:数据的整理方法1.教师介绍数据的整理方法。
2.学生通过练习表格、图表等工具进行数据的整理、分析、呈现。
第五步:数据的分析和呈现方式1.教师介绍数据的分析和呈现方式。
2.学生通过练习,了解数据的分析和呈现方式。
第六步:课堂小结教师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进行总结,并提醒学生课后练习。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从引入、实践到结合实际问题,都是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的熟悉数据。
在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呈现等课程内容,通过举例子等方式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自然,也更加有趣。
此外,我通过学生小组互动和教师指导,使得学生在课堂上不断自我发现、自我探索、自我实践和体验,真正达到了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小结与思考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 第7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小结与思考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说出数据收集及整理描述的方法及知识要点。
2.能应用相关的方法和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3.能根据数据的整理描述进行决策和获取信息。
教学重点: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会列频数分布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分布折线图。
教学难点:应用学习的方法和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根据数据的整理描述决策。
教学方法: 引导探索法,讲练结合,探索交流。
教学过程:数据可以帮组我们了解世界,收集、整理、描述数据可以使我们获取更多的信息,有助于研究、解决问题.其过程如下: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描述数据.那么我们在调查的时候有哪两种方法?一、调查方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调查方式的选择 例1 下列调查工作需采用的普查方式的是( )A.环保部门对淮河某段水域的水污染情况的调查B.电视台对正在播出的某电视节目收视率的调查C.质检部门对各厂家生产的电池使用寿命的调查D.企业在给职工做工作服前进行的尺寸大小的调查归纳:普查可以直接获得总体的情况,能够准确地获得考察对象的信息,但有时总体中的个体数目很多,普查的工作量较大;有时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对所有个体进行调查;有时调查有破坏性,不允许普查,所以可以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大致获取考察对象的信息。
例2 下列调查的样本具有代表性的是 ( )A .利用当地的七月份的日平均最高气温值估计当地全年的日最高气温B .在农村调查市民的平均寿命C .利用一块实验水稻田的产量估计水稻的实际产量D .为了了解一批洗衣粉的质量情况,从仓库中任意抽取100袋进行检验例3 为了了解某市七年级的学生的身高,若对该市七年级的所有学生的身高进行调查,这是_______查;现对其中的1000名学生进行调查,此时这是_______查,其中该市七年级学生的身高的全体是_______,每个七年级学生的身高是_______,样本是_______,其中1000是这个样本的_______.如果调查得到这1000个学生的平均身高为152cm ,那么我们估计某市七年级的学生的平均身高为归纳:在统计里,我们通常从总体中抽取样本,并根据样本的某种特性去估计总体的相应特征.二、统计图例4 小明把自己一周的支出情况,用如图所示的统计图来表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从图中可以看出具体的消费数额B.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各项消费额占总消费额的百分比C.从图中可以看总消费数额D.从图中可以看出各项消费额在一周的具体变化情况归纳: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只反映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各部分间的比例关系,它不能反映具体的数额.迁移应用1:据国家统计局5月23日发布的公告显示,2009年一季度GDP值为43 400亿元,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可知,今年一季度第二产业的GDP值为亿元.例5 对某班学生一次数学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各分数段的人数如图所示(分数取正整数),请观察图形,并回答下列问题:(1)该班有多少名学生?(2)89.5~99.5这一组的频数、频率分别是多少?迁移应用2:三、由统计图获取信息例6 下面三幅统计图,反映了某市两个化肥厂三个方面的情况,请看图回答问题.(1)从折线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哪个厂的产值增长得快?(2)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哪个厂的工人人数多,哪个厂的技术人员多?(3)从扇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哪个厂的外销产品占产品销售总数的百分比大?(4)综合上面的分析,你认为哪个厂的生产搞得好,为什么?答:(1)甲厂的产值增长得快;(2)乙厂的工人人数多,甲厂的技术人员多;(3)甲厂的外销产品占产品销售总数的百分比大;(4)甲厂的生产搞得好,因为人员少,技术含量高,产值增长快,外销比例大.归纳:由统计图获取信息,主要考查读统计图的知识和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数据的收集整理》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数据的收集整理》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思考和提出问题1、如何运用教材资源,处理好本课教学内容?2、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呈现、整理数据的过程?3、如何设计教学问题引领学生深度学习?磨课要点1、起点。
知识起点: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正确进行计数。
在一年级下册学习“分类与统计”单元中接触过非正式的统计表。
已有生活认知: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能利用统计表中的数据做出简单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
思维特点:二年级的学生知识储备和经验缺乏,尚不懂如何系统地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
学生具有好动且好奇的心理,求知欲强,如何把握教材的重点,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统计全过程形成有意统计尤为关键。
2、终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为后续进一步学习统计表和概率的其他内容打下基础。
3、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是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学完“分类与统计”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是学生正式接触统计的起始。
教材依托学生熟悉的情境,以收集数据、记录数据和呈现数据为主,从中学习调查的方法并初步了解统计表,同时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从而使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
在设计上以选择校服颜色的情境入手,促使学生产生用统计解决问题的需求,并确定用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进而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方式、呈现数据的方法,最后对数据进行简答分析,涵盖了统计的各个要素,也使学生体验了完整的统计过程。
另一方面,通过交流整理数据的方法,正式认识统计表。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学会用调查法来收集数据,体会统计的价值。
2.通过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3.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从而解决问题。
第七章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小结与思考(1)导学案
经验总结
问题3你能举例说明什么叫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的容量吗?
问题4如何画扇形统计图?
问题5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频数分布直方图各有什么特点?
情景2以下三个统计图系据某报反映世界人口情况的数据所绘: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从哪幅统计图中能看出世界人口的变化情况?
⑵2050年非洲人口将达到几亿?这一数据是怎样得到的?
岱山中学七年级数学学科导学案
章节与课题
小结与思考(1)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和周次
本课时学习目标或任务
1、通过问题的方式回顾本章的内容.
2、在互相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梳理本章的学习内容.
3、反思本章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统计意识和统计推理.
本课时重难点或学习建议
1、三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 2、根据不同的条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⑶2050年亚洲人口比其他各洲的人口总和还多,
从哪幅统计图中可以明显地得到这个结论?
2.问题1能使学生明确利用数据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问题2、3、4紧扣本节课要复习的知识点.
3.问题5站在全局的角度去总结四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让学生更好的体会统计图表的适当选取对更好地反映数据特征的作用.其中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特点是:⑴能够显示数据的分布情况;⑵易于显示各组之间的频数的差别.
例2下图是李庄煤矿2000~2003年产量统计图
问:⑴哪一年的产量最高?是多少万吨?比前一年增产了百分之几?
⑵哪一年的产量比前一年有所下降?降低了多少万吨?
⑶这4年的平均产量是多少万吨?哪一年的产量低于4年的平均产量,少多少万吨?
⑷将4年产量制作成扇形统计图;
⑸请适当提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大班数学教案)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大班数学教案)导言: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收集和整理数据,让学生能够从中发现规律,提升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教案以大班数学为背景,将介绍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并提供相应的教学活动。
1. 数据的收集首先,我们需要向学生明确数据的概念。
数据是指对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或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所得到的事实或数字。
数据可以是数量、时间、温度等等。
活动一:找寻身边的数据(实物活动)让学生到班级周围或校园内寻找各种数据,例如学生的身高、体重、喜欢的颜色、家庭成员数量等等。
鼓励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并记录下这些数据。
活动二:收集同学的数据(互动活动)让学生与同桌、同学合作,向彼此收集数据。
例如询问同学的年龄、兴趣爱好、家乡等等。
学生可以借助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更多的数据。
2. 数据的整理通过数据的整理与分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据,找出其中的规律和关联。
活动三:数据的分类整理(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从之前收集到的数据中选择一个主题进行整理和分类。
例如,选取“喜欢的水果”为主题,让学生将水果的种类进行分类,制作条形图或饼图进行展示。
活动四:数据的图表展示(小组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数据,选择适当的图表进行展示。
例如,可以选择柱状图、折线图、扇形图等等。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在图表中正确地表示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 数据的应用通过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数据应用于解决问题。
活动五:数据的问题解决(课堂互动)设计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利用之前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解答。
例如,“班级中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家乡的男生和女生比例是多少?”等等。
鼓励学生进行推理和预测,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六:数据的分享与讨论(整理活动)让学生将自己整理过的数据分享给全班,并进行讨论和比较。
通过分享与讨论,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数据的有效性和重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数据收集整理|西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 数据收集整理|西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 数据收集整理|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第七章第三节的内容,主要是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我们将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如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并利用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据进行简单分析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难点:如何利用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学具:纸、笔、小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今天我们在课堂上进行一个游戏,每个同学带来了一堆小棒,我们需要对这些小棒进行分类和整理。
2. 讲解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我们用眼睛观察,发现这些小棒有不同的颜色和长度。
然后,我们用手指触摸,感受到这些小棒有不同的质地。
我们用头脑思考,思考如何将这些小棒进行分类和整理。
4. 利用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我们发现,黄色的小棒比蓝色的小棒多,短的小棒比长的小棒多。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小棒。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数据收集整理1. 观察2. 触摸3. 思考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同学们回家后,找一些物品,按照颜色和形状进行分类和整理,并记录下来。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今天的课堂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在分组合作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同时,我也意识到,在数据的整理过程中,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得到了提升。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引导学生运用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提高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
同时,我也会尝试引入更多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教案的开始,我通过一个简单的实践情景引入了数据收集整理的概念。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7章《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小结与思考》说课稿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7章《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小结与思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7章《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小结与思考》的内容,主要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以及小结与思考。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对统计学知识的一次系统梳理,也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在这一章节中,学生将学习如何运用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描述,并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逐步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二. 学情分析在八年级下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方法还不够熟悉,对数据的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基本方法,学会如何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统计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对统计学的兴趣和热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在于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方法的掌握,以及如何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两个方面进行重点讲解和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掌握所学知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讲解、示范,引导学生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数据的收集和》教案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意义。
2. 学生学会使用简单的方法和工具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学生学会运用数据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数据的兴趣,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 学生学会从数据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培养信息素养。
二、教学内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一部分,主要内容包括:1. 数据的收集方法:问卷调查、观察法、实验法等。
2. 数据的整理方法:分类法、排序法、图表法等。
3. 数据分析: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生掌握数据的收集方法。
2. 学生学会数据的整理方法。
3. 学生能够进行数据分析。
难点:1. 学生如何在实际问题中选择合适的收集方法。
2. 学生如何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整理方法。
3. 学生对数据分析方法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 利用实例和案例,让学生直观感受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
3. 创设有趣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任务。
2. 学生能够运用数据分析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实际案例和问题。
2. 准备数据收集的工具,如问卷、记录表格等。
3. 准备数据整理和分析所需的图表和软件工具。
4. 准备教室环境,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实践活动。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数据收集案例,引发学生对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兴趣。
2. 探究与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实践活动,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3. 分享与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讨论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第7章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 小结与思考 教案
第七章《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小结与思考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一、教学目标:1、回顾、整理本章所学知识内容,构建知识结构框架,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2、反思本章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体会并初步培养统计意识和统计推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会列频数分布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分布折线图。
难点: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比较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交流。
三、教学方法:引导探索法,讲练结合,探索交流。
四、教学过程:【知识结构】引导学生再现本章重要知识,在独立思考基础上进行交流,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构建本章知识框图。
利用数据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如下: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和表示数据——分析数据——解决问题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普查抽样调查收集数据整理数据—频数分布表统计图的选用—描述数据频数分布直方图频数折线图分析数据—样本估计总体得出结论1、什么叫普查、抽样调查?如何选择?举例说明。
2、抽样调查时,如何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广泛性?3、条形图、扇形图、折线图、直方图有什么特点。
4、如何画条形图、扇形图、折线图、直方图?同学们觉得在什么时候用普查方式较好? 什么时候用抽样调查方式较好呢? 抽样调查有什么优点?在用抽样调查时要注意什么?【议一议】【知识要点】 【议一议】(1)当调查的对象个数较少,调查容易进行时,我们一般采用普查的方式进行。
(2)当调查的结果对调查对象具有破坏性时,或者会产生一定的危害性时,我们通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
(3)当调查对象的个数较多,调查不易进行时,我们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
(4)当调查的结果有特别要求时,或调查的结果有特殊意义时,如国家的人口普查,我们就仍须采用普查的方式进行。
【知识要点】画条形统计图的步骤:(1)写出统计图名称;(2)画出横、纵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有时不画箭头);(3)确定长方形的宽度和间隔;(4)确定长度单位和数量;制成长方形并在长方形上方写上数据。
七年级数学下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案、教学设计
4.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计算机、投影等,展示数据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提高学生对数据可视化的认识。
5.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和好奇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数据的欲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一个实际问题,如“调查班级同学的身高分布情况”,进行数据收集与整理的讨论。
学生需要共同商讨数据收集方法、整理技巧,并尝试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2.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据收集与整理的方法,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2)设计丰富的课堂练习,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3)开展课后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4.教学评价:
(1)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提问、讨论、练习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2)实施多元化评价,结合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3)结合实例,说明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统计学指标在生活中的应用。
3.拓展作业:
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开展以下拓展活动:
(1)了解其他统计学方法,如方差、标准差等,并尝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数据可视化工具,如Excel、Python等,尝试使用这些工具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
(3)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实践活动,如环保调查、社会调研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升自身的数据分析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C.7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复习执笔人:王瑞强审核人:使用日期:
复习目标:
1、能正确说出数据收集及整理描述的方法及知识要点。
2、能应用相关的方法和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3、能根据数据的整理描述进行决策和获取信息。
学习重点:应用学习的方法和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学习难点:根据数据的整理描述决策
学习过程:
【课前准备】知识点回顾:
1、数据的收集方法是;
各自的优缺点是
各自选用的要求:
总体、个体、样本及样本容量的含义?
总体:个体:
样本:样本容量:
2、数据的整理描述方式有
频数:频数和=
频率:频率和=
3、统计图的具体种类是
4、列频数分布表的一般步骤
5、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
频数分布直方图与条形统计图一样吗?若不同,有何区别与联系?
【课堂探究、合作提升】
基础演练
1.下列调查中,适合进行普查的是()
A.《新闻联播》电视栏目的收视率
B.我国中小学生喜欢上数学课的人数
C.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
D.一个班级学生的体重
2.学校以年级为单位开展广播操比赛,全年级有个班级,每个班级有名学生,规定每班抽
名学生参加比赛,这时样本容量是()
A.13
B.50
C.650
D.325
3.某市有名学生参加考试,为了了解考试情况,从中抽取名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在这个问题中,有下列三种说法:
①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②名考生是总体;③样本容量是
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A.0种
B.1种
C.2种
D.3种
4.
某校七班的全体同学最喜欢的球类运动用如图所示的统计图来表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喜欢各种球类的具体人数
B.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全班的总人数
C.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全班同学一学期来喜欢各种球类的变化情况
D.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全班同学现在最喜欢各种球类的人数的大小关系 5.妈妈做了一份美味可口的菜品,为了了解菜品的咸淡是否合适,于是妈妈取了一点品尝,这应该属于________.(填“普查”或“抽样调
查”)
6.学校团委会为了举办“庆祝五·四”活动,调查了本校所有学生,调查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这次学校赞成举办郊游活动的学生有 人.
7.下列调查中,哪些用的是普查方式,哪些
用的是抽样调查方式? (1)了解一批空调的使用寿命;
(2)出版社审查书稿的错别字的个数;
(3)调查全省全民健身情况.
8.请指出下列哪些调查的样本缺乏代表性:
(1)在大学生中调查我国青年业余时间娱乐的主要方式;
(2)在公园里调查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3)调查一个班级里学号为3的倍数的学生,以了解学生们对班主任老师某一新举措的意见和建议.
9.请指出下列抽样调查的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分别是什么?
(1)为了了解某种家用空调工作1小时的用电量,调查10台该种空调每台工作1小时的用电量;
(2)为了了解某校八年级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取名学生进行视力检查.
拓展提升
10.某班有学生50人,根据全班学生的课外活动情况绘制的统计图(如
图),求参加其他活动的人数.
11.为了解某学校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情况,在全校范围内随机抽查了
部分学生参加音乐、体育、美术、书法等活动项目(每人只限一项)
的情况.并将所得数据进行了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1)求在这次调查中,一共抽查了多少名学生;
第4题图 第6题 第10题
(2)求出扇形统计图中参加“音乐”活动项目所对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3)若该校有名学生,请估计该校参加“美术”活动项目的人数.
12.某中学对全校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知识测试,为了解测试结果,随机抽取部分学生的成绩进行分析,将成绩分为三个等级:不合格、一般、优秀,并绘制成如下两幅统计图(不完整).
请你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请将以上两幅统计图补充完整;
(2)若“一般”和“优秀”均被视为达标成绩,则该校被抽取的学生中有______人达标;
(3)若该校学生有人,请你估计此次测试中,全校达标的学生有多少人? 13、为了让学生增强环保意识,某中学举行一次“
环保
知识竞赛”,共有
900名学生参加了这次竞赛,为了
解本次竞赛成绩情况,从中抽取50名学生的成绩(得
分取正整数,满分为100分)进行统计,请你根据下
第11题
【典型错误反馈矫正】【教(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