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海明威作品《雨中的猫》分析
雨中的猫-海明威阅读练习及答案
雨中的猫-海明威阅读练习及答案雨中的猫-海明威阅读原文旅馆里,留宿的美国客人只有两个。
他们打房间里出出进进,经过楼梯时,一路上碰到的人他们都不认识。
他们的房间就在面对海的二楼。
房间还面对公园和纪念碑。
公园里有大棕榈树,绿色的长椅。
天气好的时候,常常可以看到一个带着画架的艺术家。
艺术家们都喜欢棕榈树那种长势,喜欢面对着公园和海的旅馆的那种鲜艳的色彩。
意大利人老远赶来望着纪念碑。
纪念碑是用青铜铸成的,在雨里闪闪发光。
天正在下雨。
雨水打棕榈树滴下来。
石子路上有一潭潭的积水。
海水夹着雨滚滚地冲了过来,又顺着海滩滑回去,再过一会儿,又夹着雨滚滚地冲过来。
停在纪念碑旁边广场上的汽车都开走了。
广场对面,一个侍者站在餐馆门口望着空荡荡的广场。
那个美国太太站在窗边眺望,外边,就在他们的窗子底下,一只猫蜷缩在一张滴水的绿色桌子下面。
那只猫拼命要把身子缩紧,不让雨水滴着。
“我要下去捉那只小猫,”美国太太说。
“我去捉,”她丈夫从床上说。
“不,我去捉。
外边那只可怜的小猫想躲在桌子底下,不让淋湿。
”做丈夫的继续在看书,他枕着垫得高高的两只枕头,躺在床脚那儿。
“别淋湿了,”他说。
太太下楼去,她走出办公室时,旅馆主人站起来,向她哈哈腰。
主人的写字台就在办公室那一头。
他是个老头,个子很高。
“下雨啦,”太太说。
她喜欢这个旅馆老板。
“是,是,太太,坏天气。
天气很不好。
”他站在昏暗的房间那一头的写字台后面。
这个太太喜欢他。
她喜欢他听到任何怨言时那种非常认真的态度。
她喜欢他那庄严的态度。
她喜欢他愿意为她效劳的态度。
她喜欢他那觉得自己是个旅馆老板的态度。
她喜欢他那张苍老而厚实的脸和那一双大手。
她一面觉得喜欢他,一面打开了门,向外张望。
雨下得更大了。
有个披着橡皮披肩的人正穿过空荡荡的广场,向餐馆走去。
那只猫大概就在这附近右边。
也许她可以沿着屋檐底下走去。
正当她站在门口时,在她背后有一顶伞张开来。
原来是那个照料他们房间的侍女。
“一定不能让你淋湿,”她面呈笑容,操意大利语说。
基于语料库的《雨中的猫》文学语言分析
基于语料库的《雨中的猫》文学语言分析《雨中的猫》是出自日本晚秋作家村上春树的名作之一,以其独特的语言和叙事技巧将读者带入梦境般的景象中。
本文将基于语料库的方法研究《雨中的猫》中作者所采用的文学语言,从而探讨这部作品如何以有趣、有节奏的文学语言展现出作者的主题思想。
我们先从词语分析开始,根据文献资料,语料库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某篇文章的主题和核心思想。
《雨中的猫》用词比较丰富,充满大量典型的日式形容词,即「醇」、「淳」、「静」、「柔」、「多细」、「清秀」等,这些典型的日本文学形容词使得故事充满柔和的感觉,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同时,作者也采用了大量抽象和休止符一类的表达,如「微风缓缓地吹拂着外面的树枝」、「漫天的雨滴落在地上」等,把小故事叙述得更加细腻和生动,将故事的每一个细节的呈现得淋漓尽致,以流的方式展示出同情心和叙述者的强烈情感。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雨中的猫》中作者常用的句法技巧。
在这部作品中,名词短语多次重复出现,用以表达叙述者的情感,如「只有猫一个人,在那片雨中漫步」,这种折叠句式,以及反复出现的“猫”一词,表达出叙述者对可怜淋漓尽致的孤独的猫的深切关注。
另外,《雨中的猫》中多次使用祈使句子,营造出轻松的环境,如「别怕,小猫!」,此外,还有许多对比性和比喻性的句子,如「雨滴如雪般落下」等,这些句子轻松而抒情,使文章充满美感和灵动性,营造出一种梦一般的气氛。
此外,《雨中的猫》中还使用了大量的拟人手法,比如描述猫像孩子一样跑来跑去。
这种拟人手法使叙述者能够将文章中抽象的概念以更加特别的方式表达出来。
《雨中的猫》是以讲述一只孤独的猫的小故事开始,最终演变成一种深刻的思想表达。
此外,小故事中还使用了一些深刻而隐情的比喻,如猫被描绘为一只洒落在雨中的萤火虫,这也许是作者对人生孤独和无助的隐喻。
总之,这部作品通过对日式文学语言的巧妙使用,将作者的主题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
文章中大量使用的抽象、休止符一类的表达,以及拟人手法,使读者在梦境般的景象中感受到叙述者浓浓的同情心和强烈的情感。
解析海明威的《雨中猫》
解析海明威的《雨中猫》【摘要】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他的短篇小说《雨中猫》语言朴实,情节简单,但小说的主题却意义深远,耐人寻味。
这篇小说之所以吸引读者的眼球,主要是读者有很大的空间从不同的角度来诠释故事的主题。
从不同的角度读者就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
本文从背景设置,人物刻画,故事主题,三个方面进行解读,让读者对《雨中猫》有更深,更新的认识。
【关键词】解读;背景设置;人物刻画;故事主题;替换手法一、背景设置在故事的开头,海明威有一大段向读者介绍故事的背景。
原文如下:“it was raining. the rain dripped from the palm trees. water stood in pools on the gravel paths. the sea broke in a long line in the rain and slipped back down the beach to come up and break again in a long line in the rain. the motor-cars were gone from the square by the war monument. across the square in the doorway of the café a waiter stood looking out at the empty square.”在开头的这一段中,我们可以看到“rain”这个词出现了5次,而且整个故事也是在雨中发生的。
由此可见雨这个背景是海明威精心设计的,当然也有着特殊的意义。
如果不是下雨,小说中的女主角就不会待在房间里无聊的看着窗外,更不会看见雨中棕榈树下躲雨的猫;如果不是下雨,女主角也不会对此猫油然而生一种同病相怜的同情。
雨是整个故事的起因,也是整个故事发生的大背景。
在微观上,雨是故事发生的现实环境;在宏观上,雨也是当时的社会环境。
评析《雨中的猫》体现的女性主义-毕业论文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海明威的短篇小说《雨中的猫》因其视角和主题的独特性而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学价值。
《雨中的猫》体现了海明威如何从女性视角深层地关注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象。
本文对《雨中的猫》中的女性主义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海明威;《雨中的猫》;女性小说主要讲的是:在一个阴雨天,一对在意大利旅游的美国夫妇留宿在一家旅馆里,丈夫躺在床上看书,太太站在窗边眺望窗外的风景,无意之中看见窗外有一只猫蜷缩在一张水淋淌滴的绿色桌子下躲雨。
怀着恻隐之心,太太决定把那只雨中的猫抱回到自己房间。
然而等她下去以后,猫却早已不见了踪影。
太太非常失望地回到房间。
这时有人敲门:一位侍女站在门口,怀里抱着一只大玳瑁猫,说是旅馆老板送给太太的。
《雨中的猫》故事情节看似平淡无奇,甚至可以说单调,然而读者却分明感到事情并非这么简单。
,那个年轻妻子不是海明威性别偏见的产物,她既不是作者理想化的想象也不是僵化的传统女性人物,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女性形象,体现了作者非凡的洞察力。
从《雨中的猫》开始,海明威向读者展现出他描写真实女性面临的真正问题的能力,和他对女性不幸遭遇的深深同情,而并非像有的学者所认为的海明威漠视甚至歧视女性。
学者们主要从“猫”这个贯穿全文的文化符号考察作品中揭示的“女性面临的真正问题”。
国内有学者指出,雨中的猫象征了男权社会中丧失了主体意识的女性借猫逃避雨淋暗示着女人逃避传统性别角色的束缚。
一、女性人物既现代又传统从这篇小说可以看出,在男权社会里,男人一直扮演着以权威、尊严、力量为标志的主体角色,而女人则居于依附于男人的“第二性”地位。
妻子想要改变,但丈夫不同意;她想要一只猫,但是得不到。
她最终收到了旅馆老板送来的猫,但这仍是男性送给她的。
这就是女性的处境,她们很难摆脱受控于男性的社会地位,很难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话语。
即使得到了,也只能是男性给予的。
女人拯救雨中的小猫是她打破性别角色束缚的途径,也是她所做出的努力。
文章结构分析(优秀范文5篇)
文章结构分析(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文章结构分析从《雨中的猫》看文章结构的安排恩内斯特·海明威是美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及诗人。
在他的一生中写了许多长篇、短篇小说、诗歌和剧作。
与其他美国作家不同的是,他的写作在某种程度上开创了现代文明美国文学的先河,是他创立了现代英语文学的文体,一种全新的文体,一种与往日截然不同的文体,为此海明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海氏的文体旨在于应用平易、简单的英语,摒弃旧英语中冗赘的句子,华丽的词藻。
海明威用高度凝炼的笔法,客观精确地描绘出一幅幅生动逼真的生活画面,从而给读者提供一种意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进而对现实生活做出自己的结论。
读过海氏文章的人大都有同样的感觉,那就是:他在写文章的时候尽可能挑选短句子,在其文章中,他尽可能的剔除那些花哨的形容词。
海氏的每一个句子、每一个词都充分显示出他在写作时对其文章语言的态度,真可谓精雕细刻。
每一词、句用得恰如其分,有所用及所指,不可轻易删除。
《雨中的猫》是典型的海明威式文体风格。
这篇小说仅两千多字,浮光掠影地看,你根本不能体会它的任何妙处。
然而,掠过表面,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他写得最动人的小说。
在作品中,海明威塑造了一个孤独无助的美国少妇为作品主人公,并通过她冒雨寻找偶然发现的窗外一张桌子下避雨的猫的故事,反映了她渴望得到理解、温暖和爱的心理,从而进一步揭示了其不幸的婚姻、男女不平等等社会问题。
当然,一个好的文学主题还必须有恰当的文章结构加以表现,以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而相得益彰。
对此,海明威自有一套独创的“冰山原则”创作理论,他认为艺术来源于现实,但同时艺术真实应高于生活真实,这与自然主义所主张的记录式地复写生活的表面现象和细枝末节的创作理念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威严壮观,这是因为它露出水面只有八分之一” ;“我总是试图根据冰山的原理去写它。
关于显现出来的每一部分,八分之七是在水面以下的。
你可以略去你所知道的任何东西,这只会使你的冰山深厚起来。
海明威《雨中的猫》的叙事与文体分析
海明威《雨中的猫》的叙事与文体分析导读:本文海明威《雨中的猫》的叙事与文体分析,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海明威《雨中的猫》的叙事与文体分析作者/ 陈平一、引言《雨中的猫》是海明威早期经典短篇小说之一。
小说故事情节简单,文笔简洁凝练,独具匠心,内涵丰富,受到了文学评论界的持续关注和无限遐思。
依据中国知网(CNKI)的检索结果,仅在2001年至2011年间,相关研究论文就有102篇之多。
已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小说的主题与艺术风格的定性分析上,很少有从叙事学和文体学视角对小说进行定量分析的。
因此,本文尝试在借助语料库文本分析软件对文本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叙事与文体分析。
二、叙事分析《雨中的猫》由叙述描写和对话两大部分构成。
其中,对话部分可分为夫妻间对话、妻子与旅店老板以及女服务员之间的对话、夫妻间第二次对话三个片段。
整个文本共由120个句子组成,其中45句是对话,占到了1/3的比重。
从叙事学的角度讲,人物话语在小说中的作用是作者用以控制叙述角度和叙述距离、变换感情色彩及语气的有效工具。
海明威擅长直白的描写和现实的复制,既要拥有戏剧艺术的直接性和客观性,又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全知叙述者的叙述声音。
小说采用大量的人物对话,既减少了讲述性内容,又消除了作者介入作品的痕迹,还缩短了读者与故事人物的距离,从而实现把事物的真实面貌客观地呈现给读者的目的。
人物话语表达方式常见的有:直接引语、间接引语、自由直接引语、自由间接引语等。
…其中,直接引语是人物话语表达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
文本的45个对话中,夫妻间第一次对话5个,第二次21个;和旅店老板、女服务员的对话19个。
从叙事聚焦的角度来看,小说中的对话通常是一种“外聚焦”,采用的是全然不涉及人物内心活动的“摄像式”外视角,并以直接引语或自由直接引语来展示人物的言语和动作;聚焦者通常就是叙述者,其作用就像是一部摄像机,只提供人物的对话,客观、真实地记录人物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而对于人物的内心感受,读者只能靠自己去推测想象,因而拉大了读者和人物之间的情感距离。
难以逾越的距离——《雨中的猫》文本分析
著名美国作家 欧 内斯 特 ・ 明威 的短 篇小 说 《 中 的 海 雨 猫》 12 ) ( 95 最早 发 表在 他 的 小 说集 《 们 的 时代 》 I u 我 (n O r
Tme , i ) 全篇仅千余字 , 内容丰 富 , 但 可谓短小精悍。《 中的 雨
此被赋予与其他人物不 同的观察点 , 读者借着聚焦人物去观
作 品的想象力和 同情心的程度被增强。
的感觉器官去感受 , 无法深 入到他 人 的内心世 界 , 却 对他人
的心理 反 应 只能 依靠 猜 想 和 臆 测。S oeVu i 指 出: i n ate m hr
“ 小说故事呈 现被叙述 的世界与被 聚焦 的客体 转为 聚焦者感 知的世界相同 。被给予 的空 间迹 象创造 虚构人 物 的同时也
态度的变化 。海 明威在小说 中主要采用 了摄像式聚焦 , 以第 三人称叙事 的方式进 行描 写与叙述 , 从客 观的角度来展示 “
人物的内心世界 ” 。仅仅 只有 在妻 子 下楼遇 见旅馆老 板 和没有找到 猫 时, 从 客 观 的叙 述者 转 向 了有限全 知叙 述 “ 者 ”6, 出现了在外聚焦叙事 和内聚焦叙 事之间的变化。小 J 说采用 这种叙事模式 的转化表 现 了女 主人 公所受到 的限制
・・— —
1 3 ・— 0 — —
未果 的妻子返 回楼上向丈夫倾诉对 猫的渴望 ; 旅馆老板让侍 女上楼给妻子送猫 。小说 的故事 围绕 着妻子从 她 的房间 内
到房 间外 , 穿过大厅到旅馆 外面 , 然后 又最终 回到房 间 内的 行程 而 展 开。 她 的 行 程 将 旅 馆 刻 画 为 “位 点 的 集
收稿 日期 :0 0— 7一l 21 0 1
二 、 间 的 变 更 空
浅析海明威《雨中的猫》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浅析海明威《雨中的猫》高艳 西安翻译学院摘 要: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写作风格简明扼要。
他的作品容易阅读,但却常常被误解为简单甚至过分简单。
然而,这种写作风格其实源于海明威所说的“冰山理论”。
因此,阅读海明威的小说,读者必须仔细阅读故事文本,寻找人物的线索,解读作者使用的各种文学表现手法。
本文拟据此简要分析海明威的短篇小说《雨中的猫》。
关键词:冰山理论;孤独;象征手法作者简介:高艳,女,汉族,1978年生,硕士,讲师,西安翻译学院英文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6-125-01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1899-1961),美国作家、记者,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
他是美国“迷惘的一代”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其作品中对人生、世界、社会都表现出了迷茫和彷徨。
他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在美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海明威的写作风格简明扼要。
但却常常被误解为简单甚至过分简单。
然而,这种写作风格其实源于海明威所说的“冰山理论”。
在海明威的冰山理论中,他宣称他通过作品要向读者传达的信息中有八分之七是在作品故事的表面之下的,就像一座冰山被淹没的那部分一样。
因此,读海明威的小说,读者必须仔细阅读故事文本,寻找人物的线索,解读作者使用的各种文学表现手法。
短篇小说《雨中的猫》是海明威于1925年作为短篇小说集的一部分首次出版。
故事发生在意大利的小镇上,这显然是受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一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在意大利的经历所影响。
这个故事是他在这个时期发展起来的简洁、精练的写作风格的一个典型例子。
每个词都有意义,每个图像都有原因,每个标点符号都很重要。
这是一个读者必须花更多的时间思考而不是阅读的小说。
故事本身很简单。
在意大利海岸的一家旅馆里,一个雨天,一对美国夫妇在他们的旅馆房间里打发时间,妻子在雨中发现了一只猫,之后产生了想要这只猫的想法,但却寻而不果。
八分之一和八分之七——《雨中的猫》多重主题分析
牡丹外国文学鉴赏WAI GUO WEN XUE JIAN SHANG·70·这本小说集的主题也正是海明威毕生创作之主题:战争,暴力,死亡。
既然《雨中的猫》是这本小说集中的一篇,那它的基调和主题应与整个小说集的基调主题相一致。
如果细读文本,不难发现在文章的一开始作者便交代了宾馆所处的环境。
主人公的房间正对着公园和战争纪念碑,战争纪念碑这一意象在第一段中出现了三次。
作者还特意强调了这个纪念碑是铜铸的,在雨里闪闪发亮。
文中还三次出现绿色的长椅。
众所周知,绿色代表着和平,正暗示着战争已经结束,但战争给人们留下的阴影并没有因此而消失。
文章后面又说到有意大利人大老远赶来瞻仰战争纪念碑,说明人们心里还有那挥之不去的战争的影子和记忆。
文中还有另外一些关于战争的暗示,比如说在文章的中间部分,当女仆和女主人公对话的时候,女仆大部分是在说意大利文,女主人公正好相反,大部分是在说英文。
作者特意交代当女主人公说英文的时候,女仆的脸顿时绷紧了起来。
这个小小的细节是想要说明意大利人并没有忘记刚刚过去的一战,他们与美国还曾是敌对的双方,他们对美国人还有着敌对的情绪。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又是一篇描写战后旅居国外的美国人处境,心理和生活态度的小说。
三、硬汉文中还有一个似乎不那么重要的角色———宾馆老板。
当女主人公下楼找猫的时候在大厅里遇到了宾馆老板,这时作者提到他是一个老头且个子很高。
这一下子让我们想到海明威其他小说中的硬汉形象,比如说在一篇名为《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短篇小说中,其主人公也是一个老人,我们也很容易想到海明威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作品《老人与海》,主人公依然是一个老人,他们没有被生活和孤独所打倒,顽强并有尊严地活着。
这些形象被称之为“硬汉”,宾馆老板也正是这样一个角色。
在女主人公和宾馆老板说完第一句话的时候,作者就直接交代出“她喜欢这个宾馆老板。
”然后作者一口气用了六个“liked”表达女主人公对宾馆老板的好感:她喜欢他认真的态度,喜欢他优雅,喜欢他那张苍老却厚实的脸。
《雨中的猫》语料库检索分析
• 通过对上述统计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断 定,该小说篇幅较短、用词浅显且句子简 短,因而,海明威用词简单、句子简短的 独特的写作风格,就在这部短篇小说中得 析是 AntConc 独有的功能,其检 索分析是通过 Keyword List 工具实现的。通过 检索和分析文本中具有超常频率的词或词组,可 以确定文本的关键词和表达主题的词集。虽然对 这些词的初步分析可以了解有关文本内容的信息, 但无法确定哪些信息重要,哪些信息次要。因为 有些词语如the在任何文本中的频率都很高,因此, 可以选取某一参照语料库,按照关键值(keyness) 生成关键词词表 (keyword list)。通过观察关键 词词表中排在较前的关键词,便可以得到该文本 最关键的信息。本文选取的参照语料库是 The British National Corpus (BNC),该库全部由当 代口语及书面语组成,约有一亿个单词。经过检 索,该文本的关键词词表如Table 2所示
• 其次,said的词频也很高(17次),说明 该文本以对话为主,这是海明威重要写作 特点之一。他擅长写对话,经常用对话来 代替描写、叙述、议论和说明,而且对话 参与者通常是两个,一问一答,或是聊天, 或是争吵。“人物对话以最简短的语言表 达,所谓‘电报式’的短句,证明作者惜 墨如金,这些例子在海明威作品中俯拾皆 是” [6]。这一写作特点在他这部短篇小说 中表现得尤其突出。
• 而作为丈夫的George出现了8次(Table3), 从Table2中,我们可以看出,指代George 的he也出现了8次(hit1, hit7-13),所以 共出现16次的George 也是故事主要人物之 一。同时,人称代词出现频率较高的还有 She/maid(11次)和 He/hotel-keeper(8 次),根据其词频可以判断出其主要作用 是在故事中充当背景人物,对主要人物进 行衬托。
从《雨中的猫》中浅析海明威冰山理论的艺术内涵
从《⾬中的猫》中浅析海明威冰⼭理论的艺术内涵提起海明威,⼈们对他的印象往往是⼀个⾝材魁梧的硬汉,⼀个⽂学宫殿⾥的巨匠,⼀个精神上打不败的英雄。
其代表作《⽼⼈与海》中敢与鲨鱼搏⽃的桑提亚哥,正是他内⼼真实的独⽩。
通过对这⼀硬汉的完美诠释,向全世界赞扬和讴歌了⼀种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坚定信念。
然⽽,即使是铁打的硬汉也会有柔情的⼀⾯。
海明威⼀⽣有过四段婚姻,都不太幸福,和美国好莱坞明星玛琳·黛德丽也是处于柏拉图式的精神爱恋。
但是他笔下的⼥性⼤都是时代催⽣出的新⼥性形象,不管是《丧钟为谁⽽鸣》中的Maria,《⾦⾊伊甸园》中的Catherine,还是《太阳照常升起》中的Bright,都有⾃⼰强烈的⼥性意识,渴望独⽴⾃由,对传统的性别观念有着很深的抵触。
本⽂来说说和⼥性有关的⼀只猫的故事。
《⾬中的猫》是海明威早期的短篇⼩说,以⾬中寻猫为线索,讲述了⼀位美国太太对婚姻家庭⽣活不满的事情,揭⽰了她⼥性意识的觉醒,以及内⼼痛苦挣扎的⽆奈处境。
⼆⼗世纪初,美国⼥性的社会地位经历过很⼤的变动,新⼥性重新定位⾃⼰的位置,渴望⾃由独⽴,要求和男⼈平等的地位,由此拉起妇⼥解放运动的序幕。
海明威站在时代之颠,深刻洞悉现代⽂明发展的进程,未来社会理想的⽂明模式只能是两性地位的平等。
他将对⼥性的认识和理解融⼊进作品⼈物塑造中,并⽤他独创的冰⼭理论和⾼超的艺术技巧描绘出很多独具特⾊的⼥性形象。
海明威在《⾬中的猫》中刻画了⾃私冷漠的丈夫形象,他对妻⼦的毫不关⼼甚⾄不耐烦,从⽽揭⽰出那段时期⼥性在家庭中的被⽀配地位,深深体现了她们内⼼的孤独,痛苦与挣扎。
正如兰兴伟所说:海明威始终站在那些受到冷漠⽆情和⾃以为是的男主⾓伤害的受伤⼥性⼀边,让她们畅所欲⾔,表达⼥性的体验,敞开⼥性的⼼扉,诉说⼥性的苦难,迷惘和挫折。
⼼理学上的冰⼭理论对美国太太的理解冰⼭理论最早是由⼼理学家佛洛依德在1895年提出的,他将⼈的⼼理结构描述为:⼤脑就好⽐海上的冰⼭,意识部分就像冰⼭露出海⾯上的那⼀⼩部分;潜意识相当于处在⼤海平⾯那⼀部分,它随着海⽔波动⽽露出⽔⾯,时⽽⼜没⼊⽔⾯;⽽⽆意识则是没⼊海⽔中硕⼤⽆⽐的那部分。
海明威《雨中的猫》的叙事与文体分析
海明威《雨中的猫》的叙事与文体分析海明威《雨中的猫》的叙事与文体分析海明威《雨中的猫》的叙事与文体分析作者/ 陈平一、引言《雨中的猫》是海明威早期经典短篇小说之一。
小说故事情节简单,文笔简洁凝练,独具匠心,内涵丰富,受到了文学评论界的持续关注和无限遐思。
依据中国知网( CNKI)的检索结果,仅在2001年至20xx年间,相关研究论文就有102篇之多。
已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小说的主题与艺术风格的定性分析上,很少有从叙事学和文体学视角对小说进行定量分析的。
因此,本文尝试在借助语料库文本分析软件对文本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叙事与文体分析。
二、叙事分析《雨中的猫》由叙述描写和对话两大部分构成。
其中,对话部分可分为夫妻间对话、妻子与旅店老板以及女服务员之间的对话、夫妻间第二次对话三个片段。
整个文本共由120个句子组成,其中45句是对话,占到了1/3的比重。
从叙事学的角度讲,人物话语在小说中的作用是作者用以控制叙述角度和叙述距离、变换感情色彩及语气的有效工具。
海明威擅长直白的描写和现实的复制,既要拥有戏剧艺术的直接性和客观性,又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全知叙述者的叙述声音。
小说采用大量的人物对话,既减少了讲述性内容,又消除了作者介入作品的痕迹,还缩短了读者与故事人物的距离,从而实现把事物的真实面貌客观地呈现给读者的目的。
人物话语表达方式常见的有:直接引语、间接引语、自由直接引语、自由间接引语等。
…其中,直接引语是人物话语表达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
文本的45个对话中,夫妻间第一次对话5个,第二次21个;和旅店老板、女服务员的对话19个。
从叙事聚焦的角度来看,小说中的对话通常是一种“外聚焦”,采用的是全然不涉及人物内心活动的“摄像式”外视角,并以直接引语或自由直接引语来展示人物的言语和动作;聚焦者通常就是叙述者,其作用就像是一部摄像机,只提供人物的对话,客观、真实地记录人物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而对于人物的内心感受,读者只能靠自己去推测想象,因而拉大了读者和人物之间的情感距离。
由《雨中的猫》谈海明威的女性觉醒
由海明威短篇小说《雨中的猫》谈女性觉醒(2摘要]《雨中的猫》是海明威的一篇反映两性冲突的短篇小说。
本文运用语言学及心理学的知识来分析了女主人公的觉醒,渴望自由的意识,又结合当代中国女性所处的地位,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女性应如何自立、自强、自尊。
[关键词]女性觉醒中国女性自立自强一、引言海明威的作品大都描写男性,而这些男性都是一些勇士或硬汉。
海明威对女性的描写大都比较粗略简单。
他的作品中大都以男性为主,女性只是陪衬。
本文通过分析海明威早期的短篇小说《雨中的猫》对女性的描写,利用语言学及心理语言学的一些知识来揭示海明威对女性的描写也是很有特色的。
他淋漓尽致地将女性渴望自由、独立的意识表现出来了。
笔者也分析了中国女性的地位,以及提出怎样做一名独立的女性。
二、《雨中的猫》是海明威写的反映两性冲突的短篇小说故事发生在意大利的一个小旅馆里。
在一个下雨天,一对美国夫妇在旅馆,丈夫在读书,妻子望着窗外,突然发现了一只猫往绿桌子下躲雨,出于女性的母爱她冲了出去救猫。
但是没有找到猫,后来,旅馆的侍女受店主的委托江一只大瑁猫送给女主人公。
就这样故事结束了。
结局令人遐思。
后来发生了什么呢?这一切都给读者留下了很广的想象空间。
三、笔者将从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女主人公的觉醒从人称代词及指代来分析:1.美国妻子的称谓在海明威《雨中的猫》中,一开始,他就用到美国妻子来称谓女主人公,这种称谓是把女主人公看成婚姻的一部分。
在家中,当她说要冲出去救猫时,丈夫十分冷漠地说:“别淋湿了。
”从语言学中的言语行为来分析,丈夫是关心妻子的。
而并未采取任何诸如拿伞等关心的行为。
而妻子也并不顾及丈夫的感受,迫不及待地冲了下去。
丈夫出于关心说:“我去救猫。
”但妻子说:“我自己去救。
”丈夫并不理睬她,而是继续读书。
从中看出女性比男性更具有怜悯之心,女性有伟大的母爱。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丈夫是遵守了语言中的会话合作原则。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丈夫并不十分关心她,没有把她摆到重要的位置。
海明威《雨中的猫》——文学形式评析
海明威《雨中的猫》——文学形式评析感受《雨中的猫》的文学形式《雨中的猫》是海明威作品中难得一见的特例,以描绘男性世界而著称的海明威笔下有着大量栩栩如生的硬汉形象,而本篇小说一改往日作品甚至没有一个女性角色的惯例,主动站在女性视角下,刻画女性细腻心理的变化,讲述了一个极其简单的故事。
一、冰山式叙述故事发生在一对去意大利度假的美国夫妇身上,在一家旅馆里,美国太太尝试去雨中捉一只猫,结果却空手而归,丈夫乔治始终躺在床上看书,最后,旅馆老板派人送来了一只猫。
故事简单易懂,同《白象似的群山》类似,描写的都是普通美国男女二人之间的生活琐碎,海明威独特的文体风格却不容忽视,他冰山式的个人写作风格在本篇小说中仍被极力运用。
海明威并没有直白地运用“一个受困于婚姻中的女子渴望爱”等这类话语,他有意回避了直接刻画小说的男女主人公形象。
反而描绘了处于度假途中的女主人公雨中找猫的故事,看似慵懒的笔调却暗含大量情绪,同样的细节,不同的人可以解读出不同的意义,海明威运用有限的符号创造了无限的意义,短小精悍却有无限可被解读的空间。
小说的开头一段先是交代了地点、人物、事件,整段显得平淡无奇,似乎与后面的故事讲述脱节,好好品味可看出这并非作者的闲来之笔,而是一种虚实结合的巧妙写法。
小说的时间与空间被寥寥几笔完整的交代了,它是女主人公视线的一部分,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所见都是陌生的面孔,女主人公的孤独感可想而知,全片的孤寂基调其实在开篇已经被奠定了。
所有暗淡的景色无一不在暗示周围环境的乏闷,从而为女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空虚以及故事的展开作了不可缺少的铺垫。
二、重复写作反复揣摩,可以看到在英文原著中“like”一词被反复使用了八次,惜字如金的海明威却毫不吝啬地去言说女主人公对旅馆老板的喜欢。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五次描述在床上看书的丈夫,海明威采取单调重复的动作来表现丈夫:不是躺着看书就是躺着不看书。
起初我认为这样的写作方式对人物塑造毫无意义,但仔细思考后,却清晰明了地看到了一个呆板、脸谱化的丈夫形象,夫妇二人之间紧张的关系也明晰起来。
无尽的迷惘——《雨中的猫》主题解析
二元要素的象征 结 构主 义 文 学批 评 在 小 说 中发 现 了一 系 列 二元 对 立 要素 并 发 掘 其 象 征 意 义 。例 如 第 一段 环 境 描 写 中 的 大海 与 居 室 , 天 与 画 家 的 晴 画板 , 园与 战 争纪 念 碑 等 一 系 列二 元 要 素 隐 含 的 是 自然 与 文 化 之 公 间融 合 与 否 的关 系 决 定着 愉 悦 和 痛 苦 的 此 消彼 长 。 结 构 主 义 批 评 在 理论的启发下进一步探寻, 我们会发现一些更为重要的二元要素, 它 们 之 间 的 结构 关 系 开启 了对 海 明威 隐 匿 的那 部分 冰 山 的 深入 理 解 。
大利老 头显然代表着与乔治迥然不 同的生活方向: 对真实生活的参 与、 认真的态度 、 与他人共 处的和谐和对现实角色坚定的信念 。 国 美 太 太对 丈夫 流 露 出 的无 奈 和对 旅 店 老 板 的 喜爱 都 显 示 了对 战 后 典型
首 先 来 考 察 美 国人 和 意 大 利 人 这 一 组 二 元 要 素 。 需 要 注 意 的 是 , 说 虽然 采 用 全知 的第 三人 称 视 角 , 由于叙 述 是 沿着 女 主 人 公 小 但 的意 识和 行 为进 展 的 ,读 者 的情 感 自然 倒 向小 说 中被 称 为 “ 国 太 美 太” 的年 轻 女子 。与 美 国 夫 妇相 对 的是 由旅店 老 板 、 女 和 “ 远 跑 侍 老 来瞻仰纪念碑” 的意大利游人构成的意大利人 , 因此将这组对照深化 为美国式 与意大利式或许更为准确。二十年代的美国式生活下 , 可 以衍生出一系列特质: 消费主义 、 享乐、 反传统、 新女性 , 等等 。相对 的, 意大利这个艺术传统悠久的民族其生活方式指 向与美 国截然不 同的 方 向 : 传 统 和 自然 的 热 爱和 尊 重 、 世俗 生 活 的 热忱 及 热 情 的 对 对 参与性。 小 说 的 四个 人 物 中 , 两个 住 在 意 大 利 小 旅 店 的美 国人 是 故 事 的 主 角 , 国太 太 在 雨天 眺 望 窗外 看 见 一 只 小猫 想 抱 回来 , 美 随后 寻 猫 却
解读《雨中的猫》中猫的隐喻
解读《雨中的猫》中猫的隐喻一、前言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作品多以男人为主题,其小说中的男性大都以“硬汉”形象活跃在二十世纪的美国文坛上,而对女性的描写大多比较粗略简单。
‘雨中钓猫》却是其少数以女性为主体、从女性视角来写的短篇小说,是其早期的作品,收录在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
虽然它并不是海明威最杰出的短篇小说,但因其特色鲜明,依然受到了广泛讨论.二、<雨中的猫>与象征主义‘雨中的猫》是一篇非常简短的小说,故事情节简单。
它描写了一对在意大利旅游的美国夫妇,乔治和妻子.由于下雨,夫妇俩只能滞留在旅馆里。
丈夫躺在床上看书,妻子在窟边看风景,无意间妻子看见一只小猫在广场的桌子下躲雨,怀着爱怜与同情,妻子决定把猫抱回房间。
但是当她下楼以后,猫却不知踪影。
妻子回到房间之后向丈夫抱怨想要一只猫,这时,旅馆主人差女仆送来一只猫。
故事到此戛然而止.小说描述的更像是一个生活片段而非完整的故事,全篇以“猫”为线索,设置了猫的出现,猫的消失与猫的再现三个场景,用一只猫把美国夫妇、旅馆主人和女仆联系起来,读者还未来得及细细体会故事便已结束,而结尾处女仆送来的猫更是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大多评论家认为,‘雨中的猫》是一篇逐过象征手法反映两性冲突的短篇小说,它关注女性的社会角色和性别角色,表现出强烈的女性意识.雨中的“猫”。
即象征的主体.每一次出现都有其内在的含义。
三、‘々苗.’存在的真实性“雨中的猫”,作为小说的线索,它是否真是存在呢?在小说的结尾处,作者对女仆怀中抱的猫是这样描述的:“那个侍女站在门口,她紧抱着一只大玳瑁猫,h笃放了下来。
”这只大的、拥有玳瑁颜色的、紧缩在女仆怀里还摇晃着尾巴的家猫很显然与此前美国妻子称为“kitty”的小野猫并不一致,那么此前在桌下避雨的猫真实存在吗?我们可以通过美国妻子的具体表现来评判答案。
我们先来看看在美国妻子发现猫的那一刻她和丈夫的对话。
“我要下去捉那只小猫,”美国太太说.“我去捉,”她丈夫从床上说.。
《雨中的猫》的隐喻手法赏析
《雨中的猫》的隐喻手法赏析以海明威的作品《雨中的猫》为研究对象,以作品中隐喻的运用分析为切入点,从谋篇布局、环境描写和人物形象刻画等三个层面对作品进行了深入剖析和探讨。
通过分析,可以更好地体会一代文豪是如何在其作品中运用隐喻手法来达到艺术效果的。
标签:雨中的猫;隐喻;运用;赏析作为一种艺术符号,隐喻具有暗示性,暗示性的产生和这种艺术符号形态的构建模式紧密相关。
主体没有明确表达其内在情感,而是故意隐藏了自己的内心世界,遮蔽了心灵。
他/她吝啬地取出一点充满想象空间的意象,让接受主体也就是读者自己体会并理解。
而艺术之所以存在生命的根本,就是她将虚幻的意义与具体的形象融合在了一起,而这种新的结合,一定会引发人们本能的好奇与冲动,去体会主体的快乐、忧伤、希望和绝望。
而读者的理解一定是建立在自身的生活与情感经历之上的,所以当人们重塑艺术主体的情感与意义时,就会产生不同的理解版本。
也就是说,时代的变迁,读者的变化,背景的差异,会使人们不断创造出带有自身影子的新的意义,而新意义产生的过程便使得隐喻这种艺术符号有了永恒的艺术价值。
《雨中的猫》(Cat in the Rain)是海明威于1923年创作的一篇以女性为主体的短篇小说佳作,后收录在《在我们的时代里》。
它讲述了一对美国年轻夫妇到意大利旅游,因外面下着雨而只能待在旅馆里的小故事。
故事短小而简单,中心内容是讲述这对夫妇百无聊赖之时,太太不经意中发现有只猫蜷缩在窗外的桌子底下躲雨,于是心生怜悯,想要把它抱到楼上来,出去寻猫的时候,猫却不见了,回到旅馆房间向丈夫抱怨。
正在这时,旅店老板差使女侍把一只大玳瑁猫送到了她面前,故事到此戛然而止。
《雨中的猫》在谋篇布局、环境描写、人物刻画等各个层面,处处充满象征和隐喻。
一、谋篇布局海明威在生活中就是个爱猫之人,所以在他的作品中,猫和女人总是存在着或内或外的联系。
这一点在不少其他作者的作品中也不难发现,文人倾向于把猫和女人联系在一起,或许他们认为猫与女人共享着一种阴柔的气质。
2021年从历史语境的角度探讨海明威《雨里的猫》的现实主义主题(2)
从历史语境的角度探讨海明威《雨里的猫》的现实主义主题(2)从历史语境的角度探讨海明威《雨里的猫》的现实主义主题反战思想。
尽管小说本身没有直接触及战争,但其所渗透的反战思想却十分明显。
在“见猫——寻猫——想猫——得猫”的简单情节里,渗透着对战争的厌恶及战争给人们精神世界所造成的伤害和绝望情绪。
文章的开头写道:“在这家旅馆里只有两个美国人……旅馆正对着战争纪念碑……”。
这篇文章收录在海明威的第一本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1925),也即是一战后不久。
一战是以美国为首的同盟国战胜德、日、意为首的轴心国而告终因此战败给意大利所带来的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物质的创伤是可想而知的。
意大利人在这里树立一座战争纪念碑,以警示后人勿忘国耻。
“意大利人从很远的地方来瞻仰纪念碑,……”。
同时也不难理解这两位美国人和周围的人形同陌路互不相识的孤寂处境。
那么这对年轻的夫妇来到这个对他们充满敌意的地方呢?当然是因为战争的影响。
战争的胜利虽然给美国人带来了物质利益,但也深刻地激起美国人对战争的普遍厌恶,战后的盛及一时并没能使美国人满足,物质上的丰富反而加剧了人们的精神上的空虚。
他们盲目的毫无目的地活着。
同时也希望但盲目地寻找出路,“那位美国丈夫和太太躲进旅馆,以避开现实生活中的烦恼”可是没想到慌不择路饥不择食.最终选择到对他们深怀敌意的意大利去观光。
然而在这个似乎是与“世”隔绝的地方,事情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
在这里他们仍然无法面对现实,积极采取措施来解决他们的问题。
他们原本是来意大利观光的.但男主人翁乔治却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看书,他的另一目的或许是为了解决和妻子的冲突,而此时他却~味地回避现实,不愿正视妻子提出的正常要求,而总是让她闭嘴。
这是深受战争伤害的迷惘一代人的典型代表。
战争摧毁了他们的精神世界.使他们变得冷漠、迷惘和孤僻,因而他们常常无力去处理日常生活及情感方面的.问题。
与之对立的是热心善良且仍然对生活憧憬的妻子。
她的善良使她同情一只蜷缩在雨中拼命挣扎的猫,并想冒雨去拯救它:她渴望成为一个挽着头发、带着孩子的普通家庭妇女,并向往着温馨正常的家庭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语料库的海明威作品《雨中的猫》分析——以写作风格和小说主题为例王树振(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387)【摘要】美国著名作家厄内斯特·海明威的短篇小说《雨中的猫》(1922),自发表以来便引起文学评论界的极大关注。
在作品中,通过对一个日常生活片段的叙述,作者揭示了女性生存困境的主题。
而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研究,则是通过利用语料库检索软件来考察作者的写作风格、解读作品的主题。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笔者拟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对这部小说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通过使用Wordsmith和AntConc等语料库检索软件,笔者拟对《雨中的猫》进行词语、句子及篇章结构进行统计分析,最后不仅能够分析得出海明威用词简单、句子简短的写作风格,还能利用关键词检索和自动生成的语境,来了解小说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这为解读小说的主题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语料库检索;写作风格;主题近年来, 国内外不少学者将语料库研究方法应用到文学领域,利用语料库检索软件对文本进行分析, 如Sinclair(1991)、Biber(2000)、张厚振(2004)、肖普勤(2005)等。
他们的研究大胆创新,为后来的文学研究者带来很大的启示。
正如Sinclair(1991: 36)所论述的那样,“(语料库检索)最激动人心的方面不是对描述进行直观的分类,而是为找到新的方法、新的证据以及新的描述提供可能。
在这里,计算机技术的客观性和表面的正当性变成了一种优势,而不是没有放弃直觉前提下的一种责任。
当然,我们要尽力找到符合证据的解释,而不是为了迎合现有的解释而去修改我们的证据。
”《雨中的猫》是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的著名短篇,故事情节主要围绕一只雨中的猫展开,叙述了旅居意大利的一对美国夫妻的一段生活场景。
本文用Wordsmith及AntConc的Wordlist、Concordance和Keyword对《雨中的猫》的文本特征、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和文本主题进行分析,以展示语料库检索软件在文学分析方面的强大功能。
一、基于词表的文本总体特征分析基于语料库的语言研究一般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要进行定量研究就要涉及文本检索和数据统计。
Wordsmith软件中的Wordlist工具可以对文本的基本信息进行统计,自动生成词表(图1)。
它可以提供文本中的简略统计数据,从而有助于分析文本的总体统计特征和基本情况。
图1词表的主要统计特征有:文本的字节数(bytes)、形符数(tokens)、类符数(types)、类符形符比(type/tokens)、标准化类符形符比(standard type/token ratio)、平均词长(mean word length)、句子数(sentences)、平均句长(std. dev)等(杨惠中2002:168)。
形符数指文本中一共有多少个词,类符数指文本中一共有多少个不同的词。
从文本的字节数、形符数和句子数可以推断文本的篇幅长度。
单纯的形符数和类符数不能反映文本的本质特征,但两者的比率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本的某种本质特征,即用词的变化性。
一般说来,类符形符比越高,用词变化性越高(杨惠中2002:168)。
从词表中的形符数和句子数可以看出,该文本是一个相对较短的文本。
该文本的类符形符比为30.20,小于标准类符形符比37. 90,说明该文本词汇变化量为中等程度。
平均词长为3. 85说明该文本的用词多为较常见的小词。
平均句长为5.53,小于标准句长11. 24。
从上述统计数据中,我们可以初步判定,该小说篇幅较短、用词浅显且句子简短。
因而,海明威用词简单、句子简短的独特的写作风格,在这部短篇小说中得以充分的呈现。
二、基于关键词检索的文本内容分析关键词检索分析是AntConc独有的功能,其检索分析是通过Keyword List工具实现的。
通过检索和分析文本中具有超常频率的词或词组,可以确定文本的关键词和表达主题的词集。
虽然对这些词的初步分析可以了解有关文本内容的信息,但无法确定哪些信息重要,哪些信息次要。
因为有些词语如“the”在任何文本中的频率都很高。
因此,可以选取某一参照语料库,按照关键值(keyness)生成关键词词表(keyword list)。
通过观察关键词词表中排在较前的关键词,便可得到该文本最关键的信息。
本文选取的参照语料库为The British National Corpus (BNC),该库全部由当代口语及书面语组成,约有一亿个单词。
经过检索,该文本的关键词词表如图2所示图 2从图2的关键词词频(frequency)中可知,关键词词表中出现最多的两个人物分别是She/wife和He/George,这说明这两个人物是该文本的主要人物。
“她”(She/she)这个词出现的频率最高(33次),说明该文本主要是以第三人称叙述的故事,而she应该是故事的主要人物。
经过语境分析,我们知道she指代有三种情况,有一次指的是猫(hit 1),有四次指的是女仆(hit 11/17/32/33),其余的情况下,she指代的都是故事中的美国女人,频度达28次 (图5),再加上出现7次的同样指代美国女人的wife一词(图6),“美国女人”共出现35次,因而不难确定,美国女人就是本故事的主要人物。
而作为其丈夫的George出现了8次(图4),从图3中,可以看出George的人称代词he也出现了8次(hit 1, hit 7-13),所以共计出现16次的George显然也是故事的主要人物。
同时,指代人物的词出现频率较高的还有She/maid(11次,图2/5)和He/hotel-keeper(8次,图2/3),可以判断出其主要作用是充当背景人物来对主要人物进行衬托。
其次,said的词频也很高(17次,图2),说明该文本以对话为主,这是海明威的重要写作特点。
他擅长写对话,经常用对话来代替描写、叙述、议论和说明,而且对话参与者通常是两个,一问一答,或是聊天,或是争吵。
“人物对话以最简短的语言表达,所谓‘电报式’的短句,证明作者惜墨如金,这些例子在海明威作品中俯拾皆是。
”(毛信德1988:451)这一写作特点在他的这部短篇小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再次,want/wanted出现的词频同样很高,共计17次,表明了女主人公对某种事物的强烈渴求。
而get的词频也很高,达到9次之多,并且通过细读文本可以发现,get一词一般在want to get这一短语中出现,这就强化了女主人公渴望的迫切性,然而文本中没有出现过get的过去形式got,因而只能说明女主人公所渴求的东西一直没有被满足。
最后,猫(cat/kitty/she)和雨(rain)这两个意象出现的词频也非常高,分别达22次和7次,这说明故事情节主要是围绕cat和rain这两个事物展开的,其中cat是贯穿全文的最主要的线索。
三、基于语境中的关键词检索的人物形象分析“语料库研究的第一步虽然只能检索出语言的符号形式,但是由于它能够同时呈现出这些形式的语境共现和频率分布,这些符号就可以逐步变成具有各种意义和功能的信息”(何安平2001:F26)。
语料库检索最常见的形式叫做KWIC(keywords in context),即“语境中的关键词”。
文本中的主要人物一般会出现在关键词表的较前的位置。
如果输入人物关键词(如人名和人称代词等),利用检索软件检索文本,就能把该词及其共现的语境罗列出来。
搜索到的相关词和短语就构成了检索词所在的语境。
这种语境可以为我们进行搜索词的搭配分析和文章的主题分析提供可靠的依据。
将所收集到的词和短语进行分类、归纳和分析,就能够描述人物的外貌、活动、性格、心理活动等方面的特征了。
利用AntConc的Concordance 工具对部分关键词进行了检索后,得到以下表格:图 3图 4从表中可以看出,涉及到George的共有16个语境。
例如,当妻子要冒雨出去找猫时,他只是简单地交代了一句:“Don’t get wet”(hit 1, 图3)。
冒着雨出去,怎么不会被淋湿呢?他对妻子的漠视态度跃然纸上。
当妻子找猫未果回到房间时,“He(George)was on the bed,reading”(hit 1, 图3)。
当妻子对他表达自己想要一只猫的渴望时,他却粗暴地打断她的话:“Oh,shut up and get something to read”(hit 6, 图4)。
随后,他对妻子再也不理会了,“He was reading again”(hit 11, 图3)。
到最后,他甚至“was not listening”(hit 7, 图4)。
在对话中,他对妻子的束缚、压制和漠视得以生动地体现。
于是作为男权社会象征的丈夫,其冷漠、简单而粗暴的形象就被作者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出来。
而文本中涉及妻子的语境更多,达到35次。
在图6的hit 1/6/7中反复出现的与wife有关的动作短语就是“looking out of the window”,充分体现了妻子对雨中的猫的关切与同情之心。
图 5图6在图5的hit 21-31中,“她”一直都在重复诉说着自己对那只雨中的猫的渴求:“I want it so much…I don’t know why I want it so much. I want the kitty out in the rain”(hit 21-23)。
由此可知,她想得到那只雨中的猫的愿望是十分强烈的,但是,就连她自己都说不出为什么渴望得到那只猫,这只能说明她做事还不够理性。
之后,面对丈夫对自己要求的漠视,她表达着自己作为一个女人的更多的要求:“I get so tired of looking like a boy”(hit 27),“I want to have a kitty to sit on my lap”(hit 30),但是,她渴求恢复自己女性特征的要求,无一例外地被丈夫粗鲁地拒绝了;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火花只是在她脑海里闪现了一下,瞬间就被丈夫的冷漠态度熄灭了。
面对丈夫的拒绝,她没有做任何的反抗,而是选择了退让,“If I can’t have long hair or any fun,I can have a cat”(hit 31)。
随后,她便不厌其烦地多次重复着:“I want a cat”(hit 30-31),再次表现了其性格中不够理智的一面。
但是,即使这唯一要求也在丈夫的漠视中,最终烟消云散了。
由此不难看出妻子软弱而且容易妥协的性格特点。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解读出故事中的妻子是一个富有同情心、感性、软弱而且易妥协的女性形象。
四、基于关键词检索的文本主题分析该文本中,围绕雨中的猫的对话构成了故事的主要情节,而反复出现的猫(cat)的意象最具象征意义,从中能够揭示出文本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