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第七章 动机与情绪情感
动机与情绪理论知识点
动机与情绪理论知识点在心理学领域中,动机和情绪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动机可以理解为人们行为背后的驱动力,而情绪则是人们主观感受的一种反应。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动机和情绪的理论知识点。
一、动机理论知识点1. 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这是由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提出的理论,内容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
这个理论提出,人们在满足低级需求后才会追求更高级的需求。
2. 成就动机理论(Achievement Motivation Theory)成就动机理论由大卫·麦克莱伦提出,它指出个体在实现自我成就感和成功感方面存在差异。
根据这个理论,人们可以被划分为两组:任务导向型和竞争导向型。
任务导向型个体更注重个人的成长和个人目标的实现,而竞争导向型个体更注重与他人的比较和相对的成就。
3. 期望理论(Expectancy Theory)期望理论由维克托·弗鲁米提出,它认为个体的动机取决于他们对于个人努力和绩效之间关系的认知。
这个理论基于三个因素:期望、价值和期望力。
期望指的是个体相信自己的努力可以带来预期结果的程度,价值指的是个体对于结果的重要性和吸引力,期望力指的是个体相信自己的努力能够实现预期结果的程度。
二、情绪理论知识点1. 六种基本情绪(Six Basic Emotions)根据保罗·艾克曼和沃利特·弗里曼的研究,情绪可以分为六种基本类型:喜悦、恐惧、愤怒、厌恶、悲伤和惊讶。
这些基本情绪是人类共通的,不受文化差异的影响。
2. 情绪调节理论(Emotion Regulation Theory)情绪调节理论认为,情绪不仅仅是自发产生的,个体也可以通过调节策略来主动管理和改变自己的情绪。
情绪调节策略可以分为表面策略(如冷静表情)和深层策略(如让自己平静下来)。
3. 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情绪智力是指个体管理自己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绪以及有效应对情绪的能力。
心理学第七章 情绪和情感
第一节
情绪情感概述
情绪和情感的一般概念 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信号功能 情绪和情感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 通思想的功能,并通过表情来实现。 作为言语交流的重要补充,如语调不同 可能表达的信息不同。 在一些场合,只能用表情来传递信息。 如婴儿只能用表情来表达需要,获得成人 关注。
第一节
情绪情感概述
情绪和情感的一般概念 情绪情感和需要的关系 需要是情绪情感产生的重要基础。情绪情感 总是伴随一定的认识过程而产生。事物是否 符合个人的需要有赖于认知的评估作用。由 于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的复杂性,同一事物 与人的需要的关系可能是多方面的。 如果客观事物满足了人的需要,就引起肯定 的情绪情感体验,如高兴、愉快、喜欢、爱 等;如果客观事物不能满足人的需要,引起 的是否定的情绪情感,如悲伤、恐惧、愤怒、 憎恶等;
第一节
情绪情感概述
情绪和情感的一般概念 什么是情绪情感 情绪和情感由三种组成成分构成: 情绪和情感由三种组成成分构成: 外部表现: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为表情, 外部表现: 是情绪和情感状态下,身体各部位的动作量化 形式。包括三种表情: 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面部肌肉变化的模式。 姿态表情: 姿态表情:面部以外的身体部位动作,包括 手势、身体姿势等。 语调表情: 语调表情:言语的声调、节奏和速度。如高 兴时,语调高昂、语速加快,痛苦时语调低 沉、语速慢等。
第一节
情绪情感概述
情绪和情感的一般概念 情绪情感和需要的关系 但是需要的满足也可能产生消极的体验,而 需要的不满足,也可能产生积极的体验,这 是由人的观点、信仰、世界观决定的; 人的情绪、情感极其复杂,有时甚至会同时 拥有相反的或相对立的情绪、情感体验。 如“悲喜交加”、“百感交集”、“啼笑皆 非”,这就说明了人在满意中有不满意,不 快中有快感的矛盾体验;或者在不同的时间 内对同一事物具有不同的情绪、情感体验。
《生理心理学》第七章 情绪生理学
情绪性信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理的“短路”机制
眼、耳等感觉器官传入的信息经过丘脑中继后抵达大脑新 皮质相应感觉区;在皮层感觉区刺激信息被加工整合、识别 和理解;新皮层发出的对感觉信息作出反应的神经冲动传入 边缘系统;边缘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再反馈到大脑皮 层,引起一种意识性的情绪反应和体验。这是正常情况下情 绪活动的神经通路。
(1)自我意识情绪(self-conscious emotions),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由于关 注他人对自身或自身行为的评价所产生的情绪可称为自我意识情绪,可分为正性和 负性两类,负性的包括内疚、害羞、尴尬等,正负性的包括自尊、自重、自豪等。
(2)自我预期的情绪(self-anticipatory emotion),在面临机会选择或竞争情 境时,个体对不同行为方式的后果做出预期,并根据自身的期望和价值取向调节对 社会信息的认知和加工过程,这一过程引发的情绪可以称为自我预期的情绪,例如 后悔与嫉妒、自信等。
3.1 情绪生理反应表现
(1)躯体运动和表情肌的活动
(2)激素的变化 (3)内脏功能的变化
情绪 兴奋 愉快
惊奇 悲痛 恐惧
羞愧-羞辱 轻蔑-厌恶 愤怒
面部模式 眉眼朝下、眼睛追踪着看、倾听 笑、嘴唇朝外朝上扩展、眼笑 (环形皱纹) 眼眉超上、眨眼 哭、眼眉拱起、嘴朝下、啜泣 眼发愣、脸色苍白、脸出汗发抖、 毛发竖立 眼朝下、头低垂 冷笑、嘴唇朝上 皱眉、眼睛变狭窄、咬紧牙关、 面部发红
第七章 情绪生理学
1 什么是情绪 2 情绪的神经生理基础 3 情绪生理反应 4 情绪生理反应与心身疾病
1.1 什么是情绪概念
情绪: 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脑 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情绪是复杂的心理现象,其中包括认知活动、生理反应和行为表现 主观感受和体验是情绪最主要的构成成分,它涉及到个体的认知活动 以及个体对认知结果所进行的评价 行为表现、生理反应则是由个体的认知活动和个体对认知结果的评价 所引起 。 法国哲学家笛卡儿认为,人有惊奇、爱悦、憎恶、欲望、欢乐和悲哀 六种原始情绪,其它情绪都是它们的组合或分支 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将人的情绪归纳为安静、喜悦、愤怒、哀怜、悲 痛、忧愁、愤急、烦闷、恐惧、惊骇、恭敬、抚爱、憎恶、贪欲、嫉妒、 傲慢、惭愧、耻辱等18类 。
心理学概论第7章情绪和情感
情绪状态可以影响心率、血压和其他心血管参数。例如, 当人们感到害怕或生气时,心率和血压可能会升高。
内分泌系统在情绪中的作用
激素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情绪体 验。例如,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在应对压力时释放,引发战斗或逃跑 反应。
皮质醇
催产素
催产素是一种与亲密关系和信任相关 的激素,它可以影响人们的社交行为 和情感体验。
心理学概论第7章情绪和情感
目
CONTENCT
录
• 情绪和情感的定义 •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 情绪和情感的生理机制 • 情绪和情感的理论解释 • 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 情绪和情感的调节与控制
01
情绪和情感的定义
情绪和பைடு நூலகம்感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情绪通常指个体在面对外部刺激时产生的生理和心理反应,而情 感则指个体对事物的主观感受和态度,更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
联系
情绪和情感相互交织,情感往往基于情绪,情绪的表达也能反映 出情感。
情绪和情感在心理学中的地位
情绪和情感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它们是人类行为和心 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的认知、动机、行为和社会互动 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情绪和情感在心理学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对于理解人类行为和心 理机制至关重要。
02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基本情绪分类
快乐
悲伤
愤怒
恐惧
厌恶
指个体感到满足和愉悦时 所体验到的情绪,通常与 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的满 足有关。
指个体失去某种重要事物 或遭遇不幸时所体验到的 情绪,通常伴随着失落感 和痛苦。
指个体受到威胁或感到不 满时所体验到的情绪,通 常伴随着强烈的生理反应 和行为冲动。
心理学-第七章 情绪和情感
第七章情绪和情感一、单项选择题1.情绪和情感所反映的是()。
A.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B.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C.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 D.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2.情绪、情感的外在行为表现是()。
A.热情 B.表情 C.激情 D.心情3.渴求知识的人得到一本好书会感到满意,无端遭到攻击会感到愤怒。
这说明情绪的产生是以个体的愿望或()为中介的。
A.认知 B.意志 C.思维 D.需要4.小明即将上考场,感觉心跳加速,有点微微出汗,这属于情绪情感的()。
A.主观体验 B.外部表现 C.生理唤醒 D.认知活动5.“知之深,爱之切”说明了()对情感的影响。
A.认知 B.意志 C.需要 D.个性6.下列不属于基本情绪的是()。
A.快乐 B.焦虑 C.悲哀 D.愤怒7.“易感情用事”一般发生在()情绪状态下。
A.心境 B.紧张 C.激情 D.应激8.“情急生智”所描述的一种情绪状态是()。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理智9.由于缺乏准备,不能处理,不能驾驭或摆脱某种可怕或危险情景时所表现的情绪体验是()。
A.快乐 B.悲哀 C.愤怒 D.恐惧10.()是幼儿两种最基本的肯定情绪。
A.高兴和喜悦 B.高兴和快乐 C.喜悅和兴趣 D.快乐和兴趣11.中等程度的愉快情绪,有利于提高认知活动的效果,而消极情绪的激活水平越高,操作效果越差,这体现了情绪的()功能。
A.适应功能 B.动机功能 C.信号功能 D.组织功能12.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A.热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13.学生临考的怯场属于()。
A.心境 B.理智感 C.应激 D.激情14.车祸、地震、水灾等突如其来的灾难引起的情绪体验是()。
A.心境 B.应激 C.激情 D.热情15.“灰心丧气”、“见花落泪”、“对月伤神”的情绪状态是()。
A.心境 B.激情 C.抑郁 D.焦虑16.“暴跳如雷”、“欣喜若狂”等强烈而短促的情绪状态是()。
【资格考试】心理学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ppt模版课件
反映:冲动性、外显性
深沉、内隐
2.联系:
情绪受情感的制约和调节
情感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又在情绪中表现
三、情绪情感的种类
情绪的基本形式 快乐
追求并达到目的时所产生的满足体验。
悲哀
失去心爱的对象或愿望破灭、理想不能实现时 所产生的体验
愤怒
由于受到干扰而使人不能达到目标所产生的体 验
恐惧
企图摆脱、逃避某些危险情景时产生的体验
【资格考试】心理学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ppt模版课件
个体行为产生模式-需要、动机和行动之 间的关系
需要
心理紧张
新的需要
动机
行动
需要满足,紧张解除
三、动机的种类
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 主导动机和从属动机
外在动机:为了获得某种奖励而产生, 在外部刺激作用下产生
内在动机:个体内部需要引起的动机 德西效应:适当奖赏有利于巩固内在动
第四节 情绪情感及其种类
情绪情感的定义: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自我察觉,喜怒哀乐恐爱恨 生理唤醒: 外部行为:
二、情绪与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
情绪
情感
需要:生理性或物质性需要 社会性或精神性需要
人和动物共有
人类特有
发生:发生早、情境性
发生晚、稳定性
原因:合作、情谊、归 属
二、成就动机
是指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一 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 会努力去克服困难,尽力达成目标的一 种内部推动力量
追求成功倾向和避免失败倾向
人在竞争时会 产生两种心理 倾向:追求成 功的动机和回 避失败的动机
两种心理倾向 的相对强度在 每个人身上是 不同的,有的 人力求成功, 有的人尽量避 免失败
情绪和情感
第七章情绪和情感情绪情感是以主体的愿望、需要等倾向为中介的一种心理现象。
它最能表达人的内心状态,可以说是人的心理状态的晴雨计。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情绪情感既是人的心理活动中动力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性形成的重要方面。
了解情绪情感的内容对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情绪和情感的概述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情绪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例如在学习中取得进步,会感到愉快;美好的事物使人喜爱;丑恶的言行令人憎恶;面临危急情况,会使人惊恐。
情绪情感不是自发的,是由刺激引起的。
刺激由外刺激和内刺激组成。
外刺激指的是有机体以外的刺激。
例如,笑声、读书声、花香、和煦的阳光、清凉的海风、拥挤的公车、喧哗的市场等,都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情感。
内刺激指的是有机体的内在刺激。
内在刺激有的是生理性的。
例如,腺体的分泌、疾病等;有的是心理性的。
如记忆、联想、想象等活动,也会令人产生不同的态度体验。
情绪情感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活动。
当客观事物或情境符合主体的需要和愿望时,就能引起积极的、肯定的情绪情感。
例如,渴求知识的人得到一本好书会感到满意;生活中遇到知己会感到欣慰等。
当客观事物或情景不符合主体的需要或愿望时,就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情绪情感。
如失去亲人会引起悲痛,无端遭到攻击会产生愤怒,学习失败会出现内疚和苦恼等。
由此可见,情绪情感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反映。
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情绪情感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
情绪通常是指有机体在维持生存的自然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体验。
如人对食物、新鲜空气、御寒等相联系的态度体验。
情绪具有情境性和短暂性,并带有明显的外部表现。
如狂喜时的手舞足蹈,愤怒时的暴跳如雷。
而情感经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它与社会性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联系着,是人类所特有的。
作为一种态度体验,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内隐性。
心理学课件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 (2)
教授学生识别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学 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以积极的心态面 对学习挑战和困难。
工作中的动机激励与情绪调节
动机激励
通过设定合理的工作目标、提供具有 挑战性的工作任务、给予适当的奖励 和晋升机会等方式,激发员工的工作 动机,提高工作绩效和满意度。
情绪调节
帮助员工识别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学 会管理和调节情绪,以更好地应对工 作压力和挑战,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 和心理健康。
讨论情绪调节在维护心理健康中的作 用,介绍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
学业动机与学习成效
探讨学业动机对学习成效的影响,以 及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业动机水平。
05
动机与情绪情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中的动机激发与情绪管理
动机激发
通过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提供有趣 的学习内容、给予及时的反馈和奖励 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 学习积极性和效果。
情绪调节动机
情绪还可以调节动机的强度和方向。例如,适度的焦虑可以激发个体的努力动机 ,促使个体更加专注于任务;而过度的焦虑可能导致个体的动机受到抑制,影响 任务的完成。
动机与情绪情感的相互作用
动机与情绪的交互作用
动机和情绪是相互作用的,它们之间存在复杂的交互关系。一方面,动机可以引发相应的情绪体验; 另一方面,情绪也可以影响个体的动机状态。这种交互作用使得个体的行为更加灵活和适应环境。
人际交往中的动机与情绪情感运用
动机驱动
了解他人的需求和动机,通过满足他人 的需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方式, 促进人际交往的顺利进行。
VS
情绪表达与理解
学会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理解他人的 情绪和需求,提高沟通效果和人际关系质 量。同时,也要注意尊重他人的情绪和感 受,避免造成误解和冲突。
心理学概论第7章情绪和情感
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概述
2.情绪的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两极 肯定的情绪——是积极的、增力的,能提
高个体的活动能力。 否定的情绪——是消极的、减力的,能降
低个体活动的能力。 但某些情况下,同一种情绪既可具有增力
性质,也可具有减力性质,如恐惧。
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概述
3.情绪的激动性有激动和平静两极 激动的情绪是强烈、短暂和爆发式的态度
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概述
在我们充满了喜怒哀乐的生活中,情绪的多 样性说明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现象,有独特 的心理过程,也有生理唤醒、主观体验和外部表 现。因此,情绪最能表达人的内心状态,可以说 它是人的心理状态的晴雨计。
情绪和情感作为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先天 因素和后天因素相互结合而产生的整合性的心理 组织,在个体的学习、工作和身心健康方面均发 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概述
(二)情绪与情感的性质(实质)
1.情绪情感产生的基础是人的需要(中介因素)
情绪与情感与认知的另一重要区别是反映对 象不同:认知反映事物的本身;情绪与情感虽由 客观事物所引起,但客观事物并不直直接决定个 体的情绪情感,它对情绪情感的决定作用以需要 为中介。因此,情绪情感反映客观事物与人需要 之间的关系,是客观事物与人需要之间关系的晴 雨表。
达尔文曾指出,情绪最初只有生存适应的功 能,情绪的社会性涵义是后天派生出来的。
情绪是人类早期赖以生存的手段。如婴儿出 生时不具备独立的维持生存的能力,这时主要依赖 情绪来传递信息、与成人交流, 得到成人的抚养。
从成人角度而言,个体可借助各种情绪和情 感来了解其自身和他人的处境或状态,以求得良 好的适应。
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概述
(二)情绪的两极性 1.情绪的性质有肯定和否定两极 当个体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肯定的
心理学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
心理学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第一节动机与行为动机的定义(一)动机的概念心理学家一般把动机定义为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我们只能从观察表面行为的变化来推测背后的动机。
(二)动机的功能:1、激活功能2、指向功能3、调节与维持功能动机的产生:动机的产生受内外两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个体内在的某种需要是动机产生的根本原因,而外在环境则作为诱因,引导个体趋向于特定的目标。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它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需要推动人们去活动,并使活动朝向外界的诱因,从而使活动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
当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诱因的吸引力降低,动机的强度也随之减弱或消失。
动机的种类(一)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1、生理性动机(驱力)以个体的生物学需要为基础,对维持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社会性动机人类所特有。
以人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
个体成长到一定阶段才会出现。
(二)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1、外在动机是在外部刺激的作用下产生的,是为了获得某种奖励而产生的动机。
2、内在动机是由个体的内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
一般来说,由内在动机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
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如德西效应。
(三)主导动机与从属动机1、主导动机在行为的发生过程中,主导动机起的作用最大,支配着行为发生的方向和强度。
2、从属动机主导动机和从属动机在不同人身上或不同情况下会相互转化。
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各种活动都存在动机的最佳水平。
第二节社会性动机交往动机(一)交往动机及其获得交往动机是指个体愿意归属于某一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合作与赞赏。
交往动机是个体愿与他人接近、合作、互惠并发展友谊的内在需要。
关于交往动机的获得方式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交往倾向是先天遗传的神经模式,是一种本能行为。
7第七章 动机与情绪情感
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第一节动机与行为一、动机的定义(一)需要相当一部分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差下生”、心理障碍)都在一定程度上与需要的满足与否有关。
1、定义: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或缺乏状态,它反映了个体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较为稳定的要求,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需求的反映。
例:饿与渴的不平衡与缺乏状态;生理需要,受尊重需要,交往需要,成就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需要的特点:(1)需要总是有一定的客观对象,是对一定客事物的需求。
比如,人作为生物实体,为了维持生命、延续种系,当肚子饿、口渴时就有对食物、水的需求,这些需求反映在人脑中,为人所感受,就成了求食等基本的需要。
同样,人又是社会实体,不能离开群体与社会而孤立地生活,于是人就有了在群体中交往、劳动等社会性需要。
所有人的需要都是指向一定客体的。
(2)需要是个动态的过程,随着需要得到满足而减弱,随着个体缺乏某种东西而增加,在不同时期需要的类型也不相同,即所指向的客体不相同。
(3)需要具有驱动性,是人的行为的内部动力源泉,总是同人的活动联系着,它推动着人以一定的方式向一定的方向行动以满足自己的需要。
(4)需要常以意向、愿望、动机和兴趣的形式被人体验着。
3、根据需要的来源来分: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劳动、学习、娱乐、交往);按需要的对象来分: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知识、文化艺术、道德、审美)。
(二)动机的概念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动力。
动机以内在方式支配着行为的方向和强度。
动机是由需要转化而来的。
动机是需要动力作用的直接体现。
当需要以意向和愿望的形式被体验着时,不一定会引起人的行为活动,而动机总是和活动联系着的。
比如想去旅游,但如果没钱也没时间,这种需要是以愿望的形式被体验着的。
等到工作了,有了钱,又有很多假日,于是旅游的需要就进一步上升为动机,开始行动了。
(三)动机的功能1、激活功能:引起和发动人的活动,调动人的积极性。
心理学课件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
干预方法与策略
药物治疗
针对情绪情感障碍的药物治疗,包括抗抑郁药、 抗焦虑药、心境稳定剂等,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物理治疗
如电休克治疗等物理治疗方法,在某些情况下可 用于治疗严重的情绪情感障碍。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情绪情感障碍的重要干预手段,包括 认知行为疗法、人际心理治疗、家庭治疗等,旨 在帮助患者调整不良情绪、改变思维模式和行为 习惯。
动机产生条件
需要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当某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就 会推动人们去寻找满足需要的对
象,从而产生动机。
刺激
外在环境刺激可以激发人们的动机, 如奖励、惩罚等。
兴趣与价值观
个人的兴趣与价值观也会影响动机 的产生,对某事物感兴趣或认为有 价值,就会产生相应的动机。
动机功能与作用
• 激活功能:动机能激发有机体产生某种活动,使有机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 指向功能:动机使有机体的活动针对一定的目标和对象,使活动具有明确的方向性。 • 维持和调整功能:动机能够维持有机体的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进行适应性的调整,以保证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心理学课件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
目 录
• 动机概述 • 情绪情感基本概念 • 动机理论 • 情绪情感理论 • 动机与情绪情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情绪情感障碍及其干预
01 动机概述
动机定义与分类
动机定义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 ,并将使行动导向某一目标的心 理倾向或内部驱力。
动机分类
根据动机的来源,可分为内在动 机和外在动机;根据动机的性质 ,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 机。
相应的情绪体验。
生理状态的作用
生理状态也会影响情绪的产生, 但它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 而是与认知过程相互作用,共同
第七章 动机与情绪情感
• 三、认知与期待理论 • 认知理论强调人的较高级心理过程对行为 的影响作用,即强调人的思维对行为的调 控作用。 •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动机的强度和目标的 价值与期待有关。 动机力量=效价×期待
第四节 情绪情感及其种类
• 一、情绪情感的定义 • 概念
–情绪(emotion)和情感(feeling):是人 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构成:
四、动机强度与工 作效率 Q:动机越强,效 果越好? 工作效率取决于两 个因素: A.动机本身的强度 B.任务难度 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型曲线
第二节
社会性动机
• 一、交往动机 1、概念 交往动机(即亲和动机),是指个人愿意归 属于某一团体,与他人亲近、交流、往来以 获得他人的关心、理解、合作的动机。 • 关于获得方式的两种不同观点: • (1)本能行为 • (2)后天习得行为
• 马斯洛 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结构图
• 需要的层次性是以力量的强弱和出现的先后为根据的。
–越是低层次的需要,力量越强,越力求优先得到满足。只有 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要 才会出现。 –占优势的需要也是依次出现的。占优势的需要支配人的行为。 • 越是高级需要,越能体现人的特征和人的价值。 • 缺乏性需要和成长性需要 –前者由缺乏所引起,如果得到满足,紧张就减弱 ,后者是为 了不断地获得新的满足,使自己的潜能得到更多的发挥。 • 马斯洛估计一般的美国人中,85%生理需要、70%安全需要、50 %归属和爱的需要,40%自尊需要和10%的自我实现需要得到了 满足。
• 联系:
• ①历史上统称为感情。 • ②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 三、情绪情感的种类 • 1.情绪的基本形式 • 快乐:追求并达到所盼望目的时产生的情 绪体验 • 愤怒:目的受到阻碍,而使紧张积累产生 的情绪体验 • 恐惧:企图摆脱、逃避某种危险情景时产 生的情绪体验 • 悲哀:失去心爱的对象或理想、愿望破灭 时产生的情绪体验
自考 教师资格证 心理学 第七章 动机与情绪情感
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一、单项选择题1. 为了获得某种奖励而产生的动机,属于( A)动机。
A.外在B.内在C.主导D.社会2 .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B )。
考过2次A.表情B.心境C.激情D.应激3. 最有利于发挥最佳工作效率的是( C )强度的动机。
A.高B.低C.中等D.无4. 由个体的内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属于( B )动机。
A.外在B.内在C.自然D.从属5. _________是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B )A.动机B.需要C.诱因D.目标6. 在_________中,最佳动机水平偏高。
( B )A.中等难度的活动B.简单容易的活动C.难度较大的活动D.复杂程度高的活动7. 根据_________,在工作激励中,应创造一个自由的工作环境,让工作者有充分的空间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满足他们对工作的内在需求。
(D)A.X理论B.Z理论C.V理论D.Y理论8. 急中生智是一种_________状态。
( C )A.激情B.心境C.应激D.信号9. 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B ) 考过2次A.追求利益的倾向B.回避失败的倾向C.回避困难的倾向D.追求刺激的倾向10.口渴会促使个体作出觅水的活动,这是动机的( B )。
A.导向功能B.激活功能C.调节与维持的功能D.强化功能11.一般说来,由( C )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
A.交往动机B.外在动机C.内在动机D.无意识动机12.人们总是希望自己能成为某一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并被其他成员所认可。
这种动机属于(C)。
A.工作动机B.成就动机C.交往动机D.生理动机13.在活动难度较大时,动机强度越强,工作效率会(A)。
A.较低B.中等C.较高D.不变14.动机产生依赖于需要,请问下列哪项属于需要?(B)A.水B.饥渴C.寻求水源D.喝水15.有机体活动的动力是( A)A.动机B.诱因C.需要D.目标16.美国心理学家( C )将人的动机分为匮乏动机和成长动机。
心理学第七章意志电子教案
(1)内部困难。内部困难主要是指主体内部的障碍,包括知识、经验欠缺,能力有限,以及身体有疾患等。
(2)外部困难。外部困难是指意志行动中遇到的外部环境的阻碍,既可能是生活环境的局限和人际关系的复杂,也可能是恶劣的气候条件或工作条件等。
在动机冲突被解决或明确了行动的主导动机之后,人们行动的方向和目的就容易确定。作为意志行动,都要有预先确定的行动目的,这是意志行动产生的重要环节。
影响一个人抱负水平高低的因素很多,主要的因素有以下几个:
(1)个体的成就动机。
(2)个体过去的成败经验。
(3)个体所处的外部环境。
3. 选择行动方法
个体确立行动目的之后,就需要选择适宜的行动方法。有时,行动方法同行动目的有直接的联系,无须选择。例如,要想升入大学,就只有努力学习;要想自如地同英语国家的人顺畅交流,就只能努力学好外语。但在许多情况下,达到同一个行动目的的方法可能有多种,需要进行选择。首先,要比较不同方法的优、缺点,以及能否顺利、有效地达到行动的目的;其次,要考虑行动方法是否符合公众利益和社会道德。
2. 组织实践活动,加强意志锻炼
3. 加强学习动机教育,培养正确的观念
4. 发挥教师和班集体的影响,给予学生必要的纪律约束
5. 启发学生进行意志的自我锻炼
三、意志规律在品德教育中的应用
1. 意志在学生道德品质形成中有重要的作用
2. 品德培养要借助于意志行动过程来实现
3. 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品德形成的重要保证
4. 对客观规律的依存性
意志对规律的依存性是指人的意志行动是以客观规律为依据的。
人的意志集中体现了意识的能动性。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意志可以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二是意志可以能动地变革现实,克服困难,实现预期的目的。但是,人的意志并不是绝对自由的,是以客观规律为依据的。人的一切愿望、行动都必须符合客观规律,否则,将一事无成。
心理学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
情绪情感对动机的影响
情绪情感激发动机的产生
积极的情绪情感如快乐、兴奋等可以激发个 体的探索和参与动机,而消极的情绪情感如 恐惧、焦虑等可以激发个体的逃避和防御动 机。
情绪情感影响动机的强度 和持久性
积极的情绪情感可以提高动机的强度和持久 性,而消极的情绪情感则可能降低动机的强
度和持久性。
动机与情绪情感的相互作用
05 动机与情绪情感的关系
动机对情绪情感的影响
动机驱动情绪情感的产生
动机是引发个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内部驱动力,当个体有某种需求或目标时, 会产生相应的情绪情感反应。
动机影响情绪情感的强度和性质
不同的动机强度和性质会导致不同的情绪情感体验,如追求成就动机强的人在 成功时会感到自豪和满足,而追求权力动机强的人在失败时会感到愤怒和挫败。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心理学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
目 录
• 动机概述 • 情绪情感概述 • 动机理论 • 情绪理论 • 动机与情绪情感的关系
01 动机概述
动机的定义
动机:指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 动机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状态,它推动个体采取行动,并使行动指向特定的目标。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行为的心理力量,是推动个体行动的内在原因。
社会交往
情绪情感在人际交往中起到重要 的作用,通过共情和情绪共鸣来
促进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03 动机理论
驱力理论
总结词
驱力理论认为,个体行为是由内在需求驱动的,这些需求产生驱力,驱力进而推动个体采取行动以实现满足。
详细描述
驱力理论认为,个体行为的动力源自于内在需求。这些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如饥饿、口渴、睡眠等,以及心理需 求,如归属感、成就感等。当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会产生驱力。驱力是一种内在力量,推动个体采取行动以 消除不满足的状态,从而满足需求。
普通心理学第七八章 情绪、情感与意志
认知情绪
(1)伴随着感觉过程同时产生的情绪称为感觉的情 绪色调或情调
“触景生情”——感觉中的情绪
(2)“回忆往事时,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 恨。”——记忆中的情绪
(3)思考出问题答案时的惊讶、想象未来的时候心 花怒放
4、情绪情感的两极性
2、情绪状态
心境
含义:人的一切活动都染上情绪色彩的较为微弱
持久的情绪。
微弱、持久、具有渲染性
人逢喜事精神爽;触景生情
激情:短暂、强烈、爆发性的情绪状态
暴跳如雷、捧腹大笑
应激
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李广射虎
3、社会情感的类型
(1)道德感: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或者别人
(一)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形式
(二)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形成不同的关系是 态度产生的原因
2、情绪情感的关系
情绪——feeling、mood:暂时性、情境性、激动性
(随着情境以及需要的满足情况而发生变化)
情感——emotion:稳定、持久、深刻
2、情绪情感的关系
1)区别
情绪 从与需要的关系看 从发生的角度看 从表现形式看 生物性需要 情感 社会性需要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1.基本情绪:喜怒哀乐
2.情绪状态:心境、应激和激情
3.情感分类: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
二、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1、基本情绪
快乐
愤怒
恐惧
悲哀
快乐
追求并达到所盼望的目的。
愤怒
妨碍目的达到产生的情绪: 不满-愠怒-怒-愤怒-暴怒
程正方《心理学》第7章-情绪与情感
三、情绪情感的功能
A
适应功能
B
动机功能
C
组织功能
D
信号功能 (社会功能)
(一)适应功能
情绪是个体适应环境、求得生存发展的重要方式(工具) 达尔文曾指出,情绪最初只有生存适应的功能,情绪的社 会性涵义是后天派生出来的。 情绪是人类早期赖以生存的手段。如婴儿出生时不具备独 立的维持生存的能力,这时主要依赖情绪来传递信息、与成 人交流, 得到成人的抚养。 从成人角度而言,个体可借助各种情绪和情感来了解其自 身和他人的处境或状态,以求得良好的适应。
➢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把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这三 种非言语交往方式,统称为体语。
第二节 情绪与情感的类别
一、情绪的基本形式
➢ 基本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不学而能的。
快乐
愤怒
恐惧
悲哀
当愿望得以实 现、紧张状态 消除时所产生 的情绪体验。
当愿望不能实现 或达到目的的行 动受到挫折时引 起的一种紧张而 不愉快的情绪。
(三)组织功能
➢ 情绪的组织作用指情绪对其他心理过程的影响:
– 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和消极情绪的破坏、瓦解作用。研究表 明,中等强度的愉快情绪,有利于提高认知活动的效果。
➢ 表现: – 情绪能影响认知操作的效果 – 情绪能影响记忆 – 情绪常常支配人的行为
(四)信号功能
➢ 情绪在人际之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这种功 能是通过情绪的外部表现、即表情来实现的。
➢ 6 学会情绪的自我调节 • 宣泄法
– 大哭一场 – 进行剧烈的活动 – 找人倾诉
• 语言调节法 对自己说话,自我鼓励 • 目标转换法 把不顺心的事情放下,去做喜欢的事,
如打球、游泳、听音乐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
第一节动机与行为
动机的定义
(一)动机的概念
心理学家一般把动机定义为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我们只能从观察表面行为的变化来推测背后的动机。
(二)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
2、指向功能
3、调节与维持功能
动机的产生:
动机的产生受内外两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个体内在的某种需要是动机产生的根本原因,而外在环境则作为诱因,引导个体趋向于特定的目标。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它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需要推动人们去活动,并使活动朝向外界的诱因,从而使活动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
当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诱因的吸引力降低,动机的强度也随之减弱或消失。
动机的种类
(一)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
1、生理性动机(驱力)以个体的生物学需要为基础,对维持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社会性动机人类所特有。
以人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
个体成长到一定阶段才会出现。
(二)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1、外在动机是在外部刺激的作用下产生的,是为了获得某种奖励而产生的动机。
2、内在动机是由个体的内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
一般来说,由内在动机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
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如德西效应。
(三)主导动机与从属动机
1、主导动机在行为的发生过程中,主导动机起的作用最大,支配着行为
发生的方向和强度。
2、从属动机主导动机和从属动机在不同人身上或不同情况下会相互转化。
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各种活动都存在动机的最佳水平。
第二节社会性动机
交往动机
(一)交往动机及其获得
交往动机是指个体愿意归属于某一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合作与赞赏。
交往动机是个体愿与他人接近、合作、互惠并发展友谊的内在需要。
关于交往动机的获得方式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交往倾向是先天遗传的神经模式,是一种本能行为。
另一种观点认为,交往行为是一种后天习得的行为。
(二)交往动机产生的原因
1、合作人类生活在一个大的社会网络系统中,与他人合作共处是我们社会文化价值所鼓励的东西。
合作是人类基本的社会生存动机。
2、情谊以情感因素为取向的交往,具有持久性、亲密性、少功利性的特点。
3、归属人们总是希望自己能成为某一社会群体中的一员,被其他成员所认可。
成就动机
(一)成就动机的结构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
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回避失败的倾向。
(二)成就动机的特征
一般来说,成就动机水平较高者具有以下特征:
1、具有挑战性与创造性
2、具有坚定信念
3、正确的归因方式:把成功归因于能力与努力,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
工作动机
工作动机是最有效能、最为复杂的社会性动机之一,是一种使个体努力工作,高质量创新并不断完善自己工作的动机。
工作动机理论:X理论、Y理论、V理论、Z理论
X理论:人工作就是为了钱,个人的工作动机来自于物质利益的驱动,并且常被外来刺激所吸引。
Y理论:人们工作不是为了外在的物质刺激,而是出于一种要将工作做好的内驱力。
V理论:个体的工作动机水平依赖于为实现自身的价值而付出的努力。
Z理论:当个人价值感与组织的目标协调一致时,个体的工作动机、士气和忠诚度都会得到提高。
第三节动机理论
本能理论
最早被提出的理论。
它认为:有机体生来即具有一些特定的先天倾向,这些倾向是维持生存所不可缺少的,人们的行为是受这些本能力量所驱动的。
匮乏与成长动机理论
马斯洛将人的动机分为匮乏动机和成长动机。
它建立在需要层次理论上。
需要层次理论:所有人都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需要层次,这些需要都是天生的,从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到最高级的社会需要,构成了一个需要等级,在不同的情境下激励和引导着个体的行为。
在需要层次中,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大。
一旦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较高一层的需要便会占据主导地位,支配个体的行为。
认知与期待理论
重要的人类动机不是来自客观的事实,而是来自我们对这些事实的解释。
认知理论着重强调人的较高级心理过程对行为的影响作用,即强调人的思维对行为的调控作用。
动机的强度和目标的价值与期待有关。
第四节情绪情感及其种类
情绪情感的定义
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称之为情绪情感。
情绪的构成包括三种层面:只有三者同时活动,同时存在,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情绪体验过程。
(一)主观体验认知层面
(二)生理唤醒生理层面
(三)外部行为表达层面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一)从需要的角度看差异
情绪更多的是与人的物质或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
情感更多的与人的精神或社会需要相联系。
(二)从发生早晚的角度看差异
情绪发生早,情感发生晚。
情绪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而情感是人特有
的。
(三)从反映特点看差异
情绪具有情境性、激动性、暂时性、表浅性和外显性。
情感具有稳定性、持久性、深刻性、内隐性。
情绪和情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总是彼此依存,相互交融在一起。
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同时又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因此离开情绪的情感是不存在的。
而情绪的变化也往往反映了情感的深度,而且在情绪变化的过程中,常常饱含着情感。
情绪情感的种类
(一)情绪的基本形式:快乐、愤怒、恐惧、悲哀。
(二)情绪状态
1、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2、激情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
3、应激是指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三)情感的种类:1、道德感2、理智感 3.美感
情绪情感的表达
(一)表情表情比言语更能显示情绪的真实性。
(二)表情的种类:1、面部表情2、身段表情3、语调表情
第五节情绪情感的功能
情绪情感的动机作用
(一)情绪具有激励作用
(二)情绪被视为动机的指标
情绪情感的调控功能
(一)促进功能
(二)瓦解功能
情绪情感的健康功能
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身心健康,消极的情绪会引起人的各种疾病。
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
情绪的外部表现是表情,表情具有信号传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