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第八章 零件图(1.2)讲解

合集下载

工程制图第八章 零件图(1.2)讲解

工程制图第八章 零件图(1.2)讲解
机器中的工作位置一致。
A
箱体类零件一般选 择其工作位置。
A
工作位 置明显
A
A
A—A
自然安放位置原则:当零件的加工和工
作位置不固定时,将零件放正形成主视图。
A
A—A旋转
摇杆自然
安放位置
A
A
A—A旋转
自然安 放位置
A
主视图的选择在注重上述原则 的同时,应注意其他视图的表 达,并尽量减少其他视图中的 虚线
相对位置。
技术要求:用符号或文字来表明零件在制造和检
验时应达到的技术指标。
标题栏:用以填写零件的名称、材料、数量、图
号、比例以及设计者、审核者的姓名及日期等。
3.2 40 7 1.6
R1.5
其余 25
1.6 1×45º
1×45º
55 8+00.036
23
23
15 20
194-00.3
32
95
400
§8.2 零件分析 一、零件结构分析
零件结构分为主体结构、局部功能结构和局部工艺结构
1. 主体结构
是指零件中那些体积相对较大的主要基本形体及其相 对关系。它是形成零件的基础。
主体结构 在绘图时 多用基本 视图如实 表达。
2. 局部功能结构
是指为实现连接、传动等特定功能,在主体结构上制造 出的局部结构,如轮齿、螺纹、键槽等。
孔深12
3M6-7H
3M6-7H深10
3M6-7H深10 孔深12
44H7 3M67H
3M6-7H 3M6-7H
10
46.4 沉孔12深4.5
49 锪平20
46.4 沉孔12深4.5
49 锪平20

《工程制图教学课件》第八章 零件图(上)

《工程制图教学课件》第八章 零件图(上)
50
工艺基准
φ22
16
26
设计 基准
70
18 26 52
φ40
工艺基准
设计 基准
第八章 零件图
长度方向 主要基准
主要基准: 零件的设计基准 辅助基准:零件的工艺基准
宽度方向 主要基准
辅助基准 辅助基准
高度方向主要基准
第八章 零件图
二、尺寸的配置形式 1、链式尺寸
零件同一方向的几个尺寸依次
首尾相连,称为链式尺寸。 链式尺寸可保证各端尺寸的
第八章
零件图
(上)
第八章 零件图
油泵中的零件类型:

齿轮轴
螺钉
右端盖

螺母
垫圈
左端盖 泵体 传动齿轮
表示零件结构、大小及技术要求的图样称为零件图,它是制 造和检验零件的依据。
第八章 零件图
第一节 零件图的内容和作用
零件图用于: 加工制造、检验、测量零件。
例:端盖零件图
•一组视图 •完整尺寸
•技术要求 •标题栏
第八章 零件图
零件常用尺寸测量工具
数显游标卡尺
第八章 零件图
零件常用尺寸测量工具
螺旋测微器(千分尺)
第八章 零件图
零件常用尺寸测量工具
数显千分尺
第八章 零件图
一、尺寸基准的选择
合理标注尺寸的基本原则
所谓合理就是标注尺寸时,既要满足(保证达到) 设计要求又要符合加工测量等工艺要求及便于加工和 测量。
A A
A—A
第八章 零件图
形状特 征明显
第八章 零件图
2、加工位置原则
使主视图的摆放位置与零件在机械加工时的装夹位置保持一 致,加工时方便看图操作。

机械制图第八章零件图课件

机械制图第八章零件图课件

第八章 零 件 图
图8-47 端盖的定形尺寸
第八章 零 件 图
2.尺寸基准分析 由于零件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因此每个方向上至少有一 个尺寸基准。
图8-48 端盖的定位尺寸
第八章 零 件 图
四、技术要求分析 1.表面结构要求 2.尺寸公差与配合 3.形状和位置公差
第八章 零 件 图
五、综合归纳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分析,将获得的全部信息在头脑里进行一次综 合、归纳,即可得到对该零件的全面了解和认识,从而真正看懂 这张零件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八章 零 件 图
第五节 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 一、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 零件的结构是根据它在机器(部件)中的作用,以及考虑到加工 制作的方便、合理而设计的。
图8-38 工艺结构的作用 a)倒角 b)退刀槽
第八章 零 件 图
表8-7 零件制造工艺对结构的要求
第八章 零 件 图
表8-7 零件制造工艺对结构的要求
第八章 零 件 图
二、极限与配合的标注与识读 1.公差、尺寸偏差的标注 在零件图中,线性尺寸的公差有三种标注形式: 1)只标注上、下偏差值,如图8-26a所示。 2)只标注公差带代号, 如图8-26b所示。 3)既标注公差带代号,又标注上、下偏差值,但偏差值要用括号 括起来,如图8-26c所示。
第八章 零 件 图
图8-5 车床尾座主视图的投射方向
第八章 零 件 图
当选择主视图的投射方向时,还应考虑其他视图是否能够完善地 进行表达。
图8-6 主视图投射方向的选择 a)不好 b)好
第八章 零 件 图
二、其他视图的选择 主视图确定后,要根据形体分析法,对零件的各组成部分逐一分 析,在能表达清楚的前提下尽可能少采用视图,并考虑采用什么 方法才能把它们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表达出来。

机械制图项目第8章零件图

机械制图项目第8章零件图
机械制图项目第8章零件图
•2、极限与配合
•1)• . 互换从性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中任取一件,不经修 : 配就能装到机器或部件上,并能保证使用要求。
•2). 尺寸公差: 允许尺寸的变动量,简称公差。
PPT文档演模板
机械制图项目第8章零件图
•(1) 基本尺寸: 设计给定的尺寸,如图中Φ30。 •(2) 实际尺寸:测量所得的尺寸。 •(3)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动的两个极限值。
研磨、镜面磨、超 重要的装饰面。
精磨等。 经表面清理过的铸、 锻 件 表 面 、 轧 制 件 不需要加工的表面
机械制图项目第8章零件图
•2). 表面粗糙度符号和代号
•⑴ 表面粗糙度符号 •基本符号:
PPT文档演模板
•d′--符号线宽 •H1 ≈1.4h •H2=2 H1 •h —字高
机械制图项目第8章零件图
•不容易测 量
•不容易测 量
• 容易测量 • 容易测量
PPT文档演模板
机械制图项目第8章零件图
•例:如图所示标注脚踏座的尺寸。
•长度方向基准
PPT文档演模板
•高度方向基准 •宽度方向基准
机械制图项目第8章零件图
•任务二 掌握零件图上技术要求的注写
•技术要 求
•几何精 度 •理化性能
•尺寸公差、形状公差 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 度•热处理和表面处理
• 当零件大部分表面具有相同的粗糙度要求时,对 其中使用最多的一种代(符)号,可统一标注在图 样的右上角,并加注“其余”两字。所注代号和文 字大小是图样上其它表面所注代号和文字的1.4倍。
•3.2
•C2
•C1
•25
•其余
•0.4
•1.6 •3.2

《工程制图》第八章零件图

《工程制图》第八章零件图

加工方法 形状与加工方法有关
加工状态
零件的安放状态 (轴、盘类)
2.选主视图
工作状态 (支架、壳体类)
投射方向 能清楚地表达主要形体
⒊选其它视图
的形状特征
工件旋转
首先考虑表达 主要形体的其它视 图,再补全次要形 体的视图。
车刀移动
车床
加工轴
视图选择应注意的问题:
① 优先选用基本视图。
② 内、外形的表达,内形复杂的可取 全剖;内外形需兼顾,且不影响清 楚表达时可取局部剖。
其余作图需要的尺寸可从相应附表中查得, 作连接图如下:
d
h ma
b
l
t2
t1
k
d0
e
a=(0.2-0.3)d d0 =1.1d (板上孔的大小)
a) 示意图
c) 简化画法
b) 规定画法
螺栓连接的画法
(3)双头螺柱连接的画法
m' D
m
b
l
t
s
bm
H1
H2
a) 示意图
s=0.25d
D=1.5d
d
m =0.1d
(4)紧定螺钉连接:从Φ 35及Φ 17可知,紧定螺钉 连接处的壁厚为9,从附表选取公称长度为10,故紧 定螺钉的规格为M5×10,画图时,紧定螺钉的锥端 应顶住轴上的锥孔。
标准件规格确定后,画出安装上标准件的联轴器装 配图,并将标准件的规格标于各标准件名称之后, 如图所示。
联轴器装配图(未安装标准件之前)
③ 尽量不用虚线表示零件的轮廓线, 但用少量虚线可节省视图数量而又 不在虚线上标注尺寸时,可适当采 用虚线。
8.2.1 零件图的内容
什么是零件
组成机器的最小单元称为零件。

工程制图技术基础第8章 零件图

工程制图技术基础第8章 零件图

法获得的同一表面,当
需要明确每种工艺方法
9
的表面结构要求时,可
按左图进行标注。图中:
Fe—基本材料为钢;
EP—加工工艺为电镀
8.3.3 极限、公差、偏差
1.尺寸公差
在生产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刀具磨损、 机床振动及工人技术水平等,所加工出的零件尺寸必然存 在一定的误差,为了确保产品加工的经济性,实现零件的 互换,零件的每个尺寸必须规定一个允许的变动范围,这 种允许尺寸的变动量称为尺寸公差。以下是有关尺寸公差 的名词解释。
工程制图技术基础第8章 零件图
表达单个零件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及技术要求等内 容的图样,称为零件图。它是设计部门提交给生产部门的 重要技术文件。它要反映出设计者的意图,表达出机器 (或部件)对零件的要求,同时要考虑到结构和制造的可 能性与合理性,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依据。如下图所示的 齿轮油泵,主要由泵体、泵盖、齿轮、泵轴、螺钉、垫片、 堵头螺栓和销等零件组成。这些零件中,如螺钉、销和弹 簧属于标准件,故通常不画其零件图。齿轮属于常用件, 其部分结构标准化,并有规定的画法,所也要画出其零件 图,它属于通用件。其余零件的结构尺寸都是专门为该机 器设计的,这样的零件通常被称为一般零件。一般零件必 须画出零件图以供制造、维护等。
(a) 按设计要求选择尺寸基准
(c) 按设计基准标注长度方向尺寸
(d)按工艺基准标注长度尺寸
(b)按加工要求选择尺寸基准
(e)综合考虑标注长度方向尺寸
(a) 封闭尺寸链
(b)开口环
(c)参考尺寸
2) 考虑工艺要求 (1) 尽量符合加工顺序 按加工顺序标注尺寸,符合 加工过程,便于加工和测量。 (2) 应考虑测量方便 标注尺寸时,有些尺寸的标注 对设计要求影响不大时,应考虑测量方便。

CAD制图第8章解析课件

CAD制图第8章解析课件

⑵、右起第三、四位数字表示轴承的外径系列代号。
⑶、右起第五位数字表示轴承的类型代号。
⑷、轴承的精度等级分为C、D、E、G四级,C级精 度最高、G级最低且为常用精度等级,在代号中G级 可省略不标注。(例:滚动轴承 E30307 GB/T 276—1994,滚动轴承 30307 GB/T 276—1994)
2.圆锥齿轮的画法1
1
2
3
4
不剖时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机 电工程 系
圆锥齿轮啮合的画法2
单个
啮合
圆锥齿轮工作图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机 电工程 系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机 电工程 系
8.3 键、销联接
8.3.1 键 联 接

加工
轴槽
准备 装配
加工 孔槽
装配 完成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机 电工程 系
M12-5g6g-50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机 电工程 系
(2)管螺纹的标记
G3/4
G3/4
G3/4A-LH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机 电工程 系
梯形和锯齿型螺纹标记
螺纹代号×导程(螺距) 旋向-中径公差带-旋和长度 例: Tr28×5-7H Tr28×10(p5)-LH-7e-L S24×5-6h-n
L
键B16×100GB1096-79
键16×100GB1096-79
键C16×100GB1096-79
L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机 电工程 系
(1)键槽的画法及尺寸标注 3.2
10 40
10
6.3
轴槽的 画法
41.3 33
45
3.2 10 6.3
孔槽的 画法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机 电工程 系

工程制图 第八章 零件图

工程制图 第八章 零件图

《工程制图》——第六章 零件图 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工程制图》——第六章 零件图
§8-1 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表示零件结构、大小及技 术要求的图样称为零件图。
一、零件图的作用: 加工制造、检验、测量零件。
二、零件图的内容: ⒈ 一组视图
表达零件的结构形状。 ⒉ 完整的尺寸
确定各部分的大小和位置。 ⒊ 技术要求
如图所示柱塞泵体为工 作位置,安装基面(平面) 为侧立面,腔体上表面有 一油杯孔。为便于理解工 作原理和安装状况,零件 主视图选择了工作位置, 经比较,沿A方向投射能较 多地反映零件结构,所以 选择A方向为主视图投射方 向。
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工程制图》——第六章 零件图 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工程制图》——第六章 零件图
二、其他视图的选择
要完整、正确、清晰、简明地表达零件的内外结构 形状,一般仅有主视图是不够的,还需要适当选择一定 数量的其它视图。
确定视图数量的基本原则是:灵活采用各种表达方 法,在满足完整、正确、清晰地表达零件的前提下,使 视图(图形)数量尽可能少。
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工程制图》——第六章 零件图
加工、检验达到的技术指标。 ⒋ 标题栏
零件名称、数量、材料及 必要签署。
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工程制图》——第六章 零件图 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工程制图》——第六章 零件图
§8-5 零件的结构分析及常见工艺结构
一、零件的结构分析方法
零件结构形状
功能结构 工艺结构
设计要求 工艺要求
零件的结构分析:从设计要求和工艺要求出发,对零件的 结构进行逐一的分析,明确它们的功用。
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大学课程《工程制图》PPT课件:第八章

大学课程《工程制图》PPT课件:第八章
第八章 装配图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装配图的视图表达方法 第三节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第四节 装配结构的合理性 第五节 读装配图及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第 六节 由零件图画装配图
第八章 装配图
第一节பைடு நூலகம்概 述
第八章 装配图
一、装配图的概念及作用 表达机器或部件的结构形状、工作原理、各零件之间装配关系,以及有 关技术要求的图样,称为装配图。通常把表示机器的整体情况和各部件之间 相对位置的装配图称为总装配图,而把整台机器按各部件分别画出的装配图, 称为部件装配图。总装配图和部件装配图统称装配图,装配图的作用有: (1) 在产品设计时,一般先画出机器或部件的装配图,然后根据装配图提 供的总体结构及有关尺寸设计零件并画出零件图。 (2) 在产品制造中,装配图是制订装配工艺规程,进行装配、检验、调试 等工作的技术依据。 (3) 在产品使用和维修时,需要通过装配图来了解机器的构造、工作原理 和装配关系等。
第八章 装配图
二、装配图的内容 一张完整的装配图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 一组视图 用一组视图(包括剖视图、断面图等一般表达方法和特殊表达方法)完整、清晰、准确和简便地表达机器或部 件的工作原理、各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及其装配关系、连接方式和重要零件的结构形状等。 2. 必要的尺寸 只标注出表示机器或部件的性能、规格及装配、安装、检验时所必需的五类尺寸,它们是:(规格)性能尺寸、 装配尺寸、外形尺寸、安装尺寸和其他重要尺寸。 3. 技术要求 用文字或符号注写出机器(或部件)在质量、装配、调整、检验、使用等方面的要求。 4. 标题栏、零部件序号、明细栏 为了便于读图、图样管理和生产准备工作,装配图中的零件或部件应进行编号,这种编号称为零部件序号。 零件的序号、名称、数量、材料等信息应自下而上地填写在标题栏上方的明细栏中,如图8-2所示。

工程制图10-第八章常用件和标准件

工程制图10-第八章常用件和标准件
旋合部分按 外螺纹 外螺纹画 内螺纹
大小径分别对齐
剖面线方向间隔一致, 画到粗实线为止
16
画图步骤:
注意:1、大小径分别对齐 2、剖面线画到粗实线
1、先画外螺纹 2、再确定内螺纹的端面位置 3、最后画内螺纹及其余部分投影
17
(4)螺纹孔相贯线的画法 两螺纹孔或螺纹孔与光孔相贯时,其相
贯线按螺纹的小径画出
常用的螺纹紧固件
六角头 双头 螺栓 螺柱


螺母
垫圈
标记,用途,画法……
28
1.螺纹紧固件的标记
Ref.to P156 表8-3、P158 表8-4、P161 表8-5
名称 标准编号 型式尺寸
性能等级材料
示例:
六角头螺栓 螺栓GB/T 5780-1986 M10×60
双头螺柱 螺柱GB/T 897-1988 M10×50
角形
、梯形
、锯齿形
等。
(2)直径
牙型
大径 中径 小径
牙顶
牙底
牙顶
牙底
6
1)大径:与外螺纹的牙顶或内螺纹牙底相重 合的假想圆柱面的直径称为大径。内、外螺纹的 大径分别用D、d表示。
2)小径:与外螺纹牙底与内螺纹牙顶相重 合的假想圆柱的直径称为螺纹小径。内、外螺 纹的小径分别用D1、d1表示。
3)中径:它是一个假想圆柱的直径,即在 大径和小径之间,其母线通过牙型上的沟槽和 凸起宽度相等的假想圆柱面的直径称为中径。 内、外螺纹的中径分别用D2、d2表示。
左旋螺纹用“LH”表示
★内外螺纹装配在一起
标记用斜线分开,左边表示内螺纹,右边表示外螺纹。 24
(4)非螺纹密封的管螺纹标记格式(ref.to P313 附表4)

工程制图-第八章 零件图

工程制图-第八章 零件图

非45°倒角
一般按 “槽宽×槽深”或 “槽宽×直径”注 出。
结构名称 光孔
各类孔的尺寸注法
P108
尺寸标注方法
说明
深度(符号“ ”) 为10 的4 个圆销孔
沉孔
符号“ ”为埋 头孔,埋头孔的尺 寸为φ10×90°。
符号“ ”表示 沉孔或锪平(不标 深度) , 此处有沉孔 φ12深4.5。
P108
各类孔的尺寸注法(续)
结构名称
尺寸标注方法
说明
螺孔
“EQS”为均布 孔的缩写词
光孔深度为12, 螺纹孔深度为10 的4 个公称直径为 6的螺纹孔
七. 零件尺寸标注的步骤:
1.分析零件结构,了解零件功能,弄清零 件在机器或部件中与其它零件的装配关系; 2.选择主要尺寸基准,标注主要尺寸;
3.考虑工艺要求,结合形体分析法标注其 它尺寸; 4. 检查:有无遗பைடு நூலகம்、错误尺寸,完成零件 工作图的尺寸标注。
其它基本视图:根据 实际情况适当采取剖 视、剖面、局部视图 和斜视图等多种形式, 以清楚表达零件内外 形状。
8.4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一.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 正确 完整 清晰 合理
要尺尺标寸寸要注布要符全置符合部要合国尺整设家寸齐计标,、要准不清求的遗晰及有漏,工关,便艺规不于要定重阅求复读
所谓合理就是标注尺寸时,既要满足 设计要求,又要符合加工测量等工艺要求。
轴承座功用图
形体:轴承孔、底版、支撑板、肋板等。
结构:分析四部分主要形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支撑板外侧及肋板左右两面与轴承孔外表面
相交等。
⑵ 选择主视图
● 零件的安放位置
轴承座的工作位置。
● 投影方向
主视图表达了零件 的主要部分:轴承孔的 形状特征,各组成部分 的相对位置,三个螺钉 孔,凸台也得到了表达。

工程制图-8零件图

工程制图-8零件图
二、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1、读标题栏 了解零件的名称、材料、画图的比例、重量。
2、分析视图,想象结构形状
找出主视图,分析各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及所采 用的表达方法。
12 55 75
0.06 B
0.025 A
2-φ24
6.3
A
2-M12×1.56H
φ8 6.3
10
12 2
25
Φ359+00.03
1.6
壁厚均匀
逐渐过渡
壁厚不均匀产 生缩孔和裂纹
C
R
C×45º
α
倒角尺寸系列及孔、轴直径与倒角值的大小关系 可查阅GB6403.4—86;圆角查阅GB6403.4—86。
2、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
零件在切削加工中(特别是在车螺纹和磨削),为了便于 退出刀具或使被加工表面完全加工,常常在零件的待加工面的 末端,加工出退刀槽 或砂轮越程槽。
剪裁、冲孔,再冲压成型 。这类零件的弯折处,一般有 小圆角。零件的板面上有许多孔和槽口,以便安装电气 元件或部件,并将该零件安装到机架上。这种孔一般都 是通孔、在不致引起看图困难时,只将反映其真形的那 个视图画出,而在其它视图中的虚线就不必画出了。
下图所示的电容器架,即为薄板冲压零件。它是用 冷轧钢板冲压成形的。从俯视图中可以看出底板上有许 多冲孔,并标注了尺寸。作为通孔,在其它视图中就不 需再表示了。从俯视图左端和左视图下端可以清楚地看 到弯折年带有小圆角。
b
b
砂轮
b b——退刀槽的宽度; φ——退刀槽的直径。 退刀槽查阅GB/T3—1997 砂轮越程槽查阅GB6403.5--86
3、钻孔结构
d
用钻头钻盲孔,在底部有一
个120ο的锥角,钻孔深度指的是

机械制图-第8章零件图.PPT课件

机械制图-第8章零件图.PPT课件

1.15
1.85
2.9
4.6
7.2
250
315
2.5
4
6
8
12
16
23
32
52
81
130
29
320
0.52
0.81
1.3
2.1
3.2
5.2
8.1
315
400
3
5
7
9
13
18
25
36
57
89
140
230
360
0.57
0.89
1.4
2.3
3.6
5.7
8.9
400
500
4
6
8
9
15
20
27
40
63
97
155
2021
2
C A 13
10
30
45
A
26
35
65
B
A-A 90
8 R
8 17 30
4 10 12 4 0±0 . 0 2 58 6 + 1 6 0 .0 2 7
0
D
30
M8× 0.75
(辅 助 基 准 ) E
15
2 5
B--高度方向设计基准
C--长度方向设计基准 D--宽度方向设计基准
端盖 轴承
齿轮 轴
1
1.5
2.5
4
5
8
12
18
30
48
75
0.12
0.18
0.3
0.48
0.75
1.2
1.8
6

工程制图第八章 零件图

工程制图第八章 零件图
位尺寸,是轴承座的主要尺寸,应直接标注。
图b中主要尺寸直接注成B,C,由于加工误差的存在,A尺寸的误差等于B、 C尺寸误差之和,不合理。同理,2xф6安装孔标两个E尺寸,也不合理
2、按加工顺序标注尺寸 按加工顺序标注尺寸,便于读图、测量,且容易保证零件的
加工精度。 图a中尺寸标注符合加工顺序; 图b中尺寸标注不符合加工顺序; 图c是零件的加工顺序
(4)凹坑
为了减少加工面积,节约加工成本,有时也在零件表面上加 工出凹坑(或沉孔),来保证零件的良好接触。
下图所示为螺栓连接中用锪平的方法加工出的沉孔,及其沉 孔的尺寸标注。下图b所示为平面上加工凹坑的方法
(5)钻孔结构
用钻头钻盲孔时,在孔的底部有一个120°的锥角,钻孔深 度是圆柱部分的深度(不包括锥坑深度),如下图a所示。
第三节 零件的工艺结构
零件的结构分为两类 1. 性能结构,即直接影响零件使用性能和工作情况
的 2. 工艺结构,即由材料加工工艺过程决定的
对零件的结构进行分析,就是要从设计和加工的角 度出发,在分析零件在部件中的功能特点、选用 材料、加工工序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出造型、色 彩、材质的美感,运用人机工程学,使零件具有 合理、经济、宜人的特点
图b中,压板与圆柱面相交,交线处在小于45°的位置时, 过渡线按两端不到头的细实线画出
2,机械加工工艺结构 (1)倒角和倒圆 在轴、孔的端部加工成的锥面称为倒角 在轴肩处加工成的圆角称为倒圆
(2)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
(3)凸台
为了减少加工面积,并保证零件表面之间接触,通 常在铸件上设计出凸台或加工成凹坑
一、主要尺寸和非主要尺寸 主要尺寸:零件在机器或部件中影响性能、规格的
尺寸,如配合尺寸、连接尺寸、安装尺寸、重要 的定位尺寸,一般都有公差要求。 非主要尺寸:不直接影响机器使用性能和安装精度 的尺寸。如:零件的外形轮廓尺寸、非配合尺寸、 满足机械性能、工艺要求等方面的尺寸如退刀槽、 凸台、凹坑、倒角等,一般没有公差要求

工程制图课件 第八章

工程制图课件 第八章
(3)如果零件上某处局部结构形状没有表达完 全,且不会造成看图困难时,可用虚线表达,以减 少视图。但对于影响图形和尺寸清晰的虚线及不必 要的虚线不能画出。
三、表达方案比较
在多种方案中比较,择优。 择优原则:
在零件的结构形状表达清楚的基础上, 视图的数量越少越好。
避免不必要的细节重复。
例1.比较表达方案 方案一
箱体 滚动轴承
(支承旋转轴的标准件)
齿 键轮

法兰盘
齿轮减速器
类 类类 类
第八章 零件图
8.1 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表达单个零件的图样称为零件图。 一、零件图的作用
二、零件图的内容
1.一组视图 正确、完整、清晰、简便地表达零件的内外部
结构形状。
2.完整的尺寸 正确、完整、清晰、合理地标注出零件各部分的
刮1~2点/cm^2铣齿 应用举例=安装直径超过80mm的G级轴承的外壳孔,
普通精度齿轮的齿面,定位销孔,V型带 轮的表面,外径定心的内花键外径,轴承 盖的定中心凸肩表面。
二、极限与配合 1.零件的互换性
同一批零件,不经挑选或修配,任取一个就可装 到机器上去,并满足机器的性能要求。
保证零件具有互换性的措施:
粗钻孔壁等。
6.表面粗糙度与加工方法
表面粗糙度的选用
序号=3 Ra值不大于\μm=12.5 表面状况=可见刀痕 加工方法=粗车、刨、铣、钻 应用举例=一般非结合表面,如轴的端面、
倒角、齿轮及皮带轮的侧面、 键槽的非工作表面,减重孔眼 表面。
6.表面粗糙度与加工方法
表面粗糙度的选用
序号=4 Ra值不大于\μm=6.3 表面状况=可见加工痕迹 加工方法=车、镗、刨、钻、铣、锉、磨、
4.表面结构的符号和代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2 零件分析 一、零件结构分析
零件结构分为主体结构、局部功能结构和局部工艺结构
1. 主体结构
是指零件中那些体积相对较大的主要基本形体及其相 对关系。它是形成零件的基础。
主体结构 在绘图时 多用基本 视图如实 表达。
2. 局部功能结构
是指为实现连接、传动等特定功能,在主体结构上制造 出的局部结构,如轮齿、螺纹、键槽等。
(4)避免重复
三、视图选择的步骤和方法
1.分析零件
分析零件的功能及其在部件和 整机中的位置、工作状态、定 位、固定方法、运动方式等
分析零件的结构。先分析主体 结构,再分析零件上的局部功 能结构、局部工艺结构等
分析零件的制造过程和加工方 法、加工时的状态等
2.主视图的选择
主视图是表达零件结构形状最主要的视图 选择主视图应考虑:
局部功能结构在绘图时或如实表达或按规定画法画出。
3. 局部工艺结构
是指为确保加工和装配质量而构造的较微小的结构。常 见局部工艺结构如下:
(1)铸造圆角
为了便于铸件造型时拔模,避免 铸件冷却时产生裂纹和缩孔,在 铸件表面转折处应制成圆角,这 种圆角称铸造圆角。
便于起模, 防止缩孔、
裂缝
(2)拔模斜度:
1.零件内形与外形的表达问题
(1) 如果零件的内、外形一个简单、一个复杂,可 以突出主要矛盾,以复杂的为主。
(2) 如果内、外形都较复杂,在同一视图中的投影 不重叠时,可采用局部剖视图。 (3) 如果内、外形都较复杂,在同一视图中的投影 发生重叠时,可采用几个剖视图来表达。
2. 集中表达与分散表达和视图数量问题
零件上常见结构及表达
机械加 工表面
非机加 工表面
铸造圆角 R1~3
键槽
越程槽
销孔
机械加 工表面
倒角
二、 零件的功能分析
零件的功能特性:每个零件具有特定功能的这一 特性称为零件的功能特性。
功能分析法:分析零件及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组成部分的功能以 及零件在加工和工作时的状态进行画图和读图的 方法。
三、零件的分类
2×45°
圆角
倒角的画法 C 45
倒角是在轴端做 出的小圆锥台和 在孔口做出的小 圆锥台孔。
C 45
C 45
C
C
60°
C
C
60°
C 45 60°
60°
(b)倒角
(5)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 便于完全加工,保证 进、退刀的灵活性。
退刀槽
35 6
35 6
退刀
走刀
退刀 φ19.5 M2 4
形状特征原则 加工位置原则 工作位置原则 自然安放位置原则
形状特征原则:表达零件的主要形状
和相对位置
形状特征 明显
A
A
A-A
例图 轴
A
A
A-A
形状特 征明显
形状特 征明显
例图 轴承
加工位置原则:主视图选择应符合零件
的主要加工位置。
A
A A—A
通常对轴、套等回转体零件选择其加工位置。
工作位置原则:主视图选择应与零件在
(b)这样标注尺寸便于测量
便于测量的尺寸注法
5. 标注尺寸应便于加工
便于加工 不便加工
三、常见局部结构的习惯注法
倒角和退刀槽、越程槽的尺寸注法
30 1.5
2×1
30 2×1
1.5 2×8
滚花的尺寸标注
常用孔的注法
44H7深10
44H7深10
3M6-7H 3M6-7H深10 3M6-7H深10
相对位置。
技术要求:用符号或文字来表明零件在制造和检
验时应达到的技术指标。
标题栏:用以填写零件的名称、材料、数量、图
号、比例以及设计者、审核者的姓名及日期等。
3.2 40 7 1.6
R1.5
其余 25
1.6 1×45º
1×45º
55 8+00.036
23
23
15 20
194-00.3
32
95
400
φ2 2 φ2 0
砂轮越 程槽
1.6
1.6
(6)凸台、凹坑
为了保证两零件表面接触良好,以及尽可能减少加工面 和接触面,一般在零件的表面制成凸台或凹坑等结构 。
减少加工面积 提高加工精度 保证接触稳定
(7)钻孔结构
在钻孔时,为了钻头与钻孔端面垂直,对斜孔、 曲面上的孔,应制成与钻头垂直的凸台或外坑。
孔深12
3M6-7H
3M6-7H深10
3M6-7H深10 孔深12
44H7 3M67H
3M6-7H 3M6-7H
10
46.4 沉孔12深4.5
49 锪平20
46.4 沉孔12深4.5
49 锪平20
12 46.4
锪平20
49
四、技术要求的标注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主要是表面粗糙度、尺寸极限偏差和 形位公差,这些是用符号标注的。 除了这三项,还有用文字书写的对零件毛坯的要求、热 处理的要求、表面处理的要求以及对检测、试验条件与 方法的要求等。
2.拆图:设计新机器时先画出装配图,再根据装配
图画出所有零件的零件图。
四、零件图的画图步骤
零件图的画图步骤大致如下:
1.选择主视图和其他视图 2.选择合适的比例 3.选择合适的幅面 4.画出图框和标题栏 5.画底稿 (1)定出各视图的基准线;(2) 画出图形;
(3)标注出尺寸;(4)注写出技术要求;(5)填写标题栏。 6.校核 7.描深
1. 按功能、结构特点、加工方法和视图特点:
分为轴套类、轮盘类、叉架类、箱壳类,薄板弯制 件和镶合件等六类。
2. 按标准化程度:
分为标准件和非标准件。
§8.3 零件的视图选择
一、零件图视图的特点和要求
1.零件图视图特点
(1) 充分利用机件的表达方法(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及其 他表达方法),视图数目根据零件的复杂程度来确定,不再 是单调的主、俯、左三个视图,也不再是可见线画实线,不 可见线画虚线。
解决原则是“在完整清晰地表达零件形状的前提下, 力求制图简便”。例8-35
3. 注重视图中虚线的取舍
A —A
A
尽量避免出现 虚线
A
保留虚线 减少图形
4. 尺寸的作用与要求问题
(1)标注尺寸可以省略视图,如圆柱、球 (2)为了避免尺寸标注过于集中可以适当添加视图。
§8.4 零件尺寸和技术要求的标注 一、尺寸基准的选择
1:1 3×1 R0.5
技术要求
1.调质220~250HB; 2.未注圆角R1.5。

制图 审核
材料 45 比例
数量 1 图号
二、铸造圆角对零件图形的影响
1. 零件上未切削加工的铸造毛坯表面相交处画圆角,经过切 削加工的表面与铸造毛坯表面或两切削加工表面相交处画尖 角。
2.由于铸造圆角的存在,两铸造毛坯表面产生的交
机器中的工作位置一致。
A
箱体类零件一般选 择其工作位置。
A
工作位 置明显
A
A
A—A
自然安放位置原则:当零件的加工和工
作位置不固定时,将零件放正形成主视图。
A
A—A旋转
摇杆自然
安放位置
A
A
A—A旋转
自然安 放位置
A
主视图的选择在注重上述原则 的同时,应注意其他视图的表 达,并尽量减少其他视图中的 虚线
主视图的确 定不利其它 视图的表达
舍去虚线
其它视图 有针对性
3.其他视图的选择
选择视图的目的应明确,使每个视图具有表达 其内容的重点。
表达方法要恰当,根据零件内、外结构特点, 选用适当的剖视图、断面图、简化画法等表达 方法 。
合理地布置视图位置,做到既使图样清晰美观, 又便于读图。
四、画零件图时注意的几个问题
线称为过渡线,可见过渡线用细实线表示。
过渡线的画法
(1)当两曲面相交时,圆角应 不与圆角轮廓接触。
不与圆角轮廓 接触
(2)当两曲面相切时,过渡线在切点附近应断开。 切点附近断开
(3)当两平面或平面与曲面相交时,应在转角处断开,并画上 过渡圆弧。
过渡圆弧
(3)当两平面或平面与曲面相交时,应在转角处断开,并画上 过渡圆弧。
6.3
6.3
45 100 130 φ24
2-φ10 φ22
M14
其余 25
1.6
45
技术要求 1. 未注铸造圆角R2~R3 2.锐边倒角1.5×45°
轴承
制图 审核
材料 HT150比例
数量 1 图号
§8.1 零件图的基本知识
一、零件图的基本内容
一组视图:用以表达零件内、外结构形状。
完整的尺寸:用以表达零件各部分的形状大小和
过渡圆弧
(4) 肋板与圆柱组合时过渡线的画法。(肋板断面为长方形)
相交
相切
(4) 肋板与圆柱组合时过渡线的画法。(肋板断面为长圆形)
相交
相切
三、绘制零件图的两种途径
1.测绘:根据实际零件画出图形,并测量出尺寸。
测绘时,首先画出零件草图,然后根据零件草图画 出零件工作图,为设计机器、修配零件和准备配件 创造条件。
(2) 视图选择既要考虑零件的结构形状,又要考虑其工作状 态和加工状态。
2.对视图的要求
(1)正确:投影关系正确,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2)完全:完整准确地表达零件的内外结构形状。 (3)清晰、合理:图形清晰,便于读图 (4)利于绘图和标注尺寸
二、视图选择的原则
(1)表示零件信息量最多的那个视图作为主视图。 (2)用最少的图形表达零件的形状,力求制图简便 (3)尽量避免出现虚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