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西壮族民歌逐渐失传的原因)
壮族民歌的当下境遇
壮族民歌的当下境遇壮族民歌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壮族民歌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本文将就壮族民歌的当下境遇进行探讨,分析其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壮族民歌在当今社会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和文化传统的淡化,许多壮族民歌的传承者逐渐减少,传统的演唱方式、曲调和内容也面临着被遗忘的危险。
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中,许多年轻人更加热衷于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音乐形式,而对传统的壮族民歌缺乏兴趣和了解,致使这一民间艺术形式逐渐失传。
随着娱乐产业的崛起和大众传媒的影响,壮族民歌的存在和生存空间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挤压。
壮族民歌在当下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渠道也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现代化的影响,传统的壮族民歌演唱方式和表现形式并不适应当今年轻人的审美追求和欣赏习惯,这使得壮族民歌缺乏新的表现手段和传播途径。
由于电视、广播、网络等大众传媒的影响,壮族民歌的传统演唱和表演形式在这些媒体上的曝光度逐渐减少,使得更多的人无法接触和了解这一传统艺术形式。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促进壮族民歌的传承和发展。
应当加强对壮族民歌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通过开展文化活动、传统节日庆祝等形式,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壮族民歌传承中来,提高他们的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还可以加强对壮族民歌传承者的培训和扶持,鼓励他们传授和传播壮族民歌,使得这一传统艺术形式能够在当今社会得以传承和发展。
应该创新壮族民歌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渠道,适应当下年轻人的审美口味和音乐市场需求。
可以通过融合现代音乐元素和舞台表演形式,使得壮族民歌更具时代感和观赏性,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也可以借助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开展壮族民歌的线上传播,拓宽其受众群体,使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艺术形式。
在政府、文化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相信壮族民歌一定能够在当下社会中得以传承和发展。
试论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传承与发展的文化生态
马 山地 区 易 涝 易 旱 等 自然 灾 害 , 样 的 地 理 自然 环 境 这
制 约 着 当 地 人 们 的 生 产 生 活 方 式 , 又 由此 而 产 生 了 却
适 应 当 地 人 文 生 态 环 境 的 民 族 传 统 文 4= 即 马 山 壮 族 1,
三 声 部 民歌 。从 历 史 文 化 、 文 景 观 来 看 , 山 县 历 人 马 史 悠 久 , 峰 异 洞 、 山丽 水 随 处 可 见 , 里 有 被 誉 为 奇 奇 这
县大 体 分东 西两 大部 , 部 多为 大 石 山 区 , 峰林 立 , 东 石 悬 崖 陡 壁 , 一 般 海 拔 5 0-6 0 米 , 高 海 拔 为 8 4 “ 0 --0 - 最 4 米 ; 西 部 多 土 岭 丘 陵 , 势 比较 平 缓 , 般 海 拔 中 地 一 2 0 5 0米 ” 0— o ②。 境 内 除 了 红 水 河 流 经 县 北 外 , 有 仅
一
三声 部 民歌与 生态环 境 的关 系 , 示其 产 生 、 承 、 揭 传 发
展 之根源 。
一
、
马 山壮 族 三 声 部 民 歌 与 当 地 生 态
环 境
文 化在 环境 中产 生 , 时文 化又 调 控人 们 的生 产 同 方 式 , 约 人 们 的生 活 方 式 。 文 化 的 发 展 是 与 其 生 态 制
陈 海 霞
5 00 ) 3 0 6 ( 广西 民族 大 学 文 学 院 , 西 南 宁 广
摘 要 : 文化是环境 的产 物, 文化 与环境 互动 的过 程促 成 了文化 的发展 。广 西马 山壮 族三声 部 民歌 是 一种 原生
态 民歌 , 它作为 马山壮族 的传 统民间文化, 因适应 当地 社会 历史发 展而被传 承 至今 。从 文化 生态的视 野探 讨 了广 西
广西民族音乐现状分析报告
广西民族音乐现状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广西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多民族省份,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音乐传统。
广西民族音乐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内涵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本报告将对广西民族音乐的历史背景、当前特点以及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旨在全面了解广西民族音乐的现状,并探讨其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和挑战。
通过本报告,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广西民族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广西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整体框架和各部分内容的简要描述。
可以写成这样:文章结构部分:本文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主要是对文章主题进行概述和目的的介绍,以引起读者的兴趣。
正文部分将着重介绍广西民族音乐的历史背景、当前特点和发展趋势,对其进行全面分析和阐述。
结论部分将对现状进行总结,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通过这样的结构,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了解广西民族音乐现状的报告。
1.3 目的本报告旨在对广西民族音乐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探讨其历史背景、特点和发展趋势。
通过对广西民族音乐的深入研究,我们旨在全面了解广西民族音乐的现状,分析其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为进一步推动广西民族音乐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同时,也希望通过本报告的撰写和发布,增加人们对广西民族音乐的了解和关注,促进广西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2.正文2.1 广西民族音乐的历史背景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因此广西民族音乐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
广西民族音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壮族、瑶族、布依族、苗族等民族,他们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歌舞音乐。
这些民族音乐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在广西历史上的各个时期,民族音乐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比如在壮族的三月三、火把节、马头琴音乐等传统节日和活动中,都有特定的音乐表现形式。
另外,广西还有瑶族的锣鼓舞、苗族的芦笙、布依族的歌舞等丰富多彩的音乐形式,这些音乐形式都承载着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当代社会民歌传承保护和发展的思考
当代社会广西壮族民歌的传承保护和发展班级:10汉本4班姓名:韦妮佳学号:1001040144【摘要】壮族民歌是壮族先民在生活劳动过程中创造的一种传递感情,歌颂劳动、生活、自然的歌曲,属于劳动实践的产物。
壮族民歌是靠本民族语言口传心授的方式而得以传播,在历史上,是靠民间艺人的集体创作并通过口头来传承的。
但是在本身传唱上存在模式化,而传统的民歌又由于地域性和语言的限制,导致了民歌不能从广度上来获取广大的市场,其光芒被流行音乐的灵活性轻而易举地掩盖掉。
此外,民歌发展中的另一障碍是本民族语言的退化。
由于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方便,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思想逐渐向城市化靠近,通过唱情歌的方式来交流感情大部份都被便利的通讯设施所取代,用山歌来表达爱情的方式也随之东去。
其婚丧嫁娶由于在影视媒体的影响下,日渐摒弃了原有的民俗民风,现代的生活方式改变了壮族民歌赖以依存的文化生态环境。
壮族是一个歌的民族,被赞为诗性跃动的民族,它凭借着深厚的民歌传统而美誉远播。
壮族民歌作为壮族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壮族人民储备的精神食粮。
因此,我们才更须要把这种传统文化一直延续和传承下去。
关键词:广西壮族民歌传承保护发展一、传承保护和发展壮族民歌的意义传承是活态保护民间文化的核心任务,它主要包括传习与教育、建立有关的机构和广泛深入地进行科学研究这三个方面。
壮族民歌尤其是壮族山歌是壮族的最重要也是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壮族山歌包含了壮族人民从古到今的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是一座巨大的原生态资料,有重要的科学和文献研究价值。
另一方面,壮族民歌的传承保护能让一部分壮族青少年在接受现代教育的同时,有意识的去专门从事本民族本地区传统文化、专项记忆、专门知识的学习,并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运用和继承,甚至成为他们终生的职业;再者,在现代教育的体系中,纳入或安排传统民间文化的教与学。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尤其是少数民族人们逐渐趋向潮流,慢慢被汉化,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受到强烈的冲击,甚至慢慢消失。
论广西壮族民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创新发展
论广西壮族民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创新发展广西壮族民歌是壮族文化宝库中具有典型风格和浓郁地方特色的一种音乐文艺形式。
它是广西壮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和卓越的音乐品质,成为世界各地音乐爱好者追捧的对象。
本文将探讨广西壮族民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创新发展。
广西壮族民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壮族民族文化个性。
它的节奏清晰、旋律悠扬、朗朗上口,直接表达出壮族人民的生活感受和情感体验。
广西壮族民歌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节奏鲜明明快广西壮族民歌的节奏鲜明明快,节奏感强烈,旋律朗朗上口,活泼热烈,往往给人带来一种愉悦的感觉。
广西壮族民歌的节奏感很强,用鼓、板子等器乐打出规律的节奏,使歌曲更加欢快、生动。
广西壮族民歌的节奏与情感体现的深度、方向等息息相关,它反映了壮族民族文化中的生活态度和情感表达方式。
二、旋律悠扬动听广西壮族民歌的旋律和声部组合明快欢快,非常和谐。
在演唱时,歌唱者对音高、音色、音调的把握也很重要。
广西壮族民歌的旋律往往显得非常的动听流畅,优美的旋律结构和不同寻常的、富有创意的和声更是无可取代的原因。
三、开放包容富于变化广西壮族民歌在节奏、旋律、歌词等方面都具有开放包容、富于变化的特点。
在壮族民族文化的长期发展和影响中,广西壮族民歌吸纳了很多不同民族文化中的元素并融合进创作中,使得广西壮族民歌更加饱满、丰富,能够更好地推广和传承壮族传统文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广西壮族民歌也不断进行着创新和发展。
壮族青年歌手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音乐的理解,在广西壮族民歌的基础上,进行着许多的创新。
创新发展的主要体现有:一、富于时代气息广西壮族民歌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充分结合现代时代的文艺特点和音乐方式,在歌词和旋律上更加地趋于时尚、流行,并增加了更多的现代元素和音乐形式。
如壮族青年歌手朱英扒的《妹妹咿呀哟》,采用现代民谣的形式搭配故事情节,旋律流畅,富有时代气息。
二、结合舞蹈更具表现力不仅在音乐形式上进行创新,广西壮族民歌也在舞蹈方面做了许多的尝试和创新。
浅析广西百色壮族山歌的风格与特色
浅析广西百色壮族山歌的风格与特色摘要:广西百色壮族自治区,是一个充满着浓郁壮乡风情的地方,是壮族山歌的发源地之一,当地人民生活环境是典型的壮乡风格,其蕴含着深厚的壮族文化。
壮族山歌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壮歌听起来令人回味无穷、有令人陶醉的的比喻、比兴美。
歌曲也是一种隐喻,隐喻叹为观止,回味无穷。
唱歌时往往要要一挥而就、出口即词即歌,虽快却不失美感,歌词整齐严谨、通俗易懂充满着辞藻美和押韵美,有书中赞道“字皆土音,韵则天籁”本文以广西百色壮族山歌为研究对象,分析壮族山歌风格特色,调查壮族山歌与人们生产生活,节日习俗的关系,挖掘在浓厚壮乡风情影响下的壮族山歌的美,尽可能全面而深入进行调查和分析,让壮族山歌的精髓表现出来,有利于人们去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对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起一定的促进作用,希望对当地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精神文明建设对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广西百色;壮族山歌;风格特色;文化传承A brief analysis of the styl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aisezhuang folk songs in guangxi.Abstract:Guangxibaise, with a full-bodied zhuang folk customs, is one of the birthplace of zhuang folk song, the local people's living environment is a typical ZhuangXiang style, it contains the profound culture of zhuang people.The zhuang folk song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and the zhuang song has a memorable and impressive metaphor, and the beauty. When singing, we need to be able to use the words to express our feelings. Although the song is beautiful, the lyrics are neat and precise, and the words are full of words and rhymes.In baise of guangxizhuang folk song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alyzing the zhuang folk song style characteristic, survey the zhuang folk songs and people production and living, festival cust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ning in thick ZhuangXiang amorous feeling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beauty of the zhuang folk songs, 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as far as possible let the essence of zhuang folk song, is helpful for people to understand ethnic culture, the minority cultural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 play a role in promoting, the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has the very vital significance.Key words:guangxibaise; Zhuang folk songs; Style characteristics; Cultural heritage目录引言 (1)一、百色壮族山歌的成因 (1)(一)地理区位及周边音乐文化 (1)(二)生产生活条件及生活歌 (2)(三)人文环境 (3)二、百色壮族山歌的艺术特色 (4)(一)歌曲特点 (4)(二)歌词特点 (4)(三)格律特点 (5)(四)调式特点 (8)三、百色壮族山歌的表演风格 (9)(一)各地歌曲演唱风格 (9)(1)歌圩 (11)(2)歌会 (12)(3)擂台赛....................................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浅析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传承方式及困境
浅析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传承方式及困境壮族三声部民歌主要流行于广西马山、上林、忻城等三县交界处的壮族地区,其中马山县东部的古寨乡、加方乡、里当乡和古零镇是分布的密集地带。
最早出现在唐宋,盛行于明清时期,是一种流传于民间极为珍稀的民歌。
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曲调优美、旋律动听,且欢调多,堪称广西之最。
其结构为三声部,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具有独立的音调,第三声部陪衬和声,三个声部都能突出和丰富主旋律,声部间互相协调,音调和谐,声色悠扬,悦耳动听,风格独特。
三声部的歌词结构一般是五言四句式和五三五言六句式,并且有严格的腰脚韵。
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是壮族人民在劳动生产中的感情、文化、智慧的结晶,传唱于壮族社会的生活生产、恋爱、婚丧和乐神等过程中,内容主要反映壮民族的生活、生产、风俗习惯等文化特质,表达壮民对美好生活的理解与追求。
在调查中得知,三声部民歌歌圩是壮族人民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汇集在一起对歌的传统歌唱活动。
除此而外,人们过年过节,婚嫁办喜事、定亲、拜结老同、新屋落成、满月酒、办丧事、串村和赶街在路相遇、姑娘回娘家探亲等等,都有男女对歌,壮民族的历史发展中,歌谣与民间习俗相依存,与壮族文化同发展,可谓壮族民歌无处不在,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一、壮族三声部民歌的传承方式早在唐宋时期,在史书中就有着这样的记载:“壮人迭声合,含情凄婉,皆临居自撰,不能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
”它所表现的是壮族人民劳作之余,在山野对歌,借由最能拨动心弦的歌腔和声势来表达最炽热的感情以感染对方,是千百年来壮族人民生产生活和智慧的结晶。
壮族三声部民歌历经岁月,能够世代相传至今,与其传承方式分不开。
(一)在仪式与庆典中的传承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前,山歌是壮族人民喜庆仪式的主要内容,喜庆仪式与山歌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对壮族人民来说,没有山歌的节日和庆典是不存在的,而没有节日和庆典的生活也是不存在的,山歌正是在这样的仪式和庆典中得到传承。
保持广西本土民歌演唱风格的声乐教学研究
保持广西本土民歌演唱风格的声乐教学研究引言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不同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融、共生,形成了独特的广西本土民歌。
这些民歌多以其深厚的民族特色、生活情感和浓厚的地域色彩而著称。
随着现代声乐教学的发展和国际音乐文化的冲击,广西本土民歌的传承和演唱风格逐渐受到了影响,一些传统的声乐技巧和表达方式渐渐被忽略。
为了保持广西本土民歌的原汁原味,有必要进行声乐教学研究,重视广西本土民歌演唱风格的传承。
一、广西本土民歌的特点广西本土民歌是广西各民族深厚的音乐底蕴和音乐创造力,以及丰富的音乐形态而形成的。
它们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生动的情感和浓厚的地域色彩而著称于世。
广西本土民歌的演唱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自然朴实:广西本土民歌的演唱风格以自然、朴实为主,歌者常常采用自然的音色,情感真挚,表达方式简单而真实。
2. 抒情深情:广西本土民歌大多表现出浓烈的情感,通过音乐的形式来表达对生活、对亲情、对爱情和对民族传统的感慨。
3. 地域色彩浓厚:广西本土民歌的演唱风格中融入了广西地域特色,歌者在演唱时会借助方言、传统乐器,使得歌曲更具地域特色。
二、声乐教学对广西本土民歌的演唱风格传承的重要性随着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声乐。
由于声乐教学以西方音乐为主,很多学生在学习声乐时习惯性地采用了西方音乐的演唱方式,而忽略了对广西本土民歌演唱风格的学习,导致一些学生在演唱广西本土民歌时失去了其原有的特色,流失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声乐教学对于广西本土民歌的演唱风格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声乐教学是对广西本土民歌音乐特色传承的重要途径。
通过声乐教学,学生可以学习到广西本土民歌的音乐特色和演唱方式,保持广西本土民歌原汁原味的风格。
声乐教学是对广西本土民歌传统文化的传承。
广西本土民歌是广西各民族的文化瑰宝,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通过声乐教学,可以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喜欢这一文化瑰宝,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广西本土民歌的传统文化。
浅谈山歌进校园的意义
浅谈山歌进校园的意义摘要:壮族人有着自己丰富的传统文化,山歌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流传于民间千年的壮族山歌,通过口传心授,代代相传至今。
在素有“歌海”之称的广西,旧时山歌是人们谈恋爱的工具,以歌会友、以歌传情,在广西蔚然成风。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山歌逐渐被人们淡忘,在这样的形式下,如何让山歌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获新生?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关键词】非遗山歌传承发展山歌这种传统文化的存活空间越来越小,导致许多年轻人都不了解祖先留下的这些传统文化,想要发展这种传统文化,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方法,要做到因地制宜,所以山歌走进校园是有效的方法,这样能使山歌最大程度的传承。
一、充分理解山歌内涵、价值、审美观(一)山歌是壮族民间音乐史上突起的高峰壮族山歌简称为“壮歌”,又称“壮族民歌”,一般指壮族人民用壮话演唱的民间歌谣。
广西壮族的歌圩集会和绣球一直流传至今,歌圩的日期主要在农历三月初三,壮民善以山歌来表现生活。
壮族人人爱唱歌,凡有壮族人聚居的地方就有山歌,田间地头、晚间劳作之余以及红白喜事上,总能听到悠扬的山歌,各种大小节日,更是少不了山歌助兴,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壮族山歌历史悠久,几乎人人能歌善唱。
刘三姐,是民间传说的壮族人物。
聪慧机敏,歌如泉涌,优美动人,有“歌仙”之誉。
壮族山歌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深刻的人民性,它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精神文明的一种形态。
(二)山歌有其自身独特的民族性特点在壮族地区,每一个区或乡都有好几个调子,包括叙事用的平调、抒发欢快情绪的喜调等等。
这些山歌调虽然是固定的,但它能表现不同的思想感情。
山歌调的演唱方法,有独唱、重唱、领唱、合唱等方式,丰富多彩。
山歌旋律与歌词相结合,能在听众中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除了单声部壮歌,还有双声部和三声部壮歌。
时而平行,时而跌宕起伏。
山歌在表演过程中,不同地方壮族原生态山歌曲调、演唱方法不一样,歌圩上,对唱是主要的活动方式。
对唱是一对一对的声乐演唱形式。
论广西壮族民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创新发展
论广西壮族民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创新发展广西壮族民歌是中国民族音乐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的壮族,他们的民歌不仅反映了他们的生活、文化和情感,更展示了独特的艺术特色和创新发展。
本文将从广西壮族民歌的艺术特色和创新发展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一民族音乐艺术的魅力。
一、艺术特色1. 壮族民歌的音乐特色壮族民歌的音乐特色主要表现在其曲调、节奏和表达方式上。
壮族民歌的曲调舒缓柔和,富有优美的旋律,充满了自然的韵味和浓厚的民族特色。
节奏方面,壮族民歌以自然流畅的韵律为主,具有独特的韵味和魅力。
壮族民歌还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而著称,歌者常常通过特定的声音、音调和唱腔来抒发情感,使人感受到深厚的情感内涵和强烈的民族情感。
壮族民歌的歌词通常选自壮族古老的文学作品,如《侗族诗选》、《壮族诗歌选》等,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这些歌词大多以壮族独有的民族语言创作,既展现了当地的民俗风情,又反映了农耕文化的特点,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人文情怀。
壮族民歌的表演艺术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内容而备受瞩目。
在壮族的传统节日和重大活动中,民歌表演常常成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载体,以其独特的形式和表现手法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壮族民歌的表演艺术通常以户外自然舞台为主,歌者们通过自己的歌声和身姿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使人感受到大自然和民族文化的交融之美。
二、创新发展1. 多元化的表现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壮族民歌的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现如今,壮族民歌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歌唱表演,丰富多彩的舞蹈、戏曲和音乐剧等形式也开始被融入使壮族民歌的艺术表现方式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
2. 融合现代元素在创新发展过程中,壮族民歌也积极融合现代元素,使其更加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
一些壮族民歌作品开始融入流行音乐元素,加入了现代音乐器乐和编曲手法,使其更具时代感,更受年轻人的喜爱。
为了更好地表现壮族民歌的艺术魅力和民族文化特色,一些地方开始将民歌表演与当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相结合,将民歌表演场景化,形成了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观众。
广西壮族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广西壮族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摘要:广西壮族民族音乐是表达壮族人文化生活的一种形式,它不仅是供人消遣,还可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审美,包含着壮族悠久历史的文化底蕴与壮族传统。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这些传统的民族音乐不能很好的被大众所认识,如何传承与发展壮族民族音乐就成了一个大课题。
关键词:民族,音乐,乐器,民歌,传承,发展。
壮族是个人口数量大的少数民族,每个民族在历史生活中都会有特别的表达自己生活抒发感情的歌曲流传,壮族也不例外。
在壮族的民族音乐中,人们主要用音乐来渲染感情,交流思想,娱乐消遣,同时还兼具传播与传承壮族民族文化与在壮族人民中宣传与引导社会道德与行为规范。
壮族的民族音乐极好的保存了壮族历史文化的特色。
但是在现代多元化文化背景下,特别是哈韩哈日,欧美风盛行的今天,在这些强势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怎样才能保护好我们壮族的民族优秀传统民间音乐呢?要保护与传承我们的首先就要了解我们壮族的民族音乐,状乡素有“歌海”之称,壮民族音乐韵律独特,曲调优美,山歌是其音乐文化中最具特色的音乐要素,为现代音乐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民族民间素材。
壮族音乐是壮族人在特定领域在自己特色民俗与语言下形成的。
它主要通过传唱的形式,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
期间也有不少的壮族民族乐器穿插歌曲之中,为民歌增添亮色。
民族音乐还有场合之分,婚丧嫁娶,都有不同的表现手法,虽然历史上有的农民们知识水平不高,但是能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仅用语言是很难达到一些情感上的共鸣的,这时候音乐就能弥补这个缺憾。
壮族人民对他们自己民族文化特性的音乐是有共鸣的,这是民族对音乐的客观需要。
在壮族人群中,绝大部分都是在农村或者山里生活,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生产之余,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就能吸引群众的注意,并能带动大家一起参与娱乐,丰富人们的生活与精神世界。
壮族民族音乐有男女对唱的情歌,这种即是娱乐又能表露感情的歌曲很受欢迎。
而壮族的民族民歌不止这个,其内容只丰富,包含了民族故事,历史传说,劳动生活,情爱表达,英雄传奇等等,既能获得不同精神调剂与意识的审美享受,同时能陶冶情操。
壮族歌曲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壮族歌曲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壮族作为中国的一个主要少数民族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音乐传统。
壮族歌曲作为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民族的情感和历史记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融合,壮族歌曲也在不断演变,展示出多样化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壮族歌曲的发展现状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壮族歌曲在壮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在婚礼、葬礼、节日庆典或其他重要场合,壮族歌曲都会成为人们表达情感、传递信息和团结民族的重要手段。
壮族歌曲以其深厚的历史内涵和动人的旋律,深深地嵌入了人们的生活。
其次,壮族歌曲的发展也得益于现代技术的进步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音乐传播平台的兴起,壮族歌曲得以更广泛地传播和推广。
许多壮族歌手和音乐团队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分享他们的作品,使更多人了解和欣赏壮族音乐的美妙之处。
这种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有助于推动壮族歌曲的传承和发展,拓宽了其发展的空间。
另外,壮族歌曲的发展也受到了多元文化交流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开放和民族间交流的增多,壮族歌曲吸收了其他民族音乐的元素,丰富了自身的艺术表达形式。
例如,一些现代壮族歌曲融合了流行音乐元素,使其更具现代感和时尚性。
同时,壮族音乐家也与其他民族的音乐家进行合作,进行跨文化融合,创作出更为多样化的作品。
未来,壮族歌曲的发展趋势值得关注。
首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倡导,壮族歌曲将得到更多的支持和保护。
政府和文化机构将加大对壮族音乐的研究和传承力度,促进壮族音乐的创作和演出。
同时,壮族音乐教育也将成为重点,培养更多的音乐人才,推动壮族歌曲的发展。
其次,壮族歌曲在国际交流中也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壮族歌曲作为中国民族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将有机会在国际舞台上展示自身的魅力。
同时,国际音乐家的交流与合作也将为壮族歌曲的创作和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遇。
浅谈百色壮族山歌的特点与作用
险品”。
第二,要加强官员道德情操的自我修养。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
孔子忧虑四件事情:品德不培养,学问不研究,听到了正义的道理不能马上实行,身上的缺点也不能及时改正。
其中品德不培养被放在了首位。
培养的具体内容包括:①礼。
“不学礼,无以立”(《论语·述而》)。
不学习礼仪就无法取信于民。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作为正卿,按照天子的规格在家里举办舞会,如同县政府的办公大楼按照白宫的规格来建造,在孔子看来,这是无法容忍的事情。
②守信。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③自省之心。
行廉政,拒腐败,注重人的自律自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一个人要养成“吾日三省吾身”的习惯,日日反思自己的行为,检点作风,及时发现不足与错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这是对错误和挫折进行深刻反思、抵制各种不良思想侵蚀的有效方法。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论语》中种种对于修德的论述,基本上都是局限于日常家庭和工作生活中的私德,而对于存在于社会公共生活中的社会公德则很少涉及,有的时候甚至以私德来压抑社会公德。
如《论语·子路》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叶公是楚国叶县长官,向孔子夸耀,他的家乡有个人,其父亲偷羊,他出面作证,是个为人正直的模范。
孔子驳斥叶公说,在偷羊的事情上,父子相互隐瞒才是正直。
由此可见,在公德与私德发生冲突的时候,孔子是以私德为重的。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人的在道德修养领域内的着力点,形成了“重私德而轻公德”的特色。
人们普遍认为:私德不讲究的人,往往就是妨害公德的人,所以一个人私德更重要。
中国被称之为礼仪之邦,然而中国人缺乏社会公德的现象比如随地吐痰、乱穿马路等现象却屡见不鲜。
广西壮族民歌的传承困境与创新研究
广西壮族民歌的传承困境与创新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广西壮族民歌作为中国重要的民间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壮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多样性的影响,广西壮族民歌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困境。
传统的口头传承方式渐渐失去了传统效应,许多年轻人对壮族民歌的了解和学习也在逐渐减少,导致了广西壮族民歌传承的逐渐衰落。
有必要对广西壮族民歌的传承情况进行深入研究,探索传承困境的原因及解决思路,同时也需要重点关注创新研究方向,探索新的传承方式和途径,以促进广西壮族民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研究背景】1.2 研究意义广西壮族民歌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研究广西壮族民歌的传承困境与创新,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文化多样性,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广西壮族民歌传承困境的研究也可以为如何有效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提供借鉴和启示。
当前,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下,民族音乐文化面临着同质化和消失的挑战,传承困境的解决将为其他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提供经验和策略。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深入探讨广西壮族民歌传承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分析其根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思路。
通过对传承困境的分析和探究,旨在为广西壮族民歌传承提供可行的策略和方法,推动该民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本研究旨在探讨创新研究方向,挖掘出新的研究领域和课题,为广西壮族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通过深入研究广西壮族民歌传承的现状和意义,以期对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促进广西壮族民歌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推动其在当代社会的传播和发展。
2. 正文2.1 传承困境分析广西壮族民歌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却面临着严重的传承困境。
传承人口日渐减少是广西壮族民歌传承的重要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离开家乡,导致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大量流失。
壮族民歌的当下境遇
壮族民歌的当下境遇壮族民歌是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壮族文化遗产中的珍品。
它承载着壮族人民的历史、传统、思想和情感,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然而,在当下,壮族民歌面临诸多挑战和困境。
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融合的加深,壮族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和淘汰的压力越来越大。
许多年轻人更倾向于听流行音乐和外来音乐,对传统民歌兴趣不高。
而壮族民歌的传承者和表演者年龄普遍偏高,传承空间受限,传承方式单一,有的歌曲甚至面临失传的危险。
另一方面,壮族民歌在现代文化市场中缺乏竞争力。
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和观众呈现的消费方式在当下的市场经济背景下不再具有优势。
市场上的娱乐活动越来越多元化和多样化,壮族民歌在其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不可避免地收到降低的影响。
为了保护和传承壮族民歌,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
首先,要加强对壮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通过传统文化课程、传统文化讲座和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引导年轻人了解、热爱、传承壮族民族文化和民间艺术,营造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社会氛围。
其次,要注重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
通过现代艺术表达手段、现代音乐编排手法、新颖的音乐形式和协同效应,让壮族民歌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审美趋势,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最后,政府应该加大对壮族民歌文化的保护力度。
通过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保护壮族民歌的版权和地域标志,打击盗版和山寨,维护艺术创作和表演者的合法权益,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壮族文化和民歌的氛围。
总之,壮族民歌面临当下的挑战和困境,但是传统文化的蕴含力量和价值不容忽视。
只有通过积极的保护和传承,结合现代文化的发展和需求,才能使壮族民歌在当下的文化市场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浅谈广西民歌的传承和发展
以及南 宁 本土 特 色文 化 例如 邕剧 和 粤剧 等 都给 游 客们 留下挥 之不 曲 。在校 园 里 ,几乎 每个 高 校都 会每 年 举办 十大 歌手 比赛或 各种 去 的记 忆 。壮 族 民歌 反 应 了广 西壮 族独 特 的文 化 及精 神 ,是 壮族 音 乐 演 出活 动 。但 是 ,我 们 在 活动 中 很少 听 到有 人会 唱 民歌歌 婚 姻 、宗 教 、信仰 、知 识 、道德 、文 学 、艺术 、 审美 、 风俗 习惯 曲 。就连 一年 一 度 的南 宁 国际 民歌艺 术 节 ,受欢 迎也 是 因为 歌迷 等 多元 文化 的综 合体 现 ,其 发展 、变迁 与 壮族 文 化 的发 展有 着 息 们 关 注 今 年 来 了哪 位 大 牌 明 星 。 当 明星 们 出场 时 ,现 场异 常火 息 相关 的联 系 。 壮族 聚 居村 寨 ,到 处都 可 以 听到 具有 独特 风 格 的 爆 , 掌声 不 断 。而到 民歌 出场 ,台下 却 是一 阵嘘 嘘 哗然 ,偃 旗息 二 声部 和三 声 部 山歌 , 各部 之 间 围绕着 主 旋律 ,时而 平 行 ,时面 鼓 。两 种观 众情 绪 的对 比, 自然可 以看 出 民歌市场 的萎 缩 。 交 叉 ,高低 相 衬 ,跌 宕起 伏 ,悦 耳 动 听 。壮族 多 声部 民歌各 地不 三 、广 西 民歌 的传承 与发 展 同 歌腔 约有 一 百 多种 , 在广 西境 内壮族 多 声部 山歌 ,遍及 广 西六 南 宁 民歌 艺术 节 的成 功举 办 ,实 现 一个 双赢 的文 化和 经 济 。 个地 区3 0 多个 县 ,其 中 以百 色 、柳 州 、河 池 、南 宁等 几个 地 区流 是 发 展 广 西 民歌 文 化 的 一 个很 好 的衡 量 。强 调 救 援和 创 作 的 民 传最 广泛 。 歌 ,加 强 的 民族音 乐 人才 的 培养 民歌 的本 质 是本 地 的,集 体 的 , 二 、广 西 民歌失 传 的原 因 口交 ,但 这些 基本 上 是 民歌在 现 代社 会 受到挑 战 。为 此 ,必 须加 网 络 的迅 速 发 展所 带 来 的冲 击 现 在是 一 个 全球 经 济 一 体化 强 保护 和 发展 民歌 挖 掘 ,整 理 民歌 的 “ 原始 ” ,积极 开展 新创 作 的 时代 ,科 学技 术 的 飞速 发 展 拉近 各 国之 间的 沟通 与 发 展 ,大 的民歌 ,血 液 继续 民歌 。七年 前 ,广 西壮 族 自治 区少 数 民族语 言 众传 媒 的趋 势也 越 来越 强 。距 离 已不 再 是各 国交往 的障 碍 , 网 文 学工 作委 员 会 开始 救援 行动 培 训乡 村歌 手 的歌 曲我 们 的计划 。 络 已经 为 人 们 提 供 了 简便 的方 式 。通 过 网络 ,人 们 便 可 以搜 索 这 项计 划 自2 0 0 0 年 以来 ,每年 歌 唱爱 好和 能 力的 建议 , 由县 级文 到 需 要 的信 息 。 网络 上冲 斥着 各种 各 样 的信 息 ,每 天 网络 新 歌 化 部 门在农 村 地 区的集 体 培训 。 与壮族 文 化 部 门提 供 的研 究数 据 不 断 , 极 具 充满 诱 惑 力 。人 们 在 选 择 方 面 迷 失方 向 ,不 知 该 如 保 存为 收集 当地 的民歌 ,他们 的职 责 是 回去 ,并在 创 作 的新 民歌 何 从 浩 如烟 海 的 信 息里 查 找 ,甚 至 不 知道 它 们 的存 在 。所 以 , 提 高创 新标 准 , 以促进 人 的全 面发 展 当地 的文 化 。的广 西 “ 新民 在 网络 新歌 不 断 的趋势 下 ,人 们 选择 了页面 自然 跳 出来 的头版 新 歌 ”系 统深 入 的研 究 ,审 查和 转介 , 也没 有做 足够 的研 究 少 ,少 歌 ,而 这些 凝 聚文 化精 华 的壮 族 歌 曲被 埋没 在 网络 最深 处 ,处 在 的 工作 分析 ,研 讨 会 ,并 出版 了一 本 小报 纸 的现象 。 与此 同 时, 无 人 问津 的 状态 。现在 的主力 军 是8 0 、9 O 后 ,我 们 这些 孩 子喜 欢 文化 产 业 的专业 知 识和 能 力结 构构 成 的特殊 要 求 。危机 是 民歌 传 刺 激 、 喜欢 挑 战 、喜欢 冒险 , 民歌 似 乎 是属 于上 世 纪7 0 、8 0 年 代 唱 的断 奏层 ,歌 曲 “ 文 化 的 民族 音 乐人 才 不 能被忽 略 。更 多 的非 的事 。现在 在 青 少 年 中流 行 的是 具 有现 在 气 息 的流 行 音乐 ,例 物质 文 化遗 产 ,才 能真 正使 及 时抢 救 , 民间音 乐文 化 的保护 和 发 如 摇 滚 、轻 音 乐 、爵士 乐 、摇 摆舞 曲、迪 斯 科舞 曲,探 戈舞 曲, 展 的 ,它必 须是 一 种政 府行 为 ,政 府必 须注 意 的救 援 与创作 的民 圆舞 曲 以及 各 种 不 同风 格 的舞 曲 和 各类 小 型 歌剧 的配 乐等 。而 歌 ,以及 民 间音乐 文化 的人 才 。 现 在 电视 节 目所 推 崇 的选 秀 也 是 流 行 音 乐 ,如 湖 南 卫 视 的 超 级 发展 与 教育 相 结合 的 山歌 。在 南 宁 民歌 艺术 节 成功 举办 ,也 女 声 、快 乐 男声 等 ,这 些 超 女 快 男 所 带 来 的 流 行 歌 曲掀起 一股 反 映 了一个 令人 担 忧 的 问题 。那 就 是 :现代 化 的广 西人 ,尤 其 是 热 潮 ,相 对 的 民歌 却 是 如 此 的 沉 寂 。不 仅 仅 是 本 国流 行 音 乐 的 城 镇 居 民 中,有 很 大一 部分 的舞 台演绎 ,广 西 ,优 美动 听 的 山歌 冲 击 ,还 有 外 来 音 乐 的冲 击 。哈 韩 、 哈 日、 欧 美 等 歌 曲横 扫全 的本义 不 明 白的 ,必须 依靠在 屏幕 的底 部 球 。中 国作 为 最有 市 场 潜力 的 国家 ,肯 定 难 以幸 免 。 语 言 障碍 告诉 我 , 为什 么 需要 字 幕 。这 一 现 实 民歌 文 化 的 发展 是相 民歌 ,是 用 当地 的 民族 语言 所 唱 ,所表 达 的 也是 当地 民族 的风俗 当不 利 的 。随着 经济 的 快速 发展 ,环境 也 改变生 活 方式 的改 变 , 习 惯 以及 历史 文化 。而广 西 是 一个 拥有 1 2 个本 土 民族 的 自治 区 , 民 间生存 ,许 多 民歌 品种 已丢失 。民 间音乐 是一 种 口服 的传 统文 虽 然壮 族 占 了大 半部 分 ,但 是广 西 各个 地 级市 之 间 的语 言差 异是 化 ,换句 话 说 ,文化 遗产 民歌依 赖 于语 言 的人是 远 远大 于其 他 的 个 很 大 的障 碍 。正 宗 的壮 语 ,对 于壮 族人 来 说有 时候 也是 听不 文 化遗 产 。 因此 ,抢 救 民歌 ,必 须 也完 成 了歌 曲在 中 国,只 有人 懂 的 。可 以说 ,很 少 有人 听 得懂 壮 语 。而 从壮 语衍 生 出来 的 语言 民亦歌 , 民歌 ,可 以通过 公众 和金 日成 和发 展 。
广西壮族嘹啰山歌的保护与传承
广西壮族嘹啰山歌的保护与传承广西壮族嘹啰山歌是壮族的民歌艺术,被誉为中国民族音乐的瑰宝之一,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嘹啰山歌以其雄浑豪放的音乐表现、优美动听的歌词、独特的演唱形式和丰富的舞蹈韵律,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然而,由于社会环境的变迁和现代化的冲击,壮族的传统文化逐渐淡化,嘹啰山歌面临着保护与传承的严峻挑战。
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和传承这一文化遗产。
首先,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嘹啰山歌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保障壮族文化艺术的发展。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组织人才培养、加强嘹啰山歌的宣传和推广等方式,为嘹啰山歌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制度性保障。
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强嘹啰山歌的保护,规范嘹啰山歌的传承方式和演出形式,防止商业化、过度包装等现象对嘹啰山歌的破坏。
此外,政府还可以把嘹啰山歌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其保护和传承工作。
其次,我们应该加强嘹啰山歌的传承,让更多的族人和年轻人了解和学习嘹啰山歌,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
传承工作需要在宣传、教育、演出等方面同时进行。
在宣传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媒体、网络等各种形式宣传嘹啰山歌的知识和内容,让更多的人了解嘹啰山歌的精髓和内涵。
在教育方面,学校可以加强对嘹啰山歌的教育,开设嘹啰山歌专业和课程,培养年轻人对嘹啰山歌的热爱和兴趣。
在演出方面,我们可以加强嘹啰山歌的传统演出形式,如“七叉八骨”、“捞猪节”等,吸引更多的民众参与和欣赏。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对嘹啰山歌的保护和文化认同,让嘹啰山歌成为广大壮族人民的文化自信和精神代表。
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是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已成为时代的责任和挑战。
壮族人民应该珍惜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精神财富,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不断创造和传承新的民族文化艺术,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总之,保护和传承嘹啰山歌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学者、民间组织和广大壮族人民的共同努力。
壮族民族音乐的保护与传承
壮族民族音乐的保护与传承第一篇:壮族民族音乐的保护与传承壮族民族音乐的保护与传承摘要壮族是一个歌的民族,它独有的壮族民族音乐是中国少少民族音乐的一个奇葩。
壮族音乐丰富多彩,源于生活,自古传唱,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随着经济的发展,思想的解放,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撞击,壮族音乐作为深厚的传统文化,它的保护与传承遭受到时代的挑战。
关键字:壮族民族音乐保护传承正文壮族音乐的背景壮族是一个歌的民族,它有着深厚的民歌传统。
“只要留得嘴巴在,不死还要唱山歇。
”可见山歌已成为壮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是壮族人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歌节,俗称“歌圩”。
所谓歌圩,意思是野外坡地的集会。
壮族的民歌不仅形式多样,体裁多种,而且韵律结构也非常独特,主要有欢、加、西、比、沦五种形式,还有勒脚歌和排歌等。
原有祈天乐神和择偶婚配两种活动形式。
近代以男女青年交游嬉戏、演唱情歌或盘歌以唱为主,以春节、中元节(即元宵节)、中秋节最盛,往往聚之千百人,歌声通宵达旦,乃至数昼夜。
壮族音乐主要有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器乐5种。
其中,壮族民歌最为丰富,并对其他音乐体裁有深远影响。
广西的壮族人民都是十分热爱音乐与歌唱的,所唱的民族歌曲多源于生活,丰富多彩。
壮族民歌反映了其民族的个性特征与独特精神,是其民族特质之一。
它曾是壮族生活世界中重要的文化现象,是壮族婚姻、宗教、信仰、知识、道德、文学、艺术、审美、风俗习惯等多元文化的综合体现,其发展、变迁与壮族文化的发展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
广西的民族音乐不同于北方的粗犷,江南水乡的娇柔,而是非常的憨甜。
由于广西位属于国土西南,这里的人们不同于大城市般的时尚光鲜,而是十分质朴憨厚。
也因此,广西的民族歌曲都带有一份朴实的味道,如原汁原味反映壮族人民生活的民歌《壮乡特色》、《尝新酒》等。
广西的姑娘们小巧甜美,唱的歌也是让人感觉心里甜甜的,如反映彝家姑娘赶圩时欢乐情景的广西民歌《赶圩归来阿哩哩》等。
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
广 西 马 山壮 族 三 声 部 民歌 发 展 现 状 的 调 查 分 析
陈海 霞
【 摘 要】 广 西马 山壮族 三 声部 民 歌 是 现 存 的 一 种 原 生 态 民 歌 ,是 流 传 壮 族 民 间 的 一 种极 为 珍 稀 的 民歌 现 象 ,它 独特 的演 唱 技 巧 和迥 异 的 民族 唱 法 向世 人 展 示 了其 独 有 的 艺术 魅 力 。但 是 ,经 过调 查 发 现 , 三 声 部 民 歌 的 生 存 环 境 、发 展 现 状 并 不 乐观 。 当前 , 如 何 培 养 后 继 传 人 ,保存 三 声部 民歌 “ 活” 的 音 乐传 承 、保 护 民歌 更 好 更 长 久 的传 承 发 展 是 我 们 面 临 的 现 实
最 为 重 要 。
马 山 自古 以 来 就 是 个 大 石 山 区 , 山 高 林 深 , 悬 崖 陡 壁 ,壮 家 人 分 散 居 住 深 山 老 林 里 。 由 于 生
作 者 简 介 :陈 海 霞 ( 9 4 ) 广 西 民族 大 学 中国 少数 民族 语 言 文 学专 业 硕 士研 究 生 。( 西 南宁 ,邮 编 :5 0 0 ) 18一 广 3 0 6
问题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关键 词 】马 山 ;三 声部 民歌 ;发 展 现 状 ;原 因探 析
【 图分类号】Jo 【 献标 识码】 A 中 67 文 【 章 编 号 】 1 7 — 8 4 2 1 ) 5 0 5 —0 文 6 4 8 2 (0 0 0 — 0 70 4
马 山 县 历 史 悠 久 , 文 化 氛 围 浓 郁 , 各 民 族 民 间 文 化 艺 术 丰 富 多 样 , 共 同 发 展 。 马 山 秦 属 桂 林 郡 地 , 汉 属 交 州 郁 林 郡 的 增 食 县 、 领 方 县 地 , 三 国 属 广 州 郁 林 郡 的 临 浦 县 、 增 食 县 地 , 晋 属 广 州 郁 林 郡 的 领 方 县 、 宜 化 县 地 , 唐 属 岭 南 西 道 邕 管 的 思 恩 羁 糜 州 。 如 今 的 马 山 县 已 划 归 南 宁 市
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音乐特征探究
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音乐特征探究【摘要】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是中国传统音乐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具有丰富的音乐特征。
本文通过对其起源、曲调特点、表现形式、演唱技巧、音乐传承等方面进行探究,揭示了这种民歌独特的魅力所在。
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音乐特征丰富多样,既有悠扬的旋律,又有富有感情的表达方式,展现出浓厚的民族特色。
我们也需要关注这种传统音乐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以确保其继续传承下去并对当代音乐产生积极影响。
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在音乐特征上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同时也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保护和传承。
【关键词】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音乐特征、探究、起源、曲调特点、表现形式、演唱技巧、音乐传承、综述、影响、保护措施。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是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中的珍贵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音乐特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加强,传统音乐文化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
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作为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传承和保护。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一特殊的音乐形式,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目前,对于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空白和不足之处。
缺乏系统的整理和归纳导致了相关资料的分散和不完整,使得人们对其起源、发展和特点等方面的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入。
有必要对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以揭示其独特的音乐特征和文化内涵,为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民族音乐遗产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通过对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音乐特征进行探究,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推动音乐学科的研究与实践。
1.2 研究意义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
研究这一民歌的音乐特征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广西地区的音乐文化,也有利于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民间艺术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广西壮族民歌逐渐失传的原因
摘要:广西素有“民歌的海洋”的美称,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由此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壮族民歌深受人民的喜爱。
但是随着经
济的发展,壮族民歌的生存面临着危机问题,本文主要是从
三个方面浅谈广西壮族民歌失传的原因以及一些保护措施。
关键词:壮族民歌失传原因
广西是一个山美水美,人美歌更美的歌谣之乡。
古老的文明积淀了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同时也养育了壮乡儿女的酷爱唱歌的传统习俗。
广西是一个拥有12个原住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民族间的融合造就了广西壮族民歌独特的风格与精神,可谓是源远流长,海纳百川,被誉为“民歌的海洋”。
一、广西壮族民歌的现状分析
(一)、壮族民歌的含义
1、广义民歌指有民族风格的歌曲,狭义民歌即指民族民间歌曲。
民歌是在民间世代广泛流传的歌曲,是最大众化的音乐形式,是大众口头创作的、并在流传中不断丰富着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很鲜明
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
民歌体现了当地民族的风俗习惯,能够真实的展现出当地的历史文化轨迹,具有丰富的开发价值与研究价值。
2、广西,是刘三姐的故乡。
印象刘三姐,在全国已经打响了知名度。
那个歌声清脆如夜莺,优美动人的美丽歌仙刘三姐在云雾缭绕的漓江三水中的,相信在每一个人的脑海里早已印记了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以及那余音绕梁的歌声。
全国人民记住了刘三姐,同时也记住了那个美丽的地方——广西,一个素有“歌海“之称的民歌之乡。
无论是广西壮族的山歌、那坡的“黑衣壮”以及南宁本土特色文化例如邕剧和粤剧等都给游客们留下挥之不去的记忆。
壮族民歌反应了广西壮族独特的文化及精神,是壮族婚姻、宗教、信仰、知识、道德、文学、艺术、审美、风俗习惯等多元文化的综合体现,其发展、变迁与壮族文化的发展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
3壮族聚居村寨,到处都可以听到具有独特风格的二声部和三声部山歌,各部之间围绕着主旋律,时而平行,时面交叉,高低相衬,跌宕起伏,悦耳动听。
壮族多声部民歌各地不同歌腔约有一百多种,在广西境内壮族多声部山歌,遍及广西六个地区30多个县,其中以百色、柳州、河池、南宁等几个地区流传最广泛。
(二)广西壮族民歌的流传形式
1、一年一度的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不仅很好的传承了壮族民歌的精华,而且还成功的把壮族民歌推向世界,宣传了壮族民歌的知名度与艺术魅力,让世界各国人民自然而然的记住了壮族民歌。
从此,壮族民歌在世界一炮而红,成功地打开了世界市场,走出国门。
政府的这一举措,无疑对保留和传承壮族歌谣文化的最好形式。
2、除了一年一度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之外,春节晚会也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歌谣的方式。
众所周知,在中国最隆重的节日要数春节了。
春节的联欢晚会是人们饭后必看的娱乐方式。
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展示民族歌曲,必然会引起广大人民的关注与喜爱。
3、广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民族节日。
例如武鸣县举办的“三月三”歌节、瑶族的“做娘”、苗族的“赶坡”、京族的“哈节”等。
这些弘扬广西民歌文化的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及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也拥有很好的经济价值。
不同民族间的节日,吸引着来自各地人们的眼球,达到了一个宣传民歌的效果。
4、平时的口头流传。
经典的歌曲总是被人们反反复复的唱,一传十,十传百,民歌就是这样被流传下来的。
平时在日常生活中,在田间里,在闲暇时,老人家总爱哼上几句民歌。
5、学校里所学的音乐课。
从幼儿园开始,我们就开设有音乐课。
几乎每本音乐课本里所有的歌曲都是民族歌曲。
所以,从小到大学生就已经接触民歌了。
此外,在大学里学习歌曲专业的学生以及当今的民族歌手,这些都很好的把民族音乐继承下来。
二、壮族民歌逐渐失传的原因
(一)、网络的迅速发展所带来的冲击
现在是一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拉近各国之间的沟通与发展,大众传媒的趋势也越来越强。
距离已不再是各国交往的障碍,网络已经为人们提供了简便的方式。
通过网络,人们便可以搜索到需要的信息。
网络上冲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每天网络新歌不断,极具充满诱惑力。
人们在选择方面迷失方向,不知该如何从浩如烟海的信息里查找,甚至不知道它们的存在。
所以,在网络新歌不断的趋势下,人们选择了页面自然跳出来的头版新歌,而这些凝聚文化精华的壮族歌曲被埋没在网络最深处,处在无人问津的状态。
现在的主力军是80、90后,我们这些孩子喜欢刺激、喜欢挑战、喜欢冒险,民歌似乎是属于上世纪70、80年代的事。
现在在青少年中流行的是具有现在气息的流行音乐,例如摇滚、轻音乐、爵士乐、摇摆舞曲、迪斯科舞曲,探戈舞曲,圆舞曲以及各种不同风格的舞曲和各类小型歌剧的配乐等。
而现在电视节目所推崇的选秀也是流行音乐,如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快乐男声等,这些超女快男所带来的流行歌曲掀起一股热潮,相对的民歌却是如此的沉寂。
不仅仅是本国流行音乐的冲击,还有外来音乐的冲击。
哈韩、哈日、欧美等歌曲横扫全球。
中国作为最有市场潜力的国家,肯定难以幸免。
(二)、语言的障碍
民歌,是用当地的民族语言所唱,所表达的也是当地民族的风俗习惯以及历史文化。
而广西是一个拥有12个本土民族的自治区,虽
然壮族占了大半部分,但是广西各个地级市之间的语言差异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正宗的壮语,对于壮族人来说有时候也是听不懂的。
可以说,很少有人听得懂壮语。
而从壮语衍生出来的语言有很多种,各个民族就是用自己的民族语言来唱自己的民族歌曲,风格异迥。
歌听不懂,观众不喜欢,那么就无法宣传出去。
就好像给一个文科生去听理科生的课,听不懂,听不下去,自然就觉得索然无味,到底里面讲的什么意思都不知道。
可能也会有一些韵味的民歌吸引观众,但是由于语言的障碍,很难学会唱这些歌。
(三)、现代化的冲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物质和精神方面更上一层楼。
以前,常常会在村口的大树下听到老人们高歌几首民歌,饭后的娱乐更少不了来一首民歌打发时间以充实平凡的生活。
在田间的小路上,也时常听到农民伯伯小哼几句。
现如今,电视普及了,人们大多数闭门不出而在家看电视上网等。
乡村聚在一起的习惯渐渐消失,欢声笑语的日子也逐渐逝去。
年轻人更是对民歌毫无兴趣,一开口便是周杰伦、蔡依林等的歌曲。
在校园里,几乎每个高校都会每年举办十大歌手比赛或各种音乐演出活动。
但是,我们在活动中很少听到有人会唱民歌歌曲。
就连一年一度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受欢迎也是因为歌迷们关注今年来了哪位大牌明星。
当明星们出场时,现场异常火爆,掌声不断。
而到民歌出场,台下却是一阵嘘嘘哗然,偃旗息鼓。
两种观众情绪的对比,
自然可以看出民歌市场的萎缩。
三、壮族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壮族民歌是广西民歌艺术的精华,而现在壮族民歌出现了生存危机,面临着逐渐失传的处境。
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好好保留,使壮族民歌得以传承与发展。
(一)、政府加强保护措施。
例如,政府可以组织成立专门的壮族民歌保护小组,收集壮族民歌,刻录成光盘保存下来。
或者建立一个壮民族博物馆的形式把民歌保留下来。
平时可以在路边的广告电视里播放壮族民歌,让广西人民更加了解壮族民歌。
在平时的节日里,政府应加大力度支持壮歌,多多安排一些关于壮歌的节目活动。
例如在国际民歌艺术节上应多安排壮族民歌,而不是以大牌明星来吸引观众。
(二)、培养壮歌接班人。
在学校里,理应从小学开始,音乐课本的教材多以壮族民歌为主,以其他少数民歌为辅,从小开始培养孩子对壮歌的热爱。
在大学里,开设有壮歌专业,培养以唱壮歌为主的歌手。
学校举行的晚会等活动应安排一些壮歌或关于壮族文化的节目,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都了解壮族文化,培养对壮族歌曲的喜爱。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只有通过教育的手段才能够真正实现保护传承与发展壮族民歌的目的。
(三)、把壮族传统节日做大做强。
经常举办有关民歌方面的节日,做好宣传工作。
例如,武鸣县
的“三月三”歌节,在广西是比较隆重的民间传统节日,已经成功地打响了品牌,许多来南宁求学的学子们都会去观看活动。
还有南宁的国际民歌艺术节,虽然已经在全国打响,但是其中参夹有很多流行歌曲的味道,看似以民歌为主,其实还是以流行歌曲来吸引观众。
如此下去,以后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将会失去政府实行这一举措的初衷,失去民歌的原味。
但是,政府还是理应多多举办类似的活动,以最大的努力保护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四)、借助印象刘三姐的响亮名号以及桂林三水甲天下的美誉,制作纪录片来宣传。
不仅如此,还可以发展旅游业,通过这一形式把壮歌宣传给全国各地的人民。
1、/question/55531991.html
2、/view/363546.htm
3、/article/ba1526ac-ed81-40c6-8d72-db841f86e1b8.htm
4、/question/8035663.html
5、/view/2664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