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开放经济下宏观经济政策的搭配PPT课件
合集下载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国际经济法》PPT课件
如果采取浮动汇率制度,则石油危机带来的国际收支逆差仅仅会 导致该国的货币贬值,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 竞争力,从而缓解了对国民经济的冲击,至少不致造成该国被迫 调整经济。
Page 21
三、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对经济的稳定作用
(三)国际资本流动的冲击
资本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会对一国经济产生冲击。 例如,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如果一国资本大量流出,就会引起国际收 支的资本项目恶化。为维持汇率,国内必须紧缩经济以缓解逆差,从 而造成本国需求水平下降,经济步入衰退期。 如果采取盯住汇率制度,则资本外流会引起人们对该货币贬值的预期。 货币当局为了维持现行汇率必须动用该国的外汇储备。一旦外汇储备 不足以维持汇率稳定,则可能诱发经济危机。 但是浮动汇率制度对资本外流的冲击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本币贬值 使兑换外币的成本加大,抑制资本外流;货币贬值,增加出口,改善 国际贸易收支。
暂时性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可以采取融通资金的方法来解决。
Page 3
二、外汇管制
外汇管制是指通过控制本国居民外汇支出,保持本币对外价值的稳定。 外汇管制是一个比较严厉的政策措施,它所带来的损失是比较大的, 它意味着正常的国际经济交易可能受到干扰。
除非在十分艰难的时期,各国并不愿意采取外汇管制的办法。
三、调整经济
国际收支 恶化
紧
缩 货
——利率上升
币
内部平衡——需求下降——物价水平下降——内部逐步平衡
进口需求减少——贸易收支改善 外部平衡
资金内流——资本项目改善
国际收支 改善
Page 11
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
财政政策通常对内部平衡的影响程度比较大,且方向明确。而货币政策对外 部平衡的影响程度比较大,且方向明确。因此可以将这两种经济政策作为两 个政策工具搭配使用,以便同时实现内部和外部平衡。
Page 21
三、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对经济的稳定作用
(三)国际资本流动的冲击
资本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会对一国经济产生冲击。 例如,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如果一国资本大量流出,就会引起国际收 支的资本项目恶化。为维持汇率,国内必须紧缩经济以缓解逆差,从 而造成本国需求水平下降,经济步入衰退期。 如果采取盯住汇率制度,则资本外流会引起人们对该货币贬值的预期。 货币当局为了维持现行汇率必须动用该国的外汇储备。一旦外汇储备 不足以维持汇率稳定,则可能诱发经济危机。 但是浮动汇率制度对资本外流的冲击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本币贬值 使兑换外币的成本加大,抑制资本外流;货币贬值,增加出口,改善 国际贸易收支。
暂时性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可以采取融通资金的方法来解决。
Page 3
二、外汇管制
外汇管制是指通过控制本国居民外汇支出,保持本币对外价值的稳定。 外汇管制是一个比较严厉的政策措施,它所带来的损失是比较大的, 它意味着正常的国际经济交易可能受到干扰。
除非在十分艰难的时期,各国并不愿意采取外汇管制的办法。
三、调整经济
国际收支 恶化
紧
缩 货
——利率上升
币
内部平衡——需求下降——物价水平下降——内部逐步平衡
进口需求减少——贸易收支改善 外部平衡
资金内流——资本项目改善
国际收支 改善
Page 11
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
财政政策通常对内部平衡的影响程度比较大,且方向明确。而货币政策对外 部平衡的影响程度比较大,且方向明确。因此可以将这两种经济政策作为两 个政策工具搭配使用,以便同时实现内部和外部平衡。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54页PPT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 政策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宏观经济政策》PPT课件
编辑ppt
6
政府预算平衡
• 政府预算平衡是指一个国家年度预算的收入等于年度预 算的支出。 – 当年度预算收入减年度预算支出所得的差额为正时, 政府预算盈余; – 当年度预算收入减年度预算支出所得的差额为负时, 政府预算赤字。
编辑ppt
7
政府财政政策的分类
• 政府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整政府的支出和税收。 – 自动的财政政策 –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编辑ppt
48
第一,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零 •
编辑ppt
49
第一,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零 货币政策效应
财政政策效应
编辑ppt
50
•
编辑ppt
51
•
编辑ppt
52
中间区域
•
编辑ppt
53
中间区域
•
编辑ppt
54
中间区域
•
编辑ppt
55
货币-财政政策的组合
•
编辑ppt
政策组合(一)
56
货币-财政政策的组合
编辑ppt
43
•
编辑ppt
44
•
编辑ppt
45
•
编辑ppt
46
•
编辑ppt
47
古典情况
• 古典情况也被称做货币主义特例(monetarist case)。 与极端凯恩斯主义情况正好相反,货币主义者认为货币 政策有很好的促进经济稳定的功能,认为财政政策缺乏 稳定经济的作用。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货币主义者的下 述两个假设: –第一,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零。 –第二,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很大。
• 在经济生活中,最常见的政策工具是宏观财政政策和宏观 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学》课件-第十一章 开放经济中的货币与汇率
∑Pi=E∑Pai; 3、绝对购买力平价定理的假设条件:
(P338第2段)
(1)不存在自然的贸易壁垒,如运输与 保险费用;
(2)不存在人为的壁垒,如关税与进口 配额;
(3)所有产品都是可贸易产品;
(4)国内和国外价格指数所包含的产品 品种相同,且各种产品的权重相同;
4、相对购买力平价定理:指在一定时期 内,汇率变动与该时期两国物价水平的 相对变化成比例。(P338第4段第1行)
二、浮动汇率制下的货币政策
在浮动汇率制下,中央银行将不干 预外汇市场的汇率。
经济萧条→央行实行放松性的货币政策→在公 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 放出基础货币→ 形 成过度的货币供给→ 过多的本币购买外币→ 外币供不应求→本币贬值→本国出口增加,进 口减少;
结论1:在小于充分就业的经济中,净出口增 加使总产出增加,并使经济回到充分就业的状 态下。总产出增加使货币需求增加,净出口增 加使外汇供给增加,最终抵消货币市场中过度 的货币供给。
结论:当资本项目受到管制的固定汇率制下, 人们只有通过经常项目赤字来消除过度的货币 供给,一直到过度的货币供给余额消失时为止。
2、资本不可自由流动下的浮动汇率
央行实行放松性的货币政策→在公开市 场上买进政府债券→ 放出基础货币→ 形成过度的货币供给→ 国内利率下降→ 公众手中的实际货币余额持有需求增加 →投资与消费增加→收入水平增加→进 口增加→经常项目出现逆差→外币供不 应求→本币贬值,汇率上升→出口增加, 进口下降,一直到经常项目逆差消失时 为止;
第一节 汇率制度的变迁
一、汇率与货币的可兑换性
1、汇率:指一种货币与另一种货币之间的兑 换比率。(P324倒第6行)
(1)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 标准,折算成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的汇率表 示方法。(P324倒第6行)
(P338第2段)
(1)不存在自然的贸易壁垒,如运输与 保险费用;
(2)不存在人为的壁垒,如关税与进口 配额;
(3)所有产品都是可贸易产品;
(4)国内和国外价格指数所包含的产品 品种相同,且各种产品的权重相同;
4、相对购买力平价定理:指在一定时期 内,汇率变动与该时期两国物价水平的 相对变化成比例。(P338第4段第1行)
二、浮动汇率制下的货币政策
在浮动汇率制下,中央银行将不干 预外汇市场的汇率。
经济萧条→央行实行放松性的货币政策→在公 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 放出基础货币→ 形 成过度的货币供给→ 过多的本币购买外币→ 外币供不应求→本币贬值→本国出口增加,进 口减少;
结论1:在小于充分就业的经济中,净出口增 加使总产出增加,并使经济回到充分就业的状 态下。总产出增加使货币需求增加,净出口增 加使外汇供给增加,最终抵消货币市场中过度 的货币供给。
结论:当资本项目受到管制的固定汇率制下, 人们只有通过经常项目赤字来消除过度的货币 供给,一直到过度的货币供给余额消失时为止。
2、资本不可自由流动下的浮动汇率
央行实行放松性的货币政策→在公开市 场上买进政府债券→ 放出基础货币→ 形成过度的货币供给→ 国内利率下降→ 公众手中的实际货币余额持有需求增加 →投资与消费增加→收入水平增加→进 口增加→经常项目出现逆差→外币供不 应求→本币贬值,汇率上升→出口增加, 进口下降,一直到经常项目逆差消失时 为止;
第一节 汇率制度的变迁
一、汇率与货币的可兑换性
1、汇率:指一种货币与另一种货币之间的兑 换比率。(P324倒第6行)
(1)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 标准,折算成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的汇率表 示方法。(P324倒第6行)
宏观经济学之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PPT 40张)
• 图14-1从最初的均衡点A点开始的扩张性货币 政策,表示该国为推动经济增长而采取了货币 政策。这使得LM曲线向右移动到LM‘的位置。 这时表示经济内部均衡的点移动到B点。 • 但在B点上,由于利率降低引起的资本外流会 导致国际收支赤字的出现,因而发生使汇率贬 值的压力。 • 为了稳定汇率,中央银行必须进行干预,在本 国外汇市场上抛售外国货币,同时购回本国货 币。 • 这样,本国货币供给就会减少,结果使LM曲 线向左移动。这一过程会一直持续到最初在A 点的均衡得到恢复为止。
• 在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极小的利率差异也会引起巨 大的资本流动。
• 在固定汇率情况下,IS-LM-BP模型所得出的一个结论 是,一国无法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即货币政策不会 发生积极的作用。这种情况可以参加图14-1。
• 图l4-1中,由于资本的完全流动,BP曲线为一 条水平线,这意味着,只有在利率水平等于国 外利率,即r=rw时,该国才能实现国际收支平 衡。在任何其他利率水平上,资本都会发生流 动,以至该国的国际收支无法实现均衡。 • 国际收支的失衡所导致的本国货币升值或贬值 的压力又迫使该国中央银行不得不采取某种政 策进行干预,以维持原有的汇率水平。 • 这种干预在理论上会使LM曲线发生移动。
•
•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除原有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外,还有汇 是,一国政府采取汇率政策来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条件是实行 浮动汇率制或管理浮动汇率制。
• •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由于不能经常变动汇率,所以,谈不上使用 汇率政策。
14.2固定汇率制下 宏观经济政策的调节机制及其效果
四章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14.1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原则
• 在开放经济中,任何能够影响IS、LM、BP曲线变动的因素,都 可能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国际收支的变动。
国经第十一章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效果.ppt课件
精品课件
第四节 浮动汇率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效果
1、财政政策效果 (1)资本不流动 BP曲线是一条垂直于
横轴的直线。 在浮动汇率制和资本
不流动的情况下,扩 张性财政政策对于提 高一国的国民收入是 比较有效的。
精品课件
(2)资本有限流动
在浮动汇率制和资本有限流动的情况下,扩张性财政政策 会提高 国的均衡国民收入和利率水平,资本流动程度越 高,扩张性财政政策提高国民收入的效果就越有限。
精品课件
2、米德—斯旺图示
EB线代表国内支出和汇率的组合 的外部平衡曲线,斜率为正,因 为扩张性支出调整政策使国内支 出增加,从而增加进口,为维持 外部平衡,需要汇率上升,本币 贬值,刺激出口、抑制进口。
IB线代表国内支出和汇率组合的 内部平衡曲线。该曲线向右下方 倾斜,因为汇率下降、本币升值 会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为 维持内部平衡,必须增加国内支 出。
EB线和IB线的交点E代表内部和外 部同时均衡。
精品课件
EB线左侧代表外部顺差,右侧代
米德的政策搭配
精品课件
三、蒙代尔的“政策配合论”
蒙代尔的“政策配合论”,是指一国应该 以财政政策促进内部平衡,以货币政策促 进外部平衡。
1.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对内外平衡的影响 财政政策对于一国内部平衡的影响效果比
资本金融项目收支差额之和等于零。 即,BP=(X-M)+(AM-AX)=0 则,M-X=AM-AX
精品课件
M M (Y )
AX AX ( i )
AM AM ( i )
NM M (Y ) X
NF AX ( i ) AM ( i )
M ( Y ) X AX ( i ) AM ( i )
1.IS、LM、BP曲线的推导 2.汇率变动对BP曲线的影响 3.IS-LM-BP模型
第四节 浮动汇率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效果
1、财政政策效果 (1)资本不流动 BP曲线是一条垂直于
横轴的直线。 在浮动汇率制和资本
不流动的情况下,扩 张性财政政策对于提 高一国的国民收入是 比较有效的。
精品课件
(2)资本有限流动
在浮动汇率制和资本有限流动的情况下,扩张性财政政策 会提高 国的均衡国民收入和利率水平,资本流动程度越 高,扩张性财政政策提高国民收入的效果就越有限。
精品课件
2、米德—斯旺图示
EB线代表国内支出和汇率的组合 的外部平衡曲线,斜率为正,因 为扩张性支出调整政策使国内支 出增加,从而增加进口,为维持 外部平衡,需要汇率上升,本币 贬值,刺激出口、抑制进口。
IB线代表国内支出和汇率组合的 内部平衡曲线。该曲线向右下方 倾斜,因为汇率下降、本币升值 会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为 维持内部平衡,必须增加国内支 出。
EB线和IB线的交点E代表内部和外 部同时均衡。
精品课件
EB线左侧代表外部顺差,右侧代
米德的政策搭配
精品课件
三、蒙代尔的“政策配合论”
蒙代尔的“政策配合论”,是指一国应该 以财政政策促进内部平衡,以货币政策促 进外部平衡。
1.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对内外平衡的影响 财政政策对于一国内部平衡的影响效果比
资本金融项目收支差额之和等于零。 即,BP=(X-M)+(AM-AX)=0 则,M-X=AM-AX
精品课件
M M (Y )
AX AX ( i )
AM AM ( i )
NM M (Y ) X
NF AX ( i ) AM ( i )
M ( Y ) X AX ( i ) AM ( i )
1.IS、LM、BP曲线的推导 2.汇率变动对BP曲线的影响 3.IS-LM-BP模型
宏观经济政策PPT课件
• 当经济过热,出现通货膨胀缺口时,实行紧缩性 财政政策,不应担心会产生更大的盈余。
• 这样的财政称为功能财政:政府的财政职能是实 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
综述
功能财政思想认为,政府为了实 现充分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需要赤 字就赤字,需要盈余就盈余,而不应 为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妨碍政府财政政 策的正确制定和实行。
3
功能财政的提出否定了原有财 政平衡预算思想。
1
年度平衡预算
2
周期平衡预算
2024/1/21
经济衰退
税收随收 入减少而 减少。
年度平衡预算
递进关系
政府为 减少赤 字减支 增税。
经济过热
递进关系
递进关系
政府为 减少盈 余增支 减税。
税收随收 入增加而 增加。
坚持年度预算只会使 经济波动更加严重。
5
•
BS*=ty*G-TR
• 实际预算盈余:以实际的国民收入水平来衡量。
•
BS=ty-G-TR
• 二者关系:BS*-BS=(ty*-G-TR)-(ty-G-TR)
•
=t (y*-y)
9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的意义
• 一、将收入固定在充分就业水平,就消除了经 济周期波动对预算状况的影响,能准确反映财 政政策对预算状况的影响,并根据预算状况判 断财政政策方向。
周期平衡预算
退经济衰
经济繁荣
在经济衰 退时正文政内府容 实 行扩张政策 有意安排预 算赤字。
结果
以繁荣时的盈余 弥补衰退时的赤字 使经济周期的盈余 赤字相抵而平衡。 理论上似乎很完整 但实践起来很困难, 因为很难估计衰退 与繁荣的时间和程 度,难以确定预算, 因此无法实现
在经济繁 荣时政府实 行紧缩政策 有意安排预 算盈余。
• 这样的财政称为功能财政:政府的财政职能是实 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
综述
功能财政思想认为,政府为了实 现充分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需要赤 字就赤字,需要盈余就盈余,而不应 为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妨碍政府财政政 策的正确制定和实行。
3
功能财政的提出否定了原有财 政平衡预算思想。
1
年度平衡预算
2
周期平衡预算
2024/1/21
经济衰退
税收随收 入减少而 减少。
年度平衡预算
递进关系
政府为 减少赤 字减支 增税。
经济过热
递进关系
递进关系
政府为 减少盈 余增支 减税。
税收随收 入增加而 增加。
坚持年度预算只会使 经济波动更加严重。
5
•
BS*=ty*G-TR
• 实际预算盈余:以实际的国民收入水平来衡量。
•
BS=ty-G-TR
• 二者关系:BS*-BS=(ty*-G-TR)-(ty-G-TR)
•
=t (y*-y)
9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的意义
• 一、将收入固定在充分就业水平,就消除了经 济周期波动对预算状况的影响,能准确反映财 政政策对预算状况的影响,并根据预算状况判 断财政政策方向。
周期平衡预算
退经济衰
经济繁荣
在经济衰 退时正文政内府容 实 行扩张政策 有意安排预 算赤字。
结果
以繁荣时的盈余 弥补衰退时的赤字 使经济周期的盈余 赤字相抵而平衡。 理论上似乎很完整 但实践起来很困难, 因为很难估计衰退 与繁荣的时间和程 度,难以确定预算, 因此无法实现
在经济繁 荣时政府实 行紧缩政策 有意安排预 算盈余。
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PPT模板
— 14 —
国际金融与一国的宏观经济
国际金融对一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无论是国际贸易还是国际金融,都是通过对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影响来影响国内生产总值 和国际收支的。
各国汇率的变动会影响一国的宏观经济状况。汇 率变动对一国经济有重要的影响,主要是影响进
出口贸易。
国际资本的流动也会影响一国宏观经济。利率不 仅影响国内总需求,从而影响国内生产总值,而 且还影响国际资本流动,并通过资本流动影响国
各国间相互影响的程度并不一样,大体取决于这样几个因素:
国家的大小
一般来说,大国对小国的影响 大,小国对大国的影响小。
开放程度
各国边际进口 倾向的大小
开放程度高的国家对别国的影 响和受别国的影响都大。反之 则小。
一国的边际进口倾向越高,对 别国的影响和受别国的影响越 大。反之则小。
— 18 —
开放条件下一国经济的调节
— 21 —
开放条件下一国经济的调节
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调节的困难
目标关系组合的情况
⑨ 国内经济均衡与国际收支均衡。 实现了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不用进行任何调节,是最优状
态。
— 22 —
开放条件下一国经济的调节
开放条件下的最优政策搭配
在国内外需要不同调节政策的情况下,所采用的政策应使其中一种政策的积极作用超过另一 种政策的消极作用。
一国国内总需求与国内生产 总值的增加会影响对国外产 品的需求,从而使与之有贸 易关系的国家的国内生产总 值也增加
溢出效应
回波效应
别国由于“溢出效应”所引起的国 内生产总值增加,又会通过进口的 增加使最初发生“溢出效应”的国 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再增加
— 17 —
开放条件下一国经济的调节
10.1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政策目标、工具及其搭配PPT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政策目标、工具及其搭配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政策目标、工具及其搭配一、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政政策目标二、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政策工具及其搭配一、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政政策目标(一)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 1.2.(二)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关系19511 2 3 4固定汇率制度下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一致与矛盾“米德冲突”二、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政策工具及其搭配(一)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政策工具1.2.1.支出变更政策调控总需求规模货币政策财政政策2.支出转换政策改变总需求结构狭义的支出转换政策广义的支出转换政策(二)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政策工具搭配原理1.2.1.丁伯根法则(Tinbergen’s Law)1969丁伯根法则(Tinbergen’s Law)政策含义局限性2.蒙代尔的有效市场分类原则(The Principle of EffectiveMarket Classification)(三)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政策工具搭配的运用1.2.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蒙代尔提出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模型如图所示。
图12—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图1▲同样,我们还可以推广到其他三个区间中的D、E和F三点,调整路径如图所示,最终都收敛于内外均衡点O。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12342.支出变更政策与支出转换政策的搭配▲1955年,澳大利亚经济学家特雷弗·斯旺,“斯旺图”▲图支出变更政策与支出转换政策的搭配图支出变更政策与支出转换政策的搭配。
国际经济学-第十一章 开发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高失业与国际收支逆差并存,如E点
i
i′
紧缩的货币政策
扩张的财政政策
i0
BP LM′
E′
LM
E
IS′
IS
O
Y0 YF
Y
高失业与国际收支赤字同时存在时两种工具的运用
高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顺差并存,如E点
扩张性货币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
i
BP LM
E i0
LM′
E′ i′
IS IS′
O
YF Y0
Y
高通胀与国际收支顺差同时存在时两种工具的运用
A
变。导致金融资产流出增加, i1
资本项目出现逆差。这时,外 汇市场上本币将贬值。本币贬
BP2(E2)
值有利于出现经常项目顺差。 i2
B
直到经常项目顺差与资本项目
逆差完全相抵时,国际收支重 O Y’
Y
新实现均衡,这时新的均衡汇
率E2出现。
国际收支平衡线与汇率
IS-LM-BP模型
二、IS-LM-BP模型
对内均衡
情况:失业;国际收支顺差 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张性 货币政策
情况:通货膨胀;国际收支顺差 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扩张性 货币政策
情况:失业;国际收支逆差 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 货币政策
对外均衡,BP=0
情况:通货膨胀;国际收支逆差 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性 货币政策
蒙代尔的政策工具的分配
IS-LM-BP模型
BP曲线向上倾斜:
利率提高会吸引更多的国外资本流入,从而使国际收 支出现盈余。此时,只有通过减少净出口才能抵销净 资本流入的增加,而净出口又取决于国民收入,所以 只有在实际国民收入也提高的情况下,才能使进口增 加,出口减少,进而抵销由资本项目变化所导致的国 际收支盈余,使国际收支重新恢复平衡。要保持国际 收支平衡,利率与国民收入一定要同方向变动。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ppt课件
对日本汽车实行进口配额的分析
这种政策能挽救汽车行业的工作机会吗?
配额减少了日本汽车的进口: › 美国消费者购买更多的美国汽车 › 美国汽车生产商雇佣更多的工人来生产这些额外的汽 车 › 因此这种政策挽救了美国汽车工业的工作机会
但 E 上升,减少了外国对美国出口的物品与劳务的需求 › 出口行业受损,出口企业解雇工人
可贷资金
r S
资本净流出
r
r1
r1
D LF
NCO NCO
对日本汽车实行进口配额的分析
由于NCO没有改变,外
汇市场的供给曲线也不
变
E
需求曲线移动:
在每个E,进口汽车的数 E2
量下降,净出口增加,
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E1
在E1,外汇市场对美元 有超额需求
E 上升,外汇市场重新 回到平衡
外汇市场
S = NCO
South Korea W on
Thai Baht
Indonesia R upiah
资本外逃的例子:俄罗斯,1998
0.20 0.16 0.12 0.08 0.04 0.00
U S D o lla r s p e r c u r r e n c y. u n it 5 /5 /1 9 9 8 6 /1 4 /1 9 9 8 7 /2 4 /1 9 9 8 9 /2 /1 9 9 8 1 0 /1 2 /1 9 9 8 1 1 /2 1 /1 9 9 8 1 2 /3 1 /1 9 9 8
进口配额挽救了汽车行业的工作机会,但却减少 了美国出口行业的工作机会!!
案例研究: 中国的资本流动
近年来,中国通过压低人民币的汇率来鼓励出 口,从而积累了大量美国资产
导致美国: › 美元相对于人民币升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丁伯根原则(Tinbergen’s Rule)
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 (J. Tinbergen) 是第一个经济学诺贝尔奖的得主(1969 年), 他最早提出了将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联系在一 起的正式模型,指出:要实现若干个独立的政 策目标,至少需要相互独立的若干个有效的政 策工具。
International Finance
(4)第四种失衡:内部:减少总需求的紧 缩型政策;外部:扩大总需求的扩张型政 策。
International Finance
2.内外均衡冲突(★米德冲突)
※ 资料:米德冲突
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于1951年在其名著《国际收支》 中最早提出了固定汇率制下的内外均衡冲突问题。这被称为 “米德冲突”,即在汇率固定不变时,政府只能主要运用影 响社会总需求的政策来调节内外均衡,在开放经济运行的特 定区间便会出现内外均衡难以兼顾的情形。
少,进口减少,或预算不变下的货币紧缩,进 而利率上升资本流入,国际收支顺差;曲线右 边代表利率不变下的预算增加,进口增加,或 预算不变下的货币扩张,利率下降资本流出, 国际收支逆差。
International Finance
货 币 扩 张
EB
O
预算增加
图11-2 EB曲线
International Finance
International Finance
货 币 扩 张
IB
O
预算增加
图11-1 IB曲线
International Finance
(2)EB曲线:反映外部平衡时财政与货币政策组合
①曲线方向:货币扩张、利率下降、资本流出、
国际收支逆差、减少预算降低进口需求(反向)
②失衡组合:曲线左边代表利率不变下的预算减
第十一章
开放经济下宏观经济政策的搭配
1
教学要点
1.掌握内部均衡、外部均衡的基本概念及米 德冲突的内容。
2.熟悉宏观经济政策搭配的原理,掌握丁伯 根原则和有效市场分类原则;
3.熟悉并掌握蒙代尔宏观经济政策搭配的模 型。
International Finance
第一节 开放经济下宏观经济政策的搭配原理
(3)IB-EB模型
①IB曲线与EB曲线的相对位置
货
币
扩
Ⅰ
张
Ⅳ
Ⅱ
Q EB
IB Ⅲ
O
预算增加
图11-3 IB-EB模型
International Finance
②内外均衡点 ③内外失衡区域
International Finance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蒙代尔:在许多情况下,不同的政策工具实 际上掌握在不同的决策者手中。如果决策者不能紧 密协调这些政策,而是独立地进行决策,就不能实 现最佳的政策目标。如果每一种工具被合理的指派 给一个目标,并且在该目标偏离其最佳水平时按规 则进行调控,那么,在分散决策的情况下仍有可能 实现最佳调控目标。
International Finance
(四)内外失衡的解决
1.内外失衡的政策调控 (1)第一种失衡:内部:扩大总需求的扩
张型政策;外部:减少总需求的紧缩型政 策。 (2)第二种失衡:内部:扩大总需求的扩 张型政策;外部:扩大总需求的扩张型政 策。
International Finance
(3)第三种失衡:内部:减少总需求的紧 缩型政策;外部:减少总需求的紧缩型政 策
思考题
米德冲突中的政策调控是否符合 丁伯根原则?这种政策调控具有什么 问题?
International Finance
★政策涵义 只运用需求增减政策通过调节总需
求的途径同时实现内外均衡两个目标是 不够的,必须寻找新的政策工具并进行 合理配合。
International Finance
(二)关于政策指派的有效市场分类原则(★)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搭配目标 (一)内部平衡与内部失衡 1.内部平衡:主要标志是经济增长、物价稳 定和充分就业。 2.内部失衡:表现为物价飞涨或失业增加。
International Finance
(二)外部平衡和外部失衡 1.外部平衡:与一国宏观经济相适应的合理
的经常账户余额。 2.外部失衡:表现为顺差失衡和逆差失衡。
International Finance
(三)内外均衡与内外失衡
1.内外均衡 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的同时实现。
2.内外失衡
是指除内外均衡以外的所有状态,表现为以通 货膨胀和经济衰退为特征的内部失衡与以顺差和逆 差为特征的外部失衡相互组合起来的四种状态(表 11-1)
International Finance
有效市场分类原则:每一目标应当指 派给对这一目标有着相对最大的影响力, 因而在影响政策目标上有相对优势的工具。
提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指派方 案,即蒙代尔“政策搭配论”。
International Finance
三、宏观经济政策的搭பைடு நூலகம்模型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模型(蒙代尔)
(1) IB曲线:反映内部平衡时财政与货币政策组 合 ①曲线方向:货币扩张、利率下降、投资增加、 总需求增加、减少预算降低需求(反向) ②失衡组合:曲线左边代表利率不变下的预算减 少或预算不变下的货币紧缩;曲线右边代表利率 不变下的预算增加或预算不变下的货币扩张。
在米德的分析中,内外均衡的冲突一般是指在固定汇率 下,失业增加、经常账户逆差或通货膨胀、经常账户盈余这 两种特定的内外经济状况组合。米德分析中的与开放经济特 定运行区间相联系的内外均衡之间的冲突称为“狭义的内外 均衡冲突”。
International Finance
二、宏观经济政策的搭配原理
(一)关于政策协调的丁伯根原则(★)
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 (J. Tinbergen) 是第一个经济学诺贝尔奖的得主(1969 年), 他最早提出了将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联系在一 起的正式模型,指出:要实现若干个独立的政 策目标,至少需要相互独立的若干个有效的政 策工具。
International Finance
(4)第四种失衡:内部:减少总需求的紧 缩型政策;外部:扩大总需求的扩张型政 策。
International Finance
2.内外均衡冲突(★米德冲突)
※ 资料:米德冲突
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于1951年在其名著《国际收支》 中最早提出了固定汇率制下的内外均衡冲突问题。这被称为 “米德冲突”,即在汇率固定不变时,政府只能主要运用影 响社会总需求的政策来调节内外均衡,在开放经济运行的特 定区间便会出现内外均衡难以兼顾的情形。
少,进口减少,或预算不变下的货币紧缩,进 而利率上升资本流入,国际收支顺差;曲线右 边代表利率不变下的预算增加,进口增加,或 预算不变下的货币扩张,利率下降资本流出, 国际收支逆差。
International Finance
货 币 扩 张
EB
O
预算增加
图11-2 EB曲线
International Finance
International Finance
货 币 扩 张
IB
O
预算增加
图11-1 IB曲线
International Finance
(2)EB曲线:反映外部平衡时财政与货币政策组合
①曲线方向:货币扩张、利率下降、资本流出、
国际收支逆差、减少预算降低进口需求(反向)
②失衡组合:曲线左边代表利率不变下的预算减
第十一章
开放经济下宏观经济政策的搭配
1
教学要点
1.掌握内部均衡、外部均衡的基本概念及米 德冲突的内容。
2.熟悉宏观经济政策搭配的原理,掌握丁伯 根原则和有效市场分类原则;
3.熟悉并掌握蒙代尔宏观经济政策搭配的模 型。
International Finance
第一节 开放经济下宏观经济政策的搭配原理
(3)IB-EB模型
①IB曲线与EB曲线的相对位置
货
币
扩
Ⅰ
张
Ⅳ
Ⅱ
Q EB
IB Ⅲ
O
预算增加
图11-3 IB-EB模型
International Finance
②内外均衡点 ③内外失衡区域
International Finance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蒙代尔:在许多情况下,不同的政策工具实 际上掌握在不同的决策者手中。如果决策者不能紧 密协调这些政策,而是独立地进行决策,就不能实 现最佳的政策目标。如果每一种工具被合理的指派 给一个目标,并且在该目标偏离其最佳水平时按规 则进行调控,那么,在分散决策的情况下仍有可能 实现最佳调控目标。
International Finance
(四)内外失衡的解决
1.内外失衡的政策调控 (1)第一种失衡:内部:扩大总需求的扩
张型政策;外部:减少总需求的紧缩型政 策。 (2)第二种失衡:内部:扩大总需求的扩 张型政策;外部:扩大总需求的扩张型政 策。
International Finance
(3)第三种失衡:内部:减少总需求的紧 缩型政策;外部:减少总需求的紧缩型政 策
思考题
米德冲突中的政策调控是否符合 丁伯根原则?这种政策调控具有什么 问题?
International Finance
★政策涵义 只运用需求增减政策通过调节总需
求的途径同时实现内外均衡两个目标是 不够的,必须寻找新的政策工具并进行 合理配合。
International Finance
(二)关于政策指派的有效市场分类原则(★)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搭配目标 (一)内部平衡与内部失衡 1.内部平衡:主要标志是经济增长、物价稳 定和充分就业。 2.内部失衡:表现为物价飞涨或失业增加。
International Finance
(二)外部平衡和外部失衡 1.外部平衡:与一国宏观经济相适应的合理
的经常账户余额。 2.外部失衡:表现为顺差失衡和逆差失衡。
International Finance
(三)内外均衡与内外失衡
1.内外均衡 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的同时实现。
2.内外失衡
是指除内外均衡以外的所有状态,表现为以通 货膨胀和经济衰退为特征的内部失衡与以顺差和逆 差为特征的外部失衡相互组合起来的四种状态(表 11-1)
International Finance
有效市场分类原则:每一目标应当指 派给对这一目标有着相对最大的影响力, 因而在影响政策目标上有相对优势的工具。
提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指派方 案,即蒙代尔“政策搭配论”。
International Finance
三、宏观经济政策的搭பைடு நூலகம்模型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模型(蒙代尔)
(1) IB曲线:反映内部平衡时财政与货币政策组 合 ①曲线方向:货币扩张、利率下降、投资增加、 总需求增加、减少预算降低需求(反向) ②失衡组合:曲线左边代表利率不变下的预算减 少或预算不变下的货币紧缩;曲线右边代表利率 不变下的预算增加或预算不变下的货币扩张。
在米德的分析中,内外均衡的冲突一般是指在固定汇率 下,失业增加、经常账户逆差或通货膨胀、经常账户盈余这 两种特定的内外经济状况组合。米德分析中的与开放经济特 定运行区间相联系的内外均衡之间的冲突称为“狭义的内外 均衡冲突”。
International Finance
二、宏观经济政策的搭配原理
(一)关于政策协调的丁伯根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