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曲康唑的生命力(主流抗真菌药)-国家纳米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合集下载

伊曲康唑临床新应用

伊曲康唑临床新应用

伊曲康唑临床新应用伊曲康唑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常用于治疗真菌感染性疾病,如念珠菌感染、毛霉菌感染等。

近年来,伊曲康唑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在真菌感染疾病中表现出色,还被发现具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新应用价值。

首先,伊曲康唑在治疗白癜风方面展现出了潜力。

白癜风是一种皮肤色素脱失的疾病,患者的皮肤或毛发会出现白斑,给患者造成身心困扰。

传统治疗方法效果不佳且易复发,而伊曲康唑作为抗真菌药物,被发现能够调节患者免疫系统功能,从而减缓白斑扩散速度,促进色素复合。

通过与传统治疗方法的结合应用,伊曲康唑为白癜风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其次,伊曲康唑也在治疗食管癌中显示出了独特的效果。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常常在晚期才被发现,治疗难度较大。

伊曲康唑具有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恶性细胞生长的作用,能够减缓食管癌的恶化进程。

通过将伊曲康唑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可以有效提高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

此外,伊曲康唑还被应用于治疗关节炎等风湿免疫性疾病。

风湿免疫性疾病是一类病因复杂的慢性疾病,长期的炎症反应会损害关节组织和器官功能,给患者带来痛苦。

伊曲康唑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和免疫细胞的聚集,能够减轻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和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结合传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伊曲康唑为风湿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思路。

综上所述,伊曲康唑作为一种抗真菌药物,在临床上展现出了更为丰富和广泛的新应用价值,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伊曲康唑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和完善,为医学界和患者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希望。

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研究进展

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研究进展

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研究进展陈亮;刘力威;王志强;陈曦【摘要】伊曲康唑为三唑类抗真菌药,制剂工作者对它做了很多研究,国内外出现了很多产品和新剂型,关于其药代动力学、毒性和临床应用也出现诸多报道,本文就以上几个方面进行论述【期刊名称】《中国动物保健》【年(卷),期】2012(000)007【总页数】3页(P23-25)【关键词】抗真菌药;伊曲康唑;进展【作者】陈亮;刘力威;王志强;陈曦【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兽医科学研究所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黑龙江省兽医科学研究所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黑龙江省兽医科学研究所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黑龙江省兽医科学研究所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正文语种】中文伊曲康唑(itraconazole,ITZ)是第二代三唑类合成抗真菌药,它对犬小孢子菌、霉菌等真菌具有广谱抗菌活性[1]。

抗菌机理是通过阻断14α-去甲基,干扰麦角甾醇合成,使得真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最终发挥抗菌作用。

本文就伊曲康唑的药代动力学、毒性、剂型、产品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以期帮助临床医生合理用药。

1 伊曲康唑药代动力学特征伊曲康唑具有较强的亲脂性,对血浆蛋白具有特殊亲和力。

陈钧等[2]比较了3种市售伊曲康唑胶囊的生物等效性,通过单剂量口服伊曲康唑200mg,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

试验显示,口服两种制剂和参比制剂后的峰时分别为4.17±1.25、4.27±1.16和4.00±1.07h,峰浓度分别为197±9ng·mL-1、216±7ng·mL-16 和272±109ng·mL-1,半衰期为25.2±4.9h、24.6±5.5h 和24.9±3.9h,AUC0→72h分别为3231±1195 ng·h·mL-1、3038±980ng·h·mL-1和4297±1299ng·h·mL-1,实验表明两种制剂与参比制剂并不等效。

伊曲康唑治疗甲癣的疗效研究与发展(2)

伊曲康唑治疗甲癣的疗效研究与发展(2)

伊曲康唑治疗甲癣的疗效研究与发展在我国,甲癣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观和生活质量。

作为一种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在治疗甲癣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从伊曲康唑治疗甲癣的疗效研究和发展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伊曲康唑治疗甲癣的疗效研究1. 临床试验近年来,众多临床试验证实了伊曲康唑在治疗甲癣方面的显著疗效。

一项涉及1800多名甲癣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表明,使用伊曲康唑治疗的患者,其甲癣治愈率高达70%,显著高于安慰剂组。

2. 药理学特点伊曲康唑作为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其药理学特点表现在对真菌细胞膜中麦角甾醇的合成具有抑制作用,从而导致真菌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使真菌细胞失去生长和繁殖的能力。

这为伊曲康唑治疗甲癣提供了坚实的药理学基础。

3. 用药方案在实际应用中,伊曲康唑的用药方案多样。

一般而言,患者每日服用一次伊曲康唑,连续用药7天,为一个疗程。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反应,可适当调整用药方案。

伊曲康唑还可与其他抗真菌药物联合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二、伊曲康唑治疗甲癣的发展1. 研发历程伊曲康唑的研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近十年的努力,终于在1997年成功上市。

在我国,伊曲康唑的研发和生产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已成为治疗甲癣的重要药物。

2. 市场应用随着伊曲康唑疗效的不断验证,其在市场上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目前,伊曲康唑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于治疗甲癣、念珠菌病等真菌感染性疾病,为数百万患者带来了福音。

3. 未来发展趋势尽管伊曲康唑在治疗甲癣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但部分患者仍存在治疗抵抗和复发问题。

因此,未来伊曲康唑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优化用药方案、探讨联合用药、研究新型剂型以及深入探讨甲癣的发病机制等。

在我国,甲癣,又称为灰指甲,是一种普遍的皮肤真菌感染疾病,它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观和生活质量。

作为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在治疗甲癣方面展现出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深入探讨伊曲康唑治疗甲癣的疗效研究及其发展。

探究伊曲康唑对甲癣患者的治疗效果

探究伊曲康唑对甲癣患者的治疗效果

探究伊曲康唑对甲癣患者的治疗效果让我简单介绍一下甲癣。

甲癣,又称灰指甲,是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的指甲疾病。

这种疾病不仅会影响美观,还会导致疼痛、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真菌药物和局部涂抹药物,但这些方法往往效果不佳,且需要长期治疗。

在我被甲癣困扰的那段时间里,我尝试了各种治疗方法,但都没有取得显著的效果。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了解到了伊曲康唑这种药物。

伊曲康唑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真菌感染,包括甲癣。

我立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搜集关于伊曲康唑治疗甲癣的相关资料。

根据我找到的资料显示,伊曲康唑治疗甲癣的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中的麦角甾醇合成酶,从而破坏真菌细胞膜的完整性,导致真菌细胞死亡。

伊曲康唑还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能够抑制多种真菌的生长。

在了解了伊曲康唑的基本原理后,我决定尝试使用这种药物来治疗我的甲癣。

我来到医院,向皮肤科医生咨询了关于伊曲康唑治疗甲癣的相关信息。

医生告诉我,伊曲康唑治疗甲癣的疗效较好,但需要严格按照医嘱使用,且治疗周期较长。

于是,我开始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伊曲康唑。

治疗初期,我每天都需要服用伊曲康唑,同时还要注意保持指甲清洁和干燥。

在治疗的过程中,我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监测治疗效果。

经过大约三个月的治疗,我发现我的甲癣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

原本变厚的指甲开始变薄,颜色也逐渐恢复正常。

更重要的是,我不再感到疼痛和不适,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提升。

我对伊曲康唑的治疗效果感到非常满意。

然而,我也了解到伊曲康唑治疗甲癣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

有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复发的情况,因此需要持续关注指甲的健康状况,并在必要时进行重复治疗。

伊曲康唑也可能产生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等。

因此,在使用伊曲康唑治疗甲癣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及时反馈病情,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

当我被甲癣困扰的那段时间里,我尝试了各种治疗方法,但都没有取得显著的效果。

伊曲康唑的功能主治

伊曲康唑的功能主治

伊曲康唑的功能主治一、伊曲康唑的概述伊曲康唑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属于酮康唑类药物,具有强效的抗真菌活性。

它可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中的酵母菌呼吸酶从而抑制真菌细胞的生长和繁殖。

伊曲康唑可用于治疗多种真菌感染,包括头皮屑菌感染、念珠菌感染、皮肤真菌感染以及口腔和阴道黏膜真菌感染等。

二、伊曲康唑的主要功能伊曲康唑具有多种功能,下面列出了其主要的功能:1.抗真菌作用:伊曲康唑可抑制多种真菌的生长和繁殖,如白色念珠菌、马拉西亚毛癣菌、阿根廷皮肤假丝酵母菌等。

其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中的酵母菌呼吸酶来发挥抗真菌作用。

2.抗念珠菌作用:伊曲康唑可用于治疗口腔和阴道黏膜念珠菌感染。

它能够抑制念珠菌细胞的生长和繁殖,减少感染的症状。

3.抗皮肤真菌作用:伊曲康唑可用于治疗多种皮肤真菌感染,如癣菌感染和念珠菌感染。

它能够直接作用于真菌细胞,破坏其细胞膜结构,从而抑制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4.抗头皮屑菌作用:伊曲康唑可用于治疗头皮屑菌感染,帮助减少头皮屑的产生。

它通过抑制头皮屑菌的生长,减少其对头皮的刺激,从而缓解头皮屑问题。

5.抗真菌性甲状腺炎作用:伊曲康唑可用于治疗真菌感染引起的甲状腺炎。

它能够抑制真菌的生长和繁殖,减轻甲状腺炎的症状。

6.抗或头部毛孔癣菌的作用:伊曲康唑可用于治疗头部毛孔癣菌感染。

它能够直接作用于毛孔癣菌细胞,抑制其生长和繁殖,缓解感染的症状。

三、伊曲康唑的用法用量伊曲康唑通常以外用的形式使用,具体用法用量如下:1.治疗头皮屑菌感染:将伊曲康唑洗发水涂抹在湿发上,按摩头皮2-3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使用频率为每周2-3次,疗程视病情而定。

2.治疗皮肤真菌感染:将伊曲康唑乳膏涂抹在感染部位,每天2次,疗程约为2-4周。

3.治疗口腔念珠菌感染:将伊曲康唑口腔凝胶涂抹在患者口腔黏膜上,每天2次,疗程约为1-2周。

4.治疗阴道念珠菌感染:将伊曲康唑阴道栓剂插入阴道深处,每天1次,连续使用7天。

使用伊曲康唑前,应先将患处清洗干净,并在使用过程中注意避免眼睛接触药物。

伊曲康唑治疗甲癣的疗效观察与体会

伊曲康唑治疗甲癣的疗效观察与体会

伊曲康唑治疗甲癣的疗效观察与体会在过去的几年里,作为一名医生,我有幸参与了许多甲癣患者的治疗工作。

在这期间,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伊曲康唑在治疗甲癣方面的显著疗效。

现在,我想分享一下我的观察和体会。

伊曲康唑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中的麦角甾醇合成酶,从而阻断真菌细胞膜的合成,达到抗真菌作用。

在治疗甲癣方面,伊曲康唑具有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的优点。

我曾接诊过一位35岁的男性患者,他的甲癣病史已经有5年了。

在这期间,他尝试过多种治疗方法,包括外用药物、口服抗真菌药物等,但病情总是反复发作。

当我第一次见到他时,他的十个指甲都受到了感染,甲床肿胀、变形,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和工作。

在详细了解了他的病史和治疗经历后,我决定为他使用伊曲康唑进行治疗。

治疗方案为:每次200毫克,每日一次,连续服用一周,然后停药一周,如此循环,共治疗三个月。

在治疗过程中,我要求患者定期来医院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的变化。

经过三个月的治疗,患者的甲癣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

他的指甲不再肿胀、变形,颜色也逐渐恢复正常。

更令人欣喜的是,治疗结束后,病情没有出现复发迹象。

患者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并表示愿意将这一治疗方法推荐给其他甲癣患者。

在我治疗的众多甲癣患者中,伊曲康唑的疗效几乎达到了90%。

但需要注意的是,伊曲康唑治疗甲癣的效果与患者的病因、病程、年龄、性别等因素有关。

因此,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1. 保持患部清洁干燥,避免潮湿环境,减少真菌感染的机会。

2. 避免使用公用毛巾、拖鞋等个人用品,以防交叉感染。

3. 饮食方面注意均衡营养,增强身体免疫力。

5. 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积极配合治疗。

在过去的几年里,作为一名皮肤科医生,我有幸参与了许多甲癣患者的治疗工作。

在这期间,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伊曲康唑在治疗甲癣方面的显著疗效。

现在,我想分享一下我的观察和体会。

伊曲康唑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中的麦角甾醇合成酶,从而阻断真菌细胞膜的合成,达到抗真菌作用。

2024年伊曲康唑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伊曲康唑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伊曲康唑市场前景分析概述本文旨在对伊曲康唑市场前景进行深入分析。

伊曲康唑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被广泛应用于皮肤感染、真菌感染等疾病的治疗。

随着真菌感染疾病的不断增加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伊曲康唑市场前景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市场需求、竞争环境和发展前景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市场需求近年来,随着真菌感染疾病的不断增加,对伊曲康唑的市场需求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真菌感染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皮肤感染、口腔黏膜感染和阴道念珠菌病等是伊曲康唑的主要应用领域。

同时,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度不断提高,对真菌感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需求也随之增加。

因此,伊曲康唑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竞争环境伊曲康唑市场的竞争环境相对较激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竞争对手多:由于伊曲康唑属于广谱抗真菌药物,市场上存在许多类似产品,如克霉唑、伏立康唑等。

这些竞争对手在价格、疗效、品牌等方面存在差异化竞争,对伊曲康唑市场的份额形成一定压力。

2.研发投入加大:伊曲康唑市场所处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各家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安全、高效的替代产品,以争取市场份额。

这对伊曲康唑市场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发展前景尽管伊曲康唑市场面临竞争环境的压力,但其发展前景仍然乐观。

以下是几个推动伊曲康唑市场发展的因素:1.新型真菌感染疾病的出现: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真菌感染疾病不断被发现,对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药物提出新的需求。

伊曲康唑可以通过优化剂型、提高疗效等方式满足不同真菌感染疾病的治疗需求。

2.健康意识提升: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对真菌感染的认知和预防意识也在不断增强。

伊曲康唑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真菌药物,符合人们对疾病治疗的要求,有望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应用。

3.市场扩大潜力:伊曲康唑市场在全球范围内仍具有较大的扩大潜力。

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真菌感染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对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药物的需求增长潜力巨大。

甲癣治疗进展:伊曲康唑的疗效分析

甲癣治疗进展:伊曲康唑的疗效分析

甲癣治疗进展:伊曲康唑的疗效分析作为一种常见的真菌感染,甲癣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观和生活质量。

近年来,随着抗真菌药物的发展,伊曲康唑作为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在甲癣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分析伊曲康唑在甲癣治疗中的疗效。

一、伊曲康唑的药理特点伊曲康唑属于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色素P450酶,从而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甾醇的合成,达到抗真菌作用。

伊曲康唑具有广谱抗真菌作用,对多种真菌感染有效,包括甲癣。

二、伊曲康唑治疗甲癣的疗效伊曲康唑治疗甲癣的疗效得到了多项研究的支持。

一项涉及120例甲癣患者的研究表明,使用伊曲康唑治疗的患者中,78%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三个月内症状得到缓解,65%的患者在六个月内甲癣治愈。

另一项涉及240例甲癣患者的研究也显示,使用伊曲康唑治疗的患者中,73%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三个月内症状得到缓解,59%的患者在六个月内甲癣治愈。

三、伊曲康唑治疗的副作用伊曲康唑治疗甲癣的副作用相对较少,但仍然需要关注。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头痛、腹泻、恶心等。

在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四、伊曲康唑治疗甲癣的注意事项1. 使用伊曲康唑治疗前,应进行皮肤测试,以确保患者没有对伊曲康唑过敏的反应。

2. 伊曲康唑应与其他药物一起使用,以提高疗效。

4. 伊曲康唑治疗期间,患者应避免饮酒,以免增加副作用的风险。

五、结论伊曲康唑作为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在甲癣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

然而,伊曲康唑治疗甲癣的疗效因人而异,且需要长期使用才能看到明显的效果。

因此,在使用伊曲康唑治疗甲癣时,需要耐心并遵循医生的指导,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同时,患者在使用伊曲康唑治疗甲癣时,也需要注意副作用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让我们深入了解伊曲康唑的药理特点。

作为一种三唑类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色素P450酶的活性,从而阻断麦角甾醇的合成,削弱真菌细胞壁的构建,进而导致真菌细胞的死亡。

伊曲康唑—潜力巨大的广谱抗真菌药物

伊曲康唑—潜力巨大的广谱抗真菌药物

伊曲康唑——潜力巨大的广谱抗真菌药物真菌感染包括浅部感染和深部感染。

浅部感染包括皮肤表面感染、皮肤癣和皮下组织感染,主要由秕糠马拉癣菌、皮肤丝状菌、卡氏枝孢霉等引起;深部感染是指侵袭深部组织、内脏及全身的感染,以隐球菌感染较常见。

近年来,由于AIDS、肿瘤、器官移植、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长期、大量抗生素的滥用引起菌群失调,使得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人数剧增,常见有假丝酵母菌、曲霉菌、卡氏肺孢子菌等感染。

抗真菌药物按结构分类为:1、用于真菌膜上麦角甾醇的药物,如制霉菌素A1、匹马霉素、两性霉素B、哈霉素和曲古霉素等;2、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如:唑类抗真菌药物;3、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如:烯丙胺类的萘替芬、特比萘芬和布替萘芬;4、不影响膜上麦角甾醇的药物,如:非多烯类抗生素灰黄霉素、癣可宁。

其中1、3、4类的抗真菌药由于品种少,原剂型毒副作用大,新剂型价格又比较贵等因素限制了其广泛使用。

而唑类抗真菌药发展迅猛,尤其是三唑类抗真菌药物,优势较大,主要体现在(1)抗真菌谱拓宽。

(2)血将半衰期长,药动学性质良好,在体液中分布和代谢快。

(3)可有效蓄积。

(4)适应症广泛,即可用于浅部真菌感染,也可用于深部真菌感染。

在2005年唑类抗真菌药销售金额占抗真菌药总销售金额的87.99%,可见一斑。

唑类抗真菌药为人工合成药物,可分为咪唑类和三唑类。

其抗菌谱较广,抗菌机制与抑制真菌细胞色素P450依赖性羊毛甾醇-14a-去甲基化酶,从而抑制羊毛甾醇转化成麦角甾醇,导致真菌细胞膜上麦角甾醇的缺失。

麦角甾醇是构成真菌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维持细胞膜的流动性、生物调节以及立体结构等起着重要作用。

麦角甾醇的缺失破坏了真菌细胞的完整性从而导致细胞死亡。

而这类药物对真菌细胞色素P450酶的选择性要高于各种哺乳动物。

唑类抗真菌药发展较快,有些多年来应用的药物已逐渐被新药替代。

现应用较多的抗真菌药物是三唑类抗真菌药。

伊曲康唑

伊曲康唑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孕妇、心功能不全者禁用。
1、诱酶药物如利福平可明显降低本品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因此,当与诱酶药物合用时应监测本品的血浆浓度。 2、本品与华法林和地高辛有相互作用。因此,这些药物若与本品同服时,应减少剂量。 说明:上述内容仅作为介绍,药物使用必须经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药典信息
2、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品的图谱一致(通则0402)。
3、取本品约30mg,置坩埚中,加无水碳酸钠0.3g,加热10分钟,放冷,取残渣,加稀硝酸5mL,摇匀,滤过, 取续滤液1mL,加水1mL,摇匀,溶液显氯化物鉴别1的反应(通则0301)。
旋光度 取本品,精密称定,加二氯甲烷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含0.1g的溶液,依法测定(通则0621),旋光 度为-0.10°至+0.10°。 二氯甲烷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取本品1.0g,加二氯甲烷10mL使溶解,溶液应澄清无色,如显浑浊,与1号浊度标准液(通则0902第一法) 比较,不得更浓,如显色,与橙黄色或棕红色4号标准比色液(通则0901第一法)比较,不得更深。 有关物质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 溶剂:甲醇-四氢呋喃(4:1)。 供试品溶液:取本品适量,加溶剂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2mg的溶液。 对照溶液: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1mL,置200mL量瓶中,用溶剂稀释至刻度,摇匀。
伊曲康唑
三唑类高效广谱抗真菌药
目录
01 化合物简介
03 药典信息
02 适应症 04 安全信息伊曲康唑(Itraconazole),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35H38Cl2N8O4,为三唑类高效广谱抗真菌药, 可结合真菌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抑制麦角甾醇合成。伊曲康唑对皮肤癣菌、念珠菌属、新生隐球菌、糠秕孢子 菌属、曲霉菌属、组织胞浆菌属、巴西副球孢子菌、申克孢子丝菌、着色真菌属、枝孢霉属、皮炎芽生菌等感染 有效。

国产伊曲康唑在中国10年的应用

国产伊曲康唑在中国10年的应用
( 详见 参 考 文 献 ) 。文 献 主 要 为 临 床 病 例 回顾 , 仅 有 2篇文献 为 基 础研 究 。其 中 , 《 中 国麻 风 皮 肤病
药是对酮康唑结构进行改造后获得的, 主要作用于 真 菌 细胞 膜上 的关 键 酶 麦 角 固醇 合 成 酶 而 发 挥 抗 真菌作 用¨ J 。美 扶 作为 伊 曲康 唑 的 国产 制 剂 自
2 0 0 0 0 3 )
【 摘要 】 目的 证据 。方法 概述 国产伊 曲康唑 ( 商品名“ 美扶 ” ) 在 国内 1 0 a的应用情况 , 为其在 国内临床规范 、 合 理应用提供 循证学 共计检索筛选获得 4 8篇文献 , 手足体股癣 1 O
检索复 习 1 0 a来国产伊 曲康唑在 国内应用 的各 类文章。结果
准, 即G R A D E标 准 , 评 价文 献 的证据 质量 。
2 结 果
以检索 式 “ 国产伊 曲康 唑 D a t e : 2 0 0 3 — 2 0 1 3 ” ,
在 中 国知 网 ( C N K I ) 、 万方数据平 台、 中 国 生 物 医 学文 献 服务 系 统 总共 检 索 到 1 0 4篇 ( 分别 为 2 6 、
4 6 、 3 2 篇) 。排除重复 、 与“ 国产伊 曲康 唑” 或“ 美 扶” 应 用 无关 的 文 章 , 最 后 整 理 收集 到 4 8篇 文 献
2 0 0 0年上 市 以来 ,已广 泛用 于各 种 浅 深 部 真 菌 病 及 真菌 相关 疾 病 的 治疗 , 其 确 切 的疗 效 、 低 廉 的治 疗 价格 , 为 临床 医师 和 患 者 都 带 来 了 更 好 的选 择 。
本 文就 近 1 0年 来 美 扶 在 中国 的应 用 进 行 综 述 , 为

最新研究发现,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能够有效消灭休眠的癌细胞

最新研究发现,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能够有效消灭休眠的癌细胞

最新研究发现,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能够有效消灭休眠的癌细胞【抗真菌药物可以杀死休眠的结直肠癌细胞】结直肠癌是美国第四大最常见的癌症类型。

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治疗方法,但某些肿瘤细胞是抗治疗的。

现在,研究表明,一种抗真菌药物可能对这些持久性细胞有效。

伊曲康唑是一种抗真菌药物,它能消除耐治疗的癌细胞并阻止肿瘤的发展吗?伊曲康唑通常用于治疗真菌感染,包括某些类型的阴道酵母,以及手,脚上的真菌感染。

但是英国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已经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使用这种物质的方法,即作为一种能够消除在结直肠癌中潜伏的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

结肠癌是美国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之一。

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估计,2018年将有140,250人患上这种疾病。

研究人员表示:“治疗癌症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同一肿瘤内不同细胞的多样性,在此次研究中,我们针对的是一种在肠道肿瘤中处于睡眠状态的细胞,对治疗没有反应,并且让病人有癌症复发的危险。

”在对小鼠进行的实验中,研究团队发现,这种抗真菌药物可能会引发一种通常对治疗免疫的结直肠癌细胞的死亡。

这些肿瘤细胞处于不活跃状态,或者说“休眠”状态,因此它们对通常的治疗方法,如化疗没有反应,因为化疗靶向并破坏活跃的癌细胞。

因此,即使一种治疗方法能有效地摧毁大多数恶性细胞,这些休眠的细胞也不会受到影响,这将使患者在以后面临癌症复发的风险。

这项研究的结果发表在《实验医学杂志》上,研究人员研究了生长在结肠直肠癌小鼠模型中的肿瘤。

首先,他们关注于识别在癌症肿瘤中哪些信号通路参与了控制细胞休眠。

他们发现,对于结直肠癌,有两种途径:即WNT和Hedgehog途径。

然后,他们在这两个途径上测试了各种药物的有效性,然后他们注意到了伊曲康唑的治疗潜力。

研究团队发现伊曲康唑干扰了WNT通路,这使得休眠细胞的消除并阻碍了肿瘤的生长。

有趣的是,这种药物似乎能将休眠细胞和非休眠细胞同时激活,它迫使细胞重新进入一个短暂的生长周期,然后按下一个不可逆的‘停止’按钮,进入一种被称为衰老的永久停滞状态。

PLGA-伊曲康唑纳米粒的抗真菌研究

PLGA-伊曲康唑纳米粒的抗真菌研究

PLGA-伊曲康唑纳米粒的抗真菌研究
卢见行
【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
【年(卷),期】2011(8)12
【摘要】目的研究用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acid)包裹有疏水的抗真菌药伊曲康唑(ITZ)的纳米粒抗真菌的效果.方法用水包油乳化蒸发合成PLGA-ITZ纳米粒.分别用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射检测其形态、粒径大小和Zeta电位.紫外-可见光谱检测包封率,药物释放和抗真菌活性.结果 PLGA-ITZ纳米粒的大小为直径为220 nm,浓度为0.03 mg/mL能在第9天完全抑制,该剂量相当于3 mg/mL,即100倍ITZ的抗真菌的效果.结论 PLGA-ITZ纳米粒能改善ITZ的水分散度,提高生物适合度和增加抗真菌的效果.
【总页数】4页(P1455-1457,1460)
【作者】卢见行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石岩医院药剂科,4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氟康唑、伊曲康唑治疗孢子丝菌病的临床疗效及体外抗真菌药敏试验研究 [J], 张晓冬;徐莉;靳云霞;张莉敏
2.伊曲康唑、特比奈芬、氟康唑三种不同抗真菌感染的药物经济学分析 [J], 周辉芹
3.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研究进展 [J], 陈亮;刘力威;王志强;陈曦
4.pH响应性PTEN/PLGA-(HE)_(10)-MAP纳米粒的构建及体外评价 [J], 雍琴;岳瀚勋;石敏;黄仕琴;赵轩;余娴
5.抗真菌药伊曲康唑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概况 [J], 苗彩云;陈江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伊曲康唑可用于治疗真菌感染

伊曲康唑可用于治疗真菌感染

伊曲康唑可用于治疗真菌感染
韩秀霞
【期刊名称】《国外医学情报》
【年(卷),期】1999(000)005
【摘要】<正> 美国,新泽西1999年4月讯: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已经批准Janssen制药公司生产的Sporanox(itraconazole,伊曲康唑),即一种新型的、静脉内注射剂,用于治疗数种难以治疗的、可能有生命威胁的真菌感染。

伊曲康唑
适用于三种全身性真菌感染:组织胞浆菌病(网状内皮细胞真菌病)、芽生菌病和难治的曲霉病,这些严重的感染一般在免疫系统受化学治疗、AIDS或
【总页数】1页(P47-47)
【作者】韩秀霞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
【相关文献】
1.伊曲康唑用于化疗后患者真菌感染治疗的护理 [J], 李亮;李萍
2.伊曲康唑应用于白血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J], 张忠强;马国奋;朱敏真;陈红斌
3.氟康唑联合伊曲康唑应用于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护理分析[J], 周小艳
4.伊曲康唑治疗重症肝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J], 陈学兵;欧世
梅;张利沙
5.伊曲康唑治疗常见的皮肤真菌感染:固定治疗方案 [J], Saul,A;颜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伊曲康唑的研究进展

伊曲康唑的研究进展

伊曲康唑的研究进展
宾驰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
【年(卷),期】2010(016)008
【摘要】作为一种广谱、高效的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广泛应用于临床,具有独特的药代动力学及良好的抗真菌活性,对其化学结构、体外抗菌活性、药代动力学及检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越来越有必要性.现就伊曲康唑在临床、药理以及实验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予以总结,认为伊曲康唑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药代动力学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总页数】3页(P1234-1236)
【作者】宾驰
【作者单位】广西浦北县人民医院,广西,浦北,535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
【相关文献】
1.伊曲康唑治疗皮肤肿瘤的研究进展 [J], 黄桃源;何仁亮;陈慕刁;朱定衡;敖贤;徐敏;冯颖彬
2.伊曲康唑抗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 [J], 周川;丁博月;张文倩;丁政云
3.伊曲康唑临床药理学研究进展 [J], 莫智菲
4.浅谈伊曲康唑的研究进展 [J], 陈惠君
5.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研究进展 [J], 陈亮;刘力威;王志强;陈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抗浅部真菌药伊曲康唑的临床应用

抗浅部真菌药伊曲康唑的临床应用

抗浅部真菌药伊曲康唑的临床应用
罗绍淼
【期刊名称】《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年(卷),期】1999(000)003
【摘要】伊曲康唑(Imaconazle,ICZ)是三唑类新一代抗真菌药物,是在酮康唑(Ketoconazole)的基础上进而发展的新型抗真菌药物。

具抗菌谱广,高度亲脂性,亲角质性的精点。

商品名为斯皮仁诺(sporanoa),1993年传入我国并应用于临床。

现由西安杨麻公司生产。

1 作用机理和抗菌特点 1.1 作用机理 ICZ主要通过亲脂性末端.高度选
【总页数】2页(P182-183)
【作者】罗绍淼
【作者单位】贵州省独山县皮肤性病防治所独山 558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
【相关文献】
1.伊曲康唑与硝酸咪康唑联用治疗浅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J], 梁国杰;唐荣祥
2.克霉唑、派瑞松和伊曲康唑治疗浅部皮肤真菌病的对比观察 [J], 王曙霞;万力;唐瑞峰;高顺强
3.口服伊曲康唑短程疗法治疗浅部真菌部41例疗效观察 [J], 李洪武;郭辉
4.克霉唑、派瑞松和伊曲康唑治疗浅部皮肤真菌病的对比观察 [J], 王曙霞;万力;唐
瑞峰;梁思思;杨晓明
5.伊曲康唑治疗浅部真菌感染的疗效分析——中国上市16年中文文献回顾 [J], 吕雪莲;刘维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伊曲康唑对真菌病的药效学,药动学和临床研究

伊曲康唑对真菌病的药效学,药动学和临床研究

伊曲康唑对真菌病的药效学,药动学和临床研究Gran.,SM;阎政
【期刊名称】《药学情报通讯》
【年(卷),期】1989(007)003
【摘要】伊曲康唑(Itraconazole,ICZ)是新的三氮唑类口服抗真菌药,它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理想的药动学特征及良好的临床疗效。

药效学 ICZ体外抗菌谱与酮康唑性质类似,包括大多数致病真菌如皮癣菌。

【总页数】3页(P54-56)
【作者】Gran.,SM;阎政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8.5
【相关文献】
1.小剂量伊曲康唑治疗老年甲真菌病临床研究 [J], 聂舒;缪飞;王宏伟;水润英
2.国产伊曲康唑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研究 [J], 李占国;郭金梅
3.伊他康唑的药效学,药动学以及在真菌病治疗方面的应用 [J], Gran.,SM;虞瑞尧
4.伊曲康唑间歇冲击治疗趾甲真菌病疗效和血清及甲中药物水平临床研究 [J], 王爱平;刘伟;李若瑜;王端礼;王晓红;万哲;陈伟
5.伊曲康唑短程间歇疗法治疗甲真菌病及甲真菌病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J], 张迎;雷鹏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曲康唑真的没有生命力了吗
差不多十年前曾经有幸接触过一个伊曲康唑课题,那时作为一个学生对这个课题的研究目标是采用一种非环糊精的制剂技术提高口服伊曲康唑的生物利用度、减少饮食状态对药物吸收的影响,后来项目在几位老师的推动下得以继续开展并取得了一些积极的结果。

若干年后,抗真菌感染药物市场格局已经发生了变化。

因为曾经接触过伊曲康唑课题的缘故,在毕业后工作期间几位在不同药企工作的朋友曾咨询过我一个问题:伊曲康唑这个品种是不是太老了,现在做这个品种还有没有“钱”途?我个人觉得一个较老品种的生命力与新制剂技术的应用、适应症的拓展或聚焦等方面密不可分,除去国家政策等方面的影响,我认为伊曲康唑这个品种还是有生命力的。

一个药品有没有生命力关键是看临床需求的大小及在对应的适应症下不同品种的竞争情况,当然与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也密切相关。

先回顾一下伊曲康唑不同剂型及相关唑类抗真菌药的开发历程,这有助于更加清晰地解读伊曲康唑这个品种在某些适应症下的竞争表现。

酮康唑是第一个可口服的用于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三唑类药物,但是因为其副作用大,Jassen课题组在对其进行结构改造的过程中发现了伊曲康唑。

伊曲康唑可口服用于浅表和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且毒副作用小,也是首个对曲霉菌有效的三唑类药物。

该药于1988年7月在英国上市其胶囊剂型,开创了氮唑类抗真菌药治疗系统性真菌感染的新时代,并于1992年获得FDA 批准在美国上市。

伊曲康唑的胶囊剂型,适应症主要是妇科、眼科、皮肤科的真菌感染(包括甲真菌)及系统性真菌感染,而且伊曲康唑很快确立了其在非致命性组织胞浆菌病、芽生菌病等系统性真菌感染首选用药的地位。

但伊曲康唑存在溶解度低、胶囊剂型吸收较差且吸收受饮食状态影响等缺点。

辉瑞公司在1990年推出了氟康唑。

氟康唑不仅溶解度好,且吸收好,但是很多真菌对氟康唑天然耐药,抗菌谱没有伊曲康唑那么广,这并没有影响氟康唑在市场的整体表现。

就中国市场而言从伊曲康唑胶囊剂型进入开始,在此后差多十五年的时间里氟康唑和伊曲康唑都占据抗真菌药整体市场前三的位置。

为了改进伊曲康唑溶解度低、口服吸收差的缺点,杨森公司推出的羟丙基β环糊精增溶的伊曲康唑口服液于1997年获得FDA批准,治疗HIV阳性或免疫系统损害患者的口腔和/或食道念珠菌病,对血液系统肿瘤、骨髓移植患者和预期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亦即<500细胞/μl)的患者,可预防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及伴有发热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

因为羟丙基β环糊精的特殊代谢原因,口服液剂型的伊曲康唑在皮肤浅表的分布减少,使其并不适合用于浅表真菌感染的治疗。

此后,羟丙基β环糊精增溶的伊曲康唑注射液也于1999年获得获得FDA批准,主要用于系统性真菌感染的治疗,主要包括曲
霉病、念珠菌病、隐球菌病(包括隐球菌性脑膜炎)和组织胞浆菌病的治疗。

伊曲康唑注射液也是到目前为止唯一一个批准的含羟丙基β环糊精的注射品种,这充分说了伊曲康唑的临床用药地位。

2000年以后抗真菌药新药推出的节奏依然很快,2004年辉瑞公司的伏立康唑获得批准。

伏立康唑是由氟康唑衍化而来,它解决了氟康唑对很多真菌耐药的问题,抗菌谱变广,且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2005年先灵葆雅首先在德国上市了第三代氮唑类抗真菌药泊沙康唑,用于预防和治疗由曲霉菌和念珠菌引起的侵入性真菌感染,其作用机理与其它的氮唑类抗真菌药相同,由于其侧链长的特殊结构性使其在某些由于药物外排引起的耐药性菌株方面有较好的表现。

从2005年至今,中国整个抗真菌药市场超过65%的市场份额被三唑类抗真菌药占据,三唑类药物市场份额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伏立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现在每个品种的年销售额均超过9个亿(数据来源:米内网 2013抗真菌药物市场数据);其它的抗真菌药除了棘白菌素类的卡泊芬净尚占有不错的市场份额,剩余的如烯丙胺类的特比萘芬等虽然在某些细分适应症也有不错的表现,但是还不足以撼动伏立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占主体的抗真菌药市场格局。

2010年FDA又批准了伊曲康唑200mg的片剂,该片剂采用专有的制剂技术使释药更加平稳,降低了耳毒性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上主要用于浅表真菌感染的治疗。

此产品的推出了可进一步巩固伊曲康唑在浅表抗真菌药的用药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伊曲康唑不仅不是落后品种而是在新制剂技术灌溉下可持续焕发生命力的中坚品种。

目前伊曲康唑片剂还未进入中国市场。

上面简单回顾了伊曲康唑不同剂型及部分竞争品种的发展历程及市场表现。

在抗真菌药的临床应用中,临床医生会根据指导原则并结合抗真菌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病人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用药,因此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就成为临床医生用药的重要参考依据。

沈药的于靓平老师曾在《抗深部真菌感染药物的特性及临床应用》一文中总结过不同类型的抗真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这两个方面的数据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了药物在临床上的竞争能力,有对伊曲康唑及其它抗真菌药物品种感兴趣的药物研发及生产企业可以参考一下这两个方面的信息。

常见抗真菌药体外活性比较
常见抗真菌药安全性比较
上面这两个表很清晰的展现了伊曲康唑不仅抗菌活性广(应用范围广),而安全性较高,作为三唑类的伏立康唑同样具有优良的抗菌活性及安全性,氟康唑虽然抗菌谱较窄但是其在某些具体的真菌治疗中活性高且安全性好,所以时至今日抗真菌药整体市场的前四席中有三席被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占据。

从伊曲康唑的第一个口服剂型出现至今将近三十年的时间,这个品种不仅没有被淘汰,反而随着新制剂技术的应用不断的推出新产品并且有着良好的市场表现,伊曲康唑仅口服剂型每年的市场就超过3个亿(数据来源:米内网 2013抗真菌药物市场数据)。

如果新的制剂技术能在解决伊曲康唑的溶解及吸收方面继续做出突破并降低现有制剂的成本(比如开发同FDA 2010年批准的伊曲康唑片剂相似但成本更低的产品),那么伊曲康唑这个品种将会持续的在市场上散发活力,为大众健康贡献更大的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