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考试重点 详细整理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1、发展心理学(背):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到衰老、死亡的生命全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简言之,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观
(1)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他的研究多集中在人格方面。
弗洛伊德修订了自己早期把精神活动分为意识和无意识的这种二分法而引入了自我、本我、超我的人格结构。
①本我
本我:本我是原始本能的自然表现,在人格中最难接近而又最有力的部分,类似于“无意识”的概念,遵守“快乐原则”
年龄越小,本我作用越重要,婴儿几乎全部处于本我状态。本我可能闯入梦境。
②自我
自我:从本我中发展出来的本我与现实世界的中介,遵守“现实原则”,属于意识结构部分,
随着儿童长大,他们发现不能凭冲动随心所欲,要考虑后果和现实经验,这种合理的思维方式就是自我。
③超我
超我:超我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超我遵守“道德原则”,部分属于潜意识部分属于意识
前者是超我中惩罚性、消极性和批判性的部分,告诉个体不能违背良心;后者是由积极的雄心、理想构成的,是抽象的东西,使个体为之奋斗。超我代表着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的高级方向。超我和自我都是人格的控制系统,但自我控制的是本我的盲目的激情以保持机体免受损害;而超我则有是非标准,它不仅力图使本我延迟得到满足,而且可能使本我完全不能获得满足。超我与本我有其对立的一面。
(2)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师承于安娜·弗洛伊德的艾里克森,提出了人的八个发展阶段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考虑到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他认为在人格发展中,逐渐形成自我的过程在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和整合的作用。
名词解释:
积极强化作用:由于一种刺激的加入增进了一个操作反应发生的概率的作用
消极强化作用:由于一个刺激的排除而加强了某一操作反应的概率的作用
(3)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①观察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结果而进行学习(名词解释)
观察学习的强化可以是三种,即: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观察学习过程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即:注意、保持、复现、动机
2.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
苏联的维果斯基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心理发展的实质:一个人的心理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质变的过程)
心理发展与教学:①最近发展区思想
最近发展区:(名解)
维果茨基认为,至少要确定两种发展的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这是指儿童独立活动时所要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第二种是在指导的情况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②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
教学在内容、水平、特点和速度上决定着智力的发展,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儿童发展。
③学习最佳期限
学习任何知识或机能都有一个最佳年龄,为了最大限度发挥教学作用而不造成发展障碍,要让儿童在最佳年龄学习对应的知识。
④“内化”学说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心理发展的原因: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个体的任何心理反应,不论指向外部动作还是内部思维,都是一种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而适应则通过同化与顺应两种形式完成。
心理发展的因素:支配心理发展的原因有成熟、物理条件、社会环境、平衡。
心理发展的结构: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其中图式为核心概念。
图式: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儿童喜欢敲击东西)
图式最先来自遗传,之后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不断改变和丰富,经过同化、顺应、平衡演变成图式。
同化: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用锤子敲完了用勺子敲)
同化只是数量上的变化,不能引起图式的改变或创新。
顺应: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用鸡蛋敲了一次桌子鸡蛋碎了,以后不敢用鸡蛋敲)
顺应是质量上的变化,促进创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
平衡:同化与顺应导致的适应,是机体暂时达到平衡,但这只是下一个较高水平平衡运动的开始。平衡既是发展中的因素,又是心理结构。
心理发展的阶段:在环境教育的影响下,人的动作图式经过不断同化、顺应、平衡的过程,形成了本质不同的心理结构,也就是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前运算思维阶段2-7、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2、形式运算阶段12-15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
8、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定义,优缺点)
1).横断研究(如皮亚杰实验研究)
横断研究设计: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同时对不同年龄的被试进行比较的方法。
样本可来自不同背景和环境。通过研究,对与年龄或生理成熟度有关的心理及行为特征得出变化和差异的规律。
优点:①可同时研究较大样本;②可在较短时间内收集大量数据资料;③省钱省时省力
缺点:①缺乏系统连续性;②难以确定因果关系;③取样程序较为复杂④代群效应
2).纵向研究
纵向研究设计(追踪研究):对同一个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或阶段进行长期的反复观测的方法。优点:(总:系统详尽地了解发展的连续过程及显著的阶段特征)
1、能提供发展方向的数据
2、能揭示早期经历与后来发展结果之间的关系
3、能揭示个体某些方面的时间发展的稳定性及个体变化方式上的个体差异
缺点:①被试随时间逐渐流失;②反复测量引起被试情绪;③研究期长过程中变量增多④练习效应
3).聚合交叉研究
聚合交叉设计:将横断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融合在一起的研究方法。
优点:1、从同辈效应中区分出发展趋势2、可揭示一个群体经历的变化是否和另一个群体相似3、比追踪研究更经济
第五章婴儿的心理发展(知识点多,出小题)
9、婴儿的动作发展(记表P139 P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