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西方园林艺术

合集下载

浅谈中西园林的艺术风格

浅谈中西园林的艺术风格

浅谈中西园林艺术风格的比较园林的起源出自于人们对天国和仙境生活的向往与期盼,而其发展则来源于人性中对美的追求与探索,所以说园林是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过程中,以营造理想生活环境为目的所应用的美学认识和思维的集中体现。

在漫长的文化发展过程中,东西方的园林因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文化传统而形成了迥然不同的建筑风格和造林思想。

本文就中西园林的风格作了简单的比较。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1、营造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哲学、美学思想以及伦理道德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古典园林是园主人精神和文化修养的体现,多不追求实用功能。

园林讲诗意,诗文绘风景,中国古典园林与诗歌一直是相互借鉴,采用古代诗文,让观园者从园景的提名、对额得到的暗示而联想到有关文字乃至历史人物、事件、景色等。

2、师法自然“虽有人做,宛如天开”是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境界,园中景物尽量减少人工雕琢的痕迹,显示自然气息。

在总体的布局上,中国古典园林力求合乎自然要素之间的组织关系。

从中国园林的筑山、理水、植物配置这些风景园林的构景要素中可以体现出道家“崇尚自然”之一观点。

中国古典园林都是在有限的空间里尽量模仿天然水景的全貌。

2、与诗画结合中国古典园林中往往会有名人字画、楹联等,把山水、建筑、树木花草构成的景物形象升华到更高的艺术境界,使观赏者能够得到多方面的艺术审美享受。

二、西方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西方古典园林,以法国规整式园林、意大利台地式园林和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为代表;以几何体形的美学原则为基础,以“强迫自然去接受匀称的法则”为指导思想,追求一种纯净的、人工雕琢的盛装美,形成了以下的独特特点:1.规模庞大,地势平坦。

由于面积大,为了使整个园林的构图统一紧凑,因而园林的布局大都为大轴线,各类景观依次安置在轴线周围。

2.建筑占统治地位。

西方近代园林的总体布局是王权统治的体现。

在园林中宫殿或府邸统率一切,往往处于整个地段的最高处。

中西园林艺术的异同

中西园林艺术的异同

中西园林艺术的异同园林艺术是对环境加以艺术处理的理论与技巧,因中西的文化和地理的不同,其园林艺术也是有异同的,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西园林艺术的异同,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中西园林艺术的异同一园林艺术是整体性的艺术,它把植物、建筑、山水和各种自然的、物质的材料按照园林的艺术原则和使用要求进行创造,将这些有机体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艺术。

通过园林的形象所反映的情意使游赏者触景生情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

园林不单纯是一种艺术形象,还是一种物质环境,园林艺术是对环境加以艺术处理的理论与技巧,它是与功能相结合的艺术,是有生命的艺术,是与科学相结合的艺术,是融汇多种艺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

园林是自然的一个空间境域,与文学、绘画有相异之处。

园林意境寄情于自然物及其综合关系之中,情生于境而又超出由之所激发的境域事物之外,给感受者以余味或遐想余地。

当客观的自然境域与人的主观情意相统一、相激发时,才产生园林意境。

中国园林艺术是自然环境、建筑、诗、画、楹联、雕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

园林意境产生于园林境域的综合艺术效果,给予游赏者以情意方面的信息,唤起以往经历的记忆联想,产生物外情、景外意。

不是所有园林都具备意境,更不是随时随地都具备意境,然而有意境更令人耐看寻味,引兴成趣和深刻怀念。

所以意境是中国千余年来园林设计的名师巨匠所追求的核心,也是使中国园林具有世界影响的内在魅力。

园林布局要因地制宜,布局前对建园单位或园主的要求先行了解,对建园基地的情况作详细调查,不仅了解基地自身情况,还要了解四周外围的环境。

布局要顺应自然,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加以适当的改造,才能构图得体合宜。

园林布局要体现时代精神、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要不断推陈出新。

园林是一种多维空间供游人身临其境进行游赏。

组织景区、分隔空间务使全局既有分隔又有联系,各个景区互相呼应衬托。

布局要突出主体,分别主次;利用地形、植物和建筑、道路等分隔空间,有开有合,有聚有散,曲折多变,小中见大,使全园既有变化又有统一,使游人感觉有不穷之景,不尽之意。

浅析中西园林美学艺术

浅析中西园林美学艺术

浅析中西园林美学艺术一、引言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 探讨了中国和西方园林在构景艺术上的相似和不同之处,旨在研究中西园林审美情趣和空间组织上的联系与区别。

由于地域、历史和文化传统等的不同,中西方园林各自形成独有的形态,风格迴异,差别鲜明。

中国园林注重天人合一, 移步换景, 而西方园林受理性思维影响, 崇尚生态几何美学。

苏州园林着眼于自然美,追求一切服从自然。

而西方园林强调人的力量,所以西方园林艺术强调建筑的秩序感,讲究几何图案的组织,体现出布局均匀、井然有序的风格,强调人工创造之美和匠人精神之美。

看似水火不相容的中西园林,其构景手法上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二、中西园林构景手法上的异同(一)不同点1、整体规模布局不同对于中西园林,首先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它们的建设规模上,西方园林普遍规模庞大,且地势平坦,构图紧凑,构景上罗列有序,以中部的中轴线划分,几乎园林内所有的景观建筑都围绕着这根中轴线。

而中国园林大多面积较小(相对与西方),构景上强调细小精致,更在于对自然山水进行浓缩、仿真,在总体布局上强调因地制宜,巧妙运用,并没有特定的方位规划,也不一定要中规中矩。

比如法国的凡尔赛宫,其建筑总面积达6.7平方千米,是整个巴黎市区面积的四分之一,东西主轴长约3km,包括伸向外围和城市的部分,则有14千米长。

“规模大”自然里面要素的“尺度也大”,例如,主轴上50米宽的大台阶;长轴40米的椭圆形阿波罗喷泉;东西轴62米宽、2千米长的大水渠等。

而反观中国苏州市的留园,留园为中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占地面积23300平方米,堪称中国大型园林,但相比法国的凡尔赛宫,其占地面积还是相去甚远。

例如,留园在建筑上分布极不均匀 ,有些地方极其稀疏 ,有的地方则十分稠密 , 对比异常强烈。

以东区为主 , 石林小屋附近 ,屋宇鳞次栉比 ,内外空间交织穿插 , 但西区部分的建筑则十分稀疏、平淡。

2、着重点与细部设计上不同。

西方园林在构景上注重突出建筑物本身,总是在中轴线上修建体量高大,严谨威严的建筑物;在建筑物的细部设计上崇尚“黄金分割线”,哪怕是在细节上,也注重均匀对称,细致入微。

浅议中西方园林的美学差异

浅议中西方园林的美学差异

浅议中西方园林的美学差异【摘要】中西方园林的美学差异是一个复杂而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本文从中西方园林的设计理念、规划与布局、植物选材与景观呈现、装饰风格与细节处理,以及氛围营造与审美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

中西方园林在美学上存在着诸多差异,包括理念追求、风格特点、景观配置等方面均有明显区别。

这些差异既受历史文化背景影响,也反映了不同地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了解中西方园林美学差异的影响及现实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园林艺术,同时也为园林设计和规划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通过对比和交流,可以促进中西方园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推动园林艺术的发展和传承。

【关键词】关键词:中西方园林、美学差异、设计理念、规划与布局、植物选材、景观呈现、装饰风格、细节处理、氛围营造、审美价值、影响、现实意义1. 引言1.1 介绍中西方园林的背景中西方园林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在中国,园林艺术起源于古代帝王贵族的园林别墅和皇家园林,如秦始皇陵园、唐代的大明宫园等,逐渐演变为宋代的私家园林和元明清时期的名胜园林。

这些园林以山水相间、假山迭峰、流水潺潺、假山瀑布等构造特色为主,注重塑造自然景致,以体现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想。

相比之下,西方园林的发展则始于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宫殿花园和公共休闲园,如阿维尼翁花园和潘赛斯花园等。

西方园林在文艺复兴时期受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影响,逐渐发展出条理清晰、对称美丽的花园风格,以几何形状、修剪整齐的植物和水池为特色,体现了西方文化中对对称、秩序和理性的崇尚。

虽然中西方园林在风格和设计理念上有着明显的差异,但它们都是人类对自然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1.2 美学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美学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尤为重要,因为美学是人们对美的感知和追求的体现,也是园林设计的灵魂。

园林作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不仅要具备实用性和功能性,更应该体现出美学的价值。

论述中西方园林艺术发展史

论述中西方园林艺术发展史

论述中西方园林艺术发展史园林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下经历了各自的发展历程。

中西方园林艺术作为两大园林体系,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本文将从起源与早期发展、古典主义园林、自然主义园林、规则式园林、现代园林艺术、园林艺术风格、园林设计要素和园林艺术与文化交流等方面,对中西方园林艺术发展史进行深入探讨。

一、起源与早期发展1.中国:据史书记载,中国园林最早可追溯至商周时期。

当时的皇家园林以山水园林为主,注重表现自然景观的野趣。

随着时间的推移,园林艺术逐渐发展,融入了文化、哲学和艺术等元素。

2.西方: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园林艺术以建筑物和柱廊为主要特色,追求对称和规则。

到了中世纪,欧洲的园林逐渐发展为教堂庭院和城堡花园等形式。

二、古典主义园林1.中国:明清时期,中国古典园林达到了巅峰。

此时的园林注重空间层次感和自然意境的营造,形成了江南园林、岭南园林和皇家园林等不同风格。

2.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古典主义园林开始兴起。

意大利的台地园和法国的凡尔赛宫苑等作品注重轴线、对称和装饰元素,展现了严谨的古典主义风格。

三、自然主义园林1.中国: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中国的自然主义园林强调“自然”与“天人合一”。

此类园林以模仿自然景观为主,强调山水意境,如江南的私家园林。

2.西方:18世纪的英国,自然主义园林开始盛行。

设计师追求表现自然的野趣,运用自然的植物和蜿蜒的小径,如风景园。

四、规则式园林1.中国:虽然中国古典园林以自然风格为主,但也有一些规则式园林作品,如北京的故宫御花园和河北的避暑山庄等。

这些园林以建筑群和规则式水池为主要特色,强调秩序和严谨。

2.西方:欧洲的规则式园林在17世纪和18世纪最为盛行。

设计师运用轴线、对称和严格的几何图形来组织景观元素,如法国的凡尔赛宫苑和美国的梅尔公园。

五、现代园林艺术1.中国:20世纪以后,中国的现代园林艺术逐渐发展起来。

设计师开始关注功能与形式的统一,注重绿色生态和人性化设计。

中西方园林艺术之浅论

中西方园林艺术之浅论

中西方园林艺术之浅论【摘要】中西方园林艺术在历史长河中各自有着独特的发展轨迹,但也存在着相互借鉴、融合共生的现象。

本文从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历史演变、设计理念比较、景观特点、造园技艺和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探究两种园林艺术的异同之处。

通过对比分析,揭示中西方园林艺术在审美追求、园林布局、植物景观等方面的差异,并探讨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总结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启示和发展前景展望,为今后园林艺术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中西方园林艺术的交流互鉴,将为园林设计带来更多可能性,丰富人们的审美体验,促进园林艺术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中西方园林艺术,历史演变,设计理念,景观特点,造园技艺,文化内涵,启示,发展前景展望1. 引言1.1 中西方园林艺术之浅论概述中西方园林艺术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园林艺术表现方式,具有各自独特的设计思想和审美特点。

中西方园林艺术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发展,各自形成独特的设计理念和风格特色。

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对比比较,有助于我们更深入了解两种文化背景下的园林美学。

通过探讨中西方园林艺术的景观特点、造园技艺和文化内涵,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和欣赏这两种不同的园林风格。

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启示和发展前景,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和展望。

的探讨,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西方园林艺术的美学魅力,为我们的园林设计和艺术创作提供更多的启发和借鉴。

2. 正文2.1 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历史演变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历史演变可以追溯至古代文明时期。

在中国,园林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商代和西周时期,当时的园林多为宫廷园林,以强调山水意境和层次感为主要特点。

随着历史的演变,唐代的中国园林艺术逐渐兴盛,大型私家园林开始兴起,如洛阳的寒碧园、汴京的开封大相国寺,展现出了中国园林的独特韵味。

而在西方,园林艺术的演变起源于古希腊和罗马时期。

古希腊的园林以庙宇为中心,布置有长廊、池塘和雕塑,强调几何形状和对称布局;而罗马的园林则更加注重水景和广场的布局,展现出了欧洲园林的特色。

浅谈中西园林艺术论文

浅谈中西园林艺术论文

浅谈中西园林艺术论文对于中西园林设计大家有什么了解了,知道中西园林设计的差异性在哪里吗?以下是本人精心准备的浅谈中西园林艺术论文,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摘要:自从中西方园林艺术文化开始交流,人们对这两个风格意境截然不同的园林形式的比较就没有停止过。

中西方的园林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而且这两种风格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本文通过分析中西方园林艺术的特点,进而了解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差异性。

关键词:中西方;园林艺术;差异一、中西方园林艺术的特点(一)中国园林艺术的特点1、追求自然美。

中国园林追求自然的美学思想主要受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的影响,他们认为“自然为万物之本”、“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上善若水,上德若谷”,崇尚自然、追求虚静、逃避现实,向往原始自然状态生活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当时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艺术理想和审美情趣。

2、追求含蓄美。

中国园林形成含蓄的特点,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受中国诗画的影响,诗贵含蓄,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另一方面是与追求自然、追求意境这两大特点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

中国园林在“天人合一”的理念指导下,在尊重、崇尚自然的前提下进行规划造园,创造和谐的园林特色;源于自然,但又高于自然,把自然美与人工美巧妙地结合起来,达到了“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境界。

3、追求意境美。

中国园林是文人、画家、造园家和艺匠对自然山水的渴望和追求,深悟山水的形象特征和内涵,并把对自然山水的认知,带到园林艺术创作中,这种融汇了客体的景和主体的情的艺术意境,一直是中国园林刻意追求的境界。

给景物以艺术的比拟和象征,想象上的“人格化”,使园林富有诗情画意,如选石,强调山石的“透、瘦、漏、皱、清、丑、顽、拙”,梅花表示风骨清高,松柏喻示坚贞,在中国园林中,作为审美对象的山水花木等,完全成了审美主体抒发主观情绪意趣的载体。

(二)西方园林艺术的特点代表西方园林风格的是l7世纪下半叶法国古典主义造园艺术,强调驾驭自然、改造自然,“强迫自然接受均衡的法则”,因此形成的基本特点是:整齐划一、均衡对称,具有明确的轴线引导,讲究几何图形的组织营造,甚至连花草树木都修剪成规矩方圆,一切都纳入到严格的几何制约中去,一切表现为一种人工的创造,强调人工美。

中西方园林艺术赏

中西方园林艺术赏
(如图右下)
二.形式美与意境美
西方造园虽不乏诗意,但刻意追 求的却是形式美;中国造园虽也重视 形式,但追求的确是意境美。 西方园林那种轴线对称、均衡的 局,精美的几何图案构图,强烈的韵 律节奏感都明显的体现出对形式美的 刻意追求。 中国造园则注重“景”和“情”, 但其衡量的标准则要看能否借它来触 发人的情思,从而具有诗情画意般的 环境氛围即“意境”。
四.人化自然与自然拟人化
既然是造园,便离不开自然,但中西方对自然的态度却很不相同。西方美学 著作中虽也提到自然美,但这只是美的一种素材或源泉,西方人认为自然美本身 是有缺陷的,非经过人工的改造,便达不到完美的境地。而中国人主要是寻求自 然界中能与人的审美心情相契合并能引起共鸣的某些方面。这与西方是截然不同 到的。
五.唯理与重情
造园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要受到 美学思想的影响 ,公元前六世纪的 毕达哥拉斯学派就试图从数量的关系 上来寻找美的因素,著名的“黄金分 割”最早就是由他们提出的。她强调 整一、秩序、均衡、对称、推崇圆、 正方形、直线等。欧洲几何图案形式 的园林风格正是这种“唯理”美学思 想的影响下形成的。 中国古典园林是滋生在中国文化 的肥田沃土之中,并深受绘画、诗词 和文学的影响。中国古代哲学“儒、 道、佛”的重情义,尊崇自然、逃避 现实和追求清净无为的思想汇合一起 形成一种文人特有的恬静淡雅的趣味, 这也就决定了中国造园的“重情”的 美学思想。 。
中国园林范例 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 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 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 山、叠石、理水)、种植树 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 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 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中国园林则完全不同,既不求轴线对称,也没有任何规则可循,相反却 是山环水抱,曲折蜿蜒,不仅花草树木任自然之原貌,即使人工建筑也尽 量顺应自然而参差错落,力求与自然融合。

浅析中西方文化中的园林艺术

浅析中西方文化中的园林艺术

浅析中西方文化中的园林艺术摘要:世界上自从有了人类,就开始产生设计的意识,也就有了设计,任何一个民族都有根植于其自身的文化艺术,这些艺术特性的形成和发展,在不同艺术门类中都有相似的体现。

园林艺术作为人类艺术范畴中的衍生线,中西方园林艺术在其自身的文化艺术熏陶下,抒写着动人的艺术曲线并且在文化错位下相互交织发展。

关键词:园林文化艺术差异融合1.中西方文化艺术渊源与传统无论是中国文化艺术还是西方文化艺术都是源远流长,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传统。

中国文化艺术在整体上相对于西方文化艺术,更加趋向于静态的文化艺术,而西方文化艺术更趋向于动态。

中国文化艺术在其传统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及禅宗思想的影响下呈现出群体本位的价值取向,强调的是一种天人合一、无为顺应、意境体验、平淡无奇的空灵精神从而达到某种审美体验。

西方文明主要来自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和基督教文明三大源流。

西方文化艺术在其世俗文化与宗教文化的二元结构影响下,追求的是一种理性、自由性的美学审美意识与观念。

2.文化艺术影响下的园林艺术2.1中西方园林艺术的特点中西方园林艺术作为世界两大风格迥异的造园体系, 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色。

整体上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特色稳步前进。

西方园林的造园艺术,在其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影响下完全排斥自然,力求体现出严谨的理性,一丝不苟地按照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发展。

追去均匀、对称使得自然被迫具有抽象性的形式美,成为西方造园艺术的基本信条。

西方文明影响下地思维习惯表现在审美上意识上就是对称、均衡和秩序,而对称、均衡和秩序是可以用简单的数和几何关系来确定的。

中国园林艺术在其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世俗文化影响下追求的是一种“师承自然”的艺术理念,相比于西方园林艺术既不追求轴线对称,也没有任何规则可循,强调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意境审美体验,将园林艺术自由性的山水意境发挥到极致。

中国园林艺术中崇尚自然原始的生动形态,将“天人合一”的思想融合于园林艺术当中,巧妙地将园林艺术中的建筑、山水、植物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中西方风景园林的差异及其产生原因论述

中西方风景园林的差异及其产生原因论述

中西方风景园林的差异及其产生原因论述风景园林是人类构建自然与文化,美化生活与环境的一种重要方式,它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文化、历史和艺术的结合体。

中西方的风景园林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对中西方风景园林的差异及其产生原因进行论述。

一、中西方风景园林的差异1. 设计理念中西方的风景园林设计理念存在较大的区别。

在中式园林中,注重表现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强调“山水田园”的意境,通过山水、建筑、植物等元素的组合,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而西式园林则更注重对空间的合理利用,强调对几何形状的设计与规划,追求对称与对比,建筑与景观的协调统一,突出了秩序、对称与几何美。

2. 建筑风格中西方风景园林中的建筑风格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式园林建筑具有浓厚的古典文化气息,常常采用横卧的“凝园式”建筑,注重道、殿、廊的合理组合,尤其是重视建筑对自然景色的衬托和映衬。

而在西式园林中,建筑风格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工程性,常常采用石材、钢材等现代化材料,建筑形式更加走向简洁大气。

3. 植物配置中西方的风景园林在植物配置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国古典园林注重植物的意境,希望通过植物的生长、颜色、形态等来寓意表达情感与情绪。

而西方的园林则更注重植物的功能性,追求对景观的布置与空间的填充。

1. 文化传统的不同中西方风景园林的差异主要源于中西方文化传统的不同。

中国园林的形成与发展受到了儒家道家佛家三教合一的传统文化影响,注重自然与人的和谐,尊重自然之美、优美之意。

而西方的园林则受到希腊罗马文化影响,重视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与利用,追求对称、秩序、规模与壮观。

2. 地域环境的差异中西方地域环境的差异也是造成风景园林差异的重要原因。

中国位于东亚大陆,受季风气候影响,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山水风光优美。

这种地域环境的差异使得中国的园林景观更加注重山水、水墨意境的表现。

而西方地域环境大多数位于大陆与海洋相交的地带,气候多变,风景资源及形式丰富多样。

中西方园林艺术之浅论

中西方园林艺术之浅论

中西方园林艺术之浅论【摘要】中西方园林艺术在历史发展中相互影响,各自形成独特的设计理念和景观特点。

中西方园林在植物选择上也有着明显的差异,体现了不同文化对自然的理解与表达方式。

中西方园林在建筑风格上展现出各自的特色和风格特点。

通过对比分析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异同,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相互借鉴、融合、共同进步的特点。

未来,中西方园林艺术将继续相互影响,不断拓展创新,在保护环境和传承文化的为人们创造更加美丽、宜居的园林空间。

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发展趋势将更加多元化和全球化,为世界园林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中西方园林艺术、历史背景、设计理念、景观特点、植物选择、建筑风格、相互影响、融合、未来发展趋势1. 引言1.1 中西方园林艺术之浅论中西方园林艺术是世界上两种截然不同的园林风格,融合了东方园林的灵动与西方园林的规划。

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发展历经漫长的历史和文化的交流,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设计理念和景观特点。

本文将从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历史背景、设计理念比较、景观特点、植物选择以及建筑风格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并探讨中西方园林艺术的相互影响与融合,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通过对中西方园林艺术的比较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园林风格之间的差异和共通之处,为园林设计和规划提供新的思路和灵感。

中国传统园林注重意境和情感的表达,追求“山水和谐”的美学理念;而西方园林强调规划和对称性,追求“宫廷花园”的奢华和庄严。

中西方园林艺术的融合,将为园林艺术的发展带来更加多元化和丰富的可能性,展现出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融合。

2. 正文2.1 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历史背景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在中国,园林艺术始于商代至西汉时期的王宫园林,如洛阳宫和长安城的园林。

而在西方,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就有类似园林的建筑,如罗马的别墅和雅典的宫殿。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西方园林艺术逐渐发展并融合,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

在中世纪,欧洲的修道院园林开始兴起,这些园林主要用于种植蔬菜和草药。

浅析中西方园林艺术风格及其美学思想

浅析中西方园林艺术风格及其美学思想

浅析中西方园林艺术风格及其美学思想园林艺术是一种实用和审美相结合的艺术,由于时代、民族、地域、环境等因素影响而表现形式存在区别,又因优秀造园者的社会实践、审美意识、审美经验、审美修养、审美想象、审美理想和审美意趣的不同,使园林艺术呈现了五彩缤纷、美不胜收的风姿。

中西方园林在各自思想、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各自独有的形态。

1、中西方园林艺术风格比较中国园林艺术和西方园林艺术是世界园林艺术的两大流派。

风格迥异,表现形式也迥然不同。

如西方人喜好雕塑,在园林中有着众多的雕塑。

而中国人却喜欢在园内堆假山。

中国人看树赏花看姿态,不讲求品种,赏花只赏一朵,不求数量,而西方人讲求的是品种、数量,以及各种花在植坛中编排组合的图案,他们欣赏的是图案美。

中国的园林艺术源于中国传统绘画,因而从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是传统绘画的又一表现形式,从审美主体来说,长期受深厚的哲学、美学的陶冶,而主体本身又是经过各种成熟的艺术诗词、绘画、工艺美术和建筑交融渗透独立发展起来的一个形态完善的艺术类别。

“诗情画意”是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审美境界。

西方园林中的法国有“园林是陪衬,是背景,是建筑的附属物,确实不是独立完备的艺术”(黑格尔语)。

总的来说,中国古典园林是以含蓄、蕴藉、清幽、淡泊为美,重在情感上的感受。

对自然物的各种形式属性如线条、形状、比例、组合,在审美前意识中不占主要地位。

空间上循环往复,峰回路转,无穷无尽,追求含蓄的境界,是一种摹拟自然,追求自然的封闭式园林,是一种“独乐园”。

西方园林则表现为活泼、规则、奢侈、热烈。

造园中的建筑、无不讲究完整性,以几何形的组合达到数的和谐。

西方园林讲究的是一览无余,追求人工的美,是一种开放式的园林,一种供多数人享乐的“众乐园”。

可以这么说中国园林基本上自然的、写意的、重想象;而西方园林基本上是直观的、重人工、重规律。

2、中国园林造园的美学思想中国古典园林是滋生在中国文化肥田沃土之中,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

园林景观设计——中西方传统园林设计风格解析

园林景观设计——中西方传统园林设计风格解析

中西方传统园林设计风格解析园林是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过程中,以营造理想生活环境为目的所应用的美学认识和思维的集中体现。

在悠久的文化发展过程中,中西方的园林因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文化传统而形成了迥异的风格。

一、不同的自然观中西方对待自然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西方人善于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积极进取,他们在与自然的抗争中获得快感和乐趣,并且认为这是一种文明的进步;而中国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因此,不同的自然观在造园艺术上地体现出风格迥异的特点。

中国自古地大物博,建筑艺术源远流长。

不同地域和民族其建筑艺术风格等各有差异,但其传统建筑的组群布局、空间、结构、建筑材料及装饰艺术等方面却有着共同的特点。

西方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美,布局对称、规则、严谨,从而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从现象看西方造园主要是立足于用人工方法改变其自然状态。

西方园林注重外在几何秩序的形式美感,同时,更注重外在几何秩序的功能性,以人为本,例如很早就有了功能明确的剧场、庭架、迷园、泳池等户外娱乐场所,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人服务的观点。

二、中国传统园林设计风格分析(一)皇家园林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建设,历时近百年,在北京西北郊建成了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畅春园、圆明园共计五座皇家园林,统称为“三山五园”。

与这几座大园同时建造的还有一批专门赐给皇子、皇亲的小型赐园,例如圆明园附近的熙春园、勺园、朗润园等,使北京西北郊出现了一个迄今世界上最庞大的皇家园林区,它们表现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的最高成就。

这些皇家园林其特点主要有:1、规模大。

2、帝王苑囿的建筑布局与形式除宫室部分较工整严谨外,其他多较活泼,随意布局建筑式样多变,与地形结合紧密,建筑体量比较小巧素雅,常不用斗拱,但同私家园林相比,又显得堂皇壮丽。

苑中的中心建筑,为了与空间相称,体量尺度都很高大。

3、帝王苑囿主要依靠堆土来形成山丘涧壑的地形起伏,再适当点缀山石,形成真山与假山相结合的方式。

浅析中西方园林艺术风格的对比

浅析中西方园林艺术风格的对比

浅析中西方园林艺术风格的对比浅析中西方园林艺术风格的对比摘要:园林是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以营造理想生活环境的过程中所应用的美学认识和思维的集中体现。

中、西方园林为何如此会循着不同的方向、路线发展呢?且不同的方面各又是怎么表现的呢?该文通过几个方面分别论述中西方园林风格的差异对比。

关键词:中国传统园林;西方园林;风格设计园林的概念随着社会发展的历史和人类知识的扩展而日益更新从而逐渐满足人们对物质和精神上生活的享受和要求。

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风格特点和适用范围,不同国家、地区的界定也不完全一样。

提到园林,就不得不谈到中、西两大园林流派。

中国园林艺术和西方园林艺术是世界园林艺术的两大流派,风格迥异,表现形式也迥然不同,但在某些表达方面却极其的相似。

中西园林艺术尽管由于各自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不同而形成了两大不同的类型,但它们都是世界园林文化的一部分,都是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配景和建筑布置,它们都具有园林艺术的共同特性,那就是补偿现实生活境域的某些不足,满足人类自身心理和生理需要,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玩、居住的环境。

中外园林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色。

尽管中国园林有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之分,且呈现出诸多差异,而西方园林因历史发展不同阶段而有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园林等不同风格。

但从整体上看,中、西方园林由于在不同的哲学、美学思想支配下,其形式、风格差别还是十分鲜明的。

布局上来看,中国园林艺术风格由生态形式自由式布局,而西方园林艺术风格以几何形式规则布局。

在中国古典园林建造中,一般在进入一个较大的景区前常有曲折,狭窄,幽暗的小空间作为过渡,以收敛人们的视觉和尺度感,然后转到较大的空间,以达到“豁然开朗”的效果。

这是“先藏后露”“先扬后抑”的“抑景”手法。

比如扬州何园,苏州挫政园,无锡寄畅园无不选择了这一空间布局。

论文:中西方园林艺术赏析-从中西方园林艺术鉴别中学习

论文:中西方园林艺术赏析-从中西方园林艺术鉴别中学习

中西方园林艺术赏析——从中西方园林艺术鉴别中学习摘要:中西方园林设计内涵丰富,区别也很显著。

从中的精华,很值得后人的研究与学习。

关键词:人工美与自然美形式美与意境美必然性与偶然性明晰与含混入世与出世从古至今,无论中西方,人类对于美的追求与创造都近乎精益求精,园林设计中的大量传世佳作,都写满了人们的对于美的各种见解与领悟,留给后人的不仅仅只是惊叹,更有促使人们努力钻研下去的不竭动力。

作为后人更应奋发,站在伟人的肩膀上,创造更深远的辉煌。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中西方园林艺术各自的特点,从中领略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以及人类的巧夺天工。

中西园林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色。

尽管中国园林有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之分,且呈现出诸多差异,而西方园林因历史发展不同阶段而有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园林等不同风格。

但从整体上看,中、西方园林由于在不同的哲学、美学思想支配下,其形式、风格差别还是十分鲜明的。

人工美与自然美中、西园林从形式上看其差异非常明显。

西方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美,不仅布局对称、规则、严谨,就连花草都修整的方方正正,从而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从现象上看西方造园主要是立足于用人工方法改变其自然状态。

中国园林则完全不同,既不求轴线对称,也没有任何规则可循,相反却是山环水抱,曲折蜿蜒,不仅花草树木任自然之原貌,即使人工建筑也尽量顺应自然而参差错落,力求与自然融合。

人化自然与自然拟人化既然是造园,便离不开自然,但中西方对自然的态度却很不相同。

西方美学著作中虽也提到自然美,但这只是美的一种素材或源泉,自然美本身是有缺陷的,非经过人工的改造,便达不到完美的境地,也就是说自然美本身并不具备独立的审美意义。

黑格尔在他的著作中曾专门论述过自然美的缺陷,因为任何自然界的事物都是自在的,没有自觉的心灵灌注生命和主题的观念性的统一于一些差异并立的部分,因而便见不到理想美的特征。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所以自然美必然存在缺陷,不可能升华为艺术美。

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的比较

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的比较

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的比较张文洁B110301230世界上古典园林造园方式由于中西文化的结构、形态,或是文化形成的哲学基础、思想观念的不同大致分为中国古典园林跟西方古典园林两大类。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哲学追求纯粹的自然之美,融入诗画之美,感悟深厚意境。

西方古典园林造园哲学则强调“秩序和控制”,注重人工改造,追求几何规则之美。

一.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的共性由于客观历史条件、文化传统、民族审美心理等方面的差异,致使中西方不仅在园林艺术和园林美学思想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其表现形式上也各不相同,但是就其本质而言却存在着许多共同之处。

虽然中西园林属于不同的园林体系,但它们同属于与建筑和绘画艺术相关联的艺术门类,因此,在它们之间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中西方古典园林都是通过典型形象来反映现实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并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影响人们的情绪、陶冶人们的情操。

因而,中西方园林都具有世界园林文化之共性。

1.中西方园林艺术都是人们精神文化的具体体现。

将人类的哲学思想、精神情趣、情感意识融入园林的各个方面。

2.中西方园林艺术都是有生命的物质空间,从园林的构成来看,中西园林艺术均通过建筑、山水、花草、树木等物质要素来表现。

3.中西方园林文化都是与功能相结合的科学文化。

中西方园林在考虑文化艺术性的同时,均将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甚至是实用价值等多方面的要求放在重要的位置,做到文化艺术性与功能性的高度统一。

4.中西方园林文化都具有综合性。

一方面体现在具有空间的多维性,另一方面又体现在具有极强的兼容性。

各门艺术彼此渗透、融会贯通形成一个能够统辖全局的综合艺术。

二.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差异比较园林艺术与其它艺术一样,中西方亦具有各自的特征和风格。

中国园林是再现自然的“山水式”园林,崇尚自然、追求意境和诗情画意融为一体,是一种既摹绘自然又超越自然的园林文化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美学,来源于道家学说,强调“师法自然”,讲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中西园林艺术比较

中西园林艺术比较

2、秀美韵致的园林审美风格 中日比较
其共同点是: 首先,空间上同在世界东方。 其次,在文化背景上同属于东方文化类群。 第三是生理上同属于一个人类来源。这是审美主体的生 理比较。洪积世时中日存在陆桥,此时产生的北京周口 店山顶洞人和广西柳江人,与日本港川人相近。种种迹 象表明,中日两国人有共同的祖先。
富丽典雅的园林审美风格
法国古典园林
17世纪是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天下。以商迪府邸、孚-勒-维 贡府邸和凡尔赛宫为代表的法国古典园林,是规则的几何式园 林的登峰造极之作。 崇尚开放,流行整齐、对称的几何图形格局,通过人工美以表 现人对自然的控制和改造,显示人为的力量。它一般呈具有中 轴线的几何格局:地毯式的花圃草地、笔直的林阴路、整齐的 水池、华丽的喷泉和雕像、排成行的树木(或修剪成一定造型 的绿篱)、壮丽的建筑物等,通过这些布局反映了当时的封建 统治意识,满足其追求排场或举行盛大宴会、舞会的需要。其 最有代表性的是巴黎的凡尔赛宫。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中国的自然式花园大都认为受老庄哲学 影响。 西方园林深受西方哲学基础、美学思想 和政治的影响。 16-17世纪,全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孕育 了以培根、霍布士为代表的唯物主义经 验论和笛卡尔为代表的唯理论。笛卡尔 的唯理论在当时起到了广泛的影响。 他们都认为:客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都强调理性在认识世界中的作用。
5.封建时代,意识形态领域大都受宗教观 念统治,不同宗教思想影响形成不同风 格园林。
三、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同一性
1.中西方园林艺术的人类同一性 人类园林文化中所体现的人类一致具有 的、彼此相通的、内在同一的人性。 比如:世界各民族虽然空间距离遥远, 文化背景迥异,园林形式千姿百态,但 是造园的目的一致,补偿了现实生活境 域的某些不足,满足人类自身心理和生 理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西方园林艺术摘要: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中西方园林在各自思想、文化基础上形成了各自独有的形态。

西方信奉“天人对立”,崇尚改造自然的思想,在线条的运用上崇奉直线,以直线几何图案为美。

因此在西方的造园活动中,几何化的规整构图形式是其艺术表现的必然。

而中国则信奉“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哲学思想,在线条的运用中崇尚曲线美,只有曲线的变化才能反映出自然界不规则性的内在美。

因而在中国园林艺术表现上,以迂回曲折的线条变化,融入自然的美感。

虽然中西方园林艺术由于各自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不同而形成了两大不同的体系,独具风格、各具特色,但他们毕竟是世界园林文化的一部分,他们都具有园林艺术的共同特征。

关键词:中西方园林艺术差异正文: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利用或者改造天然的山水地貌,人工跌山理水,结合观赏植物的栽培以及建筑的配置,从而构建了一个供人们游览、休息和居住的环境。

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方式的一种物质载体,也是一种文化审美享受的对象。

世界上各个名族都有对自然美德审美要求,但只有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文化素质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产生自己的园林创作。

杨鸿勋在《江南园林论》中说:“园林史被人类征服的大自然的缩写。

用造园艺术的手段加工再现的自然风景,是理想化的、蓄以人类生活情趣的园林景象,它潜在地给人以劳动战胜自然地欣慰,而更为直接地给人以如吟诗、读画得赏心悦目的美感享受。

”园林艺术是表达人与自然关系的最直接、联系最紧密的一种物质手段和精神创作。

对于中西方园林的分析,更有利于把握园林艺术的共性,使它们相互取长补短,使得中西方园林艺术在更多方面交流、融合。

1、中西方园林历史传统的差异中西方所处的不同地域环境之下,不同的文化历史环境造就了不同的园林艺术风格。

中西方艺术风格不同,最根本的源头是中西方人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西方规则式园林追求的是的是秩序与控制,是一种人工化的自然;中国自然式园林追求的是一种天人合一,是自然的拟人化。

不同的追求和理想,使得中西方园林在艺术形式上有着很大的差别。

1.1文化背景的差异中国人重视整体的和谐,中国哲学讲究事物的对立统一,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易传》提出天人协调,“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

节制自然需合它自己的法则,辅助自然应适度,效法自然地造化功能而不过分,并用以成就万物而无欠缺,都是人对自然既进取又维护,适度而和谐,不同又比动而变化。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大多有道佛之风范,参禅悟道,却始终没有一句明确的回答。

中国园林正有这种味道,如同中国画写意多于工笔,中国人讲究和谐,“乐者,天地之合也”,为此在造园中也讲究含蕴、深沉、虚幻,尤其是虚实相生,成为中国园林的一大特色。

西方园林方正严谨,直道轴线,一览无遗。

而我国园林讲究“移步换景”,在遮遮掩掩中即使是小园亦可拉出很大景深,其中奥妙正在于藏而不露、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而西方哲学主张客观世界的独立性,主客观分离,相反而不相成。

亚里士多德提出物竞天择,F.培根说:“要命令自然,就要服从自然”,目的在于征服,他又说:“务必将自然加上夹棍,逼她画出供来”,以便更好地征服她。

在西方哲学传统主流中,几乎一边倒的是人与自然绝无和谐相容,而是你死我活得只有相克。

在西方园林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从农业种植及灌溉发展到古希腊整理自然、使其秩序化,都是人堆自然的强制性的约束。

西方园林经过古罗马、文艺复兴到17世纪下半叶形成的法国古典园林艺术风格,一直强调着人与自然地抗争。

所以西方人文主义是由人们对探索、利用和控制自然的兴趣作指导的。

他们肯定个人,肯定显示生活,求生存的竞争促进园林的发展。

可以看出,西方文化思想发展,是把人鱼自然相分开来认识自然、探索自然规律的。

1.2实践观念的差异中国人基于一种整体的思考,理性趋于具体化,因此跟中国人谈话最好多举例子、就事论事。

而西方人则趋于抽象化,跟西方人讲话则可以多谈观念、方法,他们的理论理性发达些。

从整个历史潮流来看,中国人的实践观念是较重视具体性的,中国人强调社会意识,注重如何在集体社会中进行人格修养来和社会意识相适应,而不至于遭到批评,这就形成了讲究过程、境界、精神状态的修身养性的实用主义。

西方的实用主义是功利的,他们追求个人的功利,也认为个人的功利追求最后和整体的功利是一致的。

基于地理环境不尽相同,哲学观的不同,中西方传统园林的发展产生了迥异的结果。

西方园林从一开始就同秩序密不可分,从一开始就是与自然抗争,并试图征服自然来产生他们认为的和谐美。

而中国园林一开始就建立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去模仿自然、再现自然,他们利用自然的可持续性为自我服务的同时同时创造出自然式的园林,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自然美的园林风格。

人与自然在起源上是合一的,随着时空的发展变化,人被动地从随同自然向改造自然进化。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人和西方人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自然,又以不同的方式和态度去改造和征服自然,因此,中西方园林各自的不同实践操作理论,正是文化差异造成的。

2、中西方园林审美思想的差异中西方园林由于是在相对隔离的文化圈中独立产生和发展的,因而形成了双方各自的独特风格和文化品质,蕴藏了不同的对园林的审美思想,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园林形式美。

2.1中国园林的美学思想中国园林滋生在中国文化的肥田沃土之中,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

由于诗人、画家的直接参与和经营,中国园林从一开始就带有诗情画意的浓厚感情色彩。

中国画,尤其是山水画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最深刻的。

中国园林一直是遵循着绘画的脉络发展起来的,并遵循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原则。

除绘画外,诗词对中国造园艺术也影响至深。

诗对于造园的影响也是体现在“缘情”的一面,中国园林多由文人画家所营造,不免要反映其气质和情操,这些人作为士大夫阶层无疑反映着当时社会的哲学和道德观念。

中国古代哲学“儒、道、佛”的重情义、崇尚自然、逃避现实和追求清静无为的思想形成了一种文人特有的恬静淡雅的趣味、浪漫飘逸的风度和朴实无华的气质与情操,这也就决定了中国造园“重情”的美学思想。

2.1.1中国园林的自然美中国造园主要需求的是自然界与人的审美一致性。

中国园林审美观的确立大约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代,特定的历史条件使士大夫阶层淡漠政治,寄情于山水,并从湖光山色中蕴含的自然美中抒发情感。

中国园林虽从形式和风格上看属于自然山水园,但绝非简单的再现或模仿自然,而是在深切领悟自然美的基础上加以概括和总结。

2.1.2中国园林的意境美追求意境的中国绘画、诗词、文学的影响介入到造园之中后,使得中国造园从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注重情和景,乃至于对情景交融的最高境界的追求。

景属于物质形态的范畴,但其衡量标准则要看能否借它来触发人的情思,从而具有诗情画意般的环境氛围。

2.1.3中国园林讲究的是含蓄、虚幻、深沉、虚实相生中国造园走的是自然山水的路,所追求的是诗画一样的境界。

如果说它注重造景的话,那么他的素材、灵感只能到大自然中去发掘,越是符合自然天性的东西便越包含丰富的意蕴。

中国造园讲究的是含蓄、虚幻、步移景异,其中奥妙正在于含而不露、求言外之意,使人们置身于扑所迷离和不可穷尽的幻想之中。

中国园林的造景借鉴了诗词、绘画中的含蓄、深沉、虚幻,并借以求得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漏、或浅或深的效果,从而把许多全然对立的因素交织融会,使之浑然天成,充分体现了园林式的中国化。

2.2西方园林的美学思想西方园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和古希腊。

萌芽时期的西方园林体现着人类为更好地生活而同自然界恶劣环境进行斗争的精神,它来源于劳动者用于开拓、进取的精神,通过整理自然,形成有序的和谐,西方园林体现的是“人定胜天”的观念和理性的追求。

2.2.1西方园林的人工美西方规则式园林体现的是人工美,不仅布局严谨,就连花草都修正得方方正正,呈现出图案美,从现象上看,西方造园主要是立足于用人工方法改变其自然状态。

虽然在西方美学著作中也提到自然美,但这只是美的一种形式,自然美本身是具有缺陷的,非经过人工的改造不可能达到完美的境地。

西方人认为,造园要达到完美的境地,必须凭借一种理念去提升自然美,从而达到艺术美的高度。

早在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从数的角度来探求和谐。

文艺复兴时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人还通过人体来论证形式美的法则。

而黑格尔则以“抽象形式的外在美”为题,对韵律、均衡、对称、和谐等形式美法则作出抽象概括,于是形式美的法则就有了相当的普遍性。

它不仅支配着建筑、绘画、雕刻等视觉艺术,甚至对音乐、诗歌等听觉艺术也有很大影响。

西方规则园林那种轴对称、均衡的布局,精美的几何图案构图,强烈的韵律节奏感都明显地体现出对形式美的可以追求。

2.2.2西方园林给人以秩序井然和清晰明确的印象由于西方规则式造园遵循形式美的法则,追求几何图案美,必然呈现出一种几何制的关系,诸如轴线对称、均衡以及确定的几何状,如直线、正方形、圆、三角形等的广泛应用。

尽管组合可以千变万化,但仍有规律可循。

另外西方人擅长逻辑思维,对事物习惯于用分析的方法揭示其本质,这种社会意识形态也打打影响了人们的审美习惯和观念。

3、中西园林艺术风格的差异3.1中国园林艺术风格中国的园林是一种山水式园林,追求天然之趣是中国园林的基本特征。

它把自然美和人工美高度结合起来,把艺术境界与现实生活融合于一体,形成把社会生活、自然环境、人的情趣与美的理想水乳交融地交织在一起的,既可坐可行,又可游可居的现实的物质空间,它是人类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伟大创造。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自然者为上品之上”、“虽由人作,宛如天开”,成为评价中国园林艺术的最高标准。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成为中国造园艺术的基本信条。

中国园林仿佛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也仿佛是一副可以身临其境的山水画,它是绘画与文学结晶而成的美景,凝聚着中国人的美学观和思想感情。

中国园林的总统布局,要求庭园重深,处处邻虚,空间上讲求“隔景”、“藏景”,要求循环往复,无穷无尽,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营造出无限的意趣。

3.2西方园林艺术风格西方园林的造园艺术,深受数理主义美学思想的影响:完全排斥自然,力求体现出严谨的理性,一丝不苟地按照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发展,追求园林布局的图案化。

“大自然必须失去它们天然的形状和性格,强迫自然接受对称的法则”,成为西方造园艺术的基本信条。

正如西门德所说:“西方人对自然作战,东方人以自身适应自然,并以自然适应自身”。

3.2.1建筑统帅园林在典型的西方园林里,总是有一座体积很大的建筑物,矗立于园林十分突出的中轴线的起点上。

整座园林以此建筑物为基准,构成园林的主轴。

园林整体布局服从建筑的构图原则,在园林的主轴线上,伸出几条副轴,布置宽阔的林荫道、花坛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