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雷电灾害发生的原因及防御措施
浅谈雷电形成与预防措施
![浅谈雷电形成与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a388f2a0912a21614792974.png)
科学世界
2 0 1 5 年3 月 ・1 ・
浅 谈雷 电形 成 与预 防措施
寇 鹏
4 7 3 0 0 0 河南省 南阳市气象局 ,河南南阳
摘 要 : 雷 电灾害随着高层 建筑的不断兴建 以及 电子信息 系统 的大范 围应用, 日益成 为危 害人 们 日常 生活的重要 自然危 害 之一 。基 于此,对雷 电的形成 、雷击灾害的发生 以及如何 防御 雷击 灾害等方 面作 了简要 分析 ,以帮助人们利 用科 学知识防御 雷 击 灾害,减 少或免去 雷击 灾害的所 带来的生命 财产损 失。 关键词 : 雷电现象 ;雷 电灾害 ; 防御 措施 中图分类号 : T M8 6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1 . 5 5 7 8( 2 0 1 5 )0 3 . 0 0 0 1 . 0 1 1雷电概述 雷 电是伴有 闪电和雷 鸣的一种雄伟壮观 而又有点令人生畏 的放 电现象 。雷 电一般产 生于对 流发展旺盛的积雨云 中,因此 常伴有强烈 的阵风和暴 雨,有 时还 伴有冰雹 和龙卷风 。积雨云 顶部一般较 高, 可达 2 O 公里 , 云的上部 常有冰 晶。冰 晶的凇 附, 水滴 的破碎 以及 空气对流 等过程 ,使云中产生 电荷。云中 电荷 的分布较复杂 ,但 总体而言,云的上部 以正 电荷为主 ,下部 以 负 电荷 为主 。因此,云的上、下部之间形成一个 电位差 。当电 位差达 到一定程 度后 ,就会产生放 电,这就是我们常见 的闪电 现 象。闪电的的平均电流 是 3 万安培 , 最大 电流可达 3 O 万安培。 闪电的电压 很高,约为 1 亿至1 0 亿伏特 。一个 中等强度雷暴 的 功 率可达 一千万瓦 ,相当于一座小型核 电站 的输 出功率 。放 电 过程 中,由于闪 电通道中温度骤增 ,使空气体积急剧膨胀 ,从 而产 生冲击波,导致强烈的雷鸣 。带有 电荷 的雷 云与地面 的突 起物接近 时,它们之间就发生激烈 的放 电。 2 雷电灾害的形成 云 内和 云 与 云 之 间 的 放 电 ,叫 云 间 闪 电或 云 闪 , 云与 大 地 之 间的放 电,叫云地 闪电或地 闪。云 闪因其不 能到达地面 ,一 般 不会 对人类活动造成影响 ,对人类活动成影 响的主要 是地 闪 。地 闪发生时 ,产生 的雷 电流从云 中泄放 到大地 ,在其 泄放 通 道上造成的危害即雷击灾害 。 当雷 电流从云中泄放到大地时 , 直接打在建筑物 、构筑物及人 畜身上 ,产生 电效应 、热效应 和 机 械力 ,造 成毁坏和 伤亡 ,称之 为 “ 直击 雷”:当雷 电流 从云 中泄放到大地时 ,在其泄放通道周 围产生 电磁感应 向外传 播或 直接通过导体传导 ,导致在影 响范 围内的金 属部件 、电子 元件 和 电气装置 ,受到 电磁脉冲 的干扰而 毁坏 ,称之 为 “ 雷击 电磁 脉冲 ” 。 3雷电灾害防御措施 3 . 1搭接 或称为 “ 均 衡连接 ” 、“ 等 电位连接 ”就是把各种 金属物用 粗 的铜 导线焊接起来 , 或把它们 直接 焊接 起来,以保证等 电位 。 特别受重 视的项 目,它又是最 费工、费钱 、费力的防雷措施 , 是防雷工程的重点和难点 。 3 . 5 屏 蔽 就是用金属网、箔、壳 、管等导体把需要保护 的对象包 围 起来 ,从物理上说 ,就是把 闪电的脉冲 电磁场从空 间入侵 的通 道阻 隔起来 ,力求 “ 无 隙可钻 ” 。各 种屏 蔽都 必须妥 善接地 , 所 以这五项措施是一个有机联系 的整体 防卫体系 ,全面措施才 能达到万无一失的效果 。 3 . 6要加强防雷法规 、 防雷减灾知识普及宣传 。 不断提高农村 、 农民的防雷减灾意识 各级气象部 门要抓住雷 电灾害典 型事例 , 通过广播 、电视 、 报纸 、网络等各类媒体 ,大 力宣传 防雷减 灾有 关法律规 章和科 普知识 ,进一步提 高广大农 民的防雷减灾 意识 ,宣传重 点要放 在如何增强农村农 民的防雷 自救 互救 能力 上。 3 . - /要切实采取措施 ,消除 防雷 安全 隐患 针对地域特 点,因地制 宜,会同当地政府 部门共同制定新 农村建设 防雷减灾指 导性意见及规划 ,加 快农 村防雷减 灾监测 网建 设,开展 面向农村 的雷电预报服 务 ; 主动加强部 门协调沟 通, 将防雷审监验列入农村工程项 目的监管环节 , 从源头抓起 , 把好 防雷 设施 设计 、施 工关 口,确保防雷设施建设质量 : 要切 实加 强农村雷 电灾 害调 查,分析 农村 防雷形势和需要,为当地 政府 防雷减 灾决策 提供 科学依据 : 积极开展农村建设工程项 目 的雷击风 险评估 ; 主动开展农村防雷安全检查 ,排查雷击 隐患, 督促和指 导农 村农 民落实防雷整改措施等。 3 . 8 加强 防雷检测 行业管理 避 雷装置 安全检测,不同于一般的业务工作 ,涉及到各行 各业, 依法进 行安全检 测和技 术服务,必须有 完善的组织机构 , 进行规范化管理。防雷部 门聚集着防雷技术 、人才等各方面 的 优势,特 别是相当一部分部、委系统防雷的技术力量 、设备配 置都有较强的实力和基础 ,有 的多年在开展这项工作 ,但这些 部门和系统都是 自成体系 ,各 自为政 ,没有形成一个完整 的体 系,缺乏规范化管理 。那么 ,如何利用好各方面 的优势 ,履行 好政府赋予我们的管理职能 ,又不造成行业垄断 的态势 。应建 立避雷装置安全检测网 ,比较好地发挥各方面 的职能作用 。如 果只依靠气象部 门承担检测任务 ,难 以达到预期 的 目的,有的 部 门、特殊行业不是我们力所 能及 的。只有最大 限度地调动各 方面的积极 因素 , 才能更好地履行 《 气象法》赋予我们 的职能 。 为加强检测管理工作 ,制定 了检测 资质 审批制度 、资质年 审制
南阳中小学校防雷措施存在的问题及整改建议
![南阳中小学校防雷措施存在的问题及整改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23b363ca76a20029bd642d4f.png)
南阳中小学校防雷措施存在的问题及整改建议【摘要】学校是人员密集的场所,人员安全非常重要,而中小学对防雷的意识淡薄,因此中小学校的防雷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在学校防雷安全隐患专项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作出分析,并结合这次整改,提出了一些合理建议,以便以后与同行交流。
【关键词】防雷措施;存在问题;整改建议学校是人员密集场所,中小学校的雷电灾害预防和全校师生的人身安全问题一直是气象防雷工作的重点。
近期,南阳市气象局对全市的中小学校防雷安全隐患作了全面的专项检查,并对不合格的学校进行统计,要求他们尽快按规定进行整改。
根据在防雷工作中的经验,结合这次实践,提出了一些合理建议。
1.南阳市雷暴概况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又是一种自然灾害,不仅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
南阳位于北纬32°17’~33°48’,东经110°58’~113°49’之间,它地处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处,东北西三面环山,南部是丘岭地,整个地形成为一个近马蹄形的盆地。
根据近5年的统计显示,每年平均雷暴日数为32天,呈逐年上升趋势,雷暴日多集中在夏日的6-8月份。
南阳地区属于强雷暴活动区,特别是我市的南召县到方城县一带属于强雷区域。
城区内雷暴高发区为卧龙岗和白河南岸一带。
我们从防雷中心查阅的雷电损失统计数据表来看,每年我市的城乡接合部为雷电灾害损失严重区域。
2.南阳中小学校雷击灾害个例(1)南阳市某小学2011年9月综合楼尖顶遭受直击雷,校园闭路电视广播系统遭损坏。
(2)南阳市某小学2012年8月造成教学楼6台电脑、多媒体、校园音响控制设备损坏。
(3)南阳某初级中学2013年7月遭感应雷,造成电脑、电视机、电话机、多媒体等电器设备多数损坏。
3.南阳中小学校防雷措施存在的问题近年来,由于河南省气象局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强,南阳市气象局在省局和南阳市委市政府的双重领导下,联合南阳市教育局、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开展了南阳中小学校防雷安全隐患专项检查工作。
雷电危害的探究
![雷电危害的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a480fbc480eb6294dd886caf.png)
雷电危害的探究【摘要】雷电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一大自然灾害,要想科学地防御雷电灾害,减少或防止它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威胁,必须认真研究雷电发生规律、雷电危害种类、雷电危害机理、雷击形式、雷暴天气成因及消散等问题。
【关键词】雷电危害;问题;探究1.南阳雷电的发生规律南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
南接湖北,西连陕西,三面环山,中部平坦,素称“南阳盆地”,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
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山区、丘陵、平原各约占1/3。
大部分地区平均雷暴日数在29天以上,最多可达到50天以上,为多雷暴活动区,每年都有因雷击而造成损失和伤亡的事故发生。
南阳雷暴活动的季节性特点较强,一年四季均可以出现,但最集中出现在夏季(6-8月份),夏季雷暴日数占全年雷暴日数的60%以上;其次出现在春季和秋季,约占年雷暴日数的20%和10%;冬季出现雷暴的机率较小,且一般多出现在2月份。
南阳雷暴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各县、各年之间的差异也很大。
南阳雷暴最早出现的月份在1月份,而有的年份直到6月份才开始闻雷声。
就多年平均而言,雷暴平均开始时间“山区早于平原,山区一般始于3月份,平原一般多始于4月份,雷暴结束时间平均在9月份和10月份。
据气象资料统计我市最早雷暴初日出现在1月26日,最晚雷暴结束在12月21日。
由此可见,我市雷暴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只是在夏季特别集中,冬季较少而已。
2.雷电危害种类雷电所造成的雷击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全球平均每年因雷击灾害造成的损失在10亿美元以上,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
雷电灾害主要包括:⑴雷击造成人员伤亡,据不完全统计估算我国每年因雷击伤亡超过一万人,其中死亡3000人以上;⑵雷击是森林火灾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同地区的森林火灾有30-70%是雷击造成的,雷击还同时破坏森林生态平衡;⑶即是有了接闪杆,雷击建筑物、军事设施、油库等恶性事故仍然频繁发生;⑷半个多世纪以来,雷击事故一直是电力部门最重要的灾祸之一,供电线路和设备都是雷电的袭击对象;⑸随着通讯现代化技术的发展,雷电破坏计算机网络和通讯设施成为一种新的、快速增长的、破坏严重的灾害,尤其对邮电、电信、金融、宣传、广播、电视、教育和其他信息传播行业危害性更大;⑹雷电还威胁着航天、航空、火箭发射等事业。
雷电安全防护措施建议
![雷电安全防护措施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e233047c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a8.png)
雷电安全防护措施建议雷电是自然界中一种极具威力的气象现象,经常发生的雷雨天气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潜在的威胁。
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止雷击事故的发生,我们有必要采取一些雷电安全防护措施。
本文将就如何预防雷击事故,提出以下建议。
一、室外防护建议1. 避免在雷雨天气下进行户外活动。
雷电发生时,人们应尽量迅速撤离并寻找安全的室内场所避雨,如建筑物或汽车内。
活动场地若没有室内场所可供躲避,则应寻找地势较低或有树木遮掩的地方躲避,但要远离高大的物体如电线杆、树木等,避免成为雷电击中的靶子。
2. 不要在雷暴天气下接打手机。
移动通信设备如手机、对讲机等具有金属天线,容易成为雷电的传导路径。
在雷雨天气下,使用这些设备会加大被雷击的风险。
因此,遇到雷暴天气应尽量避免使用这些设备,以减少被雷击的危险。
3. 保持防雷设施的完好。
建筑物、电线杆等公共设施上的避雷针、接闪器等防雷设备要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有效性。
同时,居民也可以在自家房屋上安装避雷设备,减轻雷击带来的危害。
二、室内防护建议1. 避免使用有线电视和固定电话。
有线电视和固定电话线路容易成为雷电击入建筑物内部的通道,从而造成安全隐患。
在雷雨天气下,最好避免使用这些有线设备,以减少雷电侵入室内的风险。
2. 室内避雷针和接地装置的安装。
为减少雷电侵入室内的危险,可在建筑物屋顶等高处安装避雷针,引导雷电向下击穿,减少对建筑物内部的危害。
此外,必要时可以安装接地装置,将室内电气设备与大地之间建立良好的导电通道,减轻雷击造成的损失。
3. 远离水源和金属物品。
室内若有水源如水管、洗澡设施等,雷击时容易产生电流泄漏而危及人身安全。
此外,金属物品也易成为雷电传导路径,应与其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受到雷击。
三、个人防护建议1. 避免使用金属物品。
在雷电天气中,应尽量避免使用金属物品,如雨伞、铁制手杖等,以减少受到雷击的几率。
2. 遵守室外安全距离规定。
当雷电活动较为剧烈时,如闪电频繁且近距离为3至5公里内时,人们应迅速撤离室外场所,并尽量远离高大的建筑物、电线杆和树木等,以保证个人安全。
南阳市雷暴发生规律及防御措施
![南阳市雷暴发生规律及防御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fff3847ad02de80d4d840c8.png)
南阳市雷暴发生规律及防御措施【摘要】本文分析了南阳市近三十年来雷暴的发生规律及其灾害影响,南阳市雷暴大体有3种形式:直击雷、感应雷、球形雷。
雷暴最早出现在2月份,最晚出现在11月份,集中出现在6、7、8月份,季节性比较强,且危害比较大。
进一步说明了防雷减灾工作的必要性,并结合南阳市实际,提出相应的防御对策。
【关键词】雷暴;灾害;规律;防御0.引言雷暴是发生在大气中的强对流性天气,它通常伴随着暴雨或冰雹。
雷暴就是带电的云层对大地间迅猛地放电现象,对建筑物、人和建筑物内电子设备产生极大危害,是人类研究的主要对象。
南阳市是雷暴天气频繁发生的地区,每年都有因雷击造成危及人身安全,停工停电,线路中断,诱发火灾及建筑物和各种通讯设备损坏等事故发生,损失严重。
例如:2007年8月10日03时,XXX县邮电局办公楼遭雷击,程控机房、传输机房、电力机房设备被击毁,市话、移动电话通讯系统中断,直接经济损失65万元,间接经济损失100多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最近的2006年~2010年5年间,南阳市共发生雷电灾害28起,造成人身伤亡15起,致6人死亡,28人受伤,共造成经济损失1150多万元。
雷电灾害还造成建筑物、电力、电子设施、设备受损,涉及电力、石化、通信、交通等多个领域,农村防雷形式依然十分迫切。
同时,据调查有相当数量的雷电灾害是由于防雷装置不完善、未安装防雷装置和人们缺乏防雷常识造成的。
为做好南阳市的防雷安全工作,减少雷暴灾害损失,本文就我市雷暴发生的一般规律、天气学背景、雷暴的原因及防御措施做一些初步探讨。
1.南阳市自然概况南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在北纬32°17’~33°48’,东经110°58’~113°49’之间。
南阳地区位于中国第二级地貌台阶向第三级地貌台阶过渡地带的边坡上,南阳的东北西三面环山,南部是丘岭地,整个地形成为一个近马蹄形的盆地,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山区、丘陵、平原约各占1/3,耕地1312万亩。
雷击事故预防与处置方案
![雷击事故预防与处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4ed2a3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f1.png)
雷击事故预防与处置方案一、概述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具有高电流、高电压和高能量的特点,如果不正确处理,会对人身安全和财产造成极大的危害。
为了有效预防和处置雷击事故,应制定科学合理的雷击事故预防与处置方案。
二、预防方案1.提高防雷意识:加强对防雷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防雷意识,使大家了解雷电的危害和防范措施。
2.防雷设施建设:对公共场所、重要建筑物和易受雷击的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增设避雷针和接地装置,提高防护能力。
3.室外活动安全:在雷电活动频繁的季节,严禁在室外进行高空作业、水上活动和其他容易受雷击的活动。
4.科学规划建筑物:在规划建设新建筑物时,要考虑建筑物的防雷等级和抗雷能力,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和技术方案。
三、处置方案1.雷击事故发生时,首先要保证人身安全,迅速撤离靠近雷击点的人员,并组织人员进行救护。
2.通知相关部门:及时报告当地电力公司和公安部门,并将现场情况进行详细描述,协助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和调查。
3.断电处理: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尽量迅速断开电源,避免电力设备损坏和进一步事故的发生。
4.检查设备损失:雷击事故后,要及时对受损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并进行相应的报修和赔偿。
5.事故调查和分析:对雷击事故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和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措施。
6.风险评估:对雷电活动频繁的区域和场所进行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防雷方案和措施,加强对雷电事件的监测和预警。
四、应急措施1.在雷电活动频繁的季节,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项防雷措施和责任人,以应对突发的雷击事故。
2.进一步加强对防雷设施的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和排除设施隐患,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4.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应变能力和处置雷击事故的技能,为突发情况做好准备。
五、总结雷击事故预防与处置方案是一个综合性工作,需要各部门和人员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防雷意识,建设防雷设施,科学规划建筑物和加强设备保护,可以有效预防雷击事故的发生。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阳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阳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ebe49a32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a0.png)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阳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4.28•【字号】宛政办[2011]44号•【施行日期】2011.04.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气象综合规定正文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阳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宛政办〔2011〕4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南阳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四月二十八日南阳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1 总则1.1编制目的为加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的科学指挥和组织管理,建立健全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提高气象灾害防范、处置能力,建立高效、统一、科学、规范的气象灾害应急救援体系,最大限度地减轻或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河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河南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河南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在南阳市行政区域内出现的暴雨、暴雪、寒潮、大风、冰雹、雷电、干旱、冰冻、低温、高温、沙尘暴、大雾、霾、霜冻等气象灾害事件或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信号)的防范和应对,应当遵守本预案的规定。
1.4工作原则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和应急处置工作的出发点,全面加强应对气象灾害体系建设,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气象灾害应急工作实行各级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
市政府成立南阳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市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全市气象灾害的应对工作,各县(市、区)政府成立相应的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本辖区气象灾害应对工作。
雷电灾害的预防与自救
![雷电灾害的预防与自救](https://img.taocdn.com/s3/m/993c254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3b.png)
人员伤亡
直接雷击或间接雷击可导 致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
雷击可引起火灾、爆炸等 ,造成财产损失。
通信、电力中断
雷击可导致通信、电力等 设施中断,影响正常生活 和工作。
雷电灾害的发生原因
气候条件
气候变化、气象条件等是雷电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
地形地貌
特殊地形地貌可诱发雷电灾害。
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如建筑施工、电力设施建设等也可能诱发雷 电灾害。
避免在孤立的大树下、广告牌 下或金属棚下停留,以免被雷 电击中。
案例三:电器设备防雷成功案例
电器设备在雷电天气下应停止使用, 并关闭电源。
在使用电话、手机等通讯设备时,应 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尽量避免在雷电 天气下使用。
电视机、电脑等贵重电器设备应安装 浪涌保护器,以确保其在雷电天气下 的安全。
05
建筑物附近的天线、旗帜等高耸物未安装防雷设施,容易成为雷电放电的目标。
建筑物内部的电器设备、线路等未进行有效接地或未安装浪涌保护器,容易因雷电 电磁脉冲造成损坏和安全隐患。
案例二:室外防雷成功案例
室外作业人员或活动人员在雷 电天气下及时躲避到有防雷设 施的建筑物内或金属壳体内。
在室外空旷地带,寻找地势较 低的地方躲避,并尽量保持身 体干燥。
汽车内自救方法
不要下车
在雷电天气下,应留在车内,不要下车,以避免成为雷电传播的 途径。
关闭车窗和天窗
在雷电天气下,应关闭车窗和天窗,以防电流通过车体传导至人 体。
不要使用手机
在雷电天气下,应避免使用手机,以防电流通过手机传导至人体 。
04
雷电灾害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建筑物防雷失效案例
建筑物未通过防雷检测或年久失修导致防雷设施失效,在雷电天气下容易遭受雷电 侵袭。
南阳市雷电灾害发生的原因及防御措施
![南阳市雷电灾害发生的原因及防御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6466365f242336c1eb95e81.png)
南阳市雷电灾害发生的原因及防御措施摘要通过对南阳市典型雷电灾害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当前南阳市雷电灾害防御现状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村防雷的防护对策,期望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将防雷减灾工作落到实处。
关键词雷电灾害;发生原因;现状;预防措施;河南南阳南阳市是一个小盆地,处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南侧,四季分明,据近30年统计,年雷电日最少为14d,最多为37d,平均约为23.4d。
近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南阳每年平均雷暴日数为32d,呈逐年上升趋势,雷暴日多集中在盛夏的6~8月。
因此,南阳属强雷暴活动区。
随着南阳市现代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城市中建筑物导致雷电活动的影响不断加剧;建筑物内各种网络、通信、自控装置、楼宇智能系统等抗干扰的能力较弱的现代电子设备使用越来越普及,易燃易爆场所、电力供电设备的迅速增加等客观因素使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呈愈来愈严重的趋势,防雷减灾工作不容忽视。
1雷电灾害发生的原因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10种自然灾害之一,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因此常伴有强烈的阵风和暴雨,有时还伴有冰雹和龙卷。
积雨云顶部一般较高,可达2万米,云的上部常有冰晶。
冰晶的凇附、水滴的破碎以及空气对流等过程,使云中产生电荷。
云中电荷的分布较复杂,但总体而言,云的上部以正电荷为主,下部以负电荷为主。
因此,云的上、下部之间形成一个电位差。
当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产生放电,这就是人们常见的闪电现象。
闪电的平均电流是3万安培,最大电流可达30万安培。
闪电的电压很高,约为1~10亿伏特。
一个中等强度雷暴的功率可达1 000万瓦,相当于一座小型核电站的输出功率。
放电过程中,由于闪道中温度骤增,使空气体积急剧膨胀,从而产生冲击波,导致强烈的雷鸣。
2南阳市雷电灾害的现状近年来,南阳市防雷中心通过进一步加大防雷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宣传,争取政府、城建以及教育部门的配合,防雷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雷电灾害怎样预防与自救
![雷电灾害怎样预防与自救](https://img.taocdn.com/s3/m/d557e3aef524ccbff121845d.png)
雷电灾害怎样预防与自救?1.防直击雷防直击雷的主要措施是在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在高压输电线路上方安装避雷线。
一套完整的防雷装置包括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
上述的针、线、网、带实际上都只是接闪器。
接闪器是利用其高出被保护物的突出地位,把雷电引向自身,然后通过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把雷电流泄入大地,以此保护被保护物免遭雷击。
接闪器截面锈蚀30%以上时应予更换。
如果引入线断了或接地装置接触电阻太大,避雷器不仅起不到防雷作用,还能吸引雷电,增加建筑物遭雷击的机会。
因此,引下线应满足机械强度,耐腐蚀和热稳定的要求。
应取最短的途径。
要尽量避免弯曲,不得用铝线做防雷引下线。
要教育孩子不要拉引下线玩。
防雷接地装置与一般接地装置的要求大体相同,在用建筑防直击雷的接地装置电阻不得大于10~30Ω。
防雷装置承受雷击时,其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都呈现很高的冲击电压,可能击穿与邻近导体之间的绝缘,发生剧烈的放电,这叫反击。
由于反击,可能酿成火灾或爆炸事故,也可能引起人身事故。
为了防止反击,必须保证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与邻近的导体之间有足够的安全距离(5~10cm)。
为了防止跨步电压伤人,接地装置距建筑物的出人口和人行道的距离不应小于3m。
2.防雷电感应为了防止静电感应产生的高压,应将建筑物的金属设备、金属管道、结构钢筋等予以接地。
另外,建筑物屋顶也应妥善接地;对于钢筋混凝土屋顶,应将屋面钢筋焊成6~12m网络,连成通路,并予以接地;对于非金属屋顶,应在屋顶加装边长6~12m金属网络,并予以接地。
为防止电磁感应,平行管道相距不到0.1m时,每20~30m 须用金属线跨接,交叉管道相距不到0.1m时也应用金属线跨接。
管道与金属设备之间距离小于0.1m时,也应用金属线跨接。
其接地装置也可以与其他接地装置共用,接地电阻不得大于5~10Ω。
3.防雷电侵入波为了防止雷电侵入波沿低电压线路进入室内,低压线路最好采用地下电缆供电,并将电缆的金属外皮接地。
怎样避免雷电天气的危险
![怎样避免雷电天气的危险](https://img.taocdn.com/s3/m/1e049fd5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42.png)
怎样避免雷电天气的危险雷电天气是一种极为危险的自然现象,经常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
在雷电天气条件下,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自己和周围的人们。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帮助大家避免雷电天气的危险。
首先,了解雷电天气的形成原理对我们做好防范工作至关重要。
雷电是云与地面之间形成强电流的自然现象。
通常情况下,云内部有正电和负电两种电荷,当云底部负电荷与地面正电荷之间形成强电场时,就会发生放电现象,形成闪电。
因此,当雷云形成时,就意味着雷电可能发生,我们要提高警惕。
其次,根据雷电天气的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避免雷电的危险。
1.了解天气预报:天气预报是我们了解天气情况的重要途径。
在雷电天气将要来临之前,气象部门通常会发布相关预警信息。
我们应及时关注天气预报,正确理解预警信息的含义,以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2.室内避雷:当雷电天气来临时,最安全的地方是在室内避雷。
我们应该在室内等待天气恢复正常,不要冒险外出。
室内也要尽量避免接触水源和金属物品,以减少雷击的危险。
3.避免停留在露天场所:如果我们必须外出,尽量避开露天场所,如广场、停车场、高耸物等。
这些地方容易成为雷击的目标。
如果没有室内避雷的选择,我们可以寻找有遮蔽物的地方,如大树下、建筑物旁边等。
4.避免高高地的地方:在雷电天气下,我们应该尽量避免站在高高地的地方,如山顶、高架桥等。
这些地方易于遭受雷击,危险性较大。
相反,我们应尽量选择低洼地,以减少被雷击的可能。
5.远离金属物品:雷电通常会选择金属物品作为传导路径,引发严重的危险。
因此,我们要尽量远离金属物品,避免与其接触。
尤其是避免站在金属结构物下,如藤蔓、铁栅栏等。
6.注意自身安全:当雷电天气突然降临时,我们要尽快找到避难场所,并保持冷静。
不要在室外奔跑或使用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视等。
在避难所内,尽量保持距离水源和宽大的金属物品,以减少潜在的危险。
综上所述,避免雷电天气的危险需要我们多方面的防范措施。
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雷电形成原理及雷电灾害防御措施
![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雷电形成原理及雷电灾害防御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4ac962c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0f.png)
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雷电形成原理及雷电灾害防御措施雷电的形成原理在大气中,云与地面之间的电荷分布不均,产生静电场。
当这个静电场足够强时,电荷通过空气击穿而形成电流,我们称之为闪电,或者称为雷电。
闪电在很短的时间里放电,其温度能达到3万~6万摄氏度,电流可以达到超过百万的电安。
闪电造成的灾害往往是极其严重的。
雷电的形成与大气上的各种物理化学反应有关,但是最直接的原因是云与地面之间的电场强度达到了空气层的击穿电压。
云和地面之间的电场主要是由云内的水滴、冰粒和云间的静电场组成,这两者在大小和方向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就形成了空气局部区域的电场强度很大,导致局部空气被电离而形成通电路径,从而产生闪电。
雷电灾害防御措施作为一种由高温、高压、强电流构成的天然灾害,雷电带来了高风险的自然灾害,同时也是保护安全,减少损失的一道重要课题。
以下为雷电灾害防御的措施:1.避免空旷露天的活动一旦发生雷电灾害,避难是理性的处理方式。
在>室外活动的时候,及时了解当天是否有雷电天气预报,如果预报存在雷电天气,应尽量避免在空旷露天的场地进行体育活动、游泳等活动。
2.室内避难如果身处较大建筑内部或外观类似建筑的树林等状况中,可以选择一个安全的避难区域,如不靠近外墙、屋顶、烟囱等,并且不直接接触金属直接通往地面的物体,如水龙头等。
需要注意的是,局部地面只有去除局部聚电体才有效,因此,避免单脚站在电视机、电脑等金属接头处。
3.避开高义建筑物避开高义建筑物,如有必要进入此类建筑内部时,避免在屋顶,尤其靠近伸出的物体,比如天线、高起伏的地面等处,且要远离门、窗、烟囱以及电线等有铁栏杆的部位。
4.特定工作场所的防护雷电天气对于特定工作环境下的工作人员,要给予额外注意。
如高空作业、高压作业、战术演练、飞行、炸药爆破、化工、建筑工程等具有高前景风险的工作,都应该采取相应防雷措施。
5.了解雷电保护技术实现科学的防护工作,同样需要了解相关的防护技术。
雷电灾害的预防与自救范文(二篇)
![雷电灾害的预防与自救范文(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14431ec4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a0.png)
雷电灾害的预防与自救范文雷电是一种具有毁灭性的自然灾害,严重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为了预防雷电灾害并进行有效的自救,我们需要了解雷电的成因和特点,掌握相关的防护措施和自救技巧。
本文将针对预防和自救两个方面,详细介绍雷电灾害的相关知识和应对方法。
一、雷电灾害的成因和特点1. 成因雷电是指云层中强烈的电荷分离所产生的放电现象。
当云层内部或云与地面之间存在巨大的静电荷差时,会产生电场的强烈变化,从而引发雷电。
2. 特点(1)高温:雷电放电时温度高达数万摄氏度,非常高,能够瞬间将物体熔化、烧毁或引燃。
(2)强烈:雷电放电的能量非常巨大,充满了瞬时的强电流和强电压,能够造成瞬间的爆炸或破坏。
(3)频繁:雷电活动在某些地区和季节非常频繁,需要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
二、预防雷电灾害的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向公众宣传雷电灾害的危害和防护知识,提高大众的防雷意识。
可以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传媒,定期发布防雷知识和实用技巧,重点向农村和山区等雷电灾害高发地区进行宣传。
2. 建设完善的防雷设施(1)在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和避雷网,将雷电引入地下,减少雷电对建筑物的直接伤害,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
(2)在户外活动场所、电力设施、通讯基站等重要区域设置避雷设备,防止雷电对设备和人员的伤害。
(3)对于高耸的建筑物和设施,应特别加强防雷措施,避免雷电袭击。
3. 加强雷电监测和预警利用现代化的雷电监测系统,对雷电活动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人们防范雷电灾害。
可以通过建设雷达、卫星监测网络等手段,提前掌握雷电的动态,准确判断雷电活动的强度和趋势,为人们提供及时有效的预警信息。
4. 增强社会机构和个人的防护能力(1)针对雷电灾害高发地区和重点行业,建立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和任务分工。
(2)教育和培训社会机构和个人,掌握防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防护意识,掌握应急处理方法,增强对雷电灾害的防范和自救能力。
雷电形成原理及雷电灾害防御措施(标准版)
![雷电形成原理及雷电灾害防御措施(标准版)](https://img.taocdn.com/s3/m/fb1f766af78a6529657d5340.png)
( 安全常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雷电形成原理及雷电灾害防御措施(标准版)Safety accidents can cause us great harm. Learn safety knowledge and stay away from safetyaccidents.雷电形成原理及雷电灾害防御措施(标准版)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涌现和电子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雷电灾害也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危害之一。
每年夏季,全国各地都会发生雷击灾害事故,诸如电子信息系统遭到破坏、通讯中断、建筑物被毁、甚至危急人的生命安全,因此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在此,仅从雷电的形成、雷击灾害的形成以及如何防御雷击灾害等方面作如下简析,用以提醒人们不可小视雷电危害,利用科学知识防御雷击灾害,将雷击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1、雷电的形成雷电是云内、云与云之间或云与大地之间的放电现象。
夏季的午后,由于太阳辐射的作用,近地层空气温度升高,密度降低,产生上升运动,在上升过程中水汽不断冷却凝结成小水滴或冰晶粒子,形成云团,而上层空气密度相对较大,产生下沉运动,这样的上下运动形成对流。
在对流过程中,云中的小水滴和冰晶粒子发生碰撞,吸附空气中游离的正离子或负离子,这样水滴和冰晶就分别带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一般情况下,正电荷在云的上层,负电荷在云的底层,这些正负电荷聚集到一定的量,就会产生电位差,当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猛烈的放电现象,这就是雷电的形成过程。
雷电电荷在放电过程中,产生很强的雷电电流,雷电电流将空气击穿,形成一个放电通道,出现的火光就是闪电。
在放电通道中空气突然加热,体积膨胀形成爆炸的冲击波产生的声音就是雷声。
2、雷击灾害的形成云内和云与云之间的放电,叫云间闪电或云闪,云与大地之间的放电,叫云地闪电或地闪。
雷电防范措施
![雷电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dba4b0f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e1.png)
雷电防范措施雷电是一种自然灾害,造成了许多灾难性的破坏和伤害。
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雷电防范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雷电防范措施展开详细阐述,以期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一、了解雷电的形成和规律要做好雷电防范工作,首先必须了解雷电的形成和规律。
雷电是由云间产生的静电放电现象。
当云中垂直运动的冰晶和水滴发生碰撞,产生分离电荷,形成正负两极。
当空气中形成较强的电场时,正负电荷会在不同的位置形成等离子体通道,导致雷电的产生。
对于雷电的形成和规律的深入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测和防范雷电。
二、建立地区雷电监测和预警系统雷电防范的第一步是建立地区雷电监测和预警系统。
这个系统可以通过雷达、监测站、气象卫星等设备来实现。
监测和预警系统能够实时监测雷电活动,提前预警,及时通知公众。
在预警信号发布后,公众可以采取措施避免雷击导致的伤害和损失。
建立地区雷电监测和预警系统是雷电防范的基础,也是提高公众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三、室外安全措施1. 雷雨来临时,应尽快寻找周围有遮盖的地方,避免暴雨直接接触皮肤引发疾病。
2. 避免躲避在高耸的物体旁边,如大树、电线杆、金属构筑物等,以减少被雷击的风险。
3. 应远离水域,如湖泊、河流、游泳池等,因为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增加被雷电击中的可能性。
4. 避免接触金属物品,因为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容易成为雷电的传导路径,增加被雷击的危险。
5. 避免在室外使用手机、电子设备等,因为它们的金属外壳也会增加被雷击的风险。
6. 当听到雷声时,表示雷电活动离你较近,请迅速撤离开放场所,寻找安全避雷设施或低矮的建筑物。
四、室内安全措施1. 在居住环境中,安装避雷针和接地系统,以便将雷电通过合适的通道导入地下,减少雷击引发的火灾和爆炸。
2. 避免接触和靠近电线,因为雷电可能通过电线或水管等传导进入室内,增加被雷击的风险。
3. 避免在雷雨天气使用电脑、电视、洗浴设备等电器设备,以免雷击引发的电流通过这些设备危害人体安全。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2a6aa403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cd.png)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6.22•【字号】宛政办[2009]61号•【施行日期】2009.06.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宛政办〔2009〕6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为有效预防和减少雷电灾害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轻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6〕28号)和《河南省防雷减灾实施办法》(省政府81号令)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做好全市防雷减灾工作通知如下:一、强化宣传,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防雷减灾意识雷电灾害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我市又属于雷电多发区,雷暴活动频繁,给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特别是随着城市高层建筑的增多,雷电灾害危害程度、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不断增大,加强防雷减灾工作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
各级政府、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防雷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宣传,增强全社会的防雷减灾意识。
要重点针对农村雷击事件多发的特点及雷电灾害危害程度高、社会影响大的情况,结合典型案例,通过组织收看防雷减灾专题片、张贴标语、制作板报等手段大力宣传有关防雷紧急避险常识。
各级新闻媒体要开辟专栏向广大群众宣传防雷减灾有关知识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切实做到防雷减灾宣传进村入户,防雷避险常识家喻户晓。
积极开展气象科技下乡活动,加强对农民、城市民工、户外作业者、中小学生等群体的防雷科普宣传工作,教育群众消除迷信和恐惧心理,进行科学防雷避雷和自救互救,有效减少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二、不断提高雷电灾害的监测预报和处置水平各级气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进一步完善雷电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加强雷电短时临近预警预报工作。
雷击事故防范技巧
![雷击事故防范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3cd3257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b.png)
雷击事故防范技巧雷击事故是指在雷暴天气中,由于电击引起的设备或人员的伤亡事故。
雷暴天气常见于夏季,特别是在多山和平原地区。
雷击事故的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降低雷击事故的风险,保障人们的安全,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雷击事故防范技巧。
1. 了解雷电知识首先,我们应该了解雷电的形成和传播规律。
雷电是在大气中因云之间带电差而发生放电现象,造成巨大的电能释放。
了解雷电的形成过程和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避免雷击事故的发生。
2. 避免露天活动在雷暴天气中,尽量避免在露天进行活动。
如果必须外出,应尽量缩短活动时间,选择安全的避雷设施区域或携带避雷工具,如避雷针等。
特别是在雷电密集的地区,一定要注意避免在高处或者暴雨天气中活动,以减少雷击事故的风险。
3. 寻找避雷设施在室外活动时,寻找安全的避雷设施也是很重要的。
避雷针、避雷网等设施可以有效分散或吸引雷电,减少雷击事故的发生机率。
如果没有避雷设施,应尽量避免站在树木或建筑物的附近,尤其是避免站在孤立的高出物旁边,以降低雷击风险。
4. 避免开展雷电天气下的户外活动在雷暴天气来临前,我们应及时了解天气预报和雷电报警系统的信息,以便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
避免在雷电天气下进行户外活动,特别是在雷电密集区域,如高山、湖泊、河流、海边等。
这些地区雷电活动频繁,是雷击事故的高危地点。
5. 安全避雷的建筑和车辆在室内或车辆中时,我们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安全系数。
建筑物可以安装避雷系统,将雷电引导至接地处,减少雷击事故的发生。
车辆则可以装备避雷设备,如接地线和避雷针,这样可以减少被雷击的概率。
6. 雷击事故的自救方法如果不幸遇到雷击事故,我们也要学会正确的自救方法。
在雷击事故中,要尽量保持冷静,迅速躲到较低的地方,如蹲下或躺平。
避免站在高处或者接触金属物,以减少电流通过身体的可能性。
如果有多人一起,要保持相对距离,避免人员密集,以免形成接地导体。
如果受伤,应及时就医。
雷电的形成及预防雷击的措施
![雷电的形成及预防雷击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19ed3bffd0a79563c1e7264.png)
雷电的形成及预防雷击的措施
1.雷电的形成
伴有雷声和闪电现象的天气,气象上称为雷暴。
雷暴天气时,当云层与地面之间的电位差达到一定强度时,就会发生放电现象,闪电击到地面或击中目标就造成雷击。
据研究,雷击的电流强度通常可达几万安培,温度可达2万摄氏度,如此强大的电流和高温,其危害程度可象而知。
2.预防雷击的措施
(1) 切断不用的电器设备的电源(如电风扇、电视机、录音机、电吹风、电熨斗等),拔出未装避雷器的室外天线。
(2) 在雷雨天,人应尽量留在室内,不要外出,关闭门窗,防止球形闪电穿堂入室。
(3) 尽量不要靠近门窗、炉子、暖气炉等金属的部位,也不要赤脚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最好脚下垫有不导电的物品坐在木椅子上。
(4) 不要在河里游泳或划船;以防雷电通过水传到人体。
(5) 在野外遇雷雨时,尽快找一低洼或沟渠的地方蹲下,不要在孤立的大树、高塔、电线杆下避雨。
(6) 一旦有人遭雷击,应及时进行抢救,救护方法同触电急救相同,做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摩等,同时急送医院。
雷雨天气中停电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雷雨天气中停电的原因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665ca54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e8.png)
雷雨天气中停电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打雷停电的原因有多种。
首先,闪电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击中电力线路,导致电力中断。
这种情况下,电力公司需要派遣维修人员检查电线路并修复损坏的电线。
其次,在强风暴期间,树木、枝条和其他物体可能会落在电力线路上,从而损坏电线或使电线脱落。
这些问题会影响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导致电力中断。
另外,暴雨可能会导致电力设备短路,从而损坏电力设备并导致停电。
在这种情况下,电力公司需要检查并更换受损设备。
最后,在雷雨天气中,人们可能会使用更多电力设备,例如电视、电脑和空调等,这会增加电网的负荷,导致电网过载,从而引起停电。
因此,当出现雷雨天气时,电力公司需要采取措施来确保电力线路和设备的稳定性,以避免停电。
为了确保自身安全,建议在雷雨天气时不要使用电器设备,尤其是不要使用电视、电脑、空调等高功率电器设备。
同时,应该远离窗户、门等可能的雷电通道,避免站在高处或靠近可能被雷击的物体。
如果家中停电,应该保持镇静,避免外出,等待电力公司抢修恢复。
在室外,应该尽量避免站在高处或靠近可能被雷击的物体,不要使用手机等电器设备,不要接触金属物体。
如果遇到雷电天气,应该尽量寻找安全的避雷场所,如建筑物内部、山洞等,并保持与地面接触的金属物体绝缘。
总之,在雷雨天气中,应该采取措施保护自身安全,避免因电力线路和设备故障导致的意外事故。
南阳防灾应急预案
![南阳防灾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c1dac8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5d.png)
南阳防灾应急预案一、引言随着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频发,南阳市作为一个位于河南省中部的地区,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的威胁,如洪水、台风、地震等。
为了有效应对和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制定一套完善的防灾应急预案势在必行。
该文档旨在为南阳市的防灾工作提供指导和规范,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二、背景南阳市是一个地处内陆的城市,普遍存在洪涝、台风和地震等自然灾害隐患。
受气候变化和环境状况影响,这些灾害的风险不断增加。
而南阳市往往缺乏有效的防灾措施和应急预案,导致灾害发生时无法快速、有效地响应。
因此,制定南阳市的防灾应急预案既是一项紧迫性的任务,也是一项关键性的工作。
三、目标与原则1. 目标•有效减轻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高南阳市的抗灾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加强灾后重建工作,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2. 原则•以人民生命安全为中心,最大限度地保护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科学规划,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统一指挥,协同作战,形成全民参与的防灾救援体系•注重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加强与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的合作与支持四、防灾应急预案1. 防灾准备阶段在防灾准备阶段,需要做以下工作:•制定南阳市的灾害风险评估报告•建立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制定灾害防治规划和措施,并加强监管和执法•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的合作与支持2. 灾前预警与应急响应阶段在灾前预警与应急响应阶段,需要做以下工作:•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提醒公众采取应急措施•优先疏散和转移危险地区的居民•组织抢险队伍,做好抢险装备和物资的准备•按照应急预案,启动应急指挥系统,指挥协调各方力量•加强对关键设施的保护和维护,确保应急设备的正常运行3. 灾后救援与恢复重建阶段在灾后救援与恢复重建阶段,需要做以下工作:•及时开展救援行动,救助被困人员,提供医疗救助和生活物资•组织清理和抢修受损设施,恢复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开展心理援助和社会重建工作,帮助灾区居民恢复正常生活•加强防灾知识普及和培训,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加强与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的合作与支持,共同参与灾后重建五、评估与改进为了保持南阳市防灾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实用性,需要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阳市雷电灾害发生的原因及防御措施摘要通过对南阳市典型雷电灾害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当前南阳市雷电灾害防御现状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村防雷的防护对策,期望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将防雷减灾工作落到实处。
关键词雷电灾害;发生原因;现状;预防措施;河南南阳
中图分类号p42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21-0246-01
南阳市是一个小盆地,处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南侧,四季分明,据近30年统计,年雷电日最少为14d,最多为37d,平均约为23.4d。
近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南阳每年平均雷暴日数为32d,呈逐年上升趋势,雷暴日多集中在盛夏的6~8月。
因此,南阳属强雷暴活动区。
随着南阳市现代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城市中建筑物导致雷电活动的影响不断加剧;建筑物内各种网络、通信、自控装置、楼宇智能系统等抗干扰的能力较弱的现代电子设备使用越来越普及,易燃易爆场所、电力供电设备的迅速增加等客观因素使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呈愈来愈严重的趋势,防雷减灾工作不容忽视。
1雷电灾害发生的原因
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10种自然灾害之一,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因此常伴有强烈的阵风和暴雨,有时还伴有冰雹和龙卷。
积雨云顶部一般较高,可达2万米,云的上部常有冰晶。
冰晶的凇附、水滴的破碎以及空
气对流等过程,使云中产生电荷。
云中电荷的分布较复杂,但总体而言,云的上部以正电荷为主,下部以负电荷为主。
因此,云的上、下部之间形成一个电位差。
当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产生放电,这就是人们常见的闪电现象。
闪电的平均电流是3万安培,最大电流可达30万安培。
闪电的电压很高,约为1~10亿伏特。
一个中等强度雷暴的功率可达1 000万瓦,相当于一座小型核电站的输出功率。
放电过程中,由于闪道中温度骤增,使空气体积急剧膨胀,从而产生冲击波,导致强烈的雷鸣。
2南阳市雷电灾害的现状
近年来,南阳市防雷中心通过进一步加大防雷知识和相关法律
法规宣传,争取政府、城建以及教育部门的配合,防雷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随着南阳市现代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城市中建筑物导致雷电活动的影响不断加剧;建筑物内各种网络、通信、自控装置、楼宇智能系统等抗干扰的能力较弱的现代电子设备使用越来越普及,易燃易爆场所、电力供电设备的迅速增加等客观因素使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愈来愈严重。
2003年7月28日傍晚至夜间,南召县城关、板山坪、白土缸及留山、崔庄等乡镇出现大风、暴雨和强雷暴天气。
县广电系统的无线电视发射塔、有线电视网络遭受雷击造成特大损失,直接经济损失40余万元。
雷击形式:电视发射塔为直击雷,有线电视网络为雷电感应。
农村是雷电防御的薄弱区和雷电灾害的多发区,是防雷管理工作的簿弱环节。
据有关部门防雷减灾调
查资料分析,农村雷击灾害约占总数的3/4,同时雷击导致农民电视、电话、有线电视等损坏和引发火灾的事例也很多。
特别是雷击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例,农村占80%以上。
3防御措施
3.1加强防雷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普及防雷知识
目前的防雷宣传主要精力大多放在城市,而对于缺乏雷电防范知识的广大农民和防雷减灾管理措施薄弱的农村来说,这项工作做的还很不到位。
加强雷电防御知识和防雷减灾管理工作的宣传,要从农村抓起、从基层抓起、从农民抓起,更需要各级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参与,只有农民的防雷意识提高了,才会有加强管理、配合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农村的防雷减灾管理工作才会更有成效。
3.2加强雷电监测的预警预报服务
气象部门要编制雷电灾害防御规划,建立雷电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加强雷电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提高雷雨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水平。
要充分利用电视、电话、广播、互联网、手机短信息等手段,及时向农民群众传播雷电灾害预警信息,为广大农村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尤其是偏僻的山区。
3.3建立雷电灾害气象信息员队伍
在各单位和乡镇、农村建立兼职的雷电灾害气象信息员队伍,通过加强对这支信息员队伍防雷减灾基本知识和避灾自救的基本能
力培训,同时将农村雷电灾害事故及时向气象等相关部门报告,并
协助做好雷电灾害的调查、鉴定和上报工作。
3.4推行农村防雷强制执法工作
一些中小企业,为了降低人工、生产、经营成本,逐渐将企业办到了农村,而此类企业大多属于高危行业或易燃易爆化工企业。
大多地处偏远农村,厂房属于小、散,工人却十分集中,一旦出事,绝对是重大危险事故。
防雷执法人员应该引起足够重视,探索与相关部门的联合机制,早发现、早动手、早解决。
4参考文献
[1] 孟英杰,汪金福,袁业畅.湖北省雷电灾害及其防御对策[j].自然灾害学报,2008(2):144,149.
[2] 马红松,张立波.山东省雷电灾害分析及雷电防御[j].山东气象,2005(4):46-47.
[3] 朱明,潘杰丽,黄仁开.钦州市雷电灾害分析和防雷减灾对
策[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7(3):64-66.
[4] 孟志群,骆亚军.切实关注和加强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工作[j].安徽农学通报,2008(21):17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