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鉴定

合集下载

矿物的矿物学特征和鉴定方法

矿物的矿物学特征和鉴定方法

矿物的矿物学特征和鉴定方法矿物学是地球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矿物的组成、性质、结构、形成机制以及分类鉴定等内容。

矿物的矿物学特征和鉴定方法是研究矿物学的重要内容,本文将着重介绍矿物的常见特征和一些常用的鉴定方法。

一、矿物学特征1. 化学成分:矿物的化学成分是区分不同矿物的重要特征。

矿物由各种元素组成,其中某些元素具有特定的比例关系和分布方式。

不同元素的含量和组成可以通过化学分析来确定。

2. 晶体结构:矿物的晶体结构是指矿物中原子或离子的排列方式和规律。

晶体结构决定了矿物的内在性质和外观形态。

晶体结构可以通过X射线衍射、电子衍射等实验手段来研究。

3. 形态特征:矿物在自然界中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如晶体形态、断口形态、颗粒形态等。

这些形态特征是矿物学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4. 物理性质:矿物的物理性质包括硬度、比重、断口、颜色、光泽等。

这些性质是用来描述和区分矿物的常用指标。

5. 光学性质:矿物在光学显微镜下具有不同的光学性质,如折射率、双轴性等。

根据光学性质可以鉴定矿物的种类。

二、矿物鉴定方法1. 物理鉴定法:物理鉴定法是通过观察和测量矿物的物理性质来进行鉴定。

常用的物理鉴定方法包括测定硬度、比重、断口、颜色、光泽等。

2. 光学鉴定法:光学鉴定法是利用偏光显微镜对矿物的光学性质进行观察和测定。

通过测量矿物的折射率、双轴性等光学性质,可以鉴定矿物的种类。

3. 化学鉴定法:化学鉴定法是通过对矿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来确定矿物的种类。

常用的化学鉴定方法包括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等。

4. 结晶学鉴定法:结晶学鉴定法是通过观察和测量矿物的晶体结构来进行鉴定。

常用的结晶学鉴定方法包括X射线衍射、电子衍射等。

5. 热学鉴定法:热学鉴定法是通过观察和测量矿物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来进行鉴定。

常用的热学鉴定方法包括热膨胀、融点测定等。

三、总结矿物的矿物学特征和鉴定方法是研究矿物学的重要内容。

矿物学特征包括化学成分、晶体结构、形态特征、物理性质和光学性质等方面的特征。

矿石鉴别最简单方法

矿石鉴别最简单方法

矿石鉴别最简单方法世界上已经发现的矿物约4000种,即使是“火眼金睛”的老地质员,恐怕也难一眼认出矿物的真身。

但是,掌握矿物鉴定的简单技巧,也许你就能认出大部分常见矿物了,你所需要的只是磁铁和放大镜这样的简单工具,再加上一些细致的观察。

1、选择最大的矿物样品首先,以你能找到的最大的矿石作为样品,因为如果你的矿石是破碎后的,它们可能并非都来自同一块岩石。

然后确保你的样品没有污垢和杂物,干净和干燥。

现在你已经准备好开始识别你的矿物了。

2、看光泽光泽是矿物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是矿物鉴定的第一步,一般分为金属光泽、非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玻璃光泽等)和特殊光泽等。

检查新鲜的表面是否有光泽,你可能需要切下一小部分来暴露一个干净的样品。

▲蜡状光泽的滑石如纤维状石膏有丝绢光泽,云母具有珍珠光泽,石英具有油脂光泽,滑石具有蜡状光泽,高岭土为土状光泽。

3、测硬度硬度是矿物鉴定的重要标志之一,可用已知硬度的物体(如指甲或石英)等进行划痕测试,可大致判定矿石的硬度。

▲摩氏硬度,由软至硬分为十级:滑石1,石膏2,方解石3,萤石4,磷灰石5,正长石6,石英7,黄玉8,刚玉9,金刚石10。

如滑石的硬度为1,可以用手指捏碎;黄金的硬度为2.5,可以用牙咬。

指甲的硬度为2.5,铜币的硬度为3.5-4,钢刀的硬度为5,玻璃的硬度为5.5-6,可用它们大致判定矿石的硬度。

4、看颜色颜色是由矿物的成分和内部结构决定,主要分为自色、他色和假色三种,在矿物鉴别中也很重要。

颜色你需要一个新鲜的矿物表面和一个强烈的、清晰的光源来检查它。

在不透明和金属矿物中,颜色是一个相当可靠的指标,比如孔雀石的翠绿色,铁铝榴石的深红色,黄铁矿的黄铜黄色。

但是,在半透明或透明的矿物中,颜色不太可靠,因为它通常是化学杂质的结果。

纯石英是透明的或白色的,但石英可以有许多其他的颜色。

▲紫水晶(致色元素Fe)5、看条痕色如果颜色无法分辨的话,可以试试条痕色。

矿物鉴定特征

矿物鉴定特征

矿物鉴定1. 金刚石:硬度高,为10,金刚光泽。

石墨:黑色,硬度低,污手,有滑感。

2. 自然硫:黄色、油脂光泽、低硬度、性脆、硫臭,易燃。

3. 方铅矿:铅灰色,强金属光泽,完全解理,立方体小块,相对密度大,与闪锌矿共生。

闪锌矿:褐色,金刚光泽,硬度小,条痕浅黄色,与方铅矿共生。

4. 辉锑矿:铅灰色,柱状单体,柱面有纵纹,解理面有横纹。

5. 黄铜矿:铜黄色,硬度小于小刀。

黄铁矿:浅铜黄色,硬度大于小刀。

6. 雄黄:橘红色,条痕淡橘红色,与雌黄共生。

雌黄:柠檬黄色,条痕鲜黄色,与雄黄共生。

7. 萤石:玻璃光泽,完全解理,显荧光性,硬度小于小刀。

8. 赤铁矿:暗红色条痕。

9. 软锰矿:颜色、条痕均为黑色,粉末状时硬度低,形态煤渣,滴H2O2剧烈气泡。

10. 石英:油脂光泽,硬度大于小刀,无解理。

11. 蛋白石:形态为块状、葡萄状、钟乳状,蛋白色,蛋白光泽,硬度5-5.5,可用玻璃划动。

12. 磁铁矿:条痕黑色,强磁性。

13. 铝土矿:灰色色调,土状光泽(无光泽),新鲜面有土臭味,与黄铁矿共生。

14. 褐铁矿(许多细小的铁的氢氧化物,蛋白石等混合物)矿渣状,条痕黄褐色。

15 玉髓:隐晶质的石英集合体,细腻,硬度大于小刀,岩石中玉髓一般为黑色。

含氧盐类:1. 橄榄石:橄榄绿、颗粒状,硬度大于小刀,存于超基性岩中。

2. 石榴子石(子牙乌):褐色、灰色,颗粒状,断口油脂光泽,高硬度,大于小刀。

3. 红柱石:晶体柱状,横断面正方形,集合体放射状,灰色或肉色。

4. 蓝晶石:蓝色、扁担状,硬度二向性,产于结晶云母片中。

5. 绿帘石:黄绿色,单晶体柱面有纵纹。

6. 绿柱石:晶体六方柱体,常带绿色,硬度高,大于小刀,达到8.7. 辉石:短柱状晶形,绿黑色,褐色。

8. 角闪石:集合体长柱状,针状,深绿色-黑绿色。

9. 滑石:块状、低硬度、滑感,蜡光光泽,酸度试验PH呈碱性。

10. 叶蜡石:酸度试验PH<7,可区分滑石。

矿物鉴定的常用方法

矿物鉴定的常用方法

矿物鉴定的常用方法
矿物鉴定是宝石和矿产资源勘探中非常重要的步骤。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矿物鉴定方法:
1. 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可用于鉴定多种矿物,包括宝石矿物、砂矿、铅锌矿、铜矿、铁矿等。

该方法可通过提取样品中的矿物组分,然后通过化学分析和光谱分析等方式来检测它们的特征。

2. 物理分析法:物理分析法可用于鉴定矿物的颗粒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

该方法包括电镜分析、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光谱分
析等。

3. 红外光谱分析法:红外光谱分析法可用于鉴定矿物的化学组
成和分子结构,特别是一些稀有和珍贵的矿物。

该方法可通过样品的
红外光谱来分析矿物的吸收光谱,从而确定其化学成分和矿物类型。

4. 显微镜分析法:显微镜分析法可用于鉴定矿物的形态和结构
特征。

该方法可通过观察矿物的晶体结构、形态、矿物颗粒大小等特征来鉴定矿物类型。

5. 放射自显影法:放射自显影法可用于鉴定矿物的颜色和矿物
结构特征。

该方法可通过将矿物样品放入放射自显影液中进行处理,
然后观察其在X射线下的显影情况来鉴定矿物类型。

以上这些方法通常可以结合使用,以获得更准确和可靠的矿物鉴
定结果。

常见矿物肉眼鉴定特征

常见矿物肉眼鉴定特征

常见矿物肉眼鉴定特征矿物是地壳中的天然固体物质,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

肉眼鉴定是一种简单的矿物鉴定方法,主要依靠观察矿石外观特征来判断。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矿物的肉眼鉴定特征。

1. 石英(Quartz)石英是一种常见的硅酸盐矿物,具有典型的六方晶系结构。

它的颜色多样,常见的有白色、透明、灰色、紫色等。

硬度为7,比玻璃或钢钉都要硬。

石英的断口贝壳状,质地坚硬。

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具有完美的六边形晶体形状,有时还会有垂直六边形纹理。

2. 方解石(Calcite)方解石也是一种常见的碳酸盐矿物,晶体结构为三方晶系。

方解石的颜色多样,常见的有白色、黄色、橙色等。

硬度为3,可以用刀片划痕。

方解石通常呈立方状、多面体状或针状,有时会呈现出条纹状的多彩斑点。

3. 石膏(Gypsum)石膏是一种典型的硫酸盐矿物,晶体结构为单斜晶系。

石膏的颜色常见的有白色、黄色、棕色等。

硬度为2,可以用指甲刮出白色粉末。

石膏的晶体呈叶片状、鱼鳞状或粉末状,也有类似玫瑰花的石膏。

4. 长石(Feldspar)长石是一类主要由硅酸盐组成的矿物,包括斜长石、正长石和碱长石等。

长石的颜色多样,常见的有白色、灰色、红色等。

硬度为6-6.5,较耐磨。

长石的晶体呈矩形、板状或颗粒状,有时也会呈现出条纹状。

5. 黄铁矿(Pyrite)黄铁矿是一种含铁硫化物矿物,通常呈黄金色或黄铜色。

硬度为6-6.5,较耐磨。

黄铁矿的断口呈貌似“鱼鳞”的形状,其表面光泽金属光泽,但会因氧化而变暗。

6. 赤铁矿(Hematite)赤铁矿是一种重要的含铁氧化物矿物,通常呈黑色或暗红色。

硬度为5.5-6.5,较硬。

赤铁矿的断口呈贝壳状,有时也会呈现出条纹状。

7. 蓝宝石(Sapphire)蓝宝石是一种重要的宝石矿物,属于铝酸盐矿物。

蓝宝石的颜色通常为蓝色,但也可能呈现出其他颜色。

硬度为9,硬度仅次于钻石。

蓝宝石的晶体呈六角柱状,具有良好的透明度。

这些是一些常见矿物的肉眼鉴定特征,通过观察矿石的颜色、形状、硬度等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其种类和性质。

手标本上常见矿物鉴定方法

手标本上常见矿物鉴定方法

手标本上常见矿物鉴定方法手标本是指可以在手中把玩的矿物标本,通常是小型的矿物样本。

在矿物学研究中,手标本是最基本的、最方便的、最直观的研究对象。

为了正确地鉴定手标本中的矿物,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矿物鉴定方法。

本文将介绍手标本上常见的矿物鉴定方法,以供参考。

1. 目测鉴定法目测鉴定法是最基本、最直观的鉴定方法。

通过仔细观察矿物的形态、颜色、透明度、硬度等特征,可以初步判断矿物的种类。

例如,方解石通常呈白色透明的六面体晶体,石英呈透明或半透明的六角柱状晶体,黄铜矿呈暗灰色或青灰色的立方晶体,等等。

但目测鉴定法只能初步判断矿物种类,并不能确定矿物是否纯度高、品质良好等其他重要信息。

2. 摸感鉴定法摸感鉴定法是通过触摸矿物来判断矿物的硬度和纹理等特征。

像石英这类硬度较高的矿物可以使人感觉摸在手里有点冰凉、较重;而像滑石、滑石粉等软矿物则质地柔软,摸起来相对清凉、轻盈柔滑。

有时,矿物物质中会掺杂着其他杂质或矿物,这时候摸感鉴定法就可以帮助判断出矿物杂质和主体矿物的不同。

3. 磨擦鉴定法磨擦鉴定法是指利用矿物之间的研磨互相刮擦来判断矿物硬度的鉴定方法。

硬度是一个矿物非常重要的鉴定特征之一。

矿物的硬度可以说明磨损的问题、抵抗力、是否易于切割等。

例如,当矿物之间相互研磨时,硬度较高的石英能将硬度较低的云母刮掉,而硬度较低的云母在刮不掉石英的情况下,则会在石英的表面留下白色粉末,从而确定矿物的硬度排列顺序。

4. 光学鉴定法光学鉴定法是通过观察矿物在不同光照下的表现来确定矿物种类。

常用的光学鉴定方法有偏光显微镜鉴定法、透射显微镜鉴定法等。

利用偏光显微镜鉴定法可以分别观察到矿物在偏光前、后的表现,对比不同角度下的折射率来确定矿物种类;而利用透射显微镜鉴定法则可以观察到矿物在极细的横截面上的表现,进而确定矿物的物质结构、形貌、组成等重要特征。

光学鉴定法是比较准确且容易识别矿物种类的重要鉴定方法之一。

5. 化学鉴定法化学鉴定法是最常用、最基本的矿物鉴定方法。

矿物常规鉴定方法

矿物常规鉴定方法

矿物常规鉴定方法矿物常规鉴定方法是地质学、矿物学等领域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通过对矿物的外部特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观察和测试,来确定矿物的种类和性质。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矿物常规鉴定方法。

1. 外部特征鉴定法外部特征鉴定法是通过观察矿物的形态、颜色、光泽、硬度、断口等外部特征来进行鉴定。

例如,方解石具有六方晶系、透明至半透明的外观、玻璃光泽、脆性断裂等特点,通过这些外部特征可以初步确定矿物的种类。

2. 物理性质鉴定法物理性质鉴定法是通过对矿物的密度、磁性、光学性质等进行测试来进行鉴定。

例如,磁铁矿具有较强的磁性,可以被磁铁吸附,通过这一物理性质可以初步确定矿物的种类。

3. 化学性质鉴定法化学性质鉴定法是通过对矿物进行化学试剂的反应测试来进行鉴定。

例如,方解石与盐酸反应会产生气泡,这是因为方解石含有碳酸盐成分,通过这一化学性质可以确定矿物的种类。

4. X射线衍射鉴定法X射线衍射鉴定法是利用X射线对矿物进行衍射测试来确定其晶体结构。

不同的矿物具有不同的晶体结构,通过X射线衍射可以得到矿物的晶体学参数,从而确定其种类。

5. 热性质鉴定法热性质鉴定法是通过对矿物在高温下的热响应进行观察和测试来进行鉴定。

例如,方解石在火焰下会发生强烈的熔融和放出石灰的现象,通过这一热性质可以进一步确定矿物的种类。

6. 光学性质鉴定法光学性质鉴定法是通过对矿物在偏光显微镜下的光学性质进行观察和测试来进行鉴定。

例如,石英具有双折射性质,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石英产生的彩色光环,通过这一光学性质可以进一步确定矿物的种类。

以上介绍的是几种常见的矿物常规鉴定方法,通过对矿物的外部特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观察和测试,可以确定矿物的种类和性质。

在实际应用中,常规鉴定方法通常与其他分析测试手段相结合,以提高鉴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见矿物鉴定方法

常见矿物鉴定方法

常见矿物鉴定方法矿物鉴定是地质学和矿物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矿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结构特征等进行分析和观察,可以确定矿物的种类和成分,从而提供了矿物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

以下是常见的矿物鉴定方法:1.颜色鉴定法:矿物的颜色是矿物学中最常见的鉴定特征之一、不同的矿物具有不同的颜色,通过观察矿物的颜色可以初步判断其种类,但颜色并不是唯一可靠的鉴定特征。

2.硬度鉴定法:硬度是矿物的抗压强度的表征。

著名的莫氏硬度尺度通常用于测量矿物的硬度。

通过比较矿物与莫氏硬度尺度上不同硬度的矿物进行刮擦,根据是否产生刮痕来判断矿物的硬度。

3.光泽鉴定法:光泽是矿物发出的光线对人眼的视觉效果。

根据矿物的光泽特征,可以将其分为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非金属光泽等几类。

4.斑晶鉴定法:矿物中常常伴生有各种斑晶,通过观察斑晶的颜色、形态、成分等特征,可以帮助确定矿物的种类。

5.荧光鉴定法:一些矿物在紫外光照射下会发出荧光。

通过观察矿物在紫外光下的荧光颜色和强度,可以初步判断矿物的种类。

6.晶体形态鉴定法:矿物的晶体形态是矿物学中重要的鉴定特征之一、每种矿物有其特定的晶体结构和晶型,通过观察矿物的晶体外形可以初步判断其种类。

7.密度鉴定法:密度是矿物体积单位质量的物理量。

通过测量矿物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其密度,可以帮助确定矿物的种类。

8.磁性鉴定法:一些矿物具有磁性,通过观察矿物在磁场中的行为,可以初步判断矿物的种类。

9.反应鉴定法:矿物在一些特定条件下会产生特殊的化学反应,通过观察矿物对不同酸溶液的反应、加热时是否产生气体等,可以帮助确定矿物的种类。

10.矿物X射线衍射鉴定法:通过将矿物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可以得到矿物的衍射花样,通过与标准矿物衍射花样进行比对,可以准确确定矿物的种类和晶体结构。

总之,矿物鉴定需要综合运用多种鉴定方法,通过对矿物的外观、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结构特征等进行细致观察和分析,才能准确确定矿物的种类和成分。

几种常见矿物的现场鉴定方法

几种常见矿物的现场鉴定方法

几种常见矿物的现场鉴定方法
常见矿物的现场鉴定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其中几种常见的方法:
1. 观察性质:这是最常见的、最简单的鉴定方法。

通过观察矿物的外观、颜色、光泽、硬度、比重、断口等性质来进行初步鉴定。

例如,石英通常具有玻璃光泽,硬度较高,韧度较低,比重约为
2.65 g/cm³,是深层火成岩中最常见的矿物之一
2.磁性测试:一些矿物具有磁性,可以通过将其与磁铁接触来检查其磁性。

铁矿石是最常见的磁性矿物之一,具有很强的磁性。

3.酸碱性测试:一些矿物具有酸碱性,可以通过将其与酸或碱进行反应来进行鉴定。

例如,方解石与盐酸反应会产生气泡,说明它具有酸性。

4.光学检查:光学检查是一种重要的矿物鉴定方法。

利用显微镜观察矿物的光学性质,包括双折射性、择偏性、偏光特性等,可以确定矿物的种类。

例如,石英是一种正交光矿物,具有明显的双折射现象。

5.化学分析:化学分析是一种精确的鉴定方法,可以通过对矿物进行化学反应和测定来确定其化学组成。

化学分析常用的方法包括滴定法、电解分析、光谱分析、原子吸收光谱法等。

化学分析需要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方法,现场鉴定矿物还可以使用热性质测试、研针测试、熔融试验、放射性测试等方法。

总之,正确鉴定矿物需要结合多种方法,并根据不同矿物的特性选择适当的鉴定方法。

野外鉴别矿物的步骤

野外鉴别矿物的步骤

野外鉴别矿物的步骤野外鉴别矿物的步骤:一、观察外观特征鉴别矿物的第一步是观察其外观特征。

首先需要注意矿物的颜色,它可以提供有关矿物成分的线索。

然后观察矿物的结晶形态,例如晶体的形状、大小和排列方式。

此外,还可以观察矿物的硬度、光泽、断口等特征,这些特征对于鉴别矿物非常重要。

二、测量硬度硬度是鉴别矿物常用的指标之一。

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外力的能力,通常使用莫氏硬度尺来测量。

莫氏硬度尺将矿物硬度分为10个等级,从1到10分别代表了不同硬度的矿物。

通过对矿物进行划擦实验,可以确定其硬度级别,从而有助于鉴别矿物。

三、检查光学性质光学性质对于鉴别矿物也十分重要。

通过检查矿物的光学性质,可以了解其折射率、双折射性质以及颜色的变化等信息。

常用的方法包括观察矿物在透明背光下的透明度、颜色和光泽,并使用偏光镜观察矿物在不同角度下的颜色变化。

四、进行化学试验化学试验是鉴别矿物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矿物进行一系列的化学试验,可以确定其化学成分和性质。

常用的化学试验包括酸碱反应、熔融试验、溶解试验等。

例如,可以使用稀盐酸对矿物进行酸碱反应测试,观察是否有气泡生成;可以使用焰色反应来检测矿物中的金属离子等。

五、使用X射线衍射X射线衍射是一种高精度的鉴别矿物的方法。

通过将矿物样品暴露在X射线束下,通过分析样品对X射线的衍射图案,可以确定矿物的晶体结构。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准确的矿物鉴定结果,但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

六、参考矿物数据库在鉴别矿物时,可以参考各种矿物数据库和参考书籍。

这些数据库中包含了大量的矿物信息,包括其特征、成因、产地等。

通过对比观察到的特征和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进一步确定矿物的种类。

野外鉴别矿物的步骤包括观察外观特征、测量硬度、检查光学性质、进行化学试验、使用X射线衍射和参考矿物数据库。

通过系统地进行这些步骤,我们可以准确地鉴别出不同的矿物,为地质研究和矿产资源开发提供重要的支持和指导。

常见矿物的肉眼鉴定方法

常见矿物的肉眼鉴定方法

常见矿物的肉眼鉴定方法矿物是地球表面的一种自然形成的无机物质,由于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差异,可以通过肉眼观察来进行鉴定。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矿物的肉眼鉴定方法。

1.方解石方解石是一种常见的碳酸盐矿物,具有透明至半透明的质地。

观察其外观,方解石呈白色、淡黄色或淡蓝色,晶体形状通常呈立方体或六面体。

可以观察到其晶体表面有一种像平行切割的图案,称为解理,直接表示出晶体结构的特点。

2.石英石英是一种常见的氧化硅矿物,呈透明或半透明的状态,并具有玻璃光泽。

石英的晶体形状多样,常见的有柱状、粒状、块状等。

观察其颜色可见白色、无色、淡黄色或淡紫色等,有时也可见到斑纹或斑点。

3.黑云母黑云母是一种闪石矿物,以其晶体表面的金属光泽和黑色而得名。

观察时,可见其晶体构造呈片状排列,呈现出一种平行排列的条纹纹理。

黑云母通常富含铁、钠、铝等元素,也可在晶体表面观察到一种铜黄色或红色的斑纹。

4.长石长石是一种硅酸盐矿物,常见于岩石中。

长石的晶体为柱状或板状,呈灰白色或浅红色。

观察时,可见其表面呈现出一种平行排列的纹理,有时也可见到一种带光泽的斑点。

5.钠长石钠长石是一种碱性硅酸盐矿物,与长石类似。

不过,钠长石的颜色通常更浅,常见的是白色或淡黄色。

观察时,可以看到其表面呈现出一种平行排列的纹理,有时也可见到一种带光泽的斑点。

以上是一些常见矿物的肉眼鉴定方法,但仅凭观察外观还不能确定其确切的化学成分和结晶结构。

要对矿物进行更准确的鉴定,需要通过专门的实验室测试和设备,如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镜等。

地质学-矿物鉴定

地质学-矿物鉴定

一、手标本上观察矿物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矿物的形态(1)矿物单体形态一向伸长型——呈针状、柱状晶形二向延长型——呈片状、板状晶形三向等长型——呈粒状或等轴状晶形(2)矿物集合体形态一向伸长型——晶簇状、纤维状、放射状、束状、毛发状、柱状二向延长型——片状、鳞片状、板状三向等长形——粒状2、矿物的物理性质(1)颜色:是矿物吸收可见光后所呈现的色调。

(2)条痕:是指矿物粉末的颜色。

(3)光泽:矿物表面反射光波的能力。

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玻璃光泽、油脂光泽、树脂光泽、丝绢光泽、珍珠光泽、土状光泽等。

(4)透明度:指矿物可以透过可见光的程度。

透明半透明不透明(5)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外力刻划的能力。

摩氏硬度计:1—滑石2—石膏3—方解石4—萤石5—磷灰石6—长石7—石英8—黄玉9—刚玉10—金刚石指甲 2.5 铜针 3 钢针 5.5 玻璃5-5.5在野外工作及室内实习中,常用小刀(硬度5.5)、指甲(硬度2.5)代替硬度计,将硬度大致分为三级:低(小于2.5)中等(2.5-5.5)高(大于5.5)(6)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规则裂开的性质解理可分为五级:极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极不完全解理(7)断口:矿物受敲击后沿任意方向裂开成凹凸不平的断面。

二、常见矿物鉴定特征1.萤石(Fluorite) 又称氟石 CaF2【晶体结构】等轴晶系;【形态】晶体常呈立方体,其次为八面体,少数有菱形十二面体。

集合体呈晶粒状、块状、球粒状,偶尔见土状块体。

【物理性质】颜色多样,有无色、白色、黄色、绿色、蓝色、紫色、紫黑色及黑色,加热时,可退色;玻璃光泽。

解理完全。

硬度4。

照片名称:矿物硬度4萤石2.石榴石(Garnet)【晶体结构】等轴晶系。

【形态】常呈完好晶形,菱形十二面体晶面上常有平行四边形长对角线的聚形纹。

集合体常为致密粒状或致密块状。

【物理性质】颜色多样;玻璃光泽,断口油脂光泽,无解理,硬度6.5~7.5(小刀刻不动)。

矿物鉴定

矿物鉴定

[常见矿物概略鉴定表]金属光泽硬度大于5.5黑色:1、磁铁矿(立方体、八面体、强磁性)晶体常呈八面体或菱形十二面体,在菱形十二面体的菱形晶面上常具平行于该面对角线方向的条纹,集合体通常成致密粒状块体。

条痕黑色,无解理,性脆,比重4.9-5.2,抗风化性较强。

红色:1、赤铁矿——是铁在氧化条件下的产物(块状、点子状、肾状),单晶体常呈板状,主要由板面与菱面体所组成的聚形。

常呈各种集合体产出:显晶质的有片状、鳞片状或块状;隐晶质的有鲕状、肾状、粉末状和土状。

具有片状集合体者称镜铁矿,具金属光泽、细小鳞片状集合体者称云母赤铁矿,粉末状的称铁赭石,表面光滑明亮的红色钟乳状赤铁矿集合体为红色玻璃头。

一般在热液和气体条件下形成的赤铁矿,常呈菱面体状、板状及片状晶体;接触变质矿床里多为三向等长粒状,柱状晶体少见;表生条件下多为隐晶质或粉末状集合体形态。

晶体呈钢灰色至铁黑色,常带浅蓝灰色。

隐晶质及粉末状者呈暗红色至鲜红色,条痕樱红色;无解理,比重5.0-5.3。

白色:1、白铁矿(结核状、肾状)晶体通常呈板状,有时呈双锥状,少为短柱状、矛头状。

集合体呈结核状、肾状、钟乳状、皮壳状等。

淡黄铜色,微带浅灰或绿色调,新鲜面近于锡白色(或较黄铁矿色浅);条痕暗灰绿色;不透明,解理平行101不完全;性脆;断口不平坦;比重4.85-4.9。

黄色:1、黄铁矿(立方体,粒状,晶面有条纹)晶体常呈立方体和五角十二面体,较少为八面体。

立方体上常见三组互相垂直的条纹(立方体和五角十二面体的聚形纹),集合体呈粒状、致密块状,浸染状或球状,亦有呈煤状者。

隐晶质变胶体黄铁矿称胶黄铁矿。

浅黄铜色,表面常有黄褐色锖色;条痕绿黑或褐黑;不透明,极不完全解理,比重4.9-5.2。

矿脉地表氧化成褐铁矿、针铁矿、钎铁矿,叫“铁帽”。

提取硫,造硫酸原料。

硬度6-6.5灰色:1、毒砂(粒状、棒状)锡白至钢灰色,浅黄锖色;条痕灰黑色,不透明,比重5.9-6.29,以锤击有蒜臭,烧后有磁性。

矿物鉴定方法

矿物鉴定方法

矿物鉴定方法矿物鉴定是地质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是研究和识别矿物种类及其性质的过程。

矿物鉴定方法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术,例如矿物学、化学、光学、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矿物鉴定方法。

首先是矿物外观鉴定。

通过观察矿物的外观特征,如颜色、透明度、光泽、硬度、断口等,可以大致判断其种类。

例如,黄铁矿呈金黄色,金刚石具有纯净的透明度和高光泽,石膏可轻易被指甲刮削。

其次是化学性质鉴定。

矿物的化学性质对其鉴定十分重要。

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来分析矿物的成分。

例如,盐酸可以腐蚀方铅矿产生二氯化铅,可以用这一化学反应来确认方铅矿。

再次是光学性质鉴定。

通过观察矿物在光线下的表现来进行鉴定。

例如,透闪光矿物在透明光源下会出现明亮的闪光,如闪锌矿。

而不透明矿物在光线下则不会出现透明或闪光,如辉绿岩。

此外,电子显微镜也是一种重要的矿物鉴定方法。

通过显微镜观察矿物的微观结构,了解其晶体结构、颗粒大小、形态等特征。

电子显微镜还可以用来观察矿物的元素分布情况,通过能谱仪可以分析出矿物的化学成分。

X射线衍射是一种基于矿物的晶体结构来进行鉴定的方法。

通过照射矿物样品,根据不同晶面的衍射现象,可以确定矿物的晶体结构和晶格常数。

这种方法在矿物学和材料科学中被广泛使用。

最后,矿物的比重也是一种常用的鉴定方法。

通过测定矿石的重量和体积,计算出其比重。

每种矿物的比重是一定的,通过比重的测定可以初步确定矿石的种类。

例如,方解石的比重约为2.7,黄铁矿的比重约为5.2。

综上所述,矿物鉴定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包括矿物外观鉴定、化学性质鉴定、光学性质鉴定、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比重测定等。

这些方法相辅相成,结合使用可以对矿物的种类和性质进行准确的分析和鉴定。

除了上述提到的常用矿物鉴定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辅助方法可以用来帮助确定矿物的种类和性质。

首先是矿物的磁性鉴定。

一些矿物具有特殊的磁性,可以通过磁性测试来区分它们。

磁性测试可以用磁铁或磁感应仪进行。

常见矿物的肉眼鉴定

常见矿物的肉眼鉴定

常见矿物的肉眼鉴定矿物是地球上的宝藏,有着各种不同的外观和性质。

对于普通人来说,肉眼鉴定矿物是一个非常有趣而且有挑战性的任务。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矿物的肉眼鉴定方法。

石英石英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矿物,其颜色通常为白色、无色或灰色。

它的晶体外观呈六角形状,具有良好的光泽。

肉眼鉴定石英的一种简单方法是观察其晶体形状和光泽。

此外,石英的硬度很高,可以用钢针进行划痕测试。

如果石英无法被钢针划痕,那么肯定是石英。

方解石方解石是一种多色透明晶体矿物,可以呈现出蓝色、绿色、橙色等各种颜色。

它具有单斜晶系的结构,晶体通常是短柱状或片状。

肉眼鉴别方解石的一种简单方法是观察其颜色和晶体形状。

此外,方解石具有双折射性质,可以通过将其放在打印文字上观察到文字的复制来进行鉴定。

长石长石是一种常见的硅酸盐矿物,具有白色到灰色的颜色。

它的晶体外观通常是板状或柱状。

肉眼鉴别长石的一种方法是观察其外观和颜色。

此外,长石还具有61度的完美解理角,可以用来进一步鉴定。

云母云母是一种可剥离的硅酸盐矿物,通常呈现出银白色或棕黑色。

它的晶体外观呈片状,非常薄而柔软。

肉眼鉴别云母的一种简单方法是观察其颜色和可剥离性。

云母在光线下呈现出金属光泽,可以用来进一步鉴定。

钾长石是一种硅酸盐矿物,通常呈现出粉红色或白色。

它的晶体外观通常是板状或柱状。

肉眼鉴定钾长石的方法与鉴定长石相似,可以观察其外观和颜色。

此外,钾长石还具有70度的完美解理角,可以用来进一步鉴定。

磁铁矿磁铁矿是一种具有磁性的矿物,通常呈现出黑色或铁灰色。

它的晶体外观是立方体状。

肉眼鉴定磁铁矿的一种简单方法是使用磁铁。

如果磁铁能够吸附矿物,那么可以确定它是磁铁矿。

赤铁矿赤铁矿是一种常见的铁矿石,通常呈现出红色或褐色。

它的晶体外观是六角形或菱形。

肉眼鉴定赤铁矿的一种简单方法是观察其颜色和晶体形状。

此外,赤铁矿也具有金属光泽。

黑云母是一种含铁的云母矿物,通常呈现出黑色或暗灰色。

它的晶体外观呈片状,非常薄而有光泽。

常见矿物的肉眼鉴定方法

常见矿物的肉眼鉴定方法

常见矿物的肉眼鉴定方法肉眼鉴定是一种简单且常见的矿物鉴定方法,适用于大多数常见的矿物。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矿物的肉眼鉴定方法。

1. 石英(Quartz):-石英是一种透明或半透明的矿物,具有六方晶系的结构。

-石英的硬度较高,可以在玻璃上划痕。

-石英的颜色多种多样,但最常见的颜色是白色或无色。

也有黄色、紫色等变种。

2. 方解石(Calcite):-方解石是一种透明或半透明的矿物,具有斜方晶系的结构。

-方解石的硬度较低,无法在玻璃上划痕,但可以用硬物刮下一些粉末。

-方解石的颜色多种多样,包括白色、黄色、蓝色和绿色等。

3. 长石(Feldspar):-长石是一种众所周知的矿物,包括钾长石、钠长石和钙长石等多种类型。

-长石是一种透明或半透明的矿物,具有三斜晶系的结构。

-长石的颜色包括白色、粉红色和灰色等。

4. 云母(Mica):-云母是一种具有层状结构的矿物,常见的有白云母和黑云母等多种类型。

-云母是一种透明或半透明的矿物,可以剥离为薄片。

-云母的颜色多种多样,包括白色、黑色、金色和绿色等。

5. 赤铁矿(Hematite):-赤铁矿是一种具有金属光泽的矿物,通常呈黑色或银黑色。

-赤铁矿的硬度较高,可以在玻璃上留下红色的划痕。

-赤铁矿的比重较大,可以用于快速区分其他具有类似颜色的矿物。

6. 黄铁矿(Pyrite):-黄铁矿是一种有金属光泽的矿物,通常呈黄色。

-黄铁矿的硬度较高,可以在玻璃上留下黑色的划痕。

-黄铁矿有时也被称为“愚人金”,因为它的外观类似于金矿,但是它是一种硫化物矿物。

以上是一些常见矿物的肉眼鉴定方法,通过观察矿物的颜色、透明度、光泽、硬度等特征,可以初步确定它们的种类。

然而,肉眼鉴定方法可能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鉴定一些特殊或相似的矿物。

因此,在需要准确鉴定矿物的情况下,最好借助更加专业的测试方法,如X光衍射、化学分析等。

矿物标本的鉴定方法

矿物标本的鉴定方法

矿物标本的鉴定方法矿物标本的鉴定方法可以分为外观观察、物理性质测试和化学性质测试等多个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步骤的鉴定技巧,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矿物标本的鉴定。

首先,外观观察是矿物鉴定的基础步骤。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矿物的颜色、晶体形态、光泽、透明度以及断口等特征来进行初步判断。

例如,红色的矿物可以是赤铁矿,蓝色的矿物可以是蓝铜矿,透明、闪亮的矿物可能为方解石等。

接下来,物理性质测试可以进一步辅助鉴定。

硬度是常用的测试方法之一,我们可以使用摩氏硬度计来测量矿物的硬度。

可以用其他已知硬度的矿物对比,通过划痕的产生与否来判断硬度。

比重也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性质,我们可以通过称重法或者密度瓶法来测量矿物的比重。

同时,还可以使用磁性测试、电性测试、光效测试等方法来进一步了解矿物的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测试是最后一个步骤,我们可以通过矿物的化学反应来判断其化学性质。

酸的反应是常用的方法,例如,可以用盐酸测试来判断碳酸盐矿物。

在一般条件下,碳酸盐会产生气泡。

另外,加热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测试方法,一些矿物在加热时会出现特殊的颜色变化或者产生气体。

此外,使用专业的工具也是矿物鉴定的关键。

除了摩氏硬度计和密度瓶等常见工具,显微镜和紫外线灯也是非常有用的工具。

通过显微镜观察矿物的结构特征,可以进一步鉴定其种类。

使用紫外线灯照射矿物,可以观察到矿物在紫外光下的特殊发光现象,帮助判断其成因和性质。

最后,进行矿物鉴定时,要多加对比、多加交流。

可以参考矿物鉴定手册和专业人员的意见,与其他矿物爱好者进行交流和讨论。

通过多方面的了解和比较,可以提高矿物鉴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而言之,矿物标本的鉴定需要综合多方面的观察、测试和分析。

通过外观观察、物理性质测试和化学性质测试等步骤,结合使用适当的工具和参考资料,可以更好地进行矿物标本的鉴定。

矿物的鉴定方法范文

矿物的鉴定方法范文

矿物的鉴定方法范文矿物的鉴定方法是矿物学的基础内容之一、通过准确地鉴定矿物,我们可以了解它们的组成、物理特性和地质背景,进而能够更好地认识矿产资源,研究地质过程,甚至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矿物鉴定方法。

1.目视观察法目视观察法是最基本的鉴定方法之一、在充足的光线下,观察矿物的颜色、形态、光泽、透明度等外部特征。

这些特征往往可以提供一些线索,帮助判断矿物的种类。

例如,金红石呈红色,石膏呈白色半透明等。

2.滑手感和硬度测定法矿物的硬度是其抵抗刮擦和破碎的能力。

莫氏硬度尺是一种常用的测定矿物硬度的工具。

通过用不同硬度的矿物划擦待鉴定的矿物,根据是否产生刮痕或破损,可以粗略地判断矿物的硬度。

另外,矿物的滑手感也可以提供一些线索,例如滑性差的石英和滑性好的云母。

3.光学特性测定法利用光学特性测定矿物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反射率、折射率、双折射、透明度等。

常用的设备有显微镜、偏光显微镜等。

通过观察矿物在显微镜下的特性,如颜色、折射率、双折射、反射率等,可以鉴定矿物的成分和性质。

4.化学鉴定法化学鉴定法是一种重要的鉴定方法,可以确定矿物的化学成分。

通过化学试剂进行反应,观察生成的产物颜色和溶解情况,以及测量反应后的溶液pH值等,可以进一步确定矿物的种类。

常用的化学试剂包括酸碱试剂、碳酸氢铵、硝酸银等。

5.X射线衍射法X射线衍射法是一种通过观察矿物衍射图样来确定晶体结构和矿物种类的方法。

通过向矿物样品照射X射线,矿物晶体会衍射出特定的图样。

通过对这些衍射图样的分析,可以确定矿物的晶体结构、晶胞参数等信息。

6.磁性鉴定法磁性鉴定法是一种通过观察矿物对磁场的反应来鉴定矿物的方法。

根据矿物对磁性的不同反应,可以将矿物分为磁性矿物和非磁性矿物,进一步缩小矿物的可能种类范围。

7.密度测定法密度是物质质量与体积之比,不同矿物具有不同的密度。

通过测量矿物的重量和体积,可以计算矿物的密度。

常用的方法有称重法和浸水法等。

常见矿物的鉴定特征资料

常见矿物的鉴定特征资料

常见矿物的鉴定特征资料矿物是地壳中的自然物质,它们是构成岩石和矿床的基本组成部分。

矿物具有独特的化学成分和结晶形态,可以通过一些鉴定特征进行识别和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矿物的鉴定特征资料。

1.石英:石英是一种晶体透明或半透明的矿物,常见于火成岩、变质岩和沉积岩中。

其硬度非常高(7级),无透明感,具有六方晶系的结晶形态,呈长柱状或板状。

石英在酒精中不溶,但可以溶于氢氟酸。

2.方解石:方解石是一种晶体透明或半透明的矿物,常见于沉积岩和变质岩中。

它具有中等硬度(3级)和玻璃到珍珠光泽的外观,结晶形态为立方或六方。

方解石呈现酸性反应,在稀盐酸中会起化学反应。

3.长石:长石是一种晶体透明或半透明的矿物,是火成岩中最常见的矿物之一、它具有中等硬度(6级)、颜色多样和光泽(珍珠光泽到玻璃光泽)。

长石有两种主要类型:斜长石和正长石。

斜长石晶体呈板状,正长石晶体呈柱状。

4.钠长石:钠长石是一种晶体透明或半透明的矿物,是火成岩中常见的矿物之一、它具有中等硬度(6级)和玻璃光泽,呈钝四面体状晶体。

钠长石可以通过加热的方式变为斜长石。

5.云母:云母是一种晶体透明或半透明的矿物,广泛存在于火成岩和变质岩中。

它具有极薄的层状结构和亮片状的外观,常常成为板状晶体。

云母的硬度较低(2.5-3级),具有完美的光泽。

有许多类型的云母,如白云母、黑云母和黄云母等。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矿物的鉴定特征,每种矿物都有其独特的特征。

在实际鉴定中,还需要考虑矿物的颜色、密度、断口形态、晶体结构和化学反应等特征,以确定其具体的种类。

对于矿物学爱好者和专业人士来说,了解和熟悉这些特征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更准确地识别和分类矿物。

矿物鉴定

矿物鉴定

自然元素自然金属的共同特点:晶形不好,金属光泽,无解理,硬度大,比重大,富延展性的,导电导热性良好。

1.硫磺鉴定特征:浅黄色,一般呈块状,粉末状,硬度低(指甲刻动),性脆,易燃。

主要成因:主要火山喷发气体在火山口周围升华而成或硫化氢与氧气或二氧化硫反应而成。

2.石墨鉴定特征:钢灰色,常为片状,块状集合体,硬度低,一组完全解理,染手染纸。

主要成因:多在高温低压下经还原作用形成,故多见变质岩中。

硫化物大多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硬度低(二硫化物除外)比重大。

岩浆后期热液作用产物,大多在地表条件下不稳定,极易氧化。

1.方铅矿鉴定特征:铅灰色,硬度低,比重大,一般呈致密块状,三组立方解理完全,可碎成立方小块。

2.闪锌矿鉴定特征:浅黄黄褐至天黑色,硬度低,六组完全解理(可碎成菱形十二面体)。

主要成因:常见热液矿床,与方铅矿共生。

3.黄铁矿鉴定特征:完好晶体,浅黄色,较大硬度,无解理。

主要成因:在各类岩石都可出现,易风化。

4.黄铜矿鉴定特征:金黄色,完好晶体少见,硬度较低。

主要成因:常产于基性岩,热液矿床和接触交代矿床中,易风化。

卤化物多为无色透明或浅色,硬度低,比重小。

萤石是岩浆后期热液作用形成。

钾盐钠盐多为干燥气候海盆或内陆湖盆中形成。

1.萤石鉴定特征:由于色心呈色机理,颜色不均,中等硬度,四组八面体解理完全。

常与石英,方解石,重晶石,方铅矿共生。

2.石盐鉴定特征:无色或浅色,硬度低,三组立方解理完全,味咸。

氧化物及氢氧化物含铁颜色较深,金属光泽,多为不透明。

含硅铝为无色或浅色,玻璃光泽为主。

几乎所有氧化物硬度都很大,化学性质稳定。

多数氧化物为内生矿物,是在岩浆活动不同阶段形成。

1.刚玉鉴定特征:蓝灰色,腰鼓状晶形,硬度大,无解理。

主要成因:主要在高温富铝缺硅下变质产物,有的也在超基性岩浆岩中。

2.沉积型赤铁矿鉴定特征:暗红色,常呈鮞状,肾状,条痕樱红色,硬度小。

主要成因:主要在地质时期滨海地带沉积,或岩石风化残积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偏光显微镜下透明矿物的鉴定岩石磨成厚约0.03mm 的薄片,置于偏光显微镜下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有的矿物是透明的(绝大多数硅酸盐、碳酸盐矿物和部分氧化物),有的矿物是不透明的(金属硫化物及部分氧化物)。

鉴定不透明矿物需要反光显微镜,将在本书的下篇介绍,这里只介绍透明矿物在偏光显微镜下的鉴定方法。

偏光显微镜下鉴定矿物,分为单偏光、正交偏光、聚敛光下观察三个步骤,其原理在晶体光学中有详尽的论述,这里只介绍和岩石薄片观察描述有关的部分,而形成这些光性特征的光学原理就不详细说明。

单偏光镜下观察1 晶形晶形对识别典型的表现有良好晶面的矿物很有用。

如石榴子石在薄片中常为自形的六边形,白榴石常呈八边形,磷灰石横断面常为六边形而纵断面为柱状,榍石常为菱形,白云石常为信封状,电气石横断面呈弧状三角形而纵断面为柱状,锆石常常呈四方柱状或两端为锥形的长柱状。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薄片切面的随机性,上述矿物的斜切面也可以表现为其他的形状,如石榴石和白榴石还可以出现正方形、长方形甚至三角形的晶形,磷灰石也可以表现为正方形或长方形晶形。

2 解理和裂理某些解理特征明显的矿物,能根据其解理很快确定,如云母具有一组细密、平直而不间断的解理,角闪石的两组解理以56 度相交,辉石、红柱石、方柱石的两组解理近于正交。

但与解理斜交的切面上所表现的角度要比其最大交角要小。

具两组解理的矿物,在其纵断面上只表现一组解理,如角闪石、辉石在薄片中经常只出现一组解理。

由于切面的限制,具有三6组以上解理的矿物在薄片上常常只显示一组或两组解理,甚至表现出没有解理。

如方解石和白云石有三组解理,但在薄片中一般只能看到两组。

裂理和解理很相似,但它们的成因不同,薄片中的特征也有所不同。

解理往往是沿着矿物晶体中面网间化学键力最弱的方向产生,而裂理面一般是沿双晶结合面或某种细微包裹体的夹层而产生;在形态上,裂理的宽度也明显比解理大,而且大多数情况也没有解理平直。

如橄榄石解理不发育,但裂理常见,是一个鉴定特征。

3 颗粒形态和交生关系某些矿物虽然没有完整的晶形,但其颗粒形态有某种特征,可以做为识别的一种标记。

如蛇纹石常为纤维状和网脉纤维状,蓝晶石和硅灰石常呈板片状,云母、绿泥石、滑石、粘土矿物也多呈板状或叶片状产出。

矿物的交生关系有利于快速鉴定交生在一起的矿物。

显微文象和蠕虫状交生分别是石英和钾长石以及石英和斜长石交生的信号。

4 颜色和多色性、吸收性薄片中矿物的颜色是矿物对透射光波选择吸收的结果。

许多在手标本上明显有色的矿物,在薄片中却是无色的或接近无色。

如透辉石、普通辉石、镁橄榄石和贵橄榄石、透闪石。

一些矿物有特征的颜色,如黑云母、普通角闪石、电气石、绿泥石、红帘石,可以做为鉴定的标志之一;另一些矿物只显示较淡的颜色,如紫苏辉石、红柱石、绿帘石。

应该注意的是,某些矿物的浅色调并不是该矿物的固有颜色,而是切片中的无射矿物当其折射率明显低于加拿大树胶时,所表现的约具粉色的浅淡颜色,而折射率相对较高的矿物可以显示出灰或暗灰黑色。

旋转物台,有的矿物的颜色发生改变,此称为多色性;颜色的深浅发生改变,称为吸收性。

这是由于非均质矿物(除垂直光轴以外的切面)的光学性质随方向而异,对各色光的选择吸收及吸收强度都随方向而异。

其中,一轴晶矿物有二个主要颜色,如黑电气石(绿-蓝),金红石(黄-暗红褐);二轴晶矿物有三个主要颜色,如黑云母(暗褐-暗红褐-浅黄),普通角闪石(暗绿-绿-浅黄绿),蓝闪石(深天蓝-蓝-浅黄绿),紫苏辉石(淡绿-淡黄-淡红),十字石(金黄-淡黄-无色),矿物的多色性如果明显,是鉴定的重要依据。

5 贝克线、突起和糙面薄片中两个折射率不同的物质的接触处,可以看到有一道暗边,称为矿物的边缘,在边缘附近还可以看到一条较明亮的细线,称为贝克线;各种不同的矿物表面显得高低不同,甚至有的矿物好象凹下去一样,此称为矿物的突起;有的矿物表面显得较为光滑,而有的矿物则表面粗糙如粗糙的皮革(鲨革),此称为矿物的糙面。

贝克线是由于相邻两物质折射率不同,光线在其接触面上发生折射、反射作用而产生的。

提升镜筒,贝克线向折射率大的物质移动;下降镜筒,贝克线向折射率小的物质移动。

有时贝克线不很明显,这时缩小光圈或使观察的矿物稍稍偏离焦点,会使贝克线较为清楚的显示7出来,贝克线在具有锲形或透镜状的颗粒边缘表现最为清楚。

使用浸油法测矿物的折射率,根据的就是贝克线的原理。

突起与糙面都是由于矿物与覆盖于其上的加拿大树胶的折射率的不同而引起的。

矿物与加拿大树胶的差值越大,突起就显得越高,糙面也越明显,矿物的边缘也越粗。

所谓正突起与负突起,是指矿物的折射率大于加拿大树胶时为正,小于加拿大树胶时为负。

负突起的矿物看起来象是凹下去,具体的测定需要借助贝克线,找到该矿物的颗粒与加拿大树胶的接触处,如果提升镜筒,贝克线向加拿大树胶移动,则该矿物是负突起。

负突起的矿物一般微带粉色调。

观察突起有时候需要部分关闭台下的光阑使光圈缩小使其更为清晰。

旋转物台,矿物的突起和糙面发生明显改变的现象称为闪突起,如碳酸盐矿物。

贝克线、突起、糙面、矿物的边缘,都是矿物折射率相对大小的反映。

由于折射率是矿物最主要的光学常数,因此这些光学特征是鉴定矿物的主要依据之一。

如榍石、锆石、金红石可以以其具有正极高突起与其他矿物区别开来,然后根据另外一二个光性特征就可以很快将其鉴定;萤石以负高突起区别于其他光性特征类似的矿物;帘石类矿物都为高正突起,是鉴定的主要依据之一。

(一)正交偏光下的观察1 消光矿物在正交偏光下变黑暗的现象,称为消光。

均质矿物和非均质矿物垂直光轴的切面,无论怎么转动物台,在正交镜下总是消光的,称为全消光。

非均质矿物除垂直光轴外的其他切面,旋转物台一周,会有四次变暗,即有四次消光,这四个位置称为该矿物的消光位。

消光位是矿物的一个鉴定特征。

当矿物处在消光位时,如果其解理缝、双晶缝、晶形或晶面与目镜十字丝之一平行,称为平行消光;如果二者斜交,则称为斜消光,其交角为消光角;如果目镜十字丝为两组解理或两个晶面夹角的平分线,称为对称消光。

一轴晶矿物,大多数切面为平行消光和对称消光;二轴晶矿物中,斜方晶系矿物大部分切面是平行消光和对称消光,少数可见斜消光,而且消光角一般都较小;单斜晶系矿物,各种消光类型都有,但以斜消光常见;三斜晶系矿物,绝大多数则是斜消光。

矿物斜消光时,可以测其消光角,做为一个鉴定参考要素,一般选择干涉色最高的切面,此时切面平行于光轴面。

如辉石最高干涉色的切面,如果是平行消光,则为斜方辉石,如果是斜消光,则为单斜辉石。

单斜辉石和单斜角闪石,如果切面上只能见到一组解理,可以选择最大干涉色切面观察,角闪石消光角一般不超过30o,而辉石消光角一般在30o-45o,可以做为它们的一个鉴别特征。

2 、干涉色非均质矿物除垂直光轴外的其他切面,不在消光位时,则发生干涉作用,显示的颜色,称为干涉色。

来自下偏光镜的平面偏光被非均质矿物分解成两条振动方向相互垂直、速度不同的光线,它们进入上偏光镜后继续发生分解,在平行于上偏光方向上的分量就会发生干涉,从而产生干涉色。

将石英楔插入正交偏光镜间的试板孔内,慢慢推入,干涉色会出现有规律的变化,可以据此将干涉色划分为四到五个级序。

绝大多数矿物的干涉色都可以相应从中找到。

熟悉干涉色的级序,对于鉴定矿物有重要意义。

干涉色级序的高低,取决于矿物切面上的双折射率的大小。

只有在平行光轴面时,矿物的双折射率才最大,此时呈现的干涉色级序最高,对于矿物才有鉴定意义。

某些矿物,在正常的厚度薄片中显示出与同旧绸缎般的白色干涉色,且插入石膏或云母试板无变化,其干涉色称为高级白。

如方解石、白云石、榍石等。

有些矿物(双折射率低,干涉色接近一级灰)在某些切面的干涉色,在石英楔系列中找不到,称为异常干涉色。

如绿泥石、黝帘石、黄长石和符山石的某些变种,呈现一种深蓝色(柏林蓝或超蓝色),或者锈褐色的异常干涉色。

如果薄片中矿物本身的颜色较显著,可以遮蔽具低一级干涉色或高级浅色的干涉色,需要仔细分辨清楚。

精确测定薄片中矿物干涉色的级序,需要找出该矿物最高干涉色的颗粒,用石英楔或贝瑞克消色器来测试。

随着经验的积累,一般的观察者都可以直接区分一、二、三级干涉色。

2 正延性和负延性长条状矿物或解理发育完好的矿物,可以测试其是正延性还是负延性,做为鉴定的一个特征。

当矿物的延长方向与其光率体椭圆切面长半径平行或夹角小于45o时,称为正延性;而当延长方向与光率体椭圆切面短半径平行或夹角小于45o时,称为负延性。

测试的方法,将矿物从消光位转动物台45o,插入试板,观察矿物的干涉色是升高还是降低,确定矿物光率体椭圆半径名称,再根据矿物的延长方向是平行于长半径还是短半径,或消光角的性质,来判断其延性。

有的矿物延性既可显示为正也可显示为负,其消光角是在45o左右摇摆,或者是其延长方向于Nm 半径平行。

当其他光学性质相似时,延性是鉴别矿物的一个有效特征。

如红柱石与斜方辉石尤其是紫苏辉石很相似,但红柱石是负延性,紫苏辉石是正延性;夕线石以其正延性可以区别于磷灰石和红柱石。

3 双晶有的矿物的双晶在单偏光下就可以观察到,但大部分矿物的双晶在正交偏光下才表现的明显,此时其相邻两个单体由于不同时消光,呈现一明一暗的现象,转动物台,这种此明彼暗的现象非常明显。

双晶对于鉴定某些矿物有重要意义。

如微斜长石(格子双晶)、斜长石(聚片双晶)、正长石(卡式双晶)、堇青石(六连晶)、金红石(肘状双晶)、十字石(十字形双晶),而方解石和白云石可以根据其聚片双晶和菱形解理的相交关系进行区别。

当两种矿物其他光学特征相近时,有无双晶有时候可以快速鉴别它们,而双晶的形态对于鉴定长石类别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二)锥光镜下的观察矿物晶体的轴性(一轴晶还是二轴晶)、光性符号(正光性负光性)、光轴角(二轴晶2V)、晶体切面方位,是其重要的光学性质,这些在单偏光和正交偏光下都无法鉴定。

既然使用直射光不行(单偏光和正交偏光下的入射光彼此近似平行),人们想到了使入射光倾斜来进行观察,锥光镜就是根据这种设想设计的。

在下偏光镜之上、载物台之上,加上一个聚光镜,使透出下偏光镜的平行偏光变成锥形偏光,换上高倍物镜,推入勃氏镜或去掉目镜,上偏光镜继续保留,这样构成一个完整的锥光系统。

射入矿片的锥光束,除中央一条光波垂直入射外,其余光波都是倾斜射入,而且越往外倾斜角度越大,不同方向的入射光同时通过矿片,到达上偏光镜后发生的消光和干涉应不相同,在镜下呈现特殊的干涉图,根据这种干涉图可以测出矿物的一些有用的光学性质。

1 一轴晶矿物的干涉图一轴晶矿物的任何切面都会产生某一种干涉图,可以分为垂直光轴、斜交光轴、平行光轴三种类型。

其中以垂直或接近垂直光轴的切面的干涉图易于观察。

垂直光轴的切面,在正交偏光下无论怎么旋转物台都呈黑色或接近黑色,在锥光镜下,其干涉图由一个黑十字与同心圆干涉色色圈组成,黑十字的臂与上下偏光振动方向平行,插入试板,根据四个扇面(象限)中干涉色的升降变化,就能确定Ne(Ne')与No 的相对大小,从而确定矿物的光性符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