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合集下载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第四节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第条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措施,宜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网带或避雷针或由这两种混合组成的接闪器;避雷网带应按本规范附录二的规定沿屋角、屋背、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并应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20m×20m或24m×l6m的网格;平屋面的建筑物,当其宽度不大于20m时,可仅沿网边敷设一圈避雷带;第条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但对本规范第条二款所规定的建筑物则不宜大于10Ω;其接地装置宜与电气设备等接地装置共用;防雷的接地装置宜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当不共用、不相连时,两者间在地中的距离不应小于2m;在共用接地装置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的情况下,接地装置宜围绕建筑物敷设成环形接地体;第条建筑物宜利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梁、柱和基础的钢筋作为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并应符合本规范第条二、三、六款和下列的规定:一、利用基础内钢筋网作为接地体时,在周围地面以下距地面不小于,每根引下线所连接的钢筋表面积总和应符合下列表达式的要求:S≥式中S──钢筋表面积总和m2;二、当在建筑物周边的无钢筋的闭合条形混凝土基础内敷设人工基础接地体时,接地体的规格尺寸不应小于表的规定;注:①当长度相同、截面面相同时,宜优先选用扁钢;②采用多根圆钢时,其敷设净距不小于直径的2倍;③利用闭合条形基础内的钢筋作接地体时可按本表校验;.除主筋外,可计入箍筋的表面积;第条当土壤电阻率ρ小于或等于300Ω·m时,在防雷的接地装置同其它接地装置和进出建筑物的管道相连的情况下,防雷的接地装置可不计及接地电阻值,其接地体应符合本规范第条的规定,但其二、三款应改为在符合本规范第条规定的条件下及其三款3项所规定的钢筋表面积总和改为大于或等于;第条突出屋面的物体的保护方式应符合本规范第条的规定;第条砖烟囱、钢筋混凝土烟囱,宜在烟囱上装设避雷针或避雷环保护;多支避雷针应连接在闭合环上;当非金属烟囱无法采用单支或双支避雷针保护时,应在烟囱口装设环形避雷带,并应对称布置三支高出烟囱口不低于的避雷针;钢筋混凝土烟囱的钢筋应在其顶部和底部与引下线和贯通连接的金属爬梯相连;当符合本规范第条的要求时,宜利用钢筋作为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可不另设专用引下线;高度不超过40m的烟囱,可只设一根引下线,超过40m时应设两根引下线;可利用螺栓连接或焊接的一座金属爬梯作为两根引下线用;金属烟囱应作为接闪器和引下线;第条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但周长不超过25m且高度不超过40m的建筑物可只设一根引下线;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25m;当仅利用建筑物四周的钢柱或柱子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可按跨度设引下线,但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应大于25m;第条防止雷电流流经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时产生的高电位对附近金属物或线路的反击,应符合本规范第条的要求,但表达式、、相应改按下列表达式计算:当l x<5R i时,S a3≥R i +当l x≥5 R i时,S a3≥R i+l x 第条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对电缆进出线,应在进出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等与电气设备接地相连;当电缆转换为架空线时,应在转换处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二、对低压架空进出线,应在进出处装设避雷器并与绝缘子铁脚、金具连在一起接到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上;当多回路架空进出线时,可仅在母线或总配电箱处装设一组避雷器或其它型式的过电压保护器,但绝缘子铁脚、金具仍应接到接地装置上;三、进出建筑物的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处应就近接到防雷或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上或独自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第条高度超过60m的建筑物,其防侧击和等电位的保护措施应符合本规范第条一、二、四款的规定,并应将60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第五节其它防雷措施第条当一座防雷建筑物中兼有第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时,其防雷分类和防雷揩施宜符合下列规定:一、当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的30%及以上时,该建筑物宜确定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二、当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的30%以下,且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的30%及以上时,或当这两类防雷建筑物的面积均小于建筑物总面积的30%,但其面积之和又大于30%时,该建筑物宜确定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但对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电感应和防雷电波侵入,应采取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保护措施;三、当第一、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面积之和小于建筑物总面积的30%,且不可能遭直接雷击时,该建筑物可确定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但对第一、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电感应和防雷电波侵入,应采取各自类别的保护措施;当可能遭直接雷击时,宜按各自类别采取防雷措施;第条当一座建筑物中仪有一部分为第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时,其防雷措施宜符合下列规定:一、当防雷建筑物可能遭直接雷击时,宜按各自类别采取防雷措施;二、当防雷建筑物不可能遭直接雷击时,可不采取防直击雷措施,可仅按各自类别采取防雷电感应和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三、当防雷建筑物的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的50%以上时,该建筑物宜按本规范第条的规定采取防雷措施;第条当采用接闪器保护建筑物、封闭气罐时,其外表面的2区爆炸危险环境可不在滚球法确定的保护范围内;第条固定在建筑物上的节日彩灯、航空障碍信号灯及其它用电设备的线路,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采取相应的防止雷电波侵入的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无金属外壳或保护网罩的用电设备宜处在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不宜布置在避雷网之外,并不宜高出避雷网;二、从配电盘引出的线路宜穿钢管;钢管的一端宜与配电盘外壳相连;另一端宜与用电设备外壳、保护罩相连,并宜就近与屋顶防雷装置相连;当钢管因连接设备而中间断开时宜设跨接线;三、在配电盘内,宜在开关的电源侧与外壳之间装设过电压保护器;第条粮、棉及易燃物大量集中的露天堆场,宜采取防直击雷措施;当其年计算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时,宜采用独立避雷针或架空避雷线防直击雷;独立避雷针和架空避雷线保护范围的滚球半径h r可取100m;在计算雷击次数时,建筑物的高度可按堆放物可能堆放的高度计算,其长度和宽度可按可能堆放面积的长度和宽度计算;第条在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网的支柱上严禁悬挂电话线、广播线、电视接收天线及低压架空线等;第四章防雷装置第一节接闪器第条避雷针宜采用圆钢或焊接钢管制成,其直径不应小于下列数值:针长1m以下:圆钢为12mm;钢管为20mm;针长1~2m.:圆钢为16mm;钢管为25mm;烟囱顶上的针:圆钢为20mm;钢管为40mm;第条避雷网和避雷带宜采用圆钢或扁钢,优先采用圆钢;圆钢直径不应小于8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48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mm;当烟囱上采用避雷环时,其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2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100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mm;第条架空避雷线和避雷网宜采用截面不小于35 mm2的镀锌钢绞线;第条除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外,金属屋面的建筑物宜利用其屋面作为接闪器,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金属板之间采用搭接时,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0mm;二、金属板下面无易燃物品时,其厚度不应小于;三、金属板下面有易燃物品时,其厚度,铁板不应小于4mm,铜板不应小于5mm,铝板不应小于7mm;.四、金属板无绝缘被覆层;注.薄的油漆保护层或厚沥青层或1mm厚聚氯乙烯层均不属于绝缘被覆层;第条除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和本规范第条一款的规定外,屋顶上永久性金属物宜作为接闪器,但其各部件之间均应连成电气通路,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旗杆、栏杆、装饰物等,其尺寸应符合本规范第条和第条的规定;二、钢管、钢罐的璧厚不小于,但钢管、钢罐一旦被雷击穿,其介质对周围环境造成危险时,其壁厚不得小于4mm;注:利用屋顶建筑构件内铜筋作接闪器应符合本规范第条和第条的规定;第条除利用混凝土构件内钢筋作接闪器外,接闪器应热镀锌或涂漆;在腐蚀性较强的场所,尚应采取加大其截面或其它防腐措施;第条不得利用安装在接收无线电视广播的共用天线的杆顶上的接闪器保护建筑物;第二节引下线第条引下线宜采用圆钢或扁钢,宜优先采用圆钢,圆钢直径不应小于8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48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mm;当烟囱上的引下线采用圆钢时,其直径不应小于12mm;采用扁钢时,其截面不应小100mm2,厚度不应小于4mm;防腐措施应符合本规范第条的要求;注:利用建筑构件内钢筋作引下线应符合本规范第条和第条的规定;第条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外墙明敷,并经最短路径接地;建筑艺术要求较高者可暗敷,但其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0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80 mm2;第条建筑物的消防梯、钢柱等金属构件宜作为引下线,但其各部件之间均应连电气通路;第条采用多根引下线时,宜在各引下线上于距地面至之间装设断接卡;当利用混凝土内钢筋、钢柱作为自然引下线并同时采用基础接地体时,可不设断接卡,利用钢筋作引下线时应在室内外的适当地点设若干连接板,该连接板可供测量、接人工接地和作等电位连接用;当仅利用钢筋作引下线并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时,应在每根引下线上于距地面不低于处设接地体连接板;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时应设断接卡,其上端应与连接板或钢柱焊接;连接板处宜有明显标志;第条在易受机械损坏和防人身接触的地方,地面上至地面下的一段接地线应采取暗敷或镀锌角钢、改性塑料管或橡胶管等保护设施;第三节接地装置第条埋于土壤中的人工垂直接地体宜采用角钢、钢管或圆钢;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水平接地体宜采用扁钢或圆钢;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0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100 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mm;角钢厚度不应小于4mm;钢管壁厚不应小于mm;在腐蚀性较强的土壤中,应采取热镀锌等防腐措施或加大截面;接地线应与水平接地体的截面相同;第条人工垂直接地体的长度宜为;人工垂直接地体间的距离及人工水平接地体间的距离宜为5m,当受地方限制时可适当减小;第条人工接地体在土壤中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接地体应远离由于砖窑、烟道等高温影响使土壤电阻率升高的地方;第条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降低防直击雷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宜采用下列方法:一、采用多支线外引接地装置,外引长度不应大于有效长度,有效长度应符合本规范附录三的规定;二、接地体埋于较深的低电阻率土壤中;三、采用降阻剂;四、换土;第条防直击雷的人工接地体距建筑物出入口或人行道不应小于3m;当小于3m时应采取下列措施之一:一、水平接地体局部深埋不应小于1m;二、水平接地体局部应包绝缘物,可采用50~80mm厚的沥青层;三、采用沥青碎石地面或在接地体上面敷设50~80mm厚的沥青层,其宽度应超过接地体2m;第条埋在土壤中的接地装置,其连接应采用焊接,并在焊接处作防腐处理;第条接地装置工频接地电阻的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的规定,其与冲击接地电阻的换算应符合本规范附录三的规定;第五章接闪器的选择和布置第一节接闪器选择第条接闪器应由下列的一种或多种组成:一、独立避雷针;二、架空避雷线或架空避雷网;三、直接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针、避雷带或避雷网;第二节接闪器布置第条接闪器布置应符合表的规定;布置接闪器时,可单独或任意组合采用滚球法、避雷网;注:滚球法是以h r为半径的一个球体,沿需要防直击雷的部位滚动,当球体只触及接闪器包括被利用作为接闪器的金属物,或只触及接闪器和地面包括与大地接触并能承受雷击的金属物,而不触及需要保护的部位时,则该部分就得到接闪器的保护;滚球法确定接闪器保护范围应符合本规范附录四的规定;。

防雷一类二类三类建筑标准

防雷一类二类三类建筑标准

防雷一类二类三类建筑标准摘要:一、防雷建筑分类1.一类建筑2.二类建筑3.三类建筑二、防雷建筑标准1.一类建筑防雷标准2.二类建筑防雷标准3.三类建筑防雷标准三、防雷建筑设计要点1.接闪器设计2.引下线设计3.接地装置设计四、防雷建筑施工与验收1.施工要求2.验收标准五、防雷建筑维护与管理1.定期检查2.维修保养3.应急预案正文:防雷一类二类三类建筑标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建筑物对于防雷设施的需求越来越高。

为了确保建筑物及人身安全,我国制定了防雷一类、二类、三类建筑标准。

以下将详细介绍各类建筑的防雷标准及设计要点。

一、防雷建筑分类1.一类建筑:指遇雷击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建筑物,如重要的国家级建筑物、大型公共建筑物等。

2.二类建筑:指遇雷击可能导致较严重后果的建筑物,如一般公共建筑物、工业建筑物等。

3.三类建筑:指遇雷击可能导致一般后果的建筑物,如住宅、农业建筑物等。

二、防雷建筑标准1.一类建筑防雷标准:应设置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

接闪器应具有足够的截面积和耐压性能,引下线应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接地装置应满足接地电阻要求。

2.二类建筑防雷标准: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设置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

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的性能要求可适当降低。

3.三类建筑防雷标准:建议设置简易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或采用避雷带等防雷措施。

三、防雷建筑设计要点1.接闪器设计:接闪器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面积和重要性进行选择,确保能在雷击时有效引导电流。

接闪器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压性能。

2.引下线设计:引下线应选用耐腐蚀、导电性能好的材料,如铜、铝等。

引下线的长度、间距和固定方式应满足设计要求。

3.接地装置设计:接地装置应具有足够的接地电阻,以确保雷击时能有效引导电流。

接地装置的形状、尺寸和材料应根据土壤条件和实际需求选用。

四、防雷建筑施工与验收1.施工要求:防雷设施施工应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进行,确保施工质量。

防雷分类措施对照表

防雷分类措施对照表
分类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防雷电波侵入
低压线路宜全线电缆直埋。有困难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杆和铁横担的架空线,但进户前金属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埋地引入长度≮15 m。
架空线与电缆转换处应设避雷器。
电缆金属外皮、钢管、金具、绝缘子铁脚及避雷器等均应与防雷电感应接地装置相连。
冲击接地电阻≤10Ω。
有爆炸危险的建筑物的低压架空进线应该用属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埋地引入长度≮15 m。
平均雷暴日>30d/a地区可架空进线,进线处应加装避雷器或2~3 m
空气间隙。
电缆金属外皮、钢管、金具、绝缘子铁脚及避雷器等均应与防雷电感应接地装置相连。
非爆炸危险建筑物可架空进线。
冲击接地电阻≤30Ω。
可电缆、架空进线。
架空线与电缆转换处或架空进线引入总配电箱处设避雷器。
电缆金属。
冲击接地电阻≤30Ω。
防雷电反击
空气中
当hx<5Ri时,Sal≥0.4(Ri+0.1hx)
当hx≥5Ri时,Sal≥0.1(Ri+hx)
地下部分Sel≥0.4Ri.
空气中
当hx<5Ri时,Sal≥0.3(Ri+0.1hx)
建筑物防雷分类一览表(1)
分类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避雷器
应设独立避雷针、避雷线(网)
当建筑物太高等原因可在建筑物上设避雷针、避雷网。
网格5m×5m或5m×4m。
滚球半径30 m。
放散管、呼吸阀、排风管保护半径5 m。
建筑物高度≥30 m应防侧击雷。
宜在建筑物上避雷带、避类针或其混合。
当hx≥5Ri时,Sal≥0.075(Ri+hx)

古建筑物防雷应该怎么做?

古建筑物防雷应该怎么做?

古建筑物防雷应该怎么做?中国的古代建筑遗存是几千年中国古老文明的宝贵遗产,由于战乱和人为破坏,仅存的文物古迹弥足珍贵。

中国的古建筑物以其独特的结构、无法估量的历史价值而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发展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其承载的建筑思想、建筑美学和营造法式贯穿于秦汉以至明清两千余年,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光大。

因此,保护古代建筑遗存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突出,尤其是古建筑物的防雷保护。

千百年来古建筑物遭雷击,或因雷电起火被焚毁的事件不胜枚举。

例如:明朝时北京故宫前朝三大殿三次遭雷击被焚,永乐十九年,三殿(当时名奉天、华盖、谨身)遭雷击焚毁,十年后,明正统五年时才修复;嘉靖三十六年“大雷雨,戌刻火作”,三殿被焚殃及午门,至嘉靖四十一年才修复,更名为皇极殿、中极殿和建极殿;万历二十五年归极门雷击起火,延至三殿,一时具烬,20年后,天启四年才重建完工。

清光绪十五年,天坛祈年殿遭雷击焚毁。

1969年,承德避暑山庄普佑寺,因未安装避雷设备,遭雷击起火,著名的法轮殿和周围群楼、配殿94间全部付之一炬;2004年5月11日,山西运城稷山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佛寺遭雷击发生火灾,经消防人员奋力扑救,大殿才免遭劫难,但仍有部分建筑被毁坏。

现代建筑防雷技术和技法,是建立在西洋式的建筑形式和现代建筑结构基础上的。

依据建筑物防雷原理如何进行中式古建筑防雷保护,目前尚无相应的规范标准,这需要文物界、建筑界和防雷界共同努力,制定适合中式建筑的防雷设计标准和施工工艺标准。

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是无以伦比的,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用途、规制、等级区分,外形上总体有庑殿式、歇山式、悬山式、硬山式;按屋顶形式区分有攒尖顶、卷棚顶等;按格局区分有殿、堂、楼、阁、亭、榭、廊、厦、坊、塔等;按建筑层级区分有单檐、重檐,以致多檐。

除石坊、砖塔外,屋架主要为木结构,梁、柱、斗、拱、檩、椽、窗、扉均为木材制作。

雷电灾害是文物古建筑遭受破坏的主要自然灾害,雷击除直接击毁古代建筑物构件外,还因为中国传统古建筑物大多为木结构,雷击将直接导致古建筑物起火,这将使古建筑大面积遭受损毁。

建筑物防雷的分类及措施

建筑物防雷的分类及措施

建筑物防雷的分类及措施内容摘要:摘要: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关键词:建筑物防雷分类防雷措施1.1建筑物防雷的分类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1.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一、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二、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三、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坡坏和人身伤亡者。

2.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二、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三、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四、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五、具有1区爆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六、具有2区或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七、工业企业内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

八、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九、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3.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二、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2次/a,且小于或等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三、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且小于或等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四、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五、根据雷击后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并结合当地气象、地形、地质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确定需要防雷的21区、22区、23区火灾危险环境。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4.4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4.4.1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外部防雷的措施宜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接闪网、接闪带或接闪杆,也可采用由接闪网、接闪带或接闪杆混合组成的接闪器。

接闪网、接闪带应按本规范附录 B的规定沿屋角、屋脊、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并应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20 m×20 m或 24 m ×16 m的网格;当建筑物高度超过 60 m时,首先应沿屋顶周边敷设接闪带,接闪带应设在外墙外表面或屋檐边垂直面上,也可设在外墙外表面或屋檐边垂直面外。

接闪器之间应互相连接。

4.4.2 突出屋面的物体的保护措施应符合本规范第 4.3.2条的规定。

4.4.3 专设引下线不应少于2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和内庭院四周均匀对称布置,其间距沿周长计算不宜大于 25 m。

当建筑物的跨度较大,无法在跨距中间设引下线时,应在跨距两端设引下线并减小其他引下线的间距,专设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应大于 25 m。

4.4.4防雷装置的接地应与电气和电子系统等接地共用接地装置,并应与引入的金属管线做等电位连接。

外部防雷装置的专设接地装置宜围绕建筑物敷设成环形接地体。

4.4.5建筑物宜利用钢筋混凝土屋面、梁、柱、基础内的钢筋作为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当其女儿墙以内的屋顶钢筋网以上的防水和混凝土层允许不保护时,宜利用屋顶钢筋网作为接闪器,以及当建筑物为多层建筑,其女儿墙压顶板内或檐口内有钢筋且周围除保安人员巡逻外通常无人停留时,宜利用女儿墙压顶板内或檐口内的钢筋作为接闪器,并应符合本规范第 4.3.5 条第2款、第3款、第6款的规定,同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利用基础内钢筋网作为接地体时,在周围地面以下距地面不小于 0.5 m深,每根引下线所连接的钢筋表面积总和应按下式计算:(4.4.5)2 当在建筑物周边的无钢筋的闭合条形混凝土基础内敷设人工基础接地体时,接地体的规格尺寸应按表 4.4.5的规定确定。

注:1当长度相同、截面相同时,宜选用扁钢;2采用多根圆钢时,其敷设净距不小于直径的 2倍;3利用闭合条形基础内的钢筋作接地体时可按本表校验,除主筋外,可计入箍筋的表面积。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第四节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第条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措施,宜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网(带)或避雷针或由这两种混合组成的接闪器。

避雷网(带)应按本规范附录二的规定沿屋角、屋背、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

并应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20m×20m或24m×l6m的网格。

平屋面的建筑物,当其宽度不大于20m时,可仅沿网边敷设一圈避雷带。

第条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但对本规范第条二款所规定的建筑物则不宜大于10Ω。

其接地装置宜与电气设备等接地装置共用。

防雷的接地装置宜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

当不共用、不相连时,两者间在地中的距离不应小于2m。

在共用接地装置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的情况下,接地装置宜围绕建筑物敷设成环形接地体。

第条建筑物宜利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梁、柱和基础的钢筋作为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并应符合本规范第条二、三、六款和下列的规定:一、利用基础内钢筋网作为接地体时,在周围地面以下距地面不小于,每根引下线所连接的钢筋表面积总和应符合下列表达式的要求:S≥式中S──钢筋表面积总和(m2)。

二、当在建筑物周边的无钢筋的闭合条形混凝土基础内敷设人工基础接地体时,接地体的规格尺寸不应小于表的规定。

注:①当长度相同、截面面相同时,宜优先选用扁钢;②采用多根圆钢时,其敷设净距不小于直径的2倍;③利用闭合条形基础内的钢筋作接地体时可按本表校验。

.除主筋外,可计入箍筋的表面积。

第条当土壤电阻率ρ小于或等于300Ω·m时,在防雷的接地装置同其它接地装置和进出建筑物的管道相连的情况下,防雷的接地装置可不计及接地电阻值,其接地体应符合本规范第条的规定,但其二、三款应改为在符合本规范第条规定的条件下及其三款3项所规定的钢筋表面积总和改为大于或等于。

第条突出屋面的物体的保护方式应符合本规范第条的规定。

第条砖烟囱、钢筋混凝土烟囱,宜在烟囱上装设避雷针或避雷环保护。

多支避雷针应连接在闭合环上。

三类防雷建筑标准

三类防雷建筑标准

三类防雷建筑标准一、引言防雷建筑标准是为了保护建筑物及其内部设备免受雷电侵害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

雷电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强大而危险的自然现象,其能量巨大,一旦击中建筑物,不仅会对建筑本身造成严重损害,还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危险。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防雷建筑标准对于保护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三类防雷建筑标准的概述三类防雷建筑标准是指根据不同场所和用途对防雷要求进行分类,并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

根据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民用建筑物防雷技术规范》(GB 50057-2010)和《工业企业矿山企业及其他特殊场所防雷技术规范》(GB 50058-2014)等文件中对三类防雷标准的定义和要求进行了详细说明。

1. 低风险场所(一类)低风险场所主要指居民区、商业区、学校等人员密集且无爆炸危险的建筑物。

在这类建筑物中,防雷的主要目标是保护人身安全和建筑物结构安全。

根据防雷标准,一类建筑物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设置避雷针或避雷网,将建筑物与地面形成良好的导电通道,将雷电能量导入地下;(2)在建筑物周围设置接地装置,保证接地电阻满足要求;(3)对于高层建筑或特殊形状的建筑物,需要采取针对性的防雷措施。

2. 中风险场所(二类)中风险场所主要指工厂、仓库、石化企业等存在一定爆炸危险性质的场所。

在这类场所中,除了保护人身安全和建筑结构安全外,还需要考虑爆炸危险对于防雷措施的特殊要求。

根据防雷标准,二类场所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除了设置避雷针或避雷网外,在重要设备周围还需额外设置避雷装置;(2)对于易燃易爆区域,在设备周围还需设置专门的防雷措施,如防雷接地网、防雷接闪器等;(3)对于特殊场所,如石化企业等,还需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防雷措施。

3. 高风险场所(三类)高风险场所主要指炼油厂、化工厂、危险品仓库等极具爆炸危险的场所。

在这类场所中,防雷措施的要求更为严格。

根据防雷标准,三类场所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在建筑物周围设置避雷针或避雷网,并配备专门的避雷装置;(2)对于重要设备和易燃易爆区域,需要设置专门的避雷装置,并采取可靠的接地措施;(3)对于特殊设备和特殊区域,还需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

三类建筑防雷标准

三类建筑防雷标准

三类建筑防雷标准三类建筑防雷标准引言三类建筑是指高度和重要性介于一类和二类建筑之间的建筑物,这类建筑物的防雷要求和措施相对较低。

为了确保三类建筑物的防雷安全,制定了一套三类建筑防雷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标准的各项规定,包括建筑物防雷分类、防雷装置的要求和设置、引下线和接闪器的规格和设置等。

建筑物防雷分类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高度和所在地的雷电活动情况,将建筑物分为三类防雷建筑。

其中,三类防雷建筑是指高度不超过25米,且重要性较小的建筑物。

防雷装置的要求和设置1. 接闪器:三类建筑应设置避雷带或避雷针作为接闪器,接闪器的设置应符合规范要求。

2. 引下线:三类建筑应设置不少于两根引下线,引下线的间距和设置应符合规范要求。

3. 接地装置:三类建筑应设置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应符合规范要求。

引下线和接闪器的规格和设置1. 引下线应采用直径不小于8mm的圆钢或直径不小于4mm的扁铁作为引下线,并应固定牢固。

2. 接闪器应采用直径不小于8mm的圆钢或直径不小于4mm的扁铁作为接闪器,并应固定牢固。

3. 引下线和接闪器的设置应符合规范要求,并应保证建筑物的美观和安全。

其他要求1. 三类建筑物的金属门窗、栏杆等金属构件应与防雷装置连接,以确保安全。

2. 三类建筑物的电气系统应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如安装电涌保护器等。

3. 三类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总之,三类建筑物的防雷标准相对较低,但仍然需要采取必要的防雷措施,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防雷方案,并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

同时,应加强防雷装置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一类防雷建筑物二类防雷建筑物三类防雷建筑物防雷措施

一类防雷建筑物二类防雷建筑物三类防雷建筑物防雷措施

一类防雷建筑物二类防雷建筑物三类防雷建筑物防雷措施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一类防雷建筑物,二类防雷建筑物,三类防雷建筑物防雷措施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雷措施为了在不同建筑物上采取不同的防雷措施,将建筑物按防雷的要求分为3类。

(1)一类防雷建筑物。

属于一类防雷的建筑物有以下一些:①具有特别重要用途的建筑物,如国家级的会堂、办公楼、大型博物馆、展览馆、特等火车站、国际性航空港、通信枢纽、国宾馆、大型旅游建筑物等。

②属国家级重点保护的文物建筑。

③超高层建筑物。

(2)防雷措施:①为防止直击雷,一类防雷建筑物安装的避雷网或避雷带的网格不应大于10m×10m,保证屋面上任何一点距避雷带或避雷网都不大于5m。

突出屋面的物体,应沿其顶部装避雷针,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可按45°计算。

一类防雷建筑物的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引下线间的距离不应大于24m。

一类防雷建筑物的接地装置,要求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

②处在雷电活动强烈地区的一类防雷建筑物,其防雷保护措施应满足以下要求:a.建筑物顶部装设避雷网。

b.建筑物的防雷引下线的间距不应大于12m。

c.在建筑物的每层都设置沿建筑物周边分布的水平均压环。

所有的引下线、建筑物内的金属结构和金属物体都要与均压环相连接。

d.防雷接地装置应围绕建筑物敷设,冲击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5Ω。

e.全线采用地下电缆引入。

f.建筑物内电气线路采用铁管配线。

g.建筑物外墙的金属栅栏、金属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体,与防雷装置连接。

h.进入建筑物的埋地金属管道,在其进入室内处应与防雷接地装置连接。

i.除有特殊要求外,各种接地与防雷接地装置可共用。

(3)当一类防雷建筑物是30m以上的高层建筑时,宜采取防侧击雷的保护措施,其要求如下:①建筑物顶部设避雷网,从30m以上起,每3层沿建筑物周边设一条避雷带。

②30m以上的金属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体应与防雷装置连接。

第三类建筑物防雷设计及施工要求

第三类建筑物防雷设计及施工要求

第三类建筑物防雷设计及施工要求摘要:雷电活动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自然现象,世界各地每时每刻大约正有1800个雷电交作在进行中。

它们每秒钟约发出600次闪电,其中有100次袭击地球。

每年因雷电灾害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巨大,因此雷电灾害已经成为联合国公布的自然界十种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雷电发生时,不仅在损坏建筑物的同时还威胁着我们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基于此,本文重点对第三类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及施工要求进行分析。

关键词:第三类防雷设计施工建筑物引言随着社会化进程的脚步不断加快,中国建筑物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建筑物遭受到雷击的概率也随之增加。

建筑物内的电器种类也日趋增多,一旦电子设备和网络系统遭受雷击,将会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大大增加建筑物防雷工程的难度。

在建筑物防雷设计中,设计员比较重视第一、二类建筑物的防雷设计,而针对第三类建筑物的防雷设计有所忽视,这也是造成大部分设计者对第三类防雷建筑进行防雷设计时没有重视起相关的计算,只是凭借自身经验进行设计。

对于是否设计安装防雷装置以及防雷设施的各种安全间距并没有进行计算,使得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在设计和施工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随着雷电事故频发,雷击对建筑物的危害逐年加重,对防雷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水平有了更高的技术要求,所以把第三类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和施工做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计算确定防雷分类除了少数的一类、二类防雷建筑物以外,我们常见的大部分建筑都是第三类及以外的建筑,在针对第三类建筑物进行防雷设计时,大多数设计员都忽略了对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计算,使得不需要安装防雷装置的建筑物安装了防雷装置,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并且还会增加雷电安全的隐患。

这里举例说明:列如,上海市某小区内有一幢住宅楼,其中L=75.5m,W=55.2m,H=30.2m,。

上海的年平均雷暴日T d=49.9d/a,则校正系数在一般情况下取1(K=1),根据GB50057-2010中的公式计算,建筑物截收相同雷击次数的等效面积为A e,因建筑物高度为30.2m<100m。

建筑工程三类防雷方案

建筑工程三类防雷方案

建筑工程三类防雷方案1. 建筑工程防雷的重要性在建筑工程中,雷电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如果没有有效的防护措施,建筑物很容易受到雷击而导致损坏甚至威胁人身安全。

因此,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实施防雷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2. 建筑工程防雷的分类根据防雷的方法和措施,建筑工程的防雷可分为三类,分别是:外防雷、内防雷和远离建筑物的直触雷。

2.1 外防雷外防雷是指通过安装各种雷电防护装置或系统,将雷电能量引流至大地,以保护建筑物免受雷击。

外防雷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点:•安装避雷针:避雷针是建筑物最常见的外防雷设施,能够有效的吸引闪电,并将其通过导线引导至地下,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

•安装带电导线:带电导线是一种挂在建筑物屋顶的导线,通过将建筑物的金属结构集中连通,以减少雷电通过的路径,降低雷击的威力。

•安装避雷网:避雷网是一种覆盖在建筑物外墙上的金属网,通过提供更多的导电路径,将雷电引流至地下,保护建筑物。

2.2 内防雷内防雷主要是通过建筑物内部的电气设备和系统,以提供对雷电的防护。

内防雷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点:•安装避雷器:避雷器是一种能够吸收和分散雷电能量的设备,通过将雷电释放到地下,保护建筑物内的电气设备不受雷击损坏。

•安装防雷电装置:防雷电装置通常是指对建筑物内部的电气系统进行保护的设备,包括避雷器、避雷器箱、接地装置等,用于消除雷击引起的电气故障和损坏风险。

2.3 远离建筑物的直触雷远离建筑物的直触雷主要指避免人员在雷电活动区域内暴露的情况。

直触雷是指当人员身处雷电活动区域时,雷电直接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情况。

为了避免直触雷的发生,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避开雷电活动区域:在雷电活动频繁的时候,应尽量避免出门或在户外活动,以减少直接被雷击的风险。

•避免站在高处:雷电通常会更容易击中高出地面的目标,因此在雷电活动期间,应尽量避免站在高处,以减小被雷击的可能性。

3. 防雷方案的选择与实施在选择和实施防雷方案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建筑工程情况和需求来进行。

一类防雷建筑物,二类防雷建筑物,三类防雷建筑物防雷措施

一类防雷建筑物,二类防雷建筑物,三类防雷建筑物防雷措施

一类防雷建筑物,二类防雷建筑物,三类防雷建筑物防雷措施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雷措施为了在不同建筑物上采取不同的防雷措施,将建筑物按防雷的要求分为3类。

(1)一类防雷建筑物。

属于一类防雷的建筑物有以下一些:①具有特别重要用途的建筑物,如国家级的会堂、办公楼、大型博物馆、展览馆、特等火车站、国际性航空港、通信枢纽、国宾馆、大型旅游建筑物等。

②属国家级重点保护的文物建筑。

③超高层建筑物。

(2)防雷措施:①为防止直击雷,一类防雷建筑物安装的避雷网或避雷带的网格不应大于10m×10m,保证屋面上任何一点距避雷带或避雷网都不大于5m。

突出屋面的物体,应沿其顶部装避雷针,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可按45°计算。

一类防雷建筑物的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引下线间的距离不应大于24m。

一类防雷建筑物的接地装置,要求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

②处在雷电活动强烈地区的一类防雷建筑物,其防雷保护措施应满足以下要求:a.建筑物顶部装设避雷网。

b.建筑物的防雷引下线的间距不应大于12m。

c.在建筑物的每层都设置沿建筑物周边分布的水平均压环。

所有的引下线、建筑物内的金属结构和金属物体都要与均压环相连接。

d.防雷接地装置应围绕建筑物敷设,冲击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5Ω。

e.全线采用地下电缆引入。

f.建筑物内电气线路采用铁管配线。

g.建筑物外墙的金属栅栏、金属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体,与防雷装置连接。

h.进入建筑物的埋地金属管道,在其进入室内处应与防雷接地装置连接。

i.除有特殊要求外,各种接地与防雷接地装置可共用。

(3)当一类防雷建筑物是30m以上的高层建筑时,宜采取防侧击雷的保护措施,其要求如下:①建筑物顶部设避雷网,从30m以上起,每3层沿建筑物周边设一条避雷带。

②30m以上的金属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体应与防雷装置连接。

③每隔3层设置沿建筑物周边分布的水平均压环,所有引下线、建筑物内部的金属结构及金属物体均连在环上。

④防雷引下线的间距不大于18m。

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1筑的防分类
建筑物按其对防雷的要求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建筑物;在建筑物中制造、使用或储存大量爆炸性物资的;在正常情况下容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因电火花会发生爆炸,引起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的。

第二类建筑物:在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因电火花会发生爆炸但不致引起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的。

第三类建筑物;凡不属于第一类、第二类建筑物而又需要作防雷保护的。

例如,车间、民用建筑、水塔等都属此类。

2第三类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对电工初学者,我们只简单介绍第三类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对直击雷的防护措施,一般来说,屋顶越尖的地方,越易遭受雷击,如房檐的四角、屋脊。

屋面遭受雷击的可能性极小。

所以对建筑物屋顶最易遭受雷击的部位,应装设避雷针或避雷带(网),进行重点保护。

对第三类建筑物,避雷针(或避雷带、网)的接地电阻r≤30。

如为钢筋混凝土屋面,可利用其钢筋作为防雷装置,钢筋直径不得小于4mm。

每座建筑物至少有两根接地引下线。

第三类建筑物两根引下线间距离为30m~40m,引下线距墙面为15mm引下线支持卡之间距离为1.5m~2m,断接卡子距地面15m。

在进户线墙上安装保护间隙,或者将瓷瓶的铁角接地,接地电阻r≤20Ω。

允许与防护直击雷的接地装置连接在一起。

第三类建筑物(非金属屋顶)的防护措施示意图。

二建考试必备-建筑结构与建筑设备(41)建筑物的防雷

二建考试必备-建筑结构与建筑设备(41)建筑物的防雷

(二)建筑物的防雷分类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1.第一类防雷建筑物(1)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2)具有0区或2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3)具有1区或2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2.第二类防雷建筑物(1)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2)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3)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4)国家特级和甲级大型体育馆(5)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6)具有l区或2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7)具有2区或22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8)工业企业内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

(9)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5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10)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25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3.第三类防雷建筑物(1)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2)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次/a,且小于或等于0.05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3)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次/a,且小于或等于0.25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4)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三)建筑物的防雷措施1.一般规定(1)各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防直击雷和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防雷接地保护措施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防雷接地保护措施
中 国 科 技 信 息 2 0 1 3 年 第 2 r 2 期・ C H I N A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F O R M A T I O N N o v . 2 0 1 3
工 业 技 术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防雷接地保护措施
李春林
北京祈连房地产开 发有 限公 司 北京 1 0 1 1 2 1
李春林
摘要 雷 电灾害 自古 以来 就给人 类 带来 了 很 多灾难 ,其 本身为 自然界 中一 种常 见的 放 电现 象 , 当建 筑物遭 受雷击 时 ,会导 致 火 灾、爆 炸及人 员伤亡 等情 况 发 生 ,给人 民生命财 产带来很 大损 害 。在科技 日益发展 的今 天 ,人们 对 高层建 筑防雷 采取 了一 系列行 之有效 的措 施 。本文针 对 第三 类防雷建筑物 ( 钢筋 混 凝 土结构 的普通住 宅)的 防雷接地 保护措 施予 以阐述 。防直击 雷装 置 由接 闪
器 ( 避 雷针 或避 雷带)、引下 线、接 地装 置三 部 分组成 ,能把 雷 电从被 保护 物 上方安 全泄入 大地 ;防侧 击雷措 施要求钢 筋混凝土结构 第三类建 筑物在 高 度6 O 米 以上 设 置均压环 ,均压环 与金属 门窗及构件连接 ,并将其 与所有 引下 线焊接 ;防雷 电波 侵入措 施要 求各 进 出建 筑物 电缆在进 出端将 电缆的金属 外 皮 、 钢 管 等 与接 地 装 置相 连 ;针 对 接 地 类 型 为T N - S 系统 工 程 的接 地 安 全保 护 措 施 ,电源在进 户处做 重 复接地 ,并将 防雷接 地 、工作接 地 、安 全保 护接地
筑 物上 的 电荷 不 能 很快 泄 入大 地 ,对 地 形成 高 电压 ,导 致 火 灾 、爆 炸和 人 员伤亡 。 由于 雷 电会 给 人 民 的生 命财 产 带 来很大损害,因而建筑物 ,尤其是高层建筑物的防雷装置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要求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要求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要求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是指普通建筑、民用建筑、工厂、仓库等非爆炸危险环境和易引雷环境的建筑物。

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选择合适的综合防雷措施: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所处地域的雷电活动情况,采取合适的综合防雷措施,包括雷电定位、雷电预警、接闪、接地等。

2. 合理安装避雷设施: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和高度,合理选择和安装避雷设施,包括针对建筑物屋顶的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

3. 合理布局导线系统:合理布局建筑物内部的导线系统,降低雷电入侵的可能性,减少雷电冲击的损害。

4. 确保接地装置的良好接地:接地装置是防雷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确保接地装置的良好接地,减少雷电对建筑物的损害。

5. 考虑保护建筑物周围的环境:除了保护建筑物本身,还要考虑保护建筑物周围的环境,避免雷电冲击对周围设施和人员造成危害。

6. 定期检查维护防雷设施:定期对防雷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和使用效果。

以上是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一些防雷要求,具体的防雷要求还需根据国家、地区的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具体分析和制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第3.4.1条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措施,宜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网(带)或避雷针或由这两种混合组成的接闪器。

避雷网(带)应按本规范附录二的规定沿屋角、屋背、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

并应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20m×20m或24m×l6m的网格。

平屋面的建筑物,当其宽度不大于20m时,可仅沿网边敷设一圈避雷带。

第3.4.2条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但对本规范第2.0.4条二款所规定的建筑物则不宜大于10Ω。

其接地装置宜与电气设备等接地装置共用。

防雷的接地装置宜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

当不共用、不相连时,两者间在地中的距离不应小于2m。

在共用接地装置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的情况下,接地装置宜围绕建筑物敷设成环形接地体。

第3.4.3条建筑物宜利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梁、柱和基础的钢筋作为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并应符合本规范第3.3.5条二、三、六款和下列的规定:一、利用基础内钢筋网作为接地体时,在周围地面以下距地面不小于0.5m,每根引下线所连接的钢筋表面积总和应符合下列表达式的要求:S≥1.89k c2 (3.4.3) 式中S──钢筋表面积总和(m2)。

二、当在建筑物周边的无钢筋的闭合条形混凝土基础内敷设人工基础接地体时,接地体的规格尺寸不应小于表3.4.3的规定。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环形人工基础接地体的规格尺寸表3.4.3注:①当长度相同、截面面相同时,宜优先选用扁钢;②采用多根圆钢时,其敷设净距不小于直径的2倍;③利用闭合条形基础内的钢筋作接地体时可按本表校验。

.除主筋外,可计入箍筋的表面积。

第3.4.4条当土壤电阻率ρ小于或等于300Ω·m时,在防雷的接地装置同其它接地装置和进出建筑物的管道相连的情况下,防雷的接地装置可不计及接地电阻值,其接地体应符合本规范第3.3.6条的规定,但其二、三款应改为在符合本规范第3.4.3条规定的条件下及其三款3项所规定的钢筋表面积总和改为大于或等于0.37m2。

第3.4.5条突出屋面的物体的保护方式应符合本规范第3.3.2条的规定。

第3.4.6条砖烟囱、钢筋混凝土烟囱,宜在烟囱上装设避雷针或避雷环保护。

多支避雷针应连接在闭合环上。

当非金属烟囱无法采用单支或双支避雷针保护时,应在烟囱口装设环形避雷带,并应对称布置三支高出烟囱口不低于0.5m的避雷针。

钢筋混凝土烟囱的钢筋应在其顶部和底部与引下线和贯通连接的金属爬梯相连。

当符合本规范第3.4.3条的要求时,宜利用钢筋作为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可不另设专用引下线。

高度不超过40m的烟囱,可只设一根引下线,超过40m时应设两根引下线。

可利用螺栓连接或焊接的一座金属爬梯作为两根引下线用。

金属烟囱应作为接闪器和引下线。

第3.4.7条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但周长不超过25m且高度不超过40m的建筑物可只设一根引下线。

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25m。

当仅利用建筑物四周的钢柱或柱子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可按跨度设引下线,但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应大于25m。

第3.4.8条防止雷电流流经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时产生的高电位对附近金属物或线路的反击,应符合本规范第3.3.8条的要求,但表达式(3.3.8-1)、(3.3.8-2)、(3.3.8-3)相应改按下列表达式计算:当l x<5R i时,S a3≥0.2k c(R i +0.1l x)(3.4.8-1) 当l x≥5 R i时,S a3≥0.05k c(R i +l x)(3.4.8-2)S a4≥0.05k c l x(3.4.8-3) 第3.4.9条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对电缆进出线,应在进出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等与电气设备接地相连。

当电缆转换为架空线时,应在转换处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

二、对低压架空进出线,应在进出处装设避雷器并与绝缘子铁脚、金具连在一起接到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上。

当多回路架空进出线时,可仅在母线或总配电箱处装设一组避雷器或其它型式的过电压保护器,但绝缘子铁脚、金具仍应接到接地装置上。

三、进出建筑物的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处应就近接到防雷或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上或独自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

第3.4.10条高度超过60m的建筑物,其防侧击和等电位的保护措施应符合本规范第3.3.10条一、二、四款的规定,并应将60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

第五节其它防雷措施第3.5.1条当一座防雷建筑物中兼有第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时,其防雷分类和防雷揩施宜符合下列规定:一、当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的30%及以上时,该建筑物宜确定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二、当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的30%以下,且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的30%及以上时,或当这两类防雷建筑物的面积均小于建筑物总面积的30%,但其面积之和又大于30%时,该建筑物宜确定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但对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电感应和防雷电波侵入,应采取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保护措施。

三、当第一、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面积之和小于建筑物总面积的30%,且不可能遭直接雷击时,该建筑物可确定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但对第一、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电感应和防雷电波侵入,应采取各自类别的保护措施;当可能遭直接雷击时,宜按各自类别采取防雷措施。

第3.5.2条当一座建筑物中仪有一部分为第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时,其防雷措施宜符合下列规定:一、当防雷建筑物可能遭直接雷击时,宜按各自类别采取防雷措施。

二、当防雷建筑物不可能遭直接雷击时,可不采取防直击雷措施,可仅按各自类别采取防雷电感应和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

三、当防雷建筑物的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的50%以上时,该建筑物宜按本规范第3.5.1条的规定采取防雷措施。

第3.5.3条当采用接闪器保护建筑物、封闭气罐时,其外表面的2区爆炸危险环境可不在滚球法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第3.5.4条固定在建筑物上的节日彩灯、航空障碍信号灯及其它用电设备的线路,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采取相应的防止雷电波侵入的措施。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无金属外壳或保护网罩的用电设备宜处在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不宜布置在避雷网之外,并不宜高出避雷网。

二、从配电盘引出的线路宜穿钢管。

钢管的一端宜与配电盘外壳相连;另一端宜与用电设备外壳、保护罩相连,并宜就近与屋顶防雷装置相连。

当钢管因连接设备而中间断开时宜设跨接线。

三、在配电盘内,宜在开关的电源侧与外壳之间装设过电压保护器。

第3.5.5条粮、棉及易燃物大量集中的露天堆场,宜采取防直击雷措施。

当其年计算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时,宜采用独立避雷针或架空避雷线防直击雷。

独立避雷针和架空避雷线保护范围的滚球半径h r可取100m。

在计算雷击次数时,建筑物的高度可按堆放物可能堆放的高度计算,其长度和宽度可按可能堆放面积的长度和宽度计算。

第3.5.6条在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网)的支柱上严禁悬挂电话线、广播线、电视接收天线及低压架空线等。

第四章防雷装置第一节接闪器第4.1.1条避雷针宜采用圆钢或焊接钢管制成,其直径不应小于下列数值:针长1m以下:圆钢为12mm;钢管为20mm。

针长1~2m.:圆钢为16mm;钢管为25mm。

烟囱顶上的针:圆钢为20mm;钢管为40mm。

第4.1.2条避雷网和避雷带宜采用圆钢或扁钢,优先采用圆钢。

圆钢直径不应小于8mm。

扁钢截面不应小于48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mm。

当烟囱上采用避雷环时,其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2mm。

扁钢截面不应小于100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mm。

第4.1.3条架空避雷线和避雷网宜采用截面不小于35 mm2的镀锌钢绞线。

第4.1.4条除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外,金属屋面的建筑物宜利用其屋面作为接闪器,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金属板之间采用搭接时,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0mm;二、金属板下面无易燃物品时,其厚度不应小于0.5mm;三、金属板下面有易燃物品时,其厚度,铁板不应小于4mm,铜板不应小于5mm,铝板不应小于7mm;.四、金属板无绝缘被覆层。

注.薄的油漆保护层或0.5mm厚沥青层或1mm厚聚氯乙烯层均不属于绝缘被覆层。

第4.1.5条除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和本规范第3.3.2条一款的规定外,屋顶上永久性金属物宜作为接闪器,但其各部件之间均应连成电气通路,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旗杆、栏杆、装饰物等,其尺寸应符合本规范第4.1.1条和第4.1.2条的规定。

二、钢管、钢罐的璧厚不小于2.5mm,但钢管、钢罐一旦被雷击穿,其介质对周围环境造成危险时,其壁厚不得小于4mm。

注:利用屋顶建筑构件内铜筋作接闪器应符合本规范第3.3.5条和第3.4.3条的规定。

第4.1.6条除利用混凝土构件内钢筋作接闪器外,接闪器应热镀锌或涂漆。

在腐蚀性较强的场所,尚应采取加大其截面或其它防腐措施。

第4.1.7条不得利用安装在接收无线电视广播的共用天线的杆顶上的接闪器保护建筑物。

第二节引下线第4.2.1条引下线宜采用圆钢或扁钢,宜优先采用圆钢,圆钢直径不应小于8mm。

扁钢截面不应小于48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mm。

当烟囱上的引下线采用圆钢时,其直径不应小于12mm;采用扁钢时,其截面不应小100mm2,厚度不应小于4mm。

防腐措施应符合本规范第4.1.6条的要求。

注:利用建筑构件内钢筋作引下线应符合本规范第3.3.5条和第3.4.3条的规定。

第4.2.2条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外墙明敷,并经最短路径接地;建筑艺术要求较高者可暗敷,但其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0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80 mm2。

第4.2.3条建筑物的消防梯、钢柱等金属构件宜作为引下线,但其各部件之间均应连电气通路。

第4.2.4条采用多根引下线时,宜在各引下线上于距地面0.3m至1.8m之间装设断接卡。

当利用混凝土内钢筋、钢柱作为自然引下线并同时采用基础接地体时,可不设断接卡,利用钢筋作引下线时应在室内外的适当地点设若干连接板,该连接板可供测量、接人工接地和作等电位连接用。

当仅利用钢筋作引下线并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时,应在每根引下线上于距地面不低于0.3m处设接地体连接板。

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时应设断接卡,其上端应与连接板或钢柱焊接。

连接板处宜有明显标志。

第4.2.5条在易受机械损坏和防人身接触的地方,地面上1.7m至地面下0.3m的一段接地线应采取暗敷或镀锌角钢、改性塑料管或橡胶管等保护设施。

第三节接地装置第4.3.1条埋于土壤中的人工垂直接地体宜采用角钢、钢管或圆钢;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水平接地体宜采用扁钢或圆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