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技术要求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17-附录A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17-附录A](https://img.taocdn.com/s3/m/6c181528f242336c1eb95e8e.png)
不包括核电站自身使用的数 据中心
8
距离住宅
不宜小于100m
—
9 有可能发生洪水的区域
不应设置数据中心
不宜设置数据中心
—
10
地震断层附近或有滑坡危险 区域
不应设置数据中心
不宜设置数据中心
—
11
从火车站、飞机场到达数据 中心的交通道路
不应少于2条道路
—
—
—
环境要求
1
冷通道或机柜进风区域的温 度
18°C ~27°C
1 稳态电压偏移范围(%)
+7~-10
交流供电时
2 稳态频率偏移范围(Hz)
±0.5
交流供电时
3 输入电压波形失真度(%)
≤5
电子信息设备正常工作时
序号
项目
4 允许断电持续时间(ms)
技术要求
A级
B级
0~10
网络与布线系统
备注 C级
不同电源之间进行切换时
OM3/OM4多模光缆、单 OM3/OM4多模光缆、单
C级
备注
12
冷却水补水储存装置
需要
—
—
13
冷热通道隔离
需要
—
电气技术
1
供电电源
应由双重电源供电 宜由双重电源供电
两回线路供电
—
2
供电网络中独立于正常电源 的专用馈电线路
可作为备用电源
—
—
—
3
变压器
2N
N+1
N
A级也可采用其他避免单点 故障的系统配置
N+1
不间断电源系统的供电
4
后备柴油发电机系统
(N+X)冗余(X=1~ 当供电电源只有一路时 时间满足信息存储要求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要求规范GB50174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要求规范GB50174](https://img.taocdn.com/s3/m/86efc89aaf1ffc4fff47accc.png)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XGB50174-2008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XCode for Design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 Room1 总如此1.0.1 为规X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确保电子信息系统设备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中、节能环保,制订本规X。
1.0.2 本规X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建筑物中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
1.0.3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设计应遵循近期建设规模与远期开展规划协调一致的原如此。
1.0.4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除应符合本规X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X的规定。
2 术语2.0.1 电子信息系统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由计算机、通信设备、处理设备、控制设备与其相关的配套设施构成,按照一定的应用目的和规如此,对信息进展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人机系统。
2.0.2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 room主要为电子信息设备提供运行环境的场所,可以是一幢建筑物或者建筑物的一局部,包括主机房、辅助区、支持区和行政管理区等。
2.0.3 主机房puter room主要用于电子信息处理、存储、交换和传输设备的安装和运行的建筑空间。
包括服务器机房、网络机房、存储机房等功能区域。
2.0.4 辅助区auxiliary room用于电子信息设备和软件的安装、调试、维护、运行监控和管理的场所,包括进线间、测试机房、监控中心、备件库、打印室、维修室等区域。
2.0.5 支持区support area支持并保障完成信息处理过程和必要的技术作业的场所,包括变配电室、柴油发电机房、UPS 室、电池室、空调机房、动力站房、消防设施用房、消防和安防控制室等。
2.0.6 行政管理区administrative area用于日常行政管理与客户对托管设备进展管理的场所,包括工作人员办公室、门厅、值班室、盥洗室、更衣间和用户工作室等。
GB50174-2008机房设计规范(附表)
![GB50174-2008机房设计规范(附表)](https://img.taocdn.com/s3/m/6e59054dbe1e650e52ea996d.png)
N
不间断电源系统的供电 时间满足
信息存储要求时,可不 设置柴油
发电机。
后备柴油发电机的基本容量
柴油发电机燃料存储量 不间断电源系统配置 不间断电源系统电池备用时间
空调系统配电
稳态电压偏移范围(%) 稳态频率偏移范围(Hz) 输入电压波形失真度(%) 零地电压(V) 允许断电持续时间(ms) 不间断电源系统输入端THDI含量(%)
离线定期检测
在线检测或通过数据接口将参数接 入机房环境和设备监控系统中
适用于独立建筑的机房
根据机柜的摆放密度确定荷载值
作为空调静压箱时 仅作为电缆布线使用时 /
用电容量较大时,设置专用电力变 压器供电
电池逆变工作方式 电子信息设备正常工作时 应满足设备使用要求 3~39次谐波
表中所列为一个工作区的信息点 表中所列为一个工作区的信息点 配电电缆宜采用线缆标识系统 也可采用同级的其他电缆或光缆
(X=1~N)
15min柴油发电机作为后备电源时
双路电源(其中至少一路 为应急电源),末端切换
。采用放射式配电系统
双路电源,末端切换。 采用放射式配电系统。
N 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采用放射式配电系统。
电子信息设备供电电源质量要求
±3
±0.5
≤5
<2
0~4
0~10
<15
机房布线
光缆或六类及以上对绞电 光缆或六类及以上对绞电缆采
承担信息业务的传输介质 主机房信息点配置 支持区信息点配置 采用实时只能管理系统 线缆标识系统 通信缆线防火等级 公用电信配线网落接口
空气质量
应包括不间断电源系统的基本容量、空调和制冷设备的基 本容量、应急照明
和消防等涉及生命安全的负荷容量
完整word版,A类机房标准
![完整word版,A类机房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3bbb29376eeaeaad1f33083.png)
采用KVM切换系统
安全防范系统
发电机房、变配电室、不间断电源系统室、
动力站室
出入控制(识读设备采用读卡器)、视频监视
入侵探测器
机械锁
紧急出口
推杆锁、视频监视监控中心连锁报警
推杆锁
监控中心
出入控制(识读设备采用
读卡器)、视频监视
机械锁
安防设备间
出入控制(识读设备采用读卡器)
入侵探测器
通信缆线防火等级
应采用CMP级电缆,OFNP或OFCP光缆
宜采用CMP级电缆,OFNP或OFCP光缆
也可采用同级的其他电缆或光缆
公用电信配线网落接口
2个以上
2个
1个
环境和设备监控系统
空气质量
含尘浓度
离线定期检测
空气质量
温度、相对湿度、压差
温度、相对湿度
在线检测或通过数据接口将参数接入机房环境和设备监控系统中
漏水检测报警
装设漏水感应器
强制排水设备
设备的运行状态
集中空调和新风系统、动力系统
设备运行状态、滤网压差
机房专用空调
状态参数:开关、制冷、加热、加湿、除湿报警参数
温度、相对湿度、传感器故障、压缩机压力、加湿器水位、风量
供配电系统(电能质量)
开关状态、电流、电压、有功功
率、功率因数、谐波含量
根据需要选择
消防
主机房设置洁净气体灭火系统
应
宜
采用洁净灭火剂
变配电、不间断电源系统和电池室设置洁净气体灭火系统
不应设置机房
不宜设置机房
-
-
环境要求
主机房温度(开机时)
23±1℃
18~2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内表格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内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692b617601f69e3143329431.png)
不应小于400 米 不应小于1600 米 不应小于1600 米 不应设置机房 不应设置机房 不应设置机房 不宜设置机房 环境要求 23℃±1℃ 40%~ 55% 5℃~35℃ 40%~ 70%
不包括各场所 自身使用的机 不包括机场自 身使用的机房 不包括化学工 厂自身使用的 机房 不包括军火库 自身使用的机 不包括核电站 自身使用的机 —— —— ——
不间断电源 系统室活荷 载标准值 (kN/m2) 电池室活荷 载标准值 (kN/m2) 监控中心活 荷载标准值 (kN/m2) 钢瓶间活荷 载标准值 (kN/m2) 电磁屏蔽室 活荷载标准 值(kN/m2) 主机房外墙 设采光窗 防静电活动 地板的高度 防静电活动 地板的高度 屋面的防水 等级 主机房和辅 助区设置空 气调节系统 不间断电源 系统电池室 设置空调降 主机房保持 正压 冷冻机组、 冷冻和冷却 机房专用空 调 主机房设置 采暖散热器 供电电源 变压器
18~28°C 35~75%
20%~ 80%
<5℃/h
<10℃/h
不得结露
18~28℃、35%~75%
5~35℃、20%~80% 15~25℃ 不应低于乙类 8~10 建筑与结构 不应低于丙类 不宜低于丙类 组合值系数Ψ c=0.9 频遇值系数Ψ f=0.9 准永久值系数Ψ q=0.8 1.2 —— 根据机柜的摆 放密度确定荷 载值 ——
8~10
——
16
蓄电池组双列 4 层摆放 ——
6
8
——
8~10 不宜 不宜小于400 mm 不宜小于250 mm Ⅰ Ⅰ 空气调节 应 可 Ⅱ —
—— —— 作为空调静压 箱时 仅作为电缆布 线使用时 ——
——
宜 应 N+X 冗余(X=1~N) N+1 冗余
机房建设等级标准
![机房建设等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b2d3b54c850ad02de8041af.png)
漏水检测报警 强制排水设备 集中空调和新风系统、动 设备运行状态、滤网压差 力系统 机房专用空调 状态参数:开关、制冷 — 开关状态、电流、电压 根据需要 供配电系统(电能质量) 、有功功率、功率因数 选择 输入和输出功率、电压 根据需要 不间断电源系统 、频率、电流、功率因 选择 监控每一 监控每一 个蓄电池 组蓄电池 电池 — 的电压、 的电压、 阻抗和故 阻抗和故 柴油发电机系统 油箱(罐)油位、柴油 — 主机集中控制和管理 采用KVM切换系统 安全防范系统 出入控制 发电机房、变配电室、不 (识读设 入侵探测 间断电源系统室、动力站 备采用读 机械锁 器 房 卡器)、 视频监控 紧急出口 推杆锁、视频监视监控 推杆锁 监控中心 出入控制(识读设备采 机械锁 出入控制 (识读设 入侵探测 安防设备间 机械锁 备采用读 器 卡器) 出入控制 (识读设 出入控制 备采用读 (识读设 主机房出入口 卡器)或 备采用读 机械锁 人体生物 卡器)、 特征识别 视频监控 、视频监 主机房内 视频监控 — — 建筑物周围和停车场 视频监控 — — 给水排水 主机房无关的给排水管道 不应 不宜 — 穿越主机房
附录A
各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技术要求
表A 各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 A级 B级 C级 不宜小于 10m 不宜小于 100m 不宜小于 1600m — — — — 不宜小于 1600m 不宜小于 1600m 不宜设置 机房 不宜设置 机房 — 18℃~28 35%~75% 20%~80% <10℃/h 不得结露
在线检测或通过数据接口将参 数接入机房环境和设备监控系 统中
—
—主机房地面设置排水系统
应 消防
用于冷凝水排水、空调加湿器 排水、消防喷洒排水、管道漏 水 — — 可 可 采用洁净灭火剂 — — —
A类机房标准
![A类机房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3f199be551810a6f4248651.png)
不宜小于250mm
仅作为电缆布线使用时
屋面的防水等级
Ⅰ
Ⅰ
Ⅱ
/
空气调节
主机房和辅助区设置空气调节系统
应
可
不间断电源系统电池室设置空调降温系统
宜
可
主机房保持正压
应
可
冷冻机组、冷冻和冷却水泵
N+X冗余(X=1~N)
N+1冗余
N
机房专用空调
N+X冗余(X=1~N)
主机房中每个区域冗余X台
N
不间断电源系统电池备用时间
15min柴油发电机作为后备电源时
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空调系统配电
双路电源(其中至少一路为应急电源),末端切换。采用放射式配电系统
双路电源,末端切换。
采用放射式配电系统。
采用放射式配电系统。
电子信息设备供电电源质量要求
稳态电压偏移范围(%)
±3
±5
稳态频率偏移范围(Hz)
±
电池逆变工作方式
不少于12个信息点,其中冗余信息点为总信息点的1/2
不少于8个信息点,其中冗余信息点为总信息点的1/4
不少于6个信息点
表中所列为一个工作区的信息点
支持区信息点配置
不少于4个信息点
不少于2个信息点
表中所列为一个工作区的信息点
采用实时只能管理系统
宜
可
线缆标识系统
应在线缆两端打上标签
配电电缆宜采用线缆标识系统
18~28℃、35%~75%
辅助区温度\相对湿度(停机时)
5~35℃、20%~80%
不间断电源系统电池室温度
15~25℃
建筑与结构
抗震设防分类
各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技术要求
![各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bd82314eb307e87101f696aa.png)
各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技术要求
根据《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 - 2008规定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分为 A、B、C 三级
线级电缆没有烟雾或毒性规范。
OFNP:多模室内光缆
增压级 —CMP铜缆(UTP和ScTP)—OFNP或OFCP光纤电缆
这是等级最高的电缆,在一捆电缆上使用风扇强制吹向火焰时,电缆将在火焰蔓延5米以内自行熄灭。
增压级电缆包括在燃烧或在极度高温时,电缆不会放出毒烟或蒸汽。
干线级 —CMR铜缆(UTP和ScTP)—OFNR或OFCR光纤电缆这是等级位居第二的电缆,在风扇强制吹风的条件下,成捆电缆必须在火焰蔓延5米以内自行熄灭,通常会在干线火灾中遇到这种情况。
但是,干线级电缆没有烟雾或毒性规范。
OFNP:多模室内光缆。
各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技术要求
![各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99b8b54bf7ec4afe04a1df86.png)
应 应
---- ----
宜 宜 可 可
用清净灭火剂 ---- ------- ------- ----
可 可
可
---- ----
---- ----
可
---- ----
采用预作用系统 作为早期报警
宜
放射式配电系统--------既1-2
1-3
1-4 1-5•••••或理解为星型拓扑结构
抗震设防分类 建筑工程应分为以下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1特殊设防类: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 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建筑。简称甲类。 2 重点设防类: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以及地震时可能导 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简称乙类。 3 标准设防类:指大量的除1、2、4款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建筑。简称丙类。 4 适度设防类:指使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不致产生次生灾害,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要求的 建筑。简称丁类。 CMP:线缆的耐火等级。以UL标准组织定义了以下几个标准:CMP、CMR、CM、CMG、CMX。最严格就是 CMP级别。 中国标准:在750℃时,仍然能够继续工作90分钟(E90)。 德国标准:在800-850℃时,仍然能够继续工作180分钟(FE180)。 增压级 —CMP铜缆(UTP和ScTP)—OFNP或OFCP光纤电缆 这是等级最高的电缆,在一捆电缆上使用风扇强制吹向火焰时,电缆将在火焰蔓延5米以内自行熄灭 。增压级电缆包括在燃烧或在极度高温时,电缆不会放出毒烟或蒸汽。 干线级 —CMR铜缆(UTP和ScTP)—OFNR或OFCR光纤电缆这是等级位居第二的电缆,在风扇强制吹风的 条件下,成捆电缆必须在火焰蔓延5米以内自行熄灭,通常会在干线火灾中遇到这种情况。但是,干 线级电缆没有烟雾或毒性规范。 OFNP:多模室内光缆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https://img.taocdn.com/s3/m/1d81bd2b1ed9ad51f11df200.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61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 GB50174-2008, 自 2009 年 6 月 1 日其实施。
其中,第6.3.2、6.3.3、8.3.4、13.2.1、 13.3.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 50174-93 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〇〇八年十一月十二日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 Room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174 – 20082008–11–12 发布·2009–6–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疫总局联合发布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 2005 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函 [2005]124 号)的要求,由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会同有关单位对原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 50174-93 进行修订的基础上完成的。
本规范共分 13 章和一个附录,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机房分级与性能要求、机房位置与设备布置、环境要求、建筑与结构、空气调节、电气、电磁屏蔽、机房布线、机房监控与安全防范、给水排水、消防。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1. 根据各行业对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要求和规模差别较大的现状,本规范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分为 A 、 B 、 C 三级,以满足不同的设计要求。
2. 比原规范增加了术语、机房分级与性能要求、电磁屏蔽、机房布线、机房监控与安全防范等章节。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A类机房标准
![A类机房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b4e7c0e03d8ce2f006623d6.png)
辅助区温度\相对湿度(停机时)
5~35℃、20%~80%
不间断电源系统电池室温度
15~25℃
建筑与结构
抗震设防分类
不应低于乙类
不应低于丙类
不宜低于丙类
-
主机房活荷载标准值(Kn/m2)
8~10 组合值系数ψc=0.9
频遇值系数ψf=0.9
准永久值系数ψq=0.8
根据机柜的摆放密度确定荷载值
漏水检测报警
装设漏水感应器
强制排水设备
设备的运行状态
集中空调和新风系统、动力系统
设备运行状态、滤网压差
机房专用空调
状态参数:开关、制冷、加热、加湿、除湿报警参数
温度、相对湿度、传感器故障、压缩机压力、加湿器水位、风量
供配电系统(电能质量)
开关状态、电流、电压、有功功
率、功率因数、谐波含量
根据需要选择
不间断电源系统的供电时间满足
信息存储要求时,可不设置柴油
发电机。
后备柴油发电机的基本容量
应包括不间断电源系统的基本容量、空调和制冷设备的基本容量、应急照明
和消防等涉及生命安全的负荷容量
柴油发电机燃料存储量
72h
24h
不间断电源系统配置
2N 或M(N+1)
冗余(M=2、3、4…)
N+X冗余
(X=1~N)
防静电活动地板的高度
不宜小于250mm
仅作为电缆布线使用时
屋面的防水等级
Ⅰ
Ⅰ
Ⅱ
/
空气调节
主机房和辅助区设置空气调节系统
应
可
不间断电源系统电池室设置空调降温系统
宜
可
主机房保持正压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78176226edb6f1aff001fe6.png)
监控中心活 荷载标准值 (kN/m2)
18~28℃、35%~75%
5~35℃、20%~80%
15~25℃
不应低于乙 不应低于丙 不宜低于丙
类
类
类
—
8~10组合值系数Ψc=0.9 频遇值系数Ψf=0.9
准永久值系数Ψq=0.8
根据机柜的摆 放密度确定荷
载值
1.2
—
8~10 16 6
消防 主机房设置 洁净气体灭 火系统 变配电、不 间断电源系 统和电池室 设置洁净气 体灭火系统 主机房设置 高压细水雾 灭火系统 变配电、不 间断电源系
(识读设备 出入控制
采用读卡
(识读设备 机械锁、入
器)或人体 采用读卡 侵探测器
—
生物特征识 器)视频监
别、视频监
控
控
视频监控
—
—
视频监控
—
适用于独立建 筑的机房
空气质量
温度、相对湿度、压差
在线监测或通
温度、相对 湿度
过数据接口将 参数接入机房 环境和设备监
控系统中
漏水检测报 警
装设漏水感应器
强制排水设 备
设备的运行状态
集中空调和 新风系统、 动力系统
设备运行状态、滤网压差
机房专用空 状态参数:开关、制冷、加
调
热、加湿、除湿、
报警参数:温度、相对湿
—
度、传感器故障、压缩机压
站房
控
紧急出口
推杆锁、视频监视监控中心 连锁报警
推杆锁
—
监控中心
出入控制(识读设备采用读 卡器)视频监控
机械锁
—
安防设备间 出入控制
国家标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国家标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eec2c39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25.png)
国家标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17)一、物理安全1.1物理安全主要包括:(1)机房环境安全(2)通信线路安全(3)设备安全(4)电源安全1.1.1机房的安全等级分为三个基本类别:A类:对计算机机房的安全有严格的要求,有完善的计算机机房安全措施。
B类:对计算机机房的安全有较严格的要求,有较完善的计算机机房安全措施。
C类:对计算机机房的安全有基本的要求,有基本的计算机安全措施。
1.1.1机房安全要求和措施:(1)机房的场地,选址避免靠近公共区域,避免窗户直接邻街,机房布局应使工作区在内,生活辅助区在外;机房不要在底层或顶层。
措施:保证所有进出计算机机房的人都必须在管理人员的监控之下,外来人员进入机房,要办理相关手续,并检查随身物品。
(2)机房的防盗要求,对重要的设备和存储媒体应采取严格的防盗措施。
措施:早期采取增加质量和胶粘的防盗措施,后国外发明了一种通过光纤电缆保护重要设备的方法,一种更方便的措施类拟于超市的防盗系统,视频监视系统是一种更为可靠的防盗设备,能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外围环境、操作环境进行实时的全程监控。
(3)机房的三度要求,温度18-22度、湿度40-60%为宜、洁净度(要求机房尖埃颗粒直径小于0.5UnO,为使机房内三度达到规定的要求,空调系统、去湿机和除尘器是必不可少的设备。
(4)防静电描施:装修材料避免使用挂毯、地毯等易吸尘,易产生静电的材料,应采用乙烯材料,安装防静电地板并将设备接地。
(5)接地与防雷要求:①地线种类:A、保护地B、直流地C、屏蔽地D、静电地E、雷击地②接地系统:A、各自独立的接地系统B、交、直流分开的接地系统C、共线接地系统D、直流地、保护地共用地线系统E、建筑物内共地系统③接地体:A、地桩B、水平栅网C、金属地接板D、建筑物基础钢筋④防雷措施,使用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吸引雷电流。
机器设备应有专用地线,机房本身有避雷设备和装置。
(6)机房防火、防水措施:为避免火灾、水灾、应采取的措施为:隔离、火灾报擎系统、灭火设施(灭火器,灭火工具及辅助设备)、管理措施。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附录A-各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技术要求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附录A-各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46365f390066f5335b812101.png)
出入控制 (识读设 备采用读 卡器)、 视频监控 — —
机械锁
—
— — 适用于独 立建筑的 — 用于冷凝 水排水、 空调加湿 器排水、 消防喷洒 排水、管 — — 可 可 采用洁净 灭火剂 — — — 采用预作 用系统 作为早期 报警
不应
不宜
—
主机房地面设置排水系统
应
消防 主机房设置洁净气体灭火 系统 变配电、不间断电源系统 和电池室设置洁净气体灭 火系统 主机房设置高压细水雾灭 火系统 变配电、不间断电源系统 和电池室设置高压细水雾 灭火系统 主机房、变配电、不间断 电源系统和电池室设置自 动喷水灭火系统 采用吸气式烟雾探测火灾 报警系统 应 宜 — 可 宜 宜 可 可
6 8 8~10 不宜 不宜小于400mm 不宜小于250mm I 应 宜 应 N+X冗余 N+1冗余 (X=1~N) N+X冗余 N+1冗余 (X=1~N) 主机房中 主机房中 每个区域 每个区域 冗余一台 冗余X台 不应 不宜 II 可 可 可 N —
— — — — 作为空调 静压箱时 仅作为电 缆布线使 — — — — —
温度、相 对湿度 装设漏水感应器 设备的运行状态 在线检测 或通过数 据接口将 参数接入 机房环境 和设备监 控系统中
—
— — —
主机房出入口
主机房内 建筑物周围和停车场 给水排水 主机房无关的给排水管道 穿越主机房
出入控制 (识读设 备采用读 卡器)或 人体生物 特征识别 、视频监 视频监控 视频监控
电子信息 设备正常 工作时 应满足设 备使用要 — 3~39次谐 波
—
主机房信息点配置
表中所列 为一个工 作区的信 息点 表中所列 为一个工 作区的信 — 配电电缆 也应采用 线缆标识 也可采用 同等级的 其他电缆 或光缆 — 离线定期 检测
A类机房标准
![A类机房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010e83901f69e314332945a.png)
不宜设置机房
-
-
环境要求
主机房温度(开机时)
23±1℃
18~28℃
不得结露
主机房相对湿度(开机时)
40%~55%
35%~75%
主机房温度(停机时)
5~35℃
主机房相对湿度(停机时)
40~70%
20%~80%
主机房和辅助区温度变化率(开\停机时)
<5℃/h
<10℃/h
辅助区温度\相对湿度(开机时)
18~28℃、35%~75%
辅助区温度\相对湿度(停机时)
5~35℃、20%~80%
不间断电源系统电池室温度
15~25℃
建筑与结构
抗震设防分类
不应低于乙类
不应低于丙类
不宜低于丙类
-
主机房活荷载标准值(Kn/m2)
8~10 组合值系数ψc=0.9
频遇值系数ψf=0.9
准永久值系数ψq=0.8
根据机柜的摆放密度确定荷载值
不宜小于400米
不包括化学工厂所各自身使用的机房
距离军火库
不应小于1600米
不宜小于1600米
不包括军火库所各自身使用的机房
距离核电站的危险区域
不宜小于1600米
不宜小于1600米
不包括核电站所各自身使用的机房
有可能发生洪水的地区
不应设置机房
不宜设置机房
-
地震断层附近或有滑坡危险区域
不宜设置机房
-
高犯罪率的地区
附录A各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技术要求
项目
技术要求
备注
A级
B级
C级
机房位置选择
距离停车场
不宜小于20米
不宜小于10米
各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技术要求
![各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3d899d34192e45361066f5c0.png)
应
宜
采用洁净灭火剂
宜 ——
宜 可 可
可可可—— Nhomakorabea——
可
采用预作用系统
宜
宜
——
作为早期报警
各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 项目 A级 机房位置选择 不宜小于20m 距离停车场 距离铁路或高速 不宜小于800m 公路的距离 近距离飞机场 不宜小于8000m
B级 不宜小于10m 不宜咸鱼100米
C级 —— ——
备注
不宜小于1600m —— —— 不宜小于1600m
不包括各场所自身使用的 机房 不包括机场自身使用的机 房 不包括化学工厂自身使用 的机房
不包括军火库自身使用的 机房 不包括核电站自身使用的 不宜小于1600m 机房 不宜设置机房 不宜设置机房 —— 18~28℃ 35%~75% —— —— ——
20%~80% <10 ℃/h 不得结露
—— 不应低于乙类 不应低于丙类 不宜低于丙类 8~10 组合值系数=0.9;频域值系数=0.9;准永久值系 根据机柜的包房密度确定 荷载值 数=0.8 1.2 8~10 16
距离化学工厂中 的危险区域、垃 不应小于400m 圾填埋场 距离军火库 距离核电站的危 险区域 有可能发生洪水 的地区 地震断层附近或 有滑坡危险区域 高犯罪率的地区 环境要求 主机房温度(开 机时) 主机房相对湿度 (开机时) 主机房温度(停 机时) 主机房相对湿度 (停机时) 主机房和辅助区 温度变化率(开 、停机时) 辅助区温度、相 对湿度(开机 时) 辅助区温度、相 对湿度(停机 时) 不间断电源系统 电池是温度 建筑与结构 抗震设防分类 主机房活荷载标 准(kN/㎡) 主机房吊挂荷载 (kN/㎡) 不间断电源系统 室活荷载标准值 (kN/㎡) 电池室活荷载标 准值(kN/㎡) 不应小于1600m 不应小于1600m 不应设置机房 不应设置机房 不应设置机房 23℃+—1℃ 40%~55% 5~35℃ 40%~70% <5℃/h 18~28℃、35%~75% 5~35℃、20%~80% 15~25℃ 不宜设置机房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_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_50174-2008](https://img.taocdn.com/s3/m/89f8229d6bec0975f465e2c6.png)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 Room 目次1总则(1)2术语(2)3机房分级与性能要求(6)3.1机房分级(6)3.2性能要求(6)4机房位置及设备布置(7)4.1机房位置选择(7)4.2机房组成(7)4.3设备布置(8)5环境要求(9)5.1温度、相对湿度及空气含尘浓度(9)5.2噪声、电磁干扰、振动及静电(9)6建筑与结构(1 o)6.1一般规定(1 o)6.2人流、物流及出入口(1 0)6.3防火和疏散(1 1)6.4室内装修(1 1)7空气调节(1 3)7.1一般规定(1 3)7.2负荷计算(1 3)7.3气流组织(1 4)7.4系统设计(1 4)7.5设备选择(1 6)8电气(1 7)8.1供配电(1 7)8.2照明(1 8)8.3静电防护(2 0)8.4防雷与接地(2 0)9电磁屏蔽(2 2)9.1一般规定(2 2)9.2结构型式(2 2)9.3屏蔽件(2 3)10机房布线(2 4)11机房监控与安全防范(2 6) 11.1一般规定(2 6)11.2环境和设备监控系统(2 6) 11.3安全防范系统(2 7)12给水排水(2 8)12.1一般规定(2 8)12.2管道敷设(2 8)13消防(2 9)13.1一般规定(2 9)13.2消防设施(2 9)13.3安全措施(3 0)附录A各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技术要求(31)本规范用词说明(3 8)附:条文说明(3 9)1 总则1.0.1 为规范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确保电子信息系统设备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中、节能环保,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建筑物中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
1.0.3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设计应遵循近期建设规模与远期发展规划协调一致的原则。
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附表
![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附表](https://img.taocdn.com/s3/m/6d615293d0d233d4b04e6915.png)
不宜小于 1600 米
距离核电站的危险区域
有可能发生洪水的地区 地震断层附近或有滑坡危险区 域 高犯罪率的地区 环境要求 主机房温度(开机时) 主机房相对湿度(开机时) 主机房温度(停机时) 主机房相对湿度(停机时) 主机房与辅助区温度变化率 (开、停机时) 辅助区温度、相对湿度(开机时) 辅助区温度、相对湿度(停机时) 不间断电源系统电池室温度 建筑与结构 抗震设防分类
—— —— ——
不得结露
—— 根据机柜的摆放密度确定荷 载值
21
附录 1 各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技术要求
项目 机房位置选择 距离停车场的距离 距离铁路或高速公路的距离
A级 不宜小于 20 米 不宜小于 800 米
技术要求 B级
不宜小于 10 米 不宜小于 100 米
距离飞机场 距离化学工厂中的危险区域、垃 圾填埋场 距离军火库
不宜小于 8000 米 不应小于 400 米 不应小于 1600 米
C级 —— —— —— —— 不宜小于 1600 米 不宜小于 1600 米 不宜设置机房 不宜设置机房 —— 18~28℃ 35~75% 20%~ 80% <10℃/h
不宜低于丙类
备注
—— 不包括各场所自身使用的机 房 不包括各场所自身使用的机 房 不包括化学工厂自身使用的 机房 不包括军火库自身使用的机 房 不包括核电站自身使用的机 房
2
主机房活荷载标准值(kN/m )
不应小于 1600 米 不应设置机房 不应设置机房
不应设置机房
不宜设置机房
23℃±1℃ 40%~55%
40%~ 7 5~35℃、20%~80%
15~25℃
不应低于乙类
不应低于丙类 8~10 组合值系数、频遇值系数、准永久值系数
A类机房标准
![A类机房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732984580eb6294dd886cb2.png)
输入和输出功率、电压、频率、电流、功率因数、负荷率;电池输入电压、电流、容量;同步/不同步状态、不间断电源系统/旁路供电状态、市电故障、不间断电源系统故障
根据需要选择
电池
监控每一个蓄电池的电压、阻抗和故障
监控每一组蓄电池的电压、阻抗和故障
柴油发电机系统
油箱(罐)油位、柴油机转速、输出功率、频率、电压、功率因数
主机房吊挂荷载(Kn/m2)
1.2
不间断电源系统室活荷载标准值(Kn/m2)
8~10
电池室活荷载标准值(Kn/m2)
16
监控中心活荷载标准值(Kn/m2)
6
钢瓶间活荷载标准值(Kn/m2)
8
电磁屏蔽室活荷载标准值(Kn/m2)
8~10
主机房外墙设采光窗
不宜
防静电活动地板的高度
不宜小于400mm
作为空调静压箱时
通信缆线防火等级
应采用CMP级电缆,OFNP或OFCP光缆
宜采用CMP级电缆,OFNP或OFCP光缆
也可采用同级的其他电缆或光缆
公用电信配线网落接口
2个以上
2个
1个
环境和设备监控系统
空气质量
含尘浓度
离线定期检测
空气质量
温度、相对湿度、压差
温度、相对湿度
在线检测或通过数据接口将参数接入机房环境和设备监控系统中
附录A各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技术要求
项目
技术要求
备注
A级
B级
C级
机房位置选择
距离停车场
不宜小于20米
不宜小于10米
-
距离铁路或高速公路的距离
不宜小于800米
不宜小于100米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采用CMP级电缆,OFNP或OFCP光缆
宜采用CMP级电缆,OFNP或OFCP光缆
也可采用同级的其他电缆或光缆
公用电信配线网落接口
2个以上
2个
1个
环境和设备监控系统
空气质量
含尘浓度
离线定期检测
空气质量
温度、相对湿度、压差
温度、相对湿度
在线检测或通过数据接口将参数接入机房环境和设备监控系统中
主机集中控制和管理
采用KVM切换系统
安全防范系统
发电机房、变配电室、不间断电源系统室、
动力站室
出入控制(识读设备采用读卡器)、视频监视
入侵探测器
机械锁
紧急出口
推杆锁、视频监视监控中心连锁报警
推杆锁
监控中心
出入控制(识读设备采用
读卡器)、视频监视
机械锁
安防设备间
出入控制(识读设备采用读卡器)
入侵探测器
防静电活动地板的高度
不宜小于250mm
仅作为电缆布线使用时
屋面的防水等级
Ⅰ
Ⅰ
Ⅱ
/
空气调节
主机房和辅助区设置空气调节系统
应
可
不间断电源系统电池室设置空调降温系统
宜
可
主机房保持正压
应
可
冷冻机组、冷冻和冷却水泵
N+X冗余(X=1~N)
N+1冗余
N
机房专用空调
N+X冗余(X=1~N)
主机房中每个区域冗余X台
主机房信息点配置
不少于12个信息点,其中冗余信息点为总信息点的1/2
不少于8个信息点,其中冗余信息点为总信息点的1/4
不少于6个信息点
表中所列为一个工作区的信息点
支持区信息点配置
不少于4个信息点
不少于2个信息点
表中所列为一个工作区的信息点
采用实时只能管理系统
宜
可
线缆标识系统
应在线缆两端打上标签
配电电缆宜采用线缆标识系统
附录各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技术要求
项目
技术要求
备注
A级
B级
C级
机房位置选择
距离停车场
不宜小于20米
不宜小于10米
-
距离铁路或高速公路的距离
不宜小于800米
不宜小于100米
-
不包括各场所各自身使用的机房
距离飞机场
不宜小于8000米
不宜小于1600米
不包括各场所各自身使用的机房
距离化学工厂中的危险区域\垃圾填埋场
电池逆变工作方式
输入电压波形失真度(%)
≤5
电子信息设备正常工作时
零地电压(V)
<2
应满足设备使用要求
允许断电持续时间(ms)
0~4
0~10
不间断电源系统输入端THDI含量(%)
<15
3~39次谐波
机房布线
承担信息业务的传输介质
光缆或六类及以上对绞电缆采用1+1冗余
光缆或六类及以上对绞电缆采用3+1冗余
18~28℃、35%~75%
辅助区温度\相对湿度(停机时)
5~35℃、20%~80%
不间断电源系统电池室温度
15~25℃
建筑与结构
抗震设防分类
不应低于乙类
不应低于丙类
不宜低于丙类
-
主机房活荷载标准值(Kn/m2)
8~10组合值系数ψc=0.9
频遇值系数ψf=0.9
准永久值系数ψq=0.8
根据机柜的摆放密度确定荷载值
不应设置机房
不宜设置机房
-
-
环境要求
主机房温度(开机时)
23±1℃
18~28℃
不得结露
主机房相对湿度(开机时)
40%~55%
35%~75%
主机房温度(停机时)
5~35℃
主机房相对湿度(停机时)
40~70%
20%~80%
主机房和辅助区温度变化率(开\停机时)
<5℃/h
<10℃/h
辅助区温度\相对湿度(开机时)
消防
主机房设置洁净气体灭火系统
应
宜
采用洁净灭火剂
变配电、不间断电源系统和电池室设置洁净气体灭火系统
N+1冗余
主机房中每个区域冗余一台
N
主机房设置采暖散热器
不应
不宜
允许但不建议
电器技术
供电电源
两个电源供电两个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
两回线路供电
变压器
M(1+1)冗余
(M=1、2、3...)
N
用电容量较大时,设置专用电力变压器供电
后备柴油发电机系统
N或(N+X)冗余(X=1~N)
N供电电源不能满足需求时
主机房吊挂荷载(Kn/m2)
1.2
不间断电源系统室活荷载标准值(Kn/m2)
8~10
电池室活荷载标准值(Kn/m2)
16
监控中心活荷载标准值(Kn/m2)
6
钢瓶间活荷载标准值(Kn/m2)
8
电磁屏蔽室活荷载标准值(Kn/m2)
8~10
主机房外墙设采光窗
不宜
防静电活动地板的高度
不宜小于400mm
作为空调静压箱时
不宜小于400米
不包括化学工厂所各自身使用的机房
距离军火库
不应小于1600米
不宜小于1600米
不包括军火库所各自身使用的机房
距离核电站的危险区域
不宜小于1600米
不宜小于1600米
不包括核电站所各自身使用的机房
有可能发生洪水的地区
不应设置机房
不宜设置机房
-
地震断层附近或有滑坡危险区域
不宜设置机房
-
高犯罪率的地区
漏水检测报警
装设漏水感应器
强调和新风系统、动力系统
设备运行状态、滤网压差
机房专用空调
状态参数:开关、制冷、加热、加湿、除湿报警参数
温度、相对湿度、传感器故障、压缩机压力、加湿器水位、风量
供配电系统(电能质量)
开关状态、电流、电压、有功功
率、功率因数、谐波含量
根据需要选择
不间断电源系统的供电时间满足
信息存储要求时,可不设置柴油发电机。
后备柴油发电机的基本容量
应包括不间断电源系统的基本容量、空调和制冷设备的基本容量、应急照明和消防等涉及生命安全的负荷容量
柴油发电机燃料存储量
72h
24h
不间断电源系统配置
2N或M(N+1)
冗余(M=2、3、4…)
N+X冗余
(X=1~N)
不间断电源系统
输入和输出功率、电压、频率、电流、功率因数、负荷率;电池输入电压、电流、容量;同步/不同步状态、不间断电源系统/旁路供电状态、市电故障、不间断电源系统故障
根据需要选择
电池
监控每一个蓄电池的电压、阻抗和故障
监控每一组蓄电池的电压、阻抗和故障
柴油发电机系统
油箱(罐)油位、柴油机转速、输出功率、频率、电压、功率因数
机械锁
主机房出入口
出入控制(识读设备采用读卡器)或人体生物特征识别、视频监视
出入控制(识读设备采用读卡器)、视频监视
机械锁、入侵探测器
主机房内
视频监视
建筑物周围和停车场
视频监视
适用于独立建筑的机房
给水排水
于主机房无关的排水管道穿越主机房
不应
不宜
主机房地面设置排水系统
应
用语冷凝水排水、空调加湿器排水、消防喷洒排水、管道漏水
N
不间断电源系统电池备用时间
15min柴油发电机作为后备电源时
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空调系统配电
双路电源(其中至少一路为应急电源),末端切换。采用放射式配电系统
双路电源,末端切换。
采用放射式配电系统。
采用放射式配电系统。
电子信息设备供电电源质量要求
稳态电压偏移范围(%)
±3
±5
稳态频率偏移范围(Hz)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