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历史时期大陆向台湾的移民与往来

合集下载

中国政治形势论文:有关台湾问题的历史资料

中国政治形势论文:有关台湾问题的历史资料

中国政治形势论文:有关台湾问题的历史资料台湾问题一词及其相关概念,或者叫台海问题或者两岸问题,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退守台湾,至今所衍生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

以下是店铺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中国政治形势相关论文:有关台湾问题的历史资料。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有关台湾问题的历史资料全文如下:1 两岸陆地曾为一体在远古的时候,台湾岛和祖国大陆是连接在一起的,是大陆的一部分。

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海平面时升时降,台湾岛也时沉时浮,直到5000年前,相连接的部分下沉为海峡,台湾于是成了祖国东海中的一个四面环海的大陆岛。

这从台湾海峡海底的地形可以得到证明。

台湾海峡的海底就像一条河谷,有向南和向北两大河系, 这是当它还是陆地时,被河水冲击,侵蚀而形成的,最深处不过100米,大多数地方的深度只有50米,而在1.5万年以前,东海海面比现在低130米左右,这在地质上说明两岸原来是一个板块,台湾、澎湖等岛屿就在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与福建省相连接。

现代科学还证明,台湾不仅是东海大陆架的一部分,而台湾的基本地形,与大陆的地块相同,在地质成分上,是与福建、浙江两省相同的酸性火成岩体。

所以,后来有人送给台湾一个雅号--“浮福建”,意思是说,台湾是福建省漂浮在海上的部分。

2 台湾的先住民从台湾岛的考古发现来看,祖国大陆的文化在旧石器时代就已传到台湾。

70年代,台湾考古学家在台南县左镇发现的古人类化石,经过鉴定,与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同属于3万年以前的古人类。

以后又陆续发掘出土了石器、骨器和陶器,这些东西的形状的制作方法,都与大陆各地发掘出的旧石器时代的器物特别相似。

其中高雄县凤鼻头一带出土的彩陶和黑陶,经过鉴定,确认它们是从祖国大陆东南沿海传过去的,和分布在黄河中下游、沿海地区和华南地区的“几何形印纹陶”从制作方法到用料都是一样的。

1980年7月,台湾考古学家在台东县卑南乡进行发掘时,发现了大批石棺、石器陶片及玉器,经鉴定这是二三千年前古代台湾人的遗物,和我国南方各省古代的越濮族人留下的遗物一样。

历史学专业毕业论文 — 中国两岸关系发展历史与前景分析

历史学专业毕业论文 — 中国两岸关系发展历史与前景分析

历史学专业毕业论文—中国两岸关系发展历史与前景分析中国两岸关系是指台湾与中国大陆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互动与交流。

从历史上看,中国两岸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起伏和变化,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析中国两岸关系的发展历史,并对未来的前景进行分析。

在20世纪初,中国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和社会变革,这些变革对于两岸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共内战的结果导致了两岸的分裂。

台湾成为与中国大陆分开的独立政治实体,并建立了一个完全不同于中国大陆的政治体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岸关系经历了多次转折。

1979年以后,中国政府开始实行“一个中国”政策,主张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经过多年的交流和洽谈,两岸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合作成果,并逐渐缓和了双方的关系。

然而,两岸关系的发展一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困难。

一个主要的问题是两岸政治争议的存在。

台湾一直坚持其独立性,而中国政府则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活动。

这种政治争议不仅阻碍了两岸关系的发展,还给两岸人民带来了一定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

除了政治问题,两岸关系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也面临着一些困难。

经济上,台湾与中国大陆的贸易和投资持续增长,但在某些领域仍存在竞争和争议。

文化上,两岸的历史、语言和文化传统差异巨大,在文化交流中仍存在一些障碍。

然而,尽管面临这些挑战,中国两岸关系的前景仍然乐观。

一方面,两岸经济联系的加深为两岸关系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台湾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经济体,在许多领域具有先进技术和丰富资源,与中国大陆的经济互补性强。

两岸可以通过深化经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

另一方面,两岸的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也为两岸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岸人民的相互了解和认同在增加,两岸之间的障碍也将逐渐消除。

这将有助于缓和两岸关系的紧张局势,为两岸的和平统一提供更加有利的环境。

综上所述,在分析中国两岸关系的发展历史和前景时,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两岸之间存在着诸多的挑战和困难,但两岸关系的发展仍有巨大的潜力。

清代台灣與海洋移民史

清代台灣與海洋移民史

清代台灣與海洋移民史一、土地拓墾與區域開發早期台灣先民來台開墾,先由台灣南部的鹿耳門定居發展後,再由南部慢慢的向北部遷移發展。

當時台灣的地形受到溪流河川的阻隔,其交通幾乎仰賴船隻的航駛往來。

台灣的發展是由南到北,再由西部〈前山〉發展到東部〈後山〉。

泉州及漳州移民北部至淡水,中部至鹿港,南部到安平。

潮州移民則北部至新竹舊港,中部至鹿港,南部到安平。

清領台後,台灣的經濟發展,是建立在土地開發之上的。

荷蘭、明鄭時期,隨著大批漢移民的來台開墾,今台南府城一帶,已有相當程度的開發;兼亦擴及至鳳山縣(今高雄)、雞籠、竹塹、琅橋等地亦有局部的墾植。

但基本上,這些地區有很大的一部分,是明鄭時期因為軍事需要及軍屯制度的點狀開發之結果。

清初,朝廷雖厲行「海禁」政策,但又有一波的移民潮來台,為台灣增添了不少生產力。

因此,清代大量漢人移民進入臺灣後,臺灣的土地開發即以臺南為中心,然後逐漸往南、往北拓墾。

不過,整體開發的區域還是集中在臺灣的西部地區。

而由於移民人數的增加與拓墾的面積增大,需要廣大土地才能構成的鹿場難以為繼,逐漸從臺灣主要生產事項中消失。

漢人移民主要從事的農業,則更趨重要。

滿清領臺後,由於對臺灣控制與區域分工的考量,臺灣主要生產的物資是以米和糖為主軸,而以稻米最為重要。

乾隆中期,閩粵人又將目標移墾至中壢、楊梅,並擴散至周遭的台地。

比較可惜的是,因為水源不足,使桃園開發的進程,反而較台灣其他地區緩慢。

新竹地區的開闢,大約與台北盆地同步進行。

1690年至1700年間,同安人王世杰率族人鄉黨百餘,人請墾竹塹,到康熙後期,今日新竹市周遭,已闢成南、北二庄。

雍正末乾隆初,竹塹臨海處,已開發完畢,一部分墾民往南,向苗栗河谷平地前進,有些墾民則往竹塹山區發展。

其次是,出資開鑿埤圳、購備農具、種子、耕畜,及提供所有一切開拓所需之援助,如口糧、武器、倉儲和開墾期之食用住處。

除此之外,地主也要擔任開墾工作的設計、領導指揮,墾成後,亦由其向官府繳稅;而地主最大之報酬為,所有新墾之地,名義上均歸地主所有。

汉人迁台及开发台湾的历史过程

汉人迁台及开发台湾的历史过程

汉人迁台及开发台湾的历史过程台湾人口如今共两千三百多万人,人口由相对多数的民族汉民族(98.2%)此系和相对少数由二十几个不同的诸民族(1.8%)概括而称的台湾南岛语族此系所组成。

其中汉族可再依据迁移来源与风土民情而概分为同时来台的闽南人(67%)、及客家人(13%)、二战后来台的外省人三大族群。

台湾人有如此多的汉人的原因,并非偶然的相聚,而是由历史上许多的大事件导致汉人迁移到台湾而形成的。

这包括隋唐、宋元、明代以及清代汉族人民的东移。

隋唐至宋元时期称台湾为“流求”。

隋王朝曾三次出师台湾。

据史籍记载,610年(隋大业六年)汉族人民开始移居澎湖地区。

由于福建人多地少、寺院经济恶性膨胀、战乱等原因,福建有不少居民选择移民到台湾。

汉族人民在澎湖地区已有相当数量。

汉人开拓澎湖以后,开始向台湾发展,带去了当时先进的生产技术。

公元12世纪,宋朝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兵戍守。

元朝也曾派兵前往台湾。

宋元时期,台湾尚属早期开发时期,人口稀少,经济落后,与大陆虽有经济来往,只是零星的、小规模的交易。

宋代海上贸易发达,泉州港当时为全国大港,至少在南宋之前,大陆人民与当地人民已经有贸易关系了。

明代汉人向台彭的移民和开发,分三个时期。

第一期的移民情况:明初为防止方国珍、张士诚逃亡海上残余势力的卷土重来和倭寇的骚扰,在东南沿海,实施“迁界”政策,台彭也在迁界范围内,但并不能组织福建沿海人民继续迁居台彭。

永乐年间,朱棣派郑和几次下西洋,途中到过台彭。

明中叶时期,台彭成为大陆海商的根据地,也有部分渔民定居于此。

明政府也曾募民到台彭开荒。

第二期移民情况:首先荷兰占领时期,由于战乱及大量农民破产,台湾出现了更大规模的移民运动。

郑芝龙于崇祯年间得到福建巡抚熊文灿的允许,运送大量饥民到台湾垦荒。

又有荷兰人在台建立据点后,为解决粮食问题和生产更多的蔗糖以供出口,积极引诱和奖励大陆汉人移居台湾定居。

最后还有一些汉人是从南洋群岛迁居台湾的。

清代福建移民对台湾的影响

清代福建移民对台湾的影响

清代福建移民对台湾的影响大陆汉人移民台湾岛定居开发始于明代中后期,清代统一台湾后,设置一府三县,隶属于福建省管辖,闽粤沿海地区出现了大规模移民入台垦殖热潮,台湾由烟瘴之地一跃而成为清代的米糖生产基地。

大陆移民进入台湾后,必然会和分布在岛内各地的土著居民发生交流与冲突。

移民一开始在台湾的锐意垦拓受到了土著居民的抵抗,汉番矛盾比较尖锐,后来在汉族移民的不断强力开垦下,原先居住于西部沿海平地的平埔族最先逐渐汉化,一部分“生番”逐渐汉化转变为熟番,另一部分则退守内山,仍保持原有生活习惯。

汉族移民与台湾少数民族的关系说明,清代边疆国土资源的开发是各民族在长期交流往来的基础上共同完成的,移民与少数民族共同推动了中华民族边疆地区的社会发展。

一、台湾地处东南沿海,是祖国边疆地区最重要的海岛,自明代开始,大陆与台湾的往来已十分密切,此时文献称台湾为“东番”。

清代对台湾土著居民的称谓除沿用明代“东番”名称外,在官私文献中还有“番族”、“土番”的称谓。

对居住于平地并已逐渐汉化者的土著居民称为“熟番”、“化番”或“平埔番”,即平埔族,对居住于山区尚未汉化者的土著居民则称为“生番”、“野番”或“高山番”,即高山族。

生番与熟番只名称已成为清代官府对台湾土著居民共通使用的一种行政性用语。

对其划分问题,主要以归化为依据,雍正六年(1728)九月,台湾总兵王郡奏称:“台湾自我朝开辟以来,则有生、熟二番。

其向西一带山脚服役纳课者为熟番;而分散居山不入教化者为生番。

……各种生番,其每社多则百余人,少则数十人,性虽嗜杀俱皆不识不知,而所怯者惟枪与炮耳。

”王郡奏折说明,清代对生番、熟番的界定颇为明显,生番是指不服从官府统治、不服役纳课者,而熟番则是指服役纳课、服从官府统治之人。

随着汉人移民与熟番的垦殖不断深入,生番与汉人及熟番的矛盾愈益激烈,生番杀害汉人的“番害”、“番乱”事件层出不穷,雍正年间最为频繁。

正因为生番不断杀害汉民,清朝改行生番隔离政策,对之采取的措施就是“惟枪与炮耳”的武力镇压。

古代历史上与台湾的联系

古代历史上与台湾的联系

隶属福建省,台、澎驻军 1 万镇守。清政府攻取台湾,有利于国 家的安定统一,有利于保卫主权、抗御外侵,有利于台湾经济开 发、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古代历史上与台湾的联系
1、孙吴遣人至台:孙权统治的黄龙二年(230 年),遣万人船 队到达夷洲(今台湾省),这是大陆与台湾交通的最早记载。
2、隋与台湾的关系:台湾在三国时代称夷州,在隋唐时代称 流水。高山族人很早就住在这里,他们的文化与东南沿海地区的 文化有密切的关系。隋大业三年(607 年)四年,炀帝两次派朱宽 到流求。大业六年(610 年),又派陈稜、张镇周带万人前去。流 求人看见船舰,以为他们是商人,都去做买卖,这说明台湾与大 陆早就有联系。
4、明朝西方殖民者对台湾的入侵:万历二十九年(1601 年) 荷兰殖民主义者继葡萄牙、西班牙之后率舰队来到东方,先后于 万历三十一年(1603 年)和天启四年(1624 年)偷袭我澎湖地区, 但都被福建军民击败。荷兰殖民者强占澎湖的阴谋不逞,又转而 侵占台湾。
台湾是我国的领土,明朝建立以后,继续保持着管理台湾军务 的澎湖巡检司。同时林道乾、袁进、李忠、颜思齐、郑芝龙等人 又先后对台湾进行统治。明代后期在台湾的汉人已有十余万,他 们和高山族人民一起对台湾的开发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万历十八 年(1590 年),葡萄牙的商船经过台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峡,见其山川秀丽,称 之为“福尔摩萨”,这是西方人知道台湾之始。
天启四年(1624 年)荷兰人侵入台湾,以后,在这里建立了赤 嵌城。当时荷兰只占有台湾南部,北部则由西班牙控制。至崇祯 十五年(1642),荷兰击败西班牙,独占台湾。
5、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为了建立根据地,清朝初年,明将 郑成功于顺治十八年(1661 年)率大军在台湾登陆,次年,赶走 了窃踞台湾的荷兰殖民者,光复了台湾。郑成功在台湾设置府县, 建立行政机构,招徕大陆移民,屯田垦荒,又派遣汉族“农师” 向高山族人民传播先进的生产技术,加速了台湾地区社会经济的 发展。

略论清代台湾移民政策与移垦社会的定型

略论清代台湾移民政策与移垦社会的定型

孙尔凖的建议得到清政府批准。
海丰港 (五条港)、乌石港增设正口之后,加上原有鹿耳门、鹿仔港、八里坌三口,台湾对福
建通航增加到五口,与福建之厦门、蚶江、五虎门三口,共同构成台海两岸商民往来交流的网络。
这些正口也是大陆移民领照前往台湾的正规通道。
二、禁止携眷政策与无照偷渡
在大陆移民不断涌向台湾的过程中,清政府在实行严格的给照渡台制度的同时,也曾实行过
彰化之间的海丰港 (五条港) 则因溪水汇注,冲刷甚为深广,日渐兴盛起来,可因势利导,把海
丰港 (五条港) 增设为正口,仍归鹿港同知经理。二是噶玛兰地处台湾后山,盛产米谷,日用货
物不足,福州、泉州等地商民载日用货物,经乌石港前往易米而归,两相裨益,如果严禁,则商


贩不通,不如增设正口,以利民生。乌石港出入商民船只由噶玛兰厅头围县丞查验,严禁偷渡。
广东社会科学
2021 年第 2 期
略论清代台湾移民政策与移垦社会的定型*
李细珠
[摘
要] 清政府为了加强对大陆对台移民的管理,曾经实行严格的给照渡台与两岸对渡制度,以
及严厉的禁止携眷政策,并严禁无照偷渡。在这样严苛的制度与政策规定之下,大陆移民仍然源源不
断地前赴台湾,为开发台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正是在清政府实行与内地一体化政策推动下,清代台
收管。如此不但本人有所顾忌而不敢轻为非法,并一切逃仆、逃厮与内地无籍奸棍,假客渡海之
计,亦无处躲闪矣。
”④此即清政府给照渡台之制的原初动议。
从上述陈瑸的建议看来,清政府实行给照渡台之制最早应在康熙四十一年 (1702 年) 之后。
但不久就出现“无照偷渡”现象,大量福建、广东无业游民以“偷渡”的方式涌进台湾,引起台
内,仍开明回籍限期。此外,凡文武衙门非奉公差遣,不许滥给照票,仍照现行之例,俱由厦门

台湾与历史的关系

台湾与历史的关系

台湾和大陆的历史关系
台湾自古就和中国大陆同属中国领土。

中国元朝政府在台湾有管理,元朝也曾派兵前往台湾。

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

当时三国吴王孙权派有万多人官兵舰队到达“夷洲”(台湾等地),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

隋唐时期(公元589—618年)称台湾为“流求”。

隋王朝曾三次出师台湾。

汉族人迁徙到台湾后,带去了当时先进的生产技术,福建素来耕地有限,随着北方士民的大量入闽,福建由地旷人稀、经济落后变为地狭人稠、经济发达的地区,宋代以后人地关系日趋紧张,特别是福建莆田,唐朝末期已经人口过多,人地矛盾非常严重,即使不断填海造地,围垦海湾,还是无法解决人地矛盾,迫使莆田人从宋朝初期就开始迁徙到台湾。

土地人均耕地的减少,使人们难以为生,便开始转向外地迁徙移民,公元12世纪中叶,宋朝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兵戌守。

元、明两朝政府在澎湖设巡检司,负责巡逻、查缉罪犯,并兼办盐课。

明朝后期开拓的规模越来越大。

在战乱和灾荒的年代,明朝政府的福建地方当局和郑芝龙海上武装集团曾经有组织地移民台湾。

1684年,清政府设置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至1811年,台湾人口已达190万,其中多数是来自福建、广东的移民,移民大量开垦荒地,使台湾成为一个新兴的农业区域,使台湾的经济得到很快地发展。

这个时期,台湾与福建、广东的来往比以往更为密切,中华文化更加全面地传入台湾。

1。

(整理)大陆与台湾的历史渊源.

(整理)大陆与台湾的历史渊源.

大陆与台湾的历史渊源第一章、从古地理学和考古学论大陆与台湾的地缘关系第一节从古地理学论大陆与台湾的整体性一、古生代时期的地缘关系大陆和台湾发现同样的硅质岩和生物群属这一事实说明,古生代晚期台湾和华南的海是互相沟通的。

二、中生代时期的地缘关系中生代的台湾应属于大陆东部的前陆盆地三、新生代时期的地缘关系台湾海峡成为陆地,有陆上河谷侵蚀形成的,这就足以证明,台湾曾是大陆的一部分;此外,从动物化石看,更新世时期大陆与台湾同时存在相似的哺乳动物群。

新生代第四纪时,海水推出台湾海峡,大陆与台湾连成一片大陆,华南的剑齿象、犀牛、古鹿、野牛、野猪等不短从大陆迁徙到台湾的结果。

第二节从考古学看大陆与台湾的统一性一、旧石器时期大陆与台湾的关系从台南左镇出土的“左镇人”化石来看,其与大陆的山顶洞人属同一时代,应是从大陆经过台湾海峡的陆桥进入台湾的。

台大宋文薰教授经过比较研究,认为台湾、菲律宾等原始文化最为可能的祖籍是中国大陆。

二、新时期时期大陆与台湾的关系新石器台湾海峡海面上升,但两岸仍保持密切的文化联系。

以绳纹粗陶为代表的台北八里乡大坌坑文化和以印纹细陶为代表的凤鼻头文化和圆山文化均与大陆东南、华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有很大的一致性。

第二章、从人类学论大陆与台湾的血缘关系第一节从大陆直接移居台湾的南亚蒙古人一、从古文献记载看古代闽越族与台湾土著居民的关系《禹贡》——岛夷《前汉书·地理志》——东鳀《淮南子·说山训》《北堂书钞》三国沈莹《临海水土志》——所记载夷州人与大陆古越人风俗相似:1)短发纹身2)凿齿3)猎头4)男就女家,从妻而居5)喜食生鱼6)集会二、从神话传说看古代闽越族与台湾土著居民的关系从在大陆和台湾都流传着蛇郎君的传说,及大陆古越族和台湾高山族都把“蛇”认作他们的祖先这些情况看来,台湾高山族的先民是从大陆东南沿海迁移去的闽越族。

第二节从大陆间接移居台湾的南亚蒙古人一、台湾土著居民与马来人的关系台湾一部分土著居民,特别是南部和东部的鲁凯族、雅美族、排湾族、卑南族等,其体制、语言和风俗与南洋群岛马来人有许多相同之处。

历史概况渡海移民的艰辛

历史概况渡海移民的艰辛

历史概况•渡海移民的艰辛2012-4-11 9:00:41 来源:中国网1998年11月22日,在台湾历史博物馆举行的“追根究底──台闽族谱暨家传文物特展”,从这些展品中,可以看出当年台湾移民的历史和艰辛。

在台湾的开发过程中,一批批移民,历经艰难困苦,漂过海峡,来到台湾。

移民经历了漫长和复杂的过程。

向台湾移民的主要是福建和广东两地居民。

向台湾移民,由来已久,如果不谈明清两代出现的向台湾移民高潮的特殊背景的话,在闽粤地区本身就存在向台湾和海外移民的背景:农民没有土地是移民的主要原因。

自东晋迄唐宋五代以来,战乱不止,加上黄河地区气候寒冷,自然条件恶劣,因此许多北方人南迁,闽粤人口激增,形成人口过剩局面。

此外,当时盛行佛教,闽粤地区特别是福建一带,佛教寺庙越来越多,寺庙占领大量地产,当时富有的地主不过拥有土地近百亩,而拥有土地上千亩的寺庙却比比皆是。

土地向寺庙高度集中,泉南地区竟占有十分之七,当地民众只有出洋谋生。

同时,闽南和粤东北地处山区,土地贫瘠,“漳泉诸府,负山环海,田少民多,出米不敷民食”,只得向台湾和南洋移民,以寻求生路。

沿海居民的航海习性是移民的原因之一。

闽粤海岸曲折,人民与海相习,养成冒险犯难精神。

五代以来,闽商大量出海贸易,远洋航行风气日甚,使得当地人漂洋过海成为一种普遍接受的行为。

由于海上贸易和远洋航行的发展,也使得闽粤地区的造船技术高人一筹,宋代初期泉州造船已经名扬一时,这为东渡台湾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向台湾地区移民正是建立在这种对海的了解之上的,没有航海知识是无法到达台湾的,当然后来大批的移民则是由一些专门的船户进行。

台湾海峡一直是闽粤人活动的地区。

从历史上看,早就有闽粤人在台湾地区活动。

其中主要有商人和渔民两类,闽粤两地的商人前往台湾以货易货,换取台湾的黄金、硫磺等矿物和各种经济特产;渔民则来台湾水域捕鱼,台湾海峡早就成了海商渔民频繁活动地区,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闽粤民众前往台湾。

大陆与台湾的历史联系

大陆与台湾的历史联系

中国有超过4千年的文字记载历史,而记载台湾岛的文献距今1700年,那是三国时期吴国人沈莹对东南沿海风土人情的记录,书名为《临海水土志》。

公元7世纪隋朝政府派万余人渡海去台湾,有相当一部分人留居岛上,成为大陆到台湾的又一批居民,虽然此前800余年,中国沿海百夷部落有人登岛,先后与该地波里尼西亚岛族人混血成为台湾土著。

12、13世纪中国的宋朝和元朝已经在台湾岛链中的澎湖岛设立行政机构,将台湾岛纳入行政治辖和版图。

14、15世纪中国沿海出现了有组织的海盗与政府对抗,郑氏家族一度占据台湾岛,成为海盗集团主力,后被政府招安成为明朝沿海贸易官员,扮演着中国与外部世界贸易的中介角色。

17世纪初,荷兰海盗以欺骗手段登陆台湾,在台南港建立军事城堡,此后荷兰人和西班牙人又用传教方式在台湾南部、北部的中国人居住地建立农场,殖民扩张。

1662年郑成功率领明朝海军力量驱逐了荷兰殖民者,设立承天府,全面治理台湾岛。

这种承天府的治理直到清朝统一中国之后,变为福建省的一部分,1714年清政府派人到台湾测绘地图,以后一直将台湾岛视为“东南沿海七省之门户”。

19世纪以后,列强以武力对东亚各国胁迫开关,中国、日本的海港城市先后遭到英国、美国舰队和登陆部队的侵略,其后中日两国采取“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发展军力,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以求自保。

1871年,维新后的日本派出伪装成渔民的武装人员登上台湾岛东部,遭到土著居民抵抗,日本借机威逼清政府让出对硫球岛政权的保护权,并对台湾提出领土要求,遭到清政府拒绝。

此后,为了巩固台湾岛防御,清政府增加对台湾岛的移民,并在1885年正式成立了台湾省,派出刘铭传治理台湾,刘任内铺设了中国第一条铁路、第一条海底电缆、第一条输电线路,建立了第一家发电厂、第一家电报局,台湾工商业兴盛,现代教育发达,成为当时清政府“洋务运动”中最为先进的一省,为台湾日后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次年,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岛,当时的记者报道,全省“哭声震天”,鸣锣罢市,清政府官员也纷纷留守原职,与当地驻军、民众一道拼死抵抗日本军队的占领,大陆东南沿海人民也出钱出力出人参加抗日斗争,以后在日本统治的50年中,近60万台湾同胞因反抗日本占领,牺牲在日本的屠刀下和监狱中。

汉人迁台及开发台湾的历史过程

汉人迁台及开发台湾的历史过程

汉人迁台及开发台湾的历史过程台湾人口如今共两千三百多万人,人口由相对多数的民族汉民族(98.2%)此系和相对少数由二十几个不同的诸民族(1.8%)概括而称的台湾南岛语族此系所组成。

其中汉族可再依据迁移来源与风土民情而概分为同时来台的闽南人(67%)、及客家人(13%)、二战后来台的外省人三大族群。

台湾人有如此多的汉人的原因,并非偶然的相聚,而是由历史上许多的大事件导致汉人迁移到台湾而形成的。

这包括隋唐、宋元、明代以及清代汉族人民的东移。

隋唐至宋元时期称台湾为“流求”。

隋王朝曾三次出师台湾。

据史籍记载,610年(隋大业六年)汉族人民开始移居澎湖地区。

由于福建人多地少、寺院经济恶性膨胀、战乱等原因,福建有不少居民选择移民到台湾。

汉族人民在澎湖地区已有相当数量。

汉人开拓澎湖以后,开始向台湾发展,带去了当时先进的生产技术。

公元12世纪,宋朝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兵戍守。

元朝也曾派兵前往台湾。

宋元时期,台湾尚属早期开发时期,人口稀少,经济落后,与大陆虽有经济来往,只是零星的、小规模的交易。

宋代海上贸易发达,泉州港当时为全国大港,至少在南宋之前,大陆人民与当地人民已经有贸易关系了。

明代汉人向台彭的移民和开发,分三个时期。

第一期的移民情况:明初为防止方国珍、张士诚逃亡海上残余势力的卷土重来和倭寇的骚扰,在东南沿海,实施“迁界”政策,台彭也在迁界范围内,但并不能组织福建沿海人民继续迁居台彭。

永乐年间,朱棣派郑和几次下西洋,途中到过台彭。

明中叶时期,台彭成为大陆海商的根据地,也有部分渔民定居于此。

明政府也曾募民到台彭开荒。

第二期移民情况:首先荷兰占领时期,由于战乱及大量农民破产,台湾出现了更大规模的移民运动。

郑芝龙于崇祯年间得到福建巡抚熊文灿的允许,运送大量饥民到台湾垦荒。

又有荷兰人在台建立据点后,为解决粮食问题和生产更多的蔗糖以供出口,积极引诱和奖励大陆汉人移居台湾定居。

最后还有一些汉人是从南洋群岛迁居台湾的。

关于明末清初福建人移民台湾问题概述

关于明末清初福建人移民台湾问题概述

关于明末清初福建人移民台湾问题概述下面是关于明末清初福建人移民台湾问题概述,欢迎阅读借鉴,希望你喜欢。

移民是台湾社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移民史也是台湾历史上波澜壮阔的一页篇章。

故而,研究台湾历史,移民历史的梳理至关重要。

如今的台湾地区是一个以汉族移民为主体的移民社会。

在这些汉族移民中,福建籍、广东籍的移民数量占绝大多数,其中福建籍移民又以漳州和泉州最具代表性。

根据1926年《台湾在籍汉民乡贯别调查》结果表明,全台湾375万汉人中,有311.5万人祖籍为福建,约占83%。

福建人中,漳泉府籍者共约300万人,约占闽省籍人的90%。

故笔者试图以漳州、泉州为例,概括分析明末清初时期福建人移民台湾的主要过程及其产生的影响。

一、荷兰统治台湾时期(明天启四年至清顺治十七年)自北宋以来,以“八山一水一分田”著称的福建地区,伴随着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宋金战争愈演愈烈,北方移民也蜂拥而来。

早在唐元和年间(806年至820年)之时,福建仅有74467户,但到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年至983年),即已增至467815户,增长率为528%。

福建地区海拔两百米以下的平原仅占总面积的12.47%,适宜耕作的土地面积极其狭小。

故而,伴随着移民的大量涌入,人地矛盾日渐突出,粮食产量难以满足人口需求。

宋初“土地迫狭,生籍繁狄,虽硗确之地,耕耨殆尽,亩值贵”。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福建人口约为391万,耕地面积约为146259顷,万历六年(1578年),福建人口突破500万,耕地面积反而下降至134226顷。

人口快速增长,耕地面积不升反降,人地矛盾更趋尖锐。

土地对于中国农民而言,有着特殊而深刻的意义,“农民各种生活所需,直接、间接都要从土地上获得,这是他们安身立命之本。

”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徭役、赋税负担沉重,福建百姓苦不堪言。

人祸未尽,天灾又至,遂成雪上加霜之势。

清末,此地先后成为清军与南明、台湾郑氏、三藩势力的交战之地。

为了生存,民众纷纷背井离乡,加紧移民台湾。

从土着化与内地化至多元文化论述由历史的台湾观察台湾移民史

从土着化与内地化至多元文化论述由历史的台湾观察台湾移民史

從土著化與內地化至多元文化論述:由《歷史的臺灣》觀察台灣移民史論述的一個側面宋惠中1摘要電影《歷史的台灣》2是一部敘述不同族群在臺灣共同奮鬥的紀錄片,用四個片斷(荷蘭篇、移民篇、日據篇、民國篇)分別敘述四個臺灣歷史的不同階段。

本文以《歷史的台灣》為文本,從荷蘭時代的荷漢共構殖民及漢人入臺開墾;清代臺灣移墾史和漢人社會建立的過程;日治時期臺灣近代化與殖民主義的互為主體;和戰後臺灣不同世代的族群/國族認同變遷為四個主軸,與電影文本相互對映,思考臺灣不同時期族群文化分化、摶成、鬥爭和整合的過成。

並由紀錄片文本中所顯示的族群認識,分析臺灣族群分類及知識再生產和展現的政治文化過程。

關鍵字: 族群、共構殖民、土著化、內地化、集體記憶1元培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助理教授。

2本文所引用文本:紀錄片《歷史的台灣》DVD〈荷蘭篇、移民篇、日據篇、民國篇〉,普遍級,公共電視節目製播組,1998年,共4片,每片約50分鐘。

壹、由福爾摩沙變成臺灣府台灣自古為荒蕪之地,為南島語族的原住民所居。

明鄭以後至清末葉,漢人移民始大量移入台灣。

先民蓽路藍縷,以啟山林,以移墾拓殖為最偉觀。

3 漢人大量入臺,披荊斬棘,以事墾殖,始自明末。

但在此之前,臺灣早已是福建沿海商人經商和漁民捕魚之地。

據曹永和的研究,自嘉靖末年,最遲至萬曆初年以來,福建已有許多商船和漁船,進入臺灣本島。

閩南漁戶,先是到澎湖,以後逐漸擴展到臺灣本島。

明代末葉,閩南漁戶對於臺灣西岸,已非常熟悉(曹永和,1953)。

當時的漁民都要在進入漁期後,方從大陸來到臺灣,漁期一過,便又回到大陸,是一種季節性的移民。

在漁期中集合的漁夫大多是在漁場附近建立漁寮,其後卻漸漸發展成漁村;且在漁人之中,亦有一部份停留稍久,而漸漸改為定居者。

因此,漢人的定居臺灣和臺灣的農業,皆與漁民有密切關係(曹永和,1955)。

當荷蘭人於1622年抵達臺灣時,大約有一千五百名漢人於臺灣西南平原生活或僑居。

台湾地区的历史变迁与两岸关系

台湾地区的历史变迁与两岸关系

台湾地区的历史变迁与两岸关系台湾地区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的地方,其历史变迁与两岸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台湾经历了很多的变迁和演变,这些变迁不仅影响了台湾本身的发展,也对两岸关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台湾的历史变迁。

台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时期,当时台湾是原住民族的聚居地。

然而,到了17世纪,欧洲列强开始进入台湾,尤其是荷兰和西班牙,他们在台湾建立了殖民地。

不久之后,明朝政府也开始对台湾进行统治。

然而,到了清朝时期,台湾成为了中国的一部分,并被纳入中国的版图。

然而,台湾的历史变迁并没有止步于此。

19世纪末,随着清朝的衰落,日本开始对台湾进行侵略,并在1895年正式将台湾纳入其殖民地。

在日本殖民统治期间,台湾经历了许多的变革,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改革和经济发展等。

然而,日本殖民统治也带来了许多的苦难和不公平待遇,台湾人民开始反抗日本的统治,并渴望恢复中国的统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台湾重新回到了中国的统治之下。

然而,不久之后,中国内战爆发,中共建立了新中国,而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也影响到了台湾。

1949年,国共内战的最终胜利者中共宣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而国民党则撤退到了台湾,并在那里建立了中华民国政权。

自此以后,台湾与中国大陆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而紧张。

中国大陆一直坚持将台湾视为其领土的一部分,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削弱台湾在国际上的地位。

然而,台湾则坚持其独立的地位,并寻求国际上的认可和支持。

近年来,随着两岸关系的缓和和经济交流的增加,台湾与中国大陆之间的互动逐渐增多。

两岸之间的人员往来、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这种互动不仅有助于促进两岸的和平发展,也为台湾的繁荣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然而,台湾地区的历史变迁和两岸关系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和困难。

台湾的地缘政治位置使其在国际舞台上面临着一些限制和压力。

同时,两岸之间的政治分歧和争议也给两岸关系带来了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台湾与大陆历史关系的发展

台湾与大陆历史关系的发展

台湾与大陆历史关系的发展
自古以来,台湾与大陆一直有深厚的历史关系。

古代台湾居民主
要是原住民,与中原人民的文化往来不多。

然而在明清时期,由于大
规模的移民和商业活动,台湾逐渐与大陆有着更加频繁的联系。

清朝
时期,台湾成为了中国的一个省份,与大陆有着政治、经济和文化上
的紧密联系。

1949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陆与台湾在政治上出现了分裂。

两岸人民的往来被限制,关系逐渐恶化。

1960年代至1980年代初期,两岸关系更趋紧张,甚至爆发了武力冲突。

随着大陆改革开放的
推进,两岸关系有了一定程度的缓和,经贸、文化和社会联系逐渐增加。

1992年,大陆和台湾就“一中原则”达成共识,进一步缓和了两岸关系。

随后大陆提出两岸“对话协商、共同发展”的方针,为两岸
关系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2008年,两岸关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变,两岸领导人进行了历史性的会面。

两岸关系发展的趋势是务实、稳定
和和平,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和支持。

总的来说,台湾与大陆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随着两岸关系的不
断发展和进步,两岸人民的往来和交流也呈现出逐步加强的趋势。


们相信,在共同的努力下,两岸关系一定会向着更加稳定、和睦和繁
荣的方向发展。

论历史时期大陆向台湾的移民与往来

论历史时期大陆向台湾的移民与往来

第16卷第3辑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Vol.16,No.3 2001年9月 Collect ions of Essays on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 aphy Sep,2001论历史时期大陆向台湾的移民与往来许正文提 要 台湾自古与大陆就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考古发掘和文献记载证明,其土著居民高山族人同大陆古越族有浓厚的血缘关系和相同的习俗。

大陆居民从三国东吴黄龙二年开始入居台湾及澎湖岛以来,从此代不乏人且日益频繁。

元至元年间始设专门政权机构澎湖巡检司,隶属福建省晋江县,至清代统一台湾,其间郑芝龙、郑成功经营台湾人民和设立台湾府,促成了大陆移民台湾的三次高潮。

历史事实证明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同属炎黄子孙、华夏儿女。

关键词 中国大陆 历史时期 台湾 移民台湾是我国第一大岛,大陆与台湾一水相连,语言相通,习俗相同,骨肉相亲。

在台湾这一美丽富饶的宝岛上居住着1800多万汉族居民和40万高山族人民。

自古以来大陆与台湾就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关系,两岸人民相互往来,辛勤劳作,开发台湾,在共同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中结成了骨肉不可分离的关系。

一 先秦至隋唐时期我国自古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历史时期最先居住在台湾地区者是现称为高山族的部分民众。

高山族在台湾虽则人口不多,但他们同祖国大陆境内其他兄弟民族一样,是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之一。

目前对高山族人的起源问题,据考古发掘和出土文物,学者们研究认为,大致有属于尼格利佗种的矮黑人;也有属于琉求人种的郎峤人;但绝大部分属于南亚蒙古人,他们是直接或间接从大陆移居台湾的。

¹南亚蒙古人发源于亚洲大陆,一支从东部沿海南下,散居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古称百越;一支从西北南下,散居于我国西南一带,史称百濮;百越族在历史时期又分为许多支,有东瓯、闽越,其中闽越族主要居住在今浙江南部和福建北部一带,还有部分闽越族东渡台湾海峡向台湾迁移。

翦伯赞先生曾在《台湾番族考》一文中指出:“台湾的番族是百越族的支裔,这种番族之占领台湾,不在宋元之际,而是在遥远的太古时代。

论历史时期大陆向台湾的移民与往来

论历史时期大陆向台湾的移民与往来

作者: 徐滢;许正文
作者机构: 江苏南通广播电视大学社科系;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 讲师 南通 226000;副教授西安 710062
出版物刊名: 当代教师教育
页码: 15-18页
主题词: 大陆 台湾 移民 往来
摘要: 台湾与大陆自古以来就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考古发掘和文献记载证明,其土著居民高山族同大陆古越族有浓厚的血缘关系和相同的习俗。

大陆居民从三国东吴黄龙二年开始入居台湾及澎湖岛以来,从此代不乏人且日益频繁。

元代至元年间设专门政权机构澎湖巡检司,至清代统一台湾,其间郑芝龙、郑成功经营台湾和设立台湾府,促成了大陆移民台湾的三次高潮。

历史事实证明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同属炎黄子孙、华夏儿女。

历史上两岸的往来

历史上两岸的往来

历史上两岸的往来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人类没有把走过的每一步的每一细节完整地记载下来。

但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证人──大海,记下了台湾岛上的风云,记下了中华民族开发台湾的业绩,记下了两岸人民为台湾的兴旺发达所流的鲜血、眼泪和汗水,记下了在台湾发生的风风雨雨。

虽然史书没有完整记下台湾历史演变前期的详细情况,但是史书没有停止记载台湾的人、台湾的事,史书也没有停止记载两岸人民的来往,也没有停止记载中原对台湾的关爱。

台湾名称的由来在有据可查的史料上,“台湾”这一名称的出现不过300多年。

但是史书证明两岸人民对台湾宝岛早有称呼,历史上对台湾的称呼有近十个,不同的称呼却反映了中华民族对台湾宝岛的关心和期待。

在古老的中国出现国家机器时,就把中国划分为九州管理,记载这一史实的是中国最早的史书之一《尚书·禹贡篇》。

九州中的扬州管辖范围北至淮河,东面至海。

书中的“岛夷卉服”就是指台湾。

康熙33年(1642年)高拱乾主修的《台湾府志》中表示,夏商时期的扬州包括台湾。

日本学者尾崎秀真也认为“岛夷”就是台湾最早的名称。

“岛夷”,台湾的第一个名称。

人们对海的知识逐渐增加,从水中走出来的人类开始把大海为人所用。

春秋战国时,近海交通有所发展,因此出现许多关于海上的传说,其中方士徐福为秦始皇求长生不老之药的传说流传至今。

《史纪·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的徐福上书中所称的海上有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

后人认为“瀛洲”即为台湾。

徐福没有回来,但是两岸的来往在以后的岁月中越来越多。

作为专门的历史地理书籍记载台湾的是在《前汉书》。

进入汉代,关于台湾的记载开始多起来。

在《前汉书·地理志》中有这样的记载,在会稽海外有“东鯷人”,分为20余国,“以岁时来献见”。

后来许多学者认为“东鯷”应该指的就是台湾。

在《后汉书·东夷列传》中,更是把台湾分为三部分,“东鯷”即为北台湾,“夷州”为中台湾,“澶州”为南台湾。

在三百年前的荷兰人连少挺(Linschoten)所绘的台湾地图中,也把台湾分为三个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历史时期大陆向台湾的移民与往来
到了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又出现了大陆向台湾的第二次移民高潮。

1662年郑成功为收复台湾, 所带领去台湾的军队人数即达3. 7
万人, 后来还有陆续到来的士兵和自由移入的劳动人民, 总人数达
12万余人。

在荷兰殖民者投降后, 郑成功又实行“寓兵于农”的屯田政策, 从事垦荒, 以备军粮。

同时还派务田能手杨英到台湾原住居民村社中传授生产技术, 加速了台湾经济的迅速开发和吸引了大批由大陆而来的
移民。

清朝统治初年, 又在沿海一带实行“迁界令”, 对于流离失所的人民郑成功却“驰令各处”, 尽力收容, 全移台湾。

从清康熙元年( 1662年)到康熙二十二年( 1683年) 的郑氏时代, 移入台湾的汉族
居民约在25万左右。

而人数最多、对台湾人口影响最大的是第三次移民高潮。

虽然清政府在统一台湾后, 将郑氏官兵及眷属遣送回大陆, 而对过去移居台湾
的各省移民可听任自愿, 但自动返回者却寥寥无几。

这是因为台湾开发的局面早已打开, 人们对到“人口稀少, 地利有余, 又值雨水充足”的台湾开荒垦植很感兴趣, 尤其是对居住在人多地少的福建沿海居民来说, 则更具强大吸引力。

虽然清王朝一再严刑苛法, 禁止偷渡, 但为求谋生的大陆民众却蜂拥而至。

据清史所记, 乾隆二十八年
( 1763年) 时台湾的汉族居民为: 666040人; 乾隆四十三年( 1778年) 为: 845770人; 乾隆重四十七年( 1782年) 为: 912920人, 到嘉庆十六年( 1811年) 时, 台湾汉族人口已达2003861人。

这些汉族人
口数量的增加, 既有自然的增殖, 亦有移民的增加, 但主要是移民
的增加。

在这些众多的汉族移民中, 据《台湾府志》所记, 福建闽南人占了绝大多数, 约占全岛汉族人数的83. 1%, 其中泉州为44. 8% , 漳州为35. 1% , 汀州、福州、龙岩等地为3. 2% ; 粤籍移民次之; 来自嘉应、惠州、潮州的约占汉族人口的15. 6%; 来自大陆其它省份的约占1. 3% 。

!由于泉州移民是以郑成功时期移入台湾的居民为基础, 所以占据了台湾沿海平原的肥沃地区。

漳州移民稍晚, 居住地区较靠岛内, 客家人更晚, 多都聚居于和台湾土著居民毗邻的内部山地区域。

这正如姚莹在《东瀛纪事 港防剿始末》一书中所记的: “海口多泉人, 内山多漳人, 再入与生番毗连, 则为粤人。

”从上所述可见, 台湾与大陆自古以来就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两人民同属炎黄
子孙、华夏儿女。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 两岸人民相互往来, 情同手足, 定能在“一国两制”的基础上统一起来, 实现中华民族大家族的大团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