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货币金融学》综合复习资料
![《货币金融学》综合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72e03cffc4ffe473268ab13.png)
《货币金融学》综合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货币流通2、商业汇票3、不良资产4、间接融资5、互换6、货币购买力7、商业本票8、浮动汇率制度9、回购协议10、远期合约11、有限法偿12、商业信用13、外汇管制14、金融市场15、无限法偿16、邮政储蓄17、间接标价法18、创业板市场19、财务公司二、简答题1、简述信用经济关系中的主体的地位体现在哪些方面?2、简述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各档次的定义。
3、简述国际货币体系种类及其内容有哪些?4、简述利率的含义及影响利率的风险因素有哪些?5、简述货币职能的内容有哪些?6、简述外汇的含义及其范围有哪些?7、简述期权的含义、分类及其盈亏。
8、简述金融服务业与一般产业的异同有哪些?《货币金融学》综合复习资料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货币流通货币流通:以个人、企业、财政及机关团体、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对外经济联系为中心的货币收支紧密联结在一起.此收彼支,此支彼收,由此及彼,连绵不断.由此构成的货币收支系统、通常称为货币流通。
2、商业汇票商业汇票:是由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的支付命令书,命令他在约定的期限支付一定款项给第三人或持票人。
3、不良资产不良资产:也称不良债权,主要是不良贷款,是指银行顾客不能按期、按量归还本息的贷款.4、间接融资间接融资:资金通过中介机构实现在最终投资人和最终筹资人之间转移.5、互换互换: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合约有效期内,以事先确定的名义本金额为依据,按约定的支付率(利率、股票指数收益率等)相互交换支付的约定。
6、货币购买力货币购买力:价格的倒数是货币的购买力,货币购买力是对所有商品而言的,购买力的变动趋势和幅度是物价指数变动的倒数。
7、商业本票商业本票:是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发出的支付承诺书。
承诺在约定期限支付一定款项给债权人。
8、浮动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各国对汇率波动不加限制,听任其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涨跌,各国央行只是根据需要,自由选择是否进行干预以及把汇率维持在什么样的水平上。
货币金融学期末复习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货币金融学期末复习名词解释和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5543f24b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63.png)
货币金融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货币流通货币流通是指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在经济活动中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而形成的连续不断的货币收支体系。
货币制度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和治理等内容以国家法律形式或者国际协定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
无限法偿无限发偿是指法律规定的货币具有的无限制偿付力量,是货币制度根本内容的一局部,具体而言是指法律保护取得这种力量的货币,不管每次支付的数额如何大,以及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支付双方均不得拒绝承受,取得无限制偿付力量的货币称为法币,本位币均为法币。
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为保证,由政府或银行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制造的,能行使货币全部或局部职能的信用凭证,是由银行信用关系产生的货币,只能由央行发行并强制使用,不能与贵金属兑换,不是贵金属的代表,本身没有价值,是债务货币,且具有强制性。
5、简述货币的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五个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根本职能。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在商品和劳务的交换中固定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支付手段是指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态进展单方面转移时的职能;贮藏手段是指货币作为社会财宝的代表,退出流通领域而被人们贮藏起来时的职能;世界货币是指货币越出国界在世界范围内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6、金本位制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作为币材的货币制度,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三种,其中金币本位制是最典型的金本位制。
①金币本位制是指国家规定以肯定成色和重量的金币作为本位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其特点是金币可以自由流通、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输入输出,具有无限制偿付力量。
②金块本位制是指以金块办理国际结算的变相金本位制,又称“富人本位制”,其特点是国家储藏黄金作为预备金,黄金不再实行自由兑换;③金汇兑本位制又称为虚金本位制,是指一国的货币与黄金间接兑换的货币制度,其特点是国内只流通银行券,黄金不能自由流通、自由兑换,但银行券可以兑换成外汇。
《货币金融学》期末复习题(带答案)教案资料
![《货币金融学》期末复习题(带答案)教案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8c59009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7e.png)
《货币金融学》期末复习题(带答案)《货币金融学》期末复习题一、名词解释:劣币驱逐良币:是指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
无限法偿:货币具有的法定支付能力,指不论用于何种支付,不论支付数额有多大,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是有限法偿的对称国家信用:是国家及其附属机构作为借贷主体,根据信用原则向社会公众或国外政府举债的一种形式。
商业信用:是指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提供给企业或者个人的信用。
金融市场: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以金融资产的供给方和需求方为交易主体形成的交易机制及其关系的总和。
直接融资:资金需求方直接从供求方获得资金的方式。
间接融资:资金需求方通过银行等信用中介机构筹集资金的方式。
货币市场:又名短期金融市场,短期资金市场,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或一年以下,即为交易对象的金融资产其期限在一年或一年以下的金融市场。
资本市场:长期金融市场,长期资金市场,指融资资金在一年以上即为交易对象的金融资产其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金融市场。
期限长、流动性相对弱、风险性也更强。
基准利率:币市场基准利率一般是指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
它是一种单利、无担保、批发性利率,在金融市场上具有普遍的参照作用,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资产价格均根据这一基准利率水平来确定。
债券: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机构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并且承诺按约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
名义利率:是政府官方制定或银行公布的利率,是包含信用风险与通货膨胀风险的利率。
实际利率:是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名义利率扣除物价变动率后的利率,它是在没有通货膨胀风险前提下,指物价不变、货币购买力相对稳定时的利率。
商业银行:是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为主要业务的企业法人,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以货币信用业务和综合金融服务为经营对象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
货币金融学复习要点
![货币金融学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b3722eab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8d.png)
货币金融学复习要点货币金融学是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研究货币与金融市场的运作和影响。
以下是货币金融学的一些重点要点,供大家复习参考。
一、货币与货币供应1. 货币的定义:货币是一种通用的支付工具,被广泛接受并被用于交换商品和服务。
2. 货币的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交换媒介和价值储藏三个主要职能。
3. 货币供应:货币供应是指整个经济体系中的货币总量,包括发行的货币和银行体系中的存款。
二、金融市场1. 金融市场的分类:金融市场可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衍生品市场三类。
2. 货币市场:货币市场是短期借贷和投资工具的交易场所,主要包括国库券、短期国债等金融工具。
3. 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长期融资和投资的场所,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
4. 衍生品市场:衍生品市场是交易金融衍生品合约的场所,包括期货市场和期权市场等。
三、货币政策1. 货币政策的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金融稳定是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
2. 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来实施货币政策。
3. 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货币供应对通货膨胀有一定影响,但通胀主要是由供求关系和经济体制等因素决定的。
四、货币理论1. 货币需求理论:货币需求受到货币持有者的收入、财富和支付需求等因素的影响。
2. 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货币供应对经济增长也有一定的影响,适度的货币供应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3. 货币与利率:货币市场的利率水平受到货币供应和货币需求的影响,利率的变动也会对经济产生影响。
五、货币市场与金融机构1. 货币市场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提供短期投资工具,为投资者提供稳定收益和高流动性。
2. 银行体系:商业银行是货币市场中的主要机构,他们接受存款并提供贷款,起到储蓄和投资的纽带作用。
3. 央行:央行是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也是银行体系的监管机构。
以上是货币金融学的一些重点要点,对于深入理解货币与金融市场的运作和影响非常重要。
货币金融学复习资料
![货币金融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72e60db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1f.png)
货币金融学复习资料货币金融学是一门研究货币、信用、银行及金融市场等方面的学科,对于理解经济运行和金融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为您整理的货币金融学复习资料,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一、货币与货币制度(一)货币的定义与职能货币是在商品和劳务交换中被普遍接受的东西,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其中,价值尺度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它使得商品和劳务能够以统一的价格进行衡量。
流通手段则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充当交换媒介的职能,促进了交易的便捷。
(二)货币的形式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再到纸币和电子货币,货币的形式不断演变。
实物货币如贝壳、粮食等,由于其自身价值不稳定和不易分割等缺点,逐渐被金属货币取代。
金属货币具有价值稳定、易于分割等优点,但携带不便。
纸币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货币应运而生,如银行卡、支付宝等,极大地提高了支付效率。
(三)货币制度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主要包括货币材料、货币单位、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以及准备制度等。
金本位制是历史上较为重要的货币制度之一,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现代的货币制度多为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货币的发行不再与黄金挂钩,而是由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控。
二、信用与信用工具(一)信用的定义与形式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是一种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信用形式主要包括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和国际信用等。
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如赊销商品;银行信用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是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国家信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借贷行为,如发行国债;消费信用是企业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提供的用于消费的信用;国际信用是国际间的借贷行为。
(二)信用工具信用工具是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主要有商业票据、银行票据、债券和股票等。
金融学(货币金融学)大学期末考试简答题知识点汇总
![金融学(货币金融学)大学期末考试简答题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531969ec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7d.png)
第一章货币与信誉1、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较p87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求两边通过必然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或所有权关系的融资形式。
间接融资是指资金两边不组成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而是别离与金融中介机构发生债权债务关系。
全然区别:有无中介参与。
直接融资---优势:(1)资金供求两边联系紧密,有利于资金快速合理配置和提高利用效益(2)由于没有中间环节,筹资本钱较低,投资收益较高(3)由于资金供求两边直接联系,能够依照各自不同的融资要求或条件进行组合,有利于实现资金的顺利融通和优化配置。
---缺点:(1)资金供求两边在数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受的限制比间接融资多(2)直接融资的便利程度及其融资工具的流动性均受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的制约(3)对资金供给者来讲,直接融资的风险比间接融资大得多,需要直接承担投资风险间接融资---优势:(1)灵活便利(2)平安性高(3)规模经济---缺点:(1)割断了资金供求两边的直接联系,减少了投资者对资金利用的关注和筹资者的压力(2)金融机构要从经营效劳中获取收益,从而增加了筹资者的本钱,相对减少了投资者的收益(3)较难同时知足资金供求两边各自的不同要求。
资金可否便利融通和优化配置要紧受制于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2、信誉货币制度的特点p511)现实经济中的货币都是信誉货币,要紧由现金和银行存款组成(2)现实中的货币都是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投入到流通中去的(3)国家对信誉货币的治理调控成为经济正常进展的必要条件3、现代信誉形式的种类与其相应的利弊分析p89商业信誉:是指在工商企业之间生意商品时,卖方以商品形式向买方提供的信誉。
优势:对商品流通和经济进展起着重要的增进作用缺点:(1)规模上---以商品生意为基础,规模会受到商品生意数量的限制(2)方向上---只是卖方向买方(3)期限上---受企业生产周转时刻的限制,只能解决短时刻资金融通的需要(4)流通范围---每张单据在支付金额、期限和债务人的信誉品级上的不同银行信誉: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誉。
货币金融学总复习
![货币金融学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dfffe542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57.png)
货币金融学总复习货币金融学是一门研究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等金融体系及其运行规律的学科。
它对于理解现代经济的运行机制和金融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货币金融学的一次全面总复习。
一、货币的本质与职能货币是在商品交换中发展起来的,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这五大职能。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作为衡量商品价值的标准。
例如,一件衣服标价500 元,这里的 500 元就是在发挥价值尺度的职能。
流通手段是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当我们用货币购买商品时,货币就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
比如,人们将多余的货币存入银行或购买黄金来保值。
支付手段则是货币用于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的职能。
比如,我们用信用卡透支消费,到了还款日期再还钱,这期间货币发挥的就是支付手段的职能。
世界货币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比如在国际贸易中用于结算和支付。
二、货币的形式从最初的实物货币,如贝壳、牲畜等,到金属货币,如金银铜币,再到如今的信用货币,如纸币和电子货币,货币的形式不断演变。
信用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强制流通的,其本身价值低于它所代表的货币价值。
纸币就是一种典型的信用货币。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货币如银行卡、支付宝、微信支付等越来越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支付方式和消费习惯。
三、货币的创造货币的创造主要通过银行体系实现。
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过程,创造出了更多的货币。
假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 20%,银行吸收了 100 万元的存款,那么它需要将 20 万元作为准备金上缴央行,剩下的 80 万元可以用于发放贷款。
贷款发放后,这笔钱又会存入银行,银行再次上缴 20%的准备金,然后将剩余的 64 万元继续发放贷款。
如此循环下去,最初的 100 万元存款最终可以创造出 500 万元的货币供应量。
货币金融学期末复习重点
![货币金融学期末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d0aec8437375a417876f8f03.png)
1.货币的性质:一般等价物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制度:不兑现货币制度2.利息的定义:是债权人从债务人那里获得的多出本金的部分,是债权人因贷出货币资金而获得的报酬:是债务人向债权人支付的多出本金的部分,是债务人为取得货币资金的使用权所花费的代价本质:利息是对人们延期消费的一种报酬3.利率的计算:单利利息额=本金×利率×周期数(I=P×r×n)本利和=本金+利息额复利S=P(1+r)I=S-P4.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利息量的多少取决于利润总额,利息率取决于平均利润率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①平均利润率②总利率在借贷双方之间分配的比率5.信用的概念:信用是以偿还本金和付息为基本特征的借贷行为,是经济主体之间有条件让渡货币资金和商品的一种经济关系本质:特殊的借贷行为——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特殊的价值运动——商品让渡与货币让渡在时间空间上不统一,只有价值单方面的交换现有进行等价交换债券债务关系体现一定的社会关系特点:暂时性偿还性收益性风险性信用形式:高利贷信用形式借贷资本信用社会主义信用构成要素:信用主体信用客体信用工具信用条件(偿还本付息)6.金融机构是专门从事各种金融活动的组织,是以货币资金为经营对象,从事货币信用、资金融通、金融交易以及相关业务的人机构(从事各种金融活动的组织7.商业银行的概念:以存、贷款为主要业务,以获取利润为目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金融职能:信用中介功能;支付功能;信用创造功能;经济调节功能;服务功能经营原则:以安全性为前提;以流动性为条件;以盈利性为目的主要业务: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8.票据贴现计算:贴现利息=票据票面金额x贴现率x未到期天数/360贴现付款额=票据面额x(1-年贴率x未到期天数/360)9.非银行金融机构:保险公司投资银行信托公司租赁公司财务公司10.金融市场的定义:是买卖金融工具和融通资金的场所或机制分类:债务市场和股权市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场内交易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短期国债市场国债回购市场商业票据市场股票市场11.金融工具的定义是在信用活动中产生的,它是一种载明资金供求双方权利和义务关系的特点:偿还性流动性风险性收益性书P1488个金融工具:票据国库券可装让存单回购协议同业拆借资金股票债券股票收益的计算: 股票收益率=现金股息/股票买入价*100%12.货币需求的定义: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影响货币需求量的因素: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现金交易学说现金余额学说书P187页13.货币供给的定义:货币供给是指某一国或货币区的银行系统向经济体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金融过程。
期末考试货币金融学复习题库及答案
![期末考试货币金融学复习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667b24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df.png)
期末考试货币金融学复习题库及答案1.劣币是指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
2.在信用关系的价值运动中,货币的执行职能是支付手段。
3.本位货币是一个国家货币制度规定的标准货币。
4.信用的本质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5.整个信用形式的基础是商业信用。
6.同业拆借市场是金融机构之间为调剂短期资金余缺而相互融通的市场。
7.金融市场按照交易工具期限长短不同,可以分为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
8.间接融资在于金融中介机构是否发行自己的债权债务凭证。
9.利率风险结构是解释期限相同的各种信用工具利率之间关系的理论。
10.基准利率在整个金融市场和整个利率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起决定作用。
11.在直接标价法下一定单位的外币折算的本国货币增多,说明本币汇率下降。
12.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
13.在金本位制下,汇率波动的界限是黄金输入点和输出点。
14.购买力平价理论表明,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因素是购买力。
15.法定准备金属于商业银行非盈利性资产。
16.承诺业务属于商业银行表外业务。
17.在商业银行的下列资产中,现金资产流动性最高而收益性最低。
18.商业银行的资本是由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构成的。
19.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20.中央银行通常被称为“最后贷款人”,这是因为可以向陷入困境的银行发放贷款。
21.中央银行的业务对象为一国政府与金融机构。
22.XXX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货币是因为货币具有最强的流动性。
23.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中,受利率影响的货币需求是投机性需求。
24.XXX在交易方程式中假定T和V短期内稳定。
25.超额准备金等于存款准备金减法定存款准备金。
26.M1加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加居民储蓄存款构成广义货币供应量。
27.现阶段中国货币供应量中,M2减M1是准货币。
28.消费物价指数反映不同时期普通消费者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消费品价格动态指数。
1、B型通货膨胀:指存在强大的工会力量和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推动的通货膨胀。
货币金融学复习要点(完整版)
![货币金融学复习要点(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c2f13e29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46.png)
货币金融学复习要点(完整版)货币金融学复习要点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货币的产生:社会私有制和社会分工产生了商品和商品交换。
二、货币形式的发展(一)实物货币(二)金属货币(三)信用货币1.传统信用货币两种信用形式:一是银行债券二是纸币2.现代信用货币三、货币的职能(一)价值尺度职能(二)流通手段职能(三)贮藏手段职能(四)支付手段职能在银行存钱属于支付手段职能(五)世界货币职能四、货币数量的界定(一)狭义的货币量:现金加活期存款(三)狭义货币与广义货币的划分:狭义货币与广义货币划分的一般性标准应该是金融工具能否作为直接购买力。
一般我们将广义货币口径中除狭义货币以外的部分成为准货币或亚货币。
五、货币层次的划分(一)基本公式M1=C+Dd(M1表示第一层次,C表示现金,Dd表示活期存款,Ds表示储蓄存款,Dt表示定期存款,Dn表示其他所有存款,L表示除存款以外的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二)货币层次划分依据:货币层次划分的基本依据是流动性。
包含三重要求:1、不受损失2、及时转化3、现实购买力六、货币制度定义:货币制度是指一国由法律所确定的关于货币发行和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包含四个方面:币材和货币单位的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与偿付能力的规定;银行券与纸币的发行准备与流通的规定;黄金准备制度。
“角”“分”为辅币单位。
七、货币制度的演变货币制度以币材为代表。
货币制度主要经历了金属货币本位制和信用货币本位制两大阶段。
金属货币本位制银本位制金银符合本位制(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跛行本位制)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货币制度信用货币本位制八、金银复合本位制九、金本位制的特点:1.以黄金为主币材料,流通金铸币,无限法偿还,国家对铸币有法定的样式和含金量规定。
(最主要的)第二章、信用和信用工具一、信用的含义:信用是经济活动中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贷款行为。
二、信用形式(信贷信用体系中,最典型的直接信用是证券信用,最典型的间接信用是银行信用。
货币金融学期末复习要点
![货币金融学期末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24c3c51a5e9856a561260ec.png)
第一章金融与经济狭义:就是指资金融通一金融的定义广义:除资金融通外,还包括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市场的构成二金融与经济的关系:(1)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结果。
是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的必然产物。
(2)金融促进经济发展。
总之,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金融发展水平和金融深化程度已成为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金融在促进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的演变一货币形态的演进:足值货币——表征货币——信用货币1. 足值货币:指以其自身所包含的内在价值与其他商品相交换。
典型代表:金属货币(内在价值稳定、质地均匀、便于携带)、铸币(由国家打上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块)特征:具有十足内在价值的实用商品;以其自身所包含的实际价值与商品世界的一切商品相交换;内含着否定自身的基因。
2. 表征货币:足值货币的价值符号。
是足值货币向现代信用货币发展的一种中介性、过渡性货币形态。
典型代表:银行券。
3. 信用货币:以信用为保证,通过一定信用程序发行、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是货币发展的现代形态。
本身没有内在价值,也不能与足值货币按某种平价相兑换。
形式:现金货币(流通中的现钞通货)、存款货币基本特征:是一种价值符号,不具有十足的内在价值,黄金基础已消失;是债务货币;具有强制性;国家可通过银行来控制和管理信用货币的流通,把货币政策作为实现国家宏观目标的重要手段。
电子货币是新型的信用货币形式。
M0(现钞):指流通于银行体系外的现钞。
包括居民手中的现钞和单位备用金二货币层次M1(狭义货币):M0加上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
M2(广义货币):M1加准货币构成三货币制度1.定义:又称“币制”或“货币本位制”,指一国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及其组织形式2.构成要素:(1)货币材料的确定(是货币制度最基本的内容)。
金本位制、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2)货币名称、货币单位和价格标准。
(3)本位币、辅币及其偿付能力。
【期末复习笔记】货币金融学
![【期末复习笔记】货币金融学](https://img.taocdn.com/s3/m/731bafa5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f0.png)
引言概述货币金融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与货币和金融相关的理论和政策。
本文是关于货币金融学的期末复习笔记,旨在帮助读者回顾和加深对货币金融学的理解。
本文分为五个大点进行阐述,分别是货币的定义和功能、货币供给和需求、货币市场、货币政策,以及金融市场。
正文内容一、货币的定义和功能1.货币的定义:货币是由政府或中央银行发行的一种被广泛接受并用作交换媒介的物品。
2.货币的功能:货币具有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等功能,它为经济活动提供了方便和稳定的交易媒介。
二、货币供给和需求1.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商业银行的贷款扩张和公众持有现金的决策等因素决定了货币的供给量。
2.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一般价格水平、实际经济活动的规模和速度,以及利率等因素影响了公众对货币的需求。
三、货币市场1.货币市场的参与者:货币市场的参与者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等。
2.货币市场的工具:主要包括政府短期债券、银行间拆借、货币市场基金等,这些工具被用来调节和管理货币市场的流动性。
四、货币政策1.货币政策的目标:维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持金融稳定是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
2.货币政策的工具: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基准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来实施货币政策。
五、金融市场1.金融市场的类型: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等。
2.金融市场的功能:金融市场提供了企业和个人融资的机会,同时也提供了风险管理和资金投资的渠道。
总结货币金融学是经济学领域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它研究了货币和金融在经济中的起源、功能和影响。
本文通过对货币的定义和功能、货币供给和需求、货币市场、货币政策以及金融市场的详细阐述,希望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货币金融学的理论和实践应用。
在期末复习中,对这些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整理,将有助于读者加深对货币金融学的理解,并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基础。
货币金融学期末考试重点
![货币金融学期末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8340b6f7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bd.png)
货币金融学期末考试重点一、基本概念:1.金融学2.物物交换的双重耦合难题(课件)3.货币制度P124.货币本质的名目主义观P75.格雷欣法则(劣逐良)6.信用货币制度P12、P167.货币的可兑换性8.货币层次P199.信用P2310.商业信用P2511.银行信用P2512.现金流13.内部报酬率(IRR)14.到期收益率(YTM)P7315.金融工具16.回购协议(REPO)P5317.票据P2818.包销(Underwriting)19.期权(Options)P8820.互换(Swap)P9221.共同基金(Mutual Funds)22.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23.投资银行(Investment Bank)24.可转让支付命令(NOW)25.自动转账服务(ATS)26.商业银行表外业务(OBS)27.金融风险(Financial Risks)28.系统性风险(Systematic Risk)29.操作风险(Operational Risk)30.金融监管(Financial Supervisio31.n)二、基本原理:32.信用工具的特性P27、P3033.利率决定的“人性不耐”说和“流动性偏好”说34.连续复利的有效利率35.到期收益率的相关计算P7336.利率期限结构的“预期假说”37.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本质区别P3838.按交易动机划分的金融市场主体39.政府参与金融市场活动的原因40.票据在出票、转让和承兑环节的债权债务关系P2941.证券交易委托的种类42.证券信用交易的种类及其对证券市场运行的影响43.远期与期货的区别P82、P84、P9144.期货的逐日结算“盯市”(Marking to Market)制度与信用风险防范P8645.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空多双方损益图P9146.商业银行经营的“三性”原则47.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演进48.利率风险对固定利率资产和浮动利率资产分别产生怎样的影响49.金融风险的正、负效应50.金融监管的必要性51.银行管制(Bank Regulation)的主要手段三、综合应用52.利用永续年金工具计算普通年金的现值53.假设某房屋租期为70年,每年固定租金为C,当前市场售价为P,若你个人的年时间偏好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完整版)货币金融学复习要点
![(完整版)货币金融学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91b24815b9d528ea80c7798f.png)
货币金融学考试知识点复习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货币的本质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二、货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是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测量商品价值量大小时所发挥的一种功能,是货币作为社会劳动的直接体现。
2、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是指货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充当交易媒介,是使所有的商品得以交换的功能。
3、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后,被人们保存、收藏起来,执行贮藏手段职能。
4、支付手段:是指货币在偿还债务或进行单方面价值转移时所具有的功能。
5、世界货币:当商品职能越出国境,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就会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的职能,这就是世界货币职能。
三、货币层次的划分(基本划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层次划分:(1)M0(现钞)、(2)M1(狭义货币=现金+活期存款)、(3)M2(广义货币=M1+准货币,所谓准货币,一般是指由银行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库券等构成。
)注:稳定物价,控制M0、M1四、货币制度的概念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为了保障本国货币流通的正常与稳定,对货币发行和流通的各个要素所作出的法律规定的总和。
五、货币制度的基本要素(基本内容)1、货币材料:是整个货币制度赖以生存的基础2、货币单位3、货币种类4、法定支付偿还能力5、货币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6、发行准备金六、货币制度的演变1、银本位制:以白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2、金银复本位制:是指金、银两种铸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1)平行本位制(2)双本位制:“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3)跛行本位制:指国家规定金币可自由铸造,银币不能,只能以固定比例兑换金币的一种货币制度。
3、金本位制(1)金币本位制(2)金块本位制(3)金汇兑本位制4、金本位制的崩溃5、布雷顿森林体系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一、信用的形式1、商业信用:是指企业和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换相联系的信用形式,包括商品的赊购赊销和预付货款两种类型。
货币金融学复习要点及公式
![货币金融学复习要点及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54227e7b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72.png)
货币⾦融学复习要点及公式⼀、填空题1.引起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其中(货币)因素总是最主要的原因之⼀。
2.银⾏的中介职能有(信⽤中介)和(⽀付中介)两个⽅⾯,(⽀付中介)是银⾏区别于其他⾦融机构的⼀个重要特点。
3.测量经济货币化的三个常⽤指标是(实际⾦融资产存量/国民⽣产总值)、(实际⾦融资产存量/有形财富总量)和(⼈均实际货币量)。
4.在现代经济中,货币已不仅仅是⼀种交换媒介,更是⼀种真正的(资产)。
5. 随着⾦融业的不断发展和深化,(⾦融深化)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典型特征。
6.(利率)是⽤来反映使⽤资⾦的价格。
7.在现代经济活动中,⼀切货币供给都是通过(银⾏体系)实现的,(中央银⾏)发⾏现⾦,(商业银⾏)提供存款货币。
8.银⾏的(信⽤创造)功能是其他⾦融机构所没有的⼀种特殊功能。
9.(铸币)是国家权⼒进⼊货币流通领域的第⼀现象10.典型的表征货币是(银⾏券)。
11.在现代经济中,信⽤货币存在的主要形式是(现⾦)和(存款)12.(电⼦货币)是新型的信⽤货币形式,是⾼科技的信⽤货币13.所谓“流通中的货币”是发挥(流通⼿段)职能的货币和发挥(⽀付⼿段)职能的货币的总和。
14.从货币制度诞⽣以来,经历了银本位制度、⾦银复本位制度、⾦本位制度、纸币本位制四种主要货币形态。
15.⾦银复本位制主要有平⾏本位制和双本位制两种类型。
16.在格雷欣法则中,实际价值⾼于法定⽐价的货币是(良币)。
17.⾦本位制有⾦币本位制、⾦块本位制、⾦汇兑本位制三种形式18.货币制度的四⼤构成要素是(货币材料的确定)、(货币名称货币单位和价格标准)、(本位币辅币及其偿付能⼒) 、(发⾏保证制度) 。
19.⽬前,世界各国普遍以⾦融资产(流动性)的强弱性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
20现代信⽤的主要形式有(商业信⽤)、(银⾏信⽤)、(消费信⽤)、(国家信⽤)、(国际信⽤)21信⽤是商品经济发展到⼀定阶段的产物。
当商品交换出现延期⽀付、货币执⾏(⽀付⼿段)职能时,信⽤就产⽣了。
货币金融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货币金融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7bc53208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d0.png)
货币金融学名词/判断:1、股票市场:人们交易股票的市场。
2、外汇市场:是以不同种货币计值的金融资产交易的场所,是资金跨国转移的中介机构。
3、联邦基金:这通常是指银行在美联储存款的隔夜贷款。
4、法定准备金:是按照银行法的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将其吸收的存款按照一定比率存入中央银行而形成的存款。
5、超额准备金:指商业银行或其他存款机构在货币当局规定必须缴纳的法定准备金之外,还保留的那部分储备资金。
6、二级准备金:指商业银行所持有的,可以随时变现的金融资产。
7、利率风险结构:是指期限相同的各种债券或贷款在违约风险、流动性和所得税规定等因素作用下各不相同的利率间的关系。
8、利率期限结构:是指其他特征相同而期限不同的各种债券利率之间的关系.9、贷款承诺:银行同意在未来某一时期中以某种与市场利率相关联的利率向企业提供某一限额之内的贷款的承诺.10、补偿余额:银行在发放工商业贷款时所要求的一种特殊的抵押叫补偿余额。
简答/论述:1、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关系:答:二级市场上的价格决定了发行证券的公司在一级市场上的发行价格.二级市场使得证券更具有流动性,从而使证券在一级市场上更易于发行。
总之,一级市场是二级市场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一级市场就没有二级市场;二级市场是一级市场存在与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无论从流动性还是从价格的确定上,一级市场都要受到二级市场的影响。
2、金融市场的功能:答:(1)、金融市场使资金从没有生产性投资机会的人手中流向有这种投资机会的人手中,为经济社会更高的产出与效率做出了贡献。
(2)、金融市场使得消费者能够合理地选择购买时机,直接提高了他们的福利。
高效运行的金融市场提高了社会中每个人的经济福利。
3、利率的风险结构影响因素及方向:答:因素:违约风险、流动性和债券利息收入的所得税待遇。
方向:违约风险上升,利率上升;流动性上升,利率下降;债券利息收入的所得税待遇上升,利率下降。
4、银行长期建立客户联系的原因:答:(1)、银行与客户的长期联系,减少了收集信息的成本,因此,监控长期客户的成本比监控新客户的成本低得多。
(完整)货币金融学期末考试知识点(朱新蓉),推荐文档
![(完整)货币金融学期末考试知识点(朱新蓉),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459faeabf8c75fbfc77db2cc.png)
一、名词解释1、货币:货币即一般等价物,具备体现一切商品价值并同一切商品交换的基本特征。
2、货币的本质即一般等价物。
具有两个特点:体现一切商品的价值、可以同一切商品交换。
3、货币市场的定义:货币市场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内,以短期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资金融通和借贷的市场。
4、经济周期:是指社会经济状况沿着繁荣--衰退—萧条—复苏的过程周而复始的变化。
5、外汇: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6、货币市场: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内,以短期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资金融通和借贷的市场。
7、金融创新:是各种金融要素的重新组合,是指会引起金融领域结构性变化的新工具、新服务方式、新市场以及新体制。
8、通货膨胀的定义:货币供给量超过了货币需求量,即货币供给大于社会经济生活对货币的实际需求。
二、填空1、利率的分类:(1)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借贷的期限不同)(2)名义利率、实际利率(是否剔除了通货膨胀对利率的影响)(3)固定利率、浮动利率(借贷期内是否调整)(4)官方利率、公定利率、市场利率(是有中央银行规定并强制执行)2、外汇的分类:按外汇是否能够自由兑换划分为:自由外汇、记账外汇3、金融体系的构成: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基础设施4、金融市场的功能:促进资金融通、优化资源配置、转移和分散风险、降低交易成本、调节经济运行。
5、投资银行的类型:合伙制投资银行、股份制投资银行6、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7、银行机构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储蓄银行、信用合作社8、信用特征:1:信用标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
2:价值的有偿活动。
3:特殊的运动过程。
4:风险性9、资本的分类:普通资本、优先资本、其他资本三、简答1、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本质所决定的内在职能。
具体包括:价值尺度职能是货币体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功能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之一、流通手段职能是货币作为商品交换媒介促进商品交换的功能、储藏手段职能是货币退出流通,被当作价值的独立形态或社会财富的一般形式保存起来的功能、支付手段职能是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态进行单方面转移时的功能、世界货币职能也叫国际货币职能,是指货币越出国境,在国际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的功能。
货币金融学期末复习材料
![货币金融学期末复习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ec3fdcf10242a8956bece41e.png)
这是张帆给金专班的材料。
没说一定就考这里面的,反正发上来让大家参考参考吧。
货币金融期末复习一、填空题1.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的金属货币制度是金币本位制。
2.资金融通的方式主要有两种:_直接融资_、__间接融资__。
3.保险公司是通过向投保人收取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在满足保险合约的条件下,向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支付保险金的__合约性__储蓄机构。
4.被世界公认为第一家中央银行的是___英格兰银行__,它早在1844年就获得发行货币的特权。
5.在市场经济中金融监管的三个基本特征是:__法制性_、__系统性_、_社会性_。
6.现金交易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__费雪_,他提出的著名的交易方程式为__MV=PT____,着重分析货币的_交易__ 职能;剑桥方程式的表达式是_M=kPY___,它着重分析货币的__资产_职能。
7.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反映了__商品流通_决定货币流通这一基本原理。
8.凯恩斯将货币需求分成三种动机:_交易动机__、__谨慎动机_和_投机动机__;前两者与__收入_呈正相关,后者与__利率__呈负相关。
9.对凯恩斯货币理论的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模型:__鲍莫尔模型_、___惠伦模型__和___托宾模型_。
其中_鲍莫尔_模型实质上是将管理科学中的最适度存货控制技术运用于货币理论的成果。
10.各国中央银行都以__流动性__作为划分货币供给层次的标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划分:狭义货币包括:_现钞_和__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__;广义货币则在狭义货币的基础上加__准货币___构成。
11.准货币一般由__定期存款__、__储蓄存款_以及__各种短期信用工具_构成。
12.货币主义认为货币是一种代表一般购买力的__购买力暂栖所__。
13.政府通过__透支、借款或直接发行货币_ 弥补赤字的办法,通常被称为“债务货币化”。
14.货币供给的形成主要有两个环节构成;一是由中央银行__投放基础货币__;二是商业银行__创造存款货币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货币金融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1 价值尺度的作用(P5)
2 中国货币层次的划分(P15)
3 理解金银复本位制(P18)
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
1.信用工具的基本特征(P32)
第三章金融机构体系
1.金融机构的概念和功能(P41)
2.为什么需要金融机构(P45)
第四章利息与利率
1.利息的概念及种类(P66)
2.影响利率变动的主要因素(P68)
3.到期收益率的计算(P72)
4.古典利率理论-选择判断(P74)
第五章金融市场及其构成
1.金融市场的含义(P95)
2.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优缺点(P97)
3.金融市场的功能(P98)
4.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含义和特点,区分两者包含的子市场(P99)
5.票据贴现的计算(P103)
6.债券价格的计算(P114)
第六章金融衍生工具与金融市场机制理论
1.金融衍生工具的概念和特征(P120)
1.期货合约以及金融期权的含义(P124)
3.有效市场假说-分层次(P132)
第七章商业银行及经营管理
1.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与组织制度优缺点(P146)
2.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P152)
3.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原则(P160)
4.什么是利率敏感性缺口(P165)
第八章中央银行
1.中央银行产生的必要性和途径(P171)
2.中央银行的职能及其包括的内容(P182)
第九章银行监管
1.银行业的内在不稳定性的来源(P191)
2.银行挤兑的概念和危害性(P194)
3.金融监管的原则主要内容(P199)
4.银行监管的主要内容及其处理(P203)
5.政府安全网两个制度的含义(P206)
6.为什么要对银行进行监管;监管中面临哪些问题第十章货币需求
1.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
2.简单了解不同学派对货币需求的理论
3.商业银行对于货币创造的条件
4.存款乘数
5.制约商业银行存款创造的因素
6.基础货币
第十一章货币供给
1.存款货币创造的条件(P238)
2.各学派的货币供给理论核心观点(P252)
3.联系实际,中央银行如何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调控基础货币?第十二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1.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含义,度量,形成的原因(P260)
2.联系实际论述,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主要措施
第十三章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内容(P285)
2.一般性、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分类(P295)
3.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因素(P311)
4.不同理论学派关于货币政策传导的关键变量是(利率q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