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驱动电动机及其控制系统

合集下载

电动汽车电驱系统分类、技术趋势和主流电驱系统介绍

电动汽车电驱系统分类、技术趋势和主流电驱系统介绍

4、电驱动系统的结构形式
(6)外转子电动轮驱动系统
a.采用低速外转子电动机,可完全去掉变速装置。 b.电动机外转子直接安装在车轮轮缘上,电动机转速和车轮转速相等,车轮转速和车速控制完全取决于电动 机的转速控制。 c.低速外转子电动机结构简单,无需齿轮变速传动机构,但其体积大、质量大、成本高。
5、驱动电动机的选择及功率匹配
(1)同步电动机:转子转速与定子旋转磁场的转速 相等。又分为绕线式和永磁式。 (2)异步电动机:转子转速不等于定子旋转磁场的 转速。 优点:结构简单,价格便宜,运行可靠,维护方便, 效率较高。 缺点:功率因数低。 电动汽车用交流异步电动机具有以下特点: ( 1 )高速低转矩时运转效率高。( 2 )低速时有高 转矩,并有宽泛的速度范围。(3)易实现转速超过 10000r/min的高速旋转。(4)小型轻量化。(5) 高可靠性。( 6 )制造成本低。( 7 )控制装置的简 单化。
7、交流电动机分为:
异步电动机的特点:成本低,可靠性高,广泛应用于大型高速电动汽车中。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功率容量覆盖 面很大,冷却自由度高,环境适应性好,可再生制动,效率高,重量轻。 电动机在10000r/m以上高速运转时,采用一级齿轮减速。 汽车驱动电动机需用新方法设计。 冷却方式:风冷,水冷 异步电动机是多变量系统,电压、电流、频率、磁通、转速相互影响。 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控制: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转速控制,变频恒压控制,自适应控制,效率优化控制等。 永磁电动机的分类 根据输入电动机接线端的电流种类可分为: (1)永磁直流电动机 (2)永磁交流电动机(永磁无刷电动机,没有电刷、滑环或换向器) 根据输入电动机接线端的交流波形永磁无刷电动机可分为: (1)永磁同步电动机 (2)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

新能源汽车结构与检修课件-4.2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结构原理-248

新能源汽车结构与检修课件-4.2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结构原理-248
直流→直流转换器原理
《新能源汽车结构原理与检修》
机械工业出版社
拓展阅读
利用空调变频器驱动空调压缩机
《新能源汽车结构原理与检修》
机械工业出版社
任务实施
• 1、高压防护作业及场地隔离 • 2、电机旋转变压器检测 • 3、驱动电机系统数据流记录与分析
《新能源汽车结构原理与检修》
机械工业出版社
单元小结
北汽EV160电机控制器 《新能源汽车结构原理与检修》
长城WEY P8电机控制器 机械工业出版社
2.2 电机控制器
(2)电机控制器结构 电机控制器以IGBT模块(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为核心,主要由控制板、冷 却水道、UVW高压插件、直流高压插件、IGBT模块及驱动板组成。 驱动电机控制器内部设有故障诊断电路,当诊断出系统异常时会激活一个错 误代码,发送给整车控制器,同时也会存储该故障码和数据。
《新能源汽车结构原理与检修》
机械工业出版社
2.1驱动电机系统
在再生能量阶段,通过车轮的旋转带动电机转动。此时电动机转为 发电机的功能,由电机控制器将电机产生的交流电转为直流电,然后向 动力电池充电。
《新能源汽车结构原理与检修》
机械工业出版社
2.1驱动电机系统
(1)驱动电机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除了常见的定子、转子外,还有冷却水道、旋 转变压器、高压接线盒等其他部件。
《新能源汽车结构原理与检修》
机械工业出版社
2.1驱动电机系统
(1)驱动电机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除了常见的定子、转子外,还有冷却水道、旋 转变压器、高压接线盒等其他部件。
《新能源汽车结构原理与检修》
比亚迪秦驱动电机系统
机械工业出版社
2.1驱动电机系统
(2)电机冷却系统 电机的散热方式主要有自然冷却和液体冷却两种,新能源汽车普遍 采用液体冷却方式,俗称水冷。 新能源汽车电机冷却系统与传统燃油车的冷却系统很相似,只是冷 却水泵为电子式,由12V电源驱动其运转。

新能源汽车汽车驱动电机介绍

新能源汽车汽车驱动电机介绍
.3.
整车控制器(VCU)根据驾驶员意图发出各种指令,电机控制器响应并反馈,实时 调整驱动电机输出,以实现整车的怠速、前行、倒车、停车、能量回收以及驻坡等功能。 电机控制器另一个重要功能是通信和保护,实时进行状态和故障检测,保护驱动电机系统 和整车安全可靠运行。
.4.
C33DB 驱动电机系统技术指标参数
9~16V
标称容量 重量
防护等级
85kVA 9kg IP67
.5.
第二章 驱动电机系统关键部件简介
C33DB 驱动电动机采用永磁同步电机(PMSM)
具有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及可靠性高等优点;是动力系统的重要执行机构, 是电能与机械能转化的部件,且自身的运行状态等信息可以被采集到驱动电机控制器。 依靠内置传感器来提供电机的工作信息,这些传感器包括: ü 旋转变压器:用以检测电机转子位置,控制器解码后可以获知电机转速; ü 温度传感器:用以检测电机的绕组温度,控制器可以保护电机避免过热。
.22.
检修——驱动电机高压接口定义
高压连接器
.23.
检修——C33DB(大洋/大郡)
交流高压接口
C33DB(大洋) 直流高压接口
C30/33DB(大郡)
建议检修时先确认插件是否连接到位。
.24.
电机控制器(MCU)
.25.
第三章 驱动电机系统控制策略简介
控制策略
基于STATE机制的驱动电机系统上下电控制策略:基于整车STATE机制上下电策略要求,约束 了该机制下MCU在整车上下电过程各STATE中应该执行的动作、需要实现逻辑功能、允许及禁止 的诊断等。
1
12
13
23
24
35
建议检修时先确认插件是否连接到位,是否有“退针”现象。

第四章 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

第四章   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

组通过的线电流值。
额定转速
在额定电压输入下以额定功率输出时对应的电机最低转速。
额定功率
额定条件下,电机轴上输出的机械功率。
峰值功率
在规定的时间内,电机允许输出的最大功率。
最高工作转速 相应于电动汽车最高设计车速的电机转速。
最高转速
在无带载条件下,电机允许旋转的最高转速。
额定转矩
电机在额定功率和额定转速下的输出转距。
整车控制器(VCU)根据驾驶员意图发出各种指令,电机 控制器响应并反馈,实时调整驱动电机输出,以实现整车的 怠速、前行、倒车、停车、能量回收以及驻坡等功能。电机 控制器另一个重要功能是通信和保护,实时进行状态和故障 检测,保护驱动电机系统和整车安全可靠运行。
第四章 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
2.电动汽车对驱动电机性能的要求
由于存在电刷、 换向器等易损件, 所以必须进行定期维护 或更換。
第四章 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
2.新能源汽车直流电动机的性能要求 (1)低能耗性
为了延长一次充电续驶里程以及抑制电动机的温升、 尽量 保持低损耗和高效率成为直流电动机的重要特性 。 近年来, 由 于稀土系列永磁体的研究开发, 直流电动机的效率已明显提高, 能耗明显减低。 (2)环境适应性
直流电动机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电机时, 与在室外使用时 的环境大致相同, 所以要求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密封的问题, 防止 灰尘和水汽侵入电动机, 另外还要考虑电动机的散热性能。
第四章 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
(3)抗振动性 由于直流电动机具有较重的电枢, 所以在颠簸的路况行驶时,
车辆振动会影响到轴承所承受的机械应力, 对这个应力进行监 控和采取相应的对策是很有必要的。 同时由于振动, 很容易影 响到換向器和电刷的滑动接触, 因此必须采取提高电刷弹簧预 紧力等措施。

广东理工大学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新能源汽车基础+A卷及答案

广东理工大学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新能源汽车基础+A卷及答案

广东理工大学广东理工大学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新能源汽车基础》考试A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20分)1、姚明在公路上看到一辆纯电动汽车,因为他看到车上有明显的标志,他看到了()。

A.EVB.HEVC.XIND.CAR2、不可再生资源是()。

A.波浪能B.潮汐能C.海流能D.煤炭3、丰田普锐斯的动力电池位于()。

A.前机舱B.行李舱C.仪表板下方D.车辆底部4、给混合动力汽车12V蓄电池充电的部件是()。

A.DC/DC转换器B.车载充电器C.逆变器D.电池能量管理模块5、下列哪项不是VCU的关键核心技术()。

A.外壳B.硬件电路C.底层软件D.应用层软件6、丰田PRIUS混合动力汽车采用动力电池是()。

A.铅酸电池B.镍氢电池C.锂离子电池D.燃料电池7、电池的荷电状态用()表示。

A.DODB.SOFC.DTCD.SOC8、以下不属于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有()。

A.丰田PriusB.本田InsightC.别克君越ECO-HybridD.比亚迪E59、燃料电池的排放物是()。

A.水B.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D.非甲烷烃10、可以直接给燃料电池供电的液态燃料是()。

A.甲醇B.乙醇C.生物柴油D.汽油11、世界第一辆以电池为动力的电动汽车是由()打造的。

A.戴姆勒B.安德森C.加斯东D.凯特林12、电动汽车的能量来源是()。

A.发动机B.起动机C.发电机D.蓄电池13、电池单体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是()。

A.法拉第原理B.牛顿原理C.洛伦兹原理D.丹尼尔原理14、电池的体积越大,其能量()。

A.越大B.越小C.固定不变D.不确定15、额定电压也称(),指的是规定条件下电池工作的标准电压。

A.电动势B.工作电压C.标称电压D.开路电压16、以下汽车不属于电动汽车的是()。

A.混合动力汽车B.纯电动汽车C.燃料电池汽车D.乙醇汽车17、以下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A.柴油B.太阳能C.地热能D.风能18、新能源汽车有一个很重要的能量利用方式就是()。

驱动电机系统的组成

驱动电机系统的组成

驱动电机系统的组成使用驱动电机系统的组成:一、控制器:1. 电源-采用直流电源以驱动所需的电机;2. 伺服控制器-伺服控制器用于控制驱动电机的输出,并根据实时传感器输入更新驱动电机参数以适应环境变化;3. 步进控制器-步进控制器用于控制步进电机,实现定位移动功能;4. 放大器-放大器可以提高电机的输出功率,以达到较快的实现电机运转的速度和响应能力;5. 监控系统-与伺服控制系统配合使用,可以通过对电源的控制实时监控电机的运动状态,实现电机的负载自动调节等功能;二、电机:1. 直流电机-采用直流电机可以实现高速、高精度、低耗能,使用安全可靠;2. 步进电机-步进电机可实现低速、高精度、高耗能的电动控制,实现精细化定位移动;3. 驱动器-可以与电机相配合实现对动作控制和位置控制,例如恒定速度运行,定小范围位移。

三、元件:1. 传感器-可以通过实时监控电机的转速和加速度,精准控制电机的运行状态;2. 接口器-可以与控制器连接,如接收和传递电源、数据信号等;3. 线缆-用于连接传感器和控制器及电机之间,一般采用铜线或光纤缆进行配置;4. 保护装置-可以在出现错误时,及时关断电源,保护驱动电机的安全运行。

四、零件:1. 轴承-用于支撑、支持电机运行,有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等;2. 止动装置-用于控制电机的定位运动,消除电机的抖动,如液压减速机、机械、刹车及齿轮等;3. 接头-用于连接电机、控制器和电源等固定结构配件;4. 防护罩-用于防止异物入侵,保证安全运行,如传感器防护罩、驱动器防护罩等;5. 锁具-用于防止操作人员误操作的固定结构配件。

五、外围设备:1. 气动开关-控制电机的运行速度和起动,保护电路和设备的安全;2. 冷却系统-用于驱动电机过热时冷却电机,保护电动机系统正常运行;3. 变频器-通过变频器可以改变电机的转速,使电机在规定转速以内运行,以达到节能的效果;4. 传动系统-可以实现电动机动作的传动,如皮带传动、蜗杆传动等;5. 定位系统-用于判断电动机的实际位置,并可进行位置的实时跟踪;6. 气动装置-采用气动装置可以实现电机的快速响应及启动,达到快速定位的效果。

《新能源汽车电机及驱动系统》课程教学计划

《新能源汽车电机及驱动系统》课程教学计划

《新能源汽车电机及驱动系统》课程教学计划一、基本情况《新能源汽车电机及驱动系统》是新能源汽车专业方向的一门核心课程。

以纯电动汽车常见故障为学习对象,以《新能源汽车概论》、《新能源汽车结构与维修》等课程为基础,任务是使学生能掌握新能源汽车中主要使用的几种电动机直流电动机、交流感应电动机、交流永磁电动机和开关磁阻电动机的结构、原理及应用,以及新能源汽车驱动电动机的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为今后从事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设备管理、营销、服务和维修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教材主要介绍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及电机驱动系统的基本知识,适合汽车工程技术、电动汽车专业学生的学习,内容包括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的分类、组成及技术特点,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变流器及控制技术,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的分类及各种驱动电机的控制特点等。

教材内容新颖、系统性强、条理清晰。

学生通过阅读本书,可以对电动汽车的电机驱动系统及其技术有全面、系统的了解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继续学习专业课程的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能掌握新能源汽车中主要使用的几种电动机直流电动机、交流感应电动机、交流永磁电动机和开关磁阻电动机的结构、原理及应用,以及新能源汽车驱动电动机的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熟悉对上述调速、分析及控制。

同时,从职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到培养方式,我们遵循职业的特点,突出职业特色,将“教、学、做”融为一体,给学生建立一种立体的学习环境。

通过学校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行为规范和职业技术水平,顺利地走入工作岗位。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1.职业素质养成目标(1)培养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2)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3)培养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表达能力;(4)培养经济成本意识;(5)培养文献信息检索能力;(6)培养良好的安全环保意识;(7)培养工作建构能力;(8)养成良好的工作责任心和诚实守信的工作作风;(9)具有继续学习和职业发展的潜力;2.知识目标:项目1高压电驱动系统的组成与识别项目2驱动电机的结构与检修项目3电机控制器的结构与检修项目4电驱动能量传递和热管理系统3.技能目标(1)能够遵守纯电动汽车高压安全防护标准;(2)能够正确拆装和检测驱动电机(3)能够正确拆装和检测驱动减速桥(4)能够使用虚拟仿真系统融会贯通到驱动系统学习(5)能够评判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系统的工作状态(6)能够对纯电动汽驱动电机系统常见的故障进行诊断与维修四、进度安排(一)教学要求新能源汽车电机及控制系统课程教学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本学科核心素养与教学目标要求,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最新发展与基本应用,结合职业岗位要求和专业能力发展需要,着重培养支撑学生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新能源汽车基本技术。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检修 习题及答案 吴常红 项目三 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检修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检修 习题及答案 吴常红 项目三 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检修

项目三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检修任务一制动能量回馈强度设置一、填空题(2分/空,共36分)1.制动能量回馈系统也称“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或“再生制动”。

2.电动汽车在制动减速或停车过程中,电机处于发电机工况,制动能量回馈系统完成从汽车动能到蓄电池电能的转化,这就是制动能量的回收过程。

3.影响能量回收的因素主要可分为3类:第一类是一影响制动总能量的因素。

4.电动机制动的方法可分为机械制动和电气制动两大类。

5.电动汽车的制动方式应考虑机械制动和电气制动两种类型的结合,尽可能多地用回馈发电方式取代机械式制动。

6.目前主要有三种不同的制动控制策略:理想制动力分配控制策略、最佳制动能量回馈控制策略和前后制动力固定比值控制策略。

7.理想制动力分配控制策略能充分利用地面附着条件,使制动距离最短,制动时汽车方向稳定性也好。

8.前后制动力固定比值控制策略对于常规机械制动系统,前后轮制动力的分配比例是固定的。

9.回馈发电制动只能起到限制电动机转子速度过高的作用,即不让汽车的速度比同步速度高出很多,但无法使其小于同步转速。

10.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主要由整车控制器、储能系统(动力电池组)、电机控制器、驱动电机、液压系统以及传动装置等部分组成。

二、单选题(4分/题,共20分)1一般来讲,在动力电池充电效率为100%,电动机效率、制动回馈效率为(C)oA.25%B.50%C.75%D.100%2.在车辆总消耗能量的50%用于获得车辆动能的设定条件下,基于能量守恒而解析计算得到,采用再生制动能量回收可提高车辆续驶里程(B)oB.23%C.33%D.43%3.控制系统较复杂,适用于全可控的混合制动系统是(A)Λ.理想制动力分配控制策略B.最佳制动能量回馈控制策略C.最优制动能量回馈控制策略D.前后制动力固定比值控制策略4.BMC通过动力CAN向VCU反馈当前的动力电池信息,当纯电动车辆电池组S0C>95%/插电混动车辆电池组SOC(Λ)时,能量回收的电流不输送给动力电池。

新能源汽车结构与检修课件-第四章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

新能源汽车结构与检修课件-第四章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

机械效率
在额定运行时电机轴上输出的机械功率与电机在额定运行时电源输入
到电机定子绕组上的功率之比值。
电机及控制器整 电机转轴输出功率除以控制器输入功率
体效率
温升
电机在运行时允许升高的最高温度。
(2)各种驱动电机的基本性能比较
项目 功率密度 过载能力(%) 峰值效率(%) 负荷效率(%) 功率因数(%) 恒功率区 转速范围(rpm) 可靠性 结构的坚固性 电机的外形尺寸 电机质量
却很大,因此产生一定的主磁通所需要的励磁电流较大, 一般为额定电流的20~50%。励磁电流是无功电流,励 磁电流较大是异步电动机功率因数较低的主要原因。为
提高功率因数,必须减小励磁电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 减小气隙长度。异步电动机的气隙大小一般为0.2~1.5 mm左右。
(5)小型化、轻量化 直流电动机的转子部分含有较大比例的铜, 如电枢绕
组和换向器铜片, 所以与其他类型的电动机相比, 直流电 动机的小型化和轻量化更难以实现。 目前可以通过采用 高磁导率、 低损耗的电磁钢板减少磁性负荷, 虽然增加了 成本, 但可以实现轻量化 。
(6)免维护性 对于电刷, 根据负荷情况和运行速度等使用条件的不
直流电动机 低 200
85-89 80-87 ------------4000-6000 一般
差 大 重
三相异步电动机 中
300-500 94-95 90-92 82-85 1:5
12000-20000 好 好 中 中
永磁同步电动机 高 300
95-97 97-85 90-93 1:2.25 4000-10000 优良 一般
他励
并励
串励
图4-6直流电机的励磁方式
复励
直流电机励磁绕组所耗功率虽只占整个电机功率的1~3%, 但其性能随励磁方式不同产生很大差别,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也大不相同,如图4-7所示

《新能源汽车结构原理与检修》教学课件—04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

《新能源汽车结构原理与检修》教学课件—04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

任务一 驱动电机基础知识
3.永磁同步电机 (3)应用特点 永磁同步电机所需要的钕铁硼永磁材料是稀土资源,因此生产成本较高,并且温度 大幅度变化时还会引发退磁现象。但是该电机的功率密度高、调速范围大,适用于 高速公路网受限,频繁起停工况,目前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动汽车上。
任务一 驱动电机基础知识
4.交流感应电机 交流感应电机又称做异步电机,即转子置于旋转磁场中,在旋转磁场的作用下,获 得一个转动力矩使转子转动,由电气工程师尼古拉·特斯拉于1887年发明。
任务一 驱动电机基础知识
1.电机分类 (1)安全性高。 (2)起动转矩和调速范围大。 (3)效率高、损耗低,还应在车辆减速时实现再生能量回收功能。 (4)质量小。电动机应尽量采用铝合金外壳,以降低电机质量。 (5)电压高。 (6)可靠性高、运行噪音小,耐高温和耐潮特性强。 (7)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便于维护。
任务一 驱动电机基础知识
4.交流感应电机 (1)电机结构 交流感应电机主要由定子与绕组、笼型转子、转子轴、轴承、前后端盖以及风扇等 部件组成。
任务一 驱动电机基础知识
4.交流感应电机 (1)定子 定子有A-X、B-Y、C-Z3个绕组线圈,各线圈按一定规律分别嵌放在定子槽内。定 子是电机中固定不动的部分,主要任务是产生一个旋转磁场。旋转磁场并不是用机 械方法实现的,而是以交流电通过电磁绕组中,使其磁极性质循环改变,故相当于 一个旋转的磁场,按照所用交流电的种类划分为单相电机和三相电机两种。
任务一 驱动电机基础知识
4.交流感应电机 (2)转子 转子主要由铁芯和绕组组成。转子绕组由插在转子槽中的多根导条和两个环形端环 组成,若去掉转子铁芯,整个绕组的外形就像一个鼠笼,故称笼型绕组。
任务一 驱动电机基础知识

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和驱动系统试验标准详解-精

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和驱动系统试验标准详解-精

电动汽车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方面的问题依然存在
(1)产业标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不能很好地引领和指导产业协调一 致发展,在减少浪费和重复建设等方面起的作用还很有限。
(2)相关企业标准化力量薄弱,技术积累未能及时转化为标准,已发 布的标准中许多未得到有效的实施。
(3)电动汽车产业标准化管理工作还不够规范,标准的宣贯、实施过程 中的监管和跟踪反馈等工作有待加强,标准化组织及其相关运作模式亟待 创新。
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和驱动系统试验标准`
我国从“八五”开始,正式把电动汽车列入国家科技攻 关项目。2001年,中国启动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863”计 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涉及的电动汽车包括3类:纯电动汽车 、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并以这3类电动汽车为“三 纵”,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电池 及其管理系统为“三横”,建立了“三纵三横”的研发格局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电动汽车技术已初步成形,且 有40多款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进入国家汽车新产品公告, 很多地方已开始多种车型的示范运行。
一、国外电动汽车测试评价现状
①美国电动汽车测试评价
美国先进车辆测试项目在美国,为了建立起电动汽车等先进车辆 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桥梁,在美国能源部(Department of Energy,以下 简称DOE)自由车辆技术项目(Freedom CAR and Vehicle Technologies Program)的支持下。开展了先进车辆测试项目(Advanced Vehicle Testing Activity, AVTA),旨在提供国家级综合性公正的先进车辆技术测试评价 服务,该项目是美国国内最主要的由国家主导的测试评价活动,包括进 行轻型车、先进动力总成、蓄电池及充电基础设施的测试评价,AVTA 建立了电动汽车比较完整的测试评价体系与规程,包括基准测试 (baseline performance Testing)、快速可靠性测试(accelerated reliability Testing )及车队运行测试(fleet testing)。

机电一体化第六章伺服驱动控制系统设计

机电一体化第六章伺服驱动控制系统设计
更加简单。步进电机既是驱动元件,又是脉冲角位移变换元件。 E. 当控制脉冲数很小,细分数较大时,运行速度达到每转30分
钟。 F.体积小、自定位和价格低是步进电动机驱动控制的三大优势。 G.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抗干扰性好
上一页 下一页
二、 伺服驱动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
1. 高精度控制 2. 3. 调速范围宽、低速稳定性好 4. 快速的应变能力和过载能力强 5. 6.
闭环调节系统。
(4) ①
② 调节方法。
(5) ① 使用仪器。用整定电流环的仪器记录或观察转速实际值波形,电
② 调节方法。
上一页 下一页
六、 晶体管脉宽(PWN)直流调速系统
晶体管脉宽直流调速系统与用频率信号作开关的晶闸管系统相比,具 (1) 由于系统主电源采用整流滤波,因而对电网波形影响小,几乎不 (2) 由于晶体管开关工作频率很高(在2 kHz左右),因此系统的 (3) 电枢电流的脉动量小,容易连续,不必外加滤波电抗器也可平稳 (4) 系统的调速范围很宽,并使传动装置具有较好的线性,采用Z2
上一页 下一页
(2) ① A. 步进电动机型号:130BYG3100D (其他型号干扰大) B. 静转矩15 N·m C. 步距角0.3°/0 6°
D. 空载工作频率40 kHz E. 负载工作频率16 kHz ② A. 驱动器型号ZD-HB30810 B. 输出功率500 W C. 工作电压85~110 V D. 工作电流8 A E. 控制信号,方波电压5~9 V,正弦信号6~15 V ③ 控制信号源。
(3) ① 标准信号控制系统(如图6-16) ②检测信号控制系统 (如图6-17)
③ 计算机控制系统(如图6-18)
上一页 返 回
图6-16 标准信号控制系统图 图6-17 检测信号控制系统图 图6-18 计算机控制系统图

电动三轮车控制与驱动系统

电动三轮车控制与驱动系统

电动三轮车控制与驱动系统简介电动三轮车是一种以电机作为动力的三轮车辆,具有环保、高效等特点。

控制与驱动系统是电动三轮车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控制电动机的运行以及实现车辆的运动。

电动三轮车控制系统电动三轮车的控制系统主要由控制器和传感器组成。

控制器负责接收来自传感器的反馈信号,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算法,控制电动机的输出。

传感器用于感知车辆的状态,例如车速、转向角度等。

控制器电动三轮车的控制器是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其主要功能包括: - 接收传感器反馈信号:控制器通过与传感器的连接,接收来自传感器的反馈信号,包括车速、转向角度、电池电量等。

- 控制电动机:根据传感器信号和预设算法,控制器控制电动机的输出功率,实现车辆的加速、减速等动作。

- 保护功能:控制器还具备对电动三轮车的保护功能,例如过载保护、过压保护、温度保护等,以保证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传感器电动三轮车的控制系统中应用的传感器包括: - 车速传感器:用于感知车辆的速度,并将其反馈给控制器,以便控制器根据车速调整电动机输出的功率。

- 转向传感器:用于感知车辆的转向角度,当车辆进行转弯时,转向传感器将反馈转向角度给控制器,以便控制器进行相应的调整。

- 电池电量传感器:用于感知电池的电量,并将其反馈给控制器,在电池电量低于一定阈值时,控制器可以进行相应的保护措施,以避免电池损坏。

电动三轮车驱动系统电动三轮车的驱动系统主要由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组成。

电动机负责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车辆前进。

传动装置用于将电动机的输出传递给车轮,以产生车辆运动。

电动机电动三轮车采用的电动机通常为直流电动机或无刷直流电动机。

电动机的选择一般取决于车辆的功率需求和成本等因素。

电动机负责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并通过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给车轮,驱动车辆前进。

传动装置传动装置一般由齿轮和链条组成,将电动机的输出传递给车轮。

传动装置的设计需要根据车辆的需求进行优化,以提供适合的转速和转矩。

纯电动汽车的主要部件及工作原理

纯电动汽车的主要部件及工作原理
c.燃料电池又称“连续电池”,即将活性物质连续注入电池,使 其连续放电的电池。
③按电池的正负极材料分类。
按电池的正负极材料可将其分为锌系列电池、镍系列电池、铅系列 电池、锂系列电池及空气系列电池等。锌系列电池有锌锰电池、锌银电 池等,镍系列电池有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等,铅系列电池有铅酸电池等 ,锂系列电池有锂离子电池、聚合物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等,空气系列 电池有锌空气电池和铝空气电池等。
图2-3整车控制原理图
一、驱动电机及控制器
1.电源系统
电源系统主要包括动力电池、电池管理系统、车载充电机及辅助动力 源等,如图2-4所示。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动力源,是能量的存储装置 。目前的纯电动汽车以锂离子蓄电池为主(包括磷酸铁锂离子蓄电池、三 元锂离子蓄电池等)。电池管理系统实时监控动力电池的使用情况,对动 力电池的端电压、内阻、温度、蓄电池电解液浓度、电池剩余电量、放电 时间、放电电流或放电深度等动力蓄电池状态参数进行检测,并按动力电 池对环境温度的要求进行调温控制,通过限流控制避免动力蓄电池过充、 过放电,对有关参数进行显示和报警,其信号流向辅助系统,并在组合仪 表上显示相关信息,以便驾驶员随时掌握车辆信息。车载充电机是把电网 供电制式转换为对动力电池充电要求的制式,即把交流电(220 V或380 V)转 换为相应电压(240~410 V)的直流电,并按要求控制其充电电流(家庭充电一 般为10A或16A)。辅助动力源-般为12V或24V的直流低压电源,它主要给 动力转向、制动力调节控制、照明、空调、电动车窗等各种辅助用电装置 提供所需的能源。
控制系统控制汽车在各类工况下的行驶速度、加速度和能 源转换情况。它类似于燃油汽车的加速踏板和变速器,包括电机 驱动器、控制器及各种传感器,其中最关键的是电机逆变器。电 机不同,控制器也有所不同。控制器将蓄电池直流电逆变成交 流电后驱动交流电机,电机输出的转矩经传动系统驱动车轮,使 电动汽车行驶。

直流电动机驱动及其控制

直流电动机驱动及其控制

度,满足高精度应用需求。
智能化与网络化
03
通过集成传感器、通信模块和控制单元,实现直流电动机的智
能化与网络化,提升系统的自动化和远程监控能力。
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应用
新型磁性材料
利用新型磁性材料如稀土永磁材料,增强直流电动机的磁场强度 和稳定性,提高电机性能。
碳纤维复合材料
在电动机结构中应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减轻电机重量,提高机械强 度和耐腐蚀性。
案例三
总结词
航空航天领域对直流电动机驱动与控制技术有特殊要求,需要具备高可靠性、高稳定性 、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详细描述
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直流电动机驱动与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种飞行器、卫星和火箭的 控制系统。由于航空航天领域的特殊环境条件,对直流电动机驱动与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要求极高。因此,需要采用先进的材料、工艺和设计方法,确保
直流电动机驱动及 其控制
目录
• 直流电动机简介 • 直流电动机驱动技术 • 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技术 • 直流电动机驱动与控制的挑战与展望 •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01
CATALOGUE
直流电动机简介
直流电动机的基本原理
直流电动机的基本原理基于磁场和电流的相互作用。当电流通过电机的线圈时, 会产生磁场,该磁场与电机内部的磁铁相互作用,从而产生转矩驱动电机旋转。
案例二
总结词
工业自动化生产线中,直流电动机驱动与控制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的驱动,具有高精度、高效率、高可 靠性等优点。
详细描述
在工业自动化生产线中,直流电动机驱动与控制系统能够实现精确的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和力矩控制,广泛应用 于机床、机器人、包装机械等设备的驱动。通过先进的控制算法,可以实现高精度的运动控制和工艺参数调节,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交流电动机驱动及其控制

交流电动机驱动及其控制
交流电动机驱动及其控制
5、4、1 交流伺服电机特点及其调速方法
直流伺服电机具有电刷与整流子,尺寸较大且必须 经常维修,使用环境也受到一定影响,特别就是其容量较 小,受换向器限制,很多特性参数随速度而变化,因而限制 了直流伺服电机向高转速、大容量发展。
交流伺服电机采用了全封闭无刷结构,以适应实际 生产环境,不需要定期检查与维修。其定子省去了铸件壳 体,结构紧凑、外形小、重量轻(只有同类直流电机得75 %~90%)。定子铁芯较一般电机开槽多且深,绕组绕在 定子铁芯上,绝缘可靠,磁场均匀。可对定子铁芯直接冷 却,散热效果好,因而传给机械部分得热量小,提高了整个 系统得可靠性。转子采用具有
5、4、2 变频器调速装置(VFD)
一、晶闸管变频器得工作原理
图5-36所示为交-直-交变频器得主电路,它由整 流器、中间滤波环节及逆变器三部分组成。整流器为 晶闸管三相桥式电路,它得作用就是将恒压恒频交流电 变换为直流电,然后再用作逆变器得直流供电电源。逆 变器也就是晶闸管三相桥式电路,但它得作用与整流器 相反,它就是将直流电变换调制为可调频率得交流电,就 是变频器得主要组成部分。中间滤波环节由电容器、 电抗器组成,它得作用就是对整流后得电压或电流进行 滤波。
需要运动与位置控制场合得就是同步型交流伺服电机。 这种伺服电机通常具有永磁得转子,故称为永磁交流伺 服电机,以区别于有笼型转子得异步型交流伺服电机。 在这里主要讨论永磁交流伺服系统。
现代永磁交流伺服系统中所采用得永磁同步电机 经特殊设计,同轴安装有转子位置传感器、速度传感器, 根据需要还可以安装安全制动器与强迫冷却得风机等。
永磁交流伺服驱动系统按照其工作原理、驱动电 流波形与控制方式得不同,又可分为两种伺服系统;矩形 波电流驱动得永磁交流伺服系统与正弦波驱动得永磁 交流伺服系统。其原理分别如图5-42与5-43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压电源电压调速
三、直流电动机及驱动技术
3、弱磁调速
保持他励直流电动机电源电压不变,电枢回路也不串电阻,在电动机拖 动的负载转矩不过分大时,降低他励直流电动机的磁通,可以使电动机转速
升高。
弱磁调速
三、直流电动机及驱动技术 调速的性能指标
1.调速范围 2.静差率
3.调速的平滑性
4.调速的经济性
三、直流电动机及驱动技术
匹配:
最好的配合方式为:恒功率负载,采用恒功率 的调速方法。(弱磁调速);恒转矩负载,采用恒转 矩的调速方法。(变电压或变串入电阻调速)。 这样匹配,使电机在整个调速范围内容量能充 分利用,且 Ia=IN 不变,电动机的调速转矩与负载 一致时,电机容量能充分利用。
三、直流电动机及驱动技术
直流电动机的驱动控制
正向回馈制动运行
三、直流电动机及驱动技术
直流电动机的驱动控制
(a)降压斩波电路(电动机状态) (b)升压斩波电路(发电机状态) 直流电机控制原理图
三、直流电动机及驱动技术
4、直流电动机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
我国九十年代开发的几种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技术数据
车型号 驱动电机类型 额定功率(kw) 最大功率(kw)
(a)大功率晶体管
(b)晶闸管(螺旋式)
(c)晶闸管(园盘式)
(d)MOSFET
(e)IGBT
(f)IGBT
二、电力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1、常用的电力电子器件简介
(a)晶闸管
(b)可关断晶闸管(GTO)
二、电力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1、常用的电力电子器件简介
(a)N沟道
(b)P沟道
场效应管(MOSFET)的符号

三、直流电动机及驱动技术
1、能耗制动 能耗制动过程(dynamic braking process)
三、直流电动机及驱动技术
他励直流电动机如果拖动位能性负载,本来运行 在正向电动状态,突然采用能耗制动。
三、直流电动机及驱动技术
三、直流电动机及驱动技术
能耗制动特点:
(i) 制动时 U=0,n0=0 ,直流电动机脱离电网变成 直流发电机单独运行,把系统存储的动能,或位 能性负载的位能转变成电能( EaIa)消耗在电枢电路 的总电阻上I2(Ra+Rc). (ii) 制动时, n与T成正比 ,所以转速n 下降时,T也 下降,故低速时制动效果差,为加强制动效果, 可减少Rc,以增大制动转矩T ,此即多级能耗制 动 (iii) 实现能耗制动的线路简单可靠,当n=0 时T=0 , 可实现准确停车。
电动汽车应用技术
2013年7月8日
一、概述
1、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组成和特点
动力 电源 驱动 控制器 驱动 电机 变 速器 车轮
制动踏板 加速踏板
电动汽车驱动系统框图
一、概述
2、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组成和特点
(1)要求电动机应具有较大的起动转矩和大范围的调速性 能;
(2)要求电机尽量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大、效率高;
2、电力电子技术基本电路简介
(3)直流斩波电路 --直流/直流变换
(a)降压斩波电路原理图
(b)电压电流波形
二、电力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2、电力电子技术基本电路简介
(3)直流斩波电路 --直流/直流变换
(a)升压斩波电路原理图
(b)电压电流波形
二、电力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2、电力电子技术基本电路简介
(4)交流/交流变换电路
二、电力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1、常用的电力电子器件简介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两种符号
二、电力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2、电力电子技术基本电路简介
电源 功率变换电路 (主电路) 驱动电 机
控制 电路
信号反馈
驱动电机的电路框图
二、电力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2、电力电子技术基本电路简介
(1)可控整流电路--交流/直流变换
,称为降压调速;在额定转速以上则采用减小磁场、提
高转速的方法,称为弱磁调速。
三、直流电动机及驱动技术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方法 1、电枢串电阻调速
电枢回路串电阻调速
三、直流电动机及驱动技术
2、降低电源电压调速
保持他励直流电动机磁通为额定值不变,电枢回路不串电阻,降低电枢 的电源电压可调节转速,使电动机拖动负载运行于不同的转速上。
(a)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b)可控整流的波形
二、电力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2、电力电子技术基本电路简介
(2)逆变电路--直流/交流变换
(a)整流电路
(b)逆变电路
二、电力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2、电力电子技术基本电路简介
(2)逆变电路--直流/交流变换
单相Inverter 的物理模型
二、电力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三、直流电动机及驱动技术
3、正向回馈制动运行
图示为他励直流电动 机电源电压降低,转速从 高向低调节的过程。
降压调速时的回馈制动过程
三、直流电动机及驱动技术
如图所示。负载机 械特性为曲线1和曲线2。 这样走平路时电动机则 运行在正向电动运行状 态,工作点为固有机械 待性与曲线1的交点A ; 走下坡路时电动机则运 行在正向回馈运行状态, 工作点为固有机械特性 与曲线2的交点B。
机械 δ≤50%; ;精密机床 δ≤1%~5%;精度高的造纸
机δ≤0.1%
三、直流电动机及驱动技术
静差率和机械特性的硬度有关系,但又有不同
之处,两条平行的机械特性,硬度一样,β1=β2 , 但静差率不同。
三、直流电动机及驱动技术
2、调速范围D 定义:
nmax D T TN nmin
(a)逆变器电路图 (b)SPWM方法原理 正弦波脉宽调制(SPWM)方法示意图
二、电力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3、电动汽车驱动控制系统举例
丰 田 Prius 混 合 动 力 驱 动 系 统
丰田Prius功率控制单元
三、直流电动机及驱动技术
三、直流电动机及驱动技术
直流电机由两大部分组成:定子(静止部分)和转子 (转动部分或称电枢)
三、直流电动机及驱动技术
2、恒功率调速 调速中,保持Ia=IN,若Ф↓→n↑,P =常数。
在保持电枢电流接近或等于额定值条件下,调速
过程中电动机允许输出功率不变的调速方法称为恒功
率调速。如改变电动机主磁通Ф 的调速方法就属于恒
功率调速方法。
三、直流电动机及驱动技术
允许输出转矩和功率
三、直流电动机及驱动技术
Ea--电枢电动势,V; U--电源电压,V; Ia--电枢电流,A; Ra--电枢回路电阻; Φ--每极磁通量,Wb; N--电机转速,r/m; T--电磁转矩,N· m; Ce、CM--与电机结构有关的常数。
Ea CeΦn
T CMΦIa
n Ra U T 2 Ce Φ Ce C M Φ
能耗制动,反接制动,再生制动。直流电机正
常工作时,出现制动状态情况分析如下: (1)要求停车 切断电枢电源,自由停车,或小容量电机切断 电源,机械抱闸,帮助停车。
(2)降速过程中:
在降压调速幅度比较大时,降速过程中要经过 制动状态。
三、直流电动机及驱动技术
(3) 提升机构下放重物
提升机构下放重物时,电动机要处于制动状态 。 (4) 反转 电动机从正转变为反转,首先要制动停车,然 后 才能反向起动,从上面分析可见,制动不能简单地
三、直流电动机及驱动技术
2、电压反接的反接制动
方法:
将正在运行的电机电枢串入制动电阻 Rc,且电
枢两端电压极性改变。要实现反接制动电路有两
种,一种手动适合小容量电动机,另一种是自动线
路适合大容量的电动机采用。
三、直流电动机及驱动技术
反接制动停车是把正向运行的他励直流电动机的 电源电压突然反接,同时在电抠回路串入限流的反接 制动电阻R来实现的。
三、直流电动机及驱动技术
实现制动方法有:
机械制动,即刹车,它是用磨擦力产生阻转矩 实现制动的。其特点是损耗大,多用于停车制动, 如起重类机械的抱闸;电气制动,是使电动机变直 流发电机将系统的机械能或位能负载的位能转变为
电能,消耗在电枢电路的总电阻或回馈电网。
三、直流电动机及驱动技术
电气制动方法分:
1、静差率δ(或称相对稳定性)
指同一条机械特性上额定负载时转速降落Δn与
理想空载转速n0之比。定义为:
nN n0
三、直流电动机及驱动技术
分析: 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愈硬,则静差率愈小,相对稳 定性愈高。
生产机械调速时,为保持一定的稳定程度,要求
静差率δ%小于某一允许值,不同的生产机械,其允
许的静差率是不同的。如:普通机床δ≤30%; 起重类
(a)交-交变换系统框图
(b)交-交变换电路
二、电力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2、电力电子技术基本电路简介
(5)脉宽调制(PWM)技术简介
(a)基本电路
(b)参考电压Ur较高 (c)参考电压Ur较低 直流电压脉宽调制(PWM)方法
二、电力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2、电力电子技术基本电路简介
(5)脉宽调制(PWM)技术简介
三、直流电动机及驱动技术
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特性
(a)绕组励磁式 直流电动机的两种基本结构
(b)永磁式
三、直流电动机及驱动技术
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特性
(a)它励
(b)并励
(c)串励
(d)复励
直流电机的励磁方式
三、直流电动机及驱动技术
直流电机的基本关系与机械特性
U Ea Ia R a
一、概述
性能指标 直流电动机 异步电动机 开关磁阻电动机 永磁电动机
转速范围(r/min) 功率密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