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表面积》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报告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3篇】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优秀3篇】在教学工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这次本文范文为您整理了3篇《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篇一一、设计理念新一轮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二、教学策略1.创设生活情景,激励自主探索。
2.创建探究空间,主动发现新知。
3.自主总结规律,验证领悟新知。
4.解决生活问题,深化所学新知。
三、教材分析《圆柱的表面积》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包括圆柱的侧面积和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例3是说明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给出圆柱表面积的展开图,让学生了解圆柱表面积的组成部分。
例4是让学生运用求圆柱表面积的方法求出做一个厨师帽的用料,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让学生了解进一法取近似值的方法。
四、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运用公式计算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五、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求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六、教具准备:圆柱表面积展开模型电脑课件学具准备:易拉罐、白纸壳、剪子七、教学过程(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励自主探索在导入新课时,老师用孩子们喜欢喝饮料的爱好创建生活情景:“同学们爱喝饮料吗?”“爱喝。
”“给你一个饮料罐,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提了很多问题,“有的'问题以后在研究,今天我们来解决用料问题。
假如你是一个小小设计师,要设计一个饮料罐,至少要多少平方米的铁皮?”(评析: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实际,因此,用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去创设情景,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使其自主地积极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二)创设探究空间,主动发现新知1、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师:我们先来做一个“饮料罐”(出示模型)薄纸壳当铁皮,你们想怎么做?生:要卷一个圆筒,要剪两个圆粘合在圆筒的两边就行了。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柱的表面积》教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圆柱体有三个面,两个底面,一个侧面。
两个底面是完全相等的圆形,关键是侧面它是一个曲面,计算侧面的面积就成为计算圆柱表面积的关键所在。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级数学《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六年级数学《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一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后,在充分理解了表面积的含义的基础上展开的。
教材中选用了许多来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通过想象和操作活动,使学生知道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可以是一个长方形,在操作中经历“圆柱侧面积”的探索过程,体会圆柱侧面展开图的长和宽与圆柱的有关量之间的关系,获得求“圆柱侧面积”的方法。
【学生分析】学生的学习水平有差异,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有的学生不知道怎么求圆柱侧面积,不会把曲面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或是有的同学已经知道怎么求圆柱的侧面积,但不能结合实验操作清晰地表述圆柱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学生对动手操作较感兴趣,通过探索操作活动,小组合作与自主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观察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1、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概念。
2、探索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中解决问题。
3、理解和掌握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
4、培养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学习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将展开图与圆柱体的各部分建立联系,并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具准备】圆柱体纸盒、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圆柱形纸盒。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圆柱体,谁来说一下你对它有哪些了解?2、不错,今天我们来继续研究圆柱,出示圆柱,观察大屏幕,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圆柱的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是10厘米)3、现在我们如果来做一个这样的盒子,你会想到什么数学问题?4、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柱的表面积”这个问题。
《圆柱的表面积》教案设计及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教案设计及反思教材分析:《圆柱的表面积》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有初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学习品质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圆柱表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圆柱体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
教具:圆柱体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圆柱形纸筒、笔筒等。
教学过程:师:(拿着圆柱模型)昨天我们认识了圆柱,谁来说说圆柱有哪些特征?(学生回答略)师:拿出圆柱形状的罐头,辨析:外面的商标纸的面积就是圆柱的什么?学生(圆柱的侧面积)。
好,今天我们首先来探讨圆柱的侧面积。
(板书:圆柱的侧面积)师:想一想如何计算包在外面的商标纸的面积?生: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所以商标纸包在外面也是曲面,必须要把它拿下来。
师:说的对呀,那么怎么把商标纸拿下来,拿下来后和圆柱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拿出你们带来的圆柱形物体,动手操作去探究,去发现。
汇报交流:生1:我们是沿着圆柱的高剪开的,剪开后就是一个长方形,----- (还没有等他说完,另一个学生就抢着说)生2:我们是斜着剪的,剪开后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我再问:还有不同的剪法吗?生3:我没有剪,就是沿着罐头的接头撕开的,展开后也是一个长方形。
生4:我这个圆柱的商标纸有点紧,我撕得有点破,不太像长方形。
师:看来大家的方法很多,有两人剪成长方形,还有两人不是,有办法把那两种也变成长方形吗?生5:简单,用我们上学期学的转化法就行了。
接着他说了方法:就是再把那两种沿着高对折,剪开重新拼成长方形。
我照着他说的做演示,并且大声表扬他说:“同学们,这并不简单,转化方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学会用它,就会化难为易,化复杂为简单啦!”师:那么,我们可以总结一下,把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剪开可以得到一个什么形?师:这时,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呢?(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生: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就是圆柱的高,得到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报告
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圆柱的表面积》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报告一、案例研究背景及主要观察技术的选择1、理论背景《圆柱的表面积》这一教学内容是小学阶段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最后一个单元的知识。
课程标准对本内容的要求是:“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展开图;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初步形成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能够想象出空间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根据语言描述或通过想象画出图形等。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新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还是创新精神的基本要素。
空间与人类的生存和居住紧密相关,了解、探索和把握空间,能使学生更好地生存、活动和成长。
但学生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机械套用公式,从而导致一些错误,缺乏一定的空间观念;解题时重“数”而轻“形”,学生在解题时,由于只重视题中的数据,根据数据进行直觉思维,忽略了几何图形的具体特征,而造成了错误,所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对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2、教学背景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学生已经理解了物体表面积的含义,这是圆柱表面积的学习基础。
圆柱的表面是由底面和侧面构成的,计算圆柱底面面积就是计算圆面积,对学生来说不是新知识,所以教材把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作为重点。
在这一课的学习中,教材强调了圆柱侧面展开图的探索过程,以及侧面展开图的长与宽跟圆柱有关量之间的关系。
本节课姚老师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合理利用教材,遵循主体性原则,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发现,促进知识的迁移,使学生轻松地理解掌握圆柱侧面面积的计算方法,较好地突破难点。
通过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索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新知,通过比较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异同,将生活中的汽油桶、水桶、烟筒等实物迁移到课堂学习中,加深学生对表面积实际计算方法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杜友菊【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教学过程】一、温故引新,巧妙入境1.口答:只列式不计算。
(1)热水瓶的底面半径6cm,底面周长是多少?热水瓶的底面面积是多少?(2)茶盒底面直径5cm,底面周长是多少?(3)口杯的底面周长28.26 cm,底面半径是多少?2.借助实物,梳理圆柱的特征。
出示圆柱的实物。
师:同学们,见到这个圆柱,请你来想一想,对圆柱你都知道些什么?生1:圆柱有两个底面,面积相等;还有一个侧面。
生2: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
生3: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二、自主探究,掌握新知师:好,同学们,你们想当设计师吗?请你拿出自己准备的圆柱形纸盒,这是我给大家准备的一个模型,现在我请大家帮助我设计一个和你手中的模型一样的圆柱形纸盒,你能告诉我你需要多大面积的纸吗?师:你知道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吗?师:谁来摸一摸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指名学生摸其表面积)生: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圆柱的侧面和两个底面的面积之和。
师:怎样才能求出这个圆柱的表面积?你有什么想法吗?生: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
1.圆柱的侧面积。
师:怎样计算它的侧面积呢?你能想办法让它成为我们认识的图形吗?请你用手中的长方形纸、剪刀动手做一做,试试看。
自学提示:(动手操作)(1)认真观察自己手中的长方形。
思考这个长方形与圆柱哪一部分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2)尝试推导出圆柱的侧面积计算公式。
生1:以长方形的长为底面周长做的一个圆柱。
生2:以长方形的宽为底面周长做的一个圆柱。
生3:是把圆柱的侧面沿着它的一条高展开得到的一个长方形。
生4: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就等于底面周长×高。
师:想一想,圆柱的侧面展开图还能不能转化成其他图形,你能利用这些图形推导出圆柱的侧面积吗?生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生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案例分析(精选12篇)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案例分析(精选12篇)《圆柱的表面积》分析篇1教学目标:1、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2、通过操作独立推导并掌握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中解决问题。
3、体验成功与失败的收获,体会合作的愉悦。
教学重点:动手操作展开圆柱的侧面积教学难点:圆柱侧面展开图的多样性,并能够将展开图与圆柱体的各部分建立联系,并推导出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具准备:圆柱表面展开图、纸质圆柱形茶叶罐、长方形纸、剪刀、圆柱体纸盒。
课前准备:课前检查学生们做的圆柱体,明白他们在制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抽了其中几个比较典型的(做得好的和做得差的)学生说一说自己在制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感受。
生1:我在做圆柱体的时候,先做好一个长方形,再做两个圆形底面,但底面做小了,盖不上。
生2:我在做圆柱体的时候,也是这么做的,两个底面又做大了,盖过了。
师:同学们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那么毛病到底出在哪里呢?我们有的同学还是做得很好的,下面我们来听一听他们是怎么做的?生3:我在做圆柱体的时候,不是他们这么做的,而是先做好两个面积相等的底面,并计算出它们的周长,再以它们的周长加一厘米(这一厘米用来粘贴)为长做一个长方形,最后把它们粘贴起来就是一个比较规范的圆柱体了。
师:向全班学生展示生3做的圆柱体,并肯定确实做得比较好。
同学们讨论一下,前两位同学和其他做得不太好的同学的问题出在哪里呢?生4:前两位同学没有注意到圆柱体的侧面展开是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体的底面周长,所以在制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这一点,要先做好两个面积相等的圆,在算出它的周长,并把这个长度作为长方形的长画出侧面,还要注意到留一点宽度来粘贴,这样就不会出现上面的问题了。
……(课前准备点评:通过师生对话,了解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通过设疑激起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为新授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小学数学_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2
B. 12. 56
C. 125. 6
D. 1256
6 .圆柱的底面直径扩大2倍,高缩小到原来的,圆柱的侧面积是
(
).
A.扩大2倍 B.缩小2倍C.不变
四、解决问题 1 .轧路机的前滚筒是个圆柱体(如下图),宽度为L5米,半径0.5 米,求它向前滚动2周,轧路面积应是多少?
2 .大厅里有8根圆柱,每根柱子的底面周长是25.12分米,高7米, 如果每平方米需要油漆费0. 5元,漆这8根柱子一共需花费多少元?
定是两底之间的
最短距离。
(2)学生分组测量数据,计算三种物体的表面积。
(3)交流。学生测量和计算可以稍有误差。
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们都是用“四舍五入”法取的近似值。在实际中,
这样取能行吗?为什么?
2 .完成教科书48页第4题的计算
在书上进行填表。及时反馈,矫正。
3 .拓展练习
工人叔叔把一根高是1m的圆柱形木料,沿底面直径平均分成两
3 . 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是30厘米,底面半径10厘米, 做一对这样水桶至少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分米?
4 .一个圆柱形水池,底面内半径是2米,高是1.5米,在池内周围和 底面抹上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
5 .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底面直径是0.4米,高是0.8米,要
在水桶里、外两面都漆防锈漆,油漆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得 数保留一位小数)
六、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二底面周长X高 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
为了使教学设计更贴近学情,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我在课前对 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进行调研,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圆 柱体是有一定认识的,70%的学生知道圆柱体的表面积是哪,但是全 班只有10%的学生会求圆柱表面积,而且这些孩子都是在外面上过奥 数的。由此可见,学生对圆柱的表面积了解的比较少,存在一定的困 难。
小学数学_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学习品质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推导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并能熟练运用。
教学难点:圆柱体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
三、教学准备:课件白纸圆柱形纸筒四、教学过程:侧面积:3.14×2×5×10 = 314(平方分米)底面积:3.14×5×5=78.5(平方分米)表面积:2×78.5+314=471(平方分米)2.一个鱼缸的侧面是用钢化玻璃制成的。
制作这样一个鱼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钢化玻璃?侧面积:3.14×2×3=18.84(平方米)答:至少需要18.84平方米的钢化玻璃。
3.一台压路机的前轮是圆柱形,轮宽1.5米,直径为1.2米。
(1)前轮滚动一周,压过的路面是多少平方米?本节教学共有学生四十余人。
基础掌握扎实,学生积极性高。
《圆柱的表面积》是学生在掌握了圆柱的特征,掌握了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小学数学阶段图形与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是以后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
圆柱的侧面是曲面,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更深入、更全面,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圆柱的表面积》本节课效果一般,从学生的反应来看,本节课对侧面积的教学显得不那么深入,学生理解不够透彻,所以有部分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和应用侧面积的面积公式。
通过几个题目的练习,有的同学可以很好的把握,但是有的学生还是效果不好。
《圆柱的表面积》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信息窗二的内容。
是在学生认识了圆柱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合集5篇)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合集5篇)第一篇:《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内容:P13-14页例3-例4,完成“做一做”及练习二的部分习题。
教学目标:1、在初步认识圆柱的基础上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2、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践操作,在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的含义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1.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 2.口头回答下面问题.(1)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5米,周长是多少?(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二、新课1.圆柱的侧面积。
(1)圆柱的侧面积,顾名思义,也就是圆柱侧面的面积。
(2)出示圆柱的展开图: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呢?(学生观察很容易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3)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引导学生根据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可以知道: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侧面积练习:练习七第5题(1)学生审题,回答下面的问题:① 这两道题分别已知什么,求什么?② 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2)指定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发现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并及时纠正。
(3)小结: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这两个条件,有时题里只给出直径或半径,底面周长这个条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在解题前要注意看清题意再列式。
3.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1)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圆柱模型展开,观察一下,圆柱的表面由哪几个部分组成?(通过操作,使学生认识到:圆柱的表面由上下两个底面和侧面组成。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案例分析2篇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案例分析2篇Teaching case analysis of surface area of cylin der《圆柱的表面积》教学案例分析2篇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圆柱的表面积》教学案例分析2、篇章2:圆柱的表面积教学案例篇章1:《圆柱的表面积》教学案例分析1、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2、通过操作独立推导并掌握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中解决问题。
3、体验成功与失败的收获,体会合作的愉悦。
教学重点:动手操作展开圆柱的侧面积教学难点:圆柱侧面展开图的多样性,并能够将展开图与圆柱体的各部分建立联系,并推导出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具准备:圆柱表面展开图、纸质圆柱形茶叶罐、长方形纸、剪刀、圆柱体纸盒。
课前准备:课前检查学生们做的圆柱体,明白他们在制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抽了其中几个比较典型的(做得好的和做得差的)学生说一说自己在制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感受。
生1:我在做圆柱体的时候,先做好一个长方形,再做两个圆形底面,但底面做小了,盖不上。
生2:我在做圆柱体的时候,也是这么做的,两个底面又做大了,盖过了。
师:同学们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那么毛病到底出在哪里呢?我们有的同学还是做得很好的,下面我们来听一听他们是怎么做的?生3:我在做圆柱体的时候,不是他们这么做的,而是先做好两个面积相等的底面,并计算出它们的周长,再以它们的周长加一厘米(这一厘米用来粘贴)为长做一个长方形,最后把它们粘贴起来就是一个比较规范的圆柱体了。
《圆柱的表面积》教案_1
《圆柱的表面积》教案《圆柱的表面积》教案1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后,在充分理解了圆柱的认识的基础上开展的.教材中选用了许多来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学生想象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或一个正方形,底面是两个圆的基础上,掌握圆柱的表面积的求法,获得求“圆柱体表面积”的算法。
学情分析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有差异,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部分学生不知道圆柱侧面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或是有的同学已经知道怎么求圆柱的侧面积,但不能结合操作清晰地表述圆柱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学习本节课,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得出圆柱的表面积的求法,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圆柱体表面积的含义及求法。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独立操作推导并掌握求圆柱的表面积的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体验成功的收获,体会小组合作探索成功过程的喜悦。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教师引导,动手操作得出求圆柱表面积的方法。
难点:计算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圆柱由几个面组成?上下两个面是什么?侧面展开是什么图形?2、圆面积怎样求?3、长方形的面积呢?二、创设情境,引起兴趣:出示一顶厨师帽,让学生观察,做着一定帽需要多少布料?用我们以前学的知识能解决吗?教师借机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圆柱表面积的求法》三、自主探究,发现问题。
1、分组,讨论:(1)、动手将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剪开。
(你发现了什么?)圆柱的侧面剪开发现侧面是一个长方形(正方形),侧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地面周长×高。
重点感受:圆柱体侧面如果沿着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
(这里要强调沿着高剪)这个长方形与圆柱体的哪个面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长是圆柱体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是圆柱体的高)(2)、复习引导:(用旧解新)上下两个圆的面积怎样求?(如果已知底面半径就能求出底面积)(3)、小结:小组讨论,将公式延伸。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精选17篇)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精选17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篇1预设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以及利用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难点:1、理解和掌握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
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引入新课。
1、检查:拿出自制的圆柱,分别指出它的底面、侧面和高。
2、复习:点名说说圆柱两底的关系,圆柱高的条数和关系以及侧面展开可能是什么样的图形。
3、引入:两个底面和侧面合在一起就是圆柱的表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圆柱的表面积。
板书:圆柱的表面积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侧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⑴摸一摸自制圆柱体的侧面,谈一谈自己感觉到什么。
⑵想一想用我们已有的知识,能不能求出这个曲面的面积。
(你能求出这个曲面的面积吗?)小组讨论:有什么好办法求出圆柱的侧积吗?⑶剪一剪自制圆柱,汇报交流结果。
⑷说一说:圆柱体的侧面可转化为已学过的平面图形是什么?它的侧面积正好等于底面周长乘高的乘积。
板书: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⑸算一算:求出圆柱的侧面积,同学自己自作,交流结果。
小结:计算圆柱体的侧面积的方法是什么?⑹做一做:课本76页例1及77页的第一题。
2、表面积的意义及计算方法⑴自读课本:什么是圆柱的表面积?板书: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2个底面积⑵练一练:(小黑板出示)⑶小结: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积周长与高的乘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两个底面积与侧面积的和,但在实际生活的应用中,有许多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灵活地求出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方案和课后反思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方案和课后反思《圆柱的表面积》教学方案和课后反思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学习品质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圆柱表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圆柱体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
教法运用:本节课采用操作和演示、讲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求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使新授与练习有机地融为一体,做到讲练结合,较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学法指导:采取引导放手引导的方法,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运用化曲为平的方法推理发现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具:圆柱体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圆柱形纸筒、茶叶桶。
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引入新课(复习圆柱体的特征)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几何形体——圆柱。
知道它是由平面和曲面围成的立体图形。
问:圆柱上下两个圆形的平面叫圆柱的什么?它们的关系怎样?两底面之间的距离叫什么?这个曲面叫什么?引入:两个底面和侧面合在一起就是圆柱的表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圆柱的表面积。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一)教学圆柱表面积的意义。
设疑: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哪些面的总面积是圆柱体的表面积呢?板书:底面积×2+侧面积=表面积要求圆柱的表面积,首先应该计算它的底面积和侧面积。
(二)根据条件,计算圆柱的底面积。
圆柱的底面是圆形,同学们会求它的面积吗?(多媒体逐一出示圆柱及条件,求它的底面积,并记录结果。
)条件:(厘米) r=3 d=4 c=6.28底面积(平方厘米) 28.26 12.56 3.14(三)教学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1、引导探究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1)设疑:圆柱的侧面是个曲面,怎样计算它的面积呢?想一想,能否将这个曲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从中思考发现它的侧面积该怎样计算呢?(2)小组合作探究。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精选6篇)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材P33~P34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根据圆柱表面积和侧面积的关系,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媒体:圆柱形物体、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重点: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推导。
教学过程:一、猜测面积大小,激发情趣导入1、用你们手上的A4纸做一个尽量大的圆柱?(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以长方形的长为底面周长的圆柱,另一种以长方形的宽为底面周长的圆柱。
)2、这两个圆柱谁的侧面积谁大?为什么?3、复习: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刚才的环节中,用现成的练习纸,以动手操作的形式做一个圆柱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做、比、评”中唤起对圆柱侧面积知识的回忆。
二、组织动手实践,探究圆柱表面积1、我们把做好的圆柱加上两个底面后,这时候圆柱的表面积由哪些部分组成呢?(侧面积和两个底面面积)2、你们觉得这两个圆柱谁的表面积大?为什么?生:因为两个圆柱的侧面积一样大,只要看他们的底面积谁大那么这个圆柱的表面积就大。
3、刚才我们是从直观的比较知道了谁的表面积大,如果要知道大多少,那怎么办呢?生:计算的方法师:怎么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呢?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板书)4、那现在你们就算算这两个圆柱的表面积是多少?生:(不知所措)没有数字怎么算啊?师:哦!那你们想知道哪些数字呢?知道了这些数字后你打算怎么计算?生1:我想知道圆柱体的底面半径和高。
生2:我想知道圆柱体的底面直径和高。
小学数学_《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观察交流操作等活动中,经历认识圆柱和圆柱侧面展开图的过程。
2认识圆柱和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
3使学生在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中,体会学习“圆柱和圆柱的侧面积” 知识的现实意义,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的参与数学学习,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圆柱侧面展开的多样性,将展开图与圆柱的各部分联系起来,并推导出圆柱体侧面积计算公式。
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前几天我们刚刚认识了一个新的立体图形——圆柱,你能说一说关于它的相关知识吗?(生回答)除了这些,你还想知道关于圆柱的什么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先来研究一下圆柱的表面积(板书)。
师:现在老师要带着大家走进纸筒加工厂去帮助那里的工人解决问题,咱们一起来看一下他们遇到了什么难题?(找同学读题)至少需要多少纸板实际上求得是什么?二、独立探究师: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哪几部分的面积呢?现在拿出你自己准备的圆柱仔细观察,摸一摸,然后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师:那我们就可以说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我们要想求表面积需要求出侧面积和底面积,那底面积怎么求呢?三、小组合作生:底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圆的面积已经学过,S=圆周率乘半径的平方。
师:侧面积怎么求呢?猜猜看应该跟哪些条件有关系?生回答师:到底是不是这样呢?现在咱们就来重点研究一下,拿出你准备好的圆柱先仔细观察,看看圆柱的侧面积应该和哪些条件有关系,再动手验证一下,小组合作。
师:那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
生1:我沿着圆柱的高剪开,发现圆柱的侧面变成了一个长方形,圆柱的底面周长成了长方形的长,圆柱的高成了长方形的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乘宽,可以得出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高,这是我的想法,大家有问题要问吗?(为什么沿高剪开?)生2:我沿高剪开是一个正方形,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边长乘边长可以推导出底面周长乘高。
生3:我是沿着圆柱的侧面的一条直线剪开变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圆柱的底面周长就变成了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就变成了平行四边形的高,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底乘高得出圆柱侧面积公式是底面周师:不同的剪法出现了不同的图形但是我们都能够得出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乘高。
小学数学_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圆柱表面积》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表面积的含义。
2.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计算表面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经历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公式的发现过程,体验利用旧知识迁移学习的方法。
教学重点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公式的掌握。
教学难点会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现在有一个罐头厂计划用铁皮制作一批底面半径5厘米,高10厘米的圆柱形罐头盒。
你能不能帮厂长算一算制作一个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铁皮?说一说,圆柱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圆柱各部分都有什么特征?1、圆柱有(2)个底面,它们是(大小一样的圆),有(1)个侧面,是(曲面),有(无数)条高,这些高都(长度相等)。
2、圆的面积公式=πR23、圆的周长公式=2πr或πd5、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宽二、合作探究1、什么叫物体的表面积?围成立体图形所有面的总面积叫做这个物体的表面积。
2、你会计算下面哪些图形的表面积?3、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构成圆柱的整个表面的面积。
4、将制作的圆柱模型展开,展开的面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将制作的圆柱体展开后,展开的面由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组成。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5、怎样计算圆柱的底面积和侧面积呢?底面积=πr2 侧面积=2πrh(合作交流,师生探讨,得出结论)6、你会计算下面哪些图形的表面积?(跟踪练习,求解圆柱侧面积)(1)底面周长为18厘米,高为10厘米。
(2)底面直径为10厘米,高为15厘米。
(3)底面半径为6厘米,高为10厘米。
7、怎样计算圆柱的表面积?(进一步探究圆柱表面积公式,得出结论)表面积=2×底面积+侧面积=2πr2+2πrh8、解决导入问题,现在有一个罐头厂计划用铁皮制作一批底面半径5厘米,高10厘米的圆柱形罐头盒。
你能不能帮厂长算一算制作一个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铁皮?三、例题讲解1.一顶圆柱形厨师帽,高28cm,帽顶直径20cm,做这样一顶帽子需要用多少面料?(得数保留整十数)(1.)正解:解:帽子的侧面积:3.14×20×28=1758.4(cm²)帽顶的面积:3.14×(20÷2)2=314(cm²)需要用的面料:1758.4+314=2072.4(cm²)≈2080(cm²)答:做这样一顶帽子需要用2080平方厘米的面料。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评价、反思
[设计意图]练习的目的一是结合生活实际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二是进一步掌握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解决问题(1)一顶圆柱形厨师帽,高30㎝,冒顶直径是20㎝,做一顶帽子需要多少面料?(得数保留整十数)(2)做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是5分米。
底面直径4分米,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铁皮?(得数保留整十平方分米)(3)一节圆柱形烟筒,底面直径是8厘米,长1.5米,做1000节这样的烟筒至少需要用白铁皮多少平方米?(五)课堂小结,回顾新知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小结:解答实际问题前一定要先进行分析,看它们求的是哪部分面积,再选择解答的方法。
计算原材料得数要求取近似数时,为了保证材料的够用,不能用四舍五入法,而必须用进一法。
(六)作业完成练习四的第1、2、3题六、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学习的难点是,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探索侧面积的计算过程,有一个“化曲为直”的过程,学生理解有点难度;在计算圆柱的表面积时涉及到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以及圆的周长与面积等概念,学生容易混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很多学生由于缺少生活经验,不能灵活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
因此我在教学中,选择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突破难点。
1、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重点是通过制作圆柱模型、观察圆柱展开图,让学生理解圆柱的表面积是由一个曲面和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围成的。
通过操作,真正建立圆柱侧面的表象。
2、探索并理解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时,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剪、看、想,发现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沿着高将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
即展开后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是圆柱的高。
通过“展”、“围”的反复操作,让学生切实建立这两者之间的联系,突破难点。
3、圆柱的表面积包括一个侧面和两个底面。
计算圆柱的侧面积时要用圆柱的底面周长乘高,而圆柱的底面积则需用到圆的面积公式。
在同一题里,周长公式与面积公式混淆也是计算圆柱表面积出错的原因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圆柱的表面积》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报告、案例研究背景及主要观察技术的选择1、理论背景圆柱的表面积》这一教学内容是小学阶段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最后一个单元的知识。
课程标准对本内容的要求是:“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展开图;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初步形成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能够想象出空间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根据语言描述或通过想象画出图形等。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新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还是创新精神的基本要素。
空间与人类的生存和居住紧密相关,了解、探索和把握空间,能使学生更好地生存、活动和成长。
但学生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机械套用公式,从而导致一些错误,缺乏一定的空间观念;解题时重“数” 而轻“形”,学生在解题时,由于只重视题中的数据,根据数据进行直觉思维,忽略了几何图形的具体特征,而造成了错误,所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对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2、教学背景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学生已经理解了物体表面积的含义,这是圆柱表面积的学习基础。
圆柱的表面是由底面和侧面构成的,计算圆柱底面面积就是计算圆面积,对学生来说不是新知识,所以教材把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作为重点。
在这一课的学习中,教材强调了圆柱侧面展开图的探索过程,以及侧面展开图的长与宽跟圆柱有关量之间的关系。
本节课姚老师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合理利用教材,遵循主体性原则,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发现,促进知识的迁移,使学生轻松地理解掌握圆柱侧面面积的计算方法,较好地突破难点。
通过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索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新知,通过比较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异同,将生活中的汽油桶、水桶、烟筒等实物迁移到课堂学习中,加深学生对表面积实际计算方法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节课姚老师改变了传统的先讲后练的教学模式,做到讲、练结合,贯穿教学的始终,使练习随着讲解由易到难,层层深入。
在练习表面积的实际应用时,又很自然地进行了“进一法”的教学,使讲、练,真正做到了有机结合,学生学习的知识是有效的、实用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和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主要观察技术的选择全息性课堂教学录像;逐字记录的课堂教学实录;提问技巧水平检核表;课堂前测、后测目标分析二、教学过程描述一)主要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引导学生回顾并说出圆柱体的特征。
发给每个小组一个材料袋,并要求他们根据所学的知识组装起一个圆柱体。
在小组探究的基础上,分组汇报讨论结果。
在学生汇报完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上下两个底面的圆必须是大小相等的两个圆?不相等行不行?第二环节: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猜测哪个模型用的硬纸板多一些?提出问题:你会求它的侧面积吗?你是怎么推导出来的?第一层次:小组探究,自主发现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及时点拨学生引导他们发现长方形的长和宽与用它卷成的圆柱形纸筒的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
第二层次:展示点拨,质疑问难。
学生汇报时,由课件配合,让学生从视觉上进一步感受到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是圆柱的高。
如果展开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咼是圆柱的咼;如果展开的是正方形,正方形的一个边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另一个边长就是圆柱的高。
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侧面积公式就是底面周长X咼。
第二层次: 及时巩固,内化知识在学生借助实物模型得出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高后,紧接着出示组已知底面半径、直径、周长和高求侧面积的对比习题,加深学生对圆柱侧面积的理解,提高求侧面积的技能。
第四层次:尝试应用,解决问题让学生独立想办法求出圆柱体的表面积。
让学生根据材料中给出的信息,计算本组制作的圆柱体的表面积,然后全班交流,因为学生利用的材料不同,因此涉及到的信息比较全面,侧面展开图有长方形,有正方形,还有平行四边形。
第三环节:学用结合,拓展延伸。
应用练习题有三道:1.已知底面周长求侧面积、底面积和表面积。
2.求笔筒圆柱体表面积。
学生进行练习后,追问:为什么只求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就可以了?学生计算完后,要求得数保留整数。
引导学生讨论计算使用材料取近似值时,要用“四舍五入”法还是用“进一法”。
从而使学生理解“进一法” 的意义。
3、出示了一组生活中的圆柱体,让学生判断所求圆柱的表面积有哪几个面?引导学生按照圆柱体的面给圆柱体分分类:第一类是不缺面的圆柱体、第二类是缺一个底面的圆柱体、第三类是缺两个底面的圆柱体。
最后引导学生归纳出这三种圆柱体的表面积的求法。
第四环节:盘点收获,拓展提升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学习的过程,学习时运用的数学思想,使学生在一节课的学习中不仅有知识上的积累,还能在学习方法上有所收获,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和价值。
第五环节课堂检测课堂提问分析1、提问方式:(10 分钟片断)教师在课堂上主要以一问一答和一问齐答的方式,学生主动参与面广。
教师提出的问题有层次性,便于学生操作,适合不同水平学生的要求,有助于学生促进知识间的迁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 各层次学生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
教师提问后给予学生较大的思考时间, 反 馈及时。
2、提问水平:片断共提出问题29次,其中组织性问题4次,占13.8% 0认记性问题10次,占34.5%,理解性问题9次,占31.0%,推理性问题5 次, 占17.2%,创造性问题1次,占3.4%。
从问题类别所占的百分比来看,教师不 但注重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善于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注重对学生的创造性能 力的培养。
(三)前测后测分析1、课前测试课后测试考察对象:随机抽取20名学生进行测试。
考察重点:按一定规律或顺序进行排列。
测试情况(正确率)1、圆柱体是由()组成的。
2、半径是3厘米的圆的周长和面积是3、你会求下面圆柱体的表面积吗?(圆柱的底面半径为2厘米,高为10厘米)1、一个圆柱体,底面半径是2dm,高是正确率95%4.5dm,它的表面积是多少?问题 多少?70 832、用铁片制作圆柱形的通风管10节,每节长8分米,底面周长4分米,至少需要正确率87%铁皮多少平方分米?3、一个圆柱形水池,底面直径4米,池深5米,如果在水池的底面和四周涂上水泥。
涂正确率92%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分析】经对学生测试的信息进行整理,我们得出如下结论:课前测试,经过进一步调研发现,这些孩子的做法都是在校外辅导班中学的, 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由此可知,学生对圆柱的表面积了解的比较少,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经过本节课的探究学习课后再次测试,结果大不相同,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绝大部分同学掌握了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本节课的学习效果是高效的。
三、过程分析与理论诠释(一)过程整体分析在课前与课后,我们对执教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对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设计思想以及教学方法作了探讨。
执教老师认为本节课教学目标是:1、通过想象、操作等活动,知道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加深对圆柱体特征的认识。
2. 结合具体情景和动手操作,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3.能根据具体情景,灵活运用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理解“进一法”,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会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灵活地选择不同的算法,培养空间观念。
从她确定的教学目标中可以看出,这节课设计的基本思想是试图让学生通过系列探究性活动来探索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借此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诠释与研究空间观念则是人们在空间知觉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大脑表象,它包括对物体的方向、距离、大小和形状的知觉等,空间观念是创新精神的基本要素,它对于人们进一步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是非常重要的。
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要不断加强学生对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发展,积极引导学生用数学思考的方法去观察客观世界,让学生逐步明确空间观念的意义,认识空间观念的特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世界是十分重要的。
同时又为今后进一步系统学习几何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圆柱的表面积”历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观察发现,难点一: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探索侧面积的计算过程,有一个“化曲为直”的过程。
这是理解的难点;难点二:在计算圆柱的表面积时涉及到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以及圆的周长与面积等概念,学生容易混淆;难点三:计算难度大,无论是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中都涉及圆周率(H);难点四:类似制作烟囱、水桶之类,很多学生由于缺少生活经验,不能灵活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
1、抓住特征,建立表象。
在五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学生对表面积的概念并不陌生。
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重点是通过制作圆柱模型、观察圆柱展开图,让学生理解圆柱的表面积是由一个曲面和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围成的。
通过操作,真正建立圆柱侧面的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突破难点,紧抓联系。
探索并理解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是这部分教学的难点。
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结合具体情境,展示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沿着高将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
“化曲为直”过程中教,学重点要抓二者之间的联系,即展开后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是圆柱的高。
通过“展”、“围”的反复操作,让学生切实建立这两者之间的联系,有利于突破难点,进一步提升空间观念。
四、教学反思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很少让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索活动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
为此,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把改善学生学习方式作为重中之重。
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1、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观察能力与操作能力的培养。
由于本节课属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因此动手操作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一个策略,本节课让学生亲自用材料组装成一个圆柱体,这样把学生理解上的难点“由曲变直”,转化为“由直变曲”,通过他们小组合作制作圆柱,共同操作、验证、探索、交流,直观了解曲面和平面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做”中学数学,能真正让学生将数学思维推到了理解层面。
学生形成了这种习惯,将更有利于形成数学知识体系和提升数学思维水平。
得出结论,再加以应用。
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就是通过主动探究形成的,也掌握了探究数学知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