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物理运动学基本公式(经典版)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运动学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运动学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运动学公式总结引言: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规律的科学,而运动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规律和运动过程。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运动学是一个基础而重要的内容,涉及到许多与运动有关的概念和公式。

本文将对高中物理运动学公式进行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公式。

一、位移和速度1. 位移公式:位移是指物体从起始位置到终止位置所沿直线路径的长度差。

位移的公式为:位移=终止位置-起始位置。

2. 平均速度公式: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间段内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平均速度的公式为:平均速度=位移/时间。

二、速度和加速度1. 速度公式:速度是指物体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也可以理解为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

速度的公式为:速度=位移/时间。

2. 平均加速度公式:平均加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

平均加速度的公式为:平均加速度=(末速度-初速度)/时间。

3. 加速度公式:加速度是指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率。

加速度的公式为:加速度=(末速度-初速度)/时间。

三、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1. 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当物体的加速度为常数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可以用一次函数表示,即速度随时间成线性变化。

2. 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当物体的加速度为常数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可以用二次函数表示,即位移随时间成二次变化。

3. 位移与加速度的关系:当物体的加速度为常数时,位移与加速度的关系可以用一次函数表示,即位移与加速度成线性变化。

四、匀速直线运动1. 位移、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与速度成正比,与时间成正比。

即位移=速度×时间。

2. 速度、时间和加速度的关系: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加速度为零。

3. 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在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等于位移的绝对值。

五、自由落体运动1. 自由落体运动时间公式:自由落体是指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在垂直方向上自由下落的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时间的公式为:时间=√(2×下落高度/重力加速度)。

物理运动学公式

物理运动学公式

物理运动学公式物理运动学是研究物体在运动中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动力学量之间关系的学科。

它是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的基础,通过公式化描述,可以方便地进行运动学分析和计算。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物理运动学公式。

1. 位移公式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位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位移(s)= 结束位置(x₂) - 起始位置(x₁)2. 平均速度公式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间段内所经过的位移与该时间段的时间间隔之比,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平均速度(v)= 位移(s)/ 时间间隔(t)3. 平均加速度公式平均加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间段内速度的变化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平均加速度(a)= (末速度(v₂) - 初始速度(v₁))/ 时间间隔(t)4. 速度-时间关系公式速度-时间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末速度(v₂)= 初始速度(v₁)+ 加速度(a)* 时间间隔(t)5. 位移-时间关系公式位移-时间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位移(s)= 初始速度(v₁)* 时间间隔(t)+ 0.5 * 加速度(a)* 时间间隔(t)²6. 速度-位移关系公式速度-位移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末速度²(v₂²)= 初始速度²(v₁²)+ 2 * 加速度(a)* 位移(s)7. 自由落体公式自由落体是指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在垂直方向上运动的情况。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位移、时间、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位移(s)= 0.5 * 加速度(g)* 时间间隔(t)²8. 匀速圆周运动公式在匀速圆周运动中,物体绕固定轴做圆周运动,其速度和半径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线速度(v)= 半径(r)* 角速度(ω)9.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力(F)= 质量(m)* 加速度(a)10. 动能公式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动能(K)= 0.5 * 质量(m)* 速度²(v²)以上是一些常用的物理运动学公式,它们可以用于描述和计算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各种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物理运动学公式总结

物理运动学公式总结

物理运动学公式总结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科学,运动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

物理运动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公式,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描述和预测物体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总结一些常见的物理运动学公式,并解释它们的含义和应用。

一、一维运动公式1. 位移公式:位移(s)是物体移动的最终位置与起始位置之间的差值。

当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位移可以通过位移公式来计算:s = v0t + (1/2)at^2,其中v0是初始速度,t是时间,a是加速度。

2. 速度公式:速度(v)是物体单位时间内位移的改变量。

当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可以通过速度公式来计算:v = v0 + at,其中v0是初始速度,t是时间,a是加速度。

3. 加速度公式:加速度(a)是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

当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可以通过加速度公式来计算:a = (v - v0)/t,其中v是结束速度,v0是初始速度,t是时间。

二、二维运动公式1. 位移公式:位移(r)是物体移动的最终位置与起始位置之间的差值。

当物体做匀速二维运动时,位移可以通过位移公式来计算:r =√(x^2 + y^2),其中x和y分别是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位移。

2. 速度公式:速度(v)是物体单位时间内位移的改变量。

当物体做匀速二维运动时,速度可以通过速度公式来计算:v = √(v_x^2 +v_y^2),其中v_x和v_y分别是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速度。

3. 加速度公式:加速度(a)是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

当物体做匀变速二维运动时,加速度可以通过加速度公式来计算:a = (Δv_x/ t, Δv_y/ t),其中Δv_x和Δv_y分别是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速度改变量。

三、自由落体公式自由落体是物体在仅受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在近似情况下,自由落体运动可以用以下公式来描述:1. 位移公式:自由落体的位移可以通过位移公式来计算:y = v_0t + (1/2)gt^2,其中v_0是初始速度,t是时间,g是重力加速度。

高中物理运动学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运动学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运动学公式总结运动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和运动的各种性质。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运动学公式,这些公式对于理解和解决物理问题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一些高中物理运动学公式。

1.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在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v = v_0 + at\]\[s = v_0t + \frac{1}{2}at^2\]\[v^2 = v_0^2 + 2as\]其中,\(v\)表示物体的末速度,\(v_0\)表示物体的初速度,\(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t\)表示时间,\(s\)表示位移。

2. 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位移和速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s = vt\]其中,\(s\)表示位移,\(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在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v = v_0 + at\]其中,\(v\)表示物体的末速度,\(v_0\)表示物体的初速度,\(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t\)表示时间。

4. 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公式:在自由落体运动中,位移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s = \frac{1}{2}gt^2\]其中,\(s\)表示位移,\(g\)表示重力加速度,\(t\)表示时间。

5. 圆周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公式:在物体做圆周运动时,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v = \omega r\]\[a = \omega^2 r\]其中,\(v\)表示物体的速度,\(\omega\)表示角速度,\(r\)表示半径,\(a\)表示加速度。

以上就是一些高中物理运动学公式的总结,这些公式是我们在学习物理时经常会用到的,掌握好这些公式对于理解和解决物理问题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高一物理运动学公式大全

高一物理运动学公式大全

高一物理运动学公式大全1. 基本公式。

- 速度公式:v = v_0+at- 其中v是末速度,v_0是初速度,a是加速度,t是时间。

这个公式描述了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 位移公式:x=v_0t+(1)/(2)at^2- 这里x表示位移,v_0为初速度,a为加速度,t为时间。

它可以用来计算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

- 速度 - 位移公式:v^2-v_0^2 = 2ax- 式中v是末速度,v_0是初速度,a是加速度,x是位移。

该公式在已知初速度、末速度和加速度(或位移)中的三个量时,可以用来求解第四个量。

2. 平均速度公式。

- ¯v=(v + v_0)/(2)(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其中¯v为平均速度,v是末速度,v_0是初速度。

这个公式在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时非常方便,只要知道初速度和末速度就可以求出平均速度。

- 另外,根据位移公式x = ¯vt,当v_0 = 0时,¯v=(1)/(2)v。

3.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殊公式。

- 速度之比:v_1:v_2:v_3:·s:v_n = 1:2:3:·s:n- 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根据v = at,因为加速度a恒定,时间t分别为t_1,t_2,t_3,·s,t_n且t_1:t_2:t_3:·s:t_n = 1:2:3:·s:n,所以速度之比为1:2:3:·s:n。

- 位移之比:x_1:x_2:x_3:·s:x_n=1:4:9:·s:n^2- 由位移公式x=(1)/(2)at^2,当t_1:t_2:t_3:·s:t_n = 1:2:3:·s:n时,x与t^2成正比,所以位移之比为1:4:9:·s:n^2。

- 位移在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之比:x_Ⅰ:x_Ⅱ:x_Ⅲ:·s:x_N = 1:3:5:·s:(2n - 1)- 设时间间隔为T,第一个时间间隔内位移x_Ⅰ=(1)/(2)aT^2,第二个时间间隔内位移x_Ⅱ=(1)/(2)a(2T)^2-(1)/(2)aT^2=(3)/(2)aT^2,第三个时间间隔内位移x_Ⅲ=(1)/(2)a(3T)^2-(1)/(2)a(2T)^2=(5)/(2)aT^2,以此类推可得该比例关系。

人教版 物理必修1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

人教版 物理必修1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

0 xI T
xII T
xIII T
xN T
xI : xII : xIII : : xN 1: 3 : 5 : : (2N 1) 即证**
3*物体在1T内,2T内,3T内…nT内的位移
之比为: 2 2 2 x1 : x2 : x3 : : xn 1: 2 : 3 : : n
**证明: x 1 aT 2 1
2 1 2 2 1 x2 a(2T ) 2 aT 2 2 2 2 1 x3 3 aT 2 2 2 1 xn n aT 2 2
x3 xn x1 x2 0 1T 2T 3T
nT
x1 : x2 : x3 : : xn 1: 2 : 3 : : n
即证**
四. 求解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一般步骤
(1)首先确定研究对象,并判定物体的运动 性质;
(2)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要养成画物体运 动示意图的习惯;
(3)如果一个物体的运动包含几个阶段,就 要分段分析,各段交接处的速度往往是联系各 段的纽带; (4)运用基本公式或推论等知识进行求解。
nT
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1)匀速直线运动
**v恒定,即大小和方向都不变,且a=0。
(2)匀变速直线运动 **a与v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且a恒定, 即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a与v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a与v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基本公式
பைடு நூலகம் (3)逐差相等
v0
2
v0 aT xi , T xi 1 , T
vt
x xi 1 xi aT
1 2 **证明: xi v0T aT 2 1 2 xi 1 (v0 aT )T aT 2 x xi 1 xi aT 2 即证**

高中物理公式(必修一)完整版完整版

高中物理公式(必修一)完整版完整版

高中物理公式(必修一)完整版1. 运动学公式位移公式:S = vt + 1/2at^2速度公式:v = v0 + at加速度公式:a = (v v0)/t匀速直线运动公式:S = vt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S = v0t + 1/2at^2自由落体运动公式:h = 1/2gt^2抛体运动公式:h = v0t 1/2gt^22. 力学公式牛顿第一定律:F = ma牛顿第二定律:F = m(dv/dt)牛顿第三定律:F12 = F21动能公式:K = 1/2mv^2势能公式:U = mgh动能定理:W = ΔK势能定理:W = ΔU动能守恒定律:K1 + U1 = K2 + U2势能守恒定律:U1 + K1 = U2 + K2动能和势能转化公式:K = U3. 热学公式热力学第一定律:Q = ΔU + W热量公式:Q = mcΔT热容公式:C = Q/ΔT比热容公式:c = Q/mΔT热传导公式:Q/t = kA(ΔT/Δx)热辐射公式:Q = σAT^4热功当量:1卡 = 4.18焦耳4. 光学公式反射定律:入射角 = 反射角折射定律:n1sinθ1 = n2sinθ2光的折射率:n = c/v光的波长:λ = v/f光的频率:f = c/λ光的强度:I = P/A光的功率:P = IV光的传播速度:v = c/n5. 电学公式欧姆定律:V = IR电阻公式:R = ρL/A电功公式:W = Pt电功率公式:P = VI电荷量公式:Q = It电势差公式:V = Ed电容公式:C = Q/V电容器的能量公式:E = 1/2CV^2电荷守恒定律:Q1 + Q2 = Q3 + Q4高中物理公式(必修一)完整版1. 运动学公式位移公式:S = vt + 1/2at^2速度公式:v = v0 + at加速度公式:a = (v v0)/t匀速直线运动公式:S = vt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S = v0t + 1/2at^2自由落体运动公式:h = 1/2gt^2抛体运动公式:h = v0t 1/2gt^22. 力学公式牛顿第一定律:F = ma牛顿第二定律:F = m(dv/dt)牛顿第三定律:F12 = F21动能公式:K = 1/2mv^2势能公式:U = mgh动能定理:W = ΔK势能定理:W = ΔU动能守恒定律:K1 + U1 = K2 + U2势能守恒定律:U1 + K1 = U2 + K2动能和势能转化公式:K = U3. 热学公式热力学第一定律:Q = ΔU + W热量公式:Q = mcΔT热容公式:C = Q/ΔT比热容公式:c = Q/mΔT热传导公式:Q/t = kA(ΔT/Δx)热辐射公式:Q = σAT^4热功当量:1卡 = 4.18焦耳4. 光学公式反射定律:入射角 = 反射角折射定律:n1sinθ1 = n2sinθ2光的折射率:n = c/v光的波长:λ = v/f光的频率:f = c/λ光的强度:I = P/A光的功率:P = IV光的传播速度:v = c/n5. 电学公式欧姆定律:V = IR电阻公式:R = ρL/A电功公式:W = Pt电功率公式:P = VI电荷量公式:Q = It电势差公式:V = Ed电容公式:C = Q/V电容器的能量公式:E = 1/2CV^2电荷守恒定律:Q1 + Q2 = Q3 + Q4还有一些常用的物理常数和单位也需要我们掌握,例如:重力加速度:g = 9.8 m/s^2真空中的光速:c = 3 × 10^8 m/s真空中的电常数:ε0 = 8.85 × 10^12 F/m真空中的磁常数:μ0 = 4π × 10^7 T·m/A了解这些物理常数和单位,有助于我们在计算和推导过程中保持准确性。

物理运动学公式

物理运动学公式

物理运动学公式
物理运动学公式:F = ma
物理运动学学习了许多有关力、加速度和物体运动的定律,其中最重要的定律就是力的定义,即F = ma。

这个公式用来描述物体受力时对其产生的加速度。

其中,F代表力,m代表质量,a代表加速度。

这个公式表明,当力的大小变化时,加速度会相应变化,同时质量也会影响加速度。

如果质量越大,那么运动时需要的力就会越大,从而产生越大的加速度。

而如果质量越小,那么运动时所需要的力就会越小,从而产生越小的加速度。

这个公式也被用来描述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发生的变化。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力会改变它的运动状态,因此加速度会发生变化,而质量也会影响加速度的大小。

此外,这个公式还可以用来计算物体的动量,即动量的定义,即p = mv。

这个公式表明,当物体的质量变化时,它的动量也会随之变化。

另外,物体运动时,动量会继续增加,但质量并不会发生变化。

总之,F = ma是物理运动学中最重要的公式,它用来描述物体受力时对其产生的加速度,它也可以用来计算物体的动量,从而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

物理运动学公式总结

物理运动学公式总结

物理运动学公式总结在物理学中,运动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的规律和性质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运动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描述和计算物体的运动情况。

下面将对一些常见的物理运动学公式进行总结和介绍。

1.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

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我们经常会用到位移、速度和加速度这几个概念。

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表示:位移(s)= 速度(v)×时间(t)。

速度(v)= 位移(s) / 时间(t)。

加速度(a)= 速度的变化量(Δv) / 时间(t)。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是运动学中最基本的公式之一。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公式。

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我们可以用以下公式来描述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位移(s)= 初速度(v0)×时间(t) + 0.5 ×加速度(a)×时间的平方(t^2)。

速度(v)= 初速度(v0) + 加速度(a)×时间(t)。

速度的平方(v^2)= 初速度的平方(v0^2) + 2 ×加速度(a)×位移(s)。

位移(s)= (初速度(v0) + 末速度(v)) / 2 ×时间(t)。

这些公式是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时最常用的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物体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各种运动参数。

3. 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

自由落体运动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描述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我们可以用以下公式来描述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移、速度和时间:位移(s)= 初速度(v0)×时间(t) + 0.5 ×重力加速度(g)×时间的平方(t^2)。

速度(v)= 初速度(v0) + 重力加速度(g)×时间(t)。

末速度(v)= 初速度(v0) + 重力加速度(g)×时间(t)。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各种运动参数,是描述自由落体运动的重要工具。

(完整版)大学物理所有公式

(完整版)大学物理所有公式

第一章质点运动学和牛顿运动定律△r1.1 均匀速度v =△t刹时速度 v= lim△r dr=△t 0△t dt△rlim0ds1. 3 速度 v=dtlim0△t△t△t均匀加快度 a =△v△ta= lim△v dv 刹时加快度(加快度)=△t0△t dt刹时加快度 a= dv=d2r dt dt 2匀速直线运动质点坐标x=x +vt变速运动速度 v=v 0+at变速运动质点坐标x=x0+v0t+ 1 at2222速度随坐标变化公式:v0)-v0 =2a(x-x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v gt v v0gty 1 at2y v0 t 1 gt2 22 v22gy v2v022gy抛体运动速度重量v x v0 cosav y v0 sin a gtx v0 cos a ?t抛体运动距离重量y v0sin a ?t 1 gt22圆周运动加快度等于切向加快度与法向加快度矢量和 a=a t +a n加快度数值a=a t2a n2法向加快度和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快度同样a n= v2R切向加快度只改变速度的大小a t =dvds R dΦdtv Rωdt dt角速度ωdφdt角加快度αdω d 2φdt dt 2角加快度 a 与线加快度 a 、 a 间的关系n t2ω 2a t =dvωa n=v(R )Rω2RαR dR R dt dt牛顿第必定律: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它遇到作使劲而被迫改变这类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遇到外力作用时,所获取的加快度 a 的大小与外力 F 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 m成反比;加快度的方向与外力的方向同样。

1.37 F=ma牛顿第三定律:若物体 A 以力 F1作用与物体 B,则同时物体 B 必以力 F2作用与物体 A;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沿同向来线。

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任何两质点间存在着互相吸引力,其大小与两质点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两质点间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引力的方向沿两质点的连线1.39F=Gm1m2G 为万有引力称量×r 2v02 sin 2a 1.19 射程 X=g射高Y= v02 sin 2a2g1.21 飞翔时间y=xtga —gx2g10-1122N? m/kg重力 P=mg (g重力加快度 )重力 P=GMmr 2M有上两式重力加快度g=G r2 ( 物体的重力加快度与物体自己的质量没关,而紧随它到地心的距离而变)1.22 轨迹方程y=xtga —gx21.43 胡克定律 F= — kx (k是比率常数,称为弹簧的劲度1.23 向心加快度a=2v02 cos2 av 2系数 )最大静摩擦力f最大=μ0N(μ 0静摩擦系数)R滑动摩擦系数 f= μN ( μ滑动摩擦系数略小于μ )第二章 守恒定律动量 P=mvd (mv)dP 牛顿第二定律 F=dt dt动量定理的微分形式 Fdt=mdv=d(mv)dvF=ma=mdtt 2 v 2Fdt = d (mv) = mv 2- mv 1t 1v 1冲量 I= t 2 Fdtt 1动量定理 I=P 2-P 1均匀冲力 F 与冲量I=t 2Fdt = F (t -t )t 1 21t 2IFdtmv 2 mv 1均匀冲力 F ==t 1t 1 t 2 t 1=t 1t 2t 2质点系的动量定理 (F 1 +F 2 ) △ t=(m 1v 1+m 2v 2) —(m 1v 10+m 2 v 20)左面为系统所受的外力的总动量,第一项为系统的末动量,二为初动量nnn2.13 质点系的动量定理:F i △ tm i v im i vi 0i 1i 1i 1作用在系统上的外力的总冲量等于系统总动量的增量2.14 质点系的动量守恒定律 (系统不受外力或外力矢量和 为零)nnm i v i =m i v i0 =常矢量i1i 1L p ? R mvR 圆周运动角动量R 为半径Lp ? dmvd 非圆周运动, d 为参照点 o 到 p点的垂直距离L mvr sin 同上MFd Fr sin F 对参照点的力矩Mr ? F力矩MdL作用在质点上的合外力矩等于质点角动dt量的时间变化率dLdt假如关于某一固定参照点, 质点(系)L 常矢量所受的外力矩的矢量和为零, 则此质点关于该参照点的角动量保持不变。

常用物理公式大全

常用物理公式大全

常用物理公式大全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物质、能量、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在物理学中,有许多常用的物理公式,这些公式对于分析和解决各种物理问题非常重要。

本文将向您介绍一些常见的物理公式,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1.运动学公式:1.1匀速直线运动- 位移公式:s = vt-平均速度公式:v=(s2-s1)/(t2-t1)-加速度公式:a=01.2匀加速直线运动- 位移公式:s = v0t + 1/2at^2- 速度公式:v = v0 + at-加速度公式:a=(v-v0)/t2.力学公式:2.1牛顿第一定律:若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合力等于零,且物体静止,则该物体将保持静止;若物体运动,则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2.2 牛顿第二定律:F = ma-F:力,单位为牛顿(N)- m:物体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a:物体的加速度,单位为米每秒平方(m/s^2)2.3牛顿第三定律:对于任何作用力,总有一个与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作用在产生作用力的物体上。

3.能量公式:3.1 动能公式:K = 1/2mv^2-K:物体的动能,单位为焦耳(J)- m:物体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v:物体的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3.2势能公式:- 重力势能:Ep = mgh-Ep:物体的重力势能,单位为焦耳(J)- m:物体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g:重力加速度,单位为米每秒平方(m/s^2)-h:物体的高度,单位为米(m)- 弹性势能:Ep = 1/2kx^2-Ep:物体的弹性势能,单位为焦耳(J)-k:弹簧的弹性系数,单位为牛顿每米(N/m)-x:弹簧伸长或压缩的位移,单位为米(m)4.流体力学公式:4.1压强定义:P=F/A-P:压强,单位为帕斯卡(Pa)-F:力,单位为牛顿(N)-A: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4.2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Fb=ρVg-Fb:浮力,单位为牛顿(N)- ρ:液体的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3)-V: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单位为立方米(m^3)-g:重力加速度5.电磁学公式:5.1电场强度定义:E=F/q-E:电场强度,单位为牛顿每库仑(N/C)-F:力,单位为牛顿(N)-q:电荷,单位为库仑(C)5.2 库仑定律:F = kq1q2 / r^2-F:力,单位为牛顿(N)-k:库仑常数,约等于9×10^9N·m^2/C^2-q1、q2:电荷,单位为库仑(C)-r:电荷之间的距离,单位为米(m)以上是一些常用的物理公式,它们在解决各种物理问题和计算物理量时非常有用。

运动学基本公式

运动学基本公式

运动学基本公式运动学基本公式运动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性质,包括位置、速度、加速度等。

在运动学的研究中,有许多基本公式,下面将会介绍这些公式。

1. 位移位移指的是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变化。

它的大小和方向可以通过两点之间的距离和方向来表示。

计算公式如下:Δx = x2 - x1其中,Δx表示位移,x1和x2分别表示物体的初位置和末位置。

2. 平均速度速度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距离。

平均速度指的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计算公式如下:v = Δx/Δt其中,v表示平均速度,Δx表示位移,Δt表示时间。

3. 瞬时速度瞬时速度指的是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

它可以通过求导数的方式来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v = dx/dt其中,v表示瞬时速度,dx表示位移的微小变化,dt表示时间的微小变化。

4. 平均加速度加速度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

平均加速度指的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

计算公式如下:a = Δv/Δt其中,a表示平均加速度,Δv表示速度的变化量,Δt 表示时间。

5. 瞬时加速度瞬时加速度指的是物体在某一瞬间的加速度。

它可以通过求导数的方式来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a = dv/dt其中,a表示瞬时加速度,dv表示速度的微小变化,dt 表示时间的微小变化。

6.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它表明当物体受力为零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公式如下:F = ma = 0其中,F表示物体所受外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7.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的是物体所受外力与其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它的数学表达式如下:F = ma其中,F表示物体所受外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8.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它表明作用于物体的力和受到的反力具有相等的大小和相反的方向。

它的数学表达式如下:FAB = -FBA其中,FAB表示A作用于B的力,FBA表示B作用于A的力。

运动学的基本公式

运动学的基本公式

运动学的基本公式运动学是物理学中一个有趣又实用的部分,它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运动学里那些基本公式。

记得有一次,我带着我家小侄子去公园玩耍。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公园里热闹非凡。

小侄子看到有人在玩滑板,兴奋得不得了,拉着我就跑过去看。

只见那个玩滑板的少年,身姿矫健,在小道上飞速滑行。

这时候,小侄子好奇地问我:“叔叔,他为什么能滑得这么快呀?”我笑着告诉他,这就涉及到咱们今天要说的运动学啦。

咱们先来说说速度这个概念。

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用公式表示就是 v = s/t 。

比如说,一辆汽车在 2 小时内行驶了 120 千米,那它的平均速度就是 120 千米除以 2 小时,等于 60 千米/小时。

再说说加速度,加速度是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公式是 a = (v - u) / t 。

这就好比咱们跑步,一开始跑得慢,后来越跑越快,这个速度增加的快慢程度就是加速度。

有一次在学校的运动会上,我看到一个同学参加 100 米短跑比赛。

发令枪响,他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

在起跑的瞬间,他的加速度特别大,迅速提升了速度。

位移公式也很重要哦,s = ut + 1/2 at²。

假设一个小球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加速度为 9.8 米/秒²,下落时间为 3 秒,那它下落的位移就是0×3 + 1/2×9.8×3² = 44.1 米。

咱们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运动学的例子。

比如坐电梯,电梯上升或者下降的速度、经过的楼层高度,都可以用运动学公式来计算。

还有骑自行车,当你用力蹬车加速的时候,加速度就产生了。

而你骑行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也能用来计算平均速度。

总之,运动学的基本公式就像是我们理解物体运动的钥匙。

通过这些公式,我们能更清楚地了解身边各种物体的运动规律。

就像那天在公园里,虽然那个玩滑板的少年滑得很快,但我们可以用运动学的知识去分析他的运动状态。

高中物理公式运动学

高中物理公式运动学

高中物理公式运动学你观察一下就会发现,物理的难是难在哪几个章节?最核心的就是运动学和力学。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中物理公式,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高中物理公式(一)(1)平抛运动速度公式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分速度公式:合速度公式: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公式:(2)平抛运动位移公式平抛运动的公式(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位移计算公式)平抛运动轨迹是二次函数的证明前文中讲到了,平抛运动轨迹与是数学中讲到的抛物线一致。

下面我们来给大家做一个证明。

我们知道抛物线轨迹是二次曲线(函数y 关于自变量x的二次曲线),下面我们来对抛物线轨迹做一个证明,证明其也是二次函数关系。

这是新课标改革新添加的内容,在大纲版中没有涉及。

前面已经提及,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与竖直两个方向上的位移公式如下:水平方向x=v0t;(1)竖直方向y=?gt2;(2)把(1)中的t=x/v0带入到(2)中,不难得到这样的结论y=gx2/(2v02)我们可以将其写成y=kx2的形式;其中k=g/(2V02)。

王尚老师辅导书物理自诊断每道题都有视频讲解,哪道题不会扫题旁二维码即可看视频,学习更高效,考试分数更高。

欢迎添加微信teacherws咨询。

显然,y与x这两个位移量之间是二次线性关系,且此函数图像过原点。

这个二次函数(y=ax2+bx+c)的特点是b和c均为零。

合位移公式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公式:请注意这是位移夹角公式,注意其与上文中速度夹角θ的区别。

高中物理公式(二)1)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平均速度公式:(2)匀变速直线运动1、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公式:2、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3、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公式:适合不涉及时间时的计算公式。

4、平均速度公式:即为中间时刻的速度。

5、中间位移处的速度大小:并且,前者为中间位移时的速度,后者为中间时刻的速度。

6、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导公式: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之差是个恒量,即:△s=sn+1 —sn=aT?=恒量2、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T为等分时间间隔):①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的比值为:v1:v2:v3……:vn=1:2:3……:n②1T内、2T内、3T内……的位移之比为:s1:s2:s3:……:sn=1?:2?:3?……:n?③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位移之比为:SI:SII:SIII:……:Sn=1:3:5……:(2n-1)④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t1:t2:t3:……:tn=高中物理公式(三)斜抛运动公式1.斜抛运动的定义:初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运动模式,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大学物理 第二章牛顿运动定律

大学物理 第二章牛顿运动定律
gravitational force
赵 承 均
万有引力定律 任意两质点相互吸引,引力的大小与两者质量乘积成正比, 任意两质点相互吸引,引力的大小与两者质量乘积成正比,与其距离的 平方成反比,力的方向沿着两质点连线的方向。 平方成反比,力的方向沿着两质点连线的方向。
r m1m2 r F = −G 3 r r
赵 承 均
&& mx = p sin ωt
o
v Fx
x
x
即:
m
dv = p sin ωt dt
重 大 数 理 学 院
r r F ( t ) = ma ( t ) r & = mv ( t ) r && ( t ) = mr
此微分形式表明:力与加速度成一一对应关系。 此微分形式表明:力与加速度成一一对应关系。
赵 承 均
牛顿第二定律适用于质点,或通过物理简化的质点。 牛顿第二定律适用于质点,或通过物理简化的质点。 牛顿第二定律适用于宏观低速情况, 牛顿第二定律适用于宏观低速情况,而在微观 ( l ≤ 1 0 − 1 0 m 情况与实验有很大偏差。 高速 ( v ≥ 1 0 − 2 c ) 情况与实验有很大偏差。 牛顿第二定律适用于惯性系,而对非惯性系不成立。 牛顿第二定律适用于惯性系,而对非惯性系不成立。
赵 承 均
牛顿第二定律 在力的作用下物体所获得的加速度的大小与作用力的大小成正比, 在力的作用下物体所获得的加速度的大小与作用力的大小成正比, 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 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
r r F = ma
在国际单位中,质量的单位为kg(千克),长度的单位为m 在国际单位中,质量的单位为kg(千克),长度的单位为m(米), kg ),长度的单位为 时间的单位为s ),这些是基本单位。力的单位为N 牛顿), 这些是基本单位 ),是 时间的单位为s(秒),这些是基本单位。力的单位为N(牛顿),是导 出单位: 出单位: =1kg× 1N =1kg×1m/s2

高中物理必修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必修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必修公式大全一、运动学公式。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1. 速度公式。

- v = v_0+at- 其中v是末速度,v_0是初速度,a是加速度,t是时间。

2. 位移公式。

- x=v_0t+(1)/(2)at^2- x表示位移。

3. 速度 - 位移公式。

- v^2-v_0^2=2ax4. 平均速度公式。

- ¯v=(v + v_0)/(2)(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又因为x=¯vt,所以x=(v_0 + v)/(2)t(二)自由落体运动(v_0 = 0,a = g,g≈9.8m/s^2)1. 速度公式。

- v = gt2. 位移公式。

- h=(1)/(2)gt^23. 速度 - 位移公式。

- v^2=2gh二、相互作用公式。

(一)重力。

1. G = mg- 其中G表示重力,m表示物体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

(二)弹力。

1. 胡克定律F = kx- F是弹力,k是劲度系数,x是弹簧的形变量。

(三)摩擦力。

1. 滑动摩擦力。

- F_f=μ F_N- 其中F_f是滑动摩擦力,μ是动摩擦因数,F_N是正压力。

2. 静摩擦力。

- 0≤ F_f静≤ F_max,F_max是最大静摩擦力,其大小与正压力等因素有关,一般近似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在数值上。

三、牛顿运动定律。

(一)牛顿第二定律。

1. F = ma- F是合外力,m是物体质量,a是加速度。

四、曲线运动。

(一)平抛运动。

1. 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 x = v_0t2. 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 y=(1)/(2)gt^2- v_y = gt- 合速度v=√(v_0)^2+v_{y^2}=√(v_0)^2+g^2t^2- 合位移s=√(x^2)+y^{2}(二)圆周运动。

1. 线速度。

- v=(Δ s)/(Δ t)(定义式),对于圆周运动v = ω r- 其中ω是角速度,r是半径。

2. 角速度。

- ω=(Δθ)/(Δ t)(定义式),ω = 2π n(n是转速,单位为r/s)3. 向心加速度。

物理必修二公式汇总

物理必修二公式汇总

物理必修二公式汇总一、曲线运动1. 平抛运动- 水平方向:x = v_0t(v_0为平抛初速度,x为水平位移,t为运动时间) - 竖直方向:y=(1)/(2)gt^2(g为重力加速度,y为竖直位移)- 合位移大小:s = √(x^2)+y^{2}- 合位移方向:tanθ=(y)/(x)(θ为合位移与水平方向夹角)- 竖直方向速度:v_y = gt- 合速度大小:v=√(v_{0)^2+v_{y}^2}- 合速度方向:tanα=(v_y)/(v_0)(α为合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2. 斜抛运动(以斜向上抛为例,初速度v_0,抛射角θ)- 水平方向:x = v_0cosθ· t- 竖直方向:y=v_0sinθ· t-(1)/(2)gt^2二、圆周运动1. 线速度- 定义式:v=(Δ s)/(Δ t)(Δ s为弧长,Δ t为时间)- 与角速度关系:v = ω r(ω为角速度,r为圆周运动半径)2. 角速度- 定义式:ω=(Δθ)/(Δ t)(Δθ为圆心角,单位为弧度,Δ t为时间)3. 周期T、频率f和转速n关系- T=(1)/(f),n=(1)/(T)(n的单位为r/s,f的单位为Hz)- ω=(2π)/(T) = 2π f=2π n4. 向心加速度- a = frac{v^2}{r}=rω^2=ω v5. 向心力- F = ma=mfrac{v^2}{r}=mrω^2=mω v三、万有引力定律1. 万有引力定律公式- F = G(Mm)/(r^2)(G为引力常量G = 6.67×10^-11N· m^2/kg^2,M、m为两物体质量,r为两物体质心距离)2. 天体运动基本公式(以中心天体质量M,环绕天体质量m,轨道半径r为例)-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G(Mm)/(r^2)=mfrac{v^2}{r},可得v=√(frac{GM){r}}- G(Mm)/(r^2) = mrω^2,可得ω=√(frac{GM){r^3}}- G(Mm)/(r^2)=mfrac{4π^2r}{T^2},可得T = 2π√((r^3))/(GM)- 在星球表面附近(忽略星球自转影响):mg = G(Mm)/(R^2)(R为星球半径,g为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可得g=(GM)/(R^2)。

物理运动学基本公式

物理运动学基本公式

基本公式:①速度公式:v t=v0+at②位移公式:s=v0t+at2③速度位移公式:v t2-v02=2as推导公式:①平均速度公式:V=②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③某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公式:无论匀加速还是匀减速,都有④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差值是恒量,即ΔS=S n+l–S n=aT2=恒量。

?⑤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比例关系(设T为相等的时间间隔,s为相等的位移间隔):?Ⅰ、T末、2T末、3T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v1:v2:v3:……:v n=1:2:3:……:nⅡ、1T内、2T内、3T内……的位移之比为:s1:s2:s3:……:s n=1:4:9:……:n2Ⅲ、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的位移之比为:sⅠ:sⅡ:sⅢ:……:s=1:3:5:……:(2N-1)NⅣ、前一个s、前两个s、前三个s……所用的时间之比为:t1:t2:t3:……:=1:……:tnⅤ、第一个s、第二个s、第三个s……所用的时间之比为tⅠ、tⅡ、tⅢ:……:=1:……:tN追及相遇问题:①当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时,由于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所以两物体之间的距离会不断发生变化,两物体间距会越来越大或越来越小,这时就会涉及追及、相遇或避免碰撞等问题。

②追及问题的两类情况:Ⅰ、速度大者减速(如匀减速直线运动)追速度小者(如匀速运动):Ⅱ、速度小者加速(如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追速度大者(如匀速运动):③相遇问题的常见情况:Ⅰ、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即相遇Ⅱ、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的距离时即相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公式:
•①速度公式:v t=v0+at
•②位移公式:s=v0t+at2
•③速度位移公式:v t2-v02=2as
•推导公式:
•①平均速度公式:V=
•②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③某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公式:
•无论匀加速还是匀减速,都有
•④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差值是恒量,
•即ΔS=S n+l–S n=aT2=恒量。

•⑤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比例关系(设T为相等的时间间隔,s为相等的位移间隔):
•Ⅰ、T末、2T末、3T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v1:v2:v3:……:v n=1:2:3:……:n
•Ⅱ、1T内、2T内、3T内……的位移之比为:s1:s2:s3:……:s n=1:4:9:……:n2
•Ⅲ、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的位移之比为:sⅠ:sⅡ:sⅢ:……:s N=1:3:5:……:(2N-1)
•Ⅳ、前一个s、前两个s、前三个s……所用的时间之比为:t1:t2:t3:……:t n=1:……:
•Ⅴ、第一个s、第二个s、第三个s……所用的时间之比为tⅠ、t Ⅱ、tⅢ:……:t N=1:……:
•追及相遇问题:
•①当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时,由于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所以两物体之间的距离会不断发生变化,两物体间距会越来越大或越来越小,这时就会涉及追及、相遇或避免碰撞等问题。

•②追及问题的两类情况:
•Ⅰ、速度大者减速(如匀减速直线运动)追速度小者(如匀速运动):
Ⅱ、速度小者加速(如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追速度大者(如
匀速运动):
•③相遇问题的常见情况:
•Ⅰ、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即相遇
•Ⅱ、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的距离时即相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