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金属化合物
金属有机化合物
第三章金属有机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第一部分金属有机化合物概述一、什么是金属有机化合物?金属有机化合物,简单的说,就是碳原子和金属原子直接相连的化合物。
最经典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包括格氏试剂、丁基锂等;后来研究范围扩展到过渡金属有机物。
金属与碳直接键合的“有机的”化合物才是金属有机化合物含B—C,Si—C,P—C等键的有机化合物,在制法、性质、结构等方面与金属有机化合物很相似,可称它们为元素有机化合物或类金属有机化合物并把它们放在金属有机化学中讨论。
广义金属有机化合物,将硫、硒、碲、磷、砷、硅、硼等带有金属性质的非金属都算成金属,实际上已经超越了经典金属有机化合物的范畴。
但是由于元素有机化学和金属有机化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将其混在一起也不致引起太大的混乱。
二、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总体上可分为二大类:即非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和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
(1) 非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包括主族金属有机化合物和类金属(元素)有机化合物。
主族金属的d层轨道中已填满了电子,用s、p轨道中的电子与有机基团成键。
(2) 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主要是指由过渡金属与有机基团所形成的化合物。
过渡金属除s、p轨道外,d轨道的电子也参加成键。
配位不饱和的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存在空轨道,为它们作为催化剂和有机合成试剂提供了条件。
非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通常包括三类:第一类:主族金属有机化合物第一族的锂、钠、钾第二族的铍、镁、钙第十三族的铝、镓、铟、铊第十四族的锡、铅第十五族的铋第二类:第十一、十二族金属有机合物第十一族的铜、银、金第十二族的锌、镉、汞CuLiRCu R2第三类:元素有机化合物第十三族的硼第十四族的硅第十五族的磷、砷第十六族的硫、硒、碲等所形成的有机化合物用于形成非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的金属包括: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主要是指由第三~第十族的过渡金属形成的有机物几种有代表性的过渡金属配合物三、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发展历程下面按时间顺序来说明金属有机化合物产生和发展及其规律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并探讨学科的研究方法。
有机化学中的金属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学中的金属有机化合物金属有机化合物是有机化学领域中的一类重要化合物,其分子结构中含有金属与有机基团的化学键。
金属有机化合物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对于研究金属有机化学以及发展金属有机合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合成方法以及其在催化反应和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一、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定义金属有机化合物是指化合物中含有金属元素(如铁、铜、锌等)和有机基团(如烃基、醇基等)的共价键。
这些化合物通常以配合物的形式存在,其中金属中心与有机基团通过配位键相连。
金属有机化合物可以根据金属元素的性质和配位方式进行分类,如金属卡宾、金属烯烃配合物等。
二、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1. 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可以通过直接反应法实现。
直接反应法是指金属与有机底物直接发生反应生成金属有机化合物。
例如,Grignard 试剂与卤化物反应生成金属有机化合物,这是一种常用的合成金属有机化合物的方法。
2. 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也可以通过还原法实现。
还原法是指用还原剂还原金属盐类,使金属离子与有机底物发生反应生成金属有机化合物。
这种方法常用于合成铁、镍等金属有机化合物。
3. 另一种常用的合成金属有机化合物的方法是配体交换法。
配体交换法是通过将金属配合物中的配体与有机配体交换,从而生成金属有机化合物。
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合成含铂、钯等金属的有机化合物。
三、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应用金属有机化合物在催化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铁-铍双金属有机化合物可以催化烯烃羰基化反应,得到醛和酮化合物。
铜配合物可用作C-C键的形成催化剂,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领域。
金属有机化合物在材料科学中也具有广泛应用。
例如,金属有机化合物可以用于合成金属有机聚合物,这些聚合物在光电、荧光材料方面具有良好性能。
金属有机化合物还可以用于制备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这种材料在气体吸附、分离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总结金属有机化合物是有机化学中的重要研究对象,对于金属有机化学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章 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反应
*** 1. 有机锂试剂与格氏试剂的差异:
⑵ 与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加成
与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加成时,格氏试
剂优先发生1,4-加成反应,而有机锂试剂则优先
进行1,2-加成反应。
O C6H5CH=CHCC6H5
C6H5MgX
OH
(C6H5)2CHCH=CC6H5
(C6H5)2CHCH2COC6H5
RMgX
该反应是法国有机化学家Grignard(格利雅)于1901年在
他的博士论文研究中首次发现的。为纪念这位化学家对化学
事业的贡献,人们将烷基卤化镁称为Grignard试剂。
(2) 机理 : R-X Mg R• + X • (在金属表面产生)
X • + Mg
X Mg • RX R Mg X + X •
RCH2CH2OH
合成增加两个碳的伯醇
11
格氏反应 (2)与醛(除甲醛外)、取代环氧乙烷反应制备仲醇
1) R' MgX RCHO 2) H3+O
OH R-CH-R'
OH
O
1) RMgX
CH3 2) H3 +O
R-CH2-CH-CH3
注:格氏试剂一般是进攻空间位阻小的碳原子。
12
格氏反应
(3)与酮、羧酸衍生物反应制备叔醇
(CH3)2CHCH2CH2Li
3. 有机锂化合物与同某些电正性较低的金属 卤化物反应,制备该金属的有机化台物。
4RLi + SnCl4
R4Sn + 4LiCl
2RLi + HgC]2
R2Hg + 2LiCl
2RLi + CuI 乙醚/THF R2CuLi + LiI
有机金属化合物
一、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发展简史
最早的金属有机化合物是1827年由丹麦 药剂师Zeise用乙醇和氯铂酸盐反应而合 成的K[Pt(CH2=CH2)Cl3]:
Fe
了
1973年的若贝尔化学奖。
1953年末Ziegler领导的西德MaxPlank煤炭 研究所发现的Ziegler催化剂。
随后,Natta发现Natta催化剂,合称ZieglerNatta催化剂。
Ziegler, Natta(1963年)等由于这些研究获得了 诺贝尔化学奖。
1950年初,是金属有机化学新纪云的开端。
合物活化CO的重要性。 ➢ 在CO的多相催化反应中,CO吸附于金属催化剂表面,实
际上形成了金属羰基配位络合物,使CO活化,接着进行 后续的反应。
➢ IR可以表征各种羰基:
❖ CO为2143 cm-1
❖ H3BCO为2164 cm-1,说明其中无 π -反 馈键。
❖ Ni(CO)4 2057 cm-1,就要低一点,说明 有π-反馈键。
2、π配体
配体的给电子作用与受电子作用都通过π 轨道实现的不饱和有机配体。
Fe
Fe(C5H5)2
Ph 3P Pt
Ph C
Ph 3P
C Ph
(C2Ph2)Pt(PPh3)2
3、π酸配体
不饱和有机配体既可以给出σ电子,同时 又可以空的π轨道接受金属的电子。
O C O C Ni C O C O
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的合成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的合成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有机金属化合物(organometallic compound)是由碳-金属键构成的化合物,通常是金属和有机官能团之间的反应得到的。
它在有机合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制备方法也很多样化。
一、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制备方法1. 直接金属化法使用活泼金属(如锂、钠、钾、镁、铝等)和卤代烃或烯烃等发生取代反应制备有机金属化合物。
例如:2 R-X + 2 Li → R2Li + 2 LiXAlkyl halide(卤化烃) 和有机锂(lithium organic)反应得到亚烷基锂(alkenyllithium)。
不同官能团的卤化物与活泼金属反应可直接合成不同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如亚胺基、氨基甲氧基、羟基、羰基等。
2. 金属-卤代烃交换反应把金属org链接到卤代烃的碳上,也就是利用一种含有金属的试剂和卤代烃反应,得到金属和碳的键,可产生不同的金属R基,例如:Alkyl halide(卤化烃)和有机锌试剂(organozinc reagents)反应制得亚烷基锌(alkenylzinc),用于卡宾与碳碳双键缩合等反应。
3. 索尔克-瓦特逊反应此方法常用于制备金属热分解的金属氢化物需要的配体。
4. 钴、铂催化反应像氢化钯碳酸催化和利用乙烯配合物铍和铁催化等方法可以用于制备有机金属化合物。
二、有机金属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有机金属化合物是一些重要的化学合成中间体和试剂。
其化学性质活泼,可以与大量官能团发生取代、缩合、氧化、还原等反应而形成新的化合物。
以下是有机金属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1. 卡宾反应卡宾是由过渡金属如铜、银或镍催化产生的富电子中间体,在使用范围内,该反应被广泛应用于产生新的碳-碳键。
卡宾交换反应(carbene exchange reaction)是一个强大的工具,可以在有机金属化合物中利用卡宾产生新的键。
2. 金属卡宾烷基反应金属卡宾烷基反应(metal carbene alkyl reaction)是另一种有机金属化合物的重要应用。
有机金属化合物——
有机金属化合物
由于这两种成键作用的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协同作 用,增强了σ-π配键的成键效应,增强了羰基化合物的 稳定性。
有机金属化合物
有效原子序数规则(EAN规则) 最早提出是用以预言金属羰基化合物稳定性的经验规则, 称为有效原子序数规则(EAN规则) 该规则用以预言稳定存在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应该符合 过渡金属全部电子总数+所有配体提供成键的电子数=该金属 所在周期中稀有气体的原子序数要求的化合物。
有机金属化合物
6σ LUMO _ C + 2π C _ _ C 2pz 1π 2s 4σ 2s _ C + O _ 4σ 2py 2px C _ + O 1π (二重简并) O O + 5σ + _ O _ 2π (二重简并) + 6σ
HOMO + 2px 2py 2pz 5σ
3σ C C CO O
如果化合物中的碳原子是通过其他原子如:O、S及N等 与金属键合的化合物,如二乙硫基汞(C2H5S)2Hg和四丙 氧基钛(C3H7O)4Ti,不含有M—C键,应该不属于有机 金属化合物。
但是广义上讲,只要是配合物中含有有机配体,包括通 过O、S、N、及P等原子键合的,通常也被列为有机金属 化合物。 广义:金属与有机基团直接键合的一类化合物。
有机金属化合物
Organometallic Compounds
有机金属化合物 1.1827年:Zeise 制得了第一个有机金属化合物 蔡斯盐K[PtCl3(C2H4)]· 2O; H 2.1842年:R.W.Bunsen 合成了第一个纯有机砷 化物R3As; 3.1901年:格林尼亚发现了格氏试剂,有机镁化 合物RMgX ,因此,他获得了诺贝尔奖; 4.1951年: Fe(C5H5)2 的合成 ---- 有机金属化学 迅速 发展。
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定义 -回复
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定义-回复有机金属化合物是由有机基团(含碳和氢)与金属原子(或金属离子)通过共价键结合而形成的化合物。
在这些化合物中,金属原子或金属离子与有机基团之间的键称为金属-有机键,其中金属原子或金属离子的d轨道与有机基团的p轨道重叠形成的σ键是最常见的类型。
有机金属化合物是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的交叉领域,它们的结构和性质介于这两个学科之间。
随着人们对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有机金属化合物变得越来越重要,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催化剂、生物医学、光电器件等领域。
在有机金属化合物中,有机基团的选择十分重要,它决定了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常用的有机基团包括烷基、芳基、烯基、炔基、羰基、酯基等。
这些有机基团可以给予化合物不同的溶解性、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有机金属化合物可以按照金属原子或金属离子的价态进行分类。
最常见的有机金属化合物是以过渡金属(如铁、钴、镍、铜、铂等)为中心的配合物,也包括具有主族金属(如锂、镁、铝等)的有机化合物。
根据配体取代情况和配位数,有机金属化合物可以形成不同的结构和几何异构体。
在有机金属化合物中,金属-有机键的形成是通过配体(有机基团)中的一个或多个孤对电子与金属原子(或金属离子)进行配位而形成的。
这些配体可以是单个的分子,也可以是多个配体通过桥联所形成的多核有机金属化合物。
一些常见的配体包括环状配体(如环状二烯、环状含氮配体)、螯合配体(如β-二酮、氨基醇)和功能化配体(如取代膦、氨基、羰基等)。
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配体取代、还原、氧化和加合反应。
在配体取代反应中,已有的配体被新的配体替代,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配体结构来合成特定的有机金属化合物。
在还原和氧化反应中,通常需要使用还原剂或氧化剂来改变金属的价态,从而形成不同的有机金属化合物。
加合反应是一种将金属原子或金属离子与无机物或有机物进行反应,生成新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的方法。
除了用作基础化学品的合成和研究工具之外,有机金属化合物还具有广泛的应用。
有机金属化合物
Phosphine complexes
PPh 3 Ph3P Rh Cl PPh 3 Ph3P PPh 3 Cl Ru Cl PPh 3
Organosilicon and organoboron compounds
Ph Si Ph
• Metal main group transition metal f-block metal
[PtCl3(C2H4)]-
[Ni(CO)4]
Metal hydride complexes
H Et3P Pt Cl PEt 3 Ph3P H2 PPh 3 H Ru H PPh 3
N2-complexes,
H3N H3N NH3 NH3 Ru N N NH3 2+ Ph2P Ph2P PPh 2 Mo PPh 2 N N N N
交界碱
Hard ligands: N, O, F,
Soft ligands: a) 第三周期及以下的原子 b) 可接受p电子的原子 c) 含有p电子的,如
C C
C
C
HSAB原则—— 硬亲硬、软亲软、软硬交界就不管 硬的配体易于和硬的金属形成稳定的配合物 (金属通常处于高的 氧化态) 如 Al3+, Fe3+, Cu 2+, Ti4+, Pt4+. AlF63-, Ti(OR)4 very stable complexes Pt(0)-F, Pt(0)-OR, W(0) very rare. 软的配体易于和软的金属形成稳定的配合物 (金属通常处于低的 氧化态) 如Mn(I), Co(I), Fe(II), Pt(II), Pt(0)…) Pt(II) is soft but Pt(IV) is hard Cl Pt Cl Cl Pt(IV)
常用的有机金属化合物有哪些
常用的有机金属化合物有哪些
什么是有机金属化合物:
由金属原子与碳原子直接相连成键而形成的有化合物称为有机金属化合物,如甲基钾、丁基锂等。
有机化合物用途:
有机金属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用途广泛,如、制备高分子化合物,常会用烷基铝作为催化剂使用,在有机合成中,有机金属化合物可以提供碳负离子、自由基和卡宾等活泼中间体,有机金属化合物是极为有用的一类合成剂。
常用有机金属有机化合物:
有机金属化合物种类繁多,应用比较广泛,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有机金属化合物
丁基锂:有机锂化合物是重要的碱性金属有机化合物,在有机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制备方面有很重要的价值。
丁基锂可溶于苯或环乙烷,性质与格氏试剂相似,比格氏试剂活泼,能发生一些很有价值很有实用的反应。
二甲基锌:常温下具有挥发性液体,其化学性质虽然不如有基金属锂化合物活泼。
确常被用于集合反应的催化剂,适用于各种烯烃单体和羰基化合物时作为引发剂。
三乙基铝:为无色液体,与空气接触时会迅速氧化甚至自燃,遇水会与水发生强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乙烷,并且会产生大量的热,通常溶于烃类溶剂中保存,使用需要小心。
三乙基铝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热稳定性差,比较难制的纯品。
,如三乙基铝和四氯化钛组成的复合催化剂称为齐格勒一钠塔催化剂,可使乙烯在常压下进行聚合,也能使丙烯进行定向聚合,因此三乙基铝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
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定义 -回复
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定义-回复有机金属化合物是指含有金属原子与碳原子直接成键的化合物。
在有机化学领域,传统上人们认为碳原子只会与氢、氧、氮等非金属原子形成化合物,而金属元素在无机化学中扮演重要角色。
然而,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研究进展表明,碳原子与金属原子可以形成稳定的共价键,并且这些金属原子还保持了其特有的反应性和性质。
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发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当时的研究人员,如Paul Sabatier和Alfred Werner,首次合成了一些含有金属原子的有机化合物,并提出了有机金属化学的基本原理。
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可以通过碳原子对金属原子的取代反应来实现。
例如,当碳原子取代了一个氧原子或氯原子时,有机金属化合物就会形成。
这种反应通常通过以金属原子为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如钯(Pd)、铑(Rh)、钌(Ru)等金属催化剂常用于促进这样的反应。
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形成对于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有机化学中,金属催化剂可以提供特殊反应环境,例如在惰性气氛下或高温高压条件下实现特定的合成反应。
这些反应通常具有高选择性和高效率,使得有机金属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在无机化学中,有机金属化合物不仅可以作为有机化学反应的催化剂,还可以用作非线性光学材料、电子传输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对象。
例如,酚醛树脂和聚合物金属络合物是一类重要的非线性光学材料,它们可以应用于光学通信、光触媒和激光技术等领域。
有机金属化合物还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
近年来,许多药物研究中发现了金属有机化合物作为药物分子的有益应用。
这些化合物可用于抗菌剂、抗肿瘤剂、抗病毒剂等的合成,并显示出比传统有机分子更好的药物活性和选择性。
尽管有机金属化合物在诸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和潜在应用,但其合成和研究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合成需要精确控制反应条件,以防止无关的副反应和亚化学等现象的发生。
此外,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稳定性和寿命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有机金属化合物
双桥基不对称配位:CO分子中不仅碳原子与2个 金属原子配位,而且O原子也与金属配位,形成 M‥O键,此时两个M-C键键长不等。 O C M M
三桥基配位:CO分子通过碳原子与3个金属原子 配位,C-O轴垂直于M3平面,这种配位方式也称 作面桥配位。 O C M M M
Rh6(CO)16
CO的不同配位方式,可通过红外光谱鉴定。 羰基化合物中π反馈键的存在,削弱了C-O三 键,增强了M-C键。这不仅表现在键长的变化上, 而且也影响了C-O键和M-C键的伸缩振动平率ν, 使前者减小,后者增大。
第5章 有机金属化合物 章
§5.1 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5.2 有效原子序数规则 §5.3 过渡金属的羰基化合物 §5.4 过渡金属的分子氮 和亚硝酰化合物 §5.5 过渡金属的不饱和烃化合物
§5.1
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5.1.1 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定义
5.1.2 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分类
5.1.1 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定义
§5.2 有效原子序数规则
5.2.1 18和16电子规则 和 电子规则 5.2.2 金属的氧化态 5.2.3 配体电子数的计算 5.2.4 EAN规则应用 规则应用
5.2.1 18和16电子规则 和 电子规则
20世纪30年代,英国化学家N. V. Sidgwick提出 一条用以预言金属羰基化合物稳定性的经验规则, 称为有效原子序数(effective atomic number)规则, 简称EAN规则。 EAN规则认为稳定存在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应该 符合:金属原子的电子总数加上所有配体提供的电 子数等于同周期的稀有气体的原子序数。对于过渡 金属,该规则表述为:每个过渡金属原子的价电子 数加上配体提供的电子数等于18,故该规则又称为 “18电子规则”。
化学中的金属有机化学
化学中的金属有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是一门研究金属和有机化合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也被称为金属有机合成化学。
它研究的对象包括有机金属化合物、烷基金属化合物、金属簇化合物、金属配合物等,这些化合物在化学合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有机金属化合物有机金属化合物指的是含有金属-碳键的化合物。
常见的有机金属化合物有乙二醇铜、四乙基铅、二茂铁等。
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特点是:化学性质活泼,易于发生反应;物理性质稳定,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和溶解性;结构复杂,分子量较大。
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们可以用于有机合成反应,例如羰基还原、烯烃和炔烃的加成反应、卤代烃的交换反应等。
此外,有机金属化合物还可以用于材料化学、电子化学、生物化学等领域。
例如,有机金属化合物可被用作催化剂,例如钯和铂等金属的有机化合物常常用于重要的催化反应,如膦化物的交叉偶联。
二、烷基金属化合物烷基金属化合物指的是含有金属与烷基(CnHm)基团形成的化合物。
常见的烷基金属化合物有四甲基锡、三甲基铝、四乙基锡等。
这些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呈现出极高的对称性,因此在配位作用和催化反应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烷基金属化合物通过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和还原反应来发挥其作用。
其中,烷基锡化合物和烷基铝化合物是广泛应用的反应性分子。
它们也可被用作还原剂,例如四甲基锡和三甲基铝常常被用于合成空气敏感材料。
此外,烷基金属化合物也经常在医药领域应用。
三、金属簇化合物金属簇化合物指的是含有多个金属原子形成的团簇化合物。
常见的金属簇化合物有四面体八面体簇、六面体簇、环簇、桥烷簇等。
这些团簇化合物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金属簇化合物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例如当它们与选择性催化剂配合时,可以用于各种催化反应,如的格氏反应和羰基化反应等。
此外,金属簇化合物还可应用于电子学等领域。
四、金属配合物金属配合物指的是由金属与配体形成的稳定配合物。
常见的金属配合物包括铁萘固定剂、铜(II)茂配合物、钙离子配合物等。
有机金属化合物
氰(CN-)作为配体的配合物,金属碳化物等虽然也含有M-C键,但与金属有机化合物性质差别较大,因此不 属于金属有机化合物。
根据《IUPAC有机化学命名原则》的规定,通常包含1-12族的金属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属于无机物;而不包含 这些元素,且可以用《IUPAC有机化学命名原则》命名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化合物简介
有机金属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用途广泛。例如,在制备高分子化合物时,常用烷基铝作催化剂,在有机合 成中,有机金属化合物可提供碳负离子、自由基和卡宾等活泼中间体,因此有机金属化合物是一类极为有用的合 成试剂。近年来由于多种有机金属化合物在生物活性研究的推广和应用,使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 用的研究和应用日益深入发展。因此,掌握一些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基础知识是必要的。
生物体内存在的金属离子常常是利用氮、氧等电负性大的原子,通过配位键与有机分子结合。这些化合物并 不属于有机金属化合物。但是,过渡金属与有机化合物生成的碳一金属配位体的研究使有机金属化合物与有机金 属配合物之间的距离日益缩小。酶分子中的金属离子对维持生物大分子构象,酶催化功能极为重要。例如锌离子 是碳酸酐酶的组成部分,血红蛋白体内运载氧的功能也是通过血红素中铁离子与氧可逆结合来完成的。
有机锌化合物通式为R2Zn,分子中都含有直线型C—Zn—C骨架。 二甲基锌[(CH3)2Zn]常温下为具有挥发性的液体,沸点44℃,其化学性质不如有机锂化合物活泼。 二甲基锌常用作聚合反应的催化剂,如作各种烯烃单体和羰基化聚合时的引发剂,也是齐格勒一纳塔复合催 化剂的组成成分。在有机锌作为引发剂的情况下,聚合速度和聚合物的分子量随复合催化剂物类型
金属有机化合物课件
金属有机化合物的键合性质
01
02
03
金属-碳键
金属与碳原子之间形成的 化学键,具有独特的成键 性质和反应活性。
金属-氢键
金属与氢原子之间形成的 化学键,在催化加氢等反 应中具有重要作用。
金属-金属键
部分金属有机化合物中存 在金属与金属之间的直接 成键,具有特殊的电子结 构和磁性。
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反应性质
金属还原消除
高价态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可以被还原剂还原为低价态,同时消除一些小分子(如氢 气、卤化氢等),生成新的金属有机化合物。
其他合成方法
自由基反应
通过自由基引发剂引发自 由基反应,可以合成一些 具有特殊结构的金属有机 化合物。
缩合反应
通过缩合反应可以合成一 些大环或多环的金属有机 化合物。
重排反应
生物成像剂
某些金属有机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光学 性质,可以作为生物成像剂用于荧光 显微镜、MRI等医学影像技术。
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
均相催化
金属有机化合物可以作为均相催化剂,催化有机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非均相催化
通过将金属有机化合物负载在固体载体上,可以制备出非均相催化剂,用于多相催化反应。
06
结论与展望
在某些条件下,金属有机 化合物可以发生重排反应, 生成结构更复杂的金属有 机化合物。
04
金属有机化合物的表征技术
红外光谱
原理
红外光谱是通过检测化合物分子 振动能级跃迁时吸收或发射的红 外光来获取分子结构信息的技术。
应用
用于鉴定金属有机化合物中的官能 团、确定分子结构以及研究反应机 理等。
特点
红外光谱具有高度特征性和指纹性, 对于含有不同官能团的金属有机化 合物具有很好的区分度。
有机化学中的有机金属化合物
有机化学中的有机金属化合物有机金属化合物是有机化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们在化学反应、催化剂和材料科学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有机金属化合物的概念、合成方法、理论基础以及一些重要的应用领域。
一、有机金属化合物的概念及分类有机金属化合物是含有一个或多个碳-金属化合键的化合物,其中金属通常是过渡金属或主族金属。
根据金属原子与有机配体的配位方式和配体的性质,有机金属化合物可分为有机配合物和金属有机化合物两类。
有机配合物是指金属原子与一个或多个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相连的化合物。
配体通常是含有氮、氧、硫等原子的有机化合物,它们通过静电作用、配位键或共价键与金属原子相连。
金属有机化合物是指金属与一个或多个碳原子直接形成化学键的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通常由一个有机配体直接与金属发生键合,形成金属-碳化学键。
二、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合成方法1. 配位反应法:通过配位反应将有机配体与金属原子结合,合成有机配合物。
2. 金属加成反应法:通过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的加成反应,将金属原子直接与有机分子中的π键形成键合。
3. 氧化加成反应法:将醇、酮、醛等有机化合物与金属原子进行反应,生成金属有机化合物。
4. 烷基化反应法:将卤代烃或烯烃与金属锂、镁等金属化合物反应,生成金属有机化合物。
三、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理论基础研究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配位化学、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的知识。
其中,配位化学研究金属原子与有机配体之间的配位键和配位结构;有机化学研究有机分子的结构和反应性质;无机化学研究金属的性质和反应规律。
四、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应用领域1. 催化剂:有机金属化合物在催化剂领域应用广泛,可以用于有机合成反应、杂环合成、聚合反应等。
2. 有机光电材料:一些含有金属有机化合物的有机材料,具有发光、导电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光电器件的制备。
3. 药物合成:有机金属化合物在药物合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用于有机合成的催化反应、活化底物等。
有机金属化合物
Fe
CO
Fe
CO CO
CO CO
CO CO
CO CO
Feπ 酸–配合物) §4-2 烯烃、炔烃配合物 (π–配合物) §4-3 夹心化合物 (π–配合物)
典型分子 合成
蔡斯盐 二茂铁 性质
结构
化学键
§4-2 金属羰基配合物
1. 概述
金属羰基配合物:CO与金属形成的配合物
二桥基( 边桥基): 1800~1900cm–1
三桥基( 面桥基): ~1600~1800cm–1
Fe2(C5H5)2(CO)4的红外吸收光谱
2. 羰基化合物的制备
(1)金属粉末与CO直接作用 ——制二元羰合物
新还原态
Ni + 4CO
2Co + 8CO Fe + 5CO 常温常压 制取高纯Ni Ni(CO)4(l) 423K, 3.5MPa Co2(CO)8(s) Fe(CO)5(l)
卤素羰基配合物 : Mo(CO)5Br
……
特点
①金属与CO之间的化学键很强
M–C键比正常单键短10%,键能较大
②中心原子呈现较低的氧化态
通常:较低的正氧化态,零、负氧化态
特点
③大多数服从有效原子序数(EAN)规则 ④m.p.与b.p.较低,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
剧毒
⑤单核羰合物无色或白色(但V(CO)6墨绿)
例如:
Fe(CO)4H2 : Fe2+ 6 4CO 2×4=8 +) 2H- 2×2=4 Fe:EAN =18
Mn(CO)6+ :
Mn+ 6 +)6CO 2×6=12 Mn:EAN =18
Fe2(CO)9: Fe 8 CO 2×3=6 μ2-CO 1×3=3 Fe-Fe =1 Fe:EAN =18
有机金属化合物
有机金属化合物概述有机金属化合物是指含有碳-金属键的化合物,其中碳与金属的共价键强度较高。
这些化合物在有机合成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可作为催化剂、配位化合物和有机合成试剂等。
本文将介绍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常见的应用。
基本概念碳-金属键碳-金属键是一种有机化学中特殊的化学键,是碳原子与金属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
这种键的形成可通过碳上的一个孤对电子与金属离子或金属原子之间的轨道重叠来实现。
在有机金属化合物中,碳-金属键能够稳定存在并发挥重要的化学活性。
形成机制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形成通常可通过两种主要的反应机制:还原反应和氧化加成反应。
1.还原反应:还原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碳-金属键由碳氢键还原为碳-金属键的反应。
这种反应常常涉及金属还原剂的参与,例如利用氢化铝锂(LiAlH4)还原酮或醛化合物中的碳氧键。
2.氧化加成反应:氧化加成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碳-碳键和金属化合物之间发生的反应。
这种反应通常由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如钯(Pd)、铜(Cu)等。
氧化加成反应可以在碳-碳键的一个碳上形成新的碳-金属键。
分类有机金属化合物可根据金属原子的性质和特征进行分类。
以下是常见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分类:1.含有单质金属的化合物:如铁(Fe)、铜(Cu)、锌(Zn)等。
这些化合物中,金属原子仅由一种金属元素构成。
2.含有多质金属的化合物:如镍铜催化剂(Ni-Cu)、钯铂催化剂(Pd-Pt)等。
这些化合物中,金属原子由两种或多种金属元素组成,通过合金形式存在。
3.有机金属配位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包含一个或多个有机配体与金属中心形成配位键。
常见的有机金属配位化合物有金属醇配合物、金属胺配合物等。
4.有机金属簇合物:这类化合物由多个金属原子通过金属-金属键(如金属之间的金属桥键)和有机配体相互连接而成。
应用1.催化剂:有机金属化合物经常在有机合成反应中作为催化剂使用。
它们能够提高反应速率、提高选择性和控制反应路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金属化合物及其应用学校:辽宁师范大学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年级:2010级班级:3班姓名:***学号:**************有机金属化合物及其应用于泳博辽宁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010级3班摘要近年来,有机金属化合物的设计、合成、结构及其应用的研究十分活跃。
有机金属化合物是指分子中有机基团的碳原子和金属原子直接结合的化合物。
如果含碳成分是通过某些其它原子(例如:氧、氮或硫)与金属结合,就不属于这类化合物。
例如(C3H7O)4Ti 就被认为不是有机金属化合物,而C6H5Ti(OC3H7)3则是,因为后者的金属和碳有一处直接成键。
实际上除稀有气体外,有机基团可以通过碳原子来用各种方式与周期表中所有元素相结合。
本文仅以金属有机锂化物为例对有机金属化合物及其应用做一初步介绍。
关键词:有机金属化合物、有机锂化合物应用、有机金属化合物性质前言1827年丹麦Zeise制得铯的有机化合物,1849年Frankland合成出的金属σ键化合物(二丁乙基和锌结合的化合物),开始了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发展。
Grignard继续研究金属有机化合物,制成亲核性有机镁化合物,如甲基溴化镁等,广泛应用它作为合成其他有机化合物的试剂,称为格利雅试剂(简称格氏试剂)。
20世纪有机合成利用格氏试剂引起了人们对金属有机化合物的注意。
20世纪前半叶,主族的非过渡金属有机化学研究的非常广泛,特别是美国Gilnan等人发起了锂有机化学,为研究金属有机化学打下了基础。
所谓金属有机化合物即除金属碳化物以外金属和碳结合的化合物的总称。
有机金属是以金属和碳结合是按π结合和σ结合或两者皆有之来划分。
把具有π结合的有机化合物叫作有机金属络合体,有不少是镍、钴、钼、钨的羰基化合物。
具有σ结合的有机硅化合物主要用于高分子工业和表面加工工业。
格利雅试剂和烷基铝主要应用于制药工业作中间原料和聚乙烯的聚合触媒,但是操作复杂。
近年来,对于典型金属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具有的热力学不稳定、挥发性、光反应等特异性能积极地进行了应用技术研究,尤其在电子工业中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
正文有机金属化合物一般不稳定,大多数和大气中的氧反应引起自燃。
有机金属化合物烷基链的长度越短,这个现象越显著。
如三甲基铝(CH3)3Al可引起爆炸。
另外,一班的有机金属化合物与水、醇等的反应性也强,多数生成醚、胺络合物。
有机金属化合物多数对热不稳定,热分解生成链烷、链烯和氢等,同时析出金属。
烷基铝、烷基铟、烷基鎵主要用于电子工业作化学汽相沉积(CVD)材料。
在常温常压下多呈液态,不宜分解且能气化的也不少。
有机金属化合物通常有三种类型:1.正电性金属的离子化合物,高正电性金属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在性质上通常是离子型的,例如锂的衍生物性质上显然是共价以外,其他都是不溶于碳氢化合物溶剂、并与空气、水等很容易反应。
Ca、Sr、Ba,碱土金属衍生物的性能更差,它们比碱金属的化合物反应更活泼和更不稳定,离子化合物的稳定性和活泼性能部分地决定于碳负离子的稳定性,含有不稳定阴离子,例如C n H2n+1的化合物通常具有高的反应能力,也不稳定,难以分离出来,但也确实存在相当稳定的碳负离子。
虽然它们仍然很活泼。
例如(C6H5)3CNa和(C6H5)2Ca,但其金属衍生物还是比较稳定的2.σ键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是由正电性较低的大多数金属生成,当然也包括非金属元素在内,分子内有机基团与金属通过一般的双电子共价键结合(虽然某些场合具有一些离子键的性质)通常的价键规则在这里是适用的,并且有机基团能够部分取代卤离子、氢氧离子等,例如(CH3)3SnCl、(CH3)SnCl3等。
3.非经典键的化合物,有许多化合物的金属—碳键,不能以离子键或简单意义上的M—C共价键来解释,非经典键分子中数量最多和最重要的种类,包括那些主要是由过渡元素生成,其中不饱和基团与金属原子的结合是通过π电子和金属轨道相互作用的分子。
此外,少数非经典键的化合物是带有桥式烃基组成的,B、Al、Ga、In、和Tl等元素都能生成很稳定、但又很活泼的三烷基和三芳基化合物,其中B、Ga、In、Tl的化合物在蒸汽和溶液中都以单体形式存在,(CH3)3In和(CH3)Tl在晶体中形成四聚物但缔合力弱,性质不稳定,在第三族中唯一能生成几种稳定的二聚物是铝化合物,三甲基铝在苯溶液中是二聚物,甚至在气象中也有部分二聚物。
有机锂化物是常用的金属有机化合物之一。
碱金属有机化合物具有高度的化学活性,它们广泛用作有机合成试剂,也用于聚合反应的催化剂。
有机锂化学研究的最多,应用也最广。
它的结构和反应性能在金属有机化学中是很重要的。
有机锂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开拓了金属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的新途径,推动了金属有机化学进一步发展。
金属锂能生成很多种有机锂化合物,主要有烷基锂、芳基锂、胺基锂等,如:三氯甲基锂(Cl3Li)、甲基锂(CH3Li)、乙基锂(C2H5Li)、乙烯基锂(C2H3Li)、环丙基锂(C3H5Li)、苯基锂等(C6H5Li)。
锂能生成众多有机锂化合物这一特性,为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有机锂化合物在精细有机合成、基本有机合成和高分子合成的理论与实践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有机锂化合物具有易制备、能溶于惰性溶剂中等特点,应用价值不断提高,适用范围越来越广。
其中最重要的有机锂化合物——丁基锂。
在众多的有机锂化合物中,丁基锂是一种最主要的有机锂化合物。
丁基锂(C4H9Li)有4种同分异构体,即正丁基锂、仲丁基锂、异丁基锂和叔丁基锂,其中以正丁基锂用途最广,是目前工业生产中最重要的有机锂化合物。
由于丁基锂的Li—C键是极性共价键,故它以液态或低熔点固态存在,易溶于如己烷、环己烷等有机溶剂中。
正丁基锂是一种澄清、无色、不挥发、稍具粘性的流动液体,为六聚体,在许多碳氢化合物中有无限的溶解度。
丁基锂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起反应。
纯态的丁基锂或其溶液暴露在空气中时,通常会自燃,在较高的温度和液态下会分解出相应的烃和氢化锂。
丁基锂易被还原成碳氢化合物,与氧反应生成酯,与硫反应生成硫酸,与固体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羧酸,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生成酮,与二氧化硫反应声称磺酸。
丁基锂与格氏试剂具有许多相似之处,凡格氏试剂能发生的反应,丁基锂也能发生,但丁基锂的反应活性比格氏试剂强,有些格氏试剂不能引起的反应,丁基锂却能进行。
丁基锂与格氏试剂相比还有三个优点:一是反应副产物较少,反应产物较纯净,反应进行的较完全;二十反应副产物易于分离出去;三是可制成为同浓度的碳氢化合物溶液,操作使用方便。
丁基锂的主要反应性能:(1)易与含有活性碳氢键的有机化合物反应,即氢键交换反应,生成新的有机锂化合物。
易与丁基锂发生反应的有机物有:环戊二烯、三苯甲烷、乙炔等烷烃和烯烃、苯甲醚、二甲替苯胺、二甲胺替甲苯、邻一二氟代苯等芳香烃化合物,噻吩、呋喃等杂环芳香族化合物、乙腈、二甲硫、二甲基十二烷瞵等无环官能有机化合物。
这些氢锂交换反应一般法僧在被吸电子取代基活化的碳氢键上。
(2)与格氏试剂不同,丁基锂与有机卤化物反应,即所谓的锂卤交换反映,生成新的有机锂化合物。
反应得到的有机锂化合物,易于转变成各种有用的合成中间体。
在这种交换反应中,锂原子和电负性较强的基团键合,卤原子则连接在电负性较弱的基团上。
反应溶剂一般用绝对乙醚,又是也用四氢呋喃。
(3)从正丁基锂得到的有机锂化合物,能与羧基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如与二氧化碳、酮、酚、酯等进行反应。
这种有机锂化合物与二氧化碳反应是制备羧酸最有价值的通用方法之一,一般反应产率都很高,能制取各种羧酸产品。
(4)丁基锂与有机卤化物进行烷基化合反应,在某些情况下,控制反应条件可进行定位反应,简单的烷基氯化物也有这种反应倾向。
有机锂与卤素反应生成有机卤化物和卤化锂,生成的有机卤化物可进一步进行烷基反应。
丁基锂的应用:✓在合成橡胶中的应用:丁基锂的最大用途是做合成橡胶聚合反应的引发剂,主要用来引发丁二烯、异戊二烯、苯乙烯的聚合反应,如引发合成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乙烯—丁二烯嵌段聚合物、SBS热塑性弹性体、星形丁苯热塑性弹性体(SB)nR、苯乙烯—丁二烯异形SB嵌段多臂聚合物、中乙烯基聚丁二烯橡胶等。
✓在只要和生活制品中的应用:利用丁基锂作反应中间体的合成剂,可制取许多有价值的药物和生化制品。
如抗抑郁药Doxepin、抗组胺药Trproldine、抗血小板凝聚的舒张血管药Ticlopidine、安定药Thiothixene等等。
综上,有机金属化合物主要用于:(1)石油化学工业——聚乙烯聚合触媒(2)电子工业——采用化学汽相沉积法制作氧化铝绝缘膜,作铝及铝合金的配线;采用化学汽相沉积法行程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外延层和杂质掺杂。
制作发光二极管和半导体激光;采用化学汽相沉积法制作透明电极膜;(3)医药工业——医药品合成的中间原料。
参考文献:[1]路振华,《主族元素有机金属化合物结构性质和应用》,连云港职业大学学报,1994年第三期[2]刘树仁,摘译自《金属时评》,No1235,1985.7.15[3]游清治,《有机锂化合物及其应用》,新疆有色金属[4]宋光辉,瓦纽可夫法直接炼铅及其进展[J],工程设计与研究,2004(1).5[5]黄显盛,金峰铜业有限公司双侧吹炉熔池熔炼生产吹炼实践,中国有色冶金,2008、6[6]铅锌冶金学编委会,铅锌冶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