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核算方法【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核算方法【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

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 (1)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与固定资产有关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当予以资本化。 基本账务处理: 固定资产转入改扩建时: 借:在建工程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动产发生改扩建工程支出时: 借:在建工程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如果为不动产发生改扩建工程支出时: 借:在建工程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待抵扣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提示】纳税人2016年5月1日后购进货物和设计服务、建筑服务,用于新建不动产,或者用于改建、扩建、修缮、装饰不动产并增加不动产原值超过50%的,其进项税额分2年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而教材中并未对此进行强调,所以在考试中如果出现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不动产资本化后续支出,并且题目中给出了增值税税额的,按2年分期抵扣的规定处理。 【例题·单选题】企业扩建一条生产线,该生产线原价为1000万元,已提折旧300万元,扩建生产线发生相关支出800万元,且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不考虑其他因素,该生产线扩建后的入账价值为()万元。(2016年) A.1000 B.800 C.1800 D.1500 【答案】D 【解析】生产线扩建后入账价值=1000-300+800=1500(万元),选项D正确。 【例题·判断题】企业发生固定资产改扩建支出且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计入相应在建工程成本。()(2016年)

【答案】√ (2)企业发生的某些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可能涉及到替换原固定资产的某组成部分,当发生的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时,应将其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这样可以避免将替换部分的成本和被替换部分的成本同时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导致固定资产成本高估。 基本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或原材料(残料价值) 营业外支出(净损失) 贷:在建工程(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 【提示】被替换部分资产无论是否有残料收入等经济利益的流入,都不会影响最终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举例】甲航空公司2010年12月购入一架飞机总计花费8000万元(含发动机),发动机当时的购价为500万元。甲公司未将发动机作为一项单独的固定资产进行核算。2018年12月1日,甲公司开辟新航线,航程增加。为延长飞机的空中飞行时间,甲公司决定更换一部性能更为先进的发动机。新发动机购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1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60万元,另需支付安装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5万元,增值税税额为0.5万元。假定飞机的年折旧率为3%,不考虑预计净残值影响,假设替换下的老发动机报废且无残值,甲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答案】 (1)2018年12月1日飞机的累计折旧金额为:80000000×3%×8=19200000(元),将固定资产转入在建工程。 借:在建工程60800000 累计折旧19200000 贷:固定资产80000000 (2)购入新发动机时: 借:工程物资10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600000 贷:银行存款11600000 (3)安装新发动机: 借:在建工程100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000 贷:工程物资10000000 银行存款55000

[财务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与处置

[财务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与处置

第十三章固定资产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固定资产概述。两个特征(同时满足)。 二是固定资产的取得。 三是固定资产折旧。折旧方法。 四是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包括资本化的后续支出和费用化的后续支出两种形式。 五是固定资产的处置。固定资产处置包括固定资产的出售、转让、报废和毁损等。 第一节固定资产概述 一、固定资产的概念及特征 ◆企业持有固定资产的目的是为了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的需要,而不像商品一样是为了对外出售。这一特征是固定资产区别于商品等流动资产的重要标志。 ◆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期限较长,使用寿命一般超过一个会计年度。这一特征表明企业固定资产的收益期超过一年,能在一年以上的时间里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 ◆价值的高低不再成为判断固定资产的标准。 二、固定资产的确认 首先要符合固定资产定义,其次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多选、区别于特征) 1.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最基本特征。主要依据是否取得固定资产的所有权是判断与固定资产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企业的一个重要标志。 2.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一项基本条件。 注意:

1.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寿命或者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适用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的,应当分别将各组成部分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 2.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三、固定资产的分类 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一)按经济用途分类 1.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2.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二)按使用情况分类 1.使用中:季节性停用、大修理停用、出租、内部替换使用的固定资产也属于。 2.未使用:新增、改扩建。 3.不需用。 (三)按所有权分类 1.自有固定资产。 2.租入固定资产(融资租入)。 (四)综合分类 1.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2.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3.租出固定资产。 4.不需用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 会计科目账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解读2012 第4号-固定资产 1对在建工程项目发生的净损失,若因非常损失造成的报废或毁损,应将其净损失计入当期()。 在建工程固定资产营业外支出管理费用 2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有时也可以按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确定。()错误正确 3下列固定资产中,应当计提折旧的是()。 闲置的房屋 经营租赁租入的房屋 未提足折旧提前报废的房屋 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房屋 4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时,如果有或有租金、履约成本,在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时也要考虑进来。() 错误正确 5 工程完工后工程物资发生的盘盈应冲减工程成本。() 错误正确 6 固定资产未来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是可以衡量的。() 错误正确 7 关于经营性租入固定资产,不正确的说法是()。 租赁期可能只有几小时 租赁期间的折旧由承租人计提 租赁期满前可以中途解约 租赁期满应退还给出租人 8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租赁期比较长,一般要超过固定资产全新时可使用年限的75%以上。() 错误正确 9 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其增值税进项税额应当记入()。 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应交税费营业外支出 10 原始价值是固定资产的基本计价标准。() 错误正确 11 下列固定资产不能计提折旧的是()。 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 季节性停产的固定资产 未使用的固定资产 大修理期间的固定资产 12 如果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可以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错误正确 13 企业生产车间使用的固定资产发生下列支出中,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是()。 购入时发生的安装费用 购入时发生的运杂费 发生的日常修理费 发生的装修费用 14 固定资产出售或报废的净损益都应计入营业外收入或支出。() 错误正确 15 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开始时并不考虑预计的净残值。() 错误正确 16 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时,若涉及缴纳营业税,该税费应计入()。 营业税金及附加

固定资产涉及会计科目的核算

固定资产涉及到的会计科目及帐务处理 1601固定资产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持有的固定资产原价。 建造承包商的临时设施,以及企业购置计算机硬件所附带的、未单独计价的软件,也通过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可按固定资产类别和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可在本科目设置“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明细科目。 三、固定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 企业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按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先记入“在建工程”科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转入本科目。 购入固定资产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价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按应付购买价款的现值,借记本科目或“在建工程”科目,按应支付的金额,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 自行建造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借记本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科目。 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手续的固定资产,应按估计价值入账,待确定实际成本后再进行调整。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在租赁期开始日,按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借记本科目或“在建工程”科目,按最低租赁付款额,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按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 租赁期届满,企业取得该项固定资产所有权的,应将该项固定资产从“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明细科目转入有关明细科目。 固定资产存在弃置义务的,应在取得固定资产时,按预计弃置费用的现值,借记本科目,贷记“预计负债”科目。在该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计算确定各期应负担的利息费用,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预计负债”科目。 处置固定资产时,按该项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按已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其账面原价,贷记本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会计账务处理

固定资产会计账务处理 1:外购资产的账务处理 (1)外购不需要安装调试的设备(例如空调、电脑等) ①已开票: 借:固定资产-xx设备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 贷:其他应付款-xx供应商 ②未开票: 借:固定资产-xx(净价) 贷:其他应付款-暂估 待暂估入账的固定资产发收到发票后,要在U8总账系统中作一笔冲销的暂估凭证: 借:其他应付款-暂估 贷:固定资产-xx设备 之后,再做一笔挂账的分录:(分录同①) (2)外购需要安装的设备 ①已开票: 借:在建工程-xx设备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 贷:其他应付款-xx供应商 ②未开票: 借:在建工程-国内设备-暂估 贷:其他应付款-暂估 发票到时,先冲暂估: 借:其他应付款-暂估 贷:在建工程-国内设备-暂估 之后,再做一笔挂账的分录(分录同①) 2、关于付款的账务处理 (1)拿到付款的单据,先看一下合同跟踪表,若合同跟踪表中预付款项有金额存在,则需冲掉,会计分录如下: 借:预付账款 其他应付款(注:当付款金额大于预付款金额的请款有此分录) 贷::银行存款 \应付票据 (2)若合同跟踪表无预付款项,做会计分录如下: 借: 其他应付款 -XX供应商 贷: 银行存款\应付票据3: 关于工程到发票时的账务处理 (1)工程进度>所开发票金额,做会计分录如下: 借:在建工程-xx供应商(金额与发票金额一致) 贷: 其他应付款-xx供应商(与发票金额一致) (2)工程进度<=所开发票金额,做账务处理如下: 借: 在建工程-XX供应商 (金额等于工程进度* 合同总价) 贷: 其他应付款-XX供应商(金额同上) 注:月末要对在建工程进行一次性暂估 : 4:关于固定资产转固的账务处理 借:固定资产-xx设备 贷:在建工程-xx设备 在转固之前,通知设备部及厂务部办理<<固定资产竣 工验收单>> ,之后把此单附在凭证后面 5、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一般情况下,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房屋及建筑物30年, 机器设备10年,运输设备6年,电子设备及办公设备5 年。采用直线法进行计提折旧,残值率为10%。 (1)计提: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入账价值*(1-10%)/(使用年限*12) (2)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折旧费 制造费用-折旧费 管理费用-折旧费 研发费用-折旧费 营业费用-折旧费 贷:累计折旧-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 输设备/电子设备/办公设备 之后结转辅助生产成本: 借:生产成本-折旧费 贷:制造费用-折旧费 (3)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固定资产当月增加的,当 月不提折旧,下月开始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 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下月开始停止计提折 旧

企业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制度

企业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制度 第一条固定资产划分标准: 1.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价金额较高属固定资产范围; 2.不同时具备以上两条件的劳动资料均作为低值易耗品; 3.专用工具或玻璃器皿,由於容易损坏、更换频繁,也列为低值易耗品。 第二条固定资产分类: 1.一般分:房屋建筑、机器设备、电子设备、运输设备、其他设备; 2.出租固定资产; 3.租入固定资产。 第三条管理规定: 1.公司全部固定资产,包括主楼、综合楼、职工宿舍、其他建筑、机械设备、大小汽车的账务管理和计提折旧等,由财务部负责实物管理,部门设备使用管理落实到岗:(1)房屋、道路由物业部管理; (2)电脑财务管理由财务部管理; (3)电话由总机房管理; (4)音响设备、电传、电报设备由总办管理; (5)各种管道、油库、空调、电器系统、机械设备由工程部管理; (6)消防系统由保安部管理; (7)大小汽车由总办管理; (8)依据上述分工,各部门同时应建立固定资产登记表,记录固定资产名称、规格、数量、单价、总值金额、购建日期、规定合理使用年限及放置地段。 2.土建房屋、道路等的大修理及日常维修制度由物业部负责制订。 3.机械设备、油库、气库及附属设施以及各部所使用的机械设备、电脑、电话、电传系统、音响设备、空调系统及报警、消防系统等的大修理及日常维修制度由工程部负责制订。 4.各种汽车的大修理及日常维修制度由车务部负责制订。上述各部制定的大修理及日常维修制度报告总经理审批後下达各部执行。 5.各部根据维修制度规定,编制本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的修理计画,按物业部、工程部、车务部等分管范围报送。 6.由三个部门审查修理专案後,会同财务部审查修理费并加具意见,报总经理审批。修理计画按年、季编报经批准後,由各部门按期执行维修。 7.各部门应指定一名干部负责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固定资产每年年终必须进行一次盘点,做到实物和账表记录相符,核算资料正确,对固定资产遗失部分,要查明原因,明确责任,适当处理。

关于固定资产支出的会计核算

关于固定资产支出的会计核算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 个月的,价值达到一定标准的非货币性资产,下面小编准备了固定资产支出会计核算的相关文章,提供给大家参考! 1、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分类 固定资产从投入使用后到报废之前,企业为了适应新技术发展的需要,或者为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能,或者为了确保固定资产的正常工作状况,往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改建、扩建、改良、维修,为此所发生的支出就是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企业会计准则第4 号固定资产》第四条规定:固定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准则第六条规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根据上述第四条和第六条的规定,我们可以把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分为资本性后续支出和收益性后续支出两类。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后续支出就是资本性后续支出,如为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或提高固定资产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降低产品生产成本,而对厂房等进行改建或扩建,对机器设备、生产线等进行改建或改良等的支出,这种支出将使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原先的估计。不能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后续支出就是收益性后续支出,如为保持固定资产价值不下降,并按照正常的功能状态运转,从而使得资产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不下降而进行的固定资产日常维修或大修理等支出。 2、固定资产发生资本性后续支出的核算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固定资产的资本性后续支出应当计入

固定资产资料的后续支出与处置

第十三章固定资产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固定资产概述。两个特征(同时满足)。 二是固定资产的取得。 三是固定资产折旧。折旧方法。 四是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包括资本化的后续支出和费用化的后续支出两种形式。 五是固定资产的处置。固定资产处置包括固定资产的出售、转让、报废和毁损等。 第一节固定资产概述 一、固定资产的概念及特征 ◆企业持有固定资产的目的是为了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的需要,而不像商品一样是为了对外出售。这一特征是固定资产区别于商品等流动资产的重要标志。 ◆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期限较长,使用寿命一般超过一个会计年度。这一特征表明企业固定资产的收益期超过一年,能在一年以上的时间里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 ◆价值的高低不再成为判断固定资产的标准。 二、固定资产的确认 首先要符合固定资产定义,其次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多选、区别于特征) 1.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最基本特征。主要依据是否取得固定资产的所有权是判断与固定资产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企业的一个重要标志。 2.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一项基本条件。 注意: 1.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寿命或者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适用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的,应当分别将各组成部分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 2.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三、固定资产的分类 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一)按经济用途分类 1.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2.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二)按使用情况分类 1.使用中:季节性停用、大修理停用、出租、内部替换使用的固定资产也属于。 2.未使用:新增、改扩建。 3.不需用。 (三)按所有权分类 1.自有固定资产。 2.租入固定资产(融资租入)。 (四)综合分类 1.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2.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3.租出固定资产。 4.不需用固定资产。 5.未使用固定资产。 6土地。 7.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由于企业的经营性质不同,经营规模各异,对固定资产的分类不可能完全一致。但实际工作中,企业大多采用综合分类的方法作为编制固定资产目录,进行固定资产核算的依据。 四、固定资产科目设置 1.“固定资产”科目; 2.“累计折旧”科目; 3.“工程物资”科目; 4.“在建工程”科目; 5.“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第二节固定资产的取得 固定资产的取得有外购、自行建造、投资者投入、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企业合并、融资租赁等方式。本书重点介绍企业外购、投资者投入等方式取得固定资产的核算。 一、外购固定资产

银行会计核算办法-固定资产

XX银行固定资产核算办法 第一章核算目标 第一条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的核算,及时掌握我行固定资产的构成与使用状况,准确计提折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及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行实际情况,制定本核算办法。 第二章主要定义 第二条本核算办法涉及的主要定义如下: (一)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有形资产。如: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电子设备、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二)使用寿命,是指使用固定资产的预计期间,本行确定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应当考虑:预计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法律或者类似规定对资产使用的限制。 (三)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 (四)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五)预计净残值,是指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处置该项资产所获得的金额。 第三条对符合固定资产定义的房屋、建筑物、自有房屋的装修费用、在建工程、电子设备、运输工具及其他固定资产均按照本办法

进行核算。满足投资性房地产定义的房屋建筑物,在投资性房地产项下核算。 第三章核算办法及账务处理 第四条固定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一) 固定资产的初始确认 1.确认原则: 1.1固定资产在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才能加以确认: a.该固定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b.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1.2我行所有固定资产均采用成本模式计量。 1.3 对于符合投资性房地产定义的房屋建筑物以及单独确认的土地 使用权的核算应参照《XX银行投资性房地产核算办法》、《XX银行无形资产核算办法》相关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理。 2.实际应用 2.1 购入的固定资产 购入固定资产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包括买价、包装费、运输费、保险费和安装调试成本、交纳的有关税金以及为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必要的支出作为原始价值入账。 外购的房屋建筑物支付的价款无法在地上建筑物与土地使用权 之间分配的,应确认为一项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概述

一、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概述 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由于老化或其他原因可能发生故障或不能满足需要。为了维护或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能,往往需要对现有的固定资产进行维修、更新改造、装修或改扩建等。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通常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它可进行如下分类: 1.按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经济内容分类,它可分为更新改造支出与修理费用。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是为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能或增加未来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更新改造、装修或改扩建等。 固定资产修理是为了保持固定资产的正常运转和使用而进行的维护,这一行为不会改变固定资产的性能或增加未来经济利益。在核算时还需区分日常修理与大修理。 日常修理是为了维护固定资产的正常运转而进行的日常维护和局部修理,通常发生在固定资产发生故障时。其特点是:修理范围小、费用支出少、修理资数频繁等。 大修理是为了保证安全生产而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的、全面的检修。大修时固定资产不一定发生故障,大修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发现安全隐患。如机器设备的全面拆卸、对将要损坏的主要零部件给予更换等。2.按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原则不同分类,它可分为资本化的的续支出与费用化的后续支出。 资本化的后续支出是指符全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后续支出。费用化的后续支出是指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

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在发生时计入当期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的后续支出。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往往会改变固定资产性能或增加未来经济利益,其支出通常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应予以资本化,企业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检查发生的大修理费用,有确凿证据表时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部分,应予以资本化,其余的固定资产大修理费及日常修理费应予以费用化。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核算 一、资本化的后续支出核算 发生资本化后续支出的固定资产应当转入在建工程,停止提折旧。发生的后续支出,通过在建工程核算。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从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并按重新确定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费用化的后续支出核算 发生费用化后续支出的固定资产不转入在建工程,仍作为固定资产核算并正常计提折旧。发生的费用化后续支出计入当期损益,其中生产车间(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费用化后续支出计入管理费用,专设销售机构发生的费用化后续支出的计入销售费用。 (1)在租赁期届满时,租赁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

无偿调拨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无偿调拨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按规定无偿调入或调出固定资产的企业,应在“资本公积”科目下增设“无偿调入固定资产”、“无偿调出固定资产”等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并报经有关部门批准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应按调出单位的账面价值加上新的安装成本、包装费、运杂费等,作为调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企业调入需安装的固定资产,按调入固定资产的原账面价值以及发生的包装费、运杂费等,借记“在建工程”等科目,按调入固定资产的原账面价值,贷记“资本公积—无偿调入固定资产”科目,按所发生支付的包装费、运杂费等,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发生的安装费用,借记“在建工程”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工资”等科目。工程达到可使用状态时,按工程的实际成本,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科目。 企业按规定并报经有关部门批准无偿调出固定资产,应按无偿调出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按已提折旧额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已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固定资产原价贷记“固定资产”科目;若无偿调出时发生清理费的,应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然后根据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借方发生净额,借记“资本公积—无偿调出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例1:甲企业经有关部门的批准,从乙企业无偿调入一项生产设备,该设备在乙企业的账面原值为40000元,已计提折旧10000元,已提减值准备4000元;甲企业在调入该设备时以银行存款支付运杂费、包装费等3000元。设备不需安装直接交付使用。甲企业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 29000(40000–10000–4000+3000) 贷:资本公积—无偿调入固定资产 26000 银行存款 3000 例2:仍按例1资料,假设乙公司经批准无偿调出生产设备时,以银行存款支付清理费300元。则乙公司应作如下相关的会计分录: ①结转无偿调出生产设备的账面价值 借:固定资产清理 26000 累计折旧 10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4000 贷:固定资产 40000 ②支付清理费 借:固定资产清理 300 贷:银行存款 300 ③冲减资本公积 借:资本公积—无偿调出固定资产 263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26300 固定资产无偿转让给下属投资公司的财税处理 问:我公司将一批已使用过的电脑类固定资产无偿转让给下属投资公司,会计分录如何做是否转入营业外支出如转入的话,需要缴纳哪种税 答:将使用过的固定资产转让给他人,会计上处理应首先在“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然后再将损失或收益转入营业处收支,贵公司是将使用过的计算机无偿转让给所属于投资公司,根据《征管法》关于关联企业的规定,税务机关有权核定贵公司按正常的市场价格或其他方法缴纳相关税收,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旧货和旧机动车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2]29号)文件规定,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应税固定资产,无论其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一律按4%的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另外,如果具备《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增值税问题解答(之一)>的通知》国税函[1995]288号文件明确的三个条件,即属于企业固定资产目录所列货物、企业按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并确已使用过的货物、销售价格不超过其原值的货物,可免予征收增值税。对计入营业外收入的收益要并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计征企业所得税。 浅析无偿划转资产的会计处理 一、一般原则下的会计核算 对于无偿划转资产的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制度讲解》(2001年)进行了规范:对于按规定无偿调入或调出固定资产的企业,应在“资本公积”科目下增设“无偿调入固定资产”、“无偿调出固定资产”等明细科目进行核算。当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并报经有关部门批准收到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应, 借:固定资产(按调出单位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加上包装费、运杂费等,作为调入固定资产的原账面价值) 贷:资本公积——无偿调入固定资产(按调入固定资产的原账面价值) 银行存款(按发生的包装费、运杂费等) 当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并报经有关部门批准无偿调出固定资产,应 借:固定资产清理(按无偿调出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 累计折旧(按已提折旧额)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按已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原价) 若无偿调出时发生清理费的,应 借:资本公积——无偿调出固定资产(按“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借方发生净额)

最新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账务处理浅析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属于固定资产后续计量的范畴,是指企业为了维护或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能,而对资产进行维护、改建、扩建或者改良所发生的开支,如生产设备的日常维修、定期大修,房屋进行装修等。《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这是固定资产核算中的一次重要变革,也是第一次在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了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概念、范围和处理原则。 一、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处理原则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处理原则是:后续支出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按资本化的后续支出处理;后续支出不能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按费用化的后续支出处理。在具体实务中,对于各项后续支出,通常的处理方法是: 固定资产修理。经常性的维修,通常不满足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按费用化的后续支出处理,应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费用。不得采用预提或待摊方式处理。 固定资产改良。改良固定资产通常能满足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按资本化的后续支出处理,应在发生时计人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混合型修改。如果后续支出不能区分是固定资产修理还是固定资产改良,或固定资产修理和固定资产改良结合在一起,则企业应当判断该后续支出是否满足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如果满足了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后续支出应当计人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否则,后续支出应当确认为当期费用。 固定资产装修。如果满足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装修费用应当计人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并在“固定资产”科目下单设“固定资产装修”明细科目进行核算,在两次装修间隔期间与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单独计提折旧。如果在下次装修时,与该项固定资产相关的“固定资产装修”明细科目仍有账面价值,应将该账面价值一次全部计人当期营业外支出。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修改。融资租人固定资产发生的装修费用等,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按资本化的后续支出处理,计人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不能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按费用化的后续支出处理,计入当期损益。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装修费用等,应在两次装修间隔期间、剩余租赁期和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三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单独计提折旧。 经营租人固定资产的修改。经营租人固定资产发生的装修费用等,不论是否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均按费用化的后续支出处理。费用较少的维护或装修等费用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费用较多的装修或改良等支出,在停工装修或改良过程中先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装修或改良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交付使用时,再转入“长期待摊费

会计论文-浅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

会计论文-浅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 摘要:随着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颁布,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更加规范和完善,但在具体的会计核算中,笔者认为在“固定资产”的核算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固定资产没有规定计提折旧,维修支出核算科目过多,不能如实反映事业单位的资产总量和净资产。针对此现状,现浅谈一下解决相关问题的政策建议。 要害字: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治理建议 一 、现阶段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及存在的不足与漏洞。 1、在固定资产采购及下拨所作的财务分录:借:固定资产,贷:固定基金。报废固定资产的分录:借:固定基金,贷: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此资产的原值一直没变,这样做的结果会造成:第一固定资产净值与原值严峻背离,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固定资产的账面原值与现时净值相差越来越大;第二,虚增净资产,以账面原值来核算固定基金,使净资产指标不能如实反映资产的现实状况;第三,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人为降低了取得相应收入的费用,虚增了结余。因此,这样的核算方式必定会造成事业单位拥有账面上数额庞大的固定资产,但在会计核算中却没有反映这些资产的使用情况及保值、增值的指标。 2、维修日常开支,录入相关费用:借:商品与办事支出或三大系统维护费、治超费等等,贷:现金或银行存款。清理固定资产的开支:借:公用支出,贷:现金等。变卖作废固定资产收入的处理方式:借:现金,贷:其他收入。这样核算不能很好核算固定资产维修费用,也无法权衡维修是否合理。实际执行中轻易发生乱修、滥修、乱放等情况。虚增维修费用,特殊是为不执行政府采购政策。很多采购采纳变性方式,固定资产不入帐,造成对固定资产漏入,不利于固定资产的治理。 二、提出几点治理建议。 同国有公司一样,事业单位同样面临着如何用好管好国有资产、盘活资产存量以及如何做到既维护所有者权益又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要害在于调整固定资产的原有核算方法。 1.在购置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时,借鉴公司会计的核算方法,借记“固定资产”,贷记“银行存款”,不再通过“固定基金”这样的净资产科目核算。只有这样才能使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真实化、规范化、标准化,缩小行政事业单位和公司会计核算的差距,使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 2.在现有会计核算基础上,增设“累计折旧”会计科目。每月增加计提折旧的会计核算,会计分录借记“商品和办事支出——折旧费”,贷记“累计折旧”。在资产负债表中,将“累计折旧”作为备抵科目列示,两者相减,就是固定资产的净值,这样在会计报表中就反映出固定资产原值及净值,固定资产的增减情况一目了然,以便如实反映固定资产的规模、新旧程度和实际价值。 3.对于固定资产的维修,可以统一核算,不应当分散。发生时借记“商品及办事支出——维修费”,贷记“现金或银行存款”,这样核算才有可比性,这样可以加强对维修费的治理和对固定资产新旧程度有个初步知道。 4.对于固定资产的处置,增设“固定资产清理”会计科目。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正确核算固定资产所发生的清理费用,能够真实、具体地反映其损益情况。 5.对于固定资产的减值,増设“固定资产减值预备”会计科目。在对固定资产清产核资的同时,应当合理估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期末对固定资产进行检查,当出现可收回价值小于账面价值时,应计提“固定资产减值预备”。具体可以参考《公司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和方法,可按照自身的规模和治理水平对部分大型设备计提“固定资产减值预备”。

2019中级会计实务98讲第10讲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2),固定资产的处置

第二节固定资产后续计量 二、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3.企业在发生可资本化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时,可能涉及替换固定资产的某个组成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当发生的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时,应将其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 【例3-5】2×16年6月30日,甲公司一台生产用升降机械出现故障,经检修发现其中的电动机磨损严重,需要更换。 该升降机购买于2×12年6月30日,甲公司已将其整体作为一项固定资产进行了确认,原价400 000元(其中的电动机在2×12年6月30日的市场价格为85 000元),预计净残值为0,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为继续使用该升降机械并提高工作效率,甲公司决定于对其进行改造,为此购买了一台更大功率的电动机代替原电动机。 新购置电动机的价款为82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3 120元,款项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改造过程中,辅助生产车间提供了劳务支出15 000元。 假定原电动机磨损严重,没有任何价值,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的账务处理为: 【答案】 (1)固定资产转入在建工程 本例中的更新改造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应予以资本化;同时应终止确认原电动机价值; 2×16年6月30日,原电动机的价值=85 000-(85 000÷10)×4=51 000(元)

①转入在建工程 借:在建工程——升降机械240 000 累计折旧——升降机械160 000(400 000÷10×4)贷:固定资产——升降机械400 000 ②扣除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 借: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51 000 贷:在建工程——升降机械51 000 上述两个分录组合即为教材分录 借: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51 000 在建工程——升降机械189 000 累计折旧——升降机械160 000(400 000÷10×4)贷:固定资产——升降机械400 000 (2)更新改造支出 借:工程物资——新电动机82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 120 贷:银行存款95 120 借:在建工程——升降机械97 000 贷:工程物资——新电动机82 000

固定资产业务的核算(完整版)

固定资产业务的核算(完整版) 模块一 初步认识固定资产 一、 固定资产的确认 1.固定资产的特征(定义) (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企业持有的固定资产目的是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不是用于这一目的资产不能视为固定资产。企业生产出的机器设备用于出售,就不是固定资产。 出租的固定资产,是指用于出租的机器设备类固定资产,不包括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建筑物,后者属于投资性房地产。 (2)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超过1年 (3)固定资产是有形资产 固定资产是有形资产,具有实物形态,可以重复使用。 注意作为低值易耗品管理的工具器具和作为包装物管理器具等不属于固定资产。 2.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 固定资产在符合定义的前提下,应当同时满足一下2个条件,才能加以确认: (1)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在实务中,需要判断该项固定资产所包含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这个可能性要超出50%(%50 )。判断固定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主要依据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到了企业。 复习: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通常,取得固定资产所有权是判断与固定资产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转移到企业的一个重要标志。凡是所有权已经属于企业,不论企业是否收到或持有该固定资产,均可作为企业的固定资产;如果没有所有权,即使该项固定资产存放在企业,也不能作为本企业的固定资产。 有时,某项固定资产的所有权虽然不属于企业,但是,企业能够控制该项固定资产所包含的经济利益流入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认为与固定资产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实质上已经转移给企业,也可以作为企业的固定资产加以确认。例如,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在固定资产的确认过程中,对于构成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如果各自具有不同的使用寿命或者以不同的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从而适用不同的折旧率或者折旧方法。因此,企业应将其各部分单独确认为固定资产。 (2)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企业在确认固定资产时,有时需要根据所获取的最新资料,对固定资产的成本进行合理的估计。例如企业对于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在尚未办理竣工决算之前,应当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日起,根据工程预算、工程造价或者工程实际发生的成本等资料,按暂估价值确认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做调整。

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办法建议

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办法建议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不仅需要对事业单位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进行成本核算与分析,也要对事业单位进行绩效考核。关于完善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采用修正的“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 要对事业单位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进行成本核算与分析,在核算中需采用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基础,使会计信息能真实、准确、全面地反映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耗费状况,促进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改变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的只重收支不重资产使用等现象,满足绩效考核评价的需要。 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从长期来看,将固定资产予以资本化,并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在其使用过程中分期核算其耗费的成本,不仅有助于真实反映固定资产实际情况,也有利于形成固定资产更新改造良性循环,便于考核事业单位提供公共服务,履行职能绩效。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应采取如下做法: 按固定资产大类计提折旧。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主要包括房屋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及

其他固定资产六大类,各类固定资产性能、用途、使用年限均有差别,应按固定资产大类进行折旧,即固定资产折旧计提采用分类折旧率,并按月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在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内系统分摊固定资产的成本。文物和陈列品其价值一般不发生损耗,所以不对其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可分为: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和加速折旧法。对科技含量高、技术进步快、腐蚀性大、损耗快的专用设备、一般设备等固定资产实行加速折旧法;图书类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其折旧年限较难确定,也可不提折旧直接计入成本;交通运输工具参照工作量法;教学用房等房屋建筑物固定资产可采用年限平均法。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科目设置及核算。取消“固定基金”科目,相应设置“累计折旧”科目,用于核算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该科目下应当按照对应固定资产类别或项目以及用途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累计折旧”作为“固定资产”备抵科目,与“固定资产”相结合分别反映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和原值,在资产负债表中以固定资产的减项单独列示,可得出固定资产净值信息。另外相应设置“资产折耗”科目,核算当期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该科目下应当按照对应固定资产用途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折旧费用的明细核算。该科目期末结账后应无余额。对于增加取得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根据

第三章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资本化的后续支出(改良、改扩建、更新改造)

2015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内部资料 中级会计实务 第三章 固定资产 知识点: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资本化的后续支出(改良、改扩建、更新改造) ● 详细描述: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企业将固定资产进行更新改造的,应将相关固定资产的原价、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转销,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并停止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发生的可资本化的后续支出,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企业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检查发生的大修理费用,由确凿证据表明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部分,应予以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教材例3-5】甲公司是一家饮料生产企业,有关业务资料如下: (1)20×9年12月,该公司自行建成了一条饮料生产线并投入使用,建造成本为600 000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率为固定资产原价的3%,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 (2)2×11年12月31日,由于生产的产品适销对路,现有这条饮料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已难以满足公司生产发展的需要,但若新建生产线成本过高,周期过长,于是公司决定对现有生产线进行改扩建,以提高其生产能力。 假定该生产线未发生过减值。 (3)至2×12年4月30日,完成了对这条生产线的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改扩建过程中发生以下支出:用银行存款购买工程物资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1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35 700元,已全部用于改扩建工程;发生有关人员薪酬84 000元。 (4)该生产线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7年。假定改扩建后的生产线的预计净残值率为改扩建后其账面价值的4%;折旧方法仍为年限平均法。

2020年中级会计师 会计实务 第13讲_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第二节 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2★★) 【考点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一)资本化的后续支出 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企业应“在建工程” 当通过 科目核算。 1.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 借: 在建工程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2.发生可资本化的后续支出时: 借: 在建工程 —— 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工程物资 应付职工薪酬等 3-4 【教材例 】 甲公司是一家饮料生产企业,有关业务资料如下: 12×1912600000( ) 年 月,该公司自行建成了一条饮料生产线并投入使用,建造成本为 元; 3%6 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率为固定资产原价的 ,预计使用年限为 年。 22×211231 ( ) 年 月 日,由于生产的产品适销对路,现有这条饮料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已难以满足公司生产发展的需要,但新建生产线成本过高,周期过长,于是公司决定对现有生产线进行改扩建,以提高其生产能力。假定该生产线未发生过减值。 1 【答案】( )本例中,饮料生产线改扩建后生产能力大大提高,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改扩建的支出金额也能可靠计量,因此该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应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 =600000×1-3%=582000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发生前,该条饮料生产线的应计折旧额 ( ) (元)=582000÷6=97000 年折旧额 (元) 112×211231 2×20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两年间,各年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借:制造费用 97000  贷:累计折旧 97000 22×211231406000[600000-97000×2]( ) 年 月 日,将该生产线的账面价值 元 ( ) 转入在建工程 ——406000 借:在建工程 饮料生产线 累计折旧 194000 ——600000  贷:固定资产 饮料生产线 32×22430 资料:( )至 年 月 日,完成了对这条生产线的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改扩建过程中发生以下支出:用银行存款购买工程物资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 2100002730084000元,增值税税额为 元,已全部用于改扩建工程,发生有关人员薪酬 元。 【答案】( )发生改扩建工程支出 3 借:工程物资 210000 ——27300 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237300 ——294000 借:在建工程 饮料生产线  贷:工程物资 210000 应付职工薪酬 84000 42×22430 ( ) 年 月 日,生产线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转为固定资产: ——700000 借:固定资产 饮料生产线 ——700000  贷:在建工程 饮料生产线 资料:( )该生产线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可使用状态后,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预计4 74% 尚可使用年限为 年,假定改扩建后的生产线的预计净残值率为改扩建后其账面价值的 ,折旧方法仍为年限平均法。 假定甲公司按年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为简化计算过程,整个过程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