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答疑
2022年注册土木工程师(道路工程)《专业案例考试(下)》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2年注册土木工程师(道路工程)《专业案例考试(下)》真题及答案解析案例分析题(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某拟建二级公路,设计速度60km/h,该沿溪线路段路基标准横断面组成中各项指标均采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所规定的一般值,其中路拱坡度为2%,土路肩横坡度为4%,纵断面设计采用路中心线处的标高。
该河流的水位分析成果见下表,在不考虑设置超高情况下,计算该路段纵断面设计控制标高应是多少?(取小数点后三位)()A.86.055mB.86.440mC.86.525mD.86.555m〖答案〗D〖解析〗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第6.2.1条、第6.2.2条。
二级公路基本车道数为2,设计速度60km/h对应的车道宽度为3.5m。
根据第6.4.1条,二级公路,设计速度60km/h,右侧硬路肩为0.75m,土路肩为0.75m。
根据第8.1.2条表8.1.2,二级公路采用1/50设计洪水频率,路基边缘高程:84.82+0.69+0.43+0.5=86.44m。
设计控制标高:86.44+0.75×0.04+(3.5+0.75)×0.02=86.555m。
2.某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20km/h,一般路段路拱坡度为1.5%,其标准横断面如下图所示,其中在某一平曲线路段,超高横坡度为3%,缓和曲线长度为130m,超高过渡采用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方式,计算该路段的全缓和段超高渐变率应是多少?(渐变率分母取整数)()[注:本题暂缺图] A.1/150B.1/193C.1/257D.1/286〖答案〗C〖解析〗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条文说明第7.5.7条。
超高旋转轴至行车道外侧边缘的宽度:3+2×3.75+0.75=11.25m。
超高渐变率:P=Δi·B/L c=(0.015+0.03)×11.25/130=1/257。
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
体,且圆曲线半径较小时,对弯道内侧的车道应进行停车视距的检
验,对分流鼻端前的路段应进行识别视距的检验。
2 当分隔带有护栏、防眩板和植物等视线遮挡物,且圆曲线半径
较小时,对弯道外侧靠近分隔带的车道应进行停车视距的检验。
24
4 控制要素
表4.4.4
用年平均日交通量。年平均日交通量应采用主线交通量预测
年限或立体交叉建成通车后第20年的预测交通量。
4.5.2 在设计阶段,公路立体交叉设计应采用设计小时交通
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设计小时交通量宜采用年第30位小时交通量,也可根据立体
交叉功能和当地小时交通量的变化特征采用20~40位小时之间最为
经济合理时位的小时交通量。
5 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宜采用完全立体交叉型。
6 当个别方向无交通转换需求,或虽存在少量交通转换需求但完
全连通特别困难时,可采用不完全互通型,未连通方向的交通转换
功能应通过路网交通组织由邻近节点承担,并应与完全互通型综合
比较论证后确定。
13
3 功能与分类
3.3.4 当节点存在交通转换需求,但由于间距控制或现场条
能和接人控制要求等因素。
7
3 功能与分类
3.2 分类
3. 2. 1 公路立体交叉可分为分离式立体交叉和互通式立体
交叉。
3. 2. 2 互通式立体交叉可分为一般互通式立体交叉和枢纽
互通式立体交叉两种基本类型,并可根据交叉岔数、交叉形状、
交叉方式和方向连通程度等按规定分类。
8
3 功能与分类
按交叉岔数、交叉形状、交叉方式和方向连通程度等按规定
以下公路相交的节点应根据接入控制要求确定是否采用立体交叉。 当
侧向余宽与余宽C值——道路设计中规范要点解析(务实应用)
缘石的主要功能如下:
1 分隔行车区域和其它交通方式运行区
域,或分隔其他用途的区域;
2 支撑路面结构边缘;
3 标出路面边缘的轮廓,诱导交通;
4 排水控制;
5 美化路容。
运用材料
14
附2-2
城市道路中立缘石设在中间分隔带、侧分隔带及路侧带两侧。当设在中间分隔 带及侧分隔带时,外露高度宜为15~20cm;当设置在路侧带两侧时,外露高度宜为 10~15cm。路侧缘石除引导排水外,其高度尚需考虑人员上下车及车门开启的要求。
限界下侧的
侧向宽度由
路缘带和安
全带组成 。
运用材料
19
城市道路规范规定:道路建筑限界几何形状为净高和净宽边界线组成的空间 界线,顶角宽度(E)不应大于机动车道或非机动车道的侧向净宽(Wl)。 道路建筑限界内不得有任何物体侵入。
无中间分隔带
运用材料
20
有中间分隔带
前页后图中增加了缘石外露高度(h)和安全带宽度(WSC)的表示, 使道路建筑限界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界线。当缘石高度不能保证车辆行 驶的侧向净宽度时,应考虑适当加宽侧向宽度。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第5.2.6、5.2.7、13.2.3条,《城市道路路
线设计规范》第5.2.7条有类似规定。(分隔带宽度可适当缩窄,但应满足侧向净宽度要求)
运用材料
28
30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第3.4.1条条文说明:桥涵净空符 合公路建筑限界要求,可使桥梁与路基段更好的衔接,公路上 的车辆可维持原速通过桥梁。车辆在公路上无障碍地行驶,尤 其是在高速和一级公路上,这是现代交通的最基本要求。
限界进行计算。由于近年来单坡型混凝土护栏大量使用,
现对侧向C值(Wsc)多以护栏与路面交界点开始计算。
建发交字532号铁路、公路、城市道路设置立体交叉的暂行规定
铁路、公路、城市道路设置立体交叉的暂行规定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81)建发交字532号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文件铁路、公路、城市道路设置立体交叉的暂行规定(81)建发交字532号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日益繁忙,铁路、公路、城市道路(以下简称道路)交叉,要求设置立体交叉的数量逐渐增多,根据经济建设要量力而行的方针,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铁路、公路、道路交叉应按交通量的大小,作出技术经济比较,分别采取不同措施,以保证运输生产安全。
现就铁路、公路、道路设置立体交叉的有关事项制定本暂行规定如下:一、修建标准1.铁路、公路、道路交叉,昼间12小时内通过交叉道口的火车列数、换算标准载重汽车辆数分别达到表1规定标准时,可设置立体交叉。
见表12.有调车作业的铁路、公路、道路交叉,昼间12小时内,交叉道口封闭累计时间、换算标准载重汽车辆数分别达到表2规定标准时,可设置立体交叉。
见表23.新建、改建铁路与规划公路、道路交叉;新建、改建公路、道路与规划铁路交叉,原则上不设置立体交叉,设计中应结合规划考虑将来设置立体交叉的条件。
4.铁路、公路、道路交叉,虽达到表1、表2规定标准,但工程特别困难或一方投资不落实,以及可缓期投资,而将来施工技术不过多增加困难者,均可暂缓设置立体交叉。
5.铁路、公路、道路交叉,虽达到表1、表2规定标准,但能结合排洪桥涵及地形条件,适当降低标准设置立体交叉,而工程投资又增加不多时,设计单位可考虑设置立体交叉。
二、投资划分铁路、公路、道路交叉,凡符合上述标准设置立体交叉时,其工程投资划分按以下规定办理。
1.新建铁路与既有公路、道路交叉,按既有公路、道路原有标准设置立体交叉,其工程投资(包括桥梁、引道、排水、照明、征地、拆迁等,下同)全部由铁路部门承担。
如公路、道路部门要求超过原公路、道路标准,改按规划位置、标准设置立体交叉时,由此增加的工程投资,由公路、道路部门承担。
关于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
关于⾼速公路互通式⽴体交叉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
关于⾼速公路互通式⽴体交叉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摘要: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速公路的设计⽅案⽬前也越来越受到⼈们的⼴泛关注。
本⽂主要是探讨了公路互通式⽴体交叉设计中的⼀些常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以供同⾏借鉴。
关键词:公路;互通;设计⽅案
⼀、互通式⽴体交叉位置和形式
互通⽴交位置的确定,应根据公路⽹规划、相关公路状况、地形和地质条件、社会与环境因素等综合考虑。
互通⽴交的形式应根据相关公路的功能、等级、交通量及其分布、收费制式等,并综合考虑⽤地条件、经济与环境因素等确定。
互通⽴交的形式⾸先取决于拟建道路和相交道路的性质和远景交通量,所拟定的互通形式必须满⾜车流安全通畅的需要,以及能
够满⾜相应的服务⽔平。
由于社会经济和交通量发展较快,互通形式的选择,还需考虑远期改扩建的可能性,预留未来改扩建的条件,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互通⽴交形式的选择,应与地形条件相适应,避免⽣搬硬套,应在满⾜交通需求的前提下,顺应地形布设⽅案,根据地形和主线纵坡,合理选择匝道上跨或者下穿主线,注重与环
境的协调。
远景交通量直接影响到互通形式和⽅案设计,⽽区域经济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对交通量预测影响较⼤。
在已建成的⾼速公路中出现互通⽴交被封闭闲置,或者⾼速公路投⼊使⽤不久需要增设互通⽴交的情况就是证明。
这也反映了前期⼯作不够深⼊细致、资。
关于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中常见问题研究
互 通 式 立体 交叉 简 单点 讲 就是 每 个高 速公 路 之 问或 者是 高 速公 路 与其 他 的公 路 相互 交叉 时所采 用 的 主要 交叉 方 式之 一 ,互 通式 立 体交叉不仅是高速公路的重要建设部分 ,它也是高速公路建设 中不 可或 缺 的组 成 部分 ,互 通 式 立体 交叉 的实现 完 美 的把 公路 之 间 的设 施联合起来 。互通式立体交叉的设计具有多样性、 复 生, 它的路线 设计 特 点鲜 明 , 且还 受 行驶 车辆 的影 响 和多元 化 的线 形 元素 影 响 。 而 对如 何 掌握 互 通式 立 体交 叉 的设 计要 素 ,合 理运 用 互通 式 立体 交 叉 的位 置 , 确 定位 立 体 交 叉 的形 式 , 质 完 成 各 项技 : 指 标 任务 , 精 按 性 确保 了互通式立体交叉的交通状况 、 服务水 平、 行驶 车辆 的安全 、 车 道 转 弯 的舒 适 程 度 , 程 造 价 降到 最 低 , 地 占用 面积 减 少 , 公 路 工 土 使 的观 赏效果 明显性 增 强起 到 了至关 重要 的作 用 。 2高 速公路 互 通式 立体 交叉 设 计分 析
通过互通式立体交叉所产生的收费来获取经济效益 ,互通式立体交 叉 建设 的越 多 , 费 的 金额 就 越 大 , 以 往 的经 验 来 讲 , 当最 终 所花 就 每 收益和总费用实现最大值的时候 ,互通式立体交叉的数 目是最佳效
果。
互 通式 立体 交 叉设 计 应 首先 考虑 交通 状 况 和通 行状 况 ,立 体 交 叉 的 核心 内容是 提 高行 驶 车辆 在 交叉 路 口的畅通 行驶 ,避免 因为 交 叉 时行 驶 车 辆发 生交 通 事故 ,使 每 个交 叉 路 口的车辆 都 能安 全 行驶 与 安全 通行 。 2 . 2设计 车 速 在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 中对车速设计 的主要定义如下 :在不受 天 气 的影 响 , 流 量 不 大 , 面状 况 良好 的 条件 下 , 驶 技 术 水平 定 车 路 驾 位 在 中等 的驾 驶 员在 道 路受 到 限制 的部 分 路 段还 能够 平 稳安 全 地行 驶 到最 大速 度 。设计 车速 实 际是个 理论 的车速 , 车辆 的运 行车 速是 而
土木工程师-专业知识(道路工程)-交叉工程-立体交叉
土木工程师-专业知识(道路工程)-交叉工程-立体交叉[单选题]1.公路交叉时,一般情况下,相邻互通式立体交叉的最大间距不宜大于()。
[2019年真题]A.15kmB.20k(江南博哥)mC.30kmD.40km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第9.2.4条第2款规定,相邻互通式立体交叉的最大间距不宜大于30km。
在人烟稀少地区,其间距可适当加大,但应在适当位置设置“U形转弯”设施。
[单选题]2.城市道路相邻互通式立体交叉的最小间距应满足上游立交加速车道渐变段终点至下游立交减速车道渐变段起点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
[2019年真题]A.500mB.800mC.1000mD.1200m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根据《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第9.3.3条规定,相邻互通式立体交叉的最小间距应满足上游立交加速车道渐变段终点至下游立交减速车道渐变段起点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00m,且应满足设置交通标志的距离要求;市区范围立交最小间距不宜小于1.5km。
[单选题]3.在互通立体交叉的分合流处,既要保持车道平衡,又要保持车道连续,如两者发生矛盾时,可在分流点前或合流点后在正线上增设哪类设施?()A.减速车道B.加速车道C.集散车道D.辅助车道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根据《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JTG/TD21—2017)第5.6.2条规定,辅助车道是为出入主线车辆调整车道、车距、变换车道或为平衡车道等而平行设置于主线行车道外侧的附加车道。
[单选题]4.当主次分明的两条多车道公路呈三岔交叉,且左转弯交通量在合流交通量中为主交通流时,左转弯出口匝道宜采用哪种形式?()A.左出右进半直连式B.环形C.右出左进半直连式D.右出右进半直连式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根据《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JTG/TD21—2014)第6.3.2条规定,三岔交叉左转弯出口匝道形式的采用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当交通量大小相当的两条多车道公路呈三岔交叉时,宜采用直连式。
2022年注册土木工程师(道路工程)《专业案例考试(上)》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2年注册土木工程师(道路工程)《专业案例考试(上)》真题及答案解析案例分析题(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中南地区某拟建公路位于A 市近郊,采用设计速度为100km/h 的一级公路标准,全线采用整体式路基。
交通量预测显示,预测年限年平均日交通量为38000pcu/h ,方向不均匀系数为0.6。
规定服务水平下的单车道服务交通量取为1200pcu/(h ·ln )。
经计算,该公路的车道数应为多少?(取整数)( )A .2B .4C .6D .8【答案】B【解析】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第3.3.4条、第2.1.2条条文说明。
查表3.3.4,中南地区,近郊一级公路,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K =10.0%。
单方向车道数:N =AADT ×K ×D/C D =38000×10.0%×0.6/1200=1.9。
取整,单方向车道数为2。
故该公路双向车道数应为4。
2.某拟建干线公路,采用设计速度60km/h 的二级公路标准,路基标准横断面宽度为10m 。
下图为局部路段的平面路线设计图和参数,路段平曲线为设置缓和曲线的圆曲线。
计算在一般情况下,桩号K1+150处的路基宽度应为多少?(取小数点后两位)( )[注:本题暂缺图]A .10.00mB .10.23mC .10.57mD .10.80m【答案】C【解析】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第7.6节。
查表7.6.1,加宽值:0.8m 。
按照线性加宽,K1+150处路基宽度为:115011000.81010.57m 11701100K K K K +-+⨯+=+-+3.某新建山岭区公路,采用设计速度80km/h 双向四车道的一级公路标准。
其中在某越岭路段为连续上坡,纵坡(坡度/坡长)依次为1%/450m ,4%/850m ,2.0%/400m ,4%/850m ,1.5%/550m 。
JTGT D21-2014 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5.8.3条文解释-刘子剑
图 1 单向四车道分流为两双车道时车道不平衡的连接
为达到车道平衡,当直行车道在分流鼻端减少时,应通过分流鼻端并在延长 一段距离后再渐变中断,且互通内主线每次减少的基本车道数不应超过一条。 2. 合分流连接部辅助车道“最小”长度为表 10.6.3,与互通最小净距的数据 很接近,是否适用范围太狭隘了,更小的时候如何处理(P85)? 答: 合分流连接部辅助车道长度与互通最小净距不是同一概念,辅助车道长 度在表 10.6.3 的表注中已说明是合流鼻端与分流鼻端之间的距离;净距在术语 2.0.12 中也有明确定义,互通净距即减速车道渐变段终点至下一减速车道渐变段 起点之间的距离, 故两数值虽然接近,但由净距确定的鼻端之间的距离远大于辅 助车道长度。 当合流鼻端与分流鼻端之间的距离小于辅助车道最小长度时,6.6.2~6.6.5 条已规定, 可采用集散道相连或匝道相连的复合式,甚至可采用多岔交叉的互通 式立体交叉形式。 刘子剑 二〇一五年二月二日
你好!因忙于工作,迟复为歉。对你提出的问题答复如下: 1. 分流鼻端 NC=NE+NF-1,为什么不能是 NC=NE+NF(P28)?互通内主线 车道减少,能否通过分流减少,而不向下游延伸辅道(P86)? 答: 分流连接部如果也采用������C = ������F + ������E 的车道分布原则, 例如, 当 4=2+2, 即单向四车道分流为两双车道(图 1),且第 1、2 车道均为基本车道时,主线 有 2 条基本车道在分流鼻端处被中断,且位于第 1 车道的车辆如欲继续直行,需 经两次换道;当第 2 车道为基本车道、第 1 车道为辅助车道时,主线有 1 条基本 车道在分流鼻端处被中断;当第 1、2 车道均为辅助车道时,部分流出车辆需经 两次换道。这些,都很容易引起交通混乱或误行,故 分流连接部不应采用 �
立体交叉
14 立体交叉14.0.1公路与公路立体交叉可分为分离式立体交叉和互通式立体交叉。
1 高速公路与其他公路相交,必须设置立体交叉。
2 一级公路与交通量大的其他公路交叉,宜设置立体交叉。
3 二、三级公路间的交叉,在交通条件需要或有条件的地点,可采用立体交叉。
14.1分离式立体交叉14.1.1 一般规定分离式立体交叉的设置应根据公路网规划、相交公路的功能、等级、交通量、地形和地质条件、经济与环境因素等综合确定。
1 下列交叉应设置分离式立体交叉:1)高速公路与其他各级公路交叉,除因交通转换而设置互通式立体交叉外,均必须设置分离式立体交叉;2)具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与其他各级公路的交叉,除因交通转换需要而设互通式立体交叉外,应采用分离式立体交叉;3)二、三、四级公路相互交叉,直行交通量很大或地形条件适宜,且不考虑交通转换时,可设置分离式立体交叉。
2 主要公路的平、纵面线形应保持直捷、顺适。
两相交公路不得因增设分离式立体交叉而使平、纵面线形过于弯曲、起伏。
3 两相交公路应以正交或接近正交为宜,且交叉附近平面线形宜为直线或不设超高的大半径曲线。
4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与二、三、四级公路相交采用分离式立交时:1)应充分利用被交公路的线形和线位。
当交叉角过小或原线形技术指标过低时,应采用改线方案;2)被交公路的等级、路基宽度、桥梁净宽、净高及车辆荷载等级等技术指标,应按被交公路现状或已批准的规划公路等级设计。
5 分离式立体交叉跨线桥的桥面雨水应通过管道引至桥下公路的排水沟,不得散排于桥下公路路面。
跨线桥桥下公路的排水宜采用自流排水。
6 跨线桥桥下净空及布孔除应符合公路建筑限界规定外,还应满足桥下公路的视距和对前方信息识别的要求。
7 跨线桥的桥型设计应注重美学要求,简洁、明快、轻巧,跨径配置应和谐、悦目,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8 分离式立体交叉远期计划改为互通式立体交叉时,应按分期修建原则设计并预留布设匝道的工程条件。
14.1.2 分离式立体交叉的净空要求如下:1 满足《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对各级公路建筑限界的要求,如图14.1.2-1所示。
《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答疑
《公路⽴体交叉设计细则》答疑《公路⽴体交叉设计细则》答疑1.分流⿐端N C=N E+N F-1,为什么不能是 N C=N E+N F(P28)?互通内主线车道减少,能否通过分流减少,⽽不向下游延伸辅道(P86)?答:分流连接部如果也采⽤=+的车道分布原则,例如,当4=2+2,即单向四车道分流为两双车道(图1),且第1、2车道均为基本车道时,主线有2条基本车道在分流⿐端处被中断,且位于第1车道的车辆如欲继续直⾏,需经两次换道;当第2车道为基本车道、第1车道为辅助车道时,主线有1条基本车道在分流⿐端处被中断;当第1、2车道均为辅助车道时,部分流出车辆需经两次换道。
这些,都很容易引起交通混乱或误⾏,故分流连接部不应采⽤=+的平衡原则。
为达到车道平衡,当直⾏车道在分流⿐端减少时,应通过分流⿐端并在延长⼀段距离后再渐变中断,且互通内主线每次减少的基本车道数不应超过⼀条。
2.合分流连接部辅助车道“最⼩”长度为表10.6.3,与互通最⼩净距的数据很接近,是否适⽤范围太狭隘了,更⼩的时候如何处理(P85)?答:合分流连接部辅助车道长度与互通最⼩净距不是同⼀概念,辅助车道长度在表10.6.3的表注中已说明是合流⿐端与分流⿐端之间的距离;净距在术语2.0.12中也有明确定义,互通净距即减速车道渐变段终点⾄下⼀减速车道渐变段起点之间的距离,故两数值虽然接近,但由净距确定的⿐端之间的距离远⼤于辅助车道长度。
当合流⿐端与分流⿐端之间的距离⼩于辅助车道最⼩长度时,6.6.2~6.6.5条已规定,可采⽤集散道相连或匝道相连的复合式,甚⾄可采⽤多岔交叉的互通式⽴体交叉形式。
图1 单向四车道分流为两双车道时车道不平衡的连接3.9.2.3条内有”……当交通组成以⼩客车为主时,匝道……”,对于类似这种“以模型车为主”有没有个量化标准,占多少⽐例即为“为主”?答:⽆量化标准。
我国⼤型车辆普遍存在运⾏速度难以达到设计速度的问题,在超⾼过⼤路段容易出现横向倾覆的危险,本条含义即严格控制使⽤8%的超⾼,“以⼩客车为主”可理解为限制⼤型货车出⼊的道路。
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
4
1 总则
1.0.4 公路立体交叉应在保证路网和交叉公路功能的前提下
满足节点的交通转换功能。
1.0.5 公路立体交叉的改扩建设计应结合既有工程现状和新
增交通条件等因地制宜确定改扩建方案。
1.0.6 公路立体交叉设计除应符合本细则的规定外,尚应符
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5
公4路控
立制
体要
交素
分类:
1
按交叉岔数可分为三岔交叉、四岔交叉和多岔交叉互通式立体
交叉。
2
按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形状可分为喇叭形、苜蓿叶形、菱形、环
形、涡轮形、T形、Y形和叶形互通式立体交叉等。
3
按交通流线的交叉方式,可分为完全立体交叉型和平面交叉型
互通式立体交叉。
4
按方向连通程度可分为完全互通型和不完全互通型互通式立体
交叉。
体交叉,宜采用一般互通式立体交叉。
2 高速公路之间、高速公路与具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之间或具干
线功能的一级公路之间相交叉的互通式立体交叉,宜采用枢纽互通
式立体交叉。
3 设置匝道收费站的互通式立体交叉可按一般互通式立体交叉设
计。
12
3 功能与分类
互通式立体交叉类型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4 一般互通式立体交叉可采用平面交叉型。
1 出口匝道在分流鼻端附近的设计速度可参照表4.3.3所列分流鼻端
通过速度取值,但不应小于匝道基本路段的设计速度。
2 入口匝道在合流鼻端附近的设计速度可采用匝道基本路段的设计
速度。
表4. 3.3 出口匝道分流鼻端通过速度
20
4 控制要素
4.3.4 按设计速度完成匝道线形设计后,宜对线形指标变
土木工程师-专业知识(道路工程)-交叉工程-概述
土木工程师-专业知识(道路工程)-交叉工程-概述[单选题]1.路线交叉中公路与公路交叉分为()。
[2019年真题]A.互通式立体交叉和分离式立体交叉B.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江南博哥)C.平面交叉和互通式立体交叉D.平面交叉和分离式立体交叉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第9章规定,线路交叉分为公路与公路平面交叉、公路与公路立体交叉、公路与铁路交叉、公路与乡村道路交叉、公路与管线等交叉和动物通道。
其中,公路与公路交叉分为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立体交叉包括分离式和互通式两种。
[单选题]2.两相交公路的技术等级或交通量相近时,平面交叉范围内的设计速度不宜低于路段设计速度的()。
[2019年真题]A.50%B.60%C.70%D.80%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第9.1.4条规定,两相交公路的技术等级或交通量相近时,平面交叉范围内的设计速度可适当降低,但不宜低于路段设计速度的70%。
平面交叉右转弯车道的设计速度不宜大于40km/h;左转弯车道的设计速度不宜大于20km/h。
[单选题]3.五岔交叉的完全互通式立体交叉应有多少条交通流线?()A.25B.24C.20D.18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根据《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JTG/TD21—2014)条文说明第3.2.2条第4款规定,完全互通型即所有交通流方向均被连通。
交通流线数目与交叉岔数之间具有如下关系,交通流线数目:N=n(n-1)。
式中,n为交叉岔数。
交通流线数目应为:N=n(n-1)=5×(5-1)=20条。
注意交通流线数目不能包括调头的交通流线。
[单选题]4.下列哪项条件下的互通式立体交叉属于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A.高速公路之间B.高速公路与一级公路之间C.一级公路与一级公路之间D.高速公路与地方道路之间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根据《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JTG/TD21—2014)第3.3.3条第2款规定,高速公路之间、高速公路与具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之间或具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之间相交叉的互通式立体交叉,宜采用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
2019年10月注册土木工程师(道路工程)《专业案例考试(上)》真题及详解
一、案例分析题 2019年10月注册土木工程师(道路工程)《专业案例考试(上)》真题及详解(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某双车道四级公路,设计速度采用30km/h 该公路路基段的建筑限界横向总宽度是( )。
A .3.75mB .7.00mC .7.50mD .8.25m【答案】B【解析】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 01—2014)第3.6.1条规定,四级公路的建筑限界应符合题1解图规定。
题1解图 二、三、四级公路图中,W 为行车道宽度;L 为侧向宽度。
二级公路的侧向宽度为硬路肩宽度。
三、四级公路的侧向宽度为路肩宽度减去0.25m 。
即建筑限界的横向宽度为:W +2L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 01—2014)第4.0.2条和4.0.5条规定。
(1)车道宽度计算3.25×2=6.5m(2)侧向宽计算(0.5-0.25)×2=0.5m(3)建筑限界横向总宽度6.5+0.5=7m2.某具有干线功能的二级公路,设计速度采用60km/h,间隔设置满足超车视距要求路段的间距宜小()。
A.1kmB.3kmC.4kmD.5km【答案】B【解析】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 20—2017)第7.9.3条规定,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双车道公路,应间隔设置满足超车视距的路段。
具备干线功能的二级公路宜在3min的行驶时间内提供一次满足超车视距要求的超车路段。
设计速度采用60km/h的二级公路提供一次超车的时间为3min,间隔设置计算:3/60×60=3km。
3.某高速公路速度采用100km/h,平曲线半径采用2700m,比较合适的回旋线参数A取值是()。
A.1200B.1150C.900D.800【答案】C【解析】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 20—2017)第9.2.4条第2款规定,回旋线参数宜依据地形条件及线形要求确定,并与圆曲线半径相协调。
道路工程运营高速公路立体交叉问题-道路工程论文-工程论文
道路工程运营高速公路立体交叉问题-道路工程论文-工程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关键词:新建道路;高速公路;分离式立体交叉;保通辅道引言由于高速公路的封闭性,加之在高速公路前期建设时未能充分为后期道路穿(跨)越预留条件,造成高速公路完全隔断两边区域的交通通行,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新因素。
城市道路和普通公路穿(跨)越高速公路时必须采取分离式立交或互通式立交的形式。
本文针对各种分离式立交的形式进行分析,总结关键技术问题,针对分离式立交工程的各种情况提出合理的方案,并结合实际项目进行分析。
1分离式立交工程方案形式城市道路、普通公路与高速公路分离式立体交叉的形式有下穿和上跨两种。
1.1下穿(1)利用高速公路预留的既有构筑物道路下穿高速公路时应尽量利用高速预留的桥梁和涵洞等既有构筑物,以降低对高速公路的影响。
但往往因前期修建高速公路时未充分考虑后期道路的建设情况,导致预留的构筑物无法满足道路下穿的要求,需要对预留的构筑物进行改造、加固,甚至拆除重建。
(2)高速公路路基改桥高速公路路基改桥是道路与高速公路立体交叉常用的一种方案,具体形式是将高速公路路基改为桥梁,桥下道路从桥跨间穿越。
此方案道路横断面布置灵活,工艺成熟;但在桥梁施工时,会临时中断高速公路通行,需要新建高速保通辅道。
(3)新建箱涵箱涵覆土较小或零覆土,因底板刚度较大,抗变形能力强,当地基较差或不具备条件新建桥梁时,可采用将高速公路路基改为箱涵,桥下道路从箱涵内穿越的方案。
此方案造价较高,并且也会临时中断高速公路。
(4)新建隧道当下穿道路受纵坡、需避开构筑物、高速公路填方路基较高等因素限制时,下穿道路埋深较深,此时可采用隧道方案下穿高速公路。
当下穿隧道埋深较小时,优先采用明挖法施工,也可采用管幕法、顶管法等施工方法;当隧道埋深较大时,可采用矿山法、管幕法、顶管法、盾构法等施工方法。
采用明挖法施工时,造价较低,施工风险较小,但是会挖断高速公路,对高速公路影响较大。
【注册岩土考试】 2020注册道路专业案例真题详细解析
2020注册道路专业案例真题(上午)1、某平原微丘区高速公路,设计速度为120km/h,路拱横坡为2%,若μ=0.04,该项目不设超高最小圆曲线计算值为( )m。
(计算结果取整)A.1889B.5250C.5669D.5767【答案】(C)【喝彩解析】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4.0.17~4.0.18条文说明:【喝彩点评】i值当不设超高时,为“-”,设超高时,为“+”。
2、某高速公路,设计速度为120km/h,单车道分车型交通量观测数据如表,下列关于服务水平(基准通行能力为2200pcu/h.ln)A.三级服务水平,宜论证B.三级服务水平,无需论证C.二级服务水平,宜论证D. 二级服务水平,无需论证【答案】(A)【喝彩解析】(1)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3.2.2条:交通量换算成标准小客车:390+100+150×1.5+60×1.5+50×2.5+150×4.0=1530pcu/h ·ln(2)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A.0.1条,计算v/C值:查表A.0.1-1,属于三级服务水平。
根据第1.0.8条,宜进行论证比选。
3、省网高速公路,设计速度为120km/h,双向六车道,采用三级服务水平。
交通量预测分析结果折算后的年交通量为1450pcu/h.ln,中型车比例30%,大型车4%,汽车列车2%,驾驶人员修正系数为1.0,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该公路单向设计通行能力是( )veh/h。
A.974B.1337C.2921D.4010【答案】(C)【喝彩解析】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表3.4.2-2(1)车辆折算系数,中型车-2.5,大型车-4.5,汽车列车-6.0;(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式3.4.2-1,设计通行能力C=MSF×frv×fp×fy=1650×0.59×1.0×1.0=974veh/h(3)该公路单向设计通行能力=974×3=2921veh/h ,答案C4、沿海疏港公路交通组成以铰接列车、半挂车为主,某三级公路,设计速度40km/h,某路段平面半径R=220圆曲线,则该圆曲线段一般路基横断面总宽度为( )m。
《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JTG/TD21—2014)宣贯会报道
主要包括 : 1 、 《 细则》 的编制背景和编制依据。2 、 相 比《 公路工 程技 术标 准》 ( J T G B 0 1 —2 0 0 3 ) 与
《 公 路 路 线 设 计 规 范》( J T G D 2 0—2 0 0 6) 中有 关 “ 立 体 交 叉 ”内 容 上 新 增 的 内 容 和 修 改 的 内 容 。 3 、 《 细则》 中部 分 条文 、 规定 的详 细 解 读及 在 工 程
实例 中 的 应 用 。并 在 会 后 进 行 了现 场 交 流 及 解
疑。
2 0 1 4 ) ( 以下 简称 《 细则》 ) 于2 0 1 4年 1 1月 1日
起 正 式 施 行 。 为提 高 公 路 设 计 水 平 , 帮 助 从 业 人 员及时 、 准确 的掌握 《 细则》 的相 关技 术 要 求 , 《 公 路》 杂 志社 于 2 0 1 5年 1月 1 4 日至 1 6日, 在 成 都 市举 办 了《 公 路 立 体 交 叉 设 计 细 则 》( J T G / T D 2 1
路及特点进行深入解读 , 对 主要修 改条 文及条文
说明、 新 旧规 范 对 比分 析 及 使 用 注 意 事项 进 行 了
说明 , 并 在 会 后 进行 了现 场 交 流及 解 疑 。
通过 此 次 宣 贯培 训 的 举 办 , 使 相 关 人 员 迅 速 了解 新 旧规 范 的变 化 , 掌握新 规范 的要 点 , 对 新 规 范在 全 国 范 围快 速 推 广 并 执 行 起 到 了 促 进 作
有限公 司刘 子剑 ( 《 细则 》 主编 ) , 培训 内容 主要 为《 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 的全文解读与应用 。
报道)
5 3・
《公路几何设计细则》(总校稿)1-10
《公路⼏何设计细则》(总校稿)1-101 总则1.0.1为准确理解和执⾏《公路⼯程技术标准》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提⾼设计⽔平,保证设计质量,制定本细则。
1.0.2本细则适⽤于新建或改(扩)建的各级公路。
1.0.3 公路路线设计应贯彻“以⼈为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设计原则,树⽴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1.0.4 公路路线设计应倡导全寿命周期设计思想,处理好公路路线设计与建设、运营管理、养护维修的关系。
1.0.5 公路路线设计应根据公路的功能、交通量、及其在路⽹中的地位和作⽤,并考虑综合运输体系以及项⽬影响区的产业布局,正确选择技术标准,确定公路等级、路线⾛向、⾛廊和主要控制点,提出建设规模,为项⽬⽴项提供依据。
1.0.6在深⼊调查沿线地形、地质、⽔⽂⽓象,⾃然环境和⽣态环境,建筑材料等资料的基础上,选择路线⽅案,确定路线线位,合理运⽤技术指标进⾏公路路线设计,为项⽬建设提供依据。
1.0.7深⼊调查了解项⽬沿线城镇、⼟地利⽤、铁路、航道、⽔利、管道、矿产、电⼒电讯、⽂物、⾃然景点等基础资料和发展与保护规划,并协调处理好相互关系;综合协调路线与路基路⾯、桥涵、隧道、交叉、交通⼯程和环境景观等相互关系,提出总体设计⽅案,保证设计的完整性、系统性、先进性。
1.0.8 协调⼯程项⽬与周围社会环境、⾃然环境和⼈⽂环境的关系,构建和谐的路域环境。
1.0.9 建⽴⼯程项⽬数据库,为⼯程项⽬的建设养护运营管理提供基础信息和基本平台。
1.0.10路线设计应在遵守标准、规范的前提下,积极应⽤被实践证明已经成熟的新理论、新⽅法、新技术,不断提⾼设计⽔平。
1.0.11公路路线设计主要技术指标,除应符合本指南外,尚应符合国家和交通运输部现⾏的有关标准、规范和规程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术语2.1.1公路功能highway functinal公路在公路⽹中的地位和作⽤。
2.1.2运⾏速度(V85)operating speed在天⽓良好、路⾯⼲净⽽潮湿、⾃有流状态下,路段上第85%位的车辆⾏驶速度。
2020年注册土木工程师(道路工程)《专业知识考试(下)》真题及详解
2020年注册土木工程师(道路工程)《专业知识考试(下)》真题及详解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选答4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公路技术等级与设计速度方面的描述,不符合标准规范规定的是()。
A.三级公路设计速度宜根据实际情况采用30~40km/hB.集散二级公路设计速度宜根据实际情况采用40~50km/hC.干线二级公路设计速度宜根据实际情况采用60~80km/hD.一级公路设计速度宜根据实际情况采用60~100km/h答案:B解析: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第3.5.1条规定。
各级公路设计速度应符合表3.5.1(见题1解表)的规定。
题1解表设计速度第3.5.1条第4款规定,作为干线的二级公路,设计速度宜采用80km/h;受地形、地质等条件限制,可采用60km/h。
作为集散的二级公路,设计速度宜采用60km/h;受地形、地质等条件限制,可采用40km/h。
2.东北地区某一级公路、地处积雪冰冻的平原地区,设计速度采用100km/h,下列有关该公路在穿越城镇路段设超高的最小平面圆曲线半径值,符合规范规定的是()。
A.360mB.400mC.440mD.500m答案:D解析: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第4.0.17条规定,圆曲线最小半径应符合表4.0.17(见题2解表)的规定。
题2解表圆曲线最小半径第4.0.18条规定,公路圆曲线半径小于表4.0.17“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时,应设置圆曲线超高。
最大超高应符合下列规定:①一般地区,圆曲线最大超高应采用8%。
②积雪冰冻地区,最大超高值应采取6%。
③以通行中、小型客车为主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最大超高可采用10%。
④城镇区域公路,最大超高值可采取4%。
本题为城镇路段,最大超高值取4%,查表4.0.17,设计速度100km/h,圆曲线最小半径取500m。
3.两条公路交叉时,下列有关应设置互通式立体交叉的情形,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规定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答疑
1.分流鼻端N C=N E+N F-1,为什么不能是 N C=N E+N F(P28)?互通内主线
车道减少,能否通过分流减少,而不向下游延伸辅道(P86)?
答:分流连接部如果也采用
=
+
的车道分布原则,例如,当4=2+2,
即单向四车道分流为两双车道(图1),且第1、2车道均为基本车道时,主线有2条基本车道在分流鼻端处被中断,且位于第1车道的车辆如欲继续直行,需经两次换道;当第2车道为基本车道、第1车道为辅助车道时,主线有1条基本车道在分流鼻端处被中断;当第1、2车道均为辅助车道时,部分流出车辆需经两次换道。
这些,都很容易引起交通混乱或误行,故分流连接部不应采用
=
+
的平衡原则。
为达到车道平衡,
当直行车道在分流鼻端减少时,应通过分流鼻端并在延长一段距离后再渐变中断,且互通内主线每次减少的基本车道数不应超过一条。
2.合分流连接部辅助车道“最小”长度为表10.6.3,与互通最小净距的数据
很接近,是否适用范围太狭隘了,更小的时候如何处理(P85)?
答:合分流连接部辅助车道长度与互通最小净距不是同一概念,辅助车道长度在表10.6.3的表注中已说明是合流鼻端与分流鼻端之间的距离;净距在术语2.0.12中也有明确定义,互通净距即减速车道渐变段终点至下一减速车道渐变段起点之间的距离,故两数值虽然接近,但由净距确定的鼻端之间的距离远大于辅助车道长度。
当合流鼻端与分流鼻端之间的距离小于辅助车道最小长度时,6.6.2~6.6.5条已规定,可采用集散道相连或匝道相连的复合式,甚至可采用多岔交叉的互通式立体交叉形式。
图1 单向四车道分流为两双车道时车道不平衡的连接
3.9.2.3条内有”……当交通组成以小客车为主时,匝道……”,对于类
似这种“以模型车为主”有没有个量化标准,占多少比例即为“为主”?
答:无量化标准。
我国大型车辆普遍存在运行速度难以达到设计速度的问题,在超高过大路段容易出现横向倾覆的危险,本条含义即严格控制使用8%的超高,“以小客车为主”可理解为限制大型货车出入的道路。
4.9.4“加宽”章节,如果Ⅳ型横断面设计为对向分隔四车道,硬路肩 1.0m
宽时,加宽应该怎样设计?是否参照Ⅱ型横断面加宽,内外侧加宽有何
不同?
答:当Ⅳ型横断面设计为对向分隔四车道时,如果仍由表9.4.2查取加宽值,应先将圆曲线半径由中央分隔带中心换算至内、外侧的车道中心,然后按内、外侧各自的半径分别查取加宽值。
当由Ⅱ型组合为对向分隔式匝道时,建议左侧仅设0.5m宽的路缘带,这样,单侧路面宽度比标准Ⅱ型匝道减窄了0.5m,因此,其路面加宽值应在查取的加宽值基础上增加0.5m。
5.对于当主线和匝道硬路肩宽度不同时需要过渡,有没有限制性规定,例
如过渡段放在变速车道还是匝道上?渐变率取值?
答:没有限制性规定。
当变速车道右侧硬路肩宽度与匝道右侧硬路肩宽度不一致时,可在鼻端附近利用匝道曲线顺适完成硬路肩宽度过渡(图);当变速车道硬路肩宽度与主线硬路肩宽度不一致时,硬路肩宽度过渡宜在变速车道的渐变段完成(图3)。
主要基于现有构造过渡,可不规定渐变率。
图2 变速车道右侧硬路肩与匝道不一致时过渡示意图
图3 变速车道右侧硬路肩与主线不一致时过渡示意图
6.第22页,图5.4.6 c)图中辅助车道终点位置是否为鼻端,若不是,具体是
什么位置?图中辅助车道起点位置是否为鼻端,若不是,具体是什么位置?
答:图5.4.6 c)、d)中辅助车道起点或终点位置均为鼻端。
7.第23页,5.5.2 主线与加减速车道是否需要完全对应,即包括渐变段在内完
全对应?
答:表5.5.2规定值为变速车道全长范围对应的主线最大纵坡。
8.41页,6.6.3 “当相邻互通立交因距离过近设置集散道困难时”,主要是指
哪些困难?
答:设置集散道的控制性因素主要为集散道上交织区的长度,“设置集散道困难”即主要指因距离过近交织区长度不足而导致通行能力不足等,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匝道相连、匝道相互交叉采用立体交叉等方法,可减少交织交通量或消除交织区。
9.第47页,7.3.2当单向匝道为双车道时,主匝道应该采用什么形式,主匝道
的宽度采用多少?如果在Ⅳ断面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3.5m的车道,感觉单向双车道不能采用Ⅱ断面,因为路肩尺寸不对应,是否必须采用Ⅲ断面?
答:根据7.3.2条第1款,“对向匝道各单向车道数及横断面类型宜符合表7.3.1的有关规定。
”当单向为双车道时,根据匝道设计速度、设计小时交通量和匝道长度,由表7.3.1选取的横断面类型可能为Ⅱ型,也可能为Ⅲ型,路肩尺
寸不要求与Ⅳ型对应,但当有中央分隔带时,建议各单向左侧仅设0.5宽的路缘带。
10.第48页,8.2.1积雪冰冻地区如何界定?
答:由于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差异很大,加之地形条件错综复杂,同一条路也可能仅有部分路段有积雪冰冻,因此无论是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还是路线设计规范,对“积雪冰冻地区”都无明确的地域划分,建议根据调查资料确定,只要所在路
段有季节性冰冻和道路积雪均适用于该条。
11.第48页,8.2.2“反向横坡”是什么意思?是正常横坡吗?
答:指向曲线外侧倾斜的横坡。
当匝道有正常路拱且不设超高时,曲线外侧的路拱横坡即反向横坡。
12.第49页,8.2.3卵形曲线中的缓和曲线长度和参数是否根据表8.2.3控制?还
是采用3s行程长度来控制,或是按路线规范中的R1/2≤A≤R1(R1为小平曲线半径)来确定其长度。
答:表8.2.3中回旋线最小长度系按3s行程长度确定,卵形曲线中的回旋线最小长度亦按该方法确定。
13.匝道最小坡长是按路线设计规范取值吗?如果是,那么匝道设计速度为
70km/h,50km/h,35km/h的如何取值;如果不是,又是按什么长度控制?
答:限制最小坡长无意义,但在纵坡达到标准规定的最大值时,为避免交通受阻,应对路线最大坡长进行限制。
由于匝道长度较短,单坡长度超过路线最大坡长限制标准的情况极少,故无论国内国外,对匝道最大坡长均不做规定。
如果为互通式立体交叉连接线,则应按路线标准执行。
14.第53页,8.6.2中分流点为路面分岔点(两个车道宽度处),还是硬路肩的
交叉点(两个车道+两个硬路肩宽度处),或是鼻端。
答:为车道分岔处(两个车道宽度处)。
15.第55页,9.2.2“中等降雨强度”是根据什么划定?
答:“中等降雨强度”沿引自现行路线规范等的相关规定,可参阅相关规范。
这里的降雨强度指地区性的降雨强度,非某场降雨的强度,可根据当地公路建设和营运经验确定。
一般来讲,除多雨的南方和干旱少雨的北方部分地区外,我国大多数地区均属于中等降雨强度地区。
16.第78页b)图,第79页b)、c)图中渐变长度按多少取值?如果匝道设计
速度为40km/h,则无法查表10.2.5。
答:匝道相互分、合流时,渐变段长度未做规定。
参照AASHTO方法,渐变段长度可按车辆横向移行一个车道所需时间(3~4s)计算确定。
17.主线间分合流,匝道间分合流中横坡过渡办法(第77页10.3.4第3款,第
80页10.4.3第3款):“可采用变速车道的横坡过渡办法”,是否就是细则第72页10.2.9相关规定?
答:是。
18.第87页10.7.2第2款,若集散道的设计速度采用50km/h以下,无法查表10.5.1
和表10.5.3,是否按集散车道速度为60km/h查表采用?
答:集散道与主线分流鼻端至下一分流鼻端的最小间距,根据主线设计速度由表10.5.1查取;集散道上的鼻端至与主线合流鼻端的最小间距,根据集散道设计速度由表10.5.2查取。
刘子剑
二〇一五年二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