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干扰控制
LTE干扰控制
2014-8-13
第七部分 LTE干扰控制
7
目录
1. LTE小区内干扰介绍 2. LTE小区间干扰介绍 3. LTE小区间干扰抑制方法 4. ICIC技术介绍
2014-8-13
第七部分 LTE干扰控制
8
1、小区间干扰随机化技术
小区间干扰随机化就是将干扰信号随机化,该技术不能降低干扰的能 量,没有减少小区简单相互干扰,只是将干扰信号分散开近似白噪声, 是每个UE受到的干扰平均化而不是特别集中。干扰随机化的方法主要 包括:加扰(Scrambling)、交织(Interleaving)和跳频(Hopping) 技术。干扰随机化并,
第七部分 LTE干扰控制
——LTE interference control
8/13/201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目录
1. LTE小区内干扰介绍 2. LTE小区间干扰介绍 3. LTE小区间干扰抑制方法 4. ICIC技术介绍
2014-8-13
第七部分 LTE干扰控制
2
1、小区内干扰
1.1 干扰分类
LTE的干扰主要分为小区内干扰(符号间干扰、子载波间干扰)和小区 间干扰。其中符号间干扰(ISI)和子载波间干扰(ICI)是由无线信号多 径时延而带来,而小区间干扰则是由于LTE的不同小区的频率复用而引起 的同频干扰。
小区内干扰:
多径时延不但会造成符号间的干扰,而且也会造成符号能量的损失,影 响不同子载波的正交性,从而带来载波间干扰。为了消除多径时延的影 响,在OFDM符号发送前,在码元间插入包含间隔CP(循环前缀)。当保 护间隔足够大的时候,就可以消除符号间干扰和子载波间的干扰。而CP 就是讲每个OFDM符号的尾部一段复制到符号前部,如果符号的尾部被干 扰,则可以利用符号前部的冗余信息,以克服干扰的影响。
LTE小区间干扰控制技术研究及进程
的 影响’ 此 个系 因 成为 } 獬
题。 随蠢
相邻小区的干扰 ,从而提高相邻小区在这些资源上 的信噪比以及小区边缘的数据速率和覆盖。由于这 种技术实现相对简单 , 使用灵活 , 效果理想 , 以成 所
为减 少小 区间干扰 的主流技 术 , 相应 的提案 也较 多 。 小 区 间干扰协 调技 术可 分配 的无线 资 源包括 时 间和 频率 两种 资 源 , 由于小 区间 同步不 能严 格保证 , 以 所
"
考 的 要问 虑l 重
弧 与 s 溉 蔽朱拄 E东巍1 c 】
的葭 硪l 圭耍千执源体现 为I 区阃千执 文章 i l
 ̄ 3 P 藕美提案 疆照敲阃版序夼镪了l "G P u ,区 间-- J 、 T -  ̄控制技术进程' 并对相关 典型提 案进
行 7研霓和 錾缮。 |。
爱立信 和华 为方 案相 比, 方案 优点 是实现 灵 活 , 该 对
以提高频谱利用率 。 为了解决路损较大的问题 , 小区
负载变化不敏感 。 缺点是频谱利用率低 , 特别是小区
Q 2—, , 竺 . 0 … . 一2 竺 1
…
…
…
…
…
…
…
’
M
NG 0UT ov MN1 L0 McN 0眦c As I0
v s g td a ds mmaie . et ae u i n r d z
iG n
有: 干扰 随机化技术 、 干扰消除技术和干扰协调技术。
LTE无线网络中的干扰协调技术
LTE无线网络中的干扰协调技术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和频谱资源的紧张,无线网络中的频谱资源利用率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对于LTE无线网络来说,由于其使用的是频分复用技术,因此会存在大量的干扰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干扰协调技术应运而生。
一、LTE无线网络中的干扰问题在LTE无线网络中,由于多个用户同时使用同一频段,必然会产生相互之间的干扰。
具体来说,干扰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同步干扰,另一种是异步干扰。
同步干扰是指来自同一基站传输的信道之间发生的干扰,多数情况下是由于基站内部时序同步不达规定水平所引起的。
而异步干扰主要指与不同基站传输信道之间相互抵触招致的干扰。
当信道之间存在干扰的情况时,信号质量就会严重下降,从而影响通信质量。
二、干扰协调技术的分类干扰协调技术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于协作的干扰协调技术,另一类是基于信道质量的干扰协调技术。
基于协作的干扰协调技术主要是通过在不同基站间进行通信协同,减少互相之间的干扰。
其中,最常见的技术包括动态频谱共享技术、传输干扰协调技术等。
而基于信道质量的干扰协调技术则是通过监测无线信道的质量情况,根据不同用户之间的信道质量差异来实现干扰协调。
技术手段主要包括功率控制、资源块分配优化、信道跟踪技术等。
三、功率控制技术功率控制技术是干扰协调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技术。
实际上,它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
通过对各个用户的发送功率进行控制,就可以减少同一频率的用户之间的干扰。
在LTE无线网络中,功率控制技术通常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基于控制信号的功率控制技术。
在该技术中,传输端和接收端之间通过控制信号的变化来实现功率的调节。
具体来说,就是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功率信息,发送一定的控制信号,通知发送端正确设置发送功率。
第二种是基于调整开关时间的功率控制技术。
该技术主要是通过改变信道开关时间的长短来实现功率的调节。
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动态调整信道开启的时间,在保证通信质量的前提下达到功率控制的目的。
LTE多系统互调干扰解决方案
LTE多系统互调干扰解决方案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LTE多系统互调干扰问题成为运营商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在现有的网络中,由于LTE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共用频段,可能会导致互调干扰,进而降低用户通信质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和规范措施。
本文将介绍LTE多系统互调干扰的解决方案。
1.频域资源规划在LTE系统中,通过对频谱进行动态管理和分配,可以减少与其他系统之间的互调干扰。
首先,需要对不同系统的频段进行合理划分,避免频段交叠。
其次,可以采用跳频技术,即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动态改变频率使用情况,从而降低互调干扰的可能性。
2.功率控制合理的功率控制策略可以减少互调干扰的发生。
LTE系统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功率水平,使得发射功率不超过允许的最大值。
同时,可以通过设备间的协调,控制系统之间的功率差异,从而降低互调干扰。
3.空域资源规划通过合理的空域资源规划,可以将相邻系统之间的载波分配得更加均匀,从而减少互调干扰的概率。
可以利用网络规划工具进行仿真分析,确定不同站点的位置和天线方向,使得站点之间的干扰最小化。
4.前向误差校正(FEIC)前向误差校正是一种通过提前对LTE信号进行处理的技术手段,从而降低与其他系统之间的互调干扰。
通过对信号进行数字预处理,可以有效地降低互调干扰带来的负面影响。
5.信号过滤通过在LTE系统中增加过滤器,可以实现对其他系统产生的互调干扰信号的滤波。
这样可以阻止互调干扰信号进入LTE系统,从而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6.接收端敏感度控制在LTE系统中合理控制接收机的灵敏度,可以减少来自其他系统的信号带来的互调干扰。
通过动态调整接收机的灵敏度级别,可以使其能够更好地抵抗互调干扰带来的影响。
总结起来,LTE多系统互调干扰问题的解决方案包括频域资源规划、功率控制、空域资源规划、前向误差校正、信号过滤和接收端敏感度控制等。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多系统互调干扰的概率,提高用户通信质量。
LTE同频干扰
L TE解决同频干扰的方法很多:方法一:LTE采用OFDM技术,小区内用户的信号都是正交的,各用户之间信号互不干扰,遮掩避免了小区内的干扰方法二:加扰,这个2G就有的技术方法三:跳频技术,这个2G就有的技术方法四:发射端波束赋形:它的思想就是通过波束赋形技术的运用,提高目标用户的信号强度,同时主动降低干扰用户方向的辐射能量(假如能判断出干扰用户的位置),此消彼长来解决小区间干扰。
方法五:IRC 抑制强干扰技术,当接收端也是多天线的话,就可以利用多天线来降低用户间干扰,其主要原理估计目标基站和干扰基站的信号,通过对接收信号进行加权来抑制干扰。
这个技术目前比较复杂,实际中应用很少采用。
方法六:也是LTE避免同频干扰的主要、关键技术 :小区间的干扰协调,基本思想就是以小区协调的方式对资源使用进行限制,包括限制时频资源的可用性,或者限制功率资源可用性来是边缘用户得以区分。
主要分为2 种方式,频率资源协调和功率资源协调。
1)频率资源协调:将频率分为3 份,保证边缘用户始终处于异频的状态,从而避免小区间干扰.小区中间用户全部使用频率,而小区边缘的用户则只使用三分之一的频率,从而是覆盖边界形成异频。
当然,这样做牺牲频率资源,也牺牲了平均吞吐量但是保证了边缘的吞吐量。
2)功率资源协调:和上面的原理一样,也是保证边缘异频,但是是通过功率来控制覆盖实现。
每个小区都会在某一个频率上加强功率,其余 2 个频率上降低功率,从而使小区边缘的频率不同,实现异频来解决干扰。
基本原理同频率协调,它的好处是频率资源得到了全部的使用,缺点是功率资源没用完,浪费了。
IUV-4G全网规划部署V2.0(公测版)新增功能说明一、无线性能优化功能无线增加网络系统性能优化功能,优化参数配置适配场景参数,达到系统速率性能最优化。
优化参数描述如下:1. PCIa) 功能描述:标识小区的物理层标识号,LTE中终端以此区分不同小区的无线信号,PCI取值范围(0-503),分成168组,每组包含3个小区ID。
LTE系统干扰消除技术的
CATALOGUE 目录•LTE系统概述•干扰消除技术原理•干扰消除技术应用•干扰消除技术性能评估•干扰消除技术未来发展LTE系统背景及发展LTE系统架构与特点LTE系统干扰类型干扰是LTE系统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主要分为内部干扰和外部干扰两种类型。
内部干扰主要包括同频干扰、邻频干扰和阻塞干扰等。
外部干扰主要包括其他运营商的干扰、非法使用频段等。
干扰消除技术分类常规干扰抵消算法主要包括基于波束赋形、基于滤波器设计和基于统计检测等方法。
常规干扰抵消算法原理基于波束赋形的方法利用天线阵列对信号进行空间滤波,通过调整天线权值,使得干扰信号在特定方向上被抑制,同时最大化有用信号的接收功率。
基于滤波器设计的方法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设计合适的滤波器,对接收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以抑制干扰信号的影响。
基于统计检测的方法利用干扰和有用信号的统计特性差异,通过统计检测算法对干扰进行抑制和分离。
联合干扰抵消算法原理联合干扰抵消算法原理基于多个节点或基站的联合信号处理,通过优化信号处理算法和参数,实现多个干扰源的同时抑制,提高系统性能和信号质量。
联合干扰抵消算法通过综合考虑多个节点或基站的信号质量和干扰情况,利用多个节点的协作优势,实现更广泛和更有效的干扰抑制。
联合干扰抵消算法通常采用迭代、优化和统计检测等技术,通过对接收信号进行多节点联合处理,实现有用信号的增强和干扰的降低。
小区间干扰协调动态小区间干扰协调增强型小区间干扰协调静态小区间干扰协调多天线技术03动态功率控制功率控制技术01闭环功率控制02开环功率控制干扰消除性能指标频谱效率干扰消除能力鲁棒性能耗效率评估干扰消除技术的能耗水平,即在保证系统性能的前提下,最小化设备仿真分析基于理论的数学建模利用理论模型对干扰消除技术的性能进行评估,通过对比分析实际测试数据与理论模型的吻合程度,评估技术的性能。
基于仿真的实验分析通过搭建仿真环境,模拟实际场景,对干扰消除技术的性能进行实验验证和分析。
2.4G频段WLAN与TD-LTE系统间干扰控制
2.4G频段WLAN与TD-LTE系统间干扰控制
2.4G频段WLAN与TD-LTE系统是两种广泛应用于现代通信
领域的无线通信技术,但由于使用的频段重叠,相互之间可能发生干扰。
因此,在设计和部署这两种系统时,必须考虑并采取措施来控制干扰。
首先,2.4G频段WLAN与TD-LTE系统间的干扰原因是由于
在相同频段工作,互相干扰导致的。
因此,要想防止或降低干扰发生,最重要的是在频率上进行调整。
一方面,可以通过频谱分配来实现两个系统间的频段隔离,防止频段重叠,减少干扰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在每个系统中应用频率规划技术,避免使用邻近频带,减少干扰概率。
其次,干扰控制还需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
在TD-LTE系统中,可以采用频率和时分复用技术,底层协议和物理层的特殊设计等方法,使其具备更好的调度和分配功率功能,减少对其他系统的干扰。
对于2.4G频段WLAN系统,可以使用自适应调制技术等手段,使系统在不同情况下自动匹配最佳参数,减少自身造成的干扰,同时也保持对TD-LTE系统的敏感度。
另外,干扰控制还需要注意设备的物理环境和自然干扰的影响。
在设备部署阶段,应该优先考虑两个系统间的距离、建筑物隔离等因素,以避免信号障碍情况的发生,改善接收质量,降低干扰的可能性。
在设备选择和设计方面,也应该考虑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和相邻信号间的差异,使其更加适应广泛的网络使用。
综上所述,2.4G频段WLAN与TD-LTE系统干扰控制需要采
用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方法,从频谱分配、技术特性和设备环境等多个方面加以考虑和改进,有效地减少相互干扰的可能性,提高网络整体性能和覆盖范围。
LTE网络优化-干扰问题处理(干扰特征规律总结及整改经验总结)
方位角、安装DCS1800滤波器及更换D频段天线的顺序整改。
增加DCS1800 滤波器 21% 调整方位角 7%
按图施工 21%
其他 3%
更换天线位臵 17%
更换为D频段 14% 调整天线平台 17%
22
1、DCS1800杂散干扰的解决方案-按图施工
与设计院会审整改方案时发现存在工程未按设计图纸施工的现象,如宿迁宿城 中豪国际星城LF三个小区均存在上行干扰,现场勘查与DCS1800隔离度仅有 1.2米,与设计图纸不符,已要求按图整改:
南通麦客隆C PRB干扰对比
0 -20 1 4 7 1013161922252831343740434649525558616467707376798285889194 -40 -60 -80 -100 -120 -140 关闭电信FDDLTE前 关闭电信FDDLTE后
12
1、电信FDD-LTE阻塞干扰
思考:现网未按图施工的站点绝不仅有这一个站点,为什么站点建设时不按图施 工?后期单验为什么未发现?为什么会通过验收?
23
1、DCS1800杂散干扰的解决方案-调整天线平台
宿迁宿豫来龙LF-3小区后台指标统计存在较强的上行干扰,现场勘查发现L3小 区与DCS1800隔离度较小导致:
整改方案:现场发现宿宿豫来龙LF-2小区在第一平台,而1、3小区在第二平台,与 结合设计图纸对比一致,同时发现在第一平台240度方向上有空抱杆,建议将宿豫来
影响范围:单个小区
4
系统间干扰-宽频干扰特征
宽频干扰主要是阻塞干扰和设备故障等造成。 频域100个RB的典型特征为绝大部分RB均受到强干扰。
主要干扰源:电信联通FDD使用1880MHz频段,自身接收机性能较差;设备 故障等
LTE干扰处理分析
LTE干扰处理分析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一种高速无线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4G移动通信系统中。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TE信号的传输可能会受到各种干扰,从而影响通信质量和性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进行干扰处理的分析。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可能导致LTE信号干扰的原因。
LTE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受到同频干扰和邻频干扰的影响。
同频干扰指的是不同LTE基站之间频率资源的冲突,当多个基站在相同频率上工作时,信号会相互干扰。
邻频干扰是指邻近频段的信号对LTE信号的影响,例如邻近的WiFi信号或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信号。
针对同频干扰问题,有几种常见的干扰处理方法。
一种是通过改进天线设计和布局来减小同频干扰。
例如,可以采用不同方向的天线,使得信号在特定方向上干扰最小化。
另一种方法是增加基站的解调复杂度,在接收端使用更加复杂的信号处理算法,提高信号的建模和估计能力,从而减小同频干扰。
对于邻频干扰问题,一种常见的解决方法是采用频谱规划和频谱监测技术。
通过将LTE系统的频段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频段进行合理的划分,可以尽量减小邻频干扰的可能性。
此外,频谱监测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周围环境中的邻近信号强度和频率使用情况,及时调整LTE系统的工作频段,避免与其他系统的频段产生冲突。
除了同频干扰和邻频干扰外,LTE信号还可能受到其他干扰的影响,例如多径衰落、多用户干扰和自身信号质量问题。
多径衰落是由于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经历多个路径,抵达接收端时产生干扰。
为了处理这个问题,可以采用多天线传输技术,例如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术,以减小多径干扰的影响。
多用户干扰是指当多个用户同时使用LTE系统时,由于资源分配不合理或者用户间距离过近而产生互相干扰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考虑合理的资源调度和功率控制策略,避免用户之间的干扰。
自身信号质量问题是指LTE系统自身的信号质量不佳,例如信号衰减或者过强的干扰。
LTE学习课堂--第九讲(LTE干扰抑制技术)
第九讲:LTE干扰抑制技术LTE系统采用OFDM技术,小区内用户通过频分实现信号的正交,小区内的干扰基本可以忽略。
但是同频组网时会带来较强的小区间干扰,如果两个相邻小区在小区的交界处使用了相同的频谱资源,则会产生较强的小区间干扰,严重影响了边缘用户的业务体验。
因此如何降低小区间干扰,提高边缘用户性能,成为LTE系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小区间干扰抑制技术在LTE的研究过程中,主要讨论了三种小区间干扰抑制技术:小区间干扰随机化、小区间干扰消除和小区间干扰协调。
小区间干扰随机化主要利用了物理层信号处理技术和频率特性将干扰信号随机化,从而降低对有用信号的不利影响,相关技术已经标准化;小区间干扰消除也是利用物理层信号处理技术,但是这种方法能“识别”干扰信号,从而降低干扰信号的影响;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是通过限制本小区中某些资源(如频率、功率、时间等)的使用来避免或降低对邻小区的干扰。
这种从RRM的角度来进行干扰协调的方法使用较为灵活,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以达到有效抑制干扰、提高小区边缘性能的目的。
小区间干扰协调的基本思想就是通过小区间协调的方式对边缘用户资源的使用进行限制,包括限制哪些时频资源可用,或者在一定的时频资源上限制其发射功率,来达到避免和减低干扰、保证边缘覆盖速率的目的。
小区间干扰协调通常有以下两种实现方式。
静态干扰协调:通过预配臵或者网络规划方法,限定小区的可用资源和分配策略。
静态干扰协调基本上避免了X2 接口信令,但导致了某些性能的限制,因为它不能自适应考虑小区负载和用户分布的变化。
半静态干扰协调:通过信息交互获取邻小区的资源以及干扰情况,从而调整本小区的资源限制。
通过X2接口信令交换小区内用户功率/负载/干扰等信息,周期通常为几十毫秒到几百毫秒。
半静态干扰协调会导致一定的信令开销,但算法可以更加灵活的适应网络情况的变化。
小区间干扰(Inter-Cell Interference, ICI):频率复用(传统的解决方法),较大的频率复用系数(3或7)可以有效的抑制ICI。
LTE小区间干扰抑制技术介绍
no promiseabout theupper limit of EA (nPRB ) is made E( p)
m a x_nom
IE中包含参数”PDCCH Interference Impact”: Measured by Predicted Number Of Occupied PDCCH OFDM Symbols.表征PDCCH可能带来的干扰情况。
干扰避免
频域:FFR/SFR(部分频率复用/软频率复用) 功率:慢速功率分配
PUSCH
随机化
频域:hopping/分布式映射模式/DFT扩频 空域:天线选择发送 码域:加扰 功率:intra-cell PC
干扰避免
频域:FFR/SFR 功率:慢速功率分配
11
改变干扰信号性质(不严格的名称)
基本思想 通过一定的机制,把干扰信号变为有效信号,或者改变干扰与有效信号的关系。
常见的机制
Handover 通过小区切换,改变干扰与被干扰的关系,达到干扰抑制的目的
JP:联合发送/联合接收 | 软切换 小区边缘UE原本经受邻小区其他UE信号的干扰;采用JP机制,把原本干扰信号改变为有效信 号,降低了干扰,提升了信号强度。
属于干扰前预协调。
公共参数
RSRP
这个测量量与切换所用RSRP是一个定义 在ICIC中用于确定确定UE是否处于小区边缘,处于哪个小区边缘。从而确定那些UE需要进行干扰协调。 RSRP的测量上报为此专门定义了:进入事件和离开事件,用于表征UE进入小区边缘区域,离开小区边缘区域进入小
eNB内部可实现的非标准化机制(不受限于x2接口)
CBF 上行联合接收 快速切换? …
LTE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策略
LTE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策略1.概述在LTE的上、下行使用了OFDMA/SC-FDMA多址接入技术,用正交子载波区分不同的用户,即为小区内不同用户分配不同的时频资源,因此小区内不同用户之间的干扰就可以基本消除。
但是由于LTE是同频组网,位于相邻小区的两个用户完全可能使用相同的时频资源块,从而相互之间产生干扰,这被称为小区间干扰(Inter Carrier Interference, ICI)。
假设处于eNodeB 1的边缘的UE 1正在上行链路发送数据,而在eNodeB 2的覆盖范围内的UE 2正用和UE 1相同的时频资源在上行链路上传数据,于是UE1就成了UE2的干扰源。
同样,假设处于eNodeB 1的边缘的UE 1正在接收下行链路的数据,而在eNodeB 2的覆盖范围内的UE 2也在下行链路用和UE 1相同的时频资源接收数据,于是eNodeB 1的信号会干扰UE 2,而eNodeB 2的信号会干扰UE 1。
小区间的干扰控制技术主要包括:(1)干扰消除技术(IC,Interference Cancelation);(2)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ICIC,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3)干扰随机化技术另外,智能天线技术和功率控制技术也可以作为小区间干扰抑制技术的补充。
干扰随机化技术不是消除干扰,而是将干扰白噪声化。
方法包括:加扰(Scrambling)、交织多址(Interleaving Division Multiple Address,IDMA)和调频(Frequency Hopping)等。
干扰删除技术(IC)就是将本小区和同频邻区的信号都进行解调和解码,利用小区间干扰的相关性,将各自的干扰信号、有用信号加以分离。
小区间干扰删除技术(IC)允许相邻小区的用户使用同样的时、频资源,可以支持彻底的同频组网。
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ICIC)是通过协调本小区和相邻小区选用不同的时频资源。
22-LTE干扰专题-3LTE干扰监控指导书
华为LTE干扰指标监控指导书
1、提取小区级干扰指标(U2000最多保存前15的指标)
第一步:打开U2000网管,选择“性能”菜单下的“结果查询”
第二步:右击“zhongbaoyingja”账户下已创建好的“干扰指标”模板,选择“查询”子菜单中的“指定…”项。
第三步:在“指定查询“框中可以选择需要查询的网元指标、设置查询日期、提取指标的步长值等。
2、实时监控干扰小区
第一步:选择“监控“菜单”中的“信令跟踪”子菜单下的“信令跟踪管理”
第二步:”在信令跟踪“页中找到“干扰检测监控”,单击“创建…”按钮。
第四步:
第五步:
第六步:。
LTE的干扰及抗干扰解决方案
LTE的干扰及抗干扰解决方案【摘要】: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LTE及其干扰技术,并指出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ICIC)是目前业界最为重视同时也是相对研究成熟度最高的一种抗干扰技术。
文章主要分析了三种小区干扰协调技术:带优先级的Reuse-1方案、SFR方案(软频率复用)、FFR方案(部分频率复用)。
【关键词】:LTE;干扰;小区干扰协调;频带;吞吐量1. 前言LTE系统中,由于一个小区可以使用整个系统频带,不可避免的有小区间干扰,特别是在小区边缘地带,性能受小区间干扰影响较大,对于运营商来说,无线接入技术和接入网络最重要的性能指标是频谱利用率和业务QoS保障。
为了达到高的频谱效率,在部署网络时要尽可能使频率复用因子接近1。
为了提供令人满意的服务,需要保证用户,特别是小区边缘用户的QoS。
对于采用OFDM技术的LTE系统来说,由于其物理层技术自身没有小区间干扰抑制的机制,如果采用频率复用因子为1,会导致小区间的干扰水平增大,特别是位于小区边缘用户的性能会受到极大损失。
为提高小区边缘的数据速率,提高系统的频谱利用率,必须有效减轻小区间干扰。
2. LTE及其抗干扰技术LTE是一个基于OFDM技术的系统,OFDM技术的原理是将高速数据分成并行的低速数据,然后在一组正交的子载波上传输。
通过在每个OFDM符号中加入保护时间,只要保护时间大于多径时延,则一个符号的多径分量就不会干扰相邻符号,这样可以消除符号间干扰(ISI)。
为了保证子载波之间的正交性,OFDM符号可以在保护时间内发送循环前缀(CP)。
CP是将OFDM符号尾部的信号搬移到头部构成的,这样就可保证每个子载波的完整性,进而保证其正交性,就不会造成子载波间的干扰。
实际系统内由于子载波频率和相位的偏移等因素会造成子信道间的干扰,但是可以在物理层采用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使这种干扰降到最低。
因此,小区内干扰可以忽略不计,影响系统性能的干扰主要为小区间干扰(ICI)。
LTEF频段主要干扰及解决方式
LTE系统F频段常见干扰及解决措施1.DCS1800阻塞干扰成因:当DCS1800使用高端频率(1865-1880MHZ)且F频段现网TD-SCDMA/TD-LTE基站的抗阻塞能力不足,将产生阻塞干扰。
规避方法:1)调整DCS1800频点:可通过关闭DCS1800高端频点载波来降低阻塞干扰的影响,尽量使用1830MHZ以下频点。
由于容量需求无法避免使用1830MHZ以上频点时,应至少保证不使用1865MHZ以上频点。
2)调整天面:通过调整TD-LTE天面与DCS1800天面的垂直距离、方向角、俯仰角和水平距离等来提高两系统间的隔离度,以达到降低干扰的目的。
3)在TD-LTE基站加装抗阻塞滤波器或整体更换RRU:通过在TD-LTE基站加装额外的抗阻塞滤波器(该滤波器可内置于天线中)或整体更换抗阻塞性能更优的RRU来抑制阻塞干扰。
2.DCS1800杂散干扰成因:由于我公司现网部分DCS1800基站在F频段内的杂散指标较差,将对F频段TD-LTE 基站产生杂散干扰。
规避方法:1)调整天面:通过调整TD-LTE天面与DCS1800天面的垂直距离、方向角、俯仰角和水平距离等来提高两系统间的隔离度,以达到降低干扰的目的。
2)在DCS1800基站加装杂散抑制滤波器:通过在DCS1800基站加装额外的杂散抑制射频滤波器来降低杂散干扰。
滤波器在DCS1800上下行频段的插损应不大于0.5dB,在F频段的抑制度应不小于50dB。
3.DCS1800互调干扰成因:若DCS1800使用高端频率(1850-1880MHZ),且部分DCS1800天馈(含天线、馈线、无源器件)的指标不达标,将对TD-LTE产生三阶互调干扰。
三阶互调产物的计算公式为f=2f2-f1,或f=2f1-f2。
规避方法:1)调整DCS1800频点:可通过关闭DCS1800高频点载波来降低互调干扰的影响,需要将使用的频点降低到1830MHZ以下,以保证三阶、五阶互调产物不落入F频段。
lte干扰解决方案
lte干扰解决方案
《LTE干扰解决方案》
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一种高速无线通信标准,它为
移动设备提供了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可靠的连接。
然而,LTE信号也容易受到各种干扰,如电磁干扰、射频干扰和天
气干扰等。
要解决这些干扰问题,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案。
首先,对于电磁干扰和射频干扰,可以使用各种滤波器和干扰抑制技术来减少干扰源对LTE信号的影响。
例如,可以使用
低通滤波器来过滤掉高频干扰,或者使用ADC(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和DAC(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等数
字信号处理器来对信号进行处理和干扰抑制。
其次,天气干扰是LTE信号常见的问题之一。
在遇到雷暴、
大风等恶劣天气条件下,LTE信号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中断。
对于天气干扰问题,可以通过加强信号调制和编码技术来提高LTE信号的抗干扰能力,或者在设备和基站之间增加一些天
线和辐射校准技术,以提高信号的稳定性。
最后,对于LTE信号的干扰问题,还可以通过优化网络规划
和部署来提高信号的覆盖范围和质量。
通过合理规划无线基站的位置、增加天线数量和改善基站之间的信号传输,可以有效减少干扰并提高LTE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之,针对LTE信号的各种干扰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相应
的技术措施和解决方案来解决。
通过滤波器、干扰抑制技术、信号调制和编码技术以及优化网络规划和部署等手段,可以有效减少LTE信号的干扰问题,提高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干扰基于在LTE上行功率控制性能
勰
《 泌
摘
要 :在 L 上 行 链 路 , 过 完 成 闭 环 功 率 控 制 命 令 对 系 TE 通
全 部 或 部 分 路 径 增 益 和 跟 踪 进 行 补 偿 。 FPC的 性 能 进 行 在
统 的 性 能 进 一 步 优 化 。结 果 表 明 使 用 这 样 的 命 令 来 控 制 用
据 来 估 计 路 径 增 益 的 扇 区 。 面 将 重 点 放 在 了闭环 功 率 控 制 下
( CLP )进 一 : ̄N整 与 改 善 的 同 时 , 中 断 小 区 平 均 吞 吐 C -i ! t 从 量 和 性 能 方 面 看 用 户 发 射 功 率 的 系统 性 能 。
文 章 编 号 :1 7 — 12 1 ) 4— 1 — 3 6 313 (0 00 08 0 l
特 异 性 路 径 损 耗 补 偿 PL是 在 下 行 的 基 础 上UE测 量 路 径 损 耗 发 射 功 率 的 参 考 符 号 . △ 是 UE特 有 的 参 数 , ,△ ~ ) (
I e f r nc as d w e o r r or a e i LTE plnk nt r e e e B e Po r C nt olPe f m nc n U i
A bs r t act n :I LTE pl nk,f t r opt m i at on of t ys em U i ur he i z i he s t per o m ance a be done vi l ed l fr c n a c os oop po e nt ol w r co r co m a m nds t i ho n t t us ng s h .I s s w ha i uc com m ands t ont olt n er e enc aus d by us r o t ys e ,i s pos i e o c r he i t f r ec e e s t he s t m ti s b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TE interference control
8/13/2014
目
录
1. LTE小区内干扰介绍
2. LTE小区间干扰介绍
3. LTE小区间干扰抑制方法
4. ICIC技术介绍
2014-8-13
第七部分 LTE干扰控制
2
1、小区内干扰
1.1 干扰分类
LTE的干扰主要分为小区内干扰(符号间干扰、子载波间干扰)和小区 间干扰。其中符号间干扰(ISI)和子载波间干扰(ICI)是由无线信号多 径时延而带来,而小区间干扰则是由于LTE的不同小区的频率复用而引起 的同频干扰。 小区内干扰: 多径时延不但会造成符号间的干扰,而且也会造成符号能量的损失,影 响不同子载波的正交性,从而带来载波间干扰。为了消除多径时延的影 响,在OFDM符号发送前,在码元间插入包含间隔CP(循环前缀)。当保 护间隔足够大的时候,就可以消除符号间干扰和子载波间的干扰。而CP
2014-8-13 第七部分 LTE干扰控制 16
5、干扰问题的优化手段
5.3 重叠覆盖度与SINR的关系
空扰时,排除模3干扰的因素,主服务小区SINR与重叠覆盖小区的
数量也有一定关联,重叠覆盖小区的数量越多SINR越差。
相同加扰级别时,主服务小区 SINR 与重叠覆盖小区的数量有密切 关联,重叠覆盖小区的数量越多SINR越差。
2014-8-13 第七部分 LTE干扰控制 15
5、干扰问题的优化手段
5.2 电平差与吞吐量的关系
主服务小区与邻区的RSRP差值越小,对主服务小区的吞吐量影响
越大,当差值大于 9dB(主服务小区比邻区电平强 9dB以上)时,
邻区对主服务小区的影响明显变小。 吞吐量受邻区加扰的影响较大,加扰级别越大,小区吞吐量越低。
2014-8-13 第七部分 LTE干扰控制 17
5、干扰问题的优化手段
5.4 重叠覆盖度与吞吐量的关系
小区吞吐量与重叠覆盖小区的数量有密切关联,重叠覆盖小区的数 量越多吞吐量越差。
2014-8-13
第七部分 LTE干扰控制
2014-8-13
第七部分 LTE干扰控制
6
1、LTE系统内干扰
1.2 干扰的原因
造成邻区同频干扰的主要原因是: (1) 邻区漏配无法切换导致的邻区干扰; (2) PCI冲突、PCI 模3冲突导致RS在频域上的干扰; (3) 重叠覆盖区域过大导致的邻区干扰; (4) 越区覆盖导致的干扰。 对于TD LTE而言,除以上原因外,造成邻区同频干扰还可能是以下原因: (5) 邻区采用不同的上下行时隙配比:相邻的小区上、下行子帧配置不同,导 致下行子帧干扰其它小区的上行子帧接收,产生上行干扰; (6) 帧失步( GPS 失锁)造成的干扰: GPS 不同步可能下行信号落入上行信 号时隙,导致上行干扰,GSP时钟不同步造成的干扰,通常影响比较严重,且范围 很广。可能在GPS失步基站周围的一大片基站都受到干扰,导致这些基站覆盖范围 内的UE无法做业务,严重的甚至在基站下RSRP很好的情况下,UE都无法入网。 (7) 超远距离干扰:TD LTE远距离同频干扰发生在相距很远的基站间,在低 空大气波导效应下,远端基站的下行信号可以实现超视距传输到达近端,同时因为 传播过程中的时延导致干扰站的 DwPTS 与被干扰站的 UpPTS 对齐,导致干扰站的 基站发对被干扰站的基站收的干扰。TD LTE超远距离干扰可能导致:UE在被干扰 小区边缘不能进行随机接入;邻区UE不能切换到被干扰小区;严重的会出现下行业 务和上行业务速率都大幅下降。
2014-8-13
第七部分 LTE干扰控制
12
4、频率规划
4.1 SFR的频率规划
LTE频率规划的原则主要依据OFDM和ICIC技术。一方面OFDM技术保证了全网 的频率复用系数为1,另一方面小区间干扰问题使得小区间部分频率复用系数 大于1,也就是SFR技术。 在市区高话务区域,建议采用1×1和1×3的SFR方式,而且避免同频小区天线 对打,应该尽量充分利用小区之间的建筑物阻挡,使同频小区在空间上有阻 隔。在建网初期,如果频率资源允许,室内和室外尽量使用不同的频点。在 室内覆盖中,同层的不同小区可以采用异频组网,如果频率资源紧张,为了 降低同频干扰,可以使用带宽较小的频点进行热点区域的分裂,例如使用 10MHz而不是20MHz的带宽。
2014-8-13
第七部分 LTE干扰控制
11
3、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
不同小区的中心区域频率复用系数为1,而小区边缘区域的频率复用系数则 大于1,上面的例子中频率复用系数为3,综合起来整个网络的频率复用系数 为一个分数。如果小区边缘区域的复用系数越高,则小区间的干扰越小,但 是系统的频率利用率则会下降。
并结合SFR方式,或者采用多载波聚合技术。
2014-8-13
第七部分 LTE干扰控制
14
5、干扰问题的优化手段
5.1 电平差与SINR的关系
主服务小区与邻区的 RSRP差值越小,对主服务小区的 SINR影 响越大,当差值大于9dB左右时,对SINR的影响较小 SINR 受邻区加扰的影响较大,加扰级别越大,主服务小区的 SINR越低
根据频率复用方案随时间的变换频次, 可以将软频率复用分为两类:静态干扰协 调、半静态干扰协调、动态干扰协调。具 体区别如下:静态干扰协调的频率资源划 分方案和空间分配方案不随时间变化,也 就是说小区边缘的用户总是使用固定的、 提前规划好的部分频率资源,频率资源分 配方案在时间上是不变的;动态干扰协调 是指频率资源划分方案和空间分配方案在 每个调度周期(TTI)都随干扰分布和负荷 状态的变化而改变;而半静态干扰协调则 介于两者之间,其频率划分和分配方案经 过多个TTI才变化一次,减小了信令交互的 负担。
其中对于公共信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同步信道:无法识别小区、无法同步、无法获得BCH配置; 广播信道:无法获知系统配置信息和邻小区信息; 控制信道:某特定用户无法获知自己的调度信息,上行传输的反馈信令等
控制信息;
参考信号:信道估计不准,数据接收误码率升高,影响用户 QoS ,造成传 输时延增大。
2014-8-13
第七部分 LTE干扰控制
7
目
录
1. LTE小区内干扰介绍
2. LTE小区间干扰介绍
3. LTE小区间干扰抑制方法
4. ICIC技术介绍
20148
1、小区间干扰随机化技术
小区间干扰随机化就是将干扰信号随机化,该技术不能降低干扰的能 量,没有减少小区简单相互干扰,只是将干扰信号分散开近似白噪声, 是每个UE受到的干扰平均化而不是特别集中。干扰随机化的方法主要 包括:加扰(Scrambling)、交织(Interleaving)和跳频(Hopping) 技术。干扰随机化并, 小区加扰技术是对各小区的信号在信道编码和信道交织后采用不同的 伪随机扰码进行加扰,从而获得干扰的白噪声化的效果。经过长期研 究,LTE最终决定采用504个小区扰码进行干扰随机化,而这些扰码与 LTE小区的编号(Cell ID)是绑定的。 交织技术也成为交织多址(IDMA),就是对各小区的信号在信道编码 后采用不同的交织图案进行交织,以获得干扰的白噪声效果。UE可以 通过检测小区的交织图案编号(Interleaver Pattern ID)来确定这个小 区的交织图案。而交织图案编号与这个小区的 Cell ID是存在一一对应 关系的。 跳频技术就是使信道在不同的频点直接进行跳变,将不同频点上的干 扰风险进行分散,从而获得干扰的白噪声效果。在GSM系统中以及 WLAN系统中均已广泛的采用跳频技术。
就是讲每个OFDM符号的尾部一段复制到符号前部,如果符号的尾部被干
扰,则可以利用符号前部的冗余信息,以克服干扰的影响。
2014-8-13 第七部分 LTE干扰控制 3
1、小区内干扰
1.2 CP的作用
在OFDM符号前增加保护间隔可以降低因多径时延带来的负面影响, 实际OFDM适用的保护间隔是CP(循环前缀),这与单纯的加入空闲 的保护时段相比,好处就是CP增加了冗余符号信息,更加有利于抵 抗干扰。 总之,CP在OFDM中主要发挥了两个作用:首先,CP作为保护间隔, 有效减少了符号间干扰(ISI);其次CP保障了子载波间的正交性,有 效减少了小区间干扰(ICI)。
2014-8-13 第七部分 LTE干扰控制 4
目
录
1. LTE小区内干扰介绍
2. LTE小区间干扰介绍
3. LTE小区间干扰抑制方法
4. ICIC技术介绍
2014-8-13
第七部分 LTE干扰控制
5
1、LTE系统内干扰
1.1 干扰的影响
由于采用OFDM技术,LTE系统较好的解决了小区内同频干扰,但存在较严重的 小区间同频干扰。小区间同频干扰将导致 LTE网络性能恶化,同频干扰的主要影响 有: 1. 对用户面影响:影响系统吞吐量、影响边缘用户吞吐量; 2. 对控制面影响:影响公共信道解调、影响用户QoS、影响系统时延。
2014-8-13
第七部分 LTE干扰控制
13
4、频率规划
4.2 部署建议
如果LTE可用带宽有限,例如只有40MHz,在建网初期频率可用 采用1×2复用,这样可用最大程度的降低小区间干扰;随着话 务增长需要扩容时,可用采用1×3复用,但是两两小区间的频 率存在一定的重叠部分;建网中期和后期则全部实现1×1复用
2014-8-13 第七部分 LTE干扰控制 9
2、小区间干扰消除技术
小区间干扰消除技术就是将服务小区的信号和干扰小区的信号都进行 解调、解码,然后利用接收机的处理增益从接收信号中消除干扰信号 分量。小区间干扰消除技术主要有:空间干扰抑制、多用户联合检测、 IDMA技术。 空间干扰抑制技术也被称为干扰抑制合并(IRC)接收技术,它利用两 个小区到UE的空间信道差异区分服务小区和干扰小区的信号。这项技 术仅依靠空分手段,而利用其他的频分、码分、交织器分技术,虽然 实现起来比较简单,但是很难取得满意的干扰消除效果。 而多用户联合检测以及IDMA技术都需要将干扰信号进行解调、解码, 然后对干扰信号进行重构(Reconstruction),然后从接收信号中减去, 这样剩下的就是有用信号和噪声。理论上这是一种更为有效的干扰消 除方法,但是有用需要完全解调和解码干扰信号,所以对系统的设计, 例如资源块分配、信道估计、同步、信令等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且也增加了器件的复杂程度。 综上所述,LTE中的小区间干扰消除技术的实际部署受到很多限制,所 以只能更多的依靠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来降低小区间的干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