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矿山安全管理的特点

合集下载

日本的煤矿安全

日本的煤矿安全

日本的煤矿安全日本是个化石性能源资源较为缺乏的国家,其煤炭资源储量只占目前世界煤炭资源总储量的0.04%,目前其共有8座煤矿,其中露天开采7座,井工开采一座,煤炭总产量是130万吨精煤(日本的煤矿产量都是按精煤计算,下同),煤炭的自给率只有1%,99%依靠进口。

因此,日本是煤炭进口国,年消耗煤炭1.8亿吨,主要依靠进口。

日本的煤炭生产历史也就100年,在100年里生产的煤炭总量大约也就略高于中国目前的煤炭年产量。

但是,日本煤炭占一次性能源消费量的比例远低于我国,我国煤炭占一次性能源消费量的比例达到70%,而在日本,煤炭占一次性能源消费量的比例只有20%。

1945年,日本的煤炭年产量在1500万吨左右,煤矿个数1000个左右,煤矿从业人员达30万人。

在1960年至1970年的10年间,日本煤矿数量在近600个至400多个之间呈递减之势,产量也在下降,但随着采掘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也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也随着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不断进步逐步实现安全生产。

日本的煤矿也是走过了一个从事故多发到事故得到基本管控的过程。

与我国用百万吨死亡率统计煤矿死亡人数的方法不同,日本是用百万人死亡率计算煤矿伤亡人数的,并且把受伤人数也一并计入,其计算公式为:伤亡人数÷(全年应出勤日×职工总数)×1000000。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日本煤矿的事故率也是很高的,曾多次发生过一次死亡四百多人的特别重大事故,其百万人死亡率达到20左右。

为解决煤矿重大灾害事故频发问题,日本也是采取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发生重大事故的煤矿进行淘汰、关闭的政策,并于1964年提出并逐步开始构建煤矿自主保安的理念和机制,1986年,提出煤矿零灾害、零事故的安全生产目标,煤矿企业开始逐步走向真正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实施以零灾害、零事故的自主保安,政府在煤矿自觉做好自主保安基础上进行安全监督,历经10多年努力,日本的煤矿基本实现零灾害目标,死亡率达到建筑行业的水平。

矿山安全管理的作用特性

矿山安全管理的作用特性

矿山安全管理的作用特性矿山作为重要的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工作地点,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

因此,矿山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作用和特性两个方面探讨矿山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作用1.减少事故发生矿山安全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减少或防止事故的发生,促进生产安全。

通过安全管理,矿山企业建立健全的事故防范、应急预案和事故处理机制,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有效减少或避免生产事故的发生。

2.保障员工安全矿山是特殊的生产场所,员工的安全对于矿山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矿山企业应当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为员工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提高健康安全意识和保障员工合法权益,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

3.提高企业形象作为一种有资源消耗行业,矿山企业在环保意识、用能节能等方面具有特殊的社会责任。

良好的矿山安全管理可以提高矿山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声誉,增强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公信力,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实现可持续发展矿山安全管理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可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安全管理体系可以规范企业的生产管理,高效利用资源,节约能源,减少废物和环境污染,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特性1.科学性矿山安全管理应该是科学化的,它需要了解矿山的生产过程,针对性地制定安全措施,强化事故防范和控制。

科学性是安全管理的基础,还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和风险评估等方法来支撑安全管理。

2.针对性每个矿山企业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安全管理需要有针对性。

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是根据矿山企业的生产形态、生产设备和生产过程等情况,针对隐患特点和工作风险,制定出具体的安全措施与应急预案。

3.综合性安全管理需要综合考虑全面的因素,包括管理、技术、法律、环境等因素,综合运用各种工具和手段,实现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系统化的安全管理需要有各个环节的配合,并不是由单独的岗位或者部门可以完成的。

4.持续性矿山安全管理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的一次性行为。

这种管理思维的应用,涵盖了现阶段、中期、长期的矿山工作。

国外安全生产管理分析

国外安全生产管理分析

国外安全生产管理分析日本政府多年来在一切经济活动中通过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实施一系列的安全对策和措施,使生产过程中的事故大幅下降,伤亡人数不断减少,成为世界上安全生产成本最低的国家之一。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日本的安全生产问题突显,工伤死亡人数剧增。

1961年,日本在生产过程中因事故死亡人数曾达到6712人。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和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日本政府制定了《劳动安全卫生法》、《矿山安全法》、《劳动灾难防止团体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

由于法律健全、措施得当、各方重视,日本的安全生产问题基本得到了有效控制。

2003年,日本工矿业在生产过程中死亡的人数只有307人。

《劳动安全卫生法》规定,所有独立进行生产活动的企事业单位都必须建立劳动安全生产体制,任命或指定劳动安全卫生负责人,监督和指导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

企业内的各个车间和班组还必须设置安全卫生管理员、作业主任等具体实施安全生产措施的人员。

同时,有50名以上职工的企事业单位必须配备自己的医生,负责企业员工的健康和卫生,维护和管理作业环境,调查影响健康的原因和采取防止事故再次发生的措施等。

《矿山安全法》规定,矿主必须防止矿井的塌方、透水、瓦斯爆炸和矿井内火灾等各类事故。

一旦发生事故,矿主必须迅速有效地组织救护,并最大限度降低危害。

这项法律在颁布后还经过了多次修改完善,现在已经成为日本矿业生产安全的保护神。

日本的井下作业指导思想是安全第一、生产第二。

日本矿业公司在安全问题上的投入最多,所以日本矿井的安全和应急措施可靠有效。

日本的煤矿每个季度都要进行模拟安全撤退训练,井下的避难设施中随时都配备必要的设备和物资,即使发生事故,也能及时采取措施,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2003年,日本矿工只有14人死亡。

实际上,比制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更重要的是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安全监督队伍,以防患未然。

根据《矿山安全法》,日本建立了一整套独立的矿山安全监察体系,实施高效的监督管理。

日本如何抓安全生产

日本如何抓安全生产

低程度。 2 0 0 3 年 , 日
6 7 1 2 人 。 为 了加强安全 生产和减少伤亡事
本矿工 只有 1 4 人 死
故 的发生 , 日本政府制定 了 《劳动安全卫
亡。
生 法 》、 《矿 山安全 法 》团体法 》等一 系列法律法规 。 由于法律
全生产法律法规更重要
维普资讯
日本工 矿业 在生 产过程 中死 亡 的人 数只 有
未然 。 根据 《矿 山安全 法 》, 日本建立 了
307人。
一 整套独立 的矿 山安全 监察体 系 , 实施高
《劳动安全卫 生 法 》规定 , 所有独 立
效 的监督管理 。 监察人 员严格按照有关法
健全 、 措施得 当、 各方重视 , 日本 的安全
的是 建立 一 支强 有力的
生产 问题基本得到 了有效控制 。 2 0 0 3 年 ,
安全监督队伍 , 以防患
40
《安 全 与健 康 》2 (X)8 7 上


随时都配 备必 要 的设备
2 0 世 纪5 0 年代 以后 , 随着经 济 的发
和物资 , 即使发生事
展 , 工 业 化水平 的提 高 , 日本 的安全 生产
故 , 也能及 时采取措
问题 突显 , 工 伤死 亡 人 数剧增 。 1 9 6 1 年 ,
施 , 将事故损 失降到最
日本在生产过程 中因事故死 亡 人 数 曾达 到
监督部 门的人 员现场监督指导 , 有效地防

、、
《矿 山安全 法 》规定 , 矿主 必 须 防止
止 了不 安全 因素 的发生 和扩大 。
乐 绍
矿井的塌 方 、 透水 、 瓦 斯爆炸和矿井内火
日本设 立 了 “ 中央 劳动安全 卫 生委 员

日本工地安全生产管理

日本工地安全生产管理

日本工地安全生产管理日本工地安全生产管理工地安全生产管理是指在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一系列措施。

在日本,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工地安全生产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下面将详细介绍日本工地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内容。

首先,日本工地安全生产管理注重实施全面的安全预防措施。

在施工前,工地管理人员需要进行详细的施工计划,并针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预防。

他们会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对工人进行相关培训,确保他们充分了解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要求和操作规范。

工地安全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管理人员需要定期巡检工地,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有效执行。

其次,日本工地安全生产管理非常注重现场的安全协调工作。

在施工现场,会有专门的安全协调员负责监督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状况。

他们需要与工地管理人员、监理和施工单位等进行密切的合作,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当出现安全问题时,他们会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现场人员的安全。

此外,日本工地安全生产管理还注重推行先进的技术手段。

例如,他们会采用先进的安全设备和防护措施,如悬臂式脚手架、安全网、安全帽等,提升工人的安全保障水平。

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工地安全监测系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安全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工地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和预防潜在的安全风险。

最后,日本工地安全生产管理也注重事故调查和报告的完善。

当发生事故时,工地管理人员会立即组织事故调查小组,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同时,他们还会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确保事故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处理。

综上所述,日本工地安全生产管理以全面的安全预防措施、现场的安全协调工作、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完善的事故调查和报告为基础,致力于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水平。

这些措施的实施,旨在保障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确保工地的安全生产环境。

相信随着国内对工地安全生产管理的不断重视,我国的工地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也会不断提升。

国外煤矿(矿山)安全法规的主要特点

国外煤矿(矿山)安全法规的主要特点

国外煤矿(矿山)安全法规的主要特点姓名:XXX部门:XXX日期:XXX国外煤矿(矿山)安全法规的主要特点国外主要煤矿(矿山)法规南非《矿山健康与安全法》:1996年5月30日通过,1997年1月15日生效。

该法共8章:立法目的、矿山健康与安全、健康与安全代表和委员会、三方机构、矿山健康和安全监察局、部长的权力、法律诉讼和违法行为、总则。

前苏联《煤矿和油页岩矿安全规程》:于1986年9月由前苏联煤炭工业部和矿山监察委员会批准发布。

主要包括采掘工作、井下巷道通风和煤尘瓦斯管理制度、矿井运输和提升、电气设备、防火与灭火。

美国《联邦法典》(矿产资源卷节选):1998年颁布,其中第75部分是地下煤矿的强制性安全标准,第77部分是露天煤矿及地下煤矿露天部分强制性安全标准。

美国《联邦矿山安全与健康法》:本法由美国国会众参两院审议通过,又称为“1977年联邦矿山安全卫生法”,内容以“井工煤矿法定安全暂行标准使用范围”为主。

波兰《地质与采矿法》:这是一部比较全面和完整的法律,对矿山安全生产做出了基本规定,规定任何公司在井下从事活动必须获得许可证。

德国《煤矿安全管理条例》:分四个部分:关于井下作业和井上作业的规定;地下开采的附加规定;地面作业的附加规定;结论。

1970年颁布,1984年修正。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煤矿管理法》:该法是新南威尔士州颁布的法律。

第 2 页共 12 页印度《矿山法》:又叫《1952年矿山法》,主要包括:关于安全和保健的规定、工作时间和限制、带薪休假、法规条例及细则、处罚与处罚的程序。

共十章。

日本《矿山保安法》:1973年7月修正。

本法中的“保安”指防止对矿山人员造成危害、保护矿物资源、保全矿山设施和防止矿害。

总计四章。

安全法规的主要特点立法层次高,权威性强美国、俄罗斯、南非、韩国等国家对煤矿(矿山)的立法非常重视,煤矿(矿山)的安全立法都由国会审议通过,并由总统颁布。

美国各种立法机构和政府各部门都有权参与立法活动,但各种法律必须经过议会批准,并由总统颁布后生效。

日本零事故安全管理

日本零事故安全管理
资料; — 鼓励下属尽可能多地汇报其所辖区域安全生产的现状与问题,借此向各级管
理者表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强烈关心和责任感。
2). 各级管理层建立安全与生产一体化运作机制
— 各级管理人员必须把安全生产作为其生产经菅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安全与 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作中予以实践。
— 率先垂范实践其安全生产的职责,明确保护属下员工的安全与健康是各级 管理人员的职责,只有管理者才能够完成对属下每一位员工细致的指导与帮助工 作。如果管理人员没有“不让自己属下员工受到伤害”的强烈责任心与实践行动
7、肚子怎么样?有大便吗?便秘吗?
7、心脏不好 心悸 心率不齐
8、熬夜了吗?疲倦解除了吗?头晕吗?
8、出血
9、喝酒了吗?喝多了吗?
9、咳嗽 打喷嚏 流鼻涕
10、感觉怎么样?有什么症状?
10、疲倦 犯困
其他(自觉症状)
26
二、KYT-危险预知训练法
——生产作业「0」灾害活动
1.释 义——危险预知活动,是针对生产特点和作业全过程,以危险因素为对
[情景]
❖ 驾驶叉车的A员工,由于出库过 迟,急于要将材料搬出
❖ 在路线一边的B员工正作业未注 意来车
题目:叉车作业
2R 危 险 的 关 键
1R: 有什么潜在危险?
1. 因物品堆放过高,会挡住视线造成车祸 2. 因叉臂升得过高,会被部品坠落砸伤 3. 因车子速度快,会刹不住车而撞到人 4. 因在走道上作业,会被车撞到 5. 因载物过高,未倒退行驶,会撞到人及物. 6. 因料架堆放散乱,会造成物品掉落伤人
,“零事故活动”便无从开始。
3). 基层活跃的班组自主活动
— “知道、会做,但不做”,必须通过活跃的班组自主危险预知及惊险报 告活动才能予以解决,班组是组织推进零事故的基本环节;

矿山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矿山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该小型矿山在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实践方面,采取了多 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如定期开展安全知识讲座、组织安 全技能培训、实施应急演练等。同时,针对新员工和特 种作业人员,分别制定了专门的培训计划和考核标准, 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01
矿山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矿山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保障员工生命安全
矿山安全管理可以有效地预防 和控制各种危险和隐患,减少 事故发生的概率和损失,保障
员工的生命安全。
提高生产效率
安全生产的矿山企业可以保持生 产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提高生产 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 益。
提升企业形象
优秀的矿山安全管理可以提升企业 的形象和声誉,增强企业的社会责 任感和公信力。
监督规章制度的执行
建立监督机制,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 现和解决问题。
增加矿山安全生产投入
提高设施安全水平
投入资金,更新和改造矿山设施,提高设施的安全水平和抗灾能 力。
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投入资金,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应急救援物资储备,提高应 急救援能力和水平。
提高员工福利待遇
矿山安全管理的历史与发展
国外矿山安全管理发展
国外矿山安全管理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以经验管理为主,到后来的以 科学管理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为主要手段,不断向更加科学、规范的方向发 展。
中国矿山安全管理发展
中国矿山安全管理发展也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经验管理到后来的科学管理 ,以及后来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引入和实践。同时,中国政府也出台了一 系列法律法规和标准,不断加强矿山安全管理的力度和规范化程度。

日本的安全管理

日本的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1不同于中国从上到下的责任传递式管理,日本建立的是从上到下的全员责任式管理机制。

死亡1人的代价:赔偿金高达1亿日元,事故施工单位3年内不得参与政府工程投标,总包单位项目经理和分包责任人员免职处分,并在各种媒体前向公众谢罪。

自1996年开始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1996~2014年间,建筑业安全事故死亡率(占总从业比)从每万人1.5下降到0.75。

2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早会:日式安全管理重要一环,也是一项非常具有日本特色的制度。

KY活动:即危险预知,让作业人员认识到危险源及当天的重点项目,从而做到在作业之前充分解决问题的训练。

全员参与、全员提出、全员解决,上墙展示并每日存档。

安全看板:除了图文并茂的各种安全指示外,还明确了当日最关键的事项,如负责人、主要施工计划、水平/竖向布置等内容。

月度安全色:每月制定一种安全色,用于各类施工防护具、设备作为是否检验合格的标志。

3安全生产措施宣传防护具临边防护4文明施工工地周边场容场貌办公环境物资堆放工完场清品质管理1设计人性化: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于产品之中。

施工精细化:操作精细,考虑周全,细节完善。

放线由第三方分包单位完成。

放线图纸精确到毫米,采用各种颜色对不同控制线进行区分。

现场放线细致,除了尺寸,还有文字说明。

管理可视化:把隐蔽的、复杂的,变成简单的、易于辨识的。

装备自动化:提供稳定的品质,减少人工的不稳定因素。

进度管理日本工程的计划管理体系:工序分解是基础,穿插施工是核心,技术提效是保障。

围绕着各专业穿插施工编制各类计划,每日进行检查和核对,实现计划管理的精细化。

计划编制计划的检查与调整穿插施工的应用穿插施工是日本工程进度精细化管理的核心,不论项目大小,均采用各工种交叉作业的方式。

虽然结构标准层进度只有10-12日一层,但依靠取消湿作业和各工种穿插施工,最终达到减少人工和总工期优化的效果。

档案管理日本的工程档案分类:过程档案全过程影像化—以钢筋焊接为例日本的工程档案保存日本的工程档案保存期限日本“三心文化”日本建筑业是日本社会的缩影。

日本工厂安全管理制度

日本工厂安全管理制度

日本工厂安全管理制度一、引言工厂是生产的重要场所,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然而,在生产过程中,工厂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因此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日本作为世界上工业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工厂安全管理制度自然也是值得借鉴的。

本文将从日本工厂安全管理制度的发展历程、实施情况和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日本工厂安全管理制度的发展历程1.战后初期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日本在二战后,经历了重建和工业化的过程。

在这一时期,工厂安全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1947年,日本政府颁布了第221号法令,规定了《劳动安全卫生法》,这是日本工厂安全管理制度的第一步,也是日本建立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法律基础。

通过这一法律,日本工厂对安全、健康的保护开始有了法律保障。

2.工厂安全管理标准的提高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日本工厂安全管理标准也不断提高。

1972年,日本政府颁布了劳动省令,进一步明确了关于工厂安全管理的要求。

除了安全设备和防护措施的要求外,还特别强调了安全培训和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这一系列的制度建设,日本工厂对安全管理有了更加系统和全面的规定,大大降低了事故发生的风险。

3.灾害现场管理制度的建立在1980年代,日本频频发生严重的工业事故,东京电力福岛核电站事故就是最有代表性的案例。

这些事件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日本政府在此后加强了对工厂现场的管理要求。

具体包括实施灾害现场管理制度,规定应急响应措施和应急领导机构等,以及加强了对工厂现场监督和检查。

这些举措对提高工厂安全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日本工厂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1.法律体系健全日本的工厂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在完善的法律体系之上。

除了《劳动安全卫生法》外,还有一系列相关法律和法规,如《工厂法》、《劳动规范法》等,构成了日本工厂安全管理的法律框架。

这些法律有力地保护了工人的合法权益,为工厂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

2.管理体系健全日本的工厂安全管理不仅有很好的法律基础,还具有健全的管理体系。

日本煤矿安全管理资料整理

日本煤矿安全管理资料整理

日本煤矿安全管理经验(根据培训资料整理)安全方针:安全第一、生产第二。

安全目标:零事故、零伤害。

安全理念:自主安全。

所谓自主安全是指:①根据自我责任、自觉的自主安全活动(就是自己的安全由自己来维护)。

②不是他人说了才做、而是为了确保安全自主地采取必要的行动。

③万一发生事故时、为将损失控制在最小限度而采取必要的行动。

自主安全的本质:从管理人员到普通员工只要不自己解决问题就不能避免事件发生。

具体做法:①公司(煤矿):不要由上级监督员指出,为防止发生事故要自主采取安全措施。

②现场管理者:不靠公司内部安全监管员指出,为防止事故发生要自主采取安全措施。

③员工:不要由上司指出,为保护自己和同伴要自主采取安全措施。

错误的自主安全:上司—全部委托(安排)部下,所以自己无责任(放任主义、放任自流、全由部下来管)。

部下—既然让自己负责,就可以自由行动了(自己随意)。

这些都不是真正的自主安全。

真正的自主安全:上司--将自己的想法准确地传达给部下(正确教育部下),为部下创造能够维护安全的环境。

部下--正确理解上司的想法,保护自己,遵守规章制度。

共同推进自主安全,必须各自履行职责。

煤矿的自主安全:配备安全设备、对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监督、为确保安全提供时间保证、实施安全教育等。

员工的自主安全: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指定事项,履行自己确保安全的义务等。

安全是谁的事:国家、公司、现场管理人员、工人。

安全5原则:①保护自己。

②保护同事。

③不清楚不干。

④不明白就问。

⑤遵章守纪。

在工作现场仅靠个人注意不能保证安全,只有与现场工作的同事一起严格从基础做起,才能创建安全的作业环境。

自己的生命要靠自己保护,负伤和吃饭一样都是自己的事,保护自己是自主安全的原点。

不能保护自己的人不可能保护同伴。

上司对部下期待(培养出来理解上司的想法、能自己思考行动的部下):①只做上级说的事情的部下。

②能自己判断、进行符合实际情况工作的部下。

为此、需要与部下:①沟通(倾听部下的意见)。

2区队安全管理技术

2区队安全管理技术
1. 安全与安全性 安全概念举例:
人身安全、国家安全、经济安全、信息安全、 水安全、人才安全、财产安全、资源安全
(一)安全管理相关概念
1. 安全与安全性
安全性的概念:是指某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
和一定的时间内,造成其他事物或其自身发生
非期望损害的能力。用以衡量安全的程度。
(一)安全管理相关概念
1. 安全与安全性 安全性的概念:是指某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

高指标、瞎指挥、砸机构、破制度、不 讲安全、不讲科学
三年调整期间 强调安全、恢复机构、严格制度、狠抓 质量 十年动乱期间 砸机构、废制度、垮基础、闹革命、放 “卫星”、创高产、大会战、闹翻番、 搞派斗 粉碎“四人帮”后 大干快上,重生产轻安全,高指标、瞎 指挥、隐患多、欠帐多 十年改革开放


1966年~ 1975年
和一定的时间内,造成其他事物或其自身发生 非期望损害的能力。
一定的条件下:某事物的安全性问题总是与一定的条件相关的, 如使用条件、环境条件、技术条件、管理条件、文化条件等。
(一)安全管理相关概念
1. 安全与安全性
安全性的概念:是指某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
和一定的时间内,造成其他事物或其自身发生
非期望损害的能力。
(一)安全管理相关概念
1. 安全与安全性 安全的概念:具有特定功能或属性的事物,
在外部因素及自身行为的相互作用下,足以保 持其正常的、完好的状态,免遭非期望的损
害的现象。
损害:形式上——有人身伤害、经济损失、权利丧失、
归属缺失、知识贬值、过程破坏等。 根本上——是某些人类个体或群体利益的丧失。
(一)安全管理相关概念

三、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存在8个突 出问题 (一)违法违规组织生产现象严重。

从日本煤矿安全管理中得到的安全启示

从日本煤矿安全管理中得到的安全启示

从日本煤矿安全管理中得到的安全启示导读:现代企业安全培训模式,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现代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通过安全文化渗透,达到促进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之目的。

在安全管理和教育培训方面,日本钏路煤矿的做法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启示。

现代企业安全培训模式,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现代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通过安全文化渗透,达到促进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之目的。

数据统计:所有事故的发生都与员工的安全意识与安全行为有关。

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规范员工的安全生产行为,必须在具体的培训工作中,实施创新培训理念及培训方法。

在安全管理和教育培训方面,日本钏路煤矿的做法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启示。

日本钏路煤矿位于日本北海道北部,是一座中型矿山,通风系统采用联合通风方式。

矿井目前拥有产业工人500多人,2004年的原煤产量为170万吨。

在过去的十年间,仅发生一人死亡事故,百万吨死亡率是0.03。

日本煤矿安全管理注重“手口示意”日本钏路煤矿长年实施“手口示意”安全运动。

该安全管理方法产生于1980年初,“手口示意”活动主要是针对人在日常生产中不时会表现有不留神、发呆、遗忘、想当然、判断失误等行为造成事故而实施的。

日本的煤矿心理专家通过分析比较得出:讲安全在3个小时后能记住70%,3天后仅存10%;看安全在3小时后能记住7290,3天后仅存20%;手口示意3小时后能记住85%,3天后还能记住6590。

通过“手口示意”运动,使大脑更灵活,提高操作者的紧张意识及对外界的注意力,正确地识别设备,并伴随动作留在意识中,确认操作是否正确,从而达到危险预知,以改善安全环境。

日本钏路煤矿实行的“手口示意”运动,要求每一个操作者,在实际安全管理工作中,对每一个操作行为都要确认,并都要用手式表示出来,同时还要大声念出来。

在具体的操作中,要求每名管理人员在每天下井前,提问:“确保安全,好吗?”全体工人都会大声回答:“好”。

在井下工作现场,比如在启动采煤机时,操作人员首先会用手指向整个机器和工作面,同时大声说到:“要开机了,安全吗?”其他人会马上回答:“安全”。

国外安全管理理念

国外安全管理理念

国外安全生产管理模式鉴于安全生产在社会化大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国外发达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普遍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模式和科学的运行机制,并确实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对促进安全生产整体水平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面,国外安全法规十分完备,具有很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发展,适时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进行及时修改、补充和完善,以正确调整各种关系。

在20世纪年代和70年代期间,美国政府除了管理价格和企业标准外,国会通过了一系列法律保护安全、健康和环境,国家试图通过越来越严格的社会管制保护从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二、在政府监管方面,发达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体上具有立法和执法分开、依法设立机构、机构相对集中的特点。

职业安全与职业健康统一由一个机构管理,事故调查处理机构集中由权威机构来承担。

如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监督管理由劳工部负责,劳工部设立职业安全与健康局和矿业安全与健康局,交通运输安全则由其他监察等机构负责,与道路交通有关的是警察局、交通局、车检所,他们都是独立的政府部门。

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National Trans-Potation Safety Board)是1972年由国会成立的运输事故调查机构,不是政府的运输部门,每年预算由国会直接拨款,与政府部门没有资金上的任何关系,其总部设在华盛顿,核心部门是事故调查办公室和事故善后办公室,分别负责航空、铁路、公路、水运、管道等运输行业的事故调查以及事故善后工作。

英国现行的健康与安全监管体制,是依据1974年颁布的《工业场所健康与安全法》建立起来的。

英联邦健康与安全委员会(HSC),是相对独立的机构,主席由政府任命,9位副主席分别由企业业主、工会和有关独立中介机构各3名代表组成。

该委员会的宗旨是使从事危险工作的经营者负责保护工人和公众免受相关危害,其主要职能是健康与安全方面的立法及法律的修订工作、保护工人健康安全和保障工人福利、保护公众不受因工作导致的健康和安全方面的影响、监控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的使用和储存安全、资助健康与安全方面的科研和培训,并提供相关服务。

日本工厂安全管理制度

日本工厂安全管理制度

一、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

日本作为世界制造业的强国,其工厂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本文旨在借鉴日本工厂安全管理制度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探讨如何建立和完善我国工厂安全管理制度。

二、日本工厂安全管理制度概述日本工厂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法规体系:日本制定了《劳动安全卫生法》、《工厂安全卫生规则》等法律法规,对工厂安全管理进行了全面规范。

2.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日本企业普遍设立安全委员会,负责企业安全管理的全面工作,包括安全检查、事故调查、安全培训等。

3. 安全培训与教育:日本企业重视员工的安全培训与教育,定期组织安全知识讲座、应急演练等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4. 安全生产设备:日本企业注重安全生产设备的研发和应用,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5. 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日本企业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生产安全。

6. 事故调查与处理:日本企业对事故调查高度重视,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三、我国工厂安全管理制度的现状与问题1. 安全法规体系尚不完善:我国虽然制定了《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但与日本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2.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部分企业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

3. 安全培训与教育不到位: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普遍较低,缺乏有效的安全培训与教育。

4. 安全生产设备落后:部分企业设备老化,安全隐患较多。

5. 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不力:部分企业对安全检查重视程度不够,隐患排查不彻底。

四、借鉴日本经验,完善我国工厂安全管理制度1. 完善安全法规体系:借鉴日本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修订和完善相关安全法律法规,为工厂安全管理提供法律保障。

2.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设立安全管理部门,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明确安全职责,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日本煤矿安全监督管理的主要做法及启示

日本煤矿安全监督管理的主要做法及启示

日本煤矿安全监督管理的主要做法及启示
徐海云;吴贵仁;王笑恬
【期刊名称】《煤炭科技》
【年(卷),期】2014(000)002
【摘要】日本是一个煤炭资源贫乏的国家,已有200多年的开采历史,经历了漫长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历程,积累了丰富的安全管理经验。

作者考察调研了日本在煤矿安全理念、管理体制、安全监督、技术研发创新等方面的一些先进做法,分析了日本煤矿安全监督管理的主要特点,比较了中日在煤矿安全管理做法及理念上的异同点,并针对目前中国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积极建议,对进一步加强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提升煤矿安全监管监察水平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总页数】5页(P88-91,92)
【作者】徐海云;吴贵仁;王笑恬
【作者单位】江苏煤矿安全监察局,江苏南京 210024;江苏煤矿安全监察局,江苏南京 210024;江苏煤矿安全监察局,江苏南京 2100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79+1
【相关文献】
1.外军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主要做法及对我军的启示 [J], 赵东升
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监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国有
重点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煤矿[2006]116号 [J], 无
3.日本开展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做法及启示 [J], 年猛
4.日本税源转让改革主要做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J], 梁玮
5.日本发展区块链行业的主要做法及对我国的启示 [J], 陈美宏;杨尚林;李雪;兰天媛;李万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日本矿山安全管理的特点

日本矿山安全管理的特点

日本矿山安全管理的特点日本是一个煤矿资源贫乏的国家。

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煤炭开采业作为重要基础产业,对日本的现代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1950年前后,作为日本唯一的能源,煤炭工业对其产业的发展和国民生活的安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目前,日本已基本退出了煤炭开采市场,井工煤矿只保留了1个年产精煤70万t的钏路煤矿。

日本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历程基本上经历了一个发展—产量增加—事故多发—加强监管—技术开发—逐步好转的过程,其在煤矿安全管理上的一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日本煤炭工业简况1950年,日本经济发展步入稳定期,煤炭开始进入生产过剩阶段,煤炭企业生产的煤炭大量积压,出现了经营赤字。

煤炭的价格经过大幅度的调整,相继出现了矿山的关闭和职员的离去,并逐步发展成社会问题。

1963年,日本的煤炭生产规模为5000万t,政府制定了有关低能效煤矿的治理整顿和促进高效煤矿的现代化政策,开始向煤矿的合理化、缩小规模、关闭方向推进。

随后,政府实施了煤炭工业生产规模逐步缩小,生产体制逐步集中的政策。

1965年,日本的煤炭生产量为5011万t,煤矿企业数为222个,劳动者人数为11万人。

1975年,日本的煤炭生产量降为1860万t,企业数降为35个,劳动者人数降为2万人,同时,政府进行了切实有效的煤炭工业结构调整。

1973年和1979年的2次石油危机,为世界能源的需求转换带来了契机。

日本政府在综合能源政策的指导下,对煤炭工业重新认识,制定了维持日本煤炭生产,搞活煤炭工业,开发海外煤炭,确保进口等煤炭政策。

日本煤炭生产尽管呈缓慢下降趋势,但仍维持在年产近2000万t 的水平。

1985年以后的能源转型,使日本煤炭生产急速下降,再加上日元汇率的上扬,使一度缩小的国产与海外煤炭差价再度拉大,日本煤炭工业的竞争条件恶化到必须进行调整的程度。

面对这种情况,日本政府于1987年制订了第八次煤炭价格,1992年开始实行新政策。

尽管有煤炭工业自身合理化的努力及需求各方的合作,当时日本煤炭工业的经营状况仍然相当严峻,并且随着煤炭开采的远部化和深部化、矿山劳动者的高龄化,国产与海外煤炭差价的存在等因素,再加上围绕煤炭工业一直不能解决的环境问题,使得1998年日本的煤炭生产量降为369.8万t,煤矿企业数减到2个,劳动者人数减为1490人。

国外安全生产管理理念

国外安全生产管理理念

国外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安全生产管理理念是在社会大生产的过程中,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安全与健康意识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从最初的宿命思想到可控思想,从单独因素到系统因素,从单一关注伤亡到将健康与安全统一考虑,这都是不断进步的表现。

从事故学理论的产生、以及后来的风险控制论,直到现在的安全哲学理论、安全逻辑科学、安全法学理论、安全信息理论、安全行为科学理论、安全心理学、安全经济理论、安全工程理论、安全仿生理论、安全文化理论、事故灾变理论等等,其他学科的理论不断与安全生产理念相结合,对现代安全与健康的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科技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强化安全风险管理,是西方国家强化安全理念的明显特征。

欧盟及其成员国普遍重视和加强安全风险管理。

针对区域性安全特点,每年欧盟委员会都组织开展风险评估,并经欧盟议会和欧盟理事会表决同意后,向有关国家发出若干个预警指令或建议。

欧盟成员国则按照相关条约,纳入本国有关法规体系之中,通过加大投入等措施,改进和加强工作环境中的风险管理。

据介绍,英国每年大约投入相当于2.2亿欧元的资金。

为加强化学品风险管理,欧盟建立了分类管理和名录制度、包装和标记制度、数据分享制度、公众知情制度,以及对供应链的全过程监控制度,并实现严格的使用许可制度。

风险管理中较为突出的是安全适用技术和装备得到广泛应用。

欧盟各国大多是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他们注重把工业信息化技术手段用于职业安全与健康监管领域。

从匈牙利灾害管理局建立的灾害预警信息系统上,可清楚地看出各地区的灾害分布情况。

他们在全国各地建立了直属国家灾害管理局的1 8个化学品应急救援队,在有关企业附近安装动态监测器,可适时将空气成分传递给最近的救援队,以供分析和监控。

他们还为每个救援队装备了价值约10万欧元的流动监测与处置动态指挥车,主要用于职业卫生健康环境的分析,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启动应急处置程序。

德国RAC公司投入约250万欧元,建立中央矿山救援总站,装备世界上最先进的救援设施、体能训练及仿真模拟设施,负责矿井救援、防火防爆、煤矿通风、瓦斯排除、技术服务、管理和培训救援队员,以及工作环境的空气和化学保护的检查监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矿山安全管理的特点日本是一个煤矿资源贫乏的国家。

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煤炭开采业作为重要基础产业,对日本的现代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1950年前后,作为日本唯一的能源,煤炭工业对其产业的发展和国民生活的安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目前,日本已基本退出了煤炭开采市场,井工煤矿只保留了1个年产精煤70万t的钏路煤矿。

日本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历程基本上经历了一个发展—产量增加—事故多发—加强监管—技术开发—逐步好转的过程,其在煤矿安全管理上的一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日本煤炭工业简况1950年,日本经济发展步入稳定期,煤炭开始进入生产过剩阶段,煤炭企业生产的煤炭大量积压,出现了经营赤字。

煤炭的价格经过大幅度的调整,相继出现了矿山的关闭和职员的离去,并逐步发展成社会问题。

1963年,日本的煤炭生产规模为5000万t,政府制定了有关低能效煤矿的治理整顿和促进高效煤矿的现代化政策,开始向煤矿的合理化、缩小规模、关闭方向推进。

随后,政府实施了煤炭工业生产规模逐步缩小,生产体制逐步集中的政策。

1965年,日本的煤炭生产量为5011万t,煤矿企业数为222个,劳动者人数为11万人。

1975年,日本的煤炭生产量降为1860万t,企业数降为35个,劳动者人数降为2万人,同时,政府进行了切实有效的煤炭工业结构调整。

1973年和1979年的2次石油危机,为世界能源的需求转换带来了契机。

日本政府在综合能源政策的指导下,对煤炭工业重新认识,制定了维持日本煤炭生产,搞活煤炭工业,开发海外煤炭,确保进口等煤炭政策。

日本煤炭生产尽管呈缓慢下降趋势,但仍维持在年产近2000万t 的水平。

1985年以后的能源转型,使日本煤炭生产急速下降,再加上日元汇率的上扬,使一度缩小的国产与海外煤炭差价再度拉大,日本煤炭工业的竞争条件恶化到必须进行调整的程度。

面对这种情况,日本政府于1987年制订了第八次煤炭价格,1992年开始实行新政策。

尽管有煤炭工业自身合理化的努力及需求各方的合作,当时日本煤炭工业的经营状况仍然相当严峻,并且随着煤炭开采的远部化和深部化、矿山劳动者的高龄化,国产与海外煤炭差价的存在等因素,再加上围绕煤炭工业一直不能解决的环境问题,使得1998年日本的煤炭生产量降为369.8万t,煤矿企业数减到2个,劳动者人数减为1490人。

现在日本的井工煤矿只有钏路煤矿,年产精煤70万t。

与此相对应的是,日本的煤炭进口量,在1998年达到约1.3亿t,2005年达到1.8亿t,并且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

日本矿山安全管理的特点1.完善的矿山安全监督体制和法律制度(1)矿山安全监督体制。

二战后,日本以尽快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为中心,把矿山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

为了防止对矿山工人造成危害,合理开发矿产资源,日本政府加强了对矿山(包括煤矿)的安全监督和管理,实行了中央垂直管理的矿山安全监督体制,并在《矿山安全法》中对矿山安全监督体制的机构设置、人员构成、职权范围等作了明确的规定,以法律的形式建立和完善了矿山安全监督体制。

根据《矿山安全法》的规定,在经济产业省设立中央原子能安全院,内设矿山安全课、煤炭安全课,对全国各类矿山行使监督职权;在矿山数量较多的市、县设立矿山监督部(产业保安监督部),由经济产业省中央保安院垂直管理,并根据各地区的矿山数量、业务量设立矿山安全监督部门(署),隶属于矿山安全监督部。

(2)矿山安全法律体系建设。

1949年,日本制定了《矿山安全法》,作为部级法令,颁布实施了煤炭、金属、石油3项安全规则。

此后,由于灾害的发生、技术的进步等多次作了修改。

1994年整合了这3项规则,统一为《矿山安全规则》。

2005年4月,由于井工开采煤矿大幅减少和安全技术的提高,为了激发民营企业的安全自主性,总结《矿山安全规则》,使之适应现状,提高规则的实效性,日本对《矿山安全法》及《矿山安全规则》实施了修订。

修订后的《矿山安全法》将自主安全作为法律的理念执行,以法律的形式给予煤矿执行自主安全所必需的支持。

2.先进的安全理念日本在所有工矿企业全面开展了自主保安活动,引入了“零灾害”的理念。

二战后,加强了煤矿安全管理的法制建设,规范了安全管理体制,采取的模式与我国现在的情况相似,即国家对煤矿企业进行综合监管。

完善、强化监督体制,大幅度增加矿务监督官人数,努力防止煤矿事故。

但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历了一个事故高发期,特别是1963年三池煤矿煤尘爆炸事故,导致458名矿工死亡;1965年山野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导致237名矿工死亡。

这些事故对政府的安全管理理念影响很大,促使政府认识到,单纯通过增加监督官的数量,并不能有效控制煤矿事故的发生,还需要通过发挥企业的自主性,明确经营者的责任,由企业作为确保安全生产的主体。

日本政府开始改变以监督为主的安全管理方法,深入推进自主安全体制。

为了健全企业的经营活动,并维护企业的社会信誉,体现尊重、保护矿工生命的原则,日本中央劳动灾害防止协会于1973年在全国生产行业中推广“零灾害”运动。

1982年,矿业劳动灾害防止协会也开始推广这一活动,使煤矿事故大幅度下降。

全国百万人工伤事故率由1984年的60降到2005年的7。

[NextPage]3.规范、严格的煤矿安全管理(1)严格的管理体制。

日本煤矿执行的是自主安全管理和监督安全管理相结合的体制,以自主安全管理为主,监督安全管理为辅。

自主安全管理就是矿业所有者及煤矿工人,在各自的责任范围内自己进行安全管理和监督安全管理。

监督安全管理是他律安全管理,在政府监督机关的监督下,通过企业内部组织制订相关制度,确保安全管理在企业内部的作用。

日本的《矿山安全法》对煤矿的安全管理体制作了严格的规定,要求煤矿建立健全3套安全管理机构,即:安全委员会、内部安全监督课及安全生产管理课,这3套机构从不同的角度实施安全管理。

(2)严细的安全管理。

日本煤矿在安全管理上,除和我国一样建有安全管理机构、制订标准作业规程外,其主要特点是在严细上下功夫。

工人上班前,必须了解工作场所的危险源,然后“手指口述”加以确认,才能开始工作。

不懂的事情坚决不做;不清楚的工作必须问清楚后再做;规定不让做的事情坚决不做。

这是《矿山安全法》的要求,也是煤矿工人的工作准则。

(3)先进的管理方法。

日本煤矿以自主管理、自主运营为原则,在全体员工中开展“5S运动”“TPM活动”,团结员工,共同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5S运动”是为了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教养,彻底暴露设备的隐患,从根本上保证设备的“零缺陷”。

“TPM 活动”是全员、全过程进行生产保障的意思,包括宣传教育、个别改进、自主保障、事前保障、培养人才、前期管理、品质保障、安全卫生等内容,通过提高人的素质和设备的本质安全,全面促进企业安全生产。

4.完备的矿井监测监控系统日本的《矿山安全规则》将矿井集中监测监控系统作为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煤矿的集中监测监控系统采用仪器(传感器)对作业场所进行及时监控管理和作业人员对工作场所进行精确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包括监视、监测、控制、指令等系统以及中心监控室。

井下所有人都携带对讲机,可以和地面调度室直接通话,这样任何一个地方发生了事故,井下所有人可以立刻知道,并及时采取防范、急救措施。

矿井集中监测监控系统对事故和灾害进行预知、预防,确保煤矿安全和有效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

集中监视主要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一是安全监测设备方面,对井下各种重要设备运转情况或对作业现场及巷道内的可燃性瓦斯、毒性气体、风速、温度等井下环境实施远距离的集中连续监视。

传感器分布点面广、数量大,实现了对事故和灾害的早期异常状态的预知、预防;二是生产设备方面,对井下电器设备、通风设备、运输设备、实现了持续远程监视等,并能发出控制信号。

5.生产的高度机械化、自动化日本企业通过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解放了人力,减少了事故隐患,提高了安全水平。

如钏路煤矿采、掘、开、运、洗、装全部实现了机械化,部分实现了自动化。

主提升机房等大型设备都实现了无人值守自动控制;巷道维护采用小型挖掘机,只用一个人就可操作,工作效率高;掘进辅助工作也采用了“旱船”“单轨吊”等机械设备,把人力从运送物料工作中解放出来。

6.注重矿害的事前防范日本将开采造成的地表深陷、地下水污染、废水排放、矸石危害、大气污染等称之为矿害,日本在矿害防治方面有着很完备的法律法规。

《矿业法》中第6章关于矿害的赔偿是一项有关矿害(在这里不仅限于煤矿矿害,它包括所有与矿业有关的矿害)赔偿责任的基本法律。

《矿山安全法》也对有关矿山对人身危害的预防、设施安全、矿害防止等基本事项作出了规定。

为了预防矿害,钏路煤矿排矸石和洗煤厂的水煤浆处理都是在距离矿井较远的山谷中,而且加强了土地复垦,复垦后的矸石山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防止了对环境、地下水体等造成污染。

7.政府对煤矿安全实施积极的补贴政策日本政府为了改善煤矿安全生产条件,1965年设立了确保矿山安全事业费补助金制度,将安全专用设备(包括井下无线通讯系统、煤矿监测系统、矿井一氧化碳自动监控系统、计算机管理系统等)、安全工程、矸石山的安全防治等设为补助对象,加强了安全设施的投入力度,提高了煤矿综合防灾抗灾能力,彻底扭转了被动的安全形势。

同时,制定了《煤炭矿山安全临时处理法》,改善条件不好的煤矿。

对于难于确保安全的煤矿,劝告其停止生产,并给予补助。

在1961年至1967年间拨款总额达7.38亿日元,顺利关闭了81座矿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