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非功能性需求——性能需求-嘉为科技

合集下载

非功能尖名词解释

非功能尖名词解释

非功能性需求指的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对软件系统性能、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等方面的要求,主要与软件系统的性质和质量相关。

与之相对应的是功能性需求,即对软件所完成的具体功能的需求。

非功能性尖名词是指那些描述软件系统非功能性需求的专有名词,本文将对几个常见的非功能性尖名词进行解释。

1. 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响应时间是指系统对外部请求作出反应的速度。

一般而言,响应时间越短越好,用户希望系统能够快速响应他们的操作。

响应时间的长短不仅受到系统硬件性能的限制,还受到软件设计和算法的影响。

为了提高系统的响应时间,开发人员需要优化代码和算法,减少不必要的计算和等待时间,提高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等。

2. 性能测试(Performance Testing)性能测试是对软件系统进行压力测试,旨在测试系统在各种负载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性能测试可以识别系统的瓶颈,找出系统的性能问题,并评估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常见的性能测试包括负载测试、并发测试、稳定性测试以及容量规划等。

2.1 负载测试(Load Testing)负载测试是指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对系统进行一定负载的测试,以模拟实际用户的使用情况。

该测试旨在评估系统在高负载情况下的表现,包括系统的响应时间、吞吐量和并发性能等指标。

通过负载测试,可以了解系统的稳定性和容量,为系统的优化和扩展提供依据。

2.2 并发测试(Concurrency Testing)并发测试是指对系统在多个并发用户的情况下进行测试,以评估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

并发测试可以揭示系统在并发访问下的性能问题,比如线程安全、死锁和资源竞争等。

并发测试的结果可以用来评估系统的并发能力,优化系统的并发处理方式,提高系统的并发性能。

2.3 稳定性测试(Stress Testing)稳定性测试又称为压力测试,是指对系统在超负荷条件下进行测试,以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稳定性测试,可以发现系统的性能瓶颈、资源耗尽、内存泄漏和系统崩溃等问题,并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非功能性需求在开发中的重要性

非功能性需求在开发中的重要性

非功能性需求在开发中的重要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软件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满足功能需求,还需要满足非功能性需求。

非功能性需求是指与软件系统的功能无直接关系,但对系统性能、安全性、可靠性、可维护性等方面有关的需求。

虽然它们在软件需求中的权重相对较小,但却对软件系统的整体质量和用户体验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非功能性需求也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

本文将从非功能性需求的定义及分类、非功能性需求的重要性、非功能性需求的实现及验证等方面进行探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非功能性需求在软件开发中的重要性。

一、非功能性需求的定义及分类非功能性需求是指软件系统除了功能需求之外的其他需求。

它关注软件系统的运行环境、性能、安全、可靠性、可维护性等方面。

根据国际标准ISO/IEC 25010,非功能性需求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性能需求:包括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性能、资源利用率等方面的要求。

2.安全需求:包括数据保护、访问控制、身份验证等方面的要求。

3.可靠性需求:包括可用性、容错性、恢复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4.可维护性需求:包括可扩展性、易变性、测试性、重用性等方面的要求。

5.可用性需求:包括易学性、易操作性、用户界面友好性等方面的要求。

6.可移植性需求:包括软硬件平台的独立性、国际化等方面的要求。

以上是非功能性需求的一些常见分类。

在实际软件开发中,根据具体的需求情况,可能还会有其他方面的非功能性需求,如法律法规的合规性、用户体验的友好性等。

二、非功能性需求的重要性非功能性需求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它们直接关系到软件系统的性能、安全性、可靠性、可维护性等方面,对软件系统的整体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1.用户体验:可用性、易学性、用户界面友好性等非功能性需求直接关系到用户体验,影响用户对软件产品的满意度和使用体验。

如果软件系统的用户体验较差,用户可能会选择使用其他产品,从而影响软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软件非功能性需求

软件非功能性需求

软件非功能性需求软件非功能性需求,也被称为软件质量特性,是指与软件的功能无直接关联但却对软件具有重要影响的要求。

与功能性需求不同,软件非功能性需求关注的是软件应具备的一些特定属性或者性能,以确保软件的质量和可用性。

下面将从安全性、性能、易用性和可靠性四个方面来详细介绍软件的非功能性需求。

首先是安全性。

软件安全性是指软件在各种条件下能够保护用户数据和系统资源免受非法访问、破坏、泄漏等威胁的能力。

安全性需求包括用户身份认证、数据加密、访问控制、防止恶意代码执行等。

软件应能够保证用户的隐私安全和系统的稳定运行。

其次是性能。

软件性能是指软件在特定工作负载下的执行效率和资源占用。

性能需求通常包括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软件应能够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完成任务,且在高负载情况下保持平稳运行。

再次是易用性。

易用性是指软件对用户的友好程度和可操作性。

易用性需求包括用户界面的设计、操作流程的简单性和直观性、帮助文档的可读性等。

软件应能够给用户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减少学习和使用成本。

最后是可靠性。

软件可靠性是指软件在特定环境下持续运行的能力。

可靠性需求包括错误处理、容错机制、软件的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

软件应能够预防、检测和恢复各类错误和故障,并能保证持续的稳定运行。

总之,软件的非功能性需求是确保软件的质量和可用性的重要要求。

安全性、性能、易用性和可靠性是软件非功能性需求的四个主要方面。

只有满足了这些需求,软件才能够成为用户信赖的高质量产品。

因此,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并满足软件的非功能性需求,以提高软件的整体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软件开发需求分析文档

软件开发需求分析文档

目录1. 范围 (1)2. 总体要求 (1)2.1总体功能要求 (1)2.2软件开发平台要求 (1)2.3软件项目的开发实施过程管理要求 (2)2.3.1 软件项目实施过程总体要求 (2)2.3.2 软件项目实施变更要求 (2)2.3.3 软件项目实施里程碑控制 (2)3. 软件开发 (3)3.1软件的需求分析 (3)3.1.1 需求分析 (3)3.1.2 需求分析报告的编制者 (4)3.1.3 需求报告评审 (4)3.1.4 需求报告格式 (4)3.2软件的概要设计 (4)3.2.1 概要设计 (4)3.2.2 编写概要设计的要求 (4)3.2.3 概要设计报告的编写者 (4)3.2.4 概要设计和需求分析、详细设计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4)3.2.5 概要设计的评审 (4)3.2.6 概要设计格式 (4)3.3软件的详细设计 (5)3.3.1 详细设计 (5)3.3.2 特例 (5)3.3.3 详细设计的要求 (5)3.3.4 数据库设计 (5)3.3.5 详细设计的评审 (5)3.3.6 详细设计格式 (5)3.4软件的编码 (5)3.4.1 软件编码 (5)3.4.2 软件编码的要求 (5)3.4.3 编码的评审 (6)3.4.4 编程规范及要求 (6)3.5软件的测试 (6)3.5.1 软件测试 (6)3.5.2 测试计划 (6)3.6软件的交付准备 (6)3.6.1 交付清单 (6)3.7软件的鉴定验收 (7)3.7.1 软件的鉴定验收 (7)3.7.2 验收人员 (7)3.7.3 验收具体内容 (7)3.7.4 软件验收测试大纲 (7)3.8培训 (7)3.8.1 系统应用培训 (7)3.8.2 系统管理的培训(可选) (8)附录A 软件需求分析报告文档模板 (9)附录B 软件概要设计报告文档模板 (21)附录C 软件详细设计报告文档模板 (33)附录D 软件数据库设计报告文档模板 (43)附录E 软件测试(验收)大纲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非功能性需求在开发中的重要性

非功能性需求在开发中的重要性

非功能性需求在开发中的重要性非功能性需求是指与软件系统的实现方式和性能相关的需求,也被称为“质量需求”或“约束需求”。

它们描述了系统的行为、性能、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而不是系统的功能。

非功能性需求在软件开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下是为什么非功能性需求是重要的原因。

1.用户体验:非功能性需求对于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用户体验是评价一个软件系统的关键因素之一,包括交互流畅性、响应速度、易用性等方面。

如果系统的性能不佳,如响应时间慢,界面冗余,可能会使用户感到不满意,并且可能会导致用户放弃使用该软件或转向竞争对手。

2.性能要求:非功能性需求对于确保系统在合理的时间和资源范围内完成所需的处理或操作至关重要。

例如,一个电商网站可能需要在高峰期能够同时处理数千个用户的请求,而不会导致系统瘫痪或延迟。

性能要求可以包括响应时间、处理能力、吞吐量等指标,它们可以直接影响到用户的满意度和系统的可用性。

3.可靠性和稳定性:非功能性需求对于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可靠性是指系统在给定时间内执行预期功能的能力。

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系统能够在长时间运行中保持一致的表现。

非功能性需求可以包括错误处理机制、恢复能力、系统稳定性等,它们对于确保系统能够持续工作且不会因为错误或异常而崩溃是至关重要的。

4.安全性和隐私:安全性和隐私是当前软件开发中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非功能性需求可以包括对数据的加密、访问控制、身份验证等要求,以确保系统能够抵御恶意攻击、保护用户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对于某些行业,如银行、医疗等,安全性和隐私问题可能尤为重要,因为泄露或攻击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5.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非功能性需求对于实现可维护和可扩展的软件系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可维护性是指系统能够轻松进行修改、调试和维护的能力。

可扩展性是指系统能够在不影响核心功能的情况下方便地进行扩展和升级的能力。

非功能性需求可以包括代码可读性、可测试性、模块化设计等,它们可以直接影响到软件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需求分析报告非功能需求

需求分析报告非功能需求

需求分析报告非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是指与系统性能、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相关的需求,不是直接交付给用户的功能需求。

以下是针对某个系统的非功能需求的分析报告。

1. 性能需求:- 响应时间:系统应该保证用户的请求能够及时响应,不超过1秒。

- 吞吐量:系统应该有足够的处理能力,能同时处理至少100个用户的请求。

- 并发性能:系统应该能够同时处理1000个并发用户的请求,且不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时间。

- 可扩展性:系统应该支持动态扩展,能够根据需求增加或减少服务器和硬件资源,以保证系统的性能。

2. 安全性需求:- 身份认证:系统需要实现用户身份认证,确保只有合法的用户能够访问系统,并且只能访问他们有权限的数据。

- 数据保护:系统需要采取合适的加密措施,保护用户的敏感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

- 防止攻击:系统应该能够抵御各种常见的攻击,如SQL注入、跨站脚本等,并及时检测和应对潜在的安全漏洞。

- 安全审计:系统应该有详细的日志记录和监控机制,能够对系统的安全事件进行审计和追踪,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3. 可靠性需求:- 高可用性:系统应该保持高可用性,能够提供24/7的服务,保证用户能够随时访问系统。

- 容错性:系统应该有良好的容错机制,能够处理各种异常情况,避免系统崩溃或数据丢失。

- 数据完整性:系统应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不会因为系统故障、网络问题等导致数据丢失或损坏。

- 可恢复性:系统应该具备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能够在系统故障后及时恢复数据并继续提供服务。

4. 可用性需求:- 用户友好:系统应该具备简洁、易用的界面,用户能够快速上手,并且能够自定义界面的样式和布局。

- 多平台支持:系统应该能够在不同的操作系统和设备上运行,并且保持一致的用户界面和功能。

- 可访问性:系统应该符合Web内容可访问性指南(WCAG)标准,能够让残障人士正常使用系统。

- 文档和培训:系统需要提供详细的用户文档和培训材料,帮助用户快速上手并了解系统的各项功能。

业务需求—03非功能性需求模版

业务需求—03非功能性需求模版

业务需求—03非功能性需求模版非功能性需求是指系统或软件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

非功能性需求对系统的操作、管理、维护都有一定的影响,它们是系统或软件产品功能的补充和扩展。

模板一:1.性能需求(1)响应时间:系统或软件在用户发出指令后的响应时间需控制在X秒以内。

(2)吞吐量:系统或软件每秒能够处理的请求数量需达到X个。

(3)并发用户数:系统或软件能够支持同时登陆的用户数需达到X 个。

2.可靠性需求(1)可用性:系统或软件的可用时间需达到X%以上。

(2)容错性:系统或软件在遇到异常情况时能够正确处理,并继续提供服务,不导致数据丢失或系统崩溃。

(3)恢复性:系统或软件在发生故障或崩溃后能够自动恢复或者提供快速的恢复功能。

3.安全性需求(1)数据安全:系统或软件需要有一定的安全措施,防止数据泄露、篡改或丢失。

(2)访问控制:系统或软件需要实现不同用户的权限管理,保证只有授权用户能够进行相关操作。

4.易用性需求(1)界面友好性:系统或软件的界面要简洁明了、易于操作,不让用户感到困惑或迷失。

(2)操作方便性:系统或软件的操作流程应该简单明了,用户能够快速上手,减少误操作的发生。

(3)帮助文档:系统或软件需要提供详尽的帮助文档,以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解决问题或获取帮助。

5.可拓展性需求(1)系统或软件需要能够支持未来的业务拓展和功能扩展,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

(2)系统或软件需要能够与其他系统进行接口对接,实现跨系统的协同工作。

(3)系统或软件需要能够灵活调整配置参数和优化性能,以适应不同的业务需求。

6.兼容性需求(1)硬件兼容性:系统或软件需要适配不同类型、不同规格的硬件设备。

(2)软件兼容性:系统或软件需要适配不同操作系统、不同浏览器、不同数据库等软件环境。

(3)数据兼容性:系统或软件需要能够兼容不同格式的数据输入和输出。

(以上为示例,可以根据实际项目需求调整。

)模板二:一、性能需求1.响应时间:系统或软件的响应时间在X秒内2.吞吐量:系统或软件的吞吐量需要达到每秒处理X个请求的能力3.并发用户数:系统或软件能够同时支持X个用户登录和使用二、可靠性需求1.可用性:系统或软件需要保证每月X天X小时的可用时间2.容错性:系统或软件在发生异常情况时需要能够自动恢复或提供备份措施3.故障恢复:系统或软件在发生故障后需要能够快速恢复并保证数据不丢失三、安全性需求1.数据安全:系统或软件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保证数据不被泄露、篡改或丢失2.访问控制:系统或软件需要具备用户身份验证和权限管理功能,保证只有授权用户能够进行相关操作3.安全审计:系统或软件需要记录相关操作日志和安全事件,并支持审计四、易用性需求1.界面友好性:系统或软件的界面设计应简洁明了、易于操作2.操作方便性:系统或软件的操作流程应简单明了,用户能够快速上手3.帮助文档:系统或软件需要提供详细而易懂的帮助文档,供用户查阅和解决问题五、可拓展性需求1.系统扩展性:系统或软件需要能够方便地进行功能扩展和业务拓展2.接口对接:系统或软件需要能够与其他系统进行接口对接,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六、兼容性需求1.硬件兼容性:系统或软件需要适配不同型号、不同规格的硬件设备2.软件兼容性:系统或软件需要适配不同操作系统、不同浏览器等软件环境。

关于非功能性需求说明书

关于非功能性需求说明书

非功能性需求1) 什么是非功能性需求非功能性需求是这样一种需求,它解决“如何使这个系统能在实际环境中运行”。

2) 重要吗?在设计解决方案的过程中满足功能性需求当然是很重要的。

但是,如果没有考虑非功能性需求,那么这个解决方案则很难取得实效,因为用户可能难以甚至无法使用系统的功能。

很多非功能需求一般会在底层的基础技术平台去仔细设计和实现。

3) 非功能性需求要考虑那些方面非功能性的特性一般有这些:可靠性只显示系统可以做某些事情是不够的。

如果一个系统不能可靠地运行(例如,在加载时,或者在系统故障时,等等),则它就不能满足客户的需要。

有一些问题应该自问一下:* 即使硬件出现故障,系统也可以可靠运行吗?* 复制和故障转移方案是什么?* 需要手动干预,还是系统可以自动进行故障转移?* 实现可靠性会对性能造成负面影响吗?* 实现可靠性的成本有多高?可靠性需要考虑的一些具体方面是:安全性:假设攻击者就在外面。

如何知道系统用户就是他们所声称的,并只让他们访问经过授权的功能?如何保护我的系统不受攻击?考虑到网络攻击、机器攻击,甚至从您自己的系统内部发起的攻击。

事务性:如何设计系统来保存工作单元的 ACID 属性?如果在设计中涉及多个独立的子系统(Web 服务和 SOA 就是这种情况),则这一点就显得特别重要。

不要假设始终可以进行两阶段提交 (twophase commit)。

可用性如果用户不能够从他们可用的渠道(例如 Web)方便地访问您的产品,那么它的好处何在呢?这有时是作为功能性的一部分一起考虑(或者应该在理想的环境下)的,但是常常被忽视,以致于整个项目处于危险之中。

这里需要考虑的一些问题是:* 您是否为用户带来不适当的负担(例如,需要特殊的浏览器版本)?* 系统是否根据模型-视图-控制器 (Model-View-Controller) 体系结构设计以使多用户界面成为可能?如果是这样,如何将它们绑定在一起?* 是否界面本来就有状态而功能无状态(反之亦然)?有效性如果没有有效地使用资源(例如处理器、内存和磁盘空间),功能性、可靠性和可用性再好的系统最后都会失败。

软件项目用户需求之非功能需求(范文1)

软件项目用户需求之非功能需求(范文1)

软件项目用户需求之非功能需求(范文1)第1章非功能需求1.1 用户界面需求用户界面直接面向用户,是后端程序与前端交互的展示页面,一个好界面设计,对用户的感观是非常重要的,本系统将为用户提供美观、大方、直观、操作简单的具备WINDOW风格的用户界面,用户界面的整体标准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规范性;2.合理性;3.一致性。

1.1.1规范性遵循一致的准则,确立标准并遵循,是软件界面设计中必不可必的环节。

确立界面标准的好处:1.便于用户操作:户使用起来能够建立起精确的心里模型,使用熟练了一个界面后,切换到另外一个界面能够很轻松的推测出各种功能。

2.使用户感觉到统一、规范,在使用软件的过程中愉快轻松的完成操作,提高对软件的认知。

3.降低培训、支持成本,不必花费较多的人力对客户进行逐个指导。

1.1.2合理性界面的合理性是指界面是否与软件功能相融洽,界面的颜色和布局是否协调等。

例如:1.界面布局(1)屏幕不能拥挤Mayhew在199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屏幕总体覆盖度不应该超过40%,而分组覆盖度不应该超过62%。

整个项目,采用统一的控件间距,通过调整窗体大小达到一致,即使在窗体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宁可留空部分区域,也不要破坏控件间的行间距。

(2)控件按区域排列一行控件纵向中对齐,控件间距基本保持一致,行与行之间间距相同,靠窗体的控件距窗体边缘的距离应大于行间距。

当屏幕有多个编辑区域,要以视觉效果和效率来组织这些区域。

(3)有效组合逻辑上相关联的控件应当加以组合以表示其关联性,反之,任何不相关的项目应当分隔开。

在项目集合间用间隔对其进行分组,或者使用方框划分各自区域。

(4)窗口缩放时,控件位置、布局固定窗口大小,不允许改变尺寸。

改变尺寸的窗口,在窗口尺寸发生变化时控件的位置、大小做出相应的改变。

改变尺寸的窗口,在窗口改变尺寸时增加相应在的纵向、横向滚动条,以方便用户使用窗体上的控件。

2.界面颜色搭配使用恰当的颜色,可以使软件的界面看起来更加规范。

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的案例各5个

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的案例各5个

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的案例各5个功能需求案例1)会员注册(填写用户帐号,用户名,密码,Email等)2)会员天地(查看并修改个人信息,交易记录,收邮件,信用评价等)3)商品分类浏览(浏览、更新、最新商品推荐等)4)查找商品(按关键字查找、输出打印商品信息)5)拍卖商品(提供商品信息:商品名称,类别,图片,起拍价格、新旧程度、使用时间等)非功能需求案例1、性能需求描述案例:响应时间:在95%的情况下,一般时段响应时间不超过1.5秒,高峰时段不超过4秒。

定位系统从点击到第一个界面显示出来所需要的时间不得超过300毫秒。

在网络畅通时,拨号连接GPRS网络所需时间不得超过5秒。

在网络畅通时,电子地图刷新时间不超过10秒。

在推荐配置环境下:登录响应时间在2秒内,刷新栏目响应时间在2秒内,刷新条目分页列表响应时间2秒内,打开信息条目响应时间1秒内,刷新部门、人员列表响应时间2秒内。

在非高峰时间根据编号和名称特定条件进行搜索,可以在3秒内得到搜索结果。

业务量:每日最大成交数3000笔业务。

平均交易并发数为20,最大交易并发数为50。

估计用户数为1万人,每天登录用户数为3000左右,网络的带宽为100M 带宽。

系统可以同时满足10,000个用户请求,并为25,000个并发用户提供浏览功能。

系统容量:支持3万用户,支持GB级数据。

数据库表行数不超过100万行,数据库最大容量不超过1000GB,磁盘空间至少需要40G以上。

精度:定位精度误差不超过80米。

当通过互联网接入系统的时候,期望在编号和名称搜索时最长查询时间<15秒。

计算的精确性到小数点后7位。

资源使用率:CPU占用率<=50%。

内存占用率<=50%。

2、安全需求描述案例:严格权限访问控制,用户在经过身份认证后,只能访问其权限范围内的数据,只能进行其权限范围内的操作。

不同的用户具有不同的身份和权限,需要在用户身份真实可信的前提下,提供可信的授权管理服务,保护数据不被非法/越权访问和篡改,要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9项非功能需求的含义及可能的定量评价指标。

9项非功能需求的含义及可能的定量评价指标。

**9项非功能需求的含义及可能的定量评价指标**非功能需求是指在软件开发中不能直接通过代码实现的需求,通常是系统性能、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了解并定义好非功能需求对于确保软件质量至关重要。

而定量评价指标则是用来衡量这些非功能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的指标。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9项非功能需求的含义以及可能的定量评价指标,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评估非功能需求。

1. 性能- 含义:性能是指软件在特定条件下的响应速度、吞吐量和负载能力。

- 可能的定量评价指标: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用户数、负载测试结果等。

2. 可靠性- 含义:可靠性是指软件在特定时间内正常运行的概率,以及软件出错时的恢复能力。

- 可能的定量评价指标: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平均修复时间(MTTR)、故障率、错误处理率等。

3. 可维护性- 含义:可维护性是指软件易于理解、修改和维护的程度。

- 可能的定量评价指标:代码复杂度、代码行数、修改成本、维护时间等。

4. 安全性- 含义:安全性是指软件在面对攻击和威胁时的稳定性和保护能力。

- 可能的定量评价指标:安全漏洞数、恶意攻击次数、安全审计结果、加解密性能等。

5. 可用性- 含义:可用性是指用户能够方便地使用软件的程度。

- 可能的定量评价指标:系统平均可用时间、用户平均操作时间、用户错误率、用户满意度等。

6. 可移植性- 含义:可移植性是指软件能够在不同评台上运行的能力。

- 可能的定量评价指标:跨评台兼容性、转移成本、代码修改量等。

7. 可扩展性- 含义:可扩展性是指软件能够适应新需求和变化的能力。

- 可能的定量评价指标:系统响应时间随用户增加的变化、系统功能扩展的成本、系统修改的复杂度等。

8. 可测试性- 含义:可测试性是指软件易于测试和验证的程度。

- 可能的定量评价指标:测试覆盖率、测试用例数量、测试执行时间等。

9. 成本- 含义:成本是指软件开发、维护和更新的费用。

- 可能的定量评价指标:开发成本、维护成本、更新成本、成本效益等。

软件开发需求文档模板

软件开发需求文档模板

软件开发需求文档模板一、引言本文档旨在明确软件开发项目的需求,并为开发团队提供清晰的指导。

通过详细描述软件的功能、性能、界面、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以及与其他系统的接口要求,帮助开发团队理解客户的期望,确保软件的开发与交付符合预期。

二、项目概述1. 项目背景描述项目的背景信息,包括项目的发起原因、目标和重要性。

2. 项目范围确定项目的范围,包括功能、性能、界面、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三、功能需求1. 功能概述描述软件的主要功能和功能模块。

2. 功能详细描述逐一描述每个功能模块的具体功能需求,包括输入、输出、处理逻辑等。

四、性能需求1. 性能概述描述软件的性能要求,包括响应时间、并发用户数、数据处理能力等。

2. 性能详细描述详细描述每个性能指标的具体要求,并提供测试方法和标准。

五、界面需求1. 用户界面描述软件的用户界面要求,包括布局、颜色、字体、图标等。

2. 界面交互描述用户与软件界面的交互方式和流程。

六、安全需求1. 安全性概述描述软件的安全性要求,包括数据安全、用户身份验证、权限控制等。

2. 安全性详细描述详细描述每个安全措施的具体要求和实施方式。

七、接口需求1. 硬件接口描述软件与硬件设备的接口要求,如传感器、打印机等。

2. 软件接口描述软件与其他软件系统的接口要求,如数据库、第三方服务等。

八、其他需求1. 可靠性要求描述软件的可靠性要求,如故障恢复、数据备份等。

2. 可维护性要求描述软件的可维护性要求,如代码可读性、文档完整性等。

九、术语表提供项目中使用的专业术语的定义和解释,以便于开发团队理解和使用。

十、变更记录记录需求文档的变更历史,包括版本号、修改内容和修改日期。

十一、附录提供与需求文档相关的附加信息,如参考文献、图表等。

以上是软件开发需求文档的模板,通过按照该模板的格式和要求编写,可以确保文档的结构清晰、内容准确,便于开发团队理解和实施。

同时,根据具体项目的需求,可以适当增加或调整各个部分的内容,以满足项目的实际情况。

软件需求分析之非功能需求

软件需求分析之非功能需求

软件需求分析之非功能需求我曾经看过许多关于需求分析的书籍,老外写的,国人写的,都有。

但我总体就是一个感觉:累。

各种各样的分析、各种各样的视图,让人眼花缭乱。

为什么会这样呢?不得不说,需求分析是一个太宽泛的概念了,不同的行业(商业的、管理的、游戏的),不同类型的软件(底层的、桌面的、网络应用的),不同的设计方式(面向过程的、面向对象的),需求分析的过程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要制订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谈何容易。

即使同一类型的软件,它们也存在着各自的特点,有的问题大多数软件都不用考虑,而它必须考虑。

正因为如此,许多关于需求分析的方法和书籍描述得挺复杂的。

但我要说,我们做需求分析应当化繁为简,不必去拘泥于那些过程。

怎样化繁为简?寻找适合自己的,避免做过度分析和设计,这种思想也是敏捷开发的精髓。

比如我所从事的管理软件的研发,关注业务流程、关注业务实体、关注规则约束,功能方面的需求就分析完成了大半。

然后再关注查询报表、关注外部接口、关注打印导出等细小功能,功能方面就差不多了。

但是,我不得不说,需求分析人员最容易忽略的部分就是非功能需求。

非功能需求更加靠近的是技术,是设计,是实现,是架构师关注的内容,是需求人员最不擅长的方面,这也是非功能需求为什么常常被忽略的重要原因。

正因为如此,架构师应当尽早参与到项目中,参与到需求分析中,尽早分析需求的技术可行性,尽早考虑性能、安全性、可靠性等非功能需求,尽早开始架构设计。

在非功能需求分析中另一个非常常见的错误,就是将非功能需求仅仅归结为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比如专门拿出一章来描述报表查询效率要怎样、系统易用性要怎样。

诚然,这些原则性的东西是十分必要的,但许多非功能需求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些基本原则上,要落实到对一个一个功能的分析中。

说这么多虚的,咱们还是上实例吧。

还是这个考核系统,每天在上班后1小时内,将有90%的用户会上线查看自己的考核结果。

因此,在进行考核结果查询功能的分析中,我们写下了这样的话:查询必须高效(预计查询数据量:xxx),并且支持高并发操作(预计并发用户峰值:xxx)。

前端开发技术中的非功能性需求与测试要点

前端开发技术中的非功能性需求与测试要点

前端开发技术中的非功能性需求与测试要点在前端开发中,除了满足功能需求外,还需要考虑非功能性需求,如性能、安全性、可维护性等方面。

同时,在进行测试时,也需要关注这些非功能性需求的测试要点。

本文将从性能、安全性和可维护性三个方面,探讨前端开发技术中的非功能性需求与测试要点。

一、性能在前端开发中,性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非功能性需求。

用户对网页或应用的响应速度有着极高的要求。

因此,在前端开发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点来提高性能。

1.1 页面加载速度:前端页面的加载速度直接影响用户的体验。

为了提高加载速度,可以采用压缩、合并和缓存技术来减少网络请求和资源文件的大小。

此外,可以将资源文件放置在不同的服务器上,以提高加载速度。

1.2 前端渲染性能:前端渲染性能对于大型应用尤为重要。

可以通过引入虚拟DOM等技术来提高渲染效率。

同时,应避免在循环中进行大量的DOM操作,以减少性能消耗。

1.3 响应时间:在前端开发中,需要考虑服务器的响应时间。

通过合理地组织前端请求和处理逻辑,以及对后端接口的优化,可以减少请求的响应时间,提升用户体验。

测试要点:对于性能需求的测试,可以采用性能测试工具,如JMeter、LoadRunner等,来模拟并发和高负载情况下的性能表现。

此外,可以结合实际案例来进行压力测试,验证系统在高并发情况下的性能表现是否符合需求。

二、安全性在前端开发中,安全性是一项重要的非功能性需求。

由于前端层面涉及用户的隐私信息和敏感数据,因此,确保前端应用的安全性对于保护用户数据至关重要。

2.1 XSS漏洞:跨站脚本攻击(XSS)是一种常见的安全漏洞。

在前端开发中,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输入验证、输出编码等,来防范XSS攻击。

2.2 CSRF漏洞:跨站请求伪造(CSRF)是另一种常见的安全漏洞。

在前端开发中,需要使用合适的验证码、Referer检查等手段,防止CSRF攻击。

2.3 加密与传输安全:在前端与后端之间的数据传输过程中,需要采用合适的加密算法和传输协议,以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产品文档中的非功能需求性能安全和可靠性

产品文档中的非功能需求性能安全和可靠性

产品文档中的非功能需求性能安全和可靠性产品文档中的非功能需求:性能、安全和可靠性一、性能需求产品的性能需求是指产品在完成其所设计功能时所需的性能要求。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响应时间产品的响应时间是指用户进行操作后,产品反馈结果所需的时间。

在设计产品时,需要明确规定产品响应时间的要求,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1.2 并发能力并发能力是指产品在同一时间段内能够处理的并发用户数。

对产品来说,具有良好的并发能力意味着它能够同时满足多个用户的需求,并保持正常的性能表现。

1.3 处理能力产品的处理能力是指产品能够处理的数据量或者请求的数量。

高处理能力能够保证产品在大数据量或高访问量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正常运行。

二、安全需求产品的安全需求是指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保证数据和用户信息安全的要求。

以下是产品安全方面的需求:2.1 数据加密产品需要采用合适的加密技术,对用户数据进行加密,确保数据在传输与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

2.2 权限管理产品需要具备灵活的权限管理功能,确保用户只能访问其具备权限的数据和功能,防止数据泄露和未授权操作。

2.3 安全性测试产品需要经过严格的安全性测试,以发现和修复潜在的安全漏洞,提高产品的安全性。

三、可靠性需求产品的可靠性需求是指产品在长时间运行中保持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3.1 故障恢复产品在发生故障时,需要提供合适的故障恢复机制,能够快速检测和恢复故障,以减少故障对用户的影响。

3.2 可靠性测试产品需要进行可靠性测试,验证产品在各种场景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包括压力测试、负载测试等,以确保产品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够正常工作。

3.3 定期维护和升级产品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升级,以修复潜在的问题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性能。

总结:在产品文档中,非功能性需求中的性能、安全和可靠性是其中重要的方面。

通过定义明确的性能指标、安全机制和可靠性要求,能够保证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良好体验,提高用户满意度。

因此,在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这些非功能需求,并在产品文档中清晰地阐述和规定。

[方案]如何获取和分析非功能性需求

[方案]如何获取和分析非功能性需求

如何获取和分析非功能性需求非功能性需求是随着软件系统的规模成长和复杂性增加这两个因素才逐渐成为需求工程师们的新着眼点和关注点的。

早期的时候,甲方处于自身对软件技术的了解和自身对系统未来维护的方便性考虑等,对系统有了诸如:开发平台、技术流派、关键实现等等方面的要求,这被称之为:“设计约束”。

从甲乙双方合同的角度,设计约束也是一种需求------一种“非功能”性的需求。

后来,软件的质量问题越来越突出,描述软件质量目标的要求也成为非功能性需求的一部分。

于是,目前业界关于软件的非功能性需求,一般就包括:质量属性要求(质量目标)和约束性要求。

关于软件的非功能性需求的开发,一致以来没有什么典型的方法论。

我根据自己的一些实践经验,这里总结出来一个非功能性需求开发(获取和分析)的一般过程,一起探讨。

(一)先看一下如果获取和分析软件的质量属性要求(甲方未直接或明确提出来)。

过程如下:(1)遍历每个软件质量属性,从宏观层面找出可能存在的质量要求。

发现支持每个质量要求的依据。

(2)分析质量属性的冲突。

(3)确定质量属性的优先级。

(4)选择排名靠前的几个作为关键质量属性。

案例:一个大型自动化仓库管理控制系统,其用户有大型快寄公司如UPS、DHL、中国邮政,大型卖场如沃尔玛和制造公司如奔驰等。

该系统需要进行仓储管理、货物调度等。

另外,甲方要求系统将来可以更换硬件平台。

第一步:我们逐个分析是否存在哪个软件质量属性,并找出其存在的依据((1)-(2)步骤一起执行)。

性能?非实时系统,但不能拥塞和长时间故障,否则影响运行吞吐量,影响企业的核心利润。

所以,性能问题是该系统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质量属性。

安全性?系统要确保设备操作安全,故障率低,不发生工人伤亡。

确保系统指令不出错。

所以,安全性也是该系统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质量属性。

持续可用性?以设备为生产线的企业,最大限度的利用设备是企业的基本运营原则,所以24小时X7天/周的持续可用性是必须的。

如何进行软件开发中的针对性需求评估

如何进行软件开发中的针对性需求评估

如何进行软件开发中的针对性需求评估软件开发是一项复杂且漫长的过程,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需求评估。

在进行软件开发前,需要对需求进行评估,以确定软件开发的方向和目标,并确保满足用户需求。

因此,软件开发中的针对性需求评估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针对性需求评估以及如何使其成为成功的评估。

需求的定义和分类首先,需要明确需求的定义。

需求是对产品或服务的期望,通常包括功能、非功能、业务以及约束四类需求。

功能需求指的是软件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非功能需求则是指软件系统的其他特性,例如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等。

业务需求是指项目的商业目标和限制,约束条件是指项目开发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法律。

针对性需求评估的意义在软件开发中进行针对性需求评估,是为了对需求进行评估,找出其中的问题并改进。

这个过程确保了软件开发团队有能力满足用户的需求,从而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成功机率。

当软件满足用户期望时,它将不仅能够增加客户的满意度,而且还能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

需求评估的方法在进行针对性需求评估时,需要确定一种合适的评估方法。

下面列举了三种适用于软件开发中的针对性需求评估方法:1.前期调查式需求评估:此方法适用于开发的早期阶段。

它通常是通过面对面的交谈来了解用户需求,与交互行业专家或重要利益相关者进行的。

这种方法主要的优点是可以快速地获得用户反馈,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需求。

2.文档式需求评估:这种方法适用于复杂的软件项目,在开发期间需要进行持续地需求分析。

评估人员通过阅读文档,理解项目的需求,并提出意见建议。

这种方法主要的优点是可以缩短开发周期并降低错误率。

3.原型式需求评估:这种方法在软件设计和开发的中间阶段使用,开发人员根据用户需求创建了一个简化的版本。

然后,用户可以通过实际测试来检查和确认需求。

这种方法主要的优点是可以及时获得用户反馈,提高软件开发的质量。

针对性需求评估的最佳实践实施针对性需求评估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

下面列举了几个最佳实践:1.与用户和利益相关者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客户的需求是评估的最重要因素。

软件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

软件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

*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软件产品的需求可以分为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其中非功能性需求是常常被轻视,甚至被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实,软件产品非功能性定义不仅决定产品的质量,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产品的功能需求定义。

如果事先缺乏很好的非功能性需求定义,结果往往是使产品在非功能性需求面前捉襟见肘,甚至淹没功能性需求给用户带来的价值。

所谓非功能性需求,是指软件产品为满足用户业务需求而必须具有且除功能需求以外的特性。

软件产品的非功能性需求包括系统的性能、可靠性、可维护性、可扩充性和对技术和对业务的适应性等。

下面对其中的某些指标加以说明。

1.系统的完整性系统的完整性指为完成业务需求和系统正常运行本身要求而必须具有的功能,这些功能往往是用户不能提出的,典型的功能包括联机帮助、数据管理、用户管理、软件发布管理和在线升级等。

并不是所有的系统都必须包括以上所有的功能,而是可以根据产品的使用环境和企业的产品发展决策进行挑选。

例如,在线升级、软件发布管理适用于具有Internet或内网环境的软件产品;数据管理对于产生数据存储的产品则是必须的,设计人员不应假设用户同时是一个合格的DBA。

而且系统所产生信息的分布和关系,也不是DBA所应该了解的内容。

因此完整的系统应该包括数据备份、恢复、日志管理及垃圾数据清除等基本功能,哪怕这些功能的核心只是一条语句或命令;用户管理功能是另一项必不可少的功能,它定义哪些用户可以以什么样的功能使用系统。

好的用户管理功能不仅可以有效控制用户对系统的使用,使系统处于一个安全且负载合理的运行状况,还能提高系统的应用适应性。

2.系统的可扩充性与可维护性指系统对技术和业务需求变化的支持能力。

当技术变化或业务变化时,不可避免将带来系统的改变。

不仅要进行设计实现的修改,甚至要进行产品定义的修改。

好的软件设计应在系统架构上考虑能以尽量少的代价适应这种变化,常用的技术有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及设计模式。

3.技术适应性与应用适应性系统的适应性与系统的可扩充性和可维护性的概念相似,也表现产品的一种应变能力,但适应性强调的是在不进行系统设计修改的前提下对技术与应用需求的适应能力,软件产品的适应性通常表现为产品的可配置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释放办公激情,效能触手可及嘉为IT咨询培训0
非功能性需求——性能需求分析
软件的非功能性需求是衡量软件质量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同时也决定了功能相似的条件下不同软件的价格。

比如,一个同时能处理一万用户请求的网站的技术要求和一个没考虑过这方面问题的网站相比就有天壤之别。

然而实际工作中,非功能性需求却常常被忽略,或者制定得非常随意。

那么非功能性需求应该怎么制定,又如何验收呢?
下面我们以常见的非功能性需求——性能需求为例,介绍一下非功能性需求应该怎么制定和验证。

在许多网站开发项目中我们都会在合同或者招标说明中看到“本网站必须能同时满足多少用户的使用”,这就是一个针对性能的非功能性需求,不过这个需求定义的非常不专业。

首先,对于一个服务器系统来说同时在线的用户,或者并发用户数并不是一个清晰的概念。

在线用户或者更具体的——和服务器保持连接的用户,如果不进行操作,那么除了占用一点服务器内存外没有任何开销。

用户只有执行了向服务器发起请求在操作,服务器才需要消耗CPU、硬盘、网络和更多的内存资源来响应这些请求。

因此性能指标应该使用每秒请求数来标定。

虽然每秒请求数通常和并发用户数成正比,但由于应用不同、用户使用方式不同等原因。

即使是同类型网站并发用户数和每秒请求数的比例也有很大的差别。

具体的数字是多少就需要进一步的需求分析才能确定。

其次,这个需求没有限定系统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是性能需求中另一个重要指标。

正确的性能需求是通常以一定平均响应时间条件下服务器的极限指标来描述的。

好了,我们知道制定性能需求需要每秒请求数和响应时间两个数值。

那么这两个数值如何制定才合理呢?需要注意的是性能指标不是越高越好,高性能通常需要复杂的实现技术、更高的部署成本和更多的维护工时。

因此制定性能需求绝对不能拍脑袋。

做性能需求分析通常有这么几个步骤:
1、确定参照系统
2、测量参照系统的性能指标
3、预测目标系统
4、计算目标系统性能指标
参照系统是一个和目标系统类似并且已经存在的系统。

通常将要被目标系统替换的老系统就是一个很好的参照系统。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新系统的业务或者技术基础变化很大,那么旧系统未必是一个好的参照系统。

测量参照系统的性能指标通常比较容易,比如对于IIS网站来说,打开日志记录至少一个业务周期(比如一周)或者几个典型时段的数据,然后可以使用各种专业工具进行分析。

从这些日志我们很容易得到所谓的用户数和每秒请求数的关系,以及系统响应时间等参数。

简单的统计有时甚至通过自行编写的程序来完成。

有了基本的参照数据,那么接下来拍脑袋决定的目标系统预测也会相对靠谱。

最后计算目标系统的指标就是一些普通的算术问题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