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概论论文
中国佛教文化论文
论中国佛教文化摘要:国父孙中山曾说:“佛教乃救世之人,佛教是哲学之母,学习佛学可佐科学之偏。
国民不可无宗教思想,盖教有辅政之功,政有护教之力,政以治身,教以治心,相得益彰,并行不悖。
”一代领袖毛泽东也曾说:“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主张普度众生,是代表受压迫的人讲话。
”近代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提到“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关键词:佛教,文化,丰富性,影响,作用价值正文:一、佛教的简介: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最古老的宗教。
“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
佛教原产于古印度,于东汉永平十年,即公元67年传入中国,迄今已经有1935年的历史了,佛教在印度本土的流行约有1800年历史。
佛教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期:前六百年,为部派佛教形成时期;中六百年,为显教大乘时期;后六百年,为秘密佛教流行时期。
初期佛教以上座、大众为两部分为主,三四百年中分化为十余种部派。
其中上座部,分为南北二转。
中期的大乘佛教,于公元二世纪中传入中国汉地,公元七世纪起又自汉地和印度传入西藏。
公元十一世纪起,印度后期逐渐盛行的秘密佛教,又大量传入西藏。
印度后二期的佛教,又在中国形成汉语系和藏语系两大系的佛教。
二、中国佛教的丰富性:中国佛教的丰富性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为典籍的浩瀚,二为宗教派别繁多。
一在汉语系的佛教中,现存译典一千四百八十二部,五千七百零二卷,除去重译本约有四千四百卷,其中声闻乘三藏约一千四百卷,大乘经论约为三千卷,全部约合梵文二百五十万颂。
另外有历代汉文著述一万余卷,折合梵文七、八百万颂。
合计约为一千万颂。
藏文《甘珠尔》及《丹珠尔》两部共收译典五千块九百六十二部,为和梵文三百万颂,藏文著述数量亦极庞大。
二在大乘佛教传入中国后,在汉地由于长期对教义进行钻研和辨析,逐渐形成许多宗派。
如地论师、摄论师、天台宗、三论宗、律宗、密宗、净土宗、三阶教等,禅宗后来又分为七宗。
五台山的佛教文化及其宗教旅游发展的探讨论文
五台山的佛教文化及其宗教旅游发展的探讨论文五台山的佛教文化及其宗教旅游发展的探讨论文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它浓厚的宗教特色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了国内外的佛教信徒和众多游客,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胜地.一、五台山的佛教文化概况五台山由东台、西台、南台、北台和中台五山峰环抱而成.其峰顶都如平台,故称五台山.它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中唯一记载于佛经中的.因此,五台山作为佛教圣地很早就名扬海内外.东汉时期,在此修建了第一座大庙一大孕寺,即今天显通寺的前身.由此,佛教在五台山不断得到发展,到唐朝,达到鼎盛时期.元、淸时期,藏传佛教传入五台山,使之成为我国唯一兼有汉地佛教和喇嘛教的佛教道场.它在西藏、内蒙、甘肃等地少数民族心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经过将近两千年的发展,在五台山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佛事活动一盛大隆重五台山的佛教活动历史悠久,宗教习俗延续至今,形成了许多固定模式,如展钟暮鼓,讲经说法,传戒受戒等.而最主要的宗教活动是各种法会,如’水陆法会、启智賜福大法会、开光大法会等.最大的法会是六月大法会.农历六月十四相传为文殊菩萨的生日,作为文殊菩萨的道场,每年从六月初一到月底,五台山各庙都要举行一个月的佛事活动,规模宏大,内容精彩.在此期间,各寺院都要上供、拜佛、诵经等.六月大法会举行的时候正是五台山气候宜人,风景秀丽之时,可集避暑、进香、庙会等活动于一体,佛教信徒和旅游者齐集于此,使佛事活动盛况空前.(二)佛教建筑——久远精美五台山的佛教建筑规模大,年代远,数量多.不同时代和形式的寺塔、庙宇集中了我国佛教艺术的精华.例如,最大的寺庙显通寺,各种建筑400余间,寺内铜殿.铸造精美,铜塔造型秀丽,钟楼雄伟壮观,内悬万斤铜钟,声闻数十里;南禅寺外观典雅,古朴、稳重、庄严,建于唐代,是我国现存寺庙中历史最久的;塔院寺中的藏式塔,浑身洁白,雄伟挺拔,是五台山的象征;罗侯寺内“开花献佛”木构装置,由机关操纵,佛身一隐一现,颇为独特.另外,各寺庙中遗留下来的壁画、雕刻等,数量众多,质量精美,与寺庙建筑相得益彰,丰富了五台山的佛教文化艺术。
071050024黄笑迪 佛教文化论文
学会用佛教的思想看待人世苦难071050024 新闻传播学院广播电视与新媒体专业黄笑迪佛教,在我的观念里,是一种宗教信仰,一种哲学思想,初高中的文化课中都不曾专门、具体地介绍过佛教的历史和内容。
虽然,我对佛教的理解很肤浅,但一直以来,对它的好奇让我不时地觉得自己相信佛的存在,相信因缘与命数。
这门选修课让我的好奇变为了兴趣,从课堂的介绍以及课外书的故事里,我更多地了解了佛教的起源和其中的思想。
我并不是一位佛教信徒,也不明白佛教中的很多观点,但是佛陀的一些话让我的心态变得平和,让我学到了应该如何看待人世间的苦难。
人类即使有智慧和知识,但在宇宙之中,也显得极为有限,当灾难来临时,人们痛不欲生、呼天抢地,当挫折来临时,人们无奈、彷徨。
无论如何维护与拯救,逆境总是不断到来。
佛陀认为,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个不断循环流转的苦难流程,是生生不息的轮回,人生来就是受苦的,我们无法逃出这种苦难的缠绕,如果我们总认为人生应该是幸福的,那我们会更加的痛苦,因为当我们发现一切幻想和追求都难以得到满足的时候,心中的悲伤远比将人生看作苦的历程来得痛苦。
认清了这个本质,我们就不会一味埋怨、叹息。
为何会导致人世的苦难?佛陀说,世界本身就是空幻假相的,而在人的心中,与生俱来就有“无明”,这是导致人不能自觉的根本,所以人会有欲念,产生了欲望、贪婪、渴求,就会去获取,在人的渴求中,假相的世界就幻化成了真实的世界,呈现在我们面前纷纷纭纭的现象和事物,都是内心意向的因和各种关系的缘偶然凑合发生的,这就是因缘,它勾引出人的渴望,求之不得,便会烦恼,求知而得,又永不满足,于是,它成了苦难的根源。
我现在渐渐感觉到,当我们拥有财物、爱情等好处后,随着变幻无穷的因缘消失,若我们无法接受摆在眼前的事实,一种无奈油然而生,那便是痛苦,而我们在遇到挫折、疾病时,如果只是怨天尤人,那痛苦的感觉就会一直反复出现。
佛教认为世俗生活就是苦难,人在时间中流转生存,必须忍受这种痛苦。
佛教文化论文
佛教文化论文说到佛教,我们最先想到的不是它带给我们的有益部分,总是会先想到那些不太好的东西;我估计这是因为受平时所看的电视剧的影响;而且在不少人眼中,宗教意味着愚昧、迷信等,年轻人多信基督教,并认为佛教应该是老年人的信仰;因此有相当大的一批人在心里对佛教文化有一种抵制的心理,对佛教产生了广泛且持久的误解,尤其是在我们中国,这种误解更是严重;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印度,公元前三世纪被定为印度国教,并开始向国外传播;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佛教是指导个人修身与解脱的世界观、方法论,是指导全人类、乃至全社会健康、平衡地沿着精神与物质的双行道稳步上升的理论及实践体系;我国实行的是宗教信仰自由制度,即可以有宗教信仰,也可以没有宗教信仰;既可以有这种宗教信仰,也可以有那种宗教信仰;我不主张大家都去信仰宗教,有时我们会信佛,大数多时候纯粹是兴趣使然;所以我更提倡大家去了解佛教文化,而不是信佛,而且这有助于我们拓宽知识面;我们现实生活中就有许多受到佛教的影响,如节日、风俗、语汇等;若要简述佛教的价值,从个人方面而言,佛法好比一盏明灯可以驱除我们内心的黑暗,开启我们的慧眼,让我们得以透过智慧的审视和判断来观待事物,当然也包括正视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样,我们内心各种不正确的想法以及不良的心理状态,都将在自我调节中得到医治;如此一来,人人都可远离痛苦、获得安乐;若从佛法对家庭、单位或社会的指导作用而言,它无疑可以协调我们与别人和谐共处于一个社会范围之内,并有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总之,佛教所倡导的是要人们做真正的智者觉悟,做真正的好人慈悲;佛教中有一些话,如: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等;因此有人就会这样认为佛教是一种厌世的代表;生活当中遇到了很不顺心的事了,种种想不开了,唉呀,算了吧我遁入空门;凡是这种人呢,真正有智慧的那些出家人是不会收他的;自己为什么要出家,他还没有搞明白,想不开了就去出家;应该是想开了才去出家,那才对呀;所以他这个搞反了;日本是当今世界上唯一将佛教研究确立为一个具有独立学科地位的国家在日本,“佛教学”,自其创立以来,一直作为人文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得到国家的承认和护持,以东京大学为首的着名国立大学,比如京都大学、东北大学、北海道大学、九州大学、大阪大学和名古屋大学都设立有“佛教学”专业,配备专职教员,招收本科、硕士和博士课程的学生;授予“佛教学”学位;据统计,日本最大的佛教学术团体“日本印度学佛教学会”,自成立迄今已有50余年的历史,会员达2600余人;会员数之多,可以说是日本人文学科之最;但个人觉得此课善有不足之处,现提出一些想法;大家选了这门课,说明大家对于佛教文化还是有兴趣的,但是大家是希望了解佛教文化中有意思的东西,而不是在繁重的课程之外,还来听枯燥无味的理论,这样很打击大家的兴趣;所以,对于这门课的内容,可以是这样的:1.佛教发展史仍然必不可少;建议在原有的课件上大幅压缩;2.经典教义配以精彩故事;譬如缘起、因果报应、四谛、五蕴、六道轮回等,而佛经中有不少精彩的故事,以及历代高僧的“公案”如拈花微笑、幡动心动用以诠释这些教义,一定会激起大家的兴趣;3.佛教经典应当介绍;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六度集经、闲愚经、金刚经等,尤其是佛经中的经典故事,如“舍身饲虎”、“以肉贸鸽”、“给孤独园精舍”等等;4.佛教中的人物;汉传佛教四大菩萨,释迦牟尼十大弟子,四大天王,罗汉等等;5.佛教节日;沐佛节、盂兰盆节、腊八节很少有人知道这是腊八粥的最早来源吧6.佛教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影响;例如我们的日常用语中就有不少来自佛教,还有因果报应思想等;7.其它佛教常识,如寺院布局,认识寺院中的塑像各是哪些人物,佛教法器等;8.播放的录像以汉传佛教为佳,毕竟藏传佛教在西藏以外很少可见到其痕迹;。
佛教文化旅游佛教文化论文
佛教文化旅游佛教文化论文佛教是人类文化的源泉之一,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
佛教文化与旅游结缘己久,以佛教为目的旅游活动,古己有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宗教政策的逐步落实和国内旅游的兴起,我国佛教文化旅游得到迅速发展。
并且随着旅游的大众化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天台山,位于浙江中东部的天台县境内,素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闻名于世,它以浓厚的宗教特色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了国内外的佛教信徒和众多游客,成为我国重要的佛教旅游胜地。
一、天台山佛教文化旅游SWOT分析SWOT分析是广为应用的一种机会—风险分析方法。
SW 是指内部的优势和劣势(StrengthsandWeaknesses),OT是指外部的机会和风险(OpportunitiesandThreats)。
现针对天台山佛教文化旅游发展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风险做如下分析。
1.优势(1)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禀赋突出天台山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无论从资源的丰度、品位度,还是资源的集中度来看,都具备相当好的开发优势。
天台山佛教文化历时千年,天台佛教自成一体,在传播过程中保持自己完整的佛理、佛法。
天台国清讲寺的天台宗祖庭地位在中国佛教中毫无争论。
寒山与拾得的“和合”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贵和谐,尚中道,非常切合当下的时代背景。
五百罗汉信仰、济公传说、佛教音乐、佛教造像工艺、茶禅文化等天台山佛教文化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其中“济公传说”、“干漆夹苎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天台山还曾驻锡其他有名高僧,包括一行法师、日本台密开宗祖师空海大师、日本东密开宗祖师最澄大师等。
佛教天台宗在日本、韩国具有深远的影响,济公文化在港澳台、东南亚地区影响很大。
(2)天台山佛教旅游已有较好的基础天台山是第二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首批4A级风景旅游区,是浙江省十大旅游胜地,曾入选由搜狐网发起、国内40多家网站参与开展的“中华十大名山”。
在景区建设上,旅游管理部门加大投入,集中力量,打造精品。
佛教文化论文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浅谈佛教与诗歌文化诗歌文化在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诗歌以其独特的文学体裁承载了创作者无尽的文学创意,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其中,诗歌的创作对象十分多样,也受到不少外来文化的影响,这才造成我国诗歌文化思想性文学性如此独一无二。
在这些外来文化中,佛教的影响尤其显著。
本文着重选取诗歌文化与佛教均发展得较鼎盛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和唐朝时期来介绍,这两个时期,以禅诗最为出彩。
佛教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从诗歌的历史变迁来看看佛教文化对中国整个诗歌影响的一个历史过程。
在魏晋时期受佛教的影响出现了一种新的诗歌玄言诗,进入南北朝后,诗风一变,两晋的玄言诗逐渐为南北朝的山水诗所代替,而山水诗之集大成者,当推晋宋之际的谢灵运,此正如清代诗人沈曾植所说的:“康乐总山水老庄之大成,而开其先者支道林。
”支道林是魏晋般若学的最主要代表人物,而谢灵运则是南北朝佛教涅盘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是改治北本涅盘经为南本涅盘经的主要组织者和参加者,也是首倡顿悟成佛论的竺道生的最积极和最有力的支持者。
他认为“六经典文,本在济俗为治耳。
必求性灵之真奥,岂得不以佛经为指南邪!”谢灵运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其诗擅长景物刻划,讲究雕琢字句,喜用典故,注重形式,为后人留下许多名篇佳句。
他对山水诗的贡献更是有目共睹。
到了唐代,随着中国抒情诗进入黄金时代,随着佛教的进一步繁荣,僧诗也进入了全新的、也许是最高的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不少僧人都有着很高的诗歌创作成就,如王梵志、寒山、拾得、无可、皎然、齐己等,都能够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唐音癸签》卷八记载中晚唐时,许多佛徒都善诗。
他们“背箧筒,怀笔牍,挟海溯江,独行山林间。
……游其心以求胜语,若有程督之者。
嗜吟憨态,几夺禅诵”,就是这种状况的体现。
而受着佛教文化影响最甚者就是诗佛王维,王维崇佛受家庭的影响,其母亲就是一个十分虔诚的佛教徒,师事神秀的高足普寂(即大照禅师)数十年,王维本人与禅学南北二宗的许多禅师都有交往酬唱,留下了许多富有禅意,影响深远的禅诗。
佛教文化概述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五篇范例)
佛教文化概述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五篇范例)第一篇:佛教文化概述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佛教文化概述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在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宗教派别有成千上万种,但是,公认的世界宗教只有三种: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在这三大世界宗教中,起源最早的是佛教,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
佛教在汉代时期顺利传入中国,随后发展成为了适用于我国国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佛教,并对我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佛教产生的社会根源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的古印度,创立人名悉达多,姓乔达摩。
因为他出身于释迦族,所以后来人们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贤人”。
这个尊称以后非常流行,以致他的本名很少被提及了。
在公元前7世纪到前6世纪的古印度,存在着一百多个种族部落,相互之间发生连年不断的战争。
剧烈的社会动荡,使古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也发生着变化。
古印度有四大种姓,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婆罗门主要以祭祀为业,其一上层具有宗教特权,社会地位最高;刹帝利,主要以打仗为业,其上层掌握军事权利,社会地位仅次于婆罗门;吠舍,主要从事工商业活动,其上层经济实力雄厚;首陀罗,主要从事农业和服务业工作,社会地位最低,相当于奴隶。
在兼并战争中,一部分出身于刹帝利的武士崛起,上升为新兴的王族。
伴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一部分出身于吠舍的商业人士经济实力增强。
这两部分人要扩大自己的权利,提升自己的地位,就必然与高高在上的,极力维护婆罗门教、种姓制度的婆罗门祭祀贵族发生各种矛盾。
这些社会变化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就是代表刹帝利和吠舍利益的“沙门(出家者)思潮”兴起,并且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占统治地位的婆罗门教。
释迦牟尼所创立的佛教,当时也是属于“沙门运动”中的一支。
二、释迦牟尼创教释迦牟尼出身于刹帝利种姓,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66~486年。
少年时代,他接受婆罗门教的传统教育,学习《吠陀》经典和“五明”。
29岁时,由于看到每个人都要遭受生老病死等各种痛苦,他便离家外出,寻师访友,立志探索人生的解脱之道。
佛教文化 论文
关于佛陀更替的一些小发现和问题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学生愚钝,不曾有顿悟,上课只当长见识,听故事。
为作此文,查了一些关于佛教的东西,发现确实博大,仅把学生查到的东西作为发现,以及困扰学生的诸多问题提出于此,作为结课之作。
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原来“佛”,不止一位,而且不仅不止一位,还有类似“在位”与“退休”之说,所谓“三世佛”。
有“过去佛”,“现世佛”以及“未来佛”。
汉传佛教认为过去佛就是指燃灯佛。
即“燃灯佛”为过去佛,“释迦牟尼佛”为现世佛,“弥勒佛”为未来佛。
藏传佛教认为如来佛前尚有几位过去佛,过去七佛似乎应该是:1、毗婆尸佛2、尸弃佛3、毗舍婆佛4、惧留孙佛5、俱那含牟尼佛6、迦叶佛7、释迦牟尼佛所谓“过去七佛”。
过去七佛是在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前的过去六位佛,加上释迦牟尼佛为过去在娑婆世界度众的七佛。
燃灯佛(又名“定光佛”、“锭光佛”等)在已过去的庄严劫为佛,是释迦牟尼佛之前的佛,曾在过去世预言释迦牟尼未来将成佛,是授记释迦牟尼佛之师。
许多佛、菩萨都曾是燃灯佛弟子。
释迦牟尼佛现在佛贤劫为第四佛,与胁侍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以佛法济度娑婆世界所有众生。
弥勒菩萨未来佛是贤劫中的第五佛,弥勒时代尚未来临以前,还在兜率内院为菩萨。
学生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佛会有交替?而且是类似“上班”的体制,一位在位就只有一位,前任卸任而后有继任?所查到的解释是:一是因为一个佛如果老也不死的话,那么世上的人就不知道珍惜佛法的宝贵之处,必须失去以后才特别看重。
二是当佛最快乐的事其实是涅盘(相当于休息睡觉),他们也不愿意整天待在世上。
三是众生缘尽,这就没有办法了。
另外,多佛只对于大乘佛教而言,对于小乘来说“释迦”是唯一的佛,其他人只能证罗汉果位。
第二个问题,对于大乘来说,除释迦牟尼佛外,在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东南西北,四维上下)有无数的佛。
这个要如何来理解?为什么我们只讲三世佛而不讲其他诸多佛陀?所查到的解释是,有些寺庙大雄宝殿中供奉的三尊像即为三世佛。
佛教文化概论
从小时候我略懂事开始,脑海里对佛教的认知就存在一种和许多人一样的误解,那就是佛教等于拜神,等于迷信,而我们是在红旗下长大的孩子,应该崇尚科学,抵制迷信!这么多年也一直坚持着这种观念,就算有读过一些佛教的名言,如六祖慧能的悟禅之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以及在电视小说常出现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等,也只是照着人云亦云的解法去理解,有时候就像佛教所讲的执念,我们由于一直被所谓的现实所迷惑,不能真正明心见性,也因此我对佛教的偏念存在了那么久,以致于不能正确看待佛教。
真正用心去了解佛教是从大学二年级开始,有一段时间很痴迷古文小说,我喜欢的一个作者把自己与佛教的因缘写到了她的小说中,慢慢地,我也发觉佛教是一门很强大的学问,于是偶尔会到图书馆去翻阅有关佛教的书籍,但参透佛法何其难,只是略懂一些也让人内心富足。
谈及佛教,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佛陀或者观音菩萨,但我们大多数人对这两者的解读都只是略知一二,甚至是一无所知。
老师说,佛教其实是主张无神论的,佛陀不是叫我们去迷信他,或求他保佑,而是通过对人们的指点迷津,让他们顿悟人生,改变困境。
有关这一点,通过阅读老师介绍的书籍《正信的佛教》也可以找到同样的观点,在我看来,芸芸众生,除了皈依佛门的弟子,还是很少有人能真正看透这一点,没有一个对佛教正确的宣传,人们对佛教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拜拜佛和菩萨就能解救他们这种错误的思想,人们领悟佛法这条路将更艰难。
其实我更感兴趣的是佛教的因缘说。
老师说,今生的果是前世的因所造成,今生的因又会成为后世的果。
我其实没有真正信仰佛教,只是对它有兴趣,所以我并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前世来生一说,当然,大多数人都对三生石上记载了他们的前世今生和来世感兴趣,也有很多人宁愿相信有来世,因为今生欠下的债可以来世再还,但我始终认为这只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说法。
我们都强调活在当下,或许我们这一刻承受的一切真的是有原因的,那也是你这一生所起的因,就像为什么小时候我们只是单纯的小学生,长大之后有人上了大学,有人没读大学就去工作了,甚至还有人因为犯事进了监狱判了死刑,这一切都是前世造的孽吗?我认为不是的,相由心生,小时候的我们都是同一起跑线上的,可是因为长大的过程,我们内心的选择不同,我们所家庭影响或者自己影响而选择了我们现在所处的境界,这大概也是一种因缘说。
中国佛教文化论文
系别:控制科学与工程系专业班:自动化0904班学号:u200914359 姓名:刘剑佛教论文国父孙中山曾说:“佛教乃救世之人,佛教是哲学之母,学习佛学可佐科学之偏。
国民不可无宗教思想,盖教有辅政之功,政有护教之力,政以治身,教以治心,相得益彰,并行不悖。
”一代领袖毛泽东也曾说:“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主张普度众生,是代表受压迫的人讲话。
”近代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提到“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从这些名人的眼中,我们不难看到佛教对于各时期、各领域、各阶级的社会生活的影响。
在传介到我国的大量佛教经典中,《金刚经》是译介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经典之一。
禅宗是与《金刚经》结缘最深的中国佛教宗派。
《金刚经》全文没有一个“空”字,但通篇讨论的是空的智慧。
经文开始由号称佛陀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发问“当众生立定志向要达到无上圆满的佛陀觉智时,应该将发心的目标定在哪里?如果在实践过程中心不能安住,应该如何降服”即如何使心灵平和地安住在终极关怀,如何在走向终极目标的过程中,对各种错误认识和患得患失的心理进行克服?这一开始的发问便饱含了值得我们积极思考的深刻人生内涵。
现在我们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各种现代化的事物层出不穷,各种社会变化应接不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为了生存,人们已渐渐麻木,渐渐缺少人生的思考,但是这种思考却是我们自古至今一直都需要的。
如果缺少了思考,人们便很容易陷入思想的恐慌。
那么,到底该如何使心灵平和地安住在终极关怀了?首先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世界上的一切事都如梦、如幻,如水面的气泡,转瞬即逝。
我们平时所看到的一切事物的形相,世界上真正的形相是“无相”。
这样,世界上的一切便都不值得执着。
不执著,无念系,就可以达到真正的解脱。
虽然在现实生活我们每个人很难做到真正的无欲无求,然而我们可以告诫自己不必太执着于俗世的种种“沽名钓誉”,学会有所“放弃”,一切随心所至就好。
佛教文化论文
佛教⽂化论⽂佛教⽂化佛教⽂化佛教伦理思想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但其基本的原则或可涵盖⼤部分内容的纲要则不多。
在笔者看来,可主要概括为三条,即:平等观念、克⼰观念和慈悲利他的观念。
(⼀)平等观念佛教在印度不是产⽣最早的宗教,⽽且在印度历史上通常也不是占主导地位的宗教。
在印度历史上产⽣较早(早于佛教)的是婆罗门教。
婆罗门教及后来由其演变⽽成的印度教是印度历史上通常占主导地位的宗教。
婆罗门教反映了印度社会⾥四种姓中的婆罗门种姓阶层的意识形态。
这种宗教主张:吠陀是天启的,祭祀是万能的,婆罗门种姓是⾄上的。
在佛教产⽣前的相当长的⼀段时间内,印度的思想界⼀直为婆罗门教所主宰。
印度社会中流⾏的伦理思想是婆罗门教的伦理思想,它在总体上要维护种姓制度,坚持在诸种姓中婆罗门第⼀,下等种姓要服从上等种姓。
这种状况⼀直到了佛教产⽣后才发⽣了明显的变化(⼆)克⼰观念这⾥所谓“克⼰”即克制⾃⼰,特别是克制⾃⼰的欲望、⾃⼰的⾏为、⾃⼰的意识。
“克⼰”是我们在此处对佛教这⽅⾯伦理观念的概括。
佛教学说中与克⼰观念直接相联系(或作为克⼰观念的直接表现形态)的理论有不少。
例如佛教有关“三毒”的理论、有关“三学”的理论等都包含着克⼰的观念。
(三)慈悲利他观念佛教讲“平等”,讲“克⼰”,就⾃然也要讲“慈悲利他”。
在“慈悲利他”中,“慈悲”是佛教⼀直讲的,⽽“利他”则主要是在⼤乘佛教形成后才⼤⼒强调的。
慈悲也可分开讲,“慈”指使众⽣快乐,给他们幸福,“悲”指去除众⽣的苦恼,使之摆脱痛苦。
《⼤智度论》卷第⼆⼗七中说:“⼤慈与⼀切众⽣乐,⼤悲拔⼀切众⽣苦。
”佛教的⽂化源于婆罗门教的⽣死轮回和因果报应的思想,但是它反对⼈依照出⽣种姓等级⽽认定命运,⽽是相信⼈⼈都可以通过⾃⾝的修⾏来达到成佛——正所谓“⼈⼈皆有佛性,⼈⼈皆可成佛”。
圭峰宗密禅师也说过“⼀切众⽣⽆不具有觉性,灵明空寂,与佛⽆殊”。
所以佛教⽐其他宗教更加注重⾃⼰的修养,⽐较适应于东⽅的天⼈合⼀的哲学思想,所以在东⽅世界得到⼴泛的传播。
中国文化史论文-佛教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文化史论文-佛教在中国的发展第一篇:中国文化史论文-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产生于印度的佛教,由于文化传统和社会背景的不同,它在许多方面都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但佛教不仅非常懂得“入乡随俗”的重要性,在它传入中国以后,十分注意与中土原有的思想文化相适应。
人们常说,佛教自传入始,就开始了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
从历史上看,佛教自两汉时经西域传至中国内地后,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它只是在皇室及贵族上层中间流传,一般百姓很少接触。
到东汉末年,佛教开始在社会上有进一步的流传。
在汉代佛经的翻译中,对中国思想文化的迎合特别表现在对儒、道思想观念和名词术语的借用上,因而汉代的译经儒化和道化的倾向十分明显。
汉译佛经的老庄化倾向不仅有利于佛教思想在中土的传播,而且也加深了佛教对中国传统思想发展的影响。
魏晋玄学的形成与发展以及玄佛合流的出现,都与此深有关系。
汉代译经还十分注意对以儒家名教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社会伦理的迎合。
三国两晋时期,佛教在与中国固有思想文化的相互冲突与相互融合中得到了迅速的传播与发展,特别是社会的分裂与动荡不安,百姓的苦难与被拯救的渴望,为佛教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使佛教得以赶超中土原有的各种宗教信仰而与传统的儒、道并存并进,为隋唐时期与儒道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奠定了基础。
两晋时,随着魏晋玄学的盛行,佛教般若学也依附于玄学而得以大兴。
这个时期,在佛经继续译出的同时,开始出现了一批从事佛教理论研究的中国佛教学者。
随着佛教在三国两晋时的逐渐兴盛,佛道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朗化。
佛道之争在南北朝时甚至酿成了流血事件。
而佛道之间的争论也从反面促进了双方的进一步发展。
南北朝时期是佛教与儒道关系全面展开、也是佛教在三教关系中进一步的时期。
随着佛教的日趋兴盛,佛道儒三教之争,特别是佛道之争也在这个时期突出了出来,“三武一宗”灭佛事件有两次出现在这个时期,而这两次灭佛事件都与佛道之争有密切的关系南北朝时期,由于南北社会政治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南北佛教也形成了不同的特点和学风,佛教与王权以及佛教与儒、道的关系在南方和北方的情况也有所不同。
道德自治与佛教文化论文
道德自治与佛教文化论文一、佛教文化的精髓在于形成道德自治在中国治国以德的文化传统中,佛教之所以能够有一席之地,正是因为佛教文化能够形成道德自治。
佛教的觉悟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自觉,二是觉他。
这两个层面合力推动佛教为善去恶的价值导向,强化了其道德教化的功能,劝导人们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佛教追求道德清净的本质,使人不因恶小而为之,不因善小而不为,而要做到这个点,必须形成道德自治,保持内心的清净,正如六祖慧能在《坛经》中所说的:“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意思是说要保持内心的清净,摒弃过多的欲望,不要为外物所干扰。
佛教的因缘佛性体现了为善去恶的道德修行论,明代王阳明“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6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事实上,佛教之所以能够形成道德自治,是因为佛教认为人心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是有善恶的,故而强调要以智慧区别善恶、知善知恶,在修行上则要为善去恶,以保持清净状态。
佛教文化形成道德自治的意义重大。
治国以德具体到实际操作中,就是要以德育人、以德化人和以德自治,佛教在其中起着非常独有的作用,因为佛教的很多道德理念与伦理规范是非常值得社会借鉴和吸取的,比如缘起因果、去恶从善、平等慈悲、自觉觉他、知恩报恩等价值观,都具有历久弥新的道德价值。
“十善”提倡人要行为善、言语亲、心态正等,为人的道德修养提供了具体易学的操作方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因之,人的精神就不会亏欠道德的滋养。
反之,倘使人的精神支柱缺乏了人类社会和自然规律所赋予的道德沾溉,就会发生自我监控与自制力的缺位,就不可能扼制私心贪欲,就会使整个社会乖离了“尊道贵德”的价值中枢。
这也能够说是佛教的道德旨归对人的社会本质的揭示。
佛教的轮回学说对于培育人们改恶从善的道德自觉,也具有重大的警世意义。
形成道德自治的具体要求与佛教倡导的行为准则,如五戒、十善和四摄、六度等不约而同。
其中,五戒和十善都侧重于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四项德目,用现在的话说也就是不侵犯人或动物的生存权、财产权,不乱搞男女关系,不造谣,不传谣等。
佛教文化概论
佛教文化概论学习心得体会时光荏苒,短短一个学期的佛教文化概论课程即将结束,在梁红老师详细地讲解下,我们对佛教有了基本的了解与认识。
最后一节课上还有幸听了纯祥法师的讲解,是我们对于佛有了更深层的领悟。
我觉得佛教是一种文化,而不是迷信。
也可以说它是一门高深的哲学,其中蕴含了许许多多的人生哲理与生活哲理,今天在世界各地,都有许许多多的信众,有的法师学者更是将佛教在当今社会誉为佛陀教育。
经常会有人问道,你信佛吗?每当有人这么问我,我都会反问一句,何为佛呢?不错,何为佛呢?这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深思的!既然我们学习佛,我想首先我们就要去了解所谓的“佛”。
佛教中最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是:“南无阿弥陀佛”,那么好了,我们就从这句大家都很熟悉的句子入手,来看一看“佛”到底是何意思呢。
“南无”翻译过来是皈依,敬投的意思,“阿弥陀”是无量无边无穷的意思,那么“佛”则译为觉悟者的意思。
连起来就是我们要皈依敬投无量无边的觉悟者。
通俗一点来说,就是要像觉悟者,拥有很多智慧的觉悟者学习。
那么“佛”究竟是不是由人变成的呢?所以经典上说。
一切法由心想生,心即是佛。
佛即是心。
若是一个人的内心清静,那么他也自然是慈悲的、平等的、无私的、自在的、一个字来表达,那就是所谓的“佛”。
有的人学佛很多年, 然而却迷信了。
佛其实不是别人你若是善良慈悲热爱帮助别人宽容孝顺, 仁爱, 你即是佛. 有的人整天满口佛言名理.试问有几个真正懂得真正的含义佛是来源于生活的,是在生活中感悟的.。
只要我们一心向善,在生活中磨难挫折中,只要用心体会感悟,总有一天会觉悟的,什么是佛呢,说复杂很复杂说简单很简单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在高深的境界,也是从生活中慢慢修行而达到的。
所以说只要一心向善不管是谁总有一天会快乐。
不管怎么样,我们每天都应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没事经常笑一笑。
正如不管你是考高级证书也好,考公务员也好,也许你努力了考上了,也许你努力了却没考上,但没有什么过不去的,把心放宽,什么事情用心尽力去争取了就不要太执着结果了。
佛教论文
公选课佛教与中国文化期末论文学院: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专业:信息工程学号:***********姓名:***浅析佛教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佛教已有二千五百年历史,比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更早。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
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法号为释迦牟尼(意为仁慈的人、清静寂默的人)。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西汉未,自印度传入中国。
在我国,佛教又叫“释教”,人们称和尚为“释子”。
要研究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必须先弄清楚什么是佛教。
那到底什么是佛教?广义地说它是一种宗教,包括它的经典、教法、仪式、制度、习惯、教团组织等等;狭义地说,它就是佛所说的言教。
如果用佛教固有的术语来说,应当叫做“佛法”。
佛法的基本内容可以用“四圣谛”来概括。
一是苦谛。
佛教认为,人生一切皆苦,人生就是苦海,“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而人生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客观地说,这迎合了那些曾经苦难和正在经受苦难的人的心理!二是集谛。
集,就是集合的意思,集谛是说苦难集合、苦难招致的原因。
佛教认为,人有苦难,首先源于一个“贪”。
另一个就是业报轮回,即根据前生的“业”来决定来世轮回的幸福程度。
比如有的人为什么幸福?那是他前生修行积德的结果。
与业报轮回相呼应的是“六道轮回”,指轮回有六个等级,人以上是阿修罗和天,人以下是畜生、饿鬼和地狱,修行越高来世越有可能是阿修罗,以此类推,最低一级就是地狱。
三是灭谛。
指消灭痛苦的方式,如修行、吃斋、念佛。
四辊道谛。
即达到极乐世界的途径。
四圣谛所依据的根本原理则是缘起论。
佛教的所有教义都是从缘起论这个源泉流出来的。
所谓“缘起论”,就是指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的生起,都是由相待得互存关系和条件决定的;离开关系和条件,就不能生起任何一个事物和现象。
因、缘一般地解释,就是关系和条件。
佛教作为一种世界性的宗教, 它的存在与发展对整个人类精神和气质以及对整个人类文化都产生了长远而巨大的影响,显示了其文化学意义的广度和深度。
佛教论文
浅析佛教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渊源于公元前6至公元前5世纪的古印度,其创始人是释迦牟尼。
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传入我国的是大乘佛教,千余年来一直是中国人民的主要信仰.佛教的基本教义是,把现实断定为“无常”、“无我”、“苦”,认为人类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以及个人生活都充满着苦。
富贵者有富贵者的苦,贫贱者有贫贱者的苦,整个现实世界是一苦难的集合体(大苦聚)。
造成苦难的原因不在客观环境,与社会制度无关,完全在于人类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自身,人要不断地通过行善来减轻自己的痛苦,使得在来世得到解脱。
它的教义包括( 1 )因缘法则:佛教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皆遵循因缘法则而生灭。
因缘和合而生,因缘散尽而灭。
因,即事物的内部原因,缘,即事物的外部条件。
内因和外缘的和合,便产生了万事万物,而内因和外缘,一旦离散,万事万物便消灭。
( 2 )无常法则:这世界,既然因缘而成,佛陀又推理出无常法则,即世间事物无法恒常。
自然界的沧海桑田,人类的生老病死,一切都在冥冥注定中。
因此,存在是暂时的现象,变化和运动才是事物永恒的本质。
( 3 )空的法则:佛家的空,不是指不存在,而是指不能永恒地存在。
不能把空,理解为空空如也的空。
慧能大师曾经说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意在说明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教人不要妄想执着,才能明心见性,自证菩提。
佛家的空,实际上是一种妙有,说空,又有形式的存在,这形式,这现象,可以被我们利用,我们可以假借现象追求本质上的东西,追求真善美的东西,佛家用词是:以假修真。
( 4 )无我法则:这世间的万事万物,变化无常,没有我的存在。
我们只是某种意识和元素的因缘合成,因缘一散,我们就不存在了,我们所讲的我,是假我,只是假名,称呼而已。
由此可知,诸法无我。
无我,也就无主宰。
( 5 )联系法则:佛陀认为这世界是相互因缘、相互因果、相互联系的,就如一张互动的网,牵起一角,就动了全部。
中国佛教宗教文化的论文
中国佛教宗教文化的论文中国佛教宗教文化的论文摘要:五蕴为佛教文化中表述人、心理与环境关系较为重要的概念。
在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从限定的五蕴视角,对佛教文化景观和感知主体在其中的感知重新进行研究。
着重从心理系统的功能与作用过程,研究人在佛教文化景观中得到的信息、感受、认知,以及能动、理解的五种聚合,也对佛教文化景观进行了解读与分析。
强调佛教文化景观感知和景观的独特价值与意义。
也为其他文化景观感知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化景观; 感知心理; 作用力; 时间材料; 佛教; 五蕴中国佛教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佛教文化景观也是诸多物质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为佛教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之一,佛教文化景观已经成为佛教文化、人为景观实体以及自然景观的复合体,承担了佛教文化展示、传播和发展的重要任务,对自然和社会有着特殊的影响。
通过独特的感知视角看见并看清文化景观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从而了解文化景观应有的独特功能和具有其自身特点的天然属性和文化属性,对于其他文化景观亦是如此。
一、五蕴与佛教文化景观关系概述(一)五蕴及其概念的提取与限定五蕴这一名词在佛教经典中经常可以见到。
“五蕴:色、受、想、行、识之五法,皆积集为性者,故云五蕴。
” [1]91-92下表就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将此五蕴功能做了准确清晰的阐释。
基础心理学角度简释外界刺激形成境界感受领会作用形成情感影像、联想作用形成概念反观、推理作用形成意志观察、验证作用形成认知理解心理系统外界信息摄取感受系统认知系统能动系统理解系统[FL(K2]在佛学研究中,着重阐释这五蕴中的对人的负面影响,和强调出离五蕴负面影响而达到的境界。
而以五蕴感知角度对佛教文化景观进行解读和讨论的时候,着重的是感知以及心理系统方面的功能与其作用过程。
从而达到在文化母体本身角度彻查外界景观环境与受众心理作用过程的目的。
(二)五蕴体系与佛教文化景观感知的重要性分析随着景观研究的深入,人们对环境和自然的思考的深度也逐渐加深。
中国佛教文化论文
中国佛教文化论文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历经两千余年的演变,逐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佛教文化。
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佛教不仅丰富了我国的文化内涵,还对民众的道德观念、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1. 佛教传入中国的初期佛教传入中国初期,主要在宫廷和士大夫阶层传播。
东汉末年,楚王刘英首开官方信佛之先河,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随后,佛教逐渐向社会各阶层扩散,尤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得到了迅速发展。
2.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佛教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吸收儒家、道家等传统文化元素,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
如佛教的因果报应观念与儒家的伦理道德相结合,使得佛教更加符合中国人的价值观。
同时,佛教的修行方法也为道教所借鉴,促进了三教合一的发展趋势。
3. 佛教宗派的兴起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深入发展,各种宗派相继兴起。
主要有禅宗、净土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等。
这些宗派各具特色,为佛教文化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中,禅宗和净土宗对后世影响尤为深远,成为我国佛教文化的两大主流。
二、中国佛教文化的特点1. 重视修行实践中国佛教文化强调修行实践,认为修行是达到解脱的关键。
各宗派都有独特的修行方法,如禅宗的参禅打坐、净土宗的念佛往生等。
这些修行方法旨在帮助信徒净化心灵,实现生命的升华。
2. 倡导慈悲为怀慈悲是佛教的核心价值观。
中国佛教文化倡导慈悲为怀,强调关爱众生,尊重生命。
这种精神在我国传统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对民众的道德观念产生了积极影响。
3. 融合多元文化中国佛教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融合其他文化元素,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
如佛教艺术、佛教建筑、佛教音乐等,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 传承与创新并重中国佛教文化在传承过程中,既注重保持传统,又不断进行创新。
各宗派在继承前人教义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发展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佛教思想。
这使得佛教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至今仍在我国乃至世界各地发挥着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文化概论”心得感悟
今天,我想向大家说说我最喜欢的,最有感触的一门课——佛教文化概论。
我当初选这个课,并不是因为喜欢,因为我对它一点都不了解,只是当时只有几个不多的选择了,这个最合我眼缘。
当时我觉得佛教对人是一种信仰,而我是学心理学的,研究研究这个对我应该挺有用的。
所以说,我跟这门课真不是一般的因缘。
第一节课时,我怀着好奇的忐忑的心情来到教室,担心接触的是一堂无趣的,难以理解的课程。
一开始时,老师说:“我们从今天开始,要接受的是佛教文化。
我们将要接受一种教育,这个教育的名称叫做‘佛陀教育’。
”我当时听到‘佛陀’二字,就想:难道是要我们清心寡欲,一切为善。
之后老师解释了它,佛陀就是圆满觉悟的意思,圆满的觉悟,或者说圆满觉悟的人,而佛教是一种教育,它不是一种仪式,它是一种教育。
我想:要是我的一生真的达到圆满,思想透彻觉悟那这一生真的美满的啊。
自此,我决定好好学习这门课,深入的领悟它,修身养性。
经过学习这门课,我知道了许多之前不知道的知识。
例如,九法界、诸法实相、三法印、了义说、涅槃寂静、八正道等。
首先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三法印”。
第一是“诸行无常”,就是万事万物都是在运动变化当中,它没有片刻的停留,辩证法的思想它也是这样认为。
第二叫“诸法无我”。
诸法就是指万事万物。
无我就是它没有自性。
“诸法无我”,就是万事万物没有自性。
最后是“涅槃寂静”,涅槃就是我们的心彻底的清净,断除了一切的烦恼,这就叫涅槃。
寂静就是指的身心安稳,就是一切自在,自在到了不能再自在。
“三法印”就是告诉我们,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什么,我们的苦是苦在什么地方。
我们的苦呢,实际上就是苦在我们对真相不了解,所以妄念就很多,苦是苦在这里。
为什么我们会有生苦呢?也是因为这个。
接着,我想说说佛法的另一重要内容——八正道。
首先知见要正,见解不正,知见不正,什么都谈不上。
有了正见,还要有正思维。
有了正见、正思维,
接着就要正语,就是我们要落实在言语行为当中。
接着叫“正业”。
“业”就是我们的行为,我们的行为要正确。
再一个呢叫“正命”。
这“正命”就是告诉我们要有正当的职业,我们维系生命的那个手段要正当。
接着呢“正精进”。
“精进”就是“努力”,就是认真(努力)的方向不要改变,一门深入。
学佛尤其要注意。
那么“正念”,就是我们的念头,每一个念头要是正的。
起心动念不再为自己,叫做正念。
那么再一个呢是“正定”。
所谓“定”,就是一直保持,不受外界干扰。
当然,老师还给我们讲了许多关于佛教与科学、哲学的知识,还有佛教的起源等,我就不一一具体说了。
最后,我特别喜欢最后一节课的内容,老师请一个寺院的法师来讲课的做法,使我更容易感受到佛教的文化。
有机会的话希望跟他们一起学一学茶道,也要试一下打坐。
佛教在中国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我个人没有什么宗教信仰,如果我选择有信仰,那么,我一定首选佛教。
这门课的选修对我的人生观起了很大的影响作用,引导我更正确面对人生,保持积极的乐观态度。
在课中,我还可以学到许多知识,历史、文化、礼仪、习俗等各个方面。
在生活不如意,压力太沉重,感情挫折、空虚无聊之时,接受佛教文化的洗礼,佛禅能够帮助我,启迪我们,在宁静、慈悲善良之中体味人生的另一种境界。
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我想对我自己来说应该是很有益的。
选课的时候没想那么多,但现在我却看到的是一个广博的,令人感动的文化海洋,看到了一种精神境界。
感谢佛教文化概论这门课,更感谢老师如此细心的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