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哲学思维和方法
哲学思维与领导方法PPT课件

2021/3/25
授课:XXX
20
矛盾思维 矛盾思维\佛本生故事选.doc
• 自觉运用矛盾规律进行思维 • 从最基本、最原始的关系出发 • 既分析又综合 • 解决矛盾,实现目的
2021/3/25
授课:XXX
21
两面性的方法和策略 矛盾思维\越王勾践故事.doc
授课:XXX
17
统畴兼顾、总揽全局的方法
这一方法要求: 系统思维\顾全大局,不计恩怨.doc
着眼全局,兼顾各方,把握中心,突出重点, 照应阶段,抓住机遇,及时补缺,做好结合。
系统思维\从整个过程出发布置平津战役.doc
2021/3/25
授课:XXX
18
2021/3/25
授课:XXX
19
事物的矛盾运动和矛盾思维
途径和手段的总和。毛泽东将其形象地比喻为过河所需要的 “桥”和“船”。 • 领导方法就是以领导过程之道还治领导过程之身。
2021/3/25
授课:XXX
2
将哲学观点运用于领导干部的工作中去, 就转化为领导干部的工作方法
• 实事求是是哲学的基本观点,同时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 群众路线是哲学的基本观点,同时又是党的根本的工作方
2021/3/25
授课:XXX
14
预测的方法
• 利用矛盾分析法进行预见 F:\曹飞\哲学思维与领导方法\创新
思维\刘备招亲.doc
• 利用因果关系进行预见 • 根据事物发展趋势进行预见 • 根据对事物一般规律的认识预见具体事物的
发展 • 根据条件和规律的关系原理进行预见
F:\曹飞\哲学思维与领导方法\创新思维\毛泽东在即将解放时对解放后我党作风问题的预见.doc
什么是哲学

三大世界性民族
• 三大民族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 • 中华民族 、英语民族、犹太民族 • 不同的历史 : 中国人与犹太人同为亚洲最古老的民族。
中国人在亚洲的最东方,犹太人在亚洲的最西方。英语民 族则较为年轻得多。 • 不同的祖国 :中国人:地域广富饶,历史悠久达5000年 以上。犹太人,前12世纪在面积窄小、地势复杂、气候多 变的巴勒斯坦建立起犹太人国家。前586年,犹太人被赶 出家园,成为没有祖国的宗教民族,最后连本民族语言棗 希伯来语也渐渐丧失了。英语民族,自15世纪以来不断向 全世界扩张,目前英语民族是世界上占据版图范围最广阔 的民族。 • 不同的经商经历: 中国人,善于经商 离开了祖国 东南亚、 南洋 中国人基本上操纵了当地经济 犹太人,善于经商 没有祖国 欧美 。 英语民族,善于经商 拥有祖国武装力 量的支持保护,倚靠祖国 遍布全球 • 对人类不同的贡献:四大发明,自由市场经济,全方位
哲学-相关理论
利他主义──反现实主义──佛教哲学── 儒家思想──享乐主义──唯物主义──唯心 主义──理想主义──非现实主义──逻辑正 确主义──悲观主义──道家思想──自我主 义──悲观主义──理性主义──现实主义── 唯美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 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 非理性主义──斯多噶主义──存在主义── 形而上学——功利主义—……
哲学-哲学分支
由于研究领域的不同,哲学有很多分支。 *哲学史 ,东 方哲学史 ,印度哲学,中国哲学史 ,伊斯兰哲学,日本 哲学 ,西方哲学史 ,古希腊哲学 ,中世纪哲学 ,文艺复 兴时期哲学,德国古典哲学,俄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科 学哲学 ,现代哲学 ,生存哲学 ,分析哲学 ,人文哲学 , 解释学 ,符号学 ,实用主义哲学 ,伦理学 ,医学伦理学 , 教育伦理学 ,政治伦理学 ,家庭伦理学 ,生命伦理学 , 生态伦理学 ,美学 ,美学史 ,艺术美学 ,技术美学 ,形 而上学 ,现象学 ,过程哲学 ,知识论 ,死亡哲学 ,人生 哲学 ,法律哲学 ,心灵哲学 ,墨家哲学 ,当代英美哲学 , 比较哲学
哲学思维与领导方法

“干一寸胜过说一尺”!
实践思维包括三个内容
1、行胜于言
2、把口动变成心动,把心动变成行动
3、要在实践中,从利益、技术、制度、政 策、社会结构五个方面入手解决实际问题
实践思维
注重实干 改造不合理的现实
注重巧干
掌握科学合理的操作方法
注重实效
强调实践效果
工作方法
掌握把思想理论变成现实的具体方法
具有做事意识
1、谈谈您对学哲学的感悟
2、如何树立辩证思维?
3、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以人为本”
(二)战略思维是领导干部必备的一种素质和能力 第一,对工作必须由全局谋划,即整体和长远谋划, 不可陷入事务主义。 第二,判断是非得失必须以全局利益作标准,不可 因小失大。 第三,在事关全局的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不可随 波逐流。
(三) 提高总揽和驾驭全局的能力
1、领导干部要把注意力摆在照顾工作的全局上面
第一,必须把全局作为我们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出发点 和落脚点 第二,必须对局部“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第三,必须注意研究事物的结构,以优化的结构提高全局 的素质和功能
2、领导干部要把注意力的重心放在对全局有 决定意义的问题上
第一,必须紧紧抓住全局工作的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
第二,必须围绕解决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切实解决事 关全局的一系列重大矛盾
尊重下属创造个性
生活上学会取舍,苦中求乐; 工作上学会张驰,忙中偷闲,拼搏中求洒脱; 事业上把握好进退,步入坦途想到坎坷,遭遇挫折想到光明, 总结经验不忘吸取教训; 看问题学会客观,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偶然看必然,从孤立中 看联系; 成长中学会修正,失意时挺直腰,得志时不昂首 。
谢
谢
大
家!
思考题
马原第二讲2

明朝王阳明: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 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 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云: “你未看此花时, 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 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 的心外。”
——《传习录》
“先生曰:‘尔看这个天地中间,什么是 天地的心?’对曰:‘尝闻人是天地的心。’ 曰:‘人又什么叫做心?’对曰:‘只是一 个灵明。’‘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 灵明。人只为形体自间隔了。我的灵明,便 是天地鬼神的主宰。(略)天地鬼神万物, 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 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 明。如此便是一气流通的,如何与他间隔 得?’”
又问: “天地鬼神万物,千古见在,何没 了我的灵明,便俱无了?”曰: “今看死的 人,他这些精灵游散了,他的天地万物, 尚在何处?” ——《传习录》
主观唯心主义
心外无物
王阳明
存在就是被感知
贝克莱
罗素在《哲学问题》中对主观唯心主义 作了如下分析:“他们以为物质的存在, 完全是心理的,主观的,我们经验所得的 东西,不能离我们的心而独存,要有视听 触各种心理作用,才能认定外物的存 在。”由此,我们也许可以这样理解,主 观唯心主义最主要的特征就在于由于过分 强调人的主观经验(或主观精神)的重要 性以致质疑甚至否定外物(或世界)的客 观实在性。
世界是永恒的火
阿那克西曼德 “无定”、“无 限”说
阿那克西美尼 “气”说
恩培多克勒 “四根”说
德谟克利特 “原子”说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学说一改过去“神 创世界”的思路,力求从自然界中寻找一 种或几种具体物质形态作为本原,具有了 唯物主义思想的雏形,但缺乏科学实验证 明。 (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学说强调作为原则 、规律的“逻各斯”的重要性,为近代机 械唯物主义的建立奠定哲学基础;还涉及 万物生长动力的“努斯”,可惜未能很好 发展这一理论,导致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对 主观能动性的忽视。
哲学的四大思维方法

哲学的四大思维方法哲学作为一门探讨人生、世界、宇宙等深刻问题的学科,其思维方法多种多样。
在哲学思维方法中,有四种方法被认为是最为重要和基本的,它们分别是辩证法、演绎法、归纳法和直观法。
这四种思维方法在哲学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这四大思维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首先,辩证法是一种重要的哲学思维方法。
辩证法强调对事物的矛盾运动和发展变化的认识,主张从事物的矛盾运动和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原因。
辩证法要求我们善于发现事物的矛盾,善于处理和解决矛盾,从而推动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其次,演绎法是另一种重要的哲学思维方法。
演绎法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它要求我们从已知的一般原理出发,推导出具体的结论。
演绎法是一种推理方法,它要求我们严密地推理,确保结论的正确性。
演绎法在哲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有助于我们从一般规律推导出具体的结论,帮助我们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再次,归纳法是哲学研究中的又一重要思维方法。
归纳法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它要求我们从具体的事实和现象出发,总结出一般规律和原理。
归纳法要求我们善于观察和总结,善于发现事物的共性和规律性。
归纳法在哲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我们从具体的事实和现象中总结出一般的规律和原理,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最后,直观法是哲学研究中的又一重要思维方法。
直观法要求我们直接观察和感知事物,直接认识和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直观法强调直接感性认识的重要性,主张通过直接感知和观察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直观法在哲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我们直接感知和认识事物,帮助我们从直观上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综上所述,辩证法、演绎法、归纳法和直观法是哲学研究中的四大思维方法。
这四种思维方法各具特点,各有应用,它们共同构成了哲学研究的基本框架,为我们认识和理解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思维工具。
哲学思维方式与领导工作方法 PPT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 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 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 “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 要受破坏,走弯路。”
• “我们讲‘五十年’,不是随随便便、感情冲 动而讲的,是考虑到中国的现实和发展的需要。 如果说本世纪内我们需要实行开放政策,那末 在下世纪的前五十年内中国要接近发达国家的 水平,也不能离开这个政策。”
——胡耀邦:《做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调查研究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 权。 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 情况的末尾,而不是 在它的先头。 调查就像“十月怀 胎”,解决问题就像 “一朝分娩”。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到基层≠深入基层, 见群众≠深入群众, 发现问题没解决 ≠深入人心。 走得慢,看得真; 体积小,方便行; 费力气,感受深; 群众见,觉得亲。
工作方法二
善用鲶鱼效应,形 成组织内的竞争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激励机制。
工作方法三
个人要树立本领恐慌 意识与能力本位意识,
自觉加强学习。
总结
求实思维:
主观上打破各种思维定势; 客观上把吃透上情与吃透下情相结合。
辩证思维:
基于对立统一思维,掌握有所为有所不为相 统一、硬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统一工作方法;
解决问题时,抓重点带一般,同时力戒把重 点当成唯一,重点与全面统一;
• 组织领导与组织成员之间 一种相互的心理期待与默 契的心理约定。
• 正能量 软实力
工作方法二
解决问题时,抓重点带一般,同时力 戒把重点当成唯一,重点与全面相统 一。
• “在任何一个地区内,不能同时有许多中心 工作,在一定时间内只能有一个中心工作, 辅以别的第二位、第三位的工作。因此,一 个地区的总负责人,必须考虑到该处的斗争 历史和斗争环境,将各项工作摆在适当的地 位……领导人员依照每一具体地区的历史条 件和环境条件,统筹全局,正确地决定每一 时期的工作重心和工作秩序,并把这种决定 坚持地贯彻下去,务必得到一定的结果,这 是一种领导艺术。”
哲学思维与领导方法

(三) 提高总揽和驾驭全局的能力
1、领导干部要把注意力摆在照顾工作的全局上面
第一,必须把全局作为我们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出发点 和落脚点
第二,必须对局部“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第三,必须注意研究事物的结构,以优化的结构提高全局 的素质和功能
2、领导干部要把注意力的重心放在对全局有 决定意义的问题上
把握上级一般号召
从特定时间、空间和条件出发
克服工作盲目性
增强工作针对性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力戒以个人的感觉兴趣、主观意志、情感偏好为尺度看待事物
要避免完全带着个人利益来看问题
二、 辩证思维与全面、联系和发展地处理问题
全面地看待事物
唯
看到事物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基本方面
物
辩
联系地看待事物
证 法
认识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
第五,表现在是否掌握事物运动变化规律,不孤立静 止地观察事物,能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三、战略思维与总揽和驾驭全局
战略思维,就是全局性思维 战略思维的基本要求是一切着眼全局, 即把全局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和落 脚点,以全局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
(一)战略思维的当代意义
第一,从制定和实施战略的主体角度看,这个主体已经从军 事组织扩展到国家,乃至全球性的组织。
哲学思维与领导方法
“过河”与 “船”
在思想方法上 提高一步
毛泽东 陈云
事物 寻
本质 规
探
哲学
律
为工
法 方
作生活 提供智慧
邓小平 李瑞环
学哲学 终身受益
学哲学 用哲学
用 哲 学 完 整 看 待 事 物 的
五 个 基 本 视 角 和 方 法
哲学思维与工作方法PPT课件

“五对范筹”:现象与本质
偶然与必然 可能与现实 原因与结果 内容和形式
6
概括起来:
全面地看待事物 发展地看待事物 联系地看待事物
7
思维方法——辩证思维
两个基本方面 注重矛盾对立的时候不能忽视两者统一 注重矛盾统一的时候不能忽视两者对立
8
工作方法——遵照辩证法办事
三种方法 抓重点,带一般 全面或两பைடு நூலகம்性地看问题 要用和谐发展的方式谋求事物的发展
18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9
过程
14
工作方式 ——要善于运用权力结构来分
析工作中的问题
社会结构有三部分组成 政治 经济 社会
15
唯物论 辩证法
核心观点
思维方法
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 主观愿望必须符合客观 实际
“两大原则” “三大规律”
“五对范筹”
求实思维 辩证思维
实践认识论 实践和认识关系
感性和理性关系 感性和理性关系
历史观 社会结构理论
历史过程理论
实践思维
结构思维 过程思维
工作方式
吃透上情 吃透下情
遵照辩证法办事
抓重点,带一般 全面地看问题 以和谐谋发展
做事的意识 科学的实践操作 能力
善于运用权力结 构来分析工作中 的问题
16
哲学无处不在 哲学成就人生
17
写在最后
哲学思维方法 一般思维方法 具体思维方法

哲学思维方法在人类的思维活动中,哲学思维方法一直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吸引着人们的注意。
哲学思维方法是指哲学家们在探索人生、世界和自然规律时所采用的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它涵盖了一般思维方法和具体思维方法,具有超越时空、超越经验和超越学科的特点。
一般思维方法1. 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指通过逻辑规则来进行思考和推理的一种思维方法。
它强调思维的严密性和合理性,追求思维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逻辑思维可以帮助人们理清问题的逻辑关系,分析问题的本质和特点,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和决策。
2. 分析思维:分析思维是指通过对事物进行逐步分解和细致剖析,以便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的一种思维方法。
分析思维注重对事物进行系统细致的分析,以发现事物的各种要素和规律,为问题的解决和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3. 综合思维:综合思维是指通过对分析出的各种要素和规律进行综合归纳、整体把握和综合运用的一种思维方法。
综合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在处理复杂问题和矛盾冲突时,全面考虑事物的多个方面和各种因素,找到最优解和最佳方案。
具体思维方法1. 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是哲学思维方法中的核心思维方法,它源于古代我国哲学家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辩证思维强调对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和矛盾运动规律的把握,注重矛盾的统一性和事物的全面性,提倡从矛盾的双方对立统一的角度来认识和处理问题。
2. 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指通过直接感知、直接领悟和直觉洞察来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思维方法。
直觉思维强调对直觉的培养和运用,注重对直觉的发挥和利用,追求直觉的真实性和深刻性,以便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
3. 批判思维:批判思维是指通过对事物进行批判性的反思和质疑,发现其局限性和缺陷,以便更好地发展和完善事物的一种思维方法。
批判思维注重对事物的客观分析和评价,提倡对事物的批判性的认识和态度,以便更好地促进事物的进步和发展。
结语哲学思维方法包括了一般思维方法和具体思维方法,它们在人们的思维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象学导论七讲

现象学导论七讲现象学是一门研究人们观察、概括和认识世界的深刻学科。
它不但深刻检视了人与物的联系,也深刻阐述了人的思维会影响实际的结果。
本文旨在介绍现象学的范畴,并从七种角度来探究它的概念。
第一讲:实在性现象学认为实在性是一种重要的哲学概念,它强调了客观实在性,即个体当我们观察它们时,其本质确实存在。
它考虑到了人们对事物及其质量,属性和行为的观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因此,实在性是现象学的基础,且用于确定人们观察实体时可能发现的本质属性和这种属性的概念化表征,以及它们在现实环境中的发展状态。
第二讲:哲学方法现象学采用哲学方法来研究客观实在性,该方法的特点是深入思考、统一的概念,分析正确的概念,比较和调和它们之间的矛盾,以及追求理性的真理。
现象学的关注点是理解人们对事件、过程以及逻辑结构等概念的看法;它在研究实体时也会采用一定的哲学方法,包括概念分析、相关性分析和比较等。
第三讲:意义意义是现象学的核心概念,它强调了客观实在性的意义和目的,即事物的实际意义,以及包含在概念中的意义。
现象学研究人们对世界的理解,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现实进程,同时也涉及到了关于意义、景观和人们的情感经验的分析。
有了这些基本要素,现象学就可以开始从宏观和微观上揭开真正的实在性。
第四讲:认知认知是指人们认识客观实在性的过程。
现象学着重研究人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过程,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它也研究由此产生的知识,也就是如何认识客观实在性并形成准确的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
认知是现象学中最重要的方面,它为研究实体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基础。
第五讲:决策决策是现象学研究的重要部分,它着眼于人们如何从理论角度出发,发现问题的根源,并以正确的方式处理这些问题。
它着眼于通过认知和行动来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它考虑了人们如何在实际中将理论知识应用到日常的决策中。
因此,决策是现象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活动中。
第六讲:行为行为是指任何类型、形式和程度的行为。
第二讲 哲学部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新黑格尔主义:是一个复活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或宣 扬类似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哲学流派。19世纪下半 期最早出现于英国和美国。主要代表有英国的格林、 布拉德雷、鲍桑克、凯尔德等,美的罗伊斯等人。 20世纪上半期,新黑格尔主义成了德国、意大利等 国的主要哲学流派,德国的主要代表有克罗齐、金 蒂雷等。 新黑格尔主义者不回避世界观的问题,即世界的本 质、本原是什么的问题,并大致模仿黑格尔模式对 这个问题作了公开的唯心主义回答。不过他们往往 又给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涂上了主观唯心主义的色彩。
历史背景 《终结》一书的写作,既有直接原因,又有
深刻的历史原因。恩格斯在序言中从三个方 面说明了写作的原因: 1、系统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 学的关系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多年的心愿。 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之间的 关系,划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 的界限,全面论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恩格斯40多年 前的愿望。
2、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就是辩证法思想 (5段) 恩格斯说,根据黑格尔意见,现实性并不是某种社 会制度或政治制度在一切环境、一切时间所固有的 属性,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事物具有的 现实性、必然性也是不断发展的。 恩格斯做出结论:在发展的过程中,以前的一切现 实的东西,都会丧失自己的必然性,一种新的赋予 生命力的东西就会起来代替正在衰亡的现实的东西。 如旧的东西足够理智,不加抵抗即死亡,那就和平 代替,为旧的东西抵抗必然性,那就通过暴力来代 替。这是一条客观规律。
1845年—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
《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一巨著,实现了他们 的这个愿望。在这本书里,马克思、恩格斯 不仅批判了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哲学,而 且还批判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缺点;不仅 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观点,而且 还批判了“真正社会主义”的反动谬论;不 仅叙述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基本理论,而且还 提出了他们基本已经形成的新的世界观。第 一次较为系统地研究、制定和阐述了历史唯 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ppt12 哲学思维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 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 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 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 --韩非子(5-40)
要积极地表象实在之物,或康德的‘自 在之物’,而又不将其置入我们的某种形式 的表象,是一种用词矛盾,这一点不言自明。 --霍尔姆霍茨(8-05 9-35)
(02-17)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 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02-45) --马克思
谢谢同学们!
• ,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父松字乔年。 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 曰:“天之上何物?”松异之。(3-20) •陆九渊,字子静。生三四岁,问其父天地何所穷际, 父笑而不答。遂深思,至忘寝食。(04-01 04-40)
“他(泰勒斯)在仰望和注视星辰时,曾经跌到一个坑 里,因此人们嘲笑他说,当他能够认识天上的事物的时候, 他就再也看不见他脚面前的东西了。”人们嘲笑这样的事只 有这样一个好处,就是哲学家们不能使他们知道天上的事物, 他们不知道哲学家们也在嘲笑他们不能自由地跌入坑内,因 为他们已永远躺在坑里出不来了。 --黑格尔(04-50 05-44)
(11-50)某物成为一个别物,而别物自身也是一 个某物,因此它也同样成为一个别物,如此递推, 以至无限。 (12-26)这种无限是坏的或否定的无限。因此这 种无限不是别的东西,只是有限事务的否定,而有 限事物仍然重复发生,还是没有被扬弃。 --黑格尔(11-34)
(12-53)真正的无限毋宁是“在别物中即是在自己中”, 或者从过程方面来表述,就是:“在别物中返回到自己”。 对于真正无限的概念有一正确的认识,而不单纯滞留在无 穷进展的坏的无限中,这具有很大的重要性。 --黑格尔
哲学思维方式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

2. 实践的认识维度与人类世界的
统一性(实践本质)
二、人类世界的统一性
(三)从实践理解“人—自然—社会”的统一
1. 从实践理解人与自然的统一 2. 从实践理解人与社会的统一 结语 从实践理解人类世界的统一性(实践本
质),实际上就是“按照人的样子来组织世界”、 理解世界和创造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世界观与方 法论的意义:
一、马克思前西方哲学思维方式
(二)朴素辩证思维方式
1. 何为朴素辩证思维方式 2. 朴素辩证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 3. 朴素辩证思维方式简评
一、马克思前西方哲学思维方式
(三)形而上学思维方式 1. 何为形而上学思维方式 2. 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 3.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简评
一、马克思前西方哲学思维方式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
(三)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
1. 以主体的实践为思维的视角、思维的切入点 2. 以主体的实践为思维的立足点、出发点和归 宿点 3. 以主体实践的内在本性、规律作为理解相关 哲学问题的规则、途径和方法
本课程阅读书目
1.《马克思实践哲学研究》倪志安等著,四川人
民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第一讲 哲学思维方式与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
一、马克思前西方哲学思维方式
(一)哲学思维方式 1. 何为哲学思维方式 2. 哲学思维方式的分类及其关系 3. 哲学思维方式的作用
3.马克思前西方哲学的根本思维方式
以赫拉克里特哲学为代表朴素辩证思维方式→亚里士多德哲学为代表的形而上学思维 方式→黑格尔哲学思辨思维方式的否定之否定的发展
2.《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研究》倪志安等著, 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 3.《马克思主义哲学新探》倪志安等著,人民出 版社2010年9月第1版。
哲学与思维方法

第一讲 哲学乃思维方法之学
一、从哲学史看,哲学始终是被作为思维方法加 以对待的 2.中世纪哲学家的论述
逻辑学为蛋壳伦理学为蛋白自然哲学为蛋黄物理学版权研究自然是自然哲学伦理学主要研究人的生活逻辑学又叫辩证法研究的则是理性一从哲学史看哲学始终是被作为思维方法加以对待的古希腊哲学家的论述第一讲哲学乃思维方法之学古希腊把哲学当作一种特殊的方法工具去思考生活理性世界的根本性问题哲学从一开始就是在和智慧知识理性打交道教导如何去获得知识所以本质上是方法一种理性工具他们天才的猜测被恩格斯称为天才的直觉一从哲学史看哲学始终是被作为思维方法加以对待的古希腊哲学家的论述第一讲哲学乃思维方法之学古希腊哲学作为思维方法被广泛运用其中智者诡辩论者的运用最为有意思
传说哲学的第二部分即心理学,由于现代心理学已采 用实验的方法而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经验科学,从而 应当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一起归入经验科学的 范围。 传统哲学的第三部分即逻辑学还仍然是属于哲学范围 内的。因此,在现代意义上,哲学就是逻辑学。
第一讲 哲学乃思维方法之学
一、从哲学史看,哲学始终是被作为思维方法加以 对待的 4.现代西方哲学家的论述 -- 科学主义思潮
第一讲 哲学乃思维方法之学
一、从哲学史看,哲学始终是被作为思维方法加 以对待的 3.近代哲学家的论述
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代表人物爱尔维修主张把人的 幸福当作哲学的研究对象。“哲学家研究人,对象是 人的幸福”。 除了以上两个侧重点之外,也有其他一些观点。例如 黑格尔就认为:哲学研究的是“绝对理念”。 在黑格尔那里,绝对理念=真理本身=绝对真理=大全
哲学思考方法教案

哲学思考方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哲学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作用。
2.培养学生运用哲学思考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哲学的基本概念2.哲学思考方法2.1形而上学思考方法2.2实证主义思考方法2.3辩证法思考方法2.4存在主义思考方法3.哲学思考方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哲学基本概念及形而上学思考方法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认为哲学是什么?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2.讲解哲学基本概念介绍哲学的定义、特点、研究对象和作用。
强调哲学是研究世界本质和人类思维的最一般规律的学问。
3.形而上学思考方法上学思考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课堂讨论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运用形而上学思考方法分析问题,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5.作业布置第二课时:实证主义思考方法1.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形而上学思考方法,还有哪些哲学思考方法?2.讲解实证主义思考方法介绍实证主义思考方法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通过实例讲解实证主义思考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课堂讨论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运用实证主义思考方法分析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4.作业布置第三课时:辩证法思考方法1.导入回顾前两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形而上学和实证主义思考方法,还有哪些哲学思考方法?2.讲解辩证法思考方法思考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课堂讨论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运用辩证法思考方法分析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4.作业布置第四课时:存在主义思考方法1.导入回顾前三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形而上学、实证主义和辩证法思考方法,还有哪些哲学思考方法?2.讲解存在主义思考方法介绍存在主义思考方法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通过实例讲解存在主义思考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课堂讨论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运用存在主义思考方法分析问题,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哲学入门知识思维和知识的基本原理

哲学入门知识思维和知识的基本原理哲学是一门探讨智慧和知识的学科,它涉及人类的思考方式、存在本质以及世界的本源等诸多问题。
本文将介绍哲学入门知识中的思维和知识的基本原理,帮助读者对哲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一、思维的基本原理1. 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是哲学中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它强调矛盾和对立的存在与发展。
辩证思维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矛盾的斗争和统一解决的过程。
这种思维方式要求我们从多元的角度看待问题,超越二元对立的观念,以及善于发现和理解矛盾中的可能性,从而推动事物的发展进步。
2. 归纳与演绎思维归纳是从具体的个别事物中抽象出一般规律的思维方式,而演绎则是从一般规律推导出具体结论的思维方式。
归纳和演绎是互为补充的思维过程,是科学和逻辑推理的基本方法。
归纳与演绎思维的运用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解决问题,促进认识的深化。
3. 实证与理论思维实证思维是基于实际观察、实验和经验证据进行推理的思维方式,注重对实际事物进行观察和实证。
而理论思维则是基于理性思考和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通过构建理论体系来解释和推导事物的内在规律。
实证与理论思维相辅相成,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分析问题、探索真理。
二、知识的基本原理1. 真理与认识真理是指与客观事物相符合的思想或陈述。
通过认识世界和思考问题,人们可以逐渐接近真理。
哲学认为,认识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事物作用的结果,是通过不断积累和纠正错误认识,逐步接近真理的过程。
2. 经验与理性知识的来源主要包括经验和理性。
经验是通过观察、实践和感知获得的知识,它是对具体事物和现象的直接认识。
理性是通过思考、推理和逻辑得出的知识,它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抽象和理论。
3. 常识与专业知识常识是指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见的知识,是对某一领域的基本规律和常见事实的了解。
专业知识则是对特定领域深入研究和学习的知识,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背景和专业技能。
4. 科学与人文知识科学知识是指经过科学方法和实践验证得到的客观真实的知识,强调客观性和客观规律。
第二讲思想方法优秀课件

3.推理 所谓“推理”(reasoning),又称“推论”(inference),
指的是从一个或者一些已知的命题或判断得出新命题或新 判断的思维过程或思维形式。其中已知的命题是前提,得 出的命题为结论。
在逻辑上称为推论,在我们一般表述中则称为推理。 常接触到的三种推理方式:直接推理、三段论、两难推理。
尽管人们可以使用相同的名词或语句,但是,在不同的概 念框架中,同样的名词或语句却有不同的性质。
西方人听到龙(dragon)这个词就会觉得很恐怖, 龙代表邪恶。因为西方人认为龙是蛇的变形,而 在《圣经》上,蛇是人类的敌人,它会引诱人类 犯罪,由此认为龙是恶魔的化身。然而,对于中 国人而言不是这样。龙在中国古代社会,龙是吉 祥的象征、权威的象征。这就说明,西方人运用 的概念框架与我们有很大的差异。
概念框架是指人们用以构筑思想中的经验世界并用以整理 思想中概念的方式。
概念必须是彼此联系的,并且联系于一个概念网络,依靠 这个概念网络,它们依次得以理解,形成一个概念框架或 概念结构的东西。任何一个概念都只能在特定的概念框架 中获得相互规定和自我规定,实现相互理解和自我理解。
人们对任何事物的描述、理解的差异,从深层次看总是取 决于人们所占有的和使用的概念框架的不同。
理性就是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 形式或发展活动。
理性也就我们常说的逻 和区分客观世界的思维过程。
1.概念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产物。具有普遍性。
概念是人类对一个复杂的过程或事物的理解。从哲学的观 念来说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在日常用语中人们往往将 概念与一个词或一个名词同等对待。
概念就是指我们日常使用的名词。
在理解概念时,人们往往忽视了两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一 是,概念必须、只能在概念的特定框架中获得意义;二是, 在不同层次概念框架中,概念具有不同的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反思与其它反思的区别
反思并非哲学仅有,人类精神文明 的其他形式也具有反思的功能。如 艺术作品、宗教观念、科学思想等 等。 艺术和宗教的反思都是采取非理性 的形式来表达。
艺术的反思
艺术的反思往往表达在艺术的情感形象 中。 如以影视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为例。艺术 家们总是通过创作艺术形象来反映特定 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时代特征。观众 们也总是通过对艺术形象的认同或不认 同来表达对时代思想观念以及社会经济 政治的认同。
二、哲学的方法
逻辑(运思的规则) 语言分析(表达的效应) 现象学(辨物的策略) 诠释学(阅读的途径)
逻辑(运思的规则)
逻辑是运思的规则,规则是 客观的,人一旦开始思考, 就会希望能够合乎逻辑。 传统逻辑的内容:概念、判 断、推理。
逻辑(运思的规则)
概念——是指我们平常使用的名词,譬如太阳、 月亮、花、草、树木。任何可以想得出的来的 名词,都称为概念。需要区分意义、意象。前 者比较客观,后者则是每个人在内心对某个概 念所产生的感受及印象。
哲学反思的生活例子
人们常常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口吻说“艺术是一 种创造”。然而,反思的哲学却要追问:何为 “创造”?艺术“创造”了什么?“画家创造 不出油彩和画布,音乐家创造不出震颤的乐音 结构,诗人创造不出词语,舞蹈家创造不出身 体和身体的动态”为什么把艺术称为“创造” 呢?我们用什么来评价艺术”创造“的水平呢? 我们又是怎样接受艺术的创造呢?正是通过这 种反思追问,才能促使人们在”熟知“中去寻 求”真知“
逻辑(运思的规则)
判断——两个以上的概念结合在一起会形成“判断” 。“A=B”( A就是B)。 A代表主词,B代表述词。 如:“财大学生都是好学生”中,“财大学生”和“ 好学生”分别各是一个概念,而通过“是”或“不是 ”把这两个概念连接成一个判断。判断又称命题,表 示当人把主张表达出来之后,就变成客观命题,可让 人看到、听到,甚至可以研究真伪。 全称肯定(A)命题:所有财大学生都是好学生。 特称肯定(I )命题:有些财大学生是好学生。 全称否定(E)命题:所有财大学生都不是好学生 特称否定(O)命题:有些财大学生不是好学生。
理论反思的第二层次
二是它必须具有“论域的超越性”,即 能够提出和回答原有的科学理论所没有 提出或没有解决的问题。前者属于原有 理论的延伸、拓宽和深化,后者则要求 原有思维方式的突破。如“日心说”之 于“地心说”、“进化论”之于“创生 说”等等。
哲学反思的特性
超验性。指哲学反思活动的超越 经验的性质。即哲学反思不是直 接地关于经验对象的思考,其直 接对象是关于经验对象的思想。
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
描述法是指,如果想分辨一样东西, 先不要认定它是什么,而要先作一个 客观的描写。 现象学的目的就在于让人知道一样东 西的本质是什么,因而首先就要求我 们把能够把握的关于这个东西的所有 现象写下来,然后把外在条件一一去 掉,最终找到这个事物的真相。
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
自由想象法 。指通过自由的想 象,把事物的外在条件一一列 举,然后又一一排除,最后凸 现事物内在特质的过程。如对 “人”的认识。
哲学反思的特性
批判性。指哲学反思对“思想” 的否定性的思考方式,或者说, 把“思想”作为“问题”予以追 究和审讯的思考方式。
哲学反思的特性
综合性。指哲学的批判性反 思是通过各种思想的相互撞 击和“对话”而实现的。
哲学反思的特性
前提性。指哲学的反思是对思 想的各种“前提”的批判,而 不是一般所理解的对思想的 “内容”的批判。 思想的前提,就是思想构成自 己的根据和原则,也就是思想 构成自己的逻辑支点。
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
地平线法 。地平线的英文是horizon, 有时候也翻译成“视野”或“视域”。 人看任何东西都有视域,而这个视域 就是我们所能见到的世界。人的认知 也有一个临界点,认识往往是从模糊 到明显,一旦到达临界点的时候,就 会有一种“啊,原来是这样”的反应。
诠释学(阅读的途径)
诠释学是阅读的途径,通常人阅读的时 候会有三种取向:传统、个人、文本。 “传统”指阅读时受到自身“传统”的 影响,因为传统提供了各种参考的立足 点。没有人是完全客观的,任何人在思 考、使用概念来表达时,都一定会受到 自身的传统对语言的限制,然后影响到 自己看事情的角度、方法和结果。
理论反思的层次
理论思维的反思有两个层次:一是 思想对自己的思想内容的反思;二 是思想对构成自己的根据和前提的 反思。 科学反思属于第一层次的反思;哲 学反思属于第二层次的反思。(以 科学理论发展为例)
理论反思的第一层次
科学的发展表现为以新的科学理论去 “扬弃”旧的科学理论、因此,新的理 论一般具有两方面性质:一是它必须具 有向上的兼容性,即能够对原有的科学 理论作出更为合理的理论解释;
打破四种假象
近代英国哲学家培根提出了一个著名的 观念,叫做“打破假象”。意思是:每 个人心中都有一些假象或偶像,这些偶 像会竖立在我们前面,使人无法从事正 确的思考。培根认为我们要打破的假象 有四种:种族、洞穴、市场、剧场。
种族假象
把人类种族的需求,当作唯一的判断标 准,认为宇宙万物都是为了人而存在的。 这种以人为准的想法就称做种族假象。 种族假象会使人类变得过于主观,甚至 形成人类中心主义。同时,也会使得某 些难题无法得到解释。
洞穴假象
指每个人都好像是井底之蛙,思 维受到限制。人虽然无法避免自 己的限制,但是,知道这些限制, 就可以减少被限制的程度。
市场假象
市场假象代表思考中混杂着许 多谣言或道听途说。如明明是 同一件事,经由不同的人叙述 之后就产生各种不同版本。
剧场假象
剧场假象是指有一套完整的意识 形态,这在哲学和宗教领域中可 以找到许多例子。许多人一旦接 受一套哲学或一种宗教信仰,就 好像接受一出舞台剧,全套搬演 出来,从此以后认为人生就是这 样,这就叫剧场假象
宗教的反思
宗教的反思往往表达在宗教的超验境界 中。如:关于上帝是否存在的问题的反 思。 无神论者否认上帝的存在,他们的理由 是没有充分的证据能论证上帝的存在。 信仰主义者认为,宗教的知识根本不能 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只能建立在信仰 的基础上。通过启示而获得。
科学反思
科学反思和哲学反思同属于理性反思。 两者反思的构成层次不同。任何具体科 学理论都关于特定的、具体的经验形成, 并且常能以数学的精确性来描述和预测 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哲学则不然,它反思的对象不是经验对 象本身,而是对产生出经验对象的人性 活动本身或经过人类思想本身的反思, 即“纯粹的思”。
语言的类型
我们经常使用的语言可以分为三种:直述、 比喻、价值。 直述语句就是直接叙述,也就是把看到的 东西,或是想要表达的东西直接说出来。 比喻语句就是使用一些象征来表达意涵。 价值语句,指相同语句因为“主体”和对 象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意义。
现象学(辨物的策略)
现象学是辨物的策略,想分辨 一样东西到底是什么的时候, 就需要现象学。当代现象学的 代表人物——胡塞尔(描述法、 自由想象法、地平线法)
第二讲
哲学思维和方法
教学目的
通过了解哲学思维的特征 以及哲学的方法,进一步 理解哲学的特性。
帕斯卡尔名言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 但它是一根能思维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 起武器来才能毁灭它;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 它于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它,人却仍 然要比致它于死命的东西更为高贵;因为它知道 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 宙对此却一无所知。……因而,我们的全部尊严 就在于我们能思维。
反射
哲学性思维(理性反思)
哲学是“爱智”,在“爱”这个概念 上就体现了古希腊哲学家的一种反思 精神。他们将智慧归之于神,人不过 是一个“爱智慧者”。表明他们已经 意识到人的智慧的有限性。表明人对 于自己的认识有着一种反思的精神。 这教导着人们,不要以为自己穷尽了 一切,不要认为万物都在自己心中, 只要“反身而诚”就能“乐莫大焉”
语言分析(表达的效应)
语言不只是人们思维和沟通 的工具,事实上,人是在语 言里面出生及成长的,语言 对人的影响十分深远。当代 西方的文学、哲学等方面, 都根探讨语言对人的影响脱 离不了关系。
语言的有效性
语言的目的是为了发挥表达的效应,表达 需要具有明确、一致、普遍这三项条件。 明确,是指使用语言的时候,字义与文法 必须非常清楚。这是语言表达的第一要素。 一致,即要求使用语言的每个人都要同意, 或者说遵循相同的规则。 普遍,即要求除了意思要一致之外,还要 同一地区所有的人都去使用。
思考题
哲学反思有什么特性? 哲学有哪些思想方法? 讨论:哲学思维和哲学方法的意 义
逻辑(运思的规则)
推论——从既有的判断推衍出新的判断也可称推理。 直接推论共有三种形式:A I;I I;E E,O命题无 法做直接推论。譬如“有些人不是好人”无法推论成 “有些好人不是人”。 三段论法是指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凡人皆有死 ”(大前提),“苏格拉底是人”(小前提),所以 “苏格拉底会死”(结论) 两难推理
思维的含义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 是人们在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分析、 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 程。
哲学性思维(理性反思)
哲学是一种“反思”的思维活动。反思原是一个光学 原理,本意是“光线折射”,通常被译为“反射”,表 明我们在思维中借助感性对象,以反过来追溯它之所 以产生的根源。
光源
诠释学(阅读的途径)
“个人”是指人们在阅读时会从自己角度 去理解、思考,得出不同的心得。 “文本”是指不要从传统和个人的角度 阅读,而是要看文章本身写作的方式。 如古人念书讲求“以经解经”就是文本 取向的阅读方式。
“文本”取向
文本究竟说了什么?(What did it say?) 文本想要说什么? (What would it say?) 文本能够说什么? (What could it say?) 文本应该说什么? (What should it s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