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少年吸食毒品的调查报告
[中学教育]青少年吸毒、禁毒情况的调查报告(五篇)
![[中学教育]青少年吸毒、禁毒情况的调查报告(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bfa5e228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aa.png)
[中学教育]青少年吸毒、禁毒情况的调查报告(五篇)第一篇:[中学教育]青少年吸毒、禁毒情况的调查报告玉溪市青少年吸毒、禁毒情况的调查报告根据省关工委对全省青少年吸毒禁毒情况开展调查的通知精神,玉溪市关工委专职副主任、市综治维稳委员会委员李江明负责的调研组,从2008年8月22日开始,在有关部门和各县区关工委协助配合下,用近两个月的时间,先后深入市、县区公安禁毒部门和部分乡镇(办事处)、村(居)委会等36个单位,了解禁毒工作情况,走访公安干警、基层干部、关工委老同志及戒毒青年,对我市青少年禁毒工作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玉溪市青少年吸毒禁毒的基本情况玉溪地处滇中,国道213横穿我市,过境贩毒和吸毒问题历来较为严峻。
据玉溪市公安局禁毒支队禁吸禁种预防教育科科长张有才提供的情况,1989年初我市发现首例吸毒人员,1997年发展到七、八百人,2000年吸毒人员高达1890多人。
调查发现,现在我市九个县区都有吸毒人员,其中红塔区历年在册吸毒人员为2165人,现有吸毒人员784人;江川县历年在册吸毒人员为127人,现有吸毒人员30人;澄江县历年在册吸毒人员为425人,现有吸毒人员108人;通海县历年在册吸毒人员为595人,现有吸毒人员117人;华宁县历年在册吸毒人员为378人,现有吸毒人员101人;易门县历年在册吸毒人员为322人,现有吸毒人员49人;峨山县历年在册吸毒人员为153人,现有吸毒人员128人;新平县历年在册吸毒人员为205人,现有吸毒人员39人;元江县历年在册吸毒人员为269人,现有吸毒人员98人。
据市禁毒委办公室统计,截止2008年7月,全市历年登记在册吸毒人员为4625人,除戒吸巩固三年以上的1869人及戒吸巩固不足三年和因吸毒死亡、判刑、户口迁出等人员外,现有吸毒人员为1296人。
吸毒人员职业以农业人口和社会闲散人员居多。
就年龄状况看,现有吸毒人员中,26—35岁的吸毒青年为779人,占吸毒人员总数的60.1%;25岁以下的吸毒青少年为267人(其中有未成年人2人),占现有吸毒人员总数的20.6%。
最新青少年吸食毒品现实情况的调查报告

最新青少年吸食毒品现实情况的调查报告
毒品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毒品的成分会对大脑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导致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情绪不稳定等问题。
长期吸毒还会导致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多个系统的疾病,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体健康。
2、影响青少年的学业和工作。
吸毒会导致研究能力下降、工作效率降低,甚至失去工作。
这不仅会给青少年的未来带来巨大的影响,还会对社会经济造成损失。
3、引发青少年犯罪和社会问题。
吸毒容易导致青少年犯罪,如盗窃、抢劫等。
同时,毒品的流通也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贩毒、毒品交易等,对社会治安造成威胁。
三、预防和治疗措施
为了减少和断绝青少年吸毒的渠道,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首先,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毒品的认识和警惕性。
其次,要建立健全的社会治安体系,打击毒品犯罪,减少毒品的流通。
同时,对已经吸毒的青
少年要及时进行戒毒治疗,帮助他们戒除毒瘾,重新回到社会。
此外,还需要加强家庭教育,提高家长的监管意识,预防青少年吸毒。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预防和治疗青少年吸毒问题。
青少年吸食毒品现实情况的调查报告

青少年吸食毒品现实情况的调查报告最新青少年吸食毒品现实情况的调查报告众所皆知,毒品一直危害着人类的身心健康。
因国际毒潮泛滥的影响,国内毒品问题不断发展蔓延,青少年已成为毒品的主要受害者,同时,毒品问题也已经成为引诱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直接原因之一。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市青少年吸食毒品的现状、特点和规律,找寻减少和断绝青少年吸毒的渠道,笔者主要针对目前青少年犯罪情况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
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及特点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近年来,汕头市青年人吸毒情况呈递增和蔓延趋势。
吸毒人员中大部分是无职业、辍学或社会上的一些闲散人员。
据统计,吸毒者中青少年占到了70%,其中,吸食传统毒品的多为34岁以下,吸食毒品的多为25岁以下。
如果根据惯例按“每发现1例显性吸毒者,实际上就有10例隐形吸毒者”计算,数量更加惊人。
二)特点1、吸毒者具有结伙成群的特征。
青少年吸毒职员已由过去零丁潜伏吸毒逐渐发展到结伙吸毒,并且选择肯定的固定场所。
汕头市上半年曾在某招待所一次抓获了正在吸毒的30多名青少年男女。
结伙吸毒与个人吸毒相比,相互影响,危害性更大。
2、以贩养吸者较多。
由于吸食毒品需要花费较大的资金,一部分青少年通过以贩毒养吸毒,由单纯的吸毒者变为贩毒者,由毒品的被害者变为害人者,走上了毒品犯罪的道路。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毒品犯罪人员中,有近半数以上是既贩毒又吸毒,相互交织,形成恶性循环。
3、吸毒者文明程度普遍偏低。
从各区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情况和我们对戒毒学员的调查看,文化水平普遍偏低。
以初中、小学文化程度为最多,部分为文盲。
如2001年全省强制戒毒2961人中,小学438人占14.8%初中2405人占81.2%,文盲67人占2.26%,且通过测试实际上有50%的文化水平与统计的文化水平相差甚远。
4、复吸率居高不下。
据调查,吸毒的青少年,几乎每个人都想戒毒,并尝试戒毒,但由于毒品对吸毒者生理和心理的极大影响,一旦沾染,毒瘾便难以戒掉,极易形成吸毒——戒毒——复吸——劳教戒毒的现象。
青少年吸预防教育效果实验报告

青少年吸预防教育效果实验报告一、引言青少年吸毒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有效地预防青少年吸毒,我们进行了一项青少年吸预防教育效果的实验,旨在评估特定教育措施对青少年吸毒认知、态度和行为倾向的影响。
二、实验对象与方法(一)实验对象选取了来自_____所中学的_____名青少年作为实验对象,年龄范围在 13 18 岁之间。
(二)实验方法1、分组设计将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接受专门设计的预防教育课程,对照组则不接受任何额外的教育干预。
2、预防教育课程内容包括毒品的种类、危害、成瘾机制、法律法规以及拒绝毒品的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3、教育方式采用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观看教育视频以及邀请戒毒成功人士分享经验等多种形式相结合。
(三)实验时间实验持续了_____个月,在实验前后分别对两组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
三、实验结果(一)吸毒认知方面实验组在实验后对毒品的种类、危害和成瘾机制等方面的认知有了显著提高。
例如,在毒品种类的识别上,实验组的正确率从实验前的_____%提高到了_____%;而对照组在实验前后的认知水平变化不大。
(二)态度方面实验组对吸毒行为的态度变得更加坚决反对。
实验前,部分实验组青少年对吸毒持有较为模糊的态度,但实验后,几乎所有的实验组青少年都明确表示坚决抵制吸毒。
相比之下,对照组的态度变化不明显。
(三)行为倾向方面实验组表示在面临毒品诱惑时能够坚定拒绝的比例从实验前的_____%提高到了_____%。
而对照组在这方面的比例变化较小。
四、讨论与分析(一)教育内容的有效性丰富且全面的教育内容有助于青少年系统地了解毒品的相关知识,从而形成正确的认知。
(二)教育方式的多样性多种教育方式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从而增强教育效果。
(三)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尽管预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青少年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倾向,但家庭和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仍然不可忽视。
禁毒调研报告范文(精选)

禁毒调研报告范文(精选)禁毒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毒品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我国禁毒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禁毒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本次调研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
首先,我们前往各地的禁毒机构、社区以及毒品治疗中心进行实地访谈。
其次,我们设计了一份针对不同群体的问卷,通过发放和收集问卷的方式了解人们对于毒品问题的认知程度以及相关政策的实施情况。
最后,我们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和比对,形成了本次调研的报告。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1. 毒品滥用情况根据实地调查数据显示,毒品滥用的主要对象为年轻人,尤其是青少年群体。
其中,大部分的毒品使用者是在校学生,占总数的60%以上。
另外,在农村地区,由于缺乏有效的防范和教育体系,毒品滥用的情况更为突出。
2. 毒品来源和传播途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的毒品是通过非法走私渠道进入我国的,其中一部分是通过境外贩运进入,另一部分是通过内地的黑市贩卖。
此外,互联网也成为毒品传播的新途径,大部分人是通过互联网购买毒品的。
3. 禁毒政策的实施情况和效果评估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对于禁毒政策持肯定态度,并认为禁毒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仍有一些人对于禁毒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处罚力度不够等方面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建议。
另外,一些受访者认为目前的禁毒政策更应注重预防和教育,以避免青少年成为毒品滥用者。
4. 禁毒社区治理情况实地调查显示,在一些禁毒社区,禁毒宣传和教育工作并不充分。
部分受访者反映,一些社区划定的禁毒区域并不合理,导致禁毒工作难以有效地开展。
另外,禁毒人员的工作压力较大,对于毒品滥用者的救助和康复工作相对薄弱。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发现禁毒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1. 缺乏有效的毒品预防和教育体系,特别是在农村地区;2. 毒品滥用者中的青少年比例较高,需加强青少年毒品预防工作;3. 禁毒社区的禁毒工作不够充分,缺乏科学合理的禁毒区域划定;4. 禁毒人员的工作压力大,需要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
青少年与毒品调查报告

关于青少年与合成毒品的调查报告内容摘要:他们,曾经拥有一张青春活泼的面孔;他们,也曾经和正常孩子一样有着无数个幻想……可是,一夜之间,他们的梦破碎了,他们开始了一场与众不同的经历。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这个害人的东西,将他们彻底改变——合成毒品。
每年的6月26日是全国的禁毒日,而这一天对于戒毒所里的青春靓丽的他们,有着更加深刻的体会。
作为编导,我有幸参与了央视12套的平安365栏目的“626禁毒特辑”节目,跟随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童小军老师参与了这次关于青少年与合成毒品的调研。
针对这次调研,我们走访了北京、上海、杭州及温州等毒品高发地的戒毒所,近距离接触了这些曾经弥足深陷的青少年,并对这一社会现象的产生及预防有着进一步的思考。
关键词;合成毒品、青少年、未成年保护、戒毒所调查目标旨在通过对北京、上海、杭州、温州等地戒毒所的青少年戒毒人员的访问,了解他们第一次吸毒时的情境、感受,与此时此刻他们艰难处境进行对比,警示未成年人无论出于任何原因,都不要尝试去吸第一口毒品。
并提出相关策略,预防这种社会现象的发生。
调查对象1、本次调查的调查对象以北京、上海、温州、杭州四地的戒毒所所有在押吸毒人员为问卷调查的调查对象。
2、从其中挑出23岁以下的吸毒人员为主要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的访谈。
3、在各地戒毒所中随机访问干警,进行面对面访问。
最终进行面对面访问的对象有以下:北京市戒毒中心干警3名,戒毒人员10人;上海市女强制隔离戒毒所第三大队干警2名,戒毒人员10人;上海市虹桥区禁毒办事处非在押戒毒人员(未满18岁)12人温州市鹿城区五马街道禁毒办工作人员2人,志愿者6人;浙江省杭州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干警1名,主任医师1名;戒毒人员10名;调查目标本次调查以实践调查(包括对拟定的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一对一的访问,对各地戒毒所在押人员的调查问卷)为主,了解25岁以下的涉毒青少年第一次的心理状态、情景、以及他们鲜为人知的背后故事,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更好地开展青少年的教育工作,预防更多青少年遭受合成毒品的危害。
关于青少年吸毒心理调查与分析

关于青少年吸毒心理调查与分析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担负着把我国建设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重任。
然而,纵观当今社会,青少年吸毒的态势居高不下,并呈上升的趋势,吸毒已成了三大危害(黄、赌、毒)之一,它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对此严峻的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世界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采取了措施减少青少年吸毒行为,但实际效果不佳。
本文分析了青少年吸毒的现状、吸毒的心理,并提出了预防青少年吸毒的建议关键字:青少年吸毒心理教育青少年吸毒已成为一个很平常的社会现象,我们时常可以从一些宣传活动里展示的图片中看到毒品给人类社会和公民安全所带来的危害性,尤其是青少年们,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是未成年到成年,转化过度时期,他们的思想、行为已由幼年的依赖心理变得相对独立、成熟,但是青少年毕竟缺乏社会经验,正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模仿独断、叛逆心理悄然而生,如果受不到不良环境的熏染,加上教育不当青少年将很容易被染上毒瘾。
对此,我产生了研究该课题的念头,人是无知的,毒品是无罪的,这就是我关注的课题。
目的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吸毒人员的心理活动,从而让社会上的人有更理想的心态,去杜绝毒品.一、青少年吸毒的现象的表现及危害青少年指满13周岁但不满20周岁的,也就是少年与青年相重合的阶段,处于儿童时期之后,成人之前。
但实际上,青少年指13岁以上到成年之前,也就是满14岁不满18岁,这段期间的人多为学生,且也进入一种人身的转变期,是社会上令人重视的一个群体。
我们要特别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毒品一般是指使人形成瘾癖的药物,这里的药物一词是个广义的概念,主要指吸毒者滥用的鸦片、海洛因、冰毒等,还包括具有依赖性的天然植物、烟、酒和溶剂等。
每年的6月26日是世界戒毒日,口号是热爱生命远离毒品之所以要设立世界戒毒日是因为日趋严重的毒品问题一成为全球性的灾难,可以说没有哪一个国家是一片净土,没有哪一个地区摆脱了毒品的困扰。
禁毒专题调研报告

禁毒专题调研报告调查背景和目的:随着毒品滥用问题在社会中的日益严重,禁毒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禁毒工作的实施情况,揭示当前毒品滥用形势及对策,为禁毒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数据支持。
调查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不同年龄、性别和社会经济地位的受访者进行了广泛的抽样调查。
同时,还进行了相关文件和政策的文献研究,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调查结果:一、毒品滥用形势1.调查结果显示,毒品滥用在青少年群体中呈逐年上升趋势。
2.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社交媒体的普及和网络传播的便利性加剧了毒品滥用问题的蔓延。
3.多数受访者指出,毒品滥用问题与校园暴力、犯罪活动密切相关。
二、禁毒政策和措施1.调查结果显示,禁毒政策和宣传在禁毒工作中起到了初步的作用。
2.大多数受访者希望加强禁毒宣传,提高公众意识。
3.多数受访者认为,应加大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加强法律惩处力度。
三、禁毒工作中的问题1.调查结果显示,禁毒工作存在着法律执行上的不确定性和滞后。
2.一些受访者认为,禁毒工作中的经费投入与问题的严重性不相符。
3.部分受访者提到,禁毒宣传的内容和形式需要更加贴近现实需求。
四、禁毒工作的建议1.加大禁毒宣传力度,包括开展校园宣传、社区讲座等。
2.改进毒品滥用防治法律体系,加强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和处罚。
3.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强社会支持网络的建设。
4.加强对毒品滥用者的康复和帮助,强化社会关怀和治疗措施。
结论:禁毒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仍需加大力度和改革创新。
建议加强禁毒宣传和法律打击力度,改进禁毒工作的机制和制度。
同时,还需要加强社会的参与和支持,形成多方合作的局面,以全面应对毒品滥用问题。
学校吸毒现象报告

学校吸毒现象报告1. 引言学校吸毒现象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学校环境中的吸毒问题也日趋严重。
本报告旨在对学校吸毒现象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期加深对该问题的认识,并提出相关建议以减少吸毒行为的发生。
2. 调查方法与数据本次调查采取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收集数据。
调查对象主要是学校的教职员工、学生和家长。
问卷调查侧重于获取被调查者的吸毒认知、接触情况以及对吸毒问题的态度。
访谈主要针对学校吸毒事件的具体情况、成因等进行深入探讨。
经过数据整理和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主要结果:2.1 吸毒认知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被调查者对吸毒的认知较为准确,能够辨别各类毒品及其危害。
然而,仍有一部分人对吸毒问题存在认识模糊、漠视等现象。
2.2 吸毒接触情况调查发现,在学校环境中,部分学生存在吸毒接触的情况。
其中,与吸毒者交往过的学生比例较高,这也说明了接触是造成学生吸毒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
2.3 吸毒问题态度大部分被调查者对吸毒问题持有反对态度,认为吸毒不仅对个人身体有害,还会对整个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然而,仍有一些人对吸毒问题存在妥协、宽容的态度。
3. 分析与讨论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和调查结果,我们进行了对学校吸毒现象的分析与讨论。
具体如下:3.1 吸毒原因分析吸毒问题在学校中的出现,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 家庭环境:部分学生家庭背景复杂,存在家庭成员吸毒的情况,对学生形成了不良影响; - 同伴压力:一些学生在与同伴交往中,受到了吸毒行为的影响与引导; - 缺乏正确的教育:学校对吸毒问题的教育与宣传不足,学生缺乏对吸毒危害的全面了解。
3.2 吸毒防控措施针对学校吸毒现象,我们提出以下防控措施: -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对家长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吸毒问题的重视程度,从家庭环境上减少吸毒诱因; - 学校教育的加强:增加吸毒问题相关的教育内容,加强师生对吸毒危害的认识,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 - 同伴引导和建设:加强同伴间的关心和引导,鼓励健康的交往,构建良好的同伴圈。
禁毒调研报告范文(精选)

禁毒调研报告范文(精选)禁毒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和目的近年来,毒品滥用和贩卖活动在我国不同地区逐渐增多,给社会治安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为了解毒品滥用的实际情况以及产生的原因,本次调研旨在全面掌握毒品问题的现状和趋势,并为制定切实可行的禁毒政策和法律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研方法和数据来源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问卷调查对象主要对象是高校学生和社区居民,调研目的是了解他们对毒品问题的了解程度、接触经历以及预防和拒绝毒品的意识和能力。
实地访谈对象主要是执法机关、戒毒所、社区禁毒宣传人员、毒品治疗专家等,调研目的是了解他们对毒品问题的认识和对策。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3.1 高校学生毒品滥用现状经过对1000名高校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35%的被调查者表示曾接触过毒品,其中15%的学生承认在过去一年中滥用过毒品。
更值得注意的是,61%的被调查者表示曾接到过毒品的推销,其中25%的学生表示曾经尝试过毒品,这说明高校学生群体仍然是毒品滥用的重要目标人群。
3.2 社区居民毒品滥用现状调查了5个社区1000名居民后,发现有27%的被调查者表示曾接触过毒品,其中10%的居民承认过去一年内滥用过毒品。
另外,45%的被调查者表示曾接到过毒品的推销,其中20%的居民尝试过毒品。
这也说明毒品滥用问题在社区居民中依然严峻。
3.3 毒品滥用的原因分析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综合分析,我们发现造成毒品滥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 舆论影响:媒体和社交网络上对毒品的宣传和怀疑态度造成了一定的舆论影响,使得有些人对毒品持有误解或不正确的认识。
2) 好奇心驱使:年轻人通常由于好奇心驱使接触毒品,迷上毒品。
而有一部分年轻人迷上毒品后,又以自己所处的年龄阶段伪装自己的行为,逃避父母或者老师的监管。
3) 朋友圈影响:不良朋友圈的存在也是毒品滥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某些学校或者社区,形成了以毒品为纽带结成的团体,他们相互之间勾结、推销和滥用毒品,甚至还会以此为“虎皮授牌”,导致其他人跟风崇拜。
吸毒人员分析调研报告

吸毒人员分析调研报告标题:吸毒人员分析调研报告引言:吸毒问题是当今社会中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解决吸毒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吸毒人员的分析调研。
本报告将从吸毒人员的背景信息、吸毒原因、吸毒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及相关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提供决策者们更深入的了解。
一、背景信息调研显示,吸毒人员主要集中在青壮年群体,男性居多。
调研对象的家庭背景多样,但普遍存在家庭关系不稳定、家庭经济困难、教育程度不高等情况。
另外,一部分吸毒人员有犯罪前科,这对社会安全造成了威胁。
二、吸毒原因分析调研数据发现,吸毒人员吸毒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社交压力、个人情感压力、好奇心、追求刺激、个人成长经历、家庭环境等。
其中,社交压力居首位,可能是由于信息交流和人际关系处理的不当导致他们寻求吸毒来缓解压力。
三、吸毒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1.对个人的影响:吸毒对个人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生活稳定性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部分吸毒人员出现物质依赖、认知受损、情绪波动等问题,长期吸毒可能导致工作丧失、家庭破裂等严重后果。
2.对社会的影响:吸毒问题直接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提高了社会治安问题的发生率。
吸毒人员可能出现犯罪行为,影响社会安全;吸毒人员的治疗和康复费用也会给社会经济造成一定的负担。
四、相关政策调研报告指出,解决吸毒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教育、预防、康复和惩治。
在国家层面,应加强吸毒教育宣传,增加对吸毒危害的认知;建立多层次的康复服务体系,为吸毒人员提供全方位的康复支持;完善吸毒犯罪的惩治措施,严厉打击吸毒相关犯罪行为。
结论:吸毒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调研报告的结果表明,吸毒人员的背景各异,吸毒原因多样,吸毒对个人和社会均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采取综合措施,从教育、预防、康复和惩治多个方面努力解决吸毒问题,保障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幸福。
同时,需要加强相关研究,深入探讨吸毒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案,为吸毒问题的防控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青少年与毒品调查报告

青少年与毒品调查报告近年来,青少年毒品滥用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针对这一问题,许多调查机构对青少年毒品滥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以下就是一份青少年与毒品调查报告,旨在帮助社会关注并解决这一问题。
调查概述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中国青少年滥用毒品的现状和原因,以及对青少年的影响。
调查对象为15-24岁之间的青少年,覆盖全国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共计发放10000份问卷,收集有效回收问卷8186份。
问卷涵盖了青少年是否接触过毒品、是否尝试过毒品、使用毒品的次数、毒品种类、以及影响和原因等方面。
调查结果1.青少年接触毒品的方式调查发现,90%的青少年是通过社交平台、朋友介绍、学校或社区的毒品组织等途径了解到毒品。
其中,社交平台成为接触毒品的最主要渠道。
2.青少年毒品滥用的程度和频率56%的青少年承认自己尝试过毒品,34%的青少年不仅尝试过毒品,还会定期滥用毒品。
尤以大学生群体为高发期,占比达70%以上。
毒品的滥用频率也越来越高,有22%的受访青少年表示每周会使用一次或更多次毒品。
3.青少年滥用的毒品种类调查显示,卡西酮、安眠药等成为青少年最喜欢的滥用毒品品种。
此外,市场上还有不少新型毒品,也受到青少年越来越多的关注。
4.青少年滥用毒品的影响青少年滥用毒品会对身体造成极大的危害,会引起精神、神经、循环和泌尿系统等疾病,长期滥用还会导致精神障碍和心理问题。
除此之外,青少年滥用毒品还会影响他们的学业和未来发展,破坏家庭和社会关系等。
5.青少年滥用毒品的原因调查显示,青少年滥用毒品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沉迷爱好。
此外,有一部分人出于好奇、逃避现实和寻找快乐等因素而尝试毒品。
解决方案针对青少年滥用毒品的现象,我们需要综合运用法律、教育和社会服务等手段,共同解决这一问题。
1.建立多元化的防范和救助体系政府可以加大宣传和监管力度,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
青少年吸食新型毒品的心理特征分析报告

∗ 张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与犯罪学学院讲师,心 理学博士,主要从事青少年犯罪心理研究。
1 中 国 长 安 网:《2015 年 中 国 毒 品 形 势 报 告 》,http: // www. chinapeace. gov. cn/2016-02/19/content_ 11323042_ all.htm.
18.73
18.03
平均 毒龄 (年)
5.29
4.06
6.59
平均毒龄显著大于新型毒品青少年吸食者和传统 毒品青少年吸食者(p<0.001);而新型毒品青少 年吸食者的平均毒龄又显著大于传统毒品青少年 吸食者(p<0.001)。
三、三类毒品吸食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差异
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次调研从毒品渴求 度、无聊倾向、感觉寻求、三维人格、同伴关系 和家庭教养方式六个层面的心理特征开展,以下 将分别呈现研究结果。
3 李骏:《吸毒人员的群体特征:海洛因和新型毒品的比 较分析》,载《青少年研究》2009 年第 1 期。
4 唐浩等:《新型毒品成瘾者人格特质分析及预防复吸策 略》,载《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8 年第 1 期。
5 吴先超等:《青少年吸食新型毒品成因个案研究》,载 《中国青少年研究》2015 年第 2 期。
- 10 -
青少年吸食新型毒品的心理特征分析报告
总第 337 期
青少年吸食新型毒品的心理特征分析报告
张 萌 ∗
摘要:吸食不同毒品的青少年存在心理特征方面的差异。基于调研数据,以吸食新型毒品青少 年为考查重点,通过对比其与吸食传统毒品和混合毒品的青少年有关毒品渴求度、无聊倾向、感觉 寻求、三维人格、同伴关系和家庭教养方式等层面的心理特征,获得了有价值的研究结果。对于认 识吸食新型毒品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戒毒防治,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当前初中生预防毒品的调研报告

当前初中生预防毒品的调研报告毒品祸害是当今世界性的严重社会问题。
禁毒斗争的成败,不仅关系整个社会治安和三个文明建设,而且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一个关系我们民族盛衰和国家兴亡的重大问题。
据有关资料,去年全国因吸毒引发的刑事、治安案件高达19万余起,可见吸毒与犯罪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
禁毒难,难就难在吸毒容易戒毒难,戒毒已成为一项世界性难题。
一些有识之士指出:戒毒必须防患于未“染”,戒毒工作的关键在于预防。
关于吸毒是否可预防的问题,是整个社会和家庭都十分关心的问题,也是所有禁毒工作者正在研究和实践的问题。
在中国公安部发布《2006年中国禁毒报告》中指出,目前,全国现有海洛因吸食人员70万,占吸毒人员总数的78.3%。
其中,35岁以下青少年占69.3%。
滥用新型毒品问题正呈不断扩大蔓延之势,多个省份吸食新型毒品人数已超过传统毒品人数,滥用新型毒品种类增多,冰毒、摇头丸、氯胺酮及安钠咖、三唑仑等在部分地区均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消费市场。
如果根据惯例按“每发现1例显性吸毒者,实际上就有10例隐性吸毒者”计算,数量更加惊人。
进入2000年以来,青少年吸毒人数急剧增长的趋势已波及几乎全国所有的省、直辖市、自治区。
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有吸毒问题的县、市已占全国县、市的70%。
从温州市的情况看,自1993年发现第一例吸毒人员后,至2005年7月底已查处的吸毒人员达3万多人次,其中51.29%系25岁以下的青少年;从瑞安来看,仅玉海街道在册吸毒人员就达800余人;前不久,本市又发现一例在校初中生的吸毒事件。
因此,如何加强在校初中生的预防毒品意识和禁毒宣传更是摆在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位置。
为了研究学校禁毒宣传和预防教育工作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实施的基本模式、有效途径、方法和措施,为此,笔者对当前学校的禁毒形势、问题、原因与对策建议开展调研。
一、对当前在校生的预防毒品意识的调查为了进一步了解学校以及在校生的预防毒品情况,笔者就禁毒情况编制了一份调查问卷,对瑞安市区以及周边城郊若干学校进行抽样调查。
未成年吸毒调查报告

关于库尔勒市未成年吸毒的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19年3月1日——2019年3月9日调查方式:提审、搜集相关资料调查人:调查地点:XXXX公安局刑警队调查情况:XXX公安局刑警队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共计查获涉毒案件7起共12人,其中未成年吸毒4起共5人。
调查内容:未成年人吸毒的原因,预防方法以及戒毒方法调查目的:通过提审和走访,抓住未成年人吸毒的心理,如何控制及解决未成年人吸毒犯罪。
毒品犯罪重大案件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出现越来越多隐秘化的犯罪手段,多元化的犯罪类型,多重化的毒品种类,多样化的犯罪形式等。
涉毒犯罪人员多为文化程度较低的中青年男性,外来人口比例较多,青少年和老年人比重呈上升趋势。
只有组织全社会力量全方位进行查处和整治,才能够最大程度地遏制毒品犯罪重大案件的发生,减少犯罪人员数量,进一步改善人民的生活,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一、青少年涉毒的原因好奇的心态:好奇心是个体在遇到新奇的事物后,引起注意、产生操弄意念等一系列内在心理变化。
它与个体的生理需要无关,是由外界事物的刺激引起的。
其强弱程度与外界刺激的新颖性和复杂性密切相关:刺激愈新奇或愈复杂,个体对之愈好奇。
青少年的好奇心要比中、老年人强烈得多。
而且他们会不顾一切去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理。
吸毒对于任何人而言,都充满了未知的诱惑,对于青少年就更是如此。
尽管初次吸毒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然而我们却发现出于好奇心的驱使所占比重居然超过了三分之二.。
好奇是促使青少年的一个首要原因。
对吸毒行为产生好奇心理的外界刺激因素最主要的有两个:一个是毒品本身具有的神秘色彩。
由于毒品是国家统一特管物资,政府明令严禁其进入商品市场。
贩毒分子的毒品买卖活动都是在地下秘密进行的,毒品的神秘特性常常会激起一些青少年的想象和疑问。
家庭方面:一是家长疏于管教。
吸毒人员李某的父母每天给李某50元钱,要求他不偷不抢就行了。
李某读书至初三上半学期,书念不下去,又到初中二年级继续念。
青少年吸毒情况现状调查

青少年吸毒情况现状调查沈阳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0805 0 石峰调查主题:青少年吸毒调查对象:本市部分中学学生、社会人员中的青少年、干警、法律工作者调查时间:2011年7月底调查地点:沈阳市调查方式:电话、网聊、面谈、填写调查表样本量:90报告内容:近年来受国际毒潮泛滥的影响,国内毒品问题不断发展蔓延,青少年已成为毒品的主要受害者,同时,毒品问题也已经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直接诱因之一。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省青少年吸毒的现状、特点和规律,探求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趋势及深层次原因,笔者主要针对目前青少年犯罪情况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
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特点和趋势1、吸毒人数不断增加。
近年来,沈阳市青年人吸毒情况呈递增和蔓延趋势。
吸毒人员中大部分是无职业、辍学或社会上的一些闲散人员。
据统计,吸毒者中青少年占到了70%,其中,吸食传统毒品的多为34岁以下,吸食新型毒品的多为29岁以下。
如果根据惯例按“每发现1例显性吸毒者,实际上就有10例隐形吸毒者”计算,数量更加惊人。
2、吸毒者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从各区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情况和我们对戒毒学员的调查看,文化水平普遍偏低。
以初中、小学文化程度为最多,部分为文盲。
如2001年全省强制戒毒2961人中,小学438人占% 初中2405人占%,文盲67人占%,且通过测试实际上有50%的文化水平与统计的文化水平相差甚远。
3、具有结伙吸毒特征。
青少年吸毒人员已由过去单独隐蔽吸毒逐渐发展到结伙吸毒,并且选择一定的固定场所。
郑州市在二七区某招待所一次抓获了正在吸毒的30多名青少年男女。
结伙吸毒与个人吸毒相比,相互影响,危害性更大。
4、以贩养吸者较多。
由于吸食毒品需要花费较大的资金,一部分青少年通过以贩毒养吸毒,由单纯的吸毒者变为贩毒者,由毒品的被害者变为害人者,走上了毒品犯罪的道路。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毒品犯罪人员中,有近半数以上是既贩毒又吸毒,相互交织,形成恶性循环。
禁毒调研报告+论文

禁毒调研报告+论文禁毒调研报告一、引言毒品问题不仅对个体造成严重伤害,还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毒品问题的现状和原因,本次调研对毒品使用的人群、使用方式、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分析。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
我们在社区、学校和街头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进行了调查,共收集到了500份有效问卷。
三、调研结果1. 毒品使用人群及特征根据调查结果,毒品使用人群主要集中在年轻人中,占总人数的70%。
其中,男性占比更高,达到80%。
同时,调查还发现毒品使用人群往往有较低的教育水平和家庭背景,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追求。
2. 毒品种类及使用场所调查结果显示,大麻和冰毒是最常见的毒品种类,分别占总使用人数的40%和30%。
而使用毒品的场所主要包括家庭、夜店和私人聚会等。
此外,还有一部分人选择在街头、公园等公共场所使用毒品。
3. 影响因素分析调查发现,毒品使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家庭因素和个人因素。
社会环境中,毒品易获取、社交圈子中的诱惑等因素被认为是主要原因。
而家庭因素中,家庭环境混乱、受到家庭成员影响等因素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个人因素中,好奇心、逃避现实等心理因素是导致毒品使用的重要原因。
四、对策建议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媒体、学校和社区等渠道,加大对毒品危害的宣传力度。
引导公众正确认识毒品的危害,增强对毒品的抵制能力。
2. 完善法律和制度加强对毒品的打击力度,严惩毒品犯罪行为。
同时,加强相关法律和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提高打击毒品犯罪的效果。
3. 提供帮助和康复机会对于已经使用毒品的人群,提供相应的帮助和康复机会,帮助其戒除毒瘾,重新融入社会。
五、结论毒品问题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给个体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法律和制度、提供帮助和康复机会是解决毒品问题的关键途径。
希望通过本次调研报告的发表,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并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
论文(1000字以下)标题:禁毒调研报告及对策建议摘要:本论文通过对毒品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分析了毒品使用人群的特点、毒品种类及使用场所、影响因素等,并对相关对策进行了探讨。
青少年毒品调研报告

青少年毒品调研报告近年来,青少年毒品滥用问题愈发严重,给社会治安和青少年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青少年毒品滥用的现状和原因,本次调研旨在揭示相关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调研对象为年龄在14至19岁的青少年群体,以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
共计调查了1000名青少年,其中男性550人,女性450人。
调查内容包括毒品接触情况、滥用原因、滥用方式以及对于毒品滥用的认知等方面。
调研结果显示,超过70%的受访者曾接触过毒品,其中接触时间普遍在13岁左右。
同时,受调查的青少年中有35%曾尝试过毒品,而其中近一半的人承认已经形成了毒品依赖。
毒品滥用的主要原因包括好奇心、追求刺激、逃避现实压力以及受到不良影响等。
关于毒品滥用方式,调查显示吸食毒品的方式占据主导,其中大部分青少年选择注射吸食。
此外,部分受访者还通过社交媒体渠道进行毒品交流和购买。
这些滥用方式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调查发现,对于毒品滥用的认知普遍存在误区。
超过60%的受访者对毒品的危害知之甚少或存在错误的认知。
这可能是导致毒品滥用问题日益严重的一个主要原因。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 加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通过课堂教育和校外宣传活动,提高青少年对毒品的认知水平和对毒品的危害性的正确认识。
2.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家长应加强对青少年的引导和教育,并与学校和社会机构合作,共同营造一个以抵制毒品为核心的家庭环境。
3. 加大打击毒品滥用的力度,建立更为严格的法律法规,加强毒品走私和销售的打击力度,并对青少年毒品滥用者实施及时的救助和帮助。
青少年毒品滥用问题长期存在,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加大教育力度、加强家庭与学校的合作以及加强法律法规的监管,我们有理由相信可以从源头上扼制住青少年毒品滥用问题的蔓延,为他们的健康和未来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