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人教版必修四
人教版必修4《雷雨》曹禺课件
![人教版必修4《雷雨》曹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77986c8caaedd3382c4d3ac.png)
有关戏剧的知识
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它是性格化的,是富有动作性的,即人物的
语言是同他的行动联系在一起的。台词的表现形式有对话、独白、旁白 (登场人物离开其他人物而向观众说话)、内白(在后台说话)、潜台 词(登场人物没说出来的语言,而是用表情表现出来的言外之意)等等。
舞台说明:是剧作者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明性的文
子母
女
兄
人
兄 妹
子
夫 妻
主弟
异
父
母仆
子
周冲
情
四凤
鲁贵 同 父
母
后
兄
人 物 关 系 一 览 表
异父异母兄敌妹
妹
单相思
女父
人教版必修4《雷雨》曹禺课件
人教版必修4《雷雨》曹禺课件
《雷雨》节选 ❖ 时间: 一个夏天的午饭后 ❖ 地点: 周公馆的客厅里
剧本的舞台性: 必须遵循时空高度集中的原则
❖ 左图中
2 ❖ (1)处应是周朴园
❖ (2)处应是蘩漪。
❖ (3)处应是鲁侍萍
❖ (4)处应是四凤。
人教版必修4《雷雨》曹禺课件
人教版必修4《雷雨》曹禺课件 人教版必修4《雷雨》曹禺课件
人教版必修4《雷雨》曹禺课件
周朴园
旧情人
鲁侍萍
父
周萍
母
子
人
子
夫
父 子
情
子
妻
繁漪
后
母
父
异
母
异 情父
兄
母
弟子
鲁大海
二、戏剧
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是借助 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 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 生活的。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雷雨》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雷雨》](https://img.taocdn.com/s3/m/392e86b9dd88d0d233d46af6.png)
周朴圆与鲁大海的矛盾冲突 ——罢工 与反罢工矛盾(阶级斗争)
相遇述旧怨
侍萍,是你?
周朴圆: 疑虑———————慌张————————惊惧
姓鲁
四 凤 的 熟知旧衬衣? 妈 她没有死? 姓鲁 修墓 熟知旧事??
无锡口音! 关窗
周朴圆: 疑虑———慌张———惊惧 鲁侍萍: 怨恨 内心复杂
相认新恨
周朴园认出侍萍后的情态
弱,听天由命
现在的侍萍:控诉罪行,蔑视金钱,憎恶丑恶 ——清醒,自尊,坚强
周朴园的心理变化过程
• 你,你贵姓? ——似曾相识,内心仍很平静 •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感意外,疑惑 • (忽然立起)你是谁? ——更疑惑,感有事发生(有不祥之感),有点慌 • (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心中释然,有些不知所措 • 哦,侍萍!(低声)是你? ——知道眼前是谁,但抱侥幸心理,不愿也不敢承认 这是真实的。
2 鲁侍萍偶遇并认出了周朴圆,为什么不立刻表明自 己的身份并当面斥责周朴圆对她的迫害,而是以叙述 别人的故事的口吻诉说自己的遭遇呢?
3 周朴园知道站在面前的是侍萍时为什么会 惊恐万状? 4 周朴圆对侍萍究竟有没有感情?
5 剧本塑造周朴圆这个典型形象的社会意义是什么?
课文开头“舞台说明”的作用
它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气氛。这种气氛同剧情 紧密配合,烘托了人物烦躁、郁闷不安的情绪,预示着一场 雷雨的到来。不仅为完整的塑造人物服务,而且感染了读者 和观众,也随之产生一种压抑感。
手段 责问 言 行 “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
稳住 哄骗
平息
“ 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旧事又何必再提 呢?” 保留家具,熟记生日,关窗习惯——没忘旧情
拿出支票
高中语文《雷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雷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c50bc55a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1b.png)
高中语文《雷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1、戏剧是一种综合性舞台文学、音乐等艺术手段盾,反映社会生活。
艺术;它是借助、,揭示社会矛、舞蹈美术、塑造舞台艺术形象2、戏剧冲突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戏剧冲突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性格冲突.3、戏剧按表演形式来分往往有歌剧、舞剧、话剧等等;按作品类型来分又有悲剧、喜剧、正剧等;按题材内容分也有历史剧、现代剧、情节剧、哲理剧、寓言剧、童话剧等等。
戏剧常识:4、戏剧语言包括戏剧文学中重要的是人物语言。
戏剧中情节的进展、人物性格的展示和剧作者对人物事件的评论,一般都得依靠成。
戏剧人物语言的特性:第一,富有动作性,能推动剧情发展;第二,戏剧语言要有个性化;第三,丰富的潜台词;第四,易懂、上口。
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
人物语言来完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品味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言品味人物语言中丰富的潜台词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深入品味人物语言弄清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赏析戏剧语言欣赏人物形象了解矛盾冲突戏剧鉴赏:南开中学时在写作在重庆晚年时青年时文革后恰好,鲁大海又正在周朴园的矿上做工,并作为罢工工人的代表,与1/ 10周朴园进行着一场针锋相对的斗争待一切真相大白之后,一场罪恶的悲剧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四凤羞愧难当,雷雨之夜仓惶出奔,不幸触电身亡,单纯、热情、充满着幻想的周冲(周朴园与繁漪之子)跑去救四凤,也遭不测,周萍开枪自杀,善良的侍痴呆了戏剧人物鉴赏方法:1、揣摩人物语言2、探究舞台说明3、把握戏剧冲突鉴赏方法:看课文,理请人物关系初步感知:旧情人父子母女情人夫妻父子单相思女父异父兄妹弟兄主仆情敌母子异父兄妹父子异母兄弟人情子母后夫妻子父后母子异父母兄妹人物关系一览表周萍周冲四凤鲁贵周朴园鲁侍萍鲁大海蘩漪时间:地点:一个夏天的午饭后周公馆的客厅里课文开头一段舞台说明的作用它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气氛。
这种气氛同剧情紧密配合,烘托了人物烦躁、郁闷不安的情绪。
预示着一场雷雨的到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雷雨》课件(共54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雷雨》课件(共5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d78903527d3240c8447ef5b.png)
周鲁两家的矛盾冲突的根源是什么?
周朴园是封建资本家的代表,鲁家母子 是善良的下层劳动人民,他们在阶级地位和 思想意识上存在着截然对立的矛盾,这一悲 剧深刻地反映了阶级剥削和压迫,暴露了半 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罪恶。
阶级冲突 使 夫妻相见不相认却相恨
父子相见不相认却相斗
母子相见不相认却相怨
兄弟相见去的侍萍:
始乱终弃——自私残忍
周朴园对“死去”的侍萍:
“于心不忍”供起“遗照”来“纪念”——
虚伪
周朴园对面前的侍萍:
凶相毕露,软硬兼施,彻底决绝——阴险狡
猾,冷酷无情
冷酷
虚伪 自私 道貌岸然
过去的侍萍:
上当受骗,听天由命——善良软 弱,听天由命
现在的侍萍:
控诉罪行,蔑视金钱,憎恨丑 恶——清醒,自尊,坚强
作品为什么要用“雷雨”命名
《雷雨》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 雨有关。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所有蓄 积的矛盾冲突顷刻间爆发。
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殖民地 半封建的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革命的 大雷雨即将来临,此时中国的社会酝酿着 一场大变动
“雷雨” 标题寓意
“雷雨”是整个作品的自然环境,又是社会环 境,以象征的手法反映了正在酝酿大雷雨般大 变动的20年代的中国社会现实。
“一出动人的戏,一部具有伟大性质的长剧。” (李健吾)
1935年初,《雷雨》首次被搬上日本舞台, 演出盛况空前,不久,它又被译成日文。
《雷雨》中的主要人物:
周朴园--某煤矿公司董事长,55岁。 周繁漪--其妻,35岁。 周萍-- 其前妻生子,28岁。 周冲-- 繁漪生子,17岁。 鲁贵-- 周宅仆人,48岁。 鲁侍萍--其妻,某校女佣,47岁。 鲁大海-- 侍萍前夫之子,煤矿工人,27岁。 鲁四凤-- 鲁贵与侍萍之女,18岁,周家使女。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第2课《雷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第2课《雷雨》](https://img.taocdn.com/s3/m/81bfdc76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2c.png)
片段六
周朴园:(由衣内取出支票,签好)很好,这 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 去用,算是补偿我的一点罪过。
侍萍接过支票,把它撕了。 周朴园:侍萍。 鲁侍萍: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 周朴园:可是你——
“周朴园也是一个人,不能 认为资本家就没有人性。为了钱, 有意淹死两千多个小工,这是他 的人性;爱他所爱的人,在他生 活的圈子里需要感情的温暖,这 也是他的人性。”
蘩漪
——大旱盼雨露,山雨击风楼
人性的扭曲,心灵的窒息,“雷雨”式性情
蘩漪
——大旱盼雨露,山雨击风楼
人性的扭曲,心灵的窒息,“雷雨”式性情 矛盾的处境,缺失的灵魂,一个并未真正觉醒的新女性。
片段四
周朴园:从前的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 鲁侍萍:那是因为周大少爷一帆风顺,现在也是社会上
的好人物。可是自从我被你们家赶出来以后, 我没有死成,我把我的母亲可给气死了,我亲 生的两个孩子你们家里逼着我留在你们家里。 周朴园:你的第二个孩子你不是已经抱走了么? 鲁侍萍:那是你们老太太看着孩子快死了,才叫我抱走 的。(自语)哦,天哪,我觉得我像在做梦。
思考讨论:
鲁侍萍想让周朴园认出她来吗?
四次表明身份的机会
你——你贵姓? (抬开端来)你姓什么? (忽然立起)你是谁? (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四次表明身份的机会
你——你贵姓? (抬开端来)你姓什么? (忽然立起)你是谁? (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平静——猜疑——紧张——不知所措
曹禺谈《雷雨》之三
周朴园是一个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 他残酷、冷酷、自私、贪婪、虚伪、狡猾。是一个 人格卑贱的伪君子,一个没有任何仁义道德的反动 资本家。甚至到了一个坏到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 坏人的程度。
高中语文必修4雷雨原文_必修四语文雷雨课文
![高中语文必修4雷雨原文_必修四语文雷雨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8d4762d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9b.png)
高中语文必修4雷雨原文_必修四语文雷雨课文《雷雨》由剧作家曹禺创作,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命运对人残忍的作弄。
为了让同学们欣赏到雷雨原文,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高中语文课文《雷雨》,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必修4雷雨原文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
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 周朴园 (点着一支吕宋烟,看见桌上的雨衣,向侍萍)这是太太找出来的雨衣么?鲁侍萍 (看着他)大概是的。
周朴园不对,不对,这都是新的。
我要我的旧雨衣,你回头跟太太说。
鲁侍萍嗯。
周朴园 (看她不走)你不知道这间房子底下人不准随便进来么?鲁侍萍不知道,老爷。
周朴园你是新来的下人?鲁侍萍不是的,我找我的女儿来的。
周朴园你的女儿?鲁侍萍四凤是我的女儿。
周朴园那你走错屋子了。
鲁侍萍哦。
——老爷没有事了?周朴园 (指窗)窗户谁叫打开的?鲁侍萍哦。
(很自然地走到窗前,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门)。
周朴园 (看她关好窗门,忽然觉得她很奇怪)你站一站。
侍萍停。
周朴园你——你贵姓?鲁侍萍我姓鲁。
周朴园姓鲁。
你的口音不像北方人。
鲁侍萍对了,我不是,我是江苏的。
周朴园你好像有点无锡口音。
鲁侍萍我自小就在无锡长大的。
周朴园 (沉思)无锡?嗯,无锡,(忽而)你在无锡是什么时候?鲁侍萍光绪二十年,离现在有三十多年了。
周朴园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鲁侍萍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
周朴园(沉思)三十多年前,是的,很远啦,我想想,我大概是二十多岁的时候。
那时候我还在无锡呢。
鲁侍萍老爷是那个地方的人?周朴园嗯,(沉吟)无锡是个好地方。
鲁侍萍哦,好地方。
周朴园你三十年前在无锡么?鲁侍萍是,老爷。
周朴园三十年前,在无锡有一件很出名的事情——鲁侍萍哦。
周朴园你知道么?鲁侍萍也许记得,不知道老爷说的是哪一件?周朴园哦,很远了,提起来大家都忘了。
鲁侍萍说不定,也许记得的。
周朴园我问过许多那个时候到过无锡的人,我也派人到无锡打听过。
可是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到现在不是老了就是死了。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2《雷雨》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2《雷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5f930aeb52acfc789ebc9e8.png)
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它是性格化的,是富有动作性的,即人物的语言是是同他 的行动联系在一起的。台词的表现形式有对话、独白、旁白(登场人物离开其他人物 而向观众说话)、内白(在后台说话)、潜台词(登场人物没说出来的语言,而是用 表情表现出来的言外之意)等。
幕和场:幕,即拉开舞台大幕一次,一幕就是戏剧一个较完整的段落。场,即拉开舞 台二道幕一次,它是戏剧中较小的段落。
写作背景
关于写作意图。他说《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那 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 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曹禺 选集•后记》),“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需要”,“仿佛有一种情 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 会。”(《雷雨》序)
《雷雨》
曹禺
情景导入
雷雨是最激烈的天气现象,它以其迅雷不及掩耳的凌厉声势,以其席卷 一起阴霾、冲刷所有郁闷的强悍威力,铺天盖地、霹雳摇滚而来。高尔基在 《海燕》中曾纵情呐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现代戏剧家曹禺的一 鸣惊人之作就是《雷雨》,让我们一起走进《雷雨》,去探究那个金钱主宰 、虚伪修饰、罪恶积聚的世界中的不同人物的命运吧。
人物语言 动作性 • 个性表现力 • 抒情性有潜台词 • 动听上口 • 浅显易懂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第二课《雷雨》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第二课《雷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8ef2a3a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ab.png)
父子相见不相亲却相斗 母子相见不相亲却相怨 兄弟相见不相识却相仇
(1)相遇诉旧怨
侍萍,是你?
四凤的妈 熟知旧衬衣?!
姓鲁
姓鲁
她没有死?!
修墓
熟知旧事?
无锡口音!
关窗
周朴园: 奇特——疑虑——慌张——惊惧 鲁侍萍: 怨恨,内心复杂
周朴园的心理变化过程
你,你贵姓?
鲁大海形象分析
• 鲁大海是工人阶级的真正代表。他忠心耿耿地 为工人弟兄争取权利,同资本家展开针锋相对 的斗争。他是觉醒的工人阶级,通过周朴园的 行为看清了其为赚钱什么都干得出来的资产阶 级的本性。面对虚伪冷酷的周朴园,他彻底地、 义正辞严地揭露了其灭绝人性和滔天罪行。他 顽强地同周公馆的一群打手对打,痛骂周家的 人是一群强盗。尽管在这场斗争中他是失败者, 被工厂开除,但他却表现出了工人阶级的大公 无私和英勇顽强的反抗精神。当然,他有斗争 经验不足,幼稚而又鲁莽等弱点。
• 2、周婚后生活不美满,更加深了他对侍萍的 怀念。和周结婚的第一个门当户对的阔小姐, 身体不好,加上周不爱她,婚后不久就死了。 繁漪个性傲慢,根本不是周喜欢的那种女人, 在这种情形下,周自然更加怀念他的初恋情人。 3、对于周对鲁的怀念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作者曹的观点是“是真实的,绝对是真实的”。 4、而当侍萍奇迹般的站在他的面前时,周为 什么畏惧、愤慨、赶她走?因为他畏惧鲁的出 现会危及到他的名誉、地位、家庭。
周朴圆与鲁大海的矛盾冲突——罢工 与反罢工矛盾(阶级斗争)
周鲁两家的矛盾冲突的根源是什么?
周朴园是封建资本家的代表,鲁家母子 是善良的下层劳动人民,他们在阶级地位和 思想意识上存在着截然对峙的矛盾,这一悲 剧深刻地反应了阶级剥削和压迫,暴露了半 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罪恶。正是由于这阶级 根源矛盾冲突特殊猛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雷雨》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雷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b070c7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dd.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雷雨》教案《雷雨》教案课题:《雷雨》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话剧相关文学常识。
2、明确人物关系,了解戏剧冲突。
3、通过品味富有个性化、动作性的人物语言,把握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特殊心态及其个性特点。
4、品味戏剧台词的丰富的内涵,透析它们的言外之意;5、概括戏剧中揭示的思想主题。
教学重点:学会揣摩戏剧语言,初步了解人物复杂个性。
教学难点:认识资产阶级伪善、冷酷、凶狠的阶级本性及其腐朽家庭生活,从而认识旧社度的黑暗和罪恶。
课程类型:新授课教具准备:导学案、多媒体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精讲点拨、归纳小结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语:雷雨是最剧烈的天气现象,它以其迅雷不及掩耳的凌厉阵容,以其席卷一起阴霾、冲刷一切郁闷的刁悍力,遮天蔽日、霹雳摇滚而来。
高尔基在《海燕》中曾纵情呐喊“让狂风雨来得更强烈些吧!”现代戏剧家曹禺的一鸣惊人之作就是《雷雨》,让我们一起走进《雷雨》,去探讨那个款项主宰、虚伪修饰、罪行积聚的世界中的不同人物的命运吧。
一、自主研究:(学案和课本)1.戏剧知识介绍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
它借助文学、音乐、跳舞、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糊口。
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戏剧文学,指的是供舞台表演使用的文学剧本。
戏剧的要素主要包括:戏剧冲突、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形象。
中国的戏剧,古代与现代不同迥异。
古代戏剧称为“戏曲“,主要包孕南戏、杂剧、传奇以及各类地方戏。
现代戏剧主要指的是20世纪以来从西方传入的话剧、歌剧和舞剧等,其主体是话剧。
戏剧按表现形式分为话剧、歌剧、舞剧等;按内容形式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等;按题材分为现代剧、历史剧、儿童剧等;按篇幅分为多幕剧、独幕剧。
2.走近作者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
中国现当代剧作家。
生于天津一个官僚家庭,祖籍湖北省潜江市。
1930年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研究。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课件 2雷雨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课件 2雷雨](https://img.taocdn.com/s3/m/5b94754ca0116c175e0e4815.png)
2雷 雨
首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
类文悦读 美文品读 素材开发 每课一法 微写作
周 冲 (见着四凤高兴地)四凤!
鲁四凤 (奇怪地望着)二少爷!
鲁 贵 (谄笑)您别见笑,我们这儿穷地方。
周 冲 (笑)这地方真不好找。外边有一片水,很好的。
鲁 贵 二少爷。您先坐下。四凤,(指圆椅)你把那张好椅子拿
-6-
2雷 雨
首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
背景助读 Leabharlann 识链接 基础梳理2.写汉字
词语
气 gài 慷 kǎi 哭 tí dì造
易错字
概 慨 啼 缔
词语
mèi 心财 滋 wèi 服 shì 有 shì无恐
易错字
昧 味 侍 恃
3.解词语 (1)郁热:闷热。郁,积聚而不得发泄。 (2)汗涔涔:形容汗水不断地流下。 (3)一帆风顺: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 碍。 (4)谛听:仔细地听。谛,仔细。
-14-
2雷 雨
首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1.戏剧写周、鲁两家的矛盾,为什么要以《雷雨》为题? 提示:“雷雨”既是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也是20世纪30年代正在 酝酿的一场社会变革。 参考答案:
观 《雷雨》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故事的高潮、 点 悲剧的发生都集中在雷雨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可以说,“雷 一 雨”是整个戏剧的自然环境。 观 “雷雨”是社会环境的暗示,作品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 20 点 世纪 30 年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沉闷压抑的空气里,一 二 场变革现实的“大雷雨”正在酝酿,即将来临。 观 暗示蘩漪、梅侍萍等人物“雷雨式”的性格。蘩漪挣扎在周家 点 沉闷压抑的空气里,年轻的生命中却有着雷雨爆发的冲动;梅 三 侍萍挣扎在苦难的生活中,在周家的客厅里终于爆发。
高中语文 第2课《雷雨》 新人教版必修4PPT课件
![高中语文 第2课《雷雨》 新人教版必修4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81bf626a26925c52cc5bffa.png)
嫉妒,通知四凤的母亲侍萍把她领走,而侍萍正是三十年前被
周朴园始乱终弃的侍女,她正是周萍的生身母亲。而被她带走
的儿子鲁大海却又在周朴园的矿上做工,作为罢工的工人代表,
正和周朴园面对面地展开斗争。这些矛盾同时在这天下午激化,
趋向高潮。经过一番矛盾冲突,周萍、四凤知道了他们之间原
来是同母兄妹,于是已经怀孕三个月的四凤触电而死,繁漪的儿
弄清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了解矛盾冲突,把握主题思想
要求:分角色朗读课文,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 言,分析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特征
12
品味周朴园的语言(潜台词)
你,你贵姓? ——似曾相识,内心仍很平静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感意外,疑惑
(忽然立起)你是谁? ——更疑惑,感有事发生(有不祥之
感),有点慌
(徐徐立起)哦,你,你, ——心中释然,有些不知
子周冲为救四凤也送了命,周萍也开枪自杀.这个罪恶的大家庭
终于崩溃了.而这一切都是在雷雨之夜进行的,这就以象征的手
法告诉人们: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变革中
国现实的大雷雨即将来临.
8
• 时间: 一个夏天的午饭后 • 地点: 周公馆的客厅里
体现了戏剧的什么特点?
9
《雷雨》节选的这一部分以鲁大海出场为界,可分为两 部分。 请同学们分别概述这两部分的内容。
你是——
所措
哦,侍萍!(低声)是你?——知道眼前是谁,但抱侥幸
心理,不愿也不敢承认这
是真实的。
13
品味周朴园的语言(潜台词)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谁指使你来的? (冷冷地)三十年的功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 《雷雨》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 《雷雨》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b5d4dce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91.png)
_把__她__磨__练__得__坚__强__勇__敢__。__另__外__,__她__对__周__朴__园__也__残__留__有__一__些__感__情__。__在__对____
话中,鲁侍萍既有意识地在隐藏自己的身份,又在语言动作中不断
地表露出自己的特征,这正是剧中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
探究 与点
目
新中国成立后,写了《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
链
接
课文导
读
2.作品背景
曹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他青少年时代在目睹了半
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后,产生了强烈的反抗情绪,经
过几年酝酿、构思,1933年在清华大学读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
女作《雷雨》。作者在谈到写作意图时说,《雷雨》是在“没有太
2.写对字形
汗cé涔nc涔én( ) cén(岑 )寂
d谛ì( d缔ì( t啼í(
)听 )造 )哭
栏 目
链
敲z诈hà( ) zh缜ěn( )密
接
zé(咋 )舌 sh慎èn( )重
惭z怍uò( ) di滇ān( )池
字形小贴士
追本溯源,巧记汉字
“山”是个象形字。金文的形体,就像有三个山峰的
大山之形。小篆的形体,仍有三个峰,但已不像大山之形了。
栏
阳的日子里的产物”,“那个时代,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
目
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
链 接
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
课文导 读
又说“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需要”,“仿佛有
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激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
栏
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雷雨》教学素材(教材、课标、效果、学情分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雷雨》教学素材(教材、课标、效果、学情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5b415f7cc22bcd126ff0cd3.png)
2 雷雨教材分析《雷雨》是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这个单元是高中唯一的戏剧单元,构成本单元的4部剧作兼及古今中外。
学习重点是戏剧冲突、戏剧人物和戏剧语言。
通过学习,将使学生了解戏剧常识,培养戏剧意识,解读名家名剧,同时,可以借此机会体会、比较、鉴别不同风格、不同时期剧作的特色,步入戏剧殿堂的瑰丽之门。
(一)对教材的理解四幕话剧《雷雨》是曹禺先生的成名作,更是中国现当代戏剧扛鼎之作。
1932年它一经问世,就轰动了整个文坛,成为中国戏剧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
文本节选的是《雷雨》的第二幕,共有两场戏:第一场,周朴园同鲁侍萍的再次相见,主要写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冲突,第二场,周朴园与鲁大海、侍萍与周萍相见,写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矛盾冲突。
文本以1925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周、鲁两家之间复杂的伦理关系和尖锐的阶级矛盾,深刻地揭露了上层社会腐朽罪恶的生活,反映了旧社会的黑暗现实。
在各类文学作品中,戏剧的矛盾冲突最为集中。
因为戏剧表现的时间和空间有限,只有把生活中的矛盾集中起来,才能突出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
戏剧塑造的人物形象应该是活灵活现的,具有鲜明个性。
戏剧冲突、戏剧人物都是通过一定的戏剧语言表现的,其中戏剧人物的语言(台词)对展开戏剧冲突、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思想起重要作用。
基于此,在教学教程中拟重点考虑这样一些方面的问题:1.初学戏剧,应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戏剧的基础知识。
2.《雷雨》是部现代剧、话剧、多幕剧 (四幕) 、悲剧,反映的是20年代正在酝酿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现实,老师要从历史和文学的角度简介当时社会现状和社会矛盾。
3.戏剧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尖锐而集中的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人物。
因此,学习本文要认真把握本文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复杂矛盾,通过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来分析人物心理和人物性格。
4.戏剧中人物语言常常有潜台词,要认真分析矛盾冲突过程中人物语言的潜台词,便于把握人物个性。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2课《雷雨》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2课《雷雨》 新人教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039ddfc34431b90d6d85c75f.png)
把同志描写得光辉夺目,以 致你已经完全认不出他的容貌; 但对于敌人却总是用一种黑的颜 色来描写,而且差不多总是把他 描写成一个实足的傻瓜或魔鬼。 我认为这不是正当的。
——高尔基
分析鲁大海形象
鲁大海被周朴园宣布开除后,又是怎 样同周朴园斗争的?
分析:鲁大海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周朴园为了 赚钱什么都能干得出来的阶级本性,在愤怒痛斥 周朴园用金钱收买工人败类平息罢工斗争的同时, 无情地揭露了周朴园的血淋淋的发家史:在哈尔 滨包修江桥时,故意叫江桥出险,淹死2200名小 工,每个小工的性命他扣 300块钱。之后,又顽 强地跟周朴园的打手们“还手”对打,痛骂周家 的人是一群强盗。
思考2 如何理解侍萍拒收周朴园的钱?
鲁侍萍是一个旧中国劳动妇女形象。她正直、 善良,但是在周公馆却备受凌辱和压迫。大年三 十的晚上,被周家赶出家门,她走投无路,痛不 欲生,跳河自杀。遇救以后,一直挣扎在社会最 底层,含着怨愤生活了三十年。生活磨炼了她, 使她认清了周朴园的本性,勇敢地控诉周朴园的 罪行。她以撕毁五千元支票的举动,这表现了她 对残酷现实的清醒认识,对周朴园的蔑视和对不 公平社会的抗议,表现了她的骨气和尊严。她的 唯一的要求就是“见见我的萍儿。”表现出她那 纯洁、崇高的母爱。她终于由一个无知幼稚的侍 女成为一个有骨气、有尊严的女人。
课文以鲁家母子的离去作为结束。 那么周朴园作为一个典型形象塑造其 社会意义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认真讨 论一下。
分析:周朴园形象的成功塑造, 深刻地揭示出几千年来的封建制度有 一种可怕的统治力量,也反映出在半 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长成的资产阶级, 同封建阶级有着深刻的政治的、经济 的、思想的血肉联系。
归纳周朴园的1
周朴园和鲁侍萍 的见面是偶然的, 鲁侍萍认出了周 朴园,而周朴园 并没有认出鲁侍 萍,那么鲁侍萍 为什么不立刻表 白自己的身分并 当面斥责周朴园对她的迫害和30多年来的悲惨遭遇, 而是以叙述别人的故事的口吻诉说自己的遭遇呢?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一单元雷雨教学课件共22张PPT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一单元雷雨教学课件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9ec3434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9b.png)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有关戏剧的根本文学常识、作者根本情况、?雷雨? 的故事情节、主要人物以及相关评价。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品读戏剧语言的能力,把握人物的性格的能力, 感受人性的复杂。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对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有一个区分,懂得简单 生活的珍贵。
作者简介
1910年9月24日,曹禺出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 家庭,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山县。1933年在清华 大学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多幕话剧?雷雨?,以 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第一次显示了他的 艺术才华,引起了戏剧界的震动。作家在谈到写作意图 时说,?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那 个时候,我是想对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 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是我的 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曹禺选集•后记?〕, “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仿佛有一种 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 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雷雨·序?〕
明确两对矛盾
1.周仆园和侍萍的矛盾冲突〔三十年生死恩怨,爱情的纠葛〕 ——矛盾焦点
2.周仆园和鲁大海的矛盾冲突〔罢工与反罢工,阶级斗争〕 ——本质冲突
重点段落:细读文本第一场
1.提问:周朴园和鲁侍萍的见面是偶然的,鲁侍萍认出了周朴园,而周朴园并没有 认出鲁侍萍,那么鲁侍萍为什么不立刻表白自己的身分并当面斥责周朴园对她的迫 害和30多年来的悲惨遭遇,而是以表达别人的故事的口吻诉说自己的遭遇呢? 明确:30多年的悲惨遭遇和痛苦的经历已经把她的性格磨练得坚强勇敢,她对残 酷的现实充满了愤怒,但她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不幸是腐朽的制度造成的,而是把 这一切不幸归结于“报应〞和“命运〞;而且,善良的品性又使她在周朴园的“忏 悔〞中产生的某种轻信和谅解。在对话中,她既有意识地在隐蔽自己的身分,又在 语言动作中不断地表露出自己的特征,这正是剧中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 。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2课雷雨》教学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2课雷雨》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9a04f4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75.png)
雷雨
教学课件
学国学
1.夫法者,天下之准绳也。 ——选自春秋·文子《文子》
【译文】 法律,是天下人做事的共同遵循,也是统治 者裁量是非的根本依据。
【评说】 “无规矩不成方圆”,修身如此,齐家如 此,治国如此,平天下亦是如此。遵循一成之规,是一 个集体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集体中个体的基本素质。 但是法的存在,往往遇上权力的挑战。权力也是人类社 会的基本存在,只要有群体,必然有差异,差异就是权 力的基础。但权力深植于人性,在人性善恶的两边中, 权力常会选择与恶互为借力,如果无法得到规制,权力 与恶的人性相互作用,就会成为集体权益的公敌。
1.[理解台词内容]“周朴园:你是新来的下人?”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昔日的恋人,相逢却不相识,可见侍萍变化 之大,暗示侍萍经历了无尽的磨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周朴园当年抛弃侍萍,他自己也知道这是一段
不光彩的过去,现在要跟人谈起,还小心翼翼,如果对方 对此事略知一二,他就企图改变侍萍的身份扭曲事实,掩 盖自己的罪行。甚至我们还可以认为,三十年后的周朴园 早已变得俗气虚荣,看不上侍萍的婢女身份。说侍萍是 “小姐”,从而美化他们的爱情,足见他的“虚伪”。
副主席、主席,中国作协理事,北京文联主席,中央戏 剧学院院长、名誉院长,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协委员。 其著作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明朗 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雷雨》《日出》是 他的代表作。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雷雨》讲解与例题(附答案)89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雷雨》讲解与例题(附答案)89](https://img.taocdn.com/s3/m/82713932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e9.png)
2 雷雨在中国现代戏剧中,没有哪一部戏剧能够像《雷雨》这样震撼人心。
两个家庭八个人物在短短一天之内发生的故事,却牵扯了过去30年剪不断、理还乱的恩恩怨怨,狭小的舞台上不仅上演了伦理的矛盾,阶级的斗争,还有发自灵魂深处的呐喊。
有人说:“说到《雷雨》,我应当告白,亏了它,我才相信中国确乎有了近代剧。
”可见其影响深远。
学习本剧,一要用心体会台词的精妙,二要鉴赏剧中所揭示的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雷雨》是曹禺先生1933年创作的优秀话剧剧本,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
该剧共四幕,讲述了如下故事:一个闷热的午后,从济南来到周公馆看望女儿四凤的鲁侍萍与周公馆的主人周朴园不期而遇。
30多年前,周朴园和女仆梅侍萍相爱,后来,周家为了与一位门当户对的小姐结亲,在大年三十晚上赶走了梅侍萍,强迫她留下了长子周萍,带走刚刚出生三天的病重的次子。
侍萍被逼投河,幸而被救。
此后她嫁给了鲁贵,又生了女儿四凤,自己改名鲁侍萍,带走的儿子也改名鲁大海。
岂料30年后,不但鲁贵在周家当差,而且女儿四凤又像她当初一样,来到周家做佣人,鲁大海在周家煤矿做矿工。
四凤同周家的大少爷周萍相爱,并已有孕在身;周家年轻的太太蘩漪与周萍有不清白的关系,而四凤却又要面对周家二少爷周冲的爱情,鲁大海也与罢工工人来和周朴园谈判。
当一切血缘情仇的谜底被揭穿时,一场大悲剧发生了:四凤、周冲触电身亡,周萍开枪自尽,蘩漪发了疯。
课文节选的是全剧的第二幕。
展示的是30年后相遇时他们之间复杂的矛盾冲突。
节选的这部分一共是两场戏。
前一场写周朴园与侍萍的矛盾冲突,先写他们不期而遇,通过叙谈交代了故事的原委;后写他们各自的处境,并进行了激烈的思想交锋。
后一场戏主要写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矛盾冲突,揭露了周朴园作为资本家对罢工工人的血腥镇压及其罪恶的发家史。
★曹禺(1910—1996),现代剧作家,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江。
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北京人》《胆剑篇》《王昭君》等著名剧本。
人教版必修四第一单元第2课《雷雨》(共66张)
![人教版必修四第一单元第2课《雷雨》(共66张)](https://img.taocdn.com/s3/m/acfeab19844769eae009ed46.png)
己的罪恶,急于赶走侍萍,免 得夜长梦多威胁到自己的生活。
请说明你的理由
1、周朴园还爱侍萍吗? 2、他对侍萍的怀念是出于真心还是出于 假意? 3、这三十年的纪念仅仅是一场表演吗? 4、认出侍萍后的“愤怒”,与前面周朴 园的反复表白是否矛盾?如何理解?
从课文的对话可以看出,周朴园三十年来 一直没有忘记过鲁侍萍。 每年四月十八日,都不忘为她做生日,一 切都按照她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我们也的 确看到他屋子里的家具还是从前侍萍喜欢的旧 物,而且陈设布置仍按三十年前侍萍用时的样 子。 甚至因为侍萍在生周萍时生了病,总要关 窗户,还是不许人打开。 他穿衣服不管是雨衣、衬衣,都爱穿旧的 而不爱穿新的。
第二场:周朴园同鲁大海针锋相对的斗争 冲突。
1、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焦点—— 三十年生死恩怨 (爱恨的纠葛) 2、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矛盾焦点—— 罢工与反罢工的尖锐矛盾 (阶级的斗争)
研究课文: 周朴园同鲁侍萍的冲突。 第1层:周朴园和鲁侍萍相认; ——(相遇述旧怨) 第2层:周朴园和鲁侍萍“交锋” ——(相认生新恨)
这样一个人,你说他没道德,他可觉得自己 高尚得很,觉得自己最崇高、最了不起了,他是 那么“多情”,那个被他糟蹋过的丫头,被他升 格为“前妻”了,甚至连这个丫头生了孩子的那 间房子,房子里的摆设,他都一直保持原样,不 准别人动一动,他自以为是好丈夫、好父亲、正 人君子,其实是一个在家专制横暴的魔王。 他这个人永远觉得自己是正确的,当三十年 后侍萍又来到他家见到周萍时,他让周萍跪下, 说:“不要以为她出身低下,却是你生身之母, 不要忘了……”多么冠冕堂皇!多么虚伪!
四幕话剧(“三一律”原则)
集中的地点
集中的时间 集中的事件
集中场景 集中时间 戏剧冲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雨》教案教学目标:1.简介戏剧的有关知识,了解作者曹禺及有关《雷雨》的介绍。
2.理清人物间的关系,梳理节选部分的剧情。
3.通过把握矛盾冲突,品味语言,认识剧中主要人物周朴园和鲁侍萍的思想性格特征,把握文章的主题。
教学过程:一.预习补充1.戏剧知识介绍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借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按照不同的标准,戏剧可分为不同的种类:A 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话剧(如《雷雨》)、歌剧(如《白毛女》)、舞剧(如《丝路花雨》)B 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独幕剧、多幕剧(如《雷雨》)C 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历史剧(如《屈原》)、现代剧(如《雷雨》)D 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悲剧(如《屈原》)、喜剧(如《威尼斯商人》)、正剧(如《白毛女》)戏剧的几大要素: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戏剧的语言:台词和舞台说明戏剧语言的特色有三个:一是动作性;二是个性表现力;三是抒情性;四是有潜台词;五是动听上口,浅显易懂。
2.曹禺介绍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湖北潜江人,我国杰出的剧作家和“当代语言艺术大师”,和“巴金”“老舍”合称“巴老曹”。
作品有《雷雨》《日出》《原野》《蜕变》《北京人》《明朗的天》《胆剑篇》(与人合作)《王昭君》等剧本。
曹禺写《雷雨》时才23岁,正在清华大学读四年级,《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更是现代戏剧成熟的标志。
3.介绍《雷雨》剧情和人物关系看课文注解。
师生共同理清人物关系周朴园鲁侍萍鲁贵蘩漪周萍周冲鲁大海四凤二.研习课文1.导语设计我们今天来学习中国现代一部著名的戏剧——《雷雨》。
根据上面的分类,它属于现代剧、话剧、多幕剧(四幕)和悲剧。
《雷雨》是一部家庭悲剧,那么,它到底有多悲呢?它最后的结局是这样的:在一个雷雨之夜,两个关系复杂的家庭中,有两个年轻人触电而死,一个年青人饮弹自杀,两个妈妈,一个疯了,一个呆了,剩下一个孤老头,形影单吊。
那么,到底这样的悲剧是谁造成的呢?我们学习了课文,再一起来探讨。
2.学生阅读文章,理清情节结构。
(有条件的可分角色阅读)节选部分共两场戏,以课本p21“可是你——”为分水岭。
①周朴园与侍萍30年后以外相逢并相认。
又可分为两部分:过去和现在②周朴园与鲁大海间的激烈矛盾冲突。
3. 阅读课文分析周朴园的性格特征。
(结合课后练习一)析:从开头到“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这一段是写周朴园和鲁侍萍的矛盾冲突,写他们相隔30年后从相遇到相认的过程。
(1)看对话周:梅家的一位年轻小姐,很贤惠……——你知道么?鲁: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问:为什么侍萍明明是婢女,周朴园却说是“小姐”,而侍萍自己却强调说“不是小姐”?提问后明确:周朴园当年抛弃侍萍,他自己也知道这是一段不光彩的过去,说出来会影响自己的名声,而现在要跟人谈起,当然就得小心翼翼,维护自己。
所以,他这里表面上像在赞扬侍萍,实则是想掩盖自己的罪行,表现出他“虚伪”。
而鲁侍萍说不是“小姐”,表面上是否定自己,实则是想揭示出周朴园的隐私跟虚伪,表现出她的“正直”(2)划出这一部分有关周朴园的舞台说明,这些舞台说明表现出周朴园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平静——猜疑——紧张——不知所措3 周朴园毕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他的“不知所措”只持续了那么一会,他马上意识到眼前这个人可能会对自己造成不利,于是,立刻变脸。
“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1)这三句话包含了丰富的潜台词。
潜台词就是言外之意,说话人心中真正所想的。
而这些潜台词也正是最能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请思考讨论一下这三句话的潜台词。
提示:“你是想借机来敲诈我”“你幕后一定有不怀好意的人指使你来”“三十年了,你还是不忘旧仇,还想利用过去的关系来敲诈我”(2)小结:在周朴园看来,人与人之间就是尔虞我诈,发财致富全靠敲诈、暗算。
这些潜台词暴露了周朴园阴暗卑劣的内心世界,他这里完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3)当周朴园知道鲁侍萍并不是为他而来,又面对她的强烈控诉,他又是怎样应对的?“我们可以先不必哭哭啼啼的”“我看过去的事就不必再提了吧”“你的生日——四月十八……弥补我的罪过”明确:周朴园先是想用缓和的语气“稳住”鲁侍萍,见鲁仍然很激动,又采取了“柔情攻势”,这种柔情其实是一种“哄骗”。
我们不否认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有一定的真实性,可更要想到,这么多年来,周朴园的家庭生活并不愉快,他现任妻子骄傲、冷漠、倔强,他怀念印象中年轻美丽,温柔可人的侍萍是出于自己内心得需要,是一种“自我救赎”,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慰藉。
这里体现出周朴园“伪善”的特点,而鲁侍萍却由于本性的“善良”,对他产生了一定的谅解,安定了情绪。
(4)当鲁侍萍稳定下来后,周朴园有没有继续回忆往事?他想到的是如何尽快地解决这件事,而当侍萍提出要看一眼大儿子时,周朴园是怎样说的?“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到周家来”——自私、残忍、从周朴园跟鲁大海的矛盾冲突中又可看出周朴园怎样的性格特点呢?问:周朴园有没有打算认鲁大海这个儿子?提问明确:没有!“我只知道你是罢工闹得最凶的工人”这句话双关,对鲁大海来说就是你闹得这样凶,小心收拾你,同时话中带话地告诉鲁侍萍,他不会也不想认这个儿子。
——冷酷周朴园不单不认,最后还把鲁大海给开除了,目的无非是想从此与鲁家毫无瓜葛。
体现出他心狠手辣、奸诈。
学生概括周朴园的人物性格特征:虚伪、自私、残忍、冷酷、心狠手辣、奸诈鲁侍萍与周朴园的对话,从私生活的领域揭露了周朴园的反动阶级本性。
鲁大海与周朴园的对话,从社会生活的领域揭露了周朴园的反动阶级的本性。
4.学生可据此概括鲁侍萍的人物形象特征:我们通过鲁侍萍的有关语言来分析一下这个人物的个性。
注意运用有关句子来说明鲁侍萍是一个怎样的人。
……①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②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③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④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⑤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刚强,自尊,觉醒,坚强鲁侍萍是一个下层劳动妇女,是一个受侮辱,被损害的女子,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既善良温柔婉约,又不乏坚强。
三十年前被周朴园始乱终弃之后,曾投水自尽,所幸获救,在接下来的上十年里,为了生计,鲁侍萍带着孩子流落他乡,尝尽了世间冷暖,终于使她逐渐坚强。
三十后与周朴园不期而遇,她深刻的认识到周朴园的自私虚伪本质,拒收周朴园的钱。
这表现了她对残酷现实的清醒认识。
她心地的磊落及对周朴园的轻蔑和愤恨体现了她的尊严、骨气以及对命运的抗争。
5.归纳主题通过一个封建资产阶级的家庭内错综复杂的矛盾,提示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反映了正在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上世纪20年代中国的社会现实。
三.作业:①课后练习二。
②新学案练习课外补充:1、结构紧凑集中: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集中:(三一律,戏剧创作的特点)因为剧本的演出,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要求故事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尽可能集中。
周朴园在家策划破坏工人罢工;鲁侍萍不愿女儿帮人,前来寻找在周家作使女的四凤;鲁大海代表工作来找董事长谈判。
这样,就使得三个人物在一个夏天的午饭后,在周公馆客厅里相遇了。
通过鲁家母子的控诉,把周朴园三十多年来在家庭和社会上的罪恶活动揭露出来。
其中侍萍被周家赶出,含恨投河及母亲被气死等情节,因受舞台演出的限制,都是由人物对话表现出来的。
2、人物语言的个性化:《雷雨》中,人物的语言不仅符合人物的身分,而且随着剧情的发展和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作者在用词和语气的处理上,也都相应有所变化,剧中人因出身、地位、经历、个性不同,所以他们的说话口气,措词风格也不同。
周朴园盛气凌人,侍萍抑郁平缓,鲁大海直截了当。
ˆ人物语言还和他们所处的时代的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相适应。
这在周朴园的企图用金钱来平息侍萍的对话中表现得非常突出:,不仅表现出资本家的本性,也把他急于赶走侍萍,使自己的罪恶不致败露的心理状态刻画得活灵活现。
侍萍悲愤地说:,充分表现了她的悲愤和仇恨及发自内心对周朴园的轻蔑和愤恨,也表现了侍萍的刚毅与倔强。
侍萍看到周萍打鲁大海后那几句话欲言又止、随口又改的话,把她当时痛苦、愤恨、失望的心情充分表现出来了。
因而使人物形象更真实、鲜明。
3、雷雨剧情:大少爷周朴园诱骗了女仆侍萍,生下两子,后因娶“有钱门第的小姐”,把产后三天的侍萍撵出门,逼得她抱着小儿子投了河,他则娶年仅十七的蘩漪为妻。
蘩漪不满他的冷酷和专横,三年前和小她七岁的周萍发生暧昧关系。
周萍虚伪如父,厌倦了这种关系后便转而追求侍女四凤,殊不知四凤是他的同母异父之妹。
原来侍萍投河遇救,嫁鲁贵,生子鲁大海和女四凤。
鲁大海在周朴园矿上做工,还做罢工工人代表。
势利贪心的鲁贵把四凤带去周家,侍萍所担心的事不幸发生。
蘩漪闻知鲁妈(侍萍)从外地回来,如其带走四凤。
侍萍和周朴园再度相遇……雷雨之夜,侍萍逼四凤起誓永不见周家人,周萍偏又与四凤私会被鲁大海撞见……侍萍让周萍和四凤远走高飞,窥如一切的蘩漪欲愤难捺,令人锁上大门,从楼上叫下周朴园,当众揭开一切……四凤和周萍相继自杀,暗恋四凤的周冲同时触电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