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旅游资源的概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原城市群9个骨干城市之一。有10个县(市、区),面积7882平方公里,人口500万,地处京广和焦枝两大铁路干线之间,境内铁路总长400公里。距新郑国际机场100公里。兰南、宁洛、二广、郑尧4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和全国高速公路网络紧密相连,交通十分便利。平顶山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名人辈出

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在此均有考古发现。史籍最早见于公元前1324年,《诗经》、《论语》、《山海经》等著作对此地均有记载。西周时期为武王宗室应侯封地,应国以鹰为图腾,因此平顶山市又称鹰城。公元前526年,孔子与叶公曾在这里讨论治国理政之策,留下了“近者悦,远者来”的治国名言。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8处。始建于东汉的香山寺,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庙之一,千手千眼观音得道证果之地,为汉传观音文化源头。始建于北魏的风穴寺,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曾与白马寺、少林寺、相国寺并称“中州四大名刹”。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和应国墓地遗址被国家列为重大考古发现,三苏园是宋代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陵园,叶县县署是我国现存唯一的明代县衙。一年一度的马街书会,绵延700余年不衰,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平顶山被命名为“中国曲艺城”。千百年来,这方热土哺育了众多杰出人物。这里既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墨子、汉代名相张良、唐朝诗人元结和刘希夷、南宋抗金名将牛皋、清代文学家李绿园、现代著名诗人和教育家徐玉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崔琦的故里,又是世界刘姓和叶姓的祖籍地。孔子、李白、韩愈、颜真卿、苏东坡、欧阳修、范仲淹等历代文人名士,或游历于斯,或为官于斯,或安葬于斯,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

平顶山自然条件优越,山川秀美,景色宜人

这里地处南北气候过渡交汇带。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南北交融的气候条件,造化出秀美雄奇的山水景观,是我省山水旅游资源的富集区,旅游资源单体达4200多个,居全省第2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AAAA级旅游区尧山是伏牛山的龙头景区,集北国山岳的雄伟险峻与南国山水的钟灵毓秀于一体,“奇、峻、险、峭”,“秀、雅、清、幽”,一山皆是景,四季美如画,被专家赞为“大美之山”,穆青称之为“中原独秀”。佛泉寺景区有高208米的天下第一大佛——中原鲁山大佛,有重116吨的世界第一大钟——世纪吉祥钟。国家AAA 级旅游区二郎山临水而立,满山碧绿,有“水岸青山,天然氧吧”之称。画眉谷、六羊山、十八垛、灯台架,山青水秀,泉涌飞瀑,号称人间乐园。怪坡景区“下如逆水行舟,上若顺风扬帆”,被誉为“天下奇观”。全市有水库175座,年均蓄水量达30多亿立方米。沙河、澧河、汝河、干江河等重要河流和白龟湖、昭平湖、石漫滩、燕山水库,不仅惠济三省十市,而且还造就出众多的水文景观,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平顶山温泉资源丰富,历史久远,特色鲜明

这里是中原乃至全国温泉资源最丰富、开发利用最早的地区。鲁山、汝州两大温泉群以水质好、涌量大、水温高、富含多种矿物质而闻名遐迩。鲁山古称鲁阳,其上汤、中汤、下汤和碱场汤温泉相隔十公里左右,沿沙河自西向东一线排列,绵延百里,全国罕见。鲁山温泉无色无味,含有苏打、硫磺等物质,可杀菌、消毒,对人体保健,特别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神经衰弱、牛皮癣等多种

[位置•面积]

平顶山市地处河南省中南部,位于北纬33008'~34020',东经112014'~113045'之间。北与洛阳伊川、郑州登封、许昌禹州接壤;南与驻马店泌阳、南阳方城、南召缘连;西与洛阳汝阳、嵩县毗邻;东与许昌襄城县、漯河舞阳、驻马店西平、遂平交界。总面积7882平方公里,市区面积453平方公里,为豫中南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是中原城市群九市之一,在河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行政区划]

平顶山市辖二市(汝州市、舞钢市)四县(叶县、郏县、宝丰县、鲁山县)四区(新华区、卫东区、湛河区、石龙区)。截止2005年,全市共有92个乡(镇),2594个行政村,39个街道办事处,188个居民委员会。

[历史沿革]

平顶山为古地新城。平顶山市是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始建的工业城市,历史上无独立行政区域,现辖地域是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和区划调整而逐步形成的。

平顶山境域古为豫州地,殷商时期,居住着应、桀部落。西周为武王宗室应侯封地,春秋战国时期,分属韩、魏、晋、郑、楚。秦统一后,分属颖川郡、三川郡和南阳郡;汉改三川郡为河南郡,北部仍属颖川郡。晋析颖川置襄城郡,平顶山属河南郡、襄城郡、南阳郡。南北朝时,先后分属鲁阳郡、襄城郡、南安郡、汝北郡、汝南郡、顺阳郡、汉广郡。

隋朝时,分属襄城郡和颖川郡。唐代先后分属汝州、许州、襄城郡。宋元起至明清,平顶山境域分属汝州、许州和裕州。民国初年属河洛道、汝阳道,后分属豫南道、豫东道、豫西道。

新中国成立后,1957年3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平顶山市,为省辖市。

[人口•民族]

平顶山市总人口为498.5万人,其中市区人口93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26人。少数民族有回、满、蒙古、傣、苗、哈尼、土家、维吾尔、朝鲜、高山、东乡、拉祜、布依、僳僳等39个,共计68350人(2005年末统计)。

[地形•地貌]

平顶山市处于豫西山地和淮河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呈梯形缓慢倾斜。地貌类型多,山脉、丘陵、平原、河谷、盆地齐全。

西部以山地为主,多数山峰海拔为500-1000米,部分山峰海拔在1000-1600米,最高山峰是鲁山县西部边界的尧山,海拔2153.1米。东部以平原为主。在低山和平原之间,分布着高低起伏的丘陵。从南北看,大体有三列呈北西-南东展布的山地夹两组河谷平原。北部是箕山,中部是外方山东段及平顶山市区以北低山,南部是伏牛山东段及其余脉。北部夹北汝河冲洪积平原,南部夹沙河、澧河等冲洪积平原。

[气候]

平顶山市地处北亚热带向南暖温带气候过渡地带,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雨量充沛。年总日照时数为1824.2~2181.9小时,年平均气温在14.8℃~15.2℃之间,最冷月份1月,平均气温1.5℃;最热月份6月,平均气温28.9℃。年均降水量为782毫米。全年无霜期214~231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