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骚《公共政策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和路径)

合集下载

宁骚《公共政策学》(第2版)课后习题-第九章 公共政策执行【圣才出品】

宁骚《公共政策学》(第2版)课后习题-第九章 公共政策执行【圣才出品】

第九章 公共政策执行1.试述公共政策执行的含义、特点和作用。

答:(1)公共政策执行的含义公共政策执行是指政策执行主体为了实现公共政策目标,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作用于公共政策对象,使公共政策内容变为现实的行动过程。

公共政策执行的本质是遵循政策指令所进行的变革,是将一种政策付诸实施的所有行动的总和。

(2)政策执行的特点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的具体实践过程,它具有如下特点:①目标的导向性公共政策是以公共政策目标为行动方向的,政策目标是政策执行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②内容的务实性公共政策执行要面对具体的公共问题,因此其计划、步骤、措施、手段等必须务实,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

③行为的能动性执行者必须在全面领会政策内容的前提下,面对外部环境的复杂情况,能动地执行公共政策。

④手段的权威性公共政策不同于一般的道德规范,其执行具有强制性。

(3)政策执行的作用公共政策执行是政府公共管理活动的基本环节,是实现公共政策目标的最直接的决定因素。

它在政策过程中具有的地位和作用表现为以下几点:②公共政策执行是检验政策质量的唯一环节;③公共政策执行是制定后继政策的基本依据。

2.试分别论述第一代、第二代政策执行研究路径的优缺点?试述执行研究整合路径的主要模型的变量关系以及施柏丽划分的府际运作关系类型。

答:(1)第一代、第二代政策研究路径各有其优缺点,主要表现为:①第一代政策研究的自上而下路径a.这种政策执行研究的优点:第一,正确地指出了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之间存在的鸿沟,强调了政策制定者所处的核心地位,要求政策执行者必须秉承上级的意志,忠实地实现上级的意图和目的,拓宽了政策研究的视野,提高了行政效率;第二,指出了政策执行过程中多元参与者联合行动的复杂性,因而也为后来府际间关系研究视角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b.自上而下政策研究路径的缺点:第一,自上而下研究路径过多地关注与中央或高层决策者的目标设定和方案规划,容易忽视其他基层组织、地方执行机构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第二,自上而下研究路径要求完美的、天衣无缝的政策方案,这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第三,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之间的区分是不必要的、无意义的,且在政策实践过程中也难以实现;第四,自上而下研究路径偏重于个案研究,存在着局限性;第五,自上而下研究路径强调层层节制的科层制,不易发挥基层组织的积极性,也容第六,自上而下研究路径背后所隐含的是强调科学管理的泰勒主义,其忽略政策执行者的内在世界与价值观都是值得检讨的缺失。

宁骚《公共政策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政策方案的规划与抉择)

宁骚《公共政策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政策方案的规划与抉择)
2 / 19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三,行政管理本身也是一种生产性行为; 第四,社会可以通过政治呾政策的选择实现两者的协调。 对二公平不自由、自由不效率、效率不安全、公平不安全乊间的关系,人们的讣识也很 丌一致。在现实当中,这些目标乊间的关系本身就是极端复杂的,既有一致性,也会有相互 冲突乊处。 ②自由不安全的关系 a.自由不安全是矛盾的 第一,安全会造成对安全提供者的依赖; 第事,人们需要自给自足,以便能真正独立呾自由; 第三,若政府如父亲般地要保护人们克叐相互呾外来伤害,就要限制人们的自由。 b.自由不安全丌矛盾 第一,丌安全会剥夺人们真正自由的选择能力,安全则会有劣二真正的自由; 第事,完全自给自足只是虚幻的理想,能够依靠一个社区去营造一个人人自由的氛围, 公共政策能够保护叐资劣者克叐资劣者的统治。 第三,公共政策能公正、实在地区分出那些有能力做有利二自己的决策的人呾那些做丌 到这些的人。
实亊求是是确定政策目标的一个基本原则。
a.政策目标的确定必须从实际的公共政策问题出収;
b.在确定政策目标旪一定要切实可行,既丌能好高骛进,丌切实际,也丌能出二决策
者个人戒群体的某种打算而降格以求。
②面向未来
政策目标本身的一个重要特彾就是对未来的预期性,该特彾要求在确定政策目标旪必须
面向未来。
③系统协调
④明确具体
确定有关政策目标,就要使目标明确具体。对二目标中的有关概念、旪间要求、目标内
容、相关条件等都要迚行清晰界定戒说明,做到表达准确,含义清楚、单一,各项要求详绅
具体,能量化的予以量化等,以利二理解呾操作。
⑤伦理考量
公共政策作为统治阶级呾阶层实现其利益呾意志的重要工具呾手段,必然会在政策目标

宁骚《公共政策学》(第2版)课后习题-第一章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圣才出品】

宁骚《公共政策学》(第2版)课后习题-第一章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圣才出品】

第一章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1.试述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这三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答: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是公共政策研究领域里的三个重要概念。

在学科发展的早期阶段,学者们倾向于认为这些名词使用不同话语表达的同一概念,而在现阶段,主流认识倾向于认为这三者是在外延和内涵上都有明显差异的三个概念。

(1)这三个概念的联系主要为:①从对象上来看,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的关注重点尽管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三者的研究对象都是公共政策;②从研究目的上来看,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的研究都是为了获得更高效、优质的政策,达成预期的政策目标。

(2)这三个概念的区别主要为:①主体不同a.政策研究的主体是学术取向的职业学问家;b.政策分析的研究主体者政策分析者是应用取向的政府机构和其他公共组织内部的专业人员,以及民间智库的政策研究人员;c.公共政策学作为一个系统性的学科,它的研究主体既包括学术取向的政策研究学者,也包括应用取向的公共组织内部人员以及民间智库的政策研究者。

②关注的重点不同a.政策研究关注的重点和研究范围是政策内容、政策过程和政策产出,发现和验证政策与其主体和客体之间、与有关社会和自然环境诸因素之间的因果联系;b.政策分析关注的重点或研究范围是“为了政策而分析”,即分析是一个基于政策、及对政策结果进行科学评估,以期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的过程;c.公共政策学作为一门学科,它的研究重点或对象是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也就是公共决策。

③目的或目标不同a.政策研究的目的或目标是建构政策理论,创设研究方法,推动学科发展;b.政策分析的目的或目标是为了公共组织特别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决策者规划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政策蓝图;c.公共政策学的目的或目标主要是探索公共决策的固有规律,明确地以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为研究目的。

④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不同a.政策研究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是获得学术界同僚的肯定;b.政策分析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是被决策者采用并达到预期的效果;c.就应用研究、政策实践、权力运作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活动具有鲜明的功利性,以有效地控制和解决社会问题为根本诉求,十分看重研究工作对公共权力机关的功能活动所产生的作用。

宁骚《公共政策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公共政策执行)

宁骚《公共政策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公共政策执行)

第九章公共政策执行1.试述公共政策执行的含义、特点和作用。

答:(1)公共政策执行的含义公共政策执行是指政策执行主体为了实现公共政策目标,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作用于公共政策对象,使公共政策内容变为现实的行动过程。

公共政策执行的本质是遵循政策指令所进行的变革,是将一种政策付诸实施的所有行动的总和。

(2)政策执行的特点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的具体实践过程,它具有如下特点:①目标的导向性公共政策是以公共政策目标为行动方向的,政策目标是政策执行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②内容的务实性公共政策执行要面对具体的公共问题,因此其计划、步骤、措施、手段等必须务实,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

③行为的能动性执行者必须在全面领会政策内容的前提下,面对外部环境的复杂情况,能动地执行公共政策。

④手段的权威性公共政策不同于一般的道德规范,其执行具有强制性。

(3)政策执行的作用公共政策执行是政府公共管理活动的基本环节,是实现公共政策目标的最直接的决定因素。

它在政策过程中具有的地位和作用表现为以下几点:①公共政策执行是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途径;②公共政策执行是检验政策质量的唯一环节;③公共政策执行是制定后继政策的基本依据。

2.试分别论述第一代、第二代政策执行研究路径的优缺点?试述执行研究整合路径的主要模型的变量关系以及施柏丽划分的府际运作关系类型。

答:(1)第一代、第二代政策研究路径各有其优缺点,主要表现为:①第一代政策研究的自上而下路径a.这种政策执行研究的优点:第一,正确地指出了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之间存在的鸿沟,强调了政策制定者所处的核心地位,要求政策执行者必须秉承上级的意志,忠实地实现上级的意图和目的,拓宽了政策研究的视野,提高了行政效率;第二,指出了政策执行过程中多元参与者联合行动的复杂性,因而也为后来府际间关系研究视角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b.自上而下政策研究路径的缺点:第一,自上而下研究路径过多地关注与中央或高层决策者的目标设定和方案规划,容易忽视其他基层组织、地方执行机构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第二,自上而下研究路径要求完美的、天衣无缝的政策方案,这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第三,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之间的区分是不必要的、无意义的,且在政策实践过程中也难以实现;第四,自上而下研究路径偏重于个案研究,存在着局限性;第五,自上而下研究路径强调层层节制的科层制,不易发挥基层组织的积极性,也容易引起基层组织的反弹;第六,自上而下研究路径背后所隐含的是强调科学管理的泰勒主义,其忽略政策执行者的内在世界与价值观都是值得检讨的缺失。

宁骚《公共政策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政策过程及其理论模型)

宁骚《公共政策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政策过程及其理论模型)

第六章政策过程及其理论模型1.试述政策过程及其阶段划分。

试述政策过程理论模型的构建与类型划分。

进行公共政策分析为什么需要借助于政策过程模型?答:(1)公共政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政策过程不仅有着特殊的含义界定,在其运作、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同的阶段。

①政策过程的界定政策过程就是政策的生命过程,是一项政策从问题认定到政策终结的整个运行过程,这个过程是一系列相互衔接的操作性程序的有机组合,具有客观性。

②政策过程的阶段划分政策过程的阶段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种划分方法:a.三分法德洛尔把政策过程划分为前决策阶段、决策中阶段和后决策阶段,布赤豪兹把政策过程划分为民意形成、政策规划、政策执行三阶段。

b.四分法金敦认为政策过程通常分为议程设定、方案陈述、权威性选择、决策执行四阶段。

c.五分法这是一种最普遍的划分方法,但对具体阶段的划分上则各有不同d.六分法e.七分法拉斯韦尔将政策过程划分为情报、建议、规定、合法化、应用、终止、评价七个阶段。

詹金斯把政策过程划分成启动、信息、考察、决策、执行、评估、终结等阶段。

f.八分法拉谢夫斯基把政策过程划分成八个阶段,即:问题认定、议程设定、政策规划、政策采纳、预算配置、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接续。

g.九分法霍格伍德与冈恩把政策过程划分成九个阶段:决定是否要做出决定、决定怎样做出决定、问题界定、做出预测、设定目标和优先顺序、选项分析、政策执行与监控、评估与审议、政策维持、接续与终结。

(2)公共政策研究中运用的模型一般是理论模型。

理论模型或者概念模型是指一组概念或命题按照其相互间的本质联系被组织在一起,从而形成的一个逻辑结构严整的框架政策过程理论模型的类型划分a.描述性模型与规范性模型的划分。

第一,描述性模型。

描述性模型具有描述、解释、预测三大功能第二,规范性模型。

通过实施该模型以达到实现某些价值的目的,从而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b.理性过程模型与政治性过程模型的划分。

政策过程是人们在公共权力机关的主导下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

课后题解-公共政策学(第二版)-第二章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和途径

课后题解-公共政策学(第二版)-第二章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和途径

第二章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和途径1、如何理解公共政策研究的多学科性?首先,公共政策学是多学科综合的交叉学科;其次,任何一个社会科学家都不可能精通与政策研究有关的所有学科,每个政策分析者也不见得都会成为他所从事的社会科学的所有分支领域的专家,但有一点已经成为共识:“谁要想提高政策研究工作的能力,谁就必须一般性地了解各门社会科学能起到的潜在作用和它们的弊端”。

最后,公共政策问题的复杂性要求。

2、简述公共政策研究中系统分析的内容与作用。

从系统分析的内容来看,对公共政策系统的分析通常包括政策系统的环境分析、政策系统的目标分析和政策系统的结构分析三个方面。

公共政策研究中的系统分析的主要作用有:帮助政策分析人员从整体性的角度理解政策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的政策系统加以比较;鼓励政策分析人员同时对政策系统的各子系统进行研究,促使政策分析人员注意系统内部的结构和层次特点;系统分析强调并突出对未知事物和状态的探索,使人们能够在过去和现在的基础上预测未来,不断开拓新的领域;系统分析引导政策分析人员在政策分析过程中善于转换视角,从不同的角度或侧面看待政策分析中的问题;系统分析促使政策分析人员在考虑政策目标和解决问题所需的要求和条件时,也同时注意考虑协调、控制和贯彻执行等问题,并注意进行从目的到手段的全面调查。

3、运用历史或比较的方法,撰写一个公共政策学案例。

略4、试述社会阶级与阶层分析在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意义。

阶级分析就是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去观察和研究阶级社会中社会现象的方法。

对阶级结构的分析和研究,向来是中国共产党在进行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要想正确认识社会,指导社会实践,就必须用阶级分析的方法,研究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它们的政治态度和思想状况,还要分析各个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以及各阶级的相互关系。

只有这样,才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世界上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变得更加错综复杂了。

宁骚《公共政策学》(第2版)课后习题-第二章 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和路径【圣才出品】

宁骚《公共政策学》(第2版)课后习题-第二章 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和路径【圣才出品】

第二章 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和路径1.如何理解公共政策研究的多学科性?答:公共政策研究并不是孤立于其他学科的,它从多学科的视角出发对公共政策进行分析,并引入了多学科的分析路径,力求对公共政策分析的全面性和综合性。

公共政策研究的多学科视角主要包括:(1)哲学视角哲学对公共政策分析的贡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①在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的影响;②规范性哲学尤其是伦理学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2)政治学视角政治学是研究社会政治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公共政策作为一种普遍和重要的政治现象一直是政治学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一般说来,西方的政治学研究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阶段:传统政治学、行为主义政治学、后行为主义政治学。

(3)管理学视角①管理科学对公共政策研究的最大贡献是决策科学。

以西蒙为代表的决策理论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决策”,还提出用“令人满意”准则代替“最优化”准则作为决策的准则。

这些都为后来的公共政策分析作出了重要贡献。

②公共政策学与管理科学尤其是公共管理学在研究对象上有很多共同之处,它们都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解决社会公共问题,都要经过从确认问题、制定方案、实施计划到评估结果的程序。

管理学对公共政策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广泛的影响。

(4)经济学视角看待公共政策问题。

政策研究的经济学视角的基本内容是(阿马切尔《经济学与公共政策》):①经济力量是实证的或非规范的,它由事实命题而不是价值判断所组成;②经济学理论解释某些事件的结果,它允许“如果A,则B”一类的问题,一般并不预言A的出现;③经济学家倾向于用私人市场过程来解决社会问题;④经济学家倾向于花大量的心血去澄清各种选择,并使特定选择的机会成本尽可能清楚;⑤经济学家更有可能认识在现存选择中的替代机会;⑥与第五点密切相关的一点是,经济学家使用渐进的和边际的途径;⑦经济学家倾向于用个人的途径来作社会分析;⑧经济学理论对所有经济系统和体制背景都是适应的。

(5)社会学视角①公共政策学研究的大量具体政策都属于社会政策,这种研究须以社会学知识和研究成果为基础;②社会学对公共政策分析的主要贡献在于它对社会问题、种族关系、家庭问题、犯罪学和社会变革所进行的研究;③社会学中关于政策的研究是描述性的,主要集中在政策过程特别是集中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和效果评估等几个阶段;④社会学在社会控制、社会化和社会变化等广泛领域内,发展了大量的实证知识和理论,这些也都有助于理解不同公共政策的效果及公共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的行为;2.简述公共政策研究中系统分析的内容与作用。

宁骚《公共政策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政策问题与议程设定)

宁骚《公共政策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政策问题与议程设定)

第七章政策问题与议程设定一、概念题1.公共政策问题(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研;西南大学2012年研)答:公共政策问题,是指基于特定的社会问题,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采取行动,通过公共行为希望实现或解决的问题,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问题。

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涵应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社会客观现象或问题情境。

政策问题来源于社会期望与社会现状之间的差距。

(2)对上述问题的察觉与认同。

即便存在上述客观现象或问题情境,倘若它并没有被社会大多数人所察觉,它也只能是一种潜在的社会问题。

(3)价值、利益与规范的冲突。

这种冲突除了表现于个体之间,更多地表现于个体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以至于个体、团体与整个社会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4)团体的活动与力量。

让某些个人问题转变为社会问题,直至上升为政策问题,往往不是少数个人行动就能奏效的。

⑤政府的必要行动。

社会问题要列入政策议程,必须是那些被认为是很重大的问题,值得政府给予更多的注意,并依法采取政策行动加以解决。

2.政策问题的层次分析法(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答:层次分析法是对定性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它首先通过把复杂问题中的各种因素划分为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使之条理化,根据对一定客观现实的主观判断结构(主要是两两比较)把专家意见和分析者的客观判断结果直接而有效地结合起来,将一层次元素两两比较的重要性进行定量描述;然后利用数学方法计算反映每一层次元素的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值,通过所有层次之间的总排序计算所有元素的相对权重并进行排序。

其优点体现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系统灵活简洁。

具体操作中,层次分析法将政策问题的原因划分成可能原因,合理原因和可行原因三个层次的一种分析方法,其实质是一种分类分析方法。

可能原因,是指一切有可能促成某种问题得以产生的因素;合理原因,是指以科学的研究或直接的经验为基础所探查出的问题成因;可行原因,是合理原因中实际起作用的原因。

宁骚版《公共政策学》课后答案

宁骚版《公共政策学》课后答案

1.2 课后习题详解1.试述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这三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答: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是公共政策研究领域里的三个重要概念。

在学科发展的早期阶段,学者们倾向于认为这些名词使用不同话语表达的同一概念,而在现阶段,主流认识倾向于认为这三者是在外延和涵上都有明显差异的三个概念。

(1)这三个概念的联系主要为:①从对象上来看,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的关注重点尽管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三者的研究对象都是公共政策;②从研究目的上来看,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的研究都是为了获得更高效、优质的政策,达成预期的政策目标。

(2)这三个概念的区别主要为:①主体不同a.政策研究的主体是学术取向的职业学问家;b.政策分析的研究主体者政策分析者是应用取向的政府机构和其他公共组织部的专业人员,以及民间智库的政策研究人员;c.公共政策学作为一个系统性的学科,它的研究主体既包括学术取向的政策研究学者,也包括应用取向的公共组织部人员以及民间智库的政策研究者。

②关注的重点不同a.政策研究关注的重点和研究围是政策容、政策过程和政策产出,发现和验证政策与其主体和客体之间、与有关社会和自然环境诸因素之间的因果联系;b.政策分析关注的重点或研究围是“为了政策而分析”,即分析是一个基于政策、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研拟备选方案并从中选择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该目标的最优方案,以及对政策结果进行科学评估,以期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的过程;c.公共政策学作为一门学科,它的研究重点或对象是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也就是公共决策。

③目的或目标不同a.政策研究的目的或目标是建构政策理论,创设研究方法,推动学科发展;b.政策分析的目的或目标是为了公共组织特别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决策者规划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政策蓝图;c.公共政策学的目的或目标主要是探索公共决策的固有规律,明确地以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为研究目的。

宁骚版《公共政策学》课后答案

宁骚版《公共政策学》课后答案

1.2课后习题详解1.试述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这三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答: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是公共政策研究领域里的三个重要概念。

在学科发展的早期阶段,学者们倾向于认为这些名词使用不同话语表达的同一概念,而在现阶段,主流认识倾向于认为这三者是在外延和内涵上都有明显差异的三个概念。

(1)这三个概念的联系主要为:①从对象上来看,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的关注重点尽管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三者的研究对象都是公共政策;②从研究目的上来看,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的研究都是为了获得更高效、优质的政策,达成预期的政策目标。

(2)这三个概念的区别主要为:①主体不同a.政策研究的主体是学术取向的职业学问家;b.政策分析的研究主体者政策分析者是应用取向的政府机构和其他公共组织内部的专业人员,以及民间智库的政策研究人员;c.公共政策学作为一个系统性的学科,它的研究主体既包括学术取向的政策研究学者,也包括应用取向的公共组织内部人员以及民间智库的政策研究者。

②关注的重点不同a.政策研究关注的重点和研究范围是政策内容、政策过程和政策产出,发现和验证政策与其主体和客体之间、与有关社会和自然环境诸因素之间的因果联系;b.政策分析关注的重点或研究范围是“为了政策而分析”,即分析是一个基于政策、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研拟备选方案并从中选择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该目标的最优方案,以及对政策结果进行科学评估,以期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的过程;c.公共政策学作为一门学科,它的研究重点或对象是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也就是公共决策。

③目的或目标不同a.政策研究的目的或目标是建构政策理论,创设研究方法,推动学科发展;b.政策分析的目的或目标是为了公共组织特别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决策者规划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政策蓝图;c.公共政策学的目的或目标主要是探索公共决策的固有规律,明确地以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为研究目的。

宁骚《公共政策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公共政策与政策工具)

宁骚《公共政策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公共政策与政策工具)
3.从内容特彾上划分,公共政策有哪几种主要的类型? 答:公共政策的内容特彾指的是具有丌同的政策效力的各项公共政策构成一个统一的、 相互作用的政策体系。 (1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以同一政策体系内的各项政策相互间是否存在着涵盖不衍生的关系为标准,公共政策可 以划分为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
1 / 2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在公共政策学収轫和収展的历叱上,公共政策学者对如何界定公共政策作了征多 掌讨。按照概念界定的侧重点的丌同,这些定丿可分为丌同的类别:
①侧重二政策主体; ②侧重二政策斱案; ③侧重二政策结果; ④倾向二综合。 (3)本书对公共政策的含丿和内涵界定如下: ①公共政策的含丿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 实现公共利益的斱案。 ②公共政策的内涵 a.公共政策是决定、决策、对策、政策的一种特殊形态,它具有决定、决策、对策、 政策的一般特彾; b.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基本的活劢斱式戒活劢过程,是公共权力机关权力意志 的表现; c.公共政策是经由政治过程而迚行斱案的初拟、优化和择定的结果,主导这一过程的 基轴是公共权力机关不公民的关系; d.公共问题、公共目标和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三大要素; e.公共政策是一种权威性的价值分配斱案,它通过觃范、引导机关、团体和公民个人的 社会行为,有效地分配自然的和社会的各种稀有资源; f.公共政策在形式上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四章 公共政策与政策工具
1.对决定、决策、对策、政策等语词的含丿迚行辨析。公共政策学文献从哪些丌同的 侧重点来定丿公共政策?本书的“公共政策”定丿及其内涵是什举?

宁骚《公共政策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和路径)

宁骚《公共政策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和路径)

第二章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和路径一、概念题1.路径依赖(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研)答:(1)广义的路径依赖指的是前一阶段上的事件可能会对后一阶段的事件产生某种影响和制约作用;狭义的路径依赖则诉诸“回报递增”,认为某种制度模式一旦上了轨道之后,沿着同一道路继续发展的可能性会增大,这是因为该制度模式提供了比其他制度更大的收益。

(2)路径依赖在政治生活中表现为:①时间序列的重要性。

一方面,前一阶段发生的事件会对后一阶段产生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尽管在某些政治事件中出现了一些共同的变量,但若变更其出现的先后顺序则会产生不同的政治后果。

②政治制度的惯性。

一旦某种制度确立之后,由于政治制度在政治生活中的密集分布,往往会建立起一种多元平衡机制,即出现一种相互补充的“制度群”来共同维持现有局面。

③政治过程的偶然性。

由于政治制度在设计和变迁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意外后果现象,以前不重要的制度可能会在某一时刻变得重要起来;有时候还会出现这样一种局面,即一个发生在重要时刻的小事件可能引出一系列重大结果和持久影响。

④政治制度的继承性。

政治制度的创设并非纯理性建构的空中楼阁,而是在已有制度的基础之上,在特定的环境下展开,因此现行制度不可避免地会残留过去制度的成分。

2.精英理论答:精英理论将公共政策视为把握统治权力的政治精英们的价值偏好,其主要观点是:在政策过程中,公众完全是被动的,他们的要求及其行动对公共政策不会产生决定作用。

精英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少数人掌握社会价值的分配权,多数人参与不了公共政策的决定;作为统治者的少数人并非是作为被统治者的多数人的代表;从被统治的非精英阶层进入统治人的精英阶层,是缓慢且持续的过程;精英阶层对社会制度的基本价值观看法的一致性;公共政策所反映是政治精英的主要价值观;精英与公众存在信息严重不对称。

3.制度理论答:制度理论源起于传统的政治学,是指通过各种制度的科学实践研究而形成的一种系统化的理论模型。

该理论认为,公共政策与政府制度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政府制度是公共政策的母体,它在公共政策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发生着决定性的影响,不同的政府制度会导致不同的政策输出,公共政策是政府制度的产物。

宁骚《公共政策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政策系统与公共决策体制)

宁骚《公共政策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政策系统与公共决策体制)
1 / 14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程虽然是该系统的各个子系统戒政策行为者的功能活劢相互作用的产物,但是政策系统的作 用总是大亍组成该系统的各个行为者个体作用的简单相加。各政策行为者的角色不行为必定 叐制亍政策系统的结构,政策系统既有的制度觃则也直接影响着各行为者谋求利益的斱式和 意愿以及他们劤力的成功程度。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五章 政策系统与公共决策体制
1.试述政策系统的构成以及政策行为者不政策系统的关系。 答:(1)政策系统是由三大子系统即主体系统、支持系统、反馈系统构成的巨系统, 幵不其客体系统和环境有着频繁的互劢和能量交换。 ①主体系统 政策主体系统是由各类政策主体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系统。这一系统又包括三个子系统, 即政策制定系统、政策执行系统、问接主体系统。 ②政策支持系统 政策支持系统是能够快速、灵活地帮劣决策者迚行决策活劢的辅劣系统,政策支持系统 由信息传播系统、政策咨询系统、政策监控系统、政策评估系统四个子系统构成。健全和完 善政策支持系统是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 ③政策反馈系统 政策反馈系统是将政策的主体系统不客体系统、政策系统不政策环境连接起来的一个特 殊子系统。突出特点是多层次、多网络。反馈首先来自对象系统。 (2)政策行为者不政策系统的关系主要有以下两个斱面: ①作为政策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仸何政策的制定、执行和反馈,都是相关政策行为者 频繁互劢的结果。在政策系统内,丌同政策行为者围绕特定的政策议题,为着各自的利益讨 价还价、互相作用和博弈,使公共政策最终得以制定和执行。 ②政策系统又为政策行为者的存在和作用的収挥设置了框架和平台。政策系统的运行过
2 / 14
圣才电子书

宁骚《公共政策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政策问题与议程设定)

宁骚《公共政策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政策问题与议程设定)

第七章政策问题与议程设定1.试述私人问题、公共问题和公共政策问题的联系和区别。

答:(1)私人问题、公共问题和公共政策问题的联系私人问题、公共问题和公共政策问题涉及到问题,都是指个人或群体的期望和现实状态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的存在正是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

(2)私人问题、公共问题和公共政策问题的区别①私人问题私人问题是指某类问题仅仅涉及某一个人的期望与实际状态之间的差距,具有明确的个人属性,这类问题发生后,只影响某个人或少数个人,而不属于政府机关要管辖和解决的范围,应当由当事人私人自己解决。

②公共问题公共问题,是指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感知其期望的目标、价值或景况,与现实获得的价值、利益或景况存在显著差距,因而通过各种方式将其缩小差距的要求公之于众,以争取社会同情与支持,并谋求引起政府关注和予以解决的一种情境。

③政策问题政策问题是指统治集团或社会大多数人感觉到现实中出现的某种情况与他们的利益、期望、价值和规范有相当严重的矛盾和冲突,进而通过团体或组织活动要求有关社会公共组织和政府采取行动加以解决,并被后者列入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

2.公共问题的形成因素和提出主体主要有哪些?答:(1)美国学者格斯顿将公共问题事件的形成因素分为国内和国际两方面:①国内方面的因素包括自然灾害、经济灾害、技术突破、环境变化和社会的演进等五个方面;②国际方面的因素包括战争、间接冲突、经济对抗、军备升级等。

公共问题不仅会受--些客观因素的影响,还会受人们主观因素的作用。

一是虽然各种因素被归属为不同的类别和领域,然而很多因素可能同时发生,或者某一事件的发生导致了其他类别事件的发生。

二是随着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使得国内外因素相互影响。

(2)公共问题的提出主体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政府部门政府部门是公共问题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提出主体。

广义上的政府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部门,它们都会成为公共问题的提出者。

由于政府部门是政策制定者,因此它们提出的公共问题最容易进入政府的政策议程。

宁骚《公共政策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政策研究的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

宁骚《公共政策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政策研究的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

宁骚《公共政策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政策研究的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第三章政策研究的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1.某地有30所高校,分布在该市所辖的10个区内。

政府为了对已经出台的“关于高校收费改革的意见”进行政策评估,需要了解大学生对该政策的评价。

请分别设计用多段抽样和定额抽样中的交叉控制定额抽样两种办法,抽取10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的具体抽样方案。

答:(1)多段抽样具体抽样过程为:①先将调查总体——本地的30所高校按地区划分为10个群组,作为抽样的第一级单位;②再将每个地区内的高校按学校划分为若干个小群组,作为抽样的第二级单位;③采用按比例分层抽样的方法,在这10个群组内按照每个群组占抽样框内高校总数的比例,确定每个群组要抽取的样本数量,即每个地区要抽取的高校数量;再按照每个高校的学生数占该地区学生总数的比例确定每个高校所要抽取的学生数。

抽取的样本总量为1000。

(2)交叉控制定额抽样具体抽样过程为:①确定样本总体的控制特征:对本地30所高校的所有学生按照地区、年级、性别划分为16个类别。

即A地区,B地区,C地区,…,J地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男,女。

②抽取样本:采用偶遇抽样的方法,向本地的大学生随机发放1000份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三项控制特征及对政策的看法。

③对样本数额进行交叉分配:对抽取的样本按照地区、年级、性别同时进行分类,规定每个控制特征的样本分配数。

2.试述焦点团体座谈会与传统座谈会的区别。

答:焦点团体座谈会与传统座谈会的差别:(1)主持人的角色①焦点团体座谈会的主持人只是起协调作用,不起核心作用;②传统座谈会以主持人和会议的中心人物为核心。

(2)与会者之间的亲和力①焦点团体座谈会以陌生人为主要参与者,与会人员之间身份概念淡化、心态平等;②传统座谈会以熟人为主要与会者,且与会者具有可以识别的地位标志,身份概念较强。

(3)信息的互动条件①焦点团体座谈会重视现场即时互动,不需要对与会者进行事前动员;②传统座谈会通常要求与会者进行事前准备,并且可能形成一定的基调。

宁骚《公共政策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公共政策的变动、终结与周期)

宁骚《公共政策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公共政策的变动、终结与周期)

第十一章公共政策的变动、终结与周期一、概念题1.政策创新(天津商业大学2013年研)答:政策创新是公共政策主体根据政策环境变化的需求,主动改变现存政策要素的组合形态或功能,创造新政策的行为和过程,是政策主体适应政策环境变化和需要的一种积极的政策变迁。

政策创新意味着一种更有价值的、能更好满足政策环境新变化和新需求的政策要素组合代替了原有的政策安排。

政策创新的过程并不是原有政策消灭的过程,大多数时候是与原有政策同时并存、同时运行,即使是二者之间有冲突或矛盾,它所形成的政策并不是原有政策问题或目标的继承和发展,而是一种全新的开始。

2.政策分解(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研)答:(1)政策分解指的是将旧政策的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则分解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各自形成一项新政策。

当原有政策由于内容繁杂、目标众多而影响到政策绩效时,运用分解的方法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比如我国传统的社会保障是一种“就业保障”和“单位保障”模式,通过单位“办社会”来实现职工的社会保险和福利。

这种计划经济下的产物无法适应改革后的新情况。

为此,国家按照保障内容的不同,将原有的政策按类分解,形成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以及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从而能够较好地实现保障人民生活的政策目标。

3.公共政策生命周期(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研)答:(1)政策的生命周期,也就是一个完整的政策过程,它指的是公共政策经历了从问题的认定到政策的出台,再经过执行、评估、监控、调整诸环节,最后归于终结。

这样的历程是可以独立存在的,但在政策活动中,它往往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衔接、不断发展的。

(2)旧的周期的结束通常意味着新的周期的开始。

我们所认为的政策周期包括: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和认定、公共政策的制定、公共政策的执行、公共政策的评估和监控以及公共政策的变动和终结等五大阶段。

二、简答题1.简述政策变动的主要原因。

(天津商业大学2013年研)答:政策变动是政策发展的必然,是政策适应环境变化、与时俱进的表现。

宁骚版《公共政策学》课后答案

宁骚版《公共政策学》课后答案
1.2 课后习题详解 1.试述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这三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答: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是公共政策研究领域里的三个重要概念。在学科发展的早期阶段,学者 们倾向于认为这些名词使用不同话语表达的同一概念,而在现阶段,主流认识倾向于认为这三者是在外延和内涵上 都有明显差异的三个概念。 (1)这三个概念的联系主要为: ①从对象上来看,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的关注重点尽管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三者的研究对象 都是公共政策; ②从研究目的上来看,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的研究都是为了获得更高效、优质的政策,达成预期 的政策目标。 (2)这三个概念的区别主要为: ①主体不同 a.政策研究的主体是学术取向的职业学问家; b.政策分析的研究主体者政策分析者是应用取向的政府机构和其他公共组织内部的专业人员,以及民间智库 的政策研究人员; c.公共政策学作为一个系统性的学科,它的研究主体既包括学术取向的政策研究学者,也包括应用取向的公 共组织内部人员以及民间智库的政策研究者。 ②关注的重点不同 a.政策研究关注的重点和研究范围是政策内容、政策过程和政策产出,发现和验证政策与其主体和客体之间、 与有关社会和自然环境诸因素之间的因果联系; b.政策分析关注的重点或研究范围是“为了政策而分析”,即分析是一个基于政策、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研 拟备选方案并从中选择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该目标的最优方案,以及对政策结果进行科学评估,以期改进政策系统、 提高政策质量的过程; c.公共政策学作为一门学科,它的研究重点或对象是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 也就是公共决策。 ③目的或目标不同 a.政策研究的目的或目标是建构政策理论,创设研究方法,推动学科发展; b.政策分析的目的或目标是为了公共组织特别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决策者规划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政策蓝图; c.公共政策学的目的或目标主要是探索公共决策的固有规律,明确地以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为研究 目的。 ④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不同

宁骚《公共政策学》(第2版)课后习题-第四章 公共政策与政策工具【圣才出品】

宁骚《公共政策学》(第2版)课后习题-第四章 公共政策与政策工具【圣才出品】
1 / 21
圣才电子书

①侧重于政策主体;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②侧重于政策方案;
③侧重于政策结果;
④倾向于综合。
(3)本书对公共政策的含义和内涵界定如下:
①公共政策的含义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
标、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②公共政策的内涵

a.公共政策是决定、决策、对策、政策的一种特殊形态,它具有决定、决策、对策、
政策的一般特征;
b.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基本的活动方式或活动过程,是公共权力机关权力意
志的表现;
c.公共政策是经由政治过程而进行方案的初拟、优化和择定的结果,主导这一过程的
基轴是公共权力机关与公民的关系;
的途径和条件等要素。
②策略
策略是政策主体对某一特定形势制定的行动路线,是具体的行动路线。策略又被称作
“中观决策”。
③战术
4 / 2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战术是指为达到一定的战略目的,在一定的方向上和一定的时间内解决某一局部问题
的行动方案。战术又被称作“微观决策”。
基本政策,或基本国策、方针性政策、纲领性政策、根本政策,是针对某一社会领域
或社会生活某个基本方面制定的、在该领域或方面起全局性与战略性作用的政策。
③部门政策
部门政策,或具体政策、方面政策,是为在某一个特定的部门贯彻基本政策而制定的
具体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
(2)战略、策略、战术
将时间与空间这两个向度结合起来,公共政策就有了战略、策略和战术的区分。
3 / 21
圣才电子书

宁骚《公共政策学》一、二、三章真题练习

宁骚《公共政策学》一、二、三章真题练习

一单选题(一)在美国,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政策的是()A 立法决策B 行政决策C 司法决策D 执政党政策(二)当代中国各级法院和检察院在政策过程中的基本功能是()A 政策执行B 政策研究C 政策制定D政策分析(三)政策主体制约、禁止政策对象的行为,这使政策对政策对象具有()A 沟通功能B 管制功能C 监督功能D平衡功能(四)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二阶段的代表人物()A 林德布洛姆B 西蒙C 德洛尔D 戴伊(五)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A 伊斯顿B 拉斯韦尔C 林德布洛姆D 德洛尔(六)“七票反对,一票赞成,赞成的占多数”。

这个美国典故表明在决策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是()A 内阁B 总统C 国会D 法院(七)在当代中国,国家宪法和法律的解释权应归于()A 地方人民政府B 中央人民政府C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D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八)下列属于政治政策的选项是()A 国防政策B 区域发展政策C人口政策D社会保障政策(九)主导公共政策过程的基轴是()A 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B 公共权力机关与公民的关系C 立法机关与司法机关的关系D 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的关系(十)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主张抛弃自由放任政策,扩大国家的经济职能,实行国家调控,干预经济体系的运行,这一理论体系被称为()A 自由放任主义B 保守主义C 社会民主主义D 凯恩斯主义(十一)试图把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组合成为统一的理论方法体系的是()A 博弈论B 统计决策论C 大系统论D 公共选择理论(十二)决策科学与公共政策学之间的关系是()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B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C 一般与典型的关系D宏观与微观的关系(十三)当代中国的公共政策学,从主流上来看,其研究方法所依据的认识论是()A 经验主义B 后现代主义C 辩证唯物主义D 理论主义(十四)从无数项具体的个别的政策抽象出所有的政策的共同本质和属性,这就是()A 政策群B 政策链C 政策一般D政策系统(十五)公共政策学诞生于()A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B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C 20世纪50年代初D 20世纪60年达初(十六)公共政策学诞生的标志是()A 《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B 《博弈与决策》C 《隆中对》D 《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十七)公共政策系统的“神经”系统是()A 信息子系统B 执行子系统C 反馈子系统D 决策子系统(十八)典型的总统制国家是()A 英国B 法国C 德国D 美国(十九)奠定了公共政策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的“三论”不包括()A 控制论B 系统论C 信息论D 相对论(二十)公共政策系统中被称为“思想库”、“智囊”的是()A 信息子系统B 决策子系统C 咨询子系统D 反馈子系统(二十一)决定公共政策质量的是()A 国家权力B 国家能力C 国家形态D 社会形态(二十二)按政策效果分,可以将公共政策分为()A 实质性政策与程序性政策B 物质性政策和符号性政策C 能动性政策和被动型政策D 积极性政策与消极性政策(二十三)实行半总统半议会制决策体制的典型国家是()A 英国B 法国C 瑞士D 美国(二十四)下列关于公共利益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公共利益是最大多数公民的利益B 公共利益是最大多数公民利益的最大化C 公共利益与公共代价总是正相关的D 公共政策直接利益总是大于间接利益(二十五)下列关于政策与法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 政策是法的来源和动力B 公共政策是法的一部分C 政策不具有强制性D 政策对象的权利与义务是完全统一的(二十六)下列关于公共政策本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公共政策无法实现公共性与偏好性的同一B 公共权力机关代表公众制定政策,不存在自身利益C 政策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D 政策的确立和改变完全是由民意决定(二十七)美国学者詹姆斯·安德森以政策是否改变客观对象为标准将公共政策划分为()A 实质性政策与程序性政策 B 程序性政策与非程序性政策C 物质性政策与符号性政策D 初始政策和反馈政策(二十八)当代中国的政治体制是()A委员会制 B 人民代表大会制 C 总统制D 议会制(二十九)政府运用政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所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属于公共政策功能中的()A 管制功能B 引导功能C 调控功能D 分配功能(三十)公共政策是由政治性组织制定的,是国家、政府、政党为实现其政治目的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

宁骚《公共政策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公共政策学知识的应用)

宁骚《公共政策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公共政策学知识的应用)

第十二章公共政策学知识的应用一、概念题1.政策分析(天津商业大学2013年研)答:政策分析是指政策研究者和研究组织以及公共决策者,把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政策的选择和公共问题的解决,在公共政策领域内创造和应用知识的复杂的社会过程。

一个完整的政策分析过程包括六个步骤:第一,通过对问题情,境的分析,界定政策问题;第二,在明晰政策问题的基础上,确立政策目标;第三,根据政策目标,搜寻备选方案,并对其进行设计和筛选;第四,对各备选方案的前景和后果进行预测;第五,根据预测结果,评估各备选方案的优劣并做出抉择;第六,对政策实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进行评估。

因此,政策分析方法的适用与否对能否有效解决政策问题举足轻重,方法论及分析技术的研究有助于科学决策的推行,避免重大失误。

2.分析模式答:政策分析是指针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公共性问题,由专业人员通过调查研究,根据掌握的事实和数据,运用科学的司法和手段,寻求解决问题最佳对策的过程。

公共政策分析模式是指从实践概括而获得的不同的政策分析角度、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

3.制度分析答:制度分析模式是政治学家对于社会政治制度、政权体制的研究,从政治体制、政府、政党、社会利益集团、民众等政治因素与公共政策形成的关系出发进行政策分析的方式。

制度分析模式的核心理论可以这样阐述:公共政策是一定社会政治制度下的产物,政策分析主要是社会政治制度分析。

政治制度分析可以通过对政策形成机制的认识和改进,达到对公共政策的认识和改进。

根据分析内容中政治制度的不同特征,可以将分析模式分成传统制度分析模式和现代制度分析模式。

4.理性分析答:理性分析模式是指从经济角度出发,围绕政策资源的投入和政策目标达到最佳化及政策效益达到最大化所建立的分析模式。

(1)理性分析理论①西方理性分析理论最早产生于经济领域,其创始人首推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②以边沁、密尔为代表的“功利主义”者们,提出了“经济人”的分析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和路径
1.如何理解公共政策研究的多学科性?
答:公共政策研究并不是孤立于其他学科的,它从多学科的视角出发对公共政策进行分析,并引入了多学科的分析路径,力求对公共政策分析的全面性和综合性。

公共政策研究的多学科视角主要包括:
(1)哲学视角
哲学对公共政策分析的贡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①在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的影响;
②规范性哲学尤其是伦理学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2)政治学视角
政治学是研究社会政治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公共政策作为一种普遍和重要的政治现象一直是政治学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一般说来,西方的政治学研究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阶段:传统政治学、行为主义政治学、后行为主义政治学。

(3)管理学视角
①管理科学对公共政策研究的最大贡献是决策科学。

以西蒙为代表的决策理论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决策”,还提出用“令人满意”准则代替“最优化”准则作为决策的准则。

这些都为后来的公共政策分析作出了重要贡献。

②公共政策学与管理科学尤其是公共管理学在研究对象上有很多共同之处,它们都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解决社会公共问题,都要经过从确认问题、制定方案、实施计划到评估结
果的程序。

管理学对公共政策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广泛的影响。

(4)经济学视角
公共政策学的经济学视角就是采用经济学的理论假定、概念框架、分析方法及技术来看待公共政策问题。

政策研究的经济学视角的基本内容是(阿马切尔《经济学与公共政策》):
①经济力量是实证的或非规范的,它由事实命题而不是价值判断所组成;
②经济学理论解释某些事件的结果,它允许“如果A,则B”一类的问题,一般并不预言A的出现;
③经济学家倾向于用私人市场过程来解决社会问题;
④经济学家倾向于花大量的心血去澄清各种选择,并使特定选择的机会成本尽可能清楚;
⑤经济学家更有可能认识在现存选择中的替代机会;
⑥与第五点密切相关的一点是,经济学家使用渐进的和边际的途径;
⑦经济学家倾向于用个人的途径来作社会分析;
⑧经济学理论对所有经济系统和体制背景都是适应的。

(5)社会学视角
①公共政策学研究的大量具体政策都属于社会政策,这种研究须以社会学知识和研究成果为基础;
②社会学对公共政策分析的主要贡献在于它对社会问题、种族关系、家庭问题、犯罪学和社会变革所进行的研究;
③社会学中关于政策的研究是描述性的,主要集中在政策过程特别是集中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和效果评估等几个阶段;
④社会学在社会控制、社会化和社会变化等广泛领域内,发展了大量的实证知识和理论,
这些也都有助于理解不同公共政策的效果及公共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的行为;
⑤社会学对公共政策研究的另一大贡献在于微观的实证研究方法。

2.简述公共政策研究中系统分析的内容与作用。

答:系统分析已经成为公共政策研究尤其是公共政策分析的基础性方法。

(1)公共政策研究中系统分析的内容主要为两大方面:
①从系统分析的要素和步骤来看,公共政策分析过程的逻辑顺序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a.阐释目标:这是政策分析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只有正确地阐释目标,才能保证这个分析过程的正确进行。

b.寻找方案:这指的是根据政策目标来搜寻和设计出所有可能的备选方案,包括对已有方案的整理。

在此基础上,收集与方案有关的资料和数据,并进行分析。

c.预测效果:这是根据备选方案的内容和性质以及方案实施的环境和条件,对方案的效果作出估计。

d.构造模型:
e.评估方案:即选择一定的(一个或多个)标准,把各种备选方案按照优先顺序排列起来,使决策者更容易作出选择。

②从系统分析的内容来看,对公共政策系统的分析通常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a.政策系统的环境分析。

要确定政策系统的边界和约束条件,就必须对环境作出分析,而政策系统分析的许多资料也来源于环境。

因此,分析环境与政策系统的关系是接近政策系统问题的必要步骤,也是政策系统分析的重要内容。

b.政策系统的目标分析。

政策系统的目标定位是政策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的出发点,是政策系统所要达到的目的之具体化。

c.政策系统的结构分析。

政策系统结构分析的目的是要找出政策系统构成上的整体性、相关性、层次性特征,使政策系统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联在分布上达到最优结合的效果。

③公共政策研究中的系统分析的主要作用有:
a.帮助政策分析人员从整体性的角度理解政策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的政策系统加以比较;
b.鼓励政策分析人员同时对政策系统的各子系统进行研究,促使政策分析人员注意系统内部的结构和层次特点;
c.系统分析强调并突出对未知事物和状态的探索,使人们能够在过去和现在的基础上预测未来,不断开拓新的领域;
d.系统分析引导政策分析人员在政策分析过程中善于转换视角,从不同的角度或侧面看待政策分析中的问题;
e.系统分析促使政策分析人员在考虑政策目标和解决问题所需的要求和条件时,也同时注意考虑协调、控制和贯彻执行等问题,并注意进行从目的到手段的全面调查。

3.运用历史或比较的方法,撰写一个公共政策学案例。

答: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对当代西方国家的行政制度改革进行对比,得出其中的共性。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掀起了政府改革的浪潮。

尽管西方各国面临的经济社会问题不尽相同,改革的具体内容、形式、效果也有所差异,但从比较研究的视角来看,当代西方国家的行政制度改革仍有其共性。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1)行政职能市场化
西方国家行政职能的市场化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①政府行政职能定位的市场化,即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确立政府的行政职能,其目标是将原来由政府承担的部分社会职能和经济职能推向社会,推向市场,从而减轻政府负担,缩小政府规模,精简政府人员。

②政府行政职能运行的市场化,即在公共服务供给领域引入市场机制,其实质是整合政府权威制度与市场交换制度的功能优势,形成一种新的供给公共服务的制度安排。

(2)行政权力分散化
①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分权来看,它体现为中央政府将若干权力如项目管理权、法规制定权等下放给地方政府,使地方政府较之以前拥有更大的权力。

②再就政府行政组织内部层级之间的分权而言,它主要体现为压平层级,授权一线。

(3)公共服务社会化
其主要形式有三:以私补公、公私合作、授权社区
(4)政府理念企业化
美国学者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在《改革政府》一书中归纳为10 个方面,即企业化政府应当是:
①起催化作用的政府:掌舵而不是划浆;
②社区拥有的政府:授权而不是服务;
③竞争性政府:把竞争机制注入到提供服务中去;
④有使命的政府:改变照章办事的组织;
⑤讲究效果的政府:按效果而不是按投入拔款;
⑥受顾客驱使的政府:满足顾客的需要,而不是官僚政治需要;
⑦有事业心的政府:有收益而不浪费;
⑧有预见的政府:预防而不是治疗;
⑨分权的政府:从等级制到参与和协作;
⑩以市场为导向的政府:通过市场力量进行变革。

(5)政府治理电子化
面对信息技术和信息社会的挑战,西方各国均致力于发展政府信息化政策,借助信息科技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治理质量,并通过构建电子化政府提高国家竞争力。

4.试述社会阶级与阶层分析在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意义。

答:社会阶级与阶层分析在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意义为:
(1)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阶级的存在是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的。

阶级在实质上是一个经济范畴,它是特定生产关系和物质利益的主体和承担者。

在阶级社会中,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对立归根到底是经济利益上的对立。

阶级分析就是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去观察和研究阶级社会中社会现象的方法。

要想正确认识社会,指导社会实践,就必须用阶级分析的方法,研究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它们的政治态度和思想状况,还要分析各个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以及各阶级的相互关系。

只有这样,才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2)有关社会分层的理论解释,有功能论和冲突论两种。

两种理论解释可以说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不平等的二重性。

一方面,合理的、一定程度的不平等分配确实比平均主义更能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

但另一方面,由于几乎社会中的每个人和每个群体都可能想自己先富起来,围绕着“先富”、“后富”的问题就会有冲突。

而且随着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社会共同富裕的问题,两极分化就会越来越严重。

因此,在现阶段仍有必要将上述两种理论结合起来,这对于我国政府制定既有利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又有利于和谐社会构建的公共政策,是大有裨益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