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实验03:果蝇综合大实验--性状观察及杂交设计 .
遗传实验03:果蝇综合大实验-
拓展果蝇在进化生物学和生态学领域的研究
通过研究果蝇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和进化机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生物进化和生态学的 基本规律和原理。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2 果蝇培养环境
培养基的制备
培养基成分
制备果蝇培养基时,需要包含水、 琼脂、酵母粉、糖和其他营养成
分,以保证果蝇正常生长和繁殖。
制备流程
按照规定的比例混合各种成分,加 热溶解琼脂,再加入酵母粉和其他 营养物质,搅拌均匀后倒入培养瓶 中,等待凝固。
注意事项
培养基的pH值和温度需控制在一定 范围内,以保证果蝇的正常生长和 繁殖。
温度和湿度的控制
温度控制
果蝇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果蝇 的生长和繁殖。因此,需要使用恒温设备来维持培养环境的温 度。
湿度控制
果蝇需要一定的湿度环境,湿度过低会导致果蝇脱水死亡, 湿度过高则会导致果蝇滋生细菌。因此,需要保持适当的湿 度环境,通常湿度应控制在60%-70%。
结论与讨论
结论总结
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总结出果蝇遗传特性的规律和特点。
讨论与展望
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讨论,探讨果蝇遗传特性的机制和未来研究方向。
05 实验总结与展望
实验收获与体会
实验收获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果蝇的遗传特性和繁殖机制,掌握了果蝇杂交实验的基本操作流程和 技术,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04 结果分析与解读
数据记录与整理
实验数据
详细记录了果蝇在实验过程中的生长 情况、繁殖情况以及表型特征等数据 。
果蝇杂交实验报告
果蝇杂交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果蝇杂交实验旨在研究果蝇的遗传规律,通过对不同性状的杂交组合观察和分析,深入了解基因的分离、组合以及连锁和交换现象,验证孟德尔遗传定律,并探究遗传因子在遗传过程中的作用和表现。
二、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2、实验用具:培养瓶、麻醉瓶、毛笔、放大镜、显微镜等3、实验试剂:培养基(玉米粉、糖、酵母粉、琼脂等)三、实验原理果蝇具有生活周期短、繁殖力强、饲养简便等优点,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材料。
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在杂交实验中,通过观察子代果蝇的性状表现及比例,可以推断亲本果蝇的基因型,从而验证遗传定律。
四、实验步骤1、亲本果蝇的饲养与选择选取野生型长翅、红眼果蝇和残翅、白眼果蝇作为亲本。
将它们分别饲养在不同的培养瓶中,在适宜的温度(25℃左右)和湿度条件下培养,保证果蝇的正常生长和繁殖。
2、杂交一代(F1)的制备选取处女蝇:在亲本果蝇培养瓶中,选取羽化后 8 小时内未交配的雌性果蝇作为处女蝇。
处女蝇的选取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杂交操作:将选取的处女蝇与另一性状的雄蝇放入同一培养瓶中进行杂交,做好标记,记录杂交组合和时间。
3、 F1 代果蝇的观察与培养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杂交后的果蝇,待其产卵、孵化和生长。
观察 F1 代果蝇的性状表现,并记录。
4、杂交二代(F2)的制备选取 F1 代中的雌雄果蝇进行自交,同样做好标记和记录。
5、 F2 代果蝇的观察与统计待F2 代果蝇孵化和生长成熟后,观察并统计不同性状的果蝇数量,记录在表格中。
五、实验结果1、 F1 代果蝇的性状表现在长翅红眼×残翅白眼的杂交组合中,F1 代果蝇全部表现为长翅红眼,说明长翅和红眼为显性性状,残翅和白眼为隐性性状。
2、 F2 代果蝇的性状分离F2 代果蝇中出现了长翅红眼、长翅白眼、残翅红眼和残翅白眼四种性状。
经过统计分析,其比例接近 9:3:3:1,符合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
遗传学果蝇杂交实验报告主要内容
果蝇杂交实验报告(眼色分析)一、实验原理及方法生物某些性状的遗传常与性别联系在一起,这种现象称为伴性遗传(sex-linked inheritance),这是由于支配某些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果蝇属XY型生物,共有四对染色体,第一对为性染色体,其余三对为常染色体。
雌果蝇的性染色体构型为XX,、雄果蝇为XY。
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在Y染色体则没有与之相应的等位基因。
将红眼(+)果蝇和白眼(w)果蝇杂交,其后代眼色的表现与性别有关。
而且,正反交的结果不同。
(仅供参考)二、实验材料(品系及性状)亲本正交6#(雌、白眼)X18#(雄、红眼)亲本反交18#(雌、红眼)X 6#(雄、白眼)(可写成基因型)三、实验用品(实验指导书上有)四、杂交实验流程1、培养基的配制,并在培养瓶上写清杂交组合、杂交日期、实验者班级。
室温下培养,至于阴暗温热环境中。
2、两个亲本杂交1、2号培养瓶中分别挑选亲本正交、反交的处女蝇。
3、在接入杂交亲本1、亲本2第七或八天(从开始杂交算第一天)清除所有亲本成蝇。
4、观察正反交组合中不同性别子代1成蝇的眼色,至少观察20只,记录观察结果,并注意是否有例外的情形。
5、从正交组合的子代1中挑选出5对果蝇,放入F 1自交1号培养瓶中,贴上标签,室温下培养(反交组合也一样处理)。
6、在接入子代1培养的第七或八天(从子代1接入新培养瓶算第一天)清除所有子代1成蝇。
7、当子代2数量足够时,观察不同性别的果蝇的眼色,分别统计并做好记录。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图谱分析正交 反交P : X w X w (雌白眼)× X +Y (雄红眼) X +X +(雌红眼)× X w Y (雄白眼)F1: X +X w(雌红眼)× X w Y (雄白眼)X +X w (雌红眼)× X +Y (雄红眼)理论: 1 : 1 1 : 1实际: 25 : 16 20 : 19F2: X +X w X w X w X +Y X w Y X +X + X +X w X +Y X w Y雌红眼 雌白眼 雄红眼 雄白眼 雌红眼 雄红眼 雄白眼理论 1 : 1 : 1 : 1 2 : 1 : 1 实际 13 : 9 : 12 : 10 21 : 11 : 52显隐性判断:正交的结果不论雌雄均为红色,反交的结果是雌性为红眼,雄性为白眼。
果蝇综合大实验实验设计
附一、数据记录表反交灰体黑体合计♀♂♀♂红、长、直╋╋╋白、短、卷━━━白、长、直━╋╋红、短、卷╋━━红、长、卷╋╋━白、短、直━━╋红、短、直╋━╋白、长、卷━╋━体色合计性别合计性别合计♀♂答:(1)对于正交组,三隐性突变体雌蝇(X w sn m X w sn m)与红眼(+)、直刚毛(+)、长翅(+)野生型雄蝇(X+++Y)杂交,则F1可产生三杂合体雌蝇(Xw sn m X+++)和三隐性雄蝇(X w sn m Y)。
由于Y染色体上不携带相应的等位基因,因而表现出X染色体上三个隐性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相当于一个三隐性纯合体。
用F1代杂交(相当于测交),F2代表现出的8种表型及数目与F1雌蝇产生的8种配子及数目一致。
而反交组由于F1中的雄果蝇是野生型的,其显性基因掩盖了F1雌蝇产生的8种配子中的部分隐性性状,导致F2不出现8种表型,因此不能直接进行三点测交。
(2)反交组若要进行三点测交,可以用F1中的处女蝇与6号亲本雄蝇回交,观察F2的表型即可进行三点测交。
反交组三点测交示意图:P ♀+ + +/+ + + ×w m sn/Y♂↓F1 ♀w m sn ⁄+ + + ×w m sn/Y♂(处女蝇)↓(P)F2 w m sn + m sn w + sn w m ++ + + w + + + m + + + sn附二、实验结果分析1..分离定律:χ2检验表反交基因体色基因(B/b)F2表型灰体黑体合计实得数预期数χ2P(n=1)2.自由组合定律:χ2检验表表型合计反交灰体红眼灰体白眼黑檀体红眼黑檀体白眼实得数预期数χ2P(n=3)3.伴性遗传:χ2检验表红眼白眼合计反交F1表型雌雄雌雄实得数预期数χ2P(n=1)F2表型雌雄雌雄合计实得数预期数χ2P(n=2)。
实验三果蝇的性状观察、雌雄鉴别及饲养方法-精选文档
21/2 - 3
days 1 day
一龄幼虫
三龄幼虫
Third instar larva
1 day
Second instar larva
二龄幼虫
果蝇的生活周期和温度的关系
培养温度 卵→幼虫 幼虫→成虫
10℃
15℃
20℃ 8天 6.3天 15天
25℃ 5天 3.4天 7~8天
57天
18天
20~25C是果蝇的最适生长温度,生活周期为10天。
幼虫
果蝇的受精卵经过一天的发育即可孵化为幼虫。幼虫在培养 基内及瓶壁上都有,培养基内的幼虫一般要小一些。这是因为果 蝇的幼虫从一龄幼虫开始经两次蜕皮,形成二龄和三龄幼虫,随 着发育而不断长大,三龄幼虫往往爬到瓶壁上来化蛹,其长度可 达 4 ~ 5mm。幼虫一端稍尖为头部,黑点处为口器。幼虫在培养 基内和瓶壁上蠕动爬行。
25℃
条
件
下
的
寿
命
为
37d
。
2. 果蝇的麻醉
将麻醉瓶的小口拔去橡皮塞。滴入数滴乙醚(注意不能太多,
以使乙醚流入瓶内)再塞上橡皮塞。将要麻醉的果蝇试管在海 绵板上敲击几下,使其都集中在底部。然后迅速拔去棉塞,插 入麻醉瓶大口,拍打试管,使果蝇全都倒入麻醉瓶。然后迅速 盖上麻醉瓶口盖子。麻醉到一定程度把果蝇倒在白磁板上。当 果蝇翅膀上翘45°时,表示已经死亡。
4.突变性状的观察
眼色:红眼与白眼
红眼与白眼是一对相对性 状,分别由X染色体上的 基因+与w(或X+ 和Xw) 决定
其它眼睛突变
Cinnabar:朱色 Sepia: 棕褐色
残翅(Vestigial wing, vgvg)
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位于第二染色体上的基因 +/vg决定
果蝇杂交综合实验方案
果蝇杂交实验——验证遗传学三大定律1 实验目的:1.1 通过对果蝇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观察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其在后代中的分离现象,验证孟德尔的第一定律——分离定律。
1.2 通过对果蝇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验证孟德尔第二定律:自由组合定律。
1.3 通过位于果蝇性染色体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杂交试验,验证遗传学第三个规律:连锁遗传。
并了解伴性遗传与非伴性遗传的区别以及掌握伴性基因在正、反交中的差异。
2 实验原理2.1 果蝇的生活史:果蝇的生活周期长短与温度有密切关系。
一般来说,30℃以上温度能使果蝇不育或死亡,低温能使生活周期延长,生活力下降,饲养果蝇的最适温度为20~25℃。
生活周期长短与饲养温度的关系果蝇在25℃时,从卵到成蝇需10天左右,成虫可活26~33天。
果蝇的生活史如下:雌蝇→减数分裂→卵受精雄蝇→减数分裂→精子羽化(第八天)(可活26~33天)产第一批卵蛹(第四天)第二次蜕皮第一批卵孵化(第二天)(第零天)第一次蜕皮幼虫(第一天)果蝇的生活周期和各发育阶段的经过时间2.2 果蝇的性别及突变性状的鉴别:果蝇的每一体细胞有8个染色体(2n=8),可配成4对,其中3对在雌雄果蝇中是一样的,称常染色体。
另外一对称性染色体,在雌果蝇中是XX,在雄蝇中是XY。
果蝇的雌雄在幼虫期较难区别,但到了成虫期区别相当容易。
雄性个体一般较雌性个体小,腹部环纹5条,腹尖色深,第一对脚的跗节前端表面有黑色鬃毛流苏,称性梳(Sex combs)。
雌性环纹7条,腹尖色浅,无性梳。
实验中选用的果蝇突变性状一般都可用肉眼鉴定,例如红眼与白眼,正常翅与残翅等。
而另一些性状可在解剖镜下鉴定,如焦刚毛与直刚毛等。
现列表如下:实验中使用的果蝇突变品系2.3 黑体果蝇的体色为黑色(b),与之相对应的野生型果蝇的体色为灰色(+),灰色对黑色为完全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第二号染色体上。
用具有这对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杂交,性状的遗传行为应符合分离定律。
实验三果蝇观察及杂交
体上(X染色体),控制果蝇体色(灰身、黑身)的基因位 于常染色体上。
我们用野生型果蝇红眼、灰身♀×突变型果蝇白眼、黑身♂ 作为正交组合,用突变型果蝇白眼、黑身♀×野生型果蝇红 眼、灰身♂作为反交组合。
实验三:果蝇形态观察、性别鉴定及 双因子杂交后代分析
一、实验目的
学习区别雌雄果蝇的主要性状特征 了解野生型和突变型果蝇的各种性状特征 通过果蝇杂交实验, 分析相对性状在杂交后代中
的分离情况, 从而验证和深入理解遗传学规律。
二、实验原理
性连锁: 指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某些性状伴随性别而遗 传的现象。
5
腹部末端 圆
尖
性梳 有
无
性梳
2.观察野生型和突变型果 蝇的各种性状特征
3.果蝇杂交
①正交组合: 红眼、灰身♀×白眼、黑身♂ ②反交组合: 白眼、黑身♀×红眼、灰身♂ ③果蝇麻醉: 用麻醉剂6-7滴,滴加到棉塞上,麻醉
7min后,在解剖镜下将雌雄果蝇分开。 ④根据杂交组合,选取适当亲蝇3-5对,放置到果蝇饲
眼色数据统计
杂交 正交:红眼(♀)×白眼(♂) 反交:白眼(♀)×红眼(♂)
F1 表型 红眼
观
(♀)
察 日期 结 果 合计
百分比
F2 表型 红眼
观
(♀)
察 日期 结 果 合计
百分比
白眼 红眼 白眼 红眼 (♀) (♂) (♂) (♀)
白眼 红眼 白眼 红眼 (♀) (♂) (♂) (♀)
白眼 红眼 (♀) (♂)
通过F1代和F2代的观察统计分析,验证和深入理解遗传学规 律。
三、实验材料
遗传学果蝇杂交实验报告
广州大学综合性实验报告实验课题:遗传学果蝇杂交实验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年级:14级专业班级:生物技术142班姓名陈子禧学号1414300004实验地点:广州大学生化楼指导教师汪珍春老师1、前言果蝇(fruit fly)是双翅目(Diptera),属果蝇属(genus Drosophila)。
Morgan(1909)利用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发现了连锁与互换定律。
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有许多优点:(1)饲养容易,生长繁殖要求较低, 在常温下, 以玉米粉等作饲料就可以生长、繁殖;(2)生长迅速,12天左右就可完成一个世代,25℃条件下黑腹果蝇平均产卵量高达375.4粒(P<0.01)[1],因此在短时间内就可获得大量的子代,便于遗传学分析;(3)染色体数少,只有4对;故本研究采用黑腹果蝇e#和6#为研究材料进行正交和反交实验,对果蝇的性状(眼色、体色和翅型)进行观察记录并结合统计学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以验证遗传学三大定律,并尝试培养和分析小量的F2代数据观察连锁交换现象。
关键词:黑腹果蝇;遗传学;正交;统计学;遗传学三大定律;连锁交换2、实验材料品种: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品系:突变型(e#):长翅、黑檀体、红眼;突变型(6#):小翅、灰身、白眼工具:显微镜、电子天平、培养瓶、棉塞、量筒、烧杯、温度计、玻璃棒、解剖针、毛笔、解剖剪、镊子、恒温恒湿培养箱、电炉药品及材料:燕麦、玉米粉、蔗糖、琼脂粉、酵母粉、丙酸、乙醚等3、实验方法3.1、果蝇的饲养3.1.1培养基的配制:①称量100ml水+0.85g琼脂+7g蔗糖,将上述三份材料倒入白瓷杯,保留约30ml的水待用,将电炉打开,搅拌至80°C煮溶②将称量的8g燕麦玉米粉干燥混合物与上述保留的30ml冷水混匀成浆糊,搅匀并加入白瓷杯中③不断搅拌体系约5min直至煮沸(此时应成糊状),关火④等待体系自然降温,温度计测温至80°C,倒入1g干性酵母粉和0.4ml丙酸⑤冷却至70°C,趁热将白瓷杯的混合物转移至大烧杯,并分装到各个培养瓶。
动物遗传学综合实验-果蝇的杂交试验
动物遗传综合实验方案果蝇的杂交试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果蝇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观察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其在后代中的分离现象,验证孟德尔的第一定律——分离定律。
2、通过对果蝇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验证孟德尔第二定律:自由组合定律。
3、通过位于果蝇性染色体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杂交试验,验证遗传性第三个规律:连锁遗传。
并了解伴性遗传与非伴性遗传的区别以及掌握伴性基因在正、反交中的差异。
二、实验原理1、分离定律: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分别进入两个配子当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自由组合定律: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与另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彼此间互不干扰的,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
考察性状:体色眼色(基因位于不同染色体上)3、连锁互换定律: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是连锁在一起,作为一个单位进行传递,称为连锁律。
在生殖细胞形成时,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不同对等位基因之间可以发生交换,称为交换律或互换律三、实验用品1、实验材料:野生型(长翅、红眼、灰体)果蝇、三种突变型果蝇(残翅、白眼、黑檀体)2、实验用具:放大镜、镊子、毛笔、麻醉瓶、死蝇盛留器、恒温培养箱、灭菌锅、果蝇培养瓶、滤纸片。
3、实验试剂:乙醚、玉米饲料培养基。
四、实验前期操作和注意事项1、果蝇生活史的四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
在25℃培养下,卵到成蝇需10天左右,成蝇的寿命在一个月左右。
2、制备玉米饲料:琼脂1.5g和玉米粉17g,蔗糖13g,水200mL;加入酵母粉1.4g,使其发酵;加入丙酸1mL,防止霉菌生长。
3、麻醉果蝇和观察:雄性较小,腹部环纹5条,腹尖色深,有性梳;雌性较大,腹部环纹7条,腹尖色浅,无性梳。
4、亲代杂交时,雌蝇须选用处女蝇,在雌蝇孵出后12小时内将果蝇全部倒出,分出雌雄蝇,单独饲养,得到处女蝇。
果蝇的杂交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通过果蝇杂交实验,验证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2. 掌握果蝇的杂交技术,学习基因的伴性遗传规律。
3. 了解果蝇的生物学特性,为后续的遗传学研究奠定基础。
二、实验原理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材料,具有繁殖速度快、染色体数目少、突变类型丰富等特点。
果蝇的性别决定为XY型,红眼(B)和白眼(b)是一对相对性状,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红眼为显性,白眼为隐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野生型果蝇(红眼、常翅)、突变型果蝇(白眼、残翅)、麻醉瓶、毛笔、超净台、乙醚、酒精棉球、酵母、玉米粉、丙酸、蔗糖、琼脂。
2. 实验仪器:放大镜、显微镜、培养皿、恒温箱、计数器。
四、实验步骤1. 配制培养基:将酵母、玉米粉、丙酸、蔗糖按比例混合,加水搅拌均匀,制成培养基。
2. 选择果蝇:在超净台上,分别挑选野生型和突变型果蝇。
3. 杂交:a. 正交:将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进行杂交,每组杂交10对。
b. 反交:将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进行杂交,每组杂交10对。
4. 观察与记录:将杂交后的果蝇放在恒温箱中培养,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果蝇的性别、眼色和翅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正交实验结果:- 雌蝇:红眼、常翅- 雄蝇:红眼、常翅- 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的比例为1:12. 反交实验结果:- 雌蝇:红眼、常翅- 雄蝇:白眼、常翅- 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的比例为1:1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正交和反交实验结果一致,说明红眼和白眼性状遵循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2. 正交和反交实验中,雌蝇和雄蝇的眼色和翅型比例均为1:1,说明红眼和白眼性状遵循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
3. 红眼和白眼性状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红眼为显性,白眼为隐性,符合伴性遗传规律。
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野生型和突变型果蝇进行杂交,观察了红眼和白眼性状的遗传规律。
遗传学实验-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
传学设计性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果蝇杂交实验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生物技术班级名称学生姓名学号任课教师完成日期2015年11月15日教务处制1前言1.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伴性遗传和连锁互换规律,掌握果蝇杂交的实验技术和基因定位的三点测验方法,在实验中熟练运用生物统计的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1.2 实验原理果蝇(fruit fly)是双翅目(Diptera)昆虫,属果蝇属(genus Drosophila),约有3000多种,我国已发现800多种。
大部分的物种以腐烂的水果或植物体为食,少部分则只取用真菌,树液或花粉为其食物。
以果蝇作为遗传学研究的材料,利用突变株研究基因和性状之间的关系已近一百年,至今,各种研究遗传学的工具已达完善的地步,果蝇对今日的遗传学的发展有其不可磨灭的贡献;从1980年初,Drs. C. Nesslein-V olhard和E. Weichaus以果蝇作为发育生物学的模式动物,利用其完备的遗传研究工具来探讨基因是如何调控动物体胚胎的发育,也带动了其它模式生物(线虫、斑马鱼、小鼠和拟南芥等)的研究,且有非常具体的成果。
通常用作遗传学实验材料的是果蝇。
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有许多优点:⑴饲养容易。
在常温下,以玉米粉等作饲料就可以生长,繁殖。
⑵生长迅速。
十天左右就可完成一个世代,每个受精的雌蝇可产卵400~500个,因此在短时间内就可获得大量的子代,便于遗传学分析。
⑶染色体数少。
只有4对。
⑷唾腺染色体制作容易。
横纹清晰,是细胞学观察的好材料。
⑸突变性状多,而且多数是形态突变,便于观察。
果蝇的性别及突变性状的鉴别:果蝇的每一体细胞有8个染色体(2n=8),可配成4对,其中3对在雌雄果蝇中是一样的,称常染色体。
另外一对称性染色体,在雌果蝇中是XX,在雄蝇中是XY。
果蝇的雌雄在幼虫期较难区别,但到了成虫期区别相当容易。
雄性个体一般较雌性个体小,腹部环纹5条,腹尖色深,第一对脚的跗节前端表面有黑色鬃毛流苏,称性梳(Sex combs)。
实验三-果蝇的性状、生活史观察及饲养
2)果蝇继代培养
将果蝇转移到新配制的培养基中繁殖。转移时要 注意转移的手法,不要使果蝇从两个瓶口的接缝处飞 出。一般用黑纸包住带有亲本果蝇的培养瓶,使其飞 入带有新培养基的培养瓶
果蝇的转移 准备转移果蝇的 亲本及培养基
幼虫化蛹时爬到瓶璧或滤纸上。
6 果蝇性状的观察
1)果蝇的麻醉处理
在果蝇的性状观察、性别鉴定以及杂交亲本接种等
操作中,应先将果蝇麻醉,使其保持安静状态。麻醉方
法如下:
(1)准备一只与培养瓶口径相同的空瓶作为麻醉瓶, 并配以脱脂棉塞。 (2)去掉培养瓶棉塞,立即与麻醉瓶口相对,培养瓶 在上,一手稳住两瓶,另一手轻轻震拍培养瓶,使果蝇
落入麻醉瓶中。
(3)滴数滴乙醚于麻醉瓶棉塞内,迅速将两瓶塞住,
约30s,麻醉瓶内的果蝇即处于麻醉状态。
表现型
残翅 白眼 三隐性
六. 思考题
1. 描述果蝇的形态特征。 2. 如何从外部形态区分雌雄果蝇?
6. 染色体数目少,只有4对,且具有较大的唾腺染色体。
因此,果蝇是遗传学、细胞学、发育生物学等研究中最 好的模式动物。
三、实验材料、用具及试剂 果蝇种类:野生型(18#)、残翅(2#)、白眼(22#)、 黑檀体(e#)、三隐性(6#)。
双目解剖镜、放大镜、小镊子、麻醉瓶、白瓷板
或 白纸、毛笔、乙醚、酒精。
注意:不能麻醉过度。若蝇翅与蝇体呈45º 角翘起,
表明麻醉过度,不能复苏而死亡。
2)观察
选取一张10x10cm白纸,在白纸中央画一
个半径为0.5cm小圆圈及圆心,在体视镜下找到圆圈后
将白纸固定好,将麻醉后的果蝇放在白纸小圆圈内,用
毛笔移动果蝇进行观察,观察完毕的果蝇务必倒入死蝇
果蝇综合大实验
2011-11-20
果蝇综合大实验
三点测验结果记录: 三点测验结果记录: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第七次 性状 性状 白短卷 基因型 基因型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第七次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总数 总数
2011-11-20
果蝇综合大实验
根据果蝇常见突变形态特征及其对应基因所在染色体可 知,做反交实验时: 做分离定律时可选用的表型为: 6(♂)×26 (♀) ♂ ♀ 灰体 ×黑檀体 做自由组合定律时可选用的表型为: 6(♂)×26 (♀) ♂ ♀ 灰体、白眼×黑檀体、 灰体、白眼×黑檀体、红眼 做伴性遗传实验时可选用的表型为: 6(♂)×26 (♀) ♂ ♀ 白眼× 白眼×红眼 做三基因连锁实验应选取的三种表型为: 6(♂)×26 (♀) ♂ ♀ 白眼,短翅,卷刚毛×红眼,长翅, 白眼,短翅,卷刚毛×红眼,长翅,直刚毛
1. 杂交前必须选择处女蝇 2. 挑果蝇时,除了要注意雌雄外,还要注意性状, 防止因果蝇混杂而引起实验结果的失败。 3. 不可麻醉过度。 4. 放到培养瓶中时要先把瓶子倾斜,待果蝇苏醒 后再把瓶子竖起来,防止果蝇粘在培养基中而不能 苏醒。 5. 剩余的果蝇可放到大瓶子中,以保留种用。 6. 写好标签放到培养箱中。
红长直 +- + -+ 白短卷 红短卷 + -+- + 红长直 + 白长直 -++- + 红短卷 白长卷 白长直 红短直 白长卷 白短直 红短直 红长卷 白短直 -- + -+ + + ++ -- -+ - + -+ +++ - --
果蝇杂交实验报告分析
果蝇杂交实验报告分析引言果蝇(学名:Drosophila melanogaster)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动物,在遗传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果蝇的杂交实验,观察和分析不同基因型对果蝇性状的影响,从而深入了解遗传变异的规律与原理。
实验步骤和观察结果1. 杂交配对:选取纯合的黑色果蝇(基因型:BB)与纯合的白色果蝇(基因型:WW)进行交配,得到所有子代的F1代果蝇。
观察结果:F1代果蝇全部为黑色,表现出显性性状。
2. F1代后代配对:将F1代果蝇杂交繁殖,选取纯合的黑色果蝇与纯合的白色果蝇再次交配,得到所有子代的F2代果蝇。
观察结果:F2代果蝇中有黑色和白色两种表型,黑色果蝇数量较多,白色果蝇数量较少。
3. F2代观察结果分析:- 出现黑色果蝇和白色果蝇两种表型,符合复等位基因的基本规律。
- 黑色果蝇与白色果蝇的比例约为3:1,符合孟德尔第二定律中的基因分离规律。
- 分析黑色果蝇和白色果蝇的基因型,根据孟德尔定律和复等位基因原理,推测黑色果蝇为纯合子(基因型:BB),白色果蝇为纯合子(基因型:WW)。
- 推测F1代果蝇是黑色基因(B)与白色基因(W)的单等位基因的杂合子(基因型:BW)。
4. 基因型比例分析:根据孟德尔第二定律,F2代果蝇的表型比例符合1:2:1的分离比例。
从实际观察结果来看,黑色果蝇的数量约为白色果蝇数量的三倍,符合约为3:1的比例关系。
结论通过果蝇杂交实验,我们观察到了复等位基因的表现。
在本实验中,黑色果蝇为显性基因型,白色果蝇为隐性基因型。
F1代果蝇是由纯合的黑色果蝇与纯合的白色果蝇杂交得到的,表现出了显性性状(全为黑色)。
而在F2代果蝇中,黑色果蝇和白色果蝇的比例符合3:1的分离比例,推测黑色果蝇是纯合子(基因型:BB),白色果蝇也是纯合子(基因型:WW)。
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我们可以推测F1代果蝇的基因型为杂合子(基因型:BW)。
这个实验展示了遗传学中的一个重要规律——复等位基因的表现。
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2024)
引言:果蝇杂交实验是遗传学中一项重要的实验方法,通过对果蝇的交配与基因传递进行观察和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和探索基因的遗传规律以及基因变异的机制。
本实验报告旨在阐述果蝇杂交实验的相关概念、实验设计、实验结果及其分析,并提出一些对进一步研究的思考。
概述:果蝇(Drosophilamelanogaster)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的模式生物。
其繁殖力强、短寿命和基因多样性使其成为遗传学研究的理想模型。
果蝇杂交实验通过对不同基因型的果蝇进行交配,观察后代的表型和基因组成,以了解遗传传递的规律和基因的分离与联合。
正文内容:一、实验设计1.选择适合的果蝇品系2.选择合适的交配模式3.标记果蝇的基因型4.记录并统计实验数据5.设计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二、果蝇杂交基础1.果蝇基因的遗传定律2.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3.基因型和表型的关系4.分离比和连锁比的计算方法5.遗传图谱的构建和分析三、果蝇杂交实验的常见模式1.单因素杂交2.双因素杂交3.多因素杂交4.杂交断裂分析5.回交和自交的应用四、果蝇杂交实验的结果与分析1.收集交配后果蝇的数据2.观察和分析后代的表型3.使用分离比和连锁比计算基因频率和遗传距离4.判断基因型的遗传方式(隐性、显性、共显性等)5.通过遗传分析进行基因组定位和识别五、果蝇杂交实验的意义和展望1.果蝇杂交实验在遗传学研究中的重要性2.果蝇杂交实验在基因突变和功能研究中的应用3.果蝇杂交实验在医学和农业领域的潜在应用4.结合其他研究方法和技术的进一步探索5.果蝇杂交实验在深入理解遗传学规律方面的未来挑战总结:通过对果蝇杂交实验的设计、实施和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基因的遗传规律和遗传变异的机制。
果蝇杂交实验是遗传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对于揭示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变异的原因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果蝇模型生物在遗传学、医学和农业领域的潜在应用,为人类的健康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