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主义
马克思主义
一、兴起
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Structuralist Marxism)
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一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是“西 方马克思主义”流派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是路易· 阿尔都塞。
吕西安· 塞巴格 1963年,他发表了《马克思主义与结构主义》的著作。 塞巴格在这部著作中认为,结构主义是一种最好的科学方法,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现象的总体性的理论,结构主义则在于了解 人类的现实。
• 《法共22大》(1977)
• 《立场》(1976)
(二)、战略计划 (马克思主义与人本主义)
认为即使青年 (马克思主义与人本主义)
豪尔赫· 桑晋兰
马克思也从来 没有提出过抽 前者是辩证的, 主张区别马克 象人的观念, 后者只遵守突 思主义思想和 变的法则。 而是把人界定 阿尔都塞的思 为彻底的社会 想。 存在。
青年时期的著作
1840—1844
成长时期的著作
1845—1857
1845
1857—1883
突变时的著作
成熟时期的著作
突变前后
• 青年马克思身上被打上了费 • 排除了主体、本质、异化 尔巴哈的异化、类人的标志。 • 马克思是理性主义、自由主 义、人本主义的马克思。
• 他认为,马克思在1845年之 前是受人道主义思想支配的 • 离黑格尔近,阿尔都塞认 时期:先是受康德、费希特 为马克思并没有简单的退 的影响,是理性加自由的人 回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他 道主义时期;而后是受费尔 构建的一种理论结构完全 巴哈影响,是“共同体”的 不同于黑格尔的理论。 人道主义时期,
征兆性解读
这种解读实践被命名为“征兆性解读”(lecture symptomale),是阿 尔都塞汲取了巴黎结构主义语言学派的研究成果之后产生的。“征兆”一 词直接从精神分析学说借来的,预示了“不可视之物”的基本特征。意为 匮乏或缺席。
两种模式
在自己的思 想范畴之内 解读,找到 遗漏。
超出对不足、 遗漏、沉默 的观察。
阿尔都塞
A
理论反人本主义。理论兴趣和注经方法 使得回归马克思成为可能。回归马克思 的基础性文本成为可能。在高师,他以 马克思主义的话语反对党的领导层,马 克思主义的话语得到了结构主义的滋养。
罗歇· 伽罗迪
马克思人本主义的 B 信徒。认为阿尔都 塞怠慢了青年马克 思,对阿尔都塞的 科学观念发起攻击。 认为其特征就是“过 时、幼稚、学究气、 神秘以及冷冰冰的 教条主义”。
等哲学范畴,并对人本主 义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认 为它是统治阶级迷惑民众 的意识形态的一部分。
路易· 阿尔都塞
(1918~1990)
阿尔都塞对宗教和神秘纯洁性的痴迷一直延续到 1980年。在放弃基督教之后,他把自己对上帝的追寻转 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追寻,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水晶一般 的哲学,认为它能弥补没有宗教信仰的缺憾,并超越形 而上学。
阿尔都塞的主要著作
• 《黑格尔哲学内容的概念》(1948) • 《保卫马克思》(1965) • 《读〈资本论〉》(1965) • 《费尔巴哈的哲学宣言》(1975) • 《孟德斯鸠:政治和历史》(1975) • 《列宁和哲学》(1969) • 《答约翰· 刘易斯》(1973) • 《哲学和科学家的自发哲学》 (1974) • 《自我批评提纲》(1974)
(三)、回归马克思
1979年,阿尔都塞在遭到某些出版社拒绝之 后,他只能在马斯佩罗出版社出版自己的著作, 由此阿尔都塞派得以“ ”马克思。这个马克思 是摆脱了评注和解释的马克思,这些评注和解释 在此之前一直是构成他著作的材料,这些材料已 经妨碍了对马克思立场的直接理解。重新解读马 克思,这一行为是阿尔都塞派完成的一次革命。
二、主要代表人物
从耶稣到马克思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战略计划 回归马克思
认识论突变
(一)、从耶稣到马克思
个人经历
1918年 出生。 1937~1939年,虔诚的天主教徒。 1939年夏,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1940~1945年间,德国战俘,初识马克思主义。 1948年,通过了教师资格考试论文《黑格尔哲学内容的 概念》,获哲学教师资格,并留校任教,同年加入法国共 产党。
优势
一是通过文本自身之内寻求问 题的答案,通过质疑文本及其 内部逻辑,他感到了对语言学
A
二是提供了一种类 似于弗洛伊德精神 分析的方法
B
精密性的需求
阿尔都塞的解读既没有被置于话语的缺席中,也没 有被置于它所揭露出来的事物之中,而是被置于内隐 话语和外显话语间的灰色地带。
(四)、认识论突变
1、存在着一个“认识论的突变” 1845年之前,马克思的思想处于非科学的“意识形态”阶段; 1845年之后,是“非意识形态”的科学阶段。 1845年是两个马克思的分水岭。这一断裂的标志著作是《费尔 巴哈论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