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 夜色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夜色》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夜色》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2844a7e0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24.png)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夜色》人教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夜色》,让学生了解到夜晚的生活和事物的变化。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培养他们对文字的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并掌握《夜色》的内容。
2.培养学生对夜色的观察和描写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前准备好课文《夜色》的教材。
2.准备一些描绘夜色的图片,用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准备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和理解课文。
四、教学过程(一)热身1.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一个宁静的夜色之中,周围是什么样的景象?2.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夜色的感受和想象。
(二)导入1.让学生看一幅描绘夜色的图片,让他们发表对这幅画的看法和感受。
2.引导学生思考,夜色与白天的景象有什么不同?夜晚的世界有哪些独特的特点?(三)学习课文1.请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夜色》,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意义。
2.逐段分析,引导学生探讨夜色带来的生活变化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3.帮助学生掌握生字词和句子,并进行适当的讲解和引导。
(四)讨论与展示1.开展小组讨论或合作活动,让学生就夜色的特点展开探讨。
2.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夜色的理解和感受,鼓励他们用语言描绘夜色的魅力。
(五)课文赏析1.让学生背诵课文片段,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引导学生在课文中寻找优美的句子,帮助他们感受语言之美。
(六)扩展活动1.给学生布置一些家庭作业,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夜色,写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2.定期举办“夜色写作比赛”,鼓励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对夜色的感悟。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阅读课文、讨论和表达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感受夜色的美好和独特之处,提高了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继续引导学生热爱阅读,注重开展相关的写作和创作活动,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
以上就是本次语文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夜色(含反思)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夜色(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f22d62b27d3240c8447efa3.png)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夜色(含反思)设计说明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诵读诗歌感受小朋友从害怕夜晚到不害怕夜晚的心理变化过程,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的特点。
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学习生字,增强识字兴趣,让识字、写字、读课文变得和谐统一。
教学目标:1、运用综合的识字方法,认识12个生字,写好7个生字。
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童年的纯真和无知,体会成长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7个生字词,渗透性识字。
教学方法:讲读法、情境法、表演法教具准备:课件、挂图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谈话导入。
1.揭示课题。
2.齐读课题。
3.你们见到过夜晚的景色吗?夜晚的景色是什么样的?二、认识生字,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2、找出生字,读一读,认一认。
3、出示词语。
胆子勇敢原来从此睡觉散步4、分段指名读课文。
三、理解课文。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自由读课文。
3、理解(1)我胆子小。
(2)妈妈给我讲勇敢的故事,我还是怕黑。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总结。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2、有感情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分组开火车读课文。
2、学生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3、识记生字,积累词汇。
4、抽读本课生字卡片。
5、开火车进行扩词。
6、反馈识字情况,交流识记方法。
7、出示词语花篮(1)指名读,齐读。
(2)你还喜欢课文里的哪些词语,说一说,再抄到“花篮”中。
(3)比一比谁积累的词语多。
二、认识偏旁,书写生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指名认读。
2、分类识记,指导书写。
(1)独体字:再(2)左右结构:晚外(3)上下结构:笑爸色看3、学生书空。
4、教师板演示范。
5、学生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书写展示、评议。
板书设计:9.夜色从前:胆子小出去散步后:很勇敢教学反思:本篇课文是一首短小易懂的诗歌,回顾整个课堂,教学设计符合低学级学生的特点,完成了教学目标,环节很清晰,虽然是从未见过的学生,但配合的还不错,课堂氛围也很热烈,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注意力集中,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9《夜色》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9《夜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91ee9e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33.png)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9《夜色》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诗歌《夜色》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2.学习认读生字和生词:夜色、宇宙、小溪、默默、宁静等。
### 能力目标3.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感知诗歌的美。
4.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能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夜色的感受。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2.学会认读生字和生词。
### 难点3.理解诗歌中的抽象意境。
4.表达对夜色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夜色的图片和音乐,带入诗歌的主题,引起学生对夜色的兴趣。
2. 学习诗歌1.教师朗读《夜色》,让学生聆听。
2.分段解释诗句,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3.学生跟读并朗读《夜色》。
3. 生字生词学习1.分段教学生字:夜色、宇宙、小溪、默默、宁静等。
2.教学生词:声音、宁静、溪水等。
4. 情感表达让学生自由发挥,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夜色的感受。
5. 拓展延伸1.学生小组讨论夜色的美,展示各自的理解。
2.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感受真实的夜色,写下自己的感受。
四、课堂作业1.背诵《夜色》并准确抄写。
2.完成生字生词的填空练习。
3.绘制夜色的图画,并说明画中的意境。
五、板书设计生字生词•夜色•宇宙•小溪•默默•宁静课堂作业1.背诵《夜色》2.填空练习3.绘制夜色的图画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感受到夜色的美,体会诗歌的意境,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对美的感知,让学生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身边的美好事物。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夜色》教案范文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夜色》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1be235d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3d.png)
【导语】《夜⾊》是⼀⾸优美的⼉童诗歌,以⼩朋友对夜⾊的情感变化贯穿全⽂。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2、认识“胆、敢、往、外、勇、窗、乱、偏、散、原、像、微”12个⽣字,正确美观地书写“⾊、外、看、爸、晚、笑、再”7个汉字,认识两个偏旁。
3、培养学⽣养成勇敢独⽴的良好⽣活习惯。
4、在⽂本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的想象能⼒和语⾔表达能⼒。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
教学难点:在⽂本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的想象能⼒和语⾔表达能⼒。
课时安排:2课时 第⼀课时 课时⽬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2、认识本课的⽣字,理解相关词语,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7个⽣字。
3、初步了解课⽂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联系⽣活,谈话导⼊ 1、师⽣共做反义词对对碰的⼩游戏:⼤对⼩,⾼对矮,快乐对孤单,⽩天对夜晚。
2、出⽰词语卡⽚:夜晚,学⽣结合⾃⼰的⽣活经验谈⼀谈对夜晚的感受。
(预设:夜晚天很⿊,⼈们的活动很少,在⿊夜中⾛路让⼈感到害怕等)。
3、师过渡:是啊,说起夜晚,⼈们总是把它和⿊暗、害怕联系起来。
有⼀位⼩朋友,也很害怕天⿊,可是后来他却改变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起开始今天的学习吧。
4、师板书课题:9.夜⾊,相机认识⽣字“⾊”,⼝头组词:颜⾊、景⾊。
理解课题的意思:“夜⾊”指的是夜晚的景⾊。
⼆、初读课⽂,识字学词 1、师播放课⽂录⾳,⽣认真倾听。
(师明确本⽂是⼀⾸⼩诗,共有两个⼩节。
) 2、⽣借助拼⾳⾃主朗读课⽂,读准字⾳,读通句⼦。
3、检查学⽣的⾃读情况,随⽂识字学词: (1)指名学⽣朗读第1⼩节: ①出⽰词语卡⽚:胆⼦、不敢、往外瞧、勇敢、看、窗外、乱跳,指名学⽣认读,根据学⽣的认读情况正⾳并强调:“勇、往、窗”是后⿐⾳,要注意读准。
②正因后再次指名认读。
③指导学⽣结合⽣活实际理解“勇敢”⼀词,并⽤“勇敢”练习说话。
④再次指名学⽣朗读第1⼩节,说说第1⼩节的主要内容:“我”从前胆⼦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9、夜色》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9、夜色》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6cbe824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21.png)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9、夜色》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夜色》。
2.理解并能描述夜晚的景色。
3.能感受夜晚的安静和神秘。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理解夜晚的描述,包括景色、感受等。
三、教学难点
1.理解夜晚带来的特殊感受,如安静和神秘。
四、教学准备
1.课文《夜色》。
2.课文相关图片或幻灯片。
3.课堂互动环节准备。
五、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教师引导学生闭上眼想象夜晚的景色,让他们感受夜晚的氛围。
2. 导入课文
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并逐句解释课文内容,确保学生理解。
3. 听说训练
师生共同朗读课文,并讨论夜晚的感受,如安静、神秘等。
4. 阅读训练
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每组表演出对应的景色或情境,加深理解。
5. 书写训练
学生仿照课文内容,写出对夜晚的描述,培养表达能力。
6. 情感体验
请学生闭上眼,用想象力描述夜晚的景色,分享自己的感受。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夜晚的景色和感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培养了表达和想象能力。
七、作业布置
布置作文任务,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夜晚的景色和感受。
八、教学反思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总结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夜色》,感受到夜晚的美好并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9:夜色-第2套【省一等奖】优质教案.docx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9:夜色-第2套【省一等奖】优质教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7d2fd50b312b3169a551a44b.png)
《夜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针对学生胆小的心理,在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3.正确认读本课十三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教学重点:1.认读本课十三个生字。
2.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使孩子们在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中,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教学准备:小黑板出示生字和词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1.同学们,你们会唱《小星星》这首歌曲吗?(教师和学生一起表演一起唱。
如果学生不会唱,教师可以唱给学生听,学生要认真听。
)(设计意图: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无意注意较强,设计此环节可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又可有效的将所学内容有机的联系起来。
)2.你们喜欢这首歌吗?谁知道这首歌唱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夜晚时候的景色)那老师想知道你们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谈论眼中的夜色。
)(设计意图: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课文内容自然的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的引出对课文的学习。
)3.今天还有一位小朋友也想和我们一起谈谈自己眼中的夜色。
你们想不想知道他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它。
板书课题:《夜色》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自读课文。
要求:自己试着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并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它。
(学生按自己的方法边读课文边识字。
教师巡视,对平时2 / 3识字能力差的孩子尤其关注。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意识,树立良好的学风和识字习惯。
)2.小组内检查生字,谁全认对了,就是“识字大王”。
组长利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识记情况,对全读对的同学奖励小红星。
(设计意图:把检字环节设计为小组内完成,并合理利用评价机制,这样可充分调动孩子们的识字兴趣,使学习真正成为一件乐事。
) 3.检查读文情况。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汇报读文情况。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夜色》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夜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0334bb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43.png)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夜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诗歌《夜色》,使学生感受到夜晚的美丽和神秘。
2.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感受力。
3.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培养其发散思维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
1.听懂诗歌内容,理解其中的意境。
2.能够用简单语言描述夜晚的景色和感受。
三、教学难点
1.理解诗歌中隐含的意义和情感。
2.用适当的词语表达夜晚的美丽。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夜晚的景色,听级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夜色的老师介绍《夜色》这首诗。
2. 学习《夜色》
1.听诵诗歌,学习文言文中的意境,感受其中所表达的情感。
2.分段解读诗歌内容,学习诗歌中的关键词语,理解诗歌的整体结构。
3. 讨论与思考
1.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夜色的感受,分享对诗歌的理解。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夜色为什么被形容为墨色?”“夜晚的星
空有何神秘之处?”等。
4. 创作活动
1.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夜晚的景色,写出类似于《夜色》的小诗或
短文。
2.学生互相交流作品,并互相评价,展示自己的表达能力。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夜色》这首诗的内涵,体会到夜晚的神秘和美丽。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多留心自然美景,感受自然的美好。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在活动中展现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愿大家在语文学习中茁壮成长!。
统编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 《夜色》第二课时精品表格教案
![统编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 《夜色》第二课时精品表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e6ce41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49.png)
学有所获,各抒己见
教师播放课件,呈现问题:你有害怕的时候吗?你是怎样克服害怕心理的?
要求学生思考问题,各抒己见。
学生思考问题,各抒己见。
能够初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再”的笔顺,(一再)(不再)
从前 胆子小---天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敢往外瞧
夜色 告别胆小,发现夜色的美
散步后 变勇敢---看见花草在微笑
带着感情,深情朗读
教师播放课件,呈现课本P44的图片和课文内容,要求学生带着感情,深情朗读。
学生带着感情,深情朗读。
能够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
朗读词语,积累词语
教师播放课件,呈现课本P45“读一读,记一记”的词语,要求学生朗读词语,积累词语。
学生朗读词语,积累词语。
重点
1.能够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
2.能够读准“一”字的变调。
3.能够认识“ABAB”词语,例如:叽叽喳喳、安安静静。
4.能够联系上下文,借助动作,了解“瞧”的意思。
5.能够通过观察生字,正确书写4个“会写的字”:外、晚、看、再。
6.能够初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难点
1.能够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
2.能够通过观察生字,正确书写4个“会写的字”:外、晚、看、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听读课文,回顾课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夜色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夜色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698d618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00.png)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夜色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夜色教案与反思第1篇】课文9《夜色》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柯岩老师的《夜色》收入了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第四单元。
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叙事性儿童诗,共有两个小节,用前后对比的方式写出了“我”在爸爸的帮助下,对夜色从恐惧到释然的心理变化。
从成年人的角度看,它强调了“身教”对孩子的重要价值;从孩子的角度看,它强调了由实践而来的勇气对幸福生活的意义。
“很小很小”和“再黑再黑”这样相似的结构分别出现在两个不同的小节,第一小节的两句话也都存在“一……就……”的结构,诗中的这些语言现象非常符合本年龄段孩子的语言和心理特点,易于使学生产生共鸣;两个小节的末尾都使用了省略号,既使诗歌更加凝练,又给学生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是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好的文本。
朗读方面,在本册教材二、三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朗读方法——不唱读、不破句,并能够感受角色情绪、读好简单的对话。
在此之上,本单元对学生的朗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的重难点是读好长句子。
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引领学生初步感知朗读长句子时的停顿,并学习运用词语连读、正确停顿等方法把长句子读好。
阅读理解方面,在本册二、三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学会在文中寻找明显的信息,并能够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
以此为基础,本单元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课文信息做简单的推断,并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表达。
识字方面,本课要求认识“胆、敢、往、外、勇、窗、乱、偏、散、原、像、微”12个生字,“厂字头”1个偏旁,其中“胆、敢、原、微”可以利用教材课后第二题“读一读,记一记”,通过扩展词汇识字;“勇、窗、乱、偏、散”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和动作识字;“往、外、原、微”可以通过字理识字。
写字方面,本课要求会写“色、外、看、爸、晚、笑、再”7个生字。
其中,“色、爸、晚”有相同的笔画可以对比写;“外、看”可以通过字理教写;独体字“再”笔顺易错,需要重点强调。
2020春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精品课件-第四单元-9 夜色教案(002)
![2020春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精品课件-第四单元-9 夜色教案(002)](https://img.taocdn.com/s3/m/47bbc5571eb91a37f0115c30.png)
9夜色新课 教学( )分钟 二、学生字,读词语小朋友,课前都读课文了,那下面老师检查大家学习的怎么样?1.出示字词 (课件出示2)y ès è chu ān ɡ w ài k àn b à w ǎn w ēi xi ào z ài 夜色 窗 外 看 见 爸爸 晚 上 微 笑 再见 d ǎn y ǒn ɡ ɡǎn w ǎn ɡ lu àn pi ān s àn yu án xi àn ɡ 胆子 勇 敢 往前 乱 跳 偏要 散 步 原来 都像 2.游戏读字词。
①首先需要把全体学生分成6组,每组孩子选出4个代表。
排好号,1—4号。
②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进行练习识读。
③然后先请每组的1号到前面站好一排,大声开火车(先顺开,再倒开,去掉拼音(课件出示3),增加难度)读词。
④其他同学当监督员,听前面同学读的是否正确,一起有节奏的拍手,如果有人读错了,大家就教他一遍,然后读错的同学退出。
最后留下的2名同学获胜。
教师相机指导后鼻音“窗”,平舌音“再”,“散”的发音。
⑤4组循环之后,为小组分别计分加星。
3.交流记字。
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的。
(1)熟字记生字:“往”比“住”多了一笔,“像”比 “象”多了个单人旁;(2)意义识字:“勇”字,可以根据“勇夫很有力气”来意义识字。
4.生字扩词。
谁能用这些字组词?给生字组词,学生评议(课件出示4)。
胆:“胆子、胆量、大胆”勇:“勇敢、勇气、勇士” 往:“往外、往里、往东、往西” 原:“原来、草原、高原”【设计意图:游戏读字词,开火车读词,评出优胜组,激发学生认字的热情。
】【设计意图:鼓励多元识字,鼓励自主识字,是部编版教材的要求。
提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备课素材【写作背景】《夜色》是部编教材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9课。
这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夜色》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夜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fbc8c3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3e.png)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夜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夜色》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2.能够口头朗读课文,感受夜色的美好。
3.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
4.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绘夜色的美丽。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教授课文《夜色》,引导学生体会夜色的美丽。
2.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课文理解自然美,运用语言描绘夜色。
三、教学准备1.课本《语文》一年级下册2.夜色的图片或视频3.黑板或白板、粉笔或马克笔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让学生闭上眼睛,听一段关于夜色的音乐或自然声音,引导学生感受夜色的氛围。
2.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夜色的感受。
第二步:学习课文(15分钟)1.教师朗读课文《夜色》,学生跟读。
2.解释生词和生字,确保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3.分角色朗读课文,提高学生朗读的兴趣。
第三步:理解课文(15分钟)1.提问学生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确保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情节。
2.让学生描述夜色的感受,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绘夜色的美丽。
第四步:讨论与总结(10分钟)1.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夜色的美好之处,然后展示自己的想法。
2.整合学生的讨论内容,总结夜色给人们带来的美好感觉。
第五步:作业(5分钟)1.让学生回家后,用自己的语言写一篇《夜色》的作文,描述自己对夜色的感受。
2.下节课交作文给老师检查。
五、教学反思1.教师应该适时调整教学节奏,确保每个环节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3.需要及时对学生的理解程度进行检查,确保学生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
以上是本次关于《夜色》教案的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夜色的美丽。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9.夜色 l 部编版(第二课时)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9.夜色 l 部编版(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61d2c90984868762cbaed528.png)
4.学生齐读诗歌。
三、初读感知
1.教师出示听读提示,重点引导学生关注标红的字,“一”字的不同读音及长句子停顿的节奏。
2.教师范读后,引导学生发现标红的字都读轻声。
3.出示《秋天》一课带有“一”字的句子,引导学生发现“一”字的变调。指名读“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可我一看心就乱跳”“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三句话。
4.学生齐读第一句。
师:大家的朗读让老师感受到了“我”是一个胆小怕黑的孩子。“我”这么胆小怕黑,谁来帮助我了呢?(引导学生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预设:妈妈把勇敢的故事讲了又讲。
师:“讲了又讲”是什么意思呢?
(引导学生简单理解“讲了又讲”。)
5.教师变换方式引读
(1)妈妈讲了很多关于勇敢的故事,可我……(引生接读:一看窗外心就乱跳)
教师、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欣赏歌曲,情境导入
1.孩子们,今天上课前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欣赏一首歌曲,大家认真听一听歌曲里唱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呢?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音乐一起唱。(教师和学生一起表演一起唱。)
2.听出来了吗?这首歌唱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夜晚时候的景色)满天繁星对我们眨着眼睛,可是有个小朋友却总是感到害怕,为什么呢?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首儿童诗《夜色》。
4.教师指名读课文,指导句子停顿的节奏。
5.学生分组读诗歌。
四、品读诗歌,读中感悟
(一)学习第一小节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一小节,说说“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预设学生回答“胆小、怕黑”等,请学生用诗歌中的句子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答案相机板书:胆小。
3.在学生回答问题时顺势进行朗读指导:“很小很小”要读得轻,“不敢往外瞧”可加入动作。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夜色》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夜色》](https://img.taocdn.com/s3/m/bc129b65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58.png)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夜色》(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夜色》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夜色》(通用16篇)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夜色》篇1教学目标1、能识记12个生字新词,认识2个新偏旁,会书写7个生字。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三)9《夜色》(第2课时)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三)9《夜色》(第2课时)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fbf4c7b2ed630b1c59eeb5ba.png)
《夜色》第二课时【教学内容】部编本一年级下册第9课《夜色》(共2课时)【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我”的心情变化和夜色的美好。
3.在文中理解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进一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培养学生勇敢独立的良好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我”的心情变化和夜色的美好。
2.在文中理解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难点】进一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培养学生勇敢独立的良好生活习惯。
【教学过程】板块一:回顾课文,质疑导入(5分钟)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2.指名学生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文中的“我”从前胆子很小,害怕夜晚,后来不再害怕了。
3.师质疑过渡: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位怕黑的小朋友胆子变大了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夜色》去看一看。
板块二:学习第1小节,体会“害怕”(15分钟)1.指名学生朗读第1小节。
2.引导学生交流对文中小朋友的了解,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师小结:胆子很小。
3.师质疑: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的胆子很小?鼓励学生进一步走进文本。
4.学生交流,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师重点引导学生关注以下几点:(1)出示“很小很小”与“很小”,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受“我”的胆子非常之小。
(2)从“妈妈把勇敢的故事讲了又讲”中引导学生体会妈妈通过讲述勇敢的故事来鼓励“我”不要害怕。
(3)抓住“一看窗外心就乱跳”中的“一……就……”这个关联词,引导学生体会妈妈讲的勇敢的故事对“我”来说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5.拓展体会:(1)师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自己是否害怕黑夜,为什么害怕以及害怕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2)学生交流(比如:害怕黑夜。
担心有鬼:听到黑夜里的风声就害怕;总是担心野兽会跑到家里来等等。
害怕的时候心跳就会加速,会把窗帘紧紧拉起来,藏在被窝里等等)。
夜色-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夜色-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80d6a3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a0.png)
夜色-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教学对象本教案适用于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学生。
二、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夜色的特点和变化;2.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课文,并对其中的生字词进行分析和处理;3.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
三、教学重点1.认识夜色的特点和变化;2.对生字词进行分析和处理;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
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与学生互动交流;2.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3.情境唤起。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情境唤起通过提出问题和情境唤起,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提问:“大家晚上睡觉前有什么特别的事情要做吗?”学生回答:“刷牙、洗脸、喝水。
”教师问:“为什么要在晚上刷牙洗脸?”学生回答:“因为睡觉前要保持清洁。
”教师说:“很好,睡觉时我们看不见夜色,但是夜色却一直在变化着。
夜色有着什么特点呢?”第二步:课文导入请学生拿出教材,根据教师的指示,阅读并理解与夜色相关的课文内容。
教师提醒学生:“请注意课文的节奏和语态,让自己身临其境。
”学生在阅读时,教师适时就课文中的生字、词语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分析处理,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第三步:小组讨论教师安排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集体展示。
讨论话题为夜色的特点和变化。
教师提醒学生:“请注意自己的表达,听取和尊重其他同学的意见。
”第四步:知识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内容,进行知识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点。
第五步:课后拓展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学习内容,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实践进一步了解夜色的相关知识。
六、教学评价1.对于课文中的生字和词语,学生能够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处理;2.在小组讨论中,学生能够听取和尊重其他同学的意见;3.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课文中的内容。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对夜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于课文中的生字和词语也有了更好的认识。
在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中,学生能够更加自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能够听取和尊重其他同学的见解。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夜色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夜色教学设计(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d2cb9ff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78.png)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夜色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夜色教学设计第1篇】设计说明诵读儿童诗歌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由此,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诵读诗歌感受小朋友从害怕夜晚到不害怕夜晚的心理变化过程,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的特点。
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学习生字,增强识字兴趣。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
(教师)2.复习生字。
(学生)3.几张小贴纸。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多媒体课件播放歌曲《小星星》,师生共唱,感受夜色的神秘与美丽。
(1)伴随着悠扬的旋律,多媒体课件展示夜晚迷人的景色。
(2)问:说一说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夜晚。
(3)教师追问:在这样漆黑的夜晚,你们害怕吗?预设①:我特别害怕夜晚,因为夜晚非常黑,看不清任何物体,只能看到一团黑影。
预设②:我不害怕夜晚,反而非常喜欢夜晚美丽的景色。
(4)继续播放关于《夜色》的幻灯片,感受不同环境下夜晚的美好,让害怕夜晚的孩子试着爱上美丽的夜晚。
2.走入情境,揭示课题。
过渡:美丽的夜晚让人陶醉,迷人的景色让人充满遐想,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夜色》,看一看课文里的这个小男孩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导入,引导学生走进夜晚,感受夜色的神秘与美好,说出自己对夜晚的感受,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课文内容自然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神秘与兴趣学习。
二、初读诗歌,复习生词1.朗读诗歌。
朗读要求: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胆小的同学读第一节轻一点,胆大的孩子把课文第二小节读响亮些)2.学生复习生字。
(1)播放幻灯片,借助拼音,反复拼读会认会写的生字,并组词。
认识新偏旁“夕”和半包围结构“看”的部首。
(2)幻灯片出示会认的字,开火车给字组词,比一比哪组识字强,给与表扬。
(手背贴花)(3)进入摘苹果环节,看谁摘得多,摘的对,用大苹果的小贴画适时表扬。
(4)全班同学自己摘草莓,看谁摘得又多又好,摘对回家让妈妈买草莓鼓励。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9夜色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9夜色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d7fc670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15.png)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9夜色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9夜色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针对学生胆小的心理,在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3.正确认读本课十三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评论(0) 2重点难点1.认读本课十三个生字。
2.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使孩子们在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3教学过程3.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评论(0) 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出示卡片:夜)同学们你们看,这个字谁认识?2、“夜”指什么时候?(生答——天黑到第二天早晨天亮之前的一段时间)师:这段时间天的颜色和白天正好相反,就是黑。
板书:夜色,3、谁看过黑黑的夜晚的景色吗?说一说你看到了夜晚怎样的景色呢?(指名回答)4、老师发现还有一些同学没有见过夜晚的景色。
正好今天一位小朋友他也看到了夜晚的景色,也想和我们一起谈谈自己眼中的夜色。
让我们跟着他一起,看看那夜晚的景色吧。
见过夜色的同学要注意你看到的夜晚景色和作者看到有不同的地方吗?(课件: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十课夜色,(齐读课题)二、自主探究,初读课文师:文中的小朋友,看到夜晚是怎样的景色呢?要想知道答案就要先把课文读熟,让我们赶快把书打到104页。
(一)自学要求1、自读一遍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2、借助拼音反复读读自己画出的字,记住它,也可以请教别人怎样记住他。
(二)、检查自学情况1、下面请把课文读给同桌听:读的同学要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听的人要看着同桌的书,重点听一听他圈出的字读对了吗。
2、哪组是在同桌的帮助下把字音读准的?(指名一、二人,把读错字音的句子读一读)3、检查读句子句子A、我从前胆子很小很小,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
1)读读句子,再把红色的字读正确。
2)随着老师的手做动作,“往---外----瞧? ”瞧是什么意思?(看)师:所以瞧这个字就是目字旁。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夜色》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夜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20fc11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06.png)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夜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并朗读课文《夜色》中的文字。
2.能够通过联想和想象形象地再现故事情节。
3.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夜晚的景色和感受。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并正确朗读。
2.运用联想和想象描述夜晚的场景。
三、教学难点
1.利用语言描述感受和情感。
四、教学准备
1.课文《夜色》。
2.课堂小道具:夜晚的图片、月亮、星星等。
五、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1.让学生观察夜晚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夜晚和白天有什么不同。
2.向学生介绍《夜色》这篇课文,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学习课文
1.逐段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并解释生词和难点词语。
2.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话描述夜晚的场景。
第三步:联想与想象
1.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在夜晚看到的景色,让他们描述并表达感受。
2.鼓励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绘夜色的美丽。
第四步:课堂讨论
1.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想象和感受,鼓励大家互相交流和学习。
六、课堂作业
1.要求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乡的夜色并写下感受和想法。
2.让学生在下节课上分享自己的体会。
七、教学反思
1.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作业,了解学生对夜色的理解和描绘能力。
2.在下一次教学中调整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夜色的美
丽。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安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夜色》这篇课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夜色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晚、外、再”3个生字。
2.读好长句子,读懂句子的意思。
3.初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课时重点】
读好长句子,读懂句子的意思。
【课时难点】
初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复习巩固。
1.复习生字词。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9课,认识了许多生字宝宝,你们还能读正确吗?(识字游戏——摘星星)
出示课件19、20:
指名读、齐读。
2.朗读课文。
同学们生字词读得非常好!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分节朗读课文,注意读好长句子的节奏。
(指名读课文)
3.板书课题:(9夜色)。
提出问题: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预设:“我”从胆小怕黑,变得勇敢。
引导思考:那是什么原因让“我”变得勇敢?请大家带着问题学习课文。
(设计意图:生动活泼的识字游戏,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巩固了所学知识,真正让学生“在乐中学”。
)
二、读听结合,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节。
(1)教师示范朗读。
提出要求:诗歌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用笔画出相关语句。
出示课件21:
引导小结:诗歌中的“我”是一个怕黑、胆小的孩子。
板书:(怕黑、胆小)(2)比较“很小”和“很小很小”。
出示课件22:
引导学生体会“很小很小”比“很小”更小。
“很小很小”在文中起强调作用,表示“我”的胆子太小了。
朗读时,要读得轻一些,表现出我的“胆怯”。
(3)提出问题:妈妈是怎样帮助我的?
预设:妈妈把勇敢的故事讲了又讲。
(4)指导朗读:“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这两句都用了“一……就……”的句式。
读这两句话时,音调应放得低些,读出害怕的语气。
“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
提出问题:我会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引导学生把省略的内容说一说,发挥联想填补空白,让学生产生共鸣。
)
预设:看到黑漆漆的树影,想到这可能是怪兽的影子,很害怕。
(5)指名朗读第一小节。
学生朗读后,教师相机指导。
(6)全班齐读,读出小朋友对夜晚害怕的心情。
2.学习第二节。
教师过渡:妈妈的故事没有帮到“我”,“我”还是害怕天黑,爸爸又是怎样帮“我”的呢?下面,我们一起学习第二节。
(1)自由朗读第二节。
提出问题:“我”变成了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出示课件23:
预设:在爸爸的帮助下,“我”发现了夜色的美好,变得不怕黑,变成一个勇敢的孩子。
板书:(不怕黑、勇敢)
(2)指导朗读。
①“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
这一句话本是“我”不想出去,可是爸爸偏要拉“我”出去,朗读时要读出无可奈何又撒娇的语气,“偏要”一词要读得重一些。
②我和爸爸去散步,我发现了什么?当“我”出去时,“我”发现原来外面和“我”想象的不同,外面的夜晚没有想象中的可怕,反而景色迷人,这句话要读出既惊讶又欣喜的语气。
“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大家可以面带微笑,读得轻轻的,甜甜的,读出夜晚的美好。
“我也能看小鸟怎样见在月光下睡觉……”这句话读得轻一点、慢一些,仿佛真的有小鸟在月光下睡觉。
(3)“我也能看小鸟怎样见在月光下睡觉……”
提出问题:在夜晚我还会看到些什么?
预设:我看见天空中有闪闪的星星。
街上的霓虹灯五颜六色,非常漂亮。
(4)学生自由读第二小节。
提出要求:伴随着小朋友心情的变化,朗读语气也要相应地发生变化。
3.齐读诗歌全文。
提出要求:读中体会小朋友从害怕夜色到喜欢夜色的心理变化。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以读为主,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诗歌,体会小朋友从害怕到不害怕的心理变化过程。
逐段品读,突出了段落的呈现特点,又降低了读课文的难度。
)
三、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晚、外、再”。
教师过渡:刚才同学们读书读得很好,可是写字怎么样呢?这节课我们来学写三个字宝宝。
出示课件24:
齐读、组词。
2.写字时应保持什么样的姿势呢?我们来复习一下。
预设: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3.出示“晚、外”。
出示课件25:
(1)提出问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写好这两个字要注意什么?
预设: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书写时要写得左窄右宽。
(2)教师分别板书:(晚、外),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4)评选优秀并展示。
4.出示“再”。
出示课件26:
(1)提出问题:仔细观察,写好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预设:中间的竖写在竖中线上,里面的短横写在横中线上。
(2)教师板书:(再),重点指导“再”的笔画顺序,学生书空。
(3)小组内竞赛描红、临帖,并展示。
(设计理念:通过比较识字,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小组内竞赛写字,可以大大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
)
四、布置作业。
1.教师小结:现在的“我”还是那个胆小的孩子吗?现在的“我”已开始喜欢夜晚了,不怕黑了,变得很勇敢了。
其实黑夜和白天一样可爱,勇敢的孩子能看到更多美丽的景色。
所以,我们都要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2.布置作业:
出示课件27: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感受夜色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
)
五、板书设计。
夜色
怕黑——不怕黑
胆小——勇敢
【教学反思】
《夜色》是一首充满童真童趣的儿童诗。
富有童趣的语言,让学生们学起来很有兴趣。
上课伊始,我以孩子们熟悉的儿歌《小小的船》导入本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然后通过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帮助学生走进本课。
在识字环节中,我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从中找出生字,自读生词,自主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愿望,培养识字的兴趣。
运用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巩固生字、生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印象深刻,为学习课文扫清障碍。
写字环节,我注重学生自主观察,以及教师范写、巡视、指导,
方式简洁、有效。
本课教学在侧重识字教学的同时,又特别关注了语文要素的学习与培养。
本课的语文要素是“初步感知长句子的停顿,读通、读懂长句子”。
文中第一、二节中都出现了较长的句子,对于学生来说,读起来有点难度。
依据学生的学情特点,我尽可能给学生创设丰富的情境,通过多种形式地读,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文的学习中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初步感知了长句子的停顿,为后面课文的长句朗读做了铺垫。
不足之处是没有抓好重点词语来学习课文,如:“微笑”一词,应该通过朗读,边读边想象花草的微笑是怎样的画面,然后口头描述画面并说出夜色下的花草的微笑是很美丽的,由夜色下花草的美丽进一步拓展、延伸到夜色是美丽的,进而理解文义。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