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课件第四章第三节 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及其矫正

合集下载

论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及其矫正路径-2019年精选文档

论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及其矫正路径-2019年精选文档

论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及其矫正路径政策执行是把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过程,是政策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而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就必须避免政策执行偏差的产生。

因此,对公共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原因及其矫正路径进行研究探讨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公共政策执行及执行偏差的概述1. 公共政策执行的含义。

公共政策执行就是政策执行主体为了实现公共政策目标,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作用于公共政策对象,使公共政策内容变为现实的行动过程。

公共政策执行的本质是遵循政策指令所进行的变革,是将一种政策付诸实施的所有行动的总和[1] 。

2. 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含义。

政策执行偏差,是指执行者在实施政策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作用,其行为效果偏离政策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

即政策执行与政策目标的背离现象[1] 。

二、从信息沟通视角分析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原因良好的政策信息沟通状况对于保证公共政策的有效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政策运行的全过程。

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原因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进行研究,但从信息沟通视角来看,公共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政策主体收集的信息不准确、不全面。

在公共政策的问题构建和方案制定的阶段,政策主体往往需要搜集并整理大量的与政策有关的信息,并从中筛选出有用的政策信息。

但是政策主体并不是理性全能的人,他们也往往受到客观环境和主观因素的局限与束缚,因此搜集到的政策信息总是有限的,而且并不一定是真实可靠的,这样得到的信息必然会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以致于造成政策执行偏差的产生,严重影响了公共政策的质量和效益。

2. 政策接受者获得的信息具有局限性。

政策接受者获得信息的全面性、真实性和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

一方面,政府制定公共政策具有垄断性,其掌握着重要的政策信息资源,但是政府又具有自利性的特征,所以政府在很多情况下,对外发布政策信息时往往会公开对自己有利的信息,隐瞒部分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影响政策信息的真实性。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及对策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及对策

公共政策執行過程中的偏差及對策摘要:在中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時期,政策執行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社會意義。

政策的執行成敗直接決定政策的效益和價值實現。

然而,政策執行是一項極為複雜的社會實踐活動,在政策實施的實際過程中,常常會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而導致執行偏差。

這使公共政策目標落空,政策問題得不到有效地解決,政府的形象嚴重受到破壞,甚至會影響一個國家的正常運行。

因此,我們要針對我國現實的國情,採取正確的對策,防止執行偏差的出現,維持社會秩序。

關鍵:公共政策、政策執行、執行偏差、對策公共政策執行的含義公共政策執行是公共政策方案被採納之後,把公共政策內容轉變現實的過程,也就是政策目標得以實現的過程。

公共政策執行本質上是遵循指令所進行的變革,是為了實現政策目標而重新調整行為模式的過程,是將一種政策付諸實施的各項活動。

也可以說,公共政策執行既是實現政策目標的唯一途徑,也是檢驗政策品質的重要標準,然而,許多的政策在執行的過程中存在著偏差現象。

公共政策執行偏差,是指執行者在實施政策的過程中,由於受到主客觀因素的制約,其行為效果偏離政策的目標並產生了不良後果的政策現象。

下麵分析產生這些偏差的原因,並給出糾正偏差的建設性對策。

二、公共政策執行偏差的原因根據我國的特殊國情,政策執行偏差的形成原因有以下幾點:公共政策本身不合理政策實施的成功與失敗,首先取決於政策本身是否科學合理。

就一般情況來看,敏感的政治性政策、直接涉及人們利益分配和調整的經濟政策、競爭性和敵對性的外交政策及軍事政策、涉及領域眾多的綜合性政策,創新性較強的政策等,大部分都屬於比較複雜的政策。

所以政策本身內容是否科學合理相當的重要。

首先,政策內容不合理主要體現在政策目標缺乏可行性、目標僵化和目標缺乏前瞻性。

其次,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影響政策的執行成本和公正公平。

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緊密相連,若政策執行猶豫不定,不但是使政策執行成本增加,而且會影響政策的公正公平,使政策失去公信力。

第四章-政策执行PPT课件

第四章-政策执行PPT课件
10
第二节 政策执行的相关条件 一、政策执行资源 • 1.财物资源 • 2.人力资源 • 3.信息资源 • 4.权威资源
11
• 二、顺从的目标群体 • 1、政策方案对政策对象的规定。 • 2、政策对象对政策的接受程度。 • 3、政策执行成本对目标群体的影响。
12
三、正确的执行策略
1、建立有效的制度安排。
政策执行偏差与政策执行的创造 性原则不同。
15
一、政策执行偏差的表现(1)象式政策执行:只重视表面文章和 形象包装;轻视战略,缺乏远见,注重 政绩工程。
(2)附加式政策执行:即在执行公共政策 过程中,人为地附加了与政策目标背离 的其他内容,政策被 “充值”。
(3)残缺式政策执行。即政策内容只有部 分被执行,而其余则被 “遗忘”;或政 策执行得不及时,缺乏时效性,导致了 政策目标实现得不全面、不充分。 16
9
政策执行再决策特点: (1)它发生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而非执行任务
完成之后; (2)它属于政策微调和政策变通的范畴; (3)它意味着对政策方案的个别补充或修正; (4)它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同一个政策问题; (5)它是实施过程的部分中断,仿佛又局部 地回复到政策制定的初始阶段,结果是现行 政策方案变得更为科学、合理,具有更强的 可行性。
2、重视成本效益分析
3、利用各种技术手段。
(1)行政手段
(2)法律手段
(3)经济手段
(4)说服引导手段
(5)技术手段
13
四、胜任的政策执行队伍 1、执行人员的素质要求。 2、执行队伍的互补。 3、执行人员的沟通能力。
14
第三节 政策执行的偏差及其矫正 所谓政策执行偏差,是指执行者
在实施政策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 作用,其行为效果偏离政策目标并产生 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

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及其矫正

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及其矫正

重 地 损 害 l 共 政 策 的 严 肃 性 、 威 性 和 公 共 利 益 。5 『公 权 ()
望 式公 共政 策执行 。 指在 公共 政 策执 行过 程 中 , 是 执 行 者 总 是 被 动 地 观 望 . 等 新 政 策 出 台 , 观 望 J 面 的 或 或 - 态 度 . 取 一种 “ 拖 ” 方 式 , 拖 的 就 拖 , 在 不 能 采 软 的 能 实 拖 的 只 能 勉 强 执 行 6照 搬 式 公 共 政 策 执 行 。 指 在 公 () 是
好 的政 府 与 公 众 之 间 的 互 动 机 制
三 、 共 政 策 执 行 偏 差 的 矫 正 措 施 公 1 力 大 公 共 政 策 的 宣 传 力 度 . 确 保 对 政 策 实 质 的 -Ⅱ
地 区的利 益或 个人 利益 。 如 : 些 地方 官 员为 提 高政 例 有 绩 , 忽 视 了 社 会 的 长 远 利 益 和 社 会 回应 性 . 过 分 追 求

二 、 共 政 策 执 行 偏 差 产 生 的 原 因 公 l 共 政 策 宣 传 力 度 不 够 .导 致 政 策 目标 群 体 对 公 政 策 实 质 认 识 错 位 公 共 政 策 执 行 的 首 要 环 节 是 要 做
个 严 峻 的 考 验 。3公 共 政 策 合 法 性 与 合 理 性 缺 失 。 () 政
策 执 行 过 程 中 被 换 上 与 现 行 公 共 政 策 表 面 l一 致 而 事 :
特 点 是 公 共 政 策 执 行 与 公 共 政 策 目标 不 一 致 。 美 国 公 共 行 政 学 者 艾 利 森 指 f : 在 达 到 政 府 目标 的 过 程 中 , I “ j 方 案 确 定 的 功 能 只 占 1 % 而 其 余 9 % 取 决 于 有 效 的 0 0 执 行 ” 公 共 政 策 执 行 对 于 政 策 能 否 达 到 预 期 目标 具 有

看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产生原因及矫正

看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产生原因及矫正

看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产生原因及矫正一、案例描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北沟村是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远远望去,一幢幢色彩亮丽的两层“小洋楼”整齐地排列着,宛若一道风景——这是北沟一村43户农民的住房。

19栋色彩亮丽的别墅曾是北沟一村的骄傲,而如今,村民们却满面愁容,他们已无力归还为建别墅而欠下的贷款。

43户村民中,已有17户不得不卖掉别墅来还债。

2001年,昌吉市启动了城市扩容工程,北沟一村正好在扩容工程的规划区内。

经多次协商,40户村民中的38户同意在城市规划区内建新居民点。

同时市政府、城郊办事处和村委会的负责人参观了几家高档别墅区后,被豪华的小洋楼的富丽堂皇打动,号召村民在规划内的城区范围内兴建楼房。

根据当时干部们的分析,把居民点建在城市的新区,对今后发展二三产业有利,也有利于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另外,随着城市的发展,新房将来肯定会升值,加之耕地也会被政府征用,还可以获得一笔拆迁赔偿款。

43户村民和村委会达成意见,倾其所有积蓄支付了楼房首付款;再由市政府协调农村信用社,每家贷款8万元~9万元,建设起别墅区.然而,正当村民等着新区尽快发展、政府尽快征用他们耕地的时候,情况有了变化。

2004年,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加强,银根紧缩,土地严管,刚具雏形的昌吉市新区放慢了发展速度。

农民期望的土地征用、二三产业兴旺的目标没有等来,等来的却是银行催要每年6000元~7000元的贷款利息。

不少村民不得不买掉别墅还债。

近日,昌吉市委、市人民政府做出政策调整,对在北沟村卖掉住房的11户村民给予四项帮扶措施:在北沟一村居民点周围建设商业门面房,每户分配一间,用店铺收入解决他们今后的生活问题;加强对这11户村民的技能培训,增强他们劳动致富的本领;引导、鼓励周边企业优先安排这11户村民;在该村开展党员干部“一帮一”结对子活动,使这11户村民的生活尽快好起来。

二、背景透视1、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最早提出于20世纪50年代。

政策执行分析——公共政策课件[

政策执行分析——公共政策课件[
21
第二节 公共政策执行的模型
二、互适模型 (4)受影响者的利益和价值取向将反馈到政策上, 从而影响政策执行者的利益和价值取向。 结论:成功的决策决定有赖于有效的政策执行,而 有效的政策执行则有赖于成功的互相调适过程。
22
第二节 公共政策执行的模型
三、循环模型
当代美国公共政策学者M.雷恩(M. Rein)和F.拉宾诺维茨 (F.F.Rabinovitz)在1978年构建了一个以循环为特色的政策 执行分析框架–––“雷恩–––拉宾诺维茨模型”。 他们认为在环境条件的影响下,政策执行经历三个阶段, 遵循三个原则。三个阶段是:(1)拟定纲领阶段;(2) 分配资源阶段;(3)监督执行阶段;三个贯穿于每一阶段 的原则是:(1)合法原则;(2)理性原则;(3)共识原 则。这是一个“上令下行”与“下请上达”的主动执行一 监控的循环回路,强调了被人们忽视的监控对于有效执行 的必要意义;体现了执行过程的开放性要求,也强调了一 定的封闭性对于一个系统成长的必要性。
5
第一节 公共政策执行的概念
一、政策执行的定义
• 林水波、张世贤:政策执行可谓为一种动态的过程, 在整个过程中,负责执行的机关与人员组合各种必要的 要素,采取各项行动,扮演管理的角色,进行适当的裁 量,建立合理可行的规则,培塑目标共识与激励士气, 应用协商化解冲突,冀以成就某特殊的政策目标。
综合上述各家的观点,我们可以把政策执行界定为 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 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采取解释、宣传、实验、实施、协 调与监控等各种行动,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实 际效果,从而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活动过程。








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矫正

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矫正

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矫正
定义:执行者在实施政策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作用,其行为效果偏离政策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

与政策创新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偏离政策目标
表现形式
(1)象征式政策执行——表面文章
(2)附加式政策执行——附加偏离政策目标内容
(3)残缺式政策执行——部分执行政策
(4)替代式政策执行——执行者处出于不同目的用自己一套替代原政策
(5)观望式政策执行
(6)照搬式政策执行
(7)规避式政策执行
公共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原因
(一)主观原因
1、执行者的自利性—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2、执行者的素质缺陷——专业水平、能力水平、意志品质
3、执行机构的管理缺陷——组织结构不合理、内部沟通不畅
4、准备工作不足
5、宣传缺陷——夸大、不足、不实
(二)客观原因
1、政策质量低劣,不能准确地针对政策问题
2、政策环境的变化
3、目标群体的压力——利益集团压力、目标群体的文化障碍
4、政策资源不足
5、执行监督不力
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矫正
1.加强公共政策执行的成本——收益分析,以获得目标群体的更多支持
2.加强公共政策的认知力度——加强宣传,加深对公共政策理解
3.努力提高公共政策执行者的素质
4.加强公共政策执行的控制与监督
5.加强公共政策执行的制度创新。

公共政策执行的偏差及其矫正

公共政策执行的偏差及其矫正

公共政策执行的偏差及其矫正第六节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及其矫正一、什么是政策执行偏差(一)政策执行偏差的含义所谓政策执行偏差是指执行者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其行为效果偏离政策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

政策目标的偏离和不良后果的出现是统一不可分的。

政策是否偏离了政策目标,是根据政策执行当中出现的不良后果来确定的。

也就是说,政策目标的偏离是执行偏差的本质属性,不良后果是执行偏差的表象特征。

(二)政策执行偏差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下列几种:1 .象征式政策执行。

主要指在实施政策过程中,执行主体仅做表面文章,或只做政策宣传而不务实际,或“阳奉阴违”,或前紧后松,或敷衍塞责。

其总的特点是政策最终成了一纸空文,根本谈不上解决什么具体的政策问题。

2 .附加式政策执行。

主要是指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被附加了不恰当的内容,使政策的调整对象、范围、力度、目标超越了政策原定的要求,特别是执行者在现行政策的目标的基础上再自行增添了若干个新目标。

“土政策”往往是附加式政策执行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

“土政策”是指打着贯彻上级政策要结合实际的旗号而自行附加额外目标的政策,它另搞一套,使政策执行复杂化,影响政策目标的实现。

3 .残缺式政策执行。

主要是指一项完整的政策在执行中只有部分被贯彻落实,其余则被弃置不顾,使政策内容残损不全,不能有效地、完全地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

其典型表现就是“断章取义,为我所用”。

4 .替代式政策执行。

主要是指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被换上与现行政策表面上一致而事实上背离的内容。

这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执行偏差,其政策内容、目标、性质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它的特点是执行者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挂羊头,卖狗肉”。

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政策与执行主体之间出现极为激烈的利益差异和冲突的时候。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是一种典型的替代式政策执行。

“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变形”。

这就严重地损害了政策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公共利益。

5 .观望式政策执行。

公共政策执行的偏差及其矫正

公共政策执行的偏差及其矫正

公共政策执行的偏差及其矫正第六节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及其矫正一、什么是政策执行偏差(一)政策执行偏差的含义所谓政策执行偏差是指执行者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其行为效果偏离政策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

政策目标的偏离和不良后果的出现是统一不可分的。

政策是否偏离了政策目标,是根据政策执行当中出现的不良后果来确定的。

也就是说,政策目标的偏离是执行偏差的本质属性,不良后果是执行偏差的表象特征。

(二)政策执行偏差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下列几种:1 .象征式政策执行。

主要指在实施政策过程中,执行主体仅做表面文章,或只做政策宣传而不务实际,或“阳奉阴违”,或前紧后松,或敷衍塞责。

其总的特点是政策最终成了一纸空文,根本谈不上解决什么具体的政策问题。

2 .附加式政策执行。

主要是指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被附加了不恰当的内容,使政策的调整对象、范围、力度、目标超越了政策原定的要求,特别是执行者在现行政策的目标的基础上再自行增添了若干个新目标。

“土政策”往往是附加式政策执行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

“土政策”是指打着贯彻上级政策要结合实际的旗号而自行附加额外目标的政策,它另搞一套,使政策执行复杂化,影响政策目标的实现。

3 .残缺式政策执行。

主要是指一项完整的政策在执行中只有部分被贯彻落实,其余则被弃置不顾,使政策内容残损不全,不能有效地、完全地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

其典型表现就是“断章取义,为我所用”。

4 .替代式政策执行。

主要是指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被换上与现行政策表面上一致而事实上背离的内容。

这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执行偏差,其政策内容、目标、性质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它的特点是执行者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挂羊头,卖狗肉”。

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政策与执行主体之间出现极为激烈的利益差异和冲突的时候。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是一种典型的替代式政策执行。

“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变形”。

这就严重地损害了政策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公共利益。

5 .观望式政策执行。

公共政策课件第四章政策执行

公共政策课件第四章政策执行

第二节 政策执行过程与手段
(四)组织准备 组织准备工作是政策具体贯彻落实的 保障机制,组织功能的发挥情况,直接决 定着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首先,确定政 策执行机构。这是组织准备中首要的任务。 其次,选人用人。最后,制定必要的管理 法规制度。这些法规制度主要有:(1)目标 责任制。(2)检查监督制度。(3)奖励惩罚制 度。
第二节 政策执行过程与手段
(二)法律手段 法律手段是指通过各种法律、法令、法规、 司法、仲裁工作,特别是通过行政立法和 司法方式来调整政策执行活动中各种关系 的方法。 法律手段除了与行政手段一样具有权威性 和强制性外,它还具有稳定性和规范性的 特点。稳定性是指法律法规一经颁布,就 将在一定时期内生效,不会经常变动。规 范性是指它对其效力范围内的所有组织和 个人普遍适用。
第四章 政策执行
学习难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 剖析 重点掌握:影响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因素 掌 握: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与手段、公 共政策执行模型 一般了解:公共政策执行问题的重要性
第一节 政策执行概述
一、政策执行的涵义 是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 各种政策资源,采取解释、宣传、实验、 实施、协调与监控等各种行动,将政策 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效果,从而 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活动过程。
第四节 影响政策有效执行的因素
(四)循环模式 当代美国公共政策学者马丁·雷恩(M.Rein) 和弗朗希·F·拉宾挪维茨(F.F.Rabinovitz) 于1978年提出了执行循环的理论。他们把 政策执行过程分为三个不同阶段:(1)刚领 发展阶段;(2)资源分配阶段;(3)监督阶段。 他们认为这三个阶段是相互循环的,而非 直线单向的过程;同时,循环过程亦必受 到环境条件的冲击与影响。

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及其矫正

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及其矫正

1、政策质量低劣,不能准确地针对益集团压力 、目标 群体的文化障碍 4、政策资源不足 5、执行监督不力
三、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矫正



1.加强公共政策执行的成本——收益分析 , 以获得目标群体的更多支持 2.加强公共政策的认知力度 ——加强宣传,加 深对公共政策理解 3.努力提高公共政策执行者的素质 4.加强公共政策执行的控制与监督 5.加强公共政策执行的制度创新
二、公共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原因



(一)主观原因 1、执行者的自利性—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2、执行者的素质缺陷 ——专业水平、能力水平、 意志品质 3、执行机构的管理缺陷——组织结构不合理、 内部沟通不畅 4、准备工作不足 5、宣传缺陷 ——夸大、不足、不实
(二)客观原因

第四节 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及其矫正
一、公共政策执行偏差


1、定义:执行者在实施政策过程中,由于主客 观因素的作用,其行为效果偏离政策目标并产 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 与政策创新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偏离政策目标
2、表现形式





(1)象征式政策执行 ——表面文章 (2)附加式政策执行 ——附加偏离政策目标内容 (3)残缺式政策执行 ——部分执行政策 (4)替代式政策执行 ——执行者处出于不同目的 用自己一套替代原政策 (5)观望式政策执行 (6)照搬式政策执行 (7)规避式政策执行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及对策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及对策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及对策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及对策摘要:在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期,政策执行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社会意义。

政策的执行成败直接决定政策的效益和价值实现。

然而,政策执行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政策实施的实际过程中,常常会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导致执行偏差。

这使公共政策目标落空,政策问题得不到有效地解决,政府的形象严重受到破坏,甚至会影响一个国家的正常运行。

因此,我们要针对我国现实的国情,采取正确的对策,防止执行偏差的出现,维持社会秩序。

关键:公共政策、政策执行、执行偏差、对策一、公共政策执行的含义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方案被采纳之后,把公共政策内容转变现实的过程,也就是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公共政策执行本质上是遵循指令所进行的变革,是为了实现政策目标而重新调整行为模式的过程,是将一种政策付诸实施的各项活动。

也可以说,公共政策执行既是实现政策目标的唯一途径,也是检验政策质量的重要标准,然而,许多的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存在着偏差现象。

公共政策执行偏差,是指执行者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其行为效果偏离政策的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

下面分析产生这些偏差的原因,并给出纠正偏差的建设性对策。

二、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根据我国的特殊国情,政策执行偏差的形成原因有以下几点:1、公共政策本身不合理政策实施的成功与失败,首先取决于政策本身是否科学合理。

就一般情况来看,敏感的政治性政策、直接涉及人们利益分配和调整的经济政策、竞争性和敌对性的外交政策及军事政策、涉及领域众多的综合性政策,创新性较强的政策等,大部分都属于比较复杂的政策。

所以政策本身内容是否科学合理相当的重要。

首先,政策内容不合理主要体现在政策目标缺乏可行性、目标僵化和目标缺乏前瞻性。

其次,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影响政策的执行成本和公正公平。

公共政策分析课件公共政策执行

公共政策分析课件公共政策执行

2000多副个性化车牌。从已注册的新车号来看,其中不
仅包含国际流行元素,而且个性色彩相当浓厚,甚至不乏
一些绝佳创意的车牌号。个性化车牌充分体现了个性,纪
念号和吉祥号是被选的“主流号码”。IAM 007、UFO 001、MAN 001、163COM、521FLY、ILU 521等号码体
现了个人的个性和追求。在不到五个小时的选号时段内,
• 案例分析:
• 城市“低保”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低保制度自1993年在上海创立以后,大致上经历了四 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1993年到1995年,当时,制 度的创建和实施基本上是各个城市地方政府的自发行 为。第二阶段从1995年到1997年,这时,制度的创建 和推行已成为民政部门的有组织行政行为。第三阶段 从1997年到1999年,1997年,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 关于在各地建立城市居民低保制度的通知》(以下简 称《通知》)。自此,这项制度的创立和推行终于成 为中共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决策。到1999年9月 底,全国668个城市和1638个县政府所在地的建制镇 全部建立起低保制度。
• 政策执行应保持一定的阶段性顺序和过程 的连续性
• 着眼于最终目标,立足于阶段性目标
(4)执行的协调性
• 政策执行是各种政策要素在空间上的分配、 重组、展开和运动的过程——只有协调才 能保证政策的顺利进行
• 文化市场政策、实名制存款政策
• 如上路不烧油的交通工具或烧油不上路的 交通工具问题;费改税后征收的问题,是 在生产环节,还是在流通环节,如果在生 产环节征收,90%以上的加工企业属国有 企业,改税后的收人自然归中央财政;如 果在流通环节征收,多如牛毛的加油站造 成征收成本高;地方政府为了修路而举债, 原来靠收费还贷,改税之后怎么办?原来 收费人员数量庞大,如何解决人员分流问 题,等等。

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分析及对策

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分析及对策

P ublic relations Forum一、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及表现形式1.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相关概念及特征(1)公共政策执行概念:公共政策的执行具体含义是指政策执行主体为有效完成公共政策制定的目标,采用清晰准确的认知以及认同,进而有效的配置现存的政策资源,同时采用相关行为把公共政策目标蜕变成现实,进而完成社会公共利益的一系列过程。

(2)公共政策执行偏差概念: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则表示公共政策的执行主体因百般消极因素的互相制约从而在某些规定的的政策执行阶段中,影响或阻碍该政策的顺利进行,从而使得政策执行的现实效果与最初制定的目标相悖而行,造成一定程度的负向后果[1]。

该现象也被部分学者称为政策执行阻滞、政策执行变异、执行不力等。

即使定义不同,但其中的内涵却是相通的[2]。

2.公共政策执行偏差表现形式(1)象征式政策实施即政策表面化,是指政策在实施阶段并未做任何实际行动而只停留在教育宣传,政策从始至终并未进行具体操作。

象征式执行公共政策仅仅停留在口头或书面上,假意要认真完成政策,但对于政策实施则是敷衍了事,有始无终,不仅不能达到政策目标原有效果,还有可能会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例:我国为更快顺应社会经济发展新要求,提升我国公民当前集体素质水平,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素质教育的相应政策,期望基础教育能够脱离传统的应试教育。

但该政策并未得到具体的落实。

以原有的应试教育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仍为主流。

(2)附加式政策实施即称政扩大化,主要是指政策在实施阶段繁增了部分不和适宜的内容,使得政策的调控对象、范围、力度以及目标均溢出原本的规定,从而扰乱既定政策目标的完成,政策的执行在附加后其本质就是一个政策的“再造”过程。

因政策主体将原有政策进行细化,就有可能产生增加原政策内容的现象。

如若增加的政策量符合原有政策执行精神,那将没有问题,如若增加的政策与原有精神毫不相干,那就属于附加式政策。

最为突出的案例莫过于用相关政策名头来进行大肆的乱收费、乱罚款的不合理现象。

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综述PPT文档29页

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综述PPT文档29页

谢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综述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公共政策课件第四章第三节 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及其矫正

公共政策课件第四章第三节  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及其矫正

救灾物资源源不断送往灾区
德国向中国灾区捐赠可服务25万人的野战医院
X光室
中德野战医院是由德国红十字会捐赠,与中国红十字会合作搭建的一座 “帐篷医院”。周四从柏林起飞,随行的是一名来自北威州和一名来自巴符州 的德国医生,4个德国护士和5位德国技术人员。 这座白色的帐篷医院座落在都江堰天府大道尽头,是德国红十字会迄今为 止搭建过的最大、最高级别的野战医院,可为一座25万人的城市人口服务。 “最高级别——这并不是说,我们的设备是多么的高级,而是说它规模大, 而且具备一个医院所应有的大部分设施。”德国红十字会发言人Koch女士说。 安装一座这样的野战医院,只需要不到3天时间。所有的东西都装在箱子 里,箱子分为不同颜色:绿色代表门诊部,红色代表住院部,黄色代表手术室。 不同颜色的箱子按特定顺序堆在一起,只需要依照顺序打开安装。这个野 战医院设备齐全,规模有120张床位,包括门诊室、手术室、产房、药品储藏 室等;其电力将全部由一部携带而来的发电机提供;帐篷分为两层,隔热防雨, 防阳光辐射,帐篷里的每张床头都对着一个窗户,病人可以决定是否打开;手 术室是一个充气帐篷,内部高压,保证外部空气中的不洁物不会进入;一共有 50-60个小型简易马桶,病人使用后,马桶会自动将排泄物粉碎,导入一个塑 料袋,统一送到环卫部门处理;还有一个X光室帐篷,与其他帐篷保持较远距 离,其X光机的辐射在3米之内就衰减,不会对远距离外的人造成伤害。
政策本身的因素 1、政策的质量(合理性、 明晰性、协调性、稳定性、 公平性) 2、政策资源的充足性
政策以外的因素 1、目标团体的服从 2、执行人员的素质与工作态度 3、执行机关的特性 4、机关组织间的沟通与协调 5、政策监督 6、政策环境
政策执行
政策执行过程及其构成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策环境的变化
三、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矫正
1.加强公共政策执行的成本——收益分 析 ,以获得目标群体的更多支持 2.加强公共政策的认知力度 ——加强宣 传,加深对公共政策理解 3.努力提高公共政策执行者的素质 4.加强公共政策执行的控制与监督 5.建立有效的制度安排
复习思考题
1、政策执行的含义、特点与作用。 2、简述政策执行的各种理论模型。 3、公共政策执行过程和手段。 4、政策执行再决策的主要依据和作用。 5、从政策执行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分析影响政 策有效执行的原因。 6、政策执行偏差的含义、表现形式及产生的原 因。
政策本身的因素 1、政策的质量(合理性、 明晰性、协调性、稳定性、 公平性) 2、政策资源的充足性
政策以外的因素 1、目标团体的服从 2、执行人员的素质与工作态度 3、执行机关的特性 4、机关组织间的沟通与协调 5、政策监督 6、政策环境
政策执行
政策执行过程及其构成因素
(一)政策问题的特性
政策问题本身的性质 政策对象行为的多样性 政策对象人数
救灾物资源源不的野战医院
X光室
中德野战医院是由德国红十字会捐赠,与中国红十字会合作搭建的一座 “帐篷医院”。周四从柏林起飞,随行的是一名来自北威州和一名来自巴符州 的德国医生,4个德国护士和5位德国技术人员。 这座白色的帐篷医院座落在都江堰天府大道尽头,是德国红十字会迄今为 止搭建过的最大、最高级别的野战医院,可为一座25万人的城市人口服务。 “最高级别——这并不是说,我们的设备是多么的高级,而是说它规模大, 而且具备一个医院所应有的大部分设施。”德国红十字会发言人Koch女士说。 安装一座这样的野战医院,只需要不到3天时间。所有的东西都装在箱子 里,箱子分为不同颜色:绿色代表门诊部,红色代表住院部,黄色代表手术室。 不同颜色的箱子按特定顺序堆在一起,只需要依照顺序打开安装。这个野 战医院设备齐全,规模有120张床位,包括门诊室、手术室、产房、药品储藏 室等;其电力将全部由一部携带而来的发电机提供;帐篷分为两层,隔热防雨, 防阳光辐射,帐篷里的每张床头都对着一个窗户,病人可以决定是否打开;手 术室是一个充气帐篷,内部高压,保证外部空气中的不洁物不会进入;一共有 50-60个小型简易马桶,病人使用后,马桶会自动将排泄物粉碎,导入一个塑 料袋,统一送到环卫部门处理;还有一个X光室帐篷,与其他帐篷保持较远距 离,其X光机的辐射在3米之内就衰减,不会对远距离外的人造成伤害。
第三节
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及其矫正
公共政策执行偏差
公共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原因 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矫正
一、公共政策执行偏差
1、定义:执行者在实施政策过程中,由 于主客观因素的作用,其行为效果偏离政 策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 与政策创新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偏离政策目 标。 政策执行障碍、执行不力、执行走样、政 策梗阻、目标置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政策对象行为需要调适量
(二)政策本身的因素
政策质量(合理性、明晰性、协 调性、稳定性、公平性)
政策资源不足(财物资源、人力 资源 、信息资源和权威资源)
海军陆战队用生命探测仪搜救生存者
5月16日,2750名海军 陆战队官兵分三个梯队相继 顺利到达四川地震灾区,立 即展开救援行动。第一梯队 到达绵竹县汉旺镇的760名 官兵在灾情最严重的地方进 行抢险救援,并在救援中使 用了生命探测仪。目前,世 界上只有美国和英国有这样 的生命探测仪,地震灾区中 海军官兵使用的是中国自行 研制的,仅在汉旺镇,他们 就有5台这样的仪器。图为 海军陆战队官兵在四川绵竹 县汉旺镇使用生命探测仪进 行搜救。
赴川医疗队
水利专家勘测唐家山 堰塞湖水位污染情况
云南地震专家赶赴四川 地震灾区支援
太原援川建房突击队
电力工人和余震较量
中央台记者会师映秀
志愿者活跃在四川 省青川县孔溪乡
(三)政策以外的因素
1、目标群体的压力
2、执行者的素质和工作态度
3、执行机构的管理缺陷——组织结构 不合理、内部沟通不畅、权责不明确、 信息反馈和政策的控制的缺失
“野战医院的一个特点,在于用最少的德国人、在最短的时间内, 把医院移交给本地人运行。” 显然,这座医院的到来,对都江堰 市来说非常及时。因为地震的影响,都江堰医院的建筑已经岌岌可危, 并且没有电力可供使用,目前仅是在医院门口搭的简易帐篷里办公, 条件非常欠缺。目前已有50多个人民医院的医生在野战医院里开始工 作。 这样的帐篷医院可以在任何地方搭建,包括高山和沙漠上。 它还连带有“德国式厨房”,“不过这里的厨师可能不习惯用德式厨 房。”Koch女士笑道。 本地医生护士对这个帐篷医院的配备物还有另一个小小的不适应: 医生护士的制服都太大了。“我们最高最胖的人,也只能穿他们的小 号制服。”一位护士笑着说。 这样的帐篷医院曾在2007年的巴基斯坦地震区域使用过,另外在 非洲几个地区也使用过。在阿富汗,每年会使用1-2次。 国际红十字会在全球186个国家都有办事处,但是如果哪些国家地 区需要这样的帐篷医院,该国家或地区的红十字会必须提出申请。 “我们不会强行赠送,以免浪费捐赠人的钱。”Koch女士说。四川地 震之后,国际红十字会第一时间打电话前来询问中国是否有此需要, 确定需要之后,他们在几天之内就获得准入的所有文件。
俄"空中巨无霸"参加唐家山堰塞湖排险
5月25日下午17时45 分,一架俄罗斯米-26重型 运输直升机降落四川绵阳 南郊机场。据俄罗斯机长 安东介绍,米-26重型运输 直升机可24小时昼夜飞行, 可在能见度600米、高度 60米的空域执行任务。10 名机组人员经常参与国际 救援任务,对山区复杂地 形执行救援任务有着丰富 经验。米-26是目前世界上 最大的直升机,被称为 “空中巨无霸”,一次运 载能力达20吨。

其主要表现为: (l)“你有政策,我有对策’—— 替换性执行; (2)“曲解政策,为我所用”—— 选择性执行; (3)“软拖硬抗,拒不顺从”—— 象征性执行; (4)搞“土政策”——附加性执行。
二、公共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原因
政策问题的特性 1、政策问题的性质 2、目标团体行为的多样性 3、目标团体人数 4、目标团体行为需要调适量
先进的防疫车进入灾区
汶川(四川), 2008年5月19日 先进的防疫车进 入灾区 5月19日, 解放军防疫队使 用专用消杀车在 汶川县映秀镇喷 洒消毒药。地震 重灾区汶川县映 秀镇全面展开消 毒防疫工作,采 用车辆喷洒和人 工喷洒相结合的 办法,每天喷洒2 遍药物。
15勇士4999米高空伞降茂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