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关系解题方法之赋值法
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法宝
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法宝新一轮的公务员考试高峰又一次拉开了序幕,相信学员们已进入到了紧张的备战状态之中。
那么,在行测考试中,数量关系模块依然是决定是否得到高分的关键性因素,也是众多模块中难度最大的部分。
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为学员提炼了数量关系模块的快速解题法宝,以帮助大家高效地突破,冲出重围。
一、掐准时间,选择性做题在考场上,很多考生根本没时间做数量关系部分,而是采取直接蒙题的策略。
其实,随着近两年数量关系部分整体难度的下降,60%-70%的考题都是中等及以下难度的题型。
掌握好解题技巧,快速挑选出这些题目,可以获得非常大的优势。
所以,对于这部分不能轻言放弃,最后做数量关系部分,只做会的,不会再选择放弃。
二、基础题型,熟练掌握解题技巧延续往年趋势,数量关系部分着重考察数学运算。
对于过半的中等难度应用题,我们需要懂得识别题型、找对解题技巧,做到举一反三。
1.代入排除法:适用多位数、年龄等问题。
【例1】一个三位数的各位数字之和是16,其中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小3,如果把这个三位数的百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对调,得到一个新的三位数,则新的三位数比原三位数大495,则原来的三位数是多少?()A.169B.358C.469D.736【答案】B【解析】多位数问题,考虑代入排除法。
只有B选项满足题意。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选项。
【例2】有四个学生恰好一个比一个大一岁,他们的年龄相乘等于93024,问其中年龄最大的学生多少岁?()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A.16岁B.18岁C.19岁D.20岁【答案】C【解析】年龄问题,首选代入排除,注意代入的逻辑顺序,从年龄最大的选项D开始代入。
结合尾数法,可得只有C选项满足题意。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选项。
【点拨】当遇到特别棘手、无任何思路的复杂题型时,也可考虑代入排除法进行尝试。
2.方程法:核心解题思想,重点把握不定方程。
数量关系篇·赋值法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渐渐临近,为了方便各位考生高效备考。
现将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备考:数量关系赋值法详情公布如下,这是华图教育精心为各位备战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准备的干货,仅供大家参考。
数量关系篇·赋值法陕西华图安亚飞在做数量运算题目时,赋值法是重要的解题方法之一。
下面为大家详细讲解赋值法的应用。
适用题型:1.题目中给出的三个量满足“A=B×C”的比例形式,如果只给定了其中一个量或者未给定任何一个量的时候,采用赋值法。
例如在工程问题(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经济利润问题(总利润=单个利润×总量、总价=单价×总量)、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溶液问题(溶质=浓度×溶液)等题型中有广泛应用。
注意事项:(1)优先赋值不变量(2)赋好算值(公倍数、公约数、整十整百等)2、题目未给出明确数值,全部给出百分数或者比例,考虑赋值法。
注意事项:赋值好算值(分母公倍数等)【例1】要折叠一批纸飞机,若甲单独折叠要半个小时完成,乙单独折叠需要45分钟完成。
若两人一起折,需要多少分钟完成?()A.10 B.15C.16 D.18【答案】D【解析】赋值工作总量为90,则甲效率=90÷30=3,乙效率=90÷45=2,因此两人合作工作时间为90÷5=18分钟。
选择D。
【点评】此题属于比例形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只给定时间,同时赋值优先赋值不变量和公倍数。
【例2】浓度为15%的盐水若干克,加入一些水后浓度变为10%,再加入同样多的水后,浓度为多少()。
A.9% B.7.5%C.6% D.4.5%【答案】B【解析】溶质不变,赋值溶质为60,则原有溶液=60÷15%=400;加入水后溶液变为600;再加同样多的水,溶液变为800,此时浓度为60÷800=7.5%。
数量关系中的赋值法
赋值法的应用在解题过程中需要用到某个特定量,题目中没有给出相应具体值,但该特定量的值对计算结果没有影响,此时可以给这个量赋一个值,这种方法就称为赋值法。
赋值法常用的情景:(1)题目中的的等量关系为A=B×C的形式,只知道其中一个量或未给定任何量。
(2)题目中未给出任何具体数值。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具体数值是带有单位的量,而百分数、分数、比例都是相对的量,不叫做具体数值。
赋值的原则:(1)优先赋值总量或者不变量;(2)赋值应使得计算过程简便,比如,赋已知量的公倍数、有限定条件优先从限定条件入手。
常用题型:工程问题、行程问题、经济利润问题、几何问题和溶液问题等题型。
【例1】要折叠一批纸飞机,若甲单独折叠要半个小时完成,乙单独折叠需要45分钟完成。
若两人一起折,需要多少分钟完成?()A. 10B. 15C. 16D. 18【解析】典型的工程问题,工作总量=效率×时间,且题目中只知道时间这个量,可以采用赋值法,根据赋值的原则,赋值总量为时间的公倍数,即90,则甲与乙的效率为3和2,两个人的效率和为5,一起工作所需的时间=90÷5=18。
选择A【例2】甲、乙、丙、丁四人共同投资一个项目,已知甲的投资额比乙、丙二人的投资额之和高20%,丙的投资额是丁的60%,总投资额比项目的资金需求高1/3。
后来丁因故临时撤资,剩下三人的投资额之和比项目的资金需求低1/12,则乙的投资额是项目资金需求的()。
A. 1/6B. 1/5C. 1/4D. 1/3【解析】分析题目可知,题目中只给出了比例关系,让求的也是比例关系,其他的量都与用资金需求数有关系。
因此赋值资金需求为12,则甲+乙+丙=11,四人的总投资额为12×(1+1/3)=16,则丁=5,丙为3。
根据题意,甲=1.2×(乙+丙),且甲+乙=8,解得乙=2。
乙的投资额占总数2/12=1/6。
选择A。
三步走掌握赋值法
三步走掌握赋值法赋值法在数量运算中运用非常广泛,掌握好赋值法可大大提高我们的解题效率。
赋值法,顾名思义,就是赋予某些未知量一定的特殊值,从而达到快速解决问题的目的。
赋值法的实质体现的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转化思想,即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把未知的量变为已知的量。
当题目中没有涉及某个具体量的大小,并且这个具体量的大小并不影响最终结果的时候,我们运用赋值思想,将这个量设为某一个有利于计算的数值,从而简化计算。
要掌握好赋值法,我们只需要解决三个问题,即三个“W”。
一、WHEN——什么时候使用赋值法?本质特征——条件缺失时,即题目条件应告知二未告知,且无法间接求出的量,此时我们可以采取赋值法。
外部特征——经常伴随分数、百分数、比例、倍数。
题型——工程、行程、溶液、经济等问题的公式中常常涉及到三角关系,形式上常常表现为比例关系。
【例1】甲班的人数是乙班的2/3,乙班的人数是丙班的2倍,问甲班的人数占甲乙丙三班总人数的多少?()A.4/13B.5/12C.3/14D.2/15【答案】A【解析】根据分数特征,采取赋值法。
设乙班人数为6人,则丙班人数为3人,甲班人数为4人,甲乙丙三班总人数为13人,所以甲班人数占甲乙丙三班总人数为4/13,选A。
【小结】此题要求甲班人数占甲乙丙三班总人数的比例,但是三个班的具体人数均未告知,采取赋值法,简化运算。
【例2】小王步行的速度比跑步慢50%,跑步的速度比骑车慢50%。
如果他骑车从A城去B城,再步行返回A城共需要2小时。
问小王跑步从A城到B城需要多少分钟?()A.45B.48C.56D.60【答案】B【解析】行程问题,设小王跑步的速度为2,则步行的速度为1,骑车的速度为4,设去时的时间为x,则返回时的时间为120-x.可以得到4x=1×(120-x),x=24,跑步的时间为24×4÷2=48.【小结】在行程问题中,路程=速度×时间,典型三角关系,如果只告诉了其中一个量,就可采用赋值法迅速解题。
数量关系中赋值法的原理
数量关系中赋值法的原理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数量关系里超有意思的赋值法。
你说这赋值法啊,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好多难题的门锁呢!比如说哈,有些题目里给的条件都是些比例关系呀,或者只告诉你一些相对的情况,这时候赋值法可就派上大用场啦!
咱可以把一些关键的量赋个值,就好像给一个未知的世界设定了一个具体的规则。
这多有意思呀!就好比走在一条黑漆漆的路上,突然点亮了一盏灯,一下子就看清前面的路啦。
你想想看,要是遇到一道题,说甲和乙的工作效率比是 3:2,那咱就大胆地给甲赋值为 3,给乙赋值为 2 呀!然后再根据题目里其他的条件去推理计算,是不是一下子就有思路啦?这就像是给题目注入了活力,让那些干巴巴的数字都变得生动起来啦。
再比如说,有些行程问题,告诉你速度的比例关系,那咱就赋值个速度呀,然后计算路程什么的不就简单多啦?这就好像是给一辆没油的车加上了油,立马就能跑起来啦!
哎呀呀,这赋值法用起来可真是顺手啊!它能让那些看似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易懂。
就像解开一团乱麻,只要找到了那个关键的线头,轻轻一拉,整个就都顺啦!你说神奇不神奇?
而且啊,这赋值法还特别灵活呢!你可以根据不同的题目情况,赋不同的值,就像是孙悟空七十二变一样,总能找到最适合的那个解法。
咱可别小瞧了这小小的赋值法哦,它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大作用呢!它能让我们在数量关系的海洋里畅游,不用担心被那些难题给困住啦!所以呀,大家一定要好好掌握这个神奇的方法,让它成为我们解题的得力助手呀!
总之呢,赋值法就是数量关系里的一把金钥匙,能打开各种难题的大门,让我们轻松地找到答案。
大家可一定要多用用它,感受它的奇妙之处呀!。
行测数量关系题型分类与解题方法详解
行测数量关系题型分类与解题方法详解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数量关系是让众多考生感到头疼的一个模块。
然而,只要我们对其题型进行清晰分类,并掌握相应的解题方法,就能在考试中更加从容应对,提高得分。
一、行测数量关系题型分类1、计算问题计算问题是数量关系中较为基础的一类题型,包括整数计算、小数计算、分数计算等。
常见的有四则运算、方程求解、比例计算等。
2、行程问题行程问题主要研究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例如相遇问题、追及问题、流水行船问题等。
3、工程问题工程问题通常涉及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
我们需要根据已知条件,求出相关量来解决问题。
4、利润问题利润问题与经济活动相关,包括成本、售价、利润、利润率等概念。
通过这些量之间的关系来求解问题。
5、几何问题几何问题包括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如求图形的面积、周长、体积等。
6、排列组合问题排列组合问题主要考查对不同元素的排列和组合方式的计算。
7、概率问题概率问题是基于排列组合的知识,计算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8、容斥问题容斥问题用于解决多个集合之间的交叉和并集情况。
二、解题方法详解1、方程法方程法是解决数量关系问题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当题目中存在明显的等量关系时,我们可以设未知数,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或方程组,然后求解。
例如,在一个行程问题中,已知甲的速度为 5 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 3 千米/小时,两人同时出发,经过 t 小时后相遇,总路程为 16 千米。
我们可以列出方程:5t + 3t = 16 ,解得 t = 2 。
2、赋值法当题目中的具体数值不明确,只给出了比例关系或倍数关系时,可以使用赋值法。
通过赋予某个量一个具体的值,来简化计算。
比如,在一个工程问题中,只告诉我们甲、乙的工作效率之比为3:2 ,我们可以设甲的工作效率为 3 ,乙的工作效率为 2 ,再根据其他条件进行计算。
3、代入排除法对于一些选择题,如果直接计算比较复杂,可以将选项逐一代入题目中进行验证,排除不符合条件的选项,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行测数量关系题型分类与解题方法详解
行测数量关系题型分类与解题方法详解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数量关系是让许多考生感到头疼的一个模块。
但其实,只要我们对其题型进行合理分类,并掌握相应的解题方法,数量关系也并非不可攻克。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行测数量关系的题型分类和解题方法。
一、行测数量关系题型分类1、工程问题工程问题是数量关系中较为常见的题型之一。
通常涉及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
其核心公式为: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例如: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 10 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 15 天完成,两人合作需要多少天完成?解题思路:首先,求出甲的工作效率为1/10,乙的工作效率为1/15,然后两人合作的工作效率为 1/10 + 1/15 = 1/6,最后用工作总量 1 除以合作工作效率 1/6,得出两人合作需要 6 天完成。
2、行程问题行程问题也是数量关系中的重点题型,包括相遇问题、追及问题等。
主要涉及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核心公式为:路程=速度×时间。
比如:甲、乙两人分别从 A、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 5 千米/小时,乙的速度是 3 千米/小时,经过 2 小时相遇,A、B 两地相距多远?解题方法:先求出甲 2 小时行驶的路程为 5×2 = 10 千米,乙 2 小时行驶的路程为 3×2 = 6 千米,两人行驶路程之和即为 A、B 两地的距离,10 + 6 = 16 千米。
3、利润问题利润问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主要涉及成本、售价、利润、利润率等概念。
其基本公式有:利润=售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
例如:某商品进价为 100 元,按 20%的利润率定价,售价是多少?解题思路:首先求出利润为 100×20% = 20 元,售价=成本+利润,即 100 + 20 = 120 元。
4、排列组合问题这类问题主要考查对不同元素进行排列或组合的方式。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高分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高分技巧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数量关系一直是让众多考生头疼的模块。
然而,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技巧和方法,数量关系也能成为我们得分的利器。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高分技巧。
一、熟悉题型是基础数量关系的题型多种多样,包括工程问题、行程问题、利润问题、几何问题等等。
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熟悉各种题型的特点和解题思路。
比如工程问题,通常涉及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量之间的关系,解题的关键往往是找到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或者通过设未知数来建立方程。
再比如行程问题,要清楚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同时要注意相遇、追及等不同情况的公式运用。
只有对各种题型了如指掌,我们在考场上才能迅速判断出题目所属的类型,从而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二、掌握基本公式和定理数量关系中有很多基本的公式和定理,如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勾股定理等。
这些公式和定理是我们解题的重要工具,必须牢记于心。
以等差数列为例,通项公式为\(a_n = a_1 +(n 1)d\),其中\(a_1\)为首项,\(d\)为公差,\(n\)为项数。
在遇到相关问题时,能够熟练运用这个公式,可以大大提高解题速度。
三、学会运用解题方法1、代入排除法当题目中给出的选项信息比较充分,或者直接求解比较困难时,可以采用代入排除法。
将选项逐一代入题干进行验证,从而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例如,“一个数除以 5 余 3,除以 6 余 4,除以 7 余 5,这个数最小是多少?”我们可以从选项中最小的数开始代入,看哪个数满足所有条件。
2、数字特性法根据题目中数字的特性,如整除特性、奇偶特性、倍数特性等,来快速排除错误选项或者确定答案。
比如,“某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2 倍,全班人数是 50 人,男生有多少人?”因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2 倍,所以全班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3 倍,那么全班人数一定能被 3 整除,50 除以 3 余 2,所以选项中除以 3 余 2 的数一定不是正确答案。
公务员数量关系解题方法
公务员数量关系解题方法公务员考试中,数量关系这一模块往往让许多考生感到头疼。
但实际上,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就能在考试中应对自如,提高得分。
一、理解题意是关键拿到数量关系的题目,首先要做的就是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这一步看似简单,实则非常重要。
很多考生因为粗心大意,没有理解清楚题目中的条件和要求,就匆忙解题,导致出错。
在理解题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题目所涉及的数学概念和知识点。
比如,是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利润问题还是其他类型的问题。
2、搞清楚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量。
将关键信息标记出来,有助于后续的分析和解题。
3、注意题目中的限制条件和隐含条件。
有些条件可能没有直接给出,需要通过分析才能发现。
二、常见解题方法1、方程法方程法是解决数量关系问题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当题目中存在明显的等量关系时,就可以设未知数,列方程求解。
例如,某商店将进价为 8 元的商品按每件 10 元出售,每天可销售200 件。
若每件商品的售价每提高 1 元,销售量就减少 20 件。
要使每天获得利润 700 元,每件商品的售价应为多少元?设每件商品的售价为 x 元,则每件的利润为(x 8)元,每天的销售量为 200 20(x 10) 件。
根据利润=每件利润×销售量,可列出方程:(x 8)200 20(x 10) = 700,然后解方程即可得出答案。
2、赋值法当题目中只给出了比例关系,没有给出具体的数值时,可以采用赋值法。
通过赋予某些量具体的数值,来简化计算。
比如,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作需要 12 天完成,乙、丙两队合作需要 15 天完成,甲、丙两队合作需要 20 天完成。
若甲、乙、丙三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各需要多少天?可以赋值这项工程的工作量为 60(12、15、20 的最小公倍数),则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之和为 5,乙、丙两队的工作效率之和为 4,甲、丙两队的工作效率之和为 3。
然后通过加减运算,求出甲、乙、丙三队各自的工作效率,进而求出单独完成工程所需的时间。
数量关系常用公式
数量关系常用公式一、五大方法1.代入法:代入法时行测第一大法,优先考虑。
2.赋值法:对于有些问题,若能根据其具体情况,合理巧妙地对某些元素赋值,特别是赋予确定的特殊值,往往能使问题获得简捷有效的解决。
题干中有分数,比例,或者倍数关系时一般采用赋值法简化计算,赋值法经常应用在如工程问题,行程问题,费用问题等题目中。
3.倍数比例法:若a : b=m : n(m、n互质),则说明: a占m份,是m的倍数;b占n份,是n的倍数;a+b占m+n份,是m+n的倍数;a-b占m-n份,是m-n的倍数。
4.奇偶特性法:两个奇数之和/差为偶数,两个偶数之和/差为偶数,一奇一偶之和/差为奇数;两个数的和/差为奇数,则它们奇偶相反,两个数的和/差为偶数,则它们奇偶相同;两个数的和为奇数,则其差也为奇数,两个数的和为偶数,则其差也为偶数5.方程法:很多数学运算题目都可以采用列方程进行求解。
方程法注意事项:未知数要便于列方程;未知数可以用字母表示,也可以用“份数”,还可以用汉字进行替代。
二、六大题型1.工程问题: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程问题一般采用赋值法解题。
赋值法有2种应用情况,第一种是题干中已知每个人完成工作的时间,这时我们假设工作量为工作时间的最小公倍数,进而得到每个人的工作效率,从而快速求解;第二种是题干中已知的是每个人工作效率的等量关系,这时我们通过直接赋效率为具体值进行快速求解。
2.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行程问题一般要通过数形结合进行快速求解,常见的解法包括列方程,比例法等。
常考的题型包括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
相遇问题:路程和=速度和×时间追及问题:路程差=速度差×时间3.溶液问题:浓度=溶质÷溶液溶液问题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溶液的混合,这种问题用公式解决;另外一种是单一溶液的蒸发或稀释,这种题目一般用比例法解决,即利用溶质不变进行求解。
4.容斥原理:两集合型的容斥原理题目,关键是分清题目中的条件I和条件II,然后直接套用公式:满足条件I的个数+满足条件II的个数-两者都满足的个数=总个数-两者都不满足的个数三集合公式型题目,需要大家记住公式核心公式:A+B+C-AB-AC-BC+ABC=总个数-三者都不满足的个数三集合图示型题目,当题目条件不能直接代入标准公式时,我们可以考虑利用图示配合,标数解答。
国考数量关系备考技巧:赋值法在经济利润问题中的应用
国考数量关系备考技巧:赋值法在经济利润问题中的应用赋值法在很多题型中都有所应用,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赋值法如何更好的运用在经济利润问题中。
首先大家先来思考为何赋值法可以用在此类问题中?这就要从赋值法本身入手,公式能够写成型如“A=BC”形式的,即可使用赋值法。
那在经济利润问题中的众多公式,有哪些满足呢?总利润=单个利润销量/总成本=单个成本数量/总收入=售价销量利润=利润率成本先来说说赋值法出现频率最高的第一个公式,在此公式中使用赋值法的方法又同,那么不同的题目应该如何赋值呢?来给大家划重点了!!如果总量不变,即赋值总量,进而求出B或者C。
下面我们来看一道具体的例题。
【例1】某矿业产品公司支付了一批货款,一半用于购进每吨400元的A型石英矿,另一半用于购进每吨600元的B型石英矿,则A、B两种石英矿的平均价格是每吨多少元?A.480B.490C.500D.510【答案】A【解析】第一步,本题经济利润问题,用赋值法解题。
第二步,赋值总货款为2400元,则用于购买两种石英矿的钱数均为2400÷2=1200(元),则可购买A型石英矿的数量为1200÷400=3(吨);同理可购买B型石英矿的数量为1200÷600=2(吨)。
第三步,A、B两种石英矿的平均价格为2400÷(3+2)=480(元)。
因此,选择A选项。
如果总量变化,赋值B或者C中变化的,给出了变化的比例关系的量,进而求出总量。
我们再来看一道典型的简单例题。
【例2】某楼盘的地下停车位,第一次开盘时平均价格为15万元/个;第二次开盘时,车位的销售量增加了一倍、销售额增加了60%。
那么,第二次开盘的车位平均价格为:【答案】C【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用赋值法解题。
第二步,销售额=平均价格×销售量,已知第一次开盘平均价格为15万元/个,赋销售量为1,则销售额为15万。
第二次开盘时,销售量增加了一倍,即为2,销售额增加了60%,得销售额为15×(1+60%)=24(万元),故第二次开盘平均价格为24÷2=12(万元/个)。
行测数量关系经典题型与解题方法
行测数量关系经典题型与解题方法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数量关系一直是让众多考生感到头疼的模块。
但实际上,只要掌握了常见的经典题型和相应的解题方法,数量关系也并非难以攻克。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行测数量关系中的经典题型及解题方法。
一、工程问题工程问题是行测数量关系中的常见题型,通常涉及到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
其核心公式为: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解题方法:1、赋值法:当题目中给出的工作效率或工作时间的关系比较明确时,可以对工作总量或工作效率进行赋值,从而简化计算。
2、方程法:根据题目中的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求解。
例如: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 10 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 15 天完成。
两人合作需要多少天完成?我们可以将工作总量赋值为 30(10 和 15 的最小公倍数),那么甲的工作效率为 3,乙的工作效率为 2。
两人合作的工作效率为 3 + 2 =5,所以合作完成所需时间为 30÷5 = 6 天。
二、行程问题行程问题也是行测数量关系中的高频考点,主要包括相遇问题、追及问题、流水行船问题等。
相遇问题的核心公式:路程和=速度和×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的核心公式: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
解题方法:1、画图法:通过画图能够更直观地理解题目中的运动过程,找出等量关系。
2、公式法:根据不同的题型,选择相应的公式进行计算。
例如:甲、乙两人分别从 A、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 5 米/秒,乙的速度为 3 米/秒,经过 10 秒两人相遇。
A、B 两地的距离是多少?根据相遇问题的公式,路程和=速度和×相遇时间,即(5 + 3)×10 = 80 米。
三、利润问题利润问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主要涉及成本、售价、利润、利润率等概念。
核心公式:利润=售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数量赋值法与比例法巧解复杂计算问题
数量赋值法与比例法巧解复杂计算问题数量赋值法和比例法是解决复杂数量计算问题的两种常用方法,通过巧妙的赋值和比例关系,可以快速、准确地求解问题。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方法及其应用。
一、数量赋值法以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数量赋值法的应用:例题:甲、乙两个人共摘了苹果250个,已知乙比甲多摘了30个,问甲、乙各自摘了多少个苹果?解题步骤:1.建立甲、乙的数量关系,假设甲摘了x个苹果,则乙摘了(x+30)个苹果。
2.根据已知条件,列方程:x+(x+30)=250。
3.解方程得到x=110,则乙摘了110+30=140个苹果。
通过数量赋值法,可以将复杂的数量关系转化为简单的方程,从而计算出未知的数量。
这种方法在解决复杂计算问题时非常实用。
二、比例法比例法是通过建立物品之间的比例关系来计算数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通过将一件物品或量的数量与另一件物品或量的数量进行比较,从而求解未知的数量。
以一个实际例子来说明比例法的应用:例题:小明用2小时走完全程30公里的旅行。
问他用4小时走完全程需要多少公里?解题步骤:1.建立时间和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即2小时走30公里,则1小时走(30÷2)=15公里。
2.根据比例关系,计算出4小时走的距离:4小时×15公里/小时=60公里。
通过比例法,可以快速计算出小明用4小时走完全程的距离。
这种方法在解决数量计算问题时非常方便,尤其适用于涉及到比例关系的复杂问题。
综上所述,数量赋值法和比例法是解决复杂数量计算问题的两种常用方法。
数量赋值法通过赋值建立方程来计算未知数量,而比例法通过建立物品之间的比例关系来计算数量。
无论是解决数量关系还是涉及到比例关系的问题,这两种方法都能够提供有效的解决思路。
因此,在解决复杂计算问题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求解。
1. 赋值法
赋值法赋值法就是给予某些未知数一定的特殊值,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体现的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转化思想,化未知为已知。
1.什么时候使用:(1)当题目中出现 A=B*C 这样的有三个量的关系,并且 A、B、C 中最多只有一个量出现具体数值,比如:工程、行程、溶液等问题。
有一个已知量的时候就赋值一次,如果没有已知量的话就需要赋值两次。
(2)当题目里没有给出任何具体数字(带单位的量),只出现比例或者分数等相互之间的关系时。
2.如何使用:优先设限定条件(题目中给出的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或者不变量,赋值以方便计算为前提。
1.(2015 陕西)现有若干支铅笔,若只平均分给一年级一班的女生,每名女生可以得到 15 支;若只平均分给该班的男生,每名男生可以得到 10 支。
现将这些铅笔平均分给该班的所有同学,则每名同学可以得到()支铅笔。
A. 4B. 5C. 6D. 7【解析】本题属于平均数问题,有总数、平均数、人数3个量,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总数=平均数*人数,题目中只告诉平均数相关量,此时就可以使用赋值法。
当题目中出现 A=B*C 这样的三量关系,并且只有一个是已知量时,就可以使用赋值法,通常要给不变量赋值,设不变量为出现数字的最小公倍数。
设总数为 30 支铅笔。
则女生人数为 30÷15=2 人,男生人数为 30÷10=3 人,一共 3+2=5 个人。
平均分给班里所有同学,每名同学可得到 30÷5=6 支。
2.(2014 江苏)有一项工程,甲,乙,丙分别用 10 天,15 天,12 天可独自完成。
现三人合作,在工作过程中,乙休息了 5 天,丙休息了 2 天,甲一直坚持到工程结束,则最后完成的天数是()。
A.6B.9C.7D.8【解析】例工程问题,只告诉和时间有关数值,总量=效率*时间,可以使用赋值法。
设工作总量为 10、15、12 的最小公倍数 60,则甲、乙、丙的工作效率为6、4、5,甲一直做到了最后,所以最后完成的天数就是甲工作的天数,设甲工作的天数为 x 天,乙工作 x-5 天,丙工作 x-2 天,列方程 6x+4(x- 5)+5(x-2)=60,解得 x=6。
赋值法
数量关系模考常考经济利润问题是近来年考试经常出现的题型,它涉及到收入,成本,利润等相关问题,这类问题和生活紧密相关,和当下时事热点比较相关,是近来考试的热点重点。
经济利润问题涉以前常常提到的题型有利润率问题和分段计费问题,买卖盈亏问题就是要求得在一次或多次买进卖出过程中盈利(亏损)多少钱,比如你买的买入衣服价格是二百元,卖出的价格是三百元,那么你就盈利一百元。
但是现实题目中过程要复杂的多,经常是买进卖出再买进再卖出,多次过程重复后问你盈利多少钱。
这时候大家就可能会被这种繁琐的过程迷惑,理不清中间的思路。
其实解这类题目只要我们能巧设特殊值,就能快速理清思路。
【例题1】小王收购了一台旧电视机,然后转手卖出,赚取了30%的利润。
1个月后,客户要求退货,小王和客户达成协议,以当时交易价格的90%回收了这台电视机,后来小王又以最初的收购价格其卖出。
问小王在这台电视机交易中的利润率为:A. 13%B. 17%C. 20%D. 27%答案:A解析:我们可以应用赋值法,小王开始有钱100,通过第一二步(买进卖出电视)小王拥有的钱是130,通过第三四步小王拥有的钱是113.就可以得到盈利率是13%。
如果大家对这种题型把握熟练了可以直接把一二步看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中小王盈利30元,第三四步这个整体中小王亏损17元,则整体盈利13元。
【例题2】2010年某种货物的进口价格是15元/公斤,2011年该货物的进口量增加了一半,进口金额增加了20%。
问2011年该货物的进口价格是多少元/公斤?( ) (2012国家)A.10B.12C.18D.24答案:B【解析】题中2010与2011两年中的进口价、进口量和进口金额发生改变,故可赋值2010年的进口量为2公斤,则2011年的进口量为3公斤,两年中单价、数量和金额的数量关系如下图所示:年份进口价格(元/公斤) 进口量(公斤) 进口金额(元)2010年15 2 302011年12 3 362010年进口额=15×2=30 元,则2011年进口额=30×(1+20%)=36元,那么2011年的进口价格=36÷3=12元。
2015国考数量关系
2015国考数量关系:61, 某农场有36台收割机,要收割完所有的麦子需要14天时间。
现收割了7天后增加4台收割机,并通过技术改造使每台机器的效率提升,问收割完所有的麦子还需要几天:A3B4C5D6正确答案是D,你的答案是C。
易错项为B解析:方法一:赋值法,赋值每台收割机每天的工作效率为1,则工作总量为36X 14,剩下的36X 7由36+ 4= 40台收割机完成,每台收割机效率为1.05,故剩下需要的时间为(36 X 7)-(40X 1.05 ) = 6 天。
方法二:比例法。
由题意,原有收割机36台,增加4台后变为40台,提高效率5%后相当于原先40X(1 + 5% = 42台收割机的工作效率。
效率比为6:7,故所有时间比为7:6,故还需6天即可完成。
故正确答案为Db考点:计算问题62, 某单位有50人,男女性别比为■--,其中有15人未入党,若从中任选1人,则此人为男性党员的概率最大为多少:3 2 3 5A B C.D正确答案是A,你的答案是C。
易错项为B解析:满足此人为男性党员的概率最大,即要求男性党员尽量多,15个未入党的名额全部给女性,由题意可知,男性党员最多为30个,因此最大概率是(满足要求的情况数十总的情况数)。
故正确答案为A考点:概率问题63, 某技校安排本届所有毕业生分别去甲、乙、丙3个不同的工厂实习。
去甲厂实习的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数的工,去乙厂实习的毕业生比甲厂少6人,且占毕业生总数的-。
问去丙厂实习的人数比去甲厂实习的人数:A少9人B多9人C少6人D多6人正确答案是B,你的答案是C。
易错项为C解析:根据题意去甲厂实习的人数占二,去乙厂实习的人数占-,因此去丙厂实习的人数占•' ,故去丙厂的人数比去甲厂多5智「签馮=1赠;而去甲厂实习的人数比去乙厂的多爭几…恳味—叹一,为6人,故去丙厂的人数比去甲厂的应多'0考点:计算问题64, 甲、乙、丙、丁四人共同投资一个项目,已知甲的投资额比乙、丙二人的投资额之1和高,丙的投资额是丁的,总投资额比项目的资金需求高。
行测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技巧
行测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技巧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数量关系一直是让众多考生头疼的模块。
题目难度较大、时间紧张等因素常常让考生在这部分丢分较多。
然而,只要掌握了一些快速解题的技巧,就能在考试中提高解题效率,增加得分的机会。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行测数量关系的快速解题技巧。
一、代入排除法代入排除法是数量关系中最常用的技巧之一。
当题目中给出的条件较为复杂,或者直接计算比较困难时,可以将选项逐一代入题干进行验证。
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选项信息充分、多位数问题、年龄问题、不定方程等。
例如,有一个题目说:“一个三位数,各位数字之和是 15,百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 5,个位数字是十位数字的 3 倍,求这个三位数是多少?”我们就可以从选项入手,依次代入,看哪个选项满足题目中的条件。
因为选项就是具体的三位数,代入验证相对计算来说会更快捷。
二、数字特性法数字特性法包括奇偶特性、整除特性等。
奇偶特性:当两个数的和或差为奇数时,这两个数的奇偶性相反;当两个数的和或差为偶数时,这两个数的奇偶性相同。
例如,如果已知两个数的和是奇数,那么这两个数一定是一奇一偶;如果两个数的和是偶数,那么这两个数要么都是奇数,要么都是偶数。
整除特性:如果题目中涉及到倍数、分数、百分数等,我们可以考虑整除特性。
比如,“某班学生人数是 3 的倍数”,那么总人数除以 3应该是整数。
通过利用这些数字特性,可以快速排除一些不符合条件的选项,缩小解题范围。
三、赋值法在一些题目中,如果没有给出具体的数值,只是给出了一些比例关系或者倍数关系,这时候可以采用赋值法。
比如,有一道题说:“甲、乙两人完成一项工作的效率之比是3∶2,两人合作完成这项工作需要 6 天,问甲单独完成需要几天?”我们可以设甲的效率为 3,乙的效率为 2,然后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求出工作总量,进而求出甲单独完成所需的时间。
四、方程法方程法是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
当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比较明显时,可以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进行求解。
行测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技巧
行测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技巧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数量关系部分一直是让众多考生感到头疼的模块。
但实际上,只要掌握了一些有效的解题技巧,就能在考试中快速准确地解答出数量关系题目,从而提高整体成绩。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实用的行测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技巧。
一、代入排除法代入排除法是行测数量关系中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解题方法之一。
当遇到题目中给出的条件较为复杂,直接计算比较困难时,可以尝试将选项逐一代入题干中进行验证。
如果某个选项能够满足题干中的所有条件,那么它就是正确答案。
例如:一个三位数,各位数字之和为15,百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5,个位数字是十位数字的 3 倍,求这个三位数是多少?A 627B 726C 933D 825我们首先来看 A 选项,6 + 2 + 7 = 15,百位数字 6 比十位数字 2 大 4,不符合“百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5”,所以 A 选项错误。
再看 B 选项,7 + 2 + 6 = 15,百位数字 7 比十位数字 2 大 5,个位数字 6 是十位数字 2 的 3 倍,符合所有条件,所以 B 选项正确。
C 选项 9 + 3 + 3 = 15,但百位数字 9 比十位数字 3 大 6,不符合条件。
D 选项 8 + 2 + 5 = 15,百位数字 8 比十位数字 2 大 6,不符合条件。
通过代入排除法,我们很快就能得出答案是 B 选项。
二、数字特性法数字特性法是根据题目中数字所具有的特性,如奇偶性、整除特性、倍数特性等来快速排除错误选项或直接确定答案。
比如:某单位组织员工去旅游,如果每辆车坐 45 人,则有 10 人没有座位;如果每辆车坐60 人,则空出一辆车,问该单位共有多少员工?A 240B 250C 260D 270我们可以设车的数量为 x 辆,根据员工总数不变可列方程:45x +10 = 60(x 1)化简得到:45x + 10 = 60x 6015x = 70x = 14 / 3车的数量必须是整数,所以这个结果不符合实际情况。
数量关系
工程问题赋值法:通常给工作效率和工作总量赋值,不论给谁赋值,都要把另一方先求出来再解题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以效率为核心解题,不以时间为核心1. 给出了人数,令每个人的工作效率为1,人数=总工作效率,求出工作总量2. 令工作总量=所有工作时间的最小公倍数,求出各自的工作效率;此时,如果是两个人,则效率之比=时间比反过来,如果是3个人就不是了。
3. 给工作效率或工作总量赋值为1(一)两人合作生产配套产品问题第一步:算出来两个人分别擅长生产什么,就让他们去生产什么第二步:哪一件生产数量偏多,就对这个人进行调整6师徒两人生产一产品,每套产品由甲乙配件各1个组成。
师傅每天生产150个甲配件或75个乙配件;徒弟每天生产60个甲配件或24个乙配件,师徒决定合作生产,并进行合理分工,则他们工作15天后最多能生产该种产品的套数为()。
A900 B950 C1000 D1050解:第1步,判断两人对于甲乙两产品的工作效率高低,师傅:150:75=2:1;徒弟:60:24=5:2,故显然师傅生产乙,徒弟生产甲的效率更高。
第2步:要使得生产该产品的套数最多,则二人应尽量生产自己擅长的产品徒弟15天全部生产甲,共生产15*60=900个,师傅生产乙900个,共用900/75=12天。
第3步:最后3天,假设师傅做甲n天,乙(3-n)天150n=75(3-n)n=1天,工作甲乙各150个,故共完成900+150=1050个。
选D9有甲、乙两项工程,张师傅单独完成甲工程需6天,单独完成乙工程需30天,李师傅单独完成甲工程需18天,单独完成乙工程需24天,若两人合作完成这两项工程,则最少需要的天数()。
A16 B15 C12 D10解析甲工程中,张师傅效率高于李师傅;乙工程中,李师傅效率高于张师傅。
因此由张师傅单独完成甲工程,同时李师傅进行乙工程。
在张师傅完成甲工程同时,即6天后,乙工程已完成6/24。
还剩1-6/24=18/24的工程量,应由张李二人合作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量关系解题方法之赋值法
赋值法是数量关系考试中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用途比较广泛和常见,同时也是比较容易操作的方法,下面就跟着华图于老师来一起学习一下赋值法。
赋值法的使用是有一定前提和特征的,不是任何一个数量关系的题目都可以用赋值法去解题,下面老师要给各位亲爱的考生说明一下,什么时候赋值法,赋值法怎么使用即对那个量进行赋值,让这个量为那个具体数字。
小的时候我们都做过这样一道题:一项工程,由小王一个人做需要30天,由小刘一个人做需要20
天,求两人一起合作需要多少天完成?我们做这个题时,让工作总量为1,小王的工作效率是1
30
,小刘
的工作效率是1
20
,合作需要的天数是
1
=12
11
+
2030
天。
相信大家都记得这个题,小时候经常做到,这个题
目使用的方法就是赋值法。
工作总量题干中是没有的,是我们认为的假设出来的。
像这样的方法,认为的给某个量假设一个数值,从而方便计算的方法就是赋值法。
那么这个题有什么特征呢?首先,有公式: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时间。
只告诉一个量工作时间,另外两个量已知中都没有涉及,所以为了能够进一步的去计算,我们认为的假设一个数值。
也就是说满足A B C
=⨯,已知中只有一个已知量,或是一个已知量都没有,那么此时采用赋值法。
那么可以用赋值法的题型有:工程问题、行程问题、溶液问题、经济利润问题等,出现比例、倍数情形时;其次,赋值不变量或是相等的量。
减少计算过程。
所以本题对工作总量进行赋值;最后,赋值的数字为已知的数值的公倍数。
这样就能避免出现分数,方便计算。
下面我们练习一下:
(2017年-河北-54)某件刺绣产品,需要效率相当的三名绣工8天才能完成;绣品完成50%时,一人有事提前离开,绣品由剩下的两人继续完成;绣品完成75%时,又有一人离开,绣品由最后剩下的那个人做完。
那么,完成该件绣品一共用了:
A.10天B.11天
C.12天D.13天
解析:审题:工程问题,已知中包含工作的天数,但是关于工作总量和工作效率没有涉及,而要继续做出这道题,需呀知道工作总量和工作效率才能继续算下去。
此时采用赋值法。
由于已知中三名绣工的效率相当,即效率相等,对效率进行赋值。
假设三名绣工的工作效率都是1,三个的效率和是3,工作总量为:38=24
⨯。
完成50%,即三人完成12个工作量,需4天;50%-75%,即6个量是两个绣工一起完成的,需要3天;剩下的25%即6个量由一个人完成需要6天。
共用了13天。
选择C。
练习题:
有一本畅销书,今年每册书的成本比去年增加了10%,因此每册书的利润下降了20%,但是今年的销量比去年增加了70%。
则今年销售该畅销书的总利润比去年增加了()
A.36%
B.25%
C.20%
D.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