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西厢记_翻译中的交际语境顺应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看许渊冲《西厢记》英译
人文高地Cultural Highlands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看许渊冲《西厢记》英译陈莹 林娜 兰丹娥 王丽 河池学院外语系本文为2011-2013年度广西教育厅立项课题(项目编号2011LX574)。
课题名称:《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许渊冲翻译思想研究》。
摘要:翻译适应选择论认为翻译就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和选择翻译生态环境适应程度及最终产生译文的结果。
本文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研究许渊冲翻译的《西厢记》,描述译者在三个方面适应与选择的过程,以期为许渊冲翻译思想理论研究开拓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翻译选择适应论;适应与选择;许渊冲;《西厢记》一、引言《西厢记》是元代王实甫的代表作之一,素有中文典籍的“花间美人”之称,具有极高的文学研究和欣赏价值。
其语言饱含着元代民间活泼生动的特色,俗语、俚语、成语和典故汇集成趣,作品文采飞扬,格调优雅,韵律美妙,情感真挚地讲述了年轻的书生张生和已故崔相国之女崔莺莺之间缠绵动人的爱情故事。
她和《红楼梦》一并成为中国文坛上的两朵奇葩,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有一中一西、异曲同工之妙。
为了使中国古典戏剧文学宝库的这一瑰宝在世界文坛上散发出熠熠光辉,许渊冲教授在1992年由外文出版社出版了英译《西厢记》四本十六折,又于1998 年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许译《西厢记》五本二十折全本。
许译《西厢记》译文韵律严格,格调优雅,遣词造句精雕细琢,传神的西方诗学中的意象和典故在译文中随处可见。
许渊冲的译本读起来琅琅上口,文辞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成功地再现了原曲中的形美、意美、音美。
本文运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视角来剖析许渊冲《西厢记》英译本中的适应与选择,解读许渊冲在翻译文学作品时对语言、文化等各方面的处理技巧。
二、翻译适应选择伦概要胡庚申教授在《翻译适应选择论》中将生物界的“适应与选择“法则引入翻译研究中。
翻译适应选择论认为:翻译过程是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交替进行的循环过程。
明确以“译者为中心”,对于译者而言,既要适应,又要选择;适应中有选择,即适应性选择;选择中有适应,即选择性适应。
目的论视角下中国文学著作英译名的翻译策略
目的论视角下中国文学著作英译名的翻译策略作者:周婧,李延林来源:《青年时代》2019年第07期摘要:以目的论为指导,探讨中国文学著作书名的翻译,更进一步促进这种译文中的中国文化走出去,同时使译文牢牢吸引目标读者的注意力,激发目标读者阅读兴趣,结合对目标读者预期的分析,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目的论;文学著作;英译名;翻译策略一、引言中国文学著作是中国艺术宝库中熠熠生辉的优秀作品,蕴含着中国独特的文明内涵,是外界了解中国独特文化的有效载体。
为更进一步促进中国文化迈向世界舞台,关键之一就是思考如何翻译这些文学著作。
书名,作为一本书的点睛之笔,具有文学性、概括性、艺术性等价值,既揭示了文学著作主要内容,也预示了全文基本情感基调;其次,书名如同商品商标,有一定广告宣传效果,能吸引广大读者接受。
由此看来,书名翻译至关重要,而采用何种翻译策略处理书名,值得译者们不断去探索。
二、目的论与书名翻译目的论由功能学派翻译学家赖斯、弗米尔、诺德等人从翻译行为的目的性角度提出,是德国功能学派主要理论。
其现实意义在于打破了传统翻译理论桎梏,首次提出翻译并非单一语际转换,更是翻译目的的有效实现这一概念。
弗米尔(Vermeer)认为,翻译意味着在特定环境内,由于特定目的,为特定接收者进行翻译,目的不同,所采用的翻译行为也有所不同。
该理论包括三个原则,分别是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原则,其中最核心的即目的原则。
与对等理论相比,该理论降低了源文本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而更强调译者能够根据当时翻译行为目的及译语读者需求有选择性地进行翻译,因此,目的论更注重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给予了译者更多自由。
作品名是呈现给读者的第一印象,其译文成功与否是关键。
好书名能吸引读者注意力,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拓宽作品目标市场。
因此译者在译书名中往往带有一种目的,即迎合目的语读者口味,争取更多目标语读者。
如美国作家埃里克·卡普兰所著哲学小说Does Santa Exist?,如果直接译成《圣诞老人存在吗》,相信因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的差异性,很难吸发不了解该书的中国读者的兴趣,因此将书名最终译成《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内容》,不仅与该书“最风趣幽默的哲学书”的定位相一致,亦是该书成为近年畅销书之一强有力的助推剂。
基于语料库的戏剧翻译中的语义韵研究——《西厢记》两英译本案例分析
疯狂英语教师版2015年第1期(2月号)收稿日期:2014-12-4;修改稿:2015-1-15*本研究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翻译学的语料库文体学研究体系(10BYY007)、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戏剧翻译的语料库戏剧文体学研究体系(09YJA740055)、江苏省高校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戏剧翻译的戏剧文体学研究体系——基于语料库的英若诚戏剧翻译研究(09SJB740006)和江苏大学高级人才启动基金项目:戏剧翻译的戏剧文体学研究体系(09JDG053)资助。
闫 清1 沈子璇2 任晓霏3(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 语料库翻译教学与研究中心,江苏 镇江 212013)1. 引言戏剧翻译不仅停留在语篇表层语言成分之间的转换,实现语篇深层的语义连贯是迎合译语读者的审美习惯和接受能力,使其正确把握人物形象、抓住戏剧主题的前提所在。
在戏剧文体特定的语境中,语义关系的不同体现方式往往具有不同的诗学价值,要求译者在尽量不损害原文表现方式的基础上,再现语义的整体连贯。
另外,词语与搭配词共现时往往会体现出一定的语义倾向,这样在翻译过程中会导致一种惯性的缺省式联想,鉴于舞台表演的即时性和现场性对戏剧翻译的制约,译者必须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弥补文化缺省现象下出现的意义真空,来平衡译语读者获得与源语读者的关系以起到连贯性效果。
2. 研究背景2.1 语义韵的内涵“音韵”这一术语是Firth 提出并用来描述跨音段语音色彩,在此启发下,Louw 创造性地提出了“语义韵”,并将这一术语定义为:一系列相近的、较稳定的搭配词建立起来的语义形式,通常具有肯定的或否定的语义特点,其主要功能是表达者或作者对某一语用情况的态度(2000),从语用角度出发揭示了语义韵的评价功能。
Stubbs 把语义韵定义为“词语搭配的特殊现象”(1996:176)。
语义韵可划分为:消极语义韵、积极语义韵和中性语义韵。
当节点词多与表达正面的、积极的搭配词共现,这类节点词称为积极语义韵,相反为消极语义韵,如果与节点词共现的既有表示积极搭配词,又有消极的搭配词,则这一类节点词称为中性语义韵。
西厢记原文翻译
西厢记全本原文翻译如下:原文:(夫人、长老上云)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安排下筵席;我和长老先行,不见张生、小姐来到。
(旦、末、红同上)(旦云)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呵!“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
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红云)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旦云)你那知我的心里呵!翻译:(夫人、长老上场,说)今天送张生进京赶考,在这十里长亭,准备了送别酒宴;我和长老先行动身来到了长亭,只是还没见张生和小姐到来。
(莺莺、张生、红娘一同上场)(莺莺说)今天送张生进京赶考,本就是使离别的人伤感,何况又碰上这深秋季节,多么烦恼人呀!“悲欢离合都在这一杯酒,从此就要各分东西相隔万里。
”【正宫】【端正好】碧蓝的天空,开满了菊花的大地,西风猛烈吹,大雁从北往南飞。
清晨,是谁把经霜的枫林染红了?那总是离人的眼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太迟,怨离别得太快。
柳丝虽长,却难系住远行人的马,恨不能使疏林一直挂住那斜阳。
张生的马慢慢地走我和车紧紧地跟随,刚刚结束了相思之苦,却又早开始了别离之愁。
听他说“要走了”,人顿时消瘦下来;远远地望见十里长亭,人更消瘦了:这离愁别恨有谁能理解?(红娘说)姐姐今天怎么不打扮?(莺莺说)你哪里知道我的心里呵!(莺莺唱)西厢记:《西厢记》是元杂剧中在文学上被后人评价最高,在舞台上,流传最广的丽情故事。
主要写白衣秀才张生与相国之女崔莺莺的爱情婚姻过程,事本唐代元稹的传奇《莺莺传》(一名《会真记》)。
和金代董解元的讲唱作品《西厢记诸宫调》(又名《西厢搊弹词》或《弦索西厢》)。
从《莺莺传》到《西厢记诸宫调》再到元杂剧《西厢记》,崔张故事经历了内容上的变革和文体上的递嬗,三者之中,以《西厢记》的内容最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成就也更完善。
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历年论文发表情况统计
4 英语教学法体系的新构想
叶小宝 淮北师范 大学学报 2 0 1 2 年 6 月
徐
5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互动式英语教学模式探析 静 鹿 淮北师范 大学学报 2 0 1 2 年 8 月
荣建
徐
6 汉语诗词中的叠字及其翻译
慧 周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 2012 年 10 月
方珠
普通话,淮 北方言 及英语 语音的 断层面 对比研
3 “疯子赫索格“与阁楼上的疯女 人——从小说《赫索 格》看索尔.贝娄女性主义的焦虑 与反拨 唐 永 辉 苏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年 5 月 20 日
《金色 笔记》 研究 综观与 研究 趋势展 4
望
徐静
池州学院 学报
2011 年 10 月 28 日
5 “贤妻良母主义”背后的真相
李婷
考试周刊
神》为例
文体学 应用于 高级 英语教 学的 必要性 12
和可行性 探究
刘玮
淮北师范 大学学 报 哲学社会 科学版
2011 年 4 月
1 3 英汉主演情态动词语法化比较探究
王红卫
淮北师范 大学学 报 哲学社会 科学版
2011 年 4 月
别具一格的翻译策略-- 肯尼斯. 雷克
14
葛文峰
思罗斯的 “创意 英译”
1 9 检察职能与检察权的科学配置
杨开江 徐慧
2 0 高级英语教学中文体意识的培养
刘玮
2 1 谈谈利奇的“负面”语境观
徐慧
2 2 刑事和解制度有关问题研究
杨开江 徐慧
2 3 浅析手机网络虚假信息诈骗犯罪
徐慧等
2 4 公益诉讼研究
徐慧 杨 成虎
2 5 双重边缘化华裔女性的身份构建
试论王熙凤言语交际中的语境顺应
!
收稿日期: 3##4 1 #4 1 3[
作者简介: 姚婵莉 ("0[" 1 ) , 女, 湖南常德人, 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从 事理论语言学、 语用学研究。
3$
株洲师 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A@@/ 第 / 期 (总第 -+ 期)
个概念的理解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研究的方法 也从静态转向了动态, 从传统走向了认知。尽管各 家对语境的看法各不相同, 但有一点是公认的, 即 语境中任一因素的变化, 都有可能影响到交际中的 话语含义, 语境制约着语言单位的选择、 意义的表 达与理解。 !""" 年 #$%&’()%$* 在区分语言资源的语言学 和语言使用的语言学的基础上提出了语用综观论, 即将语用学研究渗透在语言中能表达意义的各个 层次。他根据使用语言就是进行语言选择的观点 提出了顺应论。#$%&’()%$* 认 为, 语言的使用, 归 根结底是 “一个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 不管这种选 择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 也不管它是出于语言 [ +] 内部还是语言外部的原 因。 ” (,-- . -/)语言使用者 之所以能够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作出种种恰当的选 择, 是因为语言具备以下三个特性: 变异性 ( 01%213 425267 ) 、 商讨性 ( *$8962142567 ) 、 顺应性 ( 181:6142567 ) 。 语言的顺应性是指 “ 能够让语言使用者 从可供选 择的项目中做灵活的变通, 从而满足交际的需要”
第 "" 卷% 第 4 期 % 3##4 年 "3 月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西厢记》原文与翻译、赏析
《西厢记》原文与翻译、赏析摘要:古典剧曲鉴赏辞典·宋代剧曲·元代杂剧·王实甫《西厢记》原文与翻译、赏析【越调·斗鹌古典剧曲鉴赏辞典·宋代剧曲·元代杂剧·王实甫《西厢记》原文与翻译、赏析【越调·斗鹌鹑】云敛晴空,冰轮乍涌; 风扫残红,香阶乱拥; 离恨千端,闲愁万种。
夫人那,“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他做了个影儿里的情郎,我做了个画儿里的爱宠。
【紫花儿序】则落得心儿里念想,口儿里闲题,则索向梦儿里相逢。
俺娘昨日个大开东阁,我则道怎生般炮凤烹龙?朦胧,可教我“翠袖殷勤捧玉钟”,却不道“主人情重”?只为那兄妹排连,因此上鱼水难同。
(红云) 姐姐,你看月阑,明日敢有风也? (旦云) 风月天边有,人间好事无。
【小桃红】人间看波,玉容深锁绣帏中,怕有人搬弄。
想嫦娥、西没东生有谁共?怨天公,裴航不作游仙梦。
这云似我罗帏数重,只恐怕嫦娥心动,因此上围住广寒宫。
(红做咳嗽科) (末云) 来了。
(做理琴科) (旦云) 这甚么响? (红发科) (旦唱)【天净沙】莫不是步摇得宝髻玲珑?莫不是裙拖得环珮玎咚?莫不是铁马儿檐前骤风?莫不是金钩双控,吉丁冬敲响帘栊?【调笑令】莫不是梵王宫,夜撞钟?莫不是疏竹潇潇曲槛中?莫不是牙尺剪刀声相送?莫不是漏声长滴响壶铜?潜身再听在墙角东,原来是近西厢理结丝桐。
【秃厮儿】其声壮,似铁骑刀枪冗冗; 其声幽,似落花流水溶溶; 其声高,似清风月朗鹤唳空;其声低,似听儿女语,小窗中,喁喁。
【圣药王】他那里思不穷,我这里意已通,娇鸾雏凤失雌雄;他曲未终,我意转浓,争奈伯劳飞燕各西东,尽在不言中。
我近书窗听咱。
(红云) 姐姐,你这里听,我瞧夫人一会便来。
(末云) 窗外有人,已定是小姐,我将弦改过,弹一曲,就歌一篇,名曰凤求凰。
昔日司马相如得此曲成事,我虽不及相如,愿小姐有文君之意。
(歌曰)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2《西厢记》七个英译本的传播与比较:《西厢记》英译本研究之一.caj
世校本,务为新奇,多作倒语,文乖字逆,几类欧阳公所讥石公操作字之怪,殊失韩公立言本意,今悉正之,不敢从也。
”在我们看来,两种表达的优劣姑且可以不论,问题的关键在于,韩文中是否有着这样字法和句法,“韩公立言本意”究竟如何。
以我们对韩文的理解,这恐怕正是韩愈的特色之一。
以上我们对《考异》的作法进行了大致的评述,我们想对《考异》的成绩和失误进行一些总结,也想对方、朱二校的去取进行一些微观的对照,以体现出其各自的特点;但同时,我们更想揭示出朱校最终被接受的社会文化原因,从中管窥到社会文化运动之大势,揭示出校勘学表层之下的深层力量。
在我们看来,朱熹对韩集原貌是不够忠实的,但也许是这种改造促进了韩文在更大范围内的被接受,其对于韩愈,真正是功过参半了。
《西厢记》七个英译本的传播与比较------《西厢记》英译本研究之一郭晶萍徐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徐州,211116一、前言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无所不工”、“天下夺魁”,是我国古典戏曲遗产中的一颗光芒熠熠的艺术明珠,以其深邃的思想道德力量和精湛的艺术魅力风靡文坛、笑傲剧坛七百年。
从上世纪30年代以来,《西厢记》先后七次被中外翻译家译成英语,逐渐以文学和戏剧的形式走出国门,向西方读者展现了中国戏剧的特殊魅力。
安德烈.勒菲弗尔是翻译研究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一个重要的概念“改写”(rewriting),泛指对文学原作进行翻译、改写、编选、批评和编辑等各种加工和调整过程。
他认为,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改写受到两方面的限制:意识形态(ideology)和诗学形态(poetology)。
意识形态主要从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来限制和引导改写者的创作,而诗学形态则是改写者进行创作时所处的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制控》)本文追溯了七个译本的出版情况,从书中的前言、导言、引言、序言等中查找译者的翻译策略,对译者的背景作以介绍,并对译本的翻译特点进行分析,旨在揭示《西厢记》七个英译本的传播。
从语言选择性的角度看许渊冲西厢记文化意象英译之惊艳篇
从语言选择性的角度看许渊冲西厢记文化意象英译之惊艳篇Western Bower闹道场(惊艳——借厢——联吟——闹斋)夜听琴(警寺——请宴——赖婚——听琴)害相思(前侯——闹简——赖简——后候)梦莺莺(酬简——拷红——哭宴——送别)庆团圆(报捷——寄愁——争婚——团圆)摘要《西厢记》是中国古典戏剧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出现象征着古典艺术体裁的新格局,也是我国对外介绍中国古代戏剧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本文以语言选择性为依托、通过中英文语境以及言语选择进行分析,对许渊冲《西厢记》之“惊艳”英译片段进行赏析,探究戏剧翻译中中国古典意象的跨文化语码转换的翻译特色。
关键词:西厢记、语言选择性、意象、语境、跨文化一、文章综述《西厢记》是我国元代王实甫之作,堪称中古典戏剧史中的一朵奇葩。
其流传之广,改编评析数量之最使人大为观止。
著作已被译为多国语言广为流传,其中以日语居多。
英文版本中现行研究的也有诸多版本。
其中哈特的英译版本是《西厢记》的最早尝试,但其译文相对删减改动较多;而奚如谷和伊维德的译本较为忠实原文本,尽量保持原作风貌;熊式一的异化版本,;许渊冲出于沟通交际目的的归化翻译等等。
本文首先对《西厢记》翻译现状做出简要概述,并阐从语用学的角度对语言选择进行理论阐述;其次以许渊冲归化的《西厢记》英译本惊艳片段进行赏析,最后得出结论。
1.1.语言的选择性语言的使用是一个人体认知系统不断进行选择并组合的过程,它发生于语言的各个层面。
而其选择性包括(1)作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往往从语音、语调、词组、句子、篇章以及前后文的选择,如我国古代唐诗的五言绝句、七言律诗,前文写景、后文抒情句尾押韵等;还有宋词的词牌名对其内容形式有所规范等等。
(2)语言在选择过程中会受到社会文化、个体认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从而影响语言交际策略的选择。
(3)语言在选择过程中因内因和外因的影响,尤其是受到语言外部影响、语境影响以及认知影响等,都会影响意识行为的选择。
《西厢记·长亭送别》原文翻译
《西厢记·长亭送别》原文翻译《西厢记·长亭送别》原文翻译《西厢记·长亭送别》是元代诗人王实甫写的。
用元杂剧的形式讲述了崔莺莺十里长亭送张生进京赶考的别离场景,而张生和崔莺莺这对冲破世俗相爱的恋人,短暂的欢愉后即将饱尝长久的别离相思。
反映了自由爱情与封建礼教的尖锐矛盾,表现了对封建礼教对人性人情严重束缚和压制的控诉。
以下是小编整理长亭送别的原文以及翻译,以供参考。
原文:(王夫人、长老上,云)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安排下筵席。
我和长老先行,不见张生、小姐来到。
(旦、末、红同上,旦云)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呵!“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
”(旦唱)[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
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
此恨谁知!(红云姑娘)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旦云)你那知我的心里呵!(旦唱)[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
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恓恓惶惶的寄。
(做到科)(见王夫人科)(王夫人云)张生和长老坐,小姐这壁坐,红娘将酒来。
张生,你向前来,是自家亲眷,不要回避。
俺今日将莺莺与你,到京师休辱末了俺孩儿,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
(末云)小生托王夫人余荫,凭着胸中之才,视官如拾芥耳。
(洁云)王夫人主见不差,张生不是落后的人。
(把酒了,坐)(旦长吁科)(旦唱)[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
酒席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
[小梁州]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
中诗西渐——以《西厢记》德译本为例探讨诗歌翻译的开题报告
中诗西渐——以《西厢记》德译本为例探讨诗歌翻译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中国古典文学虽然源远流长,但其中的诗歌常常充满典故、典型和隐喻,在跨文化传播时常常遇到翻译困境,因此翻译诗歌成为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同时,西方文学史上也留下了许多经典诗歌,这些诗歌也成为了翻译难点,尤其是在进行跨文化传播时。
因此,如何在翻译诗歌中体现其源文化与目文化的精髓,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西厢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叙事、抒情、描绘人物生活、鲜明的风格特点等等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在翻译时,如何将其语言特色、文化内涵精确地表现出来,则是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问题,这就需要研究者探索优秀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拟就德国翻译家谭其骧的《西厢记》德译本为例,从中探讨如何将中国古典诗歌翻译成为另外一种文化的诗歌作品的问题。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探讨翻译诗歌的意义,挑战和问题。
2. 分析《西厢记》的中文原文特点。
3. 介绍德语的文化特点。
4. 分析德译本翻译策略和方法。
5. 探讨通过德译本翻译出的《西厢记》的叙事和文化特点。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如下:1. 文献研究:通过收集并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诗歌翻译的研究历程,研究经典的翻译理论和经验,并确定研究框架和方法。
2. 实证研究:通过对谭其骧的德译本进行分析和对比,探讨翻译策略、技巧以及实现的效果,从而为研究策略方法提供有力支持。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为研究者和译者提供跨文化诗歌翻译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2. 探讨诗歌翻译中文化因素对于翻译质量的影响,为翻译过程中的文化适应性提供借鉴。
3. 通过研究中国古典文学、西方文学和文化,探讨文化传播的相关问题,为文化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4. 对于研究国际交流和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五、预期结果通过对谭其骧的德译本翻译策略和方法进行探讨,本研究预期达到以下几个结果:1. 探讨了诗歌翻译中的文化和语言的关系,并提供了一些翻译策略和方法,为跨文化传播提供了借鉴。
西厢记全本原文翻译
西厢记全本原文翻译
《西厢记》是元代戏剧家王实甫创作的一部杂剧,被誉为中国
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全本《西厢记》原文非常长,包含多个
场景和角色的对白,以下是其中一段原文的翻译:
第一场,西华山庄前。
(场景,西华山庄前,梁山伯和祝英台相互倾诉)。
梁山伯,祝英台,你知道吗?自从我第一次见到你的那一刻起,我的心就被你牵引着。
你的美丽和聪明让我无法自拔。
祝英台,梁山伯,你的话让我感到意外。
我们本是陌生人,怎
么可能有这样的感觉呢?
梁山伯,我知道这很不合常理,但我无法控制自己。
每次看到你,我的心都会跳动不已。
祝英台,梁山伯,你是一个好人,但我不能接受你的感情。
我
已经有了自己的选择。
梁山伯,难道你已经有了意中人?可是,我真的喜欢你,愿意
为你做任何事情。
祝英台,梁山伯,你是个真心实意的人,但我们之间注定没有
结果。
我已经与刘备定了亲,我们将成为夫妻。
梁山伯,这真是个打击。
但我尊重你的选择。
只希望你能幸福。
(梁山伯离开,祝英台独自留在场景中)。
以上是《西厢记》第一场的部分原文翻译。
全本《西厢记》的
原文非常丰富,包含了更多的情节和角色对话,通过这些对话展现
了爱情的坎坷和人性的善恶。
希望这段翻译能够帮助你理解《西厢记》的故事情节。
西厢记译文及注释
西厢记译文及注释《西厢记》是一部元代古典戏剧作品,由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王实甫改编自唐代元稹的传奇《莺莺传》。
这部剧作以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讲述了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
故事情节:故事发生在元贞、大德年间,相国小姐崔莺莺与贫困的书生张生相遇。
张生英俊而有才,渴望实现自己的理想,但由于贫穷,难以进入仕途。
崔莺莺则出身于富贵人家,但由于家规严厉,她无法得到自由的爱情。
在这个背景下,两人的爱情故事开始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生和崔莺莺在一座花园里相遇,两人很快就互相吸引。
他们的爱情故事也充满了挫折和困难。
崔莺莺的父亲崔相国,得知女儿与张生有恋情,决定断绝两人的交往。
然而,崔莺莺无法忘记张生,她决定以自己的方式来打破命运的枷锁,追求自己的爱情。
最终,崔莺莺与张生在红娘的帮助下,有情人终成眷侣。
然而,他们的爱情并不是一帆风顺,他们遇到了很多困难和考验,例如封建礼教的压迫和家庭的反对。
然而,他们勇敢地面对这些困难,不断地努力,最终成功地走到一起。
解读:《西厢记》这部作品对中国文学史、戏剧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作品塑造了莺莺、张生等鲜明的人物形象,艺术上达到了元代戏剧创作的顶峰,是中国古代戏曲的经典之作。
王实甫巧妙地刻画了人物形象和感情,使故事更加丰满和生动。
在故事中,崔莺莺是一个具有反叛精神的女性形象,她敢于和封建传统力量进行抗争,并在张生挺身而出为她解围后,更加大胆地追求爱情。
张生则是一个英俊而有才的书生,他渴望实现自己的理想,但由于贫穷,难以进入仕途。
总的来说,《西厢记》这部作品以其丰富的情节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元代社会背景下的爱情故事。
同时,它也表达了对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向往,以及男女平等的情感关系。
《西厢记》译文及注释
《西厢记》译文及注释《西厢记》译文及注释(夫人、长老上场,说)今天送张生进京赶考,在这十里长亭,准备了送别酒宴;我和长老先行动身来到了长亭,只是还没见张生和小姐到来。
(莺莺、张生、红娘一同上场)(莺莺说)今天送张生进京赶考,本就是使离别的人伤感,何况又碰上这深秋季节,多么烦恼人呀!“悲欢离合都在这一杯酒,从此就要各分东西相隔万里。
”【正宫】【端正好】碧蓝的天空,开满了菊花的大地,西风猛烈吹,大雁从北往南飞。
清晨,是谁把经霜的枫林染红了?那总是离人的眼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太迟,怨离别得太快。
柳丝虽长,却难系住远行人的马,恨不能使疏林一直挂住那斜阳。
张生的马慢慢地走我和车紧紧地跟随,刚刚结束了相思之苦,却又早开始了别离之愁。
听他说“要走了”,人顿时消瘦下来;远远地望见十里长亭,人更消瘦了:这离愁别恨有谁能理解?(红娘说)姐姐今天怎么不打扮?(莺莺说)你哪里知道我的心里呵!(莺莺唱)【叨叨令】看见准备着离去的车和马,不由得我难过生气;还有什么心情去插花儿、贴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妩媚;准备好被子、枕头,只要昏昏沉沉地闷睡,从今后,那衫儿、袖儿,只会揩满流不断的泪。
怎么不愁煞人呀?怎么不愁煞人呀?从今往后,张生你要书信给我赶紧寄。
(到达长亭,拜见夫人)(夫人说)张生跟长老坐,小姐这边坐,红娘拿酒来。
张生,你也上前来,都是自家的亲眷,不要回避。
我今天把莺莺许配给了你,到了京城后不要辱没了我孩儿,努力争取一个状元回来。
(张生说)小生我托夫人洪福,凭着胸中的才气,把考个功名看得就像拾根小草一样。
(长老说)夫人的见识不会错,张生不是个落后的人。
(斟酒后,坐下)(莺莺长叹)【脱布衫】西风吹来,黄叶乱飞,染上了寒霜之后的枯草满地都是。
酒席上斜偏着身子坐的张生,紧锁着愁眉,没精打采,呆呆发愣。
【小梁州】我看见他强忍着泪水而不敢任其流出,恐怕被人发觉;猛然间又看见他把头低下,长长地吁气,假装着整理着自己素色的绸衣。
【幺篇】虽然久后终成美好姻缘,无奈眼前这个时候,怎么不让人伤心悲泣!心意好象痴迷,心情如同醉酒,从昨夜到今天,细腰儿更加瘦减。
京剧《西厢记》会话交际中的冲突性话语结构探析
京剧《西厢记》会话交际中的冲突性话语结构探析作者:孙乃玲孟弘侠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03期摘要:本文以京剧中经典的《西厢记》为语料分析来源,并运用定性的方法对中文语境下的冲突性话语的启始、高潮、结束三个阶段逐一进行分析,进而了解冲突性话语的结构。
首先,在启始阶段,主要存在两种启始模式:否定陈述和表态陈述,指令陈述和拒绝陈述。
其次,在冲突阶段,依然存在着两个主要表现形式:争论式、非顺从式这。
在结束阶段,屈服顺从式、不分胜负式是最主要的两种形式。
希望通过此文能够使得人们加深对小说人物性格和当时社会背景下阶级之间的矛盾的理解,并且揭示冲突性话语的结构。
关键词:京剧《西厢记》;冲突性话语;话语分析一、引言通过分析京剧《西厢记》的冲突性话语的结构来研究冲突性话语的特点,来探究冲突性话语的起始话步、冲突话步和结束话步,此外,通过研究冲突性话语的结构,读者可以知道生活中我们是怎样产生冲突性话语的和冲突性话语的整个发生过程。
人们的生活中冲突性话语的影响极其深远,它会使得人们之间产生对立和矛盾的关系,更甚于冲突性话语增加了一些严重的犯罪行为的产生概率,并且危害到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因此人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化解冲突性话语。
二、文献回顾(一)冲突性话语的定义在正常的人际语言交流中,因为对某一件事情的存在着不相同的观点和看法,交流者之间很可能会出现争论或吵架等不理性或过激的言语行为和事情。
这体现为交流的一方用行为反对对方的言语或通过言语去阻碍对方继续交流下去。
这表现了冲突性话语的另一个常见的特点,即交际双方之间在话语引发与回应之间的双向性和对抗性,将此类话语及言语行为统称为“冲突性话语”或“冲突言谈”(冉永平,2010)。
(二)冲突性话语的引发冲突性话语是用来表达人们的分歧。
Eisenberg & Garvey(1981)提出来“冲突性话语是由分歧引发的一系列话语行为”。
这种分歧有可能是对某个行为,某个表情,或者某个言语的观点不一致的表达。
基于交际语境顺应探讨林纾翻译中的变译
基于交际语境顺应探讨林纾翻译中的变译
何建敏;范海遐
【期刊名称】《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014)005
【摘要】林纾是清朝末年优秀的文学翻译家,在他的译文中存在大量变译手法。
从顺应论交际语境的物理世界方面看,这些变译是顺应了人们救国图存的目的;从社交世界方面看,是顺应了中国传统道德;从心理世界方面看,顺应了译文读者的心理接受能力。
【总页数】4页(P414-417)
【作者】何建敏;范海遐
【作者单位】福建工程学院人文学院,福建福州350118;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福建福州3500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交际翻译视域下公文类文本中的长句翻译探讨 [J], 张玲娟;
2.新闻报道中的交际语境顺应分析--基于维索尔伦的顺应理论 [J], 庞凤娇
3.从交际语境顺应论谈商务英语信函中模糊语言的翻译 [J], 赵娟
4.《西厢记》翻译中的交际语境顺应 [J], 高璐夷;储常胜
5.从交际语境顺应探析《京华烟云》中的文化翻译 [J], 石亚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_西厢记_翻译中的交际语境顺应
文化翻译视角下《西厢记》英译策略研究
2262018年52期总第440期ENGLISH ON CAMPUS文化翻译视角下《西厢记》英译策略研究文/顾仕轩【摘要】中国古典戏剧的经典作品《西厢记》许渊冲先生的英译本的研究者众多,本文尝试从词汇、句式、文体等方面来分析这部译本的翻译策略,并且从文化翻译的视角来分析这些策略的成功之处,以及总结得到的文学翻译实践的启示。
【关键词】中国古典戏剧;《西厢记》;许渊冲;文化翻译【作者简介】顾仕轩(1985.08-),女,汉族,山东济宁人,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研究。
一、引语中国古典戏剧也称为“戏曲”,是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戏曲与古希腊悲喜剧、古印度梵剧并称世界三大戏剧。
中国的戏剧艺术在宋代逐渐形成,在元代获得了极繁荣的发展,形成了历史上古典戏剧的高峰。
宋代南戏、元杂剧、明清传奇与清代近现代戏曲共同组成了中国古典戏剧四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中国古典戏剧的经典作品灿若繁星,其中最耀眼的一颗就是元代杂剧家王实甫所著的《西厢记》。
《西厢记》描写了张生与崔莺莺突破封建制度枷锁,在聪明机智的丫鬟红娘的帮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动人故事。
《西厢记》被称为元杂剧中的“花间美人”,尤其是它所取得的语言艺术上的成就历来被认为是中国古典戏剧中最高的。
剧中的语言继承了唐诗宋词的精华,文采斐然,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使得元代的白话口语与文学语言在作品中得到了完美统一。
二、文献综述众所周知,由于中西文化和语言方面的巨大差异,中国古典戏剧的英译和传播实非易事而《西厢记》的语言艺术成就使得它的英译更加困难。
即使如此,百年来仍有数位翻译家尝试将《西厢记》翻译成外语传播到西方世界,扩大了我国古典戏剧在西方的影响力。
《西厢记》最早的英译本是由熊式一于1935年翻译,题目为The Romance of the Western Chamber。
其后又有五个英译本。
最新的两个是1991年美国汉学家奚如谷(Stephen H.West)和荷兰汉学家伊维德(Wilt L.Idema)合作翻译的The Moon and the Zither:The Story of the Western Wing.第六个译本是许渊冲翻译的Romance of the Western Bower, 2003年被列入汉英对照《大中华文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here is my rainbow cloud? With flood-like moonlight my bower is overflowed. Priests in their cells repose; In courtyard trees cry crows. The wind plays with bamboo: I seem to hear her footsteps to our rendezvous. In moonlight dance the flowers: I seem to see my lady coming to my bower. I gaze with longing eyes. I heave amorous sighs. Where can I find Repose for my body or my mind? Petrified there, I wait While leaning on the gate. But the longer I do, The later comes the Phoenix Bule. Even the yellow dog will not bark Far away in the dark. (p278, Act IV) 原文中描写自然坏境的等词语突显了张生焦急等待莺 莺的心情,使读者体会他与情人见面前的兴奋与迫切。许渊 冲使用 了 “flood- like moonlight”, “in courtyard trees cry crows”, “the wind plays with bamboo”, “even the yellow dog will not bark Far away in the dark”等词语不仅用词精 确,最主要的是让译入语读者与主人公产生共鸣,从而体验 到原语言所蕴含的人物性格和心理世界。 (二)社交世界顺应 在交际语境顺应论中,社交世界是第二个重要的方面。 而在所有社交世界的因素中,文化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 因为语用学中所谈论的语言使用者,是生活在具体的社会 文化中的活生生的人,他们的言语行为受到社会、文化规范 的种种制约[7]。就文学翻译而言,我们要顺应的社交世界不 仅仅是原文描写的社交世界,而且也包括预期的译文读者 的社交世界。 (2)若今生你不 是 并 蒂 莲 ,难 道 前 世 我 烧 了 断 头 香?(第 一本第二折) If we can't in this life be joined like lilies twin, Is it because the incense burned was not lit? (p42, Act I)
摘 要:语用学的交际语境顺应论给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视野和切入途径。 这种理论能够让译者不仅关注不同语 言符号之间的转换,更注重语言在交际过程中所具有的语用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为了更好的传达和平衡不同语言符 号所承载的文化涵义,努力做到翻译过程的语用对等,译者要考虑交际中的语境多维因素,包括交际者的认知心理、交际者语 言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因素以及交际者在动态语境中所体现的时空间特征。 翻译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动态的语言选择和语言 优化的过程,在跨文化交际中,充分体现译者主体性的同时,将交际语境顺应论引入翻译研究和实践才能更好地把握和平衡 语言的文化取向,顺应社会语言在使用过程中的各要素,从而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和成功。
作品翻译的心理世界顺应要求译者在翻译文本的过程中要 把原文中的每一句语言符号都当作交际连续体的一个组成 部分,只有顺应当时的交际双方的心理世界,才能使译文更 加贴近原文,又贴近读者。
(1)彩云何在,月明如月浸楼台。 僧归禅室 ,鸦噪庭槐 。 风弄竹声,则道金佩响;月移花影,疑是玉人来。 意悬悬业 眼,急攘攘情怀,身心一片,无处安排;则索呆答孩倚定门儿 待。 越越的表鸾信杳,黄犬音乖。 (第四本,第一节)
关键词:《西 厢 记 》;交 际 语 境 ;顺 应 论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2596(2010)05- 0150- 03
语境原则首先源于弗雷格(Frege)1884 年完成的《算术 基础》,即“必须在句子联系中研究语词的意谓,而不是个别 地研究语词的意谓”[1]。最早提出“语境”(context)这个概念的 则是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马林诺夫斯基认 为一种语言基本上植根于该语言的民族的文化、社会生活 和习俗,不参照这些广泛的语境便难以正确理解语言。这对 于研究当代的活的语言更为重要,表述离开情景语境就无 意义。我国学者也对语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王建平对语境 的定义进行了综合:“语境就是交际过程中语言表达式表达 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或不表 现为言辞的主客观环境因素。”[2]胡状麟等也提出“文化语境 是社会结构的产物,是整个语言系统的环境。具体的情景语 境则来源于文化语境。”[3]文化是语言最重要的属性之一,语 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两者局部交叉渗透。语言不能 脱离社会文化而存在,任何语言都是社会文化的反映,有着 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这便是语言的文化功能。作为一种社 会文化现象,语言被人们用来在社会文化语境中进行交际。
比利时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教 授维索尔伦(Jef Verschueren)在他的新作《语用学新解》(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一书中从全新角度理解和阐释语用 学,提出了语言的综观(a perspective on language)和顺应论 (The Theory of Adaptation)。维索尔伦认为,语言的使用,说 到底是一个不断的选择语言的过程,不管这种选择是有意 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也不管它出于语言内部的原因还是出 于语言外部的原因[4]。语言使用过程中所做出的语言选择必 须顺应交际的环境和交际的对象。语言顺应性是人类语言 的特征,它涉及“语境关系顺应、结构客体顺应、顺应的动态 性和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等 4 个方面,语言顺应的这 4 种
翻译是一种语言使用和交际活动,是一种跨文化的意 义转换。翻译过程就是一个对两种语言不断做出顺应与选 择的过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对原作的认知语境进行 推理,做出语境假设,找出最佳关联的文化信息,弄清原作 的交际意图再结合接受者的认知语境做出最具语境效应的 译语,同时译者也要顺应语境中的物理世界、心理世界、社 交世界,把握好原语与译语的文化取向,选择最佳的译语。 翻译涉及原文作者、译者以及译文读者不同的语系、社会文 化背景以及不同的认知环境与认知能力等差异。这就要求 译者不仅要有双语能力,而且还要有双语文化乃至多文化 的知识,特别是对两种语言的民族心理意识、文化形成过 程、历史风俗传统、宗教文化等一系列因素均有一定的了 解。只有这样,译者才能找出最佳关联,正确理解原文的信 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对译文读者的阅读期待及认知环境有 较准确的了解,顺应性地,以符合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满 足他们的阅读期待为目的,做出具有最佳语境效果的翻译, 将原文作者的意图传达给译文读者。成功的译文是原交际 者的目的或意图和译文接受者的要求或阅读期待在认知环 境相关方面的吻合,体现原语言的语用文化意义。
际者的认知心理状态与在语言选择过程中做出语言顺应时 意识突显程度有关。其认知心理涉及感知、表征、计划和记 忆。人们在进行言语交际或跨文化交际时,必然考虑到语言 使用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言语交际双方社会地位,相互关 系。因此,为了成功地进行交际,准确地表达和理解言语,交 际双方必须求得认知心理的平衡,让自己的话语顺应语境, 克服交际中的文化隔阂。语用学综观下的译者处在原文作 者、译者与译文读者之间三个关系的核心地位,是连接原文 作者与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的重要因素。为使交际成功,译 者需要考虑的是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在多人程 度上共享。语用学的交际语境顺应翻译观要求译者要对原 作的交际意图进行推理,然后结合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平 衡两者的关系,对译语的选择不断做出关联顺应与优化选 择,使译文获得最佳语境效果,完成翻译的任务。
一、交际语境顺应与翻译 维索尔伦的顺应论开辟了语用学研究的新视角,而将 交际语境顺应论引入到文学翻译研究也拓展翻译研究的范 围。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选用的译文既要适合原文的交际语 境,同时也要正确评估虚拟译文读者的物理、社交和心理世 界,为其重塑语境。翻译就是获得译文与原文之间的语用对 等(pragmatic equivalence),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使译文读者 获得与原文读者同等的理解和感受[6]。 交际语境顺应认为语言使用和选择的过程就是语境与 语言结构相互顺应的动态过程。交际中,意义产生过程中交
第 31 卷 第 5 期 2010 年 5 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汉 文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Soc.Sci)
Vol. 31 No.5 May 2010
《西厢记》翻译中的交际语境顺应
高璐夷,储常胜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 150 -
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5]。 至于语境顺应,维索尔伦划分为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
语言语境主要包括篇内衔接(cohesion),即利用连词、前指、自 指、逻辑关系、省略、数日、对比、重复、代替和结构相似等方 式实现语篇语意相关。其次是篇际制约(intertextuality),即语 篇要受其谈论的主题、使用的文体类型等语用风格或是情 景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最后是线性序列(sequencing),这种语 言语境顺应是指选择语言时要注意语篇上下文的逻辑 - 语 义关系。按次序对话语做出先后安排。而交际语境成分包括 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心理世界包括交际双方的 个性、情感、动机等心理因素;社交世界指交际双方的依存 关系、权利关系、平等关系以及文化因素等方面;物理世界 主要是时间和空间的指称关系。维索尔伦认为语境不是事 先给定的,而是随着交际过程发展而不断更新的,具有动态 性。顺应的意识程度在语言选择过程中形成一个连续体。从 心理角度,言语交际涉及感知及其表述、计划和记忆等心理 因素。从社会角度,社会规范等也会影响交际者的语言顺应 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