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文学常识知识整理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文学常识语文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文学常识语文

第一部分:文学基础知识1. 什么是文学?文学是人类用语言艺术的形式来创造表达他们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经历的产物。

文学一般包括小说、诗歌、戏剧等多种形式,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文学的分类文学可以按照形式、内容、时代等多种标准进行分类。

按照形式可分为散文、诗歌、戏剧等;按照内容可分为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儿童文学等;按照时代可分为古典文学、现代文学等。

3. 文学创作的基本要素文学创作的基本要素包括情节、人物、语言、风格等。

情节是文学作品的骨架,人物是情节的承载者,语言和风格是作品的表达方式,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学作品。

第二部分:古代文学常识4. 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我国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有《诗经》、《楚辞》、《山海经》等,这些作品反映了古代文学的特点和风貌,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古代文学的特点古代文学注重形式和韵律,在表达方式上追求华丽而优美的辞藻和修辞,同时也注重表现力的深邃和内涵的丰富。

古代文学的主题多是对时代和社会的思考、对人性和命运的探索。

第三部分:现代文学常识6. 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品我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品有《家》、《白鹿原》、《骆驼祥子》等,这些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表现出了现代文学的特点,对当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 现代文学的特点现代文学注重现实的表现和人性的探索,在形式上更加多样化和现代化,同时也倾向于更加真实和自然的语言风格。

现代文学的主题涉及社会、人性、道德等多个方面,更加贴近当代人的生活和情感。

第四部分:文学作品的分析8. 文学作品的解读方法对于一部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从情节、人物、语言、风格等多个角度进行解读。

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价值。

9. 文学作品的欣赏技巧在欣赏一部文学作品时,我们可以注意作者的写作技巧、作品的语言风格、人物的形象塑造等方面,从中体会作品的美学意义和文学价值。

结尾:以上是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文学常识语文的相关内容,通过对文学基础知识、古代文学常识和现代文学常识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也能够对同学们的语文学习起到一定的帮助。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整理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整理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整理1.《藤野先生》。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文体常识:散文: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中心内容:本文记叙了作者在要是本仙台学医时与藤野先生交往的生活片断,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无私、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抒发了作者对他的深切怀念。

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文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文章叙事线索:明线,以作者与藤交往的过程来组材;暗线,以作者思想感情变化来贯穿。

2.《我的母亲》。

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

早年积极提倡白话文,对新文化运动、新文学革命做了一定的贡献。

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了文学上的“八不主义”。

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

主要著作有:《胡适文集》《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等。

《我的母亲》文体常识:传记及自传:传记指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体裁,分自传和他传。

自述生平的叫自传;由别人撰写的叫他传。

自传的写作应注意真实、完整、突出重点。

文题理解:中心内容:本文是作者中年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回顾,通过饱含深情地回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切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表现了母亲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品质,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之情。

3.《我的第一本书》。

牛汉,著名诗人,原名史成汉。

著有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等文题理解:“我的的第一本书”是指作者童年时代用过的有特殊意义的小学教科书,也是指作者人生的第一课。

作者以此为线索,回忆了童年时代苦难的读书生活。

中心内容:本文记述了“我”第一本书的故事,它有着不寻常的经历,是“我”人生中真正的第一本书。

作者通过这第一本书讴歌了人间真情,表达了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

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

4.《列夫•托尔斯泰》。

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作家、评论家。

语文八年级上文学常识

语文八年级上文学常识

语文八年级上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在各知识点中是坚实基石。

如果忽视文学常识的教学,与其他知识点孤立开来,只能片面地把握语文知识,不能提高语文的综合能力,学生在考试运用中,会管中窥豹,片面地理解文章。

下面整理了语文八年级上文学常识,希望对您有帮助~1、《新闻两则》摘自《人民报》。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理论诗人、书法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主席,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

作品:《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诗词文集》。

2、《芦花荡》摘自《孙犁文集》。

孙犁,原名孙树勋,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与赵树理、周立波、柳青被誉为“四大名旦”和“四杆铁笔”。

作品:小说《荷花淀》、《芦花荡》。

3、《蜡烛》摘自《阅读和欣赏》。

西蒙诺夫,苏联作家。

作品有剧本《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长篇小说《日日夜夜》,诗集《友与敌》。

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摘自《雨果文集》。

雨果法国作家。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

早期诗作《短歌集》,剧本《克伦威尔》,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

5、《亲爱的爸爸妈妈》摘自《人民报》。

聂华苓,英国华裔女作家。

6、《阿长与<山海经>》摘自《朝花夕拾》。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

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他的小说集有《呐喊》、《阿Q正传》.7、《背影》摘自《朱自清散文全集》。

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作品: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代表作《绿》《荷塘月色》《背影》。

8、《台阶》摘自小说集《台阶》。

李森祥,衢州人。

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小学老师》,中篇小说《抒情年代》,长篇小说《传世之鼓》。

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背知识点一、文学常识1.文学三大元素:人、物、情。

2.文学的基本特征:表现美、表现性、表现思想。

3.文学的三种基本形式:诗歌、散文、戏剧。

4.文学的表现手法:写实、写意、虚构。

5.文学的流派:唐诗、宋词、元曲、近体诗、散文、小说、戏剧等。

二、古代文学1.《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楚辞》:又称《离骚》,是楚国的诗歌总集,包含了屈原等人的作品。

3.唐诗:唐代的诗歌,以李白、杜甫等人的作品最为著名。

4.宋词:宋代的诗歌,以苏轼、辛弃疾等人的作品最为著名。

5.元曲:元代的戏曲,以《西厢记》、《长生殿》等作品最为著名。

三、现代文学1.近体诗:以五言、七言为主要形式,反映现代生活和文化。

2.散文:紧密联系生活,以表现生活为主要目的。

3.小说:形式多样,以情节为主要元素,主要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性。

4.戏剧:以人物、情节、语言、动作为表现手段,反映社会历史和现实。

四、修辞1.比喻:用A类事物描绘B类事物,比如“太阳像一轮火球”。

2.拟人:将非人的事物拟人化,比如“月亮的脸儿”。

3.对称:通过句子结构和词语的安排形成对称的效果,比如“朝如青丝暮成雪”。

4.排比:通过相同的句式结构和语气调节,使文体更为优美。

5.夸张:夸大事实,以表现强烈的感情。

五、文学常识1.文学三大元素:人、物、情。

2.文学的基本特征:表现美、表现性、表现思想。

3.文学的三种基本形式:诗歌、散文、戏剧。

4.文学的表现手法:写实、写意、虚构。

5.文学的流派:唐诗、宋词、元曲、近体诗、散文、小说、戏剧等。

以上就是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背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其中的精髓,以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常总结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常总结

八年级上册语文的文学常识总结如下:
1. 作家作品:
- 《消息二则》的作者是毛泽东。

- 《藤野先生》的作者是鲁迅,他的代表作有《呐喊》《彷徨》《朝花
夕拾》等。

- 《回忆我的母亲》的作者是朱德。

- 《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是茨威格,奥地利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

- 《美丽的颜色》的作者是艾芙·居里,居里夫人的次女。

2. 文体常识:
- 新闻,又称消息,它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
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

- 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
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语文中的一些文学常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你需要更详细的内容,可以参考相关的教材和资料。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第一单元文学常识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第一单元文学常识

第一单元文学常识一、文学的定义1. 文学是人们用语言艺术地再现客观世界、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2. 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各种文学体裁。

二、文学的分类1. 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文学可以分为诗歌、散文和小说三种主要形式。

(1)诗歌:以抒发情感、表现思想为主要目的,注重对语言的艺术加工。

(2)散文:以叙述、描写为主,语言通俗自然。

(3)小说:以虚构故事为主,内容丰富多样。

三、文学的特点1. 文学作品具有艺术性,即作者在创作中有意识地进行艺术加工,使作品具有审美价值。

2. 文学作品具有真实性,即作品虽为虚构,但却反映了现实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情感态度。

3. 文学作品具有生活性,即作品离不开人们的生活,反映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4. 文学作品具有时代性,即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四、文学的意义1.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文学可以带给人们审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

2. 文学作品可以增进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启迪人们的智慧和情感。

3. 文学作品也可以成为人们用以传承文化、价值观念的载体,有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五、诗歌的鉴赏1. 诗歌是一种高度压缩的语言艺术,要理解诗歌需要注意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节奏。

2. 诗歌的鉴赏需要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来解读。

3. 需要多读诗歌,提高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六、散文的鉴赏1. 散文是一种口语化的文学形式,要善于品味散文中的文字、情感和意境。

2. 散文的鉴赏需要对作者的生平、思想观念和语言风格有所了解。

3. 要培养对散文的审美情感和鉴赏感,提高对散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七、小说的鉴赏1. 小说是一种虚构的文学体裁,要理解小说需要关注情节、人物和背景。

2. 小说的鉴赏需要对作者的生平、创作背景和文学成就有所了解。

3. 要注重对小说的表达方式、情节发展和人物塑造进行分析,提高对小说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以上就是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第一单元文学常识的相关内容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完整版)人教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整理版)

(完整版)人教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整理版)

(完整版)人教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整理版)本文档旨在整理人教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的文学常识内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1. 文学常识的概念及重要性文学常识是指文学领域内的基本知识和常见概念。

掌握文学常识对研究语文、阅读文学作品以及文学鉴赏都具有重要意义。

2. 文学常识的分类文学常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2.1 文学流派- 古代文学流派:如唐诗、宋词、元曲等。

- 现代文学流派:如小说、散文、戏剧等。

2.2 文学作品- 古代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

- 现代文学作品:如《围城》、《活着》、《平凡的世界》等。

2.3 文学名著及作者- 古代文学名著:如《论语》、《道德经》等。

- 现代文学名著:如《红楼梦》、《鲁迅全集》等。

2.4 文学史及代表作家- 古代文学史:如唐宋八大家、明清白话小说等。

- 现代文学史:如五四新文化运动、现代派文学等。

3. 文学常识的研究方法研究文学常识可以采取以下方法:3.1 阅读经典作品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了解其中的文学常识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3.2 研究文学史研究文学史可以对不同文学流派和作家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学常识。

3.3 参与文学讨论在课堂或社交平台上参与文学讨论,与他人交流意见和看法,拓宽自己的视野。

4. 总结文学常识是研究语文和阅读文学作品的基础,通过研究文学常识,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在研究过程中,要注重实践和思考,将常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研究效果。

以上是本文档关于人教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的整理,希望能对学生们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册文学常识总结

八年级上册文学常识总结

八年级上册文学常识总结
以下是八年级上册文学常识总结:
一、古代作家
1. 《左传》的作者相传是鲁国的左丘明。

2. 《石匮书》和《史记》并称“史传”,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

3.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作者是西汉的刘向。

4.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

5.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作者是清代的曹雪芹。

二、近现代作家
1.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他的小说、散文、随笔、翻译以及长篇小说都有深远的影响。

2.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

他的小说《子夜》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

3.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

他的小说《茶馆》和《骆驼祥子》是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4.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他是现代中国杰出的文学家之一,代表作有诗集《女神》等。

5.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她是现代中国著名的女作家、翻译家,代表作品有《寄小读者》等。

三、外国作家
1. 莫泊桑,是法国文学史上短篇小说创作数量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

2. 杰克·伦敦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荒野的呼唤》。

3. 马克·吐温是美国作家、演说家,他的代表作有《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4. 海明威是美国现代作家,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代表作有《老人与海》。

5. 泰戈尔是印度诗人,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代表作品有诗集《飞鸟集》。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1、《消息二则》作者都是毛泽东。

消息是新闻的一种,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

狭义的新闻也叫消息。

消息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消息的三个特点: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诺贝尔,瑞典(国)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

3、《“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记叙了中国跳水姑娘夺取桂冠的1.7秒,体现了中国健儿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洋溢着满满的自豪感和爱国情。

4、《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是一篇通讯,再现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宏大场面,表现了人们自豪激动的心情,表达了热烈赤诚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5、《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作者是鲁迅。

他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第一篇白话《狂人日记》。

著名作品集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等。

6、《回忆我的母亲》是篇叙事散文,作者是朱德,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

7、《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托尔斯泰》,作者是茨威格。

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我们学过他的《伟大的悲剧》。

托尔斯泰,____俄 ___国作家。

长篇小说代表作是_ __《战争与和平》、《复活》。

8、《美丽的颜色》节选自《居里夫人传》的体裁是__传记 _,描写的是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_波兰 __国的著名科学家。

一次是物理学奖、一次是化学奖。

居里夫人 __ 她是物理学家、化学家,作者是她的将从女艾芙·居里。

9、《三峡》选自《水经注校证》,三峡是_____瞿塘峡 _、___巫峡 _和____西陵峡__的总称,在重庆市__奉节___和湖北宜昌之间。

作者__郦道元_,字__善长__,___北魏__(朝代)___地理学家。

10、《答谢中书书》的作者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有“_山中宰相__”之称。

八年级语文上册的文学常识

八年级语文上册的文学常识

八年级语文上册的文学常识八年级语文上册的文学常识1.《巴东三峡》的作者是,他是现代学者、作家、翻译家,湖南岳阳人。

2.《周庄水韵》的作者是当代作家。

3.《青海湖,梦幻般的湖》的作者是当代作家。

4.《走进纽约》的作者是,当代作家,陕西延安人。

本文选自《中华百年游记精华》。

5.《北京喜获2015年奥运会主办权》的体裁是,作者是,这三个人都是《人民日报》的记者。

6.《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一篇,作者是著名记者。

7.《生命之舟》是一篇,作者是著名记者。

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一篇,作者,著名记者。

9.《纪念白求恩》的作者是,毛泽东的诗词也很有名,我们学过的两首词:《》、《》等。

白求恩是(国籍)医生,他是战争爆发后来到中国的。

10.《谈语言》的作者是中国著名的家。

11.《最苦与最乐》作者是近代他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著名政治活动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学者。

12.《懒惰的智慧》作者是国作家。

13.《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选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作者是,(朝代)家。

其他三大古典名著是、、,作者分别是、、。

14.《范进中举》选自,作者,代家,字,安徽全椒人。

15.《选举风波》选自,作者,代。

上海人。

16.《山米与白鹤》作者,国作家。

17.《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作者是,浙江海宁人,著名的。

18.《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的作者是英国当代科普作家。

19《十万个为什么·地球科学》中关于海洋资源有一组文章,分别阐释了海洋为什么是个“粮仓”“大药库”“聚宝盆”等,我们学过的是其中第一篇。

20《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作者是,籍人,获得过奖。

21《小石潭记》选自《》,作者,代文学家,字。

22《记承天寺夜游》是代文学家写的一篇描述承天寺月夜美景的散文。

他字,号,是代家。

写的一篇描述承天寺月夜美景的散文23《游恒山记》的作者是代地理学家,我们曾学过他的另一篇散文《》。

24《满井游记》选自《》。

作者是代文学家。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一、新闻类1. 新闻的定义与结构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经常使用的记录与传播信息的一种文体。

新闻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它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来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是新闻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有时它只是一个简单的总结,有时则会对事件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等。

2. 新闻的特点真实性:新闻报道的事实必须准确无误,不能虚构、夸张。

时效性:新闻要及时迅速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

准确性:新闻语言要准确,包括对事实的表述、数据的引用等。

简明性:新闻要简洁明了,用最短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容。

二、散文类朱自清(1898 1948),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父定居扬州,是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茅盾(1896 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

三、说明文类茅以升(1896 1989),字唐臣,江苏镇江人。

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

叶圣陶(1894 1988),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四、诗歌类崔颢(约704 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

王维(701 761,一说699 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

唐朝诗人、画家。

1. 作者及作品简介这部作品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重点文学常识归纳总结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重点文学常识归纳总结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重点文学常识归纳总结第一单元1.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

2.消息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

3.诺贝尔,瑞典(国籍)化学家、工程师。

第二单元1.《藤野先生》选自鲁迅(人名)的《朝花夕拾》。

2.托尔斯泰,俄国作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3.米开朗琪罗,意大利(国籍)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家、画家、建筑师、诗人。

4.陀思妥耶夫斯基,俄国作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白夜》《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等。

5.居里夫人,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先后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第三单元1.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2.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思想家。

有《陶隐居集》。

3.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4.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

5.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唐代(朝代)诗人。

6.崔颢,唐代(朝代)诗人。

7.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唐代(朝代)诗人。

著有《白氏长庆集》。

8.曹植,字子建,三国魏诗人,曹操之子。

第四单元1.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作家、社会活动家,茅盾是他的笔名。

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

2.罗素,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

获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

第五单元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

第六单元1.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2.《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3.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历史学家。

4.《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语文八上文学常识

语文八上文学常识

语文八上文学常识语文八上文学常识就要,你的文学常识学好了吗?以下是小编带来语文八上文学常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1.消息两则新闻,也叫消息,是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

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上: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有的将速写纳入特写之列)等等;狭义上: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以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附近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使一定人群了解。

新闻“六要素”:“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新闻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

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标题要醒目,简明,概括性强。

标题一般包括引标题、正标题和副标题;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事实来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背景和结语有时也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写法以叙述为主兼或有议论、描写、评论等。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3.“飞天”凌空/夏浩然、樊云芳新闻特写新闻特写亦被称作新闻素描,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最富有价值、最生动感人和表现力的片断和场面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形象地再现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场景的报道形式。

特写与消息的区别在于报道的范围与目的不同。

消息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一般具有全面性和完整性。

特写则不需照顾全面,而是侧重于某个方面,注重再现生活的画面,将新闻事实诸要素中最有意义、最有情趣和影响的一两个要素或片段,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一样,既形象又突出地把它们再现出来,使读者如身临其境。

4.一着惊海天文体:通讯通讯是一种比消息详细而深入地报道新闻事实的新闻体裁。

通讯与消息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即:相同点,用事实说话,必须是真人真事;不同点,通讯的内容比消息详尽、具体、形象,通讯容量大、事实详细,一般篇幅长。

八年级上语文文学知识点

八年级上语文文学知识点

八年级上语文文学知识点在八年级上的语文学习中,文学知识点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

文学知识点涉及到文化、历史、社会、思想等领域,是语文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本文中,将重点介绍八年级上语文中的文学知识点。

一、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八年级上的语文学习中,我们学习了部分古代文学作品和相关知识点。

1.《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学习这部作品,不仅能了解小说的构思、情节、人物和语言表现等方面,还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生活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内容。

2.《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又一经典之作,是一部带有浓郁神话色彩的小说。

学习这部作品,不仅能了解小说的情节、人物和语言表现等方面,还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道德观念和世界观等方面的内容。

3.唐诗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它的语言优美、造诣高深,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动。

在八年级上,我们学习了一些著名的唐诗,如《静夜思》、《登高》等,不仅能欣赏这些诗歌的美妙之处,更能了解唐代文化和历史背景等方面的内容。

二、近代文学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也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在八年级上的语文学习中,我们还学习了现代文学的相关知识点。

1.鲁迅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反映了中国社会的黑暗和现实。

在八年级上,我们学习了鲁迅的《狂人日记》等作品,不仅能了解他的思想和文学风格,还能了解中国现代历史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2.《茶花女》《茶花女》是法国作家小仲马的代表作之一,它反映了社会阶层的固化和人性的蜕变。

在八年级上,我们学习了这部小说及其改编的歌剧《茶花女》,不仅能了解它的情节、人物和语言表现等方面,还能了解西方文化和思想等方面的内容。

三、文学鉴赏文学鉴赏是一个重要的文学知识点,在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八年级上的语文学习中,我们也学习了一些文学鉴赏的知识点。

1.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文学中常用的表现手段,它能够营造出绚丽的语言艺术效果。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归纳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归纳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归纳一、古代文学基本知识1. 古典文学:指古代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如《诗经》、《楚辞》等。

2. 韵文:指讲究韵律的文学形式,如诗词曲等。

3. 散文:指不讲究韵律的文学形式,如古文、笔记小说等。

4. 寓言:指用虚构的故事来说明某种道理的文学形式。

5. 史书:指记录历史的书籍,如《史记》、《汉书》等。

二、现代文学主要流派1. 写实主义:以真实的描写为主要特点的文学流派。

2. 浪漫主义: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要特点的文学流派。

3. 现代主义:以反传统、反理性为主要特点的文学流派。

4.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以描写社会现实为主要特点的文学流派。

三、重要作家及其作品1. 鲁迅:《呐喊》、《狂人日记》等。

2. 老舍:《茶馆》、《骆驼祥子》等。

3. 巴金:《家》、《春》等。

4. 茅盾:《子夜》、《春蚕》等。

四、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的常识1. 小说:通过虚构的故事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形式。

2. 散文:自由灵活的文学形式,可以抒发情感、描写景物、叙述事件等。

3. 诗歌:以抒发情感为主要特点的文学形式,通过节奏和韵律来表达情感。

4. 戏剧: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展示情节和人物性格的文学形式。

五、文学鉴赏的方法和技巧1. 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2. 分析作品的形象和语言特点。

3. 结合时代背景和个人经验进行鉴赏。

4. 注意作品的文采和表达技巧。

六、阅读理解技巧1. 把握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主旨。

2. 注意细节描写和关键词语的含义。

3.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层次关系。

4. 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含义和修辞手法。

语文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语文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语文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一、基础知识。

1. 字音字形。

- 多音字,如“强”在“勉强(qiǎng)”“倔强(jiàng)”“强大(qiáng)”中的不同读音。

- 形似字的区分,像“辨”“辩”“辫”“瓣”的用法。

2. 词语理解与运用。

- 近义词辨析,例如“必须”和“必需”,“必须”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必要,一般用来修饰动词;“必需”侧重于表示不可缺少,一般用来修饰名词。

- 成语的正确使用,如“锐不可当”,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要注意其适用语境。

3. 语法知识。

- 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例如“(美丽的)花朵[在微风中]摇曳〈起来〉”,“花朵”是主语,“摇曳”是谓语,“美丽的”是定语,“在微风中”是状语,“起来”是补语。

- 病句类型及修改:- 搭配不当,如“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水平”与“改进”搭配不当,应改为“提高”。

- 语序不当,“我断定他可能生病了”,“断定”表示肯定的判断,“可能”表示不确定,两者语义矛盾,应删去“可能”。

- 成分残缺,“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句子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

4. 标点符号。

- 顿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如“这里有桃树、梨树和杏树”。

- 分号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如“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 冒号用于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如“她高兴地说:‘咱们去看电影吧!’”或者“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二、古代文学常识与文言文知识。

1. 古代文学常识。

2. 文言文实词与虚词。

- 实词:- 古今异义词,“妻子”在古代指妻子和儿女,现在仅指男子的配偶;“绝境”在古代指与世隔绝的地方,现在指没有出路的境地。

- 虚词:- “之”的用法,可作助词“的”(如“山川之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代词(如“渔人甚异之”)等。

八年级上学期各单元文学常识归纳

八年级上学期各单元文学常识归纳

01第一单元1、《消息二则》选自《毛泽东新闻作品集》。

作者毛泽东,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

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

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02第二单元1.《藤野先生》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18-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等专集。

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2.《回忆我的母亲》作者朱德,字玉玠,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3.《列夫·托尔斯泰》作者茨威格,奥地利作家,评论家。

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

作品有小说《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传记《三作家》《罗曼·罗兰》等。

4.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03第三单元1.《三峡》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撰写《水经注》四十卷。

《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 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道教思想家,有《陶隐居集》。

3.《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宋代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诗、文、书、画俱佳,“唐宋八大家”之一。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学文化常识总结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学文化常识总结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学文化常识总结以下是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学文化常识总结,供您参考:一、古代文学文化常识1.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

和《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由西汉末年刘向编定,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

3.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是战国时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所著,共七篇,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人才观和教育观等。

4.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

5.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

内容涵盖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等。

6.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

他的作品《离骚》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7. 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的伟大诗人和辞赋家,也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他的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等。

二、现代文学文化常识1.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文学家之一。

他的小说、散文、随笔、翻译及长篇小说都有深远的影响。

代表作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

2.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

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和批评家。

代表作有《子夜》《蚀》等。

3.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

他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

代表作有《茶馆》《骆驼祥子》等。

4.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实秋,浙江绍兴人。

他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和学者。

代表作有《背影》《荷塘月色》等。

5.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她是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文学家之一,尤其在散文和诗歌创作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代表作有《繁星》《春水》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文学常识知识整理
及其练习
第一单元
1.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

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

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2.新闻的要素,也是记叙要素,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3.阅读新闻注意它的结构的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4.新闻的特点: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语言简明准确。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5.《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选自《人民日报》,《中原我军解放南阳》选自《东北日报》)。

作者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

6.《芦花荡》选自《孙犁文集》。

作者孙犁,原名孙树勋,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芦花荡的主要内容是说在抗日战争时期,在白洋淀有一个过于自信,自尊的老头子。

有一次,他带着两个寻找队伍的女孩准备,进入队伍所藏身的苇塘时,由于他过于自信在过封锁线时,使一个女孩被日本鬼子射中,受了伤,他自责、后悔,于是在第二天去找日本鬼子报仇。

7.《蜡烛》选自《阅读和欣赏》。

作者西蒙诺夫,苏联作家。

8.《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选自《雨果文集》。

作者雨果,法国作家。

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9.《亲爱的爸爸妈妈》选自《人民日报》。

作者聂华苓,华裔旅美女作家。

第二单元
1.《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

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奠基人之一,发表了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无论是散文、诗歌、杂文、小说还是文艺理论都有很高的成就,成就最高的是杂文,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文集》等,后都收在《鲁迅全集》中。

在《阿长与〈山海经〉》这篇回忆散文里,鲁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集中记叙长妈妈给他留下的儿时印象,把长妈妈这个人物写得栩栩如生。

表达了对她的敬重和怀念之情。

2.《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

作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

散文家、诗人、学者。

诗文集《踪迹》,代表作品有《背影》《欧游杂记》等,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背影》主题思想通过对父亲在车站给儿子送行情景的描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热爱和儿子对父亲的百般怀念。

3.《台阶》选自小说集《台阶》。

作者李森祥。

4.《老王》选自《杨绛散文》。

作者杨绛,原名杨季康,作家,文学翻译家。

翻译有《堂·吉
诃德》《洗澡》
5.《信客》作者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

第三单元
1.《中国石拱桥》作者茅以升,字唐臣,江苏镇江人。

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教育家。

他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他还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

2.《桥之美》选自《吴冠中人生小品》。

作者吴冠中。

3.叶圣陶,原名绍钧,字圣陶。

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江苏苏州人。

作品都收在《叶圣陶集》里。

《苏州园林》出自其手。

4.《故宫博物院》选自《地理知识》。

作者黄传惕。

5.《说“屏”》选自《陈从周散文》。

作者陈从周,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园林专家。

著有《说园》等。

第四单元
1.《大自然的语言》作者竺可桢,浙江上虞人。

气象学、地理学家。

2.《奇妙的克隆》选自《中学科技》。

作者谈家桢。

3.《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作者阿西莫夫,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

4.《生物入侵者》作者xx。

5.《你一定会听见的》选自《少年文艺》。

作者桂文亚。

第五单元
1.《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著名诗人。

在《桃花源记》一文中,作者通过一个虚构的故事,构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

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

只是当时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成语“世外桃源”就出与这篇文章。

2.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

世称刘宾客。

在《陋室铭》中,作者用“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给自己所居住的简易的房子作铭,表达了自己的抱负和情操,字里行间也流露出讽刺现实的意味。

3.周敦颐,字茂叔。

北宋哲学家。

《爱莲说》一文中,作者运用“托物言志”“衬托”等写作手法,通过对“莲”的形象的塑造表达自己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

4.《核舟记》选自清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

明朝散文家。

5.《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

《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6.《望岳》《春望》《石壕吏》选自《杜诗详注》。

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号称“诗圣”。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大李杜”。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

(《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在《春望》中作者通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不但表达了自己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表达了作者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第六单元
1.《三峡》选自《水经注疏》。

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

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县人,北魏地理学家。

撰《水经注》,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答谢中书书》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

作者陶弘景,南朝梁代人,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人。

有《陶隐居集》。

3.《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

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

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

他的词首开豪放之先河。

散文创作
成就也很高,是“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之一。

4.《观潮》选自《武林旧事》。

作者周密,字公瑾,宋代湖州人。

5.《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

作者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人。

出身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

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6.《归园田居》选自《陶渊明集》。

作者陶渊明。

7.《使至塞上》选自《王右丞集笺注》。

作者王维,字摩诘,因官至尚书右丞,所以人称王右丞。

是盛唐极负盛名的诗人,画家。

8.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

《渡荆门送别》选自《李太白全集》。

诗的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

9.《游山西村》选自《剑南诗稿》。

作者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南宋著名诗人,现存诗作近万首。

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等传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