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变质问题的典型题
中考化学知识汇总:常见物质变质问题(含答案)

中考化学知识汇总:常见物质变质问题一、氢氧化钠变质的知识归纳氢氧化钠变质主要考点包括:变质原因、检验变质的方法、检验变质的程度、除去杂质得到就纯净的氢氧化钠。
(全部变质:Na 2CO 3、部分变质:Na 2CO 3、NaOH ) 1、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敞口放置,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
原理:2NaOH + CO 2 = Na 2CO 3 + H 2O2、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方法: (分别滴加酸、碱、盐溶液,各为一种方法)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或者稀硫酸),如果产生气泡,说明已变质。
无明显现象,说明未变质。
原理:Na 2CO 3 + 2HCl = 2NaCl + H 2O + CO 2↑ ②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钙溶液(或者氢氧化钡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已变质。
原理:Na 2CO 3 + Ca(OH)2 = CaCO 3↓ + 2NaOH③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或者硝酸钙等其它可溶性钙盐、钡盐溶液。
)原理:Na 2CO 3 + Ca Cl 2 = CaCO 3↓ + 2NaCl3、检验氢氧化钠变质程度的方法: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C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滴加少量酚酞溶液,如果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部分变质;如果溶液呈无色,说明氢氧化钠完全变质。
原理:(1)氢氧化钠和变质后生成的碳酸钠溶液都呈碱性,滴加足量的氯化钙溶液是为了除尽生成的碳酸钠,这时会产生白色沉淀,然后滴加酚酞溶液【还可以加入:MgCl 2(白色沉淀)、CuCl 2(蓝色沉淀)、FeCl 3(红褐色沉淀)、FeCl 2(白色沉淀)、NH 4Cl (刺激性气味)、紫色石蕊溶液】,如果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有未变质的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如果溶液不变红,说明没有氢氧化钠了,完全变质了。
Na 2CO 3 + CaCl 2 = CaCO 3↓ + 2NaCl(注意:除去碳酸钠时,不能用氢氧化钙,因为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会生成新的氢氧化钠,会干扰对氢氧化钠的检验。
(完整版)初中化学变质专题

变质专题NaOH在空气中不仅,还会与反应而变质,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以NaOH必须保存。
1、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例1、(1)为了证明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NaOH溶液是否变质.小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观察到酚酞溶液变红。
由此,小明认为原溶液没有变质。
但小红觉得该实验不够完善,理由。
若要除去已变质的NaOH中的杂质,而得到纯净的NaOH,只能加入适量的溶液或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如何检验NaOH的变质程度(1)NaOH的变质程度全部变质:————-——-部分变质:—-—-————【讨论】检验NaOH的变质程度:实质上就是检验中是否还有。
那么, (“能”或“不能”)直接用酚酞溶液或FeCl3或 CuCl2等溶液来检验(2)检验NaOH变质程度的解题思路步骤1:先除尽离子(所加试剂要过量),但不要引入离子步骤2:再检验是否有离子若溶液中有OH-,则为变质;若溶液中没有OH-,则为变质例3、实验助手小丽走进实验室时,意外地发现实验桌上有瓶敞口放置已久的NaOH溶液。
由此,激发了她的探究欲望。
可供利用的试剂有 (CaCl2溶液、稀盐酸、酚酞、 Ca(OH)2溶液等)【提出问题】这瓶NaOH溶液一定变质了,其变质程度如何呢?【提出猜想】猜想Ⅰ:NaOH溶液部分变质猜想Ⅱ:。
假设猜想Ⅱ正确,并按小丽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则你观察到的现象是【实验反思】(1)下列物质①BaCl2溶液、②Ca(NO3)2溶液、③Ca(OH) 2溶液、④Ba(OH)2溶液,能替代步骤1中所加溶液的是(填序号)。
(2)除步骤2中小丽所用的试剂外,你还可以用替代.【拓展应用】在实验室里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盐酸都要密封保存。
它们密封保存的原因分别是、。
【小结】有关NaOH的变质问题1、检验是否变质酸:稀盐酸或稀硫酸等碱:Ca(OH)2或Ba(OH)2溶液盐:CaCl2或BaCl2等溶液2.除去已变质的NaOH中的杂质只能用Ca(OH)2或Ba(OH)2溶液【小结】检验NaOH变质程度的解题思路(1)先巧加过量试剂除尽CO32- ,不要混进OH—通常用可溶性钙盐或可溶性钡盐除去,如: 等溶液(2)再检验溶液中是否有OH—;通常用等溶液。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题析氢氧化钠的变质

题析氢氧化钠的变质例题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
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假设:假设一:该溶液没有变质;假设二:该溶液部分变质;假设三:该溶液全部变质。
请设计实验方案,分别验证以上假设,简要叙述实验步骤和现象,并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氢氧化钠溶液变质,实质上是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了碳酸钠。
验证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就是既要证明有氢氧化钠剩余,又要证明有碳酸钠生成。
碳酸钠能与氯化钙、氯化钡等溶液反应产生沉淀,故可向待测液中滴加足量的氯化钙溶液,若有沉淀出现,即可判断氢氧化钠变质生成了碳酸钠。
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由于氢氧化钠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若溶液变红,则可判断原溶液中有氢氧化钠。
因此,进行前面两步操作后,若既出现沉淀又有溶液变红,说明原溶液部分变质;若只有沉淀,说明原溶液全部变质,若只有溶液变红,则说明原溶液没有变质。
参考答案假设实验步骤[:学,科,]假设一:该溶液没有变质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无气泡产生 ------------假设二:该溶液部分变质先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静置,再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3滴酚酞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上层溶液变红Na2CO3+CaCl3==CaCO3↓+2NaCl假设三:该溶液全部变质有白色沉淀出现,上层清液不变红变式题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整理药品时,发现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未塞瓶塞,且试剂瓶口周围有一些白色固体,他们怀疑氢氧化钠已经变质,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查阅资料】氯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小王、小李两同学分别设计了不同方案并加以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小王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 溶液的pH>7 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小李取少量溶液与试管中,加入适量氯化钡溶液A 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1)小李同学认为小王同学的结论不科学,其理由是。
变质问题的探究-2021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大盘点(解析版)

(1)取样,加水溶解
(2)向步骤(1)中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看是否有沉淀生成(CaCl2+Na2CO3===CaCO3↓+2NaCl,该步骤检验Na2CO3是否存在,并利用过量的CaCl2除去Na2CO3)
(3)取步骤(2)中上层清液,滴加酚酞,看是否变红
5.现象和结论
【进行试验】
试验操作
试验现象
试验分析
老师试验
略
略
没有产生NaHCO3
学生试验
a,取一定量的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b,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原待测液中含有______
【表达交流】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a中的CaCl2溶液可改为澄清石灰水,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
【实验结论】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有碳酸钠存在,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后,加入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有氢氧化钠存在,因此猜想Ⅱ成立;
【反思评价】根据题目信息碳酸钠不溶于酒精,因此可以取样品溶解于酒精中,然后过滤,得到沉淀,洗涤干燥后,称量固体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得出固体是否全为碳酸钠;
3.(2020•齐齐哈尔)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进行了以下探究:
2两份完全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样品即碳酸钠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一份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同时生成氯化钠另一份加入氢氧化钙溶液有碳酸钙白色沉淀产生然后将两支试管中所有物质一起倒入废液缸中得到无色澄清溶液说明白色沉淀的碳酸钙与剩余的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钙因此所得溶液中溶质一定有氯化钠氯化钙
探究五变质问题的探究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探析变质

重点精析探析“变质”江苏何夕林物质变质的问题,是化学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在中考命题中倍受关注,涉及的物质主要有氢氧化钠、氧化钙、氢氧化钙等。
一、氢氧化钠的变质1.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氢氧化钠固体露置在空气中,不仅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且会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因而会变质。
氢氧化钠变质后质量增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因此,氢氧化钠固体要密封保存。
2.氢氧化钠变质情况分析判断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存在这样三种情况:(1)没有变质,成分为NaOH;(2)部分变质,成分为NaOH 和Na2CO3;(3)完全变质,成分为Na2CO3。
3.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方法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就相当于检测是否有Na2CO3。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碳酸钠会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化学方程式为Na2CO3+ 2HCl ===2NaCl + H2O + CO2↑。
因此,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或者稀硫酸),如果产生气泡,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
另外,碳酸钠也能与氯化钙、氯化钡等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化学方程式分别为:Na2CO3 + CaCl2 ===CaCO3↓+2NaCl、Na2CO3+BaCl2===BaCO3↓+2NaCl。
二、氧化钙和氢氧化钙的变质1.变质的原因氧化钙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会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O + H2O === Ca(OH)2。
氢氧化钙会继续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 H2O。
2.检验变质后物质的方法检验氧化钙是否完全变质为氢氧化钙:取少量变质后的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水充分溶解,若用手摸烧杯外壁有灼热感,说明氧化钙未完全变质。
检验氢氧化钙是否变质:取少量变质后的固体,向其中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冒出,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氢氧化钙已变质,化学方程式为:CaCO3+ 2HCl === CaCl2+ H2O + CO2↑、CO2+Ca(OH)2 === CaCO3↓+ H2O。
(完整版)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变质问题汇编-2017化学中考热点

专题1 探究—常见物质变质问题氢氧化钠变质的知识归纳1、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敞口放置,与空气中的反应,生成了。
化学方程式:2、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方法:(分别滴加酸、碱、盐溶液,各为一种方法)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或者,如果,说明已变质。
原理:;。
②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 (或者 ),如果,说明已变质。
原理:③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 (或者 ),如果,说明已变质。
原理:3、检验氢氧化钠是完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的方法: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Ca Cl2溶液,过滤,取滤液再滴加少量酚酞溶液,如果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如果溶液呈,说明氢氧化钠。
原理:(1)氢氧化钠和变质后生成的碳酸钠溶液都呈碱性,滴加足量的氯化钙溶液是为了除尽生成的碳酸钠,这时会产生白色沉淀,然后滴加酚酞溶液,如果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有未变质的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如果溶液不变红,说明没有氢氧化钠了,完全变质了。
Na2CO3+ BaCl2 = BaCO3↓ + 2NaCl (注意:除去碳酸钠时,不能用氢氧化钙,因为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会生成新的氢氧化钠,会干扰对氢氧化钠的检验。
Na2CO3+ Ca(OH)2= CaCO3↓ + 2NaOH )4、如何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中的碳酸钠。
滴加适量溶液,然后过滤,就得到氢氧化钠溶液,再蒸发,就得到氢氧化钠固体。
化学方程式:(注意:①不能选用盐酸或硫酸等酸液,因为酸与碳酸钠反应的同时也会与氢氧化钠反应,而且会生成NaCl或Na2SO4,引入了新的杂质。
②不能用氯化钙等盐溶液,因为它们会碳酸钠反应生成了NaCl,引入了新的杂质。
)其它常见物质变质的知识小结:烧碱(NaOH)放在空气中变质:检验:取样滴加稀HCl,若有气泡产生,则已经变质.消石灰[Ca(OH)2]放在空气中变质:检验:取样滴加稀HCl,若有气泡产生,则已经变质.生石灰(CaO)暴露在空气中变质:检验:取样用试管加热,若试管内壁有小水珠产生,则已变质.铁生锈:检验:观察颜色,若有红色粉末在表面,则已变质.铜生锈:2Cu + O2 + CO2+ H2O===Cu2(OH)2CO3检验:观察颜色,若有绿色粉末在表面,则已变质.随堂练习:1、一天,实验助手小娟走进实验室,和老师一起检查每个实验桌上的药品、仪器是否齐备,走到某组的时候,看到了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如图:(1)此情此景你首先想到的是它可能变质了,该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四类氢氧化钠变质题

四类氢氧化钠变质题氢氧化钠是初中化学中重要的一种碱,有关氢氧化钠变质的考查更是热点,下面就列举四例相关的考查题型。
一、考查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例1 氢氧化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易变质,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解析氢氧化钠敞口放置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同时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生成碳酸钠和水。
答案 2NaOH+CO2=Na2CO3+H2O二、考查如何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例2 为了检验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A.用手接触,看是否有滑腻感B.取少量样品放入水中,看是否全部溶解C.取少量样品,向其中滴加酚酞溶液,看是否变色D.取少量样品,向其中滴加稀盐酸,看是否有气泡产生解析要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只需检验生成物中是否含有碳酸钠。
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稀酸(如稀盐酸、稀硫酸),若有气体(二氧化碳)放出,则说明氢氧化钠已变质;或将样品配成溶液,向其中加入可溶性的钡盐或钙盐,若生成难溶性的碳酸盐沉淀,则说明氢氧化钠已变质。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是可溶性物质,且它们的溶液都显碱性,所以通过溶解性和酸碱性,无法判断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氢氧化钠有强腐蚀性,不能用手直接触摸。
故答案为B。
三、考查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例3 几位同学在实验室打扫卫生时,意外发现实验桌上有瓶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由此,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望。
【提出问题】这瓶NaOH溶液一定变质了,其变质的程度如何呢?【提出猜想】小丽的猜想:NaOH溶液部分变质。
小刚的猜想:。
【实验探究】小丽和小刚设计探究实验,证明各自的猜想。
请根据表中内容填写实验时的现象: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化学方程式步骤一取少量样品,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适量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有生成氢氧化钠已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步骤二取少量上述滤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色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得出结论:小丽的猜想正确。
【实验反思】下列物质能代替探究实验中CaCl2溶液的是(填序号)。
九年级化学复习变质问题的探究

九年级化学复习变质问题的探究1、“旺旺雪饼”袋内有一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请勿食用”。
为了进行探究,小凡提出了两项探究任务:(1)探究干燥剂是否失效;(2)探究失效的干燥剂的主要成分是否是氢氧化钙。
请填充表格中空白,并回答以下问题:(1)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请勿食用”是因为该干燥剂吸水后具有 性且 热。
(填“吸”或“放”)(3)你认为探究方案(2)是否严密?__________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认为以CaO 为主要成分的干燥剂在空气中放置久了,除能转化为2)(OH Ca 外,还可能转化为__________,请简单说明验证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甲同学在某食品包装袋内,发现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A 的小纸袋,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
甲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 。
请你与甲同学一起对块状固体B 进行探究。
(1)猜想一:块状固体B 中除氧化钙外还可能有: 、 写出白色颗粒状固体A 在空气中转化为块状固体B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猜想二:块状固体B 溶于水可能有 现象(填“放热”或“吸热”)。
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这一猜想(至少写出两种方案,如果写出三种正确方案奖励1分):① ② ③(3)取适量块状固体B 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试管中,振荡、静置、过滤,得到少量白色固体C 。
就白色固体C 的成分,甲同学与乙同学进行讨论,一起猜想。
甲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 可能是:氢氧化钙; 乙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 可能是:碳酸钙;你认为,白色固体C 还可能是:3、刘丽同学在某食品包装袋内取出一小袋干燥剂,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
她将这袋干燥剂全部倒人一定量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滤液。
变质问题——精选推荐

变质问题变质问题⼀.选择题1.下列物质久置于空⽓中质量都会改变,其原因只和⽔蒸⽓有关的是()A.固体烧碱B.浓硫酸C.⽣⽯灰D.洁净的铁钉2.下列物质长期露置于空⽓中,因发⽣化学变化⽽使溶液质量减少的是()A.浓硫酸B.⽯灰⽔C.浓盐酸D.氯化钠溶液3.下列溶液暴露在空⽓中,因发⽣化学变化⽽使溶液质量增⼤的是()A.浓氢氧化钠溶液B.浓盐酸C.浓硫酸D.饱和⾷盐⽔4.检验敞⼝放在表⾯⽫上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下列⽅法正确的是()A.放⼊⽔中,看是否全部溶解B.滴加稀盐酸,看是否有⽓泡产⽣C.滴加酚酞,看是否变⾊D.⽤⼿接触,看是否有滑腻感5.物质性质决定它的⽤途,还决定了它的保存⽅法。
固体NaOH具有以下性质:①⽩⾊固体②易溶于⽔,溶解放热③易吸收⽔⽽潮解④有腐蚀性⑤能与空⽓中的⼆氧化碳反应。
实验室必须将它保存的主要原因是()A. ⑤③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6.实验室许多药品需要密封保存。
下列药品需密封保存的原因,解释错误的是()A.浓盐酸——防⽌挥发 B. NaOH溶液——防⽌与CO2反应C.浓硫酸——防⽌吸⽔D.⽣⽯灰——防⽌与氧⽓反应7.固体苛性钠长期放置在空⽓中,会有部分变质,要除掉这种药品配制的溶液中的杂质,下列⽅法中,正确的是()A、向溶液中加⼊适量的稀硫酸B、向溶液中加⼊适量的澄清⽯灰⽔后过滤C、将溶液过滤后加热D、向溶液中通⼊⼆氧化碳后过滤8.下列物质在空⽓中露置⼀段时间后,质量不会发⽣变化的是()A、氧化钙B、氢氧化钠C、浓硫酸D、氯化钠9.下列对露置在空⽓中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样品进⾏的相关实验中,实验现象及结论合理的是()A、取少量溶液样品,滴⼊氯化钡溶液,有⽩⾊沉淀⽣成B、取⼀定量溶液样品,滴⼊稀盐酸,⽴即有⼤量⽓体产⽣C、取⼀定量溶液样品,滴⼊适量的澄清⽯灰⽔,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证明原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变质1、期末,化学实验⽼师整理药品时拿出⼀瓶久置的氢氧化钙粉末【Ca(OH)2】,他让⼩刘和⼩赵对这瓶氢氧化钙粉末的组成进⾏实验探究。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变质问题word版本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变质问题纵观2011年全国各省市的中考化学题,许多省市考到了物质的变质问题,初中化学物质的变质是重点也是难点,主要考点是氢氧化钠、氧化钙、氢氧化钙的变质。
下面我就这些物质变质的考点做一总结:一、氢氧化钠变质的知识归纳氢氧化钠变质主要考点包括:变质原因、检验变质的方法、检验变质的程度、除去杂质得到就纯净的氢氧化钠。
1、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敞口放置,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
2NaOH + CO2 = Na2CO3 + H2O2、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方法:(分别滴加酸、碱、盐溶液,各为一种方法)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或者稀硫酸),如果产生气泡,说明已变质。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②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钙溶液(或者氢氧化钡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已变质。
Na2CO3 + Ca(OH)2 = CaCO3↓ + 2NaOH③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或者硝酸钙等其它可溶性钙盐、钡盐溶液)Na2CO3 + Ca Cl2 = CaCO3↓ + 2NaCl3、检验氢氧化钠变质程度的方法: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Ca 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静置,像上层澄清液中滴加少量酚酞溶液,如果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部分变质;如果溶液呈无色,说明氢氧化钠完全变质。
解释: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它的存在会影响到氢氧化钠的检验,所以在检验氢氧化钠前必须把碳酸钠除去。
除去碳酸钠时不能用酸,因为酸会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用碱,因为碱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干扰原来氢氧化钠的检验。
4、如何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中的碳酸钠。
滴加适量氢氧化钙溶液至刚好无沉淀生成为止,然后过滤,就得到氢氧化钠溶液,再蒸发,就得到氢氧化钠固体。
Na2CO3 + Ca(OH)2 = CaCO3↓ + 2NaOH除杂方法:除杂时为了不引入新杂质,如果除去阴离子,所选择试剂的阴离子与主题物质一致。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变质问题的典型题

1、某同学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意外看到有气泡产生,在确认药品没错,只是在瓶口发现有白色粉末状物质后,该同学认为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
⑴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⑵利用与上述实验不同的原理,该同学又设计了一个实验,再次确认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
⑶该氢氧化钠溶液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写出⑶中所涉及到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⑷如何用该变质的溶液来制取氢氧化钠溶液?简述实验步骤。
2.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
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对固体猜想】猜想工:全部是NaOH;猜想Ⅱ:全部是Na2CO3;猜想Ⅲ:是NaOH和Na2CO3混合物。
【实验和推断】(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是,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A是C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白色沉淀为 (填化学式),该实验 (填“能千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
(3)若A是CaCl2溶液,当实验现象a为,现象b为,则猜想Ⅱ成立。
【反思】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3.端午阳节后,小丽带着快乐的心情返回学校。
当她来到实验室时,意外地发现实验桌上有瓶敞口放置已久的NaOH溶液,由此,激发了她的探究欲望。
【提出问题】这瓶NaOH溶液一定变质了,其变质程度如何呢?【提出猜想】小丽的猜想:NaOH溶液部分变质。
你的新猜想:。
【实验探究】小丽设计如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根据表中内容填写小丽实验时的现象假设你的猜想正确,并按小丽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则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⑴下列物质①BaCl2溶液、②Ca(NO3)2溶液、③Ca(OH) 2溶液、④Ba(OH)2溶液,不能替代小丽实验中CaCl2溶液的是________(填序号)。
(完整版)初三化学专题复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变质问题

初三化学专题复习—NaOH 、Ca(OH)2变质问题【探究1:NaOH变质问题】氢氧化钠没密封保存会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而变质。
2NaOH+C O2===Na2CO3+H2O.一、氢氧化钠的变质存在这样三种情况(猜想):(1)没有变质:(成分NaOH)(2)部分变质:(成分NaOH 和Na2CO3)(3)完全变质:(成分Na2CO3)二、证明变质:(取样----加试剂---说操作---描现象---下结论)检验是否有碳酸钠有三种不同的方法:(1)加入盐酸有气泡冒出:2HCl + Na2CO3=2NaCl+ H2O+CO2↑(2)加入石灰水有沉淀产生:Ca(OH)2 + Na2CO3 = CaCO3↓+2NaOH(3)加入氯化钙有沉淀产生:Na2CO3 +CaCl2= CaCO3↓+2NaCl取少许固体物质溶于水,配成溶液与试管中;可分别向其中滴加酸、碱、盐溶液中的一种。
【方法(1)】:取少许固体物质溶于水,配成溶液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或稀硫酸,如果产生气泡,说明已经变质。
原理:碳酸钠会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氢氧化钠与酸反应没有明显现象。
Na2CO3+2HCl=== 2NaCl+H2O+ CO2↑〖NaOH+HCl== NaCl+H2O〗【方法(2)】:取少许固体物质溶于水,配成溶液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已经变质。
原理:碳酸钠会与氢氧化钡或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而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钡或氢氧化钙不反应,没有明显现象。
Na2CO3+Ba(OH)2== BaCO3↓+ 2NaOH;NaOH+ Ba(OH)2≠【方法(3)】:取少许固体物质溶于水,配成溶液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或氯化钙溶液(或硝酸钡等其他可溶性钙盐、钡盐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已经变质。
原理:碳酸钠会与氯化钡或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而氢氧化钠与氯化钡或氯化钙不反应,没有明显现象。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变质问题2011化学中考热点5篇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变质问题2011化学中考热点5篇第一篇: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变质问题 2011化学中考热点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变质问题氢氧化钠变质的知识归纳1、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敞口放置,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
2NaOH + CO2 = Na2CO3 + H2O2、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方法:(分别滴加酸、碱、盐溶液,各为一种方法)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或者稀硫酸),如果产生气泡,说明已变质。
原理:碳酸钠会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氢氧化钠与酸反应无明显现象。
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NaOH + HCl = NaCl + H2O②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钙溶液(或者氢氧化钡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已变质。
原理:碳酸钠会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而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不反应,无明显现象。
Na2CO3 + Ca(OH)2 = CaCO3↓ + 2NaOH ; NaO H + Ca(OH)2≠③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或者硝酸钙等其它可溶性钙盐、钡盐溶液)原理:碳酸钠会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而氢氧化钠与氯化钙不反应,无明显现象。
Na2CO3 + Ca Cl2 = CaCO3↓ + 2NaCl;NaOH + CaCl2≠3、检验氢氧化钠是完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的方法: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Ca Cl2溶液,再滴加少量酚酞溶液,如果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部分变质;如果溶液呈无色,说明氢氧化钠完全变质。
原理:(1)氢氧化钠和变质后生成的碳酸钠溶液都呈碱性,滴加足量的氯化钙溶液是为了除尽生成的碳酸钠,这时会产生白色沉淀,然后滴加酚酞溶液,如果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有未变质的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如果溶液不变红,说明没有氢氧化钠了,完全变质了。
Na2CO3 + BaCl2 = BaCO3↓ + 2NaCl(注意:除去碳酸钠时,不能用氢氧化钙,因为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会生成新的氢氧化钠,会干扰对氢氧化钠的检验。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探析变质

重点精析探析“变质”江苏何夕林物质变质的问题,是化学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在中考命题中倍受关注,涉及的物质主要有氢氧化钠、氧化钙、氢氧化钙等。
一、氢氧化钠的变质1.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氢氧化钠固体露置在空气中,不仅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且会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因而会变质。
氢氧化钠变质后质量增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因此,氢氧化钠固体要密封保存。
2.氢氧化钠变质情况分析判断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存在这样三种情况:(1)没有变质,成分为NaOH;(2)部分变质,成分为NaOH 和Na2CO3;(3)完全变质,成分为Na2CO3。
3.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方法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就相当于检测是否有Na2CO3。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碳酸钠会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化学方程式为Na2CO3+ 2HCl ===2NaCl + H2O + CO2↑。
因此,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或者稀硫酸),如果产生气泡,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
另外,碳酸钠也能与氯化钙、氯化钡等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化学方程式分别为:Na2CO3 + CaCl2 ===CaCO3↓+2NaCl、Na2CO3+BaCl2===BaCO3↓+2NaCl。
二、氧化钙和氢氧化钙的变质1.变质的原因氧化钙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会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O + H2O === Ca(OH)2。
氢氧化钙会继续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 H2O。
2.检验变质后物质的方法检验氧化钙是否完全变质为氢氧化钙:取少量变质后的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水充分溶解,若用手摸烧杯外壁有灼热感,说明氧化钙未完全变质。
检验氢氧化钙是否变质:取少量变质后的固体,向其中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冒出,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氢氧化钙已变质,化学方程式为:CaCO3+ 2HCl === CaCl2+ H2O + CO2↑、CO2+Ca(OH)2 === CaCO3↓+ H2O。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探析变质

重点精析探析“变质”江苏何夕林物质变质的问题,是化学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在中考命题中倍受关注,涉及的物质主要有氢氧化钠、氧化钙、氢氧化钙等。
一、氢氧化钠的变质1.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氢氧化钠固体露置在空气中,不仅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且会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因而会变质。
氢氧化钠变质后质量增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因此,氢氧化钠固体要密封保存。
2.氢氧化钠变质情况分析判断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存在这样三种情况:(1)没有变质,成分为NaOH;(2)部分变质,成分为NaOH 和Na2CO3;(3)完全变质,成分为Na2CO3。
3.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方法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就相当于检测是否有Na2CO3。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碳酸钠会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化学方程式为Na2CO3+ 2HCl ===2NaCl + H2O + CO2↑。
因此,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或者稀硫酸),如果产生气泡,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
另外,碳酸钠也能与氯化钙、氯化钡等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化学方程式分别为:Na2CO3 + CaCl2 ===CaCO3↓+2NaCl、Na2CO3+BaCl2===BaCO3↓+2NaCl。
二、氧化钙和氢氧化钙的变质1.变质的原因氧化钙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会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O + H2O === Ca(OH)2。
氢氧化钙会继续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 H2O。
2.检验变质后物质的方法检验氧化钙是否完全变质为氢氧化钙:取少量变质后的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水充分溶解,若用手摸烧杯外壁有灼热感,说明氧化钙未完全变质。
检验氢氧化钙是否变质:取少量变质后的固体,向其中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冒出,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氢氧化钙已变质,化学方程式为:CaCO3+ 2HCl === CaCl2+ H2O + CO2↑、CO2+Ca(OH)2 === CaCO3↓+ H2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某同学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意外看到有气泡产生,在确认药品没错,只是在瓶口发现有白色粉末状物质后,该同学认为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
⑴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
⑵利用与上述实验不同的原理,该同学又设计了一个实验,再次确认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
⑶该氢氧化钠溶液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
写出⑶中所涉及到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⑷如何用该变质的溶液来制取氢氧化钠溶液?简述实验步骤。
2.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
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对固体猜想】
猜想工:全部是NaOH;猜想Ⅱ:全部是Na2CO3;猜想Ⅲ:是NaOH和Na2CO3混合物。
【实验
和推断】
(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
是,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气泡
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2)若A是C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
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白色沉淀为(填
化学式),该实验(填“能千或“不能”)说明
样品中有NaOH。
(3)若A是CaCl2溶液,当实验现象a 为,现象b 为
,则猜想Ⅱ成立。
【反思】
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3.端午阳节后,小丽带着快乐的心情返回学校。
当她来到实验室时,意外地发现实验桌上有瓶敞口放置已久的
NaOH溶液,由此,激发了她的探究欲望。
【提出问题】这瓶NaOH溶液一定变质了,其变质程度如何呢?
【提出猜想】小丽的猜想:NaOH溶液部分变质。
你的新猜想:。
【实验探究】小丽设计如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根据表中内容填写小丽实验时的现象
假设你的猜想正确,并按小丽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则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⑴下列物质①BaCl2溶液、②Ca(NO3)2溶液、③Ca(OH) 2溶液、④Ba(OH)2溶液,不能替代小丽实验中CaCl2溶液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⑵小丽第二次滴加的试剂除用指示剂外,还可以用
________________替代。
【拓展应用】保存NaOH溶液的方法
是。
4.在化学兴趣小组活动中,小山把一标有“生石灰干燥剂”
的小纸袋带到学校进行实验。
干燥剂是否变质?小山设
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帮他完成实验报告。
(1)
(2)既然干燥剂中已有Ca(OH)2,小山又猜想还可能有
另一种物质生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
化学方程式表示)。
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小山的猜想(简
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西认为步骤②不严密,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愉快的小组活动结束了,除以上猜想及实验,你还想对该干燥剂的成分进行哪些方面的探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5.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CaO和固体NaOH 的混合物,极易与空气中水蒸汽和CO2反应而变质。
某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碱石灰”作了如下探究:
(1)【猜想】
猜想Ⅰ:没有变质,“碱石灰”只含有CaO、固体NaOH;
猜想Ⅱ:已完全变质,“碱石灰”全部变成了CaCO3和Na2CO3。
则CaO与水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
(2)【实验】如下图所示:
(3)【判断】
a.若Ca(OH)2、CaCO3和Na2CO3投入到水中不会放热,则由操作②现象判断:猜想Ⅱ(填:成立、不成立)
b.操作④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由操作⑤⑥的现象判断:滤液中含有(写化学式);由此判断猜想Ⅰ(填:成立、不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