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员工作技巧
体系内审流程及现场审核技巧
体系内审流程及现场审核技巧一、体系内审流程内部审核是企业内部对管理体系进行审核的一种方法,主要目的是发现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以确保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以下是体系内审的流程。
1.1 筹备阶段在筹备阶段,内审员需要与管理代表、公司领导进行面谈,明确内审的目的和要求,制定内审计划和安排,确定内审范围、对象、主题等,并编制内审通知书。
1.2 实施阶段内审员需要对体系文件以及相关记录进行审查,通过抽查等方式来进行现场审核,以确保公司体系的符合性。
这个阶段,内审员需要做到如下几点:•初步收集信息在现场审核的过程中,内审员需要对公司文件和记录进行初步的收集和整理,以及识别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体系系统的缺陷。
•进行实践操作观察在实际工作中,内审员需要对工作流程进行观察和了解,了解员工的实际操作流程和培训情况。
•进行事实调查内审员需要对管理代表的陈述和文件和记录进行核实和比对,确保公司的记录真实准确。
1.3 总结阶段在审核结束后,内审员需要编制内审报告。
内审报告需要包含公司体系存在的问题和推荐改进方案,以及如何支持公司管理团队继续改进管理体系。
二、现场审核技巧现场审核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公司的实际工作流程,通过对文件和记录的审查和实践操作的观察,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以下是现场审核应该掌握的技巧:2.1 了解职位和交付文件内审员需要在进入现场之前了解所要见的员工的职位和公司的文件记录,这些信息可以作为审核的参考和依据。
2.2 制定审核计划在现场审核之前,内审员需要制定详细的审核计划,包括时间、内容、流程等,并准备好相应的审核问题清单,以便深入了解现场情况。
2.3 善于观察内审员需要通过观察员工的行为举止、监测员工的实践操作以及现场的设施等形式,找到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
2.4 了解员工的工作流程内审员需要了解员工的工作流程,使得他们进入角色,分析员工的操作和做法,使用合适的技巧来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ISO9000内审员的审核技巧
ISO9000内审员的审核技巧ISO9000内审员的审核技巧随着iso9000标准在组织内部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组织也申请iso9001标准的认证,并取得iso9001质量证书。
那么作为组织内审的内审员,在内审的时候如何达到内审的目的呢?下面就让店铺来为你们介绍ISO9000内审员的审核技巧吧!一、要善于提问。
审核完全可以将同一问题问不同人员,然后探讨答案不一致的原因。
二、要善于倾听。
ISO9000内审员要注意认真听取被访者的回答,并作出适当的反应。
三、要善于观察。
内审员要仔细观察现场环境、设备、产品和标记,查看有关记录。
对现场发现要进行深入检查以确定审核证据。
审核证据是指通过观察、测量、实验或其他手段所获得的符合实际情况的信息。
四、要做好记录。
内审员应确保审核证据的可追溯性,为此必须详细地进行记录,所做的记录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实描述、凭证材料、涉及的文件、各种标识。
五、要善于联想和追溯。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必须善于比较,追溯从不同来源获取的对同一问题的信息,从差别中判断体系运行状况,必须善于追踪记录与文件,记录与状况的符合情况,并作出结论。
六、要善于创造一个良好的审核气氛。
延伸阅读:一、内审员ISO内审员是指经过ISO标准要求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了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一种资格,一般由国家认监委认可的有ISO相关体系咨询资质的机构培训并考核,合格者才可以担任。
它只适用于企业(单位)的内部审核,熟悉企业运转流程及管理职责权限,可以胜任质量管理体系对企业本身自我完善、自我管理的一项基本手段和要求,担任的是内部管理评审,查漏,监督,以及提出整改方案的职责。
相对于内审员的是国家注册审核员。
一般这种资格要经过更为严格的`培训考试和实习期,也就是累计审核时间达到一定数量。
而且需挂在具有国家认可委认可的具备认证资格的认证机构,可分为兼职和专职。
一般企业进行体系认证,先组织内审员对自己的企业进行审核,以确定体系运行是否有效,对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薄弱环节进行整改,再由认证机构派出审核组对企业进行审核,从而获得认证资格。
内部审核的方法与技巧
内部审核的方法与技巧如何让内部审核易于操作,避免流于形式,是内部审核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讲解一下内部审核的方法与技巧,希望对大家的内审工作有帮助。
内部审核的策划与准备1、编制年度内审计划每年年初,质量负责人组织编制年度内审计划,审核方式分为管理体系全过程审核及管理体系要素审核,管理体系全过程审核每年至少安排一次,制定的年度计划应覆盖管理体系涉及全部要素和所有部门。
当出现以下特殊情况时应增加审核频次:a.管理体系有重大变更或机构和职能发生重大变更时;b.内审员或其他内外部人员发现某质量要素存在严重不符合项;C.出现质量事故,或客户对某一环节连续申诉、投诉;d.认证认可机构安排现场评审或监督评审前;年度审核计划经审批后,组织实施。
2、内审前准备①成立内审小组:质量负责人依据管理体系审核年度计划的审核内容和审核对象组建内审小组,内审小组成员应经培训考核合格,取得内审员证书,且内审员与被审核部门无直接责任关系。
质量负责人召开内审小组会议,任命内审组长,宣读内审员守则,依据内审年度计划提出本次评审目的、范围内容和要求。
②内审实施计划的制定:内审组长制定内审实施计划,要依据职能分配表编制各受审核部门的审查内容,由质量负责人审批后实施。
实施计划应在正式审核前一周由内审组长发至各有关部门和人员。
③内审小组预备会:内审实施计划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内审组长召开内审小组预备会议,研究有关体系文件并应决定是否需要补充文件,明确分工和要求,确保每位内审员都清楚了解审核任务,完成内审前的准备工作。
④编制检查表:审核前,内审员应根据分工编制检查表,内审检查表编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内审实施的质量,因此在整个内审中至关重要。
内审检查表中审核内容要依据受审部门的职能编制,要突出审核区域的主要职能;采取的审核方式和方法(查、问、听、看)要恰当;审核时需要抽样的数量要合理。
要选择典型关键质量问题作为重点进行编制(如上次内审和外部审核的有关信息、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客户的反馈、发生过的质量问题等)。
EHS内审员审核知识和技巧
EHS内审员审核知识和技巧EHS(环境、健康与安全)内审员在企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负责对企业的环境保护、员工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审核,以确保企业合规,并持续改进其EHS绩效。
以下是EHS内审员应具备的一些审核知识和技巧。
2.理解企业目标和政策:EHS内审员需要明确了解企业的EHS目标、政策和战略,以确保审核过程与企业整体战略保持一致。
3. 总结审核目标和范围:在进行内部审核前,EHS内审员应与企业内部相关人员沟通,明确审核的目标和范围,确保InnerAuditor审核的重点和关注点一致。
4.准备审核计划:审核计划是内审员进行审核的重要工具。
它应包括审核的时间表、地点、审核范围、参与人员以及使用的审核方法等。
内审员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计划。
7.进行员工访谈:内审员通常会与企业内部的员工进行访谈,以了解他们对EHS管理体系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他们还可以从员工那里获得有关风险和问题的信息。
8.分析和评估审核结果:内审员需要整理和分析他们获得的信息和数据,以评估企业的EHS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他们还应提供改进建议和建议。
9.编写审核报告:内审员需要将审核结果和推荐措施编写成内部审核报告。
这个报告应详细记录审核的过程、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
10.提供审核结论和建议:内审员需要根据内部审核报告向企业管理层提供审核结论和建议,以协助企业持续改进其EHS绩效。
总之,EHS内审员需要具备关于法规和标准的知识,通过审核计划、文件审核、现场审核、员工访谈等环节进行全面的审核,并根据审核结果提供改进建议和建议。
他们的工作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他们需要保持高度专业的姿态,并与企业内部各部门合作,共同促进EHS 管理体系的不断提升。
内审员的沟通技巧
内审员的沟通技巧
内审员在工作中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以便有效地与各方进行交流和合作。
以下是一些内审员在沟通过程中应注意的技巧:
1. 倾听和理解
内审员应该积极倾听别人的意见和观点,尊重他人的意见,并认真考虑他人的观点。
当与他人交流时,要主动表达出自己正在倾听并理解对方的意见。
2. 清晰表达
内审员应该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句子结构,以确保其他人能够理解你的意思。
3. 善于提问
通过提问,内审员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人的观点和想法。
提问能够帮助内审员获取更多的信息,深入了解问题的本质,并与他人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4. 灵活应对
内审员应该具备灵活的沟通方式,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境和对方的需求进行调整。
灵活的沟通方式包括口头沟通、书面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等,能够更好地满足各方的需求。
5. 尊重和谅解
内审员应该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意见,并善于理解他人的立场和处境。
在沟通中要保持礼貌和耐心,避免争论和冲突,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6. 效果反馈
内审员在与他人进行沟通后,应及时进行反馈。
通过反馈,可以了解沟通的效果,及时纠正和改进沟通方式,以提高沟通的效率和质量。
总结起来,内审员的沟通技巧在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倾听和理解、清晰表达、善于提问、灵活应对、尊重和谅解以及效果反馈是内审员在沟通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关键技巧。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改进,内审员可以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内审员审核规则与技巧
内审员审核规则与技巧内审员培训专⽤教材审核规则与技巧培训⼀、质量体系审核定义确定质量体系的活动和其有关结果是否符合有关标准或⽂件,质量体系⽂件中的各项规定是否得到有效的贯彻并适合于达到质量⽬标的系统的、独⽴的审查。
质量体系的审核⼤致可以分为⽂件审核(符合性)和现场审核(有效性)两个阶段。
⼆、质量体系审核种类1、内部审核——第⼀⽅:即审核⾃⾝的质量体系。
2、外部审核─—第⼆⽅:按合同规定对其供应商的质量体系审核。
第三⽅:认证/注册机构或其它公正的第三⽅对申请的企业进⾏审核。
三、质量体系审核⽬的第⼀⽅审核(内部质量体系审核)主要⽬的。
依据某⼀质量体系标准来评价组织⾃⾝的质量体系。
验证组织⾃⾝的质量体系是否持续满⾜规定的要求并且正在进⾏。
作为⼀种重要的管理⼿段和⾃我改进的机制,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使体系不断完善,不断改进。
在外部审核前作好准备。
第⼆⽅审核的主要⽬的当有建⽴合同关系的意向时,对供⽅进⾏初步评价。
在有合同关系的情况下,验证供⽅的质量体系是否持续满⾜规定的要求并且正在进⾏。
作为制定和调整合格供⽅的名单的依据之⼀。
沟通供需双⽅对质量要求的共识。
第三⽅审核的主要⽬的确定质量体系要素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确定现⾏的质量体系实现规定质量⽬标的有效性。
确定受审⽅的质量体系是否能被认证/注册。
为受审⽅提供改进其质量体系的机会。
减少许多重复的第⼆⽅审核。
提⾼企业声誉,增强竞争能⼒。
四、质量体系审核的范围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质量体系要素,场所和活动进⾏审核。
要素:ISO9001:2000仅有5个要素。
在第三⽅认证时,要素⼀个也不能少;除⾮没有,如7.3设计和开发;组织可以根据其实际状况进⾏剪裁,但要在相关体系⽂件(如:质量⼿册)中进⾏描述。
第⼀⽅审核,则要素以⼿册中所列的范围为准。
场所:凡是与审核的质量体系所覆盖的产品和质量活动有关的部门和地区均应列在审核范围以内。
活动:指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活动,主要包括所涉及的产品范围。
内审员应该掌握的审核工作方法和技巧
内审员应该掌握的审核工作方法和技巧内审员应该掌握的审核工作方法和技巧随着新技术、新的管理理论和新标准的涌现,内审员这个职业(岗位)需要进行不断的充电,需要学习很多新知识,在专业方面持续实践和总结经验教训,才能保持自己的能力水平,才能跟上内审员职业发展的需求。
内审员应该掌握的审核工作方法和技巧有哪些呢?优秀内审员应掌握的审核工作方法1. 面谈面谈是现场审核中较为常用的方法。
通过与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及各部门领导面谈,可以确认其对各自职责的理解和职责的落实情况;与现场员工的交谈可以判断他们对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中的要求的了解程度和执行情况,从而判断体系的实施情况。
这里要注意:有时对于交谈所得到的信息,特别是涉及到数据的一些信息,还应该通过其他渠道获取支持信息予以核实,例如通过查阅记录、现场观察来核实面谈所得到的信息,以保证审核的客观性。
2. 查阅文件与记录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文件化的体系,查阅文件和记录是现场审核中必须采用的方法,通过文件和记录可以了解体系的要求,可以追溯体系的发展及运行状况,审核中需查阅的主要记录包括:设计评审、验证、确认记录、供应商评价记录、培训记录、协商与沟通记录、文件控制记录、监测与测量记录、不符合、纠正措施记录、内审记录以及管理评审报告等。
由于组织的同一类记录往往很多,不可能一一核查。
审核员要善于从中选取代表性的样本进行审核。
3. 现场观察审核员通过自己的眼睛看到的应是最真实的,所以审核员应当具备敏锐的观察力,现场观察的方法可用于判断组织在实际工作中是否遵守了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这也要求审核员事先熟悉文件对现场的各项主要要求。
同时,也不应拘泥于文件的要求,应善于自己发现问题。
现场观察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判断有无重要的'生产过程被遗漏,要做好这一点,审核员就必须掌握有关的质量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
优秀内审员应掌握的审核技巧1. 要善于提问如果审核员在现场审核时基本上是按检查表组织提问,则应做到自然、合理,切忌生搬硬套。
内审员应该掌握的审核工作方法和技巧
内审员应该掌握的审核工作方法和技巧内审员是负责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专业人员,他们需要掌握一系列的审核工作方法和技巧,以确保审核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完成。
以下是内审员应该掌握的一些常用的审核工作方法和技巧。
首先,内审员需要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和相关法律法规,准确理解和把握各项规定的内容和要求。
他们需要熟悉公司的战略目标、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等,以便能够识别和评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其次,内审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他们需要与各个部门和员工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疑虑,并解答他们的问题。
内审员还需要撰写审核报告,清晰、准确地传达审核结果和建议。
第三,内审员需要掌握数据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他们需要收集和整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比较,以便发现异常和风险。
他们还需要熟练使用各类财务和内部控制软件工具,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第四,内审员需要具备较强的判断和决策能力。
他们需要根据审核结果和各种风险评估,提出可行的改进建议,并参与决策的制定和实施。
他们还需要判断和解决一些复杂和敏感的问题,以保证审核工作的公正和客观性。
第五,内审员需要注重团队合作和自我学习。
他们通常需要与其他部门的员工密切合作,进行数据和信息的共享和讨论。
他们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了解最新的法律法规和内审理论,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除了上述方法和技巧外,内审员还需要具备其他一些基本的素质和能力。
他们需要具备较强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保证工作的客观、公正和保密。
他们还需要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应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
总之,内审员是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需要掌握一系列的审核工作方法和技巧,以确保审核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完成。
以上所述只是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技巧,内审员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QMS_EMS_OHSAS_三体系内审技巧
QMS_EMS_OHSAS_三体系内审技巧三体系指的是质量管理体系(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简称QMS)、环境管理体系(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简称EMS)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简称OHSAS)的整合。
内审是对这三个体系进行评估和审查的过程,目的是确保体系的有效性和连续改进。
以下是一些三体系内审技巧。
1.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内审员应具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了解三个体系的要求、标准和程序。
他们还应熟悉内审程序和方法,了解如何收集、分析和解释数据,以及如何识别问题和提出改进措施。
2.制定内审计划:在进行内审前,内审员应制定一份详细的内审计划,包括内审的范围、目标和计划安排。
他们还应确定内审所需的资源和时间,并与相关部门或人员进行沟通,以确保内审顺利进行。
3.与相关方沟通:内审员应与相关方沟通,包括管理层、各部门负责人和员工。
他们可以通过面谈、问卷调查或会议等方式了解各个方面的情况和意见,并收集数据和证据。
4.进行文件审查:内审员应仔细审查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记录。
他们应确保文件完整、准确和可操作,并与实际操作相一致。
5.进行现场检查:内审员应进行现场检查,观察和评估实际操作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他们可以随机选择样本,并进行检查和记录,以获得真实的情况。
6.分析数据和提出建议:内审员应收集和分析数据,包括各种指标和绩效数据。
他们可以使用图表、趋势分析和统计方法等工具,识别潜在问题和机会,并提出改进建议。
7.撰写内审报告:内审员应撰写一份内审报告,详细记录内审的结果、发现和建议。
报告应简洁明了,包括问题的描述、原因分析和建议措施。
8.跟踪和查证改进措施的实施:内审员应跟踪和查证内审报告中提出的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
他们可以与相关部门或人员进行沟通,并对改进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审与审核技巧
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审与审核技巧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审与审核是企业持续改进的关键环节,通过内审和审核可以发现问题、改进流程,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以下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审与审核技巧。
首先,内审的目的是通过检查、评估、发现并解决潜在和实际的问题,从而确保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作。
内审应该是全面的、系统性的,要对质量管理文件、记录、流程等进行全面的检查。
同时,内审员应该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客观、独立地评价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
其次,内审应该注重沟通与合作。
内审员应该与被审计部门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困难和建议,确保内审的目的不仅是发现问题,更是为了解决问题、改进流程。
内审员应该尊重被审计部门的意见,与他们密切合作,共同制定改进措施。
接着,内审应该注重记录和报告。
内审员应该及时记录发现的问题、建议的改进措施,并按照规定的格式撰写内审报告。
内审报告应该清晰明了,客观公正,并提出明确的建议和改进计划。
内审员应该与被审计部门共同讨论内审报告,确保被审计部门理解并接受改进措施。
再者,审核是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重要手段之一。
审核应该是全面的、系统性的,要对整个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估,从而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机会。
审核应该是定期的和计划的,要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确定审核频率和内容,确保覆盖所有重要的质量管理要求。
同时,审核应该注重持续改进。
审核员应该积极寻找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机会,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并跟踪改进的结果。
审核员应该鼓励公司所有部门和员工参与持续改进,建立质量管理文化,确保公司不断提升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此外,审核应该注重团队合作。
审核员应该组建一个专业的审核团队,由不同领域的专家组成,共同评估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
审核员应该根据不同领域的专家的建议,确保审核的全面性和客观性,避免主观片面的评价。
再者,审核应该注重风险管理。
审核员应该辨识和评估公司的风险,确定可能影响公司质量管理的因素,并采取措施降低风险。
内审员审核方法与技巧
内审员审核方法与技巧
一、审核计划与准备
在开始审核之前,内审员应该制定详细的审核计划,明确审核目标、范围、时间安排等。
同时,需要准备好相关的审核工具和资料,确保审核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文档审查
内审员需要对被审核对象的文档进行审查,包括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操作规程、记录等。
在审查过程中,要注意文件的完整性、准确性和一致性,并记录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三、现场检查
内审员需要对被审核对象的现场进行检查,包括设备、设施、工作环境等。
在检查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现场的实际情况,并与文档审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对比,确认问题的真实性和严重性。
四、沟通与访谈
内审员需要与被审核对象的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与访谈,了解他们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识和执行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在沟通过程中,要注意表达清晰、态度友好,并记录重要信息。
五、问题分析与记录
内审员需要对审查和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确定问题的性质和影响程度,并记录在审核报告中。
在分析问题时,要注意客观公正、准确全面,避免主观臆断和遗漏。
六、报告编写与发布
内审员需要编写审核报告,将审核结果和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和分析,提出改进建议。
报告编写要规范、准确、简洁,易于理解和接受。
发布审核报告前,需经相关领导审批,确保报告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七、跟踪与验证
内审员需要对审核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行跟踪和验证,确保问题得到解决和改进。
在跟踪过程中,要注意及时反馈和调整,保证审核工作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同时,需要对审核结果进行定期评估和总结,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提供支持。
ISO9001内审技巧培训
ISO9001内审技巧培训概述ISO 9001是一种国际标准,用于指导组织建立和维护质量管理体系(QMS),以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满足客户需求并持续改进。
内审是QMS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组织内部的不同部门和流程进行定期审查和评估,以确保其符合ISO 9001和相关法规要求。
本文将介绍ISO9001内审的一些技巧和培训方法,帮助内审员更好地执行内审工作,并帮助组织实现不断改进和提高质量的目标。
内审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ISO9001内审之前,内审员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内审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一些准备工作的技巧:1.熟悉ISO 9001标准:内审员应该对ISO 9001标准的要求和条款非常熟悉,以便能够准确地评估组织的合规性。
2.了解组织的QMS:内审员需要对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有深入的了解,包括流程、程序和文件等。
3.制定内审计划:内审员应在内审前制定详细的内审计划,包括审查的范围、时间表和参与人员等。
4.收集相关记录:内审员应在内审前收集和审查与内审有关的记录和文件,以确保内审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内审执行的技巧和方法在进行ISO9001内审时,内审员可以采用以下技巧和方法,以确保内审的有效性和高效性:1.问询和访谈:内审员可以通过提问和访谈的方式收集信息和了解实际情况。
在问询和访谈过程中,内审员应保持客观和中立,避免主观判断和偏见。
2.文件审查:内审员可以审查组织的文件和记录,以验证其合规性和有效性。
文件审查可以通过检查文件的编制和维护过程、文件的版本和修订历史等方面进行。
3.观察和检查:内审员可以通过观察和检查实际操作和过程,了解组织的实际情况和质量绩效。
观察和检查可以包括现场参观、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情况等。
4.数据分析:内审员可以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以评估组织的质量绩效和改进潜力。
数据分析可以包括统计分析、图表和趋势分析等。
5.记录和报告:内审员应详细记录内审过程中的发现和意见,并及时向相关管理人员提交内审报告。
内部审核方法和技巧
• 7、审核线路 • ——自下而上(从基层到管理)和自上而下 (从管理到基层) • ——正向(从合同到报告)和逆向(从报告 到合同) • ——按过程(要素)审核或按部门审核
五、不符合项/观察项判定和描述
对内审中发现的不符合,由内审员 依据体系文件和认可准则,发出不符 合项/观察报告。
• 不符合项的类型 • ——体系(文件)不符合 是指体系文件制定的与有关法律 法规、认可准则、规则、合同要求不 符;或是该有的文件没有制定。
场景四 内审员在抽查检测原始记录时 发现,有机实验室编号为2005-K470、2005-K-461等多份委托检测 合同的检测原始记录有多处划改, 相关人员也未在划改处签名,记录 中未填写取样体积和稀释倍数等参 数。
上述情况为一个不符合项,与 CNAS/ CL01:2006 第 4.13.2 条 款 规定不符合。 如果现场审核发现该实验员 上岗前没有接受过记录控制的培 训,则可进一步深究到5.2条款。
场景六 内审员询问物理实验室一位参 加工作已半年的设备操作人员是否 持有该设备的上岗操作证时,回答 “有,在实验室技术负责人那里”。 而该负责人因临时任务出差,需要 三天后回来。
• ——所有不符合项均应得到受审方的确认; • ——开具不符合项报告时,不能感情用事, 不能用形容、夸张的语言描述;不能任意 扩大不符合的事实范围,不能以自己的想 法作为不符合判断的依据; • ——开具不符合项报告时,必须考虑其后 应采取的纠正措施以及如何跟踪验证,是 否找到出现不符合的根本原因。
• 开具不符合的原则 ●与认可准则/体系文件/标准完全不 符合。 ●有确凿证据证明影响检测结果的 准确性。 ●整改不需要耗费漫长的时间和巨 额经费。
• 开具观察项的原则 ●从表面现象中可以确定有潜在的不 符合,但由于客观原因一时不能获 得有效的证据。 ●整改需要耗费漫长的时间和巨额经 费,且是实验室自身能力所无法解 决的。
EHS内审员审核知识和技巧
EHS内审员审核知识和技巧简介EHS(Environment, Health and Safety)内审员负责审核组织的环境、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其符合法律法规和内部标准要求。
本文将介绍EHS内审员的审核知识和技巧,帮助内审员提高审核效率和准确性。
1.理解EHS管理体系在开始审核工作前,EHS内审员需要对EHS管理体系有一定的了解和理解。
EHS内审员应熟悉EHS管理体系的目标和要求,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要求以及组织内部制定的EHS政策和程序。
只有深入了解EHS管理体系,内审员才能更好地进行审核工作。
2.明确审核目标和范围在进行审核前,内审员需要明确审核的目标和范围。
根据组织的需求和审核计划,内审员应确定审核的重点和关注点。
此外,内审员还需要了解审核的时间安排和审核的具体范围。
明确目标和范围可以帮助内审员集中精力,提高审核效率。
3.准备审核工具和文件内审员在审核过程中需要使用一些工具和文件,以确保审核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内审员应准备一个审核检查表,列出审核要点和相关要求,以便在现场审核时进行记录和评估。
此外,内审员还应准备审核所需的文件和记录,如制度文件、培训记录和事故报告等。
4.收集和评估信息收集和评估信息是审核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内审员应通过观察、访谈和文件审查等方式,收集相关信息,并对其进行评估和判断。
内审员需要根据审核要点和要求,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是否符合EHS管理体系的要求,并记录评估结果。
5.提出改进意见完成审核后,内审员应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内审员应根据审核结果,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意见,以帮助组织改善其EHS管理体系。
改进意见的提出应具体、可操作,并附带相应的理由和依据。
6.编写审核报告内审员应编写一份审核报告,记录审核的过程和结果。
审核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审核的目标和范围、审核所使用的工具和文件、收集和评估的信息、改进意见和建议等。
编写审核报告时,内审员应清晰、简洁地表达,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易读性。
内审计划及审核技巧
内审原理、作用、内审员职责及内审策划、具体实施计划、方法及应注意事项;内审计划实施、内审过程协调、内审员与审核对象关系维护、内审记录填写注意事项;审核清单的作用、编制要求及使用一、审核清单的作用1、始终保持审核目的。
审核清单应列出与审核目的的有关的项目和要点,以确保审核覆盖面的完整和代表性;2、紧扣审核主题,确保审核计划兑现;3、减少审核偏见,提高审核核能;4、确定审核思路和审核策略,突出重点,照顾一般,提高审核的系统性和有效性。
二、审核清单的编制要求1、审核员在编制审核清单前,应掌握组织各部门质量职能分配情况;2、内审应以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为主要依据编制审核清单;3、应选择典型的、关键的质量问题;4、应突出审核区域的主要职能,并选出有代表性的样本;5、应突出重点,照顾一般,编制详略得当的审核清单;6、应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审核项目和客观依据;7、应有可操作性,检查项目具体,检查方法实用,客观证据易收集。
三、审核清单的使用有了审核清单,虽然可使审核工作有序、按计划进行,并提高效率,但也容易陷入机械呆板的泥坑。
所以有经验的审核员在按照检查的同时,也十分注意灵活应用审核清单的内容以达到审核的目的。
有经验的审核员还高度重视审核清单以外的内容,以发现一些未列入审核清单中的问题。
灵活有效地使用审核清单是一个经验积累和熟练的过程。
对刚开始从事审核工作的审核员可着重注意以下方面:1、不应只采用YES/NO问答的模式,否则会导致审核失败;2、审核员进入一个部门或区域时,可请有关人员介绍体系是如何运作的;3、询问执行人员是如何工作的,是否有文件规定或记录;4、观察执行人员按照有关程序工作的情况;5、验证必要的记录或文件;6、按手册程序或标准评价上述了解到的情况,并决定是否符合要求;7、最后利用审核清单确保所有方面的要求都已查到;8、切忌机械地从审核清单的第一个问题按顺序开始,应该把提问、评价、记录结合起来,然后利用审核清单确保提出了所有的问题并得到答复;9、尽可能不要照着事先准备好的审核清单去宣读一个个问题。
内审员审核方法与技巧
2.3专业知识:内审员对审核方面的专业知识应有一定了解。
第二章内审的策划与准备--内审前的准备
3.工作中的协调 审核组内审核员应在工作中协调配合,团结合作。 4.为受审部门所接受 在决定审核组成员以前应征得受审部门的同意,当受审部门不肯接
受拟 委派的内审员时,可考虑另选审核组成员。
检查 方法。 e)抽样应有代表性 f)时间要留有余地 g)按部门编制的检查表要考虑涉及的标准条款,按过程编制的检查
表要 考虑涉及的部门。
第二章内审的策划与准备--内审前的准备
6.4检查表的审核 a)符合性 b)系统性 c)完整性
第二章内审的策划与准备--内审前的准备
7.通知受审核部门
第三章内审的实施--首次会议
在运行; 5.3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和自我改进的机制,及时发现问题,
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使体系不断来自善、不断改进; 5.4在外部审核前作好准备。
第一章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概念--内部审核概述
6.审核的范围 审核的范围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哪些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场
所 活动进行审核”,这里要求、场所和活动是范围的三大主要内容。 6.1要求:以质量手册中所列的范围为准; 6.2场所: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产品和质量活动有关的部门和地区; 6.3活动: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活动,它主要包括所涉及的产品范围
内审员审核方法与技巧
2021年7月11日星期日
目录
第一章 体系审核的概念 第二章 内审的策划和准备 第三章 内审的实施 第四章 纠正措施 第五章 审核员的能力和素质要求
第一章 体系审核的概念--审核的定义与理解
一、审核的定义与理解 1.审核的定义 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 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2.审核的理解 2.1审核是对活动和过程进行检查的有效管理工具,其结果为管理者 采取措施提供信息; 2.2审核的主要目的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 2.3审核准则是审核的依据 2.4为确保审核的有效性和效率,应坚持审核的客观性、独立性和系 统性。
实验室认可内部审核的评审方法与技巧
实验室认可内部审核的评审⽅法与技巧实验室认可50多年前产⽣于澳⼤利亚,半个世纪以来,尤其是进⼊21世纪以后,由于科学技术的⽇新⽉异和全球经济⼀体化,实验室认可愈来愈受到⼈们的关注。
内部审核也称为第⼀⽅审核,是实验室⾃⼰进⾏的,⽤于内部⽬的的审核,是⼀种⾃我约束、⾃我诊断和⾃我完善的活动,也是实验室获得国家认可的关键点。
⼀、内审员实验室内部审核涉及⽅⽅⾯⾯,有⼀⽀良好的内审员队伍,是做好内审⼯作的基本保证。
内审员应具备下列条件:①经过认可准则和审核要求、审核⽅法、审核技巧⽅⾯的培训;②熟悉本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技术运作;③业务能⼒较强、为⼈公正、善于观察、有良好的沟通能⼒。
⼆、内审⽅法能达到内审⽬标的内审⽅法很多,不能千篇⼀律,应根据内审员的⾃⾝经历、经验、习惯灵活运⽤,⽽且在许多情况下,⼀个有经验的内审员往往是多种⽅法并⽤。
现将常⽤的内审⽅法分别说明如下。
1?宏观评审法宏观评审法也称“现场扫描评审法”,是以全⾯观察现场现象为主的评审法,是发现评审重点的途径之⼀。
⼤家知道,⼀个实验室的质量体系是⼀个有机整体。
其整体特征在很⼤程度上反映出其机体的健全、有效,同时也很容易反映出内在的缺陷、失调(控)。
实验室现场评审时,内审员从参观实验室开始就进⼊了“现场考评”阶段。
评审时⼀般没有预定的检查⽬标,但每个内审员都要注意⾃⼰分⼯评审的情况,涉及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各个⽅⾯都是评审的对象。
例如:实验室的设施环境、设施配备与布局、各种记录、证书、操作⼈员的现场表现等。
2?逐项评审法这种⽅法是按照认可准则的要求,对照评审核查表的相应内容,围绕⼀个项⽬(⼀个质量管理体系要素或实验室的⼀个部门)逐项对实验室的实际⼯作进⾏评审、查实取证。
这是⼀种常⽤的⽅法,尤其是经验不多的评审员经常使⽤。
“逐项评审”分为“横向逐项评审”和“纵向逐项评审”。
3?追踪评审法该⽅法是依据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要素间的相关性,由某⼀过程的起点/终点或过程中某⼀点(内审员发现的可疑事实)开始,追查所关⼼的相应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否合理、运作是否符合程序规定。
内审员培训材料-内审技巧-PPT课件
审核路线
----- 逆向和顺向审核方法:从过程的始端查到终 端 或从过程的终端查到始端(适用第二方审核)
-----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审核方法:(如:文 件控制适用自上而下;检验测量和试验适用自下而 上)
----- 按标准条款审核和按部门审核:一般应采用 按部门审核为宜,比较小公司/部门较少时可采用
或以的名义进行,可作为组织自我合格声明
的基础。。
第二方审核:由组织的相关方(如顾客)或由其他人员以
相关方的名义进行。是外部审核的一种。
第三方审核:由外部独立的组织进行。这类组织提供符合
要求(如:GB/T19001)的认证或注册。
联合审核:当两个或两个以上审核组织合作,共同审核同
一受审核方的情况。
结合审核:质量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一起审核的情况。
纠正:为已发现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
望的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
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审核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问题
对策
1 现场审核不能按计划完成,需延 组员应及时报告组长,可由组长派人增援,
迟时间;现场审核发现重要线索 当无人可派时,组长应与受影响的部门
内审技巧
质量管理体系术语
——审核、审核证据、审核准则、审核发现、审核结论
审核: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 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 形成文件的过程。
审核准则:用作依据的一些方针、程序或要求。 审核证据: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
实陈述或其他信息。 审核发现:将收集到的审核证据对照审核准则进行评价
内审的审核技巧及应关注的要点
内审的审核技巧及应关注的要点企业每年都要进行1-2次的内部审核,以维护质量体系持续正常运行,内部审核的正常开展,促进了体系的有效运行。
1、存在的问题不少企业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1、内审员现场审核记录不详细,所开具的不符合项没有真正反映事实或描述不清,造成不符合项整改对象不明。
2、内审准备不充分。
审核检查表可操作性差,审核时没有目的性,检查样本随意性,缺乏代表性;内审员对程序文件的内容及现场情况了解不够,对审核部门所涉及到的条款和文件未吃透,查出的问题多浮于表面,未能之处要害,就表面问题的采取措施进行改进,不利十质量体系水平有质的提升。
3、对质量体系内部审核认识不够。
受审核部门未将审核当作一种质量改进的机会,而是认为查出问题会影响本单位的荣誉,不愿意暴露,审核时不积极配合,导致审核员掌握第一手资料不足,审核难以深入。
4、有的部门平时不按标准执行,审核时临时补记录应付检查。
5、有的部门为了蒙混过关,在编写文件时,避重就轻,过分强调写所做,做所写;6、审核员责任心不强,审核时走过场,流于形式,走样子。
2、主要原因对照体系文件要求,我们不难发现,影响内部审核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最高管理者重视的程度;二、管理者代表的作用;三、审核策划的充分性;四、审核方案的适宜性;五、审核组长的选择;六、审核组成员对标准的理解程度和审核经验;七、对不符合项采取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八、对不合格追踪、验证的准确性。
除第一条以外,其它各条都与内部审核员直接有关,由此分析,加强内部审核员队伍建设,提高审核员素质是提高内审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之一。
3、说到底,就是防止不良产生优秀内审员有何共性?优秀内审员的共性就是拥有丰富的工作经历,具备相当强的能力和专业知识,保持良好的素质和人格魅力。
1)工作经历作为一名优秀的内审员,对于企业的设计开发、工艺技术、品质管理三大方面必须了解,最好是有这些方面的工作经历,这是一个企业的核心所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审员工作技巧1、信息收集范围在审核中,与审核目和、范围和准则的有关信息,包括与职能、活动和过程接口相关的信息应当通过适当的抽样予以收集并经验证。
只有能够证实的信息方可作为审核证据。
审核证据应当予以记录。
审核证据基于对可获得信息的抽样。
因此,在审核中存在不确定因素,依据审核结论采取措施的人员应当意识到这种不确定性。
所选择的信息来源可以根据审核的范围和复杂程度而变化,并可以包括:1)和员工及其他人员的面谈;2)对活动、周围工作环境和条件的观察;3)文件,例如:方针、目标、计划、程序、指令、执照和许可证、规范、图纸、合同、订单;4)记录,例如:检验记录、会议纪要、审核报告、监视方案的记录和测量结果;5)数据总结、分析和绩效指标;6)有关受审核方抽样方案以及抽样和测量过程的控制程序的信息;7)来自其他方面的报告,例如:顾客反馈、来自外部和供方的相关信息;8)计算机数据库和网站。
2、信息的抽样审核的一个抽样调查的过程(局限性、风险性)。
合理策划抽样,样本应有代表性,以保证审核的有效性。
-关键过程、特殊过程必查;-不同类型产品生产必查,同一类型产品有几条生产线可抽一条代表性的技术难度高的。
-分层抽样:可按产品、活动、设备、生产线、岗位、记录等分层抽样;-适度均衡。
一个完整的内审周期内过程和部门必须被覆盖。
3、信息的获取3.1 面谈:是收集信息的一个重要手段并应当以适应于情景和面谈对象的方式进行。
审核员应当考虑以下:1)面谈人员应当来自审核范围内实施活动或任务的适当的层次和职能;2)面谈应当在面谈对象正常工作时间和(可行时)正常工作地点进行;3)在面谈前和面谈过程中应当努力使面谈对象放松;提问自然、态度和蔼、耐心、礼貌,切忌态度生硬专注倾听,善于肯定,适当增加认可的话,也可借助肢体语言,如眼光接触、点头认可等。
切忌粗暴打断对方的说话。
4)应当解释面谈和记录的原因;5)面谈可通过请对方描述其工作开始;6)应当避免提出有倾向性答案的问题;7)应当与对方总结和评审面谈结果;8)应当感谢对方的参与和合作。
所提问题分类: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引导式问题/澄清式问题3.2 观察:许多需要观察的要求信息,如:1)产品标识及状态标识;2)生产环境条件;3)检测环境条件;4)记录保管环境条件;5)贮存环境条件;6)生产、检测设备的状态;7)生产、检测人员的操作情况。
观察/调查/审核顺序正向追踪/反向追溯过程/部门静态观察,例如以下:标识:清晰、记录、达到目的;防护措施:工位器具、搬运工具、路线、产品码放、色标;工作环境:定置管理、安全要求;工艺文件:一致性、有效性、可操作性。
动态观察,例如以下:操作的符合性、与作业指导书和一致性。
过程检验与出厂检验-项目、量具-使用量具的能力-检验结果的记录方法-检验的负荷-检验文件的有效性-测量系统的有效性库房-标识、贮存、条件、标签、码放、先进先出-账卡物一致,有物必有卡-进出库的管理-退货、过期产品的管理-安全库存量管理4、文件审核文件的符合性、有效性、可操作性及其管理;记录的客观性、完整性、可追溯性及其管理。
查记录,注意抽样与记录有效性抽样:不同类型产品,不同工艺不能抽样,要覆盖所有类型产品;发现不合格时,需要时要扩大抽样,判断是否有系统问题。
有效性:包括项目、日期(可追溯性)、型号、订单号、记录的整理和方便程度。
当发现记录中大部分内容未填写,原因表格本身设计;不会填(培训使用者填写各种表格,一致,合理);责任心。
5、形成审核发现5.1应当对照审核准则评价审核证据以形成审核发现。
审核发现能表明符合或不符合审核准则。
当审核目的有规定时,审核发现能识别改进的机会。
审核组应当根据需要在审核的适当阶段共同评审审核发现。
应当总结与审核准则的符合情况,指明所审核的场所、职能或过程。
如果审核计划有规定,还应当记录具体的符合的审核发现和支持的证据。
应当记录不符合和支持的审核证据。
可以对不符合进行分级。
应当与受审核方一起评审不符合,以确认审核证据的准确性,并使受审核方理解不符合。
应当努力解决对审核证据或审核发现有分歧的问题,并记录尚未解决的问题。
5.2审核证据: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和其他信息。
-记录-事实陈述(文件或口述的)-其他信息(审核员所能接触或感受到的)面谈、检查文件、观察收集证据,判定是否审核证据-客观事实,不是主观分析、推断、臆测及受感情或偏见影响的见解;-质量活动负责人的谈话,可成为客观事实。
传闻、陪同人员或其他与被审核活动无头人员的谈话,不能成为客观事实;面谈获得的信息应通过实际观察、测量和记录来验证。
-现行有效的体系文件和质量记录,可以成为质量活动的审核证据,已作废的体系文件和经擅自修改过的记录不可以。
-不合格事实得到受审方主要领导的确认。
示例——审核时产生的记录审核应对获取的信息、证据做好记录,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主题事件-主要过程和活动实施概要,体系运行的有效信息。
目的是使其能够验证和追溯,为其后审核和评价所利用:-信息、证据:可追溯性、唯一性-文件:名称、编号、内容-记录:名称、编号、日期、内容观察时,设备名称、工艺名称、显示参数等。
5.3不符合项形成不符合项的界定未满足以下要求-质量管理体系标准-顾客特殊要求/合同条款-有关法律、法规-体系文件(手册、程序、作业指导书)不符合表现-标准所要求的未写到,即文件不符合标准,形成了体系性不合格-写到的未做到,即状况不符合文件,形成了实施性不合格-做到的没有达到目标,即果不符合目标,形成了效果性不合格。
不符合的判定对不合格事实的判定,应:1)不应偏离或不能超出审核准则的要求;2)注意过程的识别和过程的有效性,要抓“大”(产品质量、体系有效性等方面),放“小”(签字等);3)慎重对待没有形成文件或文件表述不够详细,没有书面质量记录或记录内容不够具体的不合格事实;4)最好在完成全部审核后才作出不合格的判定。
在作出不合格判定时,自己要反问一下两个问题:-何处有相关要求?他违反了吗?-它的有效性或效果有问题吗?如果都没有问题,就不能判不合格。
5.4观察项:以下情况,可定位观察项-已发现问题,尚不能构成不合格,如发展下去可能成为不合格的事项;-证据欠充分,估计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查;-其他需要提醒的事项。
观察项不开列不符合报告,可不要求采取纠正措施,仅作口头或书面提醒。
在下次审核时注意观察项是否发展成为不符合项。
6、不符合项报告6.1编写原则1)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理由确切,判断准确,文字简练。
2)能正确引导受审方采取恰当的纠正措施。
6.2 不符合项描述-事、人、时、地、细节——可重查性-负责人、当事人的话——可作证据,但需验证-陪同人员、无关人员的话、传闻——不能作为证据-合格的事、废话、无关的细节——不要写-不能写当事人的名字,但可写其岗位、职务;-不要写成小说形式,如:某某说…,某某答…;-不要描述审核过程,如:审核员审核了某某,接着又查了…,在最后又查了…,发现了…;-不要只写结论,不写事实;-不要写受审核方为避免开不符合报告而解释的理由;-注意语句通顺,标点符合正确;-必须写到别人“一看就懂,不需作任何解释就能理解,而且反驳不倒”的程度。
不符合报告中不符合事实的描述应包括-不符合事实描述-不符合所对应的标准条款-不符合所对应的标准条款的内容-不符合性质的判定不符合事实描述示例“车间少数质量记录有乱写乱画现象”——不具备可追溯性“查阅一车间三工段早班9月第一周操作记录,9月3日和9月5日两份记录有涂改,而且6月份记录上写有与操作记录无头的内容。
不符合IATF16949:2016标准“7.5.3形成文件的信息的控制”之“予以妥善保护”的要求。
属于一般不符合。
”“有两份焊接规范没有用户批准的证明。
”——不具备可追溯性“合同(8H-530)要求已认定的焊接规范的任何变更都必须先经用户批准,在技术科抽查合同(8H-530)认定附表中所列的两份焊接规范(编号为--)都已经过更改实施,但未能提供用户批准的证明。
不符合IATF16949:2016标准“8.5.6.1更改控制——补充”的“在实施更改之前获得形成文件的批准”的要求。
属于一般不符合。
”纠正措施7、纠正措施7.1纠正措施要求的提出-审核组可就纠正措施的方向提出建议-审核组提出纠正措施要求:调查产生原因,纠正措施完成期限。
受审核改进部门制订具体的纠正措施方案7.2纠正措施方案的认可与批准-审核组对纠正措施进行认可(可行性和有效性)-管理者代表批准7.3纠正措施的实施-短期纠正措施计划的实施(针对直接原因)-长期纠正措施计划的实施(针对潜在原因)-应保存纠正措施实施情况的记录(文件更改、人员培训记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