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二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https://img.taocdn.com/s3/m/f63aba81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a0.png)
生物的归类
【自主探究】 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分为_植__物__、__动__物__和__其__他__生__物___。 2.按照生活环境,分为_陆__生__生__物__、__水__生__生__物__等__。 3.按照用途,分为_作__物__、__家__禽__、__家__畜__、__宠__物__等___。
【合作交流】 1.调查时对调查地点和路线选择有何要求? 提示:选择生物种类较多的校园、公园或农田,选择环境有较 多变化的路线。
2.设计一个校园生物调查表。 提示:
调查人 班级 记录员 调查时间
类别
生物 名称
数量
组别 调查地点 天气情况
突出特征
生活环境
3.调查时发现不认识的生物该如何处理? 提示:可以请教老师、公园工作人员或农民伯伯,仍然无法确 定时,可以拍摄照片,记录特征,回校后查阅资料。 4.对于调查时遇到我们喜爱的动植物,能否采摘、捉住带回或 做成标本? 提示:不能。调查时不能损伤植物、伤害动物,也不能破坏它 们的生活环境,保护生物及其生活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想一想 议一议
右图画出了草原上 的部分生物。有人为了 防止鸟吃草籽儿,把人 工种草的试验区用网罩 了起来。过一段时间发 现草几乎被虫吃光了, 而天然牧草却生长良好。
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事例说明了说明道理?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 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 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1.某生物小组想要了解市场上各种蔬菜的销售状况,这时我们 常用到什么方法? 提示:调查法。 2.对于班里的一位同学,我们可以有几种方式确定他所属的人 群? 提示:按性别;按年龄;按组别等。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精品]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电子课本
![[精品]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电子课本](https://img.taocdn.com/s3/m/95580d44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16.png)
七年级生物上册目录致同学们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第一节生物圈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第四节生态系统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林业工人的新任务科学·技术·社会生物圈Ⅱ号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科学·技术·社会从古老的光学显微镜到电子显微镜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第三节观察动物细胞科学家的故事施莱登、施旺与细胞学说第二章细胞的生活第一节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第二节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科学家的故事他发现了细胞中神奇的物质核酸第三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科学·技术·社会“脱缰之马”癌细胞第三章细胞怎样产生物体第一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二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三节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第四章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科学·技术·社会朊病毒、疯牛病、克雅氏病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第二节种子植物生物学与文学寄予植物的情怀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一节种子的萌发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农业技术员和绿色证书第二节植株的生长科学·技术·社会无土栽培第三节开花和结果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大地的美容师——园艺师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第一节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第二节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第三节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科学·技术·社会节水农业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第一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科学·技术·社会现代化温室第二节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科学·技术·社会热带雨林地球的“肺”后记。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https://img.taocdn.com/s3/m/d44b3000763231126edb1188.png)
提示:(1)按生活环境来分类:①陆生生物:蘑菇、鸟、狗、 仙人掌;②水生生物:鱼。 (2)按形态结构特点分类:①动物:鸟、鱼、狗;②植物: 仙人掌;③其他生物:蘑菇。
目标一 科学调查的一般方法
【突破1】下列各项中,不符合科学调查方法的要求的是
( D ) A.制订周密的调查计划 B.明确调查的目的和对象 C.详细记录调查过程,并仔细整理分析结果 D.调查时一定要将所有对象一一调查 【突破要点】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进行
D.紫菜
【突破要点】生物的分类需要找出同类生物的共同点:斑 马鱼、水藻都生活在水中,为水生生物;木棉树、蚂蚁都生活
在陆地上,为陆生生物。因此该小组是依据生物的生活环境来
归类的。
【变式训练2】下列四种生物按其形态结构特点来归类,哪
一种生物与其他草
C.珊瑚虫
解析:珊瑚虫属于动物。
生物的归类方法 1.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动物 可划分为植物、__________和其他生物。 2.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 陆生 可划分为__________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3.按照生物的用途 家畜 可划分为作物、家禽、__________、宠物。
下列是某同学在学校附近调查到的生物,请 你帮他分类。
第二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科学调查的一般方法 1.调查的主要流程 调查方案 明确调查目的和对象→制订合理的____________→如实记 录调查过程→整理和分析调查结果
2.实例——调查校园、社区或农田的生物种类 (1)方法步骤 调查路线 选择调查范围→分组→设计________→调查记录→归类→ 整理和分析 (2)注意事项 ①设计合适的调查表。 如实 ②认真观察,________记录。 ③不要伤害生物和破坏环境。 安全 ④注意________,不攀高、不下水、不单独行动等。
七年级上生物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生物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3d51e6f44693daef5ff73d07.png)
七年级上生物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能排泄废物4、有应激性5、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6、生长发育7、能繁殖8、遗传变异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一、调查的一般方法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二、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第一节生物圈一、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全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二、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一、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二、探究的过程: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影响某一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如: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骆驼刺的根部比地面部要长很多。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第四节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的组成:1、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2、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二、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2、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因为一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比较稳定,不易分解,而且生物体无法排出,这些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所以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三、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七年级生物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1
![七年级生物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1](https://img.taocdn.com/s3/m/66443d47a32d7375a41780d2.png)
练习与小结
练习: 说出你所调查的两种生物,
并说明其生活的环调查目的和范围。 2、分组 3、准备调查材料。 4、确定调查路线。 5、作好调查记录 二、注意事项:
调查中应注意安全第一,发扬互相帮助 的作风。并注意爱护生物资源。
练习与小结
课后作业: 按调查的方法和要求,
调查的过程
注意事项:
调查中应注意安全第一, 发扬互相帮助的作风。并注 意爱护生物资源
调查的过程
实地调查
调查要仔细,注意不容易发现的生物种类,详细记录
结果整理
统计:调查到的生物种类有多少?
归类:按不同分类标准分。 例如可分为: 1、按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2、按生活环境分:陆生动物、水 生动物 3、按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一单元 第一章
第二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调查的目的 调查的过程 结果整理 练习与小结
制作者:林丽静
调查的目的
如果想知道全班同学的身高、体重 。 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如果我们想知道校园 生物究竟有哪些?我 们又该怎样做?
调查的目的
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 方法之一,我国的森林资源 五年清查一次是调查,人口 普查也是调查。
调查自己家附近的生物
调查表
调查的过程
一般过程: 1、确定调查目的和范围。(校园的生物) 2、分组,4~5人一组,选一个组长。 3、准备调查表,笔(有条件的可拿望远镜、
放大镜或照相机 等) 4、确定调查路线。 5、作好调查记录。
;宜宾装修公司/ 宜宾装修公司
;
全家人都知道这个说法,在姐姐的心灵深处,樟木箱子早已深深地扎下了根。 光阴似箭,姐姐真的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婚礼时,友人也给弟弟介绍了一个女朋友。当女朋友第一次上门
生物学七年级-上册教材练习-参考答案
![生物学七年级-上册教材练习-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cd19d8e2bd960591c67713.png)
生物学七年级上册〔实验、资料分析、技能训练、练习〕参考答案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节生物的特征练习:1.机器人和钟乳石不具有营养、呼吸、排泄等生物的特征,它们不是生物。
2.〔1〕珊瑚不是生物,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
珊瑚虫才是生物。
〔2〕浅水区可获得较多的阳光,有适宜的温度,这些有利于藻类的生长,从而为珊瑚虫提供更多的氧气。
因此,珊瑚虫一般生长在温暖的浅水区。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第一节生物圈资料分析:1、向日葵生长需要的条件:阳光、水、营养物质〔无机盐〕、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长颈鹿生活需要的条件:阳光、水、营养物质〔食物〕、空气〔氧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2、仙人掌生活在干旱缺水的荒漠,向日葵生活在相对湿润的环境中,但它们都需要阳光、水、营养物质、空气等生活条件。
牛生活在陆地上,海豚生活在海洋中,但它们的生活都离不开阳光、空气、水、营养物质等条件。
3、水是作物生长的重要条件,干旱缺水会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从而使粮食减产。
练习:1、不能绝对分开。
例如,水圈中含有空气;岩石圈中有空气,也有水。
2、淡水、营养物质〔食物〕、空气〔氧气〕。
3、花的生活需要一定的光、温度、水和无机盐。
不同品种的花卉对光、温度、水和无机盐的要求有所不同,应根据栽培花卉的要求,提供适合它生长的各种条件。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探究:1、光、温度、水分等因素对鼠妇生活都有影响。
采用对照实验,可以保证除了所研究的因素不同之外,其他因素都相同,这样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单一变量引起。
2、如果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
本实验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可以减小误差。
当然,采用更多的鼠妇更好,但是会增加实验的难度。
3、一个组的平均值,容易存在误差,不一定能反映真实情况。
假设全班有6个组,则相当于做了5次重复实验,计算这6次实验的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可以减小误差。
中考生物考试知识点总结
![中考生物考试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5f0f587168884868662d6ed.png)
中考生物考试知识点总结中考生物考试知识点总结1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能排泄废物4、有应激性5、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6、生长发育7、能繁殖8、遗传变异二、观察法P2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一、调查的一般方法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二、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第一节生物圈一、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全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二、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20xx考点)一、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二、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考卷子的题目理解掌握)三、探究的过程: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四、对照实验P15五、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根据同种或异种的关系,生物因素可分为两种:1、种内关系:种内互助(蚂蚁搬食)、种内斗争(两豹争夺羚羊、争夺栖息地)2、种间关系:寄生(蛔虫)、竞争(狮子和豹争夺食物)、互助(犀牛和犀牛鸟)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20xx考点)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第四节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的组成:1、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2、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二、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2、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3、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聚更多,譬如日本的水吴病。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材目录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材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0c6823c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c0.png)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材目录在七年级生物教学过程中,教材是不可或缺的,甚至可以说是具有指导和依据作用的工具。
目录是生物教材的灵魂,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材的目录,欢迎大家阅读!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教材目录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第一节生物圈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第四节生态系统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林业工人的新任务科学·技术·社会生物圈Ⅱ号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科学·技术·社会从古老的光学显微镜到电子显微镜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第三节观察动物细胞科学家的故事施莱登、施旺与细胞学说第二章细胞的生活第一节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第二节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科学家的故事他发现了细胞中神奇的物质核酸第三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科学·技术·社会“脱缰之马”癌细胞第三章细胞怎样产生物体第一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二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三节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第四章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科学·技术·社会朊病毒、疯牛病、克雅氏病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第二节种子植物生物学与文学寄予植物的情怀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一节种子的萌发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农业技术员和绿色证书第二节植株的生长科学·技术·社会无土栽培第三节开花和结果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大地的美容师——园艺师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第一节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第二节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第三节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科学·技术·社会节水农业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第一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科学·技术·社会现代化温室第二节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科学·技术·社会热带雨林地球的“肺”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1.1.2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1.1.2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https://img.taocdn.com/s3/m/288cea6e360cba1aa911dabc.png)
练素养
(3)经计算可得“眼部不适”所占比例为38.2%,据此 作图。(4)“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我在你身边,你 却在玩手机。”网上广为流传的这句话,反映了人们 对人际交往中手机这个角色的复杂心态。埋头于网络 世界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伤害,更多还有对于人们 精神世界的影响。各位“低头族”,您能放下手机和 我一起走走吗?
一、启发类
1. 集体力量是强大的,你们小组合作了吗?你能将这个原理应用于生活吗?你的探究目标制定好了吗? 2. 自学结束,请带着疑问与同伴交流。 3. 学习要善于观察,你从这道题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4. 请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一下,好吗? 5. 你说的办法很好,还有其他办法吗?看谁想出的解法多? 二、赏识类
1. 你虽然没有完整地回答问题,但你能大胆发言就是好样的!
练能力
8.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下列哪项工作不是调 查时应该做的( C ) A.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 B.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 C.偏远山区可不用调查 D.整理分析调查结果
【点拨】偏远山区在调查范围内,故C不是调 查时应该做的。
练能力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B.人口普查就是调查 C.调查范围再大,也必须对调查对象逐个调查 D.对调查结果要进行整理分析
练基础
7.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D ) A.小麦、水稻和蜜蜂属于植物 B.鸡、羊属于家禽 C.西瓜、蚂蚁和水葫芦属于陆生生物 D.鲫鱼、虾属于水生生物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教师课堂用语在学科专业方面重在进行“引”与“导”,通过点拨、搭桥等方式让学生豁然开朗,得出结论,而不是和盘托 出,灌输告知。一般可分为:启发类、赏识类、表扬类、提醒类、劝诫类、鼓励类、反思类。
B.制订详细计划
初一秋季《生物学》(人教版)第1章 认识生物 第2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练习题
![初一秋季《生物学》(人教版)第1章 认识生物 第2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10f178d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76.png)
教育部资源课后练习模板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2020QJ07SWRJ002
学科
生物学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学期
课题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1章认识生物 第2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教科书
书名:生物学七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2年06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以下做法,不属于调查的是()
A.了解全国人口性别比B.采访了解青少年体育锻炼情况
C.比较南北方植被差异D.记录花生种子萌发和生长情况
2.要研究蜜蜂在每朵花上的平均停留时间,需要用到的工具有()
A.刻度尺B.放大镜C.秒表D.照相机
3.同学们将调查中发现的生物分成两类,分别为:第一类:蝌蚪、鲫鱼、蚯蚓、蜗牛、麻雀、蝴蝶;第二类:荷花、水草、苔藓、狗尾草、丁香、杨树。这种归类方式依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2.C3.A4.C(2)A活环境C.用途D.寿命长短
4.以下是同学们在进行校园生物调查时的情况,按照发生的先后顺序,四个选项中排列正确的是()
①月季叶片上的圆孔是怎么形成的呢?②确定调查路线
③发现月季叶片上有圆形的孔④发现蜗牛,猜想月季叶片的圆孔是蜗牛啃食造成的
⑤在楼前花坛看到月季,记录下名称和数量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③⑤④C.②⑤③①④D.②⑤④①③
5.同学们在户外观察实践中会有各种表现,以下行为不恰当的有(多项选择)()
第一章 第二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人教版)_高中生物教案
![第一章 第二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人教版)_高中生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a2aa73bd64783e09122b5f.png)
第一章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人教版)_高中生物教案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教材分析:《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属教材新增内容,旨在通过调查,认识我们身边的生物,进一步了解生物有别于非生物的共同特征,在学习方法上,从宏观到微观,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学习,而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对身边生物的调查,力求使学生认识并掌握调查的一般方法,使之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便于后续探究活动的进行。
初一学生对生物的了解有一定基础,但对生物种类的识别及科学调查方法缺少一定的经验,本节内容也是对学生掌握科学的调查方法的一次指导和训练。
教学目标:1.学生能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
2.学生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培养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3.学生通过学习能关注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增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保护我们身边的生物开始。
教学重点: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2.初步培养学生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1.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况,从而注意保护生物资源。
课时准备:学生:确定调查路线,笔(有条件可带放大镜,照相机)教师:1、帮助学生分组,确定调查范围,并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要调查生物状况。
2、设计调查表调查小组组长组员[1] [2] 下一页第一节家鸽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家鸽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理、生殖和发育,理解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特点,并掌握鸟类的主要特征。
2.通过“观察和解剖家鸽”的实验,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通过理解家鸽适于飞行的特点及对问题的分析,继续培养分析综合能力。
3.通过理解家鸽适于飞行的特点,继续进行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辩证观点教育。
重点、难点分析本节教学重点包括:家鸽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鸟纲的主要特征。
第一章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第一章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https://img.taocdn.com/s3/m/f31ca26da45177232f60a239.png)
写一份调查后的感受。
调查全班同学的身高、体重,并与全国初一学生相比较。
课后各组整理照片,举办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图片展。
老师在交流展示中起引导、帮助的作用。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标
①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
②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③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重
点
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难
点
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态
课前准备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布置课下内容
展示,交流调查报告
提出要求:身高要求是净高,以小组为单位,注意组员间的通力合作。
以班为单位,请各小组互相协作。
调查报告交流会。各组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叙述各自的调查报告,并与其他组进行交流。
进行社区生物种类调查。调查中教师应注意安全第一,并注意引导学生爱护生物资源。
进行农田生物种类调查。注意引导学生爱护农田。
整理统计
教师巡回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学生根据经验举例,说说什么是调查。以小组为单位拿出调查我们身边生物的方案,最后通过对比总结、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调查的方法及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物分为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可以 、 、 三大类,按照生活环境可以分为 、 等。按用途可以分为 、 、 、 等。 合作展示】 【合作展示】 1、在调查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事项?
乌嘴中学生物学科导学案 乌嘴中学生物学科导学案 生物
课题:第一章第二 课题:第一章第二节
__
班 姓名
编号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课型: 主备: 审核: 课型:新授 主备:陈水仙 审核:七年级生物组 课标要求我们: 课标要求我们: 能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知识:1、能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知道的生物归类。 学习目标 2、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能力: 调查能力以及同学的分工合作能力。 情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加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 1、能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学习重点 2、初步养成调查能力以及同学的分工合作能力。 1、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况。 学习难点 2、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注意保护生物资源。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课前预学】 【课前预学】 自学等级 1、调查是 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 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制订 。
2、你能找出马和驴在外形上的不查的地方, 有没有原本常见的生物不见了, 举几个例子, 试分析原因。
【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
【自主测评】 自主测评】 测评等级 1.下列属于调查的工作是 ( ) A.兔子吃草 B.森林资源清查 C.蚂蚁搬家 D.小鸟呜叫 2.下列归类方法正确的一组是 ( ) A:玉米、鲸、虎为陆生生物 B.高梁、玉米、花生为作物 C.猪、鸡、玩具狗为家禽 D.海带、丹顶鹤、鸵鸟为水生生物 3.某生物研究小组的同学要为环保部门提供某地的有关环境污染的报告,他们应采取下列哪 种方法来了解此处的环境状况 (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4.下列各项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科学实验的结果是用来验证假说的,应该支持假说 B.所谓调查就是去实地进行考察 C.人口普查也是一种调查 D.生物科学是一门应用科学 5.下列哪一项不符合科学调查的要求 ( ) A.明确调查对象 B.调查范围大时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 C.制订调查方案 D.要对调查对象的所有信息进行查询 ( ) 6.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时 A.主要调查对人类有益的 B.主要调查我们喜欢的 C.主要调查植物种类 D.调查我们身边所有的生物 ( ) 7.在调查过程中,不该做的是 A.注意安全,不攀高处,不下水等 B.如实记录调查到的生物种类 D.保护花草树木 C.捉到的小动物要杀死 8.调查记录时,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记录生物的数量 B.记录生物的名称 C.记录生物的生活特点 D.不记录空中偶尔飞过的鸟和昆虫 【反思与积累】 反思与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