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时应注意几点
派 。 塞 诗 多反 映 边 塞 的 山川 景 物 和 风 土人 情 . 现将 士 杀 敌 边 表 报 国 的意 志 和 不 畏辛 劳 的 战斗 精 神 :或 描 写 将 士 对 亲 人 的 思 念, 讽刺 穷 兵 黩 武 的 统 治 者 , 以雄 浑 豪 放 、 腾 峻伟 见长 。 多 奔 ( ) 水 田 园诗 2山 诗 人 把 审美 对 象 或 投 向静 谧 的 山林 , 投 向悠 闲 的 田野 . 或 创 造 出一种 田 园牧 歌 式 的 生 活 , 以表 达 对 现 实 的 不 满 , 宁 借 对 静 平 和 生 活 的 向往 () 3 闺怨诗 闰 怨诗 指 的 是 以 闺 中思 妇 的情 怀 或 愁 绪 为 主 要 写 作 内 容 的 诗歌 。这 些 诗 或抒 发 别 离 苦 情 , 描 写美 人迟 暮 , 借 思 妇 或 或 闺情 寄 寓 作 者 自己 的人 生 感 慨 。 () 4 咏物 诗 咏 物诗 指 的是 诗 人 采 用 象 征 、 比喻 等 手 法 , 自己 的某 种 把 理 想 和 志趣 融 于 某 种 具体 事 物 的 一 类 诗歌 。 ( ) 史诗 5咏 咏 史 诗 以 历 史 人 物 、 件 、 迹 为 题 材 来 感 慨 兴 衰 、 托 事 陈 寄 哀 思 、 古讽 今 。 托 这类 诗 由于 多 写古 人 往 事 , 多 用 典 故 . 法 且 手
2 古 代诗 词 中常 见 的 思 想情 感 . ( ) 国 伤 时 1忧
① 揭 露 统 治 者 的 昏庸 腐 朽 。 :长 安 回望 绣 成 堆 , 千 如 “ 山顶 门次 第 开 。 骑 红 尘 妃 子 笑 , 人 知 是荔 枝 来 。”杜 牧 ,过 华 一 无 ( 《
清宫》② 反映离乱 的痛苦。如 : 国破山河在 , 春草木深。感 ) “ 城 时花 溅 泪 , 别 鸟 惊 心 。 烽 火 连 三月 , 书 抵万 金 。 白头 搔 更 恨 家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题 ——内容、主题、思想、感情四评价
第二部分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深层意思,把握其主旨和思想倾向。要立足于对诗歌形象、语 言、表达技巧的赏析,做到全面、准确、深入、客观地分析评 价。要努力忠于原诗(词),做到言之成理,言之有据。不要犯 “拔高”或“套用”的毛病,更不要出现言不及义、似是而非 的问题。
第二部分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考向一 思想内容类
栏目 导引
第二部分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考向二 观点态度类 一、明辨题型——掌握高考常见设问方式
1.……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 2.诗(词)人对××事件的评价客观吗?你是如何理解的? 3.关于这首诗(词)的内容,有人认为××,有人认为××, 也有人认为两者都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4.这首诗(词)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全诗 (词)予以分析。
栏目 导引
第二部分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解答时需要先通 读全曲,仔细分析作者前后的不同情感,然后组织答案。前两 句作者交代了孤舟夜泊的背景:时间是夜,地点是洞庭湖,遥 岸青荧的灯火,衬出了客船的冷寂。孤舟无伴,船外又是茫茫 一片,作者的孤独之情、羁旅之思可想而知。结合题目中的“舟 中”二字,则可发现此处的“朔风”,实际上是作者在船舱中所 获得的听觉印象,反映了朔风的劲烈。这朔风使作者生发了“吹 老梅花片”的联想,推篷而出却得到了“雪满天”的全新发现, 惊喜顿生,豪兴迸发,挥毫成诗。狼毫一落,作者“一笑琅然”, 豪情快意顿时将先前的孤寂悲凉一扫而光,代之以乐观旷达之 情。
;
郭
诗
中
,“
灯
前
”
表
现
了
诗
人
住宿在渔家所感到 温暖、愉悦之情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教案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点阐释】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来反映现实生活和表现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
所设的考点一般是对思想内容的理解,对其情感基调的把握,对其社会意义的分析和对其社会价值的评判,一般不单独设题,而往往与形象、语言或表达技巧联系在一起。
一、评价主旨类常见术语二、常见古诗的内容主旨和思想感情按诗歌体裁分类(一)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源于南朝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诗的中间两联往往对仗工整。
(二)边塞征战诗: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盛唐的边塞诗基调是豪迈、爽朗、一往无前。
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
”即使是艰苦的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到了中、晚唐,国势渐衰,虽然诗人也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悲壮惋伤的成分多了起来。
如“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征战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为报国无门的愤懑,如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三)咏史怀古诗:以历史为主要内容,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抒发感慨。
或感怀身世,或借古讽今,或怀古论事。
标题一般是古迹名、古地名,或直说“怀古”。
(四)别离贬谪诗: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
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或折柳相送或高歌送别,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考点四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
10
@《创新设计》
目录
突破二 评价观点态度
11
@《创新设计》
目录
作者的观点态度包括:对事物悟,等等。所谓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指在把握文中观点
和作者态度的基础上,对作者的观 点和态度做出自己的评价,如作者的观点是否正确,认
目录
2.阅读下面这三首宋诗,完成题目。
纵笔三首 ①
苏轼
其一
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
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
其二
父老争看乌角巾,应缘曾现宰官身。
溪边古路三叉口,独立斜阳数过人。
其三
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
明日东家知祀灶,只鸡斗酒定膰②吾。
【注】 ①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大诗人苏轼由惠州(今属广东省)贬所再贬儋州(今海
18
@《创新设计》
目录
组诗充分体现了诗人“超旷闲逸”的心境,请结合内容分析。 答:①第一首以一笑否定小儿误喜自己容颜未老,以风趣面对衰老,体现超旷闲逸; ②第二首将身世的不幸和社会的不平蕴藏在父老相迎的热闹与独立数过人的寂寞中, 不显沉痛,体现超旷闲逸;③第三首直写诗人久困中喝酒思肉,期待邻人送上酒菜, 以真率写与邻人的深厚感情,不以久困为意,体现超旷闲逸。
4.抓住景物形象特点(乐景、哀景和乐情、哀情可以是正衬也可以是反衬)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 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的这两首绝句中景和情的关系如何? 答: 前者是乐景衬乐情,后者是乐景衬哀情。
6
@《创新设计》
目录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
体现的哲理是: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新事物终将代替旧事物。或者说社 会总是不断往前发展的。
高考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的,有反映社会黑暗、揭露统治阶级腐朽的。有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的,有表达对山河沦陷国破家亡的痛楚的。有揭露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穷兵黩武 的。②建功报国。有抒写保家卫国的决心、建功立业的豪情的,有表现贬官谪居 的怨恨、仕途失意的苦闷的,有表达怀才不遇的寂寞、报国无门的激愤的,有抒
发年华消逝的感慨、壮志难酬的咏叹的。③思乡怀人。有羁旅天涯的愁思,思亲
内容。
(4)评技法。在深入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把握诗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等,有利于更加深 入地体会诗歌的特征和思想感情。
考纲解读
最新考题直析
应考方法盘点
专题突破通练
备考简料清点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所谓观点态度,是指诗歌的主旨,诗歌所创造的意境,融入主旨、意境中的作者 的思想感情。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褒扬什么、贬斥什么、讥讽什么、赞美 什么;在诗人创造的意境中,诗人是愉悦还是苦恼,是开朗还是抑郁,是愤激还 是平和,是冷眼漠视还是热心关注„„所有这些,都体现作者的观点态度。 1.了解诗歌创作的特定背景,结合诗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与态度 诗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一首诗的形成总是与作者对特定的历史事实的感悟有关 (所不同的是其表现方式的差异)。诗中所表现出来的作者对社会、对生活中的某 人、某事或某种现象的或褒或贬,或肯定或否定,或赞美或嘲讽,总是带有时代 的烙印,因此,分析诗中作者的观点与态度,我们应尽可能多地联系诗歌创作的 特定的历史背景,结合诗的内容作细致、全面的分析。
考纲解读
最新考题直析
应考方法盘点
专题突破通练
备考简料清点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1.理解作品的主旨,即作者的思想态度 任何人写作总是有其目的,都是为宣传某一种思想,造成一种舆论,去影响别人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课件 (29张PPT)
解答分析思想情感类题目,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 题:
(1)抓住诗题。古诗的诗题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 许多古诗的诗题本身就透露了感情基调,如李白的 《送友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个“送” 字说明了此诗表现的是惜别之情。
典故,表达对友人康复的期
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 许,体现出两人的深厚友情,
日休。
“不怕江花不满枝”宽慰友
人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旷达
乐观的心态。
三、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作者的观点态度包括:对事物、人物的态 度,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对历史事件、历史人 物的态度,对人生感悟的倾吐,等等。所谓 “评价”,是指在把握文中观点和作者态度的 基础上,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作出自己的评价。 如文章的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论述 是否透彻,感情是否健康,对读者是否有益的 启示,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等等。有时还 需要对别人的评价进行分析比较,作出正确的 判断。评价观点态度常见的设问方式有:
①采菊东篱下。②率性自然、超凡脱俗。
解题方法 作为设题较为规范的高考古诗鉴赏题, 一般都会遵循文学鉴赏“字不离句,句不离 篇”的基本规律。因此,由“点”及“面” 应是我们鉴赏古诗的可行方法。这里的 “面”,指的是作者的观点态度;这里的 “点”,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的“关键点”:
1.关键词。
如宋祁《木兰花》中名句“红杏枝 头春意闹”中的“闹”,运用拟人手法,将春 杏怒放,生机勃勃之景生动形象、极具情趣地 展现在我们眼前,显然,作者热爱春天、热爱 自然的情感也通过这一“闹”字而自然地流露 出来了。又如2019年高考江苏卷《登金陵凤凰 台》(李白)“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中的“愁”字,就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也 为我们的答题明确了方向。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JX
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柯子 王 炎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 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 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 ①。 要得一犁水 足望年丰。 【注】 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试分析下片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 发的思想感情。
• 解题思路: • (1)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 活情景。(写了什么) • (2)抓住“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 浓”“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等特征。 (抓住了什么特征) • (3)“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 年丰。”(表达思想感情的语句)
例4、阅读杜牧《初冬夜饮》,回答文后问 题。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注:淮阳,指西汉汲黯,他因刚直敢言,屡次切谏,
多次被流放。 ⑵请选择你认为在炼字炼句方面堪称典范的例子,予 以点评。
⑶简析“明年谁此凭栏杆”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和作用。
• ⑴本诗刻画了一个在烛光下自斟自饮、幽独苦闷 的诗人形象。抒发了诗人思念故园的情思、怀才 不遇的愤懑和壮志难酬的隐痛。诗题中的“饮” 字,诗歌中的“淮阳多病”“客袖侵霜”“明年 谁此”等词语,均可表现这一点。 • ⑵“侵霜”一词,“霜”字一语双关,既有风 霜、风尘之意,也有彰显作者孤寒心境的作用。 “侵霜”更增流离之苦,饱含辛酸。 • ⑶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⑤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物的独特观察和描写, 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格和理想。 ⑥借景抒情诗通过描写景物,抒发自己的忧愁 哀思或远大理想以及对人生独特的体验和认识。
⑦闺怨诗一类是妇女对丈夫的思念,对家乡 亲人的思念。一类是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 自由自在幸福生活的向往。 ⑧谈禅说理诗,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 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笔下,这类诗歌往往具 有似不食人间烟火的空灵之境。
第5节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全国通用)(原卷版)
第八章诗歌鉴赏第5节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古代诗歌中的艺术形象都渗透着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评价,体现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
在高考中,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主要考查角度是分析诗歌的内容,把握作者寄寓的感情,并且有时和形象鉴赏、表达技巧结合在一起。
题型一评价思想内容高考卷中,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主要围绕提炼情感主旨和理解诗句意义两个角度命题。
(一)古代诗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怀1.人生理想与人生道路古代诗人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和“功成身退”。
“儒”和“道”成了诗人的两大思想主流。
“穷”即政治失意,人生不得志,怀才不遇;“达”即建功立业,功成名就。
其中,“独善其身”,可视为身退,就是出世人生;“兼济天下”,可视为功成,就是入世人生。
古人“身退”的前提是“功成”,但有作为的诗人大多不能“功成”,只好走三条路:其一,愤世嫉俗,郁闷伤感(多信奉儒家思想),如屈原、杜甫;其二,黯然退隐,悠然闲适(多信奉道家思想),如陶渊明、孟浩然;其三,愤世嫉俗,不得不退隐,却又心有不甘,饱受出世与入世矛盾的煎熬(多信奉儒家、道家、佛家思想),如李白、苏轼。
“身退”后,不再关注天下,而是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品性,在“未功成”和“退隐”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2.喜怒哀乐的缘由(二)古代诗歌情感常见类型1.忧国伤时2.建功报国3.思乡怀人4.生活杂感5.别离愁绪6.贬谪失意整体情感题高考要求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感情,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
整体情感类题目是面向整篇的考查,覆盖面广,综合性强。
要求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价其深层内涵。
需要整体把握,结合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综合分析。
规范答题“3步骤”1.基本题型的解答步骤2.把握诗人的情感变化题的解答步骤词句情感题词句情感题是对关键词句的考查,诗歌的关键词句大多数情况下决定了诗歌抒情的方向和基调,需要在第一时间内予以关注。
古代诗歌鉴赏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PPT课件
注释:杜甫卜居成都西郊草堂,历经离乱之后,开始 有了安身之处,诗人为此感到欣慰。春暖花开的时节, 独自散步在江边,情随景生,一口气写下了七首诗, 此为其一。
问: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 以及抒发了久经离乱后得以安居的喜悦心情。
方法指导
方法三:查序注
序注——鉴赏的灯塔,主题的指引
A.看诗前小序
一般交代创作的年代、缘由、背景,多为整个作品 奠定情感基调,有助于把握诗歌思想情感。如:
淳熙丙申正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壁萧条, 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 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九宿月建九渔德日闺王家范江忆怨维傲仲·山·孟王秋淹东浩昌思兄然龄弟
塞移下独舟秋在泊来风异烟景乡渚异为,,异日衡客暮阳,客雁愁去新无留。意。四面 边闺声中连少角每起妇逢,不佳千知节嶂愁倍里,,思春长亲日烟。凝落日妆孤上城翠闭楼。。
浊野酒遥旷一杯知天家兄低万弟树里登,,高江燕处清然,月未近勒归人无。计。羌管 悠忽悠见霜陌满遍地头插,杨茱人柳萸不色少寐,,一悔将人教军。夫白发婿征觅夫封泪侯。。
考点剖析
“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古 诗考查的又一重要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 的思想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 术风格,指出局限性。
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内容、主题的评价; 二是思想感情的评价; 三是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这个考点,在古诗鉴赏题中,出现的频率也很高。
方法一 :审标题
标题——鉴赏的向导,主题的参考
一、看标题
夜归
周密 qióng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点综述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考题一般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
考查的形式为:(1)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2)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3)评价诗歌中蕴含的观点态度。
复习思路复习本讲应先预习[学之窗]中的常见思想情感的主要类型,从整体上对古代诗歌的感情表达方法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对于[师之说]中的题目,要先看[思路分析],接着尝试解题,最后校正自己的思路。
要用好[梦之旅],这一部分的题组对训练解题思路比较实用。
一、评价主旨类常见术语表解术语解释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
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
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言有尽而意无穷。
含蓄蕴藉委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不露,或表达得含蓄,耐人寻味。
二、常见古诗的思想感情表解[第一组(按诗体分类)](一)咏史类思想情感示例1.借古讽今,抒发昔盛今衰,古今变化的感慨。
刘禹锡《石头城》《乌衣巷》、姜夔《扬州慢》2.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怀才不遇之叹,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伤,或对现实不重用人才进行批评。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
杜甫《蜀相》(二)边塞诗思想情感示例1.表达的情感多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或表现战士勇于杀敌;或抒发保家卫国的决心。
气魄沉雄、慷慨悲凉。
王昌龄《从军行》2.揭露战争的残酷性、非正义性。
表现对战争的厌恶,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杜甫《兵车行》、范仲淹《渔家傲》(三)山水田园诗思想情感示例1.表现静谧美丽的自然环境,诗人往往从山水中体验人生的真谛或借山水来阐释其人生观、世界观。
杜牧《山行》2.表现了古代士人的隐逸情怀,主要抒发诗人的恬适的生活情趣。
陶渊明《归园田居》、王维《山居秋暝》(四)离别诗思想情感示例1.诗人被迫背井离乡,思乡、思亲情结郁积不解,便发而为诗,以此寄托乡思或羁旅行役之情。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此诗是作者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团练副使途中所作, 是游遍庐山后带有对庐山全貌的总结性的题咏。)
方法总结
鉴赏古典诗歌的思想感情的基本方法三:
知人论事
只有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观点、写
作风格,才能做到依人察情。 答题步骤:
1.指出思想感情 2.说明分析依据
典型例题
例5.下面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②
例6.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典型例题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 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注:这首词是辛弃疾被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 问:这首词以“说愁”贯穿始终,作者说“如今识尽愁 滋味”,作者愁什么? 答: 诗人一生力主抗金,收复失地,但一直被投降派排挤, ② 壮志难酬,报国无门。①
自强不息,①由诗句“落日心犹壮”可以看出;②
怨愤之情,①由诗句“不必取长途”可以看出。②
方法总结
鉴赏古典诗歌的思想感情的基本方法一:
忠于原诗
答题步骤:
思想感情从诗句中分析得来,不可想当然。
1.指出思想感情
2.说明分析依据
典型例题
例3.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如 梦 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问: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
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 “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 情有何变化? 【答案】 ①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 对外敌入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 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 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 ②转到想象中“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 鹤楼的舒畅心情。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观点态度(教案)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与作者观点态度”【教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诗歌常见的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
2.掌握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与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方法及答题步骤。
【考点阐释】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来反映现实生活和表现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
所设的考点一般是对思想内容的理解,对其情感基调的把握,对其社会意义的分析和对其社会价值的评判,一般不单独设题,而往往与形象、语言或表达技巧联系在一起。
【读懂诗歌】把握高考七大热点诗歌题材特征一山水田园诗——山光水色养性灵,登山观海总溢情【题材特征】严格地讲,山水田园诗分为山水诗与田园诗。
山水诗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通过记游山水以表现对美不胜收的山水景物的流连与热爱。
其鼻祖是东晋的谢灵运。
田园诗主要指以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的诗,其通过对山林田野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氛围,借此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宁静和平生活的向往。
其鼻祖是陶渊明。
到了唐代,山水诗与田园诗常常融为一体,代表人物有孟浩然、王维。
【内容情感】山水田园诗表现的情感思想主要是赞美山河,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厌恶官场;憎恶黑暗,渴望归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等方面,具体表现为三点:(1)寄情山水的豪放激情。
或描写大自然之雄奇壮丽,表达诗人的宽阔心胸与高远志向;或描写山水之雄伟壮阔,展现诗人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或借奔腾的江河,变幻的景物,反映诗人热爱山川风物、追求自由的精神。
(2)心物相融的恬淡幽情。
或以恬淡之心抒写山水清幽,或以淡泊之语描摹闲淡心境,或表现诗人对自然的依恋、追求与热爱,或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或表达对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
(3)借景遣怀的沉郁凄情。
或由灿烂之景引发诗人对山川永恒、人生短暂之叹;或借缥缈凄迷之意境,透露诗人失意怅惘心绪;或借异乡山水,表达客居孤寂思绪;或借凄风苦雨,寄寓贬谪忧愤;或借眼前山水,表达忧国忧民之情;或借瑰丽壮景、盎然春意反衬悲时伤世之痛。
原创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精品课件 思想内容第二部分 考点20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6.咏物类。借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 托物言志、象征、比拟是其常用手法。如王维的《相思》 (红豆生南国),李白的《白鹭》,杜甫的《归雁》,陆 游的《卜算子 · 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 等。 7.爱情诗。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也称“闺怨 诗”。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 思之情。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李商隐的《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等。 8.哲理诗。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 阐发某种哲理。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 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 9.山水田园诗。源于东晋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以 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 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 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如王维的《山 居秋暝》,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等。
考点练
广东高考经典题
1.(2013年)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 宋] 张 炎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①燕子人千里, 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 ② 近,卖饧 ③ 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
柳,不是苏堤④也皱眉。 【注】①劳劳:遥远。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 ③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④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 以柳闻名。 作者为什么说“不是苏堤也皱眉”?请结合词的下片分 析。(3分)
二、解题思路 1.论世知人,通解文字。 “世”即作者所生活的时代,也就是诗歌的写作背景; “人”即作者,也就是作者的一些情况。尤其是常见的名家 和课内名篇作者的主要生平经历。除了要了解作者外,还要 具有较高的文言知识水平和语法知识方面的修养,才能读懂 诗歌,通解诗歌中的文意、诗意。 2.融入境界,体物察情。 诗歌的描写、抒情、议论,都表达诗人深刻的认知和独 特的感悟。想真正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就必须走进诗人所描绘的境界中去,体察诗人所展示的景物, 体会诗人所抒发的真情,从而体味诗歌境界之妙。 3.概括内容,分析目的。 分析概括时,要明确该诗所写的内容是什么(或是人, 或是事,或是景,或是物);作者通过所写的内容(人、事、 景、物),要抒发怎样的感情,阐发怎样的观点态度,表现 怎样的人生志趣(或是感情,或是道理,或是情趣)。
诗歌鉴赏“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七个“抓手”
诗歌鉴赏“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七个“抓手”高考诗歌鉴赏“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高考必考考点之一,属较高的能力层级要求,因此笔者认为在复习备考中必须确立“宏观把握,微观切入”的备考策略。
所谓“宏观把握”,就是要关注诗歌的类别。
如写景抒情诗(山水田园诗)、咏物言志诗、咏史怀古诗、即事感怀诗、边塞征战诗、思妇闺怨诗等,在评价思想感情时要注意区别。
要关注古诗中常常表达的思想感情,如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羁旅愁思、长亭送别、思乡念亲、相知相思、别恨离愁等。
要做到知人论世:所谓“知人”就是要了解掌握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所谓“论世”就是要了解掌握作家的时代风貌,从而把握同时代作家所具有的共性特征。
在做到“宏观把握”的同时,还必须要能从“微观切入”,也就是在评价某一首具体的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时要有行之有效的便于掌握的方法或技巧。
我认为以下七个方面可以作为很好的抓手,试作例析。
1. 从题目入手。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一个重要窗口。
关注题目,有助于把握作品的类别、线索、内容、感情基调等等,从而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内在意蕴。
例如《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2005年江苏卷)题目中的“闻风”二字是全诗的线索,也是理解全诗内涵的关键。
全篇紧扣“闻风”进行艺术构思,通过“微风”形象,表现了诗人孤寂落寞的心情,抒发了对故友的思念之情。
倦夜杜甫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问题:试简析“倦”字是如何贯穿全篇的,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分析:诗歌前六句,描写了从月升到月落的秋夜景色:凉气侵袭卧室,月光洒满庭院,风吹露滴,月朗星稀,飞萤自照,宿鸟相呼,这幅“秋夜图”,暗示了作者彻夜未眠,实写“身倦”。
尾联直抒胸臆,作者原来是为国事而忧心,点出“心倦”。
古代诗歌鉴赏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古代诗歌鉴赏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前言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精神财富。
古代诗歌不仅具有音乐性和韵律美,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作者独特的思想内容和态度。
因此,鉴赏评价古代诗歌时,不仅要注重表面的艺术特征,更需要深入挖掘诗歌中蕴含的思想内涵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一大瑰宝,其思想内容多元丰富。
它既能表现作者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能反映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心声。
以下几个方面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内容。
情感表达古代诗歌以其独特的音乐艺术和韵律美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表达了诗人对真、善、美等价值的领悟和追求。
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极为丰富,有的是对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有的是对乡土亲情的怀念,有的是对大自然的景色所引发的浪漫情怀。
无论表现的是什么,古代诗歌都通过强烈的情感表达,使读者在文学艺术中感受到真情和美好。
心灵鸣响古代诗歌在表现情感的同时,也能够深入地描绘人类内心的世界。
很多时候,其表达的情感不是给人以简单的情绪上的刺激,而是能够引起内心最深层次的共鸣,唤起人们对内在存在的感知和关注。
在读古代诗歌的过程中,人们能感受到来自自己内心深处的共鸣和回响,进一步认识和领悟自己的内心世界。
社会意义古代诗歌是当时社会的缩影,往往能够通过诗人的视角来反映当时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状况。
古代诗歌中所呈现的社会意义包括了人们对社会变迁的反思、对人民疾苦的关心、对个人命运的探索等。
正是通过这些诗歌,人们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古代社会和生活,进一步反思现代社会与生活的种种问题。
作者的观点态度古代诗歌中作者的观点态度大多是对现实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希冀。
这些思想和态度,即便与现代的语境不尽相同,但依然具有很强的思想品质和启示作用。
对世道的反思作者在古代诗歌中多次反思当时的人民疾苦和社会问题。
通过对现实的观察和分析,诗人能够深刻地认识到现实的苦痛和矛盾,进而表达自己对这种现实的种种不满和愤慨。
2020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 第二步,找准角度,分析结构。
抓角度 找对应,细分析 看注释, 从题目中的“戏赠”来看,这首诗的语言应该是诙谐幽默的;结 定基调 合注释①也能看出这一点。 这首诗的三、四句称元稹为“老元”,称李绅为“短李”,又故 曰“偷”“伏”这都是朋友之间的戏言。由此可见元、李、白三 品词句, 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五、六句说世间的富贵是人人都羡慕 悟感情 的,但“我”却命中无分,看来只有身后的文名聊可自慰了。这 里虽有诗人对自己诗才的自许,但也蕴含着不平和辛酸。 从写作背景来看,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感情是复杂的,表面上 看背景, 是对自己文章的夸耀和对友人的戏谑,但实质上充满不平、辛酸 巧判断 和自嘲,当然也不乏对自己文学成就的自得。 第三步,汇总角度,组织答案。
古人因各种原因长期在 借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 外,常常情不自禁地抒发 内 内 所闻、所感所叹,表达思亲 自己的羁旅愁绪、乡情乡 涵 容 怀乡之情。主题有潦倒失 思,以表达自己的孤独寂 意,漂泊哀伤,思念亲人等 寞或对亲人的思念 思乡 怀人 诗
①诗题中多含有“客 ①天涯漂泊羁旅愁。叙写客 舍”“登高”“望月” 居他乡的艰难,抒发漂泊无 “忆”“寄”“行”“思 定的孤苦。②望尽天涯怀人 ”等词语以及元宵、中 愁。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 标 秋 、 重 阳 、 除 夕 等 节 日 情 亲人的思念。③羁旅他乡的 志 名。②常见意象:月亮、 感 幽 怨 之 情 。 或 表 达 人 生 感 秋风、秋霜、杜鹃、猿 叹,流露年华易逝的苦闷; 啼、沙鸥、孤雁、浮云、 或抒发独居他乡,怀才不 梧桐叶落、西楼、高楼、 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 危栏等 幽怨愤慨之情
诗歌题材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
咏物 言志 诗
单纯咏物、托物言志 ( 寓 内 通过描绘自然之物,寄 内 意 ) 、托物喻理、托物讽 ①从具体描写 涵 托作者思想感情 容 世 的方法看,主 要是正面描写 ①从对象上来看,咏物 ①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 (绘形绘色)与 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个 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 侧面烘托。② 物。着重对所咏之物的 国 家 。 ② 寄 寓 高 尚 的 节 从表现手法 特征、功能进行刻画, 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 看,主要是比 或者着重对所咏之物的 标 情 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 喻(比况)、象 某一内蕴、精神进行吟 志 感 华 易 逝 与 理 想 破 灭 的 哀 征、拟人和对 咏。②从题目上来看, 愁。③托物讽世,或忧国 比。③从抒情 或以所咏之物为诗名或 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 方法看,主要 以“咏某物”“题某 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 是托物言志 物”“某物吟”等为题 冷嘲热讽 目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竹石》 郑變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三)刚正不阿、正直不屈、不怕挫折打击
二、咏物诗中常见的手法
1 、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 比喻、象征、拟人、对比。 2、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 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一)厌恶官场、热爱自然
清新洗练等。
一草一木总关情
[咏物诗]
一、咏物诗中的思想情感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一)表达自己高尚的节操,不同流合污;
卜算子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 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 栖,寂寞沙洲冷。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四)表现了征人的怨恨和厌战情绪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五)描写奇丽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壮阔的边塞风光。
三、边塞诗中常见的手法
融情入景、以景衬情、对比、虚 实结合、用典等
(一)抒发报效国 家渴望建功立业的 豪情。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处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二)抒发将士们思乡念亲的乡愁。 《陇西行》陈 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三)反映了唐代长期的边塞战争 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
古代诗歌鉴赏——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
者的观点态度
考纲解读
1.考点要求
考查角度 分析诗歌的内容,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把握作者寄寓的感 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情 2.解读考点 本考点可以细化为三个方面: 考纲要求
评价古代诗歌的 思想内容
古代诗歌中常见题材
一、山水诗 三、边塞诗 五、思乡诗 七、闺怨诗 二、咏物诗 四、咏史诗 六、送别诗
四、边塞诗中常见的语言风格
雄奇奔放、慷慨悲凉
古今多少兴亡事 [咏史怀古诗鉴赏]
点击概念
咏史诗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 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 时事的诗歌。 怀古诗是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 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的诗。
方若虚云:“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其事无他,兴亡 贤愚而己。” 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水田园诗
山水诗主要以山水作 为描写和抒发感情的对象。 描写自然风光为主。
田园诗多以田园风光为题 材。主要是描写农村生活、农 夫和农耕。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 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 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 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
建等。
一、山水田园诗中的思想情感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与君王卷土来? (五)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的思考评价。
二、咏史怀古诗中常见的手法
用典、双关、借古讽今、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虚实结合,对比、反衬。
三、咏史怀古诗中常见的语言风格
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思想大 多沉重,感情基调苍劲悲凉。
何人不起故园情 [思乡怀人诗]
知识拓展:
凭吊历史遗迹
怀古咏史诗
凭吊历史人物 凭吊历史事件
一、咏史怀古诗中的思想情感
凭吊历史遗迹
越中览古
李白
.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一)吊古伤今,感叹人事的变化, 盛衰的无常。
凭吊历史人物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 映阶碧草自春色, 三顾频繁天下计, 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 锦官城外柏森森。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两朝开济老臣心。 长使英雄泪满襟。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诗中描写了一个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宫女那种哀 怨与期望相交织的复杂感情见于言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 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闺怨诗思想感情之三:表现对丈夫的关切、牵挂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闺中女子不知征人已战死,仍然在梦中想见已成白骨的丈夫, 还在梦境中盼望他早日回来团聚,控诉了战争的罪恶。
闺怨诗思想感情之四:表现闺中人的寂寞、冷清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二、山水田园诗中常见的手法
(1)写景: 1、运用各种修辞:比喻、拟人、借代等; 2、运用描写技巧:白描、动静、虚实、点面、 正侧、俯仰、远近、高低、明暗、渲染; (2)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写哀、 哀景写乐)、以景结情等。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
三、山水田园诗中常见的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 清新自然 质朴自然
送沈子福之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 罟师荡桨向临圻。 唯有相思似春色, 江南江北送君归。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 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 天涯一望断人肠。
(二)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
别董大
高适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千里黄云白日曛,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北风吹雁雪纷纷。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莫愁前路无知己,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天下谁人不识君。 (三)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
送别诗的特征
季节 送别
时间
地点
路口、 驿站、 码头等
景物
杨柳、 月亮、 酒等
秋季 清晨 或春季 或傍晚
古人送别的习俗 ①折柳送别 ②饮酒饯别 ③唱歌送别
一、送别诗中的情感
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一)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
三、送别诗语言风格
旷达刚健,乐观向上、哀婉、凄凉
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怨诗]
闺中人的身份
宦妇(官太太) 商妇 征人妇 宫妇 游子妇
……
一、产生原因
皇权无上恩无常 男尊女卑夫为纲 别离迟暮源征商
闺怨诗思想感情之一: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 怨恨
闺怨 唐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山居秋暝 (唐) 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二)向往隐逸,追求自然生活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三)悠然闲适之情
《春怨》(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闺 中 怀 人 之 忧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征 人 思 乡 之 闷
二、思乡怀人诗中常见的手法 常用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衬托(乐景 衬哀情)、对比、联想想象(想象家人想自己 的情景)、从对方入笔。
三、思乡怀人诗中常见的语言风格 缠绵悱恻,含蓄委婉,悲凉凄怆
欢聚离散皆是缘 [送别诗]
鉴赏要点
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 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 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 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或留给居者,所以,表 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 送别诗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 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四)表明自己的心志
小结:古代送别诗一般表达对友人的留恋、
关怀,或对友人的宽慰,对友人的劝勉,表 达自己的志节,依依不舍,分别后自己的孤 寂、惆怅、落寞。
二、送别诗中常用的艺术手法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寓情、虚实结合 比喻等
考点解读
古代文人因为在外做官,或游学赶考, 或征战在外等原因,长久寄居他乡,加之 交通、通信极其不便及其他的一些主客观 因素的影响,常常情不自禁地抒发自己的 羁旅愁绪、乡情乡思来表达自己的孤独寂 寞或对亲人的思念,我们统统称之为思乡 怀人诗。
一. 常见的思想内容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 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 天涯。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
三、咏物诗中常见的语言风格
含蓄委婉
古来征战几人回
[边塞征战诗]
边塞诗派: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 一个以反映唐朝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 容的诗歌流派。 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等诗人。
【边塞诗中常见意象】 金河、玉(门)关、青冢、轮台、龟兹、 黄河、黑山、楼兰、羌笛、阴山、孤城、 疆场、沙场、燕山、匈奴、无定河、塞下、 狼烟、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单于、 吐谷浑、胡笳、胡、羌、羯、夷、李广 (飞将军)、龙城、烽火、金鼓旌旗、羽 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夜郎、长云秋 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等
一、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
盛唐: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王维)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